社区中糖尿病患者教育

2024-06-22

社区中糖尿病患者教育(精选十篇)

社区中糖尿病患者教育 篇1

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至2009年4月,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TO) 糖尿病诊断标准临床上接受注射胰岛素治疗、并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糖尿病老年患者有116例, 年龄60~81岁, 平均年龄66.5岁, 文化程度:文盲16例、小学35例、初中40例、高中15例、本科以上10例。

2 方法

2.1 教育内容

2.1.1 对胰岛素的正确认知

根据不同老年患者的知识层次及理解能力向患者讲解有关糖尿病知识[3], 纠正患者对胰岛素认识的误区。

2.1.2 注射器的选择根据患者使用胰岛素种类推荐使用操作简便、准确、无痛的胰岛素注射笔。

2.1.3 注射部位的选择

皮下注射部位可安排在腹部、大腿、上臂外侧及臀部, 绝大部分病人选择腹部脐周3cm (避开肚脐) , 此处胰岛处吸收比较稳定。注射点应每次更换, 以免皮肤下组织出现硬结而无法发挥药物作用。

2.1.4 注射前的准备

清洗双手, 准备所需物品, 检查胰岛素有无悬浮物或变色, 检查有效日期及瓶口是否密封无损, 应用胰岛素注射笔的患者, 注射前一定要将笔芯上下颠倒摇动10次以上, 直至液体呈均匀的白色混悬液后马上注射。

2.1.5 胰岛素注射

注射部位皮肤用75%酒精消毒, 待干后方能注射。将针头以垂直方向刺入皮下组织, 如小孩及体型瘦者用针头呈45°进针注射。每次注射, 注射笔需要停留6s后拨针, 拨针后勿按摩注射部位, 注射后不做剧烈活动, 准时进餐, 以免低血糖发生。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 告知病人如何识别和处理低血糖反应。

2.1.6 胰岛素保存

胰岛素应放在阴凉避光处, 最好是冰箱冷藏室, 温度在2~8℃, 忌冷冻或日照, 勿剧烈摇晃。开启胰岛素注明日期开启的胰岛素在低温下可保存30d, 勿将有悬浮型胰岛素的注射笔放入冰箱保存, 避免因温度的变化而使笔芯的液体渗出而改变胰岛素浓度。

2.2 教育方法

设立了糖尿病治疗室, 配备专职护士, 添置了电视机、录音机、VCD、电脑等, 开辟糖尿病健康教育园地, 订阅多种报刊杂志, 印刷糖尿病健康小手册,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2.2.1 形象教育

视患者具体情况, 每1~2周循环播放胰岛素注射录像带, 并给每个病人发放胰岛素注射流程表, 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生活形象的图示表明注射的方法和注射事项。

2.2.2 口头讲解加示范教育

每天上午都由专职护士召集能活动的患者至治疗室进行短时间的糖尿病知识讲课。对文化程度低、年纪大、记忆力差、伴视网膜病变、卧床的老年患者, 则进行个别指导, 除需反复交待外, 还同时对其家属进行指导。

2.2.3 出院前强化

在病人出院前几天的注射都由病人自己独立完成, 而护士则在旁边指导提醒, 对容易出错的地方反复强调, 直到病人熟练掌握。

2.2.4 出院后随访

我科对所有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建立了病人资料库, 由专职护士定期进行电话随访, 了解病人胰岛素应用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 随时给予针对性指导和帮助。

3 结果

除5例中途失访外, 其中均按随访, 健康教育前后, 病人在对胰岛素的认识率、注射方法正确率、低血糖发生率、硬结感染率, 比较见表1。

4 讨论

本组病例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认知正确率为50%, 而注射方法正确率仅为9.5%, 通过健康教育后, 二者及低血糖发生率, 硬结感染率均得以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贺双奇.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6:945.

[2]冯正义.内科护理[M].上海:上海出版社, 2001:227.

社区中糖尿病患者教育 篇2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病患的健康教育中教育管理所起到作用及其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教育前后的一系列控制目标如舒张压、收缩压、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体重指数、糖尿病疾病知识了解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之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体重指数以及收缩压较教育之前均有显著进步(P<0.05),而教育前后的舒张压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患者的满意度及糖尿病疾病知识了解情况较教育前存在显著提升(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教育管理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病患积极配合治疗,对糖尿病疾病知识有一个基础全面的了解。在控制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体重指数及收缩压等指标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教育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罹患糖尿病的病人数量增长迅速。据相关报道表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成年人为9.68%,患病总人数约为9237万,城市患病人数约为5019万,农村约为4218万。我国或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病患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于糖尿病方面有着达标率低、治疗率低、知晓率低三低的情况。由于存在相当数量的病患无法获得正确的指导与治疗,我国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也居高不下。为了普及糖尿病疾病知识,我院开展了此次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卓越。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月至2月于我院进行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患有糖尿病,精神正常不存在语言、智力障碍,不存在恶性肿瘤病例。所有患者于健康教育前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9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1例。采取前后自身对照试验,将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体重指数、糖尿病疾病知识了解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

建立教育管理队伍,成员由护士、医生、内分泌专家组成。主要教育管理措施有:

(1)定期举行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合理安排内容,根据病患要求选取与患者利益切实相关的且多数病患关心的内容。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2)利用走廊文化、宣传橱窗、黑板报、健康园地等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疾病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3)保持友好的医患关系。健康讲座的环境需保证舒适洁净,病患进入讲座现场后引导其入座、测量身高、血压、登记资料。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专业与真诚,感觉感动与温暖。注意现场的气氛,保证热烈有序。

(4)现场教学,教导病患如何监测血糖以及自行注射胰岛素。

(5)提供具体、长期的健康教导,针对不同病患的不同情况定制其控制指标。指导其用药、运动、饮食及减肥。与患者保持联系,找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指导。

(6)针对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

(7)为每位糖尿病病患建立档案,从而进行高效的系统化管理。

1.3数据处理

数据资料均采用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组间数据资料采取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则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健康教育前患者的满意度为44.79%,健康教育后为79.17%。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体重指数以及收缩压进步显著,舒张压不存在明显变化。

3讨论

糖尿病病患的自制能力及其日常行为是糖尿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所在[1]。糖尿病的长期目标是通过对代谢进行控制从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素。为达这一长远目标需对患者进行规范、系统、有效的教育管理[2]。教育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进行自我管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辛未干预能够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正确用药,合理进行运动。教育管理能够使患者对糖尿病有基础而全面的认识,从而避免患者走入治疗误区[3]。教育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代谢控制,患者在教育管理后能够正确运动、合理进食,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及体重指数均得到有效控制[4]。由于糖尿病患者群体庞大,医务人员的真诚帮助将树立其正面形象。使患者的满意度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朱肖菊,朱朝辉,王晓杰等.社区健康管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卫生软科学,,(3):183-184.

[2]贾显静.开展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4):85-86.

[3]鲁先娥.PDCA循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12):108-109,110.

[4]贾显静.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2):293-295.

社区中糖尿病患者教育 篇3

【关键词】 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社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代谢性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由此引起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将成为社会一大负担。糖尿病的治疗不仅在医院内,而且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内长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可减轻和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1 健康教育的实施

1.1 健康教育的方式 ①组织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定期向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示范技术性操作:血糖的检测技术,胰岛素的注射技术,糖尿病病人的日常生活护理知识,低血糖的症状和处理方法。运动方式的选择等。②开设健康教育专栏,播放糖尿病专题录像,张贴宣传图片,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③定期上门服务,对患者进行个别指导,耐心准确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④定期召开病友座谈会,组织患者相互经验介绍。⑤开通电话咨询。

1.2 健康教育的内容 ①糖尿病的一般知识: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判断糖尿病的依据,糖尿病的并发症,低血糖的症状和处理。②饮食指导:饮食治疗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在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维持健康和劳动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4]饮食治疗应尽可能做到个体化,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制定食谱。③运动治疗:教育病人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采取的锻炼方式应为有氧运动,运动项目因人而异,选择病人感兴趣、简单、易坚持的项目如步行、骑自行车、健身操及家务劳动等,循序渐进、定时、定量;避免活动时受伤,应注意活动时的环境。④药物指导: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时,应告知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对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告知其作用、储存、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注射部位,强调注射过程中的无菌原则,防止注射部位感染,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免皮下脂肪萎缩影响药物吸收。⑤足部护理:关键是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每日应进行足部皮肤的清洗和按摩,修剪趾甲略成弧形,鞋袜平整、宽松。⑥血糖的监测:应告知患者血糖监测的重要性、血糖的正常范围以及检测仪的操作方法。⑦心理指导:合理采用倾听、支持、疏泄和解释技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乐观地面对疾病。

2 讨 论

2.1 糖尿病是社区中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且具有遗传的倾向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促进患者积极参与、增强自我照顾能力、重建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缺乏糖尿病教育就像缺乏胰岛素一样危险,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5]

2.2 常规的教育方式仅仅是让患者接受医护人员一般性的糖尿病知识,是被动而有限的,同时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持续性[6]。而健康教育是让患者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如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超重、缺乏锻炼、紧张和心理压力大等。因此社区护士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病人对危险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的认知程度,从而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80%-90%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综合性治疗措施,突出饮食、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加强饮食指导,通过增加饮食中膳食纤维含量,减少“垃圾”食品,严格控制酒类和含糖类饮料的摄入量,有助于降低患者餐后血糖,缓解和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超重和肥胖患者的体重,并可减少口服降糖药用量。

2.3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但是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和防治知識五项综合性措施,糖尿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为了更好地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我们必须要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强调个体化,因人施教;同时要加强社区护士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者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2.4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防治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控制血糖,有效地减低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田慧.糖尿病怎么办[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2002:16.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8):1227-1245.

[3] 范丽冈.我国糖尿病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56.

[4] 陈亚庆.社区糖尿病人饮食治疗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3,17(3):268-269.

[5] 陈添连,廖新运,钟招兰,等.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影响[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4):610-611.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篇4

1 对象与健康教育

1.1 对象

样本选自2006年7月~2008年8月本市某社区服务中心患糖尿病的居民, 共入组78例。其中男38例, 女40例;年龄32~79岁, 平均58.92岁;1型糖尿病6例, 2型糖尿病72例;合并高血压47例, 脑梗死28例, 冠心病34例, 高脂血症38例, 合并糖尿病足病6例, 糖尿病肾病13例, 合并烦燥、情绪低落者31例。

1.2 健康教育

做好健康宣教, 使每位患者熟悉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 了解其病理生理改变, 懂得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意义, 以便取得患者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不定期到社区居民家庭进行家庭访视, 设立糖尿病咨询热线电话, 随时解答糖尿病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以改变糖尿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7]。发放糖尿病健康处方和宣传资料。指导患者学会自测尿糖, 如有条件的还应指导学习自测血糖, 及正确使用血糖仪, 胰岛素的皮下注射方法。并且与内分泌专家一起, 组织糖尿病病友交流会, 建立社区糖尿病病友之家, 使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的防治知识, 懂得积极治疗的重要性。

1.2.1 心理指导

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疾病,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 心身相互间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报道, 长期焦虑易激发或诱发糖尿病[4]。近年来, WHO已把糖尿病归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 并强调心理应激在其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因疾病、经济等情况而思想负担重, 对生活缺乏信心, 部分患者甚至有轻生念头。还有部分患者对疾病不重视, 回社区后不积极治疗。我们进行上门心理指导和护理干预, 引导糖尿病患者消除顾虑、正确认识疾病, 充分予以精神安慰, 建立战胜疾病、配合治疗的良好心理环境, 使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念和治疗疾病的决心。从而使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能够积极排除干扰, 调整好情绪, 安排好生活, 积极配合治疗[12]。我们应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 主动地与患者交谈,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 讲解控制饮食对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对患者提出的有关糖尿病的各种问题给予恰当的解释, 讲解糖尿病药物、运动、饮食、血糖监测、尿糖、预测并发症等知识和技能, 并说明精神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 从而消除焦虑心理。我们对患者耐心地讲解糖尿病不仅与遗传有关, 也与生活方式有关, 而且各型糖尿病以及病情的不同发展程度, 症状是有区别的。说明能够及时发现糖尿病, 积极地治疗, 改善以往不良的生活方式, 使疾病得到控制, 糖尿病既不会影响寿命, 也不会影响生活质量。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可怕, 生活中的很多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血糖, 注射胰岛素,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和工作。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 我们尽量地提供合理、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像对待亲人一样地照顾患者, 并做好患者家人、朋友的工作, 经常探视患者, 使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家人和朋友的温暖, 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孤独自卑感, 让患者的亲朋好友知道自己的病情可以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关心。同时在家人的督促下可以更好地控制饮食, 按时用药, 定期监测血糖, 在出现低血糖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5]。

1.2.2 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 长期的饮食疗法是控制糖尿病病情进展的最佳选择。我们社区护理人员通过反复细致地开展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 使社区居民糖尿病患者能清楚地认识到饮食疗法的重要性。我们为住院康复后回到社区的患者制定了严格的饮食治疗方案: (1) 按照个体化的原则, 给康复后回到社区的患者制定总热量控制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随访患者并按实际效果作必要调整。 (2) 低钠低脂饮食, 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的杂粮, 忌食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 (各种糖果、甜糕点饼干、冰淇淋、含糖软饮料等) 。 (3) 合理膳食, 保持蛋白质和脂肪的合适比例。蛋白质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 以动物蛋白质为主;脂肪的总热量为30%, 以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价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适量摄入胆固醇。合理分配进食, 三餐或四餐、五餐等[3]。普通膳食适用于体重大致正常, 一般状况较好的患者, 轻体力活动者250 g, 中体力活动者300 g, 消瘦或重体力活动者350~400 g, 动物性蛋白质100~200 g, 油10~20 g, 蔬菜1~1.5 kg。低热量膳食适用于肥胖者, 主食及副食按上述减少10%以上, 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主食可比普通膳食增加10%以上, 动物性蛋白质增加20%以上[10]。

1.2.3 药物治疗指导

在治疗过程中, 按血糖变化再作调整, 但不能因降糖药物剂量过大, 为防止发生低血糖而增加饮食的总热量。应用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 采用1 ml注射器, 抽吸药液时避免震荡, 注射时间准确, 按时进餐, 防止低血糖。皮下注射部位应经常更换, 以防止注射部位组织硬化, 脂肪萎缩及胰岛素吸收不良。局部消毒应严密, 以防止感染。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并讲解预防方法。如发生心慌、出汗、手抖等低血糖反应, 应立即给予口服糖类食物、糖水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

1.2.4 保护性护理

避免各种创伤和感染。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差, 容易合并各种感染, 而且一旦感染非常难控制。积极避免各种创伤, 以及疲劳性操作, 特别是预防糖尿病足病, 教育社区糖尿病患者穿宽松的衣服, 平时要穿大小适中柔软舒适的鞋子, 夏季注意着凉 (防暑) , 冬季注意保暖[8]。

1.2.5 运动指导

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不同条件, 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有规律的合适运动。对1型糖尿病患者, 体育锻炼宜自餐后进行, 运动量不宜过大, 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在开始运动计划前, 必须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 以排除潜在的疾病、损伤和糖尿病的并发症, 尤其是对年龄在40岁以上, 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胆固醇水平升高、吸烟或有心脏病家族史者。检查内容包括血糖水平、心电图或运动试验、眼底检查、对足部、关节、神经病变的评估及肾脏检查[11]。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告诉患者要选择个体化的有氧运动形式, 如:慢跑、游泳、爬楼梯、登山、骑车、打球、跳舞、打太极拳等。运动的步骤分为运动前的热身运动、运动、运动后的整理运动。运动前热身运动及运动后整理运动5~10 min, 运动时间为15~30 min。运动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血糖水平。

2 结果

经过我们的健康教育与治疗指导, 半年后随访, 其中28例患者血糖值降至正常水平, 并且维持治疗剂量, 效果明显。30例患者的血糖值较前明显降低;有16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值降至正常水平, 有8例合并脑梗死的患者病情未复发, 有22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复查心电图显示心肌供血不足较前明显改善, 有26例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复查血脂已降至正常水平, 有4例合并糖尿病足病的患者病情未发展, 有7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复查肾功能恢复正常, 有22例合并烦燥、情绪低落的患者情绪明显好转, 正确并乐观对待自己的病情, 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

3 讨论

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一方面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预防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另一方面要关注糖尿病危险人群,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糖尿病预防措施应做到以下四点: (1) 多懂一点, 即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 对其危害多懂一点, 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 (2) 少吃一点, 即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仅少吃主食, 对副食, 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要适当地吃, 科学地吃, 胡吃乱吃也能吃出麻烦来; (3) 勤动一点, 即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人心情舒畅, 有益于身心健康。长期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 促进新陈代谢, 而且还可以降低血糖、血脂, 并可以增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 运动是预防糖尿病的主要方法; (4) 放松一点, 即心理上放松一点。好的心态对于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积极作用的。吃得多, 锻炼得少, 容易引起血糖升高, 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 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2%。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4 000万, 并以每年100万的速度递增。由于糖尿病具有多因一果、一因多果的特点, 所以, 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防治及健康教育是最佳的防治方案[1]。对糖尿病危险人群进行重点监测、早期管理, 使他们了解相关知识,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增强运动,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 可以有效避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2。

[2]刘晓明, 房彦红。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4) :272。

[3]周蕊。糖尿病疗养康复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8, 5 (20) 。

[4]白秀琴, 祝红燕。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 29: (3) 72。

[5]姚树桥, 戴晓阳。应激在糖尿病发展中的作用与机理[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5, 3 (4) :249-250。

[6]何国平, 喻坚。实用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11-1219。

[7]冯正义, 周洪波, 顾沛。对460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现状的调查报告[J]。实用护理杂志, 1996, 12 (12) :543。

[8]刘宏, 张秀明。糖尿病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8, 17 (2) :58。

[9]韦翠英, 梁常禧, 任志玲。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J]。广西预防医学, 2000 (3) 。

[10]刘红霞, 林雪梅, 温水群。糖尿病人的饮食和运动治疗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 (14) 。

[11]吴毅。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J]。现代康复, 2001 (3) 。

社区中糖尿病患者教育 篇5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当中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来进行治疗,从而分析对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采用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护肤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率,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水平,提高自我控制血糖能力,对维持糖尿病长期稳定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只能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加以控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除了全身乏力外还表现为“三多一少”(吃得多、饮得多、尿得多,人消瘦),糖尿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影响身体各组织尤其是对眼、肾、心脏、血管、神经造成慢性功能性损害。糖尿病没有根治可能,一旦得上终身痛苦,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本研究探讨了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的收治的12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为50~76岁,平均年龄为(52.1±6.7)岁,病程7.7~13年,平均6.7年;对照组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为53~69岁,平均年龄为(51.3±5.4)岁。病程6.3~12年,平均9.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128例患者都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性护理控制血糖量,减轻患者痛苦。在护理当中具体使用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认真积极的回答患者的疑惑与问题。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之外,对患者实施教育,更好的减缓病情提高护理质量。具体操作为将护理护士及医生营养师一起建立小组,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依据每个患者的健康程度学习能力等,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计划。

1.3评价指标 通过相关指标的对比来判断患者的好转情况,以及对每位患者进行满意度测评,来找出这两种护理方式的差异,分析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起到的重要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系统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较高,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好感度满意度也较高。而进行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好转率较低,满意度也不高,见表1。

从表1中可得出观察组好转率及满意度都大大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的讨论

糖尿病发病原因就在于血糖过高,因此稳定及降低血糖含量就成为糖尿病治疗及护理上的首要目标。而且糖尿病并发症死亡率也较高[2]。

根据现代治疗糖尿病的综合措施,针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告知患者及家属糖尿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给患者讲解一些营养学上的知识,从饮食上控制糖分的摄入;指导其正确使用血糖检测仪器的使用,了解血糖的正常范围;对所服药物的讲解,降糖药的注意事项,如果需要注射胰岛素,应认真示范该药的注射方法,提醒储存时应注意事项。另外告知患者做好自我护理及运动计划,锻炼身体,促使自身抵抗能力的增强。及时发现患者的焦虑心情,加以倾听疏导,增加抵御病魔的信心[3]。

对一些普及性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授课,由教育小组成员负责安排场地,调整时间,通知患者。这些共性问题比如糖尿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并发症等;由医院编发手册,选取一般护理知识及饮食注意事项等,当患者入院时就交入手中,督促患者家属也一起学习,共同照顾患者;某些由于病情严重不宜下床,或者知识文化水平有限,难以消化共同大课的患者,要单独进行辅导,认真负责的解答患者问题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只能巩固不能根治,所以在出院以后也不能掉以轻心。医院可以订立电话回访制度,定期查看,督促患者自觉自律。另外也可以组织义诊活动,为广大老年患者测血糖,发放宣传资料,宣传糖尿病防治的知识,减少发病率[4]。

本研究也证明了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减低患者痛苦,减轻经济负担也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篇6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糖尿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83-01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體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物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高脂及蛋白质、水与电解质等紊乱的代谢病【1】。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迅速推进,我国有糖尿病病人约3千多万,居世界第2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2】。为防止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家庭健康教育已成为社区糖尿病整体医疗保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区医护人员对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帮助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提高治疗依从性,达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1 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

健康教育主要针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和他们的照护者,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学习需求及接受能力,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具体的有:

1.1专题讲座 聘请医院有关糖尿病专家每月一次来到社区,开展糖尿病知识专题讲座,欢迎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参加,针对糖尿病的病因、治疗、保健等知识进行系统讲授;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特别是对老年患者的疑问给予耐心解释,并编发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

1.2随机教育 老人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时,由社区医护人员向老人讲解治疗护理等知识,并配合示范教育,对于知识层次较高的年轻老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特设立糖尿病健康教育专栏供其阅读,每天在全科门诊播放1小时糖尿病防治相关知识。

1.3交谈体会 组织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交流自己治疗保健体会,如平时的饮食,运动锻炼和服药,等等。

1.4家庭访视 每月1次去居家且行动不便的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里,为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糖尿病保健知识,并实地检查饮食结构、药物使用、血糖检测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进行现场指导、示范监测血糖及胰岛素注射等操作,并送上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教资料。

1.5电话随访 每周弋川与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予电话随访,提醒患者有关注意事项。

1.6板报及印刷资料 定期出好社区糖尿病治疗保健宣传板报,定期编印糖尿病健康教育小处方,发放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家里。

2 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疾病知识讲解 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发病原理、发展机制、疾病的转归及预后、以及预防和治疗的有关知识。使老年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目前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学会自我治疗和保健,并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定期到医院检查,定期复查血糖、肾功能等,以防并发症出现。

2.2 心理疏导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焦虑、忧郁、恐惧、悲观失望的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反应则可引起血糖升高,不易控制病情,因此要针对老年患者的个体差异,利用沟通技巧,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使老人感觉到被关心和重视,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2.3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必不可少的措施。

2.3.1学会根据标准体重、标准热量来计算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①标准体重计算: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②标准热量:成人休息者每日104.5~125.4kJ/kg,轻体力劳动者每日125,4~146.3 kJ/kg,重体力劳动者每日146.3~167.2 kJ/kg;③标准蛋白质:每日0.8~1.2g/kg;④标准脂肪:每日0.6~1.0 g/kg;其余部分由碳水化合物补充。蛋白质约占总热量的12%~15%、脂肪占30%~35%,糖类占50%~60%,三餐按1/5、2/5、2/5或个1/3分配。

2.3.2饮食摄取原则:①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适当限制水果;②多食粗纤维食物,如糙米、豆类、西红柿等;③多食精蛋白,如瘦肉、蛋、奶等;④选用植物油,少进动物内脏类食物等;⑤注意营养搭配,定时、定量、定餐次清淡饮食;⑥采用合适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少用煎、炸方式;⑦一天中进食次数和主食量,可根据病情、活动量和用降糖药物情况来调整;⑧主食控制:休息者一日200~250克;轻劳动者为250~300 克;中等体力劳动者为300~400 克;⑨对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肾脏疾病的患者应该控制脂肪和盐的摄入。

2.4运动指导 坚持适当的运动。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应坚持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是关键,餐后散步20-30分钟是改善餐后血糖的有效方法【1】。散步时间宜选餐后1~1.5 小时开始。注射胰岛素的老年人,应避开高峰时间进行活动,以免发生低血糖。如出现疲乏、饥饿感、心慌出汗时,即为低血糖反应,可立即口服糖水。伴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应随身携带必备的急救药品,以防不测。

2.5服药指导 强调糖尿病用药的依从性,教育老人不能随意停药或更改药物,随时向老人讲解应用降糖药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掌握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方法。在服用降糖药物及使用胰岛素期间,要特别注意低血糖的发生,如出现头晕、乏力、饥饿、心慌、肌肉颤抖、出冷汗等症状,立即休息并口服含糖食物,并电话通知社区医生或送医院检查治疗。

2.6血糖自我监测指导 血糖控制是否良好能直接体现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有条件的老年患者可自备血糖检测仪,教会患者自己动手定时监测血糖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无条件具备血糖仪者,嘱咐患者可就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监测血糖,对于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社区医生定时上门监测。

2.7 皮肤清洁指导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是足部、口腔、阴部的清洁,勤换内衣裤。有炎症、痈和创伤时及时治疗。每天做足部按摩,用温水泡脚10-15min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鞋袜宽松舒适,保持足部清洁卫生,防止潮湿及外伤 ,及时修剪趾甲。

参考文献:

[1]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9.

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 且社区功能的改善也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受科学知识的普及, 而教育的对象也由单一的患者转向整个社区的居民[1]。应该因人制宜, 建立健康档案了解本社区糖尿病患者发病情况, 根据受教育者的自身条件和生活状况, 采取不同的沟通手段和教育方式, 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 以达到宣传的目的。

健康教育方式

采取了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针对共性问题, 把糖尿病的基本理论和治疗知识教给患者。并充分利用多媒体, 反复讲解糖尿病的知识及注意事项, 并示范必要的具体的技术操作。最后组织患者互相交流, 介绍经验。以座谈会的形式或建立咨询门诊, 与患者进行直接的交流互动, 以帮助患者改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并在生活中提高科学健康饮食、锻炼的意识, 通过举办集中健康讲座普及糖尿病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糖尿病的致病原因、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及血糖控制不良所致的急慢性并发症的危害, 宣传糖尿病防控及治疗的理念[2];通过发放有关糖尿病防控及治疗的资料及宣传册, 普及有关糖尿病治疗方法及药物的相关信息;针对患者制定适合患者自身状况的食谱、锻炼方法等, 并在患者面前示范如何使用胰岛素注射器和如何测量血糖的方法, 并免费发放一些大众化的科普书籍, 使患者可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利用社区的宣传栏和社区诊所的公示板, 宣传有关如何预防糖尿病的知识, 并将部分资料精简印刷后, 放在诊所内便于患者随时观阅处, 方便就诊患者读阅。

健康教育内容

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宣传时, 工作人员应当做到耐心细心, 主动将有关糖尿病的知识讲授给患者, 并告知患者糖尿病可以防治的积极信息, 鼓励患者在生活中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 将控制血糖的方法告诉患者, 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 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时, 也当鼓励其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1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有糖尿病的病因、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及血糖控制不良所致的急慢性并发症的危害等。2心理指导:糖尿病由于是终身性的疾病, 患者的心里常常出现各种问题, 因此, 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当关注好患者的心理活动, 并亲切耐心地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糖尿病的各种相关信息知识, 患者提出问题时工作人员也应该及时给予科学合理的回答, 并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心理问题进行干预, 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使患者可以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 主动参与到治疗康复中去。3饮食指导:患者饮食的基本原则是控制总热量;多食高纤维食物;尽量使饮食变得较为清淡, 多吃低糖的水果和一些蔬菜谷物, 少食盐糖;合理安排各种营养成分;少喝酒, 不吸烟。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式之一, 患者需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少食多餐, 控制热量的摄入, 保证自身体重维持在一定水平。4运动指导:依据患者自身的生活习惯和身体条件, 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通常情况下选择难度较低的有氧运动, 如骑车、慢跑等, 锻炼应选在饭后2 h为最佳, 因为此时患者血液中血糖含量较高, 不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高龄患者可选择散步的方式, 通常每周锻炼4~5次为最佳。5药物指导:教育患者应当听从医师的指导, 在正确时间服用正规药物, 不可随意停药换药, 并对用药的疗程进行掌握。教会患者使用胰岛素笔皮下注射胰岛素, 教会患者如何监测血糖, 根据血糖变化观察药物的疗效。了解低血糖反应并掌握应对方法。6自我监测:糖尿病发生后, 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 如糖尿病肾病等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导致患者伤残乃至死亡。因此我们应当提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检测血糖水平。血糖的测定必须在空腹、饭后2 h进行, 每周至少进行1次, 而糖化血红蛋白则应当每3个月进行1次测定, 待到血糖水平稳定后可适当延长测量的周期。每次检查时, 患者还应当将自己的体重、身高和用药情况等都记录下来, 以方便医师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

讨论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得到有效的转变, 科学的饮食锻炼方案可进一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后, 患者及居民对糖尿病有了更多的认识, 了解了糖尿病的防治方法;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对糖尿病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本文探讨以社区医疗为基础,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采用多种方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糖尿病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健康指导, 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饮食与运动更加科学合理, 药物治疗更加系统规范。因此, 在社区通过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生存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患者的病情也得到了稳定。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体会

参考文献

[1]李玉霞.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1, 13 (289) :269.

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篇8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糖尿病的最显著特征为高血糖, 该疾病具有代谢性、慢性发展的特点, 与胰岛素分泌缺陷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不同程度减轻等, 长期性的高血糖对患者机体各种组织, 尤其是心脏、肾、神经等造成很大损害[1]。社区健康教育即以社区为单位, 针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并改善其生活质量、预后质量。本文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 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糖尿病患者86例, 女40例, 男46例, 年龄56~79岁, 平均 (63.45±3.68) 岁, 病程3~9年, 平均 (5.32±3.21) 年。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上, 2型糖尿病确诊≥3个月, 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排除有其他内分泌疾病、合并急性并发症以及严重机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患者。

方法:采取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 服用降糖药, 主要包括胰岛素、格列奈类、磺脲类以及糖苷酶抑制剂, 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健康教育, 由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针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包括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预防措施、饮食等注意事项;血糖值的正常范围、控制目标;低血糖的特征及预防措施;日常自我检测血糖的方法及主要项目;存在的并发症风险、类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体重、血糖、血脂及血压控制的关系。注意随时观察患者心电变化情况, 要求患者注重定期检查[2]。针对部分仍存在问题的患者, 可以进行单独专门讲解, 帮助患者提高糖尿病知识认知水平。在课间组织经验交流活动,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鼓励患者结合自身的病情实际情况, 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医生予以详细、耐心的解答和指导。本社区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注重营造良好的氛围, 由医生对患者进行深入了解, 结合不同患者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围绕提高患者认识治疗的核心展开, 通过放松疗法帮助患者消除对疾病的焦虑、消极心理, 提高治愈信心。本次健康教育时间持续6个月, 1次/周, 60 min/次。

评价指标:社区健康教育开始前, 对患者在糖尿病知识认知、血糖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于其进行6个月的健康教育之后进行再次评价, 对比两次评价结果: (1) 糖尿病认知水平:利用本社区自行设计的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 包括血糖值正常范围、危险因素、主要并发症、科学饮食与运动等; (2) 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遵医行为情况进行统计评价, 主要包括按时复诊、规范服药、自我检测及健康生活方式; (3) 于教育前、后组织患者进行体检, 统计糖尿病相关指标情况, 主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及体重。以亚洲-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给出的糖尿病控制目标为依据, 对患者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

注:相较于教育前, P<0.05。

注:相较于教育前, *P<0.05。

结果

社区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健康教育后, 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相较于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社区健康教育前后患者遵医行为情况:相较于教育前, 患者按时复诊、规范服药以及自我检测等遵医行为得到有效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社区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糖尿病相关指标控制情况比较: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相关指标控制情况变化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讨论

糖尿病治疗的长期性、终身性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维持的方式, 配合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等共同进行作用[3]。然而, 由于多数患者对于糖尿病疾病本身的特征、发病原因等各方面知识了解甚少, 在门诊看病的过程中通常无法与医生进行深入交流, 对自身的病情了解不够充分, 导致对疾病相关的知识认识不足, 因此, 社区健康教育的作用十分重要。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患者进行教育和干预, 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与治愈信心, 促使患者提高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 进而严格按照医嘱规范日常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 使得糖尿病相关指标控制情况得到有效改善。社区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高效率、低投入的重要保健手段, 已成为当前医学界的重要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中, 通过社区健康教育, 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医行为以及糖尿病相关指标控制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 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 引导患者自觉进行预防与控制, 广大社区卫生服务站应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1]李艳红.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29) :86-87.

[2]韩晓东.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 (2) :80.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篇9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体会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12月收治>55岁老年糖尿病患者156例, 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其中55~59岁11例, 60~69岁75例, 70~79岁50例, >80岁20例, 初发患者51例, 合并有高血压66例, 周围神经病变15例, 眼底视网膜病变19例, 糖尿病肾病5例。

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老年患者普遍缺乏对糖尿病的认识, 当获知自己患糖尿病以后表现为两种情况: (1) 满不在乎不重视, 不遵医嘱控制饮食和按时服药; (2) 过度紧张, 寝食难安、焦虑、悲观、绝望, 频繁换药。这两种人都会导致其病情的加重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医务人员尽早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使其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认识, 一定要遵照医嘱, 按时服药, 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信糖尿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饮食教育:控制饮食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是治疗的措施之一, 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程度。因此首先要让患者了解饮食疗法的目的和必要性, 然后根据患者的体重、平时的生活习惯、参与的活动量大小, 估算出每日所需的总热量, 并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 分配患者3餐的热量比。同时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 指导他们合理膳食, 定时、定量、定餐、定营养素, 鼓励患者多食用豆制品、五谷杂粮以及各类蔬菜, 控制碳水化合物, 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含淀粉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 不可随意吃, 以免过量吸取。少吃精制糖类的食物, 如炼乳、蜜饯。不适宜吃精粮、动物内脏等。烹饪方式最好是清炖、凉拌等, 不可太咸, 食盐摄入量<6 g为宜。

运动教育:根据患者的病情, 指导其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年纪大的、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只能参与轻度的活动, 如散步、广播操等;年纪稍大的可以跳跳旋律舒缓广场舞、打太极拳等;身体条件好的新发患者可以参与慢跑、跳健身操等。因为运动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耐量, 并增加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但应当注意运动的时间应选在餐后1~2 h, 并在运动中观察老年患者有无不适反应, 如出现头晕、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绀等症状, 应及时停止运动。

合理用药教育: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 不可擅自停药或者更改药物或者剂量。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有4大类:磺脲类、双胍类、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 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药: (1) 磺脲类:磺脲类 (SUs) 药物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最常使用的降糖药物之一, 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能够与胰岛β细胞上的受体结合, 然后关闭KATP通道, 诱发细胞膜去极化, 最终导致钙离子内流入细胞而引起胰岛素分泌[1]。此外, 还有一些非SUs类促泌剂, 在临床中使用较多的是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等, 它们的作用机制与磺脲类相似, 都是作用于KATP通道, 但其半衰期更短[2], 然后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并且此类药物对餐后血糖的作用更大, 也不容易导致餐后血糖过低[3]。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的是, 磺脲类药物由于其治疗作用是基于胰岛β细胞的, 所以, 只有在那些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适用, 其本身的胰岛β细胞尚存在一定的功能, 而在一些肥胖的患者, 磺脲类药物不应作为首选。在服用时间上, 一般选择餐前30 min服用, 能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主要是由于在这个时间段服用, 可以保证在服药后1.5 h达到药物作用的高峰, 而此时正是饭后血糖升高的高峰, 所以2个高峰重叠就可以取得最佳疗效。 (2) 双胍类:这类药物在临床中使用也较为广泛, 它的主要作用部位是在肝脏, 主要是可以抑制肝脏对乳酸的摄取, 从而抑制肝糖异生, 来降低肝糖输出;此外, 这类药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周围组织胰岛素的敏感性, 能够提高骨骼肌和脂肪细胞对糖的摄取和利用, 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在一些肥胖的患者以及具有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 双胍类药物尤其适用, 主要是因为它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在临床使用中发现, 这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为了将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降到最低, 建议患者在餐中或餐后服药, 并且应该从小剂量开始, 以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可以竞争性抑制小肠黏膜细胞刷状缘处的α-糖苷酶, 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双糖及多糖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 以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目的。该类药物的抑制作用是可逆性的, 并且它不会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产生影响, 所以不会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此外, 该类药物对胆固醇也有明显降低作用。在临床中红, 该类药物主要被应用于治疗伴有轻度肝脏损害、心脑血管并发症和老年人的糖尿病患者, 其安全性相对较高。在该类药物中, 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阿卡波糖, 其可降低餐后血糖20%~30%, 并且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在临床中, 可以将该类药物与磺酰脲类及双胍类药物联用, 能够起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此外, 将该类药物和胰岛素联用, 能够大大降低血糖的波动程度, 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但是, 在服用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的是最好在饭前服用或与第1口饭同服, 这样能够起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同其他降糖药物一样, 服用时应该从小剂量开始, 然后在服药6~8周以后, 如果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 则可以缓慢加量。 (4) 胰岛素增敏药, 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这类药物是近年新近研发出来的一种新药物, 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素, 增加其敏感性。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活化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C (PPARC) 而起药理作用,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达到消除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糖的作用。该类药是一类结构全新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与进食时间则没有严格限制。 (5) 胰岛素:对于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口服药物原发或继发失效、处于应激状态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或合并症、老年2型糖尿病, 消瘦明显、营养不良或精神抑郁等患者, 应尽早使用胰岛素。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主要控制三餐后的高血糖;中、长效胰岛素主要控制基础和空腹血糖, 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分配原则:早>晚>午, 开始注射胰岛素宜使用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 初始剂量宜小, 以免发生低血糖。一般要到医院住院监测餐前餐后血糖值, 确定最合适的胰岛素剂量皮下注射, 根据使用类型, 反复向其交代清楚使用时间、计量和方法等, 在餐前15~30 min皮下注射, 必须在注射30 min内进餐, 以防造成低血糖。

对糖尿病家属的健康教育:家属也要知道各种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 尤其是老年人, 对药物的耐受性差, 需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 监测血糖的变化, 学会观察低血糖反应, 药不可随意增减或停药, 对于个别不能遵医嘱的患者, 了解其具体情况, 指定个人化措施, 并监督用药。鼓励家属及重要亲友参与, 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能给予心理支持和监督用药。磺脲类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 应告诫口服此类药物的患者以及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身上要常备一些含糖食物, 如出现头昏眼花、心悸、恶心、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时立即食用, 身上要携带指示患有糖尿病的身份卡, 以便失去知觉时才能得到救助。

血糖标准值指导:目前社区对糖尿病免费随访, 2个月1次, 有的患者家里还自备血糖仪, 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监测很重要, 了解血糖标准值有助于患者的自我监测: (1) 有糖尿病症状, 并且任意时间血糖≥11.1 mmol/L (200 mg/d L) ; (2) 空腹血葡萄糖水平≥7.0 mmol/L; (3) 葡萄糖耐量试验中, 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随时掌握血糖的控制情况, 以便更好的调整用药剂量。

生活方式的干预: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营养过剩或是营养的不平衡日益增多, 尤其是摄入了过多的动物蛋白质, 又不注意增加运动量, 导致体内的营养失衡, 腹围增加、肥胖、体重指数升高等, 最终导致营养相关性疾病增多, 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等, Coppell等研究显示[4], 通过严格的饮食干预及锻炼, 并且其他的治疗方案不改变, 可以使受试者的Hb A1c水平由基线时的81.9%下降至研究结束时的81.4%, 此外, 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 (bodymassindex, BMI) 及腰围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 提倡戒烟限酒, 建议高度白酒1天≤1两, 低度白酒1 d≤3两。低盐低脂饮食, 粗细搭配。适当运动锻炼, 促进糖的利用, 减轻胰脏的负担, 并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受凉, 预防各种感染。

强化降压和调脂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 其不仅仅是血糖处于较高的状态, 多数患者的血压和血脂也都处于异常的状态, 而这三者的异常往往会导致患者发生各种心血管事件, 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产生严重的影响。我们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 主要就是为了要避免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出现。要达到这个治疗目的, 就必须在为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同时, 治疗其高血压和高血脂, 将血压和血脂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在药物的选择上, ACEI和ARB类药物对糖尿病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有着较大的治疗意义, 其在降糖的同时, 能够辅助治疗患者的高血压症状, 所以一般在临床中将其列为糖尿病患者首选治疗, 如果单独使用的时候降压药物不理想, 还可以与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联合使用, 以达到合理降压的目的。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 如果其血脂偏高, 则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患者, 可以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 而对于三酰甘油水平升高的患者, 可以使用贝特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

并发症教育: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合并出现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脑血管眼底病变、高血压、肾脏病变以及糖尿病足等, 此时应运综合性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对出现严重糖尿病昏迷的患者应该立即抢救, 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呕吐物, 防止窒息同时检测血糖, 联系上级医院。糖尿病足坏疽多发生于有严重血管神经并发症患者, 要指导患者每天从足尖到膝关节做自我按摩或脚步运动, 如提脚跟、甩腿、座椅运动等。

结果

156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有效率100%, 其中显效99例 (63.5%) ,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良好, 并发症明显改善。有效54例 (34.6%) ,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并发症缓减。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脂都明显减低。其中1例空腹运动时发生低血糖反应, 经自行处理及时纠正, 2例出现视物模糊, 经调整胰岛素用量后, 症状自行消失, 无严重不良反应。无心、脑、血管等急性并发症发生。

讨论

饮食、运动、药物、心理治疗及病情监测、防治知识教育是国际公认的治疗糖尿病的金标准[5]。传统的就医模式、常规的门诊治疗无法满足这一综合性治疗需求, 使糖尿病不规范化治疗现象普遍存在。表现为健康教育、基础性饮食、运动治疗被患者忽视或轻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取而代之。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把健康信息的收集、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教育、个性化饮食、运动指导、心理疏导及合理用药等多项服务融为一体。作为需要终身治疗的代谢性疾病, 治疗并不是单一的药物降糖,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 使药物个体化, 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延长寿命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Zmimerm.BR1 Su lfony lureas[J].Endocrino lM etab C linNorth Am, 1997, 26 (3) :511-522.

[2]PerfettiR, Ahmad A1 Novel sulfonylurea and non-sulfonylureadrugs to promote the secretion o f insulin[J].TrendsEndocrino Metab, 2000, 11 (6) :218-223.

[3]H irschberg Y, Karara AH, P ie triAO, et al.Improved control of mealtmie glucose excursions with coadm inistration ofna teg lin ide and metformin[J].Diabetes Care, 2000, 23 (3) :349-353.

[4]CoppellKJ, Ka taokaM, Williams SM, et al.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 who are hyper glycaemic despite optmiised drug treatment Lifestyle Over and Above Drugs in Diabetes (LOADD) study: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 J, 2010, 341:333.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 篇10

1 饮食治疗的健康教育和护理

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饮食治疗和护理。 通过饮食治疗和护理, 可以使患者掌握糖尿病饮食基本要求和制定饮食计划的基本技能, 自觉执行饮食计划和饮食方案, 控制体质量和血糖在正常范围之内。

1.1 计算标准体质量及其热量供给

根据患者身高计算其标准体质量数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其共同制定体质量控制范围, 并由体质量估算出每日通过饮食所摄入的热量。标准体质量 (kg) 的估算公式=身高 (cm) -105 或[身高 (cm) -100]×0.9, 每日通过饮食摄入的热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要因人而异。 可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和活动量的不同来估算每日热量摄入量。 男性患者的计算公式=[66+1.38×体质量 (kg) +5×身高 (cm) -6.8×年龄]×活动量, 女性患者的计算公式=[65.5+9.6×体质量 (kg) +l.9×身高 (cm) -4.7×年龄]×活动量。

1.2 合理确定三大营养素的供给量和供热比例

每日糖尿病患者摄入的三大营养素的数量和所占热能的比例分别为:蛋白质摄入量按照0.8~1.2g/ (kg·d) 计算, 占总热量的比例在10%~20%;脂肪摄入量按照0.6~1.0 g/ (kg·d) 计算, 占总热量的比例在30%左右;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比例在45%~50%。

1.3 合理分配各餐次热量比例

糖尿病患者应按照早餐、午餐和晚餐分别为1/3、1/3、1/3 或1/5、2/5、2/5 的比例分配, 或采用一日四餐, 每餐热量分配为1/7、2/7、2/7、2/7。 做到定时定量, 按计划进食, 减少聚餐及赴宴, 谨慎选择食物和进食量。

2 运动治疗的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

运动治疗和护理可减轻体质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 改善心肺功能, 消除紧张、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运动治疗应遵循循序渐进, 全面发展, 因人而异, 持之以恒的基本原则。 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习惯以及糖尿病类型选择适当的运动形式, 以散步、快走、骑自行车、打太极拳、做操、球类运动等有氧运动为主, 每周运动3~4 次, 30~40 min/次左右。 不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运动, 以避免低血糖发生;运动肢体注射胰岛素时, 应注意胰岛素吸收速度加快。 注意运动诱发的迟发性低血糖, 可在运动停止后数小时发生。

3 用药护理

3.1 口服降糖药物

促胰岛素分泌剂分为磺脲和非磺脲两大类, 主要作用是促使胰岛B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促进胰岛素释放,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二甲双胍是常用的双胍类药物, 作用为增加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减轻胰岛素抵抗。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 严重者可致乳酸性酸中毒。餐中或餐后服药可减轻不良反应。

α 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为抑制小肠黏膜葡萄糖苷酶活性而延缓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 降低餐后高血糖。 可致腹胀、腹泻, 应餐前0~30 min内服用或进餐时嚼服。 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 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 减轻胰岛素抵抗。 常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合用, 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 服药期间应监测肝功能。 孕期及哺乳期妇女, 肝肾功能有损者均不能服用以上口服降糖化学药物。

3.2 胰岛素的合理应用

1 型糖尿病患者, 通过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未有效控制血糖的2 型糖尿病患者, 新发病并与1 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 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肾病、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或应激状态, 围手术期、妊娠和分娩期糖尿病患者为胰岛素应用的适应症。 用药的注意事项包括: (1) 胰岛素应在4~8 ℃冰箱中冷藏保存。 (2) 准确用药。 饭前30 min~1 h采用专用注射器进行皮下注射。 (3) 正确吸药。 先短后长的顺序抽取药物, 不可颠倒顺序操作。 (4) 注射部位。 选用腹部、臀部、上臂外侧、大腿前侧、腹部等皮下脂肪较厚皮肤疏松部位进行注射, 交替更换注射部位。 (5) 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 低血糖、过敏和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等为注射胰岛素主要不良反应, 可改用单组分人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应用, 可明显减少抗体产生, 缓解抗药性, 必要时抗体浓度明显增高者可试服强的松。

4 心理护理

4.1 加强护患沟通

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和心理变化, 与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 耐心倾听患者主诉, 运用护理程序评估焦虑和抑郁原因, 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 利用语言技巧尽快稳定其情绪, 给予支持、鼓励和忠告, 帮助其制订生活作息时间表, 转移其不良心境。

4.2 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

充满噪音、脏乱差住院环境可折磨患者, 患者情绪会变糟, 难以获得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舒适、温馨、干净、清新、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促进病情好转。

5 并发症的社区护理和健康教育

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糖尿病足等, 尚可出现感染。 患者应了解并尽量避免接触并发症发生原因或诱因, 减少并发症发生。

5.1 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确诊后,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注意保暖, 每0.5~1 h测生命体征1 次, 检测患者血糖、尿糖、尿量、尿酮体、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等指标, 记录出入量, 每2 h测尿糖、酮体1 次, 2~4 h测血糖和电解质1 次。要为患者吸氧, 及时为昏迷病人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准确执行医嘱。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 保证24 h液体入量。 协助处理并发症, 尤其老年患者应及时预防和治疗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 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勤翻身、拍背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 保持女性病人外阴清洁, 为昏迷和胃扩张着分别置尿管和胃管。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多为老年人, 与酮症酸中毒相似, 发生多脏器损害, 要及时识别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综合护理。

5.2 慢性并发症

大动脉病变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大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为其主要表现, 可出现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动脉硬化、下肢疼痛、感觉异常, 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可致肢体坏疽。 要密切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减少活动, 避免血压升高, 引起眼底出血;常检查眼底, 避免用眼过度;保持大便通畅;适当用眼药膏涂眼, 戴眼罩, 避免意外发生。 糖尿病肾病多见于病程超过10 年者, 也是1 型糖尿病病人主要死亡原因。 随着病情发展, 尿蛋白逐渐增多, 可伴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 甚至出现尿毒症症状。

在高血糖状态下, 患者可出现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麻感、感觉减退。 个别患者出现局部肌无力、肌萎缩。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则表现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等。

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 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 常会引起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应告知患者每日至少检查双足1 次, 每日足部皮肤的清洗、按摩;修剪指甲略带弧形, 与脚趾等缘, 鞋袜宽松平整;动态观察足部皮肤颜色, 温度, 有无水肿, 破损, 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感觉等情况。

5.3 感染

糖尿病患者处于高血糖状态, 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 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能力, 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 出现泌尿道、呼吸道和皮肤等部位感染的发生。护士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观察病人体温、脉搏等变化;注意保暖, 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要勤用温水清洗外阴, 擦干, 避免瘙痒和湿疹发生, 尿潴留者采用膀胱区热敷、按摩或人工诱导排尿, 必要时在无菌技术下行导尿术;要保持皮肤清洁, 勤洗澡、勤换衣, 洗澡时水温不可过热, 香皂选用中性为宜, 内衣以棉质, 宽松, 透气为好, 不要挠抓皮肤。

6 健康指导

健康指导的目的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监测对出院后的继续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健康指导增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与监测和并发症的处理知识和技能,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 糖尿病是人群常见病多发病, 其患病率水平迅速增长, 成为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通过科学饮食、适当运动、合理用药、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的糖尿病临床护理方式, 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因疾病对生活工作的影响, 预防并发症发生, 降低病死率,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闵煜榕, 高丽丽, 程训民.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 2011, 13 (6) :532-533.

[2]宋培玲.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0) :202.

[3]陆海燕, 陈翠杰, 陈玉萍, 等.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预防及护理[J].中外医疗, 2010 (7) :165.

上一篇:矿井排水下一篇:教育技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