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教学成效

2024-06-28

作业教学成效(精选三篇)

作业教学成效 篇1

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测算,2014 年全国共完成农机化作业面积403986 千公顷,其中通过有偿服务方式来完成的作业面积约占2/3。目前,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主要包括农机户、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农机化中介服务组织、农机维修点、农机经销点和农机供油点等,其中农机户和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是农机作业服务的主要承担者。

目前,我国农机作业服务模式主要有跨区机收、订单作业、承包服务等3 种模式。

1.跨区机收

跨区机收是较成熟的一种服务模式,主要是指组织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跨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进行机械化收获作业,包括“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其中“走出去”主要是指联合收割机等农机拥有量多的农机户或农机服务组织,在农忙时除了可以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还可以组织到外省(市)开展农机作业,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引进来”主要是指在本地出现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短缺的时候,通过经纪人、中介组织到外地引进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来参与本地作业,从而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

据《徐州日报》2014 年11 月29 日报道,2014 年秋收秋种期间,徐州市共组建跨区机收作业服务队335 个,4578 台参加跨区机收水稻、玉米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完成跨区机收水稻、玉米作业面积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和5%,机收价格略有增长,秋季跨区作业共为全市农机手增收2.43 亿元。 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跨区机收的模式已经由小麦向水稻、玉米等作物延伸,由机收向机耕、机插、机播等领域拓展,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跨区机收成为年度最重要的农机化生产服务活动。

据农业部统计,2015 年“三夏”期间,全国共投入联合收割机56 万台,单日投入联合收割机最多达47.3 万台,日机收小麦面积最高达1641 千公顷,小麦机收水平达92.2%,其中,参加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就达30 万台。但是,由于全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持续增加,作业市场竞争加剧,单机作业面积呈现下降趋势。

2.订单作业

订单作业一般是指农机户或服务组织通过提前考察作业市场,与农户通过签订服务项目协议或达成口头协议或签订作业合同,然后按照协议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接受服务的一方按合同规定付给提供服务者酬劳。订单作业是大多数农机合作社起步阶段较为普遍采用的服务模式,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农机利用率为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机投资回报率。

订单作业还可分为单一式订单和菜单式订单。单一式订单与跨区机收模式类似,仅提供机收、机耕等单项农机作业服务;菜单式订单是根据农户需要,提供多个环节的农机作业服务,如“收获—整地—播种”一条龙服务。如果对农作物主要生产环节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则可称之为“托管式”或“保姆式”服务。订单作业是事先约定好服务项目,有明确服务对象,利益联结机制比较牢固;而跨区机收往往是服务对象不确定,服务价格随行就市,机具随走随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市场波动较大。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汇农农机合作社是集农机合作社运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规模化种植国家项目实施、农机技术推广培训为一体的社会化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合作社长期开展订单作业,注重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通过优化合作经营模式,实现了合作共赢,为周边农民提供机收、机播、机耕服务。今年该合作社共完成机耕8000亩,小麦联合收获7500 亩,玉米机械收获0.55 万亩,机播6200亩;服务农户2400 余户,实现作业收入126 万元,实现纯收入80余万元,社员户均收入3.6 万元。作业过程中合作社严把作业质量,合理收费,服务及时,得到农户一致的好评。

3.承包服务

承包服务一般是指农户将自己部分或是全部的土地承包给农机户或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作业服务主体通过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给予农户一定的承包费,拥有土地的相对经营权。农机作业服务主体无需向农户支付农机作业费,可在承包的土地上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作业、统一管理服务,把分散的地块集中起来,实行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最终通过出售农产品盈利。

承包服务是农机合作社有了一定积累、机具配套齐全后,逐步开展起来的作业模式,关键是向规模经营要效益。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现代农机合作社2009 年底组建,国家投资和7 个社员共投入1000 万元。营运之初,仅靠租赁1100 亩土地和代耕作业维持生存。由于土地不连片,大机械没能发挥作用,秋后算账亏损近187 万元。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痛定思痛,决定抓住土地这一农业生产核心要素,通过提供保底分红等措施,吸引村民带地入社,由合作社统一承包经营。2013 年合作社带地入社成员2436 户,规模经营的土地扩大到50159 亩, 共产生盈余5328.8 万元,入社土地每亩分红达到922 元。

成立于2008 年的兴农天力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之前,周边六成以上的农户因为种植小麦费工费事,效益不高而只种一茬玉米,其他种植小麦的农户每年亩产仅有340 公斤,玉米亩产为500 公斤。通过引进小麦节水抗旱抗倒伏品种、农机农艺融合进行播种等一系列科学化管理措施,2014 年青饲玉米亩产量达到3350 公斤,由于比较干旱,比2013 年3500 公斤略少;2014年,示范区冬小麦亩产量达到430 公斤,比2013 年增长67 公斤,同比增长18.5%,亩效益提高134 元。

截至2014 年,兴农天力农机合作社已以村集体为单位从当地分散经营的农户手中流转土地6300 亩。合作社粮食种植和农机作业总收入也已6740 万元,盈余480 万元,提取公积金150 万元,户均返还10577 元。入社社员与没有入社的农户比较,收入显著提高。以土地入股为例,土地入股前,分散经营造成农业生产成本高,经营土地的收入较少。一户约8 亩地,需要一个长期的劳动力,正常的年份一年收入约10000 元。以土地入股后,社员在年底时,根据当年的粮食种植效益进行按比例分红,可得到8000-10000 元的收益。而且,从农业种植中解放出来的社员,通过从事二、三产业,到合作社或者企业上班,年收入除了土地入股分红,还有固定工资,极大地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作业教学成效 篇2

小学数学作业题

谈谈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我觉得数学课改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让数学更加接近我们,让我们更加熟悉而不陌生,学生也比以前更喜欢数学了。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融会贯通往往收到更加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的生活情景,让他们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和欲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分蛋糕”的故事:一天,小华过生日,妈妈把蛋糕平均分成四块,准备把四块蛋糕分给爸爸、妈妈、小华和弟弟每人一块,弟弟看到自己只分得一块,急了,说:“我要两块。”妈妈笑了笑,把蛋糕平均分成八份。这样,每人都分得两块蛋糕,弟弟高兴地吃起蛋糕来。故事讲到这里,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以上两种分法,哪种分法弟弟吃得多?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很快地判断出两种分法每个人吃的同样多。我接着问:“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

弟弟的要求的?你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知道了。”这样,新课的导入水到渠成,而且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学习热情得以激发。

2、提供“生活化”应用题,培养应用意识。《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应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采。”然而,现行教材中有不少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其中不乏数据、事理与现实不符的内容,诸如物品的单价,工厂的生产等等,也有一些因地域差异而脱离本地学生实际的应用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学生直接地理解数学,给问题解决造成障碍。因此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目的。

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应用题的话题。我校地处蔬菜基地,班里有多数学生的家长从事蔬菜的种植和买卖。我常常利用这一有利因素,编一些应用题供学生解答,借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之后,我设计了一道应用题:小林同学家有一块梯形地,上底24米,下底36米,高28米。请你帮小林计算一下,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解答交流后,我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解答:“小林的爸爸打算把这块地分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两块地,平行四边形地种白菜,三角形地种萝卜,种白菜和萝卜各多少平方米?”学生把梯形的面积计算与先前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联系起来,不但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而

且进一步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还提出“利用以上条件,你有没有办法提出其它数学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解决。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提出了以下问题:①如果每平方米收白菜40千克,这块地可收白菜多少千克?②种的白菜比萝卜多多少平方米?③种的萝卜比白菜少多少平方米?④如果每平方米收萝卜40千克,这块地可收萝卜多少千克?„„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体会到数学的广泛应用。

选取学生熟知的事物作为应用题的题材,灵活地呈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应用题的恐惧心理,拉近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3、再现生活场景,体验真实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材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交流等教学活动。”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再现生活场景,并让他们在交流活动中认识数学,体验数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升学生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我听过这样一节课,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首先投影出示各种人民币,问:“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这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来:“元最大。”“一元是十角。”„„教师

接着问:“如果让你们把这些人民币分类,你准备怎样分?”„„在学生弄清人民币的面值和分类之后,教师让学生各自数自己手中的钱,同桌互相检查。然后教师出示标价是一元的一本练习本,让学生模拟购物。学生兴致盎然,在找赎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以上的教学过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材料,提供了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真实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而体验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让作业的成效落到实处 篇3

关键词:作业;成效;形式;内容

中图分类号:H319;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04-01

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检测、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效果的提高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是因为它有如此的作用,所以中小学中常常把作业当作提高成绩的一个不二法宝:老师重视,于是精讲精练;学生重视,于是题海战术;家长重视,于是资料如山。

然而,在高职院校,作业的情况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我们曾在职教城内的各文科职业院校做过调查和走访,发现作业在高职各文科专业基本存在着相同的怪圈:没了升学、成绩和考试业绩的压力,作业对老师来说是负担,存在着不愿布置、不想批改、批改简单、改了不讲的状况;对于学生来说,作业是可有可无的任务,存在不想做、不想自己做、不想认真做的问题,抄袭作业就成了家常便饭;对于家长而言,孩子顺利毕业找到工作就可以了,作业做不做,学得好不好已经不是太重要的问题了。

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作业的成效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制约了整个课程改革的推进。

那么如何突破怪圈,使得作业真正发挥出它该有的成效呢?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在作业的形式上,要适当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年龄特点,不仅仅局限于书面文字作业,而是尽可能丰富多彩,它可以是辩论、演讲,可以是听一场报告、读一本好书,可以是做一份报纸、画一幅画,也可以是唱一首歌、演一出话剧,还可以是设计一个模型、做一次实训、组织一次会议……。只要跟教学内容相关,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无论是读写听说,还是唱演画做,都可以作为作业形式。作业形式丰富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也增强了,就会变“要我做作业”为“我要做作业”,作业就会真正发挥它作为有效课堂延伸的效果,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提升上去了。

形式只是作业的一个部分,而真正决定其成效的是作业的内容。要想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和热情长期维持下去,老师必须在作业内容的选择上下功夫,要注意贴合学生的实际。

第一,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每个人都会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特别关注,学生亦是如此。因为关注,更容易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在选择作业内容的时候,首先要从学生身边的事情着手。笔者在讲授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时候,曾在两个平行班做过对比试验。每讲一个文种,在举例文以及选择情境布置作业的时候,一个班选的是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的例文和情境,另一个班则是从学生所在的班级、系部、学校以及所在的城市选取例文和情境,结果对比非常明显。无论是课堂的听课的专心程度,还是作业的参与度、兴趣度,抑或是班级整体成绩,第二个班都远远好于第一个班。

第二,要切合学生的专业实际。高职院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专业学习的好坏往往决定着就业的好坏,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注重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因此,老师在作业内容的选择上如果能够突出专业性,那么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业的质量和效果也就越好。笔者曾经所在的院校召开过一次省内的文秘专业骨干教师教学研讨会,当时笔者是会议的具体安排人,又刚好给文秘专业的学生讲授秘书实务课程,为了给学生真实具体的实训机会,会议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会议通知的拟写、日程的安排、会议场地的布置、与会人员的接引等)、会中的服务工作(包括签到、茶水服务、会议记录等)、会后的善后工作(包括会议资料的回收整理、立卷归档等)都是以作业的形式让班级全部学生参与的。学生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锻炼了专业能力。学生纷纷表示一次参与的效果远比课堂上听一学期理论课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三,要结合学生的就业实际。高职院校的学生,最大的实际就是就业实际。学生的学习目标很明确,毕业即就业。因此学生对于跟就业相关的内容特别敏感,关注度也比较高。因此,针对这一特点,老师如果选择跟就业相关的内容来布置作业,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在给旅游管理系大三学生讲授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求职信和个人简历”这一部分的时候,学校招就办刚好发布了一则某旅游公司招聘导游的就业信息,于是在课程结束时就要求学生针对这一旅游公司的要求写一封求职信,并制作出一份个人的求职简历。学生对此非常重视,课上认真听讲,研习求职信的写法以及个人简历的制作技巧;课下则经常与老师沟通,征求意见。很多同学都制作出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简历,在后来的求职应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要结合学生的程度实际。对于学生来说,真正要发挥作业的实际效用,最根本的实际是学生的学习程度实际。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是存在着个体差异性的,因而教师在选择作业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现有的知识水平等差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这体现了心理学中的“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原则,教育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以及时下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避免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也可以避免程度稍差的学生“消化不良”,能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可以有所进步,从而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本人对于作业成效的粗浅的看法。然而,如何把这种成效长久地落实下去,单靠老师的力量是不行的,它还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但我想,只要有人关注了这个问题,思考了这问题,总有一天会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简介:

上一篇:公文管理下一篇:阳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