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优化配置

2024-05-23

资源优化配置(精选十篇)

资源优化配置 篇1

水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精神价值, 必须很好地在政策中得到体现。由于水资源具有有限性和脆弱性, 因此, 需要共同保护, 并有明确的分配法规, 即优先保证人类的基本需求、保护环境和其他所有经济性用水。政府应在考虑个人和集体用水利益的前提下保护和分配水资源, 建立水法、水资源保护合理条款, 这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

水管理有许多方法, 如运用法规、经济手段和其他鼓励措施促进各部门更有效地可持续性用水, 保护生态系统。污染水源者必须得到严惩, 赔偿所造成的损失。商业用途用水者可以为综合有效用水的管理提供捐助, 也可以采用各种志愿协议的形式, 促进受益者积极参与有关行动。

水管理需要解决政府各部门之间如农业、环保、供水和卫生设施、工业、能源、交通及其他部门分散的用水和水管理局面, 防止水资源过度开采和污染, 预防和减轻因气候变化和水土管理不善造成的洪涝和旱灾所带来的影响。

1 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特点和原则

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在有限的水资源量的情况下,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 即“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防治水害,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用水, 遵循水资源共享、可持续利用、有偿使用、效益优先、以供定需、水资源国家所有的原则。

2 关于水资源管理的几种模式

2.1 水资源统一管理模式

水资源统一管理目前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广泛认同的科学管理的模式。联合国水行动框架中论述了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水资源政策、战略和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水资源信息系统;国家层次和流域层次的水资源配置框架和实施方案;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中的投资机制和执行效果的监测和监督机制;一种“良政”机制确保水资源管理的透明性、公共参与和落实责任;一个统一的机构对如上所述的各项内容负总责。从上述的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内涵可以看出,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落脚点在于对水的资源管理。重点要求政府, 尤其是中央政府, 要从以往注重提供工程和水服务为主的管理模式, 向资源管理的模式转变。核心问题是让社会充分认识水在生活、生产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综合资源价值, 统筹规划, 实现水资源在区域间和生活、生产、生态等各用水领域的优化配置, 通过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2 权限下放的用水管理模式

坚持权限下放的用水管理模式, 主要指在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上, 在实现了国家和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上, 用水管理的权限要尽可能下放到地方政府。根据区域的不同特点, 这种用水管理权限下放的管理既包含了资源管理, 又包含了用水服务管理。地方政府对水资源的管理, 主要是在国家和流域配置的水资源基础上, 建立区域的水资源利用宏观指标体系, 实现水资源在不同用水行业之间的合理配置, 维系良性生态必需的水量和水质, 实现水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水管理权限下放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地方政府对用水服务的管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障全体居民, 尤其是贫困群体的基本用水权利;二是运用价格原理和需求管理, 通过市场机制协调用水供需矛盾, 充分发挥水的利用效率;三是创造条件,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用水服务和用水管理, 提高用水服务的质量。总之, 用水服务管理权限下放, 一要进一步细化水的资源管理, 二要通过政府的、市场的和社会的合力, 在提供水服务和用水过程中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3 水资源的分割管理

水资源的分割管理是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反面, 即片面地强调生活、生产、生态各自的用水利益, 片面地强调各行业本身的用水利益和各行业本身的水的管理权限, 片面地强调各个区域本身的用水利益和各区域自身的水的管理权限, 激化各地区、各行业用水之间的竞争矛盾。其结果是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浪费和生态系统恶化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时期同时产生。因此, 水资源的分割管理模式已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摈弃。

3 把握水资源的基本特征, 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

3.1 水资源的基本特征要求科学配置水资源

资源的配置方式要考虑资源自身的特点。一般性的生产要素资源, 往往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 属于自然资源中的生态资源, 与生态系统与荣共荣, 与损俱损。水资源又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与人民生活、经济生产息息相关。

3.2 优化配置水资源, 从水的资源管理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在水资源统一管理中, 水资源的配置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发挥着以下主要作用。首先, 保障了人的生活的基本用水权和维系河流生态可持续性的基本水量。按照公益性用水领域的优先原则, 各级政府不仅要在水资源配置上保证人的生活的基本用水, 保证维系良好生态的基本用水, 而且在实践中要切实体现这一优先原则。其次, 平抑了对水资源的无序竞争。区域间、用水行业间的水资源无序竞争在缺水国家和地区尤为激烈, 其管理上的直接原因在于缺少对区域、行业用水权的合理确定, 缺少水资源利用的总量控制。实行可利用水资源在区域和行业间的配置, 确定区域、行业间用水权益并实施用水总量控制, 可以把区域、行业间对水资源量的无限制的外部竞争, 转化为提高用水效益的内部竞争, 从而有效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第三, 有利于落实地方和行业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责任,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在各地区、行业用水权益确定的前提下, 任何超出总量控制范围的水量增加都是要付出昂贵代价, 转而促进内部的挖潜节约和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有利于促进节水、水污染防治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第四, 有利于培育水权交易市场的形成, 在水权的交易中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水资源只有在权属确定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交易, 水权交易所形成的水市场实质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市场。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 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经济行为是相同的, 即在市场配置过程中寻求效益最大化, 从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挥综合效益、保障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造福人民、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国策, 必须用系统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从战略高度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 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摘要:从水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出发, 本文强调了水资源统一管理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水资源,科学配置,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莉, 张伟利.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管理机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4) :237.[1]刘莉, 张伟利.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管理机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4) :237.

股市走进资源优化配置时代 篇2

今天,中国股市终于走进了资源优化配置时代。我们不妨来看几个例子。

一是长江电力。公司出资31亿元,以增资扩股方式战略投资湖北能源集团,获取其45%的股权,并将尽快推进其改制实现整体上市。由于湖北能源本系长江证券二股东,长江电力得以间接参股长江证券。一个是将非上市公司尽快实现整体上市,一个是成为正在借壳上市的长江证券的第二大股东,这两块资源本来与长江电力并不搭界,可由于长江电力是绩优蓝筹股,一优化配置,就配置给它了。

二是沪东重机。去年8月23日,沪东重机刚刚以14.5元的增发价非公开发行2100万股,募资3亿多元。可不到半年(1月29日),该公司又公告将以30元/股的价格,向大股东中船集团等定向增发4亿股,中船集团的造船资产得以整体上市。若放在从前,一次增发后不到半年是断然不可能提出再融资申请的。可如今,再融资已没有时间限制,一切不可能的都变得可能了。再说,沪东重机及其大股东中船集团也好,还是这次共同参与增发的宝钢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中国人寿等也好,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大集团,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就这么着,也倾斜给它们了。

三是南山铝业。上述两例都是央企,南山铝业只是山东省的一家村企改制的上市公司,可在资源优化配置中却颇具特色。去年8月,南山铝业计划定向增发7亿股,收购大股东的铝业资产。但当时说好只有增发在10月底前完成,大股东铝业资产所产出的净利润才归上市公司所有。可最近突然改口了,大股东决定将铝业资产自去年7月至今年4月底的净利润全部让利给上市公司,一让就让了2亿多元,而南山铝业2006年全年净利润不过1.7亿元。

从上述几例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中国股市资源优化配置的几个特点。

首先,强势企业率先配置。当然,最强势的是央企,其次是地方国企。它们背靠各级政府,拥有最广泛的社会资源和权力资源,就像长江电力那样,原来不搭界的都可以变着法子拿来。当前整体上市、券商借壳最热。就拿整体上市、券商借壳资源来说,长江电力可以这样做,工行、中石化、国寿等又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这种强势企业率先配置,其实质是政府主导型的“强者先得”。这就告诉我们,在资源配置已逐渐成为中国股市第一功能之际,国企(特别是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机会远比民企或其他类型的个股要多得多,也强势得多。而且投资人的思路要放开一些,不能光看大股东拥有多少资源,还要看大股东能调动多少资源。

第二,配置方式多采用非公开发行(条件较宽松),且多为高价股的“市价配置”。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至今实施非公开发行的近70家上市公司,平均增发价超过10元,最高的宝钛股份增发价为31元。高价增发其结果是以尽量少的股本扩张,尽量多地增厚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可以预计,它们中的一部分公司,今年还会像沪东重机那样,在更高价位上吸引更广泛的社会优质资源,以最紧凑的方式,加快向上市公司集中。至于那些股价不甚高的公司,则要想尽办法在抬高股价后推出增发和资源配置方案。即如长江电力,短短三四个月,股价从6元多涨至12元多,各种资源配置方案便随之而来了。

第三,如果大股东是民企,调动不了那么多资源,就来个先吃亏再占大便宜。即如南山铝业,大股东让出了2亿多元利润,可这一让,上市公司预期利润多了,股价涨了,就把什么都给补回来了。更别说整体上市后大股东增大持股,市值膨胀更以数十亿元计。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篇3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包括两个方面:宏观方面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微观方面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宏观上看,从人类兴利除弊,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讲,就是要对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干旱缺水等问题的解决实行综合治理、统筹规划以达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从微观(以一个用水地区为单位)上看,包含有三层含义:取水方面的优化配置、取水用水综合体系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用水方面的优化配置。在有限的水资源的条件下,对一定区域内水资源在工业、农业及城镇居民用水等方面进行优化分配,以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水资源在宏观方面的横向优化分配。

1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一个已知的特定流域或区域内,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需要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进行相对科学合理的分配,使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保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比较不同水资源分配的方式有几个标准:1)供给分配的灵活性;2)支付真正的机会成本;3)已有用水者产权的安全性;4)公平性;5)资源分配的结果具有可预见性;6)行政的可行性和持续性;7)有效性;8)政治和公众的可接受性。

水资源分配的方式主要有四种:边际成本定价、水市场分配、公共(行政)手段分配、基于用水者分配。只有了解了每种分配方式的潜在优点和缺点,才可能真正设计出符合本国国情、符合水情的有效政策,从而实现我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2 水量分配模型

根据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分类:主要有消耗性用水和非消耗性用水这两种基本形式。非消耗性用水是就水资源量的消耗而言的,如养鱼、水力发电、航运、旅游漂流等,都是借用水体和水能来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基本无消耗或变化。

消耗性用水主要是指工、农业生产以及城乡人民的生活用水、市政用水等。在来水量较少且要保证下游不断流缺水的情况下,社会各部门如工业、农业、生态环境、城镇居民生活、市政等用水受到水资源条件的限制。将使有限的水资源在社会各个行业部门之间进行优化分配,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水资源宏观优化调配的目的。

根据以上叙述建立数学模型如下: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其中,F为目标函数,表示获得最大的配水效益;i为用水子区的序数,i=1,2,…,n,这里根据行政区用水子区如有4个区:即n=4;j为各区用水部门或行业序数,j=1,2,…,m,m=5;t为某一时段(以旬计);Wij(t)为第t旬第i区j行业或部门配得的水量,m 3;W′ij(t)为第t旬第i区j行业或部门的最小需水量,m 3;Cij(t)为第t旬第i区j行业或部门的配水效益系数,元/m 3;W″ij(t)为第t旬第i区j行业或部门的最大需水量,m 3,取决于最大需用的水量或受条件限制的最大供水量,两者取其较小值;Q总(t)为在第t旬全区可供给的水资源总量,m 3,用缺水情况评估递推公式逐个时段顺序递推计算。考虑到在一个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各个行业或部门在区域内的地位有所不同,相应的供水就有轻重缓急之分,必须优先保证某些重要部门或行业的用水需求。

3 实例应用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部,东西最长约85km,南北最宽约64km,总土地面积为2 791km 2。洛南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以蟒岭为分水岭,北是黄河流域,面积为2 693km 2,占全县面积的96.5%;南为长江流域,面积为98.3km 2,占全县面积的3.5%。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7.6mm,年均降水量22.5×108m 3。全县多年平均年径流量7.436×108m 3,南洛河外县流入洛南县汇流面积为380km 2,其过境客水1.013×108m 3。有效灌溉面积仅占全县的9.7%,人均可灌溉耕地0.04亩。全县地表水资源量人均1 932m 3,加上过境水量,人均2 188m 3,高于陕西省人均占有量50.9%,而低于全国水平的15.9%。耕地亩均1 551m 3,高于陕西省水平的106.5%,但低于全国水平的11.2%。说明洛南县水资源量虽较大,但并非充足。在来水量较小的年份,根据上述模型进行计算,首先确定供水的先后次序和供水量,同时考虑根据缺水程度强弱,来确定干旱等级,同时要修正供水保证率,根据初始缺水度所属的旱情等级确定各项供水量的分配系数。通过计算该县要加强工程措施来确保水资源分配,首先满足人畜用水,其次满足生活用水,再次满足该县的工业,最后满足农业用水。区域水资源存在以下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严重;蓄水工程少,调蓄能力低,供水标准不高;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缺乏总体规划。

4 结语

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我们拟定研究地区发生水资源短缺,进行优化配置时,要前期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中长期规划,尤其是水利管理部门目前多是一些定性的描述分析,缺水定量的分析,需要特别加强研究。由于水资源涉及的整体系统本身就十分复杂,人类对于水的活动规律、经济与环境的影响、水资源对社会生活的综合影响难以定量地描述,使人们对水资源配置与开发利用的规划难以采取定量分析。通过采用模型方式进行定量的尝试,简化了许多因素,而且参数也有欠缺,很多的实际因素没有考虑。今后要在优化我国农村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配置服务方面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钱颂迪.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王顺久.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水利发展研究,2002(2):53-54.

[3]傅冬绵.关于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J].国土资源管理,2001(4):72-75.

卫生经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共) 篇4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医疗卫生服务问题却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得不到充分的医疗卫生服务。因而,很有必要进行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这其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占有重要地位。现阶段,我国的卫生医疗资源配置不是非常合理,暴露出一些问题:

1我国卫生医疗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1城乡不平衡问题—城市优于农村

当前我国的大中型医院和大量的高新先进医疗设备、优秀医护人员都集中分布在大中型城市;而农村的基层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严重滞后,面临着医疗资源短缺、技术人才匮乏、医疗服务水平低下等严峻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仅占城镇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8.9%,卫生技术人员数占2.7%;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 80%在城市,20%在农村。国家卫生部《2005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更是一目了然:城市和农村的人均卫生费用差距由2000年的3.8倍扩大到2004年的4.2倍,城乡的医疗卫生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城乡不平衡的问题十分严重。在我国,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基层,而那里的医疗卫生资源却严重不足,这加重了老百姓的医疗负担,使得他们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疗。

1.2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失衡—东部优于中西部

东部地区经济实力雄厚,逐年加大对卫生的投入,而中西部地区受地方财力所限,卫生医疗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医疗卫生机构的房屋陈旧、设备更新缓慢、人才“孔雀东南飞”,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自然条件差,人口密度小,造成卫生服务半径大,而且卫生医疗专业人才缺乏,这使得西部边远地区的人民群众得不到足够的医疗资源保障。据统计,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上,天津、上海等城市发展很快,已覆盖城市总人口的50%以上,而中西部的省份还不到20%,而且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不足。长期的区域性配置失衡将严重影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发展。

1.3卫生资源配置的结构失衡

政府在优化卫生医疗资源配置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的投入总量和结构是保障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和中医药等工作的关键。对于结构失衡,主要存在“三长三短”,即医疗发展“腿长”,而公共卫生和中医药发展“腿短”,城市卫生发展“腿长”,而农村卫生发展“腿短”,居民健康投入“腿长”,而政府投入“腿短”。前些年,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3 年后,政府的卫生投入逐年加大,结构失衡的问题正在改善,但是投入的力度明显不够。

1.4卫生资源配置的供需失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居民的卫生保健需求有了较大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总量、结构和质量与居民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或者说存在供需失衡。卫生服务具有很强的人机匹配性和技术密集性,技术专用性和卫生人力培养和梯队建设的长周期,卫生设备的较高费用和人机不匹配的低效率,都可能制约卫生资源的能力形成。同时完善的城乡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正在建立之中,民营医疗机构进入壁垒尚未消除,居民的就医观念改变起来需要时间等加大了这种缺口。近些年,我国在用不到世界3%的卫生资源解决或部分解决世界22%人口的健康问题,一方面说明卫生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说明卫生工作难度和供需失衡情况的严重性。

2优化我国卫生医疗资源配置的对策

医疗卫生服务的分配不平衡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会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进而会深刻地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刻不容缓。

2.1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现阶段,我国医院目前基本上属于市场主导型,在市场的驱动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背离了政府要求的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初衷。一般的社会经济领域中,市场机制可以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调节作用,使其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但是,卫生事业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它的宗旨是为社会提供健康保障。因此,卫生资源的配置要以社会成员健康保障的基本要求为导向,以强有力的政府调控,保证使社会成员能够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即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同时,要实行市场调节,引入市场机制,以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即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益型性。因此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对优化卫生医疗资源配置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2.2打破配置失衡,优化配置工作向薄弱环节倾斜

在未来全国性医疗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包括设备和人才的配置,政府应该发挥统筹调控的职能,向中低等医院倾斜,加大对农村及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在中西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应当配置较多较好的医疗资源,满足当地人的医疗卫生需求。加大农村医疗保险进程,使得老百姓能真切地从医保中受益

2.3 推出政策,鼓励医疗卫生人员支援医疗欠发达地区

政府应该出台优惠政策以鼓励医疗卫生人员去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欠发达地区从事医疗工作,对这些人员提高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促进这些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医疗水平差距,最终实现医疗资源配置的制度化、均衡化、公平化。

2.4建立完善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保障好基本医疗

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使得百姓普通性的疾病能够得到及时、充分的治疗。社区医疗又称为第一线医疗,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百姓的医疗需求。在我国社区医疗建设还很不完善,群众对社区医疗不大相信,不仅造成看病难,也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要在我国建立完善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公共卫生安全和基本医疗服务双重任务,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基础性机构。

2.5强化政府责任,建立高效的医药监管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教育公平 篇5

长期以来,与国际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比较,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相对比较低的。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偏重于城市、偏重于高校、偏重于重点高校,对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又偏重于实验小学、重点中学、示范高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以及区域之间教育水平的巨大差距。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教育公平的实质就是政府作为资源配置主体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大致确保社会成员接受教育权利相对平等。针对弱势人群和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国家应遵循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原则,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弱势人群、农村地区倾斜。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对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的投入

城乡差距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城乡孩子在受教育条件方面的不平等,将直接导致未来城市和乡村居民在知识结构、经济地位和收入方面差距的扩大。因此,各级政府要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要集中教育资源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力度,让优越的教育条件留住农村家长的心,留住农村学生的人,真正体现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

二、加大结构布局调整工作力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现有的办学条件越来越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有关部门必须创新思路和方法,加快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步伐,实现教育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合理配置,提高规模办学效益和水平。

教育部门要在搞好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订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的整合方案,加快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的进度。坚持“高中向城区和县城集聚,初中向建制镇集聚,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集聚”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大布局调整和实施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减少城乡学校在硬件建设上的差距,从根本上改变城乡教育二元化格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

三、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就在于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着力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加强农村学校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实行城乡教育管理的均衡,要在干部管理机制上突破创新,建立符合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选拔和培养力度,实行干部定期交流及校级干部互派挂职,建立定期的学校办学经验交流制度,促进各校管理水平的均衡发展。

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完善城镇优秀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制度,提高支教教师的待遇,鼓励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支教,增强支教教师的荣誉感与责任感。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进城教师的数量,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做到教师合理有序流通,逐步缩小城乡学校之间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减轻农村教师负担。对城乡中小学教师福利待遇实行统一筹措、统一发放,对偏远农村教师的待遇,采用多种有效倾斜的制度。鼓励或支持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解决城乡教师数量失衡和素质失衡的问题。人事部门在核定教师编制时,应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的特点,按照班师比例的标准,合理地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人尽其才。

搞好现有农村教师的专业培训。搞好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为重点内容的农村学校教师全员培训,提高农村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制定并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制度,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高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篇6

1 高校科技资源投入分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越来越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验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资源作为科技创造性劳动的物质基础, 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高校科技资源投入的数量与质量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从根本上决定着高校的科技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

1.1 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分析

高等学校的科技活动在我国科技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培养的摇篮, 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员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的优秀人才。科技人力资源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主导力量。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当今社会科技人才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显著表现。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 有赖于广大的科技人员聪明才智的发挥。我国一直注重人才的培养, 实施了积极的人才战略。从2000年开始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招生人数由2000年的220.61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661.76万人。在校专本科学生人数和毕业人数持续增长, 2000年在校专本科学生为556.09万人, 毕业人数为94.98万人, 2010年在校专本科学生为2231.79万人, 毕业人数为575.42万人。

1.2 高校科技财力资源投入分析

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活动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R&D经费是支持高校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 是衡量我国高校科技活动规模和对科技重视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 我国不断加大高校R&D经费投入的力度。目前我国基础研究处于主要依赖政府支持的阶段, 政府增加对高校的投入促进了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活动。高等学校R&D经费中来源于企业的经费逐年增加, 也表明高等学校在R&D活动方面与产业界的联系进一步密切, 知识创新逐渐显现出对产业技术发展的支撑作用。

2 高校科技资源产出分析

2000年到2010年11年, 高校科技资源投入的持续增加使得高校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 尤其在科技专利、科技论文和高技术产品方面成果丰硕。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部分技术专利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支柱,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1 高校科技专利产出分析

科技专利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专利, 能够极大的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的科技专利产出是一个我国的科技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知识产权创新水平的标志。2000年以来, 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快速增长。2010年, 专利申请数达到79332, 比2009年增加17753件, 增长28.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48294件, 比2009年增加10329件, 增长27.2%。"十一五"期间, 高校发明专利申请量占高校专利申请数比重持续下降, 2010年降到近十年来的最低点60.9%。这说明高校发明专利的发展速度不及其他专利的发展速度, 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1]。

2.2 高校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科技论文是科技研究的主要成果, 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支柱。我国不断加大对高校科技研究的投入力度, 从2000年到2010年11年间高校R&D经费支出增加了近7倍, 高校R&D人员总量增长了82.4%, 从而使高校科技论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得到迅速增长和大幅度提高。我国高校科技论文发表数从2001年的13.3万篇持续增长到2010年的34.3万篇。高校发表的科技论文是高校科研活动的主要产出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高校科研活动的实力和水平。高校在科技人力和物力资源方面持续增加投入为高校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高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科研论文稳步增长。

2.3 高校高技术产品产出分析

高新科技本身并不是现实生产力, 只有与生产紧密结合并得到开发应用时, 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科技能够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质的飞跃。高技术产品是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高校技术转让与专利出售发展过程波动比较大, 2002年高校技术转让与专利出售的合同成交金额高达37.97亿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然而, 2002年高校技术转让与专利出售的实际收入为10.98亿元, 创历史最低纪录。高校技术转让与专利出售的合同成交金额和实际收入从2003年出现同时下降趋势到2006开始出现同时增长趋势。这说明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力开发高科技产品, 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逐步增强了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2]。高校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 科技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3]。

3 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3.1 指标体系的选取

本文利用C2R模型[4], 选取"高校R&D机构数 (个) X1"、"高校R&D人员 (人年) X2"、"高校R&D经费 (千元) X3"、"高校R&D项目数 (项) X4"、"高校科技进步奖 (项) X5"、"高校科技论文数 (项) X6"、"高校专利授权数 (项) X7"、"高校专利出售实际收入 (千元) X8"、"高校技术转让实际收入 (千元) X9"9个指标作为原始变量。本文使用的指标数据来源于《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及国家科技统计网等收集整理的数据, 各评价指标数据见表1:

数据来源:《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3.3 实证分析

运用上文介绍的C2R模型对我国31个地区的科技资源投入和产出状况进行分析, 进而研究和评价各地区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收益状况[3]。

将表1的指标数据代入C2R模型, 利用My DEAP1.0软件求出各个决策单元在C2R模型下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指数 (见表2) 。

由表2可知, 在我国20个地区中属于DEA有效 (即综合效率θ=1) 的有: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河南、新疆、海南7个地区, 说明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状态非常合理, 配置效率相对最高;河北、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重庆、陕西7个地区的综合效率θ值介于0.7和1之间, 说明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状态比较合理, 配置效率相对较高, 同时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的利用存在浪费, 没有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山西、安徽、广东、贵州、甘肃、四川6个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θ值在0.7以下, 说明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状态不合理, 配置效率相对较低, 高校科技资源的利用存在严重浪费的现象。

同时可以得到我国20个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规模收益情况。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地区有: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河南、新疆、海南7个地区, 说明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投入产出量比例适当, 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最佳规模收益点, 应该保持现有的投入产出比例;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的地区有:山西、内蒙古、甘肃、贵州、重庆5个地区, 说明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产出的增长倍数大于投入增加倍数, 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资源的投入力度, 优化投入比例已获得更高的科技资源产出。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的地区有:河北、吉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安徽7个地区, 说明这些地区的高校科技资源产出的倍数低于投入的倍数, 应该加强高校科技资源投入的管理, 并调整产出的结构以提高产出。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科技资源投入和产出状况的纵向分析, 总结了高校科技发展的趋势。同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2009年各地区高校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横向的分析比较, 发现大部分地区的高校存在浪费科技资源的现象, 并且规模收益差异较大。最后提出了优化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对策思考, 以期对以后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高校的科技资源, 实现高校科技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马占新.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46.

[2]汤晓骎.随机DEA模型及其在抗-HIV免疫治疗中的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2006:10-12.

[3]王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绩效测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009:28-34.

[4]陈金玲, 付丹, 傅毓维.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6) :197-198.

资源优化配置 篇7

土地资源配置是指对于人类所需要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开发利用选择性的土地资源在时间、空间、部门间数量的分配。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 客观上具有在部门间、区域间合理分配问题, 这是土地资源配置的实质和核心。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包含土地资源部门间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是指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资源向其利用效益最大的方向和地区流动以实现土地资源整体的最佳效益, 其实质是通过土地利用的区域分工, 获得包括经济、社会、生态在内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

土地是地表上下一定幅度的空间及其中的自然物和经济物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作为自然物的土地, 具有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和功能的永久性等属性;土地一旦被利用就成为人与自然界有机联系的生态经济系统, 受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和相互影响, 作为生态经济系统的土地, 具有供给稀缺性、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和利用后果的社会性等属性。但土地利用系统的基本属性在于它的经济可利用性和用途可调控性, 这是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得以运作的基本前提。“优化”既是相对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问题而存在的人类期望和目标, 也是科学决策操作与及时反馈调节相结合的双向行为过程;“配置”是一种过程和手段, 其实质是在时空上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分配于不同用途, 并在微观层次与其它经济资源 (人力、资金、技术) 达到合理组合, 以使这些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提供更多的服务, 同时又不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其目的在于把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地适宜性、社会经济性进行适合比配, 以寻求土地资源在地区间、产业间建立合理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 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数量、时间、空间和用途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四大要素, 这四大要素中缺少其中任何一个, 信息都是不完整的, 状态都是不确定的。为了实现每种要素的合理化, 又构成了各项配置状态, 即土地数量结构的合理性、土地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土地用途的相对稳定性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质上是一种以政府的管理或干预所产生维护公众利益的社会力量, 是一个对既定目标不断修正, 对影响土地利用发展演变的各种因素和不同利益集团不断进行协调的过程。区域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多重利益交织、多重目标取向的综合体, 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对各自利益的寻求十分强烈。在我国现实情况下, 既表现为国家、集体和个人间的分配, 又表现为资源在代表不同利益的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应建立在对区域不同阶层社会利益的正确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控制机制影响并体现各阶层的利益取向。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有层次的。从宏观到微观一般需要解决三类问题:一是在全国或一个行政范围内如何以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基础, 因时、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产业, 实现土地利用的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二是在一定生产力下, 如何在区域各产业之间、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及各项用地的空间布局形式;三是如何在产业内实现人力 (劳动力) 、物力 (土地) 、财政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比配。一般说来, 在较低层次上, 自然-生态因子 (农作物) 起决定作用, 而在较高层次上, 社会、经济因素 (区域) 起重要作用。虽然自然生态因子和社会-经济因素在不同层次上有着不同的作用, 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从农田-农场-生态经济区-区域来看,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约束因子分别是农业技术-微观经济-生态因子-宏观生态、经济和社会因子。对具体农田,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是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益, 制约土地持续利用的主要因子是农业生产技术;而对于农场来说, 其目标是在更大尺度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满足几代农场家庭的生活需求, 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子是微观经济因素。在生态经济区域水平上, 生态因素则成为制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导因子,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要考虑生态区的环境容量与人口承载力、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一个行政区域,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更注重于整个区域的整体功能提高, 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子主要是宏观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动态的和渐进发展的社会过程。任何一个土地配置的决策, 首先是针对区域土地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或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而决定进“优化”的。伴随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 和人口的不断增长, 土地利用中会出现新的要求和出现新的问题。

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3.1 整体性与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

土地具有多种功能用途,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必须在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上要统筹兼顾, 协调各产业、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 做到地尽其用、地尽其利。土地利用不但在整个区域注意统筹兼顾和合理安排的问题, 即使在各产业各部门内部的土地里利用也要能够全面发展, 这样才能使土地利用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最佳, 保证区域内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和协调利用, 使土地资源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达到统一。

土地利用配置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宏观层次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式, 对一定区域内部的土地利用作空间和时间上的统筹安排和战略部署, 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则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3.2 经济效益原则

要求优化方案目标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因此, 要依据土地持续利用的总目标,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应着重安排商品率及经济效益高的产品用地, 同时建立相应的商品化生产基地, 调整现有的传统土地利用和高成本耗能农业用地, 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和产品优势, 实现经济总体优势的形成。

3.3 继承性原则

土地资源利用的结构与布局是人类长期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的,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同时具有一定的刚性。土地利用配置的时空和时序性调整的过程就是土地利用配置对现状土地利用进行调整趋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并不是完全摒弃, 而是扬弃, 即去粗取精, 这是符合土地利用刚性的特点。因此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必须以土地利用的现状为基础, 在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结构、空间布局和综合效益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相对合理的优化方案, 才能保持土地利用的稳定性, 做到循序渐进。

3.4 持续性原则

要求优化配置方案必须考虑其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和措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收益的增长, 不能以破坏环境、滥耗资源、损害生物多样性为代价, 而应做到保持生态环境稳定, 保护生物多样性, 并保护土地生产力持久、连续开发和世代公平利用。为此, 必须调整土地利用配置结构, 实施陡坡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 扩大绿肥种植面积, 提高地力。总之, 通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尽可能地避免因土地开发利用而造成的生态损害, 保证土地开发利用的持续性。

3.5 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原则

宏观上立足本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性与经济发展的地域性, 根据不同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适宜性, 充分利用光、热、水、时、空差异性及生物多样互补性, 科学构建市域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域格局;微观模式侧重于具体的土地利用方式, 强调可操作性, 在农林牧副渔各业因时、因地制宜地设计多熟制、农作物功能协调、农林复合经营、市场型土特产、作物间种搭配、生态林草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

摘要:随着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针对土地资源经济供给的稀缺性以及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不合理性,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成为土地科学领域前沿的重要问题。介绍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最后探讨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关键词: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内涵

参考文献

[1]张颖, 区域土地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2]刘玲玲,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

整合人力资源优化员工配置 篇8

一、实施“大岗位、大工种”运行的背景和目的

随着西柳10区块高43井区产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油水井增多、生产岗位不断增加, 最初的143名员工已不能满足需要。2009年10月西柳采油二站组建, 11月投入运行。在此期间还投产了10口边零井需要男性员工看护。井站岗的增加, 需要补充大量一线操作员工和生产维护抢险人员。厂领导对此非常重视, 人事科积极协调, 两年多的时间里补充一线操作员工60多名。尽管如此, 由于工种的不配套和男女员工比例不合理, 我们依然感到压力重重。为了适应模块化设计、数字化管理的需要, 保证新区油井的早日投产和站点生产正常运行, 依照厂领导的要求, 根据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 西柳二采油站自建站开始就实施“大岗位、大工种”运行模式的尝试。

西柳二采油站是集团公司模块化设计的样板站, 该站不仅采用了全部油井单管热水输送、单管注水井口配注的新工艺, 站内所有岗位均由中控室控制, 油井一键启一键停。数字化管理为“大岗位、大工种”运行提供了平台,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员工配置上采取了1+1+4的人员组合, 即:一个管理人员带一个岗位长、带四个操作员工。投产运行后, 由于前期培训演练全面到位, 人员组合合理, 管理秩序运行良好。除资料数据采集不够准确和配套设备经常出现一些小的故障外, 作业区原有的担心已基本消除。西柳二站“大岗位、大工种”运行模式的试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标志着“大岗位、大工种”的运行模式可以在作业区其他井站进行推广, 不仅为我作业区今后新区站点运行管理提供了佐例, 也为我们培养和储备了适合“大岗位、大工种”运行的全能人才。

二、实施与完善“大岗位、大工种”运行的几点做法

(一) 打破岗位、工种界限, 根据站点需要和工作量大小配置员工

在配置人员时采取“就重避轻、因站设岗、因岗定员、工种交叉”的方式, 不论大站小站, 一个站点定为一个岗位。人员配置时重特长和能力, 轻工种和性别, 考虑工种搭配, 不受工种限制。员工不论在什么岗位其原工种不变, 不影响技能鉴定。倒班运行采取横班制, 当日工作由当班岗位长总协调。西柳采油二站实行“大岗位、大工种”运行一年多的时间里, 员工的心理承受力得到增强, 技术技能得到提高, 也为我们优化一线岗位的管理模式提供了经验。

(二) 强化实际操作技术技能培训, 弥补员工因工种交叉造成的能力缺失

“大岗位、大工种”运行改变了过去岗位与工种相对应的操作方式, 不仅要让员工改变拿什么证干什么活的观念, 还要让员工掌握拿一个证干多种活的技能。西柳二站每星期由一名站领导或站上的技师给员工上技术课, 上课形式灵活多变, 有时设在会议室, 有时设在操作现场, 有时边干活, 边指导。请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工人技师进行注水泵维护保养、油井调参、加热炉燃油器使用等单项实用技术现场培训。同时组织员工反复进行启停注水泵、点加热炉、装车实际操作演练, 使员工的操作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相关岗位的知识, 为大工种的顺利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大胆尝试, 不断扩大“大岗位、大工种”运行模式的覆盖面

西柳联合站是一个已投产15年的老站, 站内设备杂、岗位多, 多年来一直沿用“单人独岗”职守的倒班机制, 在“大岗位、大工种”运行模式的感召下, 站长与班子成员经过反复合计, 提出了依照运行模式, 在没有自动化监控的条件下, 进行撤并岗位的实验, 借以优化岗位和人员配置。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 实行站内“岗位长轮岗交流”, 让岗位长用半年的时间熟悉各个岗位情况, 每人每个岗位带班不少于一个月, 为局部并岗打基础;今年初撤掉各岗位大班, 配合抢险组集中力量进行站内生活用气管线铺设、工艺流程简化和环境治理;今后该站拟先撤并注水岗, 待自动化监控完善后实现并岗运行。

随着西柳联合站的这种“大岗位、大工种”的全面铺开, 在这种大环境下, 高阳热泵站也紧跟大趋势, 站长和班子成员反复斟酌, 针对站上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比较合理、又让员工能够尽快接受的方式, 循序渐进, 逐步向员工渗透大工种运行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在这种大环境的感召下, 员工很快从一人一岗向一人多岗的观念转变, 员工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其他岗位的操作技能, 不懂不会的就问, 很快全站岗位员工都能够一岗多能, 在站上人员紧张的情况下, 任何人随时都可以盯任何岗位, 这种“大岗位、大工种”的运行也解决了站内人员紧张的大问题。

三、实施“大岗位、大工种”运行模式的几点收获和认识

1.优化一线岗位人员配置, 节省人力资源。这是实现岗位员工合理配置的一条有效途径, 岗位设置越多的站点效果越明显。

2.提高了劳动用工效率, 增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3.通过实施“大岗位、大工种”运行模式, 使员工对上下游岗位一体联动有了充分的认识, 使岗位员工能够更好地配合, 减少事故的发生。

4.弥补员工个体能力缺陷, 提高安保系数。每一个人都会因体能、性格、性别、技术、情绪等因素, 影响岗位职责的履行, 单人独岗就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集体值守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5.从另一个层面看, 减少岗位和人员配置, 也是节约运营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

6.提高了职工对岗位的归属感, 增强了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

7.有效地提升了员工的存在价值, 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四、实施“大岗位、大工种”运行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1.部分员工的技术素质达不到生产运行全过程控制的要求。

2.部分站点自动化监控设施不配套, 特别是安全报警不能实现中心控制室显示, 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综述 篇9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信息生态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国的网站数量剧增, 目前网民人数已经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用户, 对信息资源的使用有了新的要求。虽然网络信息资源的容量曾几何级数的增长, 但信息来源分散, 质量参差不齐, 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控制, 这都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获取及使用, 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信息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出发点, 以追求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为指针, 通过设计网络上信息资源的流向, 进一步规划分配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内容、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分布, 最终达到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被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

一、研究的必要性

1. 技术的变革与互联网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 技术架构经历了信息孤岛、以局域网为支撑的内部集成、以Internet为技术平台的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从单层结构发展到3层乃至多层结构, 从C-S结构到B-S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 它所涌现的信息资源的海量与包容性是其他任何信息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管理也有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生态的不同阶段。技术的发展进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引起的变革。

2.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 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和不稳定的特点;从形式上看, 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线性、交互性、动态性、累积性、多样性的特点;从信息资源的质量上来看, 网络信息资源又具有良莠不齐, 真假莫辨的特点。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组织;二是信息检准率较低, 网上信息资源分散、无序现象加剧;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 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3. 企业所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 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 企业级集成应用少。应用系统的数据以不同形式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 而且各个业务系统通常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和维护, 分布在不同的地域, 加之网络与信息安全性的防护措施, 使得这些系统功能之间相互交叉, 有着重复的信息和数据, 但相互之间却很难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4. 环境的变化。

目前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有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构想,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流程重组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 在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时候, 决策者容易忽视环境的因素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影响, 如社会、政策、经济、技术等。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 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已从相对稳定、变化可预测的线性时代步入不断发生激烈变化的非线性时代。过去, 信息资源管理通过给予企业信息保障, 来向企业决策提供各种预测方案。但现在所提供的预测跟不上环境的变化, 信息管理对企业环境的不适用已是必然, 只有适合环境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在信息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越来越快, “变”成了惟一不变的因素。要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就得了解信息环境, 企业内外部环境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用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正视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

1. 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内容。

大多数国内学者从网络信息分布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李楠澜将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内容总结概括为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空间矢量配置以及品种类型上的配置和在数量上的配置等四方面的内容。就品种类型配置, 又从媒体类型、内容、时效性、归属特性及保密程度进行区分。

2. 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刘水养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的配置应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 通过多种不同模式的调配有序、高效地进行, 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他认为应该遵循宏观调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质量保证原则、集成配置与互补合作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品种多样化原则等。

许恩元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模式新论》中引入了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理论。分别就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公平原则、协调共享原则、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互补原则、合理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等进行分析。

3. 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方面的内容。宏观配置就是政府通过宏观手段对信息资源的配置提供政策性的指导, 是一种政府层面的行政干预行为。对于宏观配置研究者一般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设置均衡配置的指导目标、引入竞争机制及调控增量信息资源的规划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微观配置就是信息的制作、传播部门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对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要素上作适时的配置, 是一种技术性、操作性行为。重点需要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类型、及技术的配置。

郭东强等认为应该将生态学及生态平衡的理念引入企业信息系统中形成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当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 各类的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趋于平衡, 信息的流向和流动趋于稳定, 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此时, 整个社会经济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 经济主体不仅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同时也实现了生态效益。同时他还建议正视过度依赖技术、使用技术给企业的信息环境带来的危害, 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注重人的因素, 使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4. 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措施。

大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 高丹从宏观上的提出相应建议: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层次的配置信息资源、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信息人员的素质、培育高效的信息市场。李颖认为要研究用户需求, 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 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及法律保障机制。陈德敏从技术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进行研究, 分别是MARC格式、DC元数据格式、应用分类法、应用主题法。

王玉在《论协同电子商务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 谈到协同电子商务的建立必须从整个行业出发, 研究各个企业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集成, 以及企业之间在市场环境中的合作和协调机制, 建立能为企业提供一个从企业到行业到区域企业的集成信息支撑平台。这些都符合企业信息生态系统及生态圈的要求及动态演化的特点, 当企业信息生态圈建设和发展到成熟阶段时, 各类企业信息的比重、数量和企业群的比例趋于平衡, 信息的流向与流量趋于稳定, 即达到企业信息生态圈平衡。这种平衡是社会经济中市场平衡的真实反映, 这时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趋于优化状态。

通过考察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的开发利用是目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诸多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原则、措施等内容行了分析, 他们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都十分认同, 但缺乏具体的实例分析及模型的建立, 另外对于网络信息环境所出现的变化及与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也缺乏相应的研究。

三、研究建议

网络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使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更加便捷, 同时也对传统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成了很大冲击。网络信息爆炸、无序、优劣混杂, 缺乏统一的组织与控制, 严重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 因此基于信息生态的理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研究就尤为必要。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随着生态学理论的引入, 信息生态成为其一个重要的分支, 信息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管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与以往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不同, 信息生态通过对人、技术、信息和环境进行综合考察。

1997年, 美国管理科学家达文波特 (Thomas H.Davenport) 在《信息生态学:掌握信息与知识环境》一书中首次提出信息生态学 (Information Ecology) 的概念, 将生态理念引入企业的信息管理中, 从而开辟了信息管理的新领域。

1999年, 纳笛 (Bonnie.A.Nardi) 和欧戴 (Vicki L.O'Day) 合作撰写了《信息生态:用心使用技术》中, 将信息生态定义为“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 认为信息生态系统里占核心地位的不是技术, 而是由技术支持的人的活动。

国内学者对信息生态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是蒋录全在2003年出版的《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对信息生态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信息生态涉及信息、人和环境三大要素, 信息生态就是研究信息—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成演和发展。而张福学认为信息生态只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 意在利用“生态”这一比喻培育新的思想和理论。

对于信息生态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信息生态环境, 蒋录全博士将信息生态环境因子定义为:信息环境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信息环境因子主要可分为:人类因子、信息因子、信息技术因子、信息政策法律与信息伦理因子、信息文化因子等。而在网络环境中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信息生态失衡。

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的均衡状态。信息生态失衡指以上要素处于不平衡状态, 即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交换的信息受阻或其自身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的比例失调等。谢立虹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态问题》中提出其主要现象有信息超载、信息污染、信息垄断和信息侵犯等4个方面。李凤石认为信息生态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分布失衡、信息爆炸等。

对于解决信息生态失衡的措施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田春虎认为调节信息生态失衡的方法包括从系统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保持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 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调整人员结构, 提高信息素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管理等。孟瑞玲从制定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加强信息门户网站和信息地图建设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此外, 应金萍等提出实施信息分级制度, 以净化信息环境整合传统理论优势, 进行信息伦理学研究, 加强信息伦理道德建设强化信息市场管理等具体措施。

借鉴信息生态的思路为解决企业信息化及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以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 而不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综合考虑, 从而导致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分析及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环境下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刘文燕等在《从信息生态角度谈企业信息化》中谈到信息时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为员工建立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 使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生态化的企业。企业信息生态化是关于企业信息管理的一种新范式,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企业信息管理中的系统性以及人与企业信息环境中之间的相互性, 这种新范式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信息管理方法, 与“技术至上”的信息管理方法存在明显差异, 为企业解决信息问题指出了新方向。李佳洋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企业组织的信息问题, 只有当管理者改变“技术至上”的观念并且开始关注企业信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才可能改变现状, 建立合理稳定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 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平衡和谐环境。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信息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还不长, 但已围绕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对策, 这将有助于信息生态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构建, 并对解决信息生态失衡及信息资源管理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技术的变革, 环境的变化及信息的多样性以及需求的复杂性和个性化, 对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我们从信息生态的理论从总体上加以解决。通过信息、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强调网络信息化资源配置的效益性, 使信息化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益最优, 这是网络资源优化配置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富学:信息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情报科学, 2002, (1)

关于国家档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话 篇10

摘要:本文对于国家档案资源建设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1、国家档案资源是否应该包括非国有档案?2、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是否应该面向公众?3、档案馆(室)如何实现合理布局?4、国家档案资源配置如何实现整体优化?

关键词:国家档案资源档案馆(室)布局优化配置

1国家档案资源是否应该包括非国有档案

黄存勋:什么是国家档案资源呢?我认为,国家档案资源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过去、现在和将来,所有组织(含国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总和。它的形成主体,包括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无论是国家机构、政党社团、企业事业单位,还是其他社会组织,无论是国有国管的,还是私有民办的都可以,只要它们形成的档案对国家、社会和广大公众有保存价值,就应该纳入国家档案资源的范围。对于自然人也是一样,只要符合上述价值标准,他们形成的档案也可以纳入国家档案资源的范围。

在这里,首先必须突破所有制壁垒,把国有和非国有的档案都纳入关注的视野。对于上个世纪50年代从苏联舶来的那个国家档案全宗理论要有必要的分析和反思。该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一切档案都归国家所有,由国家及国家指定的机构直接管理。即一切档案都应该“国有国管”。它在长时期内之所以行得通,盖源于当时单一的国家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该理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例如简单化、一刀切、偏爱行政命令、统得过死、管得过多等等,已经开始在档案工作中显现出来。

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在经济总量中已经占有了过半的份额,这些企业所形成档案的非国有性质已经为法律所认可。国家档案全宗理论显然已经过时,既然如此,那就必须有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理论来取代它。个人认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理论就是这样的新理论,这个新理论既是对旧理论过时部分的否定,又是对旧理论中某些合理成分的发展。换言之,新理论是对旧理论的合理扬弃。

强调新理论有很明显和直接的现实意义。其重要意义之一,就是要把民营企业的建档工作、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纳入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范畴。因为国家档案资源不仅包括国有档案,也包括大量非国有档案。

王萍:新时期民营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丰富而生动,作为其活动轨迹的记录和凝结物的民营档案,记录着中国多元化实体经济发展的历史,也与除民营企业以外的其他所有制经济实体形成的档案一道,见证着中国社会如春潮涌动的蓬勃进程,从文化和社会学的意义来讲,它天然地是国家档案资源的组成分子,理应纳入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框架和体系。就力保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而言,这样的纳入和统筹当是题中应有之义。对于这个问题,英国知识管理专家阿诺,克蓝斯朵夫也曾指出:重视、保存与善用组织记忆绝对是政府与产业界必须严肃面对的重要课题。组织记忆介于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之间,大多数人认为它是公司文献的记录、信息或是企业资料。其实,相当一部分根本未被收录在组织文件当中。但是对于纳入和统筹的理解,建设方和资源提供者须处于共同的意识空间内,才能就统筹的方式和执行标准达成共识,民营企业的档案首先和首要的任务是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形成过程和管理方法普遍带有灵活性和较强烈的实用性倾向,加之围绕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民营档案,其内容和形式都与主要由党、政公务文书转化而成的档案馆藏有较大差别,如果因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纳入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范畴而以行政命令推行,会不会侵犯企业的合法权益,加重企业的负担呢?

黄存勋: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避免以下两种倾向:

第一种倾向是民营企业不知道找谁提供档案工作方面的指导与服务,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则不敢,或者不愿意干预和介人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双方都存在一些阻碍沟通与合作的顾虑。要消除顾虑,首先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1对于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否具有引导和服务的责任或者说义务呢?我想,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就是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档案事业。民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既然是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这些企业的档案工作理所当然应该是档案事业的一部分,对他们进行引导与服务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行政管理人员是由财政经费供养,为国家、社会和公众服务的公务员。财政经费说到底主要是由纳税人、由企业提供的。为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提供相关服务正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份内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2对于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否有权依法进行必要的干预或者说适度监管呢?我想,回答也应该是肯定的。这种干预。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例如,《法兰西共和国档案法》就专列了一章对私人档案的国家干预问题作了详尽规定,包括对那些“由于具有历史意义而涉及公共利益的私人档案”依法登记、禁止销毁、未经档案管理部门批准不得修改、出口须经批准并接受管制等。无论是否登记的私人档案,公卖过程都要接受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管。在我国,《刑法》、《会计法》等法律和工商、税收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也都对维护相关档案的真实与完整,作了明确规定。民营企业档案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当然应该归属于形成这些档案的企业,但这些档案如果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其存毁关系公共利益的话,就有必要对它们的形成和管理过程进行必要而适度地监管,换言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既要充分尊重民营企业对档案的所有权、处置权和直接管理权,也不能够放弃依法监管权。

第二种倾向是侵犯民营企业在档案工作方面的自主管理权利。必须明确,自主管理是档案所有者的合法权利。依法适度监管不能异化为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内部体制和具体管理方法过多地指手画脚,过度地强求一律。例如,集中统一管理是现代档案管理的重要原则,实施这个原则既有利于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提高管理水平,又便于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但是,集中程度绝非越高越好。在不同的民营企业,由于所在行业、发展阶段、规模实力、科技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利用需求差异的诸多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了全部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分层级集中管理、按部门集中管理、按门类集中管理、委托寄存、部分档案管理业务外包等办法,还有的实施了更高层次的现行文件与档案一体化管理、档案与情报资料等其他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诸多管理体制,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够简单沿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去强求企业改变。

就现实情况看,据我个人调查,确有一部分民营企业档案集中程度偏低,需要进一步提高集中程度,但这种提高只能是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才能实施。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强迫命令。档案信息化

的实施,文书档案的整理是继续组卷还是按文件级进行,这些问题,也都应该由企业自主选择和决定。

总之,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要发展,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责任提供引导和服务,民营企业则应该理直气壮、因企制宜地自主管理。在自主管理前提下,依法适度监管也是必要的。

王萍:看来介入是在所难免了。只是针对姓“公”还是姓“私”的企业档案工作,到底应该介入到工作的哪一个层面,如何把握既不统得太死又不放得太宽的度量标准,甚至具体工作中有没有摸索出这种理论上适度的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用于民营企业的档案指导工作?个人认为,档案学者、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优选具有标本意义的民营企业。三方应分别从理论层面、管理体制层面和实践层面挖掘问题,厘清思路,建构合理的档案管理模式,为全国众多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提供一种尽可能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和范式,

黄存勋: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觉得尊重企业自主管理权利的思路,同样适用于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的企业。也就是说,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因企制宜,才有利于企业档案工作(包括国有企业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服务。而优质服务,正是企业档案工作更快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调研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给我的一个重要启示。

当然,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自主管理与民营企业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国有企业档案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和全民,是国家和人民的财富,企业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确保这些财富的完整与安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介入程度可以更高一些,但这种介入,同样应该是在企业自主管理前提下依法进行,不要对企业的具体管理方法干预过多,不要成为企业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干扰和负担。

还想讲一点,就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档案工作经验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在长期的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实践中,很多国有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化程度相对比较高,对于起步阶段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民营企业在档案工作中则有体制和机制灵活、不搞花架子、更能务实创新的优势。两个方面应该有更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2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是否应该面向公众

黄存勋:有人认为:“档案文化永远只是小众文化,再过几辈子也成不了大众文化”。我觉得,这个意见恐怕是过于武断了,持“小众文化”观点者的立论依据是市场细分理论,即“任何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都是细分的、分层次的、有特定对象的”。这话当然没有错,但却不可能引申出“档案文化永远只是小众文化”的结论。

个人认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大众文化,或者准确地说,应该面向公众,决不应该止步于“小众文化”。这样说的理由至少有以下几点:

1从档案的来源及形成、管理和利用过程看,档案现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能形成档案。都要与档案打交道。只要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谁都不可能与档案绝缘。户籍、学籍、产籍、原始凭证、产品说明书等等,不都是档案吗?

2从档案的利用需求看,有哪个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呢?

3从国家档案馆建设和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现状看,虽然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但在某些地方确实还存在档案移交单位比较偏重于党政机关、馆藏结构比较偏重于文书档案、公众利用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的方便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一类问题。但存在问题并不等于听任这些问题“永远”合理、“永远”继续,恰恰相反,公共档案馆和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课题,正是要合法有序地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国家档案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要转变为真正向公众开放、为公众服务的公共档案馆。完整意义上的数字档案馆,也必然是向公众开放的公共档案馆。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最重要的前提和方向,就是面向公众,把更多来自公众(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档案收藏好、保管好,向公众提供更有效、更方便、更快捷、更丰富的档案服务。

在确保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安全,确保知识产权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要把依法应当公开的形成时间满30年的历史档案,可以随时向公众开放的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馆藏档案,依法已经公开的现行文件,都纳入开放的范围。

总之,不能因为某些档案馆在公共档案馆建设的道路上还需要继续努力,需要继续克服较多关注“小众”而忽视公众的问题,就把“档案文化”定位为“小众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问题,其实关系到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基本导向。强调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公众本位、社会本位、人民本位,强调国家档案资源建设要以服务公众为导向。也就是在档案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方向。

王萍:谈到这个问题,我有一点想法。在中国内地,档案媒介的受众学术化、行政化、小众化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观照这个现象,或许会得出新鲜的观察视角和结论。

传播学界有句名言:“重要的是不要看媒体对大众做了什么,而是要看大众对媒体做了什么。”换言之,即大众对媒体传播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接受期待。传播学者McQuau等人指出,媒介的功能在于以不同的方式提供属于/针对如下需求的各种满足:1消遣娱乐。媒介提供的材料被人们用来“逃避”或避开例行公事——比如工作上的事务,以及各种各样直面与限制自己的问题。这样一来,媒介就使人们获得情感的宣泄,并从这些以及其他限制中获得解脱,即使是暂时的。2人际关系。媒介提供的材料可以满足人们结伴与结群的需求。3个人认同。媒介产品可被象征地用于探究、挑战、调整或确认个体的认同感与自我感,包括对自我、自我的情景意识、同媒介情景相连的种种价值与看法以及种种事态所做的比较。4监视。媒介提供的材料可满足有关身边社会与远方世界的信息需求:关于种种问题与事件的信息,都直接与间接地影响着个人的生活。虽然媒介种类繁复且受众各异,每种媒介都被理解为在提供一套独一无二的内容与属性,产生不同种类与不同范围的满足。

就档案媒介而言,第一,以档案记录的史料和内容为蓝本改编的小说、电视剧等文化产品,以其比一般艺术创作更真实的情节铺陈和历史的厚重感成为文化娱乐产品中新鲜的看点。第二,记录个人和家庭生活足迹的民生档案,在提供个人认同方面更是有先天的优势,如果说传统的大众传媒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所传播的内容为受众提供了自我评估和定位的途径,受众通过对媒介中出现的某种形象或某类群体的认同而产生了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也先天地具有虚拟性,只在精神世界中存在。而包括族谱档案在内的家庭档案则能为你清晰地描述家族发展的支系和脉络,描画具有亲缘关系的族人的日常生活,由于血缘的相近,这日常生活

不再与你无关,而成为个人定位的坐标,提供一种温暖的、真切的根源感和归属感,从而完成人生道路中提供精神动力的重要的个人认同。第三,通过档案媒介可以有效地监视过去和当下社会。

就档案的媒介功能而言,除了在人际关系的建构上,档案似乎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因受众与档案的接触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内向性的个体行为,但就其他三个功能来看,档案媒介因其独有的本源性、记录性和真实性,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至于在早已进入媒介社会的今天,在媒介特别是大众传媒正以强势姿态全面介入传播领域、大众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之时,档案为什么这样的沉默和被边缘化?其中的原由值得深思。

黄存勋: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提出:“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以人为本思想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形势给档案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是对我国档案工作实践新趋势的新总结,也是对以往档案工作体系薄弱方面的新加强。各级档案部门要把建设‘两个体系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全方位推进”。个人理解,这里提出的建设“两个体系”的要求,正是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国家档案资源的来源、结构和内容,要能够“覆盖人民群众”建设小康社会的多姿多彩、雄浑壮阔的原生态,国家档案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度开发与进一步开放,努力的目标也是要“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说到底,就是要在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两个方面都做到面向公众。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档案工作在面向公众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展可以说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但是,与时代的进步和公众的呼声相比较,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处,需要继续强调这方面的要求。

王萍:我认为,矫枉无需过正。不可否认,档案是国家的权力话语,其形成和保存都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实施权力的正当性并保障权力实施过程的顺畅。不论国家的意识形态如何,为当权者服务是档案形成和积累的原始动力。那么,中国国家档案资源为中心工作、为党和国家服务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坚持的。

黄存勋:在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方向上,我之所以强调面向公众,是觉得我们档案工作者应该有更强烈的公众意识、平民意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意识。这样,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才能够真正与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潮流同步。如果停留于“精英”意识、“小众”意识,国家档案资源优化配置与深度开发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加拿大档案学者T·库克1996年在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上的著名报告中强调:“由于坚信档案应当反映产生它们的社会……档案理论的思想基础发生了另一根本变化——从一个国家的理论发展到一种全社会的理论。”他指出:在过去的时代,“档案事业在传统上是由一个国家建立,为这个国家服务,作为该国统治机构和机构文件的组成部分。档案理论因此在国家理论、模式和概念中建立了合法地位。现在情况不同了。20世纪末期公众对档案的认识,或至少对用纳税资金建立起来的档案馆的认识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即档案现在是‘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甚至通常由人民管理。我们的‘记忆宫殿是为人民,而不是为国王服务的。极少数公民会同意将他们交纳的大量税金用于资助其馆藏大多反映政府官僚活动的档案馆。在普通公民看来,档案不仅要涉及政府的职责和保护公民的个人权益,而且更多地还应为他们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地方感和集体记忆。”他更尖锐地指出:“但是,档案人员通常较迟地认识到这一变化,在论述档案原则和实践时也较慢地认识到从‘国家模式转变到‘社会模式。因此,近年来档案论述中的激烈争议大多表现为传统的国家范例与更新的社会范例之间的冲突。”库克的论述当然有其片面和不足,但他强调通过“社会模式”“为人民服务”的思路,至少是不应忽视的。

3档案馆(室)如何实现合理布局

黄存勋:国家档案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应该是档案馆、室网络的合理布局。在这方面。首先需要注意区分内部档案机构(习惯简称为档案室)与公共档案馆在功能定位方面的重大差异,不能简单套用公共档案馆的标准去衡量档案室工作,更不能搬用档案室建设的传统思路来建设公共档案馆。换言之,就是要准确把握档案室、馆功能定位差。

内部档案机构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管理、开发和提供利用现行机关档案即半现行文件,主要服务于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在对所管档案进行开发时,应该着重挖掘它们为现实活动服务的现行价值,对本单位有用的第一价值。

当然,现在情况有了一些新变化。例如,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正式实施的背景下,正在修订和征求意见过程中的新的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提出,机关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直接相关的档案,应当允许当事人查阅利用。机关已向社会公开的政府信息,应依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档案信息查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关档案室向公众的有限制开放。

公共档案馆的性质、地位和职能则与内部档案机构有根本的差异。作为集中管理档案的独立的文化事业和公益事业机构,公共档案馆理所当然地应该把维护国家档案资源整体的完整、安全和优化,把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提高开放性档案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整合国家档案资源的高度,论证和设计国家档案馆网设置与布局的总体方案。

总体上,国家档案馆网的建设,应该以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指挥中枢,以中央级、省级和大城市综合档案馆为核心和枢纽,以市(地、州)级和县(区)级综合档案馆为主干,以各级各类专业、专门、部门档案馆为侧翼,以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为重要方面,以内部档案机构、文件中心与联合档案室为提供档案资源的基地,以档案托管与咨询服务机构为补充,构成一个覆盖全国的既集中统一、相互协作,又类型多样、各有分工的网络体系。

王萍:作为理想的和在理论上持续探讨的档案资源网络体系建设,上述构想可以说基本覆盖了中国目前所有的档案管理实体单位,蓝图很美好,但涉及到如此多有不同归属、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利益诉求的档案管理实体单位,在实施细则上,如何做到“档网恢恢,疏而不漏?”如何做到既在宏观层面上掌控布局、尽量减少冗余、减少资源重复建设,又在微观层面上不遗弃可以“折射太阳光辉的”那一滴水,即小单位、小利益集团直至公民个体形成的档案信息资源呢?

黄存勋:要正确处理不同类型档案馆互补互联问题:

上一篇:政府网络信息下一篇:多媒体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