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管理

2024-05-20

物流信息管理(精选十篇)

物流信息管理 篇1

1 物流信息技术发展概况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它的发展给全球化带来了契机, 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和高效的物流管理是经济变革的决定因素之一,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也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喜的是, 现在很多企业重视物流信息建设, 这对我国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调查显示, 现代化的企业对物流信息系统越来越重视, 已经把物流技术当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量之一, 因此物流信息技术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 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2.1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

物流信息系统是建立在物流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的, 是达成物流管理的主要中枢, 是信息技术的有效载体。物流作业系统最重要的是物流信息, 也就是从物流信息系统得到的信息, 一个好的物流信息系统必须有好的信息来支持才可能很好地运转起来。如果没有大量的物流信息, 物流系统就不可能很好地运转, 二者只有完美地结合, 才能充分地发挥物流系统的功能。总之, 物流信息系统信息要先行, 只有信息跟上了才能做到有计划地调节、配备, 也能更好地做到事中控制, 做到绿色物流并降低物流成本, 使整个物流管理系统更加高效。

2.2 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技术支持的物流信息系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讲, 如果忽略了物流信息技术建设, 将会被新的经济发展浪潮所吞并, 就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就会被其它重视信息技术的企业所取代。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可以配送中心仓储管理。可以使仓储和财务有效衔接, 对有些产业可以达到仓储零库存, 以此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 有利于运输与发货管理。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优化运输方案, 选择高效节省的运输模式, 如铁路、公路、货船、空运等, 做到高效与节约相结合, 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信息技术还可以对车辆和物品进行跟踪, 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或者寻找替代方案。

最后, 可以加快供应链的物流速度, 达到库存最小化但满足实际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达到物流的整合, 采用最优化的组合模式, 把各个环节都考虑进去, 达到资源共享, 制定全局的物流策略, 达到物流的最优化组合, 提升核心竞争力。

3 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3.1 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这对物流服务起到了好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已经出现革命性的变革, 从原来的常规运输转向了综合服务。例如提供动态仓储管理、货物及车辆跟踪、供应链管理等, 这些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在不断缩小, 这些也是我国物流发展的一个基本现状和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物流需求开始多样化, 物流服务从简单的交通运输转向了高附加值服务, 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持, 将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很难在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3.2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质量的基础

物流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保障物流的作业质量, 提高物流效率, 而物流信息系统在产品的质量控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物流的高效率起到了保障作用。物流作业不同于一般的行业, 它具有广泛的地域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 经营范围很广, 流通于全国或全球, 在运作上有不同的要求, 对物流作业提出更多复杂的要求, 为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物品的作业质量, 而信息技术在物流动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我国第三方物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和先进国家的物流相比差距在不断地缩小, 但是还是很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物流运行质量上不高, 管理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与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发展不完善, 物流信息系统发展不健全等有一定的关系, 我国第三方物流只是在一些方面达到了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 没有在全方位形成无盲点的覆盖, 在作业质量上还是很一定的差距, 总体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我国的物流信息技术。

3.3 物流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控制是物流企业运作的目标之一, 也是物流企业运作的出发点, 也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传统的物流难以降低物流成本, 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之上的现代物流强调的是供应链管理, 强调的是集成化系统化物流, 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 对物流过程综合控制, 对产品的运输、包装、仓储、配送等做好综合服务, 实施物流全过程的供应链管理, 做到以客户满意为目标, 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在物流管理过程中, 物流信息技术对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对物流作业可以提供有效的控制, 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优化, 在保证物流质量的前提下, 保证物流成本最低, 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3.4 物流信息技术可以提高物流增值服务

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物流信息系统, 是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对物流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物流的管理模式和竞争模式也实现了多样化, 也产生了一些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 比如准时制, 就是精确作业效率, 按照订单精确地完成计划, 消除无效作业及仓储费用。建立供应链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把产品的生产、包装、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综合计划、协调与控制, 进行快速反应, 做到零库存, 在用户提出要求时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按时间节点提供所需的产品或服务。该原则就是对客户的要求快速做出反应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节约物流成本。当今世界,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很多企业为了整合内部资源, 把物流交给第三方去完成, 形成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 这要求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到联运机制, 利用信息技术, 充分发挥物流企业的专业化优势。当然以上技术的开发和利用都离不开信息的及时有效沟通, 这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持。

4 结语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流系统将会不断地创新, 在经济发展的竞争中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拥有战略眼光, 强化物流管理, 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系统, 可以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另外, 随着专业化的进程不断发展, 物流外包业务也在不扩大, 专业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当然这些要与企业建立高效的联运机制, 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总之, 要认清信息技术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价值, 无论是对企业自身还是对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物流企业高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 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的物流信息系统是企业竞争的有效途径, 也是企业竞争的主要工具。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物流系统建设。本文简单介绍了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 探讨了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并从四个方面提出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管理,物流,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岩.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J].四川建材, 2006 (06) .

[2]肖康元.日本的物流成本政策分析[J].物流科技, 2005 (04) .

[3]王华, 邓明然.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的研究[J].物流技术与应用, 2002 (05) .

[4]黄乐恒.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 (一) [J].物流技术与应用, 1998 (02) .

[5]柯尊海.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J].航天工业管理, 2005 (03) .

物流信息管理平台 篇2

物流通过市场调研,为做好公司物流成本控制和过程管理的公开透明、监督到位,实现及时掌握市场脉搏,达到每单多家配货站参与竞价、最低运费成本发货、物流费用控制公开透明、两级管理,信息共享全面准确、提高劳效、提升服务,做到承运方、业务员和客户随时查询货物发货状态等,特申请建立物流信息管理平台.1.各个配货站报价透明、公开。所有的报价信息网上统一报价,物流员选择最低价或者找最低价压价,各个配货站的原始所有报价信息在网上可随时查询,物流员一级谈判筛选最低价后提报上级领导,上一级复核后点确认生成货运单,实现两级审核和控制运费价格成本。

2.降低物流运费成本,增强市场快速响应。因通过软件实现每一个订单、每一票货竞价的方式,保证了市场最低价。配货市场不仅受油价影响,还受车源、货源、交通状况、各地罚款情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市场不稳定,测算难度大于自备车。特别是东北市场波动大,很难确定标准执行到位。通过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可为公司节省物流成本,又及时响应了市场变化,及时掌握物流市场的脉搏,做到公开、透明,管理控制到位。

3.有利于公司规范化管理人员和物流成本。所有报价、询价、定价过程全部网上操作,实现工作过程全程监督和查询,物流部门的人员管理操作规范化、透明化。

4.减少员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现有线路有相应责任人和运费标准,可直接通过物流信息平台传递给配货站。无标准线路通过询价、比价和竞价的方式实现,网上信息的公开化减少了物流员每个订单电话沟通配货站谈价和比价的时间。

5.给各配货站报订单的过程中清楚、明白,减少歧义。订单信息各个配货站可通过网上查看客户地址、吨位、是否垫付运费、要求到货日期、车辆大小要求等等,减少了电话沟通过程的模糊和反复沟通。

物流信息管理 篇3

关键词 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交叉学科,我校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中,结合西部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了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为制造业信息化方向和物流信息化方向,将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化,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当前物流业的行业地位在广西区域经济中越来越显突出,物流发展面临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珠”三角区域的开发与合作、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等四大机遇,物流信息化人才需求量增大。因此面向物流领域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已成为我校“立足广西,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物流信息技术”是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课程以物流信息技术的功能即在物流作业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与传输、存储与处理、定位与追踪为主线,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为核心,系统介绍条码技术、RFID技术、EDI技术、GPS、GIS技术等理论基础知识、实现原理、功能构成、解决方案及其应用,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应用型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物流信息管理素质,使学生掌握物流信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熟悉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具备规划、设计、开发和运用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1 信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物流信息技术课程通常包括和物流业务活动相关的一些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课程教学具有一定挑战性,常见的问题如下:

(1)教学内容重复,更新较慢。课程部分章节内容与信息管理类专业的其他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重复编排的现象,致使教学内容重复讲授,学生上课缺乏积极性,不便于掌握较新的知识。此外,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较慢,现有的教材理论知识体系已经落后于物流企业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差,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不足。

(2)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基本上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缺乏物流技术类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动手实践环节的培养。教师虽然在部分章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受困于缺乏物流企业第一线的资料,导致多媒体教学也只是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课程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没有充分确立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导致大多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课程教学方式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考核方式片面。考核方式主要是依靠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少考虑考核方式如何有益于教学,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体,大都附和重复、疲惫应付、无创意地接受。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导致学生的动手技能缺乏,不知如何將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4)实践教学设备匮乏。由于实验室经费有限,RFID设备、手持式条码扫描仪、固定式条码扫描仪等物流信息技术实验室设备采购数量很少,不能满足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需要。实践教学设备的匮乏是导致学生实践环节薄弱、动手能力差、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信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

2.1 改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突出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运输系统(ITS)等技术的应用性,演示合理运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方法,加大多媒体光盘内容的比例,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多媒体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专业论坛、搜索引擎文库、专业数据库等多种途径获得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大胆使用最新技术文章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物流信息技术发展前沿趋势的相关文章。

2.2 改进教学方式与手段

结合学生的专业基础与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等。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为主,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一系列具体案例的讨论与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的学习氛围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分小组形式进行案例讨论,每个小组须形成一个统一意见,这就培养了学生有理有据地以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

2.3 改进考核方式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添一些新的考核方式,比如小论文写作方式等。小论文写作是一种很好的考核方式。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专业论坛、搜索引擎文库、图书馆数据库等获得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专业文献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通过论文写作的方式使专业知识进一步 “内在化”,该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改进实践教学模式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的理论转换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应尽量建设经济实用的实验室,提高学校物流信息技术设备利用率,降低采购和维护保养成本。另外还可以租赁物流企业设备进行实践教学,将实习地点从学校向物流企业第一线倾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3 结语

本文基于信息管理类课程教学任务与要求,分析了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通过教学改革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这不但是社会、企业对人才最真实的要求,而且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下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无疑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金项目: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1JGA081)“面向广西区域经济的信息管理类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姜显亮.提高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2] 王道平,王煦.现代物流信息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物流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篇4

关键词:物流,物流管理,信息

一、物流的概念

物流即“物的流通”, 包含“物”与“流”两方面内容。概括地说, “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流”是指物理性运动, 有“移动、运动、流动”的含义。物流与流通关系密切, 对物流的理解应先从流通入手。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纽带, 作为一种经济形式而存在的流通是伴随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历史而产生发展的。商品经济初期, 生产与消费间的交换以直接方式进行, 流通处于初级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产方式多样化、分工专业化, 生产规模尤其是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等大大增加了产品的种类和数量, 生产地点与消费地点逐渐分离, 流通走向更高级、更复杂阶段。流通过程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其一, 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 即解决所有权的更迭问题, 我们称之为商流;其二, 实现物的流转过程, 即解决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以实现其使用价值的问题, 称之为物流。商流和物流共同构成了流通活动的全部内容。

国际、国内物流专家关于物流的定义莫衷一是, 现列几种主流观点如下:

1) 1935年, 美国销售协会对当时还称为实体配送 (PD) 的物流概念定义为:“实体配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资资料和服务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 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这是有关物流的最早定义, 它将物流从属于销售, 强调了与产品销售有关的输出物流, 没有包括输入物流 (物料供应) 。

2) 二战后, 原用于军事的后勤管理 (logistics management) 被引入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1974年美国学者鲍沃索克斯在其所写的《logisticsmanagement》一书中, 将后勤管理定义为:“以卖主为起点, 将原材料、零部件与制成品在各个企业间有策略地加以流转, 最后到达用户, 其间所需要的一切活动的管理过程”。它不仅包括单个企业的销售、采购、生产过程, 还将整个处在产品流转链上的企业一并加以统筹分析。“后勤”一词也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含义, 已等同或接近于现代物流。

3) 1980年, 美国后勤管理协会的定义:1986年, 日本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合研究所在其出版的《物流手册》定义物流概念:“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 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4) 当前, 全美物流管理学会把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 在有效及适当成本之下, 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和相关信息从产出源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和存储, 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5) 200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标准物流术语》中规定:“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综合上述定义可知:物流是有形物品从产出源点到最终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活动, 具体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 从职能上可以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首物流及废弃物流五个职能。

二、物流管理的概念

现代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 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 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 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 以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它是一种综合考虑各物流要素活动的新型的集成式管理, 其任务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物流管理的核心在于创造价值。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

1) 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 包括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

2) 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 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

3) 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 主要包括物流技术、质量、经济等职能的管理。具体而言, 物流管理的任务可概括为5Rights:以最少的成本, 在正确的时间 (righttime) 、正确的地点 (right location) 、正确的条件 (rightcondition) 、将正确的商品 (rightgoods) 送到正确的顾客 (rightcustomer) 手中。

三、物流管理与信息

如前所述, 信息是一种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数据, 具有一定的含义, 对当前和将来的决策具有明显或实际的价值。物流管理中所涉及的信息在整个物流活动中起着神经系统的作用。从狭义范围来看, 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 它对运输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仓库作业管理等物流活动起支持保障作用。在物流活动的管理与决策中, 如运输工具的选择, 运输线路的确定, 每次运送批次的确定, 在途货物的跟踪, 仓库的有效利用, 最佳库存数量的确定, 订单管理, 如何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等, 都需要详细和准确的物流信息。从广义范围来看, 物流信息包括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和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 主要用于对供应链上各企业的计划、协调、顾客服务和控制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从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 物流信息具有如下特点:

1) 可得性。物流信息在需要的时候必须能方便及时地获得。物流作业分散化的性质, 要求对信息具有存储能力, 并能从国内的任何地方得到更新。信息的可得性能减少作业和制定计划上的不确定性。2) 准确性。物流信息必须精确反映当前的状态和定期活动状态, 以衡量顾客订货和存货的水平。信息的精确性, 可以通过减少不确定性, 进而降低安全库存, 加快资金流通。3) 及时性。它是指一种活动发生时与该活动在信息系统内可见时之间的时间间隔。及时的信息有助于对物流系统的变化做出快速正确的响应。4) 灵活性。即物流信息需要同时满足系统用户、顾客、特别是特定顾客的需要。5) 支持异常处理。物流运作过程通常要与大量的顾客、产品、供应商和服务公司发生关系, 物流信息必须能够支持对各种异常情况的识别和处理。

参考文献

[1]周明.物流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物流企业信息管理论文 篇5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物流企业信息管理之我见

-------信管1002班 李东升

引言:

前几天十一放假回家,听到一个开货运物流中转站的亲戚抱怨说由于自己公司的信息化水平低,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处于市场经济下的弱势群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下降,由于公司内部缺乏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公司不得不花大价钱甚至牺牲股份引进信息化管理软件,优化自己落后的管理方法,升级产业结构,构建属于企业自己的网站,并以此来求得生存。那位亲戚还说现在企业缺少的就是像我们这些学信息管理的人才,我自己傻笑之余,对此也感慨良多,也借此机会对我国的物流企业信息的管理做以下小小的分析。

不可否认,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应用,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由简单的数据处理阶段进入到了深层次的数据模型、模拟阶段,企业的专家系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能够支持对各种方案进行优选,为企业智能化提供决策支持。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仍有大部分企业的信息管理效益较低,信息系统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大量的投入所做的事情只是将原来由人完成的工作改由计算机完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原因还是有关方面对企业信息管理的应用技术研究普遍没有引起重视。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物流企业还处在相对比较原始、低级的阶段。在整个行业的供应链当中,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信息流没有打通,流通环节多而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因为很多物流企业信息建设层次较低,造成信息不畅所致。

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一、.现代物流管理意识淡薄,陈旧的管理方法依然盛行

现代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而且要求物流运作的各种业务,即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的专业化和高效化,这就要求由独立的物流企业利用各种先进的物流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物流活动的组织。但是受现行经营体制的制约,我国多数企业的物流活动由企业内部组织完成。这种状况严重限制了物流活动向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现有物流企业不能开发广大的市场,自然没有足够的资金改善自己的信息化设施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另外,人才是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关键,目前物流企业普遍缺乏复合型的物流信息管理人才。同时,陈旧的管理方法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仍然占据主要地位,部分企业仍然不能与市场建立紧密的联系,导致企业管理与外界现今的管理方法相比严重脱节,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向更高层次水平的发展,也是我国物流企业落后的症结之一。

二、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目光短浅,不肯更新新设备

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方面的应用不仅比较少,而且应用层次较低,计算机应用多局限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事务处理方面。据调查: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和系统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仓库管理

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等物流服务系统,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尚未形成。而且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实用的条码技术、RFID、GPS/GIS和EDI技术在中国物流企业的应用也不理想。另外,多数国内物流设备也都比较陈旧,包括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在内的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与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物流管理自动化相比,差距很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更新设备需要耗费巨大的财政支出,企业目光不够长远,安于现状;另一方面则是企业信息采集不能有效的反映市场现状,企业不能认识到先进物流企业管理设备带来的丰厚效益和高速的办公自动化效率,与领导者的决策也息息相关。

三、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混乱,各个管理层不能更加有效的结合企业物流信息资源开发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开发物流信息资源既是物流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物流信息化的归宿。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工作没有解决好运作层和运作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以至于系统缺乏足够信息源,因而大大影响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严重降低了办公效率。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忽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不能共享,形成许多信息孤立的局面,企业还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投资应产生的效益,从而严重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从这个层面上讲: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对于物流企业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管理层次的脱节迟早会对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这也是我国大部分企业需要总结和考虑的问题。

物流企业信息化带来的机遇:

其实,信息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企业的挑战,还带来的很大的机遇,如果能在企业物流管理中抓住机遇,将给企业带来十分可观的效益,企业本身在各个方面都将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

一、促使物流成本降低。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数学方法与手段,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决策、预测和控制,进而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的最优化、智能化,通过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推动物流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结构优化。物流信息化必然要求进行物流流程重组,以使物流更加合理化、高效化、现代化,扩展物流时间和空间范围。同时,也将推动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减少管理层次,使物流企业内部管理趋于扁平化和合理化,提高管理效率。

三、实现物流标准化。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还较落后,物流信息化可以促进物流标准化。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现代物流标准化趋势有三个方面:业务流程标准化;信息流标准化;文件格式标

四、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从竞争范围上,物流信息化后,已从环节的竞争转到供应链的竞争,物流企业没有信息化,会在供应链中丧失竞争力。从竞争手段上,供应链形成后,信息处理和管理能力决定了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决定了为顾客提供高效率、高水平服务的能力。因此,物流企业没有信息化,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五、实现人力手工运作向计算机运作的过渡,大大的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这在物流企业管理中作用尤为明显,具体表现有:

1、数据仓库技术

数据仓库是一个用来支持管理人员决策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企业建设数据仓库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经营管理者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迅捷、准确的判断和找出相应的对策,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能够方便地使用数据仓库这一集成的决策支持环境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仓库能过实现:①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②并行处理。用户在数据仓库系统中进行访问时,其显著特点就是庞大而稀疏,从而导致整个查询和统计都很复杂,访问的频率也很低。系统需要将所有的处理机调动起来,为这一个复杂的查询请求服务,并对这个请求进行并行处理。③针对决策支持查询的优化。存储于数据仓库中各数据表的数据量通常分布极不均匀,普通查询优化器很难找到的最优的最佳的查询路径。所以,通过在面向决策支持的关系数据库,对查询优化器上做适当的修改,增加多重索引扫描的能力。

2、数据挖掘技术

当今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企业信息管理需要面对着一堆堆纷繁杂乱的数据,需要企业决策者快速找出有效数据,剔除无效数据。面对海量数据,如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收集的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充分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可以说,在日新月异的海量数据里迅速提取有价值信息并尽快做出反应,已成为企业的关键所在。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企业:①掌握销售全局。通过数据库系统内的商品分类信息功能模块,可以让企业信息管理及时了解到商品种类、销售数量、商店地点、价格和日期等参数,掌握企业每天的运营和营收情况,对库存的变化、销售的增长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②对市场趋势进行分析。可利用数据仓库,通过检索数据库中近年来的销售数据,作数据挖掘和分析,可预测出季节性、月销售量,对商品品种和库存的趋势进行分析。③降低库存成本。利用系统内的数据存储计算系统,从而可以很清晰的知道企业信息管理销售数据和库存数据,再结合两者分析,就能够明确的对各个商品各色货物进行增减,从而保持稳定而又实惠的库存。

3、网络技术

网络主要是通过提供一种分布式的协同工作环境,企业信息管理能够根据这个协同工作环境,然后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一种规范的方式对生产任务的性能参数、约束条件进行描述,动态构建产品制造链,并根据生产能力适当地安排生产计划,并有效地规避了企业信息管理的运营风险。它通常具有如下两个优点: ①能够充分实现企业信息管理间各方的资源的整合,已达到资源集成优势。企业信息管理在网格技术的帮助下,企业成员之间充分共享现有资源。与此同时,整个网络系统中的企业群体将以低成本、快速度的高效率,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②网络依据协同企业间的动态资源变化自适应性地动态选择作业所需的最小资源集。此外,网格的资源预留机制,也就是说网格会对同一作业的任务实现资源优先预留,这样就意味着在保证资源的持续可用性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总结: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对物流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传统物流只有融合信息技术才能称之为现代物流,物流企业只有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降低成本,实现快速反应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形成物流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物流

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体系设计 篇6

[关键词] 物流信息化管理体系设计

一、引言

现代物流管理体系是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的管理系统。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形成一种以信息为中心的供需对应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解决以最小的成本,提供快速、及时、高效、优质的物流服务问题,是现代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研究课题。基于因特网的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为企业的商务活动提供了快速、高效、成本低廉的商务沟通手段,在全国特别是全球业务中,优势将更加明显。

二、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1.信息的可得性

物流信息系统所存储的信息,必须具有容易而且可持续的可得性。例如订货和存货的信息。这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信息的存入,物流信息系统必须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将以书面为基础的信息转化为电子信息,保证第一时间提供最新的信息;二是信息系统应能够向信息需求者提供简易、快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而不受时空的限制。信息的可得性能够 减少企业作业上和制订计划上的不确定性,减少损失和浪费。

2.信息的精确性

物流信息必须精确地反映企业当前的状况和定期活动,以衡量顾客订货和存货水平。信息精确性的含义既包含了信息本身由书面信息转化为电子信息时的准确性,同时又包含了信息系统上所显示的存理论探讨量信息与实际存货的一致性。通常要达到平稳的物流作业要求,企业实际的存货与物流信息、系统提供的存货其吻合度必须达到以上,信息越是准确、企业不确定性运作情况就越少,缓冲存货或安全存货的需求量也越少,甚至根本就不需要。

3.信息的及时性

物流信息必须及时地提供快速的管理信息反馈,及时要求一种活动的发生与该活动在信息系统内的可见时间耽搁应尽可能小。信息系统必须及时地更新系统内的信息,信息更新的时间间隔越长,信息系统所报告的信息与实际情形的偏差就越大,对物流过程和其他活动过程的危害也就越大。

4.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物流信息系统必须以处理异常情况为基础,依托系统来突出问题和机会。管理者通过信息系统能够集中精力关注最重要的情况,包括存量的居高不下或严重不足,促使管理者做出相应的决策。

5.信息系统的灵活性

物流信息系统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以满足用户和顾客的需求。因为顾客的广泛性和需求的多样性,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必须有能力提供能迎合特定顾客需要的数据。

6.系统界面的易操作性

物流信息系统必须是友善和易于操作的,这一方面是为了使管理者便于使用操作,同时也可提升工作效率。适当的系统界面要求提供的物流信息要有正确的结构和顺序,能有效地向决策者提供所有相关的信息,避免管理者通过复杂的操作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

三、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1.手段信息化

企业物流管理依靠Internet(信息中心),可以进行迅速的决策、指挥、信息反馈,为管理层实现统一指挥,对企业内物流的各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提供基础。基于此,建立企业信息中心,通过企业内部网(信息中心)支持物流管理平台,可以使管理层高效地、直接地渗透到物流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包括购买先进的网络资源、终端设备以及管理、分析软件;引进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对企业原有的渠道、业务流程、组织机构进行重新设计。

2.管理职能化

职能化是指根据物流职能的划分建立企业物流的管理平台,进而通过各项职能的发挥实现对物流过程和行为的管理。职能化的组织设计充分考虑到对物流要素软件与硬件的协调和有效控制,实现专业化的经济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管理体系设计并不排斥管理平台的开放性,符合企业市场竞争,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需要。构建职能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从物流方面为企业利润的增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资源共享化

资源共享化模式打破单个企业物流合理化的局限,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整合,实行与其他企业联合,实现进一步的资源共享。这种联合,可以以资本为纽带,组建与本企业业务范围相关的物流中心,可以以契约为基础,增强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对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的共同使用。共同化符合企业进行资产经营和规模扩张的要求,将企业自身富余的资本,物流设备充分利用,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又能整合社会资源为企业服务。

4.物流大量化

所谓大量化指增大一次物流量。采用大量化模式因实现物流合理化能节约费用成本,这对于确定采购、销售物流合理化批量具有物别重要的意义。对于生产上来说,由于顾客需求的多样化,相应产品品种也必须多样化;而为了节约物流成本,需尽可能地使发货量增大。对于需求方来说,为了降低风险,则减少每次订货量,提高进货速度。通过大量化这一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供需双方存在的矛盾,达到了物流效益与效率的统一。

5.整体效率最优化

销售物流信息化管理是以系统整体最优为目的,是通过对整个销售物流过程的最优化,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增值。销售物流管理过程中采用的是订单驱动的数字化运作方式,要求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服装设计与生产、作业控制、成本管理等进行有效的集成,通过销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内部数据库的无缝连接实现各种业务的协同、控制与管理。

四、实现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技术途径

1.Internet

Internet又称为国际互联网,是一种集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网络系统。今天的Internet己经发展成为具有各种信息资源、贯通整个世界、连接千家万户、充满巨大市场潜力和商机的商业网。以前由于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企业的外部信息源比较有限的企业的产品信息只能通过广告和一些促销活动传播给潜在的顾客。目前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纷纷自觉有效地利用了國际互联网资源,直接面对顾客。

2.Intranet

Intranet又称企业内部网,它是在Internet基础上,将企业内部的各个分支机构和管理部门连接起来,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流通的电子网络。企业内部网的划分依据并不是地域,而是企业范围,即如果企业有设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都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在企业内部网络,企业的机密信息受到防火墙等安全技术的保护,只有企业内部人员才能访问机密信息,供应商和客户等外部人员只在许可条件下才能进入企业内部网。

3.EDI

EDI即电子数据交换,是指通过电子通讯的方式,将企业与企业之间往来的商业文件,以标准的电子数据格式彼此进行交换传输,以降低整个运营体系的数据流通时间和消除空间障碍。

以上三种方式,从物流信息网络化的交易对象上讲,分为三个层次:①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如通过Internet进行的网络购物等。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如企业通过EDI交换数据,实现整个交易。③企业内部的交易,如在企业内部通过Intranet交流信息和共享资源。

五、企业物流管理业务的整合与重组

以企业销售物流业务流程再造为例,说明企业物流管理业务的整合重组的内容与思路。

企业销售物流管理业务整合重组的内容包括组织重构、业务流程重组和管理职能的重新划分等方面。大多数企业现有的销售管理系统是一种面向终端零售户的多级层次结构。销售公司是总公司的一个管理机构,区销售分公司是按地区划分的有相对独立经营权的会计核算主体。销售以分公司为实体,实行全面的经营管理。现有的企业销售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不足:①销售和配送都由区销售分公司统一管理,各分公司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为实现分公司的利润最大化,有可能将自己的货降价销售到别的区域,造成分公司之间相互低价冲货,给总公司造成市场机会损失。②多层次结构的销售管理系统使信息滞后。虽然公司可以用计算机管理,但仅仅是手工管理模式的仿真,销售网点的数据不能共享,是通过逐层汇总上传,不能及时反应市场的变化,不利于总公司领导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信息。③从总公司整体来看,现有的销售配送系统的配送效率不高,配送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利于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不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服务水平。④总公司的利润中心分散,容易造成总公司的利润流失。重组后的销售配送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以及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重组后销售系统的业务流程

重组后的销售体系从组织结构方面取消了区销售分公司的独立核算主体资格,使企业的利润中心上移,保证了企业的利润稳定、不流失。将各分公司的仓库以及运输送货部统一由物流公司管理,减少了管理层次。从业务流程方面,将商流、资金流与物流分离,分别由销售公司财务部和物流公司分别运作,这样可以根治由于经营管理体制不顺给总公司造成的利润流失和市场机会损失。打破了物流配送系统的行政区划的限制,有利于实现物流配送系统的整体优化,降低配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六、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设计

支持物流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系统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要为总公司内各个MIS留有接口,其中最主要的是解决与销售公司MIS的信息集成与共享,以及销售配送作业的协同与管理。物流MIS与销售公司MIS可以通过共享集中式数据库与分布自治系统相结合的方案完成对业务流程重构后的相互协同又相对独立的业务管理与运作。物流公司也要实现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以及供应链节点的管理功能,要求物流MIS与物流公司电子商务应用系统进行有效的集成,使企业MIS与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物理上保持相对独立,但业务上保持紧密的一致。因此,支持现代物流管理模式的信息系统总体设计要考虑企业MIS和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整合。

1.信息平台的开放性与集成性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而且是一个能够通过互联网与其他相关企业进行信息共享和无缝连接的开放信息系统。开放性要求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数据库结构、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要采用标准化、模块化技术,要满足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连和系统扩展的需要。

2.管理体系的人性化与智能化

物流管理是以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设计要考虑人性化与智能化的特征,要实现顾客服务的快速准确反映。主要体现在订单管理的接单方式、界面,客户关系管理中顾客投诉处理、货物运输跟踪的查询,客户库存决策、物流成本控制等子系统的设计中。

3.管理体系的柔性化与可重构性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要满足企业的组织变动,业务重组和新业务开拓的需要,进行规模扩张,产生规模效应。可重构性要求软件系统设计时采用先进的软件体系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根据市场和管理的需要装配成柔性结构的应用系统。

4.管理体系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企业建立物流管理系统应从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两方面进行评价,以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备抵御黑客攻击,预防信息泄露等安全防范功能。

逆向物流系统信息管理研究 篇7

众多研究表明, 缺乏信息管理是逆向物流管理中最大的障碍之一。因为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在管理上要比正向物流复杂得多。构建与实体供应链相匹配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 就能够提供准确完整的回流产品信息。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共享这些信息, 能使返回品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处理完毕, 实现完全信息下的运作, 为供应链各方企业节省大量的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和运作成本。许多知名企业如通用汽车、强生等, 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 开发信息管理系统, 开始在逆向物流管理领域降低由于退货造成的资源损失。

一、逆向物流系统信息管理的意义

1.提高顾客忠诚度, 赢得持久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 消费者对逆向物流的质量和反应速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只有建立强大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 对每一件产品的动态进行有力的监控, 跟踪产品的流向和位置, 控制和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 才能迅速解决顾客的逆向物流问题, 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同时强大的信息系统拉近了顾客与企业的距离, 可实现双方的良性互动。另外, 通过集成退货逆向物流信息, 可以改进产品的设计和服务方式, 增强顾客的满意度, 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 增加企业美誉度, 赢得顾客, 赢得持续发展。

2.保证逆向物流系统准确、快速、高效、低成本运作。

通过自动化技术、EDI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商业智能技术等立体化信息技术形成一张网, 把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 包括供应链外的政府、环保部门等连接起来, 实现各节点、各部门之间低成本高效率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对逆向物流中返回品实施全程监控, 掌握返回品的去向和用途, 对其进行有效及时处理, 充分利用返回品的价值, 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率。高效的闭环供应链信息系统必然缩短逆向物流的传输长度, 增强物流过程的可视性, 保证逆向物流系统准确、快速、高效地运行, 提高对顾客需求响应的敏捷性。

3.关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逆向物流管理。

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从设计到生产, 以及最后生命周期的结束, 自始至终考虑逆向物流管理问题, 而不只是简单被动地接受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活动增加了产品零部件不断循环利用的次数, 延长了产品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集成的信息可以用来评估这些活动的有效性, 以及这些活动对正向供应链活动的影响, 可以支持管理决策, 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以确保资源的损失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二、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内容

一般来说, 信息系统开发通常有3种选择:一是企业自行开发, 二是交由第三方开发, 三是企业和第三方合作开发。由于在制造企业内部开发逆向物流管理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 因此企业应该配合第三方, 结合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正向供应链信息系统来开发逆向物流信息系统, 使其成为企业价值链、闭环供应链上科学实用的信息系统。

1.网络结构设计。

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是逆向物流运作的重要支撑体系, 此结构模型通过Intranet/Extranet/Internet实现制造企业内部, 制造企业与合作伙伴数据共享, 能够对退货进行全面跟踪, 帮助制造企业和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及时了解退货信息, 尽快地解决退货问题, 并针对退货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退货率。从图1可以看出, 制造商通过基于Intranet的内部信息系统完成企业内部管理和沟通, 通过基于EDI的Extranet实现与闭环供应链上各节点的信息传递和共享, 通过基于Internet的Web实现与客户和其他用户的沟通。通过3类网络的整合, 保证逆向物流系统和闭环供应链的顺利运行。

2.建立退货数据库。

建立以制造商集中式主数据库为中心的数据仓库, 与地理上分散的供应商、零售商、回收点、拆解中心等节点数据库通过数据接口技术进行共享, 实现制造商和各节点之间,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共享退货信息, 追踪退货成本和退货过程, 为供应商和零售商提供包括质量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在内的各类营销信息, 使退货在最短时间内分流, 为制造商以及各节点节约大量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 更大程度地提高客户满意度。

3.逻辑结构设计。

制造企业的逆向物流业务广泛与供应商和客户联系, 总体上采用3层结构。出于安全性和信息处理的考虑, B/S模式是必需的, 主要应用于前台管理, 而后台管理辅助性采用C/S模式, 两者相互结合, 共同发挥作用。在不同地区的客户或回收点只需登录企业网站, 填写退货单, 退货单即被发送到中心管理系统进行汇总处理, 启动退货管理模块。此时产品就进入了逆向物流系统, 它的活动过程和状态将被全程跟踪。在制造商内部通过公用的数据仓库, 对零售商、回收点、拆解中心进行访问, 以及时了解返回品的情况, 这对于制造商的订购策略和生产活动改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逆向物流系统中信息共享策略

从价值流的过程看, 一个产品的价值实现是从它的概念设计到生产制造过程再到送达顾客的各个环节的成本开支和利润增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信息化和自动化在供应链运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供应链上存在着“长鞭效应”, 上游企业所获的信息将出现严重失真, 这会给各节点企业带来或大或小的风险。为了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 尽量减少长鞭效应所带来的风险, 企业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共享信息,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分布性和异构性等特点。

开放性意味着标准化, 一个科学敏捷的信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 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 特别是接口标准, 这样系统才能与其他系统在各种层次上实现互联或互操作。在逆向物流活动中, 一个产品的流动是由许多具有独立功能的企业、节点、部门的分工协作完成的。为了使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企业和部门通过协同化运作满足顾客的需要, 信息系统必须能够耦合各种差异。逆向物流系统中的节点企业在地理上呈现出分布性, 因此信息系统必须是一个分布的系统。此外, 建立的信息系统要能够为基于各种平台、采用各种编程语言编写的系统提供集成的方案, 即系统的异构性。在此基础上, 才能使逆向物流系统中的各具使命的供应链企业能够在公共的网络平台上实现信息的共享, 使分散的信息连接融合。

2.系统应具有重构性和可扩展性。

供应链是动态的, 供应链上的企业、节点间的联盟是动态联盟。信息系统的构建应能随着供应链上成员的增减、合作的变化实现系统的快速重构。信息系统是一种耦合的开放系统, 系统的各功能模块都应该实现标准的互联和互操作接口, 随时可以通过合作重构, 形成新的系统。而且它还应该是一种支持分布异构环境下的重构。供应链中的物流活动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 由于供应链上的成员在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会导致物流供应链的结构发生变化。物流服务需求随着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的需求而发生相应变化, 从而使物流功能和物流流程发生相应变化。因此系统良好的重构性和可扩展性将保证供应链在成员发生增减变化、物流功能和流程发生变化时能够迅速调整, 保证供应链顺利运行。

3.系统应是基于核心企业门户网站的系统。

核心企业的选择既可以是制造商, 也可以是零售商等其他供应链成员, 本文选择制造商。如图1所示, 制造商的信息共享平台就是其门户网站, 这个网站是面向所有合作者, 即B2B、B2C、B2G的混合型网站。在网站上设定不同身份的利益相关者的入口, 如零售商、供应商、拆解中心、回收点、消费者、制造企业内部成员等。供应链成员可以根据各自的身份进入信息平台, 根据制造商设定的等级权限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 实现信息差别共享和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 (EDI) ,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条形码 (Barcode) 和射频技术 (RF) 等的大量应用, 开发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成本将会很低。由于正向物流信息系统业已存在且不断成熟, 在此基础上构建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或将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整合成闭环供应链信息系统, 技术是成熟的, 成本是较低的。当然, 信息系统开发的目的不在于开发本身, 而在于如何科学应用, 制造商要主动牵头构建并积极实施逆向物流信息系统, 把信息系统与正向和逆向实体物流系统真正结合起来, 同时与电子商务接轨, 不断进行系统的维护与升级, 唯有这样才能发挥信息管理给逆向物流系统带来的效益。

摘要: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系统的构建和实施已成为闭环供应链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技术将在逆向物流运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将大大地提高逆向物流运作的水平和效率, 缓解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本文从逆向物流系统信息管理的意义谈起, 阐述了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容, 最后对逆向物流系统如何实现信息共享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逆向物流系统,信息管理,信息共享,核心企业门户网站

参考文献

[1]张阿娟.一体化供应链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2]马士华, 林勇, 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3]达庆利, 黄祖庆, 张钦.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软科学, 2004, 12[1]:131-137.

[4]王蓓, 孙林岩.基于ANP方法的逆向物流决策模型和算法[J].软科学, 2007[2]:20-24.

[5]常香云, 霍佳震.面向闭环供应链的信息集成网络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9]:182-184.

[6]李忠全.逆向物流系统的回收再利用网络规划[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 2005.

[7]王云儿.对企业构建逆向物流的探讨[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4.

[8]董素芹.信息技术在逆向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7[3]:37-39.

基于ERP系统的物流信息管理 篇8

关键词:物流信息管理系统,ERP系统,SQLserver数据库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逐步走向信息化。一大波网络购物平台的兴起,使得网上购物走入大众生活,成为越来越流行的购物方式。物流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计算机技术在网络购物过程中的渗透,形成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对货物的准确流通以及指定地点的安全送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ERP系统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通讯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对资源信息进行整合优化,实现更好的管理。我国网上购物的发展以及当今物流信息管理现状,迫切需要将二者融合,实现基于ERP系统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从而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对客户最大化的优质服务。

1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的物流管理包括第三方物流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具有数据采集、规范流程、成本控制以及信息沟通的目的,用于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及时进行收集存储和初步加工,固化生产流程,综合进行成本控制,加快数据流通速度。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涉及到仓储作业管理、运输及配载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根据物流这种经济运行模式以及客户需求,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技术方式,建立物流信息化管理,对信息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从而降低物流成本,保障服务质量,提高物流信息的处理和传递速度和物流运作水平。

2 ERP系统介绍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其核心目的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ERP对企业所拥有的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将IT技术以及管理思想相融合,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ERP系统从ERP中衍生出来,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将EPR系统应用到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在企业物流中心运营过程中,体现物流运营精益化、敏捷化的思想和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更好的满足企业物流系统利用一切资源快速高效进行企业物流活动的需求,打造高技术含量的物流信息平台,适应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3数据库设计

3.1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根据物流行业现状,从其实际需求出发,为更好实现货物在线追踪,方便快递人员的流程操作以及客户的查询服务需求,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大体划分为基本信息录入模块、信息查询模块、货物运输管理模块、货物账单管理模块以及系统维护管理模块。各模块的主要功能职责如下:

3.1.1基本信息录入模块

负责录入商家信息、客户信息、客服信息、运送车辆信息、运送人员信息等一系列基本信息,方便任何管理人员的随时查询。

3.1.2信息查询模块

负责基各项基本信息的查询,使得买卖方可以在任一时间明确货物的具体位置并预计到达时间。满足顾客需求,使得服务得到更好的提升。

3.1.3货物运输管理模块

对货物的运输情况进行管理。记录货物运输、车辆调度、托运申请和任一过程中运输人的各项信息。

3.1.4货物账单管理模块

实现对于包含货物运输申请单、货物托运申请单、货物签收单在内的一系列货物账单的各项信息记录和相应价格报表,从而实现对于账单的管理。

3.1.5系统维护管理模块

系统维护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系统日志的编写、删除,数据备份以及定期系统数据清理,用于突发状况下的数据恢复和系统功能修复,对系统进行维护管理,保障系统的安全和持续正常运行。

3.2需求分析

根据划分出的各项系统功能模块,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应需求分析。要求该数据库可以实现各项基本信息规范化的录入和查询,跟踪物流从发货地点到指定地点的全过程,实现卖家和相关管理人员对于任一账单基础信息的掌握。同时要求实现对于各项数据的检索,满足客户各方面需求,明确货物运输方式及运输人员信息和具体所在地点,保障系统的易用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提高服务质量和物流运作水平。

3.3概念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进行E-R图的绘制,创建商家、客户、订单、运输、城市、配送地点以及管理员信息等相应实体,明确各实体属性及相关联系和有序关系。将E-R图转换为数据表实现逻辑设计,再通过SQL语言创建表格及相关视图、索引和约束,实现以上预计需求。

4结论

基于ERP系统的物流信息管理是物流行业的巨大创新。本文结合计算机技术和当今物流行业发展现状,设计开发了基于mysql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并提出了将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与ERP相融合的创新思想。该创新理念的提出,使得企业进入物流信息管理之中,物流行业不单纯局限在货物运输中,而是同时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说明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网络购物的服务质量提升以及物流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均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霍红.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2]孙丽芳,欧阳文霞: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林勋亮.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01).

基于网络技术的物流企业信息管理 篇9

1 在网络技术应用环境下,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安全隐患

在物流企业中,形成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制度性管理缺位的原因和企业设备、技术的原因等方面。

1.1 物流企业在信息安全工作中的管理缺位问题

物流企业的信息具有涉及面广、面对的单位多,交互的面积广等特点,所以其信息往往需要分工细、操作规范、人员素养高,物流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完善、规范。但很多企业没有针对企业信息安全制度,尤其没有制定实施防范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安全制度,尤其缺乏对信息管理的技术防范和操作规程的制度健全与落实,有的则轻视保障信息安全的相关网络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的配备和在岗培训,容易因管理制度不严、人员素质不高,形成物流企业信息中网络漏洞问题,给外来病毒侵入、不法分子刺探企业信息造成可乘之机。

1.2 物流企业信息中的网络设备及其环境的安全问题

物流企业的信息网络设备,是企业信息安全的基础。它包括设备硬件本身的安全及其工作环境的安全两个方面。很多物流企业,在购置信息设备中,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开支,在设备购置和网络设备建设资金上打小算盘,或由于企业高级管理层对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知识的缺乏,如果再缺乏应有的监管程序,就很容易在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采购及建设中发生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现象,往往购置配置低端、小品牌的计算机网络设备,致使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以及光缆和双绞线等网络线路以及UPS和电缆线等电源设备经常出现故障和运行不畅的问题,更不能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另外,在信息中使用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其放置环境没有考虑防老化、防腐蚀、防火、防雷、防盗等因素,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人为破坏,形成信息的安全隐患。

1.3 物流企业信息中的网络信息技术安全问题

在网络时代,网络受到的各种攻击已经相当普遍,不但对个人来说,计算机网络经常遭到病毒的攻击,一些政府机关被挂马,一些企业网站被黑客侵入亦时有发生,尤其对于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流企业来说,其网络尤其是信息网络更成为被攻击与被侵袭的对象。物流企业由于其特殊的经营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外信息流、信息安全资金流的频繁交换,很容易形成外来不良攻击的对象。

2 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物流企业信息安全的技术防范

要做好当前物流企业信息中信息安全,做好技术防范是关键。针对物流企业信息当前与长远的信息安全需要,应采取以下技术防范措施:

2.1 保证计算机、网络设备购置与建设的质量,是做好技术防范的基础

要加强企业信息用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购中的监管,选派作风正派、技术懂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当采购与建设任务,从设备质量和建设环节上严格把关,保证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质量,为物流企业信息安全防范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要坚持防自然灾害、防人为破坏的原则,在物流企业信息部门尤其是信息的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在空间放置环境上要进行精心选择,应考虑避风雨、防冰雪,最大限度地防雷、防潮、防鼠、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同时要防盗、防破坏设备,防止搭线等盗取信息的行为。

2.2 从技术手段上保障物流企业信息的信息安全

从网络与计算机技术角度看,要保证物流企业信息安全,必须从制定实施科学规范的技术操作规程、坚固软件防护体系、建立数据备份与还原系统等三个方面做到信息的安全。

实施科学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其内在的规律,要保证信息安全,必须结合信息的特点,从防范信息泄露、不法分子泄露、方式网络瘫痪等角度出发,制定从整体到局部的操作规范,使信息安全网络管理人员按照程序、按照技术要点准确无误地采取防御措施。

坚固防护体系。它包括采用软件防病毒体系和实现网络管理的多级访问控制体系两个方面。其中首先要在物流企业的信息安全专用网上安装防病毒系列软件,构建软件防病毒体系,并使之具有远程安装、远程报警、集中管理、分布查杀病毒等多种功能,保证防毒软件的不断升级。另外建立多级访问控制体系也非常重要,它首先要在中心交换机和路由器上制定合适的访问控制策略,并通过在路由器上建立适当的访问控制列表,有效控制内部IP地址对外部网络的访问权限、限制外部1P地址对专用网内部的访问权限、限制专用网内部之间的访问权限以及限制对相应端口的访问等,由此以提高网络的整体性和安全性,竭止广播风暴的发生,使网络管理更加简单、直观,其次就是在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资源访问、数据库修改等方面实行核对身份、输入口令等安全保护措施,严防非法用户的侵入或超级操作。

建立数据备份与还原系统。在信息的网络信息系统受到外来攻击中招,导致数据丢失、系统瘫痪等意外情况发生时,数据备份与还原系统就是惟一的救护措施,它是意外事件发生时信息必不可少的预案措施。信息安全信息技术部门必须将系统的数据或状态按照一定的周期存储在硬盘或刻录成光盘,存放于保密、安全的位置,以备万一之用。

3 在网络技术条件下,建立物流企业信息安全机制防范

建立信息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机制是前提和基础,因此,应按照物流企业的经营特点和信息的特点,结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制定建立一整套信息网络信息安全的协动机制。

3.1 加强信息安全的重视与规划

物流企业信息交流多、交互频繁的特点决定了其安全的重要性。作为物流业,要高度重视信息的网络安全管理,从资金投入到人员配备,监督检查,都要统一规划,制定科学实用安全规划和操作规程与制度。

3.2 建立与完善信息安全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

要根据企业内部的分工,制定相关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严格岗位制度落实,加强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促进他们遵守职业操守。

3.3 加强人员教育与培训

物流企业计算机网络人员的素质水平和技能水平决定了其防范网络信息泄露的能力,决定了其在发生网络漏洞时的敏锐性和技术处置能力,因此要不断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保证他们适应岗位工作的发展需要。

3.4 加强对物流企业信息安全的监督监管

要有专人负责,专门对信息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问题处理的及时、快捷、果断,保证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管理掌控于企业手中。

3.5 重视对物流企业信息安全的防范投入

要针对经济发展的形势和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适应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及时更新信息硬件、软件条件,使现有现有设备的更新换代,以适应物流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龚建华.试论网络信息安全信息风险及其防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06-15.

物流业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 篇10

随着物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 我国物流经济运行呈快速发展的态势, 我国许多地方政府积极筹划发展现代物流业, 幅度明显高于同期G D P增幅, 但是我国现代物流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 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 但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 信息系统的系统还不能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发挥方面发挥作用。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更是亟待起步, 市场上的物流管理软件价格高, 投入风险太大, 物流软件供应商过多关注高端客户群, 忽略了中小型物流企业。

二、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推动作用

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物流的核心, 物流信息化通过物流信息网络, 使物流各环节上的成员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为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运作平台, 节约社会总交易成本。

物流管理同样具有一般企业管理的共性, 它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运作不好, 将导致企业物流效率乃至整个企业运作效率的低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则恰好为物流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运作平台。在网络环境下, 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 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运行成本, 为产品提供更大的附加值。

2. 物流传输方式产生新变化。

互联网是现代物流活动中最大的载体,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有关的物流商品信息。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定货, 剩余的工作就可以由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来完成。同时, 有些以标准的电子信息形式存放的商品等都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的商品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获得, 使传输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3. 方便物流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信息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由于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市场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很容易得到富有价值的商业资讯和情报, 比如客户的定购数量、购买习惯、商品的需求变化特征等等, 这些资料对企业制定营运管理政策、商品开发和销售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物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1. 改善物流信息化的基础环境。

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物流信息化会带给整个物流行业的巨大机遇, 已把物流信息化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纳入规划。今后政府部门应做出更有利于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决策, 把物流信息化的社会需求激发起来, 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 从整体上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才能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

2. 进一步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通过构建统一的基于Internet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可以为工厂、销售商及物流企业提供按统一的数据标准流转的基础物流信息, 实现信息的共享, 这样既能避免重复劳动, 节约社会资源, 又可以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 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同时, 还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

3. 加快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目前, 我国国家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相当不完善, 尽管制定了《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等国家标准, 但这些标准的应用推广存在着问题。政府应当尽快制定各行各, 尤其是制造、批发、零售等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行业的标准。加强物流信息标准的宣贯, 规范物流作业规程, 引导和组织好企业将流程进行数字化转换, 为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扫清基础障碍。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的结合应当更加紧密, 标准化将进入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模块、信息系统处理的单证, 以及相关的物流术语等等, 此外还会涉及到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标准。

4. 加快培养专业物流信息化人才。

现代物流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增值服务体系, 物流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应利用各种教育形式, 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在现有物流行业上岗人员或从其他相关信息业从业人员中选拔人才, 进行培训并采取推行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制度, 此外还可以举办物流方面的培训班。

5. 加快物流相关信息技术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相关应用软件和技术设备的开发。随着物流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步伐加快, 物流企业通过整合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 加速实现多式联运全程物流服务。因此, 物流相关信息技术如系统整合技术、商业智能技术等亟待突破。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 将现代物流系统技术方面需要重点研发的项目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并作为鼓励及优先的研究的方向;组织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全力发展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物流创新成果;设立专项资金重点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开展物流信息化建设。

四、结论

信息化的发展是促进现代物流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只要从改善物流信息化的基础环境、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建设标准化物流体系、鼓励技术创新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就能提高我国的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 从而全面实现物流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俞枫刘仲英:信息技术的战略作用[J].北京:企业管理, 2007. (2)

[2]孙丽芳欧阳文霞: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3]张宗成:物流信息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 (6)

上一篇: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思考下一篇:网络热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