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环境

2024-06-21

CALL环境(精选九篇)

CALL环境 篇1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被广泛认为可以促进语言学习过程, 尤其是英语语言教学。CALL的使用为英语语言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媒介, 而计算机融入语言教学, 对学习者各项语言技能的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Khamkhien, 2012) 。作为CALL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 计算机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学习者对于计算机使用的情感、动机及结果预期对学习绩效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探讨计算机自我效能感、计算机焦虑及感知有用性等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构建CALL环境下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中介效应模型。

2 CALL绩效的影响因素

2.1 计算机焦虑 (Computer Anxiety)

计算机的使用是为了给学生们创造相对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 然而由于经验不足及相关知识的缺乏等, 计算机本身也可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额外的焦虑, 影响学习效果。计算机焦虑感被定义为“个人对当前或将来计算机使用所产生的不安、紧张或恐惧情绪” (Powell, 2013) 。在CALL环境下, 学生使用计算机学习英语时, 会因以往经验的缺乏或失败经历等产生英语学习的紧张焦虑情绪, 对在计算机上进行的英语学习任务过分小心或者尽量避免使用计算机等。

2.2 计算机自我效能感 (Computer Self-efficacy)

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于使用计算机完成某一项任务能力的自我判断 (Murphy, Coover&Owen, 1989) , 是人们对使用计算机完成任务能力的信心程度 (Compeau&Higgins, 1995) 。Bandura (1986) 指出自我效能感可分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特定领域自我效能感。作为英语学习者对于自我使用计算机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能力的判断, CALL环境下的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具有特定领域性。

2.3 感知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

感知有用性是Davis (1989) 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概念, 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某一具体系统对其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研究发现, 在影响用户使用行为方面, 感知有用性比感知易用性有更大的影响力, 而感知有用性与用户接受度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Davis等, 1989;Davis, 1989) 。CALL感知有用性是指英语学习者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计算机的辅助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绩效。

3 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构建

3.1 理论依据

3.1.1 社会认知理论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1977) 认为, 焦虑作为一种情感因素,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当一个人处于焦虑状态时, 对自我信心能力的判断通常较低 (衷克定&刘运华, 2007) 。

社会认知理论中有“自我效能判断 (self-efficacy judgment) ”和“结果判断 (outcome judgment) ”之分, 其中结果判断, 即通常所说的预期结果, 与Davis所提的感知有用性概念上基本一致 (Davis, 1989)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自我效能感通过影响个人对结果的预期而影响其行为绩效。

3.1.2 技术接受模型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 (1989) 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提出的一个模型 (见图1) , 在信息技术接受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由图1可得, 外部变量影响感知有用性 (颜端武&刘国晓, 2012) 。学习者焦虑和自我效能感都属于典型的用户特征, 作为外部变量, 会相应的影响用户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感知有用性。

3.2 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3.2.1 计算机焦虑与感知有用性

Powell (2013) 对计算机焦虑和感知有用性的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发现多数研究中, 个人对计算机的感知有用性与计算机焦虑感成负相关。在有关E-learning的研究中, 感知的焦虑感和感知有用性也成显著负相关 (Sun et al., 2008;Tsai, 2009) 。少数研究得出了不同结论, 如Chazoglou, et al. (2009) 将效能感、焦虑等因素纳入技术接受模型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计算机焦虑和用户的感知有用性没有显著相关性。Saade&Kira (2006) 以本科生的网上学习系统为研究对象, 发现计算机焦虑和感知有用性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 焦虑对结果预期有负面影响, 即对感知有用性有负面影响。而技术接受模型亦认为, 用户对系统的感知有用性受到焦虑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可得假设, 计算机焦虑与感知有用性成负相关。

3.2.2 计算机焦虑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

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焦虑是否通过影响自我效能感影响计算机学习绩效广受争论 (Saade&Kira, 2009) 。以往研究发现, 计算机焦虑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成显著负相关, 即计算机焦虑越高, 个人对于使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自我效能感就越低 (Henderson, Deane&Ward, 1995;Thatcher&Perrewe, 2002) 。然而, 也有少数研究发现计算机焦虑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Zhao, Mattila&Tao (2008) 对自助服务技术用户进行培训, 然后调查培训后计算机焦虑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发现两者没有显著相关性。

CALL环境下, 计算机焦虑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均指学生运用计算机完成英语学习的过程环境, 强调英语学习者计算机使用的焦虑和效能感。根据社会认知理论, 计算机焦虑影响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水平, 且焦虑程度越高, 自我效能感水平越低。

3.2.3 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与感知有用性

技术接受模型认为, 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和计算机焦虑作为用户个人特征, 影响用户对系统的感知有用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有用性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即计算机自我效能感越高, 个人对于使用计算机达成预期绩效的期望值越高。Compeau, Higgins&Huff (1999) 认为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效使用计算机时, 他更有可能从计算机使用中预期到更好的结果。Guinea&Webster (2011) 的研究直接表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对感知有用性有积极的影响。Chen (2014) 探究了网络电子学习系统中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和结果预期的关系, 证明学生的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与结果预期呈正相关。

尽管也有研究发现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只能间接通过感知易用性来影响感知有用性 (Igbaria&Iivari, 1995) , 但根据技术接受模型理论, 外部因素如效能感等直接影响用户对系统使用的感知有用性。在CALL环境下, 学习者对于计算机英语学习系统使用的效能感影响学生对该系统的感知有用性, 且两者多成正相关。

3.3 模型构建及假设

综上, CALL环境下, 计算机焦虑和CALL感知有用性成负相关;计算机焦虑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成负相关;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有用性成正相关。可得假设模型如图2。

如三者均成立, 则说明在CALL环境下, 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在计算机焦虑和感知有用行关系中起中介效应。计算机自我效能感越高, 对系统的感知有用性越高, 更能通过影响学习者结果预期和行为影响学习绩效。

4 结束语

CALL环境下, 计算机的使用是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心理方面研究学习者计算机的使用对了解学生行为绩效、改进CALL教学模式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构建了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在CALL环境中的中介效应模型, 拓展了自我效能感理论及技术接受模型在语言教学研究中的应用。若实证研究证明此模型成立, 则如何设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提高学生计算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将成为CALL学习绩效提高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 1977, 84:191–215.

[2]Chen Y C.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proactive stickiness with a web-based Englishlearning environment[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4, 31:159–1712.

[3]Compeau D R, Higgins C A, Huff S.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dindividual reactions tocomputing technology:A longitudinalstudy[J].MIS Quarterly, 1999, 23 (2) :145-158.

[4]Davis F D.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 1989:319-340.

[5]Guinea A O, Webster J.Are we talking about the task or thecomputer?An examination of the associated domains of task-specific and computer self-efficacies[J].Computers in HumanBehavior, 2011, 27:978-987.

[5]Khamkhien A.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Thailand:Overview[J].Mediterranean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2, 3:2039-2117.

[6]Powell A L.Computer anxiety:Comparison of research fromthe 1990s and 2000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3, 29:2337-2381.

[7]张红玲.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常态化: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 2010, 285:105-110.

Call for Papers 篇2

This is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professional journal published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by David Publishing Company, Chicago, IL, USA. In China, this journal is regularly published by China National Publication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 on commissio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 collected and indexed by the Library of U.S Congress, on whose official website (http://catalog.loc.gov) an on-line inquiry can be triggered with its publication number ISSN2159-581X as key words in “Basic Search” column. In addition, this journal is also to be retrieved by some renowned databases:

Database of EBSCO, Massachusetts, USA

Chinese Database of CEPS, Airiti Inc. & OCLC

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

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

Summon Serials Solutions

David Publishing strives hard to provide the best platform for researchers and scholars worldwide to exchange their latest findings and results. Current columns involve Physical Geography (Soil 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Geology, Geophysics, Geochemistry, Atmospheric Science, Marine Science and Space Physics, as well as Other Issues. All the published papers can be browsed on our website(www.davidpublishing.org).

Contribution Requirements:

1) Paper must be empirical or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without being published previously;

2) All other scholars’ words or remarks as well as their origins must be indicated if quoted;

3) English title, abstract and key words should be prerequisite;

4) Patterns or forms should conform to the standard listed on our website;

Automatic paper submission system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while E-mail attachment sent through email at earth@davidpublishing.org is still available.

Please visit our website at www.davidpublishing.org for the automatic paper submission systems.

Should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Best regards,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ALL环境 篇3

一、学习环境与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CALL) 环境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周围的一切情况和条件, 是学习活动展开过程中赖以持续、对学习活动的过程和效果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既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时的外部物质条件, 如教师、学习资源等, 又包括影响学习者效果的内部因素, 如学习动机、策略等。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网络成为传播知识与教学互动的新平台, 计算机网络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广阔的开放空间以及广泛的信息资源, 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自主的学习环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形式, 而逐步延伸至网络空间。在计算机构筑的网络虚拟空间下, 进行教学与体验式学习。包括课程规划、学习资源库建设、学习者监控、在线讨论、电子档案建立以及其他与教学主题相关的链接。设计精良、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语言学习环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 交互性。能否完成人机交互过程是计算机区别于其他媒体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电化教学过程中, 局限于教师通过投影、课件等电子媒介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 学生既可以选择下载信息, 同时可以按照自己的语言程度、学习目的选择适当的程度练习。在《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中, 学生可实现商务对话人机交流, 既可以选择对话中的角色练习, 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语音、语调与标准音调进行对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第二, 开放性。学习者的学习范围不再局限于课堂活动, 而是延伸至整个社会。不再受到时空资源的限制, 通过微博、空间、MSN等通讯方式随时动态练习。使用者之间也可以借助计算机联网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在多部终端机上完成小组讨论或合作, 甚至可以和国外相关专业的师生实现同步视频。每一位学生既是参与者, 也是领导者。在《商务英语谈判》课程中, 将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小组, 每组六名成员, 成员间分成谈判双方, 分角色实践练习, 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的监控机制, 可以观察每组的谈判细节, 同时可向全班展示优秀小组的谈判过程;第三, 多维性。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内容是以超文本及超媒体的形式完成的, 以网页、单元的形式呈现, 将学生置身于英语环境中。通过flash动画、仿真模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商务英语教学中, 努力营造商务环境是提高学习者参与程度的重要条件之一。学习者在商务片段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可根据画面要求以不同身份完成既定学习任务。

二、目前计算机辅助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目前采用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首先, 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较弱。比较而言, 学生更加依赖于传统的课堂纸媒介教学。通过观察发现, 学生对于教师课下布置的作业存在两种情绪。如果需要提交作业的电子版并上传至指定界面, 学生将表现出厌烦等负面情绪, 认为较为繁琐, 而且容易通过网络抄袭或下载他人的成果敷衍了事;如果教师将同样的作业布置为纸媒介上交, 学生不存在以上情绪。课外时间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专业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上机人数常常不足全班的三分之一, 而且学习内容也仅仅是观看原声影片, 很少练习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其次, 教学人员监控管理技术性不强。教师利用计算机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常常是通过观察教师主机与学生终端之间的上机时间记录。在这一过程中, 不可避免学生存在刷机或挂线的情况, 因此, 使用自主学习课件时计算机的监控与教师的监督作用有待加强。教师可通过定时网络测试的形式, 将自主学习的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 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 成功完成一项任务后得到新任务的指令。也可以通过专业培训, 增强语言教师的计算机使用技术能力;再次, 教材文本形式特色性有待提升。一般来说, 教学软件配套的文本教材按照课程的顺序排列, 提供课文原文以及单词与课后练习, 将软件内容文本化, 无法突出教材的特色。有些学习软件没有合适的配套文本教材, 为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教师自主研发的教学软件在配以合适的文本教材后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最后, 软件智能性亟待发展。以课件为主导的教学软件智能性有限, 能够为学习者提供的交互、反馈主要面向知识与技能, 难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提供的学习建议与指导也不像教师那样灵活多样。学生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容易产生疲劳、厌烦心理, 缺少情感交流。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常常通过PPT将课件内容宣读于课堂, 重点、难点不突出, 也难以达到人机对话的预期目标。

三、CALL环境下的“双效”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设计

以学习者为中心, 借助计算机网络创建的环境为工具, 使教学中的外部互动活动向学习者内化, 将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与教材编写相结合, 实现CALL环境下的双赢教学模式。

1. CALL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

第一,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有以下两种表现:教师自身的个人因素及其采用的教学技巧。教师的个人因素包括:知识基础、教学态度、教学热情、师生关系、行为模范和乐观预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采用的具体教学技巧既有有声技巧、无声技巧, 也有来自行为方式上的教学技巧。教师以导入的方式展开新课程的主题, 通过讲课音量的控制以及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变换吸引学生对课程主要内容的注意与联想。在授课中, 辅以肢体语言、目光交流、面目表情以及步伐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气氛、布置学习任务、发展团队精神以及加强学生自信。第二, 实施小组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学任务训练的总则细化, 制定螺旋上升的教学目标, 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的原则。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外语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确定教学重点、安排小组学习内容。学生们自由组合, 组员性情相投, 教师的一个问题迎来的是众多的响应, 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课堂时间, 从而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 小组成员之间的疑惑解答, 也能激起学生之间的主动提问。

2. 设计编写适合CALL环境的商务英语教材。

CALL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视听说教材编写时, 需将语言基本技能与商务专业知识相结合。教材文本可以多以彩色图片为主, 从视觉效果上吸引学习者的阅读兴趣。不再局限于语言分类教学, 可从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与商务英语翻译的角度编写综合性教材。以单元设置体例为核心, 分章节模块进行专业英语技能训练, 同时在单元中插入商务文化要素浏览, 为学习者增加必要的商务知识。教材编写设计主题包括:商务用语、介绍、商务礼仪、商务文化、商务邀请、商务信函、商务会餐、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商务娱乐十个内容。每单元由预备部分、课程主体、后期任务以及附录四个部分构成。预备部分包括名人名言、单元综述和课前热身。课程主体包括课文A、B两个主题一致但彼此内容独立的课程。具体来说, 主体部分的两个独立课程分别包括:导入、音频、视频、口语秀、项目发布与成果展示。导入部分设计为看图说话、词汇拓展和迷你演讲。音、视频听力设计有相关主题和细节理解的各项任务以选择、填空、要点记录、正误判断、简答、改错等题型出现。口语秀环节设计为分角色完成商务会话, 学习者可以分别饰演商务谈判中的对方练习语音、语调。在文本教材中, 可将这一部分内容全文编写供学习者参考。项目发布环节布置本单元的商务项目策划,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与主题相关并且有明确要求的任务, 并准备参与汇报或讲评。成果展示设计为每个项目参与小组将本组任务以PPT课件的形式上传至计算机网络终端, 全体师生在共享条件下, 由每组项目负责人与参与人分工展示。在此过程中, 接受来自其他分组的项目负责人与教师的集体评价。这部分内容在编写过程中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 发挥学习者的想象空间。后期任务包括课后练习与单元测试。附录包括补充阅读和辩论以及商务信息窗, 将学习者在每个单元习得的内容加以实践。

语言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的支持与保证。任何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难以满足外语教学发展的速度。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联合影响下, 语言的社会符号特性已逐渐扩展到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模态的交际手段。异军突起的计算机辅助手段对现代语言课堂教育与教科书编写的改革与创新有深刻的影响, 可以想象, 在科技的推动下, 没有了“围墙”的学校将时刻伴随人们左右。

参考文献

[1]Ken Beatty.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陈洪, 刘北莉.英语教育中的计算机应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邓星辉.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环境下的教师角色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8) :255-256.

[4]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

[5]潘军.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理论渊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6, (6) :162-163.

[6]王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CALL环境 篇4

谢君一, 15岁,是北京的一位中学生。我喜欢绘画、写作,擅长书法和花样游泳,书法已经8级了哈,花样游泳嘛……去年上海的全国青少年花游锦标赛少年B组单人项目得了第二名。我也喜欢旅行,曾经和学校去过澳大利亚游学,和妈妈去过欧洲的几个国家。这个暑假我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开始南非的旅行……

第一天 北京-香港-约翰内斯堡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我已经来过许多次了,但这次有点儿不一样。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南非那些曾经只留影在电视节目上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令我心驰神往吧。

踏上飞机的那一刻,我的暑假旅行开始了。

飞行时间比较长,大约需要15小时,不过还好,我可以看书、写文来消磨时光。

快降落的时候,正是约翰内斯堡清晨6点多,从飞机上可以看见天边泛起红色的朝霞,好像淡淡的一层朱砂,非洲大陆的轮廓在我眼前愈发清晰,地面上仿佛星星,点点闪耀着灯光。

我们飞在云层上面,头顶的苍穹仿佛触手可及……

第二天 约翰内斯堡-太阳城-比林斯堡野生动物园-非洲特色乡村酒店

刚走到飞机的舱门,南非潮湿的空气便扑面而来。风吹着树叶,敲打出南非的旋律,满眼是黑黑的脸庞、善意的微笑、热情的款待……仿佛呼吸了这里的空气都能让人心情愉悦。

出了机场,我们去吃午饭。真没想到,南非还有这么地道的中餐!15个小时以来,第一次吃了顿饱饭。

饭后,我们来到南非之行的第一站——太阳城。太阳城豪华气派,是南非最大的度假村,南非的第一家赌场就设在其中。我们去了地震桥,在这个据说每到整点就会有3到3.5级地震的桥上,我却什么都没有感觉到,只看到它喷了点烟雾,音效比较大而已。

要去比林斯堡野生动物园了!这是我此次南非之行最期待的地方~ 我们花了100美金坐敞篷车,在里面参观了两个半小时。

非洲辽阔的大草原实在太美了!我用再多笔墨也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啊!完全可以用“壮美”这个词来形容。此时的南非正值冬季,多数草木都已经枯黄了,但这完全不影响整体的美感,我能够感受到,从每一株草尖散发出的蓬勃生机,这生机蔓延到了整个南非大地。南非,将他的野性、大爱、豪迈以及一切一切的感情都融化进了辽阔的草原里,它正以开阔的胸襟迎接每一个踏上它土地的陌生人,用自己特有的一种韵律去感染他们,用自己的景色去触动他们,用自己的情怀去感动他们。

我忽然记起在机场看见的一句话:They call it Aferica,We call it home .

第三天 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

早餐后,我们前往比勒陀利亚市区观光,参观了教堂中心广场和市政大厅的外观,中心广场游人很多,但大都是本地居住的黑人,他们是去晒太阳度周末的。

下午,我们去了KAO’S钻石工厂参观。那是南非声誉很高的一家钻石工厂。

第四天 约翰内斯堡-开普敦

一大早就起了!真的好困啊,今天坐飞机去CAPE TOWN。

酒店准备了早餐盒,很丰盛,不过不太好吃,我几乎全给了司机 David 。到了开普敦,就不是David开车了,有点小失落,我还是挺喜欢他的,他特别有非洲的味道,很淳朴~

CAPE TOWN的植物园非常美。我们爬到很高,从那里看风景很完美——背后是烟云环绕的桌山,前面是大片的树木花草,远处有住宅,一排排小房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天空是浅浅的蓝色,空气清爽宜人,弥漫着花香和泥土的气息……只有亲自来过,身临其境,才体会得到那种美。

然后我们去葡萄酒庄园品酒,我不喝酒,只有一瓶葡萄汁,也很好喝哟~

回酒店的路上,看到许多大树,都非常高,很挺拔。我觉得这些大树就像军人一样,站在海边的小山丘上,守护者这片它们热爱的南非大地。海岸松是松树的一种,它所有的枝丫都是向上生长的,整齐的在同一个高度生出树叶,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正如南非人民直率豪爽的性格,少有旁逸斜出的丫枝,显得干净利索。

嗯,对了!明天就要去好望角了,真是激动!那是非洲大陆的最西南端,原来它们只是被画在地理书或地图册上的,想不到,明天我要站在那里了!

第五天 开普敦

今天的第一站是乘车前往豪特湾,乘船览海豹岛。海上风很大,我们坐在船的二层,可以更好的欣赏风景。在码头时,就能看到水里时而冒出一两只海豹,非常可爱。

船开了,我们出海远航!风将我们推上律动的浪花,我们在风浪中前行。这里是一片海湾,桌山山脉起伏在云层中。向大海的尽头远眺,墨蓝色的海水上,晕出淡蓝色的天空,广阔无际的大西洋煞是美丽。

午餐后前往企鹅岛。终于要去天之涯、海之角——好望角了。我们乘缆车登上238米高的cape point,纵观大西洋与印度洋的交汇,水天一色,烟波浩渺,远处有零星来往的船只,眺望海平面的尽头是茫茫的云海,不,这不是海,是洋,你会感到,自己仿佛要被它深邃的墨蓝色吞噬了,然后你会发现,不知不觉间,你已然注视了它许久,你不会感觉到海风把你吹的头疼,因为这是来自两洋轻柔的抚摸,风里淡淡的、海水的气息,使你眷恋着眼前的风光,不忍移开脚步。

第六天 开普敦

今天没有什么行程,早餐后前往开普敦著名的信号山,在那里可以俯瞰繁华的都市,将开普敦的美景尽收眼底,自费的桌山之行原本是大家都想去的,但因为天气原因,没办法去了。山上风太大,桌山海拔一千多米,因为临海所以风大,一年有一百多天可以开放,也就是说平均每三天才开放一天,赶上开放不容易。

后来导游说,可以去鸵鸟园,但大家因为上不了桌山情绪都很低落,都不愿意去。我非常想去的!因为可以喂鸵鸟嘛,我最喜欢和动物亲密接触了!不过没有关系,留些遗憾作为再来南非的理由。

nlc202309051137

还有一个小教堂,旁边有个小公园,里面有鸽子和松鼠,我去喂它们了,真好玩!小松鼠很灵敏,跑起来就像海豹在水中跃动,大大的尾巴卷在身后,跑动时也摆动起来掌握平衡。

鸽子傻乎乎的,一扔吃的就踱着小四方步过来吃,一有淘气的小孩子向他们跑过去,它们就都扑着翅膀飞起来了,有两三只、四五只一飞,其余的也跟着飞,它们绕着广场中心的雕塑飞两圈,就又落下来了,有的站在雕塑的人头上、马上、绳上,有的落在雕塑的底座上,有的落在地上。

我手里拿着花生米,一会儿就有鸽子飞到我手上来吃了,它们的毛特别柔顺,但爪子还是很有力度的,把我胳膊都抓出几道子白印。

我感觉自己融入了大自然中。人们曾说他落后,但这恰是一种别的国家所不曾拥有的纯朴、野性、和谐。

第七天 开普敦-约翰内斯堡-香港-北京

好吧今天又要坐很久的飞机……明天早晨到,也就是北京时间下午3:00.

从cape town 到约堡的飞机是7:00起飞,刚起飞时天还没有亮,岬角小城还在睡梦之中,但我就要与他告别了,飞机越升越高,城市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茫茫云海。再见cape town。

虽如此说,但我绝不相信这是我与他的永别。这里实在太美了,美到足以让任何人沉醉在他的山光水色之间,然而最美的当不是风景,是这里的人民,这个民族融汇了原住民的热情与淳朴和非洲土地的粗犷与豪迈,每一颗心都可以紧紧地贴在一起,去感受彼此的搏动与温度。这种民风才是现世最难得的一种情怀啊。譬如说开车,在南非,凡是收入5000兰特以下的公民都可以领取政府补贴,政府会送给他们免费的房子、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教育、进公立学校上学、生病去公立医院免费看病免费吃药……所以,那些人虽贫穷却衣食无忧,每天都幸福快乐,而未享受到社会福利的外来难民就要面临饥饿和无家可归,导致他们去抢劫或在路边卖艺乞讨,这也是大多数游客认为南非治安不好的原因。不过,一般较大的穷人区外都24小时有警察看守。扯得有点远……接着说开车的问题,南非那些收入较低的人是不买车子的,所以南非汽车相对少,再加上地广人稀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许多公路都是只有两条车道的,相反方向各一条车道,所以小轿车会主动避让巴士,将车子开到紧急停车带让大车先过,大车也会打下双向灯表示感谢,他们无需过多言语,但都能够互相理解。许多路口不设红绿灯,只在路口写一个STOP,司机会在那里停下来左右看看是否有车再走,如果车多呢,大家就自觉排队一辆一辆过。再比如,你到哪玩或去办什么事,遇到的人都相当友好,甚至路上的陌生人见面都会相视一笑,这也是南非最最吸引我的地方。他们的淳朴不会把这种东西写出来、张贴出来,只是将它们融化在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问候中。

一株花草一棵树、一片阳光一溪云,每一个元素都是南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阵细腻的海风、每一缕温暖的阳光、每一朵晶莹的浪花……早已注定的,是南非大地的精魂。

此时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变成一句话说出口,南非,我想叫你一声:HOME!

CALL环境 篇5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ALL) 指的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语言教学活动, 以对话方式和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和技术, 可以用教师+学生+计算机 (网络) +课件来表示。CALL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

随着教学技术的进步, 大学英语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计算机为中心, 多媒体网络化的教学成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CALL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立体形象的教学学习环境, 其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和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 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上单一、片面的缺点, 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能加大对学生各个感官的刺激, 使教学形象生动, 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尤其在交互式练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任务主要由自己安排, 因此学习兴趣可以明显提高。

2. 实现个性化定制学习

CALL模式为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新的教学空间, 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适合的学习材料, 自己设定目标, 调整学习进度, 使英语学习兼具个性和针对性。

3.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CALL模式补充了与课文有关的众多资料, 其信息量之大, 获取信息之便利和迅捷, 都是传统课堂所不能给予的。在英语听说课堂中, 大量的材料加上多样化的外部刺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CALL模式下的二元对立

CALL模式教学尽管有着以上诸多的优势, 但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缺乏对该模式认真严谨的研究, 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正确恰当地应用, 造成教学中的二元对立现象。

1. 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立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 其缺点在于无法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违背语言学习的规律, 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但在相当多的CALL模式教学中, 教师虽然采用了现代化手段, 但仍然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采取“满堂灌”的方式, 其区别仅仅在于现在是通过幻灯课件灌输大量的教学内容, 将原来需要板书的内容改成了屏幕显示。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光盘和课件的播放员和讲解员, 学生则是听众和观众, 课堂教学缺乏最基本的互动性。

2.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对立

由于教学模式没有改变, 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居主导作用, 并没有顾及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课件的设计往往以“教师为中心”, 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呈现方式也多采用线性播放, 学生只能被电脑牵着鼻子走, 而无法根据自己的意志来选择学习内容和顺序。究其根源, 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电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这种“教学随着多媒体走”的作法与传统“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危害性无异, 造成课堂秩序混乱, 效率极低。

3. 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的对立

另一个极端是教师过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给学生的自由度过大。学生不了解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对于自己的学习缺乏计划和管理, 学生希望老师在计算机辅助英语学习上提供相应的指导。教师忽略了自己应起的指导作用, 使学生很易失落在大量信息中, 掌握不了重点与难点。

四、CALL模式下的多元互动

CALL教学具有较强的交互性, 其交际方式、交际内容、交际手段、交际空间、交际时间等都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既可以实现同步交际功能, 又可以实现异步交际功能, 从而实现学生与计算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元互动”, 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1. 师生互动

在“多元互动”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中, 学生的学习不像传统教学观认为的那样, 是一种比较“孤立”的个人竞争行为, 而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模式要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要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努力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在教学中, 师生之间通过对话, 信息交流、反馈, 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把握, 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实现教与学的目标。此外, 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布置教学任务, 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并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采用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更要加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培训, 提高其学习效率, 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

2. 人机互动

CALL模式给学生提供了自学机会。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自学, 也可以直接向计算机学习, 边看图像边听录音, 并大声跟读, 人机交互练习对话, 学习地道的语音、语调及语言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交互式教学;利用校园网进行交流、提交作业, 教师也可以在线释疑。学生在计算机创设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听说训练, 发展阅读能力, 也可以通过网上交流提高书写的流利度, 并且了解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3. 生生互动

所谓“生生互动”指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通过进行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生与他人合作既能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减少学习中的困难, 又能增加人际情感交流, 激励学习兴趣。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 并成为课堂的中心, 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五、结语

CALL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 极大地丰富了英语教学的方式与结构。教师应注重把二元对立变为多元互动。首先, 把传统机械化的“满堂灌”变成丰富多样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 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课堂教学的内容, 符合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 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其次, 教师作为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者”, 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设计并开展适合学生的互动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更富有成效的“多元互动”。最后, 教师应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学生不是教学活动中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多元互动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只有教师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多向互动, 创设开放的、广阔的、自由的语言学习环境, 才能够最终发挥CALL教学模式应有的效用。

参考文献

[1]Adamson, C.CALL:Can a teacher do it alo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 2001.

[2]Gardner, D.&Miller, L.Establishing Self-access[M].Cambridge:CUP, 1999.

CALL环境 篇6

关键词:CALL,大学英语,教育技术

一、CALL的概念

CALL是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的英文简称, CALL就是利用计算机为媒介及辅助工具, 更好地完成语言教学和学习的任务。目前学界对CALL的理解是多视角的, 国际上著名的教学专家对CALL作出了自己的定义。Levy将其定义为“The research for and study of applications of the compu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1997年) 。国内学者贾国栋认为: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理性、灵活的运用, 创造语言学习环境、教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巧、引导语言学习方法、提高表达水平, 培养交流策略, 从而使学习者有效获得与世界沟通的语言能力[1]。

二、CALL的发展历程

由于语言学习的特殊性, 使得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大有用武之地, 事实证明其对语言学习的帮助是无可替代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 今天的CALL较最初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回顾CALL的发展, 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CALL的应用只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 主要应用在大学实验中, 以当时的条件, 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开发, 都非常昂贵。因此, CALL只能在局部实验室中进行, 不可能大范围地展开, 对CALL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第二阶段,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七十年代, 由于技术的限制, 仍然是大型机的实验室研究工作为主;八十年代, CALL初步走进英国及欧洲的一些中学和大学, 但还没有真正意义地结合于课程大纲。这一时期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使CALL的普及有了希望, 专家们开始设计基于个人电脑的CALL软件。第三阶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长足发展,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CALL软件不再是单一的文本型和线性结构了, 有了新的理念与实践, 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第四阶段,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宽带网的进一步发展, 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出现了计算机以及单片机等为主要构成部件的语音教学系统, 语言学习者真正意义上因CALL的发展, 得到了实惠[1]。

三、CALL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教师传递的信息是学生知识习得的唯一来源, 这种形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 教师此时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指导者、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和大纲、计划的执行者[2]。

CALL教学模式中, 教师并非是多余的, 相反, 教师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教师一方面要给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另一方面要做好利用教学工具的准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 教师成为CALL的指导者和促进者。CALL所提供的环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独立选择学习的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通过互联网, 借助CALL环境, 实现随时随地学习。而这时, 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中心, 而是发挥着帮助学生合理利用资源, 指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增强的作用。其次, 教师成为CALL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用的素材, 并非完全自主地从互联网下载, 而是来自于教师的设计与制作, 避免学生自主搜索学习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教师在课前根据教材内容, 结合网络中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素材, 制作出数量可观、质量可靠的学习资源。同时, 教师还需与技术人员进行及时沟通, 提出学习需求, 以此检测软件开发中的问题并及时改正[3]。

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CALL教学中, 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教学信息,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有效掌握教学内容, 需要教师合理调配, 选择最佳方法、最佳资源和最佳环境。首先, 教师可以练就信息处理能力, 包括搜集并组织、存档并检索、处置并检查、分析并解释及展示等方面的能力。因此, 通过CALL的教学, 可以使课堂教学资料更合理, 数量充足, 质量更好, 满足学生自主化的学习需求。其次, 教师可以拓宽教学方法与思路。通过多媒体形式的教学, 教师可以掌握新的教学流程形式, 掌握多媒体软硬件的使用技巧。教师利用软件, 制作和模拟出生动形象的画面, 降低学生知识理解上的难度, 同时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自由, 可选方法也变得更丰富。因此, 通过CALL的教学, 可以大大拓宽教师教学的思路, 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3.整合教育资源

在传统的校园教师模式中, 教师所能掌控的教学资源是黑板、粉笔、教材及一些教学工具, 一切教学过程的发挥, 都来自于这几项内容的自由变换, 出现了教学形式单一、学生感觉学习内容枯燥及兴趣不高的现象。CALL教学模式中, 充分调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 结合了传统课堂的优势部分, 创设了真实的情景, 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最适合知识习得的学习资料, 让学生多维度地获取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包括了书本知识, 还融合了视听媒体传递的信息。这样的学习形式, 实为传统教育资源与现代教育资源整合创新的产物[2]。

4.课程活动设计的多样化

CALL通过计算机和网络, 将丰富的资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着实方便了学生学习, 同时这些课程活动的设计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加上CALL环境本身的局限, 让学习活动的设计变得更加复杂。在具体的设计中, 教师需要对CALL课堂充分熟悉, 了解软硬件设施的使用方法, 并对网络资源工具和技术支持的可获得性进行确认, 以教学主体分析和网络环境评估为出发点, 通盘考虑教学过程, 确定任务目标、活动的主体及时间设定。在活动的实施阶段,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对均衡的分组, 布置活动的任务, 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驱动去组织活动与讨论。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 教师需要充当观察者, 倾听学生的讨论内容, 及时发现问题, 保持学生讨论的正确方向,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 发挥自身的创造性[4]。

四、CALL实践中应当注意的两个方面

CALL是顺应时代的发展, 为外语教学与学习服务应运而生的, 其存在的本质原因在于对于外语学习的辅助, 绝非为了技术而技术。因此, 在具体的应用中, 要充分发挥CALL的优势, 以强化学习效果为目的。如果为了应用多媒体而应用CALL, 将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 不可取的。在CALL的应用中, 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 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CALL虽很先进, 而且效果非常显著, 但需要恰当利用。教师面对具体的学生, 要把握他们学习的规律, 在学生最需要观察、需要思考、需要想象的时候使用多媒体, 抓住应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

其次, 忽视科学使用多媒体的过程。多媒体的呈现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信息的传递还需要受众的心理接受度, 盲目使用、不恰当地使用, 会干扰学生学习, 导致事倍功半。因此, 教师不仅要从多媒体的功能出发, 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把最恰当的音视频等资源传递给学生, 掌握学生的信息可承受度[5]。

五、结语

总体来说,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前景是乐观的, 特别是在计算机及互联网应用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 更大的网络带宽为语言教学提供更可靠的支持。首先, 互联网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快速传输的文本、音视频资源, 使语言的教学材料多媒体形式更丰富、更直观、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 语言教学的网络软件越来越多, 除了原有的“电子邮件”、“BBS”等形式外, 现在有了“微博”、语言学习网络课程等新的形式, 打破了原有的学习形式单一的局限。未来的学习形式可以是传统的固定式, 也可以是随时随地的可移动式, 大大方便了学习者的语言学习[1]。

参考文献

CALL环境 篇7

一、CALL的含义

CALL是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的简称, 是指在语言学习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早在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刚兴起的时候, 就有语言学家尝试将其应用到语言学习中。在40多年的发展中, CALL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基于行为主义CALL阶段、基于认知主义的CALL阶段及基于建构主义和网络技术的CALL阶段。

二、CALL理论依据

1. 基于行为主义的CALL阶段

由于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庞大而且造价昂贵, 对于CALL尝试只能停留在一些名牌大学的教学试验阶段。这一阶段的CALL主要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1957年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 (B.F.Skinner) 的著作《言语行为》的出版, 标志着行为主义在语言教学理论中的统治地位。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刺激———反应———巩固的过程, 熟练某种语言者可以该语言学习者传递语言系统的知识, 学习者通过反复模仿、操练形成自发的语言习惯, 掌握语言结构。计算机被看成是为不知疲倦的教师, 教学软件多为“句型———操练”工具及语言测试程序。在学习过程中计算机能迅速提供肯定或否定的反馈意见, 促使学习者反复操练、巩固所学内容, 直到达到满意的机器评估结果。例如当时非常有名的Plato教学系统, 就是行为主义的典型应用。

2. 基于认知主义的CALL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 小型计算机出现, CALL的应用规模和范围便得到扩展, 但基本模式没有发生质的变化。随着80年代个人电脑的风行和软件、硬件环境的不断优化, 计算机语言教学迅速发展。大量的音、视频资源被运用于语言教学上, 专门为语言教学设计的软件业开始出现。认知理论成为这一时期CALL的主要理论依据。认知主义全面否定了行为主义理论, 认为语言系统的形成是人运用认知能力在脑海中积极建构而成的;学习者面对大量的语言输入材料, 运用内在的认知能力, 对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认知活动, 逐渐形成一套语言知识系统, 并运用这些语言知识实现个人的交际目的。因而语言教学重在培养学习者对语言机制的内在建构, 而非灌输具体的语言习惯。基于该理论的各种多媒体语言学习光盘开始盛行。这些CALL软件巧妙地融合了声音、文字、图形和动画, 并使用超链接技术, 能将学习者带进一个仿真的微观语言环境。相对于早些的CALL教学模式, 此时的专门为语言教学而设计的软件极大地吸引了学习者的注意力。同时, 教师直接干预学习的时间进一步减少, 开始真正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策略的制定者和教学结果的评估者。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增强。

3. 基于建构主义和网络技术的CALL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一部分人认为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对语言教学的认识过于片面和极端, 因为在学习语言过程中, 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内在认知能力的发展应该相辅相成且同等重要, 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建构主义应运而生。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背景下,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即学习者的新知识是个原有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 而不是被灌输的。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而非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应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这一阶段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为基于建构主义的CALL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网络独特而便捷的方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 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1. 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manager)

在CALL环境下, 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学习情况采取针对的措施, 自主设计学习方案、自主选择学习策略等。但自主学习并非孤立的, 也不是说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放任自流。小组协作, 团体互助更有利于帮助个人知识的建构。教师通过设计恰当的、利于学生参与的情景、活动, 并在活动中实施有效的组织、指导, 在活动结束时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2. 教学过程的监控者 (controller)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监控者被认为是负责教室的每时每刻, 被称为“master controller”。她/他们决定学生做什么, 何时做和应用何种语言结构, 甚至可以预见学生的反应, 因为课堂上一切的一切都是预先设计的。而在CALL课堂上教师只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进度、学习效果进行监控, 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困难或障碍。当然教师还要对课堂时间进行必要的控制。

3.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facilitator)

教师还需担当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 传授的是语言知识、讲解课文、语法知识;解的是教师认为的“惑”, 其实并不是学生有的疑惑。而现在的新模式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 小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取长补短, 进行知识的有意义的建构。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开发高效学习策略以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4. CALL教学的参与者 (participator)

无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CALL教学模式下, 教师都是参与者, 都会与学生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CALL教学模式下, 学生利用有效的知识进行交流, 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也参与其中以确保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动机, 同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语言资源。

四、结语

简言之, 基于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 在网络技术支撑下的CALL将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 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己对CALL的认识、应用, 提高自己对这种新教学模式的驾驭能力, 才能真正体会转变后角色带来的快乐, 为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增添生命力。

摘要:不断广泛应用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以下简称CALL) 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从而导致教师角色转变。本文详述CALL的含义和CALL的理论依据并探讨了基于CALL理论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

关键词:CALL,理论依据,教师角色

参考文献

[1].张国英.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2].桂诗春.信息社会·互联网.外语教学[J].外语教师上网手册 (现代外语增刊) .1997

CALL环境 篇8

1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软件的设计思想

教学软件的设计和使用都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 必须遵循一定的学习规律, 因此, 学习理论就成为教学软件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人们根据基本观点相似而归类的原则, 将众多的学说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三个大类。也有的学者分出一种新的理论, 叫做折中主义学习理论, 实际上是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折中, 或称之为认知—行为主义。

1.1行为主义学习观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软件设计。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 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把外在的环境看作是刺激, 把伴随而来的行为看作是反应。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客观环境因素对学习者的影响, 强调有什么样的刺激, 便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并注意及时强化在建立正确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它为早期的程序教学以及教学软件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的理论原则和交互模式对练习性、操练性和游戏性课件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行为主义理论, 尤其是斯金纳的强化说所提供的课件设计原则、交互环节和模式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软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贡献。在当今和以后的教学软件设计中也很有价值。当然, 由于行为主义仅揭示了人类学习的生物属性的一面, 还远远不能将人类学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揭示出来。所以, 它在指导教学和课件设计方面也存在局限性。1.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软件设计。认知理论探讨学习的角度刚好与行为主义相反。行为主义强调客观环境对个体带来的影响, 导致个体行为的发生, 但是忽略了个体所拥有的内在的心理结构的作用。认知理论则认为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个体的行为, 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 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 取决于学习者的内部心理结构。客观环境中潜在的刺激是多种多样的, 并时时刻刻存在, 但是个体对外在的刺激未必都会产生反应, 其原因就是个体根据自己内部的认知结构对外界的刺激进行选择加工, 赋予特定的含义。因此, 个体的心理结构和认知结构在学习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软件设计。建构主义学习观实际上源于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迎合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因此而产生的教学改革, 所以教育技术领域对其独到的见解非常重视。行为主义看重客观因素, 而不考虑人的内在意识活动。认知理论虽然看重客观因素, 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实体及其特征、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构成, 但该理论还强调人的内部认知结构, 认为学习就是将客观事物的外在关系 (结构) 内化为学习者内在的认知结构。而建构主义则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 是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构和解释的。建构主义理论不否认客观因素的存在, 它更加偏重主观内在的东西, 更倾向于学习者的主观认知在建构知识中的作用。1.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软件设计。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习本质的揭示不像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那样给予严格的定义。而是从自我实现和个人意义的角度加以描述。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的自我实现和个人意义的角度加以描述。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个人主动发起的 (不是被动的等待刺激) , 学习者的内在思维和情感活动对学习有者极为重要的影响;个人对学习的投入不仅仅涉及认知方面, 还涉及情感、行为、个性等等方面;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获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获得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2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软件的设计模式

2.1积件和积件思想。积件是一种教学软件体系, 是基于课件的弱点而提出的。中国古代的辨证哲学是积件思想诞生的原始底蕴。其知识单元和素材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需要添加和重新组合。实际上这是一种系统结构的思想。2.1.1积件思想产生的背景。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课堂教学的精髓是师生的相互交流, 相互影响。由于课件固化了教学的内容和策略, 本应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的创造天地, 课件却在事先的教学设计中“确定”了。显然, 课件设计者取代了教师的地位。这是课件的一个很大的局限因素。学校课堂教学实践证明, 这种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定型情节的、模式化的、封闭的、整体型的第一代教学软件, 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发挥, 不适应于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从课件思想向一种更灵活的适应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情境的方向发展。积件思想正好符合了人们的这种想法。2.1.2积件的基本特点。无需程序设计、方便地组合积件库各类多媒体资源、面向普通教师、易学易用。积件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积累的资料库 (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即现成的课件模板或样板、教学策略等) , 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平台方式, 这样教师备课时可采用现成的课件模板, 不同的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层次, 只需稍加改动就可以很快的制作成新的教学课件, 新的教学课件也是积件中的新资源。2.1.3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影响。积件思想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作为个体的考虑, 是人本主义哲学的体现。积件思想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影响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突出了语言教学中人的因素, 认为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样重要。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规范化, 学生的课内课外学习信息量更大。灵活性强, 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对不同形式、不同科目进行教学。因此, 没有多媒体实验室也可以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进行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有了多媒体实验室, 也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进行语言教学。适应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对师生的要求, 突出的体现出了外语教学, 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的重要性。2.2基于技术的设计方法。基于技术的设计方法是一种着眼于机器而非学习者的设计方法, 即软件主要是由通晓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员设计的, 而非懂得学习者需求及如何满足这些需求的教育者所设计的 (如图1) 。基于技术的设计方法倾向于设计一种控制学习环境的计算机软件, 这类软件结构顺序严谨, 强调训练之后给予立即反馈, 因为这是计算机易于操纵的步骤, 仅涉及较直接的编程技术。随着语言学习理论与实践转向提高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熟练程度时, 这些软件就变得过时。但目前仍然有不少软件, 表面看来极具吸引力, 且自认为是“交互式多媒体”, 其实仍继续采用基本上是训练形式的活动和练习。2.3基于学习者的软件设计。基于学习者的软件设计方法 (如图2) 是从特定的使用者及其学习需求分析出发的。就语言学习而言, 这就需要了解学习者为什么希望学习语言,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如何最好地学习语言, 他们喜欢怎样的学习策略以及他们喜欢从何时何处开始学习。从这方面来看, 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成了新的软件开发所主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Pennigton, Martha C.The Power of CALL[M].Athelstan Publications Rose, H.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virtual environment for Japanese language instruction.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2]王宇红.Watts多媒体语言学习软件设计模式介绍及启示外语电化教学, 2002, 3.

[3]李康, 梁斌, 蔡兴勇.多媒体课件设计原理与制作基础[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1.

[4]阮全友, 陈奇敏.积件思想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 2000 (2) :12-15.

CALL环境 篇9

Jenny Lee是一位新获得助产士资格的护士,她放弃了原本更加优越的选择,来到位于伦敦东区的Nonnatus House开始了自己的助产士生涯。她本以为自己工作的地方是一间诊所,没想到Nonnatus House是一家修道院,修道院的修女们同样在做着助产士的工作。二战后的英国物资匮乏,而一向以贫穷、脏乱闻名的伦敦东区更是一片狼藉。随着Jenny Lee和其他助产士们工作的展开,伦敦东区的各种问题也暴露出来:贫穷、拥挤、卫生条件差、种族歧视……然而,就在这样的贫困与艰难中,Jenny Lee与她的同伴们也见证和展现着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当助产士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Poplar区的小巷中,背景音乐总是欢快而明朗的。她们走访孕妇和产妇,一次次匆忙奔赴孕妇家中,迎接一个个新生命的到来。尽管生存环境恶劣,但新生命的呱呱坠地总能给在苦难中挣扎的人们带来喜悦和温情。

《呼叫助产士》这部剧集并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却以它的质朴和温暖俘获了大批观众,收视成绩甚至超过了大热的《神探夏洛克》和《唐顿庄园》。下面就通过剧中的台词来走近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伦敦东区,感受助产士们紧张而充实的生活吧。

1 Quotes from Season 1 Episode 1

Old Jenny: Midwifery is the very stuff of life. Every child is conceived in love, or lust, and born in pain followed by joy, or by tragedy and anguish (极度痛苦). Every birth is attended by a midwife. She is in the thick of (在……的最紧张时刻) it. She sees it all.

背景链接:《呼叫助产士》改编自Jennifer Worth的回忆录,在每一集的片头及片尾都有老年Jenny充满哲理的独白。上面这段话出现在第一集开头,揭示了助产士这一职业的神圣和独特之处。伴随着这段独白,年轻的Jenny踏上伦敦东区的土地,开始了自己的助产士生涯。

2 Quotes from Season 1 Episode 2

Father Joe: It’s hard to imagine, I grant you, if you’ve never lived like that.

Jenny: I work in the East End, Father. I know about poverty.

Father Joe: Nurse, I don’t think you do. Poverty isn’t bad housing, dirty clothing, families of ten. It’s never having been loved, or even respected. Not know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ove and abuse, a kiss that wasn’t down payment (首付款) on a blow.

背景链接:Mary是一位被人利用的失足少女,Jenny等人救下她后将她送到了神父Joe开设的收容所。Jenny自以为在伦敦东区工作,已经对贫穷有足够的了解。但神父Joe却告诉她,贫穷不仅仅意味着生活条件简陋,更是精神层面上爱和尊重的极度匮乏。

3 Quotes from Season 1 Episode 5

Chummy: I have seen … I have seen many things, Mrs. Leonard! I have seen the horrors of eclampsia (子痫) with convulsions (抽搐) so violent, bones broke. I have seen breech births (臀位分娩) where one wrong move, one moment’s delay, would cut off baby’s oxygen. I have drawn mucus (黏液) from the lungs of newborns who would otherwise have choked to death. And I have seen the utter joy that only childbirth can bring. So, please, please don’t doubt that I have seen enough to have earned the right to speak to you today.

背景链接:在当时的伦敦东区,人们对于节育措施尚不了解,助产士Chummy某一天召集育龄女性,对她们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谁知听众们不以为意,有人调侃Chummy说她这个未婚姑娘什么都不懂。Chummy起初还有些怯场,但在受到质疑时,她底气十足地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反驳。

4 Quotes from Season 2 Episode 7

Sister Monica Joan: Forgive me, Lord, and protect us all from these devils that plague me.

Sister Julienne: There are no devils here. Your mind gets tired, Sister. That is all. And when it does, we will protect you. We will be with you and make sure that when you forget, we remember.

背景链接:Sister Monica Joan是Nonnatus House中的老修女,她俏皮、贪吃、任性,只是上了年纪,脑袋经常糊里糊涂。一次,她接起了修道院的求助电话,过后却不记得是哪位孕妇临产,险些酿成大错。Sister Monica Joan对此十分自责,而以Sister Julienne为首的修女和助产士们却用爱包容了她。

上一篇:轻型商用车下一篇:说明文教学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