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事故

2024-06-10

脚手架事故(精选九篇)

脚手架事故 篇1

目前, 建设项目中建筑结构不断变化, 高大、重载、大跨度脚手架不断涌现, 高层结构 ( 有转换层) 、地下结构、大跨度结构、大尺寸截面梁板结构不断增多, 对脚手架安全技术管理提出了高标准要求。

脚手架是由杆件、构配件通过安全连接, 构成具有施工作业、安全防护和承受荷载功能的临时结构架, 包括作业脚手架和支承脚手架两大类。为保证脚手架施工作业安全有序进行, 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必须对脚手架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使脚手架安全管理有的放矢。

本文针对大量的脚手架工程事故, 结合事故原因, 突出脚手架事故特点, 对脚手架事故进行了分类, 对脚手架事故成因做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1 近几年重大脚手架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1: 2010年某日, 某桥梁工程工人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 有一段支撑体系失稳造成垮塌。支撑架垮塌长度约38. 5 m, 宽为13. 2 m, 支撑高度约为8 m。

事故原因: 支架搭设有缺陷, 缺水平杆, 上碗扣设置不牢固 ( 上碗未锁紧、浮搁置) , 在支架受力加载过程中脱落, 使立杆步距加大一倍, 支撑架承载力下降; 支架的钢管扣件有质量问题, 未认真履行支架验收程序。

事故2: 2011年某日, 某水泥厂工地发生模板支撑架坍塌事故。混凝土柱高约8 m, 模板支撑属于高大模板支撑。

事故原因: 模板支撑架搭设存在缺陷, 架体立杆间距、步距相对较大, 无剪刀撑; 柱、梁、板实施一次性浇筑, 混凝土柱没有凝固, 继续梁、板施工, 致模板支撑侧弯失稳。

事故3: 2011年某日, 某综合楼工程发生高支模坍塌事故。综合楼工程正在进行屋面装饰梁板结构的混凝土浇筑, 高度为18. 6 m。

事故原因: 模板支撑架方案没有涉及高支模项目, 没有通过审批及专家论证; 模板支撑架搭设尺寸存在缺陷, 立杆间距、步距较大, 没有设置剪刀撑。

事故4: 2013年某日, 某工地四楼浇筑混凝土大概浇筑了一半, 突然四楼顶板模支撑架倒塌, 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原因: 模板支撑架搭设尺寸有缺陷, 立杆间距较大。无剪刀撑; 模板支撑下部进行交叉施工, 存在施工人员。

事故5: 2014某日晚上7时许, 某一处在建工地, 突然发生楼面支撑架坍塌事故。

事故原因: 模板支撑上部荷载超载; 搭设尺寸存在缺陷, 搭设尺寸与模板支撑承受的荷载不对应。

2 脚手架事故分类

经过对众多脚手架工程事故的调查分析以及对大量在建项目施工现场脚手架安全现状的实地考察, 把脚手架安全事故分成两类: 脚手架坍塌事故和脚手架高处坠落事故。

2. 1 脚手架坍塌事故

脚手架坍塌事故是指在荷载作用下使脚手架重心偏移, 导致脚手架整体失稳而倒塌。

脚手架坍塌事故主要分为操作脚手架坍塌和支撑架 ( 含模板支架) 坍塌。脚手架坍塌事故是脚手架安全事故的主要常发事故类型。根据脚手架坍塌破坏机理和形态, 又分为脚手架整体失稳坍塌事故, 脚手架局部垮塌事故, 局部与整体失稳同时发生。

脚手架整体失稳坍塌事故又可根据坍塌形式分为: 脚手架整架平面外失稳致倾倒坍塌, 脚手架整架垂直坍塌。

脚手架局部垮塌事故可分为: 脚手架局部架体平面外失稳倾倒, 脚手架局部架体失稳垂直垮塌。局部失稳与整体失稳同时发生: 支撑架直接受荷部分局部失稳破坏, 同时支撑架整体失稳破坏。

2. 2 脚手架高处坠落事故

脚手架高处坠落事故是指在脚手架上的作业人员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和脚手架上的人员、物品从高处坠落, 造成脚手架附近人员伤亡、财物损坏的高处坠落事故。

脚手架坍塌事故常会引起脚手架上人员及物品的坠落, 造成脚手架上及地面邻近人员的伤害、财物的损失, 使脚手架坍塌事故和脚手架高处坠落事故具有极为相似的后果表象。

脚手架高处坠落事故具体表现:

1) 架子工未按照技术规程进行脚手架安装、拆除作业, 或作业时安全防护不到位而导致的高处坠落事故;

2) 脚手架本身安全可靠, 由于脚手架上施工人员粗心大意、操作不当, 或脚手架上安全防护设施不合格甚至缺乏安全防护措施, 造成脚手架上施工人员、材料物品从架上坠落导致伤亡损害事故。

3 脚手架事故成因探讨

3. 1 由人的因素导致的脚手架事故

在脚手架安全工程领域, 脚手架安全事故是由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引发的, 而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都是由人的缺点导致的。通过对近些年来建筑脚手架安全事故做出的分析发现: 违反了操作规程或者劳动纪律的位于首位, 60% 以上都是由于教育培训缺乏, 脚手架安全操作知识不足, 现场指挥错误, 这些由人引起的脚手架施工不安全问题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在脚手架安全事故中, 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则是主要由于自身素质的低下。我国大部分操作人员都是农民工, 未接受过工程施工方面的系统培训, 对脚手架施工只停留在经验。但是建筑物结构设计复杂化, 导致他们的经验往往受到局限, 又缺乏安全意识, 使得事故发生频繁。

3. 2 由物的因素导致的脚手架事故

物的不安全状态指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这种定义是从能量与人的伤害间的联系所给出的。在事故发生运动轨迹交叉理论中, 一旦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状态交叉, 则会引发事故, 从以上定义来看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因此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在生产活动进行之前是安全管理生产的重点。而脚手架事故中物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脚手架本身的质量不达标。脚手架的重要构配件 ( 钢管、扣件等) 不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支撑架直接传力构件可调托撑质量 ( 立杆外径、钢板厚度、钢板偏差等) 不符合《规范》要求。

2) 由于长时间使用, 雨水侵蚀、潮湿导致脚手架各部位发生腐蚀、变形, 从而发生断裂, 操作脚手架脚手板固定松弛, 造成严重的脚手架事故。

3) 安全带绑定固定物并不牢固, 或者时间长出现断裂, 固定点出现了磨损, 摩擦力减少而导致人员从脚手架上坠落。

因此, 物的不安全因素引发事故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疏忽, 因此建设施工人员对于脚手架、脚手架施工防护装置等必须时常检验, 把质量出现问题的装置设备提前更换掉, 建立监控机制、必要时施工前要进行现场实验, 确保安全后才能允许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活动。

3. 3 由环境因素导致脚手架事故

环境是脚手架施工必备的条件, 同时环境是决定脚手架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环境异常是导致脚手架事故的物质因素, 它的运动规律是生产实践与环境的异常结合, 违反了建筑生产的必然规律而产生了异常运动, 这是导致事故发生普遍性的表现。

脚手架施工中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 六级强风及以上风、浓雾、雨或雪天气对脚手架影响;

2) 夜间对脚手架施工影响;

3) 临街搭设脚手架时, 对脚手架安全因素的影响;

4) 脚手架周边存在高压线, 对脚手架安全影响;

5) 脚手架周围有塔吊等大型设备对脚手架安全影响;

6) 支撑架上有大型设备直接作用 ( 产生集中荷载) 对脚手架的安全影响;

7) 建筑高度超过100 m, 建筑超高层建筑, 进行脚手架施工的安全因素考虑;

8) 当脚手架架体下方有设备基础、管沟时, 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伴随开挖作业, 或脚手架搭设在山沟等凹凸地, 对脚手架安全影响;

9) 脚手架周围电焊、燃放烟花爆竹、周围有可燃物对脚手架安全影响。

在认识到良好的环境是脚手架施工的保证, 异常环境是导致事故的物质因素及其运动规律之后, 提高对脚手架施工作业环境的认识, 运用安全法制手段加强环境管理。

4 其他

在国外, 发达国家也存在脚手架事故, 但这些国家不断总结脚手架事故原因, 已经具有比较完备可靠的脚手架安全风险监管体系, 对脚手架安全的研究更侧重于研发脚手架新产品、新技术等方面。

在我国, 不断总结脚手架事故原因, 已颁布实施了有关各类脚手架规范。大部分地区能严格执行规范, 做到安全进行脚手架施工。但个别地区在执行规范时往往打折扣, 具体到现场操作时, 工人对规范要求不了解, 甚至为了赶进度, 严重违规, 冒险作业, 导致事故发生。所以要求我们实事求是的分析脚手架事故原因, 这对我们真正预防脚手架事故有重大意义。

5 结语

科学进行脚手架安全技术分析, 加强脚手架安全技术管理, 制订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消除脚手架事故隐患, 控制伤亡事故的发生, 建立健全脚手架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提高脚手架管理者、操作者的安全意识, 使脚手架设计与施工既安全又适用, 既技术先进, 又经济合理。

摘要:通过对脚手架生产、租赁、施工企业和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走访调查, 依据大量脚手架倒塌事故实例, 对脚手架事故进行了分类, 全面分析了我国脚手架安全事故的原因, 为研究脚手架工程事故, 消除安全隐患, 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了充分理论分析依据。

关键词:脚手架,安全事故,分类,成因

参考文献

[1]周中伟.安全控制之脚手架施工[J].经营管理者, 2011 (10) :31-32.

[2]陈志华, 陆征然, 王小盾.钢管脚手架直角扣件刚度的数值模拟分析及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 2010, 43 (9) :17-18.

[3]Liu Hongbo, Zhao Qiuhong, Wang Xiaodun, et al.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ies on the stability of structural steel tube and coupler scaffolds without X-bracing[J].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0, 32 (4) :1003-1015.

[4]刘红波, 陈志华, 王小盾, 等.有剪刀撑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简化计算方法[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1, 33 (4) :72-79.

[5]CECS 280∶2010, 钢管结构技术规程[S].

[6]刘红波.弦支穹顶结构施工控制理论与温度效应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11.

脚手架坍塌事故报告 篇2

盐政安办〔2011〕19号

各县(市、区)安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2011年1月15日上午7时15分左右,位于江苏省射阳经济开发区境内的江苏青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工地,发生一起脚手架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50万元。经市政府“1.15”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这起事故是一起严重违反安全生产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法律法规造成的责任事故。近日,经省安委会办公室审核,市政府批复同意对该起事故的调查处理意见。根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关于“事故查处结案后,要及时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的要求,现将事故调查处理结果通报如下:

一、事故基本情况

江苏青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位于江苏省射阳经济开发区东区沿河东路中联工业园内,法定代表人季青华,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为环境工程施工,环保机械研发、制造、销售,污水处理设备、烟气在线监测设备制造、销售。

2010年5月,射阳县玉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非法借用射阳县振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资质, 通过议标方式,承揽江苏青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新厂区烟气中温干法多种污染物联合脱除设备制造项目的土建工程,随后,又分别与无资质个体包工头顾爱飞、杨进标签订了项目分包协议,顾爱飞再次将木模制作(包括脚手架搭设)工程转包给无特种作业资质人员进行施工作业。该建设工程监理单位盐城市永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聘用无工程监理资格的人员从事现场监理工作。

2011年1月15日早晨6时30分左右,10名瓦工陆续爬上了厂房南墙外脚手架上准备砌墙,6名辅工在地面准备材料。7时15分左右,脚手架发生坍塌。

二、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一是脚手架严重超载,架体变形失稳;二是脚手架局部搭设不规范;三是风速影响脚手架及荷载物整体稳定。

间接原因:一是射阳县玉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非法借用射阳县振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资质承揽工程业务,非法转(分)包,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违章作业,野蛮施工,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二是射阳县振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非法出借施工资质,提供虚假情况。三是江苏青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明知射阳县玉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仍允许其以他人名义承揽本公司建设项目施工业务。在未依法取得规划、施工许可、消防安全审查等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四是盐城市永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现场监理工作不力,聘用无工程专业监理资格的人员从事现场监理工作,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组织排查和督促施工单位整改。五是江苏省射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射阳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监管不到位。

三、对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责任追究情况

根据市政府批复的意见,依照有关规定,对19名事故责任人员作出严肃处理,其中,2名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17名责任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行政处罚(具体处理情况见附件)。市安监局依据有关规定,对射阳县玉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射阳县振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江苏青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盐城市永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给予罚款的行政处罚。市城乡建设局依据有关规定提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射阳县玉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暂扣一年,对射阳县振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暂扣60天,对盐城市永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的监理资质进行处罚。同时,责成江苏省射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射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向射阳县人民政府作出深刻书面检查,射阳县人民政府对江苏省射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射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人给予诫勉谈话。责成射阳县人民政府向盐城市人民政府作出深刻书面检查。

四、有关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要求

(一)全面提高安全生产认识。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吸取这起事故的教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二)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各建筑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和建筑工程有关法律法规。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履行法定的行政许可程序,严禁生产经营单位外借施工资质或无资质单位、个人借用施工资质承揽工程,严禁工程施工非法分包、转包。强化职工“三级”安全教育,未经培训合格不得上岗作业。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未持证的特种作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三)迅速整改事故隐患。各建筑施工单位要督促和教育员工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确保严格执行,杜绝“三违”行为。要紧密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和实际,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各个环节、各个场所、各个岗位进行全面彻底地排查。对排查出的各类事故隐患,必须迅速落实整改人员、资金、措施,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到位。建设工程监理公司在抓好工程质量监理的同时更要抓好工程的安全管理,监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特别是对技术性强、工艺复杂的项目一定要跟踪旁站到位,严格执行签字验收制度。

(四)强化施工项目监管。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建设工程监管力度,对不具备施工安全条件,未履行行政许可程序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要组织开展打击非法挂靠、非法转包专项治理行动,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单位要坚决依法查处。

(五)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切实将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落地式脚手架倒塌事故分析 篇3

1 脚手架倒塌原因分析

1.1 材料原因

构成脚手架的材料主要是扣件和钢管, 材料是否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 将直接影响脚手架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有的施工单位图省事、抱侥幸心理, 不将材料送检, 钢管已经多次周转使用并缺乏必要的保养维护, 由于锈蚀的缘故而壁厚变薄, 导致截面削弱而达不到最初方案选择的材料类型。

至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连接件——扣件, 则起着联系钢管并将其组成一个有机的承载结构的作用, 即起到约束钢管脚手架的节点并传递一部分荷载的作用, 其受力性能对钢管脚手架的整体受力性能影响较大, 并且扣件的安装质量也是钢管脚手架是否形成“几何不变体系”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1.2 设计方面原因

1.2.1 脚手架设计荷载取值不细、不合理

在脚手架的设计上往往只注意了脚手架管件、脚手板、物料等荷载的计算, 而忽略了风、雨、雪等荷载的计算。特别是对封闭式脚手架, 由于被安全网完全封闭, 更是加大了风的阻力, 更容易造成脚手架失稳。因此在设计方案中, 必须考虑风力的影响;另外, 在雨、雪过后加大了脚手架的载荷, 在设计方案中也应该考虑。浙江桐庐经济开发区一建筑工地脚手架倒塌, 事故主要原因是设计时荷载取值不细致使脚手架整体承载能力不足, 导致脚手架整体坍塌事故。

1.2.2 大横杆位置不合理影响受力

由于在脚手架的设计计算中往往把各杆件的连接处视作节点进行分析, 所以导致在搭设脚手架时, 往往把大横杆固定在立杆外侧, 这就为脚手架的立杆失稳埋下了隐患。脚手架立杆是最重要的受力杆件, 脚手架上所有荷载都通过立杆传到地面, 如果立杆是轴向受力便能大大提高脚手架的极限承载能力。而脚手架的搭设必须把大横杆固定在立杆侧面, 这样传给立杆的就是一个偏心荷载, 从而使立杆的承载能力降低。所以应该把大横杆固定在立杆内侧, 这样做的好处有:1) 缩短了小横杆的跨度, 提高了小横杆的承载能力;2) 使剪刀撑的斜杆更容易与立杆扣接;3) 由于大横杆的这种对称布置, 使里外两排立杆同时受偏心荷载, 另外小横杆也应合理的设置在立杆两侧, 这样可抵消因为横杆的偏心荷载引起的纵向弯曲, 使立杆基本上处于轴心受力状态。

1.2.3 剪刀撑缺少

剪刀撑是限制脚手架水平位移及变形的重要措施。1) 工地脚手架外侧设置的剪刀撑偏少, 或同一立面每组剪刀撑覆盖面积不统一;2) 脚手架在同一高度范围内的剪刀撑交接点高度不统一;3) 在转角等处取消剪刀撑。以上3点就导致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降低。

1.3 脚手架搭设和使用过程的原因

1.3.1 脚手架立杆地基不坚实

地基与基础处理不当, 将直接影响脚手架的安全。立杆的地基应坚实、平整;立杆不埋设时,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或底座, 并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以防止脚手架出现不均匀沉降、倾斜、倾覆。很多脚手架的坍塌事故就是由于立杆地基未经夯实, 导致脚手架结构失稳。

1.3.2 脚手架搭设不够严格

脚手架的尺寸参数和杆件的设置常随施工要求的不同而变化, 有时不得不局部改变杆件尺寸设置。搭设中又由于各种原因, 例如施工人员认识不足、要求不严;操作工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意识等改变构造参数, 例如改变局部构造尺寸、减少杆件设置, 立杆支垫不好和立杆偏斜过大普遍存在。这些都将导致脚手架的设计依据和施工情况不符, 甚至出现显著差别, 从而造成脚手架倒塌事故。

1.3.3 扣件紧固程度不够

脚手架的扣件节点, 在荷载作用下具有一定的转动能力, 即脚手架框架结构节点既非完全的刚接, 也非完全的铰接, 而是一种半刚性节点。扣件节点的抗转动能力与扣件质量和安装质量密切相关, 这直接影响脚手架的结构刚度。扣件是连接钢管、传递荷载的关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 N·m, 且不应大于65 N·m”。在有的脚手架坍塌事故中, 脚手架扣件无紧固程度的检验资料, 这使得脚手架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难以保证。

2 预防措施

2.1 对材料进行验收

钢管在使用前应先进行检验, 凡是变形的钢管应调直, 过度变形和严重磨损的钢管不得使用。扣件应经过检验后才能使用, 达不到锁扣能力的扣件不能使用。在设计时就应考虑各种不利因素, 可以将ϕ48×3.5钢管作为ϕ48×3.0来考虑, 以抵消钢管由于反复使用造成的磨损。在施工中, 应考虑到扣件承载能力远低于钢管承载能力, 所以必要时可采用双扣件。

2.2立杆稳定性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

由上述分析可知, 立杆的竖向荷载是由水平横杆通过扣件传递的。在脚手架的连接中, 会用到很多回转扣件, 另外, 钢管由于反复使用不可避免会存在弯曲变形, 这无形中增大了偏心矩。所以, 立杆均属于偏心受压状态, 立杆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

其中, M为立杆所承受的弯矩;W为钢管截面系数;为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N为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A为钢管截面面积;f为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由于回转扣件存在偏心问题, 所以立杆尽量使用对接扣件。另外, 由于钢管抗弯能力低, 应该尽量减小脚手架的步距。

2.3布置拉撑杆

保持脚手架整体稳定的主要构件是拉撑杆。从理论上讲, 压杆所能承受的临界力公式为:

当压杆长度l减小时, 临界力Pcr就会增大。增设的拉撑杆就相当于增设可动铰, 这就减小了压杆的长度, 增大了临界力, 保持了脚手架的稳定性。一般认为脚手架上层受风荷载影响比较大, 在上层应加密布置拉撑杆, 但是, 脚手架下部由于所承受的荷载较大, 也很有可能因下部失稳而造成脚手架倒塌, 所以对脚手架下部的稳定性也要给予足够重视。

3结语

通过对倒塌原因的分析可知, 造成脚手架倒塌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脚手架失稳。脚手架的失稳是一种整体失稳, 但失稳的原因与单根压杆失稳相仿, 只要明白压杆稳定理论并在施工中谨慎作业, 脚手架失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摘要:从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对落地式脚手架的倒塌事故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 指出了材料缺陷、结构受力不合理和施工不规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预防此类脚手架失稳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扣件式脚手架,失稳,倒塌

参考文献

[1]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2]路殿成, 高山.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中的安全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报, 2003, 22 (4) :551-552.

脚手架事故 篇4

“预防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坍塌事故”

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根据×××公司《关于开展电力工程领域起重机械和脚手架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文件精神,认真吸取兄弟单位起重机械和脚手架坍塌事故教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防微杜渐、安全发展”的理念,严格执行“环境不安全不工作”、“设备不安全不投运”的要求,重点消除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坍塌事故隐患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不安全事件发生,夯实公司安全生产基础,汽机队开展起重机械和脚手架坍塌专项整治活动如下。

1、成立以队长为组长的整治小组,全面负责×××、×××区域生产现场所有起重设备,生产现场所有使用的脚手架、生产现场所有爬梯检查组织。

2、检查了×××生产现场的起重工器具13处、合格10项,取走3项。检查了汽机队公用起重工器具共63项,合格58项,待修5项。

起重指挥、行车司机是否持证上岗、是否有特种作业证;起重作业人是否定期参加公司安全学习、学习效果是否良好;

起重作业前,是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清楚施工方案和存在的危险点及防范措施;

3、起重设备在使用前进行按《起吊作业安全检查卡》进行检查,起吊设备存在安全隐患;起重指挥、行车司机持证上岗、有特种作业证;起重作业人定期参加公司安全学习、学习效果良好; 起重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清楚施工方案和存在的危险点及防范措施;

4、各组在脚手架使用前全部进行检查验收验收,个脚手架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与建筑物连接牢固、符合公司脚手架是否执行双验收制度脚手架搭设完毕必须执行双验收(工作负责人、搭架负责人)制度,超过6米的脚手架在执行双验收同时,生产综合管理部、安全监察部、维修部需再次验收后方可使用。

5、起重设备执行定检工作,每隔半月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定检工作记录齐全;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制定整改计划、落实防范措施、落实责任人。

脚手架事故危险源辨识及预防 篇5

近年来, 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 但各种安全事故时常见诸报端, 其中施工过程中脚手架安全事故发生较为频繁。通过对近几年重大脚手架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 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是事故常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且我国大部分操作人员都是农民工, 未接受过工程施工方面的系统培训, 对脚手架施工只是依靠经验, 但是建筑物结构设计复杂, 导致他们的经验往往受到局限, 既缺乏安全意识, 对脚手架作业过程中危险源认识不足, 又缺乏有力的现场监管和提高脚手架施工技术措施, 使得脚手架工程事故时常发生。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1 脚手架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职业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可分为直接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直接经验法在施工现场应用较多, 评价人员通过对照有关标准、规范、检查表, 依靠经验和观察分析能力, 进行危险源辨识。

脚手架危险源是在脚手架领域可能导致职业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下面是脚手架危险源具体表现。

1.1 架体倾倒、垮塌类危险源

1) 连墙件未按规定搭设, 搭设位置及搭设的结构杆件不符合要求。

2) 随意拆除必不可少的杆件和连墙件等。

3) 基础发生严重破坏或不均匀沉降。

4) 脚手架设计承载能力不足或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超载。

1.2 脚手架作业人员高处坠落类危险源

1) 围挡防护结构搭设不符合要求。

2) 脚手架作业层没有满铺脚手板, 架体边缘与墙体间距不符合要求 (时常间距过大) 。

3) 杆件和脚手板因搭接不牢固发生倾覆、断裂等。

4) 架子工操作不当发生碰撞失稳等。

1.3 脚手架上落物伤人类危险源

1) 作业人员高空抛掷构配件, 造成人员伤亡。

2) 脚手架上物品随意堆放, 被意外碰落, 造成人员伤亡。

3) 架体发生倾倒、垮塌, 造成人员伤亡。

1.4 脚手架作业人员不当操作 (闪失、碰撞等) 类危险源

1) 工人违反规定, 在架面上拉车退着行走。

2) 工人作业时用力过猛, 致使身体失稳。

3) 在脚手架工作层存有冰雪, 没有及时地进行清除, 就继续施工作业。

1.5 单、双排脚手架主要危险源

1) 脚手架与结构拉结不足导致脚手架事故。

2) 拆除脚手架时随意拆除连墙件导致脚手架事故。

3) 脚手架受冲击荷载作用, 严重超载导致脚手架事故。

4) 脚手架操作平台严重超载导致脚手架事故。

5) 脚手架高宽比较大 (无抛撑) 导致脚手架坍塌。

6) 脚手架与结构拉结, 没能承受风荷载作用导致脚手架事故。

7) 脚手架触碰高压线导致死伤事故。

8) 脚手架 (防护棚) 超载导致防护棚坍塌。

9) 脚手架上焊接引燃可燃材料 (防护网、竹笆板、外墙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 导致火灾事故。

1.6 其他危险源

1) 脚手架边缘与电线线路的边线之间没有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 触碰高压线。

2) 在无人看守和缺乏防火措施的情况下, 进行明火作业。

3) 长期搁置的工具、器械, 未经检查和维修就投入使用。

4) 在遭遇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和雪天等不安全天气条件下进行施工。

5) 脚手架受到冲击荷载作用。

2 脚手架施工风险评估

根据脚手架施工可能导致职业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进行脚手架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 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估。

一般情况下, 脚手架危险源风险评估如下:

1) 识别脚手架危险因素及分析其原因。

2) 依次评估已识别的各种脚手架危险因素事件发生的概率。

3) 对脚手架危险事件的后果做评估。

4) 对脚手架危险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进行完整评估。

5) 把上述评估的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 对于不达标的风险项, 必须进一步地采取措施, 降低危险水平, 完善脚手架风险控制。

根据脚手架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性, 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财产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 可将脚手架施工危险等级划分为很严重、严重、不严重。

3 脚手架施工监控

对脚手架施工进行全程监控, 是对脚手架事故危险源的有效防御措施。实际证明, 做好对脚手架施工的监控能有效防止脚手架工程事故的发生。

脚手架施工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及拆除环节进行监控, 坚决禁止乱改和乱用情况的发生。

2) 对脚手架的构配件的材质及使用的工具、机械进行监控, 严禁使用材质不达标的构配件。

3) 对脚手架的架体结构和防护设施的承载性能、使用安全进行监控, 严禁违规操作和超载。

4) 加强安全管理, 对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监控。特别是满堂支撑架 (含模板支架) 在搭设使用过程中, 应配有专人监护施工,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 应有专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进行监测, 发现有松动、变形情况, 必须立即停止浇筑, 撤离作业人员, 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支撑架架体基础沉降进行监控。

施工方安全检查部门须配备必要的检查、测试仪器, 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应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组织整改, 并做到跟踪复查直至整改完毕。

监测报警值应符合临时支撑结构设计的限值、材料强度的设计要求以及监测对象的控制要求。

4 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使脚手架安全工作做到真正有人管, 层层有人专职, 全面加强企业的脚手架安全防范工作, 及时消除脚手架安全隐患, 实现“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目的, 保证脚手架安全施工, 必须制定并落实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

4.1 架子工要求

建筑架子工是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规定,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 (如登高作业人员) 必须经建设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持证上岗。非架子工不得单独进行作业。

架子工作业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岗位安全技术培训。对于初次上岗人员要在技工带领指导下操作。其次, 对架子工身体也须做要求, 不得允许患有恐高症、癫痫病、贫血、心脏病等禁忌症人员上岗。架子工的服装穿戴要符合工作要求, 工作服要整洁无破损, 着装得体灵便, 穿防滑鞋, 严禁赤脚、穿拖鞋作业, 架子工要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 严禁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就上岗作业的行为。作业时集中精力, 严禁架子工酒后作业。

作业中严格执行施工设计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 班组接受任务后, 必须组织全体人员认真领会脚手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交底, 研讨方法, 明确分工, 由一名技术好、有经验的人员负责搭、拆技术指导和监护, 保证各项作业操作符合规定要求, 做到明确分工, 统一指挥, 协调配合。

架子工在作业时要做到文明施工, 严禁在脚手架上打闹、睡觉, 不得跳跃架子, 时刻防范从架子上掉落工具、物品;不得随意向下、向外抛掷工具及其他物品, 不得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配备专业人员对脚手架进行定期检查和保修, 发现问题和隐患, 及时维修加固, 确保施工安全。

4.2 搭设、使用阶段要求

脚手架的构配件必须采用质量合格的产品, 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脚手架搭设, 严禁随意拆除杆件的违规行为, 应严格控制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符合设计要求, 不得将模板支架、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特殊设备固定在脚手架架体上, 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严防超载;在使用过程中, 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 严禁任何破坏脚手架重要构配件的行为。当遭遇不安全天气条件时应停止脚手架相关作业, 下次作业时应配备防滑措施, 及时清除雨雪。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应放在白天进行。在脚手架使用期间, 应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定时安全检查与维护, 严禁随意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扫地杆, 纵、横向水平杆, 连墙件, 栏杆, 挡脚板。

4.3 拆除阶段要求

在进行脚手架拆除作业时, 在地面须设警戒标志, 并派专人看守。临街搭设脚手架为高空作业, 有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可能。脚手架外侧必须有防护措施。严格遵守拆除顺序, 坚持由上而下, 先加固后拆的原则, 不能上下同时作业, 脚手架从最上一层开始逐层向下拆除。

4.4 防火要求

脚手架专项方案应包括防火措施, 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内容, 在脚手架上进行明火作业时, 须有配套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不得冒险作业。并且, 周围应无可燃材料。安全平 (立) 网、密目式安全立网应是阻燃的, 续燃、阴燃时间均不应大于4 s, 应有检测报告并现场检验。脚手架施工防火要求必须符合GB 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5 结语

脚手架在建筑过程中为临时结构, 与建设项目的安全、效率紧密相连。脚手架安全事故是施工现场安全事故中最为普遍的, 安全意识必须实际存在于生产生活中, 才能做到不被伤害、不伤害他人;在脚手架事故案例中, 总结经验、切实提高、调动每个人脚手架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才能有效预防可以避免的脚手架事故隐患, 科学、合理使用脚手架安全技术, 把脚手架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措施做到全面落实, 才能逐步的减少或避免脚手架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红波.弦支穹顶结构施工控制理论与温度效应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11.

[2]Liu Hongbo, Zhao Qiuhong, Wang Xiaodun, et al.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ies on the stability of structural steel tube and coupler scaffolds without X-bracing[J].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0, 32 (4) :1003-1015.

[3]郭太生.安全事故对策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4]齐美杰.监理工作的实践、问题及理解[J].工程与建设, 2009, 23 (2) :281-292.

[5]张佳.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06.

[6]张军.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评价及管理的方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2007.

[7]董大旻.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中的危险源管理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7.

某工程脚手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篇6

近年来, 脚手架坍塌事故时有发生, 据某资料统计, 2001-2004年间, 建设部备案的重大工程坍塌事故中, 脚手架坍塌占事故总数的22%以上[1]。脚手架坍塌往往造成较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因此, 认真分析归纳事故原因和特点, 提出预防措施,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某实际工程脚手架坍塌事故为例, 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全面剖析和总结, 旨在为类似工程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以防患于未然, 保证工程建设安全、顺利地进行。

2 工程概况

某工业厂房为二层混凝土框 (排) 架结构, 建筑面积9918m2, 总高度20m。工程结构外围采用双排扣件式脚手架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 脚手架采用封圈型, 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脚手架沿结构高度共搭设9步, 第3步及以上采用安全立网封闭。

该厂房在施工过程中, 南立面脚手架突然坍塌, 造成多人受伤的严重事故。事故发生后, 笔者带领事故调查组赴现场, 利用现场查勘、抽样检测、分析计算等技术手段, 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

3 现场检查与分析

3.1 破坏情况现场查勘

据调查, 事故发生前, 主体结构已完成二层梁柱施工并已拆模, 填充墙已施工至二层。事故发生时, 建筑南立面脚手架上正进行二层结构水平系梁上填充墙的砌筑工作。事故发生时, 建筑南立面脚手架突然发生整体性坍塌 (以东侧四跨为主, 如图1所示) , 并导致东立面脚手架临近部位发生破坏。

1) 钢管破坏情况:本工程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3.25mm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事故发生部位的破坏主要呈现为弯曲或弯折, 未见断裂破坏情况。

2) 扣件破坏情况:本工程所用扣件主要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本工程中, 直角扣件和对接扣件数量较大而旋转扣件数量较少。事故现场查勘发现, 扣件破坏严重, 特别是直角扣件和对接扣件破坏比例很大, 如图2所示。

3.2 荷载情况调查

1) 本工程脚手架计算书中脚手板上活荷载标准值为3.0k N/m2, 而现场查勘发现, 南立面脚手架第7-9步脚手板上均堆有混凝土空心砌块, 其重量达6.16k N/m2左右, 此外, 脚手板上还有临时堆放的模板或木板, 总荷载大大超过设计值。如图3所示。

2) 调查及现场查勘发现, 施工时南立面脚手架上悬挂了两个滑轮, 据调查, 该处通过卷扬机起吊砌块和砂浆, 起吊重量约50kg。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脚手架严禁悬挂起重设备的规定[2]。

3.3 连墙件检查

1) 连墙件构造做法

现场查勘发现, 本建筑脚手架连墙件主要有两种构造做法, 一是固定在梁上的连墙件:由一根垂直于墙面的水平钢管通过梁顶伸至梁内侧, 再与一根竖向钢管用直角扣件连接成“十”字形, 竖向钢管勾住梁内侧。另一种是固定在柱上的连墙件:由一根垂直于墙面的水平钢管通过柱子的一侧伸至柱子内侧, 再与一根平行于墙面的水平钢管用直角扣件连接, 在柱的另一侧面也设置一根竖向钢管, 通过直角扣件与水平钢管连接, 整体呈半个箍的形状。连墙件与脚手架的连接方式为垂直于墙面的水平管通过一个扣件与脚手架纵向水平杆连接。

2) 连墙件位置及数量

本建筑南立面脚手架共搭设9个作业层 (步) 。其中, 第1-4层作业层范围内均未设置连墙件;第5层设有5个连墙件, 该层自西向东各跨的连墙件数量为:1、2、2、0、0。事故发生时, 第2跨西侧的一个连墙件发生了破坏;第7作业层处共3个连接件, 现在均已破坏。第8作业层处共1个连接件, 位于距梁端约2700mm处, 也已破坏, 如图4所示。

检查表明, 本建筑南立面脚手架连墙件布置的竖向间距、水平间距及每根连墙件最大覆盖面积均不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的规定, 也超过了脚手架设计计算书中竖向间距、水平间距均为3.60m的取值。脚手架的第1、2、3、4步未设置连墙件, 底层第1步纵向水平杆处也未设置连墙件, 也未采取其它任何可靠措施与结构墙体固定, 不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脚手架的下部与墙体间未设置连墙件, 也未搭设抛撑, 不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3) 连墙件安装质量

通过对事故现场未破坏的连墙件的检查, 发现多数连墙件中用于勾拉混凝土梁的竖向钢管安装倾斜度较大, 在倾覆荷载作用下, 连墙件中的直角扣件会受到剪力与扭矩的共同作用, 造成承载能力的降低。检查还发现, 部分连墙件内侧竖向钢管与混凝土梁之间存在较大间隙, 且未采取可靠的能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措施, 使连墙件不能有效承受拉力, 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3.4 其它构造做法检查

现场实测检查表明, 本工程脚手架安装尺寸 (立杆横距、立杆纵距、立杆步距、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邻对接扣件的高差等) 与设计及规范均有明显偏差, 横向扫地杆、垫板及扣件螺栓的质量也不符合要求。

3.5 现场管理情况检查

检查发现, 本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以下问题:所用的钢管及扣件进场后未按规定复验即投入使用;本建筑施工高度已超过13m, 但仍未进行检查与验收不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2]。

4 钢管扣件抽样检测

现场检查发现, 本建筑脚手架所用钢管及脚手架均为旧产品, 其表面锈蚀较严重, 部分钢管还有很深的压痕或弯折。在现场待使用的钢管、扣件中, 随机抽取了一批钢管、扣件样品, 包括:4根钢管, 16只直角扣件, 8只旋转扣件, 8只对接扣件, 送试验室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 检测表明:

1) 钢管强度指标及外径尺寸合格, 但壁厚过小 (标称值3.25mm, 实测偏差-0.63mm) , 不合格。

2) 直角扣件在抗滑和抗破坏试验中, 扣件合格率0%;在扭转刚度试验中, 合格率12%。

3) 旋转扣件在抗滑和抗破坏试验中, 合格率50%。

4) 对接扣件在抗拉试验中, 合格率0%。

5 理论计算

根据现场检查、检测及试验室检测结果, 对脚手架纵向、横向水平杆、立杆等实际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分析, 并与实际荷载作用进行对比, 结果如下:

1) 纵向水平杆的强度和变形满足要求;

2) 横向水平杆的强度及变形均不满足要求;

3) 不考虑风荷载时, 立杆稳定性不满足要求;

4)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6 结论

通过以上现场检测、调查分析和理论计算, 本工程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 使用的材料和构件不符合标准要求

工程所使用的脚手架钢管及扣件质量差, 主要体现在钢管壁厚过小、直角扣件抗滑、抗破坏能力差, 扭转刚度低;旋转扣件抗滑、抗破坏能力差;对接扣件抗拉能力差。

2) 安装质量差

(1) 连墙件设置明显不足, 连墙件数量过少, 竖向间距、水平间距及每根连墙件最大覆盖面积均大大超过设计文件及规范规定的限值。甚至南立面脚手架大范围内未设置连墙件。同时, 连墙件安装质量差。

(2) 脚手架整体安装质量差, 主要体现在 (1) 本工程脚手架安装尺寸 (立杆横距、立杆纵距、立杆步距、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邻对接扣件的高差等) 与设计及规范均有明显偏差。 (2) 垫板及扣件螺栓的质量也不符合要求。

3) 施工现场管理较乱, 安全意识薄弱。

(1) 脚手架上堆放建筑材料, 严重超载。

(2) 严重违反规范规定, 在脚手架上悬挂起重设备。

(3) 未按要求进行脚手架安装质量的检查与验收。

任何事故都是由若干不利环节造成的, 只有不利环节形成了链, 事故才会发生。总之, 本工程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遵循正常的检查与验收程序, 如脚手架钢管及扣件进场后未按规定复验即投入使用, 也未按规定及时对脚手架进行检查与验收等, 使得对脚手架构配件、安装及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质量都无法进行有效控制, 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摘要:近年来, 脚手架坍塌事故时有发生, 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以某一实际工程脚手架坍塌事故为例, 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全面剖析和总结, 为类似工程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坍塌,连墙件,现场查勘,抽样检测

参考文献

[1]雨林, 王鹏, 彭光俊.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坍塌事故分析[J], 基建优化, 25 (6) :53-54.

建筑施工脚手架事故的预防和控制 篇7

1 部分脚手架上发生的伤亡事故案例分析

1.1 搭设事故要特别注意架子外侧或上方有无输电线路, 特别是高压线。

钢管取代了毛竹或木头用于搭设脚手架, 铁质钢管是良导体。宁波已有许多起架子工手中的钢管碰上高压线, 架子工不是死亡就是重伤的事故例子。也有钢管失手掉下不巧搭上在下方的高压线, 造成高压线短路跳闸的。

发生钢管从高处跌落是很危险的, 如砸中下方人员, 钢管又是有一定高度落下的, 不管他或她是否带安全帽, 一般都造成死亡。2001年8月宁波大学工地发生了一起钢管从屋面滑下, 砸死下面工人事故。

还有是层高很高的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架子。南京2000年10月就发生了电视台演播厅工程现浇砼模板支撑钢管架倒塌, 死亡12人的恶性事故。

还有一类事易发生在毛竹脚手架上, 宁波有这样一个事故, 竹脚手架已搭至六层, 当时脚手架向里倾斜, 架子工拿杆子支在六层的刚砌的一人来高的砖墙上向外顶架子, 结果新砌砖墙向里倒塌, 砸断楼面多孔板, 断裂掉下的多孔板又逐层砸下来, 直至底层, 砸死了底层两个民工。

架子工往往还要搭井字架架体, 这时候要注意架体稳定, 要按要求张拉好缆风绳。或做好架体与墙体的连接。

1.2 拆除事故与搭设时一样要注意高压线, 一样注意钢管的不小心坠落, 及要注意失稳问题。

但要特别指明的是失稳致架子倒塌问题, 2000年1月, 一个20多层的大楼工程, 已经做了二年多了, 马上结束的, 当时在拆架子, 且架子也拆除得只剩东北角约六七米宽十来米高一小部分了, 再过一二小时架子也拆好了。但事故就在这时发生了, 原因是这样的, 这么高的架子当时拆得只剩下顶上四根钢管与墙体连接着。事故发生时, 这四根钢管又拆去了两根, 架子终因失稳倒塌, 1人死亡1人重伤。

脚手架与墙体的支撑数量要按规定设足。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工地一到粉刷阶段支撑就拆去了许多, 事故隐患就来了, 宁波去年就发生了两起这类事故, 两个工地毛竹脚手架倒塌。

1.3 脚手架防护不严的事故施工电梯与井

字架进料口包括进料走道和进料口的防护门, 这些部位往往是架子工要做好处理。

脚手架围护安全网应拉挂严密, 可防止诸如砖块钢管钢筋掉出掉下伤人, 也可防止在架子外递送钢管等碰上输电线特别是高压线触电伤人。一些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往往也是架子工搭设围护, 这工作也要做好。

如钢管或木头等支撑未经设计强度不足, 特别是考虑失稳的水平连杆或斜向支撑不够, 稳定性计算达不到要求, 就可能出事故。

1.4 脚手架钢管吊运和装卸事故塔吊吊运

钢管主要是要捆扎牢固, 平稳吊运, 起吊时还要被什么东西挂拉住, 吊运中还要撞上什么东西, 吊到位放下时特别注意下方有没有人, 如塔吊臂长不够送不到位时不允许下方人员以推拉送到位。有一工地曾因钢管捆扎不牢, 一根钢管掉下, 戳中了马路上的一辆轿车, 幸无人员伤亡。

运输装卸事故特别是卸的时候要防止满车的钢管滚下砸人, 钢管装卸也要注意安全。

运输途中要注意钢管捆扎不牢掉下砸中路人, 钢管毛竹等如果超长伸出车箱时, 其末端要挂醒目红布等。开车时要小心, 防止急刹, 避免后车撞上发生事故。

1.5 架子工应注意的其它事故预防酒后不能登高, 不能穿拖鞋上岗, 有心脏病的不能从事搭设架子工作。

进工地要带安全帽, 搭设架子及井字架等时要系安全带, 架子工要带工具袋, 搭拆架子时不能向下抛钢管等物件。

2 脚手架搭设注意问题分析

在搭设脚手架的过程中, 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严格按如下要求进行施工:

2.1 脚手架所用材料和加工质量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不得使用不合格产品。

2.2 确保脚手架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足够的承载力。

普通脚手架的构造应符合有关规定。对于特殊工程、重荷裁、施工荷载显著偏于一例或高20m以上时, 脚手架必须进行设计和计算。

2.3 认真处理好地基, 确保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避免脚手架发生整体或局部沉降。

2.4 严格按要求搭设脚手架, 搭设完毕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查, 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2.5 严格控制使用荷载.

确保有较大的安全储备。施工荷载不准超过规定值。结构承重脚手架施工均布荷载≤3k N/m2, 装修用脚手架施工均布荷载≤2k N/m2。特殊用途脚手架的使用荷载必须经过设计和计算。

2.6 要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其中必须有良好的防电、避雷装置及接地设施;必须做好楼梯、斜道等防滑措施;必须按规定设置挡板、围栅或安全网。

2.7 六级以上大风、大雪、大雨、大雾天气下应暂停在脚手架上作业。

2.8 若脚手架因故闲置了一段时问, 重新使用时, 必须认真检查加固。

3 提高安全工作水平的主要措施

为了提高脚手架安全工作的水平, 应当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3.1 加强对施管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3.2 不断加强和完善安全管理和监督体制, 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消除死角。

3.3 认真执行有关安全工作的规程、规定和

文件, 编制好脚手架工程的组织设计和技术安全措施。对需要进行设计的脚手架, 一定要认真地做好设计计算和绘出构架的图示。

3.4 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3.5 完善安全防护措施, 提高现场人员的自我保护素质。

3.6 严肃认真地处理事故, 记取教训, 举一反三地改进安全工作。

3.7 加强总结和积累资料以及经验交流工作, 不断提高安全工作的科学化和实用化水平。

此外应该加强检查监督、消除事故隐患:加强检查监督并经常进行, 就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隐患。这方面工作可大致归纳如下:审查搭设方案———验收检查———上岗检查———风、雨、雪之后的检查———使用过程检查。以上各项检查工作应认真进行, 对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办法和落实情况都要记录在案, 只有这样, 才能使检查工作起到发现和消除隐患的作用。

结论

脚手架安全事故的预防必须从项目准备工作开始, 一直贯彻到搭建、使用和拆卸的全过程管理, 只有做到做细做实, 并针对安全事故常抓不懈, 才能避免潦草虚浮和"一阵风", 才能避免和降低脚手架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管理与实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年.

[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

[3]《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含垂直运输设施)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7.

脚手架事故 篇8

2012-05-19 T15:40, 某火电厂在进行脱硫吸收塔内部检查工作时, 因吸收塔内脚手架平台架板支撑横杆突然折断, 致使平台上的4名工作人员高处坠落, 造成1人死亡、3人重伤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2年5月7日, 该厂10号机组停运, 进行B级检修。5月19日15时10分, 设备维修部副主任张某某 (死者) 、脱硫点检员曹某某、除灰脱硫班副班长陈某某、除灰脱硫班技术员张某、工作成员沈某及两名生产用工共7人到达脱硫吸收塔内部防腐检查工作现场。其中, 两名生产用工在脱硫吸收塔人孔门外等候, 其余5人攀到约17.5m高处的作业平台进行检查。曹某某、张某、沈某三人分散站在作业平台上, 张某某、陈某某站在作业平台上方1.5m处的横梁上。

15时40分, 张某某从横梁下到作业平台, 瞬间, 脚手架平台东南侧一支撑横杆突然折断, 张某某、曹某某、张某和沈某先后坠落至脱硫吸收塔底部。16时02分, 120急救车到达现场接走曹某某、张某, 张某某、沈某由电厂车辆送医院急救。16时40分, 张某某因伤势过重, 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他3人重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折断的脚手架横杆断裂处存在一深3.5cm、长5cm (沿横杆外周边测量) 、宽约0.2cm的旧伤, 强度不够, 载荷超过了其承受能力。检查人员违反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热力和机械部分) 第601条“禁止在脚手架和脚手板上超重聚集人员或放置超过计算荷重的材料”的规定, 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作业人员高处作业未使用安全带, 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脚手架的管理存在漏洞。脚手架杆使用前没有检查、验收, 脚手架搭设、验收与使用等环节脱节, 工作随意性大, 特殊工种作业管理不到位, 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4.工作票管理存在漏洞。锅炉区域的全部脚手架搭设仅使用一张通用工作票, 工作票安全措施失去针对性;脱硫塔检查工作危险点分析存在严重漏洞, 没有提出可能发生高空坠落这一危险点, 没有针对高空坠落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5.领导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 存在麻痹思想, 安全管理不到位。5人进入脱硫吸收塔内检查, 又是在脚手架上高处作业, 存在脚手架坍塌、人员高处坠落的风险。在进入脱硫吸收塔内检查之前, 相关领导竟然没有召集检查人员开会,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进行安全风险分析, 交待安全注意事项, 比如:提醒检查人员注意, 脚手架存在超载坍塌的风险, 高处检查必须系好安全带, 不能集中站在同一个地方, 防止超载。由于没有进行安全交底, 参加检查人员对脚手架存在超载坍塌的风险, 一无所知。

6.反映了该厂平常安全培训教育不扎实, 走过场, 生产骨干人员, 尤其是中层干部, 安全技术知识掌握甚少, 安全技能不高。

7.反映了该厂规章制度执行不严, 反“三违”力度不够, 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1) 检查人员进入脱硫吸收塔内检查, 又要上脚手架进行高处作业, 居然有不系安全带的人员, 更没有人提醒或者制止。 (2) 脚手架搭设完成后, 使用前没有检查、验收, 也说明该厂执行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不严格, 存在随意性。

三、防范措施

1.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违章工作, 认真组织学习集团公司《关于开展违章积分管理指导意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本企业关于违章考核的相关规定, 确保各级人员能够熟知“反违章”的具体内容, 使反违章的规定深入人心。对此次事故必须做到“四不放过”, 举一反三, 要使全体员工吸取事故教训, 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以典型的严重违章事件, 作为反违章工作的切入点, 加强对违章行为的考核。对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等习惯性违章行为, 必须从严处罚, 要罚得痛心。任何人,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人员, 高处检查或者高处作业 (操作) , 必须系好安全带。

3.加强对起重工、架子工、电工、焊工、场 (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 辅助专业和主专业同等对待。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 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人员, 不准从事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工作。搭设脚手架必须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热力和机械部分) 的有关规定, 在搭设脚手架之前, 对将要使用的架管 (木杆、木方) 、架板、扣件等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 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4.要重视对工作负责人的动态培训和考核, 提高危险点分析能力, 复杂的工作必须由所在工作班的直接上级对危险点分析进行审查把关。

5.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热力和机械部分) 第601条规定“禁止在脚手架和脚手板上超重聚集人员或放置超过计算荷重的材料”。

脚手架事故 篇9

1 在脚手架上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冒险违章作业。一是架子工从事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未按规定正确佩带安全帽和安全带。由此导致的高处坠落事故时有发生。二是作业人员危险意识差,对可能遇到或发生的危险估计不足,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2)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一是脚手架操作层防护不规范;二是密目网、水平兜网系结不牢固,未按规定设置随层兜网和层间网;三是脚手板设置不规范;四是悬挑架等设置不规范,由此导致了多起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3)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使用前未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

(4)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不全面,安全技术交底无针对性。项目部重视施工现场、忽视安全管理资料的现象比较普遍,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不编制施工方案,或者不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照抄标准、规范,应付检查。工程施工中凭个人经验操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事故隐患和违反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等问题,甚至引发伤亡事故。

2 在脚手架上发生伤亡事故的预防措施

2.1 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杜绝违章作业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企业要完善内部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对职工进行三级教育、定期培训,开展班组班前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事故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脚手架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并每年接受规定学时的安全培训。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是防止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的第一道防线,是作业人员的“护身符”。

2.2 严格执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有关规范和要求

2.2.1 脚手架作业层防护要求

脚手板:脚手架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板与板之间紧靠,离开墙面120—150mm;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大于150m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脚手板一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防护层。只设一层脚手板时,应在脚手板下设随层兜网。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向下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

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180m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密目网与兜网:脚手架外排立杆内侧,要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网必须用符合要求的系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系牢在脚手管上。建筑物首层要设置兜网,向上每隔3层设置一道,作业层下设随层网。兜网要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平网。

2.2.2 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连墙件的布置间距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尚不应大于最大间距;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否则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一字形、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高度24m以下的单、双排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高度24m以上的双排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2.2.3 剪刀撑设置要求

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由底部到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高度24m以上的双排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横向水平杆进行连接;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

2.2.4 横向水平杆设置要求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使用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2.2.5 脚手架拆除要求

拆除前的准备工作: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构造要求;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由工程施工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拆除时应做到: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当脚手架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2.3 加强脚手架构配件材质的检查,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

施工企业必须从进货的关口把住产品质量关,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产品必须是合格产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构配件不得使用。

脚手架钢管应采用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连墙件扣件材质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旧钢管使用前要对钢管的表面锈蚀深度、弯曲变形程度进行检查。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2.4 制订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防护方案是规定施工现场如何进行安全防护的文件,所以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现场的施工环境、施工方法及人员配备等情况进行编制。

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就包括如下内容:

(1)编制依据:主要是《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等。

(2)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3)脚手架结构形式选择、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连墙件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4)落地式外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设计计算,对50m以下的常用敞开式单、双排脚手架,采用规范规定的构造尺寸,且符合构造规定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从构造上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进行加强:当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给建筑物承担;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荷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

多层悬挑的脚手架,必须经设计计算确定。其内容包括:悬挑梁或悬挑架的选材及搭设方法,悬挑梁的强度、刚度、抗倾覆验算,与建筑结构连接做法及要求,上部脚手架立杆与悬挑梁的连接等。悬挑架的节点应该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不得采用扣件连接做法。

(5)脚手架搭设方案必须由有资格的人员(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编制,经上一级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审核,公司或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方案经审定后,必须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

(6)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不能流于形式。

2.5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

建筑企业建立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将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各职能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工作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工程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员,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职责分工,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并经常进行不定期的、随机的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查,消除事故隐患,防止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在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达到设计高度后、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停用超过一个月后,均要组织检查与验收。

摘要:现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特别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但大多数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脚手架上,本文主要从脚手架上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以及施工当中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脚手架上伤亡事故,案例分析,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下一篇:供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