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化

2024-06-30

通俗文化(精选十篇)

通俗文化 篇1

根据《社会学词典》:“大众文化”广义指在一定时期多数人所拥有的共同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 转变为能够为大众所接受、可供消费的、即时性的文化形态。通俗性、流行性、商业性、娱乐性和传媒性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中指出:大众文化倾向于将受众看作被动的消费者, 看作新的大众传媒的被操控者。“通俗艺术”则偏重那些技巧要求和所需投入的精神和智力成本不那么高的一类艺术产品, 它以满足人们一些现实的 (感性的) 、直接的、即时性的精神需要为主。理查德.舒斯特曼认为大众文化面对的是“大众受众”, 偏重于一个均匀的无差别的整体。而通俗艺术, 往往以其独特的艺术品性, 感染有不同趣味团体、反映不同社会和教育背景与意识形态的“大群受众”, 继而不断扩展、传播到大众受众之中。总体而言, 通俗艺术与大众文化关系密切, 是娱乐大众、对抗精英文化以保全自身独立的友好同盟。

实际上, 娱乐效果并非天然与智慧启蒙、理性启迪相互对立。然而, 自柏拉图以来时至今日, 批判娱乐性艺术作品的批评家们屡见不鲜。他们大多高声倡导诸如高级艺术作品的自律性和自足性, 强调通俗艺术不能揭示现实生活之中最为本质、最重要的东西;不能洁身自好以与现实功用保持距离;亦没有能力与精英文化所确立的美学标准相抗衡、相独立。因而通俗艺术、大众文化, 流于肤浅的表层感官, 缺乏独立的审美价值, 势必难以摆脱对于精英文化的依赖性与附属感。对于这些指控, 我们不妨借鉴理查德.舒斯特曼在《生活即审美》一书中对这一问题所作的研究, 继而作出回应:第一, 对于有言称通俗艺术不能处理生活中深层次的实在和真的问题, 只是致力于用一些假问题和敷衍躲闪的陈词滥调作解, 来转移大众的视点。舒斯特曼指出, 事实上通俗艺术时常会利用自己的呼声和感染力突入生活, 暴露问题。譬如摇滚音乐就常常针对深刻的时局性问题提出尖锐有力的抗议, 近年来摇滚音乐会方案提出的诸如“援助生活”“援助农场”和“今天的人权”等已经被证明是为了有价值的政治和人道主义目标的合作性社会行为的一种有效来源。

第二, 艺术与真实生活并非相反或者可以相互分离。对此, 笔者首先想对通俗艺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产生的背景做一番分析。众所周知, 文化知识, 尤其是近代以来为示区别所称的精英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为统治阶级、特权阶级所垄断的。通俗艺术、大众文化真正的开端, 可以说是在近代以来, 随着教育逐渐普及,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工具逐渐兴起发展而来的。正是由于大量普通民众的辛勤工作, 高级知识分子们才能心安理得得躲进书斋、学院之类象牙塔内, 看书、思考, 写作。以至于他们的生活以及笔下的文化艺术也逐渐脱离生活现实, 进而发展到以服务自身为唯一功用。艺术与真实生活可以而且应该在根本上相反和严格分离, 这一教条起源于柏拉图对于艺术双倍远离实在的攻击, 并由一种渴望在艺术的真正本性中保有霸权地位的哲学传统来支持。其实我们只要超越这些哲学偏见, 来到艺术起源的雅典时期, 我们便会看到, 艺术紧密得融入在雅典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诚然, 通俗艺术与大众文化, 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 目前还缺乏如文化精英阶级声势浩大、地位显赫的代言人。它们在与高级艺术的碰撞中, 大多数时候是倾向于沉默、避让, 甚至屈从的 (其往往采取一种不断迫使自己根据那种占统治地位的美学来定义自己被统治的审美的态度) 。然而事情在美国发生了转机。它们维护了自己的美学地位并提供了其自身在美学上的合法性形式。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影视行业, 奥斯卡奖、艾美奖和格莱美奖, 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眼里, 不仅授予审美合法性, 而且授予一定程度的艺术声望。同时, 在杂志、书籍和大众传媒中, 也逐渐出现了对通俗艺术和大众文化的美学批评, 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在为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摇旗呐喊的同时, 笔者也不能不提及这样的事实。早在二十世纪40年代, 阿多诺在其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 就大众文化可能发展的消极趋势, 写作了《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他忧心忡忡地提出:文化工业标榜主流与时尚, 规范和限制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毫无抵抗能力, 只能消极接受, 因此大众文化内含同一化趋势, 是对人的控制和压迫。1而大众文化一旦与工业化进程相媾和, 将会产生“文化工业”, 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机制, 具有工业化、标准化、类型化的特征, 它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阿多诺在《文化工业再思考》进一步指出:文化工业背离了启蒙精神和自由精神, 以工具理性而非价值理性引导生产生活, 使人们被动地生活在工业体系的控制之下。在物质层面上, 人受到压迫, 从事着异化的劳动;在精神层面上, 人也丧失了主体性, 被工业系统整合, 已经失去了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考能力。2这是大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面临的一大难题和威胁。

通俗艺术与大众文化拥有最为广泛的受众, 且因其共有的揭示现实, 丰富生活的功能, 以及对抗精英文化的盟友关系, 令人印象深刻。二者的规模与理论深度尚在与日俱增, 不日与精英文化分庭抗礼已是不争的事实。当然, 在发展的过程中, 也不能一味忽略问题。大众文化因其固有的依赖性、随机性, 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统治阶级与商家意识的操控, 一旦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受制于生产和分配的工业化手段, 发展成为文化工业, 则将使得这一文化的接受者处于意识形态的理论脉络之中被解读, 失去主体性、创造性和批评思考的能力。

摘要:“大众文化”与“通俗艺术”是两个互有交叉的概念, 本文主要立足于两者在应对精英文化主导者们频频质疑过程中的同盟关系, 对二者合法的生存地位、社会价值予以解析并肯定。具体通过挖掘通俗艺术与大众文化揭露社会现实;贴近生活, 具有现实功用;反抗精英文化霸权 (潜移默化的) 等的优秀品质, 为二者的进一步弘扬推广坚定立场。当然大众文化固有的消极因素, 应当注意避免。

关键词:大众文化,通俗艺术,揭示生活,现实功用,反抗霸权

参考文献

[1]邓伟志:《社会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年9月第一版.

[2]黄平, 罗红光, 许宝强:《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年2月第一版.

[3]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与生活艺术》, 彭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4月第1版.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3月第3版.

[5]童庆炳, 曹卫东:《西方文论专题十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

[6] (德)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在文化工业时代哀悼“灵光”消逝》.李伟、郭东编译.重庆出版社, 2006年10月第一版.

挖掘通俗文化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篇2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俗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取代了传统文字阅读的主流地位。它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生活行为、精神心理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着传统的阅读方式:以印刷品为基础的文本阅读正日渐让位于直观、生动的图像阅读。尤其是青少年,已经习惯了在声、光、电的陪伴下“阅读”。新颁布的高中语文大纲明确指出“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显示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新课标也提出“综合性学习”的概念。如果语文课堂教学与当代社会现实缺乏有机的联系,就不可避免地引起学生对语文的敬而远之。因此,鉴于学生对通俗文化的情有独钟,如果能够找到通俗文化与经典文化的衔接关系,或许可以充分挖掘通俗文化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一、在流行歌曲中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

诗词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薄弱项目,许多学校对诗歌教学往往采取淡化处理。《语文学习》杂志曾经发起过关于诗歌教学的大讨论,大力呼吁诗教传统的回归。因此,如果从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入手,也许有助于诗词教学。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流行歌曲歌词,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那些歌词追本溯源的兴趣,从而学习古典诗词的内容和技巧。如以《涛声依旧》中的“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来引出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以《别亦难》来导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二者异同,来加深对古典诗词特点的认识。然而,古典诗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毕竟是不同时代的产物,有着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特征。在表现主题上,现在的流行歌曲比古典诗词对情感的态度更为开放,个人化的东西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而古典诗词中写个人情感大多极尽含蓄之能事。在语言表达上,古典诗词对格式多有严格的要求,遣词造句十分考究,而现代流行歌曲的语言则以现代白话为基础,更为直白,也更加口语化。在这种比较下,能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二、在日常广告中学习修辞

选用广告语作为修辞教学的例句,会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广告的最大特点是千方百计引起观者、读者的注意,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购买欲望。因此,为了达到一鸣惊人的号召效果,各种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运用相当普遍:既有严谨、工整的精雕细刻式的成语、联语、排比句,又有综合比喻、夸张、拟人、典故等修辞手法的不拘一格的自由体。如眼镜的广告:“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你的灵魂,请为你的窗户安上玻璃”。前者对仗工整,后者用的是比喻兼拟人的修辞手法,可谓比喻得当,拟人得体。类似的还有:“一明(鸣)惊人”(眼药水)用的是成语谐音。“秦镜如悬机关参透,庐山在此面目留真”(照相机)的广告语中包含“明镜高悬”的典故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诗句。除了修辞格之外,还表现在修辞策略的运用上。如乐百氏纯净水广告:几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到大自然的山顶,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只见黎明拿起乐百氏:“乐百氏纯净水,和我们一样,经得起纯净考验。”然后打出字幕。该广告在纯净水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了意义联系,同时也在纯净水与青春、活力、单纯之间建立了意义联系。这就是典型的广告修辞策略:把一种附加的意义(所指)人为地嫁接到产品(能指)上。

明确了广告语的写作特点,借鉴大量优秀的广告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广告语的创作。这种创作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利用修辞手法。

三、利用影视引导学生读原著

影视在本质上与文学须臾不离。近来,影视更是与文学频频“联姻”:电视散文、文学TV……然而,也许是先有文学后有影视的缘故,通常,人们的思维更多的是想到影视依赖文学,至于影视“浇育”文学,似乎并未得到更多的关注。实际上,影视与文学的亲缘使两种艺术优势形成互补。一方面,文学为影视剧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剧本,众多文学名著及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使更多的人有机会领略到名著的魅力与风采。从“四大名著”的不断改编、重拍到如今流行大江南北的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都成为影视题材。继音乐电视走红后,能够表现文字意境美的电视散文、电视诗歌也走入荧屏。

但是,电影电视与纯文学毕竟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对电影电视与原著两者之间的区别加以点拨,由此来调动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并通过阅读原著来比较两者的异同。如在播放《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电视剧时,可以让学生读原著,既有利于提起兴趣,又有利于共同交流。

总之,通俗文化中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提倡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开掘这些资源,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氛围中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摘自《语文建设》/6

王兴伟:用观念重塑通俗文化 篇3

当王兴伟在90年代开始以艺术家身份进行创作时正是“现实主义”、“玩世现实主义”以一种“反叛”姿态迅速崛起的时刻。回顾90年代初的社会文化,处处充斥着王朔《顽主》的气息,冷嘲热讽的背后不断投射出对现实的绝望压抑以及对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抗,这种态度也同时体现在张元《北京杂种》中那些“由着性子活,都是社会的异己分子”之中。如果说《顽主》还停留在温吞无公害的类似日后的冯氏幽默讽刺阶段,《北京杂种》则塑造出底层艺术青年与乌托邦理想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困顿生活,呈现出一个无法突围的出口,直到最后爆炸成现实生活的碎片。这一时期方力钧的“泼皮”形象渐渐形成了日后的符号,刘小东则站在弗洛伊德的肩膀上与80年代以来的理想主义彻底说了声拜拜。毋庸置疑,90年代孵化出了日后多元的景象,在以理性精神整合调侃碎片的同时,正式对“当代艺术”开始了讨论。

同时,在这一时期艺术家的作品也处处充斥着虚无与“现实”交锋过后的体验。1990年代的全球化使艺术创作迅速进入消费文化时期,如上所述,“泼皮”、“艳俗”、“政治波普”等流派的相继出现一方面是对生活现状的无力、无聊所进行的描述和自我嘲讽,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艺术与生活之间关系所发生的微妙变化,曾经不能出现在绘画中的物体、色彩、构图在这一时期冲破原有的禁忌喷涌出来,“庸俗化”也在艺术中逐步实现了其“合法化”的地位。表面上看艺术不再追求“高级灰”,追求“主题”和“意义”。但是换个角度来看,此时的“庸俗化”的表现又似乎是带有精英意识的知识分子另一种观察和表达的方式。正像后现代主义滋养了美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一样,多元化需求以及对现实的多向关照使王兴伟有机会开始自己在画布上进行种种“观念实验”。

王兴伟的绘画作品曾一度表现出对美术史形成过程的好奇和质疑(毫无疑问,在他绘画的形成期知识结构是具备的必要基础)背影系列中,身穿黄色衣服的艺术家本人,一人“饰演”了多种角色,在挪用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普桑的作品《阿尔卡迪的牧人》中,王兴伟(黄衣人)把自己替换成其中一位牧人,其他三个画面上的人物则没有出现,如果说《阿尔卡迪的牧人》是普桑本人在17世纪对古希腊的美好想象与期待,那么王兴伟的这幅作品却是对西方美术史的挪用以及对所谓“经典”的质疑与调侃,画面轻松幽默并略带“达达”式的戏谑与颠覆。同样是“背影”在90年代初期他所创作的《我的美好生活》中,暗角和类似蒙克《呐喊》中诡异的背景都使标题中的“美好”一词显得格格不入,画面上的画家自己(黄衣人)和恋人相拥在桥边成为作品的焦点,而河水艳丽的颜色和地上踩扁的可口可乐瓶子都昭示出“环境”对人的胁迫。王兴伟也始终在提示着每一个观看绘画的人,现实其实很简单,就是身边的材料、色彩、标语,他甚至不惜让自己的作品以最简单的形式表达出类似中世纪时期教堂壁画的“教化”内容,艳丽的色彩、简单易懂的内容,为的是获得最大的普及和传播。在他2010年的作品《卖拐》以及作品《八女投江》中我们都会看到这种痕迹—好玩、易懂、篡改,不需要具备太多的知识—绘画本身也不具有教化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在1995年的作品《东方红》中,他描绘了当时的几位代表人物栗宪庭、方力钧包括王广义所创作出的符号化的“大批判人物”。这的确是一种矛盾,调侃那些因为

“颠覆”而出名的人,据王兴伟的解释说,一切都是觉得好玩。

而早期对卡拉瓦乔、杜尚、博伊斯等人作品不同形式的挪用,都使得王兴伟与同时代的艺术家在对美术史、社会现实的借鉴和切入点上产生了很大差异。他自己也曾经说过,反观同时期刘小东等人的作品,他们在对“现实”的认识上确实有很大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就算王兴伟眼中的“现实”和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通俗易懂“现实”,也都是经过文化的“过滤”,人们似乎还很难用某种现成的风格来定义这种“剑走偏锋”的“庸俗”图示,让绘画游离在极具技巧性的排他展示和关于庸俗题材的抽离与和解之间,这也正是王兴伟的“狡黠”之处。

如果说王兴伟一直在做的是绘画与观念的结合,或是寻求更大的可能性使它不脱离开“实验艺术”或是“前卫艺术”的讨论范畴,那么他对同一题材的“迷恋”以及对自己所塑造出的形象挪用便显得有情可原,这种不断重复的安排无疑消解了绘画首先带给人的美感与经验,说到经验,毫无疑问,同一时期艺术家方力钧的作品也褪去了很多绘画上的“可辨识感”也就是观众与艺术家能够重合“经验地带”。它使绘画呈现出的“语言”具有自我和去共性的独特风格,再看王兴伟的作品,这种消解似乎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语言谱系或是它并没有成为王兴伟作品纵贯始终的风格,而只是成为他画面上阶段性的探索,表现出的就是在画面上一遍一遍的采用“几何学”去解构原本图像中(甚至是一个宣传画、故事、杂志封面、电视小品)所蕴含的的意义和内容,这种几何倾向并不是塞尚那样对“物体”的迷恋和研究,恰恰相反,王兴伟赋予了这些绘画作品更加平面的二维生命,他首先消解了内容、意义以及时间的延续感,其次重复的形象也使观众在观看作品时几乎可以忘却绘画所提供的愉悦感,取而代之的是作品本身的荒诞不羁与诙谐甚至类似于“达达”式的无聊,关于这一点就连他自己也难以解释清楚。熟悉王兴伟的人说过,如果让他来画写实绘画不会比古典时期的艺术家画的差,但是他不选择。而王兴伟自己的解读则是,附加在作品身上的种种“意义”正是他所努力去掉的,他不希望有这么多的痕迹在,甚至是那点调侃的意味,他也觉得多余,但是与生俱来的性格因素使它暂时可以保留。

在《划船》系列、《公园》系列、《卖鸡蛋》系列中,王兴伟尝试以最简单的形式去表现,但是这种表达方式又不同于抽象表现那样完全的精英主义,《划船》系列、《公园》系列正是他在上海生活时所观察到的日常生活,比起东北,上海显然是个洋气许多的城市,而这中间的经历过程与感受显然不是王兴伟要表现的对象,他所表达的就是一个来自于生活却没有消除形象的主题,而留在画面上的是什么呢?最简化的几何形以及类似于宣传画一样的平面设计效果,当然这个“设计”并不真实,诙谐的荒诞感就像是光天化日之下艺术家呈现的简单梦境或是一帧缺乏技术感的图案片段。

也许,王兴伟只是想带给观众一些不同的惊奇而已,那些他所遭遇的“经典”最终消解在他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上,画面上所有的不可辨认与诙谐也许是与观念有关,也许只是这个东北画家与生俱来的认识、表达方式。意义本身是否存在“意义”正是下一步还要讨论的话题,就像周星驰在《国产凌凌漆》中的经典台词一样“不错,飞是小李飞刀的‘飞’,刀是小李飞刀的‘刀’。”—否定之否定似乎正是“语言”最为魅惑的瘙痒之处。

初中语文教学中通俗文化的引进探讨 篇4

通俗文化是指那种来自与民间并被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钟文化,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更加接地气儿, 它具有时代性、流行性、娱乐性、非主流等特点深受广大初中生所喜爱。

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 我国的通俗文化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随着广播电视、新闻网络、电子杂志地不断更新进步通俗文化的传播也越来越迅猛, 通俗文化的形式也越来越多, 例如, 新词给力、神马、不明觉厉等等。初中生对这些通俗语越来越追捧, 同时, 流行语对初中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语文是最基本的课程, 生活中的通俗文化休戚相关, 学习语文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让大家适应生活, 获得与人进行各种交流与沟通的语言功能与表达能力。通俗文化就是生活中的语文知识, 把通俗文化引进课堂, 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书本中的知识。人们偏见的认为通俗文化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低俗文化, 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王元化曾经在《对当前文化工作的一点感想》中说道:“历史上那些有意义的通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 例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话本等等, 虽然在当时是通俗文化, 但在今天都成了我们必须学习了解的高雅文化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引进通俗文化的方法

(一) 借助与流行音乐帮助同学学习语文

中国的诗歌有很长的发展历史, 从历史上看, 中国最早的诗歌都有曲调都可以吟唱。现在流行音乐深受广大初中生的喜爱追捧, 其中有许多的流行音乐都融入有大量的中国文化传统, 也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深厚与悠久。例如, 为广大初中生所耳熟能详的《青花瓷》、SHE的《中国话》, 这些歌如此优美, 不仅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 更能让我们学到许多语文知识。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对这些流行音乐的喜爱, 把这些流行音乐引进课堂, 古诗配上流行新曲, 加上明星的唱, 一定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让那些古诗词变得更容易被理解。但不可忽视的是, 流行音乐中有特别多口语化的语言, 表达过于不正式, 语文老师可以带领同学把这些语言与诗词中的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总结, 这样还能加深同学对诗歌的记忆。

(二) 把优秀影视剧作品引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引起同学学习的兴趣

影视剧作品极具艺术价值, 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蓝本, 融入演员的演技、摄影师的摄像技术、导演的深厚功底等等精良制作而成, 真实的场景加之深厚的情感, 能够在观看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文学水平。中学语文老师要积极地从众多优秀的通俗影视作品中寻找出适合初中生观赏的作品, 将生活中的通俗文化更进一步地引进初中语文课堂, 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 使初中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例如, 老师在讲《木兰辞》时可以播放电影《花木兰》, 让初中生在真实的战争场景中理解感受花木兰的勇敢, 坚强以及她对父亲深深的爱。

(三) 引导同学在日常所见的广告语中学习修辞手法

通常广告的语言都是比较精炼且极具吸引力的, 给人以过目不忘的感觉, 广告的目标就是想法设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引起他们的兴趣, 进而抓住他们的购买欲望, 很多广告创意者为了使自己的广告达到应者云集的效果, 就在广告语中应用各种特色的修辞语句, 其中有句式齐整的诗词、有对仗工整的对联、有恰当精妙的成语, 既生动又形象, 此外, 这些广告语中还准确地应用了各种修辞手法, 可谓是丰富多彩。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向同学们讲一些同学们所熟知的广告语的写作技巧与手法, 安排同学们借鉴他们所喜爱的优秀广告语, 进行广告语的模仿与创作, 同学们在创作中能不断加强对语文知识点的回顾与更新, 而且还能帮助同学记忆诗词、成语, 此外, 这种学习方式还可以教会他们正确的使用修辞手法。

结语

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我们的教育者, 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根据不同初中生的不同特点, 把优秀的通俗文化引入语文教学中, 灵活应用并正确引导, 变通俗为精华, 对初中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不断进步, 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勇.大众文化[J].外国文学, 2012 (09) .

[2]任正军.挖掘通俗文化中的语文教学资源[J].语文建设, 2013 (02) .

通俗易懂造句 篇5

2.劳森写得很好:英文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又不矫揉造作。

3.凯根教授发音清晰且语言通俗易懂,学生们不会因为没有中文字幕而理解困难。

4.名著绝不引经据典,艰深难懂,而是通俗易懂.他们不是专家为专业人员撰写的专业书籍.

5.虽说这首陕西童谣听起来通俗易懂,可要真的学起来似乎并不容易,这不,萌娃尚恒毅今天就初入录音棚挑战自己,跟着乐队主唱现学现卖起来。

6.通俗易懂的作品往往文采平平。

7.所有的宣传一定要通俗易懂,连最愚蠢的智力水平最低的人都能够直接理解。人们可以被操纵成把天堂看作地狱,反过来,也可以把最悲惨的生活看作天堂。希特勒

8.但格里高利明智地选择面向更广泛的读者,以一部极为通俗易懂的初级读本,来书写这个自称劳动者乐土的国家所行的暴政。

9.科普读物一般都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10.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要求,不仅要有通俗易懂的下里巴人,而且也要有高雅深奥的阳春白雪。

11.报告文学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才能吸引读者。

12.故事中的情节引人入胜,叙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

13.第三,培训老师在课堂上讲课通俗易懂,举一反三,这种培训方式在每节课后,许多新知识能记忆犹新。

14.这不是一个威胁,而是某种信息,是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英语传递出来的一个信息。

15.吕剧曲调简单朴实,唱词通俗易懂,其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反映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

16.这是宝鸡市委书记唐俊昌自编的顺口溜,也是一段很通俗易懂的反腐倡廉的醒世箴言。

17.他认为,以往报纸上的“鸿篇钜制,经世大文”,因文字艰涩,难于在底层社会普及,断不如画报通俗易懂。

18.活动现场,齐鲁志愿者张秀华女士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现场展示的方式,教会了个孩子如何做丝网花。

19.所以,这是一本定位给家庭主妇们的实用买菜手册,里面不仅有好记的安全买菜顺口溜,还有实用的安全买菜速查表,通俗易懂。

20.百老汇具有极强的商业色彩和娱乐模式,庞大的制作费,豪华的舞台效果、功力非凡的超级明星,通俗易懂的剧情,建筑起了久演不衰的舞台剧模式。

21.林洛性格开朗大方,幽默风趣,不到半天时间,已经跟学生打成一片,他讲的乐器知识,跟这个世界的有很大不同,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众学子都觉得受益匪浅。

通俗文化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通俗文化    结合

通俗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种,具有日常性、娱乐性、流行性等特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传媒的高速发展,使得通俗文化在大众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不乏时尚流行的、通俗的文化素材。所以,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一些带有通俗文化性质的内容,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是密切相关的,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通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对初中学生的影响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通俗文化形式也随之不断更新,许多流行的形式应运而生。新词、流行语、网络段子、微博、微电影等等,这些通俗文化形式也越来越多,对人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学生对于这些热门、时尚的东西非常感兴趣。通俗文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随处(贴吧、微博等)可以接触,其内容大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可以说通俗文化,尤其是时下流行的通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难以阻挡的。

通俗文化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其中时下流行的部分还特别受初中学生追捧,非常适合引入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引入通俗文化,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生动,也使得我们的教学更有生活实效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普遍性,时至今日,语文教学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为了更好地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更具时代气息,让学习到的语文知识为生活、工作所用,更让学生感兴趣,适当引入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又与课内知识相融合的通俗文化,是非常好的手段。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高雅文化、正统文化当中,也有不少与通俗文化关系巨大的内容,民风民俗、时尚流行的东西也往往出现在语文教材里,如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当中的《安塞腰鼓》《端午的鸭蛋》《吆喝》《泥人张》等一些篇目,就与我国的民俗文化密切关联。所以也有必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通俗文化的内容。

三、如何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引入通俗文化内容

1. 引入广告

广告是一种普遍的通俗文化,随着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学生对电视、广播、网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充满创意的广告记忆犹新,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引入广告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有些广告的文案具有比较高的文学价值,教学中如果合理地利用这些短小精悍、创意无限的广告语,会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比如在学习《勇气》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举例我国服装品牌美特斯邦威的广告词“不走寻常路”,并与学生一同挖掘这段广告词的来历,结合视频图片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了解“勇气”这个词语的含义,顺便向学生说明,真正的勇气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大胆创新,敢于面对一切的决心。在讲解修辞手段时,使用广告词往往能收到奇效,因为广告词确实是修辞手法运用得极为巧妙的一种体现。比如,在向学生讲授顶真这种修辞手法时,可以举例丰田汽车的广告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在讲授夸张的修辞手法时,可以举例贵州茅台酒的广告语“空杯尚留满杯香”等等。这些美妙的广告词运用到教学中,使得学生在轻松之余,对知识点有一个很好地掌握。

2.引入流行音乐以及热门影视剧

现在的初中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着各种各样的音乐与影视作品,所以在教学中引入这方面的内容会使得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际中,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还不够。所以,在讲授此方面的内容时,可以引入流行音乐。现在华语乐坛的好多歌曲都融合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如《青花瓷》《菊花台》《卷珠帘》等等,这些流行而又美妙的音乐是初中学生极为喜欢的,所以在讲解古诗文的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这些歌曲,让学生在这些美妙的乐曲中理解古诗文,使学生对古诗文有更好的理解,而且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比如,课文《虞美人》这篇课文与流行歌曲《问君能有几多愁》有些联系,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将二者进行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

近些年来,我国影视作品的内容源源不断,这也是可以融入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通俗文化形式之一。影视剧有形象、直观、具体的特点,展现了风土人情、人物形象。比如,在讲授《赤壁》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赤壁》《三国演义》等影视作品的相关片段,使学生在观看影片之余,对当时的战况惨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深刻的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俗文化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其简单易懂,充满欢声笑语却又深刻地解释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接地气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

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对于站在时代前列,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初中生来说,在对其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入通俗文化,会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淑梅.通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4(6).

通俗文化 篇7

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能够尽可能地提高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语言教学, 二者相辅相成。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听的能力和初步写、说的能力。外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 其中社会语言能力指在不同交际场景下, 语言使用者能根据话题、说话者身份、交际目的等多种因素恰当理解和表达话语。因而,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题中之义。

另外, 随着时代的进步, 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外交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 是一种应用非常广的交际工具, 对我国经济高速稳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使大学生群体在进入社会工作时, 都具有一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 仅靠掌握目的语正确的语法、地道的语音语调和一定的词汇量远远不够, 还应了解其社会习俗、价值取向、言语规则, 甚至非言语交际方式等, 否则就会产生交际的障碍。

因而, 了解交际方的文化背景、运用合适的话语方式进行交流, 对于大学生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培养实践能力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导入模式的应用

学习一门语言就是了解一种文化, 以及与其相关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 使学生能在对异域文明的把握中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和领悟。

Schumann (1978) 提出了文化导入模式 (acculturation model) , 认为社会因素和情感因素是决定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变量, 第二语言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学习者的文化导入程度。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 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文化的适应程度将会制约他的第二语言水平。文化导入指的是在外语教学中适时适量切合实际地导入一些目的语所属的文化知识, 以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语用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美国通俗文化是最适合进行文化导入的因素, 这是因为, 第一, 二战后的美国文化逐渐成为西方文化的中心, 它在世界范围内引导了“美国学研究”, 在以往被遗忘的文化领域中, 通俗文化因其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紧密联系而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逐渐成为了具有大量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文化。 (刘英昕李敏, 2013) 第二, 美国通俗文化与大学英语教材紧密结合。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体验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等。除纸质教材外, 由光盘、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等共同构建的立体化教材中都大量引用或借鉴了美国通俗文化的素材。

三、不同类型的美国通俗文化因素在文化导入中的运用

(一) 美国影视作品的运用

1. 通过电影展开的文化比较导入法

中英文双语对白电影作为好莱坞电影的一个分支, 其发展在近些年呈上升趋势, 此类电影中经常能够体现中美文化的比较因素, 利用此类电影进行文化比较导入法是非常适合的。如《喜宴》中反映的中西方婚礼习俗的文化碰撞。在影片中, 在美国生活的台湾青年高伟同不敢告诉其父母自己是同性恋并已找到伴侣的事实, 面对父母的来访与逼婚, 选择与租住他房子的中国女画家葳葳假结婚, 在美国只需要领取结婚证就是结婚, 在中国领了结婚证并不是真正的结婚, 而是需要双方摆了酒席才算结婚。

再如《刮痧》中体现出的中西方伦理道德的文化碰撞。影片中, 许大同是实现了美国梦的华人, 他五岁的儿子丹尼斯发烧, 在家照看他的爷爷因为看不懂美国药品上的英文说明, 便用中国民间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其治病, 而刮痧后在丹尼斯背部形成的瘀青却成了他在一次意外事故后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影片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中把法律视为人类的规范体系, 并将之与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令法屈从于礼、屈从于家族伦理;而西方人则注重实证, 无论许大同怎样为自己辩解, 在强调事实与证据的美国法官面前都毫无作用。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文化载体, 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 它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 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人文风俗最直观的反映。 (郑晓燕, 2013)

2. 以流行美剧为素材的美剧配音导入法

目前,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主要取材于美国的小说、报刊以及杂志, 以被高校普遍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 教材一般分为《读写教程》和《听说教程》, 《听说教程》中“说”的部分涵盖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 在美国生活环境下进行朋友间聊天、在商场购物、参加朋友或同学的聚会、看医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租房子、办理银行信用卡、在酒店前台办理入住手续、与空姐交谈, 等等, 而相关或类似的视频文件可与当下流行的美剧片段相关联, 教师可利用一个普通的多媒体教室 (包含屏幕、投影仪、多媒体操作系统和网络) 来创建交际的仿真情境, 再利用美剧配音的方法来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下面笔者就以经典剧集《六人行》第1季第18集开场的场景为例来介绍具体方法。

第一, 背景知识的介绍。针对学生的具体了解程度, 教师需要对所要进行配音活动的美剧背景进行简单介绍, 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境, 解决没有实物、仿真场地的问题。如简单介绍该剧集的背景:《六人行》 (Friends) , 又名《老友记》, 是美国NBC电视台从1994年开播、连续播出了10年的一部幽默情景喜剧, 也是美国历史上甚至是全球范围最成功、影响力最大的电视剧之一。美剧的特点是每集开场画面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完整, 非常适合进行交际能力培养。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操作系统播放该视频文件 (第1季第18集) , 在开场画面出现时点击“暂停”, 并对画面进行讲解:定格画面的场景为典型的美国公寓 (apartment) 中的客厅, 地面中间摆放地毯, 美式沙发和茶几摆在上面, 客厅角落里为敞开式厨房和餐厅, 两个功能区之间既是连通的又是独立的, 房间墙壁为紫色, 温馨而明快, 壁灯、吊灯以及各种小摆设尽显美式生活的自在与安逸。画面中六个人物从左至右分别是Rachel, Chandler, Monica, Phoebe, Joey, Ross, 富家女Rachel离开家后, 与Monica合租在此公寓中, 她始终在楼下的Central Perk咖啡厅里当服务员, 以求经济独立, 摆脱有钱老爸的管教, 在此集中, Rachel厌倦了咖啡厅服务员的工作, 想找新的工作, 六个朋友们在一起, 帮助她把打印好的简历装在信封里并粘贴好, 六个人分工明确, 边工作边进行着朋友间亲密无间的调侃, 所用语言含有多处地道的美国俚语, 而且能体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通过“身份定位”,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 二语习得的研究认为, 只有那些能引起学习者注意的语言输入在经过学习者理解后才有可能被学习者的大脑吸收, 最终将从外部获得的知识不断融入到大脑已有的认知图式中, 转化为一种内隐知识达到自动化。 (曹志希, 2006)

第二, 配音活动的展开。配音活动通过学生的协作学习展开, 协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 (王坦, 2004) 学生在协作中能够充分锻炼交际能力。

通过背景介绍, 学生已经对该剧集的背景和台词进行了了解和练习, 接下来就可以按剧中人物性格特点和自身的喜好来分配角色了, 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比如, 指出人物分别是一丝不苟、循规蹈矩的Ross, 语速快、热心肠又具有典型洁癖的Monica, 擅长冷幽默的Chandler, 毫无生存技能又娇滴滴的富家女Rachel, 性格古怪、内心善良的傻大姐Phoebe和大脑反应总是比别人慢半拍的花花公子Joey, 分配角色后, 教师开始静音播放视频, 进行配音活动。

一般来说, 在此环节, 学生报名非常踊跃,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协作小组, 分组来进行活动, 来达到动员大多数学生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得到锻炼的目的。为增强趣味性和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也可进行角色反串配音, 比如, 女版的Ross和男版的Rachel对话, 效果甚佳, 而且更能贴合《六人行》情景喜剧的风格。

(二) 美国通俗文学作品的运用

在美国通俗文化成为研究热点的背景下, 美国通俗文学的发展呈现出迅猛之势, 其主要表现在于出现了大量的美国通俗小说。在英语中, 通俗小说被称为popular fiction, 由于popular有“受欢迎的、流行的”含义, 因此, 通俗小说也被称为流行小说。在我国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中, 有大量的课文节选自美国通俗小说、杂志、报纸等文学作品, 其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美国通俗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涉及到最正规的书面语和最通俗的口头语, 从而为语言学习提供可以效仿的语言环境和模仿样本。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以介绍美国的Civil rights heroes (民权英雄) 为主, 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正规书面用语介绍美国的黑人奴隶制、种族歧视的根源与现状以及民权英雄为争取自由而做出的壮举等;再如《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二版) 第一册第二单元Deep concern (深深的忧虑) 介绍了几乎每一个美国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代沟。课文中引用了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少女Sandy与父母之间由于生活观念和方式不同产生的争执而引发的对话, 对话中运用了大量的美国口语。通过阅读, 学生可以扩充词汇量, 学习具体语境下真实的语言, 增强语感, 提高自身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2. 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

通过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美国通俗文学作品, 品味不同作家的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 学生可以从表层学习深入到深层次的语言学习、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水平。大学英语不同于其他社会学科的最显著特征就在于它蕴涵的人文性, 其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 无论是词的选择、句的结构、篇章的布局还是修辞方法、韵律节奏的使用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 许多课文都是反映人类真善美情感的美文。因此, 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文学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使其智能与身心得到和谐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美国通俗文化导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导入模式。通过学习, 学生可以达到提高自身运用英语语言来进行交际的目的。除了以上提到的美国影视文化、通俗文学以外, 美国通俗文化的范畴还包括美国广告文化、流行音乐、体育文化、时尚文化、青年亚文化等诸多方面, 如何全面利用这些文化因素来进行文化导入, 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 是有一定的思考意义和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曹志希.二语习得信息处理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5) .

[2]刘英昕, 李敏.美国通俗文化导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通俗文化 篇8

1980年代以前, 大陆的电视剧的创作主体来自文化事业单位, 充当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推出的作品是一种宣传品, 用以宣传党的思想、教化人民群众。11990年代以后 (即2000年代以来) , 2大陆的电视剧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 不但制片方 (商) 来自市场, 而且经济效益直接与市场挂钩。现在的电视剧成了文化商品, 而电视剧生产以提高收视率为主要目的。如果采用二分法, 把文化分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话, 那么前一个时间段大陆的电视剧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 后一个时间段大陆的电视剧则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如果采用二分法, 把文化分为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话, 那么前一个时间段大陆的电视剧属于官方文化的范畴, 后一个时间段大陆的电视剧则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而处于这两个时间段之间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的电视剧则属于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从官方文化到民间文化的过渡时期, 或称文化转型期。

在大陆, 通俗电视剧兴起于1980年代, 繁荣于1990年代, 3作为名称消逝于21世纪。这一过程与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期是一致的。这决不是一种巧合。

第一, 通俗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与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有着共同的文化动因, 那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清明与宽松、经济的搞活与繁荣以及都市娱乐文化的兴盛。4

第二, 通俗电视剧与大陆电视剧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 通俗电视剧的发展历程是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的一部分, 通俗电视剧的发展历程表征着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

第三, 在1980年代、1990年代, 通俗电视剧是大陆电视剧的马前卒, 为其冲锋陷阵——为大陆电视剧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为其抵挡箭石——在大陆电视剧文化转型的过程中, 通俗电视剧受到的责难也是最多的。

第四, 1980年代、1990年代大陆电视剧文化转型的历史就是通俗电视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涓涓细流到狂波巨澜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 大陆的电视剧全都种上了通俗电视剧的基因, 变成“没有不通俗的”。5

因此, 通俗电视剧在1980年代、1990年代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二、通俗电视剧在中国大陆电视剧文化转型中的作用形式

(一) 商品化

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把电视剧视为艺术, 不以盈利为目的。通俗电视剧的到来, 让我们看到了电视剧的另一个身份——文化商品。作为商品, 电视剧就要考虑盈利。那么, 如何盈利呢?且看通俗电视剧的做法。

1990年的《渴望》向西方学习, 采用室内搭景、多机拍摄、连续表演、同期录音、即时切换等制作方式, 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降低了成本, 从而赚取了更多的利润。

1992年的《京都纪事》把广告植入电视剧, 赚到了一笔可观的赞助费, 从而降低了电视剧的商业风险。

以上是以降低成本求赚取更多利润的例子。更多通俗电视剧还是通过提高收视率来达到赚取更多利润的目的。

比如, 1993年的《北京人在纽约》、1996年的《宰相刘罗锅》以高质量的作品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 工业化

现代工业与传统手工业根本区别在于, 后者是手工作坊式的零打碎敲而前者是机器化大生产, 后者是个性化生产而前者要达到批量生产就必须统一制式 (标准化) , 要提高效率常常进行流水线作业, 如此一来就变成了非个性化的, 或者说是伪个性化的。

电视剧是在大陆的农业社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其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虽然个性化强, 但是效率低下。1980年代、1990年代正是大陆电视大发展的时期, 电视播出平台的急剧扩大需要大量的电视节目, 尤其是电视剧来填充。于是, 尝试逐步实行工业化生产的通俗电视剧诞生并蓬勃发展起来。而通俗电视剧的勃兴带动了大陆电视剧生产的工业化浪潮, 逐渐被广泛接受和效法。

(三) 通俗化

有通俗电视剧就有高雅电视剧。从名称上来说, 先有通俗电视剧一说, 后有高雅电视剧一说。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先有高雅电视剧, 后有通俗电视剧。1980年代通俗电视剧的出现就是基于人们对1980年代以前高雅电视剧曲高和寡的不满。

高雅电视剧以强烈的精英意识、官方色彩用艺术化的语言书写英雄/伟人、传奇, 抒发圣人之志、英雄之气, 而通俗电视剧代之以民间立场、大众文化心理, 用本色语言反映常事抒发世情, 为凡人立传。6如果说高雅电视剧的审美趣味是雅的话, 那么通俗电视剧的审美趣味则是俗。俗扎根于日常生活, 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通俗电视剧的通俗之风一旦刮起, 就会越刮越猛, 20年席卷整个大陆荧屏。

(四) 快餐化

罗兰·巴特把文本区分为可读性文本和可写性文本。因为观众观看通俗电视剧, “他不去自己发挥作用, 不去充分地接近能指的诱惑力和写作的快乐, 他天生只有接受或者拒绝文本的可怜的自由:阅读仅仅是一种公民投票”, 7所以通俗电视剧是一种可读性文本。而以往的大陆电视剧就像传统艺术一样, 因为充满了意味和灵韵, 接受者“不再成为消费者, 而是成为文本的生产者”, 8所以是一种可写性文本。如果说大陆以往的电视剧提供的是艺术盛宴、文化盛宴的话, 那么通俗电视剧提供的则是快餐、家常便饭。电视观众观看大陆以往的电视剧和欣赏传统艺术富有仪式性、崇高感, 而观看通俗电视剧就像西方人吃肯德基、麦当劳或者是中国人吃家常便饭一样稀松平常。

电视剧消费的特点是:一次性消费——对于一般电视剧, 一般电视观众只看一遍;主动选择, 被动接受——电视观众有看不看电视剧、看哪个频道的电视剧的自由, 但是电视剧的意义是外露的, 电视观众不管看哪个频道的电视剧都不大用动脑子就能看明白。通俗电视剧的快餐化是符合电视剧消费特点和规律的, 因此被后来的大陆电视剧所效法。

总之, 通俗电视剧改变了我们对电视剧本质属性的落后观念, 推动了大陆电视剧生产模式的变革, 使大陆电视剧文本更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让大陆电视剧消费更符合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特点和规律。可以说, 通俗电视剧在1980年代、1990年代大陆电视剧的文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是全方位的。

三、正确认识通俗电视剧历史功绩

第一, 正确认识通俗电视剧的历史功绩, 我们要有历史的观点。

所谓历史的观点, 就是在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 要把这个事物置放到它所从来的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予以考察。历史的观点被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是最高的批评标准之一, 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照亮文艺实践之灯。比如, 1847年恩格斯在批驳卡尔·格律恩对歌德的不当评价时说:“歌德在德国文学中的出现是由这个历史结构安排好了的。”9又比如, 列宁在评价列夫·托尔斯泰时说:“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 不应该从现代工人运动和现代社会主义的角度去评价 (这样评价当然是必要的, 然而是不够的) , 而应当从那种对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的抗议, 对群众破产和丧失土地的抗议 (俄国有宗法式的农村, 就一定会有这种抗议) 的角度去评价。”10评价一个作家我们要坚持历史的观点, 评价一种文艺现象我们同样要坚持历史的观点。

用历史的观点看, 通俗电视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 它在大陆电视剧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是由1980年代、1990年代特定的“历史结构安排好了的”。11

第二, 正确认识通俗电视剧的历史功绩, 我们要有发展的观点。

所谓发展的观点, 就是在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 要看到这个事物的全部发展过程, 考察它的历史全貌。比如, 徐志摩先生在《罗曼·罗兰》中说:“一个伟大的作者如罗曼·罗兰或托尔斯泰, 正像是一条大河, 它那波澜, 它那曲折, 它那 (下转84页) (上接102页) 气象, 随处不同, 我们不能划出它的一湾一角来代表它那全流。”12评价通俗电视剧的历史功绩我们也当如是观。

浅谈通俗歌曲 篇9

那么, 通俗歌曲为什么会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为什么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其流行曲目为什么会久唱不衰?究其根源, 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根由:

一、歌词通俗化

通俗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 一看就知道表达的什么情感, 一听就能心领神会, 例如:表达男女之间的恋情, 家人的亲情, 热爱祖国的亲情...... 这些惟妙惟肖的歌词是更大众化的词汇, 更大众化的语言艺术。虽然通俗易懂, 却能引起听者心中的共鸣, 不像那云里雾里的风景, 更像那解开面纱的少女, 你可以一目了然直击她的美, 只一次就会使你陶醉其中, 流连忘返, 正因这一明显突出的特点, 才能引得广大听者的喜爱, 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娓娓道来、直扣心扉、通俗浅显的歌词, 却显得十分亲切生动、自然朴实、如诉求常, 如《一封家书》就是一个很经典的例子:“亲爱的爸爸妈妈你好吗?现在的你很忙吧!我现在在广州挺好的, 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 虽然我很少来信, 其实我很想家, 爸爸妈妈都上班吗?身体不好就不要去了, 为了儿女你操心苦累, 也该歇歇了, 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别舍不得穿他, 以前儿子不太听话, 现在他懂事长大了”。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 可是这首歌曲却表达儿行千里思念长辈的那一份情, 这样直白得不能再直白的歌词, 就像家常话一样, 抒发着对家人真切的思念, 类似这样的歌词特别感人, 例如《老爸老妈》《常回家看看》都是这样的范例, 正是这样如白开水似的平淡的歌词, 却拨动着人们感情中那根最脆弱的神经, 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通俗歌曲表达的男女恋情的歌曲更可诏得数人时数, 如一首《纤夫的爱》, 经于文华、尹相杰的演唱之后便家喻户晓、风靡一时, 像大潮, 像旋风, 即火辣辣的歌词配以火辣辣的旋律, 怎不叫你为之动容, 为之心潮澎湃, 再如《十人恋歌》的歌词, 更是把男女之间的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入本三分, 再如歌曲《小芳》:“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长得美丽又善良, 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辫子粗又长, 在回城的那个晚上, 你我走到小河旁, 从未流过的泪水, 随着小河淌……”, 情感表达得纯真、细腻, 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回味时的甜甜蜜蜜, 这种气氛的渲染、分寸的把握, 表达得十分准确、恰到好处。

抒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的歌曲, 更是不胜枚举, 如《我的中国心》《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红旗飘飘》都使用了十分直白的语言, 但都表达了对祖国火热的情感, 由此种种可以充分看出, 通俗歌曲的情感性更加突出, 那看似通俗易懂、浅而易见的歌词, 也能使你听后会觉得荡气回肠、震撼心灵, 像那轻轻的春风亲吻你那朴实的脸颊, 奔涌的江海在你心中卷起层层的浪花。

二、曲目的可唱性

根据通俗歌曲的特点与不同, 通俗歌曲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旋律的可唱性, 这里所谈的旋律可唱性主要是有别于民生唱法和美声唱法而言, 众所周知, 民族唱法的流行都有一定的地域性, 中国有56 个民族, 民歌就有56 种唱法, 譬如南方的民歌委婉缠绵, 北方的民歌嘹亮高亢, 而其中的高音旋律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再如美声唱法则要求更高, 如不经过一番系统的、严格的专业学习培训, 其中的发声方法位置技巧都有很严格的要求, 显而易见, 未经过学习你是不可能唱好美声歌曲的, 美声唱法可以说是“阳春白雪”, 而“下里巴人”则没有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那么严格、那么讲究, 即使没经过专业的训练, 你也能比较容易唱好通俗歌曲, 而通俗歌曲的旋律多半更像情人的窃窃私语, 像那春风缕缕, 像那小溪潺潺, 这样清新、朴实亲切、和谐自然的旋律, 听它唱它的人多, 喜欢它的人更多, 我想这也是通俗歌曲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普遍喜欢与热爱的重要原因吧。

一首《你是我的小苹果》, 看似平凡得再不能平凡的歌词, 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旋律, 也像《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一样, 刮起了一场流行音乐、通俗歌曲的旋风而蜚声海内外,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一个真理, 平凡成就了不朽的传承与永恒, 这就是通俗歌曲的艺术魅力, 而平凡的通俗歌曲必将在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谱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新乐章。

摘要:通俗歌曲深受大家喜爱, 主要的特点是:歌词通俗易懂, 旋律自然流畅, 易于上口, 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通俗文化 篇10

对于《全民抗战》的内容, 邹韬奋认为:“它应具有新闻和杂志的二种特点。因此本刊今后在时事方面, 力求保持新闻趣味, 但以系统的供给新闻为原则, 而在其他方面, 我们却要发挥杂志本身的特点。” (1) 也就是说, 《全民抗战》是一种兼具报纸和杂志特色的新闻类刊物。《全民抗战》的宗旨是“动员民众一致抗日”, 该刊物的任务在于“一是巩固全国团结, 提高民族意识, 灌输抗战知识, 传达, 解释政府的国策, 剖析国内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以及国际之情势, 为教育宣传的任务。另一是以使政府经常听到人民的声音, 民间的疾苦, 动员的状况, 行政的优劣, 使政府在领导抗战, 实施庶政上得到一种参考”。 (2)

就当时的中国而言, 有相当多的民众文化水平比较低, 《全民抗战》的内容未必适合他们, 许多内容基层的将士和百姓也很难读懂, 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更好地动员一切民众起来抗日, 更好地满足前方将士和后方普通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邹韬奋在主编《全民抗战》的时候, 又专门增出了战地版和通俗版。

一、免费为前方将士赠送精神食粮——出版《全民抗战战地版》

邹韬奋在主编《全民抗战》的过程中, 得知前方将士缺少精神食粮, 于是决定发行《全民抗战战地版》, 免费赠送给前方的将士。他在《全民抗战》第57号上刊登启事说:“在前方精神食粮缺乏的呼声和宣传重于作战的号召下, 本刊增刊了战地版, 然而不是本社的力量所能单独负起的, 而且愿意在这方面尽力的人, 一定也不少。所以, 本社谨向全国热心前方文化的朋友们作热烈的请求:一、踊跃捐订本刊战地版。二、供给本刊能激励前线将士的文稿。三、将本刊战地版介绍给在前线的朋友。” (3) 《全民抗战战地版》对前方将士完全采取免费赠送的办法, 其具体的费用则由国内外爱国人士通过捐款、捐购的办法来维持。

《全民抗战战地版》出版以后, 立即受到了前方将士的极大欢迎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和密切关注, 各界人士也纷纷捐款赞助。王造时给邹韬奋来信说:“韬奋兄:弟明天即离重庆返第九战区, 今天忽然接到《全民抗战》战地版和启事, 你可想象到我是如何的欢喜。……对于战地版弟愿按月捐送一百份, 兹先寄上三个月报费三元, 聊表慰劳前方将士及受伤官兵的微意。匆匆即祝努力。弟造时三月十三日夜十二时” (4) 两名普通读者给邹韬奋写信说:“韬奋先生:全民抗战发行战地版, 为前后方将士供给精神食粮, 行见一纸风行, 士气益奋。美虽力薄, 报国不敢后人, 谨先捐购五元, 印报五百分, 款随函奉上。专此, 即颂著安。金济美三月五日。……启者, 敝人乃一穷苦之流浪学生, 悉《全民抗战》发行战地版时, 不胜欣慰, 然复恨自己无力捐助。力思之下, 方得一法, 遂将生活零费, 节省下来, 今特挂号寄上大洋一元, 敬希督查为荷。” (5)

从1939年3月到1940年的8月, 社会各界人士对战地版的捐款、捐购是非常踊跃的, 战地版的捐购活动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就地域范围来看, 这些捐款者有国内各地区的国民, 也有越南、暹罗、新加坡等海外的爱国侨胞, 以及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就年龄阶段来看, 既有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 广大的青壮年, 也有可爱的少年儿童。就职业来看, 有政府官员、工人、农民、教师、学生等各种职业的人。这些反映出《全民抗战战地版》确实很好地满足了当时前后方将士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全民抗战战地版》从第1号到第23号, 以及第24号革新后有哪些主要栏目, 总共出版了多少期, 现在已经很难判定了, 因为目前所能见到的战地版仅存第1号, 以及第3、6、27号所残存的几页 (1) 。它的主要内容, 只能从《战地版发行一周年——希望各界人士继续捐订!》一文中的有关记载中看出来了:“我们不揣浅陋, 于去年三月五日起, 定期发刊战地版一种 (每周出版一次) , 专供前方将士阅读。内容包括, 国内国际简报及浅释, 后方民众动员报道, 敌情简述, 慰劳信件, 以及足以激发爱国热情的短小文字。同时, 因为战地版的发行, 是纯粹服务性质, 对于前方各部队各机关工作团体, 概系赠阅, 不收报费。” (2)

《全民抗战战地版》出版时, 是4开一张的, 每期共4个版面。但是从第24号开始, 战地版又进行了革新, 主要是将原来的四开一大张改为32开的小开本, 这种小开本比后来曾经风行过的“小人书”略大, 方便携带和装入衣兜。而内容上的改革, 就现在所能见到的第27号残存的几页来看, 它的内容比《全民抗战》上的文章内容要浅白易懂得多, 如第27号的“评词”《老太婆报信》, “儿歌”《牛儿走的慢》利用民间的文艺形式, 既明白易懂, 又有韵味。如《牛儿走的慢》的全文是:“牛儿走的慢, 要和鬼子长期战;马儿马儿跑的快, 日本鬼子要失败。”这简直就是明白如话, 又朗朗上口。所以生活书店办的《店务通讯》记载说:“‘全民抗战’战地版自形式与内容加以革新后, 较前更适合于前方战士及伤病官兵之阅读。” (3)

二、通俗易懂发动民众——为识字不多的民众创办《全民抗战通俗版》

1939年8月12日, 当《全民抗战》发行第83号时, 《全民抗战》社同时又发行了《全民抗战通俗版》。《全民抗战通俗版》的编辑人还是韬奋、柳湜。

《全民抗战通俗版》主要是针对当时识字不多的人所创办的, 所以它的形式和内容就显得比较特别。《全民抗战》是16开形式的, 而它却是32开小册子形式的, 可以随身携带, 方便随时拿出来阅读。这种装订形式, 后来为《全民抗战战地版》第24号学习并加以改变。

由于《全民抗战通俗版》的读者定位是识字不多的人。因此它在内容安排和文字使用上特别注意体现它的通俗易懂性。就笔者目前手头所掌握的11期多一点的通俗版的资料来看, 它的主要栏目有“社论”“谈时事”“小消息”“专论”“插画”“文艺作品”这几大类。

社论是每期的第一篇, 由邹韬奋亲自撰写, 专论是由其他人写的, 每期也都有。“谈时事”、“小消息”、“通讯”也是通俗版上的重要内容, 但不是每期都有, “谈时事”是每期刊登几篇谈论国内外时事的评论文章, 但是它的篇幅较小。而“小消息”是篇幅非常短小的几篇时事文章。“通讯”栏目与《全民抗战》中的“通讯”一样, 只是篇幅更小。上述栏目里的文章篇幅明显少于《全民抗战》相关栏目里的文章篇幅, 而且用语也非常浅白, 基本上是比较口语化的词语, 让人一看就懂, 不像《全民抗战》上的专论文章, 带有一定的理论性, 具有一定的深度, 一般识字不多的人还难以理解, 甚至难以读懂。

“插画”包括漫画、图画 (有些是单幅, 有些是连环画) 与木刻三种。漫画是基本上每期的第一页都有, 与邹韬奋的社论文章编在一起的, 内容都是与社论所谈的问题相关。在一些文章当中,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也随文章编配了连环画或插图。如第5号的“评词”《飞毛腿躲雨》一文中, 就编了四幅连环图画, 每幅图画旁边配有简短的说明文字。第11号的鼓词《汉奸报应》就配有单幅图画, 单幅图画旁边一般设有文字说明。第16号中单独出现了6幅连环木刻, 标题是《劝募寒衣》, 每幅画旁边都配有简短的说明文字。这些“插画”的出现, 有利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理解文章的内容, 又形象生动。

“文艺作品”栏目是通俗版上比较有特色的一个部分, 它包含的种类很多, 有“故事”“歌曲”“歌谣”“街头诗”“军中游戏”“韵文”“评词”“鼓词”“弹词”等。如第4号中由士兵“亦五”写的歌谣《张得功哈哈笑》的前几句是:“张得功, 在前方。个不大, 硬帮帮。腰缠两颗手榴弹, 肩背一支大步枪, 这步抢, 真不坏, 百多颗子弹打不坏。……这一枪, 打得好。鬼子军官向后倒。……” (4) 再如民谣《小麻雀》:“小麻雀, 叫喳喳, 日本鬼子把眼瞎, 来到中国想发家。中国人齐心, 到处游击到处扰, 看你鬼子哪里跑。” (5) 上述士兵和普通民众写作的歌谣, 读起来简明而有韵味, 非常利于传唱。说“文艺作品”栏目比较有特色, 其特色在于, 这些“文艺作品”更多地采用了民间文艺的形式, 很多作者就是普通的士兵和百姓, 这些文艺作品, 贴近普通群众的生活, 使用了他们自己的语言和常用的文艺形式, 作品内容丰富, 形式不拘一格, 生动活泼。

就现存的资料来看, 《全民抗战通俗版》的内容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对国内外时事的报道和分析;二是前后方军民抗敌情况及活动的介绍与宣传;三是对军民团结、共同抗敌的宣传。

《全民抗战》战地版和通俗版的发行, 不仅利于识字不多、文化层次较低人群的阅读, 其中的许多内容, 也方便不识字者从识字者那里学习和口头相传。正因为战地版和通俗版的通俗定位和大众文艺形式的充分运用, 使得它们在促进下层劳动群众的觉醒, 启迪他们的民族意识, 最终动员他们起来抗战方面, 无疑是很有用处的。此外, 《全民抗战》战地版和通俗版中保存了许多当时的民间通俗文艺形式和内容, 这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当时的民间通俗文化保存了珍贵的资料。

注释

11 《全民抗战的使命》, 《全民抗战》, 1938年第1号。

22 《全民抗战的使命》, 《全民抗战》, 1938年第1号。

33 《无标题启事》, 《全民抗战》, 1939年第57号。

44 《王造时先生的来信》, 《全民抗战》, 1939年第60号。

55 《热心捐助本刊战地版的两封信》, 《全民抗战》, 1939年第62号。

61 笔者查阅了许多图书馆和相关机构, 只见到战地版的第1号、第3、6号各两页以及第27号残存的第2、3、4、7、8页。而通俗版只见到第1号的第1页, 第2—5、8、9、11、14—18号 (以上都为原件, 见四川大学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馆藏) , 其余均未查到。

72 全民抗战社:《全民抗战社为征印“战地版”敬告读者》, 《全民抗战》, 1940年第118期。

83 北京印刷学院, 韬奋纪念馆:《〈店务通讯〉排印本》 (中册) , 学林出版社, 2007年, 第775页。

94 亦五:《张得功哈哈笑》, 《全民抗战通俗版》, 1939年第4号。

上一篇:初中英语阅读的技巧下一篇:材料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