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营运调度

2024-06-24

智能营运调度(精选三篇)

智能营运调度 篇1

·全程无忧的“一站式”服务,就是为公交企业提供系统化服务,不仅提供产品的销售,还提供相关的技术、维护、使用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只要用户有需求而进入某个服务点,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没有必要再找第二家。

“一站式”软件系统为公交企业将智能化调度、车辆运营监控、视频监控、线网分析、营运统计、分析、决策支持、人事管理、维修能源管理等需求集中在一个系统平台上,形成一套适用于公交企业的集成化的整体应用软件系统。各个子系统也可以单独使用,充分满足公交用户的需求。

·硬件设备的“一站式”在整个智能公交系统中,集合了车载GPS、自动报站、视频监控、3G无线视频通讯、车内站点显示屏、AV视频输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电子设备,与智能调度显示屏、电子站牌无线通讯,形成了“一站式”多功能信息平台。设备采用全模块化结构,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任意组合,大大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和适用性,可避免公交企业重复投资而节约大量成本,并且满足了公交企业的统一性需求。

燃气输配管网智能调度研究 篇2

一、城市智能燃气网的发展背景及概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燃气管网己经成为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之一,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由于天然气用起来方便、卫生,所以人们对天然气日益依赖,这也就对城市燃气管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发展要能满足人们更高的服务需求,为社会、为群众提供安全系数更高、使用更便捷的燃气管网系统。各地方燃气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纷纷建立了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管网模拟仿真系统等各类信息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能力并成功运用于日常的生产工作中。

不过,现在各燃气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是在业务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开展的,需要什么的时候再建设什么,因此各个系统不是同一时期构建的,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处于信息分散且无共享的状态,形成了数据孤岛现象。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这些现象往往带来一定的问题:每个系统都是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没有联系,数据不能共享,这会对运营调度、事故处理、日常作业等活动的管理带来障碍,不利于企业统筹安排;企业与用户之间缺乏互动,联系比较单一,用户的用气信息不能较为全面的反馈给企业;缺少智能决策支持,对日常记录的数据不能进行整合、分析,不能发现其中包含的潜在规律,就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智能辅助支持,还需要人力和经验判断,降低了工作的准确性。

因此,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为了更好地提高运营调度能力,保证生产安全,提高用户服务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智能化的城市燃气网应运而生。城市燃气网的智能化体现在很多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全局的智能化而不单是一个环节的智能化:在管网建设阶段,是以管网模拟技术为基础进行规划建设;在运营维护阶段,采用风险预评价体系,在故事发生前就对疑似情况作出判断,将事故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实现无事故预防型管理;在用户管理方面,根据需求侧管理理论,对用户采用高级计量方法,增加互动性,提供现代化的供应服务。保证了城市燃气管网智能、安全、稳定的发展要求。

二、智能化实现的基础一一模拟

模拟也叫仿真,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定义,是用相似的模型、环境和设备模仿某个环境或系统的行为的技术,或是为更方便的获取信息,或是为培训人;仿真是一组广泛的方法,用于研究和分析实际的或理论的系统的行为和性能。模拟的概念是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和完善的,从上世纪40年代末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

三、系统模拟的方法

系统建立模型的基础是系统之间的相似性原理。相似性原理,对于自然界的任一系统都存在另一个系统,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建立相似的数学描述或存在相似的物理属性。系统模拟的理论基础就是模型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近似一个系统。

现实中一个实际的问题往往都是很复杂的,有很多影响因素。如果建立想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把它的所有因素都反映出来,那么这个数学模型就会很复杂甚至根本建立不出来。但是,如果模型建立的过于简单又不能反映出实际系统的特点。因此,建立数学模型时一般要遵循5个原则:精确性、合理性、复杂性、应用性和鲁棒性。建立数学模型的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建立数学模型的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演绎法

这是最早的一种建模方法,通过公理、定理、定律以及已经验证的理论推导出的数学模型。这种方法适用于内部结构和特性很明确,建模时可以直接利用己知的定理。

(2)归纳法

这种方法是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析、总结后,整理得出系统的数学模型。当遇到内部结构不清楚的系统,可以根据对系统输入/输出的测试数据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3)混合法

混合法是将前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的一种建模方法。一般先通过己知的知识确定系统模型的结构,再用归纳法确定具体参数。最后,则是要对得到的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检验该模型是否能够准确反映真实系统以及是否能够满足精度要求等。

四、城市智能燃气网的技术特点

建设智能燃气网不是抛弃原有的燃气网建设,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是燃气网信息化建设的新的阶段。它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涉及的业务内容更加广泛

城市智能燃气网涵盖了整个运营调度的各个方面。在城市燃气输配方面,包括智能供气、智能调峰;在日常运营管理方面,包括智能监控、智能决策支持、智能巡检;在用户服务方面,包括智能用气服务和智能用气管理以及未来用户发展等。

(2)对掌握的数据进行集成性的管理

城市燃气网从规划到实施再到运行使用都会产生大量数据、资料,将管网基础设施档案、实时运行参数、地理位置信息、客户数据集成管理,增强了数据之间的关联性,避免信息孤立,为燃气网运营管理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访问方式。

(3)先进的技术支持

从技术范畴来说,智能燃气网的架构在底层基于物联网,各类设备可以与互联网相衔接,实现了访问终端的多样化,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上层基于云计算架构,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处理与信息整合。依托先进的技术保证了燃气网智能化的实现。

(4)创新的管理模式

智能燃气网除了在技术上的革新,在管理模式上也与之前有了创新。由以前事故后再解决的管理方法,变为了事故前预防的管理模式,变被动管理为基于风险评价的主动管理。

(5)互动的管网系统

智能化的燃气网在客户服务方面也有很大改进。燃气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不再是单一的“一个只管供气、一个只管用气”的状态,而是彼此之间有互动性的。通过提高管网计量水平和自动控制水平,采用分时计价的手段,燃气企业在供气的同时,从用户获取用量数据,再反馈给用户实时信息,可以指导用户采用一种有利于调峰和提高能效的用能方式。

结语

智能城市燃气网研究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课题,在我国燃气事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城市燃气运行管理己经渐渐不能满足需求,发展智能化的城市燃气网是形势所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保证了城市智能燃气网实现的可行性。智能化的运营调度可以使燃气供应更加可靠、稳定,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使企业更好的掌握生产节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上海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失效模糊故障树分析法 何淑静; 周伟国; 严铭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2]燃气输配管网结构分析的指标与分析技术 严铭卿 煤气与热力2007/05.

[3]燃气输配管网调峰过程的动态模拟分析蒋洪; 蒋俊杰; 李宏玉 管道技术与设备2011/06.

智能营运调度 篇3

1 难以冲破的自我发展瓶颈是束缚公交营运智能化发展的主要矛盾

我们属于中等城市中的小型公交企业, 自我发展能力有限, 更有很多难以逾越的发展障碍, 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或一定阶段就会遇到瓶颈化的负效应, 我们企业规模虽然不大, 但却是历史较悠久的老国企, 要想跟上国内同行业企业的发展步伐, 首先遇到的就是资金问题。受行业性质决定, 我们似乎命里注定属于带有公益性的亏损企业, 而这种亏损又绝非能靠企业自身增收节能解决得了, 因为, 我们的票价和营运成本是成反比的, 而我们又承担着沉重的社会公益成本, 也就是政府制定政策我们来买单, 如果单靠票款收入我们是很难保证职工的五险一金和温饱问题, 所以, 受资金束缚企业自身很难发展壮大, 很难实现高科技成果下的智能化营运模式。其次, 受老国企尾大不掉的束缚, 企业简直就是背着沉重的包袱在爬行, 仅有贰佰多台车的企业却要解决近千人的穿衣吃饭问题, 要给近千人提供工作岗位, 寻找就业机会, 在没有其它产业链条支撑下, 单靠营运收入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实在大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从实行无人售票到企业内部实行减员增效开始, 待岗职工很难安置这一难题, 是束缚我们很难实现营运智能化的又一瓶颈。再次, 严重短缺的高科技人才是我们难以实现营运智能化的又一瓶颈。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 无论何种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 今天离开人才我们将一事无成, 而我们的短项恰恰是缺乏或极度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这也主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才导致我们今天的这种状态, 过去在公交企业, 能开车、会修车就是技术人才, 从职工队伍内部来讲, 无人钻研高科技, 学习氛围几乎为零, 再由于我们缺少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 企业始终没有与高等学府建立代培关系和高科技项目合作关系, 这就造成了我们现在人才短缺的局面。

2 冲破三大束缚, 分四步实现四平公交营运智能化

通过分析我们找出了阻碍实现公交营运智能化的三大障碍, 靠什么手段来突破, 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我们的目标;所谓公交营运智能化, 要有两个先决条件, 即软件和硬件, 其实它也是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的过程, 它不仅要具备集成化的软件系统, 同时还要有车载多功能信息平台, 我们即可实现营运过程的智能化调度和营运过程中的车辆监控、视频监控、线网分析、营运分析与统计, 为企业决策和人力资源调配提供有效数据, 要想实现上述目标, 我们的第一条途径就是资金来源, 首先建立资金链条, 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在企业内部千方百计开源节资, 集中一切资金争取花最少的钱, 办最大的事。第二条途径搬开拦路虎, 踢开绊脚石, 巧化历史包袱为推力, 四平公交从建厂到现在已有55年的历史, 这期间经历了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阶段, 但是始终没有清除掉老国企的弊端, 人员冗杂和繁重的负担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次, 我们实现营运管理智能化对员工理念的转变就是考验, 过去是人工调度, 手写笔记, 车辆是在路线上营运还是干别的什么去了, 要靠人工询问和记录, 现在只要坐在视频前就可一目了然。营运调度智能化作为高科技管理手段确实具有无可比拟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可是富余职工怎么安排, 这是我们要搬开的第一拦路虎, 在实现营运管理智能化的过程中, 我们不是裁人, 而是安排了一批过去实行无人售票时的待岗人员, 通过建立调度指挥中心和结算中心, 为员工创造了更多的岗位, 再通过岗位绩效考核法, 培养职工尽快适应高科技管理体制下的工作。第二就是踢开绊脚石, 所谓的绊脚石也就是企业负担的沉重包袱, 这次我们借助这一机遇, 把企业不该承担的都卸下去, 该政府承担的就交还给政府, 明确公交企业的社会属性和公益性属性, 从理论上重新给企业定位, 变过去的不好意思说亏损和不敢向政府要补贴为千方百计享受国家对公交企业的一系列利好政策, 摆正公交财政补贴的利益主体和受益主体的关系, 突出政府部门是公交财政补贴的主体, 公交企业是补贴对象, 但不是受益主体, 而真正的受益主体是社会公众, 如果我们明确这一观念, 我们就很容易踢开在筹集资金路上的绊脚石。第三条途径, 充分利用政府对公交财政补贴的阳光政策, 明确公交财政补贴的基本属性, 为实现营运智能化拓宽资金渠道。过去我们筹集资金或立项目时, 往往忽略一个基本点, 那就是国家对公交企业的一系列政策和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而总是掂量自己的腰包, 总是跳不出靠自身收入, 靠企业自己赚钱等有了钱再立项目的老路子, 这次我们在研究公交营运管理智能化项目时, 对资金来源一项先从分析公交财政补贴基本属性入手, 先明确公交财政补贴, 其实是公共财产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 而政府部门和公交企业及社会公众构成的关系, 也就是公交财政补贴的基本属性, 如图所示:

通过图表不难看出公交财政补贴的第一属性是公共服务性和社会公众的受益性, 这里政府主管部门是责任人, 公交企业提供的是公共服务产品, 政府是公交服务有效供给的保障者, 社会公众是受益者。这就是要求我们这类小型公交企业在立项目找资金时, 必须要享受公交财政补贴政策, 同时还要根据我市的财政状况, 通过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对我们服务产品的认可, 争取在市政府预算上列上公交财政补贴项目, 这将对公交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好处。第四条途径。实行单车核算, 控制企业成本在资金上确保公交营运智能化的顺利实现;在企业内部实行单车核算, 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新课题, 但这次为了在企业内部实行节能挖潜, 为我市实行公交营运智能化铺路, 可以说在企业管理工作上我们又下一番功夫, 考虑到实现公交营运智能化后, 与之相匹配的必然是一系列新的管理模式, 而实单车核算, 恰恰可以发挥营运智能化管理的优势, 我们现在实行的单车核算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票款、油耗、修理费等的核算, 而是以企业最基本的单个营运车辆为核算单位, 逐日按时对成本费用进行分配归集。在按月对每台车的收入进行单车损益的核算, 这种核算的基础是企业会计电算化, 并按路线核算成本, 然后再统一存入我们的智能化数据库, 换个角度论证也就是在实行公交企业营运智能化的先决条件下可以很快实现企业内部的单车核算制。

摘要:公交营运智能化是现代公交企业的管理工具, 结合实际, 重点探讨了实现小型公交企业营运智能化的途径。

上一篇:林业苗圃化学除草技术下一篇:*max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