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及植物配置分析

2024-05-27

园林及植物配置分析(共8篇)

篇1:园林及植物配置分析

在节约型社会下,节约型生态园林被提了出来,这一概念和节约型社会分不开。总的来看,节约型生态园林,包含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能源的节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说,在节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利用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从这一点上看,两者的思想应穿插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这样经济意义充分体现出来,让我们展开深入的分析,对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进行分析。节约型园林建设也成为人们重视的一方面。关于园林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逐渐建立了一些生态景观,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1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

1.1生态园林设计中的物种多样性

增强植物品种意识,加强区域生态区域特色与城市建设类型的多样性,构建城市个性绿地景观。在设计生态园林景观中,强化对植物的物种意识,注重植物生态多样性的选择和驯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景观。同时,引进国外特色品种时应谨慎,加以控制,重点利用本国原产地的改良植物种类。对植物进行合理科学配置,在引进植物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品种,然而种群规模不大,呈现逐渐消失的趋势。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绿化植物要求太高,片面追求完美。在同一时间,仔细和合理引用国外特色品种,产于我国,需经过改良。城市引入的植物非常多,然而植物群规模非常小,严重时,面临灭亡,主要原因是要求过高的绿化植物,追求完美,片面否定,如片面看重“常绿”,形成了较强的适应性,没有重视季相多样和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受功利思想的影响,使得一些慢性植物缺乏大型苗木,有一些缺点的绿化植物也容易被否定。例如,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追求四季常青,要求景观成型周期短,使得一些加强适应性植物容易被忽视。植物本身,无论好还是坏,植物的四季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和景观,主要在于植物的配置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植物的枯荣是自然景观中的正常现象,要注意科学合理地配置,以实现绿色适应物种和种群的多样性。生态系统中自然群落多样,由于不同天气和生态环境造成,在漫长的群落发展过程中,不同群落、结构、层次、外貌不同。自然群落具有较高的维持能力和修复能力。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性使用合适的自然群落类型,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降低养护成本。所以,我们应该加大绿地的适应性和扩大品种种类,如在植物设计时,限制和调整好品种比例。

1.2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因地制宜

生态景观设计,适应当地条件,以确保城市环境具有多种特点,该系统十分薄弱,城市生态环境的设计要根据当地环境、土壤和其他因素,使植物环境符合城市环境的需要,不断提高立地条件,改善种植土壤(基于人工培养基),保持较高的绿色维持机制。此外,要注意植物和城市建设的协调,充分利用植物的改造功能,使城市建设和绿地景观有机整合。将基调树种种植在植物造景中,同时还要运用一些观赏花木和草坪,呈现多样的植物空间。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维持季相植物的存在,不盲目地引入植物,因为可能因为天气的原因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也不随意使用其他国家的植物景观设计模式,否则无法保障植物景观功能,要引起特别重视。

2节约型城市生态景观的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功能是塑造和维护城市的风貌和特色。因此,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将自然生态条件和区域指标纳入城市绿地。城市园林的绿化还要融入多种因素,如历史、宗教和文化等因素,构建城市地域特色,凸显城市绿地的特殊性和可识别性,有效发挥城市绿地功能,满足市民的需要。

2.1植物配置应合理

基于生态节约型视域,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注意色彩季相的组合,把山石、水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首先,要增强对本地区条件和植物特性的了解,遵循植物适中原则,选择适当的植物,改造植物生活的场地。其次,根据植物特性进行选择,合理配置植物,植物自身有许多特性,有些植物用作观赏,如月季花、广玉兰和夹竹桃等,有些植物具有奇特的性质,如飘带兰和旅人蕉等,有些植物在观赏时,不仅赏花,也用闻气味,如梅花和月季花,不同颜色的花可以组成颜色多样的图案,在植物配置时,这点非常重要。具体园林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花卉组成不同的园圃,一些植物具有自身特性,如有些植物的叶子硕大,如巴西棕和鱼尾葵等。亚马逊的玉兰漂浮在水面上时,犹如一个巨大的圆盘,可以让儿童在上面游玩。一些植物的果实可用作观赏,如紫珠普通,果实颜色非常鲜艳,观赏价值极高,如眼睛豆腊肠树果实奇特。在园林设计时,一些植物如梅花的暗香和茉莉的清香都能为游客带来美的感受。园林设计要考虑高度的搭配,选择合适的色调,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的功能。

2.2大量乡土植物应用园林,创造了城市景观的地域特色

构成园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形成特殊景观,表现形体美或色彩美,如臭椿、香樟、桂花等。湖南乡土树种多样,可利用资源多,为园林景观的设计提供了便利。种在花园里可以用作景观树,景观局部中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景观,表现了自然美和色彩美,如枫树、香樟、臭椿等。大冠,绿荫浓密,姿态优美的乡土树种在庭院种植中必不可少,如鹅掌楸、枫杨、桂花等。多数交通道路两侧均使用了乡土树种,如道路上常见的玉兰路、香樟等。无花果树在花园里用作色彩的点缀,为园林增添一点生气,吸引蜜蜂和蝴蝶飞,不时引来了小鸟驻足。乡土树种有石榴、南天竹和杨梅等。乡土树种还用作空间的分割,遮挡视线,陪衬景物,起到防范的功能,这些乡土树种,如棘篱、果篱等。湖南乡土树种中使用较多的有红槛木、枸橘、小蜡等。在特色园林建设中,本土植物是基本的手段。使用藤木、灌木和其他材料,运用艺术手法,对植物的形式,体现色感、线条等自然美,创造自然的植物群落景观,营造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的地域特色应与当地文化充分融合,充分发挥乡土树种的功能。

3结束语

现代城市园林不断发展,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将成为未来园林设计的趋势。[2]总之,基于“节约型社会”构建园林,建设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为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条件,高度重视生态型园林景观的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节约型园林建设,空喊口号不现实,围绕战略全局发展,变化旧的传统观念,从现在开始,高度重视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迫切性,切实落实工作,将节约型园林纳入法制建设中,为了后代子孙更好地生存,实现城市未来更好地发展。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还有许多方面要做。

篇2:园林及植物配置分析

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充分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协调性,从而做到不同种类型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综合考虑植物配置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等各个因素,避免产生“相生相克”的现象。美学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园林植物造景的观赏性、艺术性和生态性的和谐统一,可以通过利用不同种植物的高低错落,营造出多层次、多色彩的园林植物景观,同时通过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的结合,最大程度上延长观赏期,并充分注重色调与色调的搭配,最终形成较强的色度对比。

2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

2.1美化周边环境

在园林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植物景观特点的利用,在合理布置的基础上,呈现出植物景观的不同形态及特有美感,在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对园林景观起到了重要点缀作用。另一方面,园林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还进一步凸显出了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不仅是城市的亮点,而且能美化城市环境。

2.2精神熏陶

作为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是重要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其在不同季节的形态和色泽变化,能够给人带来不同层次的美学感受。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每个个体来说,其内心都有一种奔赴大自然的欲望,而作为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能够充分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2.3改善生态环境

首先,产生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并且制造出氧气,净化周边的空气环境,提升空气质量。其次,部分类型的植物还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各种毒害物质,从而大大减少了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2.4灾害防护作用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灾害防护作用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植物组合和配置过程中,不仅提供了较为基本的生存环境,还能有效抵御风沙及扬尘灾害,从而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2.5提供休闲场地

对于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来说,其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组合,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美化园林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创造出了良好的休闲环境场所。不仅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园林景观观赏,还在人们观赏之余为其提供了避暑休闲场所,使之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对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

3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

3.1科学性及乡土性的缺乏

首先表现在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考虑较多的因素是植物和树种的形状及颜色,没有对植物配置的适应性进行充分了解,直接造成了植物景观的成活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园林设计人员头脑中没有形成正确的和谐共生思想,片面地认为植物种类越多,群落相对越为稳定,但实际上也会带来对地方文化特色的冲击和外种入侵。其次,乡土性应用的滞后,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是极为重要的,但对于乡土树种的开发和运用,在实际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其不能达到大宗采购的数量而变更设计方案。

3.2片面注重观赏效益

该项问题主要表现在,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配置和造景关注较多的是外在形体的优美以及色彩和图案的精细,片面追求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造景,没有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往往会产生较多的景观后期养护费用。

4解决策略

篇3:园林及植物配置分析

关键词:扬州大明寺,园林植物,植物景观

1 扬州寺庙园林概述

扬州寺庙园林较多, 而最广为人们熟知的还是名扬四海的千年古刹“大明寺”, 该寺庙如卧龙般蜿蜒绵亘, 雄踞在蜀冈西峰之上, 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而得名。1500余年来, 寺名多有变化, 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 唐末称“秤平”等。大明寺及其附属建筑, 因其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享有盛名, 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宝藏。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 再洗传经授戒, 该寺得以闻名天下。清代, 因讳“大明”二字, 一度沿称“栖灵寺”, 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 大明寺恢复原名[1]。

2 寺庙园林植物配置的形式

园林植物造景主要是利用植物并结合其他素材, 在发挥园林综合功能需要、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已经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 采用不同的构图方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5]。本文所调查的地块中, 植物种植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有注重植物个体美的孤植形式, 也有烘托成片、成块大量种植乔灌木的群植形式。注重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搭配, 根据不同地块的环境特点, 采用孤植、丛植、群植, 点线面结合的形式, 以构成明快的线条, 把握好变化的节奏, 注重色彩的搭配。

2.1 孤植

孤植即单株种植或者是几株绑在一起栽植, 来表现植株的整体效果, 通常均为体形高大雄伟或姿态奇异的树种, 或花果叶片观赏效果显著的树种。孤植的作用可以引导游客的视觉中心, 往往是园林构图的主景, 孤植树定植的地点以大草坪最佳, 或植于广场的中心、道路交叉口或坡路转角处。该寺庙常见的孤植树种有:香樟、银杏、枫杨、松柏等。栖灵塔西侧左边以孤植形式配置香樟, 该树为常绿植物, 树冠成球形, 冠幅约7m, 树高约6m, 夏季可以遮阴纳凉, 周围配置了一大片小叶黄杨, 整形低矮绿篱, 高低的落差, 突显出香樟树的孤立挺拔。栖灵塔西侧的路口广场, 种植一颗枫杨, 该树为落叶植物, 枫杨为扬州市的乡土树种, 距今近200年, 属于古树名木。到了夏天枫杨也可以遮阴纳凉, 秋冬季落叶后, 阳光午后, 可以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与周边的建筑相呼应, 更加突显其古刹。

2.2 对植

大明寺的建筑两侧均有植物配置, 多以对植形成栽植。对植一般采用树种相同, 大小相近的乔灌木, 常栽植与建筑物或者道路中轴线的两侧。也有非对称式栽植形式, 多数采用大小、姿态、数量稍有差异的两株或者两丛植物在主轴线两侧进行不对称均衡栽植。大明寺北门道路两侧, 主要种植雪松, 该树为常绿植物。雪松树高干直, 冠大荫浓, 使建筑显得更加沉稳。大明寺南门路口, 由山下往山上两侧种植侧柏, 地被种植麦冬, 都同为常绿植物,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3 丛植

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的丛植配置形式, 是园林绿化中普遍应用的方式之一, 可用作主景或配景, 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 符合艺术构图规律, 务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 也能看出树种的个体美。大明寺鼓楼左侧, 主要以日本晚樱为主, 因此此处命名为思源之樱, 该树为落叶植物, 花期为3~4月。栖灵塔东北侧主要以桂花为主, 也配置了少许紫薇, 桂花树为常绿植物, 每到9、10月份, 飘来阵阵桂花香。紫薇花期较长, 长达3个月, 紫薇又称“百日红”。这种配置形成演绎着夏秋的景观交替。

调查中发现, 很多建筑的背面都有大片群植的绿化景观, 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 树木的数量较多, 以表现群体美为主, 具有“成林”之趣。植物群植景观较多, 例如:第五泉东侧, 种植的乔木有圆柏、侧柏、黑松、五针松等, 灌木有腊梅、石楠球、海桐球等, 地被麦冬, 以及配置假山石, 形成了一片似自然的景观。北区放生池湖边, 种植乔木有圆柏、椿树、桂花、红枫等, 灌木石楠球、黄杨球、红花继木球等, 地被种植草坪, 秋色叶树种与常绿树种合理栽植, 叶形优美, 色彩绚丽夺目红叶绿树相应成趣。

3 大明寺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3.1 大明寺植物种类组成

调查结果表明, 大明寺应用的园林树种一共有68种 (同一种植物表现乔灌木不同性状时按一种植物进行统计) , 隶属32科56属 (表1) 。

3.2 大明寺乔木与灌木比例

乔木在绿地结构和整体生态效益的发挥中占有主导地位, 作为在乔木空间下使用的地被灌木在丰富景观生态功能和提高环境保护效益方面也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6]。在调查大明寺树种结构中, 乔木共39种, 如圆柏、侧柏、刺柏、椿树、香樟、银杏、鸡爪槭、罗汉松、五针松、构树等;灌木13种, 如瓜子黄杨、红花继木、石楠、迎春等, 竹类5种, 分别是紫竹、刚竹、乌铺鸡竹、方竹、凤尾竹;水生植物4种, 如金鱼藻、菖蒲、睡莲、芦竹。乔灌比例3:1, 乔木应用的比例远大于灌木, 可以适当再种植些灌木种类。

3.3 大明寺植物的观赏特性

我国园林植物种类丰富, 千姿百态, 极富变化, 不同园林植物个体差异及自身特点也决定了其独特的观赏特性。在大明寺绿地植物树种调查中, 乔木有构树、香樟、银杏、桂花、松柏类等。灌木有迎春、石楠、黄杨、南天竹等。观叶植物种类最多, 达到39种, 其次是观花、观姿、观果、观干, 分别有25种、13种、10种、5种 (同一种具有多种观赏特性时可重复计算, 同一种植物表现乔灌木不同性状时只按一种性状来统计) 。观叶、观花、观姿、观果、观干植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2%、27%、15%、10%、6%。一些树种, 因其观赏特点多样,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园林植物景观。如枸骨, 因叶形奇特又名“鸟不宿”, 入秋红果累累, 既可观叶又可观果;石楠初春嫩叶紫红, 春末白花, 秋日红果, 既可观叶, 又可观花观果;广玉兰绽放白花, 既可观叶, 又可观花;红花檵木, 常年叶色鲜艳, 枝盛叶茂, 特别是开花时瑰丽奇美, 极为夺目, 是花、叶俱美的观赏树木。

4 园林植物与其他造景要素的组景分析

大明寺注重园林植物与周边的建筑群、水体、原路景观的搭配, 无论是古代园林还是现代园林, 园林植物与园内造园元素搭配都能起到相互衬托或补充的作用, 从而突出对方的表现价值。

4.1 植物与寺庙建筑的景观分析

寺庙园林以植物造景突出建筑, 使植物与建筑情景交融, 丰富了建筑空间感。寺庙园林艺术大体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 是“形”的设计和创作, 包括建筑、山水、植物等造园因素的空间尺度关系、构造或配置艺术, 用以“艺术”内容的表达, 即“物质空间”构成;另一方面, 在与通过艺术布局形成的一系列的景象的组织和安排, 由此按秩序地将意念传达给观赏者, 从而由“形”转化为“神”的意会, 即“精神空间”构成。寺庙园林艺术是一种多向的时空概念, 时间和空间都是决定因素, 而植物正是时空概念的最好表达演绎要素[7]。如栖灵塔周边, 以栖灵塔为建筑, 放生池为水体, 配置了大乔木广玉兰、黑松、圆柏、侧柏、垂柳, 小乔木桂花、紫薇, 灌木红花继木, 地被植物麦冬。极大的丰富了植物与寺庙建筑空间感。

4.2 植物与寺庙水体的景观分析

大明寺园林中的水体部分主要为放生池, 放生池位于大明寺西院墙, 在放生池周边, 主要有大乔木刺槐、构树、乌桕、桂花、罗汉松、黑松、乌哺鸡竹、香樟, 灌木红叶石楠、瓜子黄杨、大叶黄杨、金边黄杨、垂丝海棠, 水生植物主要以为睡莲、金鱼藻为主。以乔灌木混搭的配置方式为主。

4.3 植物与寺庙景观节点园路分析

常见于低矮的灌木植与原路两侧, 乔灌木的层次错落, 配置山石, 刚柔并济。在道路的两侧, 常常会出现五针松之类的盆景植物。随着园路的变化, 达到步移景异。园路的主干道、次干道以及小路径, 植物配置都不同。鉴真百草园的主干道, 配置乔木棕榈、蔷薇、松柏, 灌木枸骨、石楠等, 地面铺植草坪。鉴真纪念堂的小路, 则配置了乔木樱花、黑松、棕榈等, 灌木石楠球、瓜子黄杨等, 地被以麦冬为主。

5 总结

根据调查计算, 得知扬州大明寺树种一共68种;乔木一共45种, 比如:圆柏、侧柏、刺柏、椿树、罗汉松、五针松、构树等, 灌木19种, 比如瓜子黄杨、红花继木、石楠、迎春等, 竹类5种, 分别是紫竹、刚竹、孝顺竹、方竹、凤尾竹。水生4种, 如金鱼藻、菖蒲、睡莲、芦竹。乔灌比例2.3:1。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比例为1.8:1;植物配置方面大部分是“乔木+灌木”结构, 乔木种类远大于灌木种类。

还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寺庙园林以常绿树种为主, 植物外观形状是留给人们的第一感觉和整体印象, 尤其是在冬天, 植物所营造的特色景观之一, 欣赏优美的树形树姿, 会使游人产生愉悦的心情。大明寺的放生池周边的常用树种由于粗放式培育管理, 造成了一些常绿树种形状普遍为自然生长的塔形和匐卧形状单一, 建议加强人工剪。

通过对扬州大明寺园林植物的应用情况调查发现, 绝大部分的常绿树种在绿化过程中展现的良好的景观效果, 少数树木栽种后由于养护管理不到位, 生长不良, 应定期对这些树种进行浇水施肥, 定期进行整形修剪, 防病害、虫害, 从而提高寺庙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6 建议

6.1 以乡土树种为主, 适当引进外来树种

大明寺园林植物应用的常绿树种单一, 主要是以松柏为主的乔木。大明寺绿化面积大, 立地条件及生态环境复杂, 所以选择绿化树种不仅要掌握一般规律, 还要结合绿地特殊要求, 因地制宜, 以乡土树种为主, 以外地珍贵的驯化后生长稳定的树种为辅。乡土树种不仅能够对当地的气候、土壤有很好的适应性, 而且对于不良环境及病虫害方面具有较强的抗性。目前扬州市大明寺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较少, 骨干树种风格不够明显, 乡土树种应用不足。例如榆、槐、梧桐、泡桐、无患子、桧柏等乡土树种等, 在本地都有极好的表现, 而且其中多数还具有良好的速生性, 但在大明寺调查的绿化区域中却没有作为基调树种应用推广, 特别是梧桐、泡桐等, 没有被广泛应用;因此, 以后的工作应广泛挖掘乡土植物, 要充分发挥本土树种的优势。

6.2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宣传教育, 使大家了解古树名木的珍贵价值, 明白保护管理好古树名木是关系保护环境、保护民族文化和历史、自觉地爱护古树名木、遵守各项管理规定。古树名木资源的特殊价值, 特别是百年以上古树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使其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地位更显特殊。

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执法力度, 制止各种损坏活动, 杜绝人为损害事件的发生, 在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应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 防止产生不良后果, 绝不允许随意迁移和砍伐的事故发生, 加强栽培管理养护措施, 尽最大可能为古树名木的生长发育提供优良条件。在后续的建园改造中, 从植物的欣赏性, 生态适应性和生态功能等方面加大对植物的选择应用, 提高寺庙园林绿化植物所营造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吴玮哉.千年古刹大明寺[J].佛教文化, 1999, (2) :9-10.

[2]张岩.浅析园林植物配置[J].现代园林, 2006, (5) :45-47.

[3]陶琳, 高琦.园林植物配置原则研究[J].价值工程, 2010, (12) :222-223.

[4]王爱萍, 朴永吉.关于我国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问题与定位的研究[J].现代园林, 2006, (9) :17-21.

[5]邵丽艳, 王丽.漫谈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J].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4, (1) :50-53.

[6]黄国兵.乔木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4) :2133-2135.

篇4:园林及植物配置分析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艺术手法;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6-65-1

在园林建筑工程当中,园林植物是重要材料,园林植物配置要以合理科学配置为前提,然后再讲究配置上的艺术手法,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将直接影响着园林工程的艺术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园林植物配置的常见艺术手法,然后总结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常见事项,仅供广大园林工作者借鉴、学习。

1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1.1 对比和衬托的艺术手法

对比与衬托要相辅相成,不能单纯的对比,也不能完全的衬托,都要有一定的体现。对比与衬托可以充分的利用不同植物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特点,比如植物的高低,植物的颜色以及植物的姿态等等。运用好对比与衬托的艺术手法,可以使植物造景相得益彰。

1.2 动势和均衡的艺术手法

每一种园林植物的各个季节的长势和姿态都各不相同,尤其是在不同季节都会体现出不同的形态,比如松树。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所以在考虑植物动势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植物每个季节生长的均衡性。

1.3 起伏和韵律的艺术手法

起伏与韵律这一点,就是要求园林植物造景工作者避免呆板作品,不要让布局过于死板,要产生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体现作品的艺术性。韵律有两种,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由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但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可以从植物高低程度上入手,高低错落,起起伏伏,产生一定的节奏感,看上去也特别的自然。

1.4 层次和背景的艺术手法

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为了营造景观的丰富性,避免单调,一般都要进行多层次的植物配置。首先就是在植物选择上,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加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2 園林植物配置应注意的事项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应注意的事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二是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三是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遵从“互利共生”原则。

2.1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

每个地区,或者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因地制宜的植物群落,进行植物配置,首先应该以本土植物为主,也就是因地制宜的选择植物群落。并且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因此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是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十分必要的。

2.2 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植物选择上每个城市的特色也都不尽相同,各地资源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通过植物配置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乡土树种,以及一些特色植物。乡土树种就是一个城市的特色,之所以被称为乡土树种就是因为,该树种在该环境下最适宜生长,长势最好。同时每个城市的自然条件都不一样,每个城市所具备的和体现的功能也不同,自然资源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说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点和优势。而对于植物配置应该体现一定的地方特色这一点来讲,多数的设计者都会以乡土树种为主,一是符合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二来乡土树种往往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特点,设计时再配合使用一定的艺术手法。三是建议使用一些特色植物,在当地可以存活的植物,这一点也是建立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之上的。

2.3 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遵从“互利共生”原则

“互利共生”原则是植物配置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原则之一,有利于园林绿化的后期发展和管理,可以达到更好的造景效果。要把可以相互促进生长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可以达到更好的绿化效果。一定要避免相互排斥的植物搭配,不但绿化效果不好,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得不偿失。因此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要遵从“互利共生”原则。

参考文献

[1] 张前进,阎宏伟.论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2] 戴晓勇,骆礼秀,林则信,王进.园林植物培育中乡土植物的初选技术——以贵州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06).

篇5:园林及植物配置分析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策略

在园林设计工作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工作是园林景观得以体现的最重要的两项工作。通过工程实践证明,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对园林植物美感的观赏需求。合理的园林设计能够帮助在城市生活的居民更好地舒缓压力,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加工程设计的经济收入,促进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提升。因此,加强对原理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的关注,提升园林设计的实际价值十分必要。

1园林设计的不足之处

为了更好地促进园林设计工作的中植物配备和植物造景工作之间的协调性,优化园林的设计,应该找到现阶段的园林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在实际的园林设计工作中,存在2方面问题,园林的设计缺乏科学性,没有良好的植物生态性,设计者太过重视植物个体的观赏价值,导致园林设计整体性不足,缺少整体和谐美;忽视了植物设置的生态效益,在进行植物选择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只在乎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意义,最终造成了大量的养护费用浪费,不利于园林生态的长远发展。

2园林设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2.1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设计的美观合理能够使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感受到自然地无限美感,在为城市建设增添靓丽的美景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净化城市的空气,调节生态环境,有效的保障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如,在园林设计中讲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能够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硫化气体和二氧化碳,从而改善生态环境。

2.2有效做到安全防护

合理地进行园林设计,利用植物配置进行环境的优化和保护,保障了人们的健康生活。除此之外,还能有效的在自然灾害面前起到保护、防护作用。例如,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能够起到防火、防震以及防止水土了流失的作用,有效地降低自然因素为人类带来的伤害。同时,植物的合理配置也是展现园林美的重要环节,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促进它们有效地吸收光照和水源,更好地生长,从而向人们展示它们旺盛的生命力以及美学价值。有的植物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日常的供用,更为充分地阐释了植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3舒缓压力,陶冶情操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不仅具有保护生态环境、预防自然灾害、给人以观赏作用的同时还能充分的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由于城市生活的居民的工作、生活压力都比较大,在这种高压之下很容易引发烦躁、抑郁等疾病,合理地进行植物造景的设置,能够给烦躁的都市居民提供一片放松的环境,帮助他们有效地舒缓压力。

3加强园林设计工作的有效策略

3.1重视植物造景的内涵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了解不同植物生长特点,以及不同地域的温度、湿度、光照、气候等有关数据,对当地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进行充分地分析,才能够更为科学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植物设置园林景观,有效避免盲目造林现象的发生。此外,在进行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工作时,还应从多角度出发,对城市居民的整体水平进行考量分析,从而更为有效地确定植物的观赏价值以及审美标准,促进景观和人文的更好融合。并针对园林设置中植物特点的不同,合理的设置一些庭楼、山水等,促进城市居民能够更为真实地感受大自然,体味自然风光。

3.2设计过程应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在进行园林设计工作时,还应该根据植物地生长特性、气候要求进行合理种植,以保障植物能够正常有效地生长。同时,在进行植物的选择时,应选择能够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植物,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将植物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从而打造出最具观赏价值的园林景观。

4结语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具有极强的创造性,需要设计者对植物、环境,以及当地的人文特点等综合因素进行全面的考量,科学合理地进行植物的配置,让园林景观的设置能够更好地体现生态学原理,让所种植的植物能够顺应自身的发展规律,从而有效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篇6:园林及植物配置分析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城市化受到了人们的重点关注,植物开始成为城市人口追求的焦点。园林设计是一种能有效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是风景和艺术的结合体。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它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园林的设计是否成功,本文就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展开论述。

1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

1.1基础性视觉元素

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对视觉元素是有一定依赖性的。如果在具体方法和手段上表现的过于超前,很难被社会接受。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现在的工作标准,认为基础性视觉元素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点”的应用是基础性视觉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画龙点睛”的方法进行应用。如在园林内的众多树木当中,可以适当增加一点人文建筑或是通过假山的塑造,促使整体园林更具自然气息,对于园林的长久运营也起到积极作用。第二,“线”的应用,是从“点”的角度延伸而来。线的元素应用是在园林的内部打造出主题化的线路,让游人在参观和欣赏的过程中更好的去感受园林,让身心运动保持在匀速状态。现阶段,很多园林景观设计都会在内部设定“徒步运动线路”,目的在于指导游人运动的方向,晨练的时候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三,“面”的应用,是从“点、线”的共同融合角度延伸得到的。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体现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划分,有老年人活动区域、青年活动区域和小孩活动区域,通过这些方法,对游人群体更好的分门别类,减少互相“抢地盘”的现象。

1.2色彩性视觉元素

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色彩搭配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必须贴近大众来搭配,不能按照艺术化标准来完成。由此可见,色彩性视觉元素的应用,能够得到非常自然的效果,减少了刻意勾勒、描绘产生的矛盾现象。

1.3形体性视觉元素

经过上述内容的应用,视觉元素基本上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但是,园林景观设计的范畴较多,我们应该更好的实施形体性视觉元素。第一,形体性视觉元素的应用重点体现在各种雕塑的创造和实施。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单纯应用水泥或是木质进行雕塑,并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可以借助一些框架结构,用花草树木进行雕塑,形成鲜明的形状,同时不影响花草树木的正常生长,由此取得的效果较为突出。第二,在形体设计实施上,应该充分考虑国家的一些传统文化图案、祥瑞动物,这样比较符合国内的文化氛围。

2植物配置和造景原则

2.1植物的选择

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第一项工作就是园林植物的选择。园林植物选择对植物造景的影响巨大,选择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乡土性原则,在进行植物景观配置工作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水文地质的条件,为了尊重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大多数植物都应该选择当地的乡土植物。这些乡土植物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已经适应当地的环境,在植物造景时不容易出现因不适应当地环境而死亡的状况。第二,多样性原则对植物造景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植物景观设计工作中,要扩大植物的选择范围,尽量使配置的植物在造景时丰富多彩。

2.2植物的配置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为了尽可能的利用植物配置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必须严格依照科学性和艺术性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在进行园林设计时,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尤为重要。要本着生态和谐的原则,尽最大努力使配置的植物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相互协调。一方面,要根据每种植物所进行栽植地域的环境条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下进行植物造景工作;另一方面,要注重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其生长特性是不同的,有些植物在一起可以更好的生长,但有的植物就会出现相生相克的作用,对园林设计的景观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二,艺术性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实现观赏性、艺术性和生态性三个要素的和谐统一是景观设计人员的最高追求。为了尽最大程度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最重要的就是遵循植物配置中植物的艺术性原则。植物的艺术性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植物配置工作中,尽可能多的选择植物的种类,利用其色彩和形态,形成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其次是努力做好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的搭配工作。仅仅注重花和叶之间的搭配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注意花的观赏期。在植物配置时,在同一片地域,还应依据不同花的花期做好合理分配,保证不同观赏期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尽可能做到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美的花朵和绿叶。最后是利用不同种花的颜色和明暗程度对植物进行搭配,有效形成多种色度的对比。

3植物造景的形式

3.1根据需求开展景观创作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工作是创造出一个舒适且优美的自然环境,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和环境需求。我国园林设计近些年飞速发展,衍生出不同的园林和其具备的不同功能和作用。例如,城市街头的小游园就是供人们工作之后休息、娱乐和锻炼身体的场所,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创造出阴凉舒适的自然环境。我国的皇家园林和苏州私家园林,就注重其自身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遵循其主要功能,并且具有当地的特色。园林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2依据美学原理开展植物造景工作

我国景观园林中包含很多种不同的景观类型,植物造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不是一个个体,而应该与周围的环境和景观搭配起来,达到交相辉映的效果。

3.3注重植物造景的效果

在进行植物造景工作时,要充分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从整体把握植物造景的观赏效果。

3.4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植物是自然界唯一具有生命和动态的组成元素,在实际设计工作时,也可以运用一些抽象和象征的手法,将植物造景和自然意境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植物和周围环境相互衬托的效果。

4植物配置和造景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4.1植物造景和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景观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轻视了植物自身的生态特性;二是植物造景只注重观赏性,忽略了艺术性和生态性;三是只注重观赏性和带来的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环境。

4.2植物造景和配置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进行植物配置和造景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科学合理性的问题,要求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师要具备统筹兼顾的设计思维,在开展具体的设计工作前对不同的植物类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在设计时还要特别考虑植物景观所达到的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和观赏功能。重点不仅仅只停留在观赏性上,也应该注重其艺术性和生态性。坚持依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造景工作,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和植物。在生态效益方面,要尊重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积极追求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篇7:园林及植物配置分析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方法

1基本原则

1.1植物选择

园林景观内部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植物,园林设计中一项关键性的内容就是关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不同的植物在外观和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相互选用和搭配过程中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另外,不同的植物由于生存环境和生长习性的不同,在园林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成活率也不同,选用、配置植物时,需要充分了解其生长特点以及对气候环境的基本要求,保证植物在园林环境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选择的植物类型应是本土植物,培养本土品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更快地适应园林气候和环境。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不仅需要遵循适用性原则,同时要遵循多样性原则,因而在植物配置中适当选择外来品种丰富园林植物种类,不同的植物配置能够更好地提升园林设计效果。

1.2植物配置

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是为了更好地为植物造景奠定基础,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营造更加优美、自然和舒适的环境,因而在园林植物配置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遵循艺术性和科学性原则,保证植物配置和园林设计效果。科学性原则是指设计人员在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时,要综合了解其生长习性,在详细了解不同植物生长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植物科学配置,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配置效果,使其更好地与园林景观和设计环境融为一体。设计人员通过了解不同种类植物生长对环境、气候的要求以及对土壤、土质的要求,能够在造景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培育和修剪手法。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原则是要求注重植物搭配的技巧,根据不同植物的颜色、形状特点,使配置过程中控制颜色的深浅度,通过层次性的明暗搭配,使园林植物景观色彩种类更加丰富。

2主要形式

2.1满足设计需求

园林设计是在城市化建设中通过人工干预手段,对园林中的植物景物进行重新配置和整理,使其呈现出更好的观赏效果,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园林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了解人们的实际观赏需求,对园林设计、规划的风格予以充分体现,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中要着重体现园林的基本功能。园林内部不同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例如,在街头绿化带和公园处属于绿色环境,人们在这一公共场所主要是进行娱乐和休息。对于此处的园林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区域性的植物配置工作,为人们营造出相对轻松和舒适的休闲环境。在不同品种的植物搭配中,保证与周边环境整体状态相适应。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要考虑到人们的实际需求,体现园林设计的人文性。

2.2造景轮廓对比

园林设计过程中通过不同植物的配置实现植物造景,是为了使园林的内部景观植物呈现更好的观赏性。对于大规模的植物造景,园林设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将不同植物进行基本轮廓对比,使林冠线与植物整体边廓相协调。尤其是树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枝繁叶茂,呈冠状发展,上部的轮廓线已经难以再人工控制。在此情况下,对于搭配的树木种类需要与整个园林风格相适应。植物造景过程中,不同的植物种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生长形态和生长速度均不同,要完成合理的造景设计,就要在了解其综合习性的基础上,预判其造景的最终效果,在视觉上打造出一种层次感,掌握不同的绿色效果,使其艺术审美性更加突出。

2.3创意性

园林设计属于建筑设计与艺术设计统一的工作,因而在实践中需要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将不同的植物种类合理搭配,使其在特定的生长区域形成一种景观状态。在植物配置和造景过程中要根据总体的园林设计风格,人们在不同的园林休息区均能发现其设计特点。在整体结构安排中,可以以树木为主、花草为辅,形成一种主次感,运用植物象征、隐喻和模仿等特征打造出一种独特的园林风格。另外,在花草点缀中进行整体形态设计,例如,利用花类植物点缀园林环境,将其拼成一定的图案或文字,可以是“自然”、“生态”、“和谐”等字样,也可以是动物图案等,这种艺术处理手法主要是为了增强园林设计的活泼感以及植物造景的设计感,同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和要求。

3结语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实地操作中既要综合了解植物生长属性,又要在色彩、形态搭配中营造一种艺术审美效果。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对提升园林设计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修俊.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6)

篇8:园林及植物配置分析

1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1 遵循季节性原则

在景观设计方面, 为了有效避免单调以及雷同等现象, 可遵循季节性原则, 在春季种植各种鲜花以及杨柳等植物, 例如, 桃花、丁香、迎春、玫瑰以及蔷薇等。在夏季达到绿树成荫的效果, 可以种植木槿、紫薇以及各种花草。秋季针对树叶的多变特点, 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等条件选择种植枫树、柏树、银杏树、观果的海棠等。在冬季为达到银装素裹的效果, 可种植黑松、龙柏以及桧柏等植物。园林植物配置时, 需要确保花草与树木的有机结合。

1.2 遵循植物层次性原则

在园林植物的配置过程中, 还需要考虑到分层配置以及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内容, 利用各种各样的叶色、花色以及高度差异的植物来搭配, 以便体现出园林植物的层次感。例如, 可以种植低矮灌木丛, 以及各种花草等植物, 同时, 可以种植3m高的红叶李, 以及更高的雪松与银杏树等, 确保色彩以及高度的多样性, 从而延长景观的观赏期。

1.3 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

在园林植物的配置方面, 需要避免植物的单一性, 可有机结合观花类植物与观叶类植物, 以便确保植物的多样性, 延长观赏的时期。确保整个景观设计的统一性, 提高其景观的美学特点。在观叶树的选择方面, 需要考虑色度对比较大的种类, 从而结合观花类植物可以体现出植物的多样性, 提高观赏价值[1]。

2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

2.1 规则式的配置方法

在景观设计中,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主要以规则式配置为主, 其中包括对植与列植2种, 这种配置方式主要适合运用在建筑物前、纪念碑以及入口、道路两旁等区域的植物配置。其中对植方式比较适合使用在建筑物前以及园林的入口处等, 其对植对形态的要求较高, 需要确保植物的整齐、美观, 通常会种植常绿树或者花草树木等。列植主要适合使用在行道树以及绿篱的种植方面, 其行道树要求具有树冠整齐、姿态优美以及冠幅较大的特点, 同时, 还要求植物具备较强的抗逆性。另外, 绿篱植物通常以耐修剪以及耐密植为特点, 同时, 在养护方面, 需要确保操作简便性。

2.2 孤植配置方法

孤植配置方式主要指的是在园林中种植孤立的树木, 其树木通常为欣赏类, 并且个体比较优美。其具有观赏以及庇荫等作用,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采取这种方式种植的树木, 需要具备一定的特点, 包括姿态优美、树体高大以及冠幅大等, 例如彩叶树、色彩艳丽以及果实形状特异的植物等。该类植物通常适合种植在面积较大的草坪、湖畔、河边以及大型建筑物等地方。

2.3 群植配置方法

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 其使用最多的方式是模拟植物群落配置方法。通常会使用针叶树以及落叶树相互结合, 常绿树与落叶树结合、以及乔灌草相结合等方式, 从而可形成具有层次感以及季相变化的人工模拟植物群落。在层次方面, 由低到高充分利用空间优势, 种植花草灌木、小乔木、针叶树、阔叶树以及高大乔木等。另外, 还可以在较大的园林中, 种植大面积的相同植物, 从而形成小型的林园, 例如山杏林园、银杏林园等[2]。

2.4 花群配置方法

花群的配置方法主要是应用在广场及道路的中央与周围等地区。通常会采用比较低矮的、株丛茂密的植物, 从而方便更换以及移栽。花群的大小不受影响, 但是针对从群较小的植物, 其种类需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同时, 在平面以及立面的设计中, 需要确保花卉的错落有致, 体现出整体美观性。

3总结

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分析园林植物的配置, 以便确保植物的配置符合实际需求, 并且达到一定的美学要求。因此, 在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 需要遵循相关配置原则, 以便确保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在配制方法方面, 需要根据景观、场地、气候等各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以便选择适当的配置方法, 从而确保景观园林设计的合理性, 促进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前进, 阎宏伟.论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6)

上一篇:实习意向确认书下一篇:世界环境日:环保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