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对策

2024-05-05

规避对策(精选十篇)

规避对策 篇1

一、技术壁垒的分类

贸易技术壁垒的体系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 安全技术壁垒。

主要是指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为由而制定、实施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主要表现为产品安全认证, 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2. 包装与标签要求。

既涉及到人类、动植物健康和安全的保护, 又涉及到环境的保护。因此将此单列一类。对于前者, 就包装而言, 为了防止外来病虫害的传入, 进口成员往往要求出口方对木质包装采取严格的杀虫、防腐处理。就标签而言, 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对进口商品, 特别是食品标签作了严格的规定。对于后者, 现在越来越强调绿色包装 (也称生态包装或环境之友包装) , 强调减量、重复使用、再循环和可降解。

3. 绿色技术壁垒。

又称“环境壁垒”, 是指一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而采取的限制或禁止贸易的措施。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分系统。

4. 信息技术壁垒。

是指因与贸易有关的信息技术发展不平衡或者信息传递标准不一致而产生的贸易障碍。前者如因特网的技术与普及差异, 后者如计量单位、商品标识的语言或形式与进口成员的习惯不符等。尤其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无纸贸易、电子商务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标准和规范均是发达国家抢先制定的, 必将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越来越高的信息技术壁垒。

WTO各成员国在制订《贸易技术壁垒协议》时共同约定: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对贸易限制作用不得超越某个合法目的所能达到的程度。实行技术壁垒必须遵循国民待遇原则, 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必须在公开、公正、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实行技术壁垒可推动我国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合格评定制度, 促进技术的规范化、生产的标准化, 提高生产效率。但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也有消极作用。发达国家往往凭借其技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实行限制, 制定比较苛刻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认证制度, 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 提高产品的成本, 削弱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在此形势下, 我国产品出口受阻, 严重遭遇技术壁垒。

二、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

1. 由于情报系统不发达, 企业不了解进口国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及认证要求、标签标识要求等而在出口中遇到障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卫生、健康、环境、产品的技术标准, 技术法规也越来越多。而且这些标准, 法规还经常变化。出口企业如果不认真了解这些, 就会使得出口受到阻碍, 甚至蒙受损失。我国企业对进口国的技术限制知之甚少, 在生产过程中又片面追求某种利益而带来负面效应。如农产品生产主要追求数量增长, 对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不合格引发的质量问题, 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2. 缺乏与国际接轨的产品标准, 一方面认证体制尚不健全, 另一方面则是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限制, 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相应要求。如生态纺织品标准、生态食品标准都未能完全确立, 产品标准化生产还远未实施。

3. 对WT0/TBT的游戏规则, 知之甚少。难以参与国际竞争.轻则不能运用TBT协定的优惠政策, 重则一旦违规将受到处罚。一般企业考虑产品如何出口的多, 而对如何运用TBT协定保护自身的利益和最大限度地消除和抵制各种技术壁垒, 研究思考甚少, 往往是遇到技术壁垒, 束手无策, 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4. 因进口国刻意针对设置而产生的。这类技术壁垒是为了限制我国的某种商品的进口而刻意设置的。如日本对我国大米进行103项农残检验, 而对国内市场生产流通的大米都不进行如此多项的检验。

5. 因为技术水平落后, 达不到进口国的要求, 或卫生、免疫处理及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保护达不到进口国的要求而在出口中遇到的障碍。

三、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对策

技术壁垒给中国外贸带来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如何积极面对, 找出对策是扭转现状的关键:

1. 加快技术进步, 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壁垒的存在依赖于先进技术与落后技术之间的差距, 技术差距越大, 技术壁垒就越难以跨越。因此, 从根本上说, 只有通过技术进步, 使我国的出口产品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 才能够有效地跨越各种技术壁垒。技术进步, 一方面需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大量的技术引进。技术引进不但是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先进的管理, 同时也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标准, 并对这些标准进行消化、吸收和提高。

2. 广泛收集进口国技术信息。我国出口商品受到进口国的技术壁垒阻碍, 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信息系统不健全, 通讯手段不发达所致。生产企业对进口国的有关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检验程序等信息收集不全, 或是没有掌握到新的版本,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出口产品生产的盲目性。我们必须加强对发达国家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家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检验程序等内容的研究;密切注意这些国家技术壁垒变化的新动向, 使我们的出口产品适应和满足进口国的技术要求, 避免陷入技术壁垒的陷阱。

3.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与国际接轨。积极措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力所能及地采用国际标准, 清理、修改、补充和完善我国的技术标准。同时, 我国政府应自行或鼓励企业主动参加国际标准 (特别是涉及高新技术的国际标准) 的订立工作。加强国际标准化总体发展动态研究, 跟踪国际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研究新形势下国际标准化的新特点、新问题, 并提出我国相应的应对策略。

4. 调整当前的贸易结构, 减少技术水平低、质量水平低、卫生水平低、污染指数高的“三低一高”产品的生产出口, 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使之与国际标准接轨。

5. 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20多年的发展使我国的总体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低挡、低值的产品已经渐渐失去市场, 许多企业也完成最初的资本积累。这应当是产业结构上一个台阶的时候了。国家应利用各种政策, 引导企业转向高科技, 高性能, 高附加值, 低污染, 低能耗的产业和产品的生产。这些产业在国内成熟了, 壮大了,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就会自然走向国际市场, 而不会再因为技术水平受到限制。并且, 产品的整体水平、整体性能的提高, 有助于提高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整体形象, 这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产品创造世界级品牌,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一方面也减少了一些发达国家因怀疑中国产品的性能而刻意设置一些只针对中国产品的技术壁垒的可能性。

6. 充分利用有关贸易技术壁垒的法律条款。首先, 《贸易技术壁垒协议》明确规定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特殊和差别待遇。这些待遇包括:各成员国在制定和实施本国的技术标准、条例和验证程序时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资金和贸易上的特别需要并规定相应的例外, 以确保其技术标准、条例和验证程序不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造成不必要的障碍;发展中国家的成员国可按照其特殊的技术和社会经济状况制定和实施与其发展需要相一致的, 而与国际标准有差异的技术标准、条例和验证程序;发达国家成员国与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在因技术标准问题产生分歧而进行磋商的过程中, 发达国家成员国应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特殊困难等。

规避对策 篇2

(一)我国外债风险管理微观基础薄弱,外债 企业 风险管理滞后。

由于我国对外筹借中长期外债一直实行窗口制,主要由财政部和 金融 机构对外筹措,然后转贷给企业。这种模式容易弱化企业对外债的责任约束,防范风险的意识相对淡化。据2004年初的权威调查显示,外债企业风险管理状况分为三类:没有进行风险管理的占55%;进行了风险管理,但比例不大、方式单一的占27.5%;进行相对完善管理的占17.5%.本次调查中,约有12%的企业在举借外债时很少考虑外债风险问题;88%的企业在举债时考虑了外债风险,但仅有50%的企业设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外债风险管理工作。其主要原因体现在:

1.企业对外债风险管理意识淡化、重视不够,没有把外债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 内容,对外债进行主动管理的意识不强,责任心差,对国际资本市场变化不够敏感。

2.外债风险管理的措施单一,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全面的管理。未能就汇率、利率、币种及外债与企业的外汇收益是否匹配等多个方面统筹考虑,不能达到优化外债结构的目的。

3.外债风险管理是一个专业性强、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作,而且和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密切相关,多数企业缺乏熟悉国际金融及国际资本市场运作的人才,企业财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不足。

4.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由于计划 经济 下形成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目前 还没有根本转变,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尚停留在简单的资金往来、会计 处理上,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及风险管理处于起步阶段。运用“借低还高”手段降低外债成本比较直观,较容易得到企业决策层的支持。但对诸如交叉货币掉期等外债保值避险工具的运用及效果就比较难于理解和评价。

(二)外债结构不合理,国际商业贷款比重偏大,债务成本高,客观上增加了偿还外债的潜在风险。

在我国借用外债的来源构成中,主要是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前两类贷款一般都具有援助性质,贷款的特点是利率比较优惠、使用期较长。而国际商业贷款属于一般的国际信贷,利息率由市场决定,通常较高,贷款期限也以中短期为主。因此,若国际商业贷款比重偏大,则势必增加债务成本,增大风险。90年代以来,尽管我国政府严格控制商业贷款的增长,但在我国外债中,外国政府贷款所占比重基本没有大的增长变化,而国际商业贷款比重仍然占有主导地位。以2003年为例,国外政府贷款占约13.13%,而融资成本较高的国际商业贷款在50%以上(见表1)。

(三)外债使用效益欠佳,降低了潜在的外债偿还能力。

外债的有效、充分使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增强其偿债能力。关于外债的利用效率,可以用外债的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来衡量。如果gdp增长速度快于外债增长速度,则表明外债利用效率高,偿债能力增强。反之,如果gdp增长速度低于外债增长速度,则表明外债利用效率不高,偿债能力减弱。比较我国的外债与gdp的增长速度(见表2),在1990年至2003年的13年间(扣除2001年),外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的年份有8年,低于gdp增长速度的年份有5年,这说明我国外债利用的总体效率不高,潜在的偿债能力较弱。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加了我国外债潜在的市场风险。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汇率等基础金融变量的波动会导致我国借用外债的单位面临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增加财务成本。这主要包括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外债的汇率风险是指对外举债因汇率波动而引起的损失。汇率风险是通过外债币种结构来传导的。由于外债从举债到偿债之间有一段时间,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变化莫测,因而汇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根据汇率风险 理论,外债币种结构单一的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汇率风险较大。我国外债主要集中于美元和日元,债务负担的风险分散没有很好地体现多元化原则,美元和日元的汇率变化可能造成债务风险,增加我国的债务负担。尤其是日元债务,因其所占比重偏高,而在我国的出口结汇中比重偏低,近年来日元汇率起伏跌宕,不确定性增加,使我国外债承受了较大的汇率风险。例如,1990年至1992年的3年间,我国共偿还日本政府贷款161.7亿日元,若按日元对美元145:1 计算,折合1.1亿美元,比按借款时汇率折合的0.7亿美元多支付 0.4亿美元,债务负担增加了0.6倍。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受到市场利率波动 影响,使借用外债单位增加财务成本或损失了盈利机会。对于借用外债的单位而言,如果在偿还债务时利率上涨,则浮动利率债务的利息成本相应上升,超出了借债时的成本预算;相反,若利率下跌,固定利率的债务无法享受到利率下跌所带来的利息减少的好处,损失了盈利机会。

(五)债务费金配置机制不合理,监督约束弱化,增大了偿债风险。

由于外债管理体制的多渠道和多部门管理,外债的立项、审批、引进、使用多头进行,各部门的权、责、利没有明确,加上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信息交换,外债资金使用和管理缺少应有的监督,形成了外债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混乱现象。首先是外债申报、审批部门只注重向上级分管部门报项目,跑批件,而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很少过问,从而也谈不上监督管理。其次是引进的外债项目,根据不同的部门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专业银行和职能部门的信托投资公司,对引进外资的数量和资金使用方向不能进行统一管理和有效监督,有的地方对本地外资引进的数量和项目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数字,更谈不上有效监督。再次是项目使用单位对外债资金建设性和非建设性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缺少监督,尤其是对外债资金采购设备的质量和价格缺少了解,也谈不上有效监督。

二、中国外债风险管理和规避的对策

从国外金融风险防范的实践来看,对外债的风险管理必须实行双层风险控制,即政府和外债企业协调配合,双管齐下,灵活的协调外债的借人、使用和偿还,达到“成本最低、适度规模,风险最小、效益最佳,按期归还、保持信用”的外债风险管理目标。

(一)强化外债企业风险监管,提高大中型企业的外债风险管理意识。

技术抵制的产生及规避对策 篇3

技术进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对新技术的抵制与反抗是普遍发生的事实,然而在很大层面上却被忽视了。文章对技术抵制的表象原因与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技术史并非是充满着一个个革新的胜利;技术史是技术创新与技术抵制的斗争史;技术进步不是帕累托改进的。同时,规避技术抵制的对策有:开放的经济;合理配置政治权力;拓宽科学认知基础。

关键词:技术抵制;技术进步;斗争;规避对策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5)06020005

在科技史、经济史的著述中,最令人激动的事情莫过于科技发现、发明和突破。但实际上,技术抵制、技术停滞或技术的缓慢前进却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威廉·配第曾说,“发明者发明创造之后,常常会欣喜与自我陶醉,理想化地认为这些创新会被人们所接受。然而,事实正好相反,人们往往不愿意尝试这些新技术,更不必说广泛地使用了。因为这些发明本身并没有经历时间的考验,潜在缺点也并未暴露……因此,当发明者最初提出一项新的发明时,总会受到‘权威人士的左右攻击,能够经受得住这种攻击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1]。历史学家莫里森指出,在整个发明的过程中,人们常常抵制技术变革,因为它是唯一重要的问题和利益所在[2]10。这些阐述说明了,当一项具有优势的新技术出现时,且使用该项技术的边际成本为零时,它仍然有可能不被人们所采用。一些先进的发明创造被摈弃或拒绝,这已是不足为奇的事。只不过,历史记载往往更青睐于技术创新,而忽略了技术抵制。为什么大量的新技术在取代旧技术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呢?对此,我们将予以分析和阐释。

一、技术抵制的表象原因

(一)经济层面

经济原因是产生技术抵制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学家乔尔·莫基尔说道,“我们通常认为,技术进步能够促进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然而,新技术的采用会造成某些群体的福利受损。并且,创新者常常需要对抗那些压制新技术的利益集团的伤害。新技术带来了矛盾的境况:收益呈现分散态势,而损失呈现集中态势。因此,利益受损的人们有可能集中起来,力图抵制与消除技术进步”[3]。一般而言,节约型的技术进步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工人失业的数量。这一观点在李嘉图的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得以清晰阐释。技术进步后,特别是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作后,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劳动力需求量相对减少,造成一些人经济福利的减少与恶化,受损者自然而然地会发起对新技术的抵制。由于经济利益而产生抵制与限制新技术的例子屡见不鲜,如英国的卢德运动,再如2013底美国的反高科技示威游行,其时高科技行业的发展拉大了贫富差距,旧金山和奥克兰市的抗议者们围堵了谷歌、苹果等科技公司员工的班车,至2014年,反高科技企业的示威行动蔓延至西雅图。零散个体可以发起技术抵制,行会组织亦可以发起技术抵制。行会在最初建立时,是为了执行一些正当的功能(如信息交换场所、互帮互助的支撑组织、协调培训等)。然而,在数百年的历史演进中,行会为加强垄断地位和确保自身的经济利益,发展成非常保守的组织。行会羁绊了技术进步致使技术停滞不前。学者赫尔曼·凯伦本茨认为,“为了确保内部成员的利益,行会强烈地抵制新技术、发明者和外部人员”[4]。如作为欧洲最保守的行会之一的印刷行会,它就禁止任何技术方面的革新。1772年,印刷行会还诉诸法律,禁止在行会内使用得到改良的印刷机[5]。综上所述,新技术出现后,旧有机器或旧技能过时、失效。所以,专属技能的拥有者更有动机去抵制那些致使其设备或技术价值降低的任何事情[6]40。

(二)政治层面

一般而言,政府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也会尽力阻止技术进步。Mazur教授谈到,“广义政治活动的一种特殊情况即是对新技术的反抗,通常,这些政治活动也被视为‘特殊利益的政治学”[7]。莫里森指出,“中产阶级把发明视为敌意性的行为,因为他们既有的生活范式被发明所打乱”[2]。政府的长久生存之道是延续惯习与已有规范,偏离轨道的事情都会被极力制止。譬如,日本德川幕府时代,幕府管制了枪支的使用,平民百姓不得私藏武器,这就确保了幕府是唯一的武器使用者[8]。1865年,英国政府认为汽车是危险的,于是通过了红旗法案,规定了汽车的行车速度,使得马车以外的交通工具难以生存,严重阻碍了早期英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说,政府或官僚机构的集权程度越高,实力越强大,技术进步的阻力就越大。在帝制中国时期,独裁政府排斥思想不轨者或政见不轨者,他们更愿意选择一种可控的稳定环境。同样是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天子脚下的宣武门外修建了第一条小铁路,被清政府以“观者骇怪”为由,勒令拆掉。传统中国的技术进步是自上而下的,技术变革会被政治体制消化掉,不会干扰既有的秩序。所以,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政府更有力量,它能够经得住暴乱,经得住技术现状所施加的压力,有更强的忍受经济停滞不前的能力,他们更有可能采取行动阻止技术进步。

技术为政治所限的另外一些原因是许多的技术隶属于公共部门,也就是说,只有获得政府当局的批准,才有可能改变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等部门中所使用的技术。20世纪初,连续瞄准的枪炮是较为先进的武器,美国海军引进它受到了层层抵制,问题的解决是下级官员越级反映给罗斯福总统,反对的力量才得以制服[2]17-44。近年来,疫苗、药物和诊断包等产品的开发在巴西有了显著进展。然而,这些技术的专利审批需要7年,临床实验的审批过程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政府的批复效率无疑抑制了新技术的使用。此外,新技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政府对此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则会加强政治层面的抵制;政府制定的保护国内产业的关税政策,实质上是抵制了国外先进技术,保护了本国过时技术。

(三)社会层面

技术落后的社会更容易抵触外来先进技术。先进技术的引进有时会伴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曾几何时,东方人和伊斯兰人都认为,“我们不需要这些发明”,没有什么要向“野蛮人”学习,其高傲与怀疑的思想态度显露无疑。帝国主义凭借先进的技术,向落后国家推行文化渗透,于是,外来价值与西方政治霸权引发人们强烈的反感情绪[9],一些国家对西方技术的抵制已经成为公开的行为。20世纪60年代,当第一批电脑和计算机控制的机器被推向市场时,德国社会呈现出落后、保守与拒绝的状态,人们想象着可怕的景象——工厂里没了工人,机器人成为就业者的克星。而美国却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便成就了今天它对这个行业的主导地位。

新技术也对我们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环境保护运动和动物权利运动组织发起了诸多的抵制。比如,抵制高效杀虫剂,还有核能抵制等,动物成为人类的占有物。同样,存在20多年的反风电组织,他们基于风电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副作用展开了多种激烈的抵制活动。此外,技术进步也影响了生产力与就业的地区分布。技术变迁后,家庭与作坊(工厂)出现越来越多的空间分离,工人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或从农村流入城市。技术进步破坏了传统社区,不可避免地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满,产生对技术的反抗与反对。总而言之,技术变迁带来了更多全球性风险,加深了人们对现代科技发展模式的质疑和反思,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将会更加理性地对待科技创新。

(四)文化层面

对技术的恐惧与抵制还有宗教信仰方面的因素。努力克服宗教方面的巨大障碍,是技术革新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宗教信仰视周围的物质环境为神圣的、超经验的、超世俗的,视先知们的思想为绝无错误的。文艺复兴时期,在宗教势力的统治下,著名科学家布鲁诺由于坚定自己的信念,宣传哥白尼学说,反对托勒密地心体系,被宗教裁判所处以火刑。当今,麻醉药已经有效地运用于医学,然而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戴维发明麻醉药时却没能运用于临床医学。因为基督教宣扬人活着是为了赎罪,忍耐与承受痛苦的人才能到达天国。因此,麻醉药是禁用的。还有其他的一些宗教,如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希腊正教,对科技创新无任何好感。他们认为,先知们已经早于我们平常人认识、了解了世界,挑战先知们的观点无异于是冒渎圣人,会遭天谴。宗教敌视技术变革与变化,抑制了创新者的激情[6]41。

人们对于新奇事物的抵制还来自于保守的文化价值观。有的科技研究者,由于的思想里存在着一些先入为主的理论知识,导致与一些真理性的科学知识失之交臂。第谷否认哥白尼学说;瓦特固执地拒绝接受高压发动机;1999年,美国火星气候探测器发射失败,因为美国国家航天局的飞行系统使用的是公制单位,而制造太空飞船的工程师使用的是英制单位,工程师们从小接受的文化教育使他们完全排斥公制单位。传统文化总体上趋于稳定与保守,一些叛逆与变化的行为将会招致风险。在古印度,宣传或传播新知识的组织极为少见,一条不可逾越的社会鸿沟横亘在工人和理论家之间[6]41。此外,“印度的种姓等级体系是一种极为僵化保守的制度,个人的归属与成就被囊括在这种等级体系中,革新与创新因此被忽略[10]。而在工业革命时期,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教育家、散文家、诗人组成了文化联盟,从文化及审美的角度表达了对新技术的厌恶社会评论家柯贝特认为新的工业体系是社会不平等和贫困的根源;思想家卡莱尔则批评技术使人际关系疏远;拉斯金、莫里斯和阿诺德的著作则成为19世纪中叶之后日渐发展的排斥技术运动的核心思想。可见,技术的发展与一定时代、文化中的人们的生活分不开,不同的文化对技术的选择有着强烈的文化特色。

技术抵制产生的各种表象因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织与重叠,共同对新技术产生抵制作用。简言之,技术抵制的产生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的、复杂的历史过程。

二、技术抵制的深层原因

不难看出,表象原因是在表面与一般的层次上来探讨技术抵制的。为了对技术抵制作出更加充分有力的解释,有必要探讨其产生的深层因素。

(一)技术变迁的演化观

演化经济学家纳尔逊认为,技术是以进化的方式发展的。1776年,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重要经济思想——市场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实现健康、秩序的发展,这也是经济活动的自组织。自组织系统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如科学、技术、语言、行业自组织系统。自组织系统一般会从混乱无序自动调整到稳定有序的状态。从本质上讲,技术是具有内在逻辑性的,它有自己的进化方向,遵循着一定的演化规律。它在发展平稳后,就会抵制各种变动与变化。而技术创新是对原有范式的改变,类似于生物变异,是不受欢迎的。美国社会学家Barber指出,“科学世界中已建立的科技规则和现存的意识形态对创新的抵制通常是很强大的”[11]。科学哲学家约翰·齐曼则谈到,每个科学家都在他所处时代的世界图景下,通过正规教育和研究经历成长起来,因此他不能欣然赞同与他所学所爱有明显变动的陈述,除非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或预言被完全证伪这样有说服力的事件[12]。从另一个角度看,之所以社会在接受新技术的过程中存在着惰性,是由于新技术会带来社会各方面的冲击,而抵制则延缓了这种冲击。技术抵制产生了内聚力,制约着变迁的数量和速度,稳定着现有的体系。总之,技术发展变迁的演化模式为:技术发展的平稳期—→技术变革(加速进步)期—→技术抵制与技术受阻时期—→技术停滞或缓慢前进时期(稳定时期),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二)技术变迁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是美国经济史学家Paul A David和美国圣达菲研究所教授WBrian Arthur 在20世纪80年代先后提出来的。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社会中技术的演进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习惯”使人们更愿意保有现状,不愿变革。即使有了更好的技术替代方案,既定的路径也很难发生改变,即形成一种被Arthur教授所指称的“不可逆的自我强化趋向”。采用现有技术的收益递增(造成积极的正反馈)就会导致创新锁定于非优的、低效率的技术,并阻止采用好的、优越的技术,并最终造成技术创新的低效率[13]。如QWERTY键盘和DSK键盘之争、Sony Betamax和VHS录像带之争,核反应堆采用非优的轻水反应堆技术,都说明了路径依赖导致技术锁定于低效的、非优的技术,结果是新的可替换的优势技术不能得到推广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前进的步伐。

(三)技术变迁的辩证观

事实上,现有的旧技术和遭受抵制的新技术共同交织促进了技术发展,我们看到了保守观与进步观的辩证存在。尽管技术在进步的过程中受到各种抵制行为的影响,但是,各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在20世纪都越来越快。我们试图从一个古老的辩证观出发看待技术创新与抵制:从长期看,没有什么比成功更失败[6]43。休谟也曾说道,“当艺术和科学在任何国度达到完美境地之后,它们会自然走向衰落或者说必然走向衰落,并很少在它们以前曾经昌盛过的国度里复兴”[14]。技术的发展过程依循了古老的辩证观。技术变革是不均匀的、间歇式的,技术的高创造力只出现在短暂的时期内。从11世纪起,世界科技中心一直是变动不居的。最初,意大利占有了技术上的领导地位;在地理大发现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技术先声;后来技术中心又转移到了荷兰等低地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再后来又转移到法国、德国和美国。所以莫基尔认为,工业革命最初加速了英国的经济增长,但由此而产生的利益群体却逐渐转变为技术进步的负能量,美国随后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各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彼此之间的较量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只要是有一个国家成为科技先导,别的国家也会竞相效仿和追赶。然而,无论哪一个社会,技术进步都为自身的灭亡创造了条件。新技术逐渐转化为旧技术,技术变革的支持者逐渐转变为利益守卫者,且会抵制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所以,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受阻并且创新高峰期过后,

还会有别的国家接过技术创新的接力棒,使科学技术能够持续发展进步。从辩证哲学的角度看,技术创造了最终毁灭自身的力量[6]44。

三、结论与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第一,技术史并非充满着一个个革新的胜利。社会的技术抵制/技术进步=经济因素的技术抵制+政治因素的技术抵制+社会因素的技术抵制+文化因素的技术抵制-技术创新。如果公式结果为正数,则技术抵制或者说保守主义一方胜出;但如果在仅仅依靠市场仲裁的情况下,胜出方为新技术,公式结果为负数。通常情况下,双方的博弈

总是在非市场的情境下进行。现实中,往往把技术的发展理解成一个进步的、改良的故事,辉格主义的理解容易使人步入误区。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是被一个个激动人心的革新胜利包围着。事实上,新技术就像一棵脆弱的植物,它能够轻易地被较小的外部变化所抑制。由于这些抵制的障碍,技术发展有可能会放缓甚至停滞。

第二,技术的发展是创新与抵制斗争的历史。在任何社会中,总会存在着抵制技术变迁的强大力量。从本源上讲,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利用,是人与自然的博弈。实质上,技术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博弈。或者说,技术进步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脑力劳动创新期,自然界的阻力被创新者克服,胜利与快乐激荡于创新者心间;第二阶段是斗争期,创造出新技术后,人们的冷漠、嫉妒和邪恶包围着创新者,更有利益集团秘密或公开地反对新技术。这一时期是创新者与抵制者斗争的可怕时期。新技术最终获得成功的代价便是一些人或多或少的牺牲[15]。技术进步与抵制是一场复杂的、动态的斗争与博弈。

第三,技术进步不是帕累托改进的。帕累托改进是指,假设在可分配的资源固定的情况下,从一种可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使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采纳新技术之后,生产效率得以提高,社会总产出增加。然而,新技术对于社会中的不同群体来说,它并不是帕累托改进。不同群体分配到的新技术所带来的社会产出不同,在特殊优势的技术与不可转换的资本存在的情况下,肯定会有失败者,没有人能够在完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福利状态。也就是说,“无人受害”的标准过于苛刻,现实中很难完全达到。劳动经济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就形成了共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劳动力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者

的需求,压缩了对低技能劳动者

的需求,从而加剧了工资不平等[16]。正是由于技术进步不是帕累托改进,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通过补偿失败者来达到帕累托最优。如在水资源开发时,下游获利地区给予上游受损地区一些必要的补偿,以便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但是,当没有对失败者进行补偿时,就极有可能产生抵制行为,技术抵制是个体最大化自身效用的理性行为的结果。

今天,对于新技术的担忧抵制仍然随处可见,它已是存在于社会的客观事件。

但是,技术抵制、技术停滞与缓慢发展仍然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通过一些对策与措施,可以相对地规避上述问题。

其一,开放的经济环境。技术进步是“进化变化,追求利润的过程”。在开放、自由的经济社会中,技术抵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规避:(1)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可以极大地促进技术进步,遏制技术惰性。(2)机器替代工人的状况,只是一种给被替代者团体带来痛苦的临时的非均衡状态。从长期看,新机器的使用使生产率提高,产品价格下降,消费需求增加,产品产出和人员就业率也会因此而上升,即所谓的新机器补偿机制。劳动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新技术的使用大体上与实际岗位的增长相关,因技术进步被排挤的劳动力可以获得新的就业机会。(3)新机器的使用会导致过时机器的所有者承担一定的损失,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他们可以通过以较低成本购买到能带来较高利润的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弥补损失,同时增加就业机会,即所谓的新投资补偿机制。如水磨坊工厂被废弃后,使用水力的工业家很可能会因此遭受损失,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购买蒸汽技术使本身损失得以补偿。(4)对利益受损者进行补偿。如现代西方经济中的农场资助与福利体系,补偿和安抚了在迅速工业化进程中处于劣势的团体。(5)保持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科技交流与合作。开放和利用外部知识和创意能够促进创新,处于一个全局互动系统中的经济体比单一封闭的经济体更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减少抵制。

其二,合理配置政治权力。政府应当科学分解与合理配置权力,有效防止权力集中掌握在少数人特别是“一把手”手中。技术进步或技术抵制不能仅仅依靠某个领导者个人的判断与决策。总体而言,分权系统比集权系统更能有效推动技术进步,防止技术抵制。通过采取人事分权与地理分权的措施可避免权力过分集中。此外,良好的政治制度是技术进步的牵引器。英国工业革命不同寻常的成功正是其政治结构的函数,政府不支持旨在减缓工业革命进程的任何企图。因此,政府应在维持社会和平安定的条件下,通过要素激励和相关的政策调控促进科技进步。如知识产权保护、科学技术的资金政策支持以及合作研究开发及特许使用权等一些内部机制。针对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因素,政府应加大资金补偿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担保机制,完善救助保障机制。总之,好的政治制度能够提高说服力度,迫使现有既得利益者放弃抵制,促进新技术扩散。

其三,拓宽科学认知基础。社会与文化层面的技术抵制,多是源于人们对新技术不确定性与技术负效应的恐惧、担忧,人们更愿意依循一条保守主义的路径。科学认知基础的拓宽,可以帮助我们减轻这种恐惧与担忧。首先,拓宽科学认知基础,可以获得更多的、不同的有用技术,解决技术负效应的方法才有可能真正出现。而且,新技术的创新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其建构的内容和运行的目的,实现“自然-社会-科技-经济”的共生与发展。其次,拓宽科学认知基础意味着涉及技术工艺中的很多知识已经得到认识,对技术未来不确定性的心里恐惧就会减轻,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相反,如果科学认知基础不扩展,会逐渐拖垮技术增长的态势,技术发展最终进入停滞状态。如对疾病的病原学有了更好的认识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抗生素,而不是采用顺势疗法或者基督教信仰疗法。扩展科学认知基础的途径有:(1)发展与弘扬科技文化,突破保守文化,形成崇尚创新、勇于创新的社会观念,建立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社会制度;(2)大力支持科学研发机构,加大科技基础教育和科技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3)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除了广大科技从业者在科学技术高峰上的不断攀登以及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外,还取决于整个社会对科学技术的价值观。我们应该积极开展民生科普活动,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技术进步。参考文献:

[1]PETTY W.A treatise of taxes and tontributions[M].London: Obadiah Blagrave,1679: 85.

[2]MORISON E,MEN E.Machines and modern times[M].Cambridge, MA: MIT Press,1966:17-44.

[3]乔尔·莫基尔.富裕的杠杆[M].陈小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99.

[4]KELLENBENZ H. Technology in the age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1500-1700 [C]// CARLO M C.The fontana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London: Fontana,1974:243.

[5]DAUMAS M. A History of technology and invention: The expansion of mechanization , 1725-1860[M]. New York: Crown,1979:658.

[6]赵华.论技术进步的抵制及哲学反思[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8)3:9-44.

[7]MAZUR A C.Controlling technology[C]// ALBERT H T.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6th ed.NewYork: St. Martins Press,1993:217.

[8]PERRIN N.Giving up the gun: Japans reversion to the sword, 1543-1879[M].Boston: David R.Godine,1979.

[9]HEADRICK D.The tools of empire: Technology and european imperialism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382.

[10]JONES E L.Growth recurring:Economic change in world histor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103.

[11]BARBER B.Resistance by science to scientific discovery[C]//BERNARD B,WALTER H.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NewYork: Macmillan,1962:539.

[12]约翰·齐曼.可靠的知识[M].赵振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0.

[13]姜劲,徐学军.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研究[J].科研管理,2006(3):36-41.

[14]HUME D.Of the rise and progress of the arts and science[C]// EUGENE F M.David Hume essays: Moral, political and literary.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1985:135.

[15]KLEMM F.A History of western technology[M].Cambridge MA: MIT Press,1964:346.

人才埋没的危害及其规避对策 篇4

一、人才埋没的概念

所谓人才埋没是指成才者的素质和成果没有得到自身或社会的承认, 或被自身和社会否定的现象。人才埋没既有社会埋没人才, 也有人才自己埋没自己。人才的社会埋没就是指, 人才的素质和成果得不到社会的承认, 而这些素质和成果本来可以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 但却未被社会发现或是被否定的现象。人才的自我埋没是指成才者自我意识差, 无法引导自己良好的素质转化为成果, 或者是成才者面对权威成果, 不敢承认或不相信自己的成果, 从而导致人才被埋没的现象。

二、人才埋没的危害

1. 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先进的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而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人才的创造性成果能否被社会发现、承认并运用到社会生产, 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古今中外的科学发展史上, 许多著名的科技成果因为受到当时权威、腐朽势力的压迫, 都无法得到社会承认和支持, 造成人才埋没甚至被扼杀,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2. 阻碍社会的全面发展。

具体到一个国家, 人才埋没会影响到社会的全面发展, 例如综合国力的增强, 社会的安定团结,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等。一个国家的发展建设离不开人才, 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人才遭到埋没, 特别是高精尖人才由于在本国不受到重视而跑到别的国家去发展, 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3. 影响单位的生存发展。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单位群体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 还将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单位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 如何在行业或专业领域占据绝对优势, 从而给单位带来更高的效益, 这无疑是每个单位都想解决的问题。“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但是如果单位不识人才、不尊重人才, 无视人才的创新成果, 最终将人才埋没了, 这对单位必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打击。

4. 不利于人才的开发、使用和管理。

人才被埋没, 肯定是人才开发、承认、识别、使用、人才结构等人才管理环节或是人才自身等任一环节或多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单个问题也会造成连锁反应。例如, 某单位领导不具慧眼, 不识别真正的人才, 而却提拔使用庸才, 致使真正的人才发展受到限制, 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打击, 其成果得不到社会的承认, 单位也无法得到快速发展。 一系列的问题都证明人才埋没会反作用于人才的开发、使用和管理, 从而影响 单位的用人 制度和发 展前景。

5. 不利于人才自身的发展和身心健康。

一是社会埋没影响人才的事业发展前途和身体心理健康。因受到权威势力的压迫、传统文化的负效应、管理非科学化、社会承认主体失衡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人才的创造积极性减弱, 或者中断、放弃其所擅长的领域, 这同时也会给其身心带来不健康的影响, 使其心理蒙上阴影, 不再敢于创新, 甚至由于过度受到压迫, 精神出现问题, 身体健康受到破坏等。二是自我埋没。成才者自己否定自己的成果和素质, 致使自身特长不能得到发挥和展现, 不但影响了自身事业的发展, 兴趣、爱好, 身心健康同样受到抑制。

三、对策

1. 营造“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社会氛围作为一个外在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江泽民讲:“做好人才工作, 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可见, 人才资源是当今社会上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 全国人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 还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 努力营造“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激励他们创造出更多的成果。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的齐抓共管, 将思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用行动来感化人们和人才。应大胆破格录用各种人才, 克服以貌取人、求全责备和各种消极社会思潮的影响。通过良好社会风气的感染和熏陶, 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人才的价值和人才埋没的危害性, 制止并惩罚人才埋没的行为, 尽量减少人才埋没。

2. 完善人才的社会承认、识别、选拔、考核、管理制度, 优化人才结构。

完善的制度保障是人才充分发挥其才能的重要因素。 公平公正的社会承认主体和客观的社会承认标准可以使人才的素质和才能得到肯定, 并鼓励人才不断创造出新成果, 一方面人才可以得到发展, 另一方面单位和社会也获得进步。 正确识别、选拔人才并对人才进行考核, 既是人才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科学合理使用人才的前提。 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从事的工作能不能发挥其特长, 这就需要人事部门对人才认真考核, 并给人才分配其适合的工作, 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合理的人才结构是人才发挥最大效能的关键。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单位团体, 要想不埋没人才、不浪费人才,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对人才进行优化组合和配置, 才能使人才资源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 向人才提供相关物质保障和展才机遇。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 动机起源于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时, 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那么, 人才要想发挥其素质和才能, 就必定要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条件。物质基础一是指日常生活所必备的条件, 二是指其进行科研工作的技术设备条件。人才效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当中。所以, 要建立吸引人才的收入分配制度, 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才能留住人才, 并让人尽其才, 从而有效减少人才埋没现象。除此之外, 还应改革不合理的人事制度, 鼓励人才流动;大胆提拔年轻人才, 并为年轻人才提供更多的展示其素质和成果的机遇。

4. 提高成才者的身体、思想和心理素质。

规避对策 篇5

第一、选择一个理想的国家

出国留学,选择一个理想的国家非常重要,张老师讲到,现在留学行业内很多留学顾问为了完成业绩,多签约家长,就做出不实的描述,所以建议家长多听一些不同国家的不同留学机构的留学顾问咨询,孰真孰假自然就可以辨别出来了,多听多问自然没有错。我遇见过很多家长被某个中介顾问洗脑,把一个国家描述的神话了,家长不听任何人劝告,结果出国后发现,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后悔之后才知道我们给家长选择的路才是正确的,结果就是,还得按照我们的指导转学,多花了很多时间,浪费了很多金钱。所以,家长多听,多考虑,从全方位为学生的前途考虑,而不是只考虑眼前的事情。

第二、留学机构的经营年限很重要

留学机构的经营年限很重要,如果是经营了很多年的机构,可信度相对要高很多。因为任何行业刚起步的前几年最难经营,没有固定的口碑介绍客户,广告房租人工开销巨大,很多新开的留学中介在经营了1年的时间内,是最容易倒闭的,倒闭之后,家长和学生就没有了后期服务,尤其是一些移民项目,没有了后期服务,等于家长的留学移民费用都打了水漂。

第三、考察留学咨询顾问的职业道德

认真考察你的留学咨询顾问是否有职业道德,现在很多留学中介顾问,为了签约客户,靠攻击贬低同行,抬高自己来达到自己盈利的目的。做一个出色的留学顾问,肯定也会是懂得做人的道理,专业的留学顾问是会给家长正确的指导意见,而不是靠贬低同行来显得自己更专业。

第四、考察留学顾问的专业知识

一定要考察留学顾问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很多留学顾问没有在相关国家的学习工作经历,给家长的答案往往和实际中出入很大,而留学顾问为了完成业绩,专门拿同行对比,做出过分承诺,误导家长,给出错误答案。所以,家长想去哪些目标国家,最好咨询一些在目标国家的亲戚朋友的意见,不要都轻信留学顾问的答案。

第五、多查留学相关资料

留学前家长或自己一定要多查一下相关留学资料,如:教育局,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等,有的教育局或者学校在网上口碑很差,很多留学生都被欺骗过,家长多看看真实的资料,不能只听留学顾问的一面之词。比如在百度输入教育局或者学校名字,加一个骗子的“骗”字,就会搜出很多相关报道。

第六、重视国外学校的官方凭证

国外的学校收到学费后都会给一个正式的官方收据,但是有的教育局或者学校没有收据,学生在报税和移民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T2202A税单上的学费金额竟然是0。家长们不知道这些问题会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后果就是,移民的时候会出各种各样的问

海桥国际官网:www.seabridge.vip 题。还有的就是移民的时候是需要法语B2成绩的,有的教育局因为作弊,法语考试资格已经不被移民部认可,家长都可以到网上查查相关信息。

规避对策 篇6

关键词:电信公司;资金管控;风险

在电信公司的具体运行过程中,资金管控体系是其运行的主要环节之一,对于电信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信公司建立和应用资金管控体系,不仅可以使资金在使用与回报方面的整体效率得以提高,还能有效保证电信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有足够的资金维持正常运行,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的严重现象。

一、资金管控体系对于电信公司发展的意义

1.避免资金风险

電信公司在工作中合理构建及应用资金管控体系,可以使其控制、引导电信公司内部的投资方向,确保投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帮助电信公司避免资金风险。科学、合理的资金管控体系可以对电信公司内部的收入、支出进行极为严格的管控,并且可以对公司的所有投资项目进行分析把控,一旦发现有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就会提议放弃投资,避免日后面对不必要的风险。

2.确保财务工作顺利进行

资金管控体系的建立,是与电信公司的财务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财务人员会参与到该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与资金管理人员一起对公司内部的资金链进行严格的管控。在此基础上,电信公司的财务工作才能真正得到顺利开展,财务工作的流畅性与专业性才能得到保证。

3.优化资源配置

资金管控体系在电信公司中的应用,可以促进电信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运行情况及经济效益等,制定符合自身发展方向的资金支出计划制度。这样,资金管控体系就可以确保电信公司的所有资金支出都得到真正落实,实现电信公司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

二、规避资金管控风险的对策

电信公司的管理者与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认识到资金管控体系的重要价值之后,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策略对该体系进行优化管理,具体对策如下:

1.建立管控体制

电信公司若想对资金管控体系进行优化,首先需要建立起合理的管控体制。某电信公司为了对资金管控体系进行合理优化,建立起了集中性较好的资金管控体制。在该体制的指导下,该电信公司各级机构的所有应收款项,每天都要按照之前规定的时间划拨到电信公司总部的账户中。每一个层级的管理机构想要对资金进行支出,需要提前进行申请,上级管理机构在对预算进行审核之后会根据具体的资金支出数额来设定相应的透支额度。在这个额度之下,资金管控体系会根据资金的实际支出来进行自动拨款。该公司在建立起集中性质的资金管控体制之后,就很好地实现了资金的统一管理、统一运作、统一支出,不仅保证了公司内部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对资金管控体系进行了合理优化。

2.双线管理收支

电信公司想对资金管控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还需要对资金支出进行双线管理。所谓的双线管理,主要指的就是将电信公司内部资金的收入、支出进行分别管控。电信公司各个层级的管理机构应当将资金收入进行全数上交,由电信公司的总部进行接收,而各个层级所需的资金则由总部根据资金流的预算进行统一拨付。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资金管控体系对于内部资金的全面管控。

某电信公司的财务工作人员,为了对资金实行双线管理,在工作中分别建立支出账户与收入账户。其中,支出账户主要用于向各层级的管理机构进行款项拨付,收入账户则用于归集各个管理机构具体的营业收入。该电信公司通过对资金进行双线管理,有效防止了款项挪用、私自划拨款项、截留款项等行为的发生,保证资金管控体系得以合理优化。

3.做好资金预算

电信公司想要实现资金管控体系的合理优化,还需要重视资金预算工作。电信公司应当对内部资金的现金流进行实时掌握与分析,对各个层级的管理机构进行资金管理,从而实现对资金的全方位管控。

电信公司在每个月都应当对各层级管理机构的预算执行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其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资金运转是否出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财务人员还应当对预算的完成情况进行目标比例的设定,如果电信公司的资金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超出预设目标太多并出现了比较重大的资金波动,财务人员就一定要立即根据此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控制措施。电信公司的财务人员还需要对资金预算进行合理评价,采取“定性+定量”的评价原则,积极引导各层级的管理机构对自身的经营发展进行统一规划。

此外,电信公司的财务人员还需要对内部预算的完成情况、完成效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财务人员应当在每个月都对预算的完成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向管理者报告并立即进行公开通报,还要督促相关人员进行改进,将这一考核与相关人员的绩效进行挂钩,以此实现资金预算的科学性,确保资金管控体系得以优化。

4.做好经济内控

电信公司还要做好经济内控工作,尤其是在资金支付这一方面。电信公司内部的资金支付,应当主要采取网上转账的方式,在对转账方式进行结算时,要做到以网银结算方式为基本,辅以支票等其它形式。网银操作员应得到授权才可进行操作,并且需要在至少2人的情况下进行操作,避免一人办理业务。此外,电信公司内部还应规定,财务印章、人名章等要进行分别保管,不能保存在一处或一人手中,并且分别做好授权与登记。电信公司的财务人员还需要建立一个登记簿,将所有财务票据进行统一登记、保管,并且票据的存根需要有领用人本人的签字。只有做好经济内控工作,电信公司的资金管控体系才能真正得以优化。

三、结语

电信公司的管理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认识到资金管控体系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如对收支进行双线管理、做好资金预算管理等。电信公司只有真正实现资金管控体系的合理优化,才能让其带动电信公司的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叶.电信公司资金管控体系的构建及完善建议之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

[2]肖彬.电信公司资金管控体系优化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03).

[3]翟伟华.构建资金运营体系提高财务运营能力[J].新经济,2015(05).

[4]张娜.浅谈银企互联系统在电信企业资金内控管理中的实践和价值[J].企业导报,2012(11).

企业规避核心能力陷阱对策探析 篇7

一、核心能力陷阱产生的原因

D·L·巴顿 (1992) 指出核心能力既能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同时企业也会由于核心能力的长期积累而产生一种难以适应变化的惰性即核心刚性。核心刚性就是阻碍核心能力作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的惯性系统。核心刚性的产生, 使其竞争力逐步走向衰退。也可以说, 企业在培育核心能力的同时也可能会为企业布下陷阱。核心能力陷阱的产生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1. 资产刚性。

企业在机器设备、品牌以及与其他企业的依存关系、社会声誉等方面的长期有形与无形的投资, 会形成企业的沉没成本。投资于企业现有核心能力而形成的巨大沉没成本以及建立新的核心能力的学习成本, 会极大地限制企业主动放弃现有核心能力去建立新的核心能力, 从而使资产具有一定的刚性。

2. 制度刚性。

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学习和积累的结果, 深植于独特技能、技术和管理系统、专用的过程和资产以及文化态度和价值观的互动之中。这些因素对核心能力的产生、维持、转变过程的影响是极其明显的。但随着企业的成熟, 企业价值观常常僵化成僵死的规则与制度, 成为范例的信条。因此, 核心能力的转变必然受到原有制度的影响, 显示出一定的刚性特征。

3. 认知刚性。

美国学者马奇 (J·March) 认为,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 决策者倾向于在原有的方案“附近” (即边际) 搜寻新的方案。这种边际搜寻倾向的现实结果常常表现为行为的路径依赖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人们开始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方法、途径, 但是一旦他们发现某种方法特别有效时, 他们就有强烈的动机把这种方法固定下来, 而不再去寻找替代方法。因此, 一旦某种核心能力形成并占主导地位, 当面对新环境或设计新产品时, 企业员工就会很自然地偏向于选择与核心能力相关的过去熟悉的经验、技巧与方法, 不愿再去探索创新, 固守过去成功的一套东西。久而久之, 随着外界环境发生变化, 就产生了认知刚性。

总之, 过去成功的核心能力最终演变成阻碍企业发展的核心刚性, 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要设法克服核心能力刚性给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规避核心能力陷阱的措施

在复杂动态环境中, 企业要想取得持续竞争优势, 就必须规避核心能力陷阱, 对核心能力进行发展和更新。

1. 树立动态核心能力的观念。

企业核心能力总是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管理模式以及企业资源等变量高度相关。当企业现有的核心能力与外界环境不相适应时, 核心能力就会演变成“核心僵化”, 阻碍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产品、技术更新换代日益加快的今天, 树立动态核心能力的观念, 对核心能力进行更新和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2. 组织学习和创新。

在激烈竞争的动态环境下, 由于竞争对手的模仿、新技术的出现、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或政府政策改变等原因, 核心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存在从形成、维持到侵蚀的周期过程, 而且, 这种周期随着竞争的激烈而不断缩短, 随之产生的竞争优势也正在以日益加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又被侵蚀掉。只有通过不断创新, 对核心能力进行更新和发展, 保证在原有的竞争优势被侵蚀之前产生新的支撑企业经济赢利性的竞争优势, 才能长期保持不断持续存在的竞争优势。如下图所示。

企业创新需要以企业员工吸收、交流和共享知识为基础。因此, 组织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企业不断创新, 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通过组织学习, 企业不仅可以提高现有资源、知识的利用程度, 更重要的是, 可以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 改善企业现有资源和知识, 从而持续提高企业核心能力, 弥补缺陷和不足。

3. 虚拟经营。

与拥有互补优势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核心能力不仅可以通过内部积累, 还可以通过外部途径获得。企业或多或少拥有从外部途径吸纳知识 (一方面是资源和能力, 另一方面是机会和信息) 的特殊能力。因此, 企业可以通过将自己的核心优势和非核心优势的环节和业务分清楚, 在此基础上外包非关键的活动 (非核心优势的环节) , 或与拥有互补优势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来弥补企业处于弱势环节的不足, 强化优势能力, 降低核心能力形成与维持的成本以及整个生产经营的费用, 提高整体效益, 并且通过由此而导致的价值活动外部化来摆脱核心能力刚性, 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规避核心能力陷阱, 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面对复杂动态环境的一种必然要求。只有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 才能保证企业基业长青,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傅贤治:企业竞争力结构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J].经济管理, 2001 (12)

[2]李向波元凤江: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及管理问题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1 (2)

[3]邱国栋:当代企业组织研究—管理变革与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PP60~64

外贸企业汇率风险及规避对策分析 篇8

关键词:汇率风险,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计价货币

2005年以前, 我国实行汇率管制政策,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固定, 很多企业选择美元作为结算货币, 无需考虑汇率波动问题, 规避汇率风险意识薄弱。自05年汇改以后,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而是在一定汇率区间内浮动, 汇率波动具有经常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外贸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增加, 如何规避外汇风险, 提高资产质量, 保证预期利润的实现, 是许多外贸企业在经营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外汇风险的概述

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活动中, 未预料的汇率波动, 给外汇资产持有人带来的经济收益不确定, 由货币因素和时间因素构成。前者是指交易活动中涉及两种或以上货币之间的兑换与换算问题, 后者是指在不同时点, 汇价不同。因此存在外汇风险头寸, 发生汇率波动以及结售汇时间差, 是外汇风险存在的必要前提。

外汇风险可分为三类, 分别是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

1.1 交易风险

是指在涉及外币计价的交易中, 从签订合同到债权债务清偿这一期间由于该外币与本国货币汇率发生变化而引起收益或亏损的风险。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外币收付、外币借贷涉及的货币兑换、对外投资涉及的货币换算等交易时, 都有可能产生交易风险。

1.2 折算风险

又称会计风险, 是指企业在对资产负债进行会计处理时, 将功能货币转换成记账货币, 因汇率波动造成的账面价值损失。功能货币是指在日常经济活动采用的币种, 记账货币则是企业编辑财务报表时采用的报告货币, 两者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 在编制报表时要进行换算, 如果经营活动发生时的汇率不同于在编制财务报告时点的汇率, 折算会使报表中各项价值发生变化。

1.3 经济风险

是指由于汇率变动, 引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收入与现金流减少的可能性。收益变化的幅度取决于汇率变动对产品价格、成本等的影响。经济风险一般来源于对经济基本面的分析, 取决于企业对未来一定时间内现金流量预测能力, 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但是,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 在各个外汇风险中, 经济风险最为重要, 它直接影响了企业海外经营效果和投资收益。

2 外汇风险成因

汇率是指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 汇率水平也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根据购买力评价说, 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了水平, 是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 (姜波克) 。根据利率平价说, 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 则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 则本币在远期将升值 (姜波克) 。因此汇率水平受两国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及货币与财政政策、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也决定了汇率波动有经常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 汇率波动会影响产品的成本与价格。中国是出口大国, 外贸企业多为出口企业, 本国货币面临着持续的升值压力。如果人民币升值, 商品的出口价格上升, 而中国企业的外销产品多是买方市场, 在国际上定价能力较差, 市场占有率低。对于一些价格需求弹性大的产品, 出口价格上升, 必定带来出口企业外销量锐减。对于进口企业而言, 若汇率下降, 进口成本增加, 疲软的本币使进口产品的内销价格上升, 如果国内市场对该种产品的价格需求较大, 则进口商的内销量就会减少, 从而影响进口商的利润。由此看来, 汇率变化对于进出口企业都会产生影响。

3 汇率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调整经营策略, 选择正确的计价货币

汇率风险来自货币汇率与利率的变动, 与交易过程中选择的外币币种有密切联系。所以外贸企业达成交易时, 应选择正确的计价货币, 这是一种根本性的防范措施。作为交易的一方, 选择货币的基本原则是“收硬付软”, 即争取出口合同采用汇率稳步趋升的货币计价, 进口合同采用汇率趋降的货币计价;对外借款选择借贷期间趋软的货币, 而对外投资选择将来还本付息时趋硬的货币。但是任何交易都是买卖和借贷双方协商同意的结果, 不能由单方决定, 所以这一措施要结合贸易条件、商品价格、市场行情等综合考虑。应注意的是, 汇率波动有很大不确定性, 软硬之分只是在一定时间内相对而言。企业应该有正确的判断。

所以计价货币对于企业的进出口业务的经营成果、借贷资金的使用成本都有影响, 各外贸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正确的计价货币。

3.2 利用外汇市场的金融业务来规避汇率风险

(1) 选用合适的贸易融资方式, 转嫁外汇风险。包括短期的出口押汇、保理业务和期限较长的福费廷业务。出口押汇是指在信用证条件下, 出口商凭提交与合同相符的全套单据作为质押品交给议付行, 银行审核通过后, 将货款垫付给出口商, 再向开证行寄单索汇, 议付行可以向企业收取押汇利息和银行费用并保留追索权, 是一种短期的出口融资业务。国际保理业务是指出口商以商业信用形式出售商品, 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合格单据, 卖断给保理商, 收进一部分或全部货款。保理商再向进口商催还货款, 如果遭到拒付, 不能再向出口商行使追索权。由此可以看出, 利用这些贸易融资方式, 外贸企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货款, 将收付汇期间的汇率风险转移给了其他机构。

(2) 在外汇市场和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 主要是利用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业务和外汇期货保值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是指在进出口业务达成后, 如果预期汇率有变动风险, 可以在该业务的基础上做一笔买入或卖出该货币的远期交易。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企业对汇率的正确判断, 如果汇率实际变动与预期的不一致, 不做远期可能更有利。外汇期权交易指外汇拥有者可以就将来在约定的某段时间内或某一天出售或购买某种货币, 以商定的汇率预先达成一个合约, 期权的买方需要支付一定的期权费, 买方有权根据实际的市场状况决定是否行权。期权交易是企业支付一定的固定费用来防范未来不确定的风险。

3.3 来往贸易自动弥补头寸

轧低外汇风险头寸是规避外汇风险头寸的另一方法。企业同时进行进出口贸易时, 可以通过调整收付汇的期限, 对冲外汇风险。如果进口商同时进行出口贸易时, 可以选择同种货币计价, 调整收付汇期限与进口贸易相同。用出口外汇头寸轧低进口外汇头寸, 外汇风险敞口降低, 形成外汇风险的自然对冲。这种方法对于我国加工贸易, 特别是进料加工, 同时涉及进口原材料的采购和出口产成品的出口, 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但是在操作有一定困难。

3.4 灵活调节贸易活动涉及的收付汇期限

在进出口贸易中, 从订立合同到信用证的开立、审证、改证, 卖方发货换得提单, 凭提单议付收取货款, 期间有较长的时间间隔, 不同时点的汇率不同, 会带来汇兑损失。作为出口商, 计价货币有上升趋势, 则一定数量外币可换回的本币增加, 外汇收入增加, 出口商可以尽量延迟付款或者推迟发货时间, 在向买方提供信用时, 还可以延长付款限定期限。

3.5 加强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企业不重视产品质量, 以低价取得市场份额, 则汇率变动会造成进口成本增加, 出口价格上升等, 价格优势减小, 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因此我国企业应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 由价格竞争转变为技术竞争, 增加产品技术含量, 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在汇率变化减少利润空间的情况下, 继续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

现阶段我国正在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市场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汇率也表现出双向波动特征。在国际市场上, 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加, 未来汇率波动更加频繁。国内企业特别是进出口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增加, 所以每个企业应该重视外汇风险防范, 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具体所处交易环境, 选择合适的规避措施及工具, 必要时将几种方案配合使用, 力求使自己在可控的风险下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赵岩.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相关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财会研究, 2010, (11) .

[2]王怡岚.进出口企业外汇风险及防范对策[J].河北金融, 2006, (12) .

[3]陈平谷, 永芬.外贸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措施[J].国际商务研究, 2008, (2) .

市场营销中定价风险及规避对策 篇9

一、定价风险类型

定价风险是指企业为产品或服务所制订的价格不当所导致的市场竞争加剧、用户利益下降或企业利润受损的状态。定价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低价风险

低价是指企业为了取得一部分市场并进一步达到长期控制该市场的目的而采用的较低进入市场的价格, 即低价策略。一般而言, 低价有利于销售, 便于进入市场, 容易吸引大量顾客, 提高市场占有率。著名CEO杰克·韦尔奇说:“价格的年代, 向着我们所有的人而来, 如果你不能以顾客认为的最低价格, 将产品售出, 那么你就注定会被淘汰出局。”但定低价并不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产品都行得通。低价风险主要表现在:产品定低价, 本身就会导致企业利润率大大降低, 不利于提高企业投资回收率;低价使企业在价格竞争中价格降低的空间缩小, 销售难度增加;低价会使消费者怀疑产品的质量而拒绝购买;产品订低价依赖于消费需求广泛且较长时间内稳定不变, 而实际上, 消费者需求每时每刻都在变动之中, 因此企业对这种价格的依赖性是非常脆弱的;低价格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 而事实上长期维持最低成本的地位并非易事, 这使得低价策略不太可靠。

(二) 高价风险

高价是指企业将产品价格定得较高, 单件产品盈利较大。高定价的优点表现在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收回投资, 并能获得较高利润;高价可以使消费者产生这种商品是高档商品的印象, 对树立产品的名牌形象乃至企业形象意义重大;在价格竞争中, 高价有较大的降价空间, 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当然, 高价产品的风险同样存在, 主要表现为:高价招致市场竞争程度白炽化, 从而导致高价目标失效;高价为产品营销制造了困难, 因为低收入者会因商品价高而望而却步;订高价也容易使顾客利益受损, 尤其是降价对前期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伤害较大。

(三) 调价风险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价格竞争策略, 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根据市场条件的变化主动进行调价, 即主动变价策略;二是针对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动进行调价, 即应对变价策略。

(1) 主动变价策略。主要体现在企业营销活动过程中, 因外部或自身条件的变化在同行业其他企业尚未变动价格时, 本企业出于自身经营考虑而先行主动降价或提高价格。价格变动主要有三种形式, 其一是由高价往低价变动, 即主动降价;其二是由低价往高价变动, 即主动提价;其三是利润陷阱定价。下面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 主动降价。无论何种原因, 降价一般会吸引更多的购买者, 促进产品销售。然而, 降价也是有很大风险的。降价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 降价可能会使消费者误认为该产品有某种缺陷, 卖不出去了;产品样式过时, 将被新型产品所代替;还会再降价, 等一等再说;产品降价, 肯定是质量也下降了。如果有下一种理解就更糟糕了:企业遇到了财务困难, 恐怕难以维持下去了, 售后服务会遇到麻烦。对已经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而言, 降价使他们心理上受到伤害, 即使再忠诚的顾客也可能调整购买决策。其次, 首先挑起削价竞争的公司会促使竞争者采取自卫措施, 也降低价格以维护其市场份额, 这将引起一场价格战。遭遇恶性价格战甚至是“割喉”大混战, 除了成本最低的企业外, 其他企业将受严重损失。再次, 降低成本的努力会使企业的管理者们更加注重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这意味着企业可能忽视市场上的变化趋势、消费者偏好变化和竞争行为等因素。最后, 可能导致企业陷入恶性循环。由于只注重内部问题, 企业将落后于市场变化, 其产品的竞争力减弱, 又迫使企业再度削价, 进而更加注重对内降低成本的努力, 更加落后于市场。

第二, 主动提价。一个成功的提价决策可以使企业的利润大大增加。提价的风险表现在:会使消费者转而去购买其竞争对手产品或替代品进而导致顾客流失;提价可能导致中间商经营难度增大而使其改变或调整产品组合;提价带来利润招致大量竞争对手纷纷加入, 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使提价所带来的利润变为竞争的成本。

第三, 利润陷阱定价。这是一种以高价高利为诱饵, 设置陷阱, 引诱竞争者进入圈套后, 再以低价击退对手的一种独占市场的竞争定价法。采用这种方法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尽可能地多吸取市场的利润;二是设置陷阱使其他企业也投入该产品的竞争。具体做法是:企业首先为自己独家经营的商品指定一个较高价格以获取高额利润, 当竞争对手看到有利可图, 纷纷转向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时, 采取骤然降价的措施, 使价格低到竞争对手不能维持生产, 需赔本经营的地步, 从而实现战胜对手, 保住市场的目的。企业采用该种定价方法也是有风险的。它要求企业有较雄厚的实力和独特的技术优势, 否则,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难以与竞争对手抗衡, 难以维持价格垄断的地位。

(2) 应对竞争调价风险。应对竞争对手的调价, 一般表现在同质市场上。在同质市场上, 如果竞争者降价, 企业必须随之降价, 否则, 顾客就会购买竞争者的产品, 而不购买本企业的产品, 从而使本企业陷入困境。

二、定价风险成因

定价不当无疑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造成定价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 价格大战

在企业竞争中, 大部分企业对如何开拓一个新市场缺乏战略规划, 往往是一见有利可图, 就一哄而上, 出现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无论是实力雄厚的企业还是财力单薄的企业, 无论是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 还是新冒出的企业, 为了抢占市场, 都奋不顾身地投入到“割喉”大混战。好像是只要不惜一切代价将竞争对手挤跨, 自己就能独霸市场, 从此“一本万利”, 其结果会使自身损失惨重。世界第一家大规模连锁店“太平洋—大西洋”公司在自身缺乏优势的情况下, 推出超级廉价商店, 在美国零售界掀起了一场极为惨烈的削价战, 结果导致曾经欣欣向荣的巨型连锁店亏损累累, 迅速垮台而被其他公司收购。

(二) 定价错位

由于企业不注意市场调查, 没有及时足量地搜集用户、中间商、竞争者等有关信息资料, 不了解自己的产品销售给什么类型的消费者, 或者即将面对什么类型的消费者, 尤其是对消费者需求能力的估计错位, 或者不顾及消费者对价格的认知, 不了解自己将面临什么样的竞争对手, 不顾及竞争对手对定价的反应, 由此确定的价格, 不管是高价或是低价都有可能遭到消费者的拒绝, 遭到竞争对手的抵制、封杀和联合反击, 最终导致企业营销失败。

(三) 国家政策

主要表现为:一是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对企业定价可能带来风险。如国家为了保护资源、节约能源, 促进资源综合性利用, 杜绝资源浪费, 实现代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提高资源税税负, 调整和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使资源加工型企业的成本加大。如铅锌企业, 每吨矿石增加16元的资源税相当于铅生产成本增加3.5%, 锌征税成本增加1.7%。对于铜企业, 每吨增加5.4元的资源税相当于铜征税成本增加3.2%。从而导致原来定价的波动。二是如果某一企业的营销定价活动违反了市场规则规范, 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 必然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 最终导致企业成本上升。三是为了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 推动经济的发展, 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在发生变化。如我国政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实行经济紧缩政策,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 又改为实行经济扩张性政策。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导致了经济形势及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进而也会给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尤其是定价活动带来风险。

三、定价风险规避

企业应识别所存在的定价风险, 测评出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 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即在定价风险发生之前, 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定价风险发生后, 降低风险的损失程度。通过定价风险控制, 企业将可能的损失限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以利于营销目标的实现。具体定价风险控制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以创造适度利润作为产品定价基础

不论采用什么定价策略, 都应以创造适度利润为基础。如果定价太低, 利润过少, 对企业生存与发展非常不利, 而定价太高, 虽利厚但购买者少, 相对的也难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在此基础上, 运用各种方法进一步了解市场、消费者、竞争对手的情况, 然后做出正确的定价。考虑价格与销售数量的相互影响, 寻求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最佳组合状态;考虑价格与资金周转率的相互关系, 寻求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美国的西尔斯公司踏踏实实在为顾客以最低的价格提供最好的商品方面不懈努力, 力图使每一步发展都能盈利。西尔斯公司的宗旨就是公正、诚实、慷慨地对待每一位顾客, 以求得到他们公正、诚实、慷慨的回报。同时还制定了经营管理的三大准则:第一, 通过大宗、现款购买以保证低买低卖, 但是要保证质量;第二, 通过把商品的运费降至最低来减少销售成本, 但是要保证质量;第三, 通过薄利多销来增加总盈利, 但是要保证质量。

(二) 针对顾客需求定价

企业应注重市场调查, 立足于消费动机的分析, 正确估计消费者的理解价值, 站在消费者或客户的角度来确定价格。一般来说, 消费者对于价值高低不同的产品价格的反应有所不同。对于那些经常购买的产品的价格反应较敏感, 而对于那些不经常购买的商品, 消费者相对更关注该产品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例如, 某一家香水公司以名贵典雅著称, 购买者大都是上流社会人士, 这家香水公司为了确实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于是向购买此商品的消费者提出问题, 请他们在下列各项中选一项, 并且限定在五秒钟内做出决定:造型美观大方;香味神秘迷人;价格公道;是上流社会的人的享受。结果以选择第四项的人居多, 而选择第三项者最少。由此可以推知, 消费者主要是以选用这种香水来显耀自己身份高贵, 满足本身虚荣心。根据这项调查结果, 香水公司以高价作为定价策略无疑是正确的, 如果定价过低会有损消费者的身份而遭遇消费者的拒绝。

(三) 时刻关注竞争者定价及价格变动

一般而言, 企业定价的上限是市场需求, 下限是商品的单位成本费用, 在这个价格变动幅度内, 价格具体确定在哪一个水平上, 主要取决于竞争的程度和竞争者的价格。值得注意的是, 面对竞争者的变价, 企业不可能花很多时间来分析并采取对策。实现快速反应的唯一途径是:预料竞争者的可能价格变动, 并预先准备适当的对策。

(四) 建立定价风险防范与处理机制

企业应建立定价风险防范与处理机制, 其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定价风险预防的规章制度, 并督促制度的贯彻执行;二是调查研究相关信息资料, 对客户、竞争对手的信息以及国家经济政策法律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 并周期性地评估定价策略;三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进行定价风险处理演练, 以提高对定价风险处理的应对能力, 使全体员工能主动地思考战略性定价问题, 强化员工的定价风险防范意识;四是在企业出现定价风险后, 由定价风险防范与处理机构统一处理定价风险事件。

(五) 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

最好的竞争是没有竞争。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 就是在异质市场上, 企业对竞争者的价格策略及价格变动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因为在这种市场上, 顾客选择产品时, 不仅考虑产品价格的因素, 而且考虑产品的质量、服务、性能、外观、可靠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在这种市场上, 顾客对于较小的价格差异并不在意。企业可以采取从产品质量、产品款式等方面实现产品差异化战略, 向目标市场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优异服务的服务差别化战略, 通过聘用和培训比竞争者更为优秀的人员以获取差别优势的人员差别化战略, 塑造不同的产品形象以获取差别优势的形象差异化战略等。并将这些差别化营销战略转化为企业的差别化优势, 进而转化为顾客可感知的价值, 从而避开直接的价格竞争, 而转为价值的竞争。

参考文献

生猪规模化养殖风险规避对策研究 篇10

一、生猪规模化养殖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 疫病风险

近年来, 由于生猪频繁调运, 生猪疫病暴发呈现出高频率、高危害、覆盖面大的特点, 常见病种类由四五种增加到几十种。特别是近几年流行的生猪高热症和蓝耳病疫情, 病原污染面大、死亡率高, 给饲养户造成的恐惧心理仍未消除, 影响增养补栏积极性。另一方面, 大部分农户对生猪防疫没有完整计划, 只是在获得疫病流行的信息之后才购买疫苗防疫, 生猪发生传染病的机率随之增加。同时一些病原不断发生变异, 多以并发症或混合感染形式存在, 有的呈现非典型症状, 给诊断和防治带来困难。

(二) 市场风险

育肥猪出栏价格波动是生猪养殖业面临的主要风险。由于养猪农户分散、信息量少, 一般只能根据当期的价格信息决定下一个时期的产量, 加之生猪的需求缺乏弹性, 其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就是经济学中的“蛛网现象”, 表现为一个时期内价格很高, 产量却很小, 而在下一个时期产量剧增而价格暴跌, 如此反复、周期性的波动。

(三) 食品安全风险

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畜牧业投入品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正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安全转变。近几年发生的“瘦肉精”、“红心蛋”、“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触目惊心,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已成为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 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它不仅是保障人类健康,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的需要, 也是农民增产增收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需要。

二、生猪规模化养殖风险成因

(一) 风险认识不足, 防范意识淡薄

受我国传统养猪历史较长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以及从原料、品种的供应到生猪的销售一直有政府的参与和调控, 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比较淡薄, 经常处于盲目的从众心态。而且, 现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 许多规模化猪场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考验, 只有树立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才能保证规模化养殖的成功。

(二) 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和市场信息

我国的生猪产业一直在波折中前行, 尤其是当前, 一旦出现赚钱效应时, 往往形成一哄而上的局面, 许多新上马的规模猪场在严重缺乏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的情况下, 不断扩大规模, 积聚了更高的风险, 同时对国内及地区间的生猪存栏数量、生猪流通数量、猪肉消费量、饲料供应量等模糊不清, 无法及时科学地做出应对策略。

(三) 缺乏相应的风险规避机制

目前, 我国的生猪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规模化猪场在面临市场冲击和重大疫情时往往力不从心, 必须直接承担养殖生产链转移而来的风险, 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和城镇肉食品的重要供应源, 规模猪场缺乏明显的风险规避机制。

三、生猪规模化养殖风险规避对策

(一) 加强疫病防控力度

1. 强化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强化兽医管理体制、队伍与基础设施三方面的建设, 形成以行政机构为核心、以兽医官制度为基础、以技术支持为保障的高效动物防疫体系, 切实做好免疫和疫情监测、疫情发布工作, 尽量降低生猪疫病爆发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引导养殖户做好猪群防疫工作。

2. 建立健全生猪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应急预案, 健全应急指挥系统, 成立应急预备队伍, 做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处置物资储备, 确保组织准备、人员准备、资金准备和物资准备“四个到位”, 提高对疫情的控制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3. 计划免疫与强制免疫相结合

确立“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的防控政策, 把免疫工作作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断加大免疫力度, 提高免疫密度。实行目标管理制度, 业务部门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建立健全双轨双向目标管理责任制。

4. 积极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和完善兽医管理体制, 健全机构、理顺职能、完善机制, 优化重组现有兽医机构,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技术支持三类兽医工作机构, 理顺行政、执法、技术支持三类兽医机构的职能, 改革乡镇畜牧兽医站, 合理划分基层防疫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 逐步建立官方兽医制度和职业兽医制度, 完善动物疫病控制和队伍保障的财政投入机制, 提高动物防疫的工作能力。

(二) 加强市场风险防范

市场风险是一种潜在的风险, 是非人力可以控制或改变的, 但市场风险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根据市场的历史发展规律, 可以对未来市场风险进行一定的预测, 根据预测可以制定出用来降低市场风险对生产经营中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1. 加大对生猪生产的调控力度

对生猪市场采取逆周期的调控政策。在生猪生产高峰阶段, 采取措施减少投入, 引导平稳发展;在生猪生产低谷阶段, 采取措施加大对种猪生产补贴, 减少种猪淘汰宰杀数量, 并采取产品保价回收等措施, 减少养殖户损失;在生猪生产恢复阶段, 抛售库存产品, 平抑物价, 并加大投入, 鼓励发展生产;在生猪生产发展阶段, 采取措施保持稳定生产。

2. 建立预警预报系统

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养殖户心理预期和存栏数量变化, 建立重点养殖户的月度监测制度, 对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监测, 以便及时掌握生猪生产和供应情况, 为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 及时为农户提供价格、供需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 为农户提供科学养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对生猪养殖农户信贷支持等一系列政策, 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3. 建立信息发布和分析机制

对生猪业发展要及时跟踪, 建立起生猪产销信息发布和分析系统, 重点关注母猪和仔猪存栏量、仔猪价格变化及饲料原料市场价格走势情况, 及时掌握其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和周边地区生猪产品价格变化及调控措施, 为正确决策、调控市场提供可靠的依据。做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正面宣传和养殖成本分析, 正确指导广大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

(三) 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1. 加强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产品安全检测

把住生猪产品市场准入关, 实施对生猪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兽药残留、有害微生物、激素残留、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控。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 逐步建立可追溯体系, 从源头上确保畜产品安全。

2. 大力推行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制

生猪产品有毒有害物超标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基地生猪产品质量标准达到出口要求。大力推行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开展农生猪产品产地安全监测和生产过程技术跟踪服务, 不断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 做好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加大对投入品的监督检查力度, 确保投入品安全是保障生猪产品安全产出的首要条件, 严格贯彻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加强兽药、饲料专项整治工作, 加大对各类获证企业年度备案复查力度, 打击非法生产加工企业, 加强兽药、饲料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 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四) 注重提高生猪规模化养殖技术水平

要想保证一个养猪场长期稳定的发展, 需要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1. 选择优良的品种

规模化猪场饲养的猪种应首选瘦肉型品种, 经过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 国外猪种显示出了极强的优良特性, 公猪应以国外纯种大白、长白、杜洛克、皮特兰为主, 母猪以以上品种的纯种猪或以上品种二元杂交母猪为主, 使用三元杂交的商品肉猪较为普通, 往往能给规模猪场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首先, 可以缩短生产周期, 从仔猪出生到90千克出栏, 只需5.5个月, 周转快。其次, 饲料转化率较高, 约为3.0~3.5。第三, 瘦肉率高, 商品肉猪一般的瘦肉率可达58%以上。

2. 采用科学的生产工艺

按照猪的不同生长阶段, 创造适合猪繁殖、生长发育的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 实行工厂化生产方式, 全年均衡生产商品猪。改变农村传统散养习惯, 实行科学饲养的规模化养猪技术, 满足猪的不同营养标准, 将多种原料配合在一起制成全价配合料, 营养全面而不浪费, 饲料报酬高。

3. 加强生猪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上一篇:专项教学资源库设计下一篇:普通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