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增分策略

2024-06-19

高考话题作文增分策略(精选三篇)

高考话题作文增分策略 篇1

一、记叙文写作

通用的记叙文写作路径是:以记人叙事来表现主旨。为此,从实战性出发,在高考中可以实施如下三条增分策略。

(一)立意要有一点深度

高考记叙文佳作恰似一枚橄榄,它在立意上的最大特质是“有嚼头”———越细细咀嚼,越百味俱生。为此,广大考生在立意时一定要融入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融得愈深,入得愈透,愈入味,愈耐嚼。

那么,“深度”从何而来呢?从思索而来。 沈从文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其路径有二:一是自己的思索———直接经验。王蒙在《青春万岁 · 序诗》中说:“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高中生可以也应该在经历人生的种种历练后进行深思,只有经过一次次深思而积淀起来的生活方为人生的阅历,否则只能称之为经历。如果阅历不深,何来立意之深?二是他人的思索———间接经验。它既包括身边同学的思索,也包括名家大师的思索;前者给人以滋补,后者给人以启迪。那么, 怎样才能将他人的思索吸纳进自己的作文呢? 靠自己的阅历之“胃”。自己的阅历愈深,愈能消化、吸收他人的思索;而吸收他人的思索愈多,自己的“胃”功能则愈强。

姜理的《无声的广场舞》写的是学校对面小区的大妈,她们跳广场舞的音乐常常打断“我” 的做题思路,但有一天音乐却突然停了,为了解开谜团,下晚自习后“我”去了小区的广场。

猛抬头,我发现每个大妈耳朵上都戴上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一套广场舞结束,一位热心的大妈笑眯眯地向我走来:“放学了,怎么还不回家呀?你们以后不用再担心我们打扰你们学习啦,跳舞虽然锻炼身体,但我们也不能打扰到别人啊!你们看,我们现在都用蓝牙来放音乐统一节奏啦!”说着还指了指耳朵上那个黑乎乎的东西她又跟我闲聊了几句,便回到队伍中继续跳舞了。

我忽然想起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讲的是重庆12位广场舞大妈为了上羊年春晚,集体去整容。我在心底不禁默默地将这12位大妈与小区大妈进行着比较:整容的大妈只美在一张脸上,而小区的大妈却美到了一份情怀上。我想,如果让我从这两支队伍中选一支上春晚,我一定选小区的大妈!

戴着蓝牙耳机的大妈们在皎洁的月光下翩翩起舞,我觉得这是我所见过的跳得最美的广场舞。

对时下流行的广场舞,作者没有做一个宣泄“戾气”的愤青,而将立意向更深处作了开掘———每个人都身处社会之中,为此,既要想着 “利己”,也要想着“利他”。“利己”是人的天性而“利他”则是人性的光辉。为了凸显这一立意的深度,作者以整容大妈的“形”之美来烘托小区大妈的“心”之美。这一给力的烘托,不仅让小区大妈的“利他”情怀在人性的高峰上熠熠生辉,而且也给读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要想与人和谐相处,如果不能做到既 “利己”又“利他”,也必须守住“利己”而不“损人”这条底线。

(二)叙事要有一份匠心

一篇800多字的记叙文不是一部电影,更不是一部连续剧,充其量是一出小品。为此,在叙事时必须匠心独运,精心设计,使之步步惊心。那么,“匠心”如何“独运”呢?一个基本原则是“速效”———迅速释放出动情点,抓住阅卷者的眼球,揪住阅卷者的心。综观近年来的高考佳作,如下四种方法备受高考骄子青睐。

1.横向剪辑法。跳出刻板而平淡的日常生活,从流泪过的感人瞬间、经受过的人生历练、 深刻体味过的生活感悟中机智地“抓拍”几个特写“镜头”,加以横向的剪辑,从而体现出全新的主旨和丰富的内涵,化平淡为神奇。

2.纵向连缀法。跳出“流水账”的窠臼,在文章“明晰的发展脉络”这根红线上,巧妙地缀上几颗闪亮的“珍珠”(典型事件),逐层拓展文章丰富的内涵,使文章迸射出强劲的纵向穿透力。

3.设计悬念法。电影“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对“悬念”有一句经典的诠释:“我在影片中放置的定时炸弹,它一刻不爆炸,观众的心就一刻放不下来。”在记叙文中设计悬念,可使阅卷者产生追根究底的阅读冲动,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构思效果。

4.情节突变法。在叙事的过程中,跳出“起因———经过———结果”的常规模式,别出心裁地设计出出人意料的突变式情节,使文章腾挪跌宕、一波三折,激发起阅卷者“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阅读快感。

陈思思的《在,我一直都在》在构思上就充分显现了横向剪辑法的独特魅力,它机智地抓拍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天的三个特写镜头:第一个镜头捕捉的是自发聚集起来的孩子方阵,着眼于“哀悼”与“缅怀”;第二个镜头捕捉的是卖烛的大妈,着眼于 “忘却”与 “漠然”;第三个镜头捕捉的是“己冷,更感亡灵冷” 的老乞丐,着眼于“铭记”与“追怀”。

无意中,我发现不远处有一个老乞丐坐在台阶上,神情戚然。

我走上前,把蜡烛递给他:“给你取取暖吧!”老乞丐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他的胸前也别着一朵小白花。

老人看了我一眼,默默地接过蜡烛。他越过孩子方阵,拂去碑前台阶上的雪,将蜡烛轻轻地放在台阶上,鞠了三躬。

我忽然觉得这位老爷爷的背影是那么高大。

“地下更黑,更冷。”老爷爷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背上他满是补丁的蛇皮口袋,晃晃悠悠地走了。

我一直注视着他的背影,直至它变成一个小黑点。

当遇到那位大妈时,我不禁在心底大喊: “民族精神,你还在吗?”

但望着这位老爷爷的背影和远处的孩子方阵,我释然了。

入夜,雪渐渐变小,整个南京城都笼上了一层白。

风呼呼地吼着 , 我好像听到有人在说 :

“ 在 , 我一直都在! ”

三个横向剪辑的镜头,似浮雕般厚重,在对比中直面现实,在传承中照亮未来,昭示出“哀逝者,警国人”的深邃主旨,撼人心魄,令阅卷者掩卷凝思。

(三)描写要有一个细节

高三学生整天生活于“三点一线”之中,日子过得“波澜不惊”,要想“有点不同”都难,更不要说“时有惊奇”了。他们的生活素材库中更多的是“青菜”“萝卜”,因而在作文中熬出的也是一锅锅寡汤薄水的“青菜萝卜汤”。那么,怎样才能让这“大路汤”也熬出“味儿”来呢?最奏效的办法是在这 “大路汤”中放一点 “生活的味精”———生动的、感人的细节描写。它虽然剂量很小———只需一小汤匙,但是作用巨大———顿使满锅生鲜。

细节的捕捉要靠一双“慧眼”,运用则须靠一颗“慧心”。如果将细节用好用足,用得恰到好处,则可以起到如下三个作用。

1.塑造形象。《西游记》中的白骨精光凭一副嶙峋的“骨架”是忽悠不住唐僧的,要魅惑住唐僧还需附着上丰满的“血肉”。在记叙文的写作中,人物的“骨架”是用情节来搭建的,而“血肉”则是要用细节来生成的。

2.推动情节发展。在侦探片中,案件的突破口往往是刑侦人员在案发现场搜寻到的蛛丝马迹。细节决定成败,因为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看法等,也影响着情节发展的方向、速度、节奏。

3.深化主旨。记叙文主旨的深化以“无痕” 为上,以“生硬”为下,而无痕最妙的一招莫过于细节描写了。因为“观”之,它不显山,不露水; 而“思”之,却又蕴含万千不尽之意。这一招是写作中的“太极”,在深化主旨上有 “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王鹏程的《悄无声息的门》写了“我”家老房子里一扇老旧的木门,轻轻一推,它就会发出 “嘎吱嘎吱”刺耳的声音。但劳作到很晚才回家的母亲帮我关上这扇门时却悄无声息,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我在星期天多睡了一会儿,以便晚上一窥究竟。

晚上,我静静地躺在床上,等待母亲回来。 就在我眼皮有些要打架的时候,响起了钥匙转动的声音,我赶紧打起精神,微眯起眼睛,凝视着开着的房门,只见母亲轻手轻脚地走进我的房间,一手紧握着门柄,一手好像在轻轻托着门柄,缓缓地转动着门,缓缓地退出房间,其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因为母亲背着光,我无法看清母亲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母亲的目光正凝视着我,当地上的光柱变成光线,直到门关上后,我才回过神,回想刚才那一幕,我好像看见母亲没有穿拖鞋!

本文可谓“一细(节)定音”,这个细节就是 “关门”。为什么母亲能把一扇老旧的木门关得悄无声息,而我却怎么也不能呢?那是因为我是用“手”在关,而母亲是用“心”在关。这颗心融注着“爱”,渗滴着“情”。正是带着这份“爱” 和“情”的热力,母亲才可以创造出一切的人间奇迹:飞身接住从高楼阳台摔下的婴儿,双手托起轧向孩子的汽车……

二、议论文写作

议论文通用的写作路径是以议(剖析)带叙(论据)论证观点。为此,从实战性出发,在高考中考生可以实施如下三条增分策略。

(一)论点要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高中生限于既有的认知水平,要想在议论文中提出石破天惊的论点实非易事,但在大家都能提出的论点基础上有那么一点自己的想法还是可望亦可及的。那么,怎么做到呢?可以运用如下四种思维模式。

1.向深处想,揭示本质。古希腊哲学家说: “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为此,我们必须开动脑筋,向深处想,从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如:

1梦想与理想不同,不用负责的是梦想,要去做、去负责的是理想。

2多元社会不会容不下一个“小时代”,但是我们不能只有“小时代”。纯粹的消费主义和精致的个人主义,最终只会限制我们的视野和格局,使我们难以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机遇和风险、拼搏与坚持在这个属于青年人的世界里同生同息。

2.换角度想,提出新论。秃子头上的虱子, 明摆着,“地球人都知道”,没啥意思,你何不到秃子的“背面”看一看他脑后那一两根可贵的 “青丝”呢?角度改变观念,换一个角度,可以有新的发现。如:

1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 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2微博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只要假以时日, 是可以产生传世之作的。唐代的绝句,五言20字,七言28字,依然产生了许多传世之作,何况140字的微博。

3.切开来想,分清析透。许多事物都具有复杂性,如果你让它就那么缠成一团,就很难看清道明。为此,必须将它切割、分解开来,然后一一地加以思辨。只有这样,方能将之分清析透。如:

1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必须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这土地是贫瘠还是肥沃我们或许无法选择,但荒芜还是繁茂将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2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4.合起来想,统筹立论。对事物的观照,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只有将从各个维度观照、思考后做出的判断加以统筹,才能形成对一个事物全面而准确的判断。如:

1在工作的时候创造的是意义,在休闲的时候创造的是意思,当意义与意思能平衡的时候,这就是生命的意境。

2对于知识分子来讲,坚守良知需要勇气, 在任何环境下,都敢于追求真相,发出独立的声音,还要坚持专业和理性判断,不随波逐流。

(二)论据要有一截新鲜的“甘蔗”

在遴选论据时,一定要嚼别人没有嚼过的新鲜“甘蔗”。如果你选用的论据拾人牙慧,众生撞车,哪怕是再精彩的例子,阅卷者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大倒胃口。为此,在遴选论据时,不仅要想到自己可以用什么例子,而且要想到其他考生会用什么例子。只有这样,才能“爆”出让阅卷者来电的“猛料”来。在论据的选用上, 广大考生要有一点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积淀和气魄———“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 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遴选“新鲜的甘蔗”可以走如下三条路线。

1.在“同类”与“另类”之间遴选“另类”。如在新材料作文“走自己的路”的写作中,绝大部分同学都选用了“人”,但就有同学选用了“物”, 让人眼前顿时为之一亮。

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亿万年来,为什么能在宇宙间相安无事地运行,而不发生冲撞呢?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因为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都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都走在自己的路上。

2.在“熟人”与“生人”之间遴选“生人”。如在新材料作文“沉着·机智·大气”的写作中,许多同学都选用了 “ 熟人 ” 艾森豪威尔 , 他在初任西点军校校长时曾沿着学生践踏草坪留下的足迹修筑了 “ 米 ” 字形步道 , 从此草坪再也无须派人看守 , 尽显领袖机智 。 但就有同学选用了 “ 生人 ” 拉齐斯 , 真让人惊叹 “ 亏他想得出来 ”。

他在担任巴格达医院院长时,为了另选一处新院址,曾把一些新鲜肉条分挂在各个城区。 不久,他查看到某处肉条腐烂的迹象最少,断定那儿的环境最卫生。这样,新院址便选好了。

3.在“热事”与“冷事”之间遴选“冷事”。如在新材料作文“感念”的写作中,许多同学都选用了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培育之恩等 “热事”,但就有同学选用了开国总理周恩来的一件感念战友同甘共苦、生死相依情谊的“冷事”,让人心头顿时为之一颤。

1935年,周恩来在翻越夹金山时落下病根,咳嗽剧烈,终于拖成大病。过草地前,周恩来高烧不断,根本无法行走。彭德怀只说了一个字:“抬!”萧劲光从迫击炮连抽人组成担架队,把带不走的迫击炮弹埋掉;陈赓自告奋勇, 担任担架队长;兵站部部长兼政委杨立三坚持要给周恩来抬担架,他们一步一步把重病中的周恩来抬出了草地。

19年后,杨立三去世,时任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无论如何,要亲自给他抬棺送葬。

(三)论证要有一个说理的过程

有些考生在论证中喜欢“一步到位”,直接从原因跨向结果,从起点跨向终点,其基本模式是“因为……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应该……”,既没有“剖”开演绎之步骤,也没有“析”透事功之逻辑。他们忽视了一个核心问题,论证的根本目的不是“说事”,而是“说理”。为此,我们广大考生在论证时应该借鉴一下赵本山小品《卖拐》 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走两步”,通过“走两步”将说理的过程分步展示出来,从而表现议论文应有的“理”性色彩。那么,怎样才能从“一步”中走出“两步”呢?操作路径有三种。

1.向前面推理,生成原因。我们只有探明事物呈现某一性状的原因,才能探寻出事物发展的真正机理。如: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这句话主要是针对艺术家而言的。对我们常人而言,面对同样的事物,为什么有人从中欣赏到了美,而有人就欣赏不到呢?向前面推理, 就可探寻出其因在于有没有欣赏美的心态。据此即可得出“两步”的说理流程。

( 生成的原因 ) → 有一双欣赏美的眼 → 发现大千世界的美

2.向后面推理,生成趋势。我们只有既“高瞻”,又“远瞩”,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才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如:

爱之深,责之切。

———古语

爱得越深,就会要求越严;要求越严,只要符合规律,切合实际,掌握尺度,产生的 “正能量”就会发展越快。为人,则走向成熟越快;为学,则登堂入室越快;为事,则建功立业越快。 据此即可得出“两步”的说理流程。

爱之深 → 责之切 →( 生成的发展趋势 )

3.向中间推理,生成进程。我们只有既放眼已走的“一步”的功效,又探寻将走的“一步” 的先决条件,让两者产生交集,才能生成进程。如: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苏轼《石钟山记》

为什么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呢?中间还有哪一个进程在起着关键作用呢?是“实情的掌握”。因为,“实情” 从“目见耳闻”而来,又决定着判断的正确方向。 据此即可得出“两步”的说理流程。

目见耳闻 →( 生成的进程 ) → 正确判断

当然,在说理过程中,“走两步”只是一个起点,但只有把“两步”走坚实了,我们才能走好第三步、第四步……从而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链, 让人心悦诚服。

高考议论文增分策略 篇2

我们高中生,要想在议论文中提出石破天惊的论点实非易事,但在大家都能提出的论点上有那么一点自己的想法还是可以的。看下面的语段:

①梦想与理想不同,不用负责的是梦想,要去做、去负责的是理想。

分析 此段通过辨析“梦想”与“理想”,向深处想,说出了与人不同的想法,揭示本质。

②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分析 从读书到读人,全新的“体验”。换一个角度,可以有新的发现。

③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分析 “从外打破”和“从内打破”有着质的区别,这样通过比较厘清事理,这样切开来想,自然豁然开朗,从而分析得更透彻。

④在工作的时候创造的是意义,在休闲的时候创造的是意思,当意义与意思能平衡的时候,这就是生命的意境。

分析 对事物的观照,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只有将从各个维度观照、思考后作出的判断加以统筹,才能形成对一个事物全面而准确的判断。因为,合起来想,统筹立论,就会有新的发现。

论据要有截新鲜的甘蔗

我们在遴选论据时,一定要是别人没有嚼过的新鲜甘蔗。为此,不仅要想到自己可以用什么例子,而且要想到其他人会用什么例子。要有一点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积淀和气魄:“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大师处理材料的角度是要学习的。

遴选“新鲜的甘蔗”可以走如下三条路线:

在“同类”与“另类”之间遴选“另类”。如在题为“走自己的路”的写作中,绝大部分同学都选用了“人”,但就有一位同学选用了“物”,让人眼前顿时为之一亮:

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亿万年来,为什么能在宇宙间相安无事地运行,而不发生冲撞呢?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因为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都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都走在自己的路上。

在“熟人”与“生人”之间遴选“生人”。如在题为“沉着·机智·大气”的写作中,许多同学选用了“熟人”艾森豪威尔,他在初任西点军校校长时曾沿着学生践踏草坪留下的足迹修筑了“米”字型步道,从此草坪再也无须派人看守,尽显领袖机智。但就有一位同学选用了“生人”拉齐斯,直让人惊叹“亏他想得出来”。

他在担任巴格达医院院长时,为了另选一处新院址,曾把一些新鲜肉条分挂在各个城区。不久,他查看到某处肉条腐烂的迹象最少,断定那儿的环境最卫生。这样,新院址便选好了。

在“热事”与“冷事”之间遴选“冷事”。如在题为“感念”的写作中,许多同学都选用了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培育之恩等“热事”,但就有一位同学选用了开国总理周恩来的一件感念战友同甘共苦、生死相依情谊的“冷事”,让人心头顿时为之一颤:

1935年,周恩来在翻越夹金山时落下病根,剧烈咳嗽,终于拖成大病。过草地前,周恩来高烧不断,根本无法行走。彭德怀只说了一个字:“抬!”萧劲光从迫击炮连抽人组成担架队,把带不走的迫击炮弹埋掉;陈赓自告奋勇,担任担架队长;兵站部部长兼政委杨立三坚持要给周恩来抬担架,他们一步一步把重病中的周恩来抬出了草地。

19年后,杨立三去世,时任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亲自给他抬棺送葬。

分析 以上三例,无论是“另类”的“物”,还是“生人”的“拉齐斯”,抑或是“冷事”的“共和国总理为战友抬棺送葬”,都是不多见、别人不多用的“新辞甘蔗”,用好了这节“甘蔗”,材料就会新鲜,论证就会有力。

论证要有个说理的过程

有些同学在论证中喜欢“一步到位”,直接从原因跨向结果,从起点跨向终点,其基本模式是“因为……,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应该……”,既没有“剖”开演绎之步骤,也没有“析”透事功之逻辑。他们忽视了一个核心问题,论证的根本目的不是“说事”,而是“说理”。为此,我们在论证中应该借鉴一下小品《卖拐》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走两步”,通过“走两步”将说理的过程分步展示出来,从而凸显议论文应有的“理”性色彩。那么,怎样才能从“一步”中生成出“两步”呢?看例句: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分析 这句话主要是针对艺术家而言的。对于我们常人而言,面对同样的事物,为什么有人从中欣赏到了美,而有人就欣赏不到呢?向前面推理,就可探寻出原因在于有没有欣赏美的心态。据此即可画出“走两步”说理流程图:

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生成出的原因)→有一双欣赏美的眼→发现大千世界的美

爱之深,责之切。

——古语

分析 爱得越深,就会要求越严;要求越严(只要符合规律,切合实际,掌握尺度),产生的“正能量”就会发展越快。为人,则走向成熟越快;为学,则登堂入室越快;为事,则建功立业越快。这是向后面推理,生成趋势。据此即可画出“走两步”说理流程图:

爱之深→责之切→功之速(生成出的发展趋势)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苏轼《石钟山记》

分析 为什么事物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呢?中间还有哪一个进程在起着关键作用呢?是“实情的掌握”。因为,“实情”从“目见耳闻”而来,又决定着判断的正确方向。所以推理时要向中间推理,生成进程。我们只有既放眼已走的“一步”的功效,又探寻将走的“一步”的先决条件,让两者产生交集,才能生成进程。据此即可画出“走两步”说理流程图:

目见耳闻→掌握实情(生成出的进程)→正确判断

当然,在说理过程中,“走两步”只是一个起点,但只有把“两步”走坚实了,才能走好第三步、第四步……从而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链,让人心悦诚服。

作文试卷是一张纸,但铺展开来就是一条路。愿我们把上述增分策略修炼成过硬本领,在这条决定人生未来发展走向的路上舞出自己的精彩!

高考话题作文增分策略 篇3

一、案例剖析

(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工,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1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1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解题步骤】诗歌的形象解题思路包括三方面要点:1找出相关诗句并描摹诗中形象。2点出诗中形象的特点或形象塑造手法。3诗中塑造的形象表现诗人的情感、志向或特殊用意。

【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形象的特点)。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相关诗句)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相关诗句)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增分策略】诗歌形象可分为:(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即诗人自己。(3)景物形象,“一切景语 皆情语”。(4)意象,即融入了诗 人情思的 形象。对于 叙事诗,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 诗,诗中的抒 情主人公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如果考查人物形象方面,考生可根据注释等 相关信息 关注创作 背景,做到知人 论世,从诗文本身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描 写等,关注关键词语特别是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如果考查景和物的形象,要注意景、意象和物的特点。另外,考生要关注写景、意象和物 等形象的手法(如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特别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 比、反衬等),做到用词 准确、简练,答案要点全。通过上述几个方面来分 析诗中形象,能做到不漏点,条理清晰,达到增分的目的。

二、实战演练

例1(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 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1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1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 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妙法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 能力。首先要明白本诗中的人物形象为抒情主人公形象,即诗人自己的形象。其次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人所处的环境中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并且抓住诗人的心理和动作描写,不难看出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从中可以看到诗中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答案】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例2(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1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2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1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2政:通“正”。

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妙法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物的形象的把握情况。这首诗中野菊具有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特点。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志向。考生抓住诗文中野菊的特点及所用手法,答出此题比较容易。

上一篇:书法赏析下一篇:防雷检测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