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治疗

2024-06-20

小儿癫痫治疗(精选十篇)

小儿癫痫治疗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4 0例, 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上讨论制定的《关于小儿癫痫及癫痫综合征分类的建议》。随机将4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20人, 男11例, 女9例, 年龄为3~9岁, 平均年龄为5.2岁, 病程为2~19个月, 平均7个月, 原发性15例, 继发性5例;对照组患者20例, 男12例, 女8例, 年龄为3~10岁, 平均年龄5岁, 病程为1~18个月, 平均8个月, 原发性16例, 继发性4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 进行常规抗癫痫治疗, 药物的选择根据癫痫综合征的发作类型作参考, 选用过程中尽量使用单种药物治疗, 避免因药物间的反应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出现的重度现象。选用的药物有苯巴比妥、安定、苯妥英钠以及丙戊酸钠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采取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醒神愈癫汤治疗。醒神愈癫汤的处方为黄岑、茯苓、麦冬、龙胆草、红花、天麻、丹参各12 g, 生石决明15 g, 钩藤18 g, 郁金香9 g。清水煎熬取汁400 m L, 1剂/d, 口服, 早晚各1次, 200 m L/次, 幼儿适当减量。3个月为一个疗程, 对所有患者的服药情况和病情进展进行询问、记录, 2个疗程后进行复查, 对疗效进行评估。

1.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治愈标准为停止癫痫发作, 半年以上没有出现复发, 脑电图正常;显效标准为癫痫发作频率减少超过75%, 脑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标准为癫痫发作频率减少25%~75%, 脑电图有改善;无效标准为癫痫发作频率的减少低于25%或没有任何改善, 脑电图为异常。

1.4 统计方法

所有试验数据采用S P S S 1 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2个疗程治疗, 对照组中痊愈5例, 显效7例, 有效3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是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75%;观察组中痊愈8例, 显效8例, 有效2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0%。分析结果可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癫痫不是不治之症,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3], 约有2/3的患儿能通过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来完全控制发作, 完成治愈。但是在癫痫的治疗上, 约有40%的患者未采取治疗, 35%的患者采取了不正规治疗, 只有25%的患者是接受正规治疗。癫痫的发作会对患儿造成较大的危害, 主要有精神障碍、外伤、智力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小儿在癫痫确诊后都会受到很大的心理压力, 会感到绝望, 长期的服药更会加剧。癫痫发作时会出现突然丧失意识跌倒的情况, 可能发生自伤和伤人, 反复的发作也会对脑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影响智力, 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更是会发生突然死亡的情况[4]。

对于该病的治疗, 西医的治疗中试按照发作的类型选药, 尽量选用单一药物进行长期规划用药。对于全身发作可以选用丙戊酸钠、拉莫三嗪、苯妥英钠以及苯巴比妥扑癫酮;对于部分发作可以选用卡马西平、拉莫三嗪、苯妥英钠、加巴喷丁以及非氨酯等药物。服药的时间越长越减小复发的几率。一般认为在停止发作后还需要继续服药2~4年, 再进行2年的药物减量过程后最后停药。约七成的小儿癫痫患者可以通过服药来对病情进行控制, 而对于另外三成无法进行药物控制的可以酌情采取手术治疗, 这类患者中约一半以上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后一般不会再发作。除此外还有免疫治疗、病因治疗以及饮食治疗等方法。

在临床上对癫痫发作的控制, 西药在临床上的疗效是比较明显的, 大量的文献资料显示[5], 中西医结合对于癫痫的疗效也是控制癫痫发作症状。在相关研究中[2], 通常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发作症状与单纯使用西药进行癫痫发作症状控制相对比,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 在这两项指标上,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会更明显, 这样的结论也在本实验组得到证明。西药治疗癫痫疗效得到肯定, 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 如所使用药物的副作用较大, 用药时间更长。许多副作用会明显影响患者服药的积极性, 这点在幼儿患者中更为明显, 如出现头痛、厌食、肝功能受损以及白细胞减少等, 也有患者会出现发热和神经精神受损的情况, 这些都是造成了不正规治疗和治疗终止, 治疗疗程受到影响后就直接导致了疗效不佳。中药的添加就是为了对这类副作用进行抑制和改善。

在中医理论中, 癫痫的病因是由先天因素、劳累过度、饮食异常、头部外伤以及七情所上造成的脏腑失调, 出现肝火旺盛、气滞痰浊以及瘀血阻脑。小儿因形气未健, 神志未定, 容易受外界刺激所致。对于癫痫的治疗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两个阶段来治疗。在发作期根据痰、风、瘀、惊、虚等临床特点来进行分类治疗。在缓解期的临床分型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脏腑功能和气血虚损。脏腑失调涉及到心、肝、脾、肾, 治疗以祛风化痰、活血开窍、养心安神和补益肝肾为主。治疗中着重祛痰, 痰不祛则易神识不清, 重者易混到。对于癫痫发作频繁且长时间治疗不愈时, 需注意脾肾亏损情况。对治疗癫痫的中药进行现代药理分析可发现许多成分中都含有抗电癫痫作用的成分, 可以起到镇静抗癫痫的作用。醒神愈癫汤具有熄风定惊、清热平肝的功效。

通过对该实验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中西医结合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进行西医治疗的对照组,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癫痫有着疗效显著的特点, 标本兼治, 可制止癫痫发作, 也可以作预防用,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凌霞, 黄华, 张本金.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新诊断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8) :924-925.

[2]陈杰.苯巴比妥静注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观察[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2 (3) :78-79.

[3]龙敏跃, 李彩环, 梁翠苗.托吡酯片对小儿癫痫的疗效以及预后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10) :130-131.

[4]农凤秋, 李薇, 陈艳玲, 等.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 2012 (24) :47-47.

小儿癫痫的治疗方法 篇2

中医治疗主要是去除病根,所以治疗癫痫必须要明确病因,在治疗的时候初期主要是去除症状,祛除风、痰、火等实邪,发作间歇期则以治本为主,偏重扶正,从健脾益肾,补气养血等方面下手,可以用来治疗长时间患有癫痫病引起体虚的患者。豁痰开窍,痰迷心窍则神昏倒地,豁痰开窍是中治疗疗癫痫病很常用的一种方法。

小儿癫痫的预防:

日常预防

1、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鼓励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

40例小儿癫痫患者的中医治疗体会 篇3

关键词: 小儿癫痫 ;中医治疗;处方;针灸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08-01

小儿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俗称"羊角风"是由于大脑神经细胞突然、暂时、反复发生异常放电所引起的功能紊乱的综合征候群,一般有意识障碍和肌肉抽搐。在中医学中属"痫证"、"癫痫"范畴,俗称"羊角风"。选取临床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小儿癫痫患者中医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40例小儿癫痫患者,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 1~13岁,平均8岁。诊断均符合小儿癫痫诊断标准[1]。原发性癫痫5例,继发性癫痫35例;表现为全身性发作18例,部分性发作22例;腹型癫痫12例,脑型癫痫28例。

1.2 处方

1.2.1 止痫散: 处方组成:羚羊角粉、雄黄各1.5克,朱砂、蝉蜕、钩藤各6克,蜈蚣1条,牛黄0.6克,天麻、甘草、天竺黄各5克,珍珠0.3克,僵蚕、全蝎、琥珀、薄荷各3克,麝香0.06克。平肝潜阳,化痰止痉。炮制及使用方法:将上药研为细面,混匀备用。周岁以内每服0.5岁,1~2周岁每服1克,3~5周岁每服1.5克,6~10岁每服1克,3~5周岁每服1.5克,6~10岁每服2.5克,均为日服3次,白开水或白糖水送服。珍珠、僵蚕、全蝎、羚羊角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琥珀、朱砂重镇安神兼以活血;钩藤、蜈蚣、天麻、甘草、天竺黄、牛黄息风止痉,清热化痰,清心;蝉蜕、薄荷疏肝祛风止痉;麝香、雄黄开窍醒神。

1.2.2 钩竺饮:清热化痰,息风止痉。处方组成:钩藤、石膏各8克,天竺黄、白芍各5克,大青叶、甘草各6克,僵蚕、连翘心各4克,全蝎2克。炮制及使用方法:水煎服。加减应用:发作频繁者加天麻、蜈蚣;呕逆痰多者加法夏、竹沥;弄舌者用朱砂点舌;便结者加大黄;腹泻者加神曲;尿黄短者加地龙、滑石;口渴者加麦冬、知母;高热不退者用生石膏磨汁调入药液内[2]。发作时配合针灸人中、印堂、间使、合谷、太冲。若针后仍不醒者用隔姜灸人中、印堂。组方机理:连翘心、石膏、大青叶、甘草、天竺黄清热化痰,泻火;白芍益阴养血,柔肝止痛;钩藤、僵蚕、全蝎息风止痉,通络止痛。

1.2.3 抗痫珍羚丸:清热化痰,活血化瘀。处方组成:珍珠、羚羊角、天竺黄各15克,朱砂、牛黄各5克,黄连25克,栀子、龙胆草各30克,冰片3克,白芍75克,胆南星10克,川芎20克,丹参50克。炮制及使用方法:细研、过筛、混匀、蜜炼制成3克重丸。1岁以下每次服1/3丸,每日2次,1~9岁每次服1/2丸,每日2次,10~15岁每次服1丸,每日2次。组方机理:珍珠、羚羊角平肝潜清热;朱砂重镇安神;天竺黄、胆南星、牛黄、黄连、栀子、龙胆草清热泻火,清热化痰定惊;冰片开窍醒神;白芍养血柔肝;川芎、丹参活血化瘀,清心安神。

1.2.4 止痫散: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处方组成:粉葛、郁金、木香、香附、丹参、胆南星各30克,白胡椒(7岁以下不用)、白礬、朱砂各15克。炮制及使用方法: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日服2次,7岁以下每次1.5克,7~15岁每次3克,16岁以上每次7克,30克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若发作次数及症状未见减轻者为无效,应停止用药。若症状有改善者,则停药10天后,继续治疗第2个疗程。

1.2.5 杏仁赭石散: 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处方组成:巴豆霜5克,赤石脂、代赭石各50克。炮制及使用方法:共研末,蜜丸为绿豆大小,备用。成人每服3~5粒,每日3次,饭后服,儿童酌减。

1.2.6 天麻钩藤饮加减:清热涤痰,平肝息风。处方组成:天麻7克,黄连5克,羚羊角1.5克,钩藤5克,僵蚕6克,天竺黄6克,胆星5克,川贝5克,朱茯神6克,珍珠粉2支,琥珀1.5克,芦荟2.5克,薄荷1克,黄芩5克。炮制及使用方法:水煎分服。组方机理:芦荟、黄连清热化湿,以消痰;羚羊角、天麻、钩藤、僵蚕平肝息风止痉;天竺黄、胆星、川贝、朱茯神清热化痰;珍珠粉、琥珀安神定惊;薄荷疏肝,兼散风热。

1.3 针灸:(1)针刺疗法: 全部病例均经脑电图检查后确诊。治疗方法:患者取伏卧位,头颈部取百会、双侧脑空穴、风府、下哑门,背部取身柱、灵台、命门、腰奇、长强。背部穴位均按相应的椎体棘突间向斜上方刺入1~1.5cm,每次留针半小时,10次为一疗程。(2)耳穴刺激疗法:取耳穴神门、心、肾、皮质下、缘中、枕、胃为主穴;痰多者加脾、大肠,抽搐甚者加肝。不发作时用压丸或指针刺激上述穴位每天2~3次,每次3分钟;发作时,根据诊断选取上述穴位,常规消毒耳郭皮肤,左手固定耳郭,并将注射部位皮肤绷紧,右手持吸有盐酸消旋山莨菪碱(654-2)的注射器,细心地将针头刺入耳穴的皮下,抽针芯若无回血则可缓慢地推注药液,每次约0.1~0.2mL,局部产生一小皮丘,耳郭可出现红、肿、痛、胀等反应[4]。拔针后,针眼处可稍有渗血或药液外溢,以消毒干棉签轻轻压迫,不宜重压和按摩,让药液自然吸收。如此两耳交替注射,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注意事项:耳穴注射药量宜小,一般仅需常规肌肉注射量的1/10~1/5就能获得满意疗效;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注意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禁忌事项;首次治疗,注射部位不宜过多,药量应酌减。246例均未口服抗癫痫药物,单纯应用耳穴治疗。

2 结果

治疗小儿癫痫40例。治愈27例,有效13例,治愈率为60.7%,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综合征。痫证病位在脑,其病机有四:痰浊内盛,肝风扰动,气郁不行,血瘀阻滞。病机关键在于痰瘀互结,碍于神识,其标为惊搐,其本在血瘀。治疗上宜标本兼治。治痫散方药组成性味辛苦,多归心、肝二经。辛香走窜,则可上达脑窍;苦则清热泻火除痰。又"心主惊,肝主风",清泻心肝之火热,可止惊息风。诸药合用,镇惊止搐以治标,活血化瘀以治本,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使脑神经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正常,使痫证获愈。

参考文献

[1]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37.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0-262.

[3] 刘艳萍,郭志军. 中医治疗小儿癫痫的研究进展[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1):55-56 .

2014年3月第3期 家庭心理医生

Family psychological doctor

医学影像与检验

医学影像与检验 家庭心理医生

Family psychological doctor

2014年3月第3期

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观察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癫痫患儿98例, 所有患儿均经MRI或者CT检查并确诊为癫痫。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49例。对照组男25例, 女24例;年龄7~14岁, 平均年龄 (9.5±1.6) 岁;病程1~27个月, 平均病程 (13.1±3.4) 个月。试验组男26例, 女23例;年龄6~12岁, 平均年龄 (9.2±1.9) 岁;病程1~25个月, 平均病程 (12.8±3.1) 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纳入标准:根据2001年国际抗癫痫协会的癫痫发作分类及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入组前未进行过任何抗癫痫药物治疗;②年龄3~14岁;③入组前3个月内每月发作频率≥3次;④无其他并发症;⑤无严重药物过敏史;⑥已征得患儿家长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诊断为癫痫综合征的患儿;②严重听力、视力障碍患儿;③精神异常及肝功、肾功、血常规检查异常患儿;④依从性差的患儿。

方法:所有患儿治疗前均行肝、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心肺以及神经系统检查;详细记录患儿体重、身高、临床症状和发作频率;行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或者脑电图、头部CT或者MRI检查。对照组给予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 初始口服5~15 mg/ (kg·d) , 分2次给药, 每7 d加量5~10 mg/kg, 根据患儿病情缓慢增加剂量, 至可完全控制病情或至最大耐受量。对试验组患儿给予托吡酯治疗, 初始口服0.5~1 mg/ (kg·d) , 分2次给药, 每7 d加量0.5~1 mg/ (kg·d) , 每日2次, 2个月内增加到目标剂量5~8mg/ (kg·d) 。根据患儿病情缓慢增加剂量, 最大剂量10 mg/ (kg·d) , 年纪稍大的患儿用药每天≤200 mg, 增加至可完全控制病情或至最大耐受量。所有患儿均每月随访1次, 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

疗效判断标准:①控制:患儿病情完全控制, 无发作;②显效:发作明显减少>75%;③有效:发作减少50%~75%;④无效:患儿病情加重或发作减少<50%。总有效率= (控制+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7.76%, 对照组总有效率63.27%, 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6.68, P<0.05) 。见表1。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6.12%,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1例,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22.4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4.08, P<0.05) 。见表2。

讨论

小儿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神经系统疾病, 其主要表现为肌肉抽搐和意识障碍[2]。癫痫可能是脑组织缺氧缺血、颅脑外伤、脑部发育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因素引起的阵发性脑部异常放电及脑功能紊乱[3]。托吡酯是由氨基磺酸酯取代单糖的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4]。其抗癫痫机制为:①可增强γ-氨基丁酸 (GABA) , 启动GABA受体频率, 加强GABA诱导氯离子内流能力, 以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②阻滞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谷氨酸受体活性, 阻断神经元反复性发作性放电, 抑制碳酸酐酶同工酶。

本研究结果显示, 口服托吡酯的试验组总有效率87.76%, 而口服丙戊酸钠的对照组总有效率63.27%, 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口服托吡酯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两组患儿口服不同药物后, 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6.12%,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1例,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22.45%,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4.08, P<0.05) 。说明口服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不良反应较小, 且多数不良反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减轻或者消失。

综上所述, 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具有良好疗效, 且患儿耐受性高, 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 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晓宇.苯巴比妥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25 (7) :89-93.

[2]沈晶晶.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小儿癫痫的近远期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35 (15) :74-75.

[3]董丹妮.两种药物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51 (11) :355-356.

小儿高热惊厥 能转为癫痫吗 篇5

高热惊厥在临床上以6个月~4岁的小儿较为多见,常在体温上升至38℃以上发病,惊厥发作时间较短暂,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无神经异常体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阵挛性抽搐,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无异常。然而,有些小儿患高热惊厥后,可有经常发作转为癫痫的可能。

癫痫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征,由于脑部兴奋性过高,神经原产生过度放电而出现的短暂性脑功能紊乱。小儿高热惊厥是体温在38℃以上,脑部神经原异常放电引起。临床上将高热惊厥转化为癫痫的危险因素归纳为:复杂性高热惊厥占2.4%;双亲及兄弟姐妹有癫痫病史而出现的高热惊厥病;在高热惊厥首次发作前,合并存在可疑或肯定的神经发育缺陷者。

临床上常把惊厥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发热初期24小时内,体温38℃以上,高热惊厥发作呈全身性痉挛,持续时间不超过10分钟,发作后神志清醒,无神经系统体征,24小时内只发作一次,称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停止后7~10天脑电图正常,很少有转为癫痫的可能。复杂性高热惊厥则在生后6天内或5岁后首次发病,发热后惊厥时间超过15分钟,甚至30~160分钟,呈局限性或左右不对称抽搐,清醒后多有神经系统异常的体征,24小时内反复多次发作,停止后7~10天脑电图有明显异常,容易转化为癫痫。因此,高热惊厥的患儿7~10天后要做必要的脑电图检查,并根据家族史和神经系统的异常体征,确定是否转化为癫痫后遗症。

探讨合理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 篇6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癫患者192例.其中男性患儿101例,女性患儿91例;年龄最小为65天,最大为14岁,平均年龄为(7.85±2.54)岁;病程最短为15天,最长为13年,平均为(6.24±1.26)年。所有患者均通过脑电图与临床症状表现诊断为癫痫,其中临床表现为强直-阵挛发作的有68例,强直发作有58例,阵挛发作有10例;192例患儿的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通过脑电图与临床症状表现确诊为癫痫;②经血常规检验无异常的患者;③肝功能正常的患者;④合并无其他严重疾病;⑤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排除标准:①年龄超过15岁的患者;②身体合并有其他严重的疾病或有肝功障碍的患者;③6个月内有进行过其他抗癫痫治疗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丙戊酸钠治疗,其使用剂量对于10岁以下患儿用量为10mg/(kg.d)进行静脉注射。大于或等于10岁的患儿用量为每天300mg,口服,一日3次。一周后发作未控制或控制不满意的患儿可适当增加药量。

1.3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对患者应用丙戊酸钠后患者达稳态后,一般为用药有5天作用,采取患者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取血清。使用美用美国ABBOTT公司的TDxFLx血药浓度快速测定仪及其试剂盒.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稳态谷浓度.该方法RSD<0.05,回收率约为99%,将所有患者的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划分为<30ug/L、30~50ug/L、50~70ug/L、70~90ug/L、90~110ug/L和<110ug/L六个等级,分别对各个等级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长期随访,所以患者均在用药半年后进行疗效评价。疗效判断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标准。显效表示患者经过用药治疗后其临床发作情况完全受到控制,或发作率减少75%以上;有效表示患者的临床发作率减少50%~75%;无效表示患者临床发作率减少不足50%或发作率有所增加。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小儿癫痫患者经丙戊酸钠治疗后根据血药浓度检查结果进行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当血药浓度达到50ug/L以上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但当血药浓度超过110ug/L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会突然升高。当血药浓度为50~110ug/L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少,详见下表1.

3 讨论

癫痫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癫痫的发作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不平衡而导致,主要与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改变有关[4]。癫痫的发病原因可以分为遗传因素、脑部疾病以及全身性或系统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通过正规的药物治疗可控制约为70%的癫痫发作[5]。丙戊酸钠是一种光谱抗癫痫药物,对多宗癫痫症状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丙戊酸纳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加脑内的神经介质γ-氨基丁酸浓度和选择性的增强突触后对γ-氨基丁酸的反应,从而起到抑制大脑神经系统兴奋的的作用,进而起到抗癫痫的作用[6]。但丙戊酸钠用量通常难以把握,若丙戊酸钠用量较多,血药浓度较高的话通常会大量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引发用药后的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时,其用药必须合理。

本组研究结果可以看,但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 ug/L时,其不良反应发作率相对较低,但其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也相对较高;当丙戊酸钠血药浓度>110ug/L时,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当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为50~>110ug/L时,其临床疗效相对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对较低,因此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治疗窗应为50~110ug/L,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志安,张煜华.托呲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医学,2012,43(2):82-84.

[2]许一帆.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37-38.

[3]邹华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3,(4):49-50.

[4]张临霞.100例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5):74-75.

[5]陈锦珊,杜青云,黄惠丽等.丙戊酸内治疗小儿癫痫血药浓度监测与合理用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7):424-426.

小儿癫痫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为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s E患儿, 均符合癫痫持续状态诊断标准[3]:患儿脑异常电活动持续时间达到或超过30 min, 导致认识、意识、精神行为障碍以及各种形式惊厥发作。其中女性患儿44例, 男性患儿36例, ;患儿年龄4.5个月~14岁, 平均7.2岁;患儿病程为1个月~11年, 平均39个月。其中强直一阵挛发做状态45例, 复杂部分性持续状态型4例, 强直发作状态4例, 非典型失神发作4例, 典型失神发作3例, 阵挛一强直一阵挛持续状态型15例, 单纯部分发作状态5例。诱发因素为药物减量或更换不当15例, 服用足量抗癫痫药物仍然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者15例, 感冒、发热等感染者10例, 停服或者漏服抗癫痫药物者30例, 无明显诱因者10例。80例患者中特发性癫痫患者55例。首次发作癫痫持续状态者24例, 有阳性家族史者9例, 6例颅内肿瘤, 10例颅脑外伤, 11例为病毒性脑炎, 2例为代谢紊乱, 颅内血管病变患者5例。80例s 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辅助检查:80例常规脑电图 (EEG) 检查, 正常者20例, 异常者60例, 其中尖波、棘波30例、阵发性高波幅慢波l8例、弥漫性慢波12例;头颅CT和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9例显示软化灶, 提示脑炎可能, 5例颅脑外伤患者见低密度出血灶, 4例为颅内占位, 3例表现为结构性异常。

1.3 治疗方法:患儿入院后常规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脱水、降颅压;抗惊厥, 尽快控制癫痫发作;及时发现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照组患儿应用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 每次水合氯醛0.4~0.6 mg/kg, 保留灌肠, 每次苯巴比妥20 mg/kg静推, 每次安定0.3~0.5 mg/kg静推, 随后给予维持量。可根据病情反复应用。治疗组患儿同时给予咪唑安定治疗:静脉注射首量可用0.15~0.2 mg, 继续按1~5 mg/ (kg•min) , 用微泵静脉持续泵入, 根据抽搐发作情况调整滴速。维持24~48 h直至发作停止, 随后以每2 h递减1 g/ (kg•min) 至最后停用。

1.4 疗效判断标准:惊厥在4 h内得到有效控制无发作为显效;惊厥在6 h得到有效控制或转为间断发作为有效;惊厥在12 h仍有频繁发作或死亡为无效。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40例患儿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40例患儿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嗜睡13例, 肌张力减低3例。

3 讨论

癫痫持续状态是儿科常见危重症, 年龄小的患儿越容易出现惊厥, 原因是在不同成熟期大脑神经元的惊厥阈值不同, 年龄越小, 阈值越低, 其诱因如更换药物不当, 突然停药, 感染、高热等。其平均病死率均为20%[4,5], 存活者常存在严重后遗症。而非癫痫患儿的癫痫持续性状态则与颅内感染、中毒、外伤、急性脑病、脑血管意外等有关。严重癫痫持续状态发病存在性别差异。

咪唑安定作为新一代苯二氮类药物, 其半衰期短, 有止惊快、起效迅速、的特点。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 在脑组织内弥散, 持续抗惊厥作用效果好, 惊厥不易复发[6]。咪唑安定代谢快, 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不活跃, 其半衰期为1.5~2.5 h, 其作用时间短, 临床上易控制, 不良反应小[7,8,9]。

参考文献

[1]左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35.

[2]蒋莉.大鼠不同成熟期大脑对持续惊厥的耐受性[J].中华儿科杂志, 2011, 40 (7) :429-434.

[3]沈晓明.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390-400.

[4]钟建民.咪达唑仑在小儿急性惊厥中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 2002, 29 (6) :333-334.

[5]赵祥文, 樊寻梅, 魏克伦, 等.儿科急诊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53.

[6]左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35.

[7]黄志, 蔡方成, 钟雪梅.顽固性惊厥发作80天[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7, 12 (1) :49.

[8]Morrison G, Gibbons E, Whitehouse WP.High-dose midazolam therapy for refractory status epilepticus in children[J].Intensive Care Med, 2006, 32 (12) :2070-2076.

小儿癫痫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科室2013年12月-2014年3月癫痫患儿200例, 经临床确诊无遗传代谢性疾病, 诊断标准均符合1989年国际联盟标准及分类方案[2], 将患儿按住院时间单双日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00例, 试验组男62例, 女38例, 平均年龄2.5岁, 对照组男60例, 女40例, 平均年龄2.8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分类、病情及患儿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遵医行为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均接受规范的药物抗癫痫治疗及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 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做好出院健康指导, 并发放自制的癫痫健康教育问卷, 合格率达100%方可出院。出院后对试验组患儿进行定期电话随访等护理干预, 对照组不接受出院后电话随访, 具体措施如下。

1.2.1 建立健全的随访系统档案

科室内设立出院病人随访登记本及电子随访系统, 内容应包括患儿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时间、出院时间、主管医生、出院诊断、出院转归、家庭住址、联系电话、随访时间、随访内容、反馈结果、随访护士, 尤其需记录随访的重点内容和反馈结果, 为下次随访提供依据。

1.2.2 成立随访小组

由1名专科主治医生, 1名随访专干护士组成随访工作小组。随访医生要求有5年以上的专科临床经验, 负责有难度的随访问题。随访专干护士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扎实专科知识的护师以上护理人员担任, 同时应具有较强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最好是患儿住院期间的责任护士, 熟悉情况, 有利于沟通指导。

1.2.3 随访时间的选择

电话随访安排在出院后第1周、第2周、第4周, 以后每月1次。随访时间一般是上午9:00~11:00, 如有白天不适宜随访的家长, 则选择晚上18:00~21:00进行电话随访。每次随访时间在10~30 min之间, 不宜选在患儿及家长进餐或休息的时候, 不能够积极配合, 影响随访质量。如果有遵医行为低或病情控制效果差的, 可增加电话随访的次数, 并随时接受家长的电话咨询, 以便及时掌握患儿的病情。

1.2.4 随访的内容及方法

1.2.4. 1

随访专干护士电话随访前详细阅读患儿资料, 了解患儿出院时和上次随访时存在的问题, 注意有无解答或解决的问题, 在随访前认真准备好明确答案。

1.2.4. 2

随访时首先要亲切问候、自我介绍, 然后了解患儿出院后的康复情况及家长的遵医行为, 如抽搐变化、遵医嘱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发作时的应急处理、避免抽搐诱发因素及预防措施、日常观察要点、饮食合理、生活规律、门诊复查等方面予以指导, 同时解答患儿及家长的咨询, 给予心理支持, 预约复查时间, 最后感谢家长的配合, 并询问家属对医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1.3 评价指标

两组患儿在出院6个月后, 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了解治疗依从性, 评定内容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评定:1是否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癫痫药。2是否避免诱发因素, 包括感冒发热、饮食及生活秩序的管理。3是否会抽搐发作的应急处理。4是否定期复诊。共发出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的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的调查结果见附表。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 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是规范服用抗癫痫药物3~5年以上, 才能减少和完全控制疾病发作。在长期服药的过程中, 必须做到每天按时按量服药, 避免诱发因素, 如果突然停药、换药, 或随意增减药物剂量导致血药浓度改变, 都可引起癫痫发作或增加发作次数甚至引发癫痫持续状态, 也可能发展成顽固性癫痫。因此, 癫痫患儿家长治疗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治疗和转归。

癫痫患儿的治疗过程, 小部分时间在院内, 大部分时间在院外。在住院期间, 有医务人员的护理支持, 全程的督导。但患儿出院后回归家庭, 随着时间推移, 家长的疾病护理知识逐渐淡忘, 再加上长期服药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服药形式的繁琐、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引起的严重副作用及因暂时良好的疗效而忽略了避免诱发因素等诸多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相继出现, 从而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本研究中, 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均接受了系统的药物治疗及护理, 但由于对照组患儿未进行电话随访, 在坚持遵医嘱服药、避免抽搐诱发因素、发作时应急处理、定期复诊等治疗依从性方面明显低于试验组。我们通过定期电话随访, 将健康教育延伸到了家庭, 持续动态地了解到患儿出院后存在的健康问题, 有针对性地予以个体指导, 加强了家长的护理知识, 使患儿及家长感受到了受人尊重与关心, 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更加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电话随访是一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出现的开放式、延伸式的护理服务形式[5]。这种护理延伸式服务使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了患儿出院后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 为患儿家长提供了再学习的机会, 满足了不同人群健康服务需求的多样化, 且其方式经济、快捷, 易于实施, 充分体现了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吉庆, 周国平.儿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644.

[2]林庆.实用小儿癫痫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585.

[3]张艳群.影响小儿癫痫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8, 5 (5) :412-414.

[4]宋光云, 孙秀娟.不遵医行为导致癫痫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行为科学, 2002, 11 (6) :700.

小儿癫痫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9月本院共收治156例小儿癫痫患者, 其中男80例, 女76例, 年龄3~6岁, 平均 (4.6±0.5) 岁。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国际抗癫痫协会的癫痫发作分类及诊断标准。入选标准: (1) 年龄在3~6岁之间确诊为癫痫的患者; (2) 治疗前未使用过其他抗癫痫药; (3) 治疗前3个月内至少每月发作3次; (4) 心、肺、肝、肾功能正常者; (5) 征得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1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 托吡酯治疗组90例, 丙戊酸钠治疗组66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发作频率和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随访时间为6个月。

1.2 给药方法

托吡酯治疗组:起始量为0.5mg/ (kg·d) , 分2次口服, 5d加量1次, 直至加至目标剂量为5mg/ (kg·d) 。

丙戊酸钠治疗组:起始量为10mg/ (kg·d) , 分3次口服, 5d加量1次, 直至加至目标剂量为30mg/ (kg·d) 。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治疗前1个月的发作次数为基础, 和用药后的发作次数进行比较。控制:无发作;显效:发作控制≥75%;有效:发作控制≥50%;无效:发作控制<50%。总有效率=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2]。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采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TPM和丙戊酸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89.39%, 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结果见表1。

[n (%) ]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应用TPM治疗的90例患者中有8例出现了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 不良反应中主要有嗜睡头晕、疲倦、无汗、少汗、食欲低下、记忆力下降等, 随着加大剂量结束后症状逐渐消失;丙戊酸治疗组66例患者中有25例出现不良反应, 占37.88%, 主要为找词困难、食欲亢进、轻度肝功能损害、烦躁不安等。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果见表2。

[n (%) ]

注:与TPM组对比, *P<0.05

3 讨论

托吡酯 (topiramate, 商品名妥泰, Topamax, 简称TPM) 化学结构为2, 3∶4, 5-双-0- (1-甲基亚乙基) -β-右旋-氨基磺酸吡喃果糖。与其他抗癫痫药物的结构式截然不同, 它是自然态单糖基右旋果糖的硫代物[3]。

TPM的作用机制[4]:可以减少癫痫样发放的持续时间及每次发放中动作电位的数量;可增强GABAA受体处的GABA活性;托吡酯治疗浓度与GABA合用比单用GABA可以增加浓度依赖性Cl-流入神经元, 并阻滞钠通道;托吡酯可拮抗红藻氨酸/AMPA谷氨酸受体亚型, 使神经元兴奋性下降, 产生抗惊厥作用。

本研究表明, TPM治疗癫痫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 控制率为55.56%, 与丙戊酸钠治疗组对比,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而TPM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丙戊酸钠组 (8.89%vs 37.88%, P<0.05) 。

总之, TPM在治疗小儿癫痫方面的疗效与传统药丙戊酸钠对比疗效相当, 且不良反应少, 大多数副作用随着加大剂量停止后逐渐消失。但是本研究中样本数较少,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托吡酯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癫痫的患儿随机分为托吡酯治疗组90例和丙戊酸治疗组66例, 托吡酯治疗组采用托吡酯单药治疗, 起始量为0.5mg/ (kg.d) , 分2次口服, 5d加量1次, 直至加至目标剂量为5mg/ (kg.d) ;丙戊酸治疗组采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 起始量为10mg/ (kg.d) , 分3次口服, 5d加量1次, 直至加至目标剂量为30mg/ (kg.d) 。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面的差异。结果:托吡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丙戊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9%, 两组在疗效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但托吡酯治疗组患儿中8例出现不良反应, 占8.89%;而丙戊酸组患儿中有25例出现副作用, 占37.88%,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与传统药丙戊酸比较疗效相近,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关键词:托吡酯,儿童癫痫,丙戊酸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钟伟, 周舍典, 陈逢俭, 等.奥卡西平和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2A) :22-23.

[2]李淑英.托吡酯单药治疗儿童失神癫痫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29) :59-60.

[3]方力华.左乙拉西坦与托吡酯对儿童癫痫的疗效比较[J].航空航天医药, 2010, 21 (4) :464-465.

导医台:手术治疗癫痫 篇10

病因明确者:针对病因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若是因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寄生虫病、颞叶硬化、感染、脑外伤等引起的癫痫,采用手术治疗效果非常好,有效率达95%左右。

病因不明者:首选药物治疗,治疗无效后选择手术治疗。绝大部分(占70%)的癫痫患者通过药物治疗,病情可以控制,不需要手术;但若正规治疗2年以上,病情发作每月仍然超过2~3次,则考虑手术,经手术治疗彻底治愈率可达75%。

上一篇:高职奖学金下一篇:渎职犯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