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策划能力

2024-06-11

编辑策划能力(精选十篇)

编辑策划能力 篇1

一、编辑提升策划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素质及要素

(一) 具有把握出版发展趋势、充分了解市场的能力。

优秀的策划编辑应该了解并把握国家出版工作的大政方针, 对出版行业市场大趋势、大格局要了然于胸, 要充分认识到出版业市场化的必然趋势。图书产品必须进入市场进行销售才能体现出其价值与使用价值, 每个出版社的出版理念、出版方向和发展目标最终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并通过市场来实现。读者是市场的主体, 只有研究读者的阅读需要、兴趣、消费能力, 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策划选题和设计产品。策划编辑要明确图书具体的读者对象, 能根据读者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研究书稿的内容、形式、装帧和定价等问题。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图书出版后能否受到读者的欢迎, 只有较好地把握了市场需求趋势的图书产品, 才能在市场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二) 具有独到的选题策划能力和创新意识。

优秀的策划编辑善于把握市场发展的新节奏、新变化、新趋势, 善于在社会的高速发展变化中发现与众不同的切入点和新的文化需求, 从而创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精神产品, 开拓图书出版工作的新境界。目前的图书市场, 图书同质化、选题雷同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本畅销图书面世后, 往往会出现一批书名或内容相近的跟风之作, 跟风作品往往质量良莠不齐, 并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从而造成了出版资源的浪费。优秀的策划编辑不会满足于做市场中的跟风者, 他们会以市场为依据、产品为核心、效益为目标, 使图书选题策划具有独创性和开拓性。独创性指在书籍的内容、形式、写作角度、编撰体例、设计装帧等方面的创新;开拓性指开发新的选题领域或者在原有的选题领域中拾遗补缺方面。每一个选题都应该有新的构思, 形成鲜明的个性特色, 避免和已经出版的图书雷同。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两方面, 这是由图书产品的特殊性决定的, 只有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使出版社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的品牌, 实现品牌的创新。内容创新不仅强调图书内容应具有原创性, 还要求编辑与出版社成为整个创新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 对各类文化创新活动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和组织, 成为思想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桥梁和纽带。形式创新要求文本内容的表现形式多样化, 版式和装帧设计独树一帜。要从读者的需求出发, 以读者最能接受的方式来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三) 树立品牌意识。

策划编辑在确立图书选题时必须同出版社专业出版方向、出版特色、销售渠道、营销能力、作者队伍现状、编辑能力以及投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相结合, 以保证图书的精品率。同时要注重同类图书和系列图书选题的开发, 在市场中确立出版社在某类图书方面的领军地位, 这样可以使出版社建立良好口碑和有公信力的品牌。

(四) 具有现代营销意识。

选题策划要与产品营销过程相结合。在现代出版活动中, 成功的选题策划总是离不开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 总是与产品营销过程相结合的。图书策划编辑不仅要根据细分市场设计产品, 同时还应考虑生产经营与市场营销各环节。要考虑作者选择、内容体系、版式设计、编辑加工、印装工艺、价格定位、成本核算、出版时机、发行折扣、宣传促销方式等市场营销的一系列问题。要懂得营销各环节的市场作用, 要学会进行经济核算。

(五) 具有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策划编辑需要关注图书编辑出版乃至发行的全过程, 出版发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既紧密相联又相互影响。编辑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注意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与出版社的工作大局相适应。

二、结语

优秀的图书策划编辑不但能够给出版社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 而且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价值, 他们是精神与物质财富的象征, 也是出版行业短缺的人才。因此, 编辑应着力提高自己的策划创新能力。

摘要:作为一名编辑, 只有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责任担当, 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综合能力, 尤其是策划能力, 才能在出版发展大潮中不被淘汰, 借文化大发展的东风成就一番事业。

校报策划编辑方案 篇2

一、办报理念:校报是校园文化的精粹,是对外展示的窗口和重要载体,是学校与家长、社会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桥梁。办好校报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品位,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报宗旨:校报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是学校党政的“喉舌”。因此要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及办学理念,汇集师生教育教学成果,立足校内,辐射校外,弘扬校园文化,展示教育成果,展现师生风采,树立名师形象,构建蓬勃向上的校园生态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竞争力和辐射力。

三、校报特色:融思想性、可读性、人文性、知识性、地域特色于一体。

四、校报拟设栏目:

报头:荷畔湖园吉林省实验中学校报

第一版综合新闻:校园动态和要闻、领导视察和重要讲话、学校建设与管理中的大事要事等侧重两年来的巨变。包括导读栏、开篇语、校长寄语、要闻简讯等,关注学校成长,见证学校发展,报道学校特色,为教育导航,引领实际行动。

第二版校语花香:包括学校硬件设施的变化图、物态文化、教研室文化、年级管理文化、课堂文化、校园活动和安全在线 记者观察、人物专访、校园掠影等体现校园形象文化。联系教务处、政教处、各年级等。

第三版师出有名:包括教师教学优秀论文、教学随笔、名师工作室、新教师金星奖、各级培训、特级教师风采、选拔优秀教师、状元追踪、职业生涯规划等。联系教务处。

第四版青春絮语(生趣盎然):包括学生优秀习作和师生文艺创作、教坛漫笔、校园彩绘、时事传真、艺海拾贝、家长园地、他山之石、情感天空等。

第五版德行天下:面向学校德育工作者、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紧扣学校德育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和家庭教育,突出全方位育人原则,围绕“主题活动、班级管理、主题班队会设计、家校互动”等涉及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教师或学生家长撰写的教育案例、管理心得、经验论文、专题讲座、心灵感悟或优秀讲稿、青年班主任培训等。联系政教处等。

第六版校史视窗:包括学校的历史沿革、校友足迹、校友演出、校友事迹、历史回眸、校友心声等。

第七版教育思想管窥:包括走近圣贤、教育语丝、名家论坛、教育沙龙、理论实践、教育观察、领导论坛、文化视野、校园文学等

第八版教育视界:包括校际交流、参观考察、下乡支教、学术前沿等。

浅谈图书编辑的策划能力 篇3

关键词:图书编辑;策划;意义;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出版业是一种文化产业,选题可以直接实现为出版企业的生产力,同时为出版业带来利润。如果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找到选题思路的突破口,并且形成具有市场潜质的选题策划优势,推出一批读者叫好、市场认可度的畅销书,就可以使出版规模和出版效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如果出版社选题策划缺乏创新,就会导致图书大量积压,从而使正常出版再生产难以维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重视选题策划的投入,是出版社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的关键。图书的编辑策划是一个富有系统性的过程,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较为明晰的选题思路,设计全书的内容构架、文字表达风格、篇幅、读者对象、出版物形式等。

一、图书编辑具备策划能力的作用

其实每一个图书编辑都应该具有策划能力,这是现阶段我国图书市场的需要,其策划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起决策前的参谋作用。如无远虑,必有近忧,通过对所要采取行动的事件进行周密、详细的策划,可以保证对该活动的有效控制,从而保障经济活动取得最佳效果。策划能力的提升,还可以避免书业中的库存积压现象。要对重复出版、跟风出版以及一些投机取巧的出版现象进行反思,从选题策划着手,出版更多的独创产品。正如著名出版家王云五曾说:“头等出版家,是创造市场;而次等出版家,才去迎合市场。”(2)优化出版社管理工作。一个图书出版活动的实施,其根本是策划。通过策划,对该活动所涉及到的人员和程序以及所选用的战略和策略,从科学性上得以把握,从而能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加强其管理职能系统化、科学化。(3)改变编辑活动被动的状况。图书编辑具备较高的策划能力下,可以改变被作者和来稿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可以有效改变图书出版的无序状态和出版单位难以形成自身出书特点的情况,可以突出编辑工作的创造性加工和引导读者的主体意识的能力,有利于各出版社多出精品,形成自身的出版特点,在市场经济中走向良性循环。(4)可以赢得更多的读者。成熟的图书市场代表着成熟的读者,而成熟的读者就是出版者的“上帝”。“上帝”是不能被欺骗的,冒犯读者就是从根本是一种玩火自焚的做法。成功的图书策划能从形式到内容上为读者提供新的气息,使出版社所出的图书符合时代要求,日趋成熟和完善。并且能够满足读者的厌旧、求新心理。随着时代的进步,读者素质的提高,他们对新闻媒介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版界只有提供更多、更新的图书,才能长久立足下去。

二、图书编辑策划能力的具体表现

策划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必须植根于社会生活。因而这除了要求编辑具备良好的理论修养、较宽知识面、较强写作能力等外,还要求他们更深入生活,把握社会脉搏,并且要具有组织调度和联系协调的能力。因此策划能力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创意策划。策划即是一种创意,它也是一种谋略的运用。策划讲究的是独特性和实效性,也就是说,在策划中,谋略的运用要出奇、独特、富有远见性。给出的主意和点子要想别人之未想,也就是要别出心裁,这样才能出奇制胜。实际上一个平庸无奇的图书策划方案,是不能激发人们的兴趣的。策划通俗讲就是出主意,拼“点子”,创意谋求生意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说由杨葵策划的《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销量已经破百万,它并没有从眼下畅销文学书籍的几位大作家的书入手,而是以当时高据图书畅销榜的《素质教育在美国》来定题,独特的创意使他获得了成功。同时IT杂志介入图书策划,使现代的出版企业完全面对市场,竞争加剧,拥有好的点子和创意,就会在市场中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因而千金买主意,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明智之举,可以预见,创意策划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

(二)图书宣传重在策划。出版社在图书宣传方面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和措施,包括广告、新书介绍、图书首发式、出版座谈会、作者签名售书等,虽有一定作用,但效果有限。不是这些方式、方法和措施不起作用,而是没有经过精心策划,并且有计划地持续性地进行宣传。图书宣传只有经过策划,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是要建立图书宣传档案。要根据图书的内容、价值和特点建档,并随时将有关资料、信息输入相关的图书档案中,便于在长期的宣传中随时取阅参考。其次是建立图书宣传的内部协调机制。使得图书宣传体现于图书生产和销售的各个阶段和全过程。畅销书《丁丁历险记》的营销成功就在于网式营销与立体化营销的结合。

(三)突发事件策划。事件营销是近年来国内外十分流行的一种公关传播与市场推广手段。事件营销通过“借势”和“造势”,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书籍或服务的推广目的。编辑要借势策划可以通过明星策划、体育策划、新闻策划等方式来进行,造势可以通过舆论、活动和概念策划来展开。具体的实例就是借助公关取胜的华艺出版社的《飞天梦圆—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内部报告》,从书名的“内部”上就已经表明其优势地位,再加上其获得了总装备部的支持,书中的很多图片在媒体记者还未得到时就己复印。所以事件的发生对每个出版社来说都是一种可平等利用的资源,但通过公关,取得对事件资源利用上的优势,获得事件主导者的帮助和信任,披露独家图片和资料,包装出事件“宠儿”的形象,自然也会受到对事件关注的读者的青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策划能力在图书编辑和出版时的作用是巨大的,图书编辑只有立足读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策划能力,多出版一些适应读者的阅读口味的书籍,通过多种营销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是打开图书市场,才能将一本书推向畅销的行列。

参考文献:

[1]俞跃春.技图书编辑提高自主策划水平的途径探讨[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

[2]何晓红.浅议图书编辑过程中策划与文编的有限分离[J].编辑之友.2010

编辑策划能力 篇4

一、报社编辑策划的简介

报社编辑策划是指报社对社会事物进行合理的思考和解决。社会的多样性发展要求报社编辑的策划活动也越来越多样化, 并对出版社的策划含义进行了扩展和丰富。由此可见, 在当今社会中, 编辑策划并不是传统的对事物进行选择, 还需要编辑在使用目标事物前进行修整, 比如说, 报社在对某一项新闻事物进行编辑策划时, 必须注重对新闻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 这就需要报社编辑先确定其事物的市场价值和人们的好奇程度, 然后再对新闻事物进行文字内容上的说明和版面风格的设计, 最后才是将制作成品的新闻发布, 这才算是完成了一整套的编辑策划工作。

二、报社编辑策划意识的重要性

对于一张报纸报道的新闻内容, 不同的读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关注不同的层面。就比如说, 有些读者更加关注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 一些读者更加关注发生新闻事件的原因和导火线, 并对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很大兴趣, 这些都是报社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特别是现如今我国报纸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报社编辑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就更为重要。

(一) 有利于升华报道主题, 指导舆论方向

在21世纪, 国际情势严峻动荡, 战争、暴乱和灾害等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时有发生。但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这就使得这些事件的策划内容极其复杂, 很难被人们所掌握。因此, 报社编辑策划的作用和意义就包括引导新闻工作者更为清晰地认识到事情发生的本质、原因、过程和结果, 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其社会意义, 升华新闻报道的主题, 为社会大众指出正确的舆论方向。

(二) 有利于深入探寻新闻价值、满足读者的求知欲

如果报社只是简单地进行新闻事件的报道, 就会使得事件的发展越来越难以满足各种读者的需求属性, 只有深入挖掘新闻的内在价值才能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和要求。然而, 报社挖掘新闻价值的重点是编辑策划, 通过编辑和策划, 一方面可以对当前的新闻事件做出准确的预见;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相关事件和历史知识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 从而准确地预测新闻的发展趋势, 只有如此, 才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三、提升报社编辑策划能力的具体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报社编辑策划对于报社的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力和作用, 报社策划极大地影响着报社媒体的竞争能力和发展空间。因此, 报社编辑策划要想提高自身的编辑策划能力,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注重事实真相

客观的事实真相是报纸报道新闻事件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因此, 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必须遵循事实为先、报道为后的基本原则, 不能只为吸引读者而恣意捏造一些虚假的事情信息, 特别是报社的编辑行为和策划行为, 都必须反映新闻真相, 确保新闻的实际价值。

(二) 需磨练超前意识和预测性

俗话说“凡事预而立, 不预则废”, 其含义就是不论任何事情, 如果事先能够进行分析和预测, 就能获得成功, 而如果不进行仔细分析和预测, 就只能失败。在现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 预测的准确性和敏锐的洞察力是竞争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 前瞻性和洞察力并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的, 这需要报社编辑在平时的策划活动中不断锻炼和总结, 从而培养自身的洞察能力和超前意识,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 各种信息繁多而杂乱, 洞察能力和超前意识更是报社编辑甄选新闻价值的主要因素。

(三) 多角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 独到的视角和创意不仅是新闻事件报道的重点和灵魂, 同时也是报社竞争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 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报纸看客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从另一方面讲, 如果报社只是简单对其他报社的新闻报道进行模仿, 就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不仅不能做出独特的新闻报道, 还会极大地影响其宣传效果。因此, 报社编辑应该紧跟时代潮流, 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 从而多方面多角度地培养编辑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争取在报纸编稿和组版上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

(四) 提高自身的变通意识和能力

报社在社会中的终端服务是报社编辑策划的意识, 报社服务的对象是社会的未来, 而报社的报道是对新闻事件的描述, 并不能对事情真相进行改动。新闻是在不断变化的, 由此可见, 报社的新闻报道并不一定是新闻事件的最后结果, 所以, 变通意识和变通能力是报社编辑策划必须具备的基本意识。这就是说, 编辑策划不仅要报道新闻事件, 还要紧跟新闻动向, 无时无刻都要做好新闻趋向的变通工作, 从而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原则。毕竟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而新闻报道也是随时有可能发生变化的, 如果社会没有具体表明新闻结束, 报社的编辑策划应给新闻留下悬念, 使读者能够有想象的余地, 这就在无形之中留下了最开始的读者群体。

四、结束语

在现如今的社会中, 信息网络四通八达, 媒体行业的竞争极其激烈。作为报纸媒体的主要创新, 编辑策划活动能够更大程度上地帮助其发展, 从而提高报社的市场竞争力。报社应在编辑策划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 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从而为报社自身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提高新闻事件的社会效益, 并引导读者更加关注社会动态。

参考文献

[1]王静.论报社编辑策划意识之重要性及其如何提高[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18) :194-195.

[2]季博音.浅谈健康报纸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J].活力, 2012 (2) :131.

[3]王雪丽.浅谈报纸专刊编辑的策划意识[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2) :147-150.

策划编辑成长之路论文 篇5

摘 要:策划编辑在出版社的人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出版社图书出版的核心,从入行到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策划编辑,需通过编辑加工、选题策划和出版营销等方面的重重考验。基于学习和思考,在策划、营销方式上不断地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精神,才是策划编辑的成长之路,立身之本。

关键词:策划编辑 编辑加工 选题策划 出版营销

国家对新闻出版业将继续深化体制改革,要打造和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给各出版社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出版社的发展,是基于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策划编辑在出版社的人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出版社图书出版的核心。出版社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出版物策划创意的竞争,策划编辑的水平基本决定了出版社的出版物水平。出版业的发展与普及,对策划编辑的需求也逐年上升。而我国大学的专业培养中,并无策划编辑专业,各出版社从事策划编辑的人员,多是技术专业人员出身,要成长为合格、优秀的策划编辑,需通过编辑加工、选题策划和出版营销等方面的重重考验。

1 编辑加工关

编辑加工是策划编辑的经常性的工作和基本功之一,加工能力对策划编辑的成长有重要作用,通过几年的工作,总结自己在加工方面的提高,主要从以下面3个方面加以注意,从而提高加工质量。

(1)善学习。在编辑加工中,要善于学习,编辑加工一部书稿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是增加自己知识,扩大视野的一个机会。但学习不能仅仅始于加工之时,在平日的工作中也要善于积累,一份杂志、一张报纸,都有我们学习的东西。只有博览群书,拓宽自己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编辑科学等的知识面,才能更加容易地发现稿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编辑加工水平。这正如俗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2)勤查问。在编辑加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工作中要做到勤思、勤查、勤问,避免凭印象或经验来判断、解决书稿的问题。对书稿中不懂或不确定的问题,不要轻易放过,要善于请教身边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手边的字典;一位是身边的同事。对于不认识的字、词,一定要去查词典,对于不确定的用法,一定要多请教身边的同事。对于一位新编辑,一些字词是很难区分正确用法,如“震”和“振”“即”和“既”“做”和“作”等,而这只有通过多查、多问,才能真正掌握,也才能对书稿质量起到真正的把关作用。

(3)正态度。在加工过程中,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书稿,并且要特别的虚心和细心,避免主观武断,粗枝大叶。在加工时,要做到专心致志,一字不苟,加工的态度决定了书稿的质量。

从工作中总结的加工基本方法是:从宏观到微观,再到整体。宏观是指通读全稿,顺层次、理图表号等,以便对稿件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使前后体例、格式等统一;微观是指逐字、逐句的加工,解决书稿中存在的错别字、计量单位以及逻辑性问题,这些问题要随时发现随时解决,在微观加工阶段,争取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再到整体是指书稿加工完毕后,要从整体上检查一遍,对目录,主要是检查书稿的“齐、清、定”,为后面的流程打下好的基础。书稿加工质量水平也是一个策划编辑多方面素质的体现,因此,每位策划编辑都要过好加工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选题策划关

选题策划是策划编辑工作中高智能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有利于选题的创新和优化,是策划编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工作中要避免消极地等待来稿。有人对策划编辑工作总结了一个经验公式:好选题+好作家+好框架=书稿成功的一半。要做到这一点,编辑要进行整体构思,对信息进行选择、提炼、整理、决策,按既定的方向策划选题。编辑要顺利通过选题策划关,主要从信息搜集能力、科学预测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自己。

(1)信息搜集能力。编辑策划的工作对象就是信息,信息的搜集对编辑策划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策划编辑在工作中应重视搜集、捕捉和组织各种信息,培养自己搜集信息、捕捉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在工作中逐步培养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及相关专家和作者的信息,为自己的选题策划储存有用的信息。对搜集信息的态度要做到:理性的分析、归纳、提炼,编辑要在大量的信息资料中发现和提取有用信息,并且通过对搜集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提炼出从本社的优势和自己最熟悉的领域与国家政策、行业的结合点,然后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来策划选题,做出策划编辑自己的品牌。

(2)分析预测能力。分析预测能力包括图书的需求分析、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和利润预测等。只有在充分搜集的信息基础上,对图书的市场需求、潜在读者以及图书的生命周期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图书的销售数额,并对图书的成本进行合理预算,然后才能根据分析的销售额和成本,预测其可能的利润,为是否进行下一步工作做出判断,分析预测对图书出版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活动组织能力。策划编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策划编辑为了落实选题要时刻与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策划编辑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作者和读者,因此,策划编辑要具有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和宣传能力。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策划编辑要深入各行业内,广泛结交朋友,结识专家,并积极参加社会上各种有关的业务活动和学术会议,从而扩大视野,掌握各种信息,为选题策划打好基础。

在出版界越来越重视策划,图书市场越来越青睐策划的今天,策划编辑只有掌握信息搜集的方法和渠道,并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走向、社会生活、政治事件、社会潮流、专家学者等保持高度的、持之以恒的关注,搜集足够多的信息,通过分析和提炼来为选题策划提供方向性指导,并且加强自己的分析预测能力,落实选题的执行力和活动力,从而提高策划图书的成功率,为策划既有社会效益又有市场效益的图书提供保证,为成为一名品牌策划编辑打下基础。

3 出版营销关

好的选题要变成好的图书,离不开内容包装、印制出版和营销推广。

(1)选题执行到最后,都要进入正式出版流程。对于策划编辑,要熟悉出版流程,参与并掌控图书出版的整个流程工作,设计规划好图书的出版时间,并对图书的最终质量负责。在出版流程中,编辑要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准确的.书名,好的书名能吸引读者注意力,便于读者了解图书,从而促进销售;良好的设计,包括版式设计、封面设计,以便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合适的开本和纸张,根据图书的内容和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开本、纸张,以便确定合适的图书成本;合理的印数与定价,印数与定价是与内容、性质(专着、教材等)及目标读者等紧密相连,要使图书定价易于被读者接受,印数不能超出市场需求;工作要与流程人员及时沟通和交流,处理流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使图书能按计划顺利出版。

(2)现在图书市场竞争激烈,且科技图书的针对性强,读者面相对窄,销售的周期长,经常存在出版社书卖不出去,而读者买不到书的现象,所以,针对科技图书要采取一定的营销方式,使目标读者群了解图书的信息,以促进图书的销售,主要的途径如下:①媒体的宣传:最好能做到与专业的期刊或报纸合作,实现双赢。②专业会议的宣传和销售,要充分利用作者对行业的熟悉和在行业内的名望来推广图书。③网络方式:网上书店、网上论坛的营销合作及利用网络直接给终端读者发图书目录和内容简介。④图书封底宣传相关图书,带动同一类图书的销售,形成品牌效应。

总之,策划编辑的成长,离不开对编辑加工、信息搜集等工作的学习和思考,只有在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在策划、营销方式上不断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精神,才是策划编辑的成长之路,立身之本。

参考文献

[1]管明林.依托流程管理 打造精品图书[J].科技与出版,(10):46-48.

谈谈策划编辑的专业素质 篇6

关键词:策划编辑;专业素质;选题策划;价值观

时下,常常看到有关中国人不爱读书,为中国的未来担忧的文章。和友人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友人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现在的好书太少,不值得一读。”作为一名图书编辑,不禁内心一震。诚然,提升图书品质是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但笔者认为,策划编辑与图书品质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要提高图书的品质,首先要提高策划编辑的专业素质。

一、策划编辑必须具备扎实的编辑基本功

一般来说,一位策划编辑的成长必须经历校对、文案编辑、策划编辑的过程,之所以要经历这个过程,是因为策划编辑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基本编校知识、培养基本编校能力、积累作者资源,要通过编辑基本功的磨炼达成对一本书的全面、系统认识,为选题策划做准备。若策划编辑不具备扎实的编辑基本功,也许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创意,也许能发掘到不错的作者资源,但是不代表能真正做好一本书。图书策划不是“一个想法+一位作者”,而是包含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策划、市场营销策划的复杂过程。要保证图书的品质,策划编辑必须首先具备过硬的基本功。

二、策划编辑必须具备四种意识

作为一名策划编辑,不仅要求具有灵动的思想、善于交际的性格和扎实的编辑基本功,还要求具备四种意识——政治意识、精品意识、全程意识、学习意识。在这四种意识中,政治意识是第一位的。出版工作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必须严格把握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因此,策划编辑必须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保证所策划的选题具有正确的导向,传播正能量。精品意识能引领图书发展的方向,打造图书出版品牌,有效避免跟风出版、销售环节大打价格战等导致图书市场陷入不健康循环的现象,通过出版一波胜过一波的图书产品,使图书市场进入一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全程意识要求策划编辑参与图书出版的整个过程,策划编辑的工作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选题策划,“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的源头,是图书编辑创意的最初展现。它不仅决定了以后整个编辑工作的方向,而且決定了编辑过程的成功与否和未来成品书的面貌乃至图书发行是否顺利。”策划编辑的全程意识可以保证图书选题策划时的创意、思想、理念贯穿于图书从编辑加工到宣传推广的整个过程,保证选题的灵魂完整地在图书这个具体的物质上展现出来。当前社会信息更迭的速度飞快,各种新技术也层出不穷,读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具体化、多样化,这就要求策划编辑必须具备学习意识,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策划出符合时代特色的图书品种,抓住读者的心。

三、策划编辑必须具备四种能力

策划编辑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是创新能力、判断能力、市场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是策划编辑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图书品种的更新换代,内容的推陈出新都需要策划编辑的创新能力去推动。网络和大数据为图书策划的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提供了方便,但数据毕竟只是数据,在策划编辑的选题策划过程中,各类数据、信息是否有用还需要策划编辑准确判断,从而更准确地把握选题方向。此外,对于作者的挑选,也需要策划编辑具有准确的判断能力。一般来说,策划编辑应该与拟请的作者作一番深入的交谈,以专业的眼光对作者的学识水平、文字功底、思维模式、写作风格、态度等作出全面而准确的判断。任何选题都是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选题离不开市场,策划编辑必须具备市场调研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市场预测能力、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策划编辑的市场调研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决定着图书是否符合读者需求和品味。图书成本的合理控制则与市场预测能力紧密相关。而在图书品质相同的前提下,图书销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市场营销策划能力。所以策划编辑的市场能力格外重要。整合能力是指策划编辑对作者资源、市场信息、书稿资源、编辑团队、营销团队综合运用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能帮助策划编辑合理有效地利用出版资源。

四、策划编辑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社会浮躁、功利,容易让人迷失,正因为如此,图书策划编辑才更应该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只追求每年上了多少新品种,挣了多少利润,而应追求出了多少本好书,是否得到读者的认同。毕竟出版业属于文化产业,除了商品的属性,还同时具有文化属性、意识形态属性。不能仅仅靠经济指标来衡量这个产业的发展状况,而要综合考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014年9月,中国出版协会发布了出版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议书:“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推动者、引领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出版工作者要牢记使命,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提高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仅以此段话作结,与同行共勉。

(张婵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编辑)

编辑策划能力 篇7

服务理念在国外企业比较受到重视目前,国内的一些企业也越来越开始对服务表示重视了,深知优质的服务可以成为最好的广告,可以赢得更多的认可,继而带来更多的效益。以目前各大电商为例,他们的商品并无太大差异,而核心竞争力除了价格恐怕就唯有服务了,顾客更青睐于质量有保障,购物无风险的商家。

图书也是商品,也要通过流通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图书连接着作者和读者,因此,作为策划编辑应该分别针对作者和读者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的服务,以服务赢得作者和读者的充分信任,建立长期的信任合作。

2 服务的方法及实例

如何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呢?这里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注意服务的方式方法,服务是为了使我们的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认可,要让收到服务的人感觉贴心与感动,如果是感觉画蛇添足、或者虎头蛇尾不但会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还会走入另一个极端。因此,策划编辑要想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还是要动一番脑筋的,以下我主要介绍需要引起策划编辑重视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周到、持久、诚恳,希望能给策划编辑一些启示。

2.1 周到带来认可

作者是我们出版工作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为我们提供出版的前提,因此,为作者做好服务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工作。对于作者的服务从选题策划阶段就已经开始。但是图书进入市场后,对于作者的服务工作往往容易被忽视,以下我就针对这一阶段谈谈对于作者服务工作的重点。

首先,当图书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之后,策划编辑应该将读者们的评价,以及社会的反响反馈给作者,当然,这些反馈应以正面反馈为主。所谓的正面反馈,并不是说只是“报喜不报忧”,而是指中肯、有指导、有借鉴意义的反馈。作者写作图书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出版的目的是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因此,越是有人关注图书,作者就会越欣慰,所以,作者往往会关注于有关图书的评价,策划编辑如果能收集到有关的信息,可以及时反馈给作者,帮助作者达成心愿。其次,通过与作者的合作,策划编辑对于作者的研究方向以及兴趣爱好都会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策划编辑可以在出版相关图书的时候,为作者也提供一本,以方便作者阅读,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作者的需求,在有条件的时候我们如果可以给予满足,那么作者也会深刻的感受到贴心的温暖。

不单作者是我们周到服务的对象,对于读者我们同样也应该提供周到的服务。服务做得周到了对于图书的销售、品牌的形成、口碑的建立甚至选题的确立都会起到好的作用。以下我对提供读者服务的方式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首先,最好能够针对不同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也就是个性化的服务。策划编辑要想掌握每一位读者的需求可能会有些困难,可以先从一些大的团体做起,了解他们之前购买过哪些图书,对哪些图书感兴趣,当出版了某类图书时,有针对性的为他们提供图书目录以及图书介绍,为图书做好宣传。其次,应该努力想办法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图书购买方式,对于团体购买行为,应努力为读者争取尽可能大的优惠,使读者能享受到更多的周到服务,让读者对于出版社有一种良好的认知,对于出版社形象的宣传以及后续图书的销售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读者有的时候其实也是作者,优质的服务会得到他们更多的认可,这样也会有利于策划编辑日后工作的开展。

2.2 持久赢来信任

作者是我们终生的合作伙伴,读者是我们最好的宣传团队。要想赢得他们的信任,持久的服务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我主要介绍两个表格:作者数据库表格、读者数据库表格。

作者数据库表格应包括作者的研究领域、年龄、学历,以及兴趣、爱好等,做成表格,然后将每一次与作者的联系时间记录在表格中。

策划编辑可以依照表格将每一次与作者的交流记录下来,并在作者生日以及重大节日送上问候,可以是给作者直接电话或者是给作者发一些电子贺卡,让作者切身的感受到策划编辑对于他们的持久的关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给予贴心的关怀,人与人的交流源于心与心的沟通,和作者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是策划编辑应该努力完成的工作。

读者数据库表可以不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比较大的读者团体,对于这些团体的基本信息有一个记录,包括读者群的名称、读者人数、阅读方向、曾经的购买记录以及每次与读者的联系时间……

建立起这个表格之后,就要有针对性的根据读者的需求方向送上个性化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要按照表格持续的完成此项工作,时时检查自己是不是有读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是否有合适的图书没有向读者推荐。另外,在一些节日也应邮寄贺卡或发电子贺卡对读者进行祝福,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我们服务的热情。

2.3 诚恳获得成功

策划编辑要想将服务做得让作者、读者满意,做到待人以诚,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工作理念,出版图书不能停留在为了获利、为了扬名,如果目光短浅,那么工作势必会局限,也就不能做到“诚恳”,作为出版者应该站得更高远一点,把目标放得长远一些。策划编辑的工作本身就是为了传播科技、弘扬文化,为了能使更多的人的知识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出版工作应以高尚的出版目标为工作理念开展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策划编辑如果希望作者、读者感受到我们的诚恳,那么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不可以急于求成,无论是跟作者约稿、还是跟读者推介图书,都要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允许他们对自己有一个逐步的认知、了解、信任的过程。策划编辑必须清楚的明白:欲速则不达。如果策划编辑急于求成不光会使得事情的发展背道而驰,还会给作者、读者留下“急功近利”的错误认识,使得我们原本美好的初衷化为乌有。

策划编辑诚恳的服务还来源于感同身受,策划编辑要多进行换位思考,试着站在作者、读者的位置上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理解他们、才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们做打算将服务做得更加到位,更加能赢得他们的认可。例如,作者跟策划编辑有时会签订印数稿酬,那么策划编辑就应该多为作者着想,作者一方面希望获取更多的报酬,毕竟写一本书并不容易,付出了很多的辛劳,另一方面稿酬的增多也源于图书好的销售说明图书收到了读者的欢迎,这也能让作者感到欣慰。所以,策划编辑不应等作者催促就尽快的结算稿酬,让作者尽快知道这个好消息,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因为这是策划编辑和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样一来,我们帮作者实现了书稿应有的价值,作者也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认可。

总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诚恳的基础之上,彼此之间更需要多一分的关怀和问候,策划编辑应该努力的做好服务工作,维系与作者、读者的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参考文献

[1]方卿,姚永春.图书营销学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2]格罗斯.编辑人的世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编辑策划能力 篇8

策划, 顾名思义就是计划、打算、谋划、筹谋计策。它是对将要进行的或正在进行的某件事、某个活动等, 事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相应的运作策略, 并达到最终的目标。据此, 编辑策划就是编辑在广泛调查研究有关信息后, 正确判断社会文化走向和文化市场需求, 并依此对出版活动的具体方案做出设计、决策, 监督实施并保障最大限度地达到出版目标和出版效果的一致而展开的活动方式。编辑策划贯穿于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全过程, 体现在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编辑“策划”了编辑与出版的方向和目标, “策划”了如何赢得新作者, “策划”如何发行创收, 如何能最合理、高效地运作资金等。出版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出版物策划创意的竞争。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报提高编辑策划能力的必然性

高校学报编辑的策划主要是学术策划考虑更多的是遵循学术生长和学术培育的规律, 它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合理化。编辑策划能力就是从事编辑策划的实力, 它是一种综合能力, 需建立在市场敏感力、信息捕捉力、情势判断力、要素整合力、丰富思想力、相关知识力的基础之上。编辑策划功能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职学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和期刊的一种特殊群体, 同样要参与市场竞争。但同时, 基于学报的特殊性质, 其在定位上的选择空间并没有社会期刊那么大。社会期刊可以根据市场需求, 选定特定读者群, 策划出不同层次的产品;而学报的服务对象、登载内容都有局限性, 刊物的栏目策划、选题策划等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因而, 高职学报编辑策划功能的弱化态势导致了许多弊端, 其发展越来越处于边缘化, 存在着生存危机。

与传统媒体相比, 包括手机、互联网、数字电视等在内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无疑让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无论是播发新闻的快捷性、全方位信息的海量性还是民众参与新闻讨论的交互性, 这些新媒体的优势都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编辑工作发生了变化, 在学报编辑工作中引进策划是编辑思维方式一种创新。像高职学报这样的传统媒体若要生存和发展, 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就必须办出特色。刊物的特色和个性越突出, 吸引力就越强, 就越有竞争力。这就要求高职学报的编辑在传统重视对文稿的审编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 扩展延伸其职责, 创新编辑策划能力。高职学报编辑策划功能的强化是市场经济环境中对编辑的现实需要。编辑策划能力是编辑驾驭、把握高职学报命运的一项整体艺术, 是编辑的政治素质、学术素质、商业素质的集中反映。成功的编辑策划是高职学报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获得“双赢”的有力保证。策划的到位与否, 关系到学报的纵深发展和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学报编辑策划能力培养的路径

新媒体环境要求编辑具有熟练的信息收集与综合分析利用能力、强烈的市场意识与灵活多样的选题策划能力, 以及站在跨媒体出版与全面经营的视角去考虑期刊策划问题的能力。

(一) 培养策划意识

策划意识是编辑在遵循编辑出版客观规律前提下, 为实现出版目的而采用的一种优化编辑出版工作的手段。策划意识既体现编辑的学术水平, 又体现编辑的办刊思想和风格, 是编辑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策划意识其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及激烈竞争的环境里编辑职能的一种延伸。编辑通过策划选题, 有助于期刊形成自己的特色, 具有相对的整体感和连贯性。编辑能否主动采取导向性的组稿策划, 完全取决于编辑的策划意识, 即编辑是否拥有较深的学术功底和较强的信息敏感度。对于一些有利用前景的数据, 编辑是否能具有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力, 将这些数据加工整理成有价值、富有文化内涵的知识, 是他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编辑的先决条件, 也是首要前提。拥有较强的策划意识, 有助于高职学报编辑在不易被人察觉的地方挖掘出兼具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选题, 并能在选题确立之后, 尽早地进行总体策划, 据此进行编排流程的策划、栏目策划等。

(二) 培养信息素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学科的综合和分化趋势加快, 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 信息量与日俱增。期刊出版业也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从期刊文章的投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印刷、装帧到出版发行, 突破了传统地理时空上的限制, 信息传播更直接、更快捷, 且交互性强、成本低廉, 大大提高了编辑出版业的生产效率。学报编辑工作就是信息工作, 学报期刊社就是生产、传播信息的部门。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为编辑工作提供了便利工具,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也对编辑的信息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 现代编辑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 并体现到编辑活动中, 才能更好地抓住信息时代的良好机遇, 促进刊物的发展。

(三)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 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 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 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编辑创新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们参与编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意识。一份期刊的文化含量、生命力、竞争力和对读者的吸引力等情况如何, 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了期刊编辑的策划能力。因此, 高职学报编辑通过不断创新编辑意识、编辑内容以及编辑方法和手段, 提高新的信息的价值, 也是提高编辑策划能力的一种表现。一个文化层次高、掌握的知识既专且博、有良好个性的编辑, 策划出的选题有比较鲜明的个性, 能够产生较强的轰动效应, 对读者、社会具有较深远的影响力, 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 研究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 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分为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 订阅学术刊物应该属于精神消费范畴。编辑策划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出版目标和出版效果的一致, 也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高职学报编辑策划想要达到预期的目标, 我们必须了解并理解这些消费者的消费需要、消费习惯, 研究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条件, 如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等, 以及影响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外部条件, 包括社会环境对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者群体对消费心理的影响等。并且还要根据这些心理来进行策划, 只有这样的策划才能导控消费者以达到策划的预期效果。

编辑策划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从多个方面培养, 需要编辑从日常做起、日积月累。此外, 高职学报单位也要对编辑的策划能力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与考核体系, 在实践中培养编辑的策划能力, 激励编辑策划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文英.新媒体环境下编辑应该具备的策划素质[J].采写编, 2013 (4) .

编辑策划能力 篇9

关键词:图书策划,编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图书策划是图书出版的核心环节。编辑的策划、选题与构思, 直接影响着图书出版的质量与销量。策划编辑作为图书策划的重要主体, 需要具备过硬的编辑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1]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图书出版模式的多样化发展、网络图书和数字图书不断涌现, 策划编辑的角色地位也更为突出, 在图书策划中发挥的作用也更为显著。一个好的图书策划, 是具有创新生命力的。作为一个策划创作者, 策划编辑不可盲目跟风是图书策划的基本准则。因此, 要求编辑在策划环节中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 使出版物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 带动行业的整体发展。

一、信息采集加工能力培养

信息的采集加工是图书策划的第一步流程, 是策划编辑直接参与的重要的过程。如何灵活有效地运用信息采集的方式和手段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外界的信息是丰富复杂的, 所以, 良好的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捕捉能力是编辑在信息采集加工过程中的必备素养。在信息采集过程中, 主动接受周围信息, 根据信息, 用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潜在的问题, 将信息内容具体化。目前, 图书产业趋向于商业化发展, 在信息采集中如何挖掘新的具有感召力的信息, 需要编辑具备有发现市场的眼光。

综合分析和预测, 是信息加工的重要环节。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有序化整理, 提取贴合图书策划内容的有用信息, 并结合图书的宗旨和主要内容进行整理, 形成具有个性化、创新性的策划选题。[2]在综合分析信息提出策划选题时, 要根据学术领域研究现状和政治经济形势考虑选题内容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充分预测选题预期效果。因此, 敏锐的信息洞察力、灵活的思维、较强的瞻前预测能力是提高编辑信息采集加工能力的重要基础。

二、选题创新能力培养

策划选题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选题的新颖和创新性, 是编辑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体现。提高编辑的选题创新能力, 需要从提高编辑的整体策划意识、个性化选题、策划差异化、专业知识的积累等方面着手。图书策划具有整体性特征, 编辑要提高整体策划意识, 将选题的个性化与选题结构的合理性进行整合。在各类图书策划选题中保持整体平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将特色选题进行产品包装, 形成图书的个性化风格。编辑在每个选题的采纳中都需要认真筛选, 剔除同质化、平庸化的选题, 选择具有鲜明特点、思维清晰的选题。[3]在选题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策划中, 要求编辑对于同领域的专业知识, 及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在选题上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创意改造深加工, 来达到提升策划竞争力的目的。

编辑策划选题的创新能力, 主要来源于工作者综合素养和积累的专业知识。在选题创新性的特点上, 选题工作者需要具有与选题策划内容相适应的知识结构, 运用掌握的知识及信息判断能力对选题进行创新性筛选和加工, 而这种知识结构的程度应当是专业而广博的。同时, 选题策划中需要体现编辑的创新思维, 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选题内容,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树立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将创新思维作为图书产品的卖点和亮点, 吸引读者和市场的眼光。

三、协调沟通能力培养

作为图书行业的核心人才, 编辑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与编辑创新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社会交往中的协调沟通, 是编辑走入社会的一个良好平台, 在沟通过程中建立广泛的信息网, 学习各类领域的专业知识与经验, 了解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与动态, 为策划工作的开展积累素材。编辑在图书出版与社会之间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 通过沟通可以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 倾听社会对于图书的反馈意见, 综合分析对于策划内容进行改进调整。在策划环节中加强与优秀出版社的合作, 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一) 与作者的协调沟通

在传统的图书策划模式中, 往往采用作者上门投稿的形势。在新的形势下, 编辑需要主动参与到市场约稿中, 在详细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与著作情况后, 有目的性地与作者进行沟通交流, 充分尊重作者意愿。同时, 倾听同行业编辑在与作者交流中的经验, 发挥个人主动性来获取作者优秀的选题信息。[4]

(二) 与设计人员的协调沟通

图书设计穿插在图书装帧的各个环节, 良好的装帧构图设计会给读者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编辑与设计人员的协调、沟通与配合, 是图书装帧创新性的重要前提。编辑将自己选题概念详尽告知内编及美编设计人员, 在设计内容贴合图书内容的基础上强调艺术协调性, 运用合理的文字设计和图片设计, 使得图文相得益彰, 彰显选题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三) 与出版及营销人员的协调沟通

随着图书产业的商业化发展, 将市场营销利润最大化是编辑人员的选题环节中核心问题, 也是策划创新性的最终目的。在经济发展市场化下, 策划编辑往往将图书出版和营销作为首要问题, 穿插在选题策划的各个环节当中。编辑策划再通过与出版人员的沟通交流, 了解选题的合理性, 通过比较出版社内以往同类型图书出版的销售情况, 将同行业出版情况的优缺点进行整合分析, 扬长避短, 为提升图书策划的创新力作为参考依据。然后, 编辑在与营销人员沟通过程中, 了解读者的购买意愿和反馈意见, 对选题进行调整, 根据特定的读者群进行针对性选题规划, 使选题内容满足读者和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卫广刚.图书编辑的选题策划创新意识[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2 (3) :239.

[2]阿依娜扎尔·阿布力孜.图书编辑的选题策划创新意识研究[J].传播与版权, 2014 (03) :30-31.

[3]徐玫.浅析新形势下策划编辑应具备的编辑力[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1 (02) :128-130.

报纸编辑的策划与构思 篇10

策划的内涵

“策划”本身是谋划、筹划的意思。如果说编辑出版要谋划、筹划,这没有什么新鲜。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当“策划”一词由现代工商企业引入出版企业时,其含义就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出版业中的“策划”,主要是指以开发新的图书品种为主要内容的选题策划,但这种策划本身还应包括对选题实施过程与实施结果的策划。考虑到有可能忽视策划中的这种系统性,而将策划停留在选题阶段,我们不主张采用“选题策划”一词;也有称之为“出版策划”的,但这个提法范围又比较宽泛,似应包括出版社的整体形象策划、出书特点策划以及长远规划等,有忽视具体单个图书品种的编辑策划之嫌。因此,我们选择使用“编辑策划”一词。编辑策划的含义是指:编辑在充分认识有关学科的发展水平,了解已经出版图书的情况以及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较为明晰的选题思路,设计全书的内容构架、文字表达风格、篇幅、读者对象、出版物形式(“包装”)———图书的开本、封面版式风格、印装要求,以及宣传、广告、发行方式等。它应该是一个充分考虑了投入和产出,充分考虑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工程。报纸编辑策划应具备的条件

选题是出版社的生命线,编辑策划的重要意义自不待言。因此,对编辑策划应该提出高的要求。一般而言,策划的选题应具备以下特征:

合法性。符合党和国家的各种政策;符合全国工作的大局;符合著作权和出版管理的有关规定;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

前瞻性。策划的选题,无论是单本书,或是大型丛书、套书,从策划、组稿、写作、编辑到印制出书和实现销售,整个实施过程都有一定的周期,短则一两年,长则五六年或更长。如果策划之初在文化上不具有前瞻性,对文化消费的走向没有预见性,则出版后会成为过时的废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独特性。从内容、角度、文字风格,到装帧形式、广告宣传方式等,都应新颖独到,具有时代气息,在显示人类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同时,展示物质文明发展的水平。不拾人牙慧,不盲目地赶潮逐热。

可操作性。策划的选题规模、可能涉及的作者、编辑力量、经济投入、出版周期等,都应考虑到本社的实际情况,必须是可操作、能实现的。应量力而行,忌好大喜功,好高骛远。

报纸编辑的策划与构思

第一,策划意识的培养。

报纸编辑在进行策划时,始终要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要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要将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央和地方的中心工作、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的热点问题作为策划选题重点。策划前,必须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舆论导向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不能简单地为了追求新闻轰动效应,而置大局和社会公众利益于不顾。在制订策划方案时,要准确把握报纸定位,选择不同的报道方式,制订具有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能够吸引读者的方案。增强策划意识还要掌握好相关策划的时机,新闻热点发生后,新闻编辑要抓住时机进行选题策划,并根据形势发展随时调整报道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社会效果。

要培养报纸编辑的创造性思维。要强化报纸编辑的策划意识,首先应该培养编辑的创造性思维。因为编辑工作虽说是二度创作,是在原创基础上进行的加工工作,但其创作空间仍很大。编辑可以根据策划在版面上进行整体有序的统筹,充分体现出编辑的个性风格和独创性。应该说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关键是怎样认识和挖掘它。如何培养训练创造性思维?新闻从业人员要从自己的职业特点出发,培养自己的分析、判断、综合、理解能力。打破顽固的思维定式,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编辑的策划实际上就是创造性,这里面包括根据版面的宗旨和要求对小栏目的设置以及专题的策划等。

要培养报纸编辑的超前意识。一个成熟的报纸编辑不能被动地等待作者的来稿或盲目地从互联网上下载,而要有版面一盘棋的思路,要有预见性。编辑有了超前意识,才有可能应付自如,才能更好地发挥编辑的策划功能。因此要强化报纸编辑的策划意识,还必须培养超前意识。

报纸编辑的创造性和超前意识体现在版面的总体策划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报纸编辑更像一个导演,大到专题的策划,小到字号的选择运用,都是编辑要缜密思考的问题。报纸编辑要强化策划意识,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加上锲而不舍地探索、创新,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第二,报纸编辑要有正确的定位。

由“传播者本位”向“读者本位”转变。这种转变就是由“以传播者为主办报”的观念向“一切围绕读者办报”观念的转变。报纸之于读者如同商品之于消费者,商品生产必须进行市场分析与预测,必须调查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办报也必须进行市场分析与预测,必须调查研究读者的需求。在读者市场细分化的今天,一张报纸已无法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只能是个体的报纸拥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因此,报纸的读者定位,亦即解决“给谁看”的问题不能不引起编辑的注意。与此相关,研究适应读者群的报道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就整个报纸来说,应该体现为新闻文体的融合、多种报道手段的运用、新闻多角度多层面的横向扩张和纵向挖掘及报纸版面包装的改进等。

由“被动接受”向“主动策划”转变。稿子是“三分写七分编”。同样一篇稿子,编辑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稿子的轻重分量就会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一般来说,编辑都能对来稿分清轻重缓急,并恰当地处理在版面上。但现在的编辑已不能仅仅停留在来什么编什么上,这种被动面对来稿的工作观念和方式,已不能适应今天激烈的传媒竞争。所以说,当今的编辑应转变编稿的观念,不能只编来稿,等米下锅,而应具有策划意识,与记者一道,从发现线索、产生灵感开始,一起分析价值、预见结果,一起设计采访切口、报道体裁以及见报形式。这样才会有更多独家题材的优秀报道,也才会有更多相同题材的独家报道,才能提升报纸的竞争力,名编辑名记者才会相伴脱颖而出。

第三,加强网络报纸建设。

以网络化改造提高报纸的时效性。网络报纸减少了出版、发行流程,缩短了信息在各个编辑环节上的滞留时间,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对于一些重要赛事,在比赛的过程中,网络报纸采取实时同步直播,几乎与电视同步,而且随时发布最新的与赛事有关的信息———包括专家评论、花边新闻、赛场外的新闻等。而在一些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中,网络报纸的时效性优势也得到极大的体现。如当发生重大事件时,网络报纸不受截稿时间的限制,可“滚动”发布新闻,及时补充新内容。

以网络化改造提高报纸竞争力。网络报纸所处的地域位置并不像传统报纸所处的地域位置那么严格和重要。网民访问实际上已打破了原有的地域界限, 网络报纸拓展了母报的疆域, 为报纸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从而提高了其竞争力。网络报纸与传统报纸相比, 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内容含量上, 传统报纸由于受版面的限制, 内容含量是一定版面内的一个定量, 而网络报纸则不同, 它的空间可尽可能加大, 使内容和形式体现更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收藏和查找上, 网络报纸无须收藏, 查找也只需在电脑上简单操作即可, 非常方便。网络报纸的这些突出优势, 大大提升了报纸自身的竞争力。

第四,密切关注现代传媒的发展动态。

就报纸业的发展来说,如果从历史和现实的多维视角考察我国报业的发展,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大报以创办周末版、都市报及其他类型子报的方式参与竞争,开拓市场。晚报则以其不同于机关报的读者定位和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独特风格,迅速赢得了社会公众的认同和喜爱。这是报纸类型的增生情况,同时还有报纸自身扩版的强劲势头。这些都导致了报纸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读者在传媒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研究读者并据此设计传播行为变得越来越重要。编辑策划不能无视这些客观情况。当然, 具体到不同的传媒, 既要考虑这些总体情况, 更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忽视了哪一个方面, 都有可能导致策划不到位而失败。从这个角度说, 编辑策划的实践性是在对内外环境的全面把握上体现出来的。在实际工作中, 其实践性就是要求用全面的眼光来考察事物和思考问题, 不能囿于一个小圈圈。

参考文献

[1].张帜然:《新闻策划放大新闻价值》, 《传媒观察》, 2005 (6) 。

[2].高江梅:《编辑策划的实践性》, 《出版科学》, 2005 (1) 。

[3].陈益群、张育纯:《从欧洲杯看网络对传统媒介的冲击》, 《新闻采编》, 2001 (1) 。

[4].魏少华:《关于报纸编辑中几个规范化问题的思考》, 《新闻界》, 2005 (4) 。

上一篇:新形势下班级管理下一篇:高压直流电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