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脉

2024-06-17

校园文脉(精选七篇)

校园文脉 篇1

关键词:文脉思想,人文景观,校园文化

1 校园景观文脉传承

1.1 校园景观的特殊文化内涵

校园景观是多种因素重叠交错的设计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1]。纵观世界各大著名院校的校园景观,富有内涵和说服力的景观都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都将校园的发展愿景、办学理念、教育宗旨、精神价值等校园文化或者历史文脉思想通过校园景观表达出来,使得校园景观与校园文脉相互交融,创造出体现“灵魂”层面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精神景观。

1.2 校园人文景观的典型特征

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担负着积淀校园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等重任,校园人文景观的营造应该在解决功能问题的基础上,加入校园的“血、肉和灵气”,这样才能使校园景观生动、具有内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将校园文化通过景观形式不断丰富积淀,沿着校园历史文脉继续传承下去。

1.3 校园人文景观的创构要点

1.3.1 寓意和象征意义的运用

无形的文化可以通过有形的景观小品投射出来。校园中的景观小品、雕塑等可以结合校园的历史积淀、名人轶事、纪念性事件进行创设,通过体现象征意义或者富含寓意,形成一种对精神境遇的感悟和向往的景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终达到人与景和谐共生的目标。例如:英国纽卡斯尔国际生命中心,把DNA的结构融入到建筑和雕塑中是为了纪念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James Watson。北京大学生科院以DNA双螺旋结构为原型,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构图设计出名为“旋律”的雕塑,象征DNA被发现50周年纪念。

1.3.2 确定景观主题

景观主题是通过校园具象景观表达校园文化的最佳途径,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景观主题对于历史的延续是十分重要的。另外主题的确定可使平淡乏味的“物质景观”升华到精神层面,例如:校园内的景石、匾联一般的承载着文化内涵,可以通过确定景观主题的方式在校园景观中蕴含校园文化精髓。

2 校园人文景观空间营造与标识物

2.1 校园人文景观空间的营造

私密性空间、半私密空间和开敞空间的相互穿插,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空间。空间的私密性的强弱和空间序列,高校景观空间营造可以体现高校景观文化,不同的空间产生不同的心里体验和意境,而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意境可以创构不同的文化内涵,运用园林中障景、漏景、隔景等造景手法构建理想的文化空间。

2.2 景观标识物的构思

要识别一个景观与其他景观的不同之处,就不可避免的提到标志性的设计,景观标识物材质和风格的特点很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能够准确的界定空间的属性。在校园中需要充分挖掘具有深刻寓意的事件、纪念等,通过不同的材质以及独具匠心的设计布置于景观节点处或空间界定的边界,让师生们能够体会通过精心设计的校园人文景观并且很自然的联想到某些抽象隐喻的校园历史事件或校训等。

2.3 历史性场所与纪念性空间

历史性场所与纪念性空间通常和建筑或建筑群联系在一起,由明显轴线对称的建筑或建筑群围合界定历史性场所和纪念性空间,这样的空间基本上都是校园传统文化的象征性空间,同时也是整个校园空间环境的中心和重心所在,能够让处于这类空间中的人们明显的感知并且被认可和受人敬仰。例如:昆明学院位于轴线的图书馆前的聂耳广场,就是开敞式的历史性场所和纪念性空间。这样的空间主要用来举办露天的仪式、典礼和娱乐活动,也是每届毕业生毕业留影之地,这样的传统一直留存至今形成校园的文化。

3 校园人文景观中植物的具象表达

3.1 植物拟人化运用

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中,许多植物被赋予人的性格,承载了文化内涵[4]。在高校景观设计中,常常运用植物的文化特质,在植物配置时多选用与高校校园文化相吻合的能够体现校园文化内涵和意境的景观植物,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师生的性情,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岁寒三友”美名的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桃李寓意桃李满天下等。另外,有些高校校内建筑的命名、花草树木的选择、盆景雕塑的造型无不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内涵。

3.2 植物在校园中的历史传承

校园人文景观中的植物是伴随高校的历史一起传承的,同时景观植物也承载了校园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云南大学银杏道是八九月份植物秋景,加上此时正好是学子们即将离开学校之际,银杏道更是笼罩上一层淡淡的离别气息。云大学子身穿学士服的照片,背景往往就是这银杏飘金之景。也正因为此,银杏已经成为云南大学对外的一张名片,“银杏飘金”被列为中国高校最美十景之一。由此可见,校园景观植物沿着校园的历史一并传承下来,承载着校园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3.3 植物的景观层次

自然界中植物的种类丰富多样,校园人文景观植物的选择要注重季相和景色的四时变化,在四季人流集中的地方,要考虑四季都有景可赏,对于重点地段可以突出植物造景的主题。另外,植物空间布局景观丰富可以增加校园人文景观的趣味性。例如:景观植物的配置注意乔、灌、草、花四类植物高、中、低层次的相互搭配,垂直与平面绿化的运用,在植物布置上注重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观花、观果、观叶植物的搭配以及植物在季节上的变化,以丰富植物景观层次。

4 结论

校园景观不同于其他景观,是一种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类型,校园景观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心理及思想情绪,间接的影响其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4]。因此,在高校校园人文景观构建时,我们应该以人为本,从丰富校园景观文化的角度,把景观的艺术性与文化内涵有机结合,使校园景观文化内涵更具有生命力、多样性和情景感,另一方面,注重展现多元化并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特色,充分挖掘校园的文脉思想和历史传承,不同文脉的校园创建出不同的人文景观,将功能性的空间精神化、艺术化为师生创造一个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美]查理德P·多贝尔.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5.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邱玉华,陈幼琳.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24(2).

城市建筑文脉 篇2

城市文脉是城市产生、发展、变化的有机时空背景。从直观上看城市表现为一种显性形态即由其物质实体形成的各种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但本质上讲城市却是社会、经济、宗教传统及社会心理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可以说城市就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同建筑文脉一样,城市文脉同样表现出其结构的层次性即表层的显性形态及深层的隐性形态,对两者的深入分析可以有助于对城市文脉的理解及把握,有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1、城市文脉的显性因素

城市文脉的显性因素是指能够为人所感知的外在城市特征,直观上表现为城市实体及城市空间。在此所指的城市实体是指城市范围内客观实存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色彩、材料、可度量观察的物质,因产生的途径不同分为自然实体及人工实体。而城市空间是由城市客观物体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城市文脉显性形态的差异使每个城市表现出其自然的特点及个性,体现了城市的多样性。在此我们着重探讨城市文脉中体现城市特色的显性文脉的构成因素。

1.1 城市的自然环境

城市的地形、地貌和自然山水构成了城市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与城市其它要素共同作用可以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既使城市的格局相同,建筑形式风格相似,也会因自然环境的不同表现出城市独特个性。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环境不同,各地的建筑形式、材料、色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建筑类型。

自然环境构成城市特色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由于自然风景优美而形成独特的自然风景区。如桂林山水。另一种是山水名胜与城市共同构成优美的外部形象特征。如名城常熟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称。作为自然环境的水系在城市的景观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苏州的水巷、南京的秦淮河、北京的北海、中南海、都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没有一个城市的自然山水环境相同,城市的特色就是通过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有机结合共同体现出来的。

1.2 城市的结构及格局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综合系统,是历史文化的结晶。许多城市都是在继承了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城市原有的历史结构、格局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同时又体现了城市的个性。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最富特色的内容是其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这条轴线上安排了正阳门、天安门以及一系列殿宇及楼阁建筑群,体现了名城的精华与特色。当年梁思成先生是这样赞美中轴线的:“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形体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条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山东曲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其城市则以孔庙、孔府为中心,将整个古城贯穿在以孔庙九进院落、宫殿式建筑群的中轴线上,构成了起伏错落的轮廓线及空间序列。法国首都巴黎是极富特色的历史名城,其城市特色集中体现在以卢浮宫到依桥这条轴线上,轴线上有卢浮宫、协和广场、凯旋门等著名建筑物,几世纪以来城市建筑都是从城市格局出发,保持了城市结构及格局的独有特色。

1.3 城市的轮廓线

城市轮廓线能给人以引人入胜的效果,它往往成为人们从外部认知城市的第一印象,城市轮廓线由最典型的建筑群构成,这种抽象的高低错落的城市轮廓与城市格局之间的有机联系能给人以综合的印象。中国古代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轮廓线就是其古城城墙。近现代建筑——上海外滩由于其独特的西方建筑造型和优美的天际线,使它成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重要特色符号。

深圳是一座新型的城市,罗湖商业中心国贸大厦、发展中心和中国银行这三座高层建筑,以它们超群的高度和独特的造型控制了罗湖中心的天际线,形成了深圳重要的标志。正是这样一些超高建筑由众多高层建筑群簇拥着,彼此之间既对比又协调,共同创造了城市的轮廓线,从而构成生机勃勃的城市形象。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同时也是潜在的艺术形象。每个城市都有其体形轮廓线,轮廓线代表了城市的整体美。

1.4 体现当地特色的建筑街区

有特色的建筑街区总是由街道、广场和建筑群组成的。对于街道来说它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存在的基本理由就是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面对面接触的中心场所,街道是留下记忆的“空间”。形成城市外部空间的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形式就是街道和广场,城市中的任何建筑都只能在这种有限的空间中得到展现。正如简·雅各布(Jan·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所说:“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因此对于传统城市恢复某种风格的街道,成了城市传统特色延续的手段。传统居住区所反映的传统居民的文化形态在形成城市风貌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在城市中,居住行为是日常与居住区密切的行为,居住区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审美意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文化综合信息。北京之所以美,是由于座落于城市中轴线的皇城博大辉煌以及周围平面展开的传统古朴谦逊的四合院民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的结果。伦敦之所以为世人瞩目,原因是它不仅有世界上最重要著名的重点建筑,而且还有大量高质量传统居住建筑作为背景,彼此互相协调形成和谐的美。

此外城市的中心区、商业区也同样反应了城市的文脉特色,北京的王府井,天津的劝业场,上海的南京路等往往成为这些城市的代名词。

1.5 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

这里“有价值”指建筑物能反映、体现传递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内涵,同时这些建筑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文化的结晶,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象征。提起苏州自然会想到苏州园林,提到北京人们会联想到故宫、长城等史迹。

波兰华沙二战时城市遭受了毁灭性破坏,战后波兰政府按照华沙原样重建旧城,城堡内外一些有价值的古代艺术建筑都依照原样进行了重建,保持了它中世纪的风格和面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波兰历史地区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古城内的平江历史街区,因其保护工作出色,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5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委会对该区保护规划的评价是:“该项目是城市复兴的一个范例,在历史风貌保护、社会结构维护、实施操作模式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证明了历史街区是可以走向永继发展的。”

因此,在城市文脉传承中对这些有价值的建筑古迹往往以恢复和保留来达到传递历史文化的意义的。

1.6 标志性建筑

每座著名城市都会拥有一批优秀的标志性建筑,一座城市拥有优秀的标志性建筑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标志性建筑产生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代表反映了此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水平。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都是不同国家实力和精神的体现。能成为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一般都具有重要的性质,关键的位置及一定的体量和独特的艺术形象。标志性建筑的艺术形象在城市风貌中起着主导作用,其共同特点是在其场所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正是这种历史文化信息使之得到了公众的认同,从而使人产生一种崇高、敬仰之感。

1.7 建筑环境艺术

建筑环境艺术包括雕塑、小品及绿化等人工因素。它往往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其社会文化内涵,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同时拥有自己杰出的雕塑,有的雕塑几乎成了城市的象征。如哥本哈根“海的女儿”,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广州的“五羊”……这些都为城市增添了艺术魅力和神奇色彩。又如欧洲许多城市雕塑作品与传统建筑物、建筑空间密切融合,与特定宗教、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符号体系,那么城市的文脉特色就是由这些符号有机组合的结果,而这些特色符号共同构成城市文脉的显性因素。

2、城市文脉的隐性因素

城市是人对自然及其客体改造的结果,城市显性文脉只有与城市生活相联系才具有意义。因此,城市文脉的显性因素必然反映着人类文化的现象。正如伊里尔·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一书中指出:“集体或城市的建筑面貌不可避免地反映着这些城镇的社会状况和其居民的文化愿望。”城市显性文脉中所体现的深层文化内涵即是城市文脉的隐性因素,它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

城市显性文脉是隐性文脉的外显及体现,而隐性文脉决定了显性文脉的表达,制约着显性文脉的形成和发展。如中国城市的自然山水往往与人文因素是相互联系的,仅有壮丽的山脉河流、湖泊、只能称之为“景观”,“好看”而已。但是中国的城市自然山水是有灵魂的,它来自于悠久的历史文化积累,如只要提到太湖就会使人想到吴越争霸,想到范蠡与西施的美丽传说,使人感受到卧薪尝胆,历经磨难成霸业的坚韧。前面我们论述的城市结构及格局、有特色的建筑街区、标志性建筑都是在特定条件下隐性文脉的表现方式,体现了隐性文脉的深层结构,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城市文脉中的隐性因素内容多样,影响城市文脉状态错综复杂。但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某种因素可能表现较为突出,起主导作用。如早期古代城市,军事因素放于建城的首位,因此形成了古城的城墙、护城河等城市要素,它们构成这一时期城市的显性形态。因此,城市就是显性因素及隐性因素相互影响的历史沉淀。

总之,城市显性文脉中的形体环境,空间形态都是隐性文脉制约影响下在一定时空中的表现形式,城市文脉这种时空关联就是在其显性与隐性、表层与深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动态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3、城市特色的传承及创造

城市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城市建筑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传统的城市环境总是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历史记忆,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北京宪章》提出:“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它存留于建筑间,融会在生活里,对城市的营造和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传统的居住区和传统的商业街是城市文脉传承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保留和传承这些城市历史的记忆,并以现代的设计理念进行有机的更新和改造,是现代城市设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中科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的改建工程,就是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的范例。在城市整建中吴良镛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思想。他认为一个城市总是需要新陈代谢的,但是,这种代谢应当像新老细胞更新一样,是一种“有机”的更新,而不是生硬地替换。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古城的整体风格与肌理。他的新四合院住宅体系是新建筑顺应了历史城市的机理,倡导了一种既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又结合了现代功能技术要求的简洁清新的风貌,被公认为旧城改造更新的范例,获得了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亚洲建协优秀建筑设计金奖。

北京在城市建设中永定门的重建,是又一个传承创造城市特色的实例。永定门到钟楼全长8公里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作为北京中轴线南端起点的永定门,是明清北京外城七门中最大、最重要的城门。可惜的是,上世纪50年代,因城市建设,永定门城楼、箭楼和瓮城被拆除。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都,古都风貌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有一条中轴线。保护、强化这条中轴线,正是展示古都文化最主要的一项措施。苏州老仓库区的保护再利用也是城市文脉传承典型实例之一。近代的一些工业建筑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也起过积极的作用,如上海市普陀区曾经是苏州河畔没落的老工业地带。那里有大片租界时留存的旧仓库群落。除了极少部分被拆掉建造新的底价居住楼外,大多完好如初。1998年台湾室内设计师登琨艳在此地租下了一个3层的粮仓,将这栋建于1993年的装饰派风格建筑精心改造成为自己的工作室。当这座仓库因为它的改造与迁入,加上传播,把艺术家入住苏州河畔当作一种都市时尚运动,结果不仅感染了上海的文化艺术圈,时尚圈,也引来各大媒体的采访报道。登琨艳同时向政府提出了老工业区的规划建议。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上海政府将这一区段划定为上海近代建筑文化保护区。在原有仓库地址上,人们或许还能从斑驳的墙壁上找到上世纪30年代这个城市的记忆。而取代仓库功能的是设计师的创意和全新的功能。

每个城市都拥有这个城市所独有的城市文脉特色。城市的发展更新必然要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机方式。正如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所说,“不要把过去的历史遗产仅仅当成简单的遗产,应当在新时代充分挖掘其价值进行有效的利用。我认为只有新旧并存的城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过去与现代交融才能看到精彩的未来。”

摘要:城市建筑文脉是城市建筑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具有的时空关联。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城市建筑文脉的显性及隐性因素,探讨如何传承城市建筑文脉及创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建筑。

关键词:城市文脉,显性因素,隐性因素

参考文献

[1]《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美]伊利尔.沙利宁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存在、空间、建筑》[挪威]诺伯格·舒尔兹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建筑实录年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

[4]《特色取胜-建筑理论的探讨》张钦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作文时文脉要清晰 篇3

文脉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审题立意的过程。当我们审题思考时, 会在头脑中呈现大量丰富的生活素材, 要根据题旨来组织材料, 将素材筛选、浓缩、加工, 按一定的条理、线索将相关的一系列形象、画面或意境巧妙合理地连缀成篇。

一、披沙拣得金脉来。

袁枚在《续诗品》中说:“串贯无绳, 散钱委地, 开千枝花, 一本所系。”常见的文脉形式多样:有以某一事物来贯串全文的, 如《柳叶儿》一文以“柳叶儿”为线索, 回忆了童年时代抢、吃柳叶儿的无穷乐趣;有以某一人物的活动贯串全文的, 如都德的《最后一课》, 以小弗郎士的活动贯串全文;有以某种情感为线索的,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就以“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串起了六件往事;有以地点转换来组织材料的,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 鲁迅就以“东京、仙台、北京”的地点转换串编了三地的生活;有以时间作为文脉组材的, 如《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以时间为序, 将母亲的优秀品质编织在她勤劳的一生中, 种种形式, 不一而足。写作中要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 精心合理地选择贯串全文的脉络, 将各个场景、各个画面、各种情感有机地串编起来, 清晰地展示行文的脉络和作者的情怀。

二、巧手裁得锦文来。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惟能线索在手, 则错综变化, 惟吾所施。”组成文章的思路形式各异, 但如何精心呈现别致的文脉也是极其重要的。其组织材料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一条线索贯串起相关材料, 运用“彩线串珠法”;可以在文中反复使用同一句话或同一段落, 运用“回环反复法”;可以用提问和作答形式来组成文章的结构, 运用“亦问亦答式”;可以用三四个段落作为文章主体, 将几件事或几个侧面并列或交错展开, 运用“多水并流式”;也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巧合等方式展开情节, 运用“波澜起伏式”。另外, 还可以运用排比构段、对比成段等方式。只有将这些多姿多彩的结构形式与相应的内容结合起来, 才能写出别有情趣、美妙无比的文章。

三、精心描得彩线来。

秦牧在《散文创作谈》中说:“用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 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 这才成其为整齐的珠串。”线索能把各方面的材料有机组织起来, 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在呈现文脉的过程中, 要有矛盾冲突的具体过程, 在激烈冲突中揭示清晰明朗的思想交锋;要有令人信服的预设铺垫, 在柳暗花明中显示出自然合理的变化轨迹;要有时隐时现的必要交代, 在明暗交替中曲折展现作者思路。行文中, 忌不着边际、生搬硬套, 对文章的谋篇布局缺乏思考与规划, 忌层次不清, 详略不当, 缺乏过渡。

浅析建筑设计的文脉 篇4

当今的物质文明成果,就是流传后世的文脉;一个民族创造的文化成果,传到另一个民族就是文脉;单个人创造的文化成果,对于全人类而言就是文脉。

1 “文脉”在建筑设计中的含义和特征

建筑,既是物质与空间的概念,又是运动与时间的概念。建筑文脉可以理解为建筑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它就像一切生命形式一样在运动、变化并发展,其中必然有对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这也就是建筑文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含义。

构成建筑形象的典型要素有很多,它们相互联系。其中体形、符号、颜色、尺度以及气质等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和变异,最能体现建筑文脉的特征。

为避免不结合实例而空谈设计概念和手法而产生牵强的误解,下面将以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的作品为例,从中深入分析建筑文脉的含义。

2 黑川纪章建筑设计的文脉解析

提及继承传统文脉方面,日本的建筑设计经历过几个时代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发展,显现出“大和文化心、中华文化肉、外国文化皮”的奇特现象。一批留洋归来的建筑师如矶崎新,黑川纪章等人是这一奇特现象的创造者。他们被认为是传承历史文脉的大师,但是他们的着眼点却又不尽相同。矶崎新常在历史建筑中寻找合理的形式,运用现代的处理手法,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黑川纪章则是以基于传统文化,以探求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的表现为切入点,即在当代设计中探索传统的本质。

黑川纪章设计的“大阪国家文乐剧场”,被认为是带有强烈文化脉络的建筑设计的代表作之一。黑川纪章采用日本江户时代的风格为建筑主要的人文脉络;以日本传统建筑的黑、白两色色系为主色调。建筑富有厚重感的体量,小开窗及暗基调等外部造型,代表了传统艺术的庄重感和神秘感。建筑的底层采用敞廊的形式,使得室内外空间能够贯通;墙体部分采用了“浮式”构造。大阪国家文乐剧场的外观采用了同京都的飞云阁相似的屋顶,以使得现代空间具有与历史建筑相近的天际线轨迹;具有“唐破风”形式的城楼以及竹围墙一样的格子的黑灰色外墙;重点部位栽种“江户紫”等植物来强化。这种随处可见,反映了日本传统建筑细腻含蓄的处理手法,体现了黑川纪章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以大阪国家文乐剧场为例,并考查黑川纪章其他众多作品中携带的信息看,延续了其基于传统本质的文脉设计。黑川纪章作品的文脉感大体可以分为四种:

1)对“文化信息码”的表现。

黑川纪章认为“日本文化充满了双重信码和多重信码,现代建筑则缺少这种信码”。他主张:现代建筑应当继承历史文化的传统,从而具有多样性,就如同生物多样性是通过遗传而产生的一样。建筑设计手法其中的一种,便是在追溯历史形式的基础上综合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使建筑风格产生渐变,正如他在大阪国家文乐剧场所采用的手法。

2)将历史建筑的外表形式打散,然后将这些片断与现代建筑重构,形成新的组合方式。

这种处理手法使得历史的文脉在新的形式下,仿佛重生一样又获得新价值和更多的意味。黑川纪章在设计和歌山现代美术馆及和歌山县博物馆时正是采用了这种手法。

3)采用隐喻的方法来表现隐藏在历史符号背后的思想,包括宇宙观、美学、生命观等。

黑川纪章作品中常以抽象的几何形式要素来表现那些隐晦的内涵;将抽象的几何形态以非对称的手法来布置,以表现特定语境下的传统精神。他在设计崎玉县现代美术馆、高至会馆、广岛现代美术馆以及名古屋美术馆等作品时便应用了这一设计手法。

4)运用抽象的符号语言。

黑川纪章从传统文化的文脉和建筑遗产中提炼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语言,并将这些符号语言作为双重或多重信码,来反映其作品丰富的传统内涵。墨尔本中心、白濑南极探险队纪念馆、新卢万美术馆、爱媛县科学博物馆、北京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等就是这种极富历史文脉感的,抽象的符号语言的运用实例。

以上这四种方法大致涵盖了黑川纪章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继承当地文脉传统的设计思想。纵观这些设计思想,它们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和人类的智慧,人们代代传承的也就是其灵魂。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璀璨文明,拥有数量庞大的令人赞叹的建筑瑰宝。如何深入挖掘和利用好这个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宝库,还需要当代的设计师下一番苦功。

3 设计师提高文脉修养的途径探讨——手绘草图

将手绘设计稿放在“文脉”中谈,可能让人觉得牵强。实际上,对手绘稿图的评价,却是对建筑设计手法文脉考量的本质要求。当人们信手翻看设计大师们的手绘草稿图时:寥寥数笔,线条看似随意,构图也仅表达某种意境,但仔细揣摩就会发现,这些充满内在逻辑美感的草稿真是“言简意赅,字字珠玑”。

设计的手绘图,尤其是现场绘制、一气呵成的草图,却往往是设计师的灵感最具思想精髓的表达。 通常来看,设计师在形象构思阶段所绘的设计草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它们的文化底蕴以及对历史文脉的思考。设计手绘草稿还具有快速捕捉灵感,现场记录简洁,利于深入设计等优势。从人类思维过程的普遍规律来看,设计师灵感突现的时候一闪而过的构思,往往是许多经典的传世设计的最初概念和根本归宿。

好的设计手绘草图不仅是设计师创作灵感的闪现,也是设计师多年设计修养的外在体现,其往往还是一份珍贵的艺术品。近年来,由于数字科技被广泛地运用于设计领域,使得许多设计师逐渐放弃了使用手绘设计草图的习惯,以电脑多媒体替代全部的设计过程。殊不知有时一个灵感的闪现往往只是一瞬,当再用计算机去捕捉描绘时,思维的兴奋点已经失去,灵感可能已不再延续。在这种兴奋点已经转逝并趋于木然的情况下,大多再现的也只会是失去闪光点的作品了。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的虚拟技术来制作精美的后期效果,也是其优势之一。然而如果设计师过分地依赖高科技,而摒弃最本质的思维方式———设计手绘草图,却绝对是设计思维上的倒退,以及从设计师历史使命上而言的失职。

4 结语

建筑文脉是一座建筑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存在方式以及历史印记。建筑文脉是地域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分不同地域的重要标志。文脉是建筑的根,是建筑的灵魂,它既是过往历史积累下的宝贵经验,更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之一。建筑文脉的载体是生活,所有的历史遗迹不过是它的寄存之所,所以只要生活继续,文脉就能流传。但只有被充分理解、利用、改造、传承,文脉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

摘要:探讨了建筑设计中如何体现历史文脉,及计算机技术与手绘草图的关系问题,以黑川纪章的作品为例加以分析,提出重视设计手绘草图表达,使当代建筑传达历史发展的信息,体现建筑永恒和演进的生命力的设计观。

关键词:文脉,建筑设计,符号语言,设计思维,手绘草图

参考文献

[1]张钦楠,张祖刚.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国风.文脉的传承[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3]窦忠如.大匠踪迹[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关于设计的文化与未来——由‘长城脚下的公社’引发的话题[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2(10):33-34.

城市文脉与文态规划 篇5

所以,在城市规划前首先掌握城市文脉的详细情况,包括对城市的地理、人文、历史、文物和街坊进行详细的考察,制定出城市文态规划,以此作为城市更新的依据和导则,将有助于我们找到城市保护和发展的密码和钥匙。

所谓文脉,原意指的是英文中,context,亦是文学中“上下文”,同时也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境”。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就是使用文本过程中的此情此景,在时空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城市文脉,本质定义是城市之间各种关系和内在的联系。推广到整个城市空间,特指的就是城市的过去与未来,整体与局部,人与建筑的关系。它是整座城市的文化背景,也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城市文脉,包含显性形态和隐形形态,显性形态包括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城市的地理空间和城市的物质载体。隐性形态则是指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社会习俗和文化背景,它对城市的塑形和发展有着潜在的、决定的影响。现存的城市都有自己特色的城市文脉特征,在国内,北京有千年帝都文化、上海有海派新潮文化、西安有汉韵唐风文化、成都有巴蜀休闲文化、桂林有山水自然文化,中国城市文脉的独特性在于,能够很好地依托大自然的山水与人类文化创造完美地结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强烈的地域特点和历史特征的城市景观,带给人心灵的共振和对城市的依恋。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诞生和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时期留存下来的历史记忆,它融入了城市的根,是城市的灵魂。但是城市文脉又不只是若干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它不是标本,而是活着的生活。只要生活继续,文脉就能流传,并持续发挥出它的价值。与此同时也不是说,城市文脉发展就完全是顺其自然的过程,城市文脉也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同样也需要进行“规划”。

城市文态规划不只是古城或老城的保护,也许很多人把它跟“城市文脉的延续”相提并论。的确,一座城市在文化上的起承转合和文化脉络的外在表现,很大程度需要靠物化的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区来呈现。但是,我们需要表明的是,城市文脉它整体上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还体现在城市的功能、布局和设计等层面。所以,城市文态的意义不只是城市文脉的延续,而是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依靠文态规划等手段,去维护既有的传统和塑造新的城市形象。

城市文态规划与很多人的想象不一样,对旧城的保护和文脉的传承不是拘泥于划定一两片街区,变成新的文物古迹,让人们前来怀念和寻访。恰恰相反,城市文态规划先行的理念,是在继承城市固有文脉的基础上,满足城市发展对新的功能的要求。它不是单纯的保护或重建,而是在把握城市文脉的前提下,继承老城市的精神,重点是保证传统街区的市民生活方式的合理延续。从这个意义上,它正是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的,“新的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

对于中国的大城市而言,人口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决定了老旧城市的保护难度远远大于新城建设的现实冲动。因此,继承文脉、改造旧城、发展新城,重点应在保证传统生活方式得以进行的前提下,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城市形态和现代生活方式。这就需要了解城市的历史和生活,了解城市的特色和精神,在城市保护和改造之前重视文态规划的意义,从而给城市文脉的保护提供系统的支持,根据大、中、小城市的不同特点,承担起城市文脉保护的任务。

城市改造中城市文脉的传承 篇6

城市改造又被称着城市再开发或城市更新,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城市改造具有暴力的倾向, 所以就冠以城市再开发、城市更新及比较流行的城市有机更新等新名。

城市改造的原动力一般有以下两种:一是城市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审美的变化;二是城市自身的生长周期性。城市需要不断地调整以适应多元化需求。城市改造一般包括再开发、修复、保护三方面内容, 城市再开发是指在城市功能混乱、环境严重恶化, 经评估修复或保护必要不大, 根据规划要求拆除大部分旧有功能, 彻底改变原有城市景观风貌的大规模建设行为。这一行为并不常见, 因为, 城市改造行为更趋向综合性。

城市修复是针对城市功能紊乱、环境品质下降地区而采取的修缮或部分调整城市功能等多种行为。此种方式在城市改造中多被采用。

城市保护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城市功能状态良好地区, 为免受各种不良影响而采取的多种控制性措施。另种主要是针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质的城市进行保护和修缮行为。城市改造不单是城市肌体的完善, 城市行为和艺术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尤显重要。

2 城市文脉释义

“文脉”一词原为语言学, 表示语言环境中的上下逻辑关系, 它还可以表示事物发生的背景及条件, 通俗的说, 文脉就是为人类创造的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动态联系, 它既具有横向时空的“共时性”, 又具有纵向时空的“历时行”。

城市改造领域“城市文脉”的可概括为以下基本释义: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及特定条件下, 人、环境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动态的、内在的、本质联系的总和, 简单的说就是城市中有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历史延续并留给各代人可追、可忆、可识别的城市特色。

当前, 城市建设、城市生产趋于同质, 更甚至城市生活、城市行为都渐进趋同, 这就是“千城一面”新典型。所以, 必须充分重视城市改造中的文脉传承问题, 注重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与继承与发展, 才能建成为文化浓郁、充满活力城市。

城市文脉始终与时间维度相联系, 城市风貌缘于时间积淀。强调城市历史文脉, 应强调其时间上的延续性。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是由时间的横向关系与空间纵向脉络所共同协调构成的, 强调城市历史文脉, 应强调其空间上的延续性。

3 老城区——城市文脉的时空承载者

人们在城市时空氛围中理解城市历史和文化需要很长时间, 一旦城市的脉络断裂, 城市的历史、文化意象也会很快消逝, 即便城市还崭新着, 但城市的精髓不再、城市的历史荣耀不再。开封、洛阳、西安等地居民会在别人谈起他们老城的时候感到自豪, 而合肥人只能在城市规划等相关教科书里回味历史的“风扇形”城市结构体系。老城区往往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和新文明的载体, 跟众多历史文化名城相近, 那些散落在老城区里的不同时代建筑见证了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 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述说着城市的过去, 他们成为城市文脉不可或缺的部分。

城市文化底蕴是城市生命力所在, 城市的文化优势是确保一个城市不受或少受外来因素冲击的优势。城市的文化积淀主要集中在老城区, 我国正处发展城市经济的时候, 而老城区的自我保护和缓冲的空间有限, 因此, 当一个城市文明遭遇一些因素特别是城市资本的冲击时, 最先受到冲击往往是旧区。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文化并不是永久的和连续的, 一旦断裂就只能成为文化的历史碎片。因此, 城市改造中针对城市中的老建筑老街道, 要尽量借助相关专业人员评估, 找到它们在承载城市文脉中的地位和价值, 使其历史得以沉积。

4 重塑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老城区是最能代表一个城市文化意象的聚集地段, 同时也是城市最具生活气息的地方, 评价一个城市的特色和底蕴往往从老城区入手。老城区或多或少的保留了能够记录城市历史片段的信息, 许多反映城市特质的片断的场所、行为空间、建筑, 包括老街区、传统建筑、文化标示、特质空间等, 这些都是城市无与伦比的历史财富。在城市改造过程中保护城市文脉并不是要求我们把老城区的旧功能原封起来, 它有违人们提高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城市改造的难点在于做到新老要素的共融和新老元素的承接, 发掘城市底蕴、传承城市文脉、提取历史要素为现代城市建设所用, 让传统文化得以新生与发展尤为重要。

5 寻求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文脉的契合

城市改造最大动力在于寻求城市经济发展, 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发展, 城市的文脉被忽略, 如何在城市改造中平衡两者关系是必须关注的事情。近年来, 我国城市改造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纵观较为成功的范例, 一般他们比较重视城市传统文化传承。比如, 开封将城市传统文化当成城市经济产业的一部分来打造, 城市的传统即是经济成分又能延续文化的活力。

城市与生命体的演进有着不尽相同的地方, 城市和有机体一样都会衰退, 有机体衰亡的规律性很强, 而城市的衰退内容复杂又不同步, 因此, 城市只有不断的渐进式的更新。同时城市又要发展好经济, 只有经济得发展城市改造才有物质支持。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灵魂, 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城市的特色与活力, 容易激发城市人民建设城市的热情, 它在一定程度上比直接的物质经济投入要更有意义。

6 结束语

纵观城市历史演进, 城市的厚重历史消减不可避免, 更甚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历史长河中消逝, 但是由于相关人士在城市文脉上的努力, 才使得老城中的特质元素幻化成各种符号, 这种符号在现代城市设计与改造中得以运用, 使得城市历史或多或少能被追忆。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脉的延续 篇7

每年游历欧洲旧城的百万旅行者,不仅被它们历史的传奇色彩所吸引,也被这些地方由于建筑上的和谐而大量涌现出来的形象美所吸引。虽然这些地方的建筑形式很少有完全相似的,但是由于数世纪的努力,使各种新的形式与原先的那些形式相联系,这些旧城的景色往往给人以精心构成的印象。一种美学法则仿佛一直起着作用,引导几代不知名的设计师和工匠,在遵从现有城市景观的同时,又不丧失其自己作品的创造性或特色。广泛的风格融合成一种单一、连贯的建筑面貌,而这种面貌的形成没有使一幢建筑丧失其本身特性。在很多的欧洲城市中,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立面融洽地排列在一起,折衷主义的装饰、巴洛克式装饰和二十世纪的艺术装饰也毫不抵触地共同存在着。

然而,大多数的现代建筑并没有和谐地结合传统建筑形式,有一些甚至故意不顾及它们所处城市的文脉。现代主义者的建筑理论法规坚持与历史是不相干的,坚持我们的时代是唯一的,因此现代主义认为没有需要使他们的建筑与周围理论上过时的老建筑相协调,他们一直这样设计现代建筑,仿佛将它们置于一个视觉的真空之中,无视城市的视觉连续性的存在。在设计中参照运用历史上的建筑形式被认为不符合建筑师的“时代精神”。因为要回避传统的形式,当需要在老建筑旁建一幢新建筑时,现代主义无法作出风格上的衔接,只得与老建筑形成“对比”。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城市里充斥着“惊人的并置”和“相互间强烈的对比”的建筑。近几十年来,现代主义运动已受到直接的攻击,对其提出疑义的建筑思潮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发言人斯特恩(Robert A.M.Stern)将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三点:文脉主义、引喻主义和装饰主义(同济大学等四校《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99页),其中第一项为文脉主义(Contextualism),即对于已建建筑物的未来扩建的可能性和把它同周围环境联系起来的愿望。引喻主义(Allusionism)指参照建筑历史,这种参照超越十九世纪的折衷主义而达到一种含糊不清的境地。装饰主义(Ornamentalism)是后现代主义重新提倡在建筑中使用装饰。虽然现代主义的观念还在约束设计者,使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对历史仍然表现出胆怯且含糊的历史参照,也使文脉联系增加不多,但后现代主义已开始把多样性、象征手法和装饰物重新带回到建筑物中来。通过采用人们熟悉的文化象征使建筑物与人们理想紧密地联系起来,是对特定文脉进行设计的重要方面。雅马萨奇说“过去几十年建筑设计的趋势是避开历史和传统,企图创立全新的建筑风格。我到各地旅行之后,彻底相信建筑和人类其它努力一样,应该能够以过去创造的经过思考的精致建筑和城市为参考,如此方能创造出令人满意的现代环境”(吴焕加《雅马萨奇》)。

环顾我们的周围,可以清楚的看到我们城市的视觉问题就是一些连贯性的问题,我们应超越所谓我们时代的一种风格的思想,而趋向适合不同文脉的多种风格。尊重时代的精神是一种不如尊重地方精神来得更正确的建筑概念。但这也并非意味着头脑简单地复兴历史风格-一回复到古希腊柱廊或者折衰主义建筑中去。事实上,尽管某些19世纪的折衷主义建筑尊重其文脉,但通常那种折衰主义只刻板地宣称一种特殊的风格,只适合一种特殊的功用一一古典式之于银行,哥特式之于教堂,等等一一完全不考虑其文脉。因此,我们不应提倡选择一种风格而不考虑周围环境的那种武断的折衰主义。而提倡一种指导设计师选择的,更着重视觉的相似观感的,能加强邻里特征的设计方法,因为它的灵感取自地方精神。历史已经证明了不同的建筑风格是能够和谐共存地发展,并能保持其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一点仅仅要求对文脉的视觉暗示有些敏感,以及有能用其灵活的技巧来创造有呼应的建筑的建筑师就可以做到。“家族般的相似性”是要考虑的问题;这样人们应该感到已经增添了同类的风采。路易·康在《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中说道:“今天,虽然我们生活在现代建筑的园地中,与今日的建筑相比,我感到与这些奇迹般的往昔的建筑艺术有更密切的关联。这经常是我脑海中的一个参照系。我对建筑艺术说:‘我干得怎样,哥特建筑?我干得怎样,希腊建筑?’“(李大厦《路易·康》)。

在旧城改造或新建建筑物时需要照顾城市文脉的延续,是不是在没有人为建筑文脉的地方建造一个新的城市时,就没有文脉的视觉连续性的限制,而可以进行自由的设计呢。在理论上讲没有建筑文脉,似乎就没有文脉的制约,也应该没有视觉连续性的限制,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时我们仍然必须注意地区风格及其对于较大范围的视觉感受具有的意义。视觉记忆是很强的,并且常常通过时间和空间取得联系。当我们通过城市或乡村,看到的各种建筑包括村庄的农舍,均在我们的记忆中形成视觉积累,虽然新城市、新城区在地域上距传统很远,但是每个人从孩提时代即置身其中的建筑环境构成的建筑艺术审美意识却是十分稳定的。除了新城市外,有些大规模的规划项目常常也会涉及到现有的文脉,这些规划大得像一个新城市足以单独存在,不一定能够与文脉直接地联系起来,但是,这些规划会影响到邻里的感觉或地区的连贯性的感觉,所以它们的边界状况应该作为考虑的因素。如果周围的城市文脉需要得到尊重的话,我们就应使之得以延续。我们所能做的要么是在整个新建设中与现有文脉相联系,要么仅仅在其边界处与现有文脉相联系,并在边界内逐渐改变其视觉特征,或注入某些作为未来象征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城市的文脉得以延续,建筑师应负有很大的责任。通过设计一幢结合得如此之好以至于人们不易把它当作新的建筑来识别的建筑以尊重邻里的尊严,同那种认为独创性是建筑师能力的主要标志的观点是矛盾的。一个建筑如果与环境融合得太好的话,人们就会认为这位建筑师没有什么创造才能,是一个模仿者。但实际上无论什么时代,设计一幢与其城市文脉相协调的建筑物都需要创造性、技能,以及明智地运用设计技巧,却从来不依赖机械地复制。从许多充满活力的协调的建筑群来看(如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周围的建筑群),尊重环境的态度并不约束建筑师的创造力和独创性,特定的文脉也是一种有效的,甚至是设计灵感的重要源泉。建筑除了是“创造性的建筑”以外,还要优美地与文脉相结合,不要强调以生硬的创造性变化或以新奇求得创造性,而要强调在已知的视觉文脉审美范围内的精炼,无论这种文脉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阿尔瓦·阿尔托说只有“把建筑生产看成是一种高度责任性的社会工作,他们才会找到将城市看成生长的有机性的真实正确的方法”(刘先觉《阿尔瓦·阿尔托》)。贝聿铭和他的合作者们一直自觉地把传统观和全局性作为一条设计原则。东馆的设计开始于对自己特有环境的历史沿革和现代要求进行周密细致的研究。东馆所处的建筑环境的特殊历史性以及用地的极大局限性使建筑师不能不考虑整个地区的时间脉络,但在另外的项目上他们也不在建立文脉的联系上吝啬时间和精力。在为法国巴黎德方斯做高层办公楼方案时,大多数建筑师把德方斯看作是远在巴黎市边缘之外的卫星城,他们几乎忘记了它,甚至希望根本看不到它。但贝聿铭和他的合作者们认为,无论在德方斯建筑什么,都会改变巴黎的景象,他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这项任务从一个单体建筑设计变成一个很大范围里的城市和环境设计,以面对未来的发展的观点,以保护既定空间和既定传统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正如贝聿铭说的“我们希望一个属于我们时代的建筑物,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一个可以成为另一个时代的建筑物的好邻居的建筑物”。(王天锡《贝聿铭》)这是既瞻前又顾后的辩证的态度。

我们有种种设计新建筑物的方法,可使其与建筑文脉相协调。当要使一幢房子融入一个有着强烈的视觉特征的邻里街区之中去的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使自己置身于那个时期进行设计。建议用使新立面与相邻的房屋联系的眼光,以那个时代的形式语言进行设计”(布伦特·C·布罗林《建筑与文脉一新老建筑的配合》)。这种方法可能有相当大可允许的误差,而这仅仅取决于设计者的技能和才华,如果处于一个感觉到视觉上是连贯的邻里之中(也许其中有几个分裂因素),我们就很容易准确抓住这一地区的文脉而进行设计。当然我们要有所创造,但不要强迫自己标新立异,不要害怕平淡无奇。

历史上的风格和装饰,对于建立一种良好的文脉联系往往是最有用的。建筑风格与文脉的联系比起材料的运用更为重要,一幢建筑与其它建筑的适应形式是主导的,而类似的材料并不是必需的。那些小尺度的细部装饰物通常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时小尺度的细部在过去由于其纯粹是装饰而受到喜爱,它们涉及到檐口、过梁、拱券等各种形式上的不同,包括它的高度、比例和材料,但如果它那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小尺度的细部装饰产生的视觉感受同邻近的房屋相一致,那么它们就是和谐的。相反的,只要忽视装饰的细节,一幢建筑物在材料、尺度、比例和高度等方面越是模仿相邻的房屋,似乎越是显得贫乏和不相宜。所以仅仅是文脉的同类不是自然而然结合的保证,如果没有尺度良好的细部的相互呼应,新旧建筑之间的联系就不会令人信服。在现代的设计准则里,装饰在实践中很少被注意到,人们认为使设计适应一般的特征就能建立起一种成功的相互关系,并没有认识到细部和装饰是在新与旧之间建立起明确而又直接联系的最有把握和最容易的途径。

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发掘城市中建筑和谐共存的多样性的潜力,我们的思想就会闭塞,使我们仅仅把统一性作为标准去协调新建筑与旧建筑之间的关系,例如仅用一种材料并且用同一种方式来使用它;简单地保持檐口的高度;使所有的建筑物完全相同地向着相同的空间。假如我们在联系不同类的建筑形式时更成熟一些,我们就能做到更丰富的总体。我们需要从现有的直接的视觉文脉中取得暗示,并超越现有文脉使之延续。如果人们的眼睛由于缺乏视觉的连续性而遭到扰乱,注意力便无法集中到建筑装饰符号的意义上去。相似的但不一样的细部处理在联接两幢建筑时很重要。新老建筑如果仅仅建立普遍的相似性,例如相似的高度、相似的材料、相似的体量,仍然不能保证文脉上的联系,只有相类似的细部处理以及装饰才是建立和谐的视觉关系的较可靠的方法。这些虽是细微的东西,然而眼睛注意到了它们,并且由于这些东西在我们的视觉记忆中累积,促成和谐的感觉和视觉感受的连续性。一幢建筑才能和与其毗邻的建筑牢固地连接起来,正是由于借用了这些细微的形式和设计母题,它们通过下列途径取得相互间的联系:一是完全照搬现有的设计母题;二是采用基本相似的形式但对它们重新进行组织;三是创造与老形式有同样视觉效果的新形式;四是将原来的形式抽象化。但是对原有形象的抽象化程度影响到它们的可识别性,越是抽象越难使它们同其渊源联系起来,把它们搞得太抽象那就变得不可识别了。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若是无节制地使用历史上的建筑装饰等片断或符号,容易使一幢建筑成为一件立体派艺术家的美术拼贴作品,它没有历史的参照物使不熟悉建筑的人所理解,它的建筑符号与老房子的联系更多的是文学上的联系而不是视觉上的文脉延续。

在现代主义之前,新建筑与旧建筑直接邻近并不罕见。然而,现代建筑要求简洁和单纯,这就意味着当一个新设计加入老的建筑行列之中去时,就不能容忍混乱的潜在可能性。于是,很多时候在新老建筑之间插入一个转延部分来处理这一问题。通常把这一转延部分称为“连接体”,用来缓解新的设计与原有建筑物之间的视觉冲突,完成从建筑形式到材料尺度等的过渡。其实“连接体”根本不连接,它只是虚假地维持着文脉间的关系,它使我们觉得可以忽视连接体的另一边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去实实在在地解决与现存建筑有直接联系的纯粹的视觉问题,通过建立视觉的连续性取得成功。

有时,当充分意识到潜在的冲突,设计者也可以选择用尽可能后退的办法,以便尽可能地不引人注目。尽管这不是老练的解决方法,比起僵硬性地排除直接的和谐的关系,也是较好的选择。有时,也用回避的方法解决新老结合的问题,西方许多城市街道两旁的建筑物仅仅保留临街的立面,而内部和背面则用完全现代的建筑形式进行了改建。这种“两面神”的解决方法在许多旧城改造中取得了成功。

参考文献

[1]艾定增,李舒,西萨·佩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同济大学等四校,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3]吴焕加,雅马萨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4]李大厦.路易·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刘先觉.阿尔瓦·阿尔托,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250页

[6]王天锡.贝聿铭.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26页

上一篇:中文本科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