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条件

2024-06-27

下沉条件(精选七篇)

下沉条件 篇1

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及地铁的修建处于高峰期, 山区高速交通通道的修建必将使隧道在工程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且山岭隧道的围岩强度较高而且埋深较大, 而城市地铁隧道因其埋深较浅, 且地层以土层和土岩复合型地层为主。因地下岩土体和隧道工程施工本身的复杂性, 隧道工程设计还不能完全反映施工时的具体状况, 所以需要通过监控量测到的各种变形数据信息, 为设计和施工单位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提供相关的参考, 并及时地指导施工, 以达到尽可能地保证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 判断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山体深埋隧道和城市地铁隧道的不同特点阐述拱顶下沉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1 工程地质条件

为了比较拱顶下沉在两种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隧道的作用, 现以黄山某公路隧道和南京某地铁隧道两个典型的工程实例进行比较。

1.1 黄山某公路隧道工程概况

黄山某公路隧道, 隧道情况如下, 隧道 (桩号K7+751~K8+715) 长964m, 隧道净宽10.0m, 净高6.93m。隧道位于花岗闪长岩低山丘陵构造剥蚀区, 具丘陵沟谷微地貌特征, 沟谷呈不规则的枝状。设计等级为二级公路, 其中Ⅴ级围岩80.8m, Ⅳ级围岩383.2m, Ⅲ级围岩500m。洞身以深埋的Ⅲ级围岩和Ⅳ级围岩为主。岩体为主要花岗岩, 是一种岩浆侵入岩, 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花岗岩最突出的特点是是二氧化硅含量高, 细-粗粒, 等粒、不等粒或似斑状结构, 一般为块状构造, 岩体完整性较好, 抗风化能力强, 强度较高, 围岩稳定性较好。区间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隧道开挖方式主要为全断面开挖, 爆破方式为光面爆破, 支护方式为新奥法锚喷支护和复合式衬砌。

1.2 南京某地铁隧道工程概况

南京某地铁隧道, 地质条件如下:

本区间原地形起伏相对较大, 但后期人为改造较大, 地面高程在10.12~22.89m之间, 属于侵蚀堆积岗地及岗坳沟地貌单元。沿线重要建 (构) 筑物主要为农花村经济适用房小区住宅楼, 宁芜货线, 南京南站落客匝道等。

场地自上而下地层主要为:素填土 (层底埋深0.20~10.00m) , 粉质粘土 (层底埋深1.50~13.90m) , 粉质粘土 (层底埋深5.80~18.70m) , 粉质粘土 (层底埋深2.00~27.00m) , 粉质粘土 (层底埋深12.00~21.30m) , 含卵砾石粉质粘土 (层底埋深12.00~23.80m) ,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层底埋深4.00~29.40m) ,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区间隧道拱顶大部分为层粉质粘土和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洞身主要穿越地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局部为粉质粘土。场地不良地质作用不甚发育, 对工程影响不严重。

2 数据分析与对比

2.1 黄山某公路隧道拱顶沉降分析

对于黄山某公路隧道,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阶段的安全因此制定了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其中拱顶下沉为隧道必测项目, 通过测量观测点与基准点的相对高差变化量得出拱顶下沉量和下沉速度, 其量测数据是判断支护效果, 指导施工工序, 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资料, 拱顶下沉值主要用于确认围岩的稳定性。洞身以深埋的Ⅲ级围岩和Ⅳ级围岩为主, 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变形以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为主, 其中弹性变形在施工阶段即可以完成, 而塑性变形则具有随时间增长不断增大的特点, 如果不及时支护, 就会引起围岩失稳破坏。在隧道爆破开挖后进行初期支护, 同时测点应在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 并应保证爆破后24h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在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后再进行下一轮的爆破和开挖, 炸药在岩石中的爆破作用范围由隧道开挖面向围岩深部依次为粉碎区、裂隙区和弹性振动区。在爆破过程中主要有五种破坏模式: (1) 炮孔周围岩石的压碎作用。 (2) 径向裂隙作用。 (3) 卸载引起的岩石内部环状裂隙作用。 (4) 反射拉伸引起的“片落”和引起径向裂隙的延伸。 (5) 爆炸气体扩展的应变波所产生的裂隙。在下一轮的爆破过程中, 炸药在岩体中爆炸引起周围介质扰动, 并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在爆破近区传播的是冲击波, 中区是应力波, 远区则是弹性波。弹性波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为压缩波和剪切波, 主要在岩体内传播, 面波能量较大, 主要沿隧道轮廓线传播。其中纵波由于能使岩石产生压缩和拉伸变形, 它是爆破时造成岩石破裂的重要原因。表面波特别是瑞利波, 携带较大的能量, 它是造成地震破坏的重要原因。而应力波的传播会对岩体有一定的扰动, 爆破应力波在遇到岩体的原有裂纹, 弱面或损伤会产生应力集中或放大效应, 而引起径向裂隙的扩展, 改变岩体的结构, 降低其强度, 甚至有一定程度的脱落, 因而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变大, 造成一定的拱顶下沉, 但是几倍洞径之后沉降逐渐趋于稳定, 考虑到隧道施工的时间和空间效应, 在沉降趋于稳定后对所采集的拱顶下沉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在拟合度达到80%, 拱顶位移速率小于0.1mm/d, 即可认为在施工阶段的围岩趋于稳定, 可施作二次衬砌。下面取K8+410断面 (Ⅳ级围岩) 和K8+565断面 (Ⅲ级围岩) 的数据的时程曲线如图1和图2。

2.2 南京某地铁隧道拱顶沉降分析

根据南京某地铁隧道的埋深和现场的地质条件和相关的设计文件确定隧道为浅埋和超浅埋土岩复合型隧道, 且隧道周边人流量较大且有建筑物,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通过拱顶下沉的监控量测数据其累计沉降量显示产生了较大的沉降, 并且超过设计的报警值30mm, 拱顶产生较大沉降主要是由于隧道开挖引起上覆岩土体的下沉, 因而地表沉降较大, 对周边建筑物和道路影响较大。例如5A-5号井拱顶下沉监控量测各断面其累计沉降量从-7.3mm至-95.4mm不等, 各断面沉降数据统计如下图3所示。地表沉降累计值从-16.7mm至-798.3mm不等, 针对地表产生较大沉降, 施工单位采取超前小导管注浆, 及时地控制了地表的沉降。6-7井拱顶下沉监控量测各断面其累计沉降量从-21.8mm至-115.4mm不等, 各断面沉降数据统计如图4所示, 地表沉降累计值从-18.8mm至-184.4m m不等。数据显示因隧道开挖, 上覆岩土体下沉量过大造成拱顶沉降量过大。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引起的较大的沉降将会对道路和周边的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针对拱顶沉降较大应采取超前支护来控制变形, 拱顶下沉的作用主要用于指导下一阶段的施工, 而使得变形得到控制, 减少对周边建筑物和道路的影响。

3 结论

通过对拱顶下沉数据分析证明, 对于山体深埋公路隧道, 在岩质较好, 围岩级别较高的情况下, 拱顶在距离开挖面处和每次爆破后会有一定的下沉量, 但是几倍洞径之后下沉量便趋于稳定, 拱顶下沉的量测主要用于判断围岩的稳定性, 而城市隧道因其埋深通常较浅, 且人口密集, 周边建筑物和公共设施较多,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沉降, 对周边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影响较大。拱顶的下沉量容易超出报警值, 因此拱顶下沉的量测主要用于控制变形, 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佑荣, 唐辉明.岩体力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9:157-158.

[2]北京市标准.DB11/490-2007,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S].北京: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7.

[3]卫管一, 张长俊.岩石学简明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5:45, 48.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 TJ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4.

[5]张顶立, 黄俊.地铁隧道施工拱顶下沉值的分析与预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年10期.

[6]胡惠林.隧道拱顶沉降累计值数据分析[J].山西建筑, 2011年第17期.

[7]马建军.爆破应力波中远区破岩作用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5年第28卷第2期.

星巴克中国“下沉” 篇2

目前,星巴克2012财年第一季度34亿美元的营收中,亚太及中国市场净收入仅为1.66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8%。

这让霍华德•舒尔茨对中国市场有信心。在4月18日的“星巴克伙伴及家属论坛”上,霍华德•舒尔茨发布了星巴克在中国重点发展的蓝图: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星巴克全球第二大市场,到2015年星巴克将在中国70多个城市运营超过1500家门店,这意味着,今后平均每四天在中国就会有一家新的星巴克门店开业,甚至更快。

围绕“全球第二大市场”,星巴克正在做着什么?星巴克又将为扩张做出哪些努力?

到二三线去

开店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但在霍华德•舒尔茨眼中,情况却不是这样。分析2011年的营业收入数据得出:星巴克收入的91%来自于店内零售咖啡和零食,饮料又占据了店内销售额的75%。所以,开店被霍华德•舒尔茨视为星巴克增收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星巴克公司2012财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显示,亚太及中国市场净收入为1.746亿美元,比2011财年第二季度高出32%。这得益于过去12个月净增的98个新的公司直营店的增量收入,以及其他门店18%的销售额业绩增长。

星巴克中国总裁王静瑛对开店的前景也表示乐观:未来,星巴克的咖啡店将拓展进入更多的二三线城市。

霍华德•舒尔茨对这种下沉战略也表示了认可:“本来,在对中国市场不了解的情况下,进入新市场会有些忐忑。但事实打消了我的疑虑,二三线城市新门店的表现,甚至要好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门店。”

中投顾问研究员萧宇嘉给《英才》记者做了这样一个分析:星巴克在美国拥有1.08万家分店,美国业绩占星巴克全球的绝对优势。在中国,1500家分店的总数虽说不多,但是,受益于国内各种成本相对较低,以较小规模超过美国本土,达到22%的利润率,并非难事。

显然,开店是目前星巴克在中国扩张最受青睐的方式。因此,王静瑛对开店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同所有跨国公司一样,中国各个地区习俗文化的差异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所以,星巴克开店,不是单纯的把门店以同样的方式复制,而是要保证每个门店的独特性。

自霍华德•舒尔茨重新上任之后,对产品创新更为关注,甚至将产品研发的权限“下放”到了每一个市场。也正因此,因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口味,星巴克更愿意为顾客提供他们所期望的地方特色产品。

曾供职过星巴克公司的博斯咨询公司高级经理张邕向《英才》记者表示,星巴克董事会对于中国星巴克门店的回报率具有较高的要求,甚至高于美国本土市场。“咖啡馆业务是星巴克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提高咖啡馆的盈利能力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比如说,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店面租金适当延长咖啡馆的营业时间,增加食品和饮料的种类,根据咖啡馆的定位,与广告主达成合作等,这些都是适合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

走出咖啡馆

在星巴克人的眼里,咖啡馆是公司的灵魂。星巴克中国公共事务部传播总监王星蓉向《英才》记者反复强调:咖啡业务始终是星巴克的核心业务。

不过,星巴克的咖啡馆在中国面临着尴尬。

萧宇嘉认为,中国市场很大部分消费者未形成经常喝咖啡的习惯,不少消费者去星巴克仅是为了休息或是见客户之类,而期间或者不点饮品、或者象征性地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咖啡馆的营收。

好在,这种消费习惯并不违背星巴克的初衷——这是星巴克与顾客建立起联系的方式。但是,仅靠1500家咖啡馆,就要把中国打造成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显然不够。

星巴克咖啡公司中国与亚太区总裁约翰•卡尔弗对《英才》记者坦言:“中国市场远远不是1500家店就能够满足的。对于中国,星巴克所持的是长期投资的理念。未来,星巴克将在品牌和员工方面有更大的投资,以继续挖掘这个市场的潜力。”

霍华德•舒尔茨也表示给中国市场开绿灯。他补充道:“为了保证星巴克在各个市场的成功,公司对组织架构进行了非常大的调整,亚太市场的决策权将直接交给地区总裁,这将提高本地的决策实施效率。”

放权的同时,星巴克还积极向其他业务领域推进。

数据显示,2012财年第二季度,星巴克渠道开发净收入为3.215亿美元,比2011财年增长了57%。“这得益于星巴克品牌和泰舒品牌的K杯包装咖啡的销售,以及在直接销售模式下包装咖啡所获得的收入。”舒尔茨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今年二季度,星巴克扩大了零售业务,将新产品引进了多个渠道,在中国实现了连续7个季度超过20%的销售额增长。”

换言之,今后消费者在店里喝星巴克,或者将咖啡产品带回家,同样是星巴克的商业诉求。甚至,消费者可以在星巴克之外,买到星巴克咖啡的产品。

实际上,星巴克一直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不遗余力。2012年3月,星巴克推出首款家用咖啡煮制机。2012年4月,星巴克首次在中国推出新的烘焙咖啡品种,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产品线。

更引人注目的是星巴克在云南进行咖啡采购的动作。基于对云南咖啡品质的认可,今年初,星巴克与云南当地企业爱伲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以此来提高星巴克在云南地区的咖啡采集总量,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张邕看来,为打造自己的咖啡帝国,星巴克正在对各个环节进行布局。“鉴于北美市场的饱和,中国将成为星巴克着力发展的市场。如果星巴克对中国市场投入多一些魄力和耐心,目标的实现不会太难。”

沉井下沉施工要点探讨 篇3

沉井原先是用于桥梁墩台、重型厂房与各种工业构筑物 (如煤气罐、高耸塔架等) 的一种深基础, 现逐渐发展成为埋入软土层内各种地下构筑物和人防工程围护结构的一种形式。简单说, 沉井是先在地面或地坑内制作开口钢筋混凝土井身, 待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在井筒内分层挖土运出, 随着挖土和井内土面的逐渐下沉, 沉井筒身借其自重或其他技术措施克服与土壁之间的摩阻力和刃脚反力, 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后封底。

沉井施工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施工方法, 主要适用于淤泥质地基和砂性地基。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 具有施工安全可靠、开挖土方量少, 可节约大量的金属围护材料和人工、节约投资以及加快施工进度等优点。根据沉井的形状不同, 可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沉井。相对方形沉井来说, 圆形沉井具有较好结构受力特性, 刚度大、配筋量小、能承受较大的外荷载。

沉井开挖下沉施工中首要问题有两点:一是应严格控制下沉偏移;二是应事先取得可靠的地下水资料, 选择合理的排水方法, 预备足够的抽水能力, 这是保证沉井顺利施工的重要前提。

2 沉井的构造要求

沉井由刃脚、井壁、隔墙与底梁、凹槽、封底与底板、顶盖、井孔、射水管或探测管等组成。主要构造的作用及要求:

2.1 刃脚

作用:减少沉井下沉阻力, 切土下沉, 封闭与阻止壁外流砂或泥浆涌入井筒内的作用;制做要求:刃脚混凝土强度按规范不低于C20, 踏面宽度一般为200~400mm, 斜面倾斜角应大于45度, 当在松软土中下沉时, 应适当加宽至400~600mm, 其踏面宽度和斜面高度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来确定。此外, 刃脚的长度也很重要, 当土质坚硬时, 刃脚长度可以短些, 当土质松软时, 一般可达到1.5-2米。

2.2 井壁

作用:下沉挡土、挡水及克服摩擦阻力的作用。施工完毕后, 做为基础或基础一部分, 或工井、竖井及其它构筑物井壁;制做要求:为减少土壤摩擦力, 井壁通常做成台阶式 (宽度一般为100-200mm) , 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5, 壁厚0.4~1.5m, 每节高度6~8m, 井壁内预埋各种管路。

2.3 隔墙与底梁

作用:加强整体刚度, 防止突沉, 减少挠曲应力, 并分成多个井孔有利于控制沉井下沉方向;制做要求:厚度0.6~0.8m, 底面高出刃脚踏面0.5-1m, 若与刃脚平齐应留过人孔。

2.4 封底与底板

作用:隔离地下水力联系, 凹槽增强井壁与底板的联结强度;制做要求:槽深不小于150mm, 采取不排水下沉时距刃脚2.5m以上。

3 沉井工程施工要点

在沉井制作完成后, 设计强度要达到以下要求:第一节的混凝土强度到达100%以上, 余下各节达到70%以上, 才能开始下沉施工。井壁的预留孔洞要在沉井下沉前封闭, 应沿着竖向方向对称设置标高控制点, 使用水准仪对沉井的下沉深度和倾斜状态进行测量控制。分块对称地按顺序凿除混凝土垫层, 采用先内后外的方法, 并立即清理混凝土垫层, 空穴应马上用砂或砂土进行回填, 最后才能凿除混凝土刃脚定位支点处混凝土。下沉过程中, 当沉井里的空间比较小, 应采用人工利用风动工具破土方法, 再将井里的土运出;当沉井里空间较大时, 可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挖土并在井边设置提升架, 利用卷扬机将井内土取出。对于沉井挖土有如下规定:要求分层、均匀、对称地进行挖土;下层过慢要采用助沉措施;下沉过快时, 要保留刃脚周边的土, 先挖中间的土层;按勤测勤纠的原则进行下沉施工。在进行沉井下沉时, 应有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指挥, 使各项工作能够相互协调, 保持一致的进度。当沉井下沉到靠近沉井设计标高约1米处, 应控制下沉速度, 在下沉深度离设计标高约有50~200mm时应注意采用人工挖土进行修正, 当8h观测总沉降量小于等于10mm时, 可以进行封底施工。

4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施工的质量是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的, 为保证沉井位置不会出现偏移, 就需要保证沉井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下沉, 不出现过大的偏斜。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和土质的不同, 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这就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发生倾斜是在入土较浅时, 那么只要在刃脚较高的一边加强挖土即可。如果在入土较深时, 那么井壁周围的土压力也会加大, 此时, 可采用高压射水管沿着井壁高的一边外侧插入土中, 以此来破坏土层, 这里的关键在于破坏土层。此外, 条件允许的话, 还可以采用沉井顶部加配压重的方法来纠正沉井的倾斜。下面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4.1 井壁摩阻力问题

4.1.1 摩阻力太小

沉井下沉到接近设计标高的位置时, 如果土层软弱摩阻力过小, 就会造成不稳定, 这时就会出现超沉的问题。此时, 解决问题的措施如下:可以用向井内注水的办法来增加对沉井的上浮力, 此法适用于不排水下沉法;若是采用排水法下沉的, 可以提前放置块石或混凝土块在沉井刃脚斜面设计标高处, 使沉井最后落在块石或混凝土块上;当然根据具体情况还有其他的阻沉法, 如在沉井内部设下横担梁, 在井壁外侧设挑翼搁在地面上, 增大刃脚的正面阻力等等。

4.1.2 摩阻力太大

沉井下沉过程中, 土的摩阻力一般会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那么沉井会在沉井自重小于井壁摩阻力的时候停止下沉。此时, 减小摩阻力或加大沉井重量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具体如下:若沉井是分节下沉的, 那么就可以接高沉井或顶部加配重。为减小正面阻力, 可以利用水枪机掏刃脚下的土层, 且挖空高度不宜过大。还可以用高压水冲射外壁, 或是在制作沉井时就将井壁抹光或涂油减少摩阻力。在不排水下沉时, 为减少浮力, 可以由井内抽水, 但流砂处不宜采用此法。

4.2 沉井出现裂缝

沉井施工中不允许有超过设计规范要求的裂缝出现。沉井主要出现裂缝的原因有:沉井施工的质量差, 下沉过程中沉井上部被卡住, 设计验算与实际情况不符、支承点太多, 有不对称的荷载存在沉井周围, 由于沉井倾斜产生的较大侧压力, 竖向配筋不符与沉井悬吊坑中的承载力时将沉井拉出裂缝等等。沉井出现裂缝的处理如下:若井壁出现宽度为O.5mm-1.Omm的裂缝时, 一般可以不做特殊处理 (设计另有规定除外) , 以环氧树脂将其缝封闭即可;若裂缝宽度达lmm以上, 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可采用在井壁 (出现裂缝) 上钻孔安装牵钉的方法。

5 工程实例

集美新城集美大道220k V及110k V架空线路缆化工程共有七座工作井和接收井, 顶管长度约120米, 内径为3米, 采用C25商品砼进行浇筑。其中一个工作井与一个接收井位于集美大道与同集路交叉口两侧, 平面尺寸分别为10.4*11.4M和9.5*10.0M, 井壁厚度0.8米, 工井高度11米, 下沉深度分别为14.1M和13.6M, 井底标高为-8.036M和-7.15M。工作井位于集美大道与同集路交叉口南侧, 接收井位于集美大道与同集路交叉口北侧, 基槽开挖范围主要为素填土, 沉井地面标高位置+6.50m, 根据地勘报告, 地下稳定水位2.3m, 沉井位置自上而下所穿越的土层有: (2) 素填土 (6) 粉质粘土 (9) 残积砂质粘土, 井底位于残积砂质粘土层中, 但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夹杂一些软弱土层 (如海泥等) 。

5.1 本工程施工方案

(1) 工程顶管工井为沉井结构, 沉井下沉施工方法为排水开挖下沉法, 工作井施工区域占地30m×30m=900m2, 接收井施工区域占地30m*15m=450m2。根据实际工作经验, 地勘报告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符, 在施工过程中, 先开挖一个约3m深的基坑, 并在基坑的井位铺设砂垫层和素砼垫层, 之后进行沉井的制作。考虑到施工位置软硬土层, 故工井施工分为两次制作二次下沉, 首先是第一节井壁高度为7米 (包括刃脚) 的制作, 第二节井壁高度为7m的制。第一节井壁浇捣、养护且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下沉。进行第二节井壁的模板制作要在第一节井壁下沉至地面约0.5m且相对稳定后开始, 同样对第二节井壁进行养护且砼强度达到70%后开始下沉到到达设计标高, 等待下沉稳定后开始封底及顶板的施工。

(2) 本工程在沉井位置有夹杂软土层, 下沉过程应做好遇软土层进行换土的准备, 事先准备几车粗砂和枕木, 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认真观察土层, 根据现场经验, 事先判断是否有软弱土层, 如发现软弱土层, 在软弱土层位置应及时进行换填或在刃脚处垫以枕木, 防止沉井出现较大歪斜后再进行纠偏。

5.2 施工过程监测

沉井下沉的过程, 常常会对周边的管线产生影响, 因此, 我们必须采用监测保护措施, 对沉井施工过程中的姿态监测的同时对沉井影响范围内的公用管线进行保护加固。

本工程监测措施如下:在沉井拆模后, 在三个仪器检测站的相对应处井壁上以200mm为间距弹出横纵的墨线, 引测三个基准点至基坑外侧并加以保护。然后, 为了方便进行分析对比, 要测量并记录下沉前的各项原始数据, 以作为今后监测中的原始依据。以此来控制沉井在下沉过程中井体的偏斜、扭转量。本工程在下沉过程中有出现偏斜, 高低偏差控制在200-300mm范围内。

主要监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保沉井的施工符合标准, 沉井下沉达到设计要求;二是确保在沉井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周围的管线造成不良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沉井施工工艺的核心是能够将沉井顺利下沉到位。设计之初要充分考虑影响沉井下沉的多方面因素, 逐一克服, 确保沉井顺利下沉到位。一旦在这一环节上疏忽, 或出现问题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将产生更大的浪费和严重的后果。沉井下沉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监测, 出现偏差时要分析原因及时调整。其中, 重率是沉井结构设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一定要结合沉井下沉遇到的不同地质条件精心设计。沉井助沉措施要预先设置, 以防万一, 不要到下沉困难时再想补救措施, 那样会极大地增加施工难度。

沉井施工技术是土建工程中地基与基础部分的一项补充, 经过不断实践、研究与应用, 将为设计、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因此希望广大土木工程师们能多总结经验, 在工法创新方面推陈出新, 使沉井工程施工更加安全快捷、经济实用, 更加广泛地应用到工程建设。

摘要:沉井挖土下沉是沉井施工中的一道重要的工序, 也是施工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重要环节。本论文结合工程实际, 简要说明了工程中施工方案, 分析了沉井在下沉过程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沉井,施工要点,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性格的下沉 篇4

所谓成就感,或是价值实现,实际上是自我价值观得以客体化并获得认同,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的外化,因而每个人的成就,都会打上鲜明的个性特征。做企业亦是如此。企业人格化的首要对象,就是它的领军人物。无论中外,那些强大的企业,几乎都与一个卓越的领导者紧密关联,有些甚至两者之间可以直接划等号了。例如当人们说“史蒂夫·乔布斯=苹果”、“联想=柳传志”时,有谁会反对呢?

发挥作用的媒介是决策。企业的运转,必然是在一个个的决策之下,决策,则是自我内在与外在情境互动的综合结果。在此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内在因素除了智商、经验等理性范畴之外,还有性格、情感的“隐性”范畴,后者甚至发挥了更加根本和关键的作用,往往决定了人们“理性”思考的方向。我们由此将性格与情感视为驱动决策的隐规则的“双翼”,并通过本期封面专题,详细探讨了它们是如何影响决策的(P52)。

当决策者的性情通过决策植入到企业时,将在两个层面开花结果,首先是战略或商业模式层面。这在中国企业尤其普遍,每每所见的“强人企业”(也包括创业企业),大多是引领着一些诸如“扩张”、“农村包围城市”、“规模制胜”等的企业发展模式。他们不乏气魄,善于运筹帷幄,喜欢独辟蹊径,经常思考的是如何找到新的蓝海;他们也会投入技术,也关注产品,但是相比而言,商业模式更重要,因为“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就成功了一半”。

西方企业家,也会非常在意战略与商业模式的创新,但是我们也越来越发现,他们同时也将自己的性情与志趣,很大程度地投射到了第二个层面——产品层面。典型的,例如乔布斯之于iPhone手机、苹果电脑,佩奇、布林之于谷歌搜索引擎,卡梅隆之于电影《阿凡达》,乃至全球第一的EI Bulli餐厅之于它的魔幻厨艺(P100)……这些产品与企业创始人或领军人物的性情一脉相承,而这些斐然的个性,甚至还成功地在那些传统产业市场、极度竞争的红海市场,打开了蔚为壮观的局面。

遍看中国产品,我们不得不遗憾地说至今还没有谁能冠盖群芳,没有哪一款商品能让人有如此深刻的地记忆,问题可能就在于我们的企业家们到底有多少、多大程度“沉”下去了。还是如郎咸平批判的那样,是中了中国文化之毒而被“浮躁”、“投机取巧”、“僵化思维”所俘获了?

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 篇5

1.1 工程概况

XX大桥北锚碇为重力式锚碇, 基础采用沉井结构形式。沉井平面分20个井孔, 顶面高程+4.3m, 基底标高-48.5m, 置于密实卵砾石层。沉井顺桥向69.0m, 横桥向58.0m, 竖向分十一节, 除第一节为钢壳混凝土沉井外, 其余十节均为钢筋混凝土沉井。设计竖向高度划分为:第一节沉井高6m, 第二~十节沉井高均为5m, 第十一节1.8m。

1.2 地质条件

根据《XX大桥南、北锚碇抽水试验报告》中的试验结论, 北锚处含水层发育, 岩性主要为粉砂、细砂和圆砾, 厚度大, 分布均匀;地下水为潜水~微承压水, 试验期间静止水位标高为2.17m~2.19m。

2 本文研究内容

2.1 沉井下沉施工方法研究现状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对沉井下沉施工方法描述:“沉井不排水进行挖基, 是沉井下沉的基本方法, 故条文推荐首先采用。”“一般不应采取抽水除土下沉方案”。

2.2 XX大桥北锚碇沉井施工特点及难点:

本沉井基础的平面尺寸为国内陆地沉井之最, 下沉规模居世界前列;沉井处地质以砂层为主, 且粉砂和粉细砂层较厚易出现涌砂等不利状况;施工中沉井一旦出现偏斜, 纠偏困难;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不可见, 下沉过程中降排水对长江大堤及附近构造物有不同程度影响, 必须采用先进的监控措施和施工控制手段。

由于《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对沉井下沉施工一直推荐不排水下沉方法, 以及XX大桥北锚碇沉井施工特点及难点, 本文研究方向为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3 沉井及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简介

沉井是修筑地下工程和深基础的一种构筑物, 在地面上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井筒形状作为基坑坑壁的支撑, 在井壁的保护下, 用机械和人工在井内挖土, 使其在自重作用下克服与土壁之间的摩阻力, 不断下沉而就位的一种地下构筑物。

沉井结构和沉井施工的特点是:结构截面尺寸和刚度大, 承载力高, 抗渗、耐久性好, 内部空间可利用, 可用于大深度 (可达50m) 地下工程的施工;施工不需复杂的机具设备;可用于各种复杂地形、地质和场地狭窄条件下的施工, 对邻近建筑物有一定影响;当沉井尺寸较大, 在制作和下沉时能机械化施工;比大开挖施工大大减少挖、运、回填土方量, 提高施工速度, 降低施工费用。

沉井下沉主要通过从井孔除土, 清除刃脚上正面阻力及沉井内壁阻力, 依靠沉井自重下沉。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在沉井四周设置降水井, 通过抽水降低沉井下沉区域的地下水位, 消除或减少沉井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 起助沉作用。

4 与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的适用比较

排水下沉施工方法适用于稳定土层且渗水量小的情况 (即沉井底渗水量每平米<1m3/h, 排水不产生流砂) 。劳动条件好, 挖土准确, 容易控制和纠偏, 沉至设计标高后能直接检查基底, 可进行干封底。

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适用于沉井内有大量涌水或大量翻砂, 土质结构不稳定, 不能排水或排水效率低的情况。

5 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在XX大桥北锚碇沉井施工中的运用

5.1 下沉系数计算

根据不同工况计算沉井下沉系数并确定接高、下沉组合, 计算公式如下:

K= (G+G′-F) / (R1+R2) , 式中:

G———已浇筑沉井的总重

G′———施工荷载, 按0.2t/m2进行计算

F———水的浮力

R1———刃脚及隔墙底面的正面反力, R1=S×Pu, S为与地面接触的沉井投影面积, Pu为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R2———沉井的侧壁外摩阻力, R2=∑τi×Ai, τi为地基的极限摩阻力, Ai为沉井进入土体的侧壁外接触面积。

沉井下沉所需的起动下沉系数K≥1.05~1.25。计算中按沉井下沉到位时在全截面支承时下沉系数K<1在半刃脚支承时下沉系数K>起动下沉系数进行控制计算。通过对比, 沉井分四次接高下沉的下沉系数较好。综合考虑降排水施工能力、降排水对长江大堤的影响及沉井下沉计算分析, 前4节采用整体降排水下沉施工, 降排水下沉一次整体下沉前4节 (19m高) , 后7节分三次 (⑸+⑹、⑺+⑻、⑼+⑽+⑾) 采用不排水下沉施工。

5.2 地基处理

由于沉井规模大, 浅表地基承载能力差, 为确保下沉稳定, 需对标高-15.0m以上范围内地基进行加固。为防止接高时出现突沉和下沉时不均匀沉降, 经计算要求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350Kpa, 且在沉井基础内加固要相对均匀。同时应注意不对地基加固过强, 以免下沉初期对沉井隔墙底部土体过分开挖, 形成仅刃脚 (井壁) 支撑的不利工况。地基处理采用砂桩复合地基加固法, 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加固深度和影响范围等需通过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地基加固后用级配较好的石屑和中粗砂换填地表软弱土层, 换土厚度为3.5m。

5.3 降水井布置

降水井在基坑外围布置2圈, 共布置32口降水井 (4口备用) 。考虑出水量较大, 降水时间较长可能对深井造成损坏, 降水井深度35m。考虑下沉过程中深井降水必须保证沉井周边地下水位低于沉井下沉开挖面1~2m, 降水井安装自动水位控制器。

5.4 场地布置

降排水下沉施工采用高压水流冲刷井内土体形成泥浆, 再用泥浆泵抽至井外, 经泥浆池、沉淀池沉淀后, 水流入蓄水池经高压水泵流入井内循环利用, 挖方在沉淀池沉积并弃运。场地布置主要包含泥浆池、沉淀池、蓄水池、弃土运送便道、井内吸泥下沉设备及各种管路布置。

5.5 吸泥设备布置

每个吸泥施工井孔内布置2支高压水枪和一台泥浆泵, 采用高压水流冲刷沉井底部土体形成泥浆, 用泥浆泵将泥浆排向井外。共配置24台高压水泵, 其中20台供10井孔吸泥机工作时高压水枪工作, 其余4台作为备用下沉设备。

5.6 人工开挖及抽垫

人工开挖及抽垫是沉井下沉工作的第一步, 抽垫时一定要对称均匀, 分段进行, 使沉井不均匀下沉量达到最小, 防止沉井产生较大的倾斜。刃脚及分区隔墙处垫块在钢壳拼装完成之后抽取出来, 此步骤只剩一般隔墙下的垫块, 由内向外分节段对称均匀进行抽取。

5.7 吸泥施工

冲吸泥下沉的总体顺序为先内再外。先用高压水枪冲刷沉井内中央井格, 形成大锅底, 然后扩大对称均匀冲吸其它四周的井格, 逐步让沉井刃脚下沉。

6 排水下沉施工结果

沉井首次排水下沉从5月18日开始至6月2日沉降到设计埋深, 累计沉降15.3m, 平均下沉速度约为0.96m/d。如果使用不排水下沉方法组织施工, 按平均下沉速度0.5m/d计算, 预计至少还要15天才能下沉到位。

沉井首次下沉到位后, 顺桥向倾斜度1/325, 横桥向倾斜度1/689, 沉井扭转角3′4″, 沉井顺桥向最大偏位60mm, 横桥向最大偏位91mm, 沉井几何姿态正常, 远远小于设计和规范的限值 (设计要求终沉验收沉井倾斜度≤1/100, 平面扭转角度≤30′, 沉井顶板中心与理论中心在任意方向偏差≤50cm) 。

结语

排水下沉施工进度大大提前, 节省大量施工经费, 劳动条件好, 挖土准确, 容易控制和纠偏, 但需密切注意控制地下水位, 防止大量涌水或大量翻砂。

沉井施工前, 应当结合地质详勘资料布置必要的地质钻孔, 详细掌握沉井区域地质情况, 结合初勘过程的抽水试验结果安排相应的抽水试验, 会同设计方对结构构造细节进行调整。根据所掌握的沉井区域地质和地层降水情况, 结合自身施工设备及施工经验预设合适的助沉措施。

沉井下沉前应沿井壁四周贴井壁堆放中粗砂, 下沉过程中应及时补充。

沉井排水下沉中取土应对称均匀进行, 下沉初期 (下沉深度<15m) 应保持沉井底部良好的支撑, 不可过分取土, 避免仅刃脚 (井壁) 支撑的工况出现。排水下沉过程中注意向仓内及时补水, 保证仓内水位始终高于地下水位1~2m, 防止翻砂。

应遵循"下沉即纠偏, 纠偏即下沉"的理念和原则, 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施工应针对沉井当前状态适时调整, 做到稳定下沉, 和缓纠偏。

沉井下沉就位前应严格控制下沉速度, 严禁沉井底部大面积塌空。吸出泥砂不可排放或堆积于沉井周边, 以免产生偏载影响沉井下沉。

下沉缓慢或停止下沉时, 应采用适当助沉措施下沉, 不可完全掏空刃脚踏面下土体。沉井下沉至接近设计标高时, 应注意减少对沉井基础承载地层的扰动。在保持隔墙下踏空时, 不可继续对隔墙范围内土体进行吸泥下沉作业。

制定详细的施工监控实施细则, 并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严格执行, 以指导下沉作业。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监控设备、测点和基准点的保护, 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摘要:本文对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作了重点介绍, 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浅析, 供从事沉井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参考, 期望对此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浅析能对以后沉井的施工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浅析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M] (JTJ001-97)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M] (JTJ041-2000)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 (JTG F80/1-2004)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4]文德云。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技术手册[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5]陈希哲。土力学地基基础。第二版[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6]段良策, 殷奇等。沉井设计与施工[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

[7]杨文渊, 徐犇。简明公路施工手册。第二版[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大型沉井的制作与下沉 篇6

1 模板施工

1.1 模板设计要包括以下内容:

1.1.1 模板的形式和设计材料的选择。

1.1.2模板及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 其中包括支杆支撑面积的计算, 受力铁件的计算, 垫板厚度及木材接触面积的计算。1.1.3防止吊模变形和位移的措施。1.1.4模板及其支架在风载作用下防止倾斜的构造措施。1.1.5各部分模板的结构设计, 各节点的构造、以及预埋件、止水板的固定方法。1.1.6隔离剂的选用。1.1.7模板的拆除程序、方法及安全保证措施。

1.2 井壁与顶板连续施工时, 井壁内模立柱不得同时作为顶板模板立柱。

顶板支架的斜杆或横向连杆不得与井壁模板的杆件连接。井壁模板可安装一侧, 绑完钢筋后, 分层安装另一侧模板, 或采用一次安装到顶而分层预留操作窗口的施工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 应遵守如下规定:

1.2.1 分层安装模板, 其每层层高不宜超过1.

5m, 分层预留窗口, 窗口的层高不宜超过3.0m, 水平净距不宜超过1.5m, 斜壁的模板及窗口的分层高度应适当减少。1.2.2当有预留孔洞或预埋管时, 宜在孔口或在管孔外径1/4-1/3高处分层;孔径或管外径小于200mm时, 可不受此限制。1.2.3分层模板即窗口应事先做好连接装置, 以便迅速安装;安装一层模板或窗口的时间, 应短于浇筑混凝土间歇时间。1.2.4分层安装模板或窗口模板时, 应严防杂物落入模内。

1.3 止水带应符合以下要求:

1.3.1 塑料或橡胶止水带的形状尺寸及其材质的物理性能,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且无裂纹、无气泡。

1.3.2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 不得采用叠接;接缝应平整牢固, 不得有裂口、脱胶现象;T字接头、十字街头和Y字接头, 应在工厂加工成型。1.3.3金属止水带应平整、尺寸准确, 其表面的铁锈、油污应清扫干净, 不得有砂眼、钉孔。1.3.4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 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1.3.5金属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位应涂防锈和耐腐涂料。1.3.6止水带安装应牢固, 位置准确, 其中心线应与变形缝中心线对正, 带面不得有裂纹、孔洞等。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等。

1.4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管, 预埋件的安装必须牢固, 位置准确。

安装前应清除铁锈和油污, 安装后应做标志。

2 钢筋施工

钢筋工程施工及安装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现行规定和设计要求。加工前对现场原材料进行重试, 合格后方可使用。并符合下列要求:

2.1 根据设计保护层厚度, 钢筋级别, 直径和弯钩要求确定下料长度并编制钢筋下料表。

2.2 钢筋连接的方式:

根据钢筋直径、钢材、现场条件确定钢筋连接的方式, 主要采取绑扎、焊接、机械连接方式。

2.3 钢筋安装质量检验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安装完毕的钢筋进行隐蔽验收。

3 混凝土施工

3.1 大型钢筋混凝土沉井应整体浇筑, 整体下沉, 工艺难度很大, 施工时特别要加强质量控制。

一般对于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均有较高的要求, 设计上有抗冻、抗渗、抗裂的要求。对此, 混凝土施工必须从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供应、浇筑、养护各环节加以控制, 以确保实现设计使用功能。

3.2 大型钢筋混凝土沉井的结构设计时, 一般的井壁最厚处可达几米以上, 最薄厚度也在0.

7m以上。由于承受的荷载大、整体质量要求高, 往往不允许留设施工缝要求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因此, 该混凝土的浇筑应按大体积混凝体结构考虑。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后, 水泥水化热量大而聚积在内部不易散发, 浇筑初期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升高, 而表面散热较快, 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 而表面产生拉应力, 如温差过大 (20℃.-30℃) , 则混凝体表面会产生裂缝。在浇筑后期, 当混凝土内部逐渐散热冷却产生收缩时, 由于受到基底或已浇筑的混凝土的约束, 接触处产生很大的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当时龄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 便会产生裂缝, 甚至贯穿整个混凝土断面, 由此带来严重的危害。

要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产生裂缝, 就要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这就必须减少浇筑后混凝土内外温差, 不宜超过25℃。为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应优先选用水热低的水泥, 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 掺入适量的粉煤灰, 其掺量一般以15%~25%为宜, 降低浇筑速度和减少浇筑层厚度;采取蓄水法或覆盖法进行人工降温措施;必要时经过计算或设计单位同意后浇带或施工缝, 且分层分段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一般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三种。全面分层法要求的混凝土浇筑强度较大, 斜面分层法混凝土浇筑强度较小, 施工可根据结构物的具体尺寸、捣实方法和混凝土供应能力, 认真选择施工方案。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斜面分层法。

4 下沉

4.1 一般要求

4.1.1 沉井下沉前, 应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地

址资料来决定是否需要增补施工勘探, 为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提供准确依据。4.1.2沉井下沉前, 应对沉井附近的堤坝、建筑物和施工设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并在下沉过程中, 经常进行观测, 观查基线、基点的设置情况。4.1.3沉井下沉前, 应详细调查施工期间内的洪讯、凌汛、河床冲刷、通航及漂流物等情况, 并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具体措施, 确保安全。

4.2 施工要点

4.2.1 沉井下沉时共有排水除土和不排水除土两种方法。

通常采用不排水除土的方法。采用排水除土下沉的方法要有安全措施, 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4.2.2沉井下沉时, 不宜采用爆破方法。遇到石块、岩层等特殊情况, 经有关方面批准采用爆破出土和炮震助沉方法时, 应严格控制药量。4.2.3沉井完成并准确就位后, 再开始抽出垫木, 不论沉井大小, 此项工作均要求在2-4h内完成。抽出垫木前, 应对垫木分组编号, 准备回填的砂料, 测量刃角标高沉井中线。在统一指挥下, 按规定顺序分组, 对称、同步向沉井外将垫木抽出。并用中、粗砂及时回填。4.2.4下沉过程中, 应随时掌握土层变化, 分析和检验土的阻力与沉井重力的关系, 选用最有效的下沉方法, 并做好下沉记录。4.2.5当出现沉井自身重力偏轻下沉困难时, 可采用井外高压射水、降低井内水位等方法下沉。4.2.6沉井下沉时, 应自中间向刃角处均匀对称出土, 排水出土下沉的沉井底节, 其设计支撑位的土, 应在分层出土中最后同时挖出。有多个井室组成的沉井, 应挖至各井室之间出土面的高差, 并避免内隔墙底部下沉时受阻。

5 封底

5.1 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 在封底之前应检验基底的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

基底面应平整、无浮泥和残留物。清理干净的基底有效面积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5.2 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时应进行沉降观测, 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封底。

5.3 经检验合格后, 应及时封底。

当渗水量上升速度小于等于6.0mm/min时, 可用浇筑普通混凝土方法封底, 否则应采取水下混凝土封底。

5.4 采用刚性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封底时, 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50~200mm。

封底的导管根数应有导管作用半径和封底面积确定。多根导管灌注混凝土的顺序以不发生混凝土夹层为原则, 并使各导管同时所浇筑的混凝土保持大致相同的标高, 每根导管灌注的首批混土应经计算确定。

5.5 在灌注过程中, 应注意随着混凝土面的升

高而随时提高导管, 使导管埋深始终与导管内混凝土下落深度相适应, 单根导管的最小埋深应根据不同灌注深度来选定, 一般在0.6~1.5m范围内;多根导管的最小埋深应根据导管的不同间距来选定, 一般在0.6~1.6m范围内。

5.6 灌注过程中应通过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和

导管埋深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一般要求导管口处混凝土堆高h不宜小于0.5m;流入沉井内混凝土形成的流动坡度不陡于1;5, 导管内不能进水。

5.7 混凝土面的最终灌注高度, 应比设计值高

出150mm以上,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再抽水, 凿除表面的松弱层。

变革组织,管理下沉 篇7

变革中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组织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组织结构的本质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战略决定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反之,组织结构也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的,因而组织结构必须随着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

从全球范围来看,有五种发展趋势正在企业的内部上演并逐步深化:国际化、信息化、智慧化、交互式沟通、体验和资源整合。其中,与客户接触最多的就是交互式的沟通和体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带来极为丰富的物质需求,另一面也促使用户需求不断成长。用户需求正在趋向于更加多样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因而,当面对这种复杂多变的动态竞争环境时,企业要想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其组织结构不可避免地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从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正呈现出新趋势,其特点是:首先,组织重心向两极化发展。一方面,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和复杂,另一方面,面向服务用户的界面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和温情化。其次,组织结构外形更加扁平化。在服务于企业目标实现的大前提下,如何保障决策能更快速、有效地进行贯彻和实施,是组织层面极为关键的一个难题,而更加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再次,组织运作更加柔性化。从传统的企业管理来看,组织结构体现了工作的责任范围和权利分配,因而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往往比较僵化,但在企业面对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和更加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时,组织运作更多是围绕工作流程而不是围绕部门的职能而建立的,柔性化的组织运作可以使工作更加顺畅,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最后,组织结构的动态化。组织结构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团队组织、动态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的组织结构形式相继涌现。

从国内企业的管理实践来看,组织结构的变革也在不断上演,这种变革的源起从宏观角度来看是由于企业战略的进一步明确或调整;从微观层面来看,则更多是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客户需求的充分满足,而这种满足来自于更加快速的决策效率和更加灵活的服务产生的效果,因而部分决策权的下沉成为组织变革的必然方向。

组织创新的启示意义

无论是海尔的自主经营体模式,还是海底捞的让每位员工都拥有终端决策权的管理创新,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提供选择权来激发员工的自主性、通过企业氛围的营造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充分授权来释放他们的创造性。通过组织的创新,两家企业都实现了员工价值创造的最大化,从而达成了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那么,这种模式能否广泛推广?对国内的企业又有何借鉴意义?

权利分配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永恒话题,可以说,组织架构的模式决定了权利分配机制。而组织中决策权的下沉就意味着一线的员工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这也是海尔和海底捞取得成功的关键。如今,服务客户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来说,如何由生产经营型向服务型转型,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努力方向。而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给他们更大的工作自主性。

但是,“自主经营体”的模式并不是对所有的企业都适用,它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首先,要在具备一定管理基础的条件下才能进行适度放权,否则很容易造成管理的失控;再者,这种自主权的下放要与责任和利益匹配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最后,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这是实现绩效提升的基础。于此同时,这种模式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管理问题,由于过度放权和关注“自主经营体”,一方面会减少对新员工的关注、减少新员工的培训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各业务单元都采用自主的模式,难以建立员工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在员工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能力后,由于不满足于现状,又在缺乏成长空间的条件下,就会很容易产生离职的现象。

上一篇:文秘职业英语下一篇: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