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管理

2024-06-28

教学教研管理(精选十篇)

教学教研管理 篇1

1. 教学目标

按照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基本要求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科研、评价及学生管理等制度,保障新课程稳步推进。以课程建设、课堂改革、质量保障、特色创建为重点,努力创造新课改理念下的高水平教学。

2. 实施方案

(1)课程建设。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建立并完善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构成的多层次课程体系。研究落实选修课开设内容、方式,形成科学可行的选课、上课模式。挖掘课程资源,编写出版校本教材。采取点面结合(“点”即单独设置研究型课程,“面”即把研究型学习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之中)的方式,落实研究型课程。拓展实践性课程的实施空间,探索实践性课程的实施新模式。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

(2)课堂改进。推行“自主”、“启智”、“高效”的教学新模式,进一步“聚焦课堂”、“决战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并建立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评价指向引领课堂改进。 (1) 教学观念要“五个转变”:由教师权威讲解向引导、合作、互助转变;由学生被动学习向自主、探究、创新、实践转变;由单纯传授知识向“三维目标”转变;由教师是教材的执行者向课堂的开发者转变;由一刀切的课后作业向分层作业、课堂作业转变。 (2) 教学目标要“四个带进”:把尊重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方法带进课堂、把创新带进课堂。 (3) 教学方法要“五个让”:新知让学生自己探索;方法让学生掌握运用;重、难、疑点让学生讨论;规律结论让学生总结;新问题让学生带着走出教室。 (4) 教学组织要“四个多”:多一点预习指导、多一点自习时间、多一些活动空间、多一些提问机会。同时要重点落实“四精”、“四必”和“五统一”,即“精备、精讲、精练、精批”、“有练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和“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练习、统一测试”。

(3)质量保障。全面全程督查,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制度。 (1) 建立以校长室、教学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为核心的多元化督导体系,建立并完善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评价为一体的学校督导组织网络。加强以教科研部门为核心的学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组织学术委员以深入课堂调研、组织学术专题研究等形式,直接参与教学管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教学改进方面的监督、引领和促进作用。 (2) 建立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坚持“发现问题,反馈意见,提出建议,督促整改,引导发展”的工作方针,努力使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完善期中、期末、月考分析制,每次考试结束后,均有教师个体、备课组、年级组、教学处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展开分析,找出问题、形成对策、落实措施。

(4)特色创建。坚持实行“自主”、“高效”的教学模式,推崇兼容并包,不断融合创新,形成教学特色。加强学生实践探究及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显学校实践创新教育特色。

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1. 建设目标

教师队伍建设要体现六个方面的要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并重并举,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比翼齐飞;不跪着教书,用一生备课,有仰望星空的能力,是学生的精神领袖;校内是模范教师,市内是知名教师,省内是特级教师,国内是一流教师;读书品高,研学养心,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智慧方式,让科研成为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有哲学家的厚重,科学家的精深,艺术家的情怀,宗教家的虔诚;时时处处恪守师道,信守良知,心境纯粹,怀着崇高的希望优雅而欢欣地舞蹈,教育路上不走神;立德、立功、立言,唯学、唯新、唯风范,要著书立说,成名成家,让歌者继其声,学者继其志,留一种芬芳文化浸润校园,福泽教育,光大未来。

2. 实施方案

(1)创设愿景。鼓励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校通过帮助教师逐步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引导教师逐步建立起与学校愿景相匹配的个人愿景,实现教师工作态度上在“遵从—投入—奉献”三层次间的上移,提高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指数、魅力指数和创新指数。

(2)创新机制。 (1) 建立教师业务培训进修的管理制度,使教师业务培训进修实现制度化、科学化。建立与国内名校定期互访制度,定期进行校际对口交流互访;建立国内名校研修制度,定期派遣教师到国内名校挂职研修;创造条件,派遣教师到国外参观考察学习,培养教师的国际视野。 (2) 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完善激励机制。对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及发展有引领、值得作为档案留作校史用的著作,学校制定相关政策予以基金支持。 (3) 完善规范性、奖惩性条例的实施方案,加大执行力度,强化过程的监控与反馈改进,努力创设一种既有利于教师个体创造力的发挥,又有利于团队协作的激励、竞争和循环制衡的学校工作软环境。 (4) 建立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征询体系,及时了解教师的个性化需要,使师资培训更加符合教师的个性需要,提高师资培训的有效性。

(3)创建平台。 (1) 教研平台。建立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体四级教研平台,从不同层面开展专题研究、主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2) 展示平台。定期开设特级教师荣誉课、高级教师品牌课、一级教师特色课、初职教师汇报课、新上岗教师过关课,让教师在这一平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4)两大工程。实施青年教师的“青蓝工程”和名、特、优教师的“名师工程”,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三、教育科研方面

1. 科研目标

通过教育科研打造一支优秀的研究型师资队伍,争创省、市科研一流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加强校本培训,完善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结题评审和成果推广工作。重视专家引领和先进教育理论指导,带动全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引导教师针对教育实际从事行动研究、反思研究、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和问题研究,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科研主体。为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搭建平台,鼓励教师总结、交流和推广科研成果,营造实在、实用、先进、精致的科研文化。

2. 实施方案

(1)制度保障。强化各处室、各教研组、各年级组指导本部门、本学科、本年级教师教育科研的职责,在各自工作计划中,确定教育科研阶段目标、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 (1) 实行课题定期检查制度,重视课题研究过程管理。通过课题成果评比、激励和展示等活动,将课题研究常规化、规划化、实在化。 (2) 形成有效激励制度,在重视教育科研质量的同时,兼顾教师教育科研的热情,增加教育科研人员。 (3) 完善教育科研审核制度。以学校之名送审的各类教育科研成果,须经学校相关机构或部门审核推荐;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成果须由教科研部门登记审定。

(2)形成“三助”。 (1) 专家帮助。每学年请不同领域的教育专家作专题讲座,为教师更新理念提供机会。并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联系,根据需要聘请专家来校指导科研工作。 (2) 同伴互助。建立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资料库,通过科研校刊、校园科研网等信息平台,开辟教师教育教学交流空间,给同伴互助架设平台,在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中更新观念。 (3) 学习自助。学校拟定学习书目,建立科研网站,多渠道、多方位提供教育科研信息,让教师自主实现专业成长。

(3)强化“三性”。 (1) 强化教育科研的服务性。在课题申报、研究、结题等环节,在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评比活动中,教科研部门要踏实高效做好服务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实现指导功能。积极建立专项联系,加强与教育类杂志社和教育科研有关机构或部门的经常性联系,为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及发表教科研论文提供机会。 (2) 强化科研骨干的示范性。 (3) 强化教育科研的导向性。引导广大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和德育实践从事教育科研,重视日常教学活动的反思,从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命题研究、中高考研究、教学效率研究、学生研究等方面开展教育科研,其表现形式、体裁式样应丰富多彩,生动鲜明,富有时代性。

教学教研管理档案总目录 篇2

教学程序管理

1、教导处工作计划

2、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3、教师上课制度

4、教研组制度

5、教研组活动制度

6、作业检查制度

7、听课评课制度

8、调课与顶课管理制度 9、1--6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0、1--6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1、1--6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 12、1--6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13、1--6年级班级工作计划

14、学校课外活动计划

15、学校课外活动总结 16、1—6年级课外活动计划 17、1—6年级课外活动总结 18、1—6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19、1—6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20、教导处九月份备课笔记检查记录

21、教导处九月份作业检查记录

22、教导处九月份常规检查小结

23、教导处十月份备课笔记检查记录

24、教导处十月份作业检查记录

25、教导处十月份常规检查小结

26、教导处十一月份备课笔记检查记录

27、教导处十一月份作业检查记录

28、教导处十一月份常规检查小结

29、教导处十二月份备课笔记检查记录 30、教导处十二月份作业检查记录

31、教导处十二月份常规检查小结

32、教导处2015年一月份备课笔记检查记录

33、教导处2015年一月份作业检查记录

34、教导处2015年一月份常规检查小结

35、教导处工作总结

教学环节管理

1、教师辅导学生记录表

2、教师访谈学生记录表

3、教师辅导学生获奖情况

4、语文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5、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6、语文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7、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8、期中检测试卷

9、期中检测试卷分析

10、期中检测成绩统计表

11、期末检测试卷

12、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13、期末检测成绩统计表

14、试卷分析教案

教学教研评价管理

1、城郊学区语文说课基本要求

2、城郊学区数学说课基本要求

3、城郊学区数学优质课评分标准和要求

4、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5、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6、说课评价方案

7、听课、评课评价方案

8、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9、数学教研组公开课归档材料

10、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11、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12、语文教研组公开课归档材料

13、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

14、中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公开课活动影像资料

教研与教改管理

1、校本培训计划

2、校本培训制度

3、有效教学模式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4、班班通培训方案

5、班班通应用培训参训人员签名表

6、班班通应用培训讲稿

7、班班通应用培训影像资料

8、班班通应用培训小结

9、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方案

10、班班通国培教师报名表

11、国培无为德育校长培训

12、教师参加校外教研活动档案材料

13、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材料

14、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获奖情况

15、听课记录

16、《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中年级段实施计划

教学教研管理 篇3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优质的教学质量来源于规范、高效的课堂教学。黄梅县教研室对辖区内的中小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堂教学巡查活动,通过对遍布全县村村寨寨学校课堂教学的巡查,落实了全面开课,优化了教学行为,促进了学校管理,让规范教学成为教师的习惯;每学年1000多节的推门听课,有效地指导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让追求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常态;每学期中小学各学段组织的大型百人百节教学视导活动,对所视导的学校进行地毯式听课,全面了解课堂教学,全方位座谈,深入调研教学管理,进行多角度的学科交流、指导和剖析,促进学校教师进行自我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师的教学研究成为自然。

管理是让学校步入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轨道的重要保障。科学的管理是构建和谐教育,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保证。黄梅县教研室分别以梅政督、梅教办、梅教普、梅教研等字号出台了《黄梅县教学研究暂行办法》、《黄梅县“教研兴教”实施方案》、《黄梅县教学日常行为规范》、《黄梅县领导干部深入教学管理的若干规定》、《黄梅县校本教研若干意见》、《黄梅县校本教研管理若干规定》、《黄梅县考试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突出了教学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共抓教学的合力,让管理科学规范,符合本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领导的一份份报告,一次次讲话,凸显了对教学管理文化的引领和支撑:“走内涵发展之路,强化教师专业成长。”“探索管理模式,保障学校基本生存。”“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性教育均衡发展。”领导们用言行诠释了教学管理的理念,用报告的思想引导了管理行为的跟进,突出了教研的灵魂作用。

评价是管理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管理过程中的评价具有指向作用。有效评价能引领学校的办学思想,调整办学目标,有效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黄梅县教研室形成了评价思想体系,指向全面发展,各学段必须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生源。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怀和尊重,让每个学生不仅在学业上获得发展,同时,在个性、特长等方面也能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完整的教育。教研室还制定了《黄梅县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每学年组织不同学段学科调考,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和诊断学校和教师在教研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定向与优化学校和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和教研行为,促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学校因活动而有生命,教学管理因活动而精彩。黄梅县教研室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多人同上一课,同说一课,同议一课,同反思一课,引导教师学会教育叙事研究,从而热爱教学研究;通过开展优质课评选,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通过进行教研沙龙活动,让教师在平等、宽松的环境中互动研讨,发表自己的见解;运用网络组织教师参与在线研讨,把学习和交流活动推向更广阔的空间。精彩有序的教学活动,彰显的是管理的魅力。每学期各学科召开的教学研讨会议,教研员的一篇篇教研报告,演绎的是教研的智慧。定期开展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开放了课堂,开放了学校,展现的是新课程理念。

作者单位 湖北省黄梅县教研室

高校教研室教学管理创新研究 篇4

一、当前高校教研室管理中的不足

1. 过于松散的高校教研室管理模式

一般的教师都不会坐班, 教师之间只有教研室举办活动才有机会在一起。如果教研室的活动没有开展, 或者开展的时段过于大, 就无法将教师的关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无法提高教师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旦有重要项目, 需要教研室的教师们出谋划策的时候就无法鼓动教师们集思广益, 虽然无法说是一大损失, 但是这也暴露出了这种管理模式对高校教研室的弊端。

2. 科研的硬性指标导致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工作

大部分大学教师在评职称等政策上都会突出教学的重要性, 与科研相比, 提高教学质量中含有许多无法了解的软指标, 但是科研却是明确的硬性指标。这就导致教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在科研课题的研究上, 无法顾忌到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同时学校科研团队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到教研室的成员数量以及教研室的工作和管理, 教师们本来就承担了一定的教学任务, 另外还有申请学位、做课题、外语考试、评聘职称等一系列的压力。教师们分身乏术, 对教学工作也只能采取应付的态度, 这就导致高校教学质量产生逐年降低的趋势。

二、高校教研室教学管理创新研究

1. 拓展教研室的职能, 促进“校企合作”教学的实施

高校教研室不应将重点完全放在教研工作上, 还应重视“育人”工作。高校是培养学生具备就业的能力, 因此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高校教研室可以专业特点为思路, 以企业开做合作办学为机制, 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向实践上落实。高校可在政府的引导下与一些适合的企业建立合作机制, 让教师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导学生, 同时也有利于一些专业的最新技术和高校教学更新接轨, 这种方法既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又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促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

2. 强化高校教研室的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教研师资队伍的建设就必须打造优秀的教研室团队, 通过明确定位教研室设置, 完善教研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构建一套健全的教研室管理体系。同时, 提高高校对教研室的资金投入水平, 划分教研室的各项职能, 分化出教研室主任等职位附加岗位工资的待遇, 协调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比重, 促进两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 以此来提高高校教研室的师资力量, 以及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高校的教研室主要是为学生服务的, 是高校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为主要改革途径, 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以课程教学和本专业建设为平台来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最终目的来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组织机构, 而是在完成各种教学任务的同时推进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科研和学术交流等, 这也有利于提高教研室在高校中所占比重。

3. 建立教研室规章制度, 健全教研室管理体制

推进教研室的规范化管理就必须构建一套完善、切实有效的科学化管理体系。完善高校教研室管理体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根据我国《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法规, 促进广大高校教师正确教学观、人才观方面的建设。 (2) 拟定一套严格、详细、完善的高校教研室管理制度, 在明确的规章制度管理下来提高教研室的管理水平。如学生评教系统的建立, 这有利于教师激励机制以及竞争机制的建立, 将评教系统的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利益系在一起, 这种途径充分体现出高校管理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3) 在学院、学校以及教研室三者之间建立有效的对话机制。高校教研室不同于学校教学机构、科研机构同行组建的部门, 教研室的实践性和专业性是其他管理人员或教学工作者都无法取代的。给予教研室成员参与决策的资格, 这有利于高校民主化决策工作的落实, 同时保障决策科学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参与教研室工作的积极性, 发挥出教研室对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作用。

综上所述, 高校的基层管理模式应走改革创新之路, 这条创新之路可在原有的教研室管理方式上进行变革和创新, 也可寻找另一种管理模式进行替代。以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为基准, 在共同的目标下, 提高教师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 进一步落实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晓星.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教学教研管理 篇5

根据教育局的“检查反馈意见表”和中心小学的整改方案,结合我校的实际,制订此整改方案。

1、紧紧围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依据《汕尾市教学教研常规》和《海丰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修订稿)的工作要求,认真抓好教学工作过程和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大力推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严抓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保质保量上好每节课,杜绝私自调课、挪用课程、旷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堂等现象。着力提高备课质量,杜绝网上下载打印教案,提倡手写教案,并在课后撰写教学反思。同时做好两个常规工作资料的积累归档,尤其要重视教师业务档案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同时,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坚持“教研促课改,课改促质量”的方针,立足校本教研,突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我校将按汕尾市校本教研的工作要求,结合教学实际,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具体化,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体现到课标、教材以及考试评价中。不断增强教师的教改意识。健全学校的学科教研组,认真开展具有开拓性、探究性、实效性的校本教研活动。我校争取在本学期有课题立项,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培养研究型教师。

4、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关注教师的主导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根据中心校的安排,我校设第九周为教学开放周,为教师听课评教、切磋教艺搭建平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求全体教师和班子成员的听课、评课的节数在20节以上。

5、继续坚持教学“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6、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把“有效教学”打造成“高效课堂”。

7、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学教学常规工作的过程性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和落实措施,注重反馈整改,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精细化,提高学生学习效能。实行教学教研月检制度,每月对教师日常教学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考核,教导处将检查情况写成书面小结并向教师公开反馈,对做得好的予以表扬奖励,对存在的不足敦促落实整改。

8、加强学生作业监管。要求各任课老师在认真做好各科书面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同时,重视抓好各年级《金牌学案》的随堂同步训练。同时要对学生的一些作业和作文进行二次批改,计入作业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校本教研的管理策略 篇6

关键词:校本教研;管理策略;基础;平台;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教研方式的种种弊端便逐一暴露出来: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教、学、研脱节等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急切地呼唤着教研方式的变革。在此背景之下,校本教研应運而生,并迅速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在校本教研的实施过程中,尚存在内驱力缺乏,形式化、浅层化现象严重等诸多的问题。事实表明,加强校本教研的管理已刻不容缓。

笔者以为,校本教研的管理应围绕着提高校本教研的参与面和参与度,着力在校本教研的推进、指导、规范与服务保障等方面开展工作。

一、夯实两个基础

要确保校本教研务实有效、持续规范地开展,就必须夯实两个基础:一是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内驱力;二是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保障,二者不可偏废。

“为了老师,依靠老师”是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没有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所谓的专业引领也只能是“徒劳”。因此,作为校本教研的管理者,首先要做好引导工作,千方百计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内驱力。在当前形势下,既要让教师切实认识校本教研的意义,尤其是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又要帮助教师树立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认同感,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现实矛盾,以唤起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激发他们参与校本教研的内在需要和动机。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要使校本教研成为一种长效机制,仅凭教师自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章立制,使之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规定性行为。完善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校本培训制度、自主学习与反思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课题管理制度、评价激励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既有利于推动校本教研步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又能使校本教研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不可或缺。需要注意的是,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的拟订应与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相结合,以充分利用政策资源,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同时,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以保证制度的认同度。

二、打造三级平台

打造协调统一的学校教研室、学科教研组、教师个体三级校本教研平台,有利于实现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大核心要素的统一和整合,使它们互相补充、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

学校教研室是校本教研管理与服务的平台。其主要任务是:推进全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拟订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规划并组织校本培训活动;组织开展各种竞赛、展示活动;加强对外联系,为本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寻求专业引领;进行课题研究的管理与指导,规划和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指导和督促各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进行考核与评价;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寻求资金支持和其他保障服务。

学科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互助与交流平台。其基本任务是:加强引导,调动组内成员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组内团结,培育对话、协作、互助的人际关系,促进同伴互助,构建发展共同体;组织本组教师开展业务学习与专题研讨,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团队;组织开展组内的公开课、研讨课,落实集体备课、经验交流、说课、观课、评课等常规教研活动;组织本组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执行学校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等。

教师个体是校本教研的实践与反思的平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每一位教师都应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的洪流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三、构建基本模式

华而不实的形式化、敷衍应付的浅层化是校本教研的大敌,因此,校本教研的管理应特别注重活动过程的规范,在“实”上下功夫。在当前,构建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并对其操作程序进行必要的规范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专题培训模式:专题培训是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引领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目的的全员培训活动。其操作程序为:需求调查—确定培训内容—制订培训方案—实施培训—考核评价。

主题研讨模式:收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疑难,梳理形成教研组的“问题菜单”,然后从中选择某个问题作为研究主体,布置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自主研修学习,最后进行讨论交流,从而解决问题。主题研讨模式的操作程序为:建立问题菜单—确立研究主题—教师自主研修—集体研讨交流—教学实践检验—总结提高。

自修反思模式:自主学习与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建构自修反思模式,旨在引导教师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以提高理论水平,更新教育理念,积累实践经验,实现专业成长。自修反思模式操作程序为:确定学习内容—开展自主学习—对照反思提高。实践证明,要把自主学习与自我反思落到实处,进行任务驱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教学反思等。

集体备课模式: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重要教研形式。其操作程序为:确立课题—独立备课(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课堂实施—反思交流—修改完善—资料保存。

课例研讨模式:利用教研组内有老师参加合格课、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等机会,组织以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为重点的集体研讨活动。其操作程序为:确定课题—主讲人备课—组内说课—集体研讨—修改完善教学设计—主讲人上课—反思与评课。

课题研究模式:课题研究模式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一种校本教研模式。其基本程序为: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形成研究成果。课题的来源可以由各研究小组从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筛选产生,也可以是学校承担的研究课题分解产生的子课题。

校本教研的内容丰富多彩,其操作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一位校本教研的管理者,都应从实际出发,积极构建与实际需要相符合的校本教研模式,以推动校本教研向纵深迈进。

参考文献:

[1]毛小明.浅谈校本教研内动力的激活[J].教师之友.2005(1):20-21.

[2]吕吉.论校本教研管理的有效策略[J].滁州学院学报.2008(6):87-89.

教学教研管理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教研活动

1 基于教学管理视角发现高职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1) 高职院校考虑得较多的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 即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际中的教学问题, 从而达到改进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而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教学实践和从事的教学工作的研究不多, 从教学管理人员、系的教学管理工作总体的角度出发, 为教研活动做一个总的策划、安排, 从而达到预期的改革要求, 同时也使老师们从一系列的活动中各方面都有收获: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团队合作精神也逐渐高涨等的研究更是空白; (2) 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落实不够, 活动时间往往被别的事情占用, 理论学习离课堂实际太远; (3) 教研活动往往是“一言堂”, 任务布置多, 深入研讨少; (4) 主题研讨会少, 以校为本的教研更少, 领导参与不多, 骨干教师所起的引领作用有待提高; (5) 老师听课, 只是应付式, 教学稍差的老师总也提不高; (6) 专业合作精神较差, 有任务都是教研室主任的事与其他人员无关, 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等。

2 组织基于教学管理视角的高职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怎样策划组织才能给老师以真实的收获”是教研活动一直以来反复思考琢磨的问题。教学管理在基层的组织形式即是教研活动。高职教育教学是基于职业岗位实践需要的教学活动, 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教学范式, 教学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而需要延伸到教学管理层面。高职教研活动的主题是通过改进教学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向而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从教学管理工作总体的角度出发, 为教研活动做一个总的策划、安排, 使单个教师的教学活动融入从一系列的教学管理活动中, 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教研活动的目的是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指向而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 而立足校本教研更是我院进行教研活动的主题, 通过校本教研研究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实践智能、提高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是我们开展教研活动的实质, 因此教研活动“怎样策划组织才能给老师以真实的收获”是我们一直以来反复思考琢磨的问题, 为此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教研活动的方式、方法成了系级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为了克服以往教研活动中出现的活动流于形式、老师听课应付式等现象, 笔者对教研活动做了一系列的策划与改进, 从而使教研活动开展得更有实惠性与实际性, 并且本研究将为教研活动的策划与改进作出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

为了避免以校为本的教研少, 领导参与不多, 骨干教师所起的引领作用有待提高的情况, 我系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实践、研讨改善这种局面, 即由各专业骨干老师上公开观摩示范课, 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及全体专业老师参加了这个观摩活动。目的是:给教学方法欠佳, 总也抓不学生眼球的老师起一个示范的作用, 从中可以借鉴、模仿, 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但这个活动结束后, 我们发现对老师的触动不算大, 毕竟别人上的课与自己的不一样, 当然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所以“老师听课, 只是应付式, 教学稍差的老师总也提不高”的现象还是存在。怎样才能让这种情况得以改善, 让听课起到真正的作用, 经过讨论、研究, 我们决定让每一个老师都动起来, 于是从基本的备课入手, 唤醒老师的工作热情, 我们在全系范围内举办一次由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我的第一 (下转第248页) (上接第208页) 堂课PPT大赛”的主题策划活动。为了进一步让老师深入到“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 即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际中的教学问题, 从而达到改进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们策划了题为:“改进教学发展自我, 为自己而研究, 在研究自己的‘教、学、做’一体化”为主题教研活动, 目的是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在微观课程改革环节, 重新审视和修正教学方式和方法, 真正抓好教学质量的提高。

3 组织基于教学管理视角的高职教研活动的分析

这个活动布置后老师们开始并没有任何的表现, 只是默默地接受任务, 静观管理人员的动向。活动的收获: (1) 创设情景, 项目教学,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差别, 教师根据所教模块的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是一套重自主、重交流、重实践、重创新的教学模式, 每一模块的教学, 都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在行为上实质性的改变需要有效的指导、及时的沟通和必要的交流与探讨, 而团队活动可以促使这个目标的达成。以团队活动助教师间共同学习与成长氛围的形成, 靠榜样的带动建立教师课程改革与开发能力自我培养机制, 以此克服“请进来”或“送出去”的外部条件限制。团队活动能有机会使示范教师个体的改革探索变成团队教师共同的研讨、反思、改善、提高, 教师间彼此互相学习, 促进课改实践活动的全面顺利开展。

经过开展“教学做”一体化观摩示范课程的活动及举办针对性的讲座, 也经过半个学期的观察了解, 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 从而更好地与学生相处创造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新的教学观念、新的学生管理模式, 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吸引力。这种以课例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的校本教研方式, 让老师们在“看别人的课堂, 想自己的课堂”的反思中深度倦入, 积极地亮出自已的想法和做法, 强调了问题的研究在实践中进行, 同时也针对在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加以帮助、引导。让老师们在现实经历与情感中得到体验;在问题中获得概念, 理解概念, 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内隐语言, 从而使老师对课程的理念有进一步的深化, 也因此生成对校本研究的实际内容的保证。

由教学管理人员直接策划、参与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 目前国内还较少, 本院也是先例。为高职院校建立推行教研活动策划与改进提供了实践依据, 之所以要由教学管理人员来策划, 是因为教学管理人员站的位置要高点、眼光会全面点, 是站在整个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而教研室主任只是站在本专业的角度来考虑的。通过教学管理人员对教研活动的一系列策划、安排, 不但使老师们从中不断吸收、不断提出进步, 也推进本校教学管理改革。

参考文献

[1]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5.

[2]陈彬.教育质量督导与评价[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3.

浅谈教研室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篇8

1 提高认识, 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教学档案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涉及面较广的资料, 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 原始性和真实性。教学档案是教研室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思想、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等方面的真实历史记录, 是最原始、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 来源广泛性。教学档案有的来自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员, 有的则来自教学管理人员。它源于教学实践, 在教学活动中形成, 是教研室整个教学工作的记录。 (3) 系统性。教学档案应当能系统记录教学活动全过程, 从侧面反映教学管理水平和学员知识掌握水平。

鉴于教学档案的复杂性, 笔者所在教研室于2003年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生理学教研室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并在全校18个单位推广使用。实践证明, 该系统持续保留了教研室所有教学相关信息化素材并归档有序, 保证了教学档案的完整性, 是本科室建科以来教学档案管理的最好阶段。

2 加强管理, 高效完成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

教学档案是教研室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真实衡量学科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它的系统性、真实性和综合性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档案管理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有2种, 一种是时间分类法, 就是将材料按其形成时间分类排序;另一种是内容分类法, 就是按材料的具体内容分类。本教研室采用内容分类法, 将教学档案分为32个条目:教研室情况, 教学计划, 教学日历, 教学大纲, 教学制度, 教学改革, 教学成果, 教学论文, 教学试题, 教学总结, 教学奖励, 教学研究, 教学课题, 教学课件, 评教评学, 继续教育, 典型教案, 编写教材, 集体备课、预讲, 教学联系会, 学员课外科研, 听课记录, 新教员培训, 高职授课, 实施计划, 学员问卷调查, 教学工作量统计, 教学课件, 考试成绩, 考试题库, 课程标准, 其他。根据上述条目将各种教学资料分类归档保存, 便于日后管理和查阅。

教学档案的收集是一项持续性工作, 必须依靠平时的积累, 要实现教学档案的全面管理, 就需要专人分管教学档案工作[1]。笔者所在教研室一般由教研室教学秘书专职负责, 教学秘书由教研室教员兼任。教学秘书要在熟悉教学活动各环节的基础上, 及时检查并督促各位教员将各教学环节中形成的教学材料上交, 并进行排列、登记、分类、统计等工作。教研室主任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 应全程监督和定期检查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以保证教学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教学管理人员的态度和自身素质是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就必须做好以下3项工作。

2.1 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教学档案的收集、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 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有忠于职守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刻苦钻研档案管理相关业务知识,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牢固树立教学档案必须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思想, 不断提高归档、整理、编研等方面的工作水平, 使教学档案在面向教学、科研及未来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2 及时收集

教学档案的产生与日常教学过程密切相关, 因此, 需要在平时下工夫, 教研室全体人员上下协作, 将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材料及时上交并分类管理, 防止材料遗漏或散失。

2.3 定期检查

实行教学档案定期自检自查制度。教研室领导定期对教学档案进行检查, 这不仅可以督促教学档案管理人员, 也可解决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 综合利用, 发挥教学档案的应有作用

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的意义就在于其应用价值。

(1) 教学档案对教学工作的重要参照作用[2]。教员在备课、撰写论文和专著时, 需要借鉴和查阅以往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以提高现有工作水平, 这就需要查阅、利用教学档案。如教员备课时可参考“典型教案”, 修订教材时可参考“编写教材”, 规范教学行为和制订教学计划时可学习学校下发的“关于教员任课资格审核的通知”和“课程标准”文件等。

(2) 教学档案可用于教学评估的参考依据。教学评估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等院校综合实力的全面评估。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水平评估的基本考察点, 可以说, 教学档案是否完整和充实, 反映了一个学科的整体水平[3]。教育部专家在教学评估中, 所采用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改革等7项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评估指标体系各个条目的评分都以教学档案为评分依据, 其中每个条目内容都是教学档案的具体体现。教学档案是学科发展的“年轮”, 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历史见证, 是衡量学科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根据教学档案对学科进行评估是最有力的说明。

(3) 教学档案是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教学档案是师生员工在教学活动中积累的大量丰富的经验记录, 具有覆盖面广、专业知识层次深的特点, 是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如根据以往教学检查结果, 针对性地提高学科水平;分析学生成绩, 客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集体备课和预讲, 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等。

教学档案是衡量教研室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教学评估、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教研室档案管理工作可促进教研室更有条理地开展工作, 及时总结教师的工作成绩和教学研究工作的经验, 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另外, 教学档案使教师考核有据可循, 可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 教研室教学档案的收集、分类和管理工作必须是教学单位的重点内容, 对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姜茹, 南鹏娟, 李晓辉.搞好科室教学档案管理的几点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 2000, 2 (专) :28.

[2]徐义武.教学档案在高校教学评建中的作用[J].工会论坛, 2008, 14 (5) :114~115.

教学教研管理 篇9

( 一) 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教育作为以后总职业教育, 其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 使其能够面向管理和服务、面向生产、面向基层的职业岗位,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满足部分学生追求高等教育的要求。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活动难以顺利进行, 学生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院校, 这样学生往往难以有效接受高职教育的理论知识, 无法满足社会对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此外, 高职院校新生无法较好适应教育教学的方法, 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心理和个性进行细致全面了解, 坚持 “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的教学态度, 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编选, 确保教学方法和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只有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 才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让学生感受到高职教育的重要意义, 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促进高职教育的良好发展。

( 二) 有利于促进教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职教师管理一般指的是高职院校以相关的教育法规以及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为依据, 制定相应地教师管理制度体系, 充分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 有针对性组织教师开展管理活动, 将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充分有效发挥出来。这样能够保证教师能够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实现育人目标, 促进高职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教师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能够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有效解决教学问题,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 形成良好的教学态度和教学习惯。因此, 积极开展高职教育活动, 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人际关系与沟通管理, 职业道德管理, 工作团队管理以及日常工作管理, 还能够为教师的奖惩管理以及绩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促进教师管理工作的顺便了开展。

( 三) 有利于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和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在知识经济时代, 教师更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就目前而言, 高职教师没有升学压力, 其往往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体现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地位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尊重。而加强高职教研活动的管理, 能够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充分挖掘其潜能, 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能力, 奠定其在专业领域中的地位, 实现自我的价值, 促进自我约束和管理, 提高教师管理的实效性。

二、基于教学管理视角下高职教研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 一)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 目的不明确

一般而言, 高职教研主要是对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材建设以及教学设置等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大多高职院校虽然结合了本校的实际情况, 了解到学校教育工作和教研活动之间的关系, 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由于信息闭塞, 教学理念较为落后, 难以统一规划教研教改的重点. 此外, 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教育活动, 仅仅流于形式, 对教学改革课程、教学理念和体系、教学方法和内容、教材等方面的研究力度缺乏深度, 导致教研活动难以顺利开展。由于高职院校的忽视, 教研活动建设的投入经费不足, 其活动组织单一, 无法有效开展讲座、互访、考察以及调研等活动, 导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

( 二) 忽视高职教研工作

高职院校的发展促进了高职教育研究的发展, 有效提高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而言, 高职教研活动被广泛应用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 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所升而来, 教师受 “教研无用论”的影响, 无法清晰全面认知教育活动对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导致教研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此外, 我国大多高职院校属于地方性院校, 其办学经费有限, 学校高层往往较为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而忽视教研工作, 导致教研工作管理较为松懈, 缺乏制度保障。由于教研奖惩制度和培训制度缺乏科学性恶化可行性, 所以教研活动的方式、内容以及范围难以明确化, 信息闭塞, 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落后, 缺乏创新精神以及科学精神, 无法形成良好的教研环境。

( 三) 教研骨干缺乏

在高职院校中, 部分教师的最高学历仅为本科, 缺乏丰富的研究, 并且加上高职院校连年扩招, 这些导致了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教师队伍的结构缺乏合理性, 无法形成具有教育层次特征的师资力量[4]。此外, 高职院校中大部分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历, 导致教研活动在开展时缺乏能力全面的骨干教师, 无法形成团结协作, 以老带新, 共同进步的氛围。

三、基于教学管理视角下高职教研活动的提高策略

( 一) 加强高职教研的指导

高职院校要想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必须要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兴趣, 认真筛选教研项目的内容, 有效确立重点, 加强教育活动的指导。同时, 教研室的相关工作必须要围绕教学开展, 为教学服务, 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尽可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 促进全体人员教研能力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教师申请教学课题立项, 积极鼓励和帮助其完成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 从而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研环境, 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 二) 树立高职校本教研的理念

教育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自主性, 其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从实践学习中丰富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 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提升自身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校本教研作为新的教育理念, 其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 通过与校外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探索教学规律, 推广教学经验, 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促进教学的可持续发展[5]。高职院校要想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必须要树立校本教研的理念, 加强校本研究, 管理好教师的学习,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有效拓展学习渠道, 积极引导教师进行学习。此外, 高职院校要引导教师树立校本教研的理念, 组织教师参与实际教研活动, 对常规教学教研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 并结合教师教学实践以及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有效提炼教研课题, 使教师能够以此为依据探讨解决方案, 引导教师参与到校本教研活动中。

( 三) 加大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开展教研活动的关键, 教师的素质结构是教研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 因此加大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十分之重要。首先要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教师, 使其担任兼职教师或进行专业咨询, 从而有效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给高职教育队伍注入新的活力[6]。其次积极培养现有教师, 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 并指导教师建立发展规划, 使其成为“双师型”教师。最后安排教师到企业或单位进行实践, 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相关研究, 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实践能力。

结束语

在教学管理视角下有效开展高职教研活动, 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促进教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和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 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教研活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教研活动形式单一, 目的不明确, 忽视高职教研工作, 缺乏教师骨干, 导致高职教研管理工作难以进行。为了有效改变这种现状, 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教研指导, 树立高职校本教研的理念, 加大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从而促进高职教研活动的提高, 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晓秋.基于教学管理视角的高职教研活动分析[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3, 01:208+248.

[2]谢海琼, 黄文倩.加强高职教育研究, 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06:74-76.

[3]杨家騄, 方青云.开放远程条件下教研活动的策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0, 05:77-82.

[4]谢海琼, 彭友华.加强高职教研管理提高教师管理的有效性[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20:28-30.

[5]谢华永, 陈芷, 王宗元.教学管理视角下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14, 11:39-41.

教学教研管理 篇10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教学要求”) 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 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以上要求, 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按英语成绩将学生分在不同水平的班级学习, 学生英语程度好的班级称A班或快班, 学生英语程度稍差一点的班级称B班或慢班。同时开始建立网络教学学习室开展网络自主学习教学。

二本院校由于学校条件有限, 多在分级教学A班开展网络自主学习教学。对二本院校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B班 (以下简称B班) 全面展开网络自主学习教学的研究还是较少。井冈山大学2007年至2011年期间只有实验班和A班开展了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教学。到2011年9月才具备向B班所有学生开放自主学习室的条件。本文结合井冈山大学B班网络自主学习教学实践, 探索教研室对B班网络自主学习教学的管理。

二、教研室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B班网络自主学习教学的管理

1. 培训大学英语教师

第一, 组织教师学习“教学要求”, 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讲解和讨论, 一是教学性质和目标中提到的“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三是“充分体现个性化, 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四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和“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 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五是“形成性评估特别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等等。

第二, 组织教师了解和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对《新理念外语网络教学平台V5.0》和《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平台》的功能逐项地进行操作培训。为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要求教师在实验班上自主学习课时进行观摩、向实验班教师请教并亲自操作, 以保障第一次上课会使用设备与平台。

第三, 学习取经。先后派出部分教师前往赣南师范学院、江西财经学院学习, 学习他们在网络教学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另外, 还请本校已有网络教学经验的教师介绍网络教学经验。他们在网络自主学习的组织、网络自主学习的监控和网络自主学习的策略等方面为B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研究B班网络自主学习教学任务

(1) 分析B班学生的特点

在研究B班网络自主学习教学任务时, 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B班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够扎实, 他们的英语高考成绩在及格线左右, 他们希望自己能学好英语, 但又不知所措。长期以来, 他们在教师与家长的督促下学习, 自觉性较弱。被分到B班后, 学生群体之间在英语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他们没有了外部压力, 学习英语的外在压力转化成内在动力, 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师也能根据B班学生的程度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及教学方法, 解决他们英语学习中的问题。因此,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比较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差与自觉性学习较弱是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的敌人, 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又是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的朋友。如果能化敌为友, 他们的网络自主学习才能顺利进行。

(2) 研究B班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任务

第一部分, 关于培养听说能力方面的学习任务:由教师引导在听说课时间内 (每周一学时) 完成教材《大学英语听说》课本奇数单元的学习。按照课本安排重点介绍听力技巧、开展口语活动。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内 (每周一学时) 完成偶数单元的学习。这样安排的理由是:课本奇数单元与偶数单元的内容安排基本为同一主题。在奇数单元学习的基础上, 学生更容易自主完成偶数单元的学习任务, 增强学习信心, 有利于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也完全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二部分, 关于培养读、写、译能力方面的学习任务:由教师指导在读写课上 (每周二学时) 完成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课本中的阅读、写作、翻译的学习任务。课本后的练习和每单元安排的单元测试由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内完成。在已学完读写课内容后, 安排的自主学习任务主要是对读写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与巩固。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自主学习能顺利的进行。单元测试主要针对本单元的知识在题库中抽题, 另外增加了阅读题和完形填空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测试后, 平台上立刻就能显示成绩与答案。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问题马上就可以请在场的教师解答, 方便了学生, 也节约了时间。

随着学生知识水平不断的提高, 以及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需求, 在学生进入第三学期时, 教研室又发布了第二版网络自主学习任务:除了已有的学习任务外, 要求学生完成教学平台内的六套四级试题的学习任务。

(3) 研究B班网络自主学习的评估方法

教研室管理人员经过研讨, 提出以下评估方案:网络自主学习在学期总成绩中占20%的比重, 学习评价分为两部分:单元测验的平均成绩和在线学习时间各占一半比重。经学院同意, 照此实施。单元测验试题规定统一的题型、分值、测试时间, 每单元测试的平均分为单元测验的成绩。在线学习时间评分标准则根据每学期的课程时间设定, 如:2011—2012第一学期的在线学习时间评分标准:250分钟以下0分;251—350分钟内2分;351—450分钟内4分;451—-550分钟内6分;551—650分钟内8分;651—750分钟内10分。

2013年学生已经能在学校任何地方登陆网络教学平台学习。为了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 促进学生课外网上自主学习, 教研室对在线学习时间进行了及时调整, 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分之一。

3. 检查网络自主学习实施情况

借助网络教学管理平台, 教研室管理人员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每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实行宏观管理。每学期, 教研室管理人员对学生注册情况、学习时间记录和单元测试记录、教师的上传资料、解答学生提问、学习成绩评定情况进行检查并反馈检查结果。同时调研师生在网络教学方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通过检查与调查, 教研室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2012年11月19日我们检查中发现了“两个教学平台使用不够均匀”的问题。学生使用新理念外语网络教学平台的人数变得较少了, 二年级只有九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时间全部超过了三十分钟, 有些班有二, 三十人学习时间记录不足三十分钟。按这种时间计算, 学生无法完成本学期听力学习任务的。通过走访教师和学生, 我们得知, 新理念外语网络教学平台在“计时”方面设计比较合理, 学生必须已进行课程学习才会进行计时。而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平台在课程学习计时设计上存在缺陷, 只要进入平台, 不管学习与否就开始计时。而我们的成绩计时是两个平台的学习时间相加, 所以有些学生就干脆只上一个平台而忽略另一平台。发现问题后, 我们及时纠正了计时方法。

三、结语

两年来, 井冈山大学B班的网络自主学习教学进展顺利。网络自主学习教学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一大批教师在网络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这只是在网络教学的万里长征中刚刚跨出第一步。教研室的管理者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创新管理方法, 为大学英语网络教学顺利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三维辅助设计下一篇: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