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因素

2024-05-17

城市安全因素(精选十篇)

城市安全因素 篇1

一、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分析

(一)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城市交通特点是人多, 路网相通、情况复杂, 在城市道路行车时, 主要干道是分道路行驶, 相对其他街道、农村道路行车有保障, 但主干道车流量大, 支线较多、车辆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要防止前车可能有急刹车和遇红灯时的停车追尾。在次干道小巷行车时要观察车辆进出宽度, 行人的突然横穿、小孩的玩耍以及周围障碍物是否妨碍行车, 转弯半径是否够等等, 另外还要注意是不是单行道, 避免交通堵塞。

(二) 城市道路行人环境。

道路交通中的基本要素中, 人、车、路是基本要素, 而人不但是驾驶员, 还包括行人, 行人也是道路使用者。在我们的行车事故中行人事故占交通死亡事故的35%左右。在行车中, 我们尤其要注意老人和小孩, 他们反应迟钝、行为方式反常、小孩的玩耍、失控, 在交叉路口, 叉道, 他们可能随时会变化方向, 可能突然过马路或停下, 所以遇见他们时一定要慎重。在确定他们动向后再决定行车意图。假如车辆和他们接触, 往往是死亡事故, 切记小心谨慎。严格按照交通标志行进。

二、城市道路安全行车内在因素分析

(一) 心理素养。

心理素养包括心理素质和心理涵养。要避免意气用事和斗气, 避免因环境人为因素的诱惑而违反交通法规。如一些驾驶员开英雄车、赌气车、霸王车、超速行驶, 都是因为不能正确判断是非, 自己素质涵养差而不能克制的一种不计后果的愚蠢行为, 而这些行为对行车安全是非常有害的, 是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酒后开车也是近年来发生事故比例较大的一个原因, 危害也不言而喻, 必须严厉打击。

(二) 生理疲劳。

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生理疲劳和生物节律造成周期性的生理疲劳。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 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生理疲劳。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 往往容易发生意外。防止生理疲劳的发生, 要保证充足睡眠, 不要熬夜, 保持开车心情愉悦, 有足够的体能。

(三) 技术水平。

驾驶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和培训正规、反映特性和感觉知觉有关, 也和经验积累有关。如果一个驾驶员反应快, 就可以比一般人更从容处理在行车中发生的情况, 甚至缩短制动距离, 避免事故发生。培训正规是指开始学驾驶时, 必须根据交通法和交规操作规范来学习驾驶, 养成良好驾驶习惯, 这样对驾驶员在从事驾驶工作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以后行车中再加以学习、积累, 驾驶水平会提高很快。

三、保证城市道路行车安全的对策

通过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主要在于驾驶员的麻痹大意, 不能根据各种行车环境和道路交通状况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采取合适的处置。为此, 为了保证各种条件下的行车安全, 我们要做到:

(一) 保持车距。

车辆行驶时保持安全行车距离, 可以较好地防止与其他车辆发生追尾事故, 同时, 保持安全距离不仅可以帮助观察其他车辆动向, 也可使自己的行驶意图通过信号提前传递给其他车辆;保持安全距离还可以减轻驾驶员在心理上的压迫感和危机感, 缓和思想上的紧张状态。大型汽车转弯时前后轮轨迹差大, 转弯半径占地面积大, 为此周围必须要留有必要的空间和距离。

(二) 路口慢行。

现在许多城市都为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并行留有各自的路面。而相对而驶的车流之间没有隔离墩, 这给新手驾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般来讲, 越靠近路口车辆行进的速度越要放慢, 此时过往马路的行人及机动车会乘隙穿行通过。这对行车安全带来很大的危险性 (好多城市得到改变, 分设了分隔带) 。

(三) 安全超车。

超车前, 应正确判断对方驶来车辆的车速, 果断决策能否超越, 必须在百分之百把握的情况下超车。并先开左转弯灯并鸣喇叭示意, 夜间超车时应使用远、近灯光示意, 等前车有让路表示后, 方可从左侧超越。当前车不让路时, 千万不能强行超越, 以免发生事故。超越前车后, 不能过早地驶入原来的行驶路线, 在同被超车辆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后, 打开右转向灯驶回原车道。

(四) 谨慎调头。

新手往往不熟悉行车路线, 一看走错路了, 立刻原地掉头, 全然不顾两边的车辆, 这是十分危险的。中间画了实线的马路是绝对不能掉头的, 如果万不得已必须掉头, 不要在对面一大串车辆接连而来的状态时强行调头。正确的方法是, 等对面车道上基本无车时, 确认后面也没有来车时插空迅速掉头。严格按照交通法规和交通标志行车, 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保证。

(五) 减速转弯。

高速行驶中的汽车进入弯道时, 为避免离心力的作用下使车辆发生倾斜, 要尽量把汽车行驶路线的弧度减小, 降低离心力。如果弯度很急, 路又不宽, 无近路可抄, 汽车往往在弯道中显得难以把持。正确的方法是在弯道前先抬起油门减速, 判断弯道的弯曲程度及路况, 待汽车进入弯道以后, 适当加油, 使汽车加速通过。

(六) 低挡下桥。

现在很多城市都建了立交桥和高架桥, 上下桥的落差比较大。有的人开车下坡时, 只管空档滑行, 眼看要撞到前车了才踩刹车, 这是很危险的。安全的做法是, 挂在低档位上, 减速缓缓驶下高架桥, 严禁滑行下桥 (坡) 。

(七) 抢红不抢绿。

有些驾驶员遇上信号灯时总喜欢加速“抢灯”。在远处见到绿灯拼命加油提速, 往往还未驶到路口停车线, 绿灯变成了红灯。最好在远处见到绿灯时减缓车速, 在保持低速前进的情况下, 以备变灯。因此, “抢红不抢绿”, 在安全停车的前提下安全通过路口, 以防紧急制动而造成后车的追尾。

(八) 开车不喝酒。

保持驾驶员清醒的头脑, 是保证城市道路安全行车的基本条件。而喝酒往往也是发生重大事故的诱因。为此, 广大驾驶员一定要牢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原则, 切忌酒后开车、开快车, 否则, 既违反交通法规, 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给自己和家人、社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

四、结语

研究预防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 保证行车安全有如下结论:一是保持车距。二是路口慢行。三是安全超车。四是谨慎调头。五是减速过弯。六是低速下桥。七是抢红不抢绿。八是开车不喝酒。

分析城市道路交通, 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主要在于广大驾驶人员不能麻痹大意, 警钟长鸣。要根据不同的行车环境和道路交通状况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采取合适的处置。为此, 要综合分析道路和行人环境, 注重提升和防止心理素养、生理疲劳、技术水平, 切实做到保持车距、路口慢行、安全超车、谨慎调头、减速过弯、低档下桥、抢红不抢绿、开车不喝酒, 从而保障安全行车。

摘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奠定了广大民众步入汽车社会的基础条件。车辆的增加, 使城市交通安全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如何应对日益发展的交通环境和车辆安全知识的普及, 让更多的有车一族了解城市行车安全呢, 本文从城市行车安全内外两个因素分析, 从道路环境, 行人交通管理, 心理素养、生理疲劳、技术水平等方面, 指出保证城市道路安全行车的几个要领, 对于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新加入的驾驶人员有着关键性的提示。

城市区位因素一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以及原因;

知道中低纬度沿海地区的气候适宜人类生存,是城市的密集区;

能说出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的大致范围;

知道河流的供水、运输、防卫功能会影响城市城址的选择;

知道河流水运的起点、交汇处、河口处容易形成城市。能力目标:能举例说明平原容易形成城市;

能够说出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而不是平原的原因;

能够说出分布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特大城市;

能够分析赣州、重庆、宜宾、武汉、上海、广州等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从现象归纳总结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地形、气候、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教学难点: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的原因;

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而不是平原的原因;

城市的运输功能对城市城址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学习了聚落的形成,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先于城市形成,但是城市的规模比乡村大,是人口的集中地与密集区。从地图上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些地方城市多,有些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不建在这里,而要建在那里?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的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讲述:今天我们学习6.2节城市区位因素

(一)。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包括地形、气候、河流。这些因素是通过影响人口的分布来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板书】:6.2 城市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讲述】:首先分析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板书】:

一、地形

【幻灯片】:《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指导读图,先读图名,再读图例,最后分析图中要素)【提问】:图中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学生回答)

【总结】:明显看出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形的第三级阶梯,其地形以平原为主。

【板书】:

1、我国特大城市分布在第三级阶梯——平原 【幻灯片】:《美国城市带的分布》(指导读图)

【板书】:

2、圣—圣城市带:美国西部的沿海平原上

芝—匹城市带:中部平原

波—华城市带:大西洋沿岸平原 【讲述】:美国的城市密集区的地形也为平原

【承转】: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不管是我国还是美国,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呢?为什么城市多出现在平原地区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②有利于交通联系 ③有利于节省建筑投资

【板书】:

3、结论: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承转】:但是也不是所有地方的城市都分布在平原,比如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而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这是什么原因呢?

【板书】:

4、特例: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不适宜居住。而高原由于地形的抬升,海拔较高,而气候较为凉爽,较适合于人类的居住,所以比较容易形成城市。

【承转】:但是如果本身就身处山区,那么城市应该怎么分布呢?(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在山区,城市一般沿河谷或者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比如汾河、渭河谷地。

【板书】:山区城市的分布——汾河、渭河谷地

【承转】:这是从地形角度来看,下面分析气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板书】:

二、气候

【幻灯片】:《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指导读图,突出400mm等降水量线)

【提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除了包头、乌鲁木齐、兰州、大同,我国的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板书】:

1、我国特大城市分布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包头、乌鲁木齐、兰州、大同除外)

【幻灯片】:《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指导读图)

【提问】: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呢?(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的沿海地区。为什么会分布在这样的地方呢?(学生回答)

【讲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由两方面来描述,一是气温,一是降水。气温的高低往往与纬度的高低关系密切,而降水的多少往往与距离海洋的远近关系密切。中低纬度的气温不会很低,而沿海地区的降水往往比较丰富,这样的地方比较适宜人类的生存和居住。所以世界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板书】:

2、结论: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承转】: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世界城市并不是均匀分布,在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有三个地方的城市特别密集,请同学们描述出城市密集区的大致范围。

(学生讨论、回答)

【板书】:

3、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 【总结】:①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

②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 ③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这三大城市密集区也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讲述】: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而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荒漠干旱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很少有城市分布。

【承转】:地形和气候只能确定城市分布的大致范围,而城市城址的具体选择则要由河流来决定。

【板书】:

三、河流(供水、运输、防卫)

【讲述】:对于人类,河流有供水、运输、防卫三大功能。

从供水的角度来说,距离河流越近,取水越容易。由于城市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这就要求城市临河分布。

【板书】

1、供水——临河分布

【讲述】:水运是非常重要的运输方式。交通便利更有利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在我国南方,水运是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就是沿河设城。

【板书】:

2、水运

(1)南方城市——沿河设城

【讲述】:在河流的一些涉及到货物、人流的集聚、中转的地方更加容易形成城市。

【幻灯片】:《我国南方内河航线和主要城市分布》 【读图】:找出长江沿线的重要城市宜宾、重庆、武汉 【提问】:这三座城市在区位上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

【讲述】:这三座城市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在两河交汇处往往涉及到三个方向上的通航能力,所以有大量的货物和人流在此中转和集聚,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读图】:找出上海、广州

【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座城市都位于河流的河口处,河口出是河运和海运的转换处,所以也会有大量的人流和物流中转与集聚,容易形成城市。

【读图】:找出赣州 【讲述】:符号

表示河流通航的起讫点,这就说明赣州位于赣江通航的起

讫点,在此也会有货物的转运,从而促进城市的形成。

【板书】:(2)河流沿线容易形成城市的位置

① 河流水运的起点②两河汇合处③河口

【承转】:河流的防卫功能对城市区位也有很大的影响。

【讲述】:在河流弯曲度较大的地方,可以三面环水,河心岛更是四面环水,可以充分的利用河流的防卫功能。

【板书】:

3、河流的防卫功能

【讲述】:很多城市就是为了利用河流的防卫功能在河流弯曲度较大的地方和河心岛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板书】例子:瑞士的伯尔尼

法国的巴黎

美国的波士顿

【总结】: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在城市发展的早期特别大,地形和气候影响城市形成的大致范围,而河流对城市城址的具体选择有较大的影响。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课后练习】:课本46页课后活动题

6.2 城市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

一、地形

1、我国特大城市分布在第三级阶梯——平原

2、圣—圣城市带:美国西部的沿海平原上

芝—匹城市带:中部平原

波—华城市带:大西洋沿岸平原

3、结论: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4、特例: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

山区城市的分布——汾河、渭河谷地

二、气候

1、我国特大城市分布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包头、乌鲁木齐、兰州、大同除外)

2、结论: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3、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

三、河流(供水、运输、防卫)

1、供水——临河分布

2、水运

(1)南方城市——沿河设城(2)河流沿线容易形成城市的位置

①河流水运的起点②两河汇合处③河口

3、河流的防卫功能 例子:瑞士的伯尔尼

法国的巴黎

城市设计定位影响因素分析 篇3

关键词:城市;设计;定位;影响因素

湖南省科学研究项目优秀青年项目《消费经济背景下长沙市城市发展设计定位研究》(课题编号:12B037)阶段成果。

城市设计定位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战略的核心,科学和鲜明的城市定位,可以正确指导政府活动、引导企业发展、导向居民活动、吸引外部资源和要素,最大限度地聚集资源,最优化地配置资源,最有效地转化资源,最有效地制定战略,最大化地占领目标市场,从而最有力地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设计定位是指在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确定城市发展坐标,具有鲜明的战略性、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城市设计定位也是为了明确城市在一定形式与环境下,城市发展的目标、扮演的角色、占据的空间、发展的位置等。城市并不是物质的简单积累,而是从城市形成的时候开始,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变城市的初始功能,推进城市的文明化进程,使城市成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城市也在不断吸收不同城市、地域、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在吸收教程中进一步整合。城市的定位并不是自发的,而是在人们生活过程中不断形成,一般而言,城市设计定位受到下面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宏观背景与微观环境

(一)宏观背景

城市设计定位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城市发展宏观背景的分析和判定有关。城市设计定位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城市发展,因而城市设计定位必须具有导向性,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因此,城市设计定位需要深层次分析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宏观背景,包括区域政治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增长趋向、目标取向、分工格局、空间布局策略、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动趋向、城市带的发展趋向等等,从总体上把握城市未来发展的大势,为城市设计定位建立起合理的时空坐标体系与价值判断标准。要对城市发展态势、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透过大背景为城市发展设计定位。

城市发展与其所在区域紧密联系,城市设计定位中对于其所位于的区域的分析必不可少。分析区域的的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区域的人口规模、产业状况、经济情况、自然条件、教育水平、人文背景等。一般来说,条件优越、基础较好的区域,对于城市发展具有优越性。在城市设计定位过程中必须对区域情况高度重视,把区域的状况与发展分析透彻,才会使设计定位有理有据,符合客观规律,能进一步引导城市发展。另外,城市设计定位必须放在城市群发展的大框架下,通过研究与附近城市之间的层次与依存关系、竞争与共生关系,充分考虑产业与功能的互补,使城市间优势互补,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空间,使城市设计定位具备差异性,避免城市设计定位相同或者相近。

(二)微观环境

给一座城市确定城市设计定位时,考虑城市的宏观背景之后,还必须充分考虑微观环境的影响要素,这里微观环境主要指城市之间竞争的因素与作用,把竞争城市作为微观环境要素纳入城市设计定位分析,找准城市自身独有的、而其它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资源,提炼、总结与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要素,这样才能使城市设计定位准确、科学,又容易被公众记住。

城市设计定位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相关城市的参照作用,最大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与竞争城市的比较来准确的找出城市的核心竞争优势,如果这个城市所具备的差异竞争优势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与其它城市雷同,那么对这个城市来说这些优势则不能成为设计定位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这个基础上给城市设计定位,就没有差异性,这个设计定位也是不具备科学性的。通过与其它城市的比较得出其它城市都不具备的优势竞争力,是城市设计定位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城市资源

宏观影响因素是城市设计定位的前提与大环境,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自身资源,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里包含着许多功能,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制约。城市的这些因素支撑着城市设计定位系统。因此,城市设计定位离不开这些城市资源性要素的影响,城市资源很多,对城市设计定位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区位因素

区位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气象、自然、政治、文化、交通、经济等各类区位关系,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关系,是城市所处的各类相对位置特征和空间地理关系的总和。这些地理因素是由先天形成的,有些要素具有唯一性。而且这些资源一般能够为城市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城市宜人的气候是引进高端人才的重要条件,吸引资源进入城市的重要因素。所以,气候条件与地理位置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如果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区位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城市空间区位特征的分析对城市设计定位非常重要,因为城市总是在区位环境中生成和发展壮大的,城市区位特色与优势也常常成为城市发展与竞争和的先决条件。

不同区位情况决定了这个城市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传统的差异性和资源的独一性,这也就对城市的主体结构要素的生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对城市合理、科学设计定位时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分析这个城市的区位特征,深层次发掘出这个城市具有的主导性、内在的区位内涵,用辩证与发展的视角洞悉区位优势变动趋向,主动调整战略,优化城市设计定位。

(二)历史文脉

城市的历史文脉体现出城市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充分整合与挖掘城市的历史文脉,是城市设计定位的重要切入点。城市的历史文脉是一座城市通过长时间的沉淀、积累形成,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源,是一座城市文化性格的重要表现。随着城市不断向前发展,城市文脉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记忆,如长沙的爱晚亭、北京的长城、天安门等,这些都成为历史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历史文脉持续影响着城市设计定位,城市历史文脉的变化对城市未来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在定位过程中,无法割舍城市的历史依托和文化基础。在城市设计定位过程中应该以历史文脉为基础,体现出城市在历史中的沉淀与积累。在城市设计定位之前,要着重理清各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脉络,尤其是历史地位的变迁、文脉的传承与进化、城市职能的转变、城市规模的变化和城市建筑的风格变迁等,通过研究与体现城市发展的基本历史发展脉络,才能更好的把握城市设计定位的依据。

(三)特色资源

城市特色资源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指精神方面的,可以创造与转变,包含很多文化元素,如城市文脉、性格、理念、市民精神等,主要是关于文化资源与相关文化产业方面的,第二类主要是硬件方面的,城市土地资源、优势产业、特色建筑、公共产品等,通过人为因素的努力,可以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北京的故宫、杭州西湖、悉尼的哥剧院等,这些资源已经演变成一个城市的特殊资源,成为一座城市独特的城市名片而被人们记住。

城市特色资源是内在的、稳定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是城市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和积淀,能够综合地反映这个城市地域化的独特风格。对于一般的城市而言,城市的资源就是一种竞争力,凝聚并体现着这个城市的理念、功能、价值取向以及由内向外的影响力。当城市特色与其他城市有明显差别时,城市的设计定位和城市特色就能很好统一,城市的设计定位也就更加科学合理。城市自身资源丰富多样,设计定位的依据可以是自然形成的物质,也可以是相关产业结构特征。在给城市设计定位时,应当根据城市的特色资源,以尊重自然和文化为前提,深层次的发掘、提炼城市的特色资源,使城市的自然、文化能高度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为城市的未来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

(四)市民精神

市民精神是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慢慢形成的一种具有稳定性、时代性、共识性和群体性客观意识,这不是主观撰写出来的,而是慢慢积淀、累积起来的,是市民的经济生活条件、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和交往实践的产物。市民精神体现城市中大多数人的整体价值观向,是这个城市发展需要的一种整体向上的文化精神和力量,主要包括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经济观以及精神文明水平、资源环境意识、文化行为和文化心理结构等。市民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认知与理解。城市设计定位首先就是要本市市民能够充分的理解,在市民中形成好的口碑,并逐步传播与推广。城市的设计定位就是要依靠本市市民的认可与宣传,所以市民精神是城市定位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五)消费者认知因素

城市设计定位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定位城市功能、产业与外在形象,在更深层次上是要满足城市市民对城市整体工作与生活环境的需求。每一个消费者对所处城市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定式,对这个城市形成比较定式的理解与态度,这种态度就表现了城市设计定位的效果,城市设计定位在消费者心目中确定的位置,也就是消费者对城市定位形成某种态度的过程,并反映在他们对城市的选择与决策中。

通过城市设计定位,定位信息进入消费者的思考之中,经过学习、感觉、知觉、记忆、态度形成这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就建立起了对怀个城市的认知。一般来说,城市事物对消费者所呈现的特征越明显,则对城市消费者的心理影响就越大,那么对城市设计定位的影响也就越大。消费者作为城市设计定位的切入点与落脚点,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适都可能造成设计定位不符合这个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在城市设计定位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与对城市形成的理解与态度。只有当城市消费者接受、认同并内化了城市设计定位后,他们才可以作为城市设计定位的义务推广者。如果一个城市设计定位根本不被城市的消费者认同,那就不是一个成功的城市设计定位,所以,城市设计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受消费者的认知因素的影响。

作者简介:

城市安全因素 篇4

衡阳市天然气公司前身是1993年组建的以炼焦制气为气源的市煤气工程指挥部。1998年煤气工程改为液化石油气/空气混合气工程, 采用50:50的混和气为气源替代未建成的焦炉气源, 2000年6月置换通气运行。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后, 湘潭—衡阳长输管线引入了天然气, 2006年10月, 城区所有管道置换为天然气。现在衡阳市燃气工程已建有中低压主干管百余公里, 庭院管网500余km, 发展居民用户53000余户, 发展工业、商业、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用户约440户。

随着供气范围的扩大, 输配工作压力提高, 管网运行时间的延长, 一些安全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2003年8月, 一幢住宅楼的地上燃气管线正进行置换, 一居民厨房窗外的三通接口丝堵被他人拆除, 置换时放散出燃气未及时发现, 突然厨房因装修电焊火花致使泄入厨房的燃气迅猛燃烧烧坏了厨房内所有设施及墙壁等, 幸未伤及人身。

2004年冬季, 演武坪居民区建筑单位施工平整地面挖断了埋地PE中压管, 工地民工现场烤火引发火灾, 重烧伤民工2人。

2005年元月, 解放大道中压DN300燃气干管地下阀井因法兰密封垫丧失弹性产生泄漏, 维修员旋螺栓压紧橡胶垫施力不当, 使铸铁阀体法兰颈部断裂, 燃气大量泄放, 渗入与其相邻的污干渠内, 随地下污流延伸几公里远, 并沿线窜入与污渠相连的庭院污支管内。地面爆竹火花通过污沟盖板缝隙钻入, 红湘路段大污沟、小污沟内产生一连串爆炸, 几十米长的主沟砼盖板震裂、掀开, 居民院墙倒塌, 侥幸无人员伤亡。

城市燃气工程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 能否安全运行是社会问题, 与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为消除安全隐患, 本文针对城市燃气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

2 城市燃气安全因素分析

2.1 设备、管材、附件选用和操作不当产生泄漏

(1) 原1990年工程设计以煤制气为气源, 故选用机械柔性承插式接口的灰口铸铁管材。转输天然气后, 燃气中不含水蒸气和芳香烃成分, 橡胶密封圈因干燥而收缩、变形, 加之管网压力上升, 管道接口经常因松动发生漏气。当冬季地下环境温度降低, 胶圈老化、萎缩加剧, 漏气率频增。经查公司安全抢险队统计报表, 春、秋、夏季铸铁橡胶圈平均事故率每月2次, 冬季则每月20次。

(2) 阀门、垫片、螺栓失效产生泄漏。由于管材与设备法兰连接处密封垫恢复性能差, 耐腐蚀性弱, 有些使用才3年, 便消失弹性, 老化变质, 丧失密封性;法兰螺栓未进行防腐处理, 锈蚀严重, 丝扣失效, 诸多原因使阀门、法兰连接不严, 介质泄漏。如果阀门的阀体材质为脆性的灰口铸铁, 而不是铸钢, 若操作员压紧法兰密封面时施力不当, 使阀体法兰颈部单边受过大的轴向力而断裂, 就会发生燃气大量泄放的恶性事故。

(3) PE管的应用。聚乙烯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燃气管道, 就性能与钢管和灰口铸铁管相比, 可以较好地解决腐蚀、断裂、带气作业开三通困难等问题。衡阳市近几年来直径为DN150以下的中低压输配管网大都采用PE管材。PE管的焊接熔合性能与管材本身一致, 气密性好, 但是, PE管材本身的抗拉强度仅为钢管的1/5, 承压力、耐剪切力、抗弯曲力都不如钢管, 恶劣环境下易遭破坏。例如:衡阳市地下PE管已经多次被其他施工单位在不明地下管线走向情况下机械或人为挖坏;管沟如果采用垃圾、软性物质回填, 不能保证管沟的密实度, 或者PE管穿过下水沟未加套管, 老鼠就会顺空穴打地洞钻入管沟, 咬断PE管, 这类事故在庭院地下管网中经常发生。采用专用电熔机连接PE管, 如果连接部分未充分熔合, 管网运行二、三年后仍会出现管件熔合处开裂现象。因此, 重要的燃气管道还应选用钢管。

2.2 钢管腐蚀穿孔产生泄漏

(1) 埋地钢管极易受电化学腐蚀, 早期受技术限制, 外防腐仅采用了石油沥青玻璃丝布防腐, 这种防腐层吸水率高、老化快, 与钢管表面附着力差, 机械强度低, 寿命一般5~15年。如果未采用阴极保护辅助手段, 当涂层出现缺陷时无法提供电化学保护, 运行数年后, 钢管的防腐层破损处会出现点腐蚀、穿孔漏气现象, 有些穿孔点的防腐层表面虽完整, 但与管道已发生剥离, 其间浸水。已开始进入腐蚀期的管网, 应立即对其实施防腐层保护和阴极保护的“双保护措施”, 修补防腐层, 追加牺牲阳极法阴极保护。

新建埋地钢质管道工程采用的3PE外防腐, 克服了上述防腐层的缺点, 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抗剥离性能、防止和耐老化侵蚀性能。

(2) 衡阳市的多层、高层建筑综合楼一般下部数层为商铺, 上部为住宅, 不便于敷设地下楼前管, 沿墙和砼柱七弯八拐安装的地上管道不小于50km。初期管材选用无缝钢管, 要求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遍, 刷氯璜化聚乙烯漆两遍;出地引入管法兰上、下部要求刷环氧煤沥青两遍。但施工人员常常施工不到位, 种种原因使得地上管道锈蚀严重, 这也许是以后管网运行中最严重且量又最多的安全隐患。近3年来, 室外地上管线改为采用镀锌钢管, 安装采用焊接和法兰连接, 焊缝防腐工艺和前述一样, 减少很多防腐工程量和锈蚀穿孔隐患。

2.3 钢管焊接熔合不透易造成断裂或腐蚀穿孔

焊接接口不仅承受管内压力, 同时受到地下土层和行驶车辆的载荷, 焊缝缺陷会使强度降低, 在外力作用下断裂, 或腐蚀加快发生穿孔, 因此接口的焊接应按压力容器要求操作, 焊接完成后采用各种检测手段鉴定接口的可靠性。焊接工艺中发现的隐患具体表现在焊缝的对口形状不符合以下要求:

(1) 对接接口无间隙、无坡口导致焊肉不饱满或焊缝严重未焊透。

(2) 马鞍形三通接口圆周焊缝宽容不均, 导致未焊透、焊层较薄或熔合性差。多见于庭院老管网开孔焊接新三通工序中, 具体原因有:开三通接管孔径太小, 使新接管无法插入而骑在老管道外壁上;新开孔径太大, 使新接管插入圆孔内间隙单边或间隙太大只得在环缝中塞入金属短杆。

(3) 管子与法兰焊接不规范, 例如:管子插入法兰孔内太长;管子未插入法兰孔内;管子插入法兰孔内间隙过大, 用圆钢环填塞。

2.4 第三方人为外力造成燃气管道破坏

衡阳城区管网、管材复杂, 铸铁管、钢管、PE管并存, 第三建筑方忽视同燃气管理部门联系监护事宜, 盲目施工使管道频遭破坏, 现象如下:

(1) 挖掘机野蛮施工, 常将燃气管道破坏成几截, 并造成相接段的铸铁管承插接口松动或脱落, 使管网气密性降低或导致燃气大泄漏。

(2) 建筑方在燃气管道正上方打桩作业, 直接钻孔破坏管道。

(3) 在行人道管网上方修建门面、马路市场或临时构筑物;或在庭院管网上方搭建车棚, 个别住户私自圈占建房等。

(4) 道路拓宽、降坡改造致使管道处于快车道下或埋深不够或裸露在外, 使管道不便于维修或停气改道。

(5) 汽车撞坏刮到住宅外墙的楼栋调压箱或者地上靠墙的燃气立管, 如果引发中压燃气泄漏, 产生火灾的火焰可达数米高以上, 消防设施只有在关闭阀门后才能控制和扑灭火焰。

3 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

3.1 提高公称压力等级选用管材、阀门、管件

(1) 衡阳市输配管网原为低压—中压B两级管网系统, 转输天然气后, 调整为低压—中压B两级和低压—中压B—中压A三级同时运行管网系统, 材质为钢管的中压B级管网已升压至中压A级, 而中压铸铁管网工作压力仍为B级。为增加流通量, 向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输气, 有些路线的B级中压管网必须升至中压A级, 解决的办法只有按新的城市燃气管网规划在铸铁管网中压B级路线上再敷设中压A级钢管。

解决老铸铁管网承插接头漏气一般靠调整螺栓压紧橡胶密封圈, 如果无效, 就在原接头处再外套一副特制的哈夫金属 (半圆) 抱箍, 其轴向两端嵌有可开式密封圈堵住箍内漏气。

(2) 为在发生燃气泄漏事故时能快速切断气源, 将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点, 对所有中压支线和低压主线上增设阀门。管道上使用的阀门必须气密性好、开关迅速、耐腐蚀性强、阀体坚固, 近几年改选用公称压力级制高的铸钢阀门。法兰面的密封垫则宜选用PN1.6的丁腈橡胶板, 使用寿命可达30~35年。为使下井维修阀门、插盲板断气操作方便, 阀门处加设波纹补偿器与其相接。

3.2 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安全管理

(1) 加强管线巡查, 杜绝危及管线的隐患。巡线人员实行分片包干制, 定期对管线泄漏、管线附近各类施工影响、管线占压等异常情况进行整体排查, 尤其对地下室用气的商业用户应经常上门进行安全监控。要求巡检员巡视走到位、仪器检测到位、安全考虑到位、处理落实到位。

(2) 掌握带气操作时防止燃气燃烧、爆炸的技术措施, 对置换、碰接、带气动火、容易发生事故的操作严格坚持作业审批制, 做到每次作业有方案, 现场有监护。

(3) 制定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按应急事件及可能影响的范围和后果制定事故处理决策程序和报告程序, 对抢险人员、抢脱险工具保持良好状态, 坚持24小时抢险值班制, 抢险电话和市政府110、119电话联动。

(4) 加大燃气安全宣传,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消防公安部门合作开展燃气安全、防护、救护等知识宣传教育, 利用抄表员上门抄表时机推广用气安全知识和常识, 及时指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改正措施, 确保安全、连续供气。

摘要:结合近年来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实例, 对输配管网的管材和设施选用、安装质量、钢管防腐、第三方破坏等安全因素进行分析, 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提高工程标准、加强管网安全检测和运行管理等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我国城市土地储备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篇5

关键词:城市土地储备;土地储备规模;宏观调控

土地储备制度是强化政府土地供应机制,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增强政府调控土地市场能力,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土地资产的优化配置,也是盘活存量土地资产,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有效手段,是政府经营城市、调控市场的重要途径,是政府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管理机制。现在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存在多样性,土地使用历史遗留问题多,土地权利关系复杂,土地储备资金有限,这些外部因素均对开展城市上地储备影响较大,土地储备的实施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影响土地储备顺利进行的因素也很多,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增长时期,以工业化为基础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与城市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无论是人口规模的扩大,还是城市经济规模的增大,都意味着城市用地面积的增加,也就意味着对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对于某一区域而言,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下,确定的土地供应量是多少,就要求至少应储备多少土地。只有达到足够的土地储备量,政府才可能对土地一级市场有宏观调控能力,使土地市场良性运转。

二、资金数量 土地收购储备过程既是土地流转的过程,又是资金循环的过程,同时土地资产自身规模庞大,使得以土地作为对象的土地储备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撑。目前各地的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一般是在土地储备制度建立时,政府财政拨给一部分资金作为资本金或周转资金。如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于1997年8月成立初期,政府财政拨款4000万元作为土地储备中心的启动资金;青岛市土地储备中心于1999年7月成立初期,市财政向土地储备机构注入注册资金20万元,周转资金2000万元;沈阳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启动资金为5000万元。但是,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其土地收购储备拨款的数量一般有限,且投入时间有较大限制;另一途径是商业银行贷款,是收购储备中心所特有的城市土地垄断供应权的性质以信誉担保方式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这是目前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资金的最主要来源。由于土地收购储备是一种政府行为,信誉度高,银行放贷是建立在政府的国有土地资产上的。储备土地一经出让,就能回收土地出让金,银行放贷形成的资产呆账、坏账风险很小,因此,各商业银行竞相向土地储备机构贷款。土地储备机构运营资金基本上都来自于银行贷款。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银行与土地储备中心将面临很大风险。相对而言,后一种形式的市场化程度更高,灵活性更强,能在时间和强度上满足土地收购储备所必须的资金。不仅如此,在土地收购储备机制运行过程中,信誉担保贷款是一种重要的融资形式。但是,银行贷款的利息压力太大,增加了土地储存成本。在获取启动资金后,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即行开展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并通过收购储备的土地向金融机构再行抵押、融资,以进一步强化土地收购储备的力度。此外,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发育,可以通过发行土地债券、上市等方式向投资大众募集资金。同时也可以通过租赁融资,将储备土地临时出租,收取租金。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的另一个资金来源则是土地出让增值收益。土地出让收入扣除土地收购,开发,储备支出,即为土地出让增值收益。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财政收入,增加政府对城市建设的投入,所以土地出让增值收益的一部分应作为土地储备资金继续用于土地储备增值,但是总的来看这种方式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尚不足以成为土地储备主要而稳定的资金来源。

从当前国内城市土地储备资金筹集情况看,储备机构自有资金有限,大部分城市土地储备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土地的储备量大小直接受银行资金投放量的影响。资金不足构成开展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瓶颈,直接决定着土地储备机构的土地储备能力。

城市安全因素 篇6

关键词:食品安全,制约因素,现状,对策

食品安全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问题之一。湖北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粮食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是重要的粮食和食品调出省之一, 而作为湖北的经济中心———武汉城市圈的食品安全不仅影响本省而且关系到全国广大地区的食品安全。因此, 找出制约武汉城市圈食品安全扩散的因素并制定出对策, 对提高中国食品安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国内食品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和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人们开始从影响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入手寻找解决食品安全的有效办法。国内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对食品安全的研究, 一些学者从中国食品安全现状方面进行了研究, 指出中国食品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并提出基于食品链的食品安全、企业自制与政府管制 (吕亚荣, 2007) 。江东 (2003) 则从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入手, 研究了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管理体系, 提出了从国家体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消费者意识、食品标准与国际接轨五个方面确保食品安全。李江华 (2004) 等从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特点和现状出发, 提出了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框架构想。同时, 国外学者也在这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David A.Baker (2002) 强调了食品安全管理政策与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生产中的一般性指导原则。Thomas Reardon (2002) 研究了企业食品安全标准的实施, 提出企业建立一系列企业食品标准来确保质量和安全, 是为了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认为这些确保质量和安全的企业标准填补了国家标准的不足, 特别是食品安全方面的不足。K.Miyagishima (1995) 认为无论多大规模的食品生产企业, 都有一个基本的责任, 即生产安全食品。他强调食品生产者应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意识, 加大与政府的协作, 不断与政府和消费者交流信息。但是多数的研究仍然集中在对食品安全现状、监管、政策、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 还没有将食品安全涉及的各个因素、各个环节、各个相关机构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的因素比较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食品扩散的安全管理现状

武汉城市圈, 又称“1+8”城市圈, 是指以武汉为圆心, 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是湖北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核心, 起着领跑“中部崛起”的作用, 可以说武汉城市圈食品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湖北省食品安全的总体水平。随着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法规、标准, 城市圈内培养了一批食品安全检测的专业执法队伍和技术人员, 同时加大了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 使总的食品合格率不断上升。但是, 由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落后、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漏洞、食品加工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以及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薄弱,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工业用酒精兑制假酒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海南毒豇豆、地沟油事件等等。2010年4月, 湖北省食安办公布了全省食品安全整顿阶段性抽检结果, 其中降糖类保健食品及其相关产品合格率仅为78.6%;同年黄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通报, 该市端午节节令食品卫生状况堪忧, 抽检结果显示:微生物指标超标, 合格率仅为50%。

二、武汉城市圈食品安全扩散的制约因素分析

食品生产是个复杂的过程, 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扩散。以下方面是制约武汉城市圈食品安全扩散的主要因素:

(一)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落后

目前, 湖北省食品加工企业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 不仅许多标准要求的检验项目不完全, 还有些对人体产生不安全因素的物质尚未列入检验范围。在城市圈内还没有广泛地应用与国际接轨的危险性评估技术, 现行食源性危害关键检测技术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同时, 城市圈内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着食品安全控制技术水平落后, 设备、设施老化, 检测能力低等问题;且尚未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体系, 无法开展基于风险分析的食品安全控制、检测与管理活动。这种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的低水平不仅增加了市场监管的工作量和难度, 也逐渐成为食品不安全扩散的最大隐患之一。

(二) 政府食品质量监管人员服务不到位

湖北省对食品质量在市场上的监管是由卫生、工商、检验等部门共同管理, 涉及环节多, 程序繁琐, 对于有利可图的环节各部门争着管而对于无利可图的环节推诿责任时常出现扯皮现象, 缺乏齐抓共管, 协同共进。城市圈内各级政府普遍存在着服务不到位, 对相关食品安全政策选择性实施的问题, 造成食品安全监管的漏洞, 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另外, 各级政府对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不够, 城市圈内大部分加工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只经过简单的粗加工, 技术含量低, 为食品的安全扩散埋下隐患。

(三) 食品加工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

食品加工企业对食品安全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其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好坏、食品安全程度的高低。然而, 由于社会责任的缺失、管理水平低下、技术水平落后等因素的影响, 武汉城市圈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状况依然严峻。在武汉城市圈众多的食品生产企业中, 据资料显示70%以上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式企业, 半数以上的企业不具备食品检验检疫能力, 这些厂家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规范机制, 则不对进厂原料进行任何把关, 其工作人员的生产经营职业资格证书及健康不符合要求, 生产的基本条件亦使人堪忧。大量私营业主由于道德缺失而进行仿名牌或无任何生产标志生产, 这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而在城市圈的城乡结合部和一些边远地区分散了一些小作坊, 这些地方行政监管监督相对薄弱, 大都缺少严格的生产标准, 不具备完善的卫生设施和相应的卫生条件,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难以有效监管, 这些小食品作坊从利润最大化出发, 大多非法购进劣质原料, 制造销售危害食品。

(四)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在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 消费者起着重要而关的作用。但目前, 武汉城市圈内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重视, 由于消费者组织还不健全, 也缺乏有效参与监督的渠道。大部分消费者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 选择投诉维权的极少, 特别是处于城乡结合地的居民, 法律意识更为淡薄,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防范意识很低弱。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既不查验相关证照, 又不索要销售发票或者其他购买凭证, 致使一些“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以及不合格食品流向城市周边市场。同时, 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 也很少想到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就助长了劣质食品的横行。消费者普遍缺乏有关食品安全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知识, 诉求渠道受阻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城市圈内食品安全的扩散。

三、促进武汉城市圈食品安全扩散的对策与建议

导致食品不安全扩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本文针对目前武汉城市圈食品安全扩散的主要制约因素, 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 支持研发, 引进技术, 推动城市圈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

鉴于城市圈内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支持力度仍不够大,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科技的投入, 促进食品安全技术的研发, 加快技术的集成和应用。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高校都应该积极努力进行食品安全技术的研发, 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使湖北省的食品在采集、加工等环节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由于企业才是共性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主体, 是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和专有产品、技术工艺开发研究方面最重要的执行主体, 省及地方政府还应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建立以科研院所为依托、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模式, 促进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还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技术体系, 针对中国人口密度大、食品安全问题多样等现状, 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 实现食品安全从“被动治理”到“主动防御”的巨大转变。

(二) 完善政府职能, 提高对食品企业的服务质量

切实打造出服务型政府, 加大对食品企业服务力度, 切实高效地为企业提供帮助。鉴于城市圈内专业检测人才缺乏的问题比较突出, 政府应出台一系列能吸纳优秀人才的政策, 为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保障。针对食品安全监管涉及环节多, 程序繁琐造成食品安全监管漏洞的问题, 应尽快完善管理人员职责划分制度, 以人为本, 保障人民健康和人身安全, 维护消费者切身利益。在城市圈内可通过成立专门的食品委员会, 使其负责组织和综合协调诸如质量检测部门、农业厅、卫生厅、工商局等各个政府主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

(三) 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和食品加工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

以武汉为中心, 建立起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 形成省、市、县三级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和对重点企业食品安全要素的直接监测网络, 建立高性能、易管理、易扩散、安全性强的食品安全动态信息数据库, 并建设城市圈食品安全基础信息共享系统, 形成服务于食品安全监测分析、信息通报、事件预警、应急处理和食品安全科研及社会公众服务的网络协同工作环境。积极推进城市圈食品加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逐步扩大信用体系建设试点, 通过政府推动、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参与, 建立以法制和道德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企业信用体系。对于“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 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打造出食品加工企业红黑榜制度, 努力提高全城市圈食品安全的综合水平。

(四) 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湖北省食品安全问题与大众食品安全知识缺乏有很大关系, 大多数消费者甚至部分食品从业人员缺少专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使消费者不仅可以对某些食品进行简单的安全检测, 而且可以对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初步评估, 及时做好各项防预工作。大众较高的食品安全意识不仅可以促进食品安全监督体系的公平、公正的实施,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劣质食品原料的市场流入和不安全食品的市场输出。因此, 湖北省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 对消费者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 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自我保护和参与监督的能力, 使大多数人具备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意识。同时还应加强对食品从业者的专业培训, 提高食品制造业的从业“门槛”, 注重食品从业者的道德修养, 使食品制造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吕亚荣.基于食品链的食品安全、企业自治与政府管制[J].商业时代, 2007 (35) .

[2]、江东.试论建立、完善和确保食品安全的社会管理体系[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3 (5) .

[3]、李江华, 赵苏.对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探讨[J].食品科学, 2004 (11) .

[4]、David A.Baker.Use of food safety objectives to satisfy the intent of food safety law[J].Food Control, 2002 (13) .

[5]、Thomas Reardon, Elizabeth Farina.The rise of privat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standards illustrations from Brazil[J].Interna 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2002 (4) .

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浅析 篇7

进入21世纪后,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 城市的空间结构面临调整。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都进入修边阶段。

在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过程中, 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市用地规模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大部分城市的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与城市用地规模在1990年初已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目标、标准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许多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或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城市发展规模一直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关注的焦点, 多年以来主要通过预测人口规模来确定用地规模, 在经济不断深化的情况下,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如何解决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规模的问题得到城市规划界的关注。现有的资料, 主要有3种代表性的观点:a.社会需求角度。根据城市的性质、职能的特点预测城市生产性与非生产性用地;b.制度建设的角度。在经济转型阶段需要实现范式的转换有规模控制向制度建设转变;c.市场的角度。由于市场作用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作用愈来愈强, 对城市规模预测的一个可取方法就是确定一个规模目标, 按市场变化不断调整规划与建设的目标, 解决未来发展中的不可预测性。总之在城市规模的确定中, 市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土地资源稀缺, 城市发展的政策要求促进城市发展有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

在经济转型阶段, 政府如何控制城市规模显得十分重要。城市规划政府对社会将是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 在人口规模越来越有市场的情况下, 只有通过分析和掌握影响城市用地规模的因素, 政府运用自身的资源, 实现对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稳定阶段时, 通过城市用地规模实现对城市规模的调控将会更加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1 人口规模控制到用地管理

一直以来, 我国土地调控政策需要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对用地进行审批管理, 其核心是通过人口规模的控制, 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有序发展。传统方法认为, 人口规模与城市用地规模存在着正比关系, 城市人口规模决定城市用地规模。这种思路的形成与我国的户籍制度有关, 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户籍制度实际上是劳动者的数量固定在一定的数量上, 并按经济计划增长, 人口迁移是服务于城市工业化战略的需要。当城市经济对劳动力需求产生要求时就可以通过户籍制度的变化, 把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实现劳动力供给, 同时, 城市用地也相应地为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居住提供空间。在计划经济时代, 由于存在严重的户籍制度和传统的国有企业人事制度, 人口流动基本上是在计划掌握的范围内, 也就可以实现对城市人口规模的控制, 进而通过人均用地指标实现城市用地规模的控制。正是由于计划经济和户籍制度下人口流动的限制, 通过人口规模的控制实现对用地规模的控制是可行的。因此传统的城市用地规模预测方法是用人均用地标准乘以城市人口规模,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一定的结构控制。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进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以全球化为背景,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更加市场化, 城市发展的动力来自政府、企业、个人三者的合力。经济体制变革使我国城市化机制中的市场因素越来越强, 原有确定城市用地规模的逻辑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劳动力模式的变化。我国人口众多, 劳动力资源丰富, 特别是在农村存在过量的剩余劳动力。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离土不离乡政策, 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并通过自由流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我国现在的流动人口分布来看, 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资源主要是劳动力就业市场吸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外来人口分别占了常驻人口的15%、20%、43%、82%、75%。人口流动保障了城市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

其次是城市发展约束条件的变化。城市经济增长的因素是生产要素, 包括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投入。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供给丰富的情况下, 获得新的投资往往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从我国现有的投资来看, 新的外资投资来源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民营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再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投资的主要产业类型。在市场条件下, 企业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劳动密集型产业追求的是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最低。城市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 当其他条件都一直时, 是否能吸引投资取决于土地资源的丰裕程度和价格的高低。因此, 城市用地规模往往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 城市经济增长对城市用地规模提出要求, 在劳动力供给丰富的背景下, 城市用地规模决定了城市可以容纳的人口规模。

我国基本国情是劳动力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稀缺, 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一直以来实施的是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城市规划应该通过对城市用地的合理预测, 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目的。也就是说, 城市规划对城市规模的管理应该由计划控制人口规模的政策, 逐渐向加强城市用地规模管理转化。

2 城市用地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

通过城市用地规模的调控, 实现对城市规模的管理, 目的在于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空间, 同时实现城市土地的有效使用, 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伴随现象,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经济增长通过对土地、非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促进了城市规模的增长, 显然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变化的重要动力。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产业的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不同, 相应地, 引起的用地变化也就不同。由于城市具有聚集效应, 城市用地规模受到城市等级规模的影响, 规模效应越大, 城市用地效率越高, 每单位产出的土地需求越低。

3 结论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供需紧张, 利用结构不合理, 集约利用水平低下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实现。

在市场经济下, 城市经济增长水平对城市用地规模有决定的影响。在我国实行城市土地国家所有的体制下, 通过用地规模的管理实现城市规模的调控是完全可行的。

对城市用地规模管理而言, 应该根据城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动态的管理, 在对不同类型城市的用地增长的数量和条件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 制定不同类型城市的用地标准, 包括不同等级的城市、不同性质的城市的用地标准。通过建立全国性的城市用地数据库, 及时对城市用地规模管理的标准进行动态的更新, 使城市规划不仅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 而且可以对经济发展实施调控, 实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岩松, 王巍.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思考[J].城市规划, 2004.

[2]俞孔坚, 周年华, 李迪华.城市用地规模的预测的新思路——从产业层面的一点思考[J].城市规划, 2004.

[3]丁成日, 宋彦.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城市安全因素 篇8

一、理解领悟城市经济发展之内涵

所谓“城市经济发展”是指“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 城市经济运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规则性, 是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整个演化过程的体现。”城市经济发展是我国全民经济发展的子集, 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不同地区发展现状各不相同, 直接导致了不同的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经济发展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其在发展过程之中呈现出个体差异性与共性的统一。笔者认为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两者之间关系紧密。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才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地方特征, 它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空间战略上的必要手段。因此, 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发展, 则应对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行深入研究。查阅相关材料, 笔者发现虽然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常用名词, 经常出现于学术探讨与新闻探讨之中, 但是, 却很难找到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标准内涵界定。但是, 对相关文献整体发展总结与归纳后, 我们可知, 城市经济发展实际是整个社会政策调整与经济、政治结构调整的综合产物。

二、城市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探究

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的持续、健康、稳定的运行。从城市规划层面来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以城市规划为手段, 促成城市资本竞争优势的产生。从城市经济整体发展来看, 资本直接决定了城市经济长足发展程度。资本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持久性影响。从长期的实践经验来看, 城市规划对资本获取而言, 无疑是一种较好手段。城市经济增长最直接体现即是经济增长率持续不间断提升。其中, 资本起着弥足珍贵的作用。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之中, 经济增长与资本总量两者之间关系极为紧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城市经济的快速提升也与资本总量的多寡有着直接关系。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需要高效的资本投入。城市规划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等基本途径, 直接为城市资本的竞争优势提升了重要条件保证。城市规划所涉及到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从某程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最终产品的提供以及其他外界资本吸引程度。长期发展过程之中, 我们可以发现好的城市规划可以直接促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加优化。城市基础设计科学化的设置可以对城市之中企业以及周边地区企业发展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在企业发展策划之中往往对地区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要求, 企业决策者往往更倾向于将企业发展定位于良好基础设施的城市或地区。需要注意的是, 城市经济发展资本吸引还有赖于外资的介入。

其次, 拓展城市规划视野, 注重改革创新。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不争事实。城市规划工作不仅仅要注重对传统城市规划工作过程之中优势总结与继承, 对传统城市规划工作过程之中的弊病也要积极反思, 积极拓展现代城市规划视野, 在实际工作过程之中注重改革创新。众所周知, 调整经济结构主要内容之一即是实现城乡经济信息的良性互动。目前, 我国城市发展逐渐呈现扩张趋势, 这直接导致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呈现现代特征。城镇化发展要求我国城市规划工作拓展视野, 能够将城市规划之中调控机制、引导机制逐渐由城市扩展到城市外部地域范围。以全局化思维进行现代城市规划工作, 注重改革创新。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城乡和谐发展体系的构建。同时, 城市规划范围的扩大, 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大量中小城市在现代城市规划工作之中受益。小城镇发展呈现繁荣局面。这使得我国城乡经济发展逐渐呈现一体化趋势。同时, 需要注意的, 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 可以实现市场资源更为高效配置。

第三, 注重现代高科技产业开发区规划与建设。通过对历史发展脉络研究可以发现, 生产力的快速提升与科学技术进步两者之间密切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城市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随着技术进步而变化的趋势明显加强, 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 地方城市经济发展也直接与科学技术产品的生产与应用直接相关。现代城市规划工作应当能够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注重将科学技术、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列入进行必要规划。例如, 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之中, 不乏引入新兴产业进入城市而使城市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例子。城市规划应当以城市经济发展导向为基础, 在实际工作过程之中应当注重对城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必要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之中, 要能够从地区实际情况出发, 以本地特色引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兴产业为规划工作重点, 通过不断的加强对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 更好的促成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 从城市规划视角下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内涵以及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有庆.城市化与空间的生产——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空间转向”探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1 (05) [1]杨有庆.城市化与空间的生产——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空间转向”探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1 (05)

[2]李端, 常国桓.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第三卷) [C], 2009[2]李端, 常国桓.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第三卷) [C], 2009

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篇9

城市竞争力首先会受到城市内部一些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市场开放程度与城市创新环境

当今时代, 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流动, 而市场开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城市开放程度决定着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程度, 决定着城市比较优势发挥的程度。开放度高, 可以使城市利用自身优势, 引入相关资源要素, 发展优势产业;有利于改变城市由于缺乏某些重要的基本生产要素, 导致某些重要产品不能生产或产品竞争力不强的状况;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 进而提高城市竞争力。

在全球资源快速流动的过程中, 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对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全面整合, 而整合的最佳手段就是在不断创新中重组。创新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源泉和动力, 创新不仅为城市产业结构带来升级和优化, 而且将促进产业扩张和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从而增强城市价值活动和价值流, 以提升城市价值。

1.2 企业竞争力

企业是城市的基本经济单位之一, 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到城市竞争力的强弱, 其作用机理如下:

首先, 现代城市财富创造源自于企业, 城市价值的大小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例如深圳市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 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 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2006年, 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6000亿元, 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因此, 深圳被誉为“创新型城市”。

其次, 企业是城市的细胞和微观经济基础, 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构成城市竞争力的基础。城市居民的多数生计来源于企业收入, 企业的强盛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高低。我们不难发现, 一些企业在一些城市的崛起, 改变了所处地区的经济面貌。

1.3 城市产业竞争力

一般而言, 城市无论大小均含有一个以上的产业, 产业可以说是类似企业的集合, 众多企业在一起构成的合力往往会大于这些企业力量的简单加总。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纽扣厂商的生产, 我们不必明确到底是哪家企业的纽扣生产量最多, 数量众多的纽扣厂商聚集在一起就已经形成了中国最大的纽扣生产地。

城市产业竞争力又直接与城市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城市产业结构是一个城市的基本经济特征, 是城市价值活动和价值流的重要支撑。从静态的角度来看, 当城市产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结构一定时, 城市经济增长取决于城市产业结构是否与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 产业中的各部门是否与当地的资源条件、生产要素的配置情况相适应, 三次产业之间是否协调。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城市产业结构面对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城市的经济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均收入增加, 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即由附加值低的产品向附加值高的产品转移, 城市产业结构也必须随之不断升级。一个城市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科学并且符合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直接关系着城市战略模式及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水平。

1.4 城市治理结构与政府机构的效率

城市管理主要是对社会公共生活的管理, 要有合理科学的治理机制。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传统力量和制度方式, 建立一个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的提高增长质量的城市治理结构, 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从权力管理到权威治理, 从行政审批到政务公开, 一个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城市是和一个负责任的、高效率的政府机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城市政府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城市的日常管理都必须由当地政府来完成, 因此当地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就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

1.5 城市人力资本与居民的人文素质

普遍的共识, 现代竞争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对人才的竞争, 而城市人才的多寡可以体现为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人力资本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 而且, 专业化的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在自身产生递增收益的同时, 可以使其他生产要素的收益都发生递增, 从而使总的规模收益递增, 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 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 不是取决于这个城市有多少高收入的居民, 而是取决于中等收入阶层的人数是否在快速增长。而且, 居民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也直接与这个城市的竞争力相关。众所周知, 客观物质世界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如何适应自然环境, 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社会财富都由人具备的能力所决定。而城市作为一种人类居住的群落, 具有的文明程度高低, 拥有的社会财富多少, 体现的社会价值大小, 都深深地受到当地居民人文素质的影响。因此, 对于城市竞争力而言, 无论是进行物质方面的比较, 还是进行精神方面的比较, 从根本上讲都必然会受到居民人文素质的影响。

2 城市外部影响因素

除了城市内部的因素之外, 城市外部的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城市竞争力, 主要包括:

2.1 城市区位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 主要指资源、地理、经济、政治、科技等一些重要而综合的方面。

首先, 城市所处的地理区位即地理分布使各个城市具有不同的自然禀赋, 拥有自然资源的多寡以及自然环境的优劣, 将直接决定城市是否具有发展优势。城市拥有或接近某种丰富的自然资源, 将会有利于城市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同时, 城市地理的坐落位置影响到城市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城市一旦拥有比其他城市便利和更通达的地理区位优势, 城市所在的企业就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以及产品运输、商业信息获得的费用, 有利于降低总成本。例如, 二十多年来, 东部沿海城市能够获得较快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东部城市具有便捷畅通的商品出口通道。再加之身处平原地区, 易于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成为外商的理想投资地。商品出口和外部资金的不断投入, 使东部城市获得城市发展急需的大量资金。而且, 东部城市迅速形成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更是吸引内地人才源源不断地输入, 人才的聚集进一步加速了城市的发展。所以, 城市优越的地理环境能不断吸引资金、人才等经济资源涌入, 加速城市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

其次, 城市所处的行政区位对于城市竞争力也有重要的作用。城市通过其行政权力可以向其所在地聚集和配置人口、资源和产业, 进而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不断进行积累性增长。城市行政级别不同, 权力大小就不相同。北京、上海、天津以及省会城市的行政级别较高, 权力较大, 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利的政策、经济条件。另外, 城市行政活动的载体条件是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提供了发展的基础条件。一般而言, 高行政级别的城市比其他城市相对具有更多、更好的基础设施。

最后, 城市所处的经济区位对于城市竞争力也有重要影响。城市的市场条件, 即城市腹地的市场规模、结构及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直接影响着城市产业的发展和竞争状况。

2.2 国家的城市发展政策

中央政府作为国家的代理人, 必然为整个国家的发展制定出方方面面的政策措施, 出台引导城市发展的政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政策对于城市的发展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政策环境不但影响城市经济的运行, 而且影响各种潜在资源进入城市的可能性。例如, 我国政府在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上就呈现出阶段性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 走的是“推进工业化, 相对抑制城市化”即限制城市数量、规模的道路, 致使在随后三十多年间,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 出现与世界城市发展规律相违背的现实。改革开放后, 逐渐认识到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性。于是, 国务院在1980年批转《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 制定出“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 开始大力提倡推进城市化。1989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明确“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2001年全国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结果在一定时期内造成城市发展资金的分流, 使城市发展陷入一些误区, 如城镇化方针缺乏理论支撑, 导致城镇化的实施效果滞后于政策预期;以政府行为为主导的城镇化远离市场机制, 固化了城市化的制度约束等等。随之影响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2.3 城市网络体系

城市网络体系是一定地理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由一组规模不同、特点各异而又相互关联的城市组成的空间体系。从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看, 网络型城市体系是区域空问结构演进的高级阶段。网络型城市体系在点与点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应等基础设施和社会联系网络。网络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问的联系, 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社会联系把区域内分散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成为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系统, 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带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每个城市在区域发展的同时, 获得更优越的外部发展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区域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的同时, 城市的竞争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与传统的中心型等级城市体系相比, 网络型城市体系更富有弹性和互补性, 生产、服务呈现多元化的横向联系, 各级城市之间实现双向经济辐射, 信息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 经济发展不再以城市规模为基础;各级城市都能在城市体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城市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区域内部, 同时要接受来自外部的辐射作用, 因而网络型城市体系又是开放式的。城市可以通过区域内部网络进一步参与高层次、更大区域范围的网络体系, 并借助网络体系的合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摘要:城市竞争力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方面, 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企业,产业,区位

参考文献

[1]叶青.人才、企业、城市, 创新型国家的三个环节[N].科学时报, 2007-03-14.

[2]曾志娟.论人力资本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J].宜宾学院学报, 2006, (4) .

中部省会城市零售商业影响因素分析 篇10

一、Q型聚类法分析法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分析影响中部省会城市零售商业发展快慢的主要因素, 我们将运用Q型聚类法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搜集资料 (包括中部6个省会城市在内的35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城市) 中的地域建设面积、城镇人口、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人均GDP、商业营业用房销售价格、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这6个方面数据因素进行软件分析, 得出相关结论。

根据35个省会城市的数据, 运用SPSS16.0软件对此进行聚类分析, 得到Q型聚类分析结果, 全国35个城市大体可分为如下四大类:

第一类:深圳;第二类:青岛、广州、上海、大连、宁波;第三类:

济南、沈阳、长沙、合肥、天津、呼和浩特、南京、杭州、北京、厦门。第四类:重庆、石家庄、福州、海口、武汉、南昌、长春、哈尔滨、西安、太原、郑州、昆明、贵阳、成都、南宁、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在6个因素影响下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的长沙、合肥、位于第三大类, 郑州、武汉、南昌、太原位于第四大类。总的来说, 中部省会城市零售商业发展速度较慢。

二、多元回归分析法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 根据“全国省会城市零售业发展程度指标数据表”, 选取这35个城市进行分析。定义x1为”地域建设面积”、x2为“城镇人口”、x3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4为“城市人均GDP”、x5为“商业营业用房销售价格”、x6为“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均为自变量。并增加一个因变量Y, 定义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

利用SAS软件中“分析家”对上表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1:

从表2中可以看出, 用6个自变量拟合的线性回归, 其R2为0.8458, 修正R2为0.8128, 由于P值小于0.0001, 所以模型是显著的, 且拟合程度较好。从回归结果中, 我们可以得出拟合的回归方程:

Y=-20260427+125543x1-21746x2+1778x3+359x4-274x5-2871668x6

虽然模型整体是显著的, 但并不能代表模型中每个单独的自变量对模型的影响都是显著的, 因此有必要对模型中每个自变量都进行回归分析, 逐步筛选, 将对模型影响不显著的变量剔除。检验结果如表3:

从表4中可以看出自变量x1, x4, x6均是显著的, 从而提出了不显著的自变量x2, x3, x5。并得出剔除变量后的拟合回归方程:

Y=-18871074+113281x1+601x4-2024310x6

三、分析结论

从以上两个分析中可以看出, 首先地域建设面积增大, 人口增多形成商贸中心自然会带动零售业的发展;其次城市人均GDP增加, 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将会直接影响零售业的发展;最后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 因为一个城市的客流量越多, 带动零售业的销售额也就越多, 城市的交通四通八达, 顾客来往便捷, 零售业发展的越好。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具有显著影响。所以要提高零售业销售额首先城市必须交通流畅、发达, 拥有一定量的大型零售商店, 城市人均GDP越高, 对零售业需求越大, 从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四、建议

(一) 大力发展本土零售业态

由于国内外大型零售企业纷纷入驻中部省会城市, 本土零售企业应该在激烈竞争中积极调整自己的结构布局和发展方向, 而多形式的零售商业正是中部省会城市发展本地零售企业的前提条件。因此, 本地零售企业应在原有种类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和局部调整升级, 也可以适当发展连锁经营模式, 弥补过去零售业发展不集中、企业结构小、质量差的缺点, 从而打造合肥全新零售业空间发展格局, 增加城市人均GDP。

(二) 培养与引进零售业人才

中部省会城市零售业发展要想取得最快进展, 就必须引进专业的人才和先进的设备。当下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人才流动性强, 光靠留住现有人才往往是不够的。所以对于有些大型的零售商业可以内部设立培训机构, 培养自己机构所必须的人才。另一方面, 由于目前很多海外学子愿意回国发展, 我们可以积极聘用海外人才, 通过他们借鉴国外零售业发展模式。也将通过引进国内外高素质人才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能力, 并且能通过吸引住人才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尽量留住人才。

(三) 拓宽城市道路面积

城市的道路面积直接影响着零售业的发展。因为一个城市的客流量越多, 带动零售业销售额也越多, 如果城市道路四通八达, 交通流畅, 自然顾客来往便捷, 零售业发展越好。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拓宽路面, 重新修改车站。而路边的各种店面可以统一设计店名牌, 统一规划。另外, 我们在建筑风格上多考虑多种风格, 就像厦门中山路的各种零售店既有本地风格又有台湾建筑风格, 不仅外观引人注目, 而且也成游客必去的路段。

(四) 增加地域建设面积

地域建筑面积直接影响着零售业的发展。因为一个城市地域建设面积越大, 越容易形成商贸中心, 通常是居民区与商贸区相结合, 人流量大, 这样更有利于零售业的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运用Q型聚类法分析法, 分析了中部省会城市在国内35个省会城市中零售商业发展情况。然后,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从业态结构、交通、人口布局、人均收入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中部省会城市零售商业的因素。并针对中部省会城市零售商业转型升级和连锁经营的拓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中部省会城市,零售商业,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13) [M].北京.2013

上一篇:集群搭建下一篇:代表性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