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2024-06-05

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精选十篇)

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篇1

地方文献, 也可以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人们对地方文献的认识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 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目前, 对地方文献概念说法不一, 还没有统一明确的认识。我赞成这样一种说法, 即地方文献是文献的一种, 而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也就是说地方文献是记录有地方知识的一切载体。

二、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1.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价值通过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体现。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受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 而作为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的一部分, 地方文献工作同样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公共图书馆通过搜集、整理、加工和提炼地方文献, 将其潜在价值挖掘出来, 并采用一定的手段“发散”到社会中去, 使文献与社会能量实现转换, 产生新价值, 再把新产生的价值通过转换, 形成文献资源, 不断充实图书馆。

2.公共图书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信息需求量日益增加, 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 将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深加工, 生产出更多二次、三次文献信息, 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职能。可以说图书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3.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地方文献是社会及其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与地方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带来了挑战, 更带来了机遇, 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是图书馆向前发展的新的基础。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新观念、新意识、新思维是地方文献产生的源泉, 地方文献又反过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4.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有待加强。公共图书馆具有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有利条件:首先, 公共图书馆拥有一定的地方文献资源;其次, 图书馆具有开发地方文献的人才优势;再次, 地方文献信息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包括领导层的需求、民间的需求、投资经营方面的需求等。目前, 公共图书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从全国范围来看, 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很不平衡, 一些图书馆、特别是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 还没有进入科学的轨道, 存在许多不足。一是部分图书馆尚未充分认识到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深化改革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对地方文献收集不够全面。三是在管理方式上仍沿袭着传统的做法。四是没有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馆际之间, 包括公共馆、档案馆和学校图书馆之间缺乏协调共建, 各自为政, 无法优质便捷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三、地方文献的收集

(一) 地方文献收集的途径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的综合反映。编写部门多, 因而存在着分散性和复杂性, 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这些都给收集地方文献带来困难。一个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要想有成效, 寻找到有利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践中的不断摸索总结, 我认为, 除了从新书推荐中寻找反映本地方的资料, 及时同书店和有关作者联系预订或购买以外, 下述途径是收集地方文献不可忽视的。

1.地方志办公室。地方志办公室是指导管理和审核编辑一个地区地方志和专业志的政府职能部门。他们收集和占有大量方志和专业志编写信息, 图书馆依靠他们可以获得各类志书的编写、出版、印刷的情况, 便于跟踪收集。同时, 图书馆也可同他们联合行文, 要求有关部门向图书馆呈缴、使收集工作带有行政指令性, 这样做节约费用, 功效明显。

2. 党史办公室。

党史办公室是专门管理研究和编写当地中共党组织成长历史和领导人在当地业绩的职能部门, 他们不仅收集占有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而且编辑出版刊物和图书, 图书馆可从党史办收集到需要的地方文献, 并形成馆藏文献特色和进行传统教育的教材。

3. 政协文史委员会。

各级政协中集中了一批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当地名流、学者、专门收集研究和编写当地的文史资料, 或回忆录, 或考证文章……这部分资料极富地方特色, 参考价值高。图书馆同他们建立征集关系, 容易得到支持。

4. 社科联、科协和文联。

这三个部门是本地区联系和团结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的社会团体组织。一般来讲, 学会、协会、研究会都定期或不定期地编辑有会刊或论文集。这些出版物主要是根据本地实际对某门学科进行的理论探索和研究, 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公共图书馆只要多宣传, 加强联系, 不仅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有价值的地方文献, 甚至还可以收集到部分作者的手稿。

5. 新闻出版管理部门。

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是代表政府管理新闻出版的机关, 近年来, 国家为加强对新闻出版业的管理, 制止滥编滥印和非法出版物泛滥, 规定了内部报刊和临时出版的内部资料性图书, 须经地 (市) 级以上新闻出版机关审批, 并要求附送样书样刊样报。几年来, 我县图书馆通过与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多渠道联系, 每年都征集到了大量的内部报刊和内部资料性图书, 并保证了一些连续性出版物收藏的完整性。

6. 散见于报刊中与本地有关的文章或资料。

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新闻媒介推广产品, 宣传本地资源优势, 以及风土人情和名人, 借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但这些文章或资料出自众人之手, 散见于各类报刊中, 图书馆须下大力气, 将这些零散的、无序的资料按一定的标准和规则进行收集整理, 即可形成重要的极具保存价值的历史文献。

7. 废旧物品收购店回收的废书书刊。

废旧物品收购店回收的废书书刊中, 也不乏一些有价值的地方文献, 只要肯下功夫, 沙里淘金, 也是有收效的。

8.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传统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获取的途径主要有:订购、征集、复制、交换、接收、呈缴、索取、捐赠等, 而在网络环境下, 数字化方式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手段, 图书馆既可以通过Internet下载地方网站的相关信息, 还可以利用数据库光盘、录音资料、传真、电话、Email等多种途径获取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二) 地方文献收集的方法

1.宣传普及图书馆意识。公共图书馆长期以来不注意向社会宣传自身的职能和作用。在一般人的眼里, 图书馆就是借借还还的清闲部门, 对图书馆的职能、作用知晓的人不多, 特别是中小城市, 人们受文化修养、物质条件、社会环境等限制, 图书馆意识淡薄, 加之公共图书馆不具有管理职能, 没有行政制约力, 要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 必须首先加强向社会宣传的力度, 不断向人们普及图书馆意识, 增强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和了解, 提高人们对图书馆的利用率和依赖性, 让单位和社会人士认识到将出版物或行业研究成果和个人著述送交图书馆保存, 是功在千秋的文化积累。这样, 收集地方文献才会受到重视、支持和理解。

2.用法规来保证收集工作。从历史上看, 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收藏图书, 流传后人。盛世修志, 在中国已成为各部门一项重要任务, 积累历史文献资料正日益受到领导者们的关注。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历史沿革、经济特点, 自然环境、文化状况等情况的记录, 对领导人了解过去, 指导现在, 探索未来, 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3.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 也不能只靠别人送书上门, 应选派事业心强的专业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此项工作, 在广泛性和主动性上狠下工夫, 实践中可采用电话询问、信函联系、上门拜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 力争收到实效。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克服怕麻烦, 收多少算多少的思想, 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想办法寻找线索, 一有线索跟踪到底。同时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 利于熟悉业务, 坚持不懈地开展收集工作。

4.举办地方文献专题书展。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达到一定的品种和数量, 即可举办专题书展, 邀请当地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前往观看指导, 扩大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工作的影响, 促进收集工作向深度发展。这样做还可影响和带动社会各界人士向图书馆提供信息和主动送交或捐赠地方文献和其他书刊。

5.编印地方文献专题目录。地方文献是形成公共图书馆藏书特色的重要方面, 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后, 可通过编印专题目录, 用于馆际交流和赠发地方文献出版单位, 以影响和调动地方文献编写单位向图书馆送交样书的积极性, 同时也为读者提供利用地方文献的方便条件。

6.赠送地方文献收藏证。对向图书馆捐赠地方文献的部门、集体和个人, 图书馆应代表广大读者对他们支持文化积累工作致谢, 并赠送设计精美的收藏证书, 以资纪念, 也可考虑向他们提供借查阅资料的优惠条件。

7.网上地方企业文献资源的收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速, 企业网站正在异军突起, 地域特色和企业特色成为网站独树一帜争夺"眼球"的制高点, 因此, 网上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们通过网上, 分主题进行收集下载 (分为历史、人物、文化、教育、旅游、经济、投资指南、科技企业) 大量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息, 对那些在网上有自己的WEB站点单位、企业, 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 我们将需要的地方文献资料进行下载。

参考文献

[1]林国锐.勇担历史责任, 积极开展地方文献工作[J].图书馆论坛, 1996, (6) .

[2]梁敏琴.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发馆藏文献资源[J].图书馆论坛, 1997, (5) .

[3]闻德峰.论图书馆价值特征与价值实现[J].图书馆建设, 1993, (1) .

[4]张尔君.试论市地县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立[J].图书馆员, 1995, (5)

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篇2

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文章对地方文献的`概论、意义、收集范围和原则、收集方式进行了阐述,对目前地方文献收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收藏好地方文献的具体措施.

作 者:傅晓岚 作者单位:重庆图书馆,重庆,400037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250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地方文献 收藏

谈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和开发利用 篇3

一、地方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重要性

地方文献就是有关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等等,地方文献是以区域为中心的信息载体和知识源泉,反映一个特定地区的地理、人文、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宗教、风俗、民情诸方面的综合性历史和现状,是该地区发展轨迹的客观缩影与文化底蕴的结晶。地方文献按不同的学科属性可划分为地方社会科学文献、地方自然科学文献、地方经济文献等等。地方文献与一般文献比较,它既有一个地区记述范围,反映地方的人和事,形成独特的区域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征的区域性,又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特点,具有独特的时代印记和特征。地方文献多处于地方人士之手,史料翔实,数据真实,具有权威可靠性。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现状的真实反映,收集、整理和利用好地方文献,对于全面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划和政策措施,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党和政府对图书馆事业在五十年代就提出了加强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要求。1982年文化部下发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图书馆对本省、自治区、市的正式出版物和有关本地区文献、资料应尽量全面收集。近年来,国家更加重视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公共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的收藏有多少?利用率如何?已成为文化部对其进行评估、定级的标准之一,这就更加确立了地方文献在图书馆馆藏中的重要地位。具体说来,地方文献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1、地方文献收藏是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各行各业都极力挖掘自己行业的特殊地方潜力,并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处于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无疑是其形成地方特色的重要手段。特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优势,一种价值,也是决定其能否成为有别于其他馆,具有自己独特实用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海北州图书馆地处州府西海镇,西海镇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它是中国核工业科学技术自力更生的发源地,在这特殊的区域,特殊的科学技术史、特殊的核工业事业给后人留下了一件件珍贵的特殊史料。海北州图书馆收藏的《221基地建设规划图》、《221基地水暖管道建设规划图》和《东方巨响》、《原子城揭秘》等图纸、书籍文献在全国独具特色。

2、地方文献收藏决定着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和地位。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经济的记录和反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了一个公共图书馆服务当地社会与经济的程度和质量。地方文献包括从古到今上下几千年所有该地区政治、经济、自然、历史、军事、人物等一切自然的和人文内容的资料与记载。因此,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收藏,除了及时、准确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历史情况外,其收藏有多少、收藏是否全面,以及是否能把握和反映当地特殊的历史发展重点都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文化、历史等的研究,关系到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当地从事研究该地区经济、文化、历史的特殊读者群的需要,从而关系到该馆在当地图书馆中乃至社会上的地位与作用。海北州图书馆收藏的《221基地区域建设规划图》和《221基地水暖管道建设规划图》资料,为州城建部门在新城镇建设规划中给予了启发和帮助,纪实书籍《东方巨响》、《原子城揭秘》,在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建设中提供了许多的珍贵历史资料。为此,州图书馆在海北州城镇建设、文化建设中提供了很好的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该馆的事业发展也得到了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3、地方文献收藏是图书馆为当地建设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地方文献是当地特殊历史和各类地方特殊专业史的基本史料,所以它对当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它能为本地的修志工作提供大量的基本史料,为政府机关研究工作、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准确的资料;为当地原有设施开发研究提供依据。海北州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就为当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海北州政府最初对西海镇原有设施进行开发利用时,对原221基地建设的十八个厂区的用途及厂区构造,都是从海北州图书馆收集的地方文献中了解和掌握的。现在已有部分厂区被开发利用了,有的成为了新型的企业工厂,有的已被修复原貌,成为了旅游景点,这些设施的开发利用推动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地方文献资源的征集和收藏

地方文献在公共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地方文献资源的征集收藏工作尤其重要,因为征集收藏地方文献是开发利用的基础,必须要明确收藏的范围和重点,制定征集原则,并自觉遵循。

1、地方文献资源的征集。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是一项十分艰难而又细致的工作。因为它涉及面广,并且分散,加之历时已久,征集就困难。要做好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应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成立“地方文献征集小组”,委派文化素质高,事业心、责任心强,又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同志,专门负责,充分掌握征集的线索。对历史的地方文献,可利用各种工具书查找,编制缺藏目录,掌握收藏单位,以便有计划地通过交换或复制方式补充完善,对现代地方文献则要面向社会广泛收集。第二,要建立地方文献呈缴制度,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说明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必要性,争取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确立地方各机关团体向地方图书馆呈缴文献资料的制度,及时收集本地区正式及非正式的出版物和省内各单位自编自办的图书、报刊、简讯等资料。第三,开展各种以收集、宣传地方文献为主题的活动,举办地方文献展览,以求得社会的认可,征集到社会上或私人保存的有价值的地方文献。第四,要加强与同行业的横向联系,用交换、复制等办法征集,以便丰富、完善馆藏。

2、地方文献资源的收藏。在公共图书馆中,地方文献的收藏应以以下几个部分为主:①地方史料。包括地方志、名碑、拓片、名人字画、家谱等,特别是地方志。因为地方志是一种以区域为中心,记述某一区

域的地理形态、气候环境、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历代地方人物、艺文、名胜、风俗等历史性资料的总汇。它既是地方资料,又是地方著作,一般也是地方出版物,并且内容广泛,史料详实,材料系统,因而对本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都是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各馆都应重点征集收藏,力求完备。②历代地方名人的著作及传记资料。凡是本土人士的资料,只要印成书本,不论其是否知名,是否公开发行,或是散见于报纸杂志的论文,原则上都应尽力收全。③地方出版物。地方出版物是指某一地区历代刻印、出版、发行的一切资料,包括本地区的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其中符合本地区经济文化现实需要,同时又能反映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出版物也应重点征集收藏。④地方革命文献及音像电子资料。地方革命文献是研究地方革命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资料,也是形成馆藏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公共图书馆都应重视收集。一般正式出版的,或者内部发行的比较容易收集,但在收藏第一手材料如手稿、原件、回忆录底稿等就不如档案馆、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只能是通过影印复制手段,收藏复印件,以供读者阅览和研究。至于地方电子音像资料,是未来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非纸文献迅速增长,图书馆应重视本地这类文献的收藏。

三、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地方文献对公共图书馆无论如何重要,收藏的如何有特色,其重要意义最终还是体现在开发利用上,唯有对它的开发利用才能实现其价值。要使地方文献资源被读者充分利用,必须根据读者的各种需求,将地方文献进行不同类型、不同方式、不同深度的整理、加工、活化为动态的信息情报源,开发程度越深,利用就越充分。各公共图书馆应该根据馆藏特色和发展情况,制定每年的开发计划,这样才能使地方文献资源得以更好的利用。

1、建立地方文献信息目录。地方文献各类信息资料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为了能充分反映、提示所藏资料,应该建立比较完善的目录体系,使之比较系统化、条理化,这是地方文献信息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建立地方文献目录,按文献形式划分种类,分别建立分类目录、主题目录、题名目录、著者目录和专题目录、联合目录等,保证地方文献的完整性,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

2、编制书目,方便读者查阅。地方文献在研究开发当地自然资源、发挥地区优势、发掘有地区特色的产品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通过编制很有参考价值的书目、索引、汇编等各种专题资料目录,以方便读者查找原文。编制中要把文章题目、责任者、刊名、日期、关键词等著录清楚,而且力求做到资料面广、内容集中、观点全面,特别是要抓住新的观点、方法、技术等,有条件的可利用现代化的电脑设备来贮存、检索。最后把筛选加工的信息及时提供给读者,以实现地方文献的利用价值,从而发挥其社会作用。

3、收集整理专题资料,开展专题服务。地方文献信息所收录的资料内容庞杂、学科众多,如果根据读者情况及本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主动剪、摘、复制一批专题文献,把零散的专题资料系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就可使读者直接获得原始文献,节约时间,加速研究进展。

4、建立数据库,提高利用率。随着多种网络建设的开通,地方文献的网上需求越来越大,开发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势在必行。目前计算机的发展为文献的开发和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各馆在利用馆藏提供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可着手进行数据库开发。另外,各馆还可根据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分期分批地建设一些有较大政治影响和经济效益的专题地方文献数据库,从而把开发和提高地方文献利用率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5、发挥功能,举办各类活动。为使社会各界了解本地的历史,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各馆特有的地方文献资源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地方文献专题展览、研讨会和知识竞赛,开辟地方文献通报、简介、评价等专题,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为读者提供直观信息和动态信息,提供一些直接参与的机会。

仫佬族文献资源收集工作思考 篇4

一、河池仫佬族文献收藏现状分析

1. 收藏现状。

河池市辖管的罗城、宜州、环江、都安等县的仫佬族人口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80%以上, 其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又是仫佬族主要聚居地, 是全国有名的“仫佬族山乡”, 蕴藏着丰富的仫佬族文献资源。为了更好地了解河池仫佬族文献资源的收藏情况, 笔者对河池各县级公共图书馆、河池市民族图书馆和河池学院图书馆, 以及河池市各县档案馆等相关机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公共图书馆收藏的仫佬族纸质文献为200多种500多册;河池学院图书馆收藏的仫佬族纸质文献约为100多种200多册, 仫佬族文献数据库1个总计4000多条记录, 包括会议论文、电子书、期刊论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类型的文献资源;河池市各县的史志办、民族局、档案室等政府部门都有一定数量的收藏, 特别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档案室, 收藏有新中国建立后建县以来政府一些政策法规等内部资料。另外罗城仫佬族博物馆、文化局和旅游局还收藏有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文字、图片、照片、音频和视频等各类资料, 譬如仫佬族的依饭节等珍稀和独有的资料。

从古至今, 仫佬族文献资源的总量我们无法计量, 但还有许多的仫佬族文献资源至今尚未被收集利用。究竟是什么原因制约河池仫佬族文献资源收藏工作和收集的成效呢?

2. 原因分析。

(1) 历史原因。一是仫佬族虽然是个古老的民族, 曾经有过“伶人”、“姆姥”、“母老”的族称, 但直到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后才被国家民委确定为“仫佬族”。由于仫佬族人口少, 居住环境僻远恶劣, 加之历来民族歧视等因素, 致使仫佬族历史文化记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二是仫佬族只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 虽然民族语言的口耳相传可以形成本民族的口碑文献, 但由于口碑文献的传承受传承主体的经验智慧、个人见解、语言表述等因素影响, 容易造成口碑文献在世代传承过程中遗失。三是历史上用汉字记载仫佬族历史发展、社会变化、制度变革等内容的文献大多分散在各种史志和地方志等著述中。笔者曾以“仫佬族”为检索词检索“独秀中文学术搜索”的图书, 检索结果是929种, 其中仫佬族专著仅有52种, 其余877种图书中均是部分章节记载有仫佬族内容, 这给收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2) 现实原因。一是对仫佬族文献资源的作用认识不够。一方面是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仫佬族文献资源在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忽视了仫佬族文献资源的收集工作;另一方面是当地图书馆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图书馆没有意识到所处的地域优势, 没能把仫佬族文献资源作为本馆的特色馆藏加以收藏, 而是随意收集。二是河池至今尚未建立专门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中心, 收集工作缺乏统筹规划, 各图书馆和相关信息机构各行其是, 仫佬族文献资料零散各处。三是只注重正式出版物的收集, 尤其是通过商业数据库易获得的数字化出版物, 而对于内部资料如会议材料、调查报告、族谱、拓片、实物等则未能派专人采集。四是不少收集者不懂仫佬族语言, 无法通过仫佬族村镇田野调查获得珍贵的口碑文献。

二、河池仫佬族文献资源收集策略

1. 提高对仫佬族文献收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 河池市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着力打造“仫佬族文化品牌”, 以仫佬族的非遗文化、依饭文化、服饰文化、乡土文化等十大文化工程作为繁荣发展仫佬族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仫佬族文化的发展繁荣, 仫佬族文献资源也异彩纷呈、丰富多样。另外, 在河池学院民族学学科建设中, 仫佬族文献资源将为科研和教学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 恰逢仫佬族文献资源不断涌现和迸发之际, 作为占尽地利之便的本地各类图书情报等信息机构, 应该抓住机遇, 提高文献收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努力做好仫佬族文献资源的收集工作。

2. 争取政府扶持, 多方合作, 联合收集。

仫佬族文献和其他民族文献一样, 具有地域的特定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和某些资料的稀缺性等特点[1]25。这些特点决定仫佬族文献资源的全面收集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和各方人士的通力合作。首先是争取政府扶持, 主要是政策和资金扶持, 政策是开展工作的指令和前提, 资金是开展工作的动力和保障。其次是建立河池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中心, 可由实力较雄厚的河池学院图书馆牵头, 成立由河池市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等县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局、地方史志办等机构部门组成的收集中心, 由中心协商共议、统筹规划, 多方合作, 联合收集。

3. 明确仫佬族文献收集原则和范围。

仫佬族文献收集应贯穿以下三条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 即收集的仫佬族文献内容要丰富、载体形式要多样。二是时效性原则, 文献的出版 (包括正式出版和非正式出版) 具有时间性。三是选择性原则, 即在收集经费限定的情况下, 优先选择使用价值大的文献, 尽量体现文献收集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用性。收集范围是收集原则的进一步细化, 收集范围的确定更有助于收集工作的开展。一是内容范围, 凡是内容上具体反映仫佬族的政治法律、宗教哲学、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文学艺术、教育体育等学科领域的文献都是收集的范围。二是载体范围, 包括纸质、缩微、声像和电子型等类型的文献, 还包括正式出版物和内部资料、手稿、碑文拓片, 族谱、古籍等。三是地域范围, 收集重点区域是河池及周边的柳江、柳城、忻城等仫佬族聚居地, 再向贵州的凯里、麻江、黄平县等仫佬族聚居地延伸辐射。

三、多途径的收集方法

1. 购买。

这是文献收集的基本方法, 可以通过订单订购和现场采购的方式获得, 特别适合专著类的正式出版物。对于之前出版目前缺藏的仫佬族重要文献, 一则可以通过跟出版社、书店或书商联系购买获得, 二则可以通过与旧书市场联系或实地查访购买获取, 三则可以通过网上书店如当当网、亚马逊、淘宝网等购买取得。

2. 征集。

征集是获取河池地方出版发行的仫佬族文献资料, 特别是内部资料的重要途径, 例如有关仫佬族政策文件、仫佬族依饭节节庆活动资料、仫佬族经济发展统计数据、《罗城文史》等内部出版物或原始资料都可以通过征集获得。征集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有赖于政府的支持及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下的征集函发布容易获得相关部门的响应和支持;另一方面更需要收集部门具体操作落实, 收集部门的主动联系和登门造访则是获得征集文献的关键。

3. 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即深入到仫佬族聚居村落对仫佬族文献资料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河池仫佬族主要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镇、四把镇、天河镇辖管的行政村屯。这里的仫佬族村民世代讲仫佬语, 沿袭仫佬族祖先遗留的族风教化, 保留仫佬族淳朴的生活习俗, 最能反映仫佬族文化的本真面貌, 蕴藏有珍贵罕见的仫佬族文献资源。收集工作者最好是会讲仫佬话, 进入村屯直接与村民面对面地交流沟通, 就会获得仫佬族罗、银、梁、吴、潘、谢等大姓氏的族谱、家谱、村屯发展史、依饭节的经书道具和仪式记事、碑刻及大量的口碑文献。

4. 网上搜索。

网络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库, 分布有大量的仫佬族文献资源, 网络搜索主要是获取免费资源。在网络信息存档条件和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 可通过人工对分布在网络的仫佬族文献资源有针对有选择性的收集。主要收集仫佬族网站、网页、仫佬族的图片、视频、音频、免费在线出版物和其他零碎资料。

5. 集中收集。

一是集中收集各馆收藏的仫佬族纸质文献。以河池各图书馆和各机构收藏的纸质文献为对象, 通过对各图书馆的馆藏目录进行浏览、分析、选择或对实体书籍的查找, 汇总仫佬族文献馆藏书目信息。二是集中收集各馆收藏的仫佬族数字文献。主要是以河池学院图书馆购买的商业数据库作为收集对象, 例如CNKI、维普、万方等, 可采用“基于研究综述文献分析”的采集策略[2]34, 获取仫佬族核心文献和拓展文献资源, 进一步扩充该馆已建成的《仫佬族文献数据库》。三是集中收集仫佬族实物文献。对河池市特别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博物馆、文物管理所、文化局等机构收藏的实物进行拍照、录像, 制成图片和视频资料。

仫佬族文献资源的收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需要现在和将来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 才能保证仫佬族文献资源永不枯竭, 才能使仫佬族在我国56个民族中永保鲜亮独特的个性。与此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把分散在河池各个图书馆和相关机构的各种类型的仫佬族文献资源进行整合, 编制仫佬族各类文献馆藏目录, 充实《仫佬族文献资源数据库》, 建设仫佬族文献资源网络中心, 搭建共享平台, 为更多的人特别是仫佬族研究者提供资料帮助, 使更多的人受益, 真正做到藏以致用。

摘要:我国仫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境内, 在调查河池市仫佬族文献资源收集情况的基础上, 分析制约仫佬族文献资源收集工作的原因, 提出收集的策略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仫佬族,文献资源,收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正慧.土家族文献资源收集整理的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5 (3) .

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篇5

一、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和老窑老空布置图;

二、矿井防治水工作汇报材料(重点总结近2--3年煤矿防治水方面所做工作和现阶段煤矿防治水方面所做工作);

三、矿井防治水机构文件;

四、矿井水害综合防治措施;

五、矿井地质报告;

六、矿井水文地质报告;

七、矿井水文化地质类型分析报告;

八、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

九、矿井防治水各项规章制度;

十、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十一、矿井探放水设备台账;

十二、矿井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收集整理地方病防治资料的体会 篇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7-02

收集整理地方病防治资料并按类别分卷归档,充分利用地方病防治第一手资料科学研究,出版研究文集,地方病防治论文专辑、地方病防治示范县资料汇编、制订地方病防治“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篡写地方病防治简史等有着重要意义。数十年来,为科学地、准确地、真实地反映我市地方病防治起源、历程,查阅了各年代防治方法、调查数据、各类专业期刊、专著、编著、培训班交流论文,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局统计报表,人口数据等,整理利用。在整理归档过程中,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以下方面。

1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由于历史原因,有许多资料往往记录不全,缺项较多,缺页、缺行、缺角现象较多,也有一部分总结报告中修改、涂改、污损严重,遇到这些情况,要认真、反复地前后对比,找回当事人回忆,找佐证材料,寻找同一份报告,类同报告核实资料、数据,力争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资料完整性。

2保证资料的科学性

各年代资料时间跨度长,所反映的东西也因目的不同,调查及检查手段不同,结论差异也很大。例如,对某事件的调查,从时间上有公历、农历之分,从年龄上有周岁、虚岁之分,从里程上有公里、华里之分,从度量衡上有公斤、市斤、16两、10两之分,从检测方法上更有估计数,大约数、目测数、仪器测量数,各年代的检测仪器也各不相同,七十、八十、九十年代的仪器大多为机械控制,2000年后大多为数控,计算机自控,所测定的数值精确度相差甚远,往往越是年代长久,与近代的测定数值可比性越小。所以既要保留资料原始准确性,也要考虑可比性。

3保证科学资料的可靠性

对某一事件的调查中,调查人员总指挥、参加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实际工作经验、测量仪器的先进性都对调查事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我市1996年大骨节病全国监测点调查,由卫生部专家组、西安交大医学院,省、市、县专业人员组成,可靠性相对大些。近年的定边县动物一号病,氟中毒、布鲁氏菌病调查,由省、市、县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的可靠性亦大些。

4保证档案资料的准确性

从我们所收集整理的档案资料中,大多数属地方病的专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根据资料年份不同,调查对象不同,调查方法不同,各年份结论也有差异,也有部分资料出现明显的错误。例如:某县调查全县碘缺乏病病情,各乡镇调查结果汇总后,误将各乡镇的患病率一栏相加的和64.2%作为全县的患病率,实际患病率是2.36%,及时给予更正并注明。

5保证档案资料的连续性

地方病防治历程远远流长,经历了几十个年头,为保证防治资料的连续性,我们努力使调查资料完整连续。例如:对历史上一些撤县,并县,撤乡,并乡(镇)的资料力争保持原貌,能归类统一的尽力统一,有些资料按属地该移交的移交,或者将复印件交至归属区域保管,使这些资料具备完整性、连续性、可比性,更好地为地方病防治服务。

6保证档案资料的权威性

针对一些调查资料都是多年前回顾性调查,其数据可靠、准确程度,相对来说差一些,为了使调查数据更加可靠,我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走访当事人,询问知情者,查阅、翻阅大量原始资料、书籍、历史记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辨别真伪,还原事实。例如:我市曾于1931~1932年陕北鼠疫大流行时流行病学专家尤仙航亲自到鼠疫疫区调查,确定了疫区范围,死亡人数,提出防制措施,防治办法,号召民众认识鼠疫。流行病调查报告,鼠疫发生的原因、经过、预防及治疗是在国际上都是很有名气的,保存、整理这些档案资料是非常有价值的。

浅谈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开发利用 篇7

地方文献是汇集一个地方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的图书资料, 是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 是反映某一个地区政治沿革、经济发展、自然环境、风俗民情的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的总和, 内容丰富, 涵盖广泛, 具有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广博性、实践性、资料性等特性。长期以来, 它是图书馆藏书的一个重要组成, 也是读者利用率最高的文献。开发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整理、研究地方文献, 将其准确、系统地提供给用户, 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 又是为所在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和地区文化研究及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信息资源。

1 加强地文献收集工作的意义

1.1 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积极的参考作用

地方政府在进行重大决策时, 一方面要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 另一方面还要认真咨询长期研究地方文化的职能部门或权威专家, 查阅相关地方文献, 全面了解本地文化、历史、经济、交通、地理、水文、气象、民俗民风, 反思历次决策的正误和执行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制定出适于本地发展的长远规划。地方文献在政府决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1.2 能启发和引导旅游项目的开发

现在, 各地都在集思广益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 在定位时, 有的追求时尚新潮, 有的反映传统文化, 有的展示民俗民风, 有的宣传地方特色产品, 还有的利用自然景观来吸引游客, 旅游主题丰富多样。现代人在追求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向往和怀念传统文化, 学习历史仁人志士的光辉事迹, 享受自然和谐的美。因而, 地方文献在旅游开发中可以大有作为。我们可以通过对地方文献进行收集、整理, 从中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文化单元, 如历史典故、名人故居、重要运动、著名事件、文人骚客的遗作、墨迹等, 把它们与当地的自然资源有机结合, 开发出更多吸引游客的好项目,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1.3 能增进受教育者对家乡的热爱, 激发爱国热情

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实际过程中, 有些读本由于理论性强, 内容枯燥、乏味, 很难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 故而效果不好。我们教育者可以从地方文献中收集大量有关本地历史名人、文化遗址、重大事件、爱国事迹、名山秀水的信息资料和内容、积极向上的民间故事, 并把这些信息巧妙融入思想教育过程中。让思想教育的理论性与地域性、知识性、故事性相结合, 从而吸引受教育者, 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1.4 能系统、全面的反映和传承地域文化

现在, 民族生活习惯及地理特征正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一些民间绝活、民族工艺已经失传或逐渐失传。以分散形式单独存在的地方文献, 本身不能反映出地域文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 一方面能清晰的勾画出地域文化发展的脉络, 反映地域文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另外还可以从中发掘一些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却正走向消亡的地域文化。

2 开发地方文献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2.1 编制完善的馆藏地方文献目录

编制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是读者检索利用地方文献最直接、最常用的工具。要编制完善的地方文献目录, 首先, 要求收录详尽, 凡是本馆所收藏的地方文献都要在目录中反映出来, 不应有遗漏。其次, 要坚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 使之日臻完善。再次要组织多套目录, 方便读者从不同角度检索地方文献。地方文献目录应包括分类、书名、著者、地名、字顺和主题目录。而书名、字顺目录和著者字顺目录能满足读者从书名和著者途径查找文献的检索要求。考虑到使用地方文献的读者常用到“地情”资料, 故应设立地名、字顺目录。此外, 还应建立一套与分类目录相辅相成的主题目录。在编制本单位馆藏目录的基础上, 应力求编制地方文献馆藏联合目录, 便于互通有无, 充分利用分散在各地的地方文献, 实现情报资源共享。

2.2 重视地方文献专题资料的加工与编辑

有针对性地把散布在各种文献中的零星信息, 加以汇聚, 经过提炼、加工, 编辑成专题资料及时提供给读者, 就能将静态的地方文献变成动态的有效信息, 就能方便读者检索, 更好地发挥地方文献的价值和作用。专题情报资料包括书目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和综述、述评、专题研究报告等三次文献。加速书目索引、文摘的编制工作, 加快其文献报道速度和加深书目索引文摘的揭示程度, 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今后, 图书馆还需进一步弄清读者对地方文献需求状况的特点, 深入开展地方文献研究, 编写出更多针对性强、信息容量大的专题目录、综述、述评、研究报告等等, 提高地方文献工作者提供情报信息的能力。

2.3 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尽快实现地方文献检索自动化

随着地方文献品种和数量的急剧增加, 手工检索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许多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由于人力和其它因素所限, 仅有书名、分类、著者目录, 面对于报刊杂志等零散的大量地方文献, 根本无法做有关的题录。因而许多极有价值的地方文献未被人们所认识, 更谈不上利用。至于根据各地特点和需要, 有针对性对地方文献进行研究, 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书目文献服务是做得很不够的, 因此, 需要采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实现检索自动化, 以利于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

3 收集地方文献的具体措施

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 不仅是建设特色馆藏的需要, 更主要的是充分利用地方文献服务本地经济, 为发展本地经济、文化、教育等服务。征集地方文献工作是一项十分具体而又细致的工作, 征集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它涉及面广。必须做到:抓早、抓紧、抓好。搞好征集工作的前提是要充分掌握征集线索, 广开征集渠道。在收集地方文献的实际工作中, 要紧紧把握地方文献的三个特色:一是地方性, 地方文献必须与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关;二是资料性, 地方文献必须是对地方工作有某种参考价值和使用意义;三是多样性, 应文体各异, 板式不限, 载体多样。丽江文人荟萃, 地方文献及为丰富, 为图书馆征集和开发地方文献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具体措施:

3.1 建立专门机构, 明确专人负责

图书馆要建立地方文献收集制度, 制定具体计划, 明确专门部门专人负责, 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收集。从事收集工作的人员应该学习相关知识, 了解本地历史、地理、人物, 熟悉书目等。

3.2 搞好调查研究, 广泛征集信息, 多听取使用部门的意见, 多与有关部门沟通信息, 为收集地方文献打好基础

组织一定的人力深入到政府、统战部门、组织部 (下转第306页) (上接第239页) 门了解本地有一定知名度人士的通讯地址, 主动去函索取这些人士的著作。还可以到文联、文史办、各学会了解他们地方文献的编撰、出版情况, 建立正常的联络关系, 明确联系人员, 经常通报文献信息, 及时收集资料。在收集过程中应本着“宁宽勿窄, 宁宽勿严”的原则, 不让有价值的资料从眼皮下溜掉。

3.3

应建立地方文献专架或专库, 建立收到的登记卡, 这样既便于统计, 又便于理解某种文献是否收到, 同时又能保证收到地方文献的系统

3.4 扩大影响, 运用多种方法征集地方文献信息是取得工作实效的关键

除了依靠几种正常的征集途径, 收集各种地方文献资料外, 还必须开辟多种途径, 如召开座谈会、报告会、展览会、调查、访问等形式, 争取有关单位及地方史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支持, 通过他们可以了解地方文献的线索。尽量征集到社会上或私人保存的有重要价值的地方文献信息。

3.5 加强馆际协作, 实现资源共享

地方文献, 种类繁多, 各馆有各馆藏书的特点, 任何一个馆都不能把本地文献收集齐全, 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广泛要求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馆际间的协作, 开展馆际间的文献互借, 在电子化、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今天, 作为人类优秀文化传播中心的图书馆, 搞好馆际协作, 实现资源共享, 可以有效打破各自为政、自我封闭的框框,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 为社会的进步作贡献。

3.6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计算机在图书馆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各馆的情况和特点, 分步骤地建立起地方文献数据库, 为实现地方文献资料共享作好准备。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地方文献信息的收集, 文献的编目整理, 文摘、目录、索引的编制, 特别是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要在标准化数据的支持下, 建立起标准化的数据库, 才能实现地方文献数据联网、数据交流和共享, 这是地方文献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 起点要高, 要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先建书目数据库, 再建综合性、专题性篇目数据库, 最后考虑全文检索数据库。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和本馆的实际情况, 开发研制某一专题的题录或全文数据库。积累经验, 培养力量, 为综合性的书目数据库和题录数据库建设做准备。只有实现了网络化, 地方文献的作用和地位才可能走上现代化道路。

总之, 征集和开发地方文献, 是图书馆直接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应努力寻找地方文献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 多在服务上做文章。

参考文献

[1]于协和.浅谈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8 (2) .

[2]周曦宏.关于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3 (5) .

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篇8

一、地方文献收集的原则

1、地方性原则。

地方性就是指文献所记载的地方史料、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三个部分。

2、史料性原则。

作为地方文献必须是具有历史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具备了这两个价值的地方文献才有收藏的必要, 那些稍纵即逝, 时间性很强的信息资料不能作为地方文献收藏。

3、兼收并藏的原则。

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地方的藏书中心, 地方文献是永久保存的文化遗产, 收集的过程中不能以当地政治标准作为收藏标准, 应以文献的地方性和史料性来衡量, 只要符合地方性和史料性原则, 不管当时是进步的, 还是反动的, 都应兼收并藏, 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以供后人研究、借鉴。

4、适用性原则。

根据本馆方针、任务和本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广大读者的实际需要与保存当地文化财富的要求, 收集符合本馆藏书原则与体系的地方文献, 对一些虽属地方文献, 但保存价值不大, 使用对象极少, 又耗资费力的可不收或慎收, 以保证收藏质量, 优化藏书体系。

二、地方文献收集的内容

根据地方文献的定义和上述收集原则, 地方文献收集的内容, 笔者认为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综合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历史状况的地方志、年谱等, 如我馆收藏的《青田县志》、《刘文成公年谱》等就属于这类综合性地方文献。

2、系统反映本地区内某部门发展变化历史的专业志, 如青田是著名的石雕之乡, 历代出现了不少能工巧匠, 他们编写了许多石雕技艺方面的书, 如我们收集的工艺美术大师周百琦著的《石雕心得节录》、《青田石雕的工具使用及技法》等。

3、全面系统积累本地区某方面成果的公开或内部出版物, 如我馆收藏李青葆的《郭沫若普陀救少女》、县专业剧团创作的《泮香凤》、美籍华人陈惠开的《陈惠开教授论文集》等属于此类文献。

4、本地区名人学者撰述的回忆录, 人物传记资料及文章等, 如刘基著的《百战奇略》、《郁离子》、《诚意伯文集》等, 名医陈言著的《三因极——病症方论》等, 逸凡叶迈著的《铁骑心声集》等, 章乃器的《抗战必胜论》、《论中国的经济改造》等论著。

5、本地区的名人书法、画卷等, 如郭沫若游石门洞题的“横过石门渡, 刘基尚有祠。垂天飞瀑布, 淳意喜摧诗”的诗句, 又如张学良为阜山中学题的“培育英才——阜山中学六十五年纪念”等珍贵墨迹

6、公开或内部出版的反映本地区情况的图书、报纸和期刊, 如《青田侨乡报》、《芝田文学》等。

7、本地编辑印刷的学术论文, 会议文献等, 如《青田革命斗争史资料》、《青田历代名人传》等。

8、本地区党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本地区社会、经济近远期发展规划。

9、散见于报刊上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工农业生产等情况的文章及图片等, 包括发表在公开或内部出版的报版上的文章。

10、介绍本地自然资源, 山水风光旅游景观的地图和文章等。

11、有代表性的反映本地区科研生产新成果, 新产品的科研论文资料, 产品样本、说明书、目录、广告机构名录等。

三、地方文献收集的途径

公共图书馆只要弄清收集的途径, 掌握收集的方法, 积极主动做工作, 馆藏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定会有所成效。笔者总结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

1、本县地方志办公室。地方志办公室是指导管理编辑地方志和专业志的职能部门, 图书馆依靠他们收集市志、县志、部门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不仅可以节约费用, 还可以收集齐全。我馆自90年以来, 一直同县地方志办公室保持联系, 得到他们的支持, 联合行文县内各级文化教育等有关部门, 要求将出版的志书一律送市图书馆一至二册, 使收藏志书工作有了一定保证。

2、本县党史办公室。党史办公室是专门研究编写当地党的组织成长等史料的职能部门, 他们不仅收集占有大量有价值的原始资料, 而且还编辑有相关的刊物和图书, 如得到他们的支持, 定会促进馆藏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使地方文献成为进行传统教育不可多得的活教材。

3、政协文史资料室。各级政协集中了一批经验丰富, 学识渊博的当地名流、学者, 这些老同志将其经历回忆整理出来, 编印成书刊或资料, 如 (政协文史资料等) 很有地方特色, 是不可多得的地方文献, 图书馆可与其联系, 收集入藏。

4、社科联、科协和文联。这些部门是联系本地区各类学会、协会的组织, 一般地讲, 学会协会都有自己的出版物, 而当地的学会、协会主要是从本地情况出发研究某门学科的, 只要得到支持, 收集地方文献就会如鱼得水, 根据我馆收集地方文献的经验, 一般的学会协会都乐意将成果送图书馆保存和向社会宣传。

5、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是代表政府管理新闻出版的机关, 随着国家对新闻出版管理工作的加强, 出版和印制图书与期刊, 都要经过出版管理机关审查, 并附送样书样刊, 图书馆同他们联系, 可收到部份地方文献。

6、从出版部门的新书征订目录和当地报刊上的新书推荐中寻找反映地方特色的书画, 及时到书店预订和采购。

7、废旧物品收购站回收的大量废书废刊中, 可沙里淘金, 寻找到部份地方文献。

四、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重要意义

地方文献是以不同的题材、方式和载体,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 全面、系统、详尽地记录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自然、地理、民族、风俗、民情、宗教等方面的图书、印刷品及声像资料的知识信息载体, 是宝贵的地方资源。地方文献对于青田的社会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累和保存的地方史料, 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基础资料。

青田在2007年、2008年相继召开华侨大会、青田石雕节等活动, 组委会在筹备的过程中大量参考我馆收藏的有关地方文献资料, 为老华侨华人、华侨华人新生代回归青田提供了大量例证, 促使新老华侨在同一个精神家园水乳交融, 弥合了新老华侨断代关系, 为青田实施“华侨总部经济”战略与“华侨要素回流工程”作出应有的贡献;地方文献资料提供了青田石雕利用最早、交流最广的客观历史, 提升了青田石雕的文化含金量。

2、为爱国主义教育、乡土教育提供素材。

在青田, 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 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我们通过挖掘地方文献中漫长的行政史、治理史、发展史, 提炼出其中的精华, 反哺于青田三个文明建设。这些资料为教委编写的《青田乡土教材》提供了动人事例, 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3、为地方政府机关提供决策的情报依据。

由于地方文献能够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人口、自然资源、社会状况、文化风俗、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等各个方面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做出全面及时的反映, 因而具有资治作用, 可以作为地方政府机构制定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为地方领导机关制定决策、计划提供情报依据。如我馆收藏的有关石雕发展史为政府制定石雕经济规划提供了参考, 有关稻鱼共生的农业文献资料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

参考文献

[1]金沛霖.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0

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篇9

1 地方文献数字摄影

地方文献数字摄影应属于静物摄影中翻拍的范畴, 但它又不完全同于其他静物翻拍摄影。它有自己独特的要求和规范以及操作方式。文献数字摄影不是纯艺术摄影。纯艺术摄影可以唯美, 可以标新立异, 文献数字摄影必须忠实于原物, 这就给文献数字摄影的记录工作带来了限制, 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根据文献数字摄影的特点和文献照片所要达到的目的, 即将观看者未曾看到或虽然看到的文献内容真实、完整、清晰、准确地表现出来。

2 地方文献数字摄影的翻拍注意事项

2.1 选择合适的数字相机和镜头是基础

选用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类似于正常的人眼功能, 翻拍后的影像效果真实自然。而长焦或广角镜头在翻拍时容易造成图形畸变, 影响翻拍效果。镜头的焦距一般标在镜头前的外环上, 如F:××mm。焦距在f=50~80mm之间的镜头为标准镜头。

2.2 合理布光, 严格调焦是关键

2.2.1 合理布光

可以利用日光、台灯、漫射板及反光板来保证充足的照明, 以便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确保照片的清晰度。漫射板和反光板都可以用白纸充当, 使用漫射板后会使光线柔和, 减少反光;使用反光板可减少光照不匀的现象。要避免同时使用不同色温的光源, 如同时使用白炽灯和荧光灯, 以免造成色彩失调。还要注意调整各光源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可以设计用白色强光灯泡照明并处理成柔和的光线效果。两盏灯的光强度要完全相同, 两盏灯至元件中心的距离必须相等, 两灯成45度夹角对称分布在两侧。

2.2.2 严格调焦。

a.原件必须保持平直整齐, 不要卷曲不平。必要时可用透明玻璃板将其压盖。

b.相机要固定在翻拍架或三角架上, 不宜把相机升得过高, 也不宜降得过低。放置翻拍架或三脚架的工作台要牢固, 装在翻拍架或三脚架上的相机要保证绝对平正, 不能有一点歪斜。

c.必须使镜头主光轴对准元件中心点。

d.对焦要细心, 并要反复校对焦点的清晰度是否达到了最佳程度。对焦时应使用相机上的放大镜。

e.如果被拍摄物的反差较小时, 可以使用一张黑纸帮助对焦, 然后锁定焦点, 再移走黑纸拍摄。拍摄近距离的对象时, 要使用微距模式, 大量翻拍同距离的对象, 如书籍、字画, 可以在对焦后转为手动对焦, 以节省对焦时间。

2.2.3 文件格式

打开数字相机电源开关, 设置拍摄的文件格式, 格式主要有:jpg、tiff、raw等。不同的文件格式不同的用途, 如果我们只是用于网页, 不追求图像过于精细的品质, 完全可以采用占用空间小、照片存储的速度快的JPEG格式, 其压缩比率通常在10:1~40:1之间。设置为JPEG格式所拍摄的照片在相机内部通过影像处理器已经加工完毕, 可以直接出片。TIFF是一种非失真的压缩格式。这种压缩是文件本身的压缩, 即把文件中某些重复的信息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记录, 文件可完全还原, 能保持原有图的颜色和层次, 优点是图像质量好, 但占用空间大。精品档案的翻拍或图像品质要求很高的照片, 建议采用RAW图像格式。RAW图像格式是一种无损压缩格式, 它的数据是没有经过相机处理的原文件, RAW文件我们可以任意的调整色温和白平衡, 进行创造性类似“暗房”的制作, 而且不会造成图像质量的损失, 保持了图像的品质。通过后期对图像色彩调节, 提高整张照片的图像色彩质量。

2.2.4 曝光模式及曝光组合

将曝光模式转盘调到手动 (M) 上, 分别调整光圈、快门参数, 通常情况下选择小光圈, 用小光圈进行翻拍比较合适, 扩大景深有利于成像清晰度。快门速度调为1/60秒或更低。除特殊情况外, 拍摄时关闭闪光灯, 因为翻拍需要垂直站位, 开启闪光灯很容易产生阴影, 而且光线过强也容易造成白纸反光。如果环境稍暗, 可适当增加2档曝光。

2.2.5 感光度设置

为了得到好的图像品质, 在拍摄后需要对照片进行必要的剪裁和处理, 为了使后期调整时更加便利, 在拍摄时应尽量使用低感光度, ISO100或ISO 200比较合适。

3 地方文献翻拍后的处理

3.1 利用photo 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对数字翻拍图片作后期处理, 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地方文献进行翻拍后, 经常会发现翻拍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由于年代久远、保存不善或地方文献自身有缺损, 出现掉角、污损、折痕等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文献拍摄者的原因, 照片在拍摄过程中出现红眼、曝光不足、曝光过度、偏色等, 这些照片我们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软件针对不同照片问题采用专门的方法进行后期数字化修整, 弥补其缺陷, 以达到完美的修复结果。

3.1.1 去红眼

在修整红眼的具体做法有很多种,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眼睛反光点的大小和位置, 需要重复放大、缩小、反复变换, 操作一定要细心, 在眼球范围内将红眼去掉, 变回正常眼睛。

3.1.2 去污渍、折痕、补缺损

处理此类问题时可使用“印章工具”移动他, 不停变换取样点, 把折痕的地方覆盖上, 直至将其修改的比较自然。而对于去除照片上的污渍和补全照片缺损时, 也可采用此法, 另外还可用“修复”功能采样取点修复此类问题。

3.1.3 校正色彩

借助Photoshop的色彩校正功能, 矫正照片的不足。曝光过度、曝光不足、偏色。对于这三类现象可以分别使用“图像”菜单中的“调整”选项下的“曲线”、“色彩平衡”、“色相饱和度”等工具来调整, 最终得到满意效果。

3.2 数字文件的命名

由于拍摄地方文献资料所形成的数字文件非常多, 为了精确识别, 其命名的单一性就显得非常重要。数字文件的命名要规范、统一、细致、准确, 做到多而不乱, 有章可循, 检索唯一。

摘要:针对数字摄影中翻拍在高校地方文献收集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数字摄影,翻拍,高校,地方文献收集

参考文献

[1]霍利群.博物馆的影像图片采集[J].文物世界, 2006 (5) .

浅谈民族地方文献收集与保护 篇10

1. 历史悠久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每一个民族有其悠久的历史, 各民族聚居区域辽阔, 而民族地方文献见证并记录了各个民族的悠久历史及当地的人文特色。例如我国的藏族最早是聚居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 在其附近, 曾发现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 并且有的学者在西藏发现了三千年前的古文字;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的新疆地区, 出土了龟兹文、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等文献;在我国北京、沈阳等地区保存的满文文献, 对研究清史和汉、蒙古、维吾尔、满族等民族的历史与关系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11世纪至13世纪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封建王朝的西夏, 建制完整、文化发达, 西夏文化是我国古文化灿烂辉煌的一章, 其中西夏文泥金经是我国重要的西夏文献之一。

2. 文种繁多

民族地方文献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文种繁多。各民族文字的创制与及在本民族主要聚居地的广泛使用, 是民族地方文献出现的前提条件, 尽管各个民族文字的创制并开始使用的时间各不相同, 但是, 文字的应用范围大体一致, 因此文种繁多是我国民族地方文献的突出特点之一。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字种类繁多且复杂, 目前我国有25个民族有自己的代表文字, 但由于有些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 所以, 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文字并不是25个, 而是33种。从文字的创制上看, 有本民族自创的文字, 如纳西族的东巴文, 朝鲜族的朝鲜文;有借用外来字母创制的文字, 如维吾尔文;有仿照汉字创制的文字, 如西夏文。正是由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促使了我国少数民族地方文献的文种繁多。

3. 内容丰富

有的学者描述着:民族地方文献所记录、传递的信息和知识包罗万象, 涵盖了社会科学与自然学的方方面面。民族地方文献是我国各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记载各人民通过实践证明的知识与经验。民族地方文献记载了包括政治、军事、宗教、哲学、历法、历史、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天文地理、医药、生产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并呈现了其民族及地区的发展的历史轨迹。例如由蒙古文字撰写的《蒙古风俗鉴》, 记载了蒙古民族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发展与改革;藏于敦煌石窟的吐蕃历史文献之一的《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 共分为三卷, 记载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研究吐蕃古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用突厥文写面的《福乐智慧》, 是维吾尔族文学史上受到很高评价的文学典籍, 同时文献还涉及了政治、历史、经济、地理、数学、医学等各方面的, 成为研究古代回鹘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

4. 形式多样

民族地方文献的形式多样, 不仅体现在文献的记载文字和记载内容的多上, 还体现在文献的载体、装帧、版本分类等方面的多样上。从民族地方文献的载体种类上看, 大致可分为碑碣石刻、金属铭文、简牍缣帛、纸质文献四种。碑碣石刻文献的形式主要有碑铭、摩崖、石幢、符牌、题记等;金属铭文的载体主要有印章、钱币、铜镜、钟鼎等。除此之外, 民族地方文献比较古老的载体还有动物的骨骼, 皮毛, 树皮等等。当然, 纸质文献以外的载体所记载的文献大部分多为古文献。从民族地方文献装帧方式上看, 大致可分为卷子装、经折装、梵夹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7中装帧方式。从民族地方文献的版本上看, 按制版工艺可分为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套印本、石印本、铅印本, 影印本等;按写本种类可分为写本、稿本、抄本、旧抄本等;按活字种类分可分为泥活字本、木活字本、铅活字本、铜活字本等;按流传情况和价值分可分为俗本、孤本、秘本、善本等。

5. 保存分散

我国民族地方文献不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 民族地方文献的保存与分布也有一定的特点。一方面, 由于我国民族的分布有一定的特点, 也使得我国民族地方文献的保存与分布较为分散。例如藏文文献主要分布在西藏, 四川、青海、甘肃等地区;文文献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朝鲜文文献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区。尽管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许多大学、出版社、研究院都收藏了许多民族地方文献, 但是与各个民族聚居地区分布的民族地方文献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在历史上有过许多次的战争, 使得许多珍贵的民族地方文献被外国的侵略者掠夺, 现今陈列于国外的各大博物馆。

二、民族地方文献收集与保护

1. 在民族地方文献收集过程中, 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地域性原则:合理确定其地域范围, 既要收集本地区民族地方文献, 有要集本地相关的周边地区文献。 (2) 时效性原则:一方面要合理确定时间范围, 具体确定全面收集、重点收集、一般收集的时限;另一方面也要抢时间收集民族古代民族地方文献, 争时间收集近代民族地方文献, 定时间收集现代文献。 (3) 系统性原则:收集民族地方文献要做到全面、完整和连续。 (4) 针对性原则:根据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同, 地方文献的收集要做到目的明确、有计划、有重点的收集, 形成本馆特色吻合。 (5) 时效性原则:合理确定民族地方文献的收藏复分, 避免相同内容不同载体的重复收集, 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形成最佳收藏体系结构。

2. 提高民族地方文献收集人员素质

要提高旗县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收集人员的素质, 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培养相关业务人员的责任和使命感。收集民族地方文献是一项繁琐艰辛并且见效慢的工作, 加上民族地方文献的特殊性, 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很难完成这一使命。 (2) 民族地方文献收集人员要加强地方文史知识的积累, 多学习地方志正史、野史及民间史料, 而且要更多教地方史志研究专家及民族历史学家, 丰富文史知识, 还要主动参加本地的史学研讨会, 及时了解动态, 拓展知识面。 (3) 尽可能的熟悉和了解当地社会各民族发展状况, 以便及时掌握更多更新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源。 (4) 要做好大量宣传工作, 培养良好的公关能力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调动各种社会关系, 使地方乐于赠送民族地方文献到图书馆。

3. 科学管理民族地方文献

将收集到的民族地方文献, 通过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 活化为动态的信息发报资源, 为社会服务, 发挥作用才是民族地方文献的存在价值。所以针对收集的民族地方文献要做好深度加工整理: (1) 详细登陆:将民族地方文献按不同类型、不同级体形式分别进行财产登记。 (2) 科学分类:按民族地方文献学科内容分类, 取著者号为书次号, 集中同类同著者的不同著作, 便于管理和利用。 (3) 标准著录:民族地方文献必须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标引著录, 为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打好基础。 (4) 按民族地方文献出版形式编制多套馆载地方文献目录, 编制各种民族地方文献专题目录, 编制民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 实现资源共享。

4. 呼吁社会关注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保护工作

民族地方文献的产生, 是以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与使用为前提的, 因此, 要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字发展历程, 民族地方文献是最直接也是最科学的依据。各个民族由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 有限民族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文字, 有的民族则是模仿其他民族文字稍后创制了本民族文字, 有些民族则是直接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通过分析各个民族文字的结构特点, 可以推测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由此可以看出, 民族地方文献对于民族文字发展研究有着重要价值。作为保护开发民族地方文献的从业人员, 我认为要呼吁社会和重视这项工作。在很多偏远地区, 遗散有很多对课题有价值的民族地方文献, 如果只单一而盲目的去搜集, 工作量大但收效又不一定明确。如果让社会上的群众我我们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知道, 这些文献的历史意义和学科价值, 全民力量将结收集和保护民族地方文献工作有很大推进作用。简单而言, 要让社会上更多人识宝, 并爱宝。只有这样, 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保护工作才能不浪费资源并取得最大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 民族地方文献有其独特的特点以及学术价值, 这就使得我们在研究民族地方文献时, 要根据其特点, 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民族地方文献的研究。民族地方文献学是中国文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文献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这五。加强对民族地方文献学的研究, 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民族地方文献学理论体系, 而且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文献事业的不断发展, 进而促进少数民族文献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从业人员, 我将从本本职工作入手, 开拓工作思路, 增加工作手段, 加大宣传力度, 让社会上更多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知道民族地方文献的价值和意义。收集和保护民族地方文献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可能需要我们从业人员投入毕生的心力和这项事业上。我在最后也呼吁期望政府加强对这一领域青年人才的培养, 在实际工作中青年队伍建设的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期望我们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专业人才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和培养, 只有青年队伍的壮大和发展才能将这项事业更好的开展下去。

摘要:档案、地方志等民族历史文献承载了地方乃至民族发展的历程, 反映着当地的历史、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变迁, 使今天的生活与历史、与未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保护好民族文献遗产, 就是为了延续民族的文脉和精神。因此, 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与保护工作必须受到重视。本文将从民族地方文献的特点入手, 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对收集和保护工作进行浅析。

关键词:民族,地方文献,特点,收集,保护

参考文献

[1]包和平.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研究[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09.

[2]李杰.中国少数民族文献探究[M].民族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国家权威下一篇:商业经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