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环境

2024-05-06

园林植物环境(精选十篇)

园林植物环境 篇1

1 改革前园林植物环境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本身的问题

园林植物环境课程内容涵盖了土壤肥料学、植物与生理、气象学、生态学等课程的部分知识, 其内容多而杂乱。由于该课程中很多章节的内容都是从本科类教材上直接选取过来的, 因此对高职类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1.2 课程内容的衔接问题

园林植物环境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和其平行开设的植物类课程有园林树木与花卉识别, 后期相关联课程有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造景及应用、园林植物保护, 课程内容如何衔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1.3 理论和实践安排不合理

改革前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高职学生对过多的理论知识接受能力有限, 学完课程后很难真正理解。另外, 作为专业基础课, 其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以后的专业课提供基础知识支撑, 而专业课中用到该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强度不是太高。因此, 大量理论知识的安排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考核方式不合理

改革前主要采取理论知识出试卷考核学生, 但效果不理想。因为课程内容以理论讲授为主, 按要求此类课程要采取试卷考试的方式考核, 学生的成绩普遍较差, 失去了考试的意义, 因此必须在改变理论和实践课时的安排的基础上对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2 课程改革实施

2.1 改革思路

教高16号文件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 因此在课程改革前一定要明确思路。参考史小玲等[2]、聂磊[3]对此类课程的改革经验以及姜大源[4]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分析, 笔者认为园林植物环境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 应该本着够用为度、适用为本的原则去改革。

2.2 课程改革前期调研

实地走访多家园林企业并调查工作中需要用到的园林植物环境课程中的知识;通过已毕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反馈其需要的园林植物环境课程中的知识;与园林技术专业其他课程的老师交谈获取其教授的课程需要的园林植物环境课程的知识;笔者去园林企业顶岗实习切身体会需要园林植物环境课程的知识以及参考其他院校该课程的内容设置和相似课程的改革经验。

2.3 课程内容选取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该课程的特点, 笔者认为该课程应选取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园林植物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园林植物与土壤要素的关系、园林植物与营养要素的关系、园林植物与生物要素的关系以及园林植物设施环境与管理等六大模块的内容。

2.4 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安排

结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园林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安排, 笔者把该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调整为1∶2, 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并把园林植物环境改名为园林植物环境分析。每年安排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照度计及土壤温度计的使用、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处理、土壤密度的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土壤p H值的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化学肥料的定性鉴定、设施环境观测、土壤类型调查等实践内容的教学。

2.5 考核方式

根据教学的实践情况, 把理论考核改为过程考核。把相似的实践课程划为一个单元, 以单元为单位进行过程考核。开学初把过程考核的详细标准发给每个小组, 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考核的标准。

3 改革效果

目前, 改革后的课程已有2届学生, 从实际效果看,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改变了课堂压抑的氛围,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 结语

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大多较短, 很多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和本科院校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的深入, 高职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建设的改革是必然趋势。课程改革必须在课程体系改革完成的情况下进行。

摘要:园林植物环境课程是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针对园林植物环境课程教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结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 对该课程的内容、理论和实践学时的比例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园林植物环境,问题,课程改革,高职园林技术专业

参考文献

[1]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09-09-23].http://sgy.mca.gov.cn/article/jxgz/200909/20090900038657.shtml.

[2]史小玲, 顾建中, 乔乃妮.高职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环境》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4) :144.

[3]聂磊.基于工学结合的植物生长环境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09, 3 (3) :45-48.

园林植物环境 篇2

(一)专业技能模块

1.课程名称:《植物生产与环境》

课程定位:岗位基本技能课程。

课程学时:96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教学内容:主要介绍植物细胞和组织的基础知识,即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的繁殖方式,组织的类型、功能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功能、种类及其结构;植物生产与水环境、光能利用、合理施肥的关系。

园林植物环境 篇3

关键词:园林植物环境;课堂教学;学科特色;实践能力

课堂是开展教学的主要阵地,在园林植物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产生足够的重视,要积极构建完美的教学课堂体系,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主要任务,完善课堂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第二次全教会上明确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对于中职园林专业课——园林植物环境的教学也要遵照这一指示,把这一教育方针落实到专业课堂教学中。如何在新理念下实现园林专业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园林植物环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认为要想实现专业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应启发学生动手动脑,加强直观教学,更重要的是多进行实验实训操作,这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一、依“纲”扣“本”结合实际,设计高效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必要前提

教学大纲、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钻研“大纲”,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并有效地体现在教学方案中,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园林植物环境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要从基础知识教育、操作技能培养和职业道德思想教育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更要体现本课程的特点,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自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材不完全等于教学内容,教师要反复研读、感悟、领会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再整合,实现对教材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做到“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成教案,或沿用自己旧教案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二、做好观察、直观教学,加强实验、实训,上出园林专业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径

园林植物环境是一门实践技能课,观察和实验实训是本专业的基本研究方法。我们使用的教材中选编了15项观察和实验实训内容。其中“实地观测”项目4个,“观察分析”实验10项,调查研究1项,学生分组实验4项。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教材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做好教材中所选编的每项观察和实验实训教学。

中职实验实训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亲自动手,并形成技能,教师要大胆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观察、处理、贮存”,实验的每一步骤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就要比教师演示讲解的效率高很多,而且激发和培养了他们探索科学问题的兴趣及能力。

又如:实验“大气的观测”,一定要让学生对本地区大气状况进行观测分析,让学生自己对本地大气作出评估,这样学生会对大气污染的危害更刻骨铭心,从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归纳、总结,对基本规律的认识及理解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大大培养了学生对园林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他们逐渐养成了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因此激活了课堂教学,并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想让学生认识千姿百态的园林植物环境现象,开拓他们的视野,还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在教师指导下采集并制作动植物标本,培养花木、饲养小动物等,以丰富学生生活。

为了弥补观察实验及学生动手实验的局限性,能更全面地展示各种现象,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还应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图片投影、模型、视频录像等多媒体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学生无条件亲自动手去做的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全面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打破了时空限制,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更加有效地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三、在园林植物环境课堂上,教师如果善于在课堂上提问,恰当设问,巧用实例和数据,找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用技术间最佳的结合点,将会在提高课堂效率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提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教师设计的提问要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同时,加强园林实用技术教育,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也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启发性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及有力保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要提高教师教的效率,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学生学的效率,同样的课堂,相同的教法,不同的学生课堂效果却不同,这更体现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总之,课堂效率的不断提高永远是我们教师探究的主题,我们要不断积累知识经验,不断创新、进取,使教学最终走向完美。

参考文献:

[1]王祥.学案导学: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11(35).

[2]王雅芬,李天杰.“学案导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12).

作者简介:刘秋萍,(1968.12—),女,河南省洛阳市人,民族:汉,职称: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园林。

园林植物生长的生物环境调控 篇4

(一) 加强动植物检疫, 防治外来生物入侵

为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国境, 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 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应依据有关法规,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对进出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 以及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 采取一系列旨在预防危险性生物传播蔓延和建群危害的措施及行政管理的综合管理体系。加强动植物检疫是一项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是控制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的主要措施。

(二) 农业措施

1. 选用抗病虫品种。

在园林有害生物控制中, 培育和应用抗性品种是一项安全、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为园林植物后期养护带减少大量工作和环境污染。目前园林植物丰富的种质资源为培养园林观赏植物抗病品种提供了有利条件, 抗性强金叶女贞、芙蓉花、香石竹、月季、伏加草等新品种已培养成功。如抗病金叶女贞具有极强的抗褐斑病特性, 抗病虫芙蓉花具有抗蚜虫、夜蛾的特性等, 这些抗病虫害新品种的成功培养和应用, 对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2. 合理布局。

园林植物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环境条件, 因地制宜选择各种适和生长的植物类型, 以乡土植物为主, 根据各种植物之间相互关系合理进行搭配, 以乔木、灌木、地被树木相结合的群落生态种植模式, 来表现景观效果, 强调群落的结构、功能与生态学特性相互结合, 以营造合理的、健康的园林植物群落。同时要注意避免混植有共同病虫害或病虫害转主寄主植物, 人为地造成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如黑松、油松、马尾松等混植将导致日本松干蚧的严重发生;桧柏是海棠锈病的转主寄主, 桧柏与海棠混植将导致海棠锈病的严重发生等。

3. 适时栽植。

园林植物栽植要遵循其生长发育的规律, 提供相应的栽植条件 (如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好) , 应根据各种树木的不同生长特性和栽植地区的气候条件, 适时栽植, 促进根系的再生和生理代谢功能的恢复, 协调树体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发育矛盾。一般落叶树种多在秋季落叶后或在春季萌芽开始前进行栽植;而常绿树种栽植, 一般在南部冬暖地区多进行秋季生长缓慢时栽植或于新梢停止生长期进行, 在冬季严寒地区以春季新梢萌芽前栽植为主。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应用, 园林植物的栽植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反季节”、“全天候”栽植已经十分普遍, 遵循树木栽植的原理, 采取妥善、恰当的保护措施, 以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提高栽植成活率。

4. 加强管理。

冬季或早春, 结合修剪, 剪去部分有虫枝, 集中处理, 是减少病虫害源的重要措施;加强对园林植物的日常管理, 合理疏枝,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可减少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温室栽培植物, 要经常通风透气, 降低湿度, 以减少花卉灰霉病等的发生发展。

5.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合理灌溉, 掌握正确的浇水方法、浇水量及时间, 都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如氮、磷、钾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平衡施肥, 可使园林植物健康茁壮生长, 避免偏施氮肥, 造成花木的徒长, 降低其抗病虫性和观赏价值。喷灌方式会加重叶部病害的发生, 最好采用沟灌、滴灌或沿盆钵边缘浇水。浇水要适量, 避免水分过多引起植物根部缺氧而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甚至根部腐烂, 尤其是肉质根等器官。浇水时间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 以便及时降低叶片表面的湿度。

(三) 生物防治

1. 天敌昆虫。

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害虫, 天敌昆虫主要有捕食性天敌昆虫和寄生性天敌昆虫两大类。其中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通过捕食害虫达到防治的目的, 这类生物有丽蚜小蜂、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大红瓢虫、螳螂、花角蚜小蜂、松毛虫赤眼蜂、草蛉、蜘蛛、捕食螨、蛙、蟾蜍及多种益鸟等动物。捕食性天敌昆虫在自然界中抑制害虫的作用和效果十分明显, 如七星瓢虫、小红瓢虫和异色瓢虫对蚜虫和介壳虫的捕食。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 最常见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 凡被寄生的卵、幼虫或蛹, 均不能完成发育而死亡。肿腿蜂防治天牛, 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

2. 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引起害虫致病达到防治的目的。可引起昆虫致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线虫等。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病原真菌、病原细菌和病原病毒三类, 常用的真菌杀虫剂有蚜霉菌、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座壳孢菌、轮枝菌等, 可用来防治玉米螟、松毛虫、大豆食心虫、多种金龟子、水稻叶蝉、飞虱、桑天牛蚜虫、茶毛虫、舞毒蛾、根结线虫、蓟马、白粉虱等多种害虫;苏芸金杆菌是最常用的细菌制剂, 是应用最广的生物农药, 已广泛地应用防治松毛虫、菜青虫、苹果巢蛾、毒蛾、玉米螟等害虫;而核多角体病毒群可用来防治多种害虫。

3. 生化农药。

生化农药指那些经人工合成或从自然界的生物源中分离或派生出来的化合物, 如昆虫信息素、昆虫蜕皮激素及保幼激素、昆虫生长调节剂等能用来防治害虫。主要来自于昆虫体内分泌的激素, 如昆虫的性外激素、昆虫的脱皮激素及保幼激素等内激素。目前国外已有100多种昆虫激素商品用于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 中国已有近30种性激素用于梨小食心虫、白杨透翅蛾等昆虫的诱捕、迷向及引诱绝育法的防治。昆虫生长调节剂现在中国应用较广的有灭幼脲I号、Ⅱ号、Ⅲ号等, 对多种园林植物害虫如鳞翅目幼虫、鞘翅目叶甲类幼虫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4. 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指用简单的工具以及物理因素 (如光、温度、热能、放射能等) 来防治园林有害生物或改变物理环境, 使其不利于有害生物生存、阻碍入侵的方法。常用的物理机械防治方法如人工捕杀、诱杀法、阻隔法及热水浸种、烈日暴晒、红外线辐射、土壤处理等, 其措施简单实用, 容易操作, 见效快, 可以作危害虫大发生时的一种应急措施。特别对于一些化学农药难以解决的害虫或发生范围小时, 往往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

5.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指用农药来防治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解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化学防治是园林有害生物控制的主要措施, 具有收效快、防治效果好、使用方法简单、受季节限制较小、适合于大面积使用等优点。目前, 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约500余种, 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有害生物的防治, 但农药的广泛使用, 会造成土壤、水体和空气环境的污染, 增强有害生物的抗药性, 杀伤有害生物的天敌, 危害人畜安全, 形成恶性循环, 破坏生态平衡。

二、园林植物群落种间关系调控

1.合理配置。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 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 喜湿耐旱, 以乡土植物造景为主, 同时重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充分利用空间, 注重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攀缘植物等合理搭配, 重视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的稳定性, 充分发挥其园林生态功能和观赏特性。

2.生物调控。植物个体有自己一套完美的调节机制, 生物调控是指通过良种选育、杂交育种, 应用遗传与基因工程技术, 创造出转化效率高、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优良物种, 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该调控主要表现在选育新品种, 增强适应性上。如中国利用丰富的种质资源通过多种手段培育出的优良园艺新品种, 其观赏性和生产能力提高, 同时其适应性和抗逆性均大大提高。

3.环境调控。园林植物环境调控指的是为了促进园林植物的生长采取的各种改良环境条件的措施。该调控主要表现在改善环境条件, 促进园林植物的生长上。如平整土地、浇水、排水、施肥、中耕松土等进行小气候和水分调控的各种措施。

摘要:生物因子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一非常重要的生态因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有害生物都是通过有意或无意的渠道而被引入世界各国, 对许多国家的生态、环境、经济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据初步统计, 目前中国遭280余种外来生物入侵, 每年损失2 000亿元。借助一些人为措施来调控园林植物生长的生物环境为园林生产服务, 是园林生产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园林植物,生物环境,调控

参考文献

[1]唐祥宁.园林植物环境[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6.

[2]宋志伟, 王志伟.植物生长环境[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8.

[3]江建国, 柴长宏.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10.

[4]刘常富, 陈玮.园林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篇5

关键词 植物文化;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在当前中国的园林景观之中,植物作为重要的组成元素和表达内容,不仅美化和绿化了园林,还承担了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蕴,在美学上和功能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植物文化在园林景观之中主要以现代园林之中的植物配置来得以表达,以植物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承载设计师的造园理念。

1 植物文化的主要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植物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达方式,在古诗文之中常常出现以植物入诗或以植物作为意象的例子。古人对不同植物寄托了不同的情感和思想,如认为竹子谦虚、坚韧,认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认为牡丹富贵华丽,认为松柏沉默坚定,这些美好的思想品质和吉祥象征赋予了中国的園林景观以更多地人文背景和思想深度[2]。通过栽种不同的植物,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可以表现出主题和主旨,以植物文化表达自身的美学追求和造园理念。

2 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

在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时,为了亲近自然、贴合人民对于自然环境和绿色植物的现实需要,植物的配置成为重要的景观设计内容。在实践之中可以发现,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有以下几点方法和对策。

2.1 结合地形设计植物景观的主题

当园林中植物种类较多、园区占地面积较大时,按照主题设计植物景观可以最好地做到多而不乱、繁而不乱,也能较好地表达设计师的设计主旨。

在设计植物景观的主题时,设计师可以结合地形进行主题的划分,如池塘、小河附近以“水”为主题进行设置,在池塘之中设置水生植物睡莲、荷花,在池边种植芦苇、菖蒲,在河岸上载重垂柳,结合池塘、小河的景观和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将河流、池塘和水生植物、河边植物相互映衬,再加上水中的游鱼和河岸上的行人,有静有动、生动活泼。

除了“水”为主题,结合地形以大量乔木间杂种植还能够塑造出山丘和林野,以灌木和乔木制造出地形起伏的山峦丘壑。园区较小的园林,设计师可以合理运用植物营造出景深,并巧妙运用植被对各个景观之间进行天然地隔断,使园林显得繁而不乱、层次分明。

在有着大片开阔地的园林之中,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植被时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特色植物,大范围种植某种花卉形成特色园区。等到花季,鲜花盛开,乍看好像漫山遍野、铺天盖地,这种密集种植单一花卉带来的景色极富冲击力和感染力。

2.2 以四季为主题配置植物

除了地形,占地面积较大的园区还可以设置各种富含人文底蕴的主题,例如以四季为造园主题,在各个分区之间以植物或是建筑隔断。在以“春”为主题的园区,设计师可以遍植花木营造出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气氛,主要选择迎春花、桃花、杏花等春季开花的花卉,使这一园区成为春季赏景的重点。在以“夏”为主题的园区,结合池塘可以塑造出夏季庭院深深、小荷初绽的景象,也可以以石榴花、紫藤等夏季花卉为炎炎夏日增添清爽绚丽。夏季植物生长繁茂,许多落叶乔木都会在夏季枝繁叶茂,像槐树、银杏和梧桐等树木都是营造夏季清凉绿阴的典范,为城市增添绿阴和凉意,也有助于城市夏季温度的降低[3]。

秋季的园区在造园理念上可以突出红叶的热烈和黄叶的绚烂,在秋季为主题的园区,园林设计师可以广泛种植枫树、槭树等秋季树叶变红的乔木及银杏、二球悬铃木之类秋季变黄乔木。对于园区较小、不适宜种植高大乔木的园林,秋季主题的园区也可以以菊花等盆景为主要景观,以菊花的凌冽风姿烘托秋季园林植物景观的英姿飒爽,营造出秋高气爽的景色。

冬季的造园主题受限于地区环境和环境温度,对于纬度较低、冬季温度较高的地区,冬季的植物选择范围较大,能够在野外越开花冬的花卉,茶花就是不错的选择。在冬季平均气温更加低的地区,造园时设计师可以选择腊梅和梅花,傲雪寒梅可以成为冬季赏园的重点。在中国北部,冬季的气候更为严酷,极端性天气也跟多,为了保证冬季的植物存活,设计师应该更多地选择耐严寒的植物。松柏等常青乔木、灌木四季常青不惧严寒,以此作为造园的主题能够营造出凛冽肃杀的气氛,在冬季大雪纷飞时也非常应景。

2.3 高低错落配置植物

除了按照主题配置植物,植物搭配时还要考虑植物之间的高度搭配。例如,在设计园林时进行植物配置,将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混杂种植,将垂柳、旱柳等垂坠感较强的植物种植在水域附近的池塘、小河边,搭配水葱、芦苇、荷花和香蒲等生长在沼泽浅水中的水生植物,再配合水中的浮萍、睡莲、水葫芦等浮水植物,水波袅袅的景色搭配各种赏心悦目的植物,高低错杂,极富有画面感和层次感。

考虑到园林在四季的观赏效果,设计师需要保证园林在四季都有景可看、有花可赏,更多地将开花季节不同的植物搭配在一起。例如,春天开花的樱花、桃花和杏花花期不同,可以间杂种植,夏天的石榴花、睡莲、栀子和米兰等花卉也可以搭配在一起,再加上秋天包括丹桂、银桂和金桂在内的不同品种的桂花和深秋的菊花、冬季的腊梅水仙,四季花卉参杂种植,使园区时时鲜花盛开、四时之景各不相同,极大地提升观赏性和趣味性。

对于园区较大、有条件对园林进行进一步划分的园林,设计师在植物搭配时可以考虑到园区的色调统一和色彩和谐,能够进行更多地搭配尝试。例如,将枫树、槭树、鸡爪槭和红栎等树叶呈现红色的乔木搭配上石榴花、凌霄花等红色系的花朵,再加上石蒜、红玫瑰和红蔷薇等色泽红艳的花卉,园区的色泽将会非常统一和谐。除了红色系,黄色系的花卉植物也很好搭配,乔木中的银杏、梧桐、榆树和水杉秋季有着金黄的叶片,花卉中腊梅、金缕梅、迎春花和金合欢绽放着金色的花朵,将其搭配在一起,园区将有着金色的主题色调。

3 结语

由于城市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和人民群众对于生活条件的要求逐步提高,在当今中国园林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生活条件提高后对于绿色生活和减少废气噪音的实际需要,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绿化和城市中植物覆盖率有着更高的要求,植物景观成为当前造园的重点。结合植物文化,合理配置植物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重中之重和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杨絮飞,李国新.论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语素的多维审美意蕴[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

[2]于冰沁,王向荣.论园林植物配植形式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文化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李乃昕,杨茂川.因借用地人文属性 彰显植物文化内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5).

园林植物环境 篇6

一、园林植物环境实践教学类型的区分

由于园林植物环境课程实践性很强, 学生必须要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才能够满足各大岗位的需求, 学校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类型, 结合当地实际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而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 实验

实验阶段主要就是采用化学或者物理手段, 将环境中某一个特定的性质在实践中加以印证。比如, 化学肥料的辨识, 通常情况下在室内进行的实验, 其结果基本是能够预见的, 常以实验小组为单位, 并且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形式以及结果单一。

(二) 实习

实习阶段是学生使用一定的工具和测量仪器, 经过亲自的观察和测量对样地进行调查的一种形式, 通过这样的方法, 提高学生验证环境要素的能力、发现规律的能力、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 自然植物群落以及园林植物群林的调查, 通常这些活动都需要到野外进行, 并以实习小组的形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秩序的开展, 在活动中获取各项数据, 学生将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之后, 对理论教学中所掌握的规律进行验证, 达到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三) 实训

实训阶段通常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仪器, 同时还要借助一些化学试剂, 从而获得各种环境要素的数据, 学生经过反复的操作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完成实践教学的目标。比如, 进行土壤取样的时候, 就需要进行土壤氮磷钾的测定。这个活动可以在室内进行, 也可以在野外进行。

(四) 生产实习 (或称教学实习或综合实习)

所谓的生产实习, 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某单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来完成某一生产任务的活动。比如, 园林绿地土壤调查分析, 通常来说分为两个部分, 分别为外业工作以及内业工作。学生被集中组织起来, 通常会经过一到两周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生产实习都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 特点就是历时较长, 项目多而复杂, 并且会将以上三种实践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

(五) 顶岗实习

定岗实习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不但能够使学生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创造一定的财富, 缓解一部分的生产压力。学生在岗位上亲身感受实际的生产情况, 并且完成某些生产任务, 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过程。而针对植物环境课程的定岗实习, 具有一定的组织性, 不能够单独存在, 也就是需要与其他专业的课程结合进行, 由生产企业工程师或者是项目经理进行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 完成一定的实践目标, 方可结束。

二、园林植物环境实践教学项目选择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园林植物环境课程包含的内容很多, 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种类也很多, 并且学生学习的时间有限,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学习的目的, 必须要遵循一定原则, 同时在各项教学实践项目选择与设计上应该进行科学的选择, 具体分析如下:

(一) 典型性原则

典型性原则是针对课程需求以及工作任务而言的, 比如, 在进行土壤要素实践教学的时候, 学生应该将自然土壤剖面进行挖掘, 并采集土壤样本, 经过分析处理之后, 在进行多个子项目的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土壤剖面挖掘以及采样、观测的能能力, 与此同时也可以获取反映土壤形成过程的理化形状以及完整的数据。

(二) 知识性原则

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必然需要一定的知识理论作为基础, 实践原本就是一个印证知识的过程, 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实践教学项目的时候, 必须要遵循知识型原则, 坚持这一原则可以将课堂上的知识理解消化, 并进一步巩固。比如, 进行生物要素实践教学选择, 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调查这个项目的时候, 要引导学生在实习中发现分辨物种、种群、群落的方法, 同时还应该了解生态系统、种间竞争等相关基本概念。

(三) 可实施性原则

就是要求项目选择时具备相应的实践教学条件, 便于操作和组织实施。比如, 在植物生长与环境要素实践教学中, 选择种子发芽试验这个项目, 考虑发芽过程的快慢, 采用草本花卉种子, 在气温上升到25℃左右时进行。不要恒温设备, 只要进行湿度控制。7~10 天就能完成选种、浸种、置床、发芽观察、结果计算的发芽实验全过程。

(四) 前瞻性原则

实践教学项目要尽可能选择运用行业最新技术成果,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在现代温室对光照、温度、O2、CO2的调控试验, 加深学生对气象要素与植物生长发育关系的认识, 从而增强园林植物生产工厂化的意识。

三、园林植物环境实践教学的思考

(一) 加强实践教学教材的开发力度

现阶段我国各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并且也是业内专家编写, 但实际也就是基本的教学要求, 在实践部分依旧比较欠缺, 尤其是针对项目选择以及指导内容方面, 可以说完全无法满足现有需求。主要原因是区域环境以及各院校实践教学条件差距较大。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加大书本实践课教材的开发。

(二)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耗时耗力, 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的压力很大。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仅仅是建设一个基地就结束, 其各项配套设施以及专业化人才都应该相应的投入进来, 这还需要当地政府、社会力量以及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

(三) 重视实践教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实践效果的保障,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首先就是实践教学组织机构的确立, 要有专人负责, 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采用统一管理的方法;其次要建立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将各个项目的实践成绩纳入考核, 从而对学生实践行为起到约束和激励的作用;最后就是要建立各个学科项目的制订评价标准, 严格执行, 对照标准加强过程考核, 真正达到提高技能和职业素质养成的教学预期目标。

园林植物环境建设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园林工程项目日渐增多的背景下, 植物环境建设方面的教学实践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 为了有效培养更多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园林领域人才, 广大教师应从植物环境实践本身出发, 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研究, 充分体现专业教学特点和独到的教学手段, 开展创新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提升人才实践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史小玲, 顾建中, 乔乃妮.高职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环境》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4) .

[2]孙玲, 杨瑞卿, 肖扬.新升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7) .

[3]邓晓梅.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铜仁学报, 2009 (4) .

[4]孟树标.《园林植物环境》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7) .

园林植物环境 篇7

1 温度

温度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是综合性的, 它既可通过光合、呼吸、蒸腾等生理作用来影响, 也可直接影响土温、气温, 通过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等代谢过程来影响植物生长。每种植物的生长都有最低、最适、最高温度, 称为温度三基点。最适温度范围内, 园林植物生长迅速、健壮, 生长发育最为旺盛, 最低温度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值, 最高温度是超过该温度值, 植物停止生长。植物种类不同, 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不同, 原产热带植物对温度三基点要求较高, 原产寒带植物对温度三基点要求较低。从最适温度看, 不同地带生长的树木有较大差异, 热带植物最适温度为18~30℃;温带植物最适温度为7~16℃, 如小菖兰、仙客来等。一般植物较适宜温度为20~30℃。低温会使植物遭受寒害和冻害。高温会影响园林植物质量, 如花色变浅、果实变小等。

2 水分

水是植物生存的物质条件。按照植物对水分的需求程度可将其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4类。植物在不同的生育期内, 对水分的要求量不同。早春树木开始萌芽、花芽分化时需水量相对较少, 旺盛生长期、开花期、结实期需水量较多。应根据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进行水分调节。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水分过少植物易发生干旱, 水分过多氧气不足, 二氧化碳相对增加, 从而引起一些有毒物质如硫化氢、甲烷等过多, 使根系中毒, 发生腐烂, 甚至植株死亡。

3 光照

园林植物根据其光照需要量, 分为阴性植物、中性植物和阳性植物。阴性植物不喜强光, 耐阴能力强, 要求遮阴度在80%以上, 如天南星科、蕨类和兰科植物等;中性植物在一般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 也能忍耐一定的庇荫, 如侧柏、扶桑、萱草等;阳性植物喜欢强光照, 不耐庇荫, 如水杉、杨、柳、仙人掌类及多数一、二年生草花。植物从播种、发芽到开花结实, 须经过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光照阶段主要是昼夜长短的影响 (光照和黑暗交替) , 亦称为光周期。根据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作用, 又可将园林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日照植物, 长日照植物生长旺盛期在夏季, 需光照时间长, 一般需13~14小时开花, 如矢车菊、虞美人等;短日照植物要求日照时间在8~12小时内才能通过光照阶段, 于秋季日照较短时开花, 如菊花、一品红等;中日照植物对白天光期与夜间暗期长短反应不明显, 只要其它条件适宜, 四季均能开花, 如百日草等。另外, 光照与花色也有密切关系, 花卉着色主要靠花青素, 花青素只能在光照条件下形成。所以, 在室内及阴暗处, 花朵色彩平淡不艳。

4 空气

4.1 氧气

植物生命各时期都需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释放能量, 维持生命活动。例如:在土壤板结处通常会播种发芽不好, 就是土壤缺氧的缘故。植物根系需进行有氧呼吸, 如果栽植地长期积水, 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 生产上特别注意加强土壤水分管理

4.2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含量与光合强度有关, 当二氧化碳含量在0.001%~0.008%时, 光合作用急剧下降, 甚至停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提高10~20倍或达0.1%时, 光合作用有规律增加。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途径除气孔外, 根部也能吸收。为提高光合效率, 提倡二氧化碳施肥, 对人畜无害。植物对二氧化碳的需要以开花期和幼果期为多。

4.3 风

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可帮助园林植物授粉和传播种子。例如:兰科、杜鹃花科、杨柳科等植物种子借助风来传播;银杏、松、云杉等植物花粉也靠风传播。但风并不都是良性的, 有时会表现为台风、海潮风等危害树木。

5 土壤

园林植物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深, 取得的水、肥较多, 植物生长必然良好。喜欢深厚肥沃土壤的树种, 应选择土层肥厚处栽植。黏土保水能力虽好, 但透气性差, 沙土相反。具体选择时应按植物要求进行。每种植物需要一定的土壤酸碱度, 依其要求程度可分为酸性植物、中性植物、碱性植物。酸性植物指土壤p H值在6.8以下生长良好的植物, 如杜鹃等;中性植物指在土壤p H值6.8~7.2生长良好的植物, 如菊花等;碱性植物指在土壤p H值7.2以上生长良好的植物, 如侧柏等。盐碱土包括盐土和碱土两大类, 不同树木对有害盐类的反应和耐力不同, 多数植物在盐碱土上生长极差甚至死亡。土壤肥力指土壤及时满足树木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土壤肥力与土壤质地关系很大, 黏土保肥力高, 沙土保肥力差, 栽培中应考虑植物耐贫瘠能力。例如:梧桐、核桃等喜肥树种应栽到土厚、肥沃的地方;油松、侧柏等可在贫瘠地种植。

6 地形、地势

6.1 海拔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雨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海拔升高则日照增强;因此, 同种植物在高山生长比平地种植生长缓慢而矮小, 叶小而密集, 保护组织发达, 发芽迟, 封顶早, 花色较鲜艳。

6.2 坡向与坡度

园林植物环境 篇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在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过程中要遵守“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等基本原则,建设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园林植物造景在小区生态设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气息和空间的绿地,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科学而艺术地进行植物配置的一种方法。

2 园林植物的作用

2.1 保护原有植被

原有植物一旦被破坏,重新种植要经过长时间的自然演替才能恢复到原有状态。而移植大树的做法是对异地生态系统巨大的破坏,且大树移植后,生态效益也会下降很多,存活率也不高,造成浪费。

2.2 保持物种多样性

植物本身无高低好坏,春盛、夏绿、秋实和冬枯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关键是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此,应将增加绿地的适应性种类和扩大多样性物种种群相结合,如在绿地中限制和调剂好各物种所占比例等。借鉴地带性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开发利用绿化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物,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为动物、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

2.3 保持小区水土涵养和增加垂直绿化

对小区内绿地中的铺地面积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其不大于15%~30%,且采用渗透型的铺装形式与材料,使雨水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维护费用。建筑物的立体绿化设计,充分利用楼顶、阳台进行空中绿化的错层布置,利用墙面、围墙、自行车棚架等加大立体绿化覆盖率。

3 园林植物在小区中的应用

3.1 乡土植物的应用

乡土植物是地域固有的植物种群,从外地引入的植物种类称为外来植物。一部分外来植物经过长期的生长发育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成为归化植物。住宅小区是城市的细胞,有的小区甚至已成为城市的景点。因此,必须保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植被,优先选择乡土树种,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另外,小区生态环境是吸引买房者的亮点之一。但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来看,人为地引种及利用外来植物进行绿化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外来植物的人工繁殖与自然繁衍,造成了乡土植物原有分布与生长区域的减少,甚至消失。

(2)外来植物与乡土植物之间出现了渗透性杂交产生植物异变问题。

(3)外来植物的引入扰乱了当地已经稳定的自然生态基因系统。

(4)外来植物的扩繁与蔓延,破坏了当地固有的自然环境与景观。

(5)外来植物的利用不当,造成了绿化景观与当地固有的人文风土氛围的不协调。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尽量采用乡土植物,这样才具有重要的自然原生态意义。

3.2 充分利用植物生态功能

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根据功能区和污染性,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覆盖、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降低污染程度,促进小区生态平衡。还有,重视植物景观的其他生态功能的发挥,如对人直接的强身祛病功能、植物抑菌、创造清新空气和释放保健物质等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营建卫生保健的植物景观,改善生活环境。

3.3 因地制宜

城市小区环境多样,生态系统脆弱,为促进栽植植物及建成群落与城市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重视植物与建筑物的协调、遮挡、修饰和弥补功能,将建筑物空间和绿地景观融为有机整体。植物造景中除基调树种外,应选用观赏花木、宿根花卉和草坪等,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针对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因时制宜,保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和季相变化。

3.4 注重植物的人文景观特征

植物配置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使小区绿地系统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汲取和借鉴传统园林的文化传统,融合自然规律和人文传统,综合园林生态、审美和精神功能,创造意境,烘托环境氛围,增加绿地品味和情调,实现功能、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满足市民的游憩和身心再生需求,丰富和提升植物景观的内涵和功能。

4 结语

小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小区景观构成不是各自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个整体或系统,应带来综合作用。故要将小区环境作为城市大环境的一部分来考虑,同时努力提高各个景观的水平,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与小区生态环境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打造一个更加环境优美、安全、健康、和谐的小区。

摘要:随着城市生态形势日益严峻,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与内涵已经不能适应生态时代的要求。结合了现代化住宅小区的发展趋势,提出将植物造景作为小区生态环境建设重要途径。探讨了将生态的内涵赋予到植物造景中及构建绿地生态效益的生态园林。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小区生态环境,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迪.绿色生态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原则[J].中国房地产报, 2001(2):33-35.

[2]张哲.住宅小区的自然生态设计[J].山西建筑,2006(4):32- 33.

[3]张庆费.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3):36-38.

[4]马军山,董丽.城镇绿化规划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

园林植物环境 篇9

在此, 我结合教学的切身体会, 谈谈在该学科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 凸出此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的理念

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 通过对园林专业学生展现将来美好的专业前景, 激发其专业热情的同时, 从《植物及植物生理》的知识体系与园林专业课程内在的紧密联系, 强调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新生学习专业、学习《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强调主动学习专业的理念

从高中到大学, 是学习的重要转型期。高中时期, 学生埋头题海, 教师灌输, 学生只管接受应考, 此谓“坐着学习”;而进入大学, 应首先引导学生“站立学习”, 学习的主动性要加强, 并四处张望, 寻求更多有益的知识, 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用耳听 (教师讲) 、用眼看 (社会、观植物实体与标本) 、用手做 (装片、生物绘图等) , 用脑想 (知识体系、现实价值) 。真正把学习当作大学生活的第一需要, 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

3 把握人与植物和谐共处的理念

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初期, 强化其认识植物对人类的重大意义。我注意从植物的演变历史之久、种类之多;其光合作用的有机产物对人类生存、生产、医疗卫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重大作用;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对动物生命的支撑, 吸收的CO2对环境对地球的意义, 结合全球对温室效应的高度关注, 而植物在其中凸现的价值;联系植物吸收苯、SO2等有毒气体, 表现出的净化功能;从植物根的固土防沙、绿化美化、改良土壤等功能、从能源危机到生物能源、光能利用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植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 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 从而形成保护、利用植物的意识, 明确人与植物和谐共处的理念。

4 加强学生的专业责任意识

专业责任是一种修养、一种美德、更是事业成功与发展的必要保证。所以专业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专业责任意识非常重要。

我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当前社会现实, 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从园林植物对人类生活的美化、净化作用等, 使学生深入体会园林专业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园林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从而将个人前途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能将爱护植物、保护环境作为自觉行为并能从专业的角度予以宣传。在向学生介绍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时, 着力强调令人担忧的土地污染、城市建设侵占耕地、水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生态失衡等问题。

5 学科教学突出实用原则

园林高职新生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时常有一个认知误区, 以为每一学科的学习如同高中时一样, 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都应弄得清楚、明白, 并强记在大脑中。剖析高职学院新生的学习基础, 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植物学科本身的复杂性, 他们的这种认识是不现实的, 也没有必要。在《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中应以“突出理论够用适度, 技能加强实用”为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 我与提问学生一起探讨了“植物卵细胞有无细胞壁”、“稻秆为何是空的”等问题后, 适时给学生灌输一种理念:专业学习的重点不是理论研究, 更重要的是强化动手能力, 突出实用性。

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 结合园林专业学习的需要, 强化植物形态与结构的讲授, 对生理部分则突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适应其生理特征该怎样做, 而不必强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就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厌学情绪的产生, 能在较少的教学计划学时内追求效果的最大化。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6 培育学生尊重事实,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是一种做学问的严谨态度, 年轻的高职新生急需培育这样的态度。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生命现象的复杂性、生理过程的变化性,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存在是以事实为依据, 对待生命只能尊重事实, 在事实现象中寻求答案与规律而非想当然。从而有效地引导他们养成一种实事求是的工作、生活、学习态度与习惯。

7 把握教学方式多元化的理念

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标志的现代教学手段使《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科的教学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但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过程。不能迷信于多媒体, 因为科学工整的板书可以让学生感知知识的条理性与系统性;挂图可以让学生体会生物绘图的技巧, 看起来更接近真实;实地分类、显微观察更能让学生体会“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在《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中注意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可以帮助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应用,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 在《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科教学注意实施并向学生强化以上七种理念, 对于培养园林专业的优秀人才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以为园林专业作为示范建设中的重点学科, 其核心就应该是高质优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让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在社会中立得稳、展得开。从而大大提升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园林专业的美誉度, 使园林专业的招生、教学、就业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有机链条。从而为学院创示范建设奠定一定的基础。

《植物及植物生理》作为园林专业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其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学院示范建设园林专业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影响, 所以需要更深层次的交流学习。

参考文献

园林植物环境 篇10

关键词:保健植物应用

1 银川地区保健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1.1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主要选择在银川市城市苗圃、银川市西干渠苗圃、中山公园、宁夏老干部疗养院、宁夏传染病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

1.2 调查内容 银川地区保健植物资源调查,包括与人类的五觉:视、嗅、触、听、味有关的保健植物,对其长势、胸径、抗性(包括越冬性、越夏性、抗病虫害、干热、土壤板结、贫瘠、盐碱化等不良因素的逆境适应性)等。

1.3 调查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植物标本,拍摄照片,对其枝叶特征、植物生境、观赏特性及应用评价作详细的调查记录,根据其保健特性统计银川地区的保健植物资源并分析其应用价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健植物的种类 调查统计,能够在银川市区露地栽植的树木品种(包括变种)可达到236种,其中生长良好的品种就有132种,分属28科,45属。在银川地区共发现保健植物18科29属38种,有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

2.2 保健植物的分类 所谓保健植物,是指对人们身心健康的保持、保护有着明显功效的植物[1]。根据目前的研究,对保健植物的分类是根据人类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触觉器官、味觉器官对保健植物所产生的不同心理、生理感受,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2.2.1 视觉型 主要是指花、果、叶、枝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保健植物。人们长时间注视绿色植物,可以达到心旷神怡、神情目爽、增强体质的效果。蓝色能缓解紧张,调节体温;红色能振奋精神;黄色会增强食欲;绿色促进思维,减缓脉搏速度;白色镇静催眠[2]。(表1)

2.2.2 听觉型 植物的叶片或枝干在风雨作用下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响,有的萧瑟,有的优美,有的汹涌澎湃,这些声音能消除人烦躁不安、心悸不宁的情绪。人们熟悉的河清蝉鸣、雨打芭蕉、万顷松涛就是指人们心理获得了美感和满足,从而达到了保健效果。听觉型的保健植物要发挥保健作用,要选择安静的、没有噪声干扰的场所,在配置时要选择叶片经大自然风雨撞击后能发出优美声响的树种,而且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具有声响效果。如核桃、梓树、睡莲、荷花、美人蕉等。

2.2.3 嗅觉型 “芳香疗法”(aroma therapy):指的的是用植物香精治疗或预防疾病,是既年轻又古老的自然疗法。嗅觉型保健植物主要通过散发出来的各种香气或其他挥发性物质如芳香油、萜烯类物质来起作用。如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虫功效;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抗菌灭菌作用。对于人的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些植物的气味可以改善人的食欲、调节情绪。

2.2.4 触摸型触觉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发展空间的、有益身心的接触自然的感觉方式[5]。而触摸型保健植物正好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需要,植物的花、茎、叶的质感(粗糙、光滑、毛茸茸)对触觉都有应激作用。植物经触摸后,挥发出来的物质经过皮肤毛孔直接吸收,可以起到健身治病的目的。如触摸型保健植物萱草能消炎退肿,跌伤、扭伤可用接骨木涂擦。

2.2.5 味觉型 中医保健讲医食同源,植物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这类保健植物在园林绿地中应用较少,主要适合在宅前和阳台绿化栽种。如号称“果中之王”的中华猕猴桃,能增强体质,抗衰老、降血脂;一年生地被植物马齿苋,含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3 保健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在园林绿地建设中,保健植物是构建养生保健型生态群落的基础,它能为人们提供一个生态健全、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健身、医疗空间和“森林浴”旅游场地[6]。随着环境心理学和医学渗透到园林绿地景观中,园林绿地植物材料的选择也偏向于具有防病、强身、祛病、延长寿命等保健作用的植物,从而营造出便于人们追求健康的场所。

3.1 营造高质量的健身活动空间 在园林绿地中进行建设活动也已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最佳方式。园林植物有调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作用[7],许多人都喜欢在树林环境中健身,因为松柏类等植物能会发出有益物质,具有提神、醒脑、舒筋、活血的功效。建设活动空间的植物配置,应以嗅觉型保健植物为主,再配以适量的水体[8],水边配置菖蒲、芦竹、香蒲等湿生植物,营造保健与观赏兼有的景观。

3.2 开展“森林浴”旅游“森林浴”就是到森林中沐浴那里特有的气息。森林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利的良性物质,能清肺强身,使人心旷神怡。因此,“森林浴”收到众多旅游者的欢迎,而“森林浴”疗养院、“森林医院”也帮助许多疾病患者恢复了健康。

3.3 开辟植物保健专类园 保健植物专类园是保健植物引种、栽培的试验基地。

3.4 室内盆栽观赏 提倡在居室的厅堂、阳台或办公室放上几盆食药用型或芳香的保健植物,起到调节生理、心理机能,增强免疫力的的作用[9]。

3.5 与其他园林要素进行搭配 保健植物与其他的园林植物一样,能为山石、水体、建筑以及道路增添美感,使之产生出一种生动活泼而具有季节变化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殷利华等.居住区绿化保健植物的合理运用[J].江苏林业科技,2005.32(4):50-53.

[2]程绪珂,胡运骅.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95-104.

[3]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4]蔡麗敏等.浅议植物保健园的营建[J].现代园林.2008.75(2).

[5]孔宪琨.感觉原理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C].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1:46-49.

[6]陈立军.保健型园林营造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108-114.

[7]吴克宁.探索城市园林绿地的新功能——植物保健园规划设想[J].中国园林,2003(10):31-33.

[8]庄树渊.城市园林绿地设计误区初探[J].中国园林.2002(4):89-9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园林植物环境】相关文章:

园林植物寓意04-27

岭南园林植物06-10

园林植物景观05-17

城市园林植物05-29

园林植物配置06-06

园林植物栽培06-28

野生园林植物07-03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09-12

园林植物配置应用05-25

园林植物遗传试题07-25

上一篇: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下一篇:挤压破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