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课堂初中政治

2024-06-25

时政课堂初中政治(精选十篇)

时政课堂初中政治 篇1

一、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一) 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 即是将实际发生的政治事件与枯燥的初中政治教学理论相联系, 用理论来对事件进行分析, 用事件来反映理论,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 是对初中政治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论延伸。时政教学是初中政治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充分调动初中生对政治课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 不论是初中学校还是初中政治教师, 均未能深刻认识到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重要意义, 因此, 并未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即使教师在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 也仅仅是为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 为了应付考试, 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并未能真正做到将时政教学与初中政治理论教学有机联系在一起。其次, 初中生年龄较小, 许多初中政治教师认为对其进行时政教学没有必要, 从而忽视了在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

二、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

(一) 更新课堂教学观念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这就要求初中政治教师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 与时俱进。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 要求政治教师更新课堂教学观念, 增强对时政教学的重视程度,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掌握最新的时事新闻, 并将有价值的、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新闻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使枯燥的理论知识与新闻时事相结合, 增强初中政治课堂的生动性。同时, 初中政治教师也应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好习惯, 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出课堂, 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 将之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 教师应该巧妙运用多媒体。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自尊自信》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时, 政治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 播放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小视频或者幻灯片。在观看多媒体画面的过程, 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促进自主性学习思维的发挥, 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政治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向学生传授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 也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有效提高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此外, 政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时事园地”, 借助互联网搜集相关内容, 定期更新国内外重大时事, 培养学生关心新闻的好习惯, 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

(三) 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 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身边时事新闻的关注与认知, 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与社会责任感。因此, 若想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充分发挥时政教学的作用, 初中政治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各抒己见, 对课堂教学中引用的时事新闻加以评论, 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提高初中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初中生年龄普遍较小, 生活阅历有限, 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均达不到很深的层次, 这就需要初中政治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 同时将时政教学渗透到初中政治课堂的各个环节中。例如, 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讨论课或者将一节课中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由讨论, 通过学生对课堂引用的时事进行讨论, 发表评价, 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政治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应加以补充、指点, 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 政治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时政的认识与了解, 如每天晚自习课前组织学生观看《新闻联播》, 将时政教学与学生的日常学习联系起来。

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 篇2

[关键词]初中政治 时政 意义 问题 策略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既可以活跃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初中生对政治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也可以开拓初中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培养学生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因此,本文针对“初中政治课堂中如何引入时政教学”这一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即是将实际发生的政治事件与枯燥的初中政治教学理论相联系,用理论来对事件进行分析,用事件来反映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人时政教学,是对初中政治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论延伸。时政教学是初中政治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调动初中生对政治课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不论是初中学校还是初中政治教师,均未能深刻认识到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重要意义,因此,并未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即使教师在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也仅仅是为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为了应付考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未能真正做到将时政教学与初中政治理论教学有机联系在一起。其次,初中生年龄较小,许多初中政治教师认为对其进行时政教学没有必要,从而忽视了在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

二、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

(一)更新课堂教学观念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这就要求初中政治教师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与时俱进。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要求政治教师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增强对时政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掌握最新的时事新闻,并将有价值的、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新闻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使枯燥的理论知识与新闻时事相结合,增强初中政治课堂的生动性。同时,初中政治教师也应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好习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将之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教师应该巧妙运用多媒体。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自尊自信》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时,政治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小视频或者幻灯片。在观看多媒体画面的过程,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促进自主性学习思维的发挥,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政治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向学生传授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也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政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时事园地”,借助互联网搜集相关内容,定期更新国内外重大时事,培养学生关心新闻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

(三)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身边时事新闻的关注与认知,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与社会责任感。因此,若想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充分发挥时政教学的作用,初中政治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各抒己见,对课堂教学中引用的时事新闻加以评论,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提高初中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初中生年龄普遍较小,生活阅历有限,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均达不到很深的层次,这就需要初中政治教師加以正确的引导,同时将时政教学渗透到初中政治课堂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讨论课或者将一节课中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由讨论,通过学生对课堂引用的时事进行讨论,发表评价,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政治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应加以补充、指点,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政治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时政的认识与了解,如每天晚自习课前组织学生观看《新闻联播》,将时政教学与学生的日常学习联系起来。

时政课堂初中政治 篇3

关键词:初中政治,时政教学,课堂,应用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一段时间的社会转型期, 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 也有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 帮助他们了解当下的社会热点, 把握时代的特征, 正确认识重要的国家和社会情况。

生动、有效的政治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国内外的事件, 而且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

一、时政教学的特点

1. 新颖性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现任政治地位往往被忽视。而目前的政治教学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 并且就现时的思想政治作了说明, 还结合了时政, 可见其新颖性。

2. 实验性

如上所述, “政治教学方法”是“新方法”“没有前辈”, 属于政治上的应用与实验教学过程。但是这个实验没有风险, 是实际的, 因为它不涉及任何风险因素和不健康的内容, 只需要关注学生的反应和接受程度。

3. 时代性

时政是与时代高度相关的政治, 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是时代性和灵活性高度统一的政治产物。因此, 受很多教师和学生关注。

二、初中政治课堂中时政热点的应用

(1) 学生身边的时政例子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在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首先介绍当前的政治内容, 对于扭转学生“政治课枯燥乏味”的观点将有很大帮助, 必将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关注政治研究。

(2) 学生想评论的东西, 也许不是学生体验的内容, 而是与学生的生活相关的内容, 如国家在学费、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政策。一旦教师注重对这些内容的介绍, 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讨论、评审。如果教师讲课内容能结合当前的时政要点, 必然会使学生发表更多“倡议”, 对学生接受政治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3) 鼓励学生接触生活中的现实政治, 鼓励学生看新闻, 阅读新闻报道。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专门给学生时间表达他们对当前政治的理解, 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政治教学相结合, 注重学生的政治话题, 将学生引入课堂, 加强学生政治理论与社会生活互为关联、互相影响的体验与感受。构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些学生认可的, 真正的, 简单的时政要点,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的发展。

(4) 训练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政治因为时代感和内容丰富多变, 所以也是可以拉近学生距离感的理论。思想政治不仅是一门知识, 也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手段。增加政治教学中辩证和综合分析的时间, 将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品质。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推进, 教师讲述的政治话题会越来越引起学生的思考。这表明学生有积极的政治教学反馈。因此, 文化和政治教学热情是相互影响、相互连接的。通过政治热点评论,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情感,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 使学生具备追求真理, 崇尚科学的精神。例如, 可通过对市场的分析, 用制作假鸡蛋作切入点, 延伸到假的政治, 刺激他们的兴趣, 使学生加入讨论。

现在的初中时政教学普遍采用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些重要事件作为检查内容, 让学生记忆。组织考试时, 题目更多的是选择和填空题, 最后根据学生考试成绩作出教学评价。这种教育形式完全是一种应试教学, 可以想象的是, 考试之后, 学生将忘记所有的知识点, 仍然不关心时事。死记硬背和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甚至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思想认识, 学习时习惯于死记硬背。时政学习将变成一种负担, 而不是一种乐趣。长此以往, 学生将会对时政学习产生厌恶感,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 政治教学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创新教学模式应该是大多数政治教师力求达到的目标。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我国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国际形势, 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提高他们的政治鉴别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张会坤.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时政教学[J].学周刊·C, 2013 (2) :163.

时政教育与初中的政治论文 篇4

一、课堂教学应及时联系时事政治

初中的政治教师在备好课的同时还应积极完善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如上所述,学生应充分了解社会时事,为此,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应穿插适时有效的时事,拓展教学内容,深化教学主旨。教师的时事素材哪里来?这就要求教师们平时应注意搜集相关信息,主动关注社会动态,并通过课堂平台将它们及时传递给学生,实现初中的政治教育成果的最优化、最大化。

二、时政点睛课堂,教学内容“以情动人”

初中的政治教学偏重思想教育是不争的事实,思想教育说到底是师生之间情感的对话和交流。一般看来,政治教学应以理性内容为主,但由于初中的政治的阶段性和特殊性,初中的政治教学往往不能太过理性,那样会“吓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心与心的对话构筑起师生之间亲密的“伙伴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值得初中的政治教师尝试和探索。另外,初中的政治与时政的结合应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当中。虽然初中学生对时事的理解不那么完整,甚至都不知所云,但教师却不能放松对他们时政意识的教育。政治教育与时政教育的结合重在向学生传播一种时事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关注社会、了解国家大事,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而时政教育的内容,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素材,以便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比如,在讲到民族政策时,教师可以联系一些民族事件加以说明。这些意图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社会稳定的事件是典型的无视民族政策、无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恶劣行径,教师可以此为案例为学生讲解民族政策中维护祖国统一的内容。针对民族政策中维护民族多样性的内容,教师可以联系各民族弘扬不同特色文化的相关时事,为学生讲解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是维护民族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时政焦点引领,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的主体在学生,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大势所趋。初中的政治教学是传播思想的阵地,更应该顺应这个潮流。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方式,为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搭建良好平台。初中的政治教学的.课堂该以何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们不妨列举几个范例。比如,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辩论活动,辩论的主题可以围绕最新的时事展开。学生前期的准备过程无疑是一个难得的自我学习机会,他们会去搜集最新的时事动态,并针对主题阅读、理解、分析和讨论相关社会事件,无形中扩大了知识面,拓宽了看待问题的视野。

四、社会热点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

时政课堂初中政治 篇5

【关键词】初中政治 时政教学 时政信息

一、目前我国初中时政教学的情况

虽然时政教学在我国早已是比较普遍的话题,但是目前还是有一部分学校没有认识到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入时政教学的重要性。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对于初中生来说时政教学还是过早。其实不然,对于学生来说,初中是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最佳时期,在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完全健全的时候,必须以时政教学来给学生提供一个认识社会和了解国家政策的机会,让学生从更客观、更全面的角度去建立起一个正确的政治思想。除此之外,在一些农村和偏远山区,由于条件的不足,也没有能很好的把时政教学落实到初中政治教学当中去。

二、初中政治引入时政教学的好处

在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上引入时政教学,可以使初中的政治教学更具有客观性。以真实存在的社会情况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认知,让学生对国内国外所发生的事情更加的了解,同时,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引入时政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现在的学生眼里,课本的内容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对政治产生一种厌恶感。而时政教学的引入,可以用最新颖、最有趣的题材,把学生的注意力成功地吸引到政治课堂上,这也大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时政教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具有时代性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对政治发展的关注和对社会、对国家的正确客观认识。

三、引入时政教学的方案

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对时政教学的引入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的,掌握了时政教学的引入策略才可以更好的提高我们的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1.在政治教学中恰当引入时政新闻

在初中的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政治课本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合理地插入一些与时政相关的话题,以最新的社会动态讲解分析课本知识,二者相互结合,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例如:加入新闻中经常报道有关恐怖袭击的事件,加入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策略等。以吸引学生的话题对教材的有关理论知识进行结合讲解,这不仅可以更好地为学生解释一些复杂的政治理论,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在政治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除了引入与国家政策有关的新闻外,也应该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加入更多的内容。例如:体育资讯和科技发展之类的新闻等。教师也应该对更多的社会情况有所了解,并以正确的观念去为学生分析总结,从而改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提高师生间的交流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收集时政信息

对初中政治的时政教学,除了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加入时政内容外,在课后也应该让学生对时政有所了解。例如:让学生自发的收集相关时政信息,并将学生收集到的内容整理出来给学生传阅。在初中政治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留下一些有关热门时政的小任务,并让学生在课后分组合作完成。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政信息来源途径,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时政信息的关注度。

3.提高学生对时政点评的兴趣

现在的教学已经进入了多媒体化时代,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有关时政的视频等。在学生观看政治视频后,也可以提供一些教学设备,让学生参与到对社会时政的讨论中去,很多学生对自己可以参与的内容是比较积极的,这也提高了学生对时政内容的兴趣。直观的将实时政治展现在学生面前,更有利于学生对时政了了解。在学生对时政进行评论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以客观的观念去进行,避免学生走向错误的方向。例如:当国家提出一项新的政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政策的认识,谈谈这个政策对自身、对国家有何影响。

4.客观的引导提高学生分析时政的能力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时政,虽然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与社会与国家相关的实时信息,但是教师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去看待时政信息。这就从另一个方向表现教师必须对时政信息高度敏感,只有教师对时政信息有所了解,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引导。例如:当前经常出现的高官落马事件。教师必须以正确客观的心态和不偏不倚的观念去对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相关内容。

四、结束语

要在初中的政治课堂中更好的引入时政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和学生对时政信息的分析能力为基础,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去关注更多的时政信息。在现在的社会竞争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方法,只有让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初中的政治时政教学,既可以有效的保证初中政治内容的正常进行,又能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参考文献】

[1] 黄甜甜. 巧用素材 让政治课堂更精彩[J]. 新课程(中),2015(11).

[2] 谢章海.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措施分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12).

[3] 董梦文. 强化初中时政教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探微[J]. 成才之路,2014(25).

[4] 翁剑钊. 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J]. 广东科技,2014(08).

时政教育应尽早走进政治课堂 篇6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有的放矢地引入时政

要使学生学有所获, 知行统一, 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 有目标地引入时政。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 抓住关键, 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地传授基础知识, 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在此基础上, 合理利用课本事例, 恰当引入时政。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 教师要注意博采,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都是选材的常用信息渠道, 要注意精挑细选、归类存档。我常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法眼观察》、《说事拉理》、《苍梧晚报》等学生熟悉的媒体中选择材料。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 渐渐地也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这种平凡中寓神奇的感觉。这种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政治课对生活的指导性, 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并培养了良好兴趣下的自主学习精神。这比传授知识本身具有更大的意义。

二、在预习中引入时政,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般预习设置要讲究方法, 否则预习变成了家庭作业, 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根据教材合理设置问题, 巧妙引入时政是设置预习的关键。例如, 在带领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作用、执政方式”等考点内容前, 要学生收集中国共产党抗震救灾、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成立60年庆典阅兵、两会上党关于民生部分内容的建议等重大时事材料,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党的伟大。这样的收集和分析, 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三、多元化教学方式, 加强学生的时政训练

传统政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 往往造成“一言堂”的结果, 为提高参与意识, 我主张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 变政治课的“引人入睡”为“引人入胜”。我主要用以下几种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时政训练。

1. 知识点评

这是在预习的基础上, 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发表观点, 列于副板书。然后, 通过传授分析新知识, 提高学生认识能力, 课堂小结之后, 请学生点评之前列的观点, 教师予以总结。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目的性和趣味性, 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顺利完成知识迁移。

2. 时政快讯

政治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 还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为此我特别设置了时政快讯栏目。时间一般是一周一次, 若有重大事件发生, 甚至可以一天两次及时报道, 组织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内容可以是国内外大事也可以是班内或学校的新闻。期末评选出反映知识点、热点的最佳新闻和典型材料的报道, 对报道事件及时准确、报道效果反映很好的通讯员予以奖励。时政快讯活跃了课堂气氛, 开阔了学生视野, 使学生培养了“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的习惯。

3. 自由论坛

在这个自由的时间里, 学生就某个问题畅所欲言, 或辩论、或演说, 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论题的确立、会场的组织都是学生, 教师是配角。讨论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 教师可以发表意见, 但话不宜多, 重引不重论, 否则, 限制学生的思维, 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在自由讨论里, 学生感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 主动发现问题, 明是非、辨美丑, 不经意中形成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高层次的能力。

四、抓住时机, 提前开设热点专题课

传统做法一般都是在高三下学期开设热点专题课, 但由于学生以前很少接触时政, 突然要在短时间内消化整整一本热点书, 学生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 知识接受效果差, 更别说活学活用了。有人说, 基础年级开设热点课实属浪费时间, 到高考时热点都变冷点了, 毫无意义。我们应该明白, 昨日的“旧闻”和今天的新闻往往有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了解历史才能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 有助于更深层次地把握知识, 更重要的是用知识分析实际的能力是决不会过时的。

让时政教育常驻中学政治课堂 篇7

曾经一次集体阅卷中, 发现一学生6道时政题错了5道, 错误率达90%!虽然不具有普遍性, 也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时政学习现状很不容乐观。可能是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许多学生认为背书、做题都来不及, 觉都不够睡, 哪有闲功夫关心时政?从而“两耳不闻窗外事”, 对当今国际国内大事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一概不知。

从教师层面说, 有的教师对时事政策不闻不问, 把时事政策教育置之度外, 一切等到高三才来突击或是对时政一知半解, 于是干脆不说。

二、学习时政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课是时代性很强的课程, 理论联系实际, 是其生命力所在, 把时政教育与政治课教学相结合,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理论和观点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热点现象, 加强学习政治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是非的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1. 从应试角度看:

首先, 从高考来说, 时事政治已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我们不难看出, 近年来, 政治高考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把时事热点材料与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 时事热点问题不仅仅局限于选择题中, 甚至主观性试题无一不是迎合着时事热点、重点问题, 突出对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等能力进行综合考查。因而, 高中政治课教学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外, 要不断加强时事信息内容的注入。

其次, 从高校自主招生来说, 笔试内容与时政有所结合, 以2010年高校自主招生为例, 清华、上海交大等五校联考的作文题, 要求考生论述网瘾治疗方式;北大、香港大学等校联考涉及低碳、能源危机、哥本哈根会议、烟草税等。面试内容则与时政结合得非常紧密。同样以2010年高校自主招生为例, 北大试题涉及索马里海盗、气候变暖、中国外汇储备等;清华大学试题涉及哥本哈根会议、高房价、武广高铁等。可以看出, 无论试题如何不同, 高校希望招收的学生应该是:德才兼备、知识丰富、实践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心怀祖国人民、拥有国际视野、综合素质较高。这充分说明平时要注重学习时政, 如此才能开阔胸襟, 登高望远。

2. 从提升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角度看, 时政学习使学生树立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概括能力, 使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大胆, 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透过时政这扇“窗口”不仅了解国内外大事, 而且能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

3. 从德育功能角度看, 有利于引导中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 激发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求真理的方法, 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时政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首先, 也是最为重要的, 教师自身一定要培养、保持对时政的兴趣。

事实上, 有不少教师自身对时政也是敬而远之的, 可能认为对学生讲时政无异于对牛弹琴, 故而不愿意讲;也可能自己对某些时政不甚清楚, 故而不敢多言。很难想象, 教师从不讲时政, 而学生却能主动学习、熟练掌握时政。

因此教师必须培养、保持对时政的兴趣。古人云“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如果教师自己对时政提不起劲, 又如何要求学生学好时政?教师对时政感兴趣, 对时政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 必然愿意与学生分享;教师能长期积累时政素材, 辅以中肯、精妙的解读, 学生必然愿意倾听。所以, 时政教学的源头在教师, 教师愿意讲、讲得好, 学生就愿意听、愿意学、学得好。教师对时政的热情和敏感, 能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 唤起学生学习时政的欲望。

其次,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时政, 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师教得怎么样, 则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而不是、也不能单纯看考试的分数。

中学生对人、对事有自己的认识, 他们一般不愿接受说教, 自我表现的欲望十分强烈。所以,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上讲台进行时政评述, 使他们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 学会查寻有关资料, 学会筛选、整理、归纳, 并运用课文中所学到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研究并阐述。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关注社会, 同时又能让学生在参与中去亲身体验, 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和探索, 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时政教学的效果。

初中政治教学中时政内容的融合 篇8

1.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合时政内容可为政治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对于许多初中政治教师来说, 多少年来都是面对着同样的几本教材、同样的知识点, 虽然早已对教材的内容烂熟于心,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感到乏味。试问, 当一名老师都感觉教学内容循规蹈矩索然无味的时候, 学生会怎么看呢?自然更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然而, 当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入关于时政的内容, 那情况就大为不同了。时政是眼下或者是近一段时间来最为新鲜、讨论最为火热的内容, 因此, 将时政内容融入到初中政治教学中, 无疑是为初中政治教学内容注入了一剂新鲜血液, 使其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因此发生“教师爱教, 学生爱学”的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

2.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合时政内容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初中生不仅处于青春期, 还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 若没有一个好的引导, 放任学生自己去探索, 很有可能受一些个人主义、极端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的腐蚀, 形成错误的观念, 这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都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是名副其实的“毁三观”。若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政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时政内容, 了解当下世界变化发展的需求, 并以此为导向, 向着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时代需要的人才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因此, 这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十分有利的。

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合时政内容的方法

1.通过“时政新闻进课堂”的方式将初中政治教学与时政内容相融合。

《新闻联播》是以新闻播报的方式将时政内容传达给大众, 是大众获取时政信息的主要来源, 然而中学生由于课业繁忙, 不能每天拿出固定的时间去观看《新闻联播》, 因此这就使得学生获取时政信息的途径出现阻碍。既然新闻播报是学生们喜欢的方式, 但是又因一些因素无法观看,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时政新闻进课堂”的方式将初中政治教学与时政内容相融合呢?因此, 在每次上课的前十分钟, 教师要将上一次课到本次课之间所发生的时政新闻或剪辑成一个几分钟的小视频, 或是通过word文档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展示的内容要简明扼要, 详略得当。展示完毕后, 教师要对较为重要的时政内容进行点评, 并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踊跃发言, 在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了解了时政内容, 更了解到了其中的深意。例如, 时下讨论最为热烈的在乌镇开幕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介绍我国互联网发展情况及网络空间治理构想。根据这一时政新闻, 可以让学生们清楚地了解到我国现阶段互联网发展的情况, 并且明白进行“网络空间治理构想”是接下来我国要实行的一项“大动作”。同时也让学生们明白自己作为中华儿女, 有责任有义务通过约束自身在网络上的行为, 为净化互联网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时政新闻进课堂”的方式将初中政治教学与时政内容相融合, 无论是对于学生知识方面的学习, 还是精神层次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通过创办“班级时政点评报纸”实现初中政治教学与时政内容的实时融合。

初中政治课虽然是主课之一, 但是课时相比语数外三大科目还是相对较少的, 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实现每天一堂课的, 因此学生对政治课一般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若我们通过创建“班级时政点评报纸”, 以小组的形式轮流成为每日的“主编”, 这样就会使学生投入一部分精力到政治的学习上来。轮值小组认真整理前一天的时政新闻, 并在每条新闻下附上自己的观点, 同时留出一块空白, 供班里其他同学在浏览完新闻后写下自己的观点。在每次上课前递于老师浏览, 老师根据其中的内容进行提问, 或者选取其中与课程相关的合适的热点话题导入新课。例如, 我们在讲人教版九年级政治课本“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这一知识点时, 我们可以首先将今年上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本知识点的“引子”, 让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一带一路”建设与“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是密切相关的。这样一来, 不但帮助学生巩固了相关的时政知识, 更为后面的课堂内容作了良好的铺垫。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 能使学生不仅清楚地了解到近日来发生的时政新闻, 而且通过对时政新闻的阅读与点评逐步加深对政治学科知识的重视, 这无论是对于将来的中考, 还是对自身习惯的养成都是十分有益的。

如何把时政意识带入高中政治课堂 篇9

时政信息影响了社会发展和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时政不仅是政治家的事, 也是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的事情, 每个公民都不得不关心。对于肩负着国家接班重任的高中生来说, 就更应关心时政, 善于分析、把握和利用时政, 让时政为自身发展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更加要注重对学生时政意识的培养。

时政大事在高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为大学门槛的高考, 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 呈现出以时政热点为载体, 以课程内容为依托, 以全面考查学生能力为手段, 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的特点。回顾近几年的高考, 关于时政热点的试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其地位日益突出。不但有专门的时政内容的考题, 更重要的是, 时政热点成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主要载体, 高考大部分的试题均以时政热点作为切入点。因此, 学生要取胜高考, 就必须关注时政。

二、怎样进行时政意识教育

在课堂上进行时政教育, 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学生时政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的影响感化作用, 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行为方式等表现出来。所以政治教师要从“知、情、意、行”四方面着 手, 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体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质———德育。

1.把时政信息、时政意识融入教材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虽然没有直接安排时政意识教育章节, 但是在教材中却渗透了大量与时政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 如:改善民生、“两会”热点、产业结构调整、科学发展观等。政治教师必须善于把握教材、分析教材, 挖掘出教材与时政的结合点、切入点,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对学生进行时政意识教学, 从而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例如, 教师在讲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时, 要善于将课本知识与国家的农业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新世纪以来第十个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引导学生学习领悟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

2.利用好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

每天, 世界各大媒体都会对全球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时报道。教师要配合教材, 及时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这些新闻报道, 拓宽学生的视野, 引起学生的关注, 培养学生的时政意识。比如“神舟”十号发射升空, 涉及中日关系的钓鱼岛问题, 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等, 中国各主流媒体都做了大量而细致的报道和分析。这些时政报道都应该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补充资料, 也是时政意识教育的好材料。

3.节节课有新闻, 周周有“时政热点”, 月月有“时政评论”

提到政治课, 人们就容易联想到“讲大道理、死记硬背、枯燥无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治教学与学生实际、社会现象相脱节, 无法达到直观教学的效果。因此, 教师必须认真掌握教材, 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地传授基础知识, 突出重点, 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会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点。在此基础上, 侧重以案说课的教学方式, 合理利用课本事例, 恰当地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 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 有针对性地引入时政材料。不过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选材方面不仅要注意范围广, 还要注意精挑细选。一般来说时政材料最好是学生熟知、大众应知的。教师可以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关注》《海峡两岸》等学生熟悉的电视栏目中选择。例如教师在讲述“国家的宏观调控”内容时, 可以适当地引入当地的房地产动向,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等内容,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讨论, 然后由教师点评。这样的教学不仅学生感兴趣, 教师教得也轻松。直观形象的时政讲评比任何的说教都更具说服力。

针对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 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时政的实际情况, 教师可以在早课中拿出15分钟的时间作为“新闻播报”时间, 要求学生分工合作,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 收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重大的一周新闻向全班同学播报。还让学生进行投票, 评出最有价值的一周十大新闻。学生为了让自己收集的新闻能评上最有价值的新闻, 他们就会尽力去收集。慢慢地, 学生对时事的兴趣就会增强, 经常有学生在课间讨论时事。通过这一活动, 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 有助于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发展的意识, 增强了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为了加深高中生对时政问题的理解, 应该定期 (建议一个月一次) 开展一些评论活动, 通过师生互动, 共同讨论和分析, 让学生了解时政大事的内涵。在讨论中, 学生各抒己见, 热闹纷呈, 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时候, 学生的观点是稚嫩的, 甚至是荒谬的, 但无论如何, 学生在思考, 在分析。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评论钓鱼岛问题的时候,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 有学生提出:“日本太猖狂了, 我们中国就应该用武力解决它。”学生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有的学生提出发动战争会摧毁我国人民多年来努力奋斗的成果, 搞得生灵涂炭, 民不聊生;有的学生提出了当今世界的趋势———和平与发展, 全体中国人民都希望中日两国和平发展;还有学生提出了我们要想办法拉拢美国, 联合美国一起打倒日本, 最终解决钓鱼岛问题。通过讨论, 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当前中日关系的发展局势, 认识到在非常时期更应该团结起来保家卫国。在评论关注房地产问题的时候, 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风云变化, 有学生提出:“在房价高涨的今天, 政府应该直接定房价。”学生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有的学生支持此观点, 有的学生则坚决反对。反对的学生认为:“房价是市场问题, 应交给市场去解决。”听完学生的评论, 教师应该总结分析学生的观点, 适时引出教材中的理论, 让学生明白“市场的自由调节必须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并且引入最新的政府调控房价的政策。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国家调控房价的政策内容, 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教材的知识, 理解当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理解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

三、加强时政意识教育的效果

教师通过时政分析, 把时政意识带入高中政治课堂, 使学生了解了大大小小的国内国际时事, 接触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拓展了知识面, 从而极大地活跃了思维。同时学生通过“新闻播报”, 新闻热点评论, 大大地拓宽了视野,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了合作精神, 夯实了基础知识, 加强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纪立建.谈谈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教学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7 (4) .

[2]布鲁克斯等.范玮译.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时政课堂初中政治 篇10

【关键词】初中政治;时政信息;学以致用;兴趣

初中政治教学内容可分成国情部分、法律部分和哲学部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阅历就很难理解政治内容。而初中政治在考试中的分数较少,学习过程非常枯燥,教师也多采用简单粗暴的死记硬背,这样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政治成绩的提高。因此,必须及时转变教学模式,适当渗透时政信息,实现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一、正确利用时政信息,弥补初中政治教学的滞后性

初中政治教材在近几年做了微调,并没有较大的变动,而国内外大小事千变万化,故而初中政治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课本上的案例较为滞后,与时代脱节严重。加上初中政治理论内容多,非常枯燥,考试以应试教育为主,政治学习的目的就是考试,因此,教师虽然有尝试性的将时政信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由于没能很好应用时政信息,故而收效甚微,多是要求学生将课本上的重难点、概念等死记硬背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政治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时应用崭新的时政信息代替过时的案例,增强新鲜感和时代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开展时政教学小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是初中政治教学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应用时政信息时,需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开展形式活泼的时政教学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开展每日时政发布值日活动,值日学生搜集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媒体上的时政新闻,这些时政新闻要与我们的生活、社会主义建设等有关,以国内新闻为主,重点选择一些新闻播报,做到语言的精炼、生动、有趣,让大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拓展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通过各种时政教学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我们的现实生活,灵活运用知识,并感受到“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乐趣,将生活中发生的时政热点与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理论观点寓于生活主题中,引导学生分析时政热点蕴含的理论知识以及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深思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时政热点,引起学生情感价值观共鸣,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素质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创新意识和适应力,使他们能果断迎接社会的挑战,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时政新闻本身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其引进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敏感认清当今社会发展形势,把握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态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和适应力,以便今后更好迎对挑战。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尤其是初中生的心理还较稚嫩,无法及时获取相关社会信息,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把握不全,想事情容易片面、偏激,并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应用时政热点教学,让学生主动分析时政热点,教师从旁指导和解惑,在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等的判断和评价中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社会道德等对个人的要求,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说:结合感动中国的人物的事迹,对比大家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明白:明辨是非、择善弃恶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拥有美好的人生。在反面案例中看到是非不分、善恶不分、无视法律等带来的危害,从中得到启示,并时刻警醒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初中生心理还不成熟,社会环境对其成长影响极大,故而选择时政热点时需要避免一些暴力、政治性过强的材料,尽量选择正能量的材料,比如说:在讲述法律知识的过程中,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犯罪案例为研究对象,模糊犯罪细节,重点讲述后期的法律解释,强调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四、结语

初中政治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强,若加入适当的时政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小活动中来,并积极参与时政小活动,以理论知识丰富知识结构,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伟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学周刊,2016(16).

[2]李宏伟.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夏教师,2016(03).

[3]江赠英.智慧政治课堂小组合作探索中教师作用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6(09).

[4]焦霞.“互联网+”成就高效政治课堂[J].亚太教育,2016(15).

上一篇:光盘刻录下一篇:抗癌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