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安全控制

2024-06-30

通风安全控制(精选十篇)

通风安全控制 篇1

一、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的内容和作用

1、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的内容

(1) 煤矿通风的资料评价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的实施与质量都是建立在通风的基础资料之上的, 煤矿通风基础资料包括瓦斯和二氧化碳的等级测定, 开采过程中的自燃发火性、煤层的爆炸性分析等等, 这些资料都与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开采的顺利与否密切相关。

(2) 煤矿的测风评价

煤矿的测风评价首先需要测风人员尽力保障测风数据的真实准确, 使得数据可以全面反映矿井的通风情况。然后需要多增加一些测风评价的测风点, 使得能够对矿井中各个通风点的风速和流量准确计算。再次就是需要努力保障煤矿井的风流为紊流, 确保紊流风速为规定风速, 使得可以最大程度地带走矿井中的有害气体。

(3) 煤矿矿井中自然风压的测得评价

在矿井中, 风流的温度会引起空气密度的变化, 空气密度发生变化就会形成自然风。自然风在不同的状况会对煤矿矿井产生不同的影响, 有时会帮助矿井通风, 有时又会阻碍矿井通风。因此, 为了安全起见, 就需要依据矿井的具体情况和特点, 算出矿井中的自然风压, 并结合矿井的负压与供风情况, 做出最合理的煤矿矿井通风评价。

2、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的作用

从安全层面来将,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使得煤矿开采人员的工作有了安全保障, 从环保的层面上来说,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排除了矿井开发过程中危害因素进入人类生存环境, 保障了生存环境不会受到影响。另外, 开采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变暖, 煤矿中的硫化氢气体既有腐蚀性, 还会引起酸雨, 煤矿通风的安全评价都有助于降低这些危害, 可见通风安全评价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二、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元素分析1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人的因素

煤矿的生产必须要有矿工的参与, 一切安全措施最后的执行者也一定是矿工, 因此, 有必要对员工进行培训, 包括员工的技能, 事故处理能力, 职业道德以及安全意识, 让每一个员工掌握通风安全操作, 并将其列为矿工考察的主要内容。

2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物质的因素

煤矿的事故种类很多, 但是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就会发现, 其中很大一部分与矿井中的危险物质有关联, 也就是说矿井事故最根本的诱发因素就是过剩的能量和有害物质。过剩的能量包括矿井内的电能、热量、化学能量等等, 危险物质一般就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气体。煤矿对危险物质的控制一般也是及时的清除, 掌控这些危险物质的存在位置和浓度。根据危险物质的性质, 以及所在环境的特点, 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建立和使用好通风安全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数据库、图库、模型库, 以及做好事故的档案建设, 为以后的安全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保证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

3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环境的因素

煤矿的通风状况与矿井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而所谓的环境因素也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自然环境因素, 另一方面是设备环境因素。很多通风类事故的发生都和大气环境有密切联系, 而且大气环境经常是事故诱发的主要因素。所以要健全煤矿周边大气的监测系统, 主要针对瓦斯浓度变化、粉尘飞扬和堆积状态、烟雾蒸汽征兆、风流稳定情况等进行动态检测和分析, 建立数据库, 对数据进行储存和分析, 将数据与以前的数据进行对比, 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测, 包括大气的强度、物质的密度等, 严格把握所测数据的准确性, 选择的数据要能够全面反映大气的状态。另一方面, 矿井的硬件设施也是影响通风条件的重要因素, 从很多事故的教训来看, 很多事故的发生并不是没有安全措施, 但是很多安全措施都被硬件设施所限制。首先是矿井内的通风设备不达标, 这是很多事故的源头。其次是大气监测设备落后, 设备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还要建设必要的避难场所, 提供足够的安全设施, 针对不同种类灾害。采取不同的避灾路线撤离, 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护措施等, 这就要求硬环境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必须得到保障。

三、确保通风安全的措施

1 加强安全工作管理

为了保障煤矿矿井的通风安全, 首先监察和管理部门要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 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然后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 明确岗位职责, 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使得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2 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人的因素在通风安全控制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并使得他们每人都掌握通风安全操作, 确保员工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3 配合监控系统, 加强监察

为了确保煤矿的通风安全, 提高硬件的装备水平, 要安装瓦斯传感器的监控系统, 一旦发现瓦斯超标, 就要断掉局部通风机后部用电设备的电源, 保证安全生产。与此同时, 还有加强各级监察部门的监察力度, 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并进行处理。

4 不断完善通风系统

在生产的过程中要从实际状况出发, 不断地完善通风系统, 并制定相对应的网络通风方案, 使得通风系统可以按照生产的变化进行调整, 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

结束语:

煤矿的安全是进行生产的前提, 生产又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障。所以煤矿企业要重视安全生产, 做好煤矿通风的安全评价, 注意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更好地生产, 提高效益, 确保煤矿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红青, 等.矿井通风系统风量稳定性分析与应用[C].2008 (沈阳) 国际安全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

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 篇2

煤矿事故的发生是地质因素、管理、作业方式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地质因素是不可抗拒的,是我们难以避免的。

但是,作业方式方法、配套管理措施、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却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其核心是人的因素。

在矿井通风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我们很难把握人的行为状况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矿井安全生产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人是矿井通风控制的最为重要的因素,矿井通风的过程控制必须从人开始,到人结束。

多少次惨痛的教训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矿井通风控制问题必须注重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包括安全意识、通风安全操作能力等,它是矿井通风控制的主导。

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降低人的犯错误几率,尽可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建学习型企业,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提高从业者的技术水平。

1.2 物的因素

矿井通风控制贯穿于煤矿生产系统运动的始终,而物是过程控制管理的依据,煤矿生产系统凭借控制的动能,调整系统各环节的活动,使生产系统按计划运行,并能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达到系统预定的目标。

通防隐患的存在和事故的发生与矿井中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有着重大关系。

可燃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如甲烷、一氧化碳等,在空气中,甲烷在空气中爆炸范围为5%~15%,氢气的爆炸极限4%~70%左右,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为12.5%~74%。

;窒息或有毒气体的浓度都有标准,如人体耐受二氧化碳浓度的极限为6.55%。

正常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0.03%~0.04%,国家规定公共场所二氧化碳浓度的卫生标准是0.1%;CO毒性很大,正常人接触1h为35ppm,不会有明显中毒症状,但超过就会中毒,严重会死亡。

因此,在矿井通风控制中对这些危险物的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是过程控制管理的依据。

通风安全控制 篇3

摘要:介绍了通风安全管理体系的安全控制过程及其原理,通过在煤矿企业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体现通风安全过程控制体系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为矿井生产的稳步推进奠定基础。

关健词:通风安全 控制体系 应用 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煤矿事故多发,重特大恶性事故不断,瓦斯煤尘爆炸尤为明显,严重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恶劣的社会影响,不仅破坏了煤矿企业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从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看,治理和防范“一通三防”事故的技术手段已趋近完善和成熟,但依然不能遏制住重特大通风事故多发势头,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另僻蹊径,从更广义的角度去寻找问题的症结,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研究通风安全管理问题,这就提出了通风安全过程控制管理模式。

2 过程控制基本内容

通风安全过程控制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多因素全方位的系统控制管理模式。其侧重的是安全事件的过程,其追寻的是安全目标的结果,它突出的是安全管理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2.1 人 人是物的能动的承受者,也是物的能动的役使者。过程控制必须从人开始,由人控制,到人结束,这就要求提高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强化自保、互保观念,一句话就是要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创建学习型企业。可以说人的因素是过程控制的主导,它主要应包括思想、能力和动力等环节。

2.1.1 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每个人工作的同时都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如果领导人能真正重视安全,解决好安全工作所需要的“钱”和“物”,事故是可以防止的。当生产和其它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从领导到职工都要树立起生产和其它工作要服从安全的思想,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完成各项任务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对领导者考核和对职工奖惩的否决条件,在整个通风安全工作中切实树立起人是最可宝贵的思想,把维护职工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2.1.2 能力 通风安全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能力同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抗衡和斗争,有效地适应自然并改造自然,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这就要求从事“一通三防”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通风安全的基本技能,掌握通风管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操作通防仪器仪表,快速准确地识别并分析各类安全隐患。

2.1.3 动力 动力是能力的源泉。复杂多变的环境和煤矿安全工作现代化所需要的与之适应的能力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源源不断的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持。主要包括来源和运用形式。从来源看,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吸纳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从当前看,由于煤矿待业的特殊性,愿意到矿山企业工作的人越来越少。二是搞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求企业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使职工熟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做到安全作业。从运用形式看,主要是做好分配工作的适应和个人的生理两个方面。所谓分配工作的适应就是指选择愿意干并有干好工作潜力的人去干最适合的工作,为此对每一名职工都要建立详细的个人动态工作档案;所谓个人的生理主要是指根据每个人的情绪、智力、健康周期找出峰期和谷期,以此确定最适合的工作时间和应注意的工作环境。

2.2 物 物是过程控制管理的根据。通防隐患和事故之所以存在和发生,从本质上说是由于煤矿井下存在过量能量(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等)和危险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隐患,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就可能引起事故,因此物的状态是过程控制管理的依据,其核心是通过多种手段弄清物的状态。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可能消除危险源,保护自己。

2.3 环境 环境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条件,自然就构成了过程控制的主要链条。它主要包括分析火灾和爆炸的隐患、检测危险的大气状态(瓦斯、煤尘、烟雾、蒸气、风流)、监测硬环境(不合适的保护装置、有缺陷的设备、工具、材料及拥挤的工作场所)和软环境(不可靠的预警系统等)。在过程控制中上述3个环节既是动态的,也是定量的。

2.3.1 分析隐患。隐患就是潜在的事故,贯彻以预防为主方针的实质就是超前识别隐患、排查隐患和治理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此要从隐患确认,对隐患级别的危险性估算、排查程序、隐患和预测、类别分析、隐患治理和考核等几个方面强化分析程序。由于矿井通防系统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系统,因此隐患分析必须是连续的和系统的工作,贯穿于“一通三防”的整个过程。

2.3.2 大气状态检测。预防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由于不安全条件的存在,它产生直接原因引起通防事故,危险的大气状态是触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强化对危险的大气状态的检测。具体要对瓦斯浓度的变化、粉尘飞扬和堆积的状态、烟雾蒸汽的征兆、风流的稳定情况等进行动态检测和分析,重要的是对测点的密度、检测的强度、各参数的危险值、测试人员的责任、处理及汇报程序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2.3.3 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监测。硬环境是通风安全工作的特质手段和条件,从许多事故本身看,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硬环境的缺陷,如安全检测设备的失效、断电保护装置不起作用、风机能力不足,通风设施不可靠、场所的过于拥护等,因此必须加强对硬环境的监测,确保设备设施的灵敏可靠及工作场所的适宜。可能地降低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危害,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构筑避灾硐室、使用不同种类灾害的避灾路线撤离等各种防范措施、装备和手段保护井下人员,并采取应急救护措施等,这就要求软环境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4 管理 从大量的通防事故分析看出,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条件本身并不直接产生事故,而是作用于直接原因引起事故,它们只是事故基本原因的外部表现。事故的基本原因是管理差,规章制度不落实,控制不得力,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忽视安全隐患等。由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及我国各煤矿企业安全状况的比较看出,自然环境并不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因素,从而也说明管理是安全过程控制的关键。管理主要是确定管理政策和决策,具体包括以下6个环节:

2.4.1 管理意图。通风安全管理是一种跨门类、综合性的边缘科学,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一个过程、一项工作出现疏漏都有可能引发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通风安全管理就是要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本质通风安全系统。要求煤矿企业切实树立起“安全无小事”、“通风安全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突出“一通三防”的安全第一地位,在职工待遇、人员配置、基础装备、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应有倾斜。

2.4.2 安全目标。建立合理的安全目标是实现通风安全健康发展的潜在基础和内在动力,它包括安全指标、相关方面的具体工程,所能随的最大限度风险。

2.4.3 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靠管理人员去组织实施,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思想品德、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安全目标的实现,因此,管理人员的配备在安全过程中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建立动态的考核和先拔机制,设立通风安全人才库,把合适的人用到适合的岗位。

2.4.4 资料分析。通风安全既复杂多变,又无规律可循,因而建立一整套资料分析制度对于捕捉瞬息万变的危险信息、预测危险状态并制订相应的处理措施就显得极其重要。

2.4.5 责、权、利的最佳配置。权大于责必须产生腐败和惰性,责大于权必须引起消极和对抗,都有害于安全工作的正常进行。通防工作点多面广,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必须明确各部门和各工种人员的责、权、利,实行责仅一致的原则,建立起责权相称的制约机制和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2.4.6 日常生产和应急处理程序。在对实际工作进行安全评估的基础上所建立的规范或靠的工作程序,对于通风安全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有着重要作用,这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制和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同时对相应工作、相应环境的突发事件所建立的针对性强的应急处理程序,对于保证消除隐患、防范事故、避免灾害扩大、防止处理和救护的盲乱有着极强的效能。

3 过程控制的实际应用

大平煤矿属郑煤集团公司下属生产矿井,2005年被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鉴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该矿井“一通三防”管理中存在隐患突出,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然发火期只有64天,布置有两个回采工作面,六个掘进工作面,均处于瓦斯突出威胁区内。自1986年以来,曾先后发生多起瓦斯及“一通三防”管理方面的事故,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工作的稳定健康发展。在惨痛的教训面前,通过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新设备、新工艺的使用,改进生产过程管理方法,从实际生产中总结摸索通风安全管理方法,实现矿井连续3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在通风安全过程控制管理工作中,集团公司主要做了下列工作:①规范职工通防安全知识的全员培训,全面提高通防素质;②建立通风安全考核的长效机制,提高现场的落实度;③建立健全“一通三防”部门岗位责任制、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和各工种操作规程,进一步明确部门、人员的责任和权利;④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考核项目,全面落实了对重大隐患的追踪督察;⑤在工作中不断分析、总结,逐渐形成通风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的规章制度,消除了诱发事故的中间环节。

4 结论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有效措施 篇4

矿井通风是煤矿开采的一项重要内容, 矿井实际通风效果的好坏, 在某种程度上会对矿井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 它由多个部分共同配合组成, 且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都非常密切, 因此, 要想使矿井实际通风效果达到最佳, 必须把矿井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工作做好。

1 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1.1 工作效率较低

通过调查多个老型通风机与风井, 发现有一半左右的风井有问题存在, 很多风井的实际运行效率普遍低于50%, 这样不但消耗了大量电能, 而且实际通风效果很不理想, 造成电能的严重浪费, 增加了矿井生产成本。

1.2 阻力不均匀与阻力大

经大量市场调查发现, 通风阻力不均匀及通风阻力大是很多矿井普遍存在的问题。经深入分析得出, 通风面积过小及有过多杂物存在等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1]。

1.3 漏风量大

整个通风系统达不到矿井安全生产所需通风量, 实际通风效果比现实通风需求标准要低, 通风系统的漏风量大, 造成了整个通风系统的通风性能整体不达标。统计了燕子山矿的通风系统实际漏风量, 发现其漏风量达960 m3/s, 几乎快占到风机总排风量的25.6%左右, 可占到33.9%的总回风量。由此可见通风系统的漏风现象非常严重[2]。

1.4 风量不够

一个通风系统承担很多区域的通风任务, 是很多矿井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很容易造成通风系统风量不足, 以致出现一些通风死角, 引发矿井局部地方出现矿尘浓度严重超标现象, 直接威胁到矿井的安全生产。据有关部门统计, 当前中国重点煤矿中, 有近1/3的矿井存在通风不足现象, 而私人煤矿或一些乡镇地方矿井, 存在的这种状况更为普遍。

1.5 不能正确调节风的使用量

很多矿井在建成刚投产后, 由于矿井生产所需风量相对较少, 会有很多富裕风量出现, 对于这种现象, 关闸减少通风是很多矿井普遍采用的应对措施, 这种方法不但麻烦, 并且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如峪口矿, 投产初期安装了型号为K4-03-01No28的风机, 其实际功率为125 k W, 初期矿井需风量约6 700 m3/s, 而风机实际供风量要比现实需求大很多, 调试采用的是关闸方式, 让阻力通风从1 000 Pa提升至4 600 Pa, 每小时需消耗760 k W·h电量, 后来采用了55 k W的电机且放开所有闸门, 使风量达到6 700 m3/s, 这样每小时需消耗160 k W·h电量, 1 a的节电量可达525.6×104k W·h。

2 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措施

2.1 选择合理的机器

为使通风机运行更经济, 同时运行效果达到最佳, 首先在机型的选择上必须科学、合理, 近年来, 很多矿井都在逐步优化自身风机, 最大限度改善通风效果, 同时节约矿井的能源消耗。如A矿井选用新型型号的2K70-4-No25风机替换了老一代风机, 使得风机实际工作效率由29.73%逐步提高至57.16%, 这样可减少211.5k W的功率, 每年可节约185.22×104k W·h的电量。

2.2 使用新型合适的电机

在设计矿井时, 人们通常都会考虑矿井的长远发展, 选用通风能力稍大的风机, 但对于刚建成的矿井, 在投产初期需要较小风量便可满足实际需求, 加之地形地貌也会严重影响到矿井生产, 实际煤矿产量往往达不到预期要求, 所以在矿井通风机电机的选择上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基础, 选用一些新型节能适用型电机, 这样可使用电量得到大幅降低, 使生产运行更加经济、节能[3]。

2.3 改进通风系统

要想使通风阻力得到最大限度减少, 就要全面检查所有通风系统, 改进通风系统的一些重要部位, 如:a) 增大通道面积;b) 降低其局部阻力;c) 重视新井巷开发, 缩短部分通风风道;d) 并联多个风道;e) 对挖掘部分进行调整, 促使其逐步实现均衡生产。

改造通风系统时, 应重点注意下列几点:

a) 做好通风断面, 应把风速控制在10 m/s~15 m/s之间, 最好把通风断面设计成圆形, 且应用水泥涂抹断面, 这样可使表面更平滑, 最大限度减少摩擦;

b) 在布置通风巷道时, 最好把它布置成单一向上的形式, 且要直接连接于井筒, 转弯最好要少, 实际转弯角度应控制在60°以下, 并连接圆滑, 特别是里面要尽量圆滑, 这样可使实际通风阻力减少;

c) 应把风硐里的杂物及时清除, 让风硐经历畅通, 应把通风阻力控制在200 Pa以下;

d) 对于重要部位的通风机, 其实际工作效率必须足够, 且要能长期稳定。要能科学、合理地匹配于整个通风系统, 通风机产生的风要能顺利送达指定地点。

3 煤矿通风安全建设的方法

要想彻底做好煤矿通风安全工作, 只依靠高效率的防范措施远远不够, 还需从根本上提高煤矿通风安全的建设水平, 进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 全面保障煤矿通风安全。

3.1 提高技术水平

煤矿企业可通过不断提高通风作业的相关技术水平, 进而更好地保障矿井安全通风, 矿井在实际开展通风作业时, 可借助一些高新技术, 对通风系统内的部分通风参数进行检测, 观测这些参数的波动情况, 进而确定煤矿通风安全与否。技术检测具有很高的准确度, 这样可使矿井通风的安全性得到大幅提升。如可通过对矿井瓦斯浓度的实时检测, 依据检测数据, 来判断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 促进井下安全作业标准的提升[4]。

3.2 实行社会监督

借助社会监督可很好地约束煤矿企业的各种行为, 为煤矿企业营造一种良好监督氛围, 让各煤矿企业真正认识到安全建设的价值。同时对于煤矿企业来说, 可借助媒体监督把矿井通风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准确找出来, 这样才能更科学地采取防范措施, 以防重大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社会媒体的蓬勃发展, 投入煤矿通风安全监督中的媒体也会越来越多, 这样可更好地促进煤矿通风安全建设, 这种监督手段也必将成为一种建设煤矿通风安全的新趋势。

3.3 规划安全标准

要想更好地确保煤矿通风安全, 必须得有相应安全标准进行规划、指导。通过安全标准的建设, 这样不但有利于煤矿通风质量更好地达标, 且可把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各项因素降到最低, 促进煤矿通风安全作业能力提升, 有助于全面保障煤矿通风安全。

4 结语

整个矿井要想安全生产, 必须得有良好的通风作保障, 而要想有效控制煤矿通风安全, 就必须了解当前煤矿通风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措施, 同时重视研究煤矿通风安全建设方法, 并积极主动落实好这些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煤矿通风安全工作, 才能有效降低煤矿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 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高效生产。

参考文献

[1]张飞, 范文胜, 祁昊.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J].煤炭工程, 2010 (5) :124-126.

[2]吴立云, 杨玉中, 张强.矿井通风系统评价的TOPSIS方法[J].煤炭学报, 2007 (4) :86-87.

[3]付会超, 靳光成.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班组, 2011 (9) :50-51.

通风安全控制 篇5

基于模糊控制的油料洞库自然通风控制系统研究

针对大气温度与湿度频繁变化的特点,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糊控制器,以洞外温度和绝对湿度为输入变量,气动执行机构的压力为输出变量,实现洞库储存区自然通风口开度的`自动控制.并用MATLAB提供的Fuzzy工具箱进行了设计,在Simulink环境下对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控制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 者:赵雅宁 陈震威 张永国 陆朝荣 Zhao Yaning Chen Zhenwei Zhang Yongguo Lu Chaorong  作者单位:徐州空军学院,徐州,221006 刊 名:石油库与加油站 英文刊名:OIL DEPOT AND GAS STATION 年,卷(期): 18(3) 分类号:U4 关键词:石油洞库   自然通风   温度   湿度   模糊控制   MATLAB仿真  

通风安全控制 篇6

【摘要】通风管理以及通风事故的预防,这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而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很多,大体可分为人为的和非人为的两种,如何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通过有效协调各方面因素,实现安全生产是我们应该思考的。笔者通过对文玉煤矿通风管理的分析,提出一些关于通风事故预防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通风管理;通风事故预防

一、当前我国矿井通风中存在的问题

(一)通风设计存在很多不妥之处

较为常见的通风设计问题有巷道内风速很快、通风阻力太大等,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在进行通风设计时,巷道断面的设计偏小,这一设计问题始终是煤矿日后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巷道的布置很多时候也存在不妥,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技术以及综合效益等方面全面考虑,不能单一片面的看问题,如果因为巷道布置不合理导致风量不足,那么就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对此一定要予以重视。

所以,矿井的通风设计必须以矿井实际情况为基础,因地制宜,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设计,这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需要。为了将设计做到更好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及时、适时的根据需要做出调整,以确保设计质量。要做到以上所述,《煤矿安全规定》的相关要求是必须被严格执行的。对于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只有严格遵照相关规程,将安全生产作为首要准绳,才能使设计有意义有效果,也才能为后续可能的操作提供余地。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的设计人员只有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就定能实现设计的实际价值与经济意义。设计完成后,还要进行自我核查,优化巷道质量,提升可控性。

(二)通风设施未能实现规范化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将为常见的通风设施问题主要有器材放置位置不合理、器材选取有问题等。而对于器材的选取,造成其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有,财务支出原因以及人为原因。一些单位对于通分设施投入较少主要还是相关领导安全意识薄弱,对此相关领导要提高认识,适当增加对于通风设施设备的财政支出;对于造成通风设施选取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其调整方式主要是加强对有关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

通风设施管理的规范化,是实现煤矿通风安全的重要方面,管理跟上去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才会大大降低,煤矿安全生产运营也才能落到实处。

二、煤矿安全通风管理概述

(一)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管理

通风系统管理是否合理、到位,这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能否正常有序开展,所以在开展通风系统管理的时候,要尽量做到排除隐患、保障安全。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管理首先要提升管理人员以及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要在管理者思想里树立起安全管理的讯息,要将安全管理理念落实到工作当中;对此,文玉煤矿经常对煤矿工作人员开进行安全教育,让员工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文玉煤矿还时常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岗位技能培训,以降低作业事故发生的几率。员工素质的提升是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必须予以重视。

(二)加强对通风安全的控制管理

对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的工作,其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够被忽视。那么,如何才能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做到位呢?首先,对于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要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这个预设的目标既要体现相关的安全指标又要能够对于工程所能承受的最大风险程度有一个合理的规定,并以此作为煤矿通风安全系统建设的依据。其次,就是要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继续留任,不合格的予以淘汰。另外,要明确各部门在通风安全管理中的职责,责权明确。

(三)对通风环境加强管理

通风环境对于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如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因此,对于通风环境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我们的管理人员就要提高自身能力,要做到能够及时排查可能的环境隐患,例如火灾隐患、爆炸隐患等,还要能够考虑到例如天气状况、环境等可能为通风安全带来的威胁,要加强环境安全监测,确保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三、煤矿安全通风事故的防范探讨

(一)选择恰当的矿井风量调节方式

在实际作业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与干扰,往往导致各个作业地点风量需求无法达到预定的标准,对此,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及时地、因地制宜地予以调整,以确保风量达到预定要求。风量的调节还要根据施工作业巷道的推进而不断变化,确保风量充足。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调节总风量的方法主要是改变扇风机的特性,而调节局部风量的方法则有增加、降低风阻等。

(二)合理选择矿井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的作用就是为地下矿井输送新鲜空气同时将矿井中的浊气排出去,因此,通风系统对于整个矿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现今通风系统种类繁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矿井的通风系统是煤矿企业需要考虑的,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矿井的通风系统,才能确保矿井通风顺畅、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机率,进而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在以往的煤矿安全事故中,由于通风安全导致的煤矿安全事故占比很大,煤矿通风安全问题也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热点。对于煤矿的通风安全文玉煤矿一直都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对现有通风系统进行切换,进一步提升了煤矿通风安全系数,为煤矿整体安全生产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只有做到技术与管理同步前进,煤矿通风安全事故发生机率才能被有效降低。

参考文献

[1]于晓宇,魏佳兴,杨文等.煤矿安全通风管理与通风事件预防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3,(4):144.

[2]陈鹏飞.安全通风管理中事故的预防及控制探讨[J].科技传播,2013,(20):94-94.

[3]董宇婕.煤矿井下通风管理及事故预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5379-5379.

作者简介

1.姚维妙,男,1981年,汉族,山东微山人,副科长,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安全管理。

2.刘雷,男,1990年,汉族,山东齐河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煤矿安全技术管理。

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有效办法 篇7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控制,有效办法

1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重要性

1.1保障从业人员安全,降低煤矿企业损失

煤矿通风系统是煤矿开采的前提和基础,对煤矿通风安全进行监管,可以为煤矿工人的日常作业提供有利的通风条件,确保工人的井下能够呼吸到空气,保证工人的安全,提高工人的工作质量。煤矿的通风系统都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环节的安全隐患可能对整个煤矿造成威胁。通过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的管理,保证煤矿的良好通风环境,降低煤矿事故的爆发频率,降低煤矿企业的损失,促进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

1.2改善作业环境,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煤矿行业职业病大多数为尘肺病,发病主要原因是煤矿内缺少新鲜空气,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矿井内的氧气含量少等。这种职业病由于患病时间长,病情顽固,治疗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在煤矿职业病的预防控制中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加强矿井内的通风安全控制工作。加强煤矿的通风工作,不仅可以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还可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在煤矿开采工作中职业病的预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做好个人的防尘工作,在作业中使用防尘口罩,定期清洁井巷中的浮煤,放炮采用水泥炮,减少粉尘;第二,开采中要注意不能干式打眼,进风眼不能放煤,井内通风设备的风速不能过大,减少二次扬尘;第三,减少工人的劳动时间,做好轮岗工作,定期组织员工体检。

2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影响因素

2.1矿井内瓦斯浓度的影响

瓦斯主要是煤矿开采时形成的一种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而这种成分的浓度超过安全值遇到火源后就会发生爆炸,产生瓦斯爆炸事故。一般在矿井内瓦斯的爆炸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矿井内的瓦斯浓度在6%~15%之间时,才会发生瓦斯爆炸;另外,瓦斯爆炸必须要遇到火源,而矿井内煤炭自燃,使用的电器达到一定温度都会引起爆炸;最后,就是矿井内氧气的浓度,矿井内的氧气浓度低于12%就容易引发瓦斯爆炸。

2.2管理方式欠缺,管理力度不够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在我国煤矿企业中应用的时间较短,其是一套综合性的管理系统,任何环节的疏忽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因此,在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必须要具备完善的管理方式,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是由专门部门执行的,其中人员的综合素质、技术水平、管理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管理部门不是经常出入煤矿作业,对煤矿每天的变化情况不是特别的清晰,管理人员在检查时也容易出现对隐患的忽视情况,这都导致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管理力度不够,为煤矿事故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2.3矿井内部环境的影响

煤矿开采工作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并且这些自然因素对矿井安全的影响是无法彻底解决的,是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由于受矿井内部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煤矿内一些通风系统的设置出现偏差,使得通风系统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对煤矿的通风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在煤炭的开采中会有许多的粉尘,这些粉尘对矿工的呼吸造成很大的阻碍,大量的粉尘也会对通风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煤矿通风系统的设置需要大量的仪器,而受矿井内部环境的影响,仪器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偏差,这对通风系统的运行也会造成影响,从而降低矿井的安全性。

3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有效方法

3.1做好煤矿通风工作,预防瓦斯事故

煤矿的通风安全是预防瓦斯事故的重中之重,对整个矿井的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煤矿通风工作中,要保证进风井和回风井的运行,要经常观察井内的风流是否稳定。在监测瓦斯浓度的时候可以运用瓦斯探头等高科技手段。瓦斯探头可以自动的对矿井内的瓦斯浓度进行监测,自动开启报警系统,这种技术工具的应用可以预防煤矿内的瓦斯事故,减少事故损失。

在预防煤矿瓦斯事故中可以采用中央并列式的通风方式,并在设备上安装甲烷传感器。这种通风方式是利用两个设备互相替代工作的方法,保证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不会因为设备停运而影响井内的通风工作,为设备的维修节省时间。甲烷传感器的安装主要是自动检测矿井内的甲烷的浓度,在甲烷浓度超标时可以自动给控制中心发出报警信号,保证人员安全。

3.2完善管理系统,提高监管力度

通风设备由于长时间的运行会产生很多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煤矿企业要完善管理系统,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设备的顺利运行,保证煤矿的通风质量,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呼吸环境,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煤矿通风设备的监管过程中,监管部门必须要肩负起煤矿的安全职责,对于通风系统中的问题要严格排查,不忽视任何细小的隐患,并且要对所有的通风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针对有问题的设施要及时进行维护,并且要保证维护质量。在监管和排查隐患的过程中还要及时的和煤矿工人进行沟通,和工人一起严格确保煤矿的通风安全,保证煤矿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降低工人和煤矿企业的损失。

3.3加强煤矿内外环境的管理

煤矿开采过程中要注意煤矿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监管,在煤矿的内部要及时处理煤矿开采中产生的粉尘,煤矿外部也要做好环境保护,确保煤矿的通风安全。在煤矿内部,技术人员在进行煤矿通风系统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煤矿的内部地理结构,根据地理结构和煤矿的内部情况,合理的选择通风设备的位置,加强通风设备的内外部环境管理,确保煤矿的通风安全,为煤矿企业和工人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晋龙.新时期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有效方法[J].技术与市场,2014,09:275+277.

通风安全控制 篇8

近年来煤矿事故多发,重特大恶性事故不断,瓦斯煤尘爆炸尤为明显,严重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恶劣的社会影响,不仅破坏了煤矿企业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从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看,治理和防范“一通三防”事故的技术手段已趋近完善和成熟,但依然不能遏制住重特大通风事故多发势头,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另僻蹊径,从更广义的角度去寻找问题的症结,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研究通风安全管理问题,这就提出了通风安全过程控制管理模式。

2 过程控制基本内容

通风安全过程控制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多因素全方位的系统控制管理模式。其侧重的是安全事件的过程,其追寻的是安全目标的结果,它突出的是安全管理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2.1 人

人是物的能动的承受者,也是物的能动的役使者。过程控制必须从人开始,由人控制,到人结束,这就要求提高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强化自保、互保观念,一句话就是要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创建学习型企业。可以说人的因素是过程控制的主导,它主要应包括思想、能力和动力等环节。

2.1.1 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每个人工作的同时都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如果领导人能真正重视安全,解决好安全工作所需要的“钱”和“物”,事故是可以防止的。当生产和其它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从领导到职工都要树立起生产和其它工作要服从安全的思想,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完成各项任务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对领导者考核和对职工奖惩的否决条件,在整个通风安全工作中切实树立起人是最可宝贵的思想,把维护职工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2.1.2 能力

通风安全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能力同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抗衡和斗争,有效地适应自然并改造自然,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这就要求从事“一通三防”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通风安全的基本技能,掌握通风管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操作通防仪器仪表,快速准确地识别并分析各类安全隐患。

2.1.3 动力

动力是能力的源泉。复杂多变的环境和煤矿安全工作现代化所需要的与之适应的能力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源源不断的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持。主要包括来源和运用形式。从来源看,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吸纳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从当前看,由于煤矿待业的特殊性,愿意到矿山企业工作的人越来越少。二是搞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求企业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使职工熟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做到安全作业。从运用形式看,主要是做好分配工作的适应和个人的生理两个方面。所谓分配工作的适应就是指选择愿意干并有干好工作潜力的人去干最适合的工作,为此对每一名职工都要建立详细的个人动态工作档案;所谓个人的生理主要是指根据每个人的情绪、智力、健康周期找出峰期和谷期,以此确定最适合的工作时间和应注意的工作环境。

2.2 物

物是过程控制管理的根据。通防隐患和事故之所以存在和发生,从本质上说是由于煤矿井下存在过量能量(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等)和危险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隐患,过量能量和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就可能引起事故,因此物的状态是过程控制管理的依据,其核心是通过多种手段弄清物的状态。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可能消除危险源,保护自己。

2.3 环境

环境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条件,自然就构成了过程控制的主要链条。它主要包括分析火灾和爆炸的隐患、检测危险的大气状态(瓦斯、煤尘、烟雾、蒸气、风流)、监测硬环境(不合适的保护装置、有缺陷的设备、工具、材料及拥挤的工作场所)和软环境(不可靠的预警系统等)。在过程控制中上述3个环节既是动态的,也是定量的。

2.3.1 分析隐患。

隐患就是潜在的事故,贯彻以预防为主方针的实质就是超前识别隐患、排查隐患和治理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此要从隐患确认,对隐患级别的危险性估算、排查程序、隐患和预测、类别分析、隐患治理和考核等几个方面强化分析程序。由于矿井通防系统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系统,因此隐患分析必须是连续的和系统的工作,贯穿于“一通三防”的整个过程。

2.3.2 大气状态检测。

预防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由于不安全条件的存在,它产生直接原因引起通防事故,危险的大气状态是触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强化对危险的大气状态的检测。具体要对瓦斯浓度的变化、粉尘飞扬和堆积的状态、烟雾蒸汽的征兆、风流的稳定情况等进行动态检测和分析,重要的是对测点的密度、检测的强度、各参数的危险值、测试人员的责任、处理及汇报程序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2.3.3 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监测。

硬环境是通风安全工作的特质手段和条件,从许多事故本身看,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硬环境的缺陷,如安全检测设备的失效、断电保护装置不起作用、风机能力不足,通风设施不可靠、场所的过于拥护等,因此必须加强对硬环境的监测,确保设备设施的灵敏可靠及工作场所的适宜。可能地降低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危害,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构筑避灾硐室、使用不同种类灾害的避灾路线撤离等各种防范措施、装备和手段保护井下人员,并采取应急救护措施等,这就要求软环境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4 管理

从大量的通防事故分析看出,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条件本身并不直接产生事故,而是作用于直接原因引起事故,它们只是事故基本原因的外部表现。事故的基本原因是管理差,规章制度不落实,控制不得力,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忽视安全隐患等。由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及我国各煤矿企业安全状况的比较看出,自然环境并不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因素,从而也说明管理是安全过程控制的关键。管理主要是确定管理政策和决策,具体包括以下6个环节:

2.4.1 管理意图。

通风安全管理是一种跨门类、综合性的边缘科学,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一个过程、一项工作出现疏漏都有可能引发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通风安全管理就是要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本质通风安全系统。要求煤矿企业切实树立起“安全无小事”、“通风安全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突出“一通三防”的安全第一地位,在职工待遇、人员配置、基础装备、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应有倾斜。

2.4.2 安全目标。

建立合理的安全目标是实现通风安全健康发展的潜在基础和内在动力,它包括安全指标、相关方面的具体工程,所能随的最大限度风险。

2.4.3 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靠管理人员去组织实施,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思想品德、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安全目标的实现,因此,管理人员的配备在安全过程中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建立动态的考核和先拔机制,设立通风安全人才库,把合适的人用到适合的岗位。

2.4.4 资料分析。

通风安全既复杂多变,又无规律可循,因而建立一整套资料分析制度对于捕捉瞬息万变的危险信息、预测危险状态并制订相应的处理措施就显得极其重要。

2.4.5 责、权、利的最佳配置。

权大于责必须产生腐败和惰性,责大于权必须引起消极和对抗,都有害于安全工作的正常进行。通防工作点多面广,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必须明确各部门和各工种人员的责、权、利,实行责仅一致的原则,建立起责权相称的制约机制和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2.4.6 日常生产和应急处理程序。

在对实际工作进行安全评估的基础上所建立的规范或靠的工作程序,对于通风安全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有着重要作用,这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制和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同时对相应工作、相应环境的突发事件所建立的针对性强的应急处理程序,对于保证消除隐患、防范事故、避免灾害扩大、防止处理和救护的盲乱有着极强的效能。

3 过程控制的实际应用

大平煤矿属郑煤集团公司下属生产矿井,2005年被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鉴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该矿井“一通三防”管理中存在隐患突出,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然发火期只有64天,布置有两个回采工作面,六个掘进工作面,均处于瓦斯突出威胁区内。自1986年以来,曾先后发生多起瓦斯及“一通三防”管理方面的事故,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工作的稳定健康发展。在惨痛的教训面前,通过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新设备、新工艺的使用,改进生产过程管理方法,从实际生产中总结摸索通风安全管理方法,实现矿井连续3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在通风安全过程控制管理工作中,集团公司主要做了下列工作:(1)规范职工通防安全知识的全员培训,全面提高通防素质;(2)建立通风安全考核的长效机制,提高现场的落实度;(3)建立健全“一通三防”部门岗位责任制、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和各工种操作规程,进一步明确部门、人员的责任和权利;(4)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考核项目,全面落实了对重大隐患的追踪督察;(5)在工作中不断分析、总结,逐渐形成通风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的规章制度,消除了诱发事故的中间环节。

4 结论

实践证明,通风安全过程控制对减少甚至杜绝重大“一通三防”事故有着重要作用,只要在生产过程中我们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按照通风安全过程控制体系相关要求进行管理,不断深入探讨并运用通风安全过程控制体系,就能在更大范围内使矿井实际生产中的通风安全状况得到较好改善,从而为矿井的改革发展创造更加稳定的环境。

摘要:介绍了通风安全管理体系的安全控制过程及其原理,通过在煤矿企业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体现通风安全过程控制体系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为矿井生产的稳步推进奠定基础。

试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有效办法 篇9

1.1 提升工人安全保障, 完善煤矿安全制度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 不仅要对煤矿的通风问题予以综合性考虑, 同时还要兼顾煤矿通风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最大限度的保障煤矿企业的各项工作能够得以顺利进行。通过煤矿通风安全控制职能的应用, 煤矿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 可以始终保有良好的呼吸环境, 避免瓦斯含量过多造成工作人员的窒息。同时,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部门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矿企业的通风安全, 还应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予以完善, 以此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由此可见,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对煤矿工人的施工安全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同时有利于完善煤矿的安全管理制度。

1.2 建立健全通风体系, 严把煤矿通风质量

煤矿通风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发生故障的风险。这种故障的产生将直接对煤矿企业的通风质量造成影响, 使煤矿井下开采的呼吸环境出现问题。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 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改善, 建立健全煤矿的通风系统。同时,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部门还应针对煤矿企业的通风质量实施监管,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煤矿企业的通风质量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1.3 促进煤矿长效发展, 完善煤矿管理不足

煤矿企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帮助, 传统的煤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往往侧重于煤矿产量的提升及煤矿开采的质量等。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这种片面的发展办法显然已经很难满足煤矿企业发展的需要, 造成煤矿企业发展的缓慢。因此, 煤矿企业长期致力于对自身发展问题的研究, 希望通过改变管理手段的方法促进企业的再次腾飞。煤矿通风安全控制手段的应用, 就是煤矿企业对自身管理制度的一次有益改革。其可以有效的完善煤矿管理制度中的一系列不足, 并且在提高煤矿通风质量、保障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促进煤矿企业的长效发展。

1.4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完善煤矿培养体系

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安全事故, 这些安全事故不仅对煤矿开采工作造成影响, 同时还会对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煤矿通风安全控制部门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 肩负起保证煤矿通风安全的工作, 并对煤矿工作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安全教育, 培养煤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避免工作过程中因操作失误、工作违规而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出现。同时,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部门为了提升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 在企业中建立了有序的培养机制, 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煤矿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2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素质不足, 技术应用落后

通过对煤矿企业通风安全控制工作的调查, 认识到煤矿企业通风安全控制工作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但企业自身发展并非成熟, 在很多方面仍存在问题。其中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人员素质不足就是重要的问题之一。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在我国煤矿企业中刚刚起步, 在发展过程中, 煤矿企业在人员管理、工作方法等多个方面都没有予以详细的制定。所以,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人员都是从煤矿基层工作者中选拔而来, 相当多的人员对管理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 并且在专业性上也存在着一定缺失。除此之外,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的另一大问题是技术应用落后。煤矿通风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 需要应用相关的煤矿通风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与煤矿通风的质量及安全的保障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由于缺乏技术上的管理, 因而煤矿企业通风技术在应用中, 经常会出现技术应用不足、技术陈旧等不良现象。

2.2 管理制度不全, 管理系统陈旧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因此,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 应更加的注重工作的程序性与规范性等问题。但是由于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在企业应用的时间相对较短, 因此, 在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时, 暴露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使得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管理人员无法明确工作范围、工作任务以及相关的工作标准并进行控制管理, 这些均对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的展开带来负面性影响, 同时也不利于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的进步。除此之外, 煤矿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一直未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革, 因此, 煤矿企业内部管理系统陈旧也对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的实施产生制约。

2.3 控制力度不够, 缺乏执行能力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在实现岗位工作职能的过程中, 其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控制。而所谓的控制就是在工作中, 对煤矿通风工作加以全面把握, 并及时了解煤矿通风系统中的问题, 进而制定出合理的、有效的解决措施。在实际的工作中,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距离上述目标尚且存在一定的距离, 无法全方位地了解煤矿通风系统中的所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煤矿通风安全控制部门的控制力度仍显不足, 在工作职能行使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存在执行力不足的问题, 未将相关工作切实做到位, 造成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有效办法

3.1 强化人员管理, 推进技术升级

煤矿开采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支持, 因此, 在对煤矿通风安全控制质量进行提升的过程中, 也应将工作人员的管理问题放在首要地位。首先, 煤矿企业应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能, 在实际工作中, 对其工作的质量加以充分把握, 明确工作人员的不足之处, 并展开有针对性的培养。其次, 要对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人员实施专门的培养, 使其在管理、控制等方面有所提升。最后, 要推进煤矿通风系统技术的升级。技术是保障煤矿通风系统顺利运行的关键。煤矿企业应积极的对煤矿通风系统技术予以升级, 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完善管理制度, 强化管理体系

我国煤矿通风安全控制部门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着明显的缺失, 鉴于此, 在今后的工作中, 工作人员应积极地把握好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 并通过学习先进经验, 总结内部教训等方法, 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制度加以完善, 使其更加适合现代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的展开。同时, 由于煤矿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相对较为陈旧、滞后, 便难以避免的导致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与之产生冲突, 极大阻碍工作的有序进行。所以, 煤矿企业应高度重视, 通过强化管理体系、革新管理体系的方法, 促进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质量的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关系着煤矿通风的质量与效果, 煤矿企业要想充分保障煤矿开采的顺利进行, 应当对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同时要积极的想办法、谋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煤矿企业的长足发展。

摘要:在煤矿企业生产规模以及煤炭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 煤矿企业通风安全控制也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突出问题, 使得企业在持续向前迈进的过程中, 暴露出后劲不足的问题。鉴于此, 文章主要对煤矿通风安全控制进行简要研究, 找出提升煤矿安全控制质量的办法。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控制,问题,办法

参考文献

[1]祝文飞.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价值工程, 2012 (4) :34-35.

[2]宋丽娜.浅谈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的有效办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34) :56-57.

通风与安全建立高效控制体系的方法 篇10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系统主要有煤矿的风流方向、风量的大小、风速、温度, 测风站、构筑物布置、局扇的布置、型号、供风量和风筒布置等部分组成。

一般来说, 煤矿井下需要供风的地方非常多, 如煤矿的水泵房、中央变电站、空气压缩机洞、火药库、绞车洞室、生产准备巷道等等。必须通过煤矿的通风安全系统提供风源, 加强气流的流动, 保持井下空气和温度在正常水平。

二、建立高效的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

1.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的组织要明确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要建立准确的组织机构, 健全各个安全控制部门的职能, 合理规划各部门的工作, 依照煤矿的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配设机构。因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的工作内容复杂多变, 所以要采用直接管理方式, 具体地说就是各级领导要直线传达通风安全控制工作的工作内容, 各职能部门根据领导安全指示具体安排、组织工作事宜, 下级部门不能对上级所布置的工作麻痹大意, 要认真执行通风安全控制制度。由于我国近年来大型矿井发展迅猛, 因此必须保证通风安全指令和信息传输顺利进行。

2. 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体系制定要遵循原则

为保证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得以顺行执行和高效控制, 制定通风安全控制体系一定要符合以下原则:层级原则。即针对不同的安全控制部门要明确其责任和分工, 各个部门工作人员要根据体系中的岗位职责设定自己的工作任务, 保证工作职责执行到位。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统一指挥原则。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如果同时接到不同的通风安全控制指令, 则必须进行充分沟通, 保证通风安全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如因时间问题则必须事后交接清楚, 避免无人负责;一致原则。在指派任务时一定要工作人员负责, 并且完成任务给予其必要奖励;授权原则。依照不同的通风安全控制工作适当调整工作方式, 以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更符合安全生产的需要。

三、执行严格的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制度

1. 建立煤矿通风安全控制检查制度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井下通风安全检查制度, 对企业的煤矿井下进行安全检查, 具体说要做到: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井下通风安全工作是否到位, 检测气流成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定期检查煤矿井下的供风地点的空气流通情况;定期进行井下的分支有没有发生堵塞、巷道支护有没有发生变形或坍塌检查, 若有情况及时解决;定期检测煤矿井下的风量与风速;定期检查井下的局部通风是否通畅;安全检查要按照通风安全控制体系和制定的规定进行, 定期开展评比;定期检查井下漏风量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2. 建立煤矿通风安全控制调度制度

煤矿通风安全调度的目的是准确掌握井下的通风信息, 及时传送和发布安全通风指令和信息。煤矿企业的通风安全控制部门要专人成立调度中心, 给相关的工作人员配备通信工具, 以随时了解通风安全控制工作进度和情况。要层层管理, 层层调度, 要求调度有记录, 领导进行通风调度的查阅时有据可查, 若发生重特大事故必须马上请示, 并立即将工作指令传送至现场, 以便及时解决通风安全隐患。

3. 建立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事故的分析制度

煤矿企业发生通风安全事故, 要通过事故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要建立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事故的分析制度, 用科学、真实、正确的态度对待事故, 负责任地调查和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 查实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事故后要加强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制度的贯彻力度, 尽可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建立严谨、准确的煤矿通风安全控制事故分析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煤矿通风安全控制工作到位。

参考文献

[1]李彬.浅析矿井通风的安全管理[J].煤, 2011 (S1) .

[2]张飞, 等.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J].煤炭工程, 2010 (05) .

上一篇:临床护理经验下一篇: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