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染病学

2024-05-22

中医传染病学(精选十篇)

中医传染病学 篇1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相关研究作为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标是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特色优势,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整体提高中医防治重大传染病的能力与水平, 是政府组织的高规格、高起点、高投入、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联合攻关, 不仅是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研究领域的重大挑战, 更重要的是将促进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研究水平的全面提升, 同时也是中医药临床、教学及科研得以发展的重大机遇。

诚然, 作为科学研究, 在重大专项的实施全过程中肯定会遇见各种现实困难。而众所周知, 中医药传染病学专业人才匮乏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会影响到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科研课题科学设计与组织实施。加快中医传染病学人才培养,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是时代之需。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中医传染病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看法, 供同仁讨论。

1 树立中医传染病学学科理念, 重视中医传染病人才培养

毋庸质疑, 中医药治疗传染病历史悠久, 经验丰富, 成绩显著, 影响深远。古代医家在防治传染病的实践中已积累丰富的经验, 在浩淼的古代医籍中, 记录了很多对传染病的病因、发病原理、辨证施治及预防等有较完整而系统的论述论著[1,2,3,4]。有些不乏为人类首创[5], 如16世纪采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术, 开创了免疫学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先河。

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传染性疾病具有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近年来现代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亦表明中医药在艾滋病、非典、人禽流感、手足口病、肝炎等传染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并取得了令人欣喜和鼓舞的成绩[6]。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领域中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学者的共识, 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成为传染病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客观地讲,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虽然起步较早, 但是发展却较为滞后, 为更大程度的发挥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作用, 必须重视中医传染病学的发展,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2 加强中医传染病学学科建设, 构建人才培养平台

中医传染病学是基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方法与技术, 阐述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预防、康复与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学科涉及中医基础理论、方剂、中药、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养生康复、流行病学与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的交融, 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因此要发展中医传染病学, 有必要搭建临床、教学和科研平台, 使其成为吸引、培养人才平台。

在学科建设中, 高等院校及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应该担负起学科建设及发展职责, 在现实基础之上, 制定明确建设和发展目标。应始终坚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理念, 借鉴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及科研成果, 中西互参, 促进学科协调发展, 使其成为阶段性学科发展及工作的方向。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目标及工作方向应相对稳定, 同是又具有可变性, 最终实现发展目标和方向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

在学科发展中的工作任务必须围绕学科发展目标, 工作任务具体化, 工作制度规范常态化。可实行目标责任制, 实行期限考量方式。

学科基础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 为学科发展提供服务。基础建设需要大量资金, 为了弥补经费不足, 又避免浪费, 在最基本的学科发展条件具备的前提下, 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建设, 如资源共享、租赁、协作、依托建设等方式实现学科发展基础条件的提升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是学科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根基。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课程负责人等的方面建设, 是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 涉及师资引进、培养、使用、提高等多个环节, 不可一蹴而就, 不能仅靠人才引进、人才速成方式建设, 切忌浮躁情绪。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应结合实际情况, 依据学科发展目标, 通过诸如名师带教、外出进修、互派学者、自修、学历教育及继续教育等方式, 造就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创新学术团队, 汇聚形成一支素质优良,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团结协作、富有开拓创新精神, 并具有一定辐射力的学科队伍。

加强中医传染病学教材建设是学科主要工作任务之一。虽然有很多院校已经开始进行传染病方向的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 但多与中医内科学研究生培养相差无几。目前, 缺乏中医传染病学专门教材, 更缺少可供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专门教材, 因此, 当务之急应加快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 加快教材的编写工作。

3 采取多种培养模式, 促进人才培养

中医传染病学科的发展, 归根问题是人才的发展问题。发展中医传染病学必须依赖人才, 采取切实可行的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

形成专业人才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 人才梯队是学科的生命力。人才培养可采取自有人员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模式加强人才汇聚。比如可通过名师带高徒;选送优秀教师攻读研究生;合作单位互派访问学者;选拔骨干教师, 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等方式进行培养, 最终形成一支结构合理, 学术水平较高, 教学、科研、医疗技能较强, 实力较雄厚的师资梯队。

4 重视科研能力培养, 加强学术交流

中医传染病学人才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中医传染病学学科发展的需要, 是推进和提升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临床疗效和探讨作用机制的需要。目前, 中医传染病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 大多数研究团队人才层次不高, 科研力量较为薄弱, 科研水平滞后, 与现实需求距离差距较大。

加强中医传染病学人才科研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该筛选具有很强科研基础和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构建一支优秀的科技团队的关键所在。学科带头人选拔应该避免终身制、唯官制和唯本本制。其次, 选拔具有很好科研基础的中青年骨干进行重点培养, 通过团队文化建设, 依托大项目与大课题带动、自学自修、国内外相关院校联合攻关等方式进行人才能力锻炼, 应重视鼓励和支持中青年骨干承担科研项目, 使学术骨干早日脱颖而出。

5 创新管理机制, 促进人才发展

人才管理机制是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竞争、人才考评、人才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科学的机制能够促进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促进人才团队的建设。

中医传染病学人才建设相关管理机制应该借鉴其他成熟学科人才培养管理机制, 同时结合自身学科发展的特点来制定。总体而言应该包括首席负责机制、学科带头人优选机制、学术骨干的选拔机制、人才业绩评估体系、奖惩机制、科研目标管理机制等。

总之, 十一五以来, 中医传染病学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只有加快中医人才培养, 化解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人才匮乏的瓶颈问题, 才能促进学科发展, 推进学术水平提升, 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坚, 韩刚.关于整理中医传染病学文献的思考[J].中华医史杂志.2000;30 (2) :121~123.

[2]任先主编.中医预防医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3]张之文, 杨宇主编.现代中医感染性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4]何赛萍.《伤寒论》对中医传染病学发展的影响[J].光明中医.2005;20 (5) :1~2.

[5]张大宁.论中医学的“预防医学”[J].天津中医药.2003;20 (3) :43~45.

中医传染病学 篇2

1、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褐家

二、流行病学粪便培养:第3-4周阳性率高

一、总论 鼠是城市型或家鼠型出血热的传染源

1、传染源:带菌者和患者尿培养:第2周后阳性

一、感染过程传染过程的三因素:病原体、人、外环境

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呼吸道,消化道,虫媒,垂直

2、传播途径:飞沫胆汁培养

感染后表现:

3、流行性:有季节性和周期性。以青壮年为主。

3、流行特征:冬春季多。发生于15岁以下的儿童。

3、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病后第4周。

病原体被清除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三、病机和病理

六、诊断原因不明的发热持续1-2周不退,特殊的中毒面隐性感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但产生了特异

1、病机:出血原因:发热期血管壁受损,血小板减少,休克

1、病机: 抗荚膜多糖抗体是主要的杀菌抗体,有群特异性。容,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性免疫。――最常见期发生DIC,继发性纤溶亢进和内脏微血栓形成引起脑膜炎和暴发性脑膜炎的物质主要是:内毒素胞消失。细菌培养阳性。

显性感染――最易识别肾损害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缺血性肾小管变性、坏死。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是细菌系列和裂解后释放内毒素引起

七、治疗 抗菌首选——氟喹诺酮类

病原携带状态――重要的传染源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

2、病理:血管内皮损害,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皮肿胀、坏死头孢菌素――常用于耐药菌株的治疗及老年儿童

潜伏性感染: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现临床症

2、病理: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管腔内微血栓和出血,中性粒细胞浸润,有的血管内血栓形成。病变以软氯霉素――用于非耐药菌株伤寒

状,不排出病原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和出血。脑膜为主。氨苄西林――慢性带菌者

二、病原体的作用

四、临床表现特征:发热、出血、低血压、肾损害

四、临床表现潜伏期1—10天,一般为2—3天

发病的两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分期: 潜伏期一般为1---2周

(一)普通型

八、细菌性痢疾

三、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

1、发热期 :弛张热及稽留热。三痛症(头痛、腰痛、眼眶痛);

1、上呼吸道感染期;

一、病原学: 痢疾杆菌(肠杆菌科志贺菌属),属革兰阴性杆

1、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三红征(颜面、颈、上胸潮红)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及小血

2、败血症期:皮肢粘膜瘀点瘀斑,早现于眼结膜和口腔粘膜。菌。我国以福氏痢疾杆菌最常见

2、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态反应管中毒性损害的表现。

3、脑膜炎期: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产生外毒素能力最强的是:志贺痢疾杆菌

四、流行过程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患性

2、低血压休克期:热痛病情反而加重主要为中毒性内失血

(二)暴发型――多见于儿童高热、瘀斑、休克、呼衰 在外环境中自下而上能力最强的是:宋内痢疾杆菌

五、传染病的特征浆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

1、败血症休克型:高热,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缺如。脑脊感染后易转为慢性的是:福氏痢疾杆菌

1、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3、少尿期:常有低血压。伴高血容量综合征。出血倾向加重液清亮,细胞数正常或增加。血培养(+)

二、流行病学

2、临床特征分期: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4、多尿期:日尿量>2000ml可发生电解紊乱(低钾低钠)及

2、脑膜脑炎型:中毒症状+精神症状+昏迷

1、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2、传播途径:粪-口

复发与再燃;后遗症继发感染、休克

3、混合型

3、易感人群:儿童,次之为青壮年。

3、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水痘,猩红热,5、恢复期:尿量降至2000ml,血尿素氮、肝酐降至正常

五、诊断: 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三、病机及病理

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五、检查:外周血早期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尿蛋脑膜刺激征(+)血 WBC升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特

1、病机:痢疾杆菌可产生内外两种毒素。微循环障碍和脑水

六、传染病的预防白于短期内急剧增加,如见膜状物及包涵体可明确诊断。血清异性荚膜抗原+ 脑脊液涂片镜检肿是中毒型菌痢的主要病理基础。

传染病分类: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血或尿标本病毒抗原或病毒RNA阳性

六、治疗:

1、普通型:首选----青霉素

2、暴发型:大剂量

2、病理: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重者浅表溃疡形青霉素钠盐。不宜应用磺胺 预防――可用磺胺类 成。病变部位:乙状结肠和直肠为主。

二、病毒性肝炎

四、艾滋病

四、表现 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多为1-2天

一、病原学

一、病原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RNA病毒。

七、伤寒

(一)急性菌痢

1、甲肝(HAV)属小RNA病毒秤嗜肝病毒

二、流行病学

一、病原学:伤寒杆菌,属沙门菌,革兰阴性,有鞭毛,能活

1、急性典型(普通型):急性发作的腹泻,伴发热、腹痛、里

2、乙肝(HBV)属嗜肝DNA病毒

1、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无症状HIV感染者动。含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体表(Vi)抗原。急后重、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压痛;粪便镜检WBC>153、丙肝(HCV)单链RNA病毒

2、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母婴

二、流行病学

1、传染原:患者和带菌者个/HP;粪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4、丁肝(HDV)缺陷的单链RNA病毒

三、病理:

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2、急性非典型(轻型)

5、戊肝(HEV)属杯状病毒

1、淋巴、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原发病变,是病毒直接引起的三、病机及病理

3、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高热,全身中毒为主;中枢

二、流行性

2、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

1、病机: 伤寒杆菌的Vi抗原是决定伤寒杆菌毒力的重要因神经系统症状,呼衰,肠道症状常不明显或缺如。

1、甲、戊型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卡波济肉瘤素。伤寒的持续性发热是由于伤寒杆菌及其内毒素所致。分型: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传播途径:粪-口机会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多见

2、病理:

(二)慢性菌痢:病程超过两个月

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和亚临床感染者。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

四、分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前期;典型期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炎性增生反应。

五、检查 粪便细菌培养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2-3周内有传染性。以发病前后各1周的传染性最强。

五、检查:抗-HIV阳性,CD4总数<0.2或(0.2-0.5)最显著特征是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

六、治疗病原治疗首选:氟喹诺酮类中毒型:山莨菪碱

2、乙、丙、丁型:

六、治疗:主要是抗病毒特征性病变――伤寒细胞→改善微循环障碍

传播途径:输血;母婴;密切接触;性接触抗病毒指征:CD4+<0.35 或HIV-RNA水平>5000拷贝 或病变部位——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

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及病毒携带者CD4+下降速率>每年0.08慢性带菌者常见的带菌部位:胆囊

九、霍乱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四、表现

一、病原学: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革兰染色阴性。

1、发病机制

五、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一)临床分期 菌体有鞭毛,活动极活泼。

甲肝――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肝组织炎症反应。

一、病原学 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为有包膜的RNA 潜伏期3-42天,平均12-14天

二、流行病学

乙肝――以细胞免疫为主病毒 室温:尿中存活10天,痰及粪便5天,血液15天,物

1、初期(侵袭期):第1周,起病缓慢

1、传染原:患者和带菌者

2、病理体表面2-3天

2、极期:2-3周。高热,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玫瑰疹,2、传播途径:粪-口(水污染→暴发流行)

(1)急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气球样变。

二、流行病学脾肿大,右下腹压痛,便秘或腹泻。易并发肠出血及肠穿孔。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2)慢性肝炎:炎症、坏死及纤维化

1、传染原:SARS患者

3、缓解期:第4周。体温下降症状减轻,警惕肠穿孔肠出血

三、病机和病理:

(3)重型病毒性肝炎:

2、传播途径:呼吸道和消化道

4、恢复期:第5周后。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第后第2-4周。

1、病机:侵袭力和内毒素是决定其致病的主要因素。急性重型肝炎:肝体积明显缩小,边缘薄质软,包膜皱缩

3、易感人群青壮年为主,儿童发病率低于成人。

(二)类型霍乱弧菌可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

亚急性重型肝炎:肝质稍硬,表面和切面见再生结节。

三、病理:主要累及肺和免疫器官(如脾和淋巴结)

1、普通型

2、轻型

3、暴发型外毒素(霍乱肠毒素)――重要的病因物质

慢性重型肝炎:大块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肺:不同程度的肺实变和肺泡损伤。主要病理特点:透明膜形

4、迁延型:病程5周以上。可伴有慢性血吸虫病

2、病理: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丧失。

出血倾向最主要的原因: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成,肺间质淋巴细胞浸润,肺泡腔中肺细胞脱屑性改变。

5、逍遥型:起病轻,突然性肠出血或肠穿孔。

四、表现

(4)淤胆型肝炎:伴明显的肝内淤胆。小胆管周围有炎性细

四、临床表现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或主要症状,无上呼吸

6、顿挫型:起病急,症状典型,但病程极短。

(一)分期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

胞浸润道卡他症状。

7、复发与再燃

1、泻吐期:先剧烈腹泻,后吐,无腹痛及里急后重,水样便。

四、病原学检查分期:早期,进展期,恢复期。潜伏期一般为2—10天

(三)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伤寒的第一次

2、脱水虚脱期

1、HBV现症感染者传染性强的指标:HBeAg

五、检查: 血象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减少<0.9 CD3、CD4、菌血症相当于临床上的潜伏期。

3、恢复期(反应期)

2、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最有意义的依据是:肝穿刺活检CD8明显降低

五、检查

(二)分型:轻型,中型,重型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轻型

3、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

1、血常规:白细胞偏低或正常,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

五、检查悬滴检查――初步诊断。细菌培养抗体滴度呈

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减少或消失。4倍以上升高即有诊断意义。

三、流行性出血热

一、病原学 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脑膜炎球

2、病原学: 细菌培养是确诊伤寒的主要手段。

六、治疗

1、补液――治疗的关键

一、病原学:病毒感染(布尼亚病毒),为RNA病毒。菌属奈瑟菌,革兰染色阴性。病菌在体外能形成自溶酶 我国血培养:病程第1周阳性率最高。

2、抗菌――减少其腹泻量及缩短排菌时间首选氟喹诺酮类

络病学—中医文化的一支奇葩 篇3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如果把流传几千年的中医药学比作是一座气势恢宏的殿宇的话,经络学说就是支撑起这座殿宇的脊梁,它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络指的是经脉与络脉,它是古人从水利学中借用过来的概念,经脉就像是奔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营养全身的气血,络脉则是从江河分流而出的纵横交错的支流沟渠,使奔流在经脉中的气血扩散渗灌,濡养人体的五脏六腑。“经”是纵行于人体的主干,“络”是网络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细小分支,全身无处不在,形成了遍布全身的立体网络结构,维持着生命活动的运行和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络脉对于人体健康是如此重要,但历史上由于受到科技条件的制约,始终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直到今天,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人们才渐渐发现,络脉病变广泛存在于多种疑难病和外感重症中,如冠心病、脑梗死等。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也意识到,系统研究络病理论对于提高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廿余载研究络病学形成体系 ◆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河北医科大学医药研究院院长吴以岭教授刚刚研究生毕业不久,在河北省中医院从事心血管病的研究工作,在门诊他遇见这样一位患者,持续的心绞痛得不到缓解,心肌缺血得不到改善,这使他联想到了自己研究的络病理论,冠心病心绞痛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引发的,这不就是络病理论的“络脉绌急”吗?传统的搜风解痉通络药如蝉衣、全蝎等在中医典籍里用来治疗面部肌肉的痉挛抽搐,被中医认为是“风动”的疾病,效果也非常好,它们可不可以用来治疗血管的痉挛进而治疗心绞痛呢?他试着把全蝎、蝉衣这类搜风解痉通络药加入了中药处方,奇迹出现了,仅服三剂,病人的心绞痛消失了,再服20余剂,心电图也恢复正常。络病理论在临床上的闪光,启发了他科研的思路。经过几年的探索,他在实验医学中阐明了络病理论的深刻内涵,但这只是在局部研究,局限在冠心病,在以后的十几年里,他开始了对络病理论更广泛深入的研究,那就是把络病理论引申到整个人体血管病变的研究。

二十几年如一日,吴以岭教授在中医浩瀚的海洋里苦苦寻觅,在古人有关络病散在的论述里探索创新一个系统理论。他发现,“络脉”承载着为经脉“运行气血”的重要生理功能。他把经脉系统按照运行气血的不同分为“经气环流系统”和“心脉血液循环系统”。“经气环流系统”的末端网络分支叫“气络”,“心脉血液循环系统”的末端网络叫“脉络”。气络运行经气,主要的功能是抵御外来毒邪侵袭,调节控制人体多种功能,传达多种生理病理信息,这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调节功能极为相似;而“脉络”运行血液,主要的功能是供血供氧,渗灌营养,促进废物代谢,这与现代医学的血管系统的功能高度相关。气络与脉络成为研究络病的两大重要学科分支,这两大分支的深入研究可以解决许多现代医学上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对于提高现代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水平,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通过不断的努力与研究,吴以岭教授首先创立了络病研究的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从而为络病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是从时空与功能的统一性来论述络脉系统,指出络脉与经脉空间结构与运行时速的差异性,并从络脉与经脉的时空差异性切入,研究络病发病、病机、辨证、治疗,进而总结络病病机特点,阐述络病八大病机变化,归纳络病主要临床表现,创立络病辨证八要,提出“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按功能规范通络药物,同时提出络病的证候及五脏络病辨证治法,这一系列研究初步建立了“络病证治”,在中医发展史上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络病学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4年由吴以岭教授主持,中医专家、中西医结合专家、西医专家共同参与完成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他们还以课题为主要内容编写出版了首部系统阐述络病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专著《络病学》和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络病学》,《络病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了新世纪大学生、研究生的课堂。吴以岭教授还发起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建立了国内首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络病实验室。

发展到今天,络病学已形成了专门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形成了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生物学等多学科专家群体,出版了自己的专著和刊物并研制出一系列被社会认可的科研成果,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独立临床学科的条件。国际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认识、了解到络病学的内容与意义,并一起加入到络病学研究的洪流中来,这必将为络病学研究的发展带来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

◇ 络病学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现代疾病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发生逐渐被控制,而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成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病理机制和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慢性心衰、各种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预后、脑梗塞后遗症,抑制恶性肿瘤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疗效。络病理论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的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的显著疗效,充分证实了络病学说的重大临床价值。

随着络病学说研究的深入以及在临床各科的广泛运用,在指导临床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优势也日益彰显出来,对提高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给患者带来了福音。临床上运用络病理论治疗诸如运动神经元病、格利—巴利综合征、脊髓空洞症、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糖尿病及并发症等疑难病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良好疗效,给患者解决了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医肿瘤病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篇4

1 中医肿瘤病学双语教材建设

我校开展中医肿瘤病学课程已有十余年, 虽然作为选修课程, 但一直受到较多临床专业学生的重视, 学习兴趣较浓, 具有较高的听课率。由于肿瘤病的基础研究无论在深度, 还是在广度上, 发展都很迅速, 一流的科学杂志如“Oncogene”、“Cancer Research”上每年都有大量高层次的肿瘤基础科研论文发表, 在备课及讲课中常会引用一些相关论文, 有一些专业词汇, 如“apoptosis”、“gene expression”等是出现率很高的关键词, 我们发现很有必要直接介绍给学生, 让他们有能力更快更多地搜集新信息。

好的教材是保障较高教学水平与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 我们首先集中了本专业的优秀师资, 联合英语专业教师着手编写中医肿瘤病学双语教材。由于本课程是一门选修课, 总课时较少, 因而在教材编写上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实用的信息, 并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 教材从整体上分为总论、各论及附篇三部分:总论部分介绍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发展过程, 提出相关的中医概念, 并进一步分为中医对肿瘤的病因、病机的归纳与总结, 中医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与治疗方法, 常用辨病用药的分类与介绍等。在各论部分列举几种临床常见肿瘤病种的介绍:肺癌 (lung cancer) , 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 , 胃癌 (gastric cancer) , 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 肝癌 (liver cancer) , 白血病 (leukemia) , 乳腺癌 (breast cancer) 。每一种病均论述中医学对本病的病因 (etiology) 、病机 (pathogenesis) 认识, 中医临床的辨证分型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 治疗方法 (treatment) , 选方用药 (prescription) , 中医预防护理知识 (prevention) 。在附篇里, 归纳了教材中出现的难点词汇、中医术语, 以及目前学术论文中通用的关键词, 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 也为学生提供一个简明的医学专业中-英文词汇及医学关键词查询工具。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是单纯地把所要求的内容一对一地逐字翻译, 避免让学生把本课程当做英语翻译课, 也反对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以免让他们失去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我们采用了PBL (Probelem-based Learning) 及案例教学法 (Case-based Teaching) , 把课堂英文讲义提前发给学生, 并布置几个重点题目 (key points) 让学生提前预习准备, 围绕典型病案让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讨论, 鼓励学生用英语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开展小组讨论与专题演讲, 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纸质与电子图书资料, 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英文医学文献资料。我们并不要求学生重复书本上已有的内容, 学生不再是传统地全盘接受知识, 而是鼓励同学更多地搜集文献, 扩展书本内容或对课本内容提出质疑, 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避免了以教师为中心, 单纯以传授或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 逐步减少了教学的强制性和单一性, 而是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由于学生的自主活动增加, 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被激发出来, 成为教学的中心, 学习环境显得宽松而活跃, 更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展示出巨大的学习潜能。

3 循序渐进扩展教学内容

授课开始阶段, 学生对双语教学方法还比较陌生, 对授课老师的语音、语调还不习惯, 容易出现畏难情绪, 因此在授课时注意循序渐进, 做到逐步加大英语教学比例, 按步骤增加教学难度。在我国, 有的学者指出开展双语教学应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为简单渗透层次, 主要是用外语讲述重点内容和关键词;第二层次为整合层次, 教师在讲课时交替使用中外文, 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层次为双语思维层次, 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 以培养学生使用外语思维的能力。我们采用的方法也是分三步走:第一步简单地让学生接触一些专业外语术语, 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述一些重要概念, 教学课件是中英文对照的, 学习难度比较低;第二步开始在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 教学课件内容以英文为主, 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中文内容, 这时适当放慢讲课速度, 让学生逐渐适应, 但在课前要花较多时间预习, 而且课后还需要对课堂中未消化的内容及时弄清搞懂并复习;最后, 当学生的相关专业词汇、句型表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积累, 具备了较好的阅读与听力水平时, 再采用完全用英语讲课, 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并回答问题, 给学生一些专业论题, 组织学生用外语互相讨论, 教师把各个小组的讨论意见集结起来并及时进行总结, 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虽然教师明确阐明自己的观点, 却不是批评学生的不同意见, 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 启发学生建立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中发现, 很多学生开始认为中医药英语文献很难读通, 但在学习了中医基本术语的翻译方法后, 其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很快提高, 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4 问题与对策

4.1 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在部分教师的概念中, 可能会把双语教学归属于外语教学范畴, 过多重视语言本身的教学, 因而不能明确教学目的, 也就会使教学活动的重心偏移。我们要强调的是,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以双语环境来传授与扩展专业知识, 学习语言不是目的, 语言只是作为专业学习与研究的工具, 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 提高学生与最前沿专业研究新成果沟通的能力, 加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国际接轨的速度, 促进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对于现代高等医学教育, 我们已不得不面对越来越明显的国际化趋势, 在交流中英语已经成为普遍使用的科学语言, 中医药方面开展的科研不管其科技水平有多高, 如果不能以英文的形式发表, 就不可能被SCI收录, 其国际认可程度受到极大影响。医学的发展日益国际化, 中医药与其它医学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的联系也越来越广泛, 从事中医药的人才也需要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来追踪国际医学发展前沿, 我们不得不承认, 熟练运用两种或多种语言将是未来人才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更是未来中医药人才的必备条件。

4.2 学生层次差距较大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 学生的层次差距较大, 一些英文基础及中医专业基础均佳的同学, 学习兴趣浓厚, 与教师互动热烈, 进步很快。但另有一部分同学英语听力和口语基础较差, 不能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解, 自身也存在着畏难心理, 更不愿主动张口表达, 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拉越大, 渐渐跟不上老师的进度, 甚至半途而废。因为本课程目前为选修课程, 从开始选课的学生来说, 就存在着较大差距, 如果能特定选择英语及专业基础均较好的某个试点班进行教学, 比如说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 可能这种差距可以缩小。

双语教学需要进行持续性教学, 长期的教学与熏陶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我们注意在班级中培养共同进步、注重平时、持续提高的优良学风, 对于主动帮助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一同进步的先进学生, 在评定平时成绩也给予充分考虑, 让先进学生的积极性更高, 落后的同学稳步追赶。通过问卷调查, 发现多数学生支持双语教学, 并能认可教师所做的改革, 虽然在学习上可能付出了比中文授课班学生双倍甚至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但学生们仍然认为是值得的, 可以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拓展知识面、更多开动脑筋、培养创新能力。

4.3 师资培养需要更多投入

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 既要具有较好的医学专业知识, 又要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及更好的英语表达能力, 其师资培养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经费。中医学是一门不能脱离临床实践的临床学科, 教授中医临床专业的教师首先必须是合格的中医医师;而双语教学还需要教师具备流利地道的专业英文表达能力, 这不仅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来专修英语语言, 还需要教师有一段切身对外交流经历, 比如一年以上的留学经历、多次参加重大国际学术会议等。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自身首先应更加刻苦勤奋, 不计眼前利益, 同时学校应扶持双语教学的开展, 合理制定特殊的奖酬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对于积极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 在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建设、教研课题立项及教学成果评审时, 应适当予以倾斜。另外, 学校应适当引进外籍教师、为本籍专业教师争取更多的出国留学与访问交流的机会, 随着教师双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将能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双语学习环境, 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入世后, 开展和推进双语教学使高等教育国际化日显迫切, 为此, 教育部2001年发文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 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充分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的信心。

中医中药一直以其显著的临床疗效为全世界瞩目, 随着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扩大, 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我们应该抓住契机大力宣传中医, 培养出新型的国际化中医专业人才, 承担起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的重任。可以预见, 随着高等中医院校双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更多国家更多层次的中医药研究学者与研究生会纷至沓来, 进行留学与访问, 呈现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周瑞珍, 孙砚辉.高等中医院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06, 14 (4) :426-427.

[2]赵雪丽.关于中医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医教育, 2005, 24 (2) :49-50.

[3]马佐英, 刘公望.关于中医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4, 23 (1) :28-29.

[4]李照国.浅谈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6, 40 (10) :71-72.

[5]周瑞珍, 彭赟.谈高等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3) :5-7.

[6]郑沙盟.中医专业课程中的双语教学尝试[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 27 (5) :69-70.

[7]姚欣, 施蕴中.中医院校推进双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10 (2) :13-14.

[8]熊英, 黄桂成.中医院校双语教学的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7 (1) :60-62.

[9]车雪.世界双语教学模式分析与启示[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07 (3) :65-67.

中医院传染病防治自查报告 篇5

为加强我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提升我院卫生应急能力,根据自贡市卫生局转发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执法检查的通知》(富卫计办发[2017]211号)的要求,医院对全院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1、领导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的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对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医院成立有传染病自查小组,自查成员由分管院长及各临床科室主任及预防控制科负责人组成。自查组成员严格按照我院传染病自查制度开展工作;成立重大传染病后勤保障组,具体负责各类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各种治疗药物、诊疗设备、车辆等的后勤保障工作。

二、制度健全

医院制定有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传染病消毒制度、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制度、门诊日志登记管理制度、发热门诊管理办法、肠道门诊管理办法、传染病管理自查办法及奖惩制度等。做到了对传染病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通知精神,我院认真开展预防传染病工作,现将我院传染病工作自查情况汇总

如下:(一)、高度重视,成立组织。

认真落实上级预防传染病有关会议、通知精神,做到上行下达,不折不扣。我院根据情况及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制定了预防传染病应急预案,成立了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卓小川,副组长:邱传禄、周吉洪、邓远平、林聪,成员:刘霞、梁莉、邱旭、罗春英、胡利英及各科负责人。领导小组对各项应急工作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及时监督落实,切实做到对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置”的原则。(二)、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检查落实。

1、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在我院一旦发生流行性疾病时,就必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及时有序地把疫情报告上级,力争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不瞒报、不谎报、不漏报、不迟报,确保疫情准确无误地上报,并做好记录。

2、建立和加强检查制度。首先检查有无发热现象和其他异常症状,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并作检查记录和疾病记录。

3、进一步做好社区传染病预防工作,确保预防措施落到实处,掌握居民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有发热等症状的患者,防止传染病蔓延。

4、加强我院的消毒隔离工作,制定消毒隔离制度,社区所有需要消毒场所都要专人负责。

三、人员职责

从领导到传染病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作到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职责分明。对疫情报告、疫情登记、传染病管理、传染病疫情管理检查、传染病疫情资料建档、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均有专人负责,疾病预防控制科还对传染病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疫情报告检查、访视、督查、死亡病例调查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作到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工作有条不紊。

对疾病预防控制科及其相关人员、发热门诊、医生制定了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

四、人员培训

我们为了规范传染病的管理,对全院医务人员及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了《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年版)》、《H7N9禽流感的诊治》、《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防控》、《霍乱防控知识》、《梅毒诊断标准》等的培训,组织全体职工反复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反复学习了我院有关传染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专业水平。

我们医院也存在个别医生对传染病工作重视不够,门诊日志填写不规范,病人未使用身份证挂号,病人信息收集不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规范;信息系统不完善,不能满足传染病报告管理的需求等。我院疾病预防控制科加大监管力度,专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卡片填写质量及门诊日志登记、出入院登记本,检验科和放射科异常结果反馈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意识,杜绝传染病漏报。疾病预防控制科加强传染病相关培训,提高医生对传染病的防控意识,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各类法定传染病的报高时限,诊断后及时、准确填卡上报,确保传染病报告卡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努力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完善门诊挂

号信息系统,全面实行“居民身份证”挂号,提高医生工作效率,逐步规范门诊日志。完善医院信息系统,满足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需求。

院感科

浅谈中医皮肤病学实习教学方法 篇6

1以学代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原动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知识为方针,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其教学结果容易使学生被灌输的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时间长了还容易生疏和遗忘[1]。为此,笔者采用“以学代教”式科室小讲课教学方法。即是每周安排一人次科室小讲课,由带教老师安排学习题目,实习生主讲,其他同学和老师提问。这样不仅打破了传统灌输型教学局面,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原动力,使得学生在备课过程中锻炼了如何选择利用参考书、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学习能力;更能促进学生在讲课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讲课技巧以及与他人互动等素质能力。

2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PBL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现阶段较为盛行的一种医学教育模式,优点在于强调以临床问题为中心,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2,3]。因此,笔者的PBL课程设计尽量使学习内容和教学过程接近临床实践,并且注重跨学科的横向知识联系。比如,为什么银屑病病人对窄谱中波紫外线效果是最佳的?学生最须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不同波长的光的作用,特别是长波、中波和短波紫外线各自的波长、穿透力和作用。中波紫外线穿透力仅在表皮层和真皮浅层,而银屑病的发病理机之一就是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引起。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不但能独立查阅资料了解光的作用和副作用,也了解了银屑病的发病原理和治疗原则。

3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对皮肤病的直观认识

皮肤病属于形态科学,病种繁多,单纯文字描述皮损特点较为枯燥难记,而且在临床实际运用中,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辨认[4]。尤其对于一些临床少见病如深部真菌病、麻风、硬皮病、皮肌炎,皮损变化较快的疾病如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水痘、麻疹、脓疱疮,以及一些涉及隐私部位的疾病如淋病、尖锐湿疣、假性湿疣、硬下疳、外阴湿疹、阴囊部疥疮结节等,短暂的临床实习期间学生不一定能够接触到或是接触甚少,这就要求带教老师积累有足够的图谱教学方案,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疾病的皮损典型表现,先给学生在感官上有初步认识,再根据教材对疾病进行学习,同时结合教师的临床经验将患者具体的皮损症状和体征诊疗要点强化讲解。通过反复的感官刺激以及举一反三的讲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皮肤病的直观认识,还能提高学生独立认识疾病的教学效果。比如,对于特殊舌像如腐苔、花剥苔、地图舌、裂纹舌等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方式让学生对舌像记忆深刻。对于皮肤病的常用操作技术激光、点痣、皮肤活检、电灼等;以及常用中药特色外治方法如中药贴敷、中药塌渍、中药熨烫、中药换药、耳穴疗法、针刺、艾灸等,通过多媒体技术录成操作规范,先给学生播放操作录像。看完录像后由学生复述操作步骤和要点,再由老师示范。学生在操作时,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并及时纠错。这样可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有利于今后临床工作和执业医师考试。

4传统式门诊带教结合查房教学提高学生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皮肤病临床教学包括门诊带教和查房教学两部分,一般情况下住院病种有限,大部分患者多集中在门诊。因此,笔者在临床带教中采用门诊教学与查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门诊教学以副主任以上职称带教为主,通常采取典型病例示教,先由学生对患者现行病史采集、口述大致诊断和治疗方案,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补充,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查房教学是通过解剖个案以培养临床思维的一种典型模式[5]。笔者通常选定每周三上午在住院病房进行教学查房,每次选择一个具有典型皮损病例,由查房主任围绕该病种的皮损特点、病因病机、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临床治疗等诊疗环节进行有目的地提问与讲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方式。比如,天疱疮患者中皮肤大量的水疱,有尼氏征阳性表现,尼氏征阳性的病理特点是棘层松解、表皮内水疱形成,尼氏征阳性现象还可见于:大疱表皮松解症性药疹、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重度烫伤等;主要鉴别的疾病大疱性类天疱疮临床表现也是水疱,而其病理特点是表皮下水疱形成;检查尼氏征阳性的方法分别是哪四种?疱液取材做细菌和真菌培养以及抽取疱液的方法。治疗天疱疮首选药物是激素,激素治疗的作用和副作用分别是什么?通过一个临床病例的一系列提问和讲解,让学生对临床表现、皮肤病理、实践操作、鉴别诊断和药理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5讨论式教学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科室每周对疑难危重病人展开讨论。在中医辨证论治中,书本上主要列举了疾病的常见几个证型,而临床上大多病人和教材症状不同,大多数学生喜欢将病人的往这几个证型上套,这样学生并未真正对病人进行辨证。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是治疗之关键,并要根据具体情况变化。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局部辨证和整体辨证等,用一个病因病机去解析病人全身所有症状,才能说明辨证是准确的。先由几名学生各自说出病人的中医症候,舌脉像,辨证和治疗,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再由老师进行总结归纳。比如,一个痤疮病人,面部大量红斑、丘疹和小脓疱,自觉灼热;从局部辨证来看,病人是血热症,可是病人还有以下症状:平素四肢欠温,月经推迟,有少许血块,可伴痛经,来月经时可伴腰酸胀,月经量少,可伴睡眠欠佳,脱发。舌淡,可伴齿痕,苔薄白,脉细。许多同学从皮疹上看热像明显,一味清热解毒;而少数同学认为患者有血虚表现,却不知该不该养血补血,是否养血补血是否会加重皮肤病。同学对舌像的望诊均可描述正确,而对脉像的认识却差别很大。最后由带教老师总结:病人证属血虚水盛[6];因此,治法不能只清热而不顾血虚体质,否则再耗伤阴血,加重血虚,而一味养血补血又会加重痤疮。所以治法是养血利水,佐以清热。方予当归芍药散加菊花或黄芩。病人的痤疮不仅可全消,其他症状都能得到明显改善。经过讨论,让学生对书本、教材和临床有进一步的认识,灵活运用知识于临床。

总之,针对皮肤病学的形态学特点,通过采用科室小讲课、PBL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传统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极大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医院中医皮肤病学的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木拉提·阿不都热合曼,艾思卡尔·沙比提.以问题为导向的心脏外科学临床教学模式探索[J].农垦医学,2009,31(3):283-286.

[2]宋向秋,肖海,李志平.PBL教学方法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96-97.

[3]冯文莉,杨静,马彦.PBL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5,35(12):52-53.

[4]吴佳纹,肖生祥,任建文,等.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皮肤性病学的临床实习教学质量[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0):3186-3187.

[5]廖继尧.树立科学的临床思维[J].中国医院,2001,7(3):21-23.

中医传染病学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以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417例病例作为观察组;再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1例病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911例, 女506例;年龄16~65岁。对照组男2632例, 女369例;年龄16~65岁。本次研究所选的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病人按照预防保健科常规传染病管理要求落实监控, 而观察组则是联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室对传染病人从门诊就诊到办理出院进行协同监控, 其主要做法如下。

1.2.1完善医院传染病管理机制, 预防保健科与医院感染管理科室联和协同对传染病例进行监控, 两部门形成对传染病的共同监控内容, 主动交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病病例;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的院感监控和传染病监控的管理人员合并, 明确传染病信息报告内容;对各级管理人员工作执行情况定期进行考核与评析, 形成持续性改进模式。

1.2.2结合医院实际, 强化传染病管理培训工作。按照医院科室组成和医院发现的传染病例构成对医院传染病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染病管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培训, 同时加强电子病历、医院内部管理网络等技术手段, 形成临床医技科室与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 以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1.2.3根据医院布局、消毒隔离措施、传染病报告制度等, 完善传染病管理的日常监督, 重点落实门诊日志登记、病人入出院登记、医技检查登记、病历书写资料、病案资料等的检查, 在传染病例信息可能出现的各中间环节和终末环节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传染病管理质量, 始终确保临床医技科室保持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责任意识, 一旦发现问题, 就立即提出相应整改建议。

1.2.4结合医院绩效考核要求, 将传染病管理纳入医院感染管理和疫情管理考核, 重点要形成对传染病规范管理认识的引导机制, 逐步形成符合传染病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工作模式, 以提高临床科室和个人责任心。

1.2.5近年来, 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在医院比较常见, 致使耐药事件不断发生, 严重影响传染病治疗和管理, 因此必须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纳入到传染病管理中, 形成与医院感染管理共同专项监督的重要内容。

1.2.6各类医用器械与无菌用品在日常传染病人的处理和应急事件的处理中都经常的使用, 必须加强医用器械与无菌用品的采购、清洗、消毒、保存、回收处理等各环节管理, 使得预防保健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必须共同落实监督任务。

1.2.7加强消毒隔离工作, 合理划分医院各个区域, 每天按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清扫与消毒。重点做好门诊病人分流、病房床单位处理、医疗垃圾处理等环节监控, 减少传染病人与普通病人的交叉感染。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进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所选两组病人传染病发生状况比较

经过比较分析发现, 观察组中病人的传染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两组抗生素滥用情况比较

观察组病人抗生素滥用率远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3讨论

由于医院人流量较大, 再加上有许多传染病病人住院治疗, 所以很容易出现病毒扩散及传播, 对其他人群健康造成威胁[3,4]。此外, 医用器械以及物品使用频率的不断增高, 这就更加容易出现传染病。因此, 要严格医院传染病管理, 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提高传染病管理效率:1多方面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意识;2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引导医务人员提高传染病管理的责任心;3加强预防保健科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协作, 在医院传染病管理的各方面和环节形成有效地监控;4结合医院实际, 完善传染病管理机制, 完善管理手段, 形成持续性改进状态。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 采取预防保健科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协同完成传染病管理的观察组, 在传染病的发生率和抗生素滥用方面都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在医院完善传染病管理中, 采取预防保健科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协同完成传染病管理, 不仅能够极大减少传染病发生, 还可以明显降低药物滥用率, 有必要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唐炎, 李玉荣, 郭晓东, 等.医院传染病管理及控制措施[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 (28) :5571.

[2]徐文兴.重视医院的传染病管理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0, 39 (4) :377-377.

[3]陈文广, 陶颖.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在医院信息管理研究[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4 (4) :419-42.

中医传染病学 篇8

一、《温病学》慕课应用经验

1.线上教学。本次实验教学, 首先对《温病学》课程内容慕课化建设, 包括章节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素材拓展, 内容编辑;测试题库构建;课程页面建设;在线互动模块建设;在线学生成绩管理模块建设等搭建《温病学》慕课平台;其次借助慕课网络平台, 把温病学教学活动如内容讲授视频、教学互动、作业的布置提交与批改等都通过互联网络在线进行, 要学生在线完成教学视频、习题、讨论、测试和考核, 并分别设置一定比例分值。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和基于需求为导向的学习资源, 使互联网与学生学习进度、学生学习体验、师生互动等多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创建新型温病学教学模式。需要老师尽可能在线上指导, 每天需要固定一定时间在线为学生答疑, 同时参与学生讨论互动,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度,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一直在关心他们学习状况, 在即时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同时, 课程负责老师还能根据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表现, 通过网络大数据信息挖掘, 分析和判断学习者的特征, 并提供个性化的评价与辅导, 这使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得到监控, 解决了教学过程监控不足的问题。学生在线按照规定完成课程可获得3个学分。

2.面授教学。在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同时, 为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弥补网络在线学习不足, 需要必要的面授教学, 众所周知, 面授教学中师生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教师能够给学生及时的信息反馈, 增加学生的学习认同感, 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在面授课程中, 教师必须针对课程中的疑、难、重点进行辅导, 而非系统的课程讲授, 真正起到辅导、答疑、助学的教学辅助作用, 我们在课程开设初期及中期两个关键时间点, 分别举行1次面授课程, 开课初期主要是对学生概述课程性质、课程主要内容面、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及慕课学习方法指导, 中期面授主要是专业知识归纳及总结、教学内容难点及重点指导, 以及共有问题答疑。另一方面也需要网络平台工作人员到面授现场为学生解决一些平台技术问题。我们通过面授指导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的困惑, 梳理了学生学习思路, 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温病学》慕课应用体会

1.学生学习状态发生变化。幕课的发展也将对学生如何学习、怎样有效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慕课构建了新型的教与学模式, 进一步贯穿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反映了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慕课”把课堂主体交给了学生,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知识需求, 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学生学习有了较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碎片时间安排学习时间与学习进程, 学习者也可自行决定学习的设备和地点;无须到教室学习, 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想要学习的课程。学习者也无须直面教师的压力和升学的紧迫感, 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了一种内心需要和满足感体验。学生可以在线互动提问, 也可通过多次观看视频及做练习题掌握和巩固知识, 这种新颖活泼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慕课学习受到学生欢迎。

2.教师教学理念发生变化。在慕课应用中, 体会到教师要有“开放”的教学视野, 充分接受新生事物, 迎接信息化教育的挑战。在慕课化教学中教师角色变得更加多元化了, 教学方法更科学了, 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 也是学生学习的策划者、激发者、次要评价者等多重角色。慕课使教师能回头观察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转变成为观众, 看到自己授课以及所有人的讨论, 这些帮助教师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优缺点, 有机会反省自己的教学及其效果, 这对教师能力的提高同样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之所以说教学方法更科学, 是因为慕课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模式、学习习惯、学习轨迹和学习日志等重要信息, 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学习效果, 从而个性化指导学生学习。另外教师要加强学习规律的研究, 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必须思考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更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深入思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或者思考借力“慕课”实施传统课堂的改革, 及时应对新形势, 探索未来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值得注意的是, 当慕课与线下面授教学结合时, 便出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并布置作业供学生课下练习。而在翻转课堂中, 学生在线完成知识的学习, 而线下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 进行答疑解惑、交流知识应用的经验等。这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根本性变化, 教师转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 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在面授课堂中, 主要功能不仅仅是知识的讲解, 而是评价、交流与互动。这意味着慕课既有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的可能, 又有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的潜力[4]。

三、在非中医学专业学生中慕课应用意义

温病学慕课在非中医专业首先尝试应用, 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其一, 为爱好中医的非中医专业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平台, 提高了学习效率。非中医专业尤其未开设中医课程的学生要在有限时间内学好中医尤其是中医经典确实不易, 《温病学》慕课作为选修课程, 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选修, 在线开放学习, 老师在线指导, 有效解决了这部分学生学习中医需求, 同时节约了师资力量。其二, 在非中医专业开展中医慕课学习, 传播了中医, 宣传了中医, 让更多的非中医专业学生了解了中医, 喜欢上了中医, 正如学生在留言中说道:“通过慕课学习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医, 让我在中医这一块增长了信心和见识。”“让我学西医专业的学生喜欢上了中医。”越来越多非中医专业学生参与选修这门课程即是用事实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一良好开端对以后向非中医专业及更广泛专业领域开展中医慕课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小结

“慕课”是一种新兴在线课程模式和创新平台, 其提供了完整的课程学习体验和学分证书。我国“慕课”的发展和建设还在起步阶段, 对高校的冲击、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也才刚刚开始。通过我校在非中医专业中《温病学》慕课应用, 深切感受到慕课值得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但还要把“慕课”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 就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适当进行线下指导和讨论, 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它的功能优势,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慕课和现有教育模式有机融合的模式应该成为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利用慕课的主要形式。同时, 如何利用“慕课”促进中医教育的发展, 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相信结合我国中医教育现状, 合理利用“慕课”, 我国中医教育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民.MOOCs的挑战与大学的未来[N].中国教育报, 2013-09-23 (3) .

[2]巩学梅, 陈振, 张新光.慕课 (MOOCs) 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4, 26 (3) :100-102.

[3]吕中华.“慕课” (MOOC) 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和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4, 35 (2) :25-26.

中医传染病学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深圳市南山区15周岁以上的公民, 且均符合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1) 深圳市常住户籍, 年满15周岁; (2) 无患重大疾病史, 且近期无明显身体不适; (2) 积极上交调查问卷配合调查者; (3) 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 (1) 已明确患有重大疾病者; (2) 有精神障碍无法独立完成调查者; (3) 拒绝填写并上交体质调查问卷者。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 570份, 共回收有效问卷1 200份, 有效回收率为76.43%, 其中男577人, 女623人, 年龄20~77岁, 平均年龄 (40.32±11.21) 岁。

1.2 方法

由深圳市南山区所有社康中心的责任医师与护士发放调查问卷表, 调查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 、生活方式、病史信息、中医体质测定等。

1.3 判定标准

体质分类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的相关标准, 分为以下9种体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判定方法:回答相关问题, 每个问题有5级评分, 最低1分, 最高5分, 计算其原始分与转化分, 原始分=各个条目的分值相加。先计算出原始分数然后再进行转化计算, 转化分数=[ (原始分-条目数) / (条目数×4) ]×100。其中除了平和质外, 其他8种体质均属于偏颇类型的体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 并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临床研究

2 结果

2.1 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经统计得出, 平和质452例, 占37.67%, 偏颇体质748例, 占62.33%。其中:气虚质402例 (33.50%) 、阴虚质312例 (26.00%) 、阳虚质258例 (21.50%) 、痰湿质182例 (15.17%) 、湿热质140例 (11.67%) 、血瘀质88例 (7.33%) 、气郁质60例 (5.00%) 、特禀质15例 (1.25%) , 见表1。

2.2 体质与性别的分布情况

在不同类型的体质中, 男性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均多于女性, 而女性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以及瘀血质均明显高于男性。

2.3 体质与年龄的分布情况

平和质与湿热质随年龄的增长比例有所下降, 而气虚质与阳虚质则随年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痰湿质在36~55岁年龄组人数比例最高, 瘀血质则在36~55岁及56~75岁年龄组人数比例最高。阴虚质与年龄的增长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体质代表的是人类的个体特质, 而个体的差异性则是与先天与后天的各种因素的不同和两者的共同作用所造成的结果[4,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中医中通常被认为是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 而体质与正气则是能反映其存在的关键所在。正气的强弱是决定人体是否会发病的重要因素, 而正气的强弱通过体质的强弱表现。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加强疾病的预防与诊治, 因此调查社区居民的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以深圳市南山区居民为研究对象, 展开本次研究, 共调查1 200人, 结果偏颇体质人数有748人, 显示该区居民的体质状况趋势不容乐观, 而且较多人出现不止一种体质类型, 会兼夹多种体质。另外, 女性的偏颇体质明显高于男性。女性的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以及瘀血质均明显高于男性, 这可能与女性不仅要在工作中承担重要岗位, 在家庭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身体长期负荷运转才造成较多的偏颇体质。而男性痰湿质、湿热质多于女性, 则可能与男性嗜好烟酒, 社会应酬较多以及男性的自身生理特点有关。而从体质类型与年龄的分布情况看, 平和质与湿热质随年龄的增长比例有所下降, 而气虚质与阳虚质则随年龄增长而出现上升的趋势;痰湿质在36~55岁年龄组人数比例最高, 瘀血质则在36~55岁及56~75岁年龄组人数比例最高。阴虚质与年龄的增长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 9种体质在居民中均有不同比例的分布, 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另外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要根据体质的特点进行社区的综合防治。

摘要:目的 对深圳市南山区居民中医体质辨识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研究, 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分布规律, 为该区制定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管理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深圳市南山区1 200例居民为调查对象, 自制中医体质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并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对居民的中医体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经统计得出, 平和质452例, 占37.67%, 偏颇体质748例, 占62.33%。其中:气虚质402例 (33.50%) 、阴虚质312例 (26.00%) 、阳虚质258例 (21.50%) 、痰湿质182例 (15.17%) 、湿热质140例 (11.67%) 、血瘀质88例 (7.33%) 、气郁质60例 (5.00%) 、特禀质15例 (1.25%) 。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均有一定关系。结论 9种体质在居民中均有不同比例的分布, 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另外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要根据体质的特点进行社区的综合防治。

关键词:社区居民,中医体质,流行病学

参考文献

[1]费平, 洪照宽, 郭宝云.1520例漳州市社区居民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J].光明中医, 2012, 27 (06) :1069-1071.

[2]曹桂丽, 沈蔷, 邓红月, 等.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居民中医体质辨识分析[J].河南医学, 2012, 23 (24) :142-145.

[3]徐凤励, 赵凡平, 张峻, 等.上海市北新泾、程家桥社区居民中医体质特点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6 (5) :36-38.

[4]江静华, 濮欣, 李燕明, 等.中山市大信新家园社区中医体质辨识237例调查报告[J].中医研究, 2011, 24 (10) :26-28.

[5]黄志坚, 李杏, 臧书文.香港地区1022例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 2011, 11 (2) :144-148.

中医传染病学 篇10

1中医皮肤性病学双语教学现状

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 既要具备娴熟的英语口语表达力, 又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在高校任教的多数教师, 基本上阅读翻译本专业的英文资料, 撰写论文, 但听说能力相对欠缺, 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这是双语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本课题负责人李元文, 主任医师, 教授, 目前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 东方医院皮肤科学科带头人, 曾经公派英国伦敦中医学院教学, 公派台湾长庚大学教学, 英语口语流利, 同时专业水平一流。课题参与人张丰川,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曾经公派到挪威讲学1年, 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技能和扎实的英语教学能力。具有较高专业水平, 同时兼有较高英语教学能力的教师, 解决了上述双语教学中教师方面的关键问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带教的留学生大部分来自新加坡, 也有部分来自美国、印度尼西亚、肯尼亚等国, 英语是其母语, 一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好, 但大部分留学生的汉语基础普遍薄弱, 尤其是中医专业汉语基础更甚, 直接影响到了课堂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学习。尽管教师与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顺利采用英语交流, 但在中医专业知识的延伸讲解和中文交流中存在困难。与国内学生相比, 留学生在基础教育背景、文化传统等方面截然不同,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皮肤性病学教学的效果。留学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 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扎实。 (2) 具备较强的理解与学习能力。 (3) 留学生课堂气氛热烈, 教师讲授过程常被打断。 (4) 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善于提问。 (5) 部分留学生也存在着纪律观念较差, 经常迟到旷课、课堂不专心听讲等缺点[2]。

2中医皮肤性病学双语教学的应用

双语教学是造就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3]。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双语教学是在学校的培养计划中, 依靠学校的师资条件, 选择国际通用性强, 可比性强, 且是中国急需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 采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4]。东方医院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院, 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双学位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在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中医皮肤性病学教学中, 英语和汉语均是教学的媒介, 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 但不绝对排除汉语, 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同时教师利用非语言行为, 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降低学生在中医专业名词理解上的难度, 提高留学生中医皮肤性病学知识水平, 进而向世界传播中医学知识, 服务广大患者。

本研究中, 选取湿疮 (湿疹) 、白疕 (银屑病) 、蛇串疮 (带状疱疹) 三种常见皮肤病作为双语教学主要内容, 中医方面参考李曰庆主编的《中医外科学》、方廷钰主编的《新英汉中医学词典》及李元文主持制定的“皮肤科常见病图文中医辨证中英文教学与学习评估系统”;现代皮肤病学名词参照了Richard B.Odom主编的第九版《Andrews'Diseases of the Skin-Clinical Dermatology》和Raymond L.Barnhill主编的《Textbook of Dermatopathology》相关内容, 使双语讲义内容规范化。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单句表述教授内容, 然后对于难点 (包括专业词汇和专业内容) 再用中文进行解释, 使学员既能听懂英语表达内容, 同时思维上也能理解中医学含义。在讲义中明确标示中医学名词的中英对照, 加深学员对于中医学名词的理解和掌握。

3中医皮肤性病学多媒体教学现状

中医皮肤性病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时较短, 课堂讲授的疾病临床不常见, 而有些临床常见病并不是授课重点, 以至于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同时, 随着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和“肖像权”、“隐私权”等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行为的规范化, 直接用病人作案例为学生示教和考试在中国大城市医院越来越困难, 使临床教学的质量受到影响[5]。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包括大量的图片信息、动画、视频等多种教学课件在中医皮肤性病教学中的应用, 使学生建立形象思维, 认识疾病的共性和个性, 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在利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性病科临床资料及其他教学图片资料并结合以往“皮肤科常见病图文中医辨证中英文教学与学习评估系统”课题研究成果, 建立中医皮肤性病学教学课件素材库, 以英语教学为主体, 中英文对照讲解为切入点, 建立完善的、可持续改进及发展的双语多媒体课件, 使中医皮肤性病学教学更为直观、更易于留学生理解, 逐渐完成具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性病科特色的、符合英语母语医学留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的中医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双语课件。

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随着网络日益发展, 通过电子教材和互联网获取皮肤病与性病学相关知识变得非常方便和迅捷, 采用多媒体网络的教学方式优势明显[6]。皮肤科疾病以皮损特征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医外科学教材中对于皮肤病描述以文字为主,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语言描述皮疹形态, 或配以模式图讲解, 很难使学员形成清晰认识。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 “先临床-后理论”模式比传统模式更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7]。但该模式亦存在一定局限, 一是学员人数较多, 临床集中见习可能引起患者反感而不配合教学, 二是临床见习以常见病为主, 病种有限, 不利于学员系统掌握教材内容。多媒体教学通过提取图像、视频等方式展示皮肤病性病征象, 医师诊疗过程, 模拟皮肤病变化过程, 达到教学效果, 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本研究根据中医皮肤病性学特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需要掌握的知识融于生动的案例中, 配以清晰规范的讲解录音, 同时利用动态图表、动画等, 提高学员学习兴趣, 使其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

5多媒体技术与双语教学的结合应用

本研究中, 教师首先以中英文对照讲义为蓝本, 讲解中医皮肤病学基础知识及其他临床学科知识, 并结合授课内容在课件中加入动态图表、视频、录音及相关问题, 便于学员理解, 引发学员思考。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讲授内容介绍皮肤性病学学习特点、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中医学名词中英对照规律, 培养学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研究课件多以典型的临床病例引出要传授的内容, 指导学生根据临床症状, 结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 确诊需要进行哪些相关的化验检查, 根据得到的检查结果又可以制定哪些治疗方案等, 让学员对抽象的教材描述有具象的临床认识, 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医皮肤性病学教学可以使学生们在短时间内系统掌握教材所载病种的皮损特点和发病过程。多媒体手段教学要求针对皮肤病诊断形态学为主的特点, 利用临床典型或罕见病例资料照片, 制成多媒体课件, 与教师双语口授和板书相结合等方式, 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记忆。

6多媒体双语皮肤性病学教育展望

综上所述, 多媒体双语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医学专业中英文双语教学水平, 把握住学生的求知心理, 努力满足学员的求知需求, 将教学内容系统、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其次, 要求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 利用图像、视频、录音等多种表现形式, 直观的呈现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加深学员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教师应设法结合教学内容准备充分的临床病例, 避免枯燥的教材复制, 力争做到耐人寻味, 耳目一新[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性病科通过本次研究, 制作完成了湿疮 (湿疹) 、白疕 (银屑病) 、蛇串疮 (带状疱疹) 的多媒体双语课件, 并完成了对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学院留学生临床教学模拟任务, 初步确立中医皮肤性病教学中应用双语多媒体技术的规范化方法, 即:整理中医学理论知识→制作双语中医皮肤病学讲义+多媒体课件+临床病案资料→临床教学活动→教学反馈修改讲义及课件。

医学留学生教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的重要部分, 直接反映了本校中医学高等教育的水平, 是建设国内外一流中医大学的重要保障。本科承担留学生教育也面临相应的挑战。教学过程中, 不断改进教学模式, 目的是为了促进医学留学生重视《中医皮肤性病学》课程的学习, 使其更深入了解或熟练掌握《中医皮肤性病学》中医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皮肤病性病的诊疗过程、中医皮肤性病学与现代医学《皮肤与性病学》的联系。本研究中, 试图使教学过程中的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机结合, 并不断提高授课团队自身素质,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为培养合格的中医皮肤性病学国际化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鑫, 肖万凤, 李福秋.多媒体技术在皮肤性病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 2010, (10) :90.

[2]杨建, 热依拉·的力夏提, 艾来提·米吉提, 等.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实践与探讨[J].科技信息, 2012, (10) :446-447.

[3]尹春林, 魏嘉平, 张淑云, 等.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双语教学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2 (5) :314-316.

[4]刘思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特点、定位与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 5 (3) :245-246.

[5]王申生, 陈小音, 寿咏梅.医学教学资料库和多媒体网络考试系统的研制和应用[J].医学教育, 2005, (3) :87-88.

[6]Hanson AH, Krause LK, Simmons RN, et al.Dermatology edu-cation and the Internet:traditional and cutting-edge resources[J].J Am Acad Dermatol, 2011, 65 (4) :836-842.

[7]罗小军, 郭菲, 刘红霞.“先临床-后理论”《皮肤与性病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5 (10) :1435-1437.

上一篇:职业学校教育技术管理下一篇:自我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