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标准

2024-06-22

机械制图标准(精选十篇)

机械制图标准 篇1

一、修订《机械制图》标准的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尤其是机械加工制造业。但我国的制图行业标准化很难跟上国际发展步伐, 经常形成技术壁垒。因此, 我国根据具体的国情和国际化合作情况, 及时修订相关的工程标准, 主要是工程制图标准。工程制图包含了机械、建筑、化工等行业的制图, 而国家标准中的“技术制图”可以称之为“通则性标准”, 重点适用于机械、建筑和化工领域。经过我国专家50多年的努力, 制图标准方面发展很快, 体系也日趋完善, 是高校教学、企业培训、, 指导实际生产、技术交流和贸易谈判的重要工具。

我国在《机械制图》标准中一直沿用的都是第一角画法, 这种单一投影画法很难适应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 通用性不强, 缺点和不足也日益凸显。因此, 只有改变我国单一的投影制图画法, 制订适应国际化合作交流的新标准和新体制, 才能逐步改变当前的技术交流障碍。

二、《机械制图》新标准修订的内容

“制图”新标准是在1985年和1993年后发布的标准, 总共29项。其中主要以等同采用、等效采用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等方法来靠近国际化科技成果, 也是我国对外采取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国策, 能够引进许多无偿的先进技术。

经过修订后的《机械制图》新标准, 制图的投影方法主要包括正投影、轴测投影、零件图、装配图以及各种简图。作图方法包括理论画法、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机械制图新标准解读及画法示例 (第2版) 》介绍了包括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体的投影、图样的画法、图样中的标注、标准件与常用件、简图符号及图形、产品图样管理以及机械制图国外标准简介等。

具体内容包括: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图线、视图、剖视图及断面图、轴测图、尺寸注法等。截止2003年底, 我国在1985年颁布并实施的4类17项《机械制图》标准中现在已经有14项被替代和修订了。因此也形成了许多解读性文本和书籍, 在介绍国家标准时, 注重新标准的解读和新旧标准的对比解读。既能使熟悉机械制图的人员尽快掌握新标准的变化, 也为初学制图的人员提供了许多参考。

三、《机械制图》新标准在职校教学中的应用

新标准的执行除了要在行业内进行相应的宣讲和贯彻之外, 从学校源头来进行讲授和学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途径。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专业课教师, 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

1. 教师认真备课, 并带领学生树立一种标准化意识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教师来说, 应高度重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在教学中要尽快按最新标准组织教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 就要做到:及时关注最新修订的标准信息, 了解最新的标准化, 查用现行最新使用的标准。及时更正教材或手册中已经废止的标准。

而教师在上课时, 要教育学生树立一种“没有标准不能随意设计或画图”的意思, 在进行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是, 要及时翻查最新的标准文本, 以便联系实际进行学习。

2. 对比分析新旧标准的区别, 学会与国际化接轨

制图中的标准文件往往以图例来规定相关的技术参数和指标, 换成另外一句话说:图例可以看成是标准。所以, 教师在教学时, 应该首先能对比分析出新旧标准的区别, 及时宣贯新标准, 同时为了说明一些突出的问题, 允许出现图例中有不完整的形状和尺寸, 且经常作为范例使用。

在分析新标准的同时, 要时刻关注着国际化标准的变化, 密切跟踪国际标准的发展动向, 尤其是机械制作行业的新动向和发展趋势。这样才能真正顺应改革开放的大形势, 使国际贸易往来和技术交流日益深入, 合作共赢。

3. 正确对待《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两个标准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的语言, 也是各院校理工科类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相对于《技术制图》来说, 后者则更加能密切跟踪国际化标准方向, 及时采用新国际标准, 因此具有国际先进性。《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标准体系各自独立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互不影响, 这是他们的不同点;但现行的《机械制图》等标准大都要以“技术制图”的名义发布, 以便进行统一的通则性规定, 便于工程界各专业领域建立更多的联系和技术沟通。《技术制图》标准是机械、电气、建筑等专业标准里的“典范“, 所以都应遵照执行, 考虑到各专业领域的自身特点, 又可以在不违背技术制图标准的前提下, 进行相应的补充, 此时, 两种制图标准都应贯彻执行。

4. 贯彻新标准从了解新投影体制开始

根据GB/T17451-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和GB/T14692-1993《技术制图投影法》的规定, 我国现行的绘制技术图样的新投影体制是:技术图样应采用正投影法绘制, 并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 必要时 (如按合同规定) 才允许使用第三角画法。

根据新国际制图标准规定:使用第一角画法的国家同时允许采用第三角画法;采用第三角画法的国家也允许采用第一角画法。采用第一角画法的国家有:中、俄、法、英、德国等;采用第三角画法的国家有:美、日、加拿大等国。

对比分析可知, 由第一角投影的空间概念转换到第三角投影的空间概念时, 需要具备第三角画法的投影知识。进一步的分析可知, 两种画法有如下异同点:

其相同点有: (1) 两种画法都能得到主、俯、左、右、仰、后6个基本视图; (2) 两种画法均必须遵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规律; (3) 两种画法均能表达形体和重构三维的功能。

其不同点有: (1) 两种画法的投影顺序位置不同; (2) 两种画法的主视图配置位置不同; (3) 两种画法都以主视图为中心, 其他各视图相对主视图的前后方位不同。

另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还应注意结合学生对新标准的掌握程度, 通过视角不同, 来提高学生不同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开元.机械制图新标准解读及画法示例[M].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2版.2010.4.1.

[2]王槐德.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轴测图 篇2

UDC 621.71∶744机 械 制 图.4:621.824轴 测 图GB 4458.3-84Mechanical drawings代替GB 128-74Axonometric drawings本标准规定了绘制轴测图的基本方法,

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轴测图

机械制图标准 篇3

一、CAD制图、机械制图、电气制图的课程描述

1.机械制图描述及其重要性

根据投影原理、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称为“图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无论机械制造、电气工程、建筑工程或仪器设备,都是根据图样进行制造和施工的。设计者通过图样了解机器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操作、维修和保养。因此,图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作为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学会并掌握这种语言,具备识读和绘制工程图样基本能力。

机械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的一门课程,是学习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技术基础课。

2.电气制图描述及其教学内容

电气制图是对电气技术领域中各种图的总称,主要用来表达电气系统、装置或设备的功能、用途、原理、装接和使用等信息。

主要教学内容有:

(1)图形符号、文字符号、项目代号的基本知识;

(2)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电气图的基本表示方法和连接线的基本表示方法。

3.CAD制图在制图领域的发展前程

(1)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给CAD制图带来了更广泛的应用,CAD制图可实现精准的建模需求,更有效地画出三维立体图。

(2)CAD技术发展,画图员可实现无纸化制图,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CAD绘图有降低劳动强度、保持图面清洁、绘图精度提高、资料保管方便等优势。

二、结合机械制图、电气制图和CAD软件的教课模式

1.课程安排和教学定位

进行CAD教学时,教师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通过CAD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绘制到何种难度的图纸,是简单的二维平面图,还是复杂的三维立体图。我通过教学发现机械加工类专业的学生对机械零件图感兴趣、建筑学专业对建筑效果图感兴趣、土木工程专业对施工图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来选择教学内容。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机械、电气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科,它是工程界进行设计思想、技术交流的共同语言。先让学生学会这个共同语言是学习CAD的关键所在,所以安排课程时我先安排机械制图课程,再通过实习的形式进行CAD软件的讲解。

2.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授课时采用了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相结合的形式,一年级上半学期理论课程比实际课程多一倍,机械制图主要讲解三视图、轴测图的基本知识、组合体的识图等,教学重点是识图与绘图,教学难度以基本知识为主避开了专业性较强的例题和练习题。CAD课程通过实习的形式进行授课,前两个月没开实习课,等学生有了一定的机械制图基础之后再让学生了解CAD软件,讲课以几何画法为主,让学生认识更简便的画图方式。

三、教学方法与实际教学过程

1.电气专业以往的教学模式

很多学校的电气专业都采用分段式授课模式:先讲机械制图、电气制图,再讲CAD,这些课程分开讲,按各自方向讲解、各自理解接受,这种教学模式特点是,分别学习各自理论较多,对各自主要命令及功能掌握较多,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理论和实习没有融合在一起,理论课一直讲到底,大部分的学生在机械制图课还没有结束时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學CAD时也会出现学生忘掉大多机械制图图标等问题。

2.对口中职类电气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

为了减少遗忘对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我采用了融合式教学模式,把理论内容较多的机械制图跟实践性较强的CAD制图融合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教学时先讲简单的机械制图理论知识,再做画板绘图练习,从让中学生认识到画板制图的优缺点,对以后的CAD制图进行铺垫。

机械制图的教学难度和内容局限在最基本的教学单元中,中职类电气专业的学生因为制图课时有限,无法一一讲解所有的机械制图内容,我讲课时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了删减,从教学计划中删掉学生较难理解的“常用几件及结构”“零件图的试图与绘制”“装配图的试图与绘制”“零部件测绘”等内容。

机械制图、电气制图、CAD制图的联合授课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理论和电脑操作相结合减少了学生的厌学率。讲CAD时学生忘掉机械制图理论的现象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姜毅平.《CAD》与《机械制图》课程的有机融合.

[2]钱克强.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3]孙坚.机械与电气识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作者单位 吉林省延吉市国际合作技术学校)

中国和加拿大机械制图标准规范比较 篇4

国际上有两种标准:ISO(国际标准)和ANSI(美标),ISO的代表国家有:德国(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俄罗斯、中国。ANSI的代表国家:美国、英国(英联邦)、加拿大。中国国家标准代号是GB,加拿大标准代号为CSA。国际标准目前存在的差异给国际交流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从中国和加拿大的制图标准中找出一些常见的制图标准规范的不同并进行比较,便于中加两国间工程图样的交流和学习。

2 中国和加拿大制图标准分类比较

2.1 投影角度的差异

投影空间可划分成八个区域,每个区域称之为分角,如图1所示。

将物体放在第一分角内投影称为第一角投影。将物体放在第三分角内投影称为第三角投影。我国用的是第一角投影法,加拿大采用第三角画法。

ISO国际标准规定了第一角和第三角的投影标记(图2和图3)。在标题栏中,画有标记符号,根据这些符号可识别图样画法。

2.2 图纸幅面标准

中国和加拿大的图纸幅面与国际标准一致,表1和表2列出了用不同单位表示的幅面尺寸。

(1)中国国家标准图纸的幅面(GB/T 14689-1993)如表1所示。

(2)加拿大标准图纸的幅面(ANSI Y14.1)如表2所示。

/mm

/inch

注:1mm=0.03937inch或1inch=25.4mm

2.3 线型标准差异

(1)加拿大绘制工程图的线型:采用ANSI标准线型,以下是常用的线型宽度的对比:

加粗线:Xthick(0.8~1mm),粗线:Thick(0.5~0.8mm),中粗线:Medium(0.3~0.5mm),细线:Thin(0.1~0.3mm)。

(2)中国绘制工程图的线型:采用GB/T17450-1998和GB/T4457.4-2002标准,规定粗细两种线宽,它们之间的比例为2∶1,设粗线的线宽为d,d应在0.25、0.35、0.5、0.7、1、1.4、2mm中选用,优先采用0.5mm或0.7mm。

(3)各种线型如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等的用途,中国和加拿大是相同的,但在绘图习惯上有几点不同:(a)波浪线的用法不同:加拿大绘制波浪线是粗线,而中国必须是细线。(b)点划线表示圆心时,加拿大规定短划在圆心处相交,而在中国这种画法就是错误的,必须要避免点划相交,即必须长划在圆心处相交。(c)表示对称形体可采用对称符号,中国国家标准规定,对称符号为细线,而加拿大规定为粗线,如图4所示。(d)剖切位置线的表示不同:加拿大的剖切线采用加粗线宽,有两种不同的形式(虚线或双点划线),均穿过整个图形,如图5所示。

而中国国家标准规定,剖切位置线画在图形轮廓线外,或在回转中心处转折,或在阶梯剖中的垂直转角处转折,均为长4mm,线宽为粗线的两倍画线,避免与图线相交。

2.4 字体

中国的机械制图字体采用GB/T 14691-1993的标准,字体高度h系列为:1.8、2.5、3.5、5、7、10、14、20mm,汉字采用简化字的长仿宋体。

加拿大的制图中的文字要求用黑体字(Gothic Style Lettering),但在标题栏中要用罗马(Roman Style)字体。字高一般为3mm(1/8")。

2.5 尺寸标注的区别

加拿大和中国机械制图尺寸标注的规范区别有以下几点:

(1)尺寸界线的起点偏移量不同。

加拿大要求起点偏移量为1~2mm,如图6所示;中国国家标准规定,起点偏移量为0mm,如图7所示。

(2)圆的尺寸标注样式不同。

加拿大采用引线标注(图6),而中国必须要求尺寸线经过圆心,在尺寸界线之间绘制尺寸线的样式,如图7所示。

2.6 螺纹的规定画法

螺纹及螺纹连接件的画法,在中国和加拿大的机械制图中区别主要在于螺纹牙底的线型不同,中国的制图标准规定,螺纹的牙底用细线表示,在圆的视图中用3/4的细线圆表示;而加拿大则用虚线表示,如图8所示。

3 结语

中国和加拿大的机械制图的标准和规范画法大同小异,但就是这些差异容易给读图或画图造成不便。在本文中例举最常见的标准差异,对企业或从事中加、中美图纸转换的工作人员来说,是很有帮助的。中国与加拿大联合办学已经很普及,机械制图是中加合作办学中机电类专业的基础,因此,本文是作者经过多年教学和实践总结的经验,相信对中加工程图学领域的交流和学习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要:文中对中国和加拿大在投影角度、图幅、线型、单位等机械制图标准的不同进行比较,有利于中加两国间机械制图的学习和交流。

关键词:机械制图,标准规范,比较

参考文献

[1]Fourth Edition.MADSEN D A,et al.Engineering Drawing andDesign[M].Delmar Thomson Learning,2001.

[2]Fourth Edition.BIESECKE F E,et al.Modern Graphics Communication[M].Prentica Hall,2003.

机械制图标准 篇5

幅面代号尺寸B×L A3×3420×891 A3×4420×1189 A4×3297×630 A4×4297×841 A4×5297×1051

1.1.2图幅的分区a)必要时,可以用细实线在图纸周边内画出分区。b)图幅分区数目按图样的复杂程度确定,但必须取偶数。每一分区的长度应在(25~75)mm之间选择,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上至下顺序编写,沿水平方向用阿拉伯数字从左到右顺序编写。c)在图样中标注分区代号时,分区代号由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字母在前、数字在后并排书写,如:B3、A2。当分区代号与图形名称同时标注时,分区代号在图形名称之后,中间空出一个字母的宽度。例如:AE2;DC4。当要表达的对象正好位于两个分区的交界时,可将两个分区代号联合注出,如:B(E-F6~7);A(G1~2),同样结构在两处时注法如下:I(B1,D6)。1.1.3图框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其格式分为不留装订边和留有装订边两种,但同一产品的图样只能采用一种格式。图框的尺寸见表3表3单位:毫米

幅面代号A0A1A2A3A4 B×L841×1189594×841420×594297×40×297 e c105 a25

注:加长图幅的图框尺寸,按所选用的基本图幅大一号的图框尺寸确定。1.2比例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时比例的大小应遵照GB/T14690-93的规定。1.2.1技术制图比例(1)本图框的设置比例为1:1,图框反映的设置信息(字体、箭头、线性等)为基本图框,图形严格按的1:1比例绘制,将基本图框缩放至合适的比例,把绘制的零部件图植入。图纸的整体比例必须和谐美观。然后将放大或缩小后的图框内的相关设置信息(字体、箭头、线性等)同比例地缩放。以保证打印的一致性。(2)在选取比例时,应使结构表达清楚为宜。对于薄壁零件,应尽量采用放大的比例。1.2.2比例系列需要按比例绘制图样时,应由表4规定的系列中选取适当的比例。表4:

种类比例 原值比例1:1优选 放大比例5:12:15×10n:12×10n:11×10n:1 缩小比例1:21:51:101:2×10n1:5×10n:11:10×10n 放大比例4:12.5:14×10n:12.5×10n:1可选 缩小比例1:1.51:2.51:31:1.5×10n1:2.5×10n1:3×10n1:41:61:4×10n1:6×10n n为正整数

1.2.3比例标注方法(1)比例符号应以“:”表示。比例的表示方法如1 : 1、1 : 500、20:1等。(2)比例一般应标注在标题栏中的比例栏内。必要时,可在视图名称的下方或右侧标注比例,如:1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基本规定1.1图纸幅面和格式图幅和图框应符合GB/T 14689-2008的规定。1.1.1图纸的尺寸基本图幅(见表1)应优先选用,必要时,也允许选用加长图幅,加长图幅应优先选用表2,加长图幅的尺寸是由基本图幅的短边成整数倍的增加后得出。但由于A0×2(1189×1682);A0×3(1189×2523)已超过晒图机的规格,即宽边已超过1051mm,所以不应使用。表1:单位:毫米幅面代号尺寸B×L A0841×1189 A1594×841 A2420×594 A3297×420 A4210×297表2单位:毫米

幅面代号尺寸B×L A3×3420×891 A3×4420×1189 A4×3297×630 A4×4297×841 A4×5297×1051

1.1.2图幅的分区a)必要时,可以用细实线在图纸周边内画出分区,b)图幅分区数目按图样的复杂程度确定,但必须取偶数。每一分区的长度应在(25~75)mm之间选择,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上至下顺序编写,沿水平方向用阿拉伯数字从左到右顺序编写。c)在图样中标注分区代号时,分区代号由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字母在前、数字在后并排书写,如:B3、A2。当分区代号与图形名称同时标注时,分区代号在图形名称之后,中间空出一个字母的宽度。例如:AE2;DC4。当要表达的对象正好位于两个分区的交界时,可将两个分区代号联合注出,如:B(E-F6~7);A(G1~2),同样结构在两处时注法如下:I(B1,D6)。1.1.3图框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其格式分为不留装订边和留有装订边两种,但同一产品的图样只能采用一种格式。图框的尺寸见表3表3单位:毫米

幅面代号A0A1A2A3A4 B×L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210×297 e2010 c105 a25

注:加长图幅的图框尺寸,按所选用的基本图幅大一号的图框尺寸确定。1.2比例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时比例的大小应遵照GB/T14690-93的规定。1.2.1技术制图比例(1)本图框的设置比例为1:1,图框反映的设置信息(字体、箭头、线性等)为基本图框,图形严格按的1:1比例绘制,将基本图框缩放至合适的比例,把绘制的零部件图植入。图纸的整体比例必须和谐美观。然后将放大或缩小后的图框内的相关设置信息(字体、箭头、线性等)同比例地缩放。以保证打印的一致性。(2)在选取比例时,应使结构表达清楚为宜。对于薄壁零件,应尽量采用放大的比例。1.2.2比例系列需要按比例绘制图样时,应由表4规定的系列中选取适当的比例。表4:

种类比例 原值比例1:1优选 放大比例5:12:15×10n:12×10n:11×10n:1 缩小比例1:21:51:101:2×10n1:5×10n:11:10×10n 放大比例4:12.5:14×10n:12.5×10n:1可选 缩小比例1:1.51:2.51:31:1.5×10n1:2.5×10n1:3×10n1:41:61:4×10n1:6×10n n为正整数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 篇6

一、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

要把制图课讲得生动形象,把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让枯燥的条文变得有趣,除了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外,还必须具有机械专业的相关知识,如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零件与机械原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能应用自如地举出生产中的典型例子,让制图与实际结合起来。作为教师,还必须以当代最先进的知识装备自己,不断调整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落后的知识结构。

二、树立严谨规范的教学作风是搞好教学的关键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教学规范。

1.认真备课,编写教案

备课充分与否,教案编写得详细与简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份详细、具有实用价值的教案,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教师备写教案,既要符合《机械制图》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突出因材施教和适应技工学校学生接受能力的特点。

2.要规范作图

在教学中应介绍绘图工具的种类、用法,明确国标对有关图幅、图线、字体、尺寸标准的严格要求,讲解绘制各种基本几何图形的步骤等。此外,教师必须规范作图方法,提高作图能力。通过观看教师制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严谨的工作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示范技巧等,使学生加深记忆,激发学习热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3.认真对待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制图课有极强的实践性,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安排教学而不能“满堂灌”。教师要采用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画的互动教学,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理解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绘图、识图的能力。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精选习题类型和数量,并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共性和原则性错误应进行全班讲评,指出错误所在和原因,使学生加深理解;同时,选出图画质量较好的作业,让学生传阅,作为学习榜样。

4.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教师应采取归纳总结的方法,鼓励学生发现作图规律,掌握常规性的作图方法。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课程作为一整体,各组成部分不是简单机械地堆积,其内在本质关系学生还是很难掌握。教师可以在上课讲授的知识点中认真讲解,并与后面出现的类似知识点进行对比总结,让学生多画图、多感受,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

5.利用作图、练习、测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根据实际情况精选图例,仔细讲解,认真剖析涉及的作图方法。通过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作图能力;也可以利用考试杠杆推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有获得成功的喜悦

由于每个学生的抽象思维有差异,对那些抽象思维较差的学生,尤其应让其获得成功的喜悦。首先,每一个人都具有获得成功、避免失败的倾向。其次,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成功。容易对学生产生偏见的教师,往往是扼杀学生的自信、阻碍学生发展和成功的罪魁祸首。作为教师,必须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要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个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宽松的集体环境,让每位学生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地来上学。然后,教师再采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自信,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四、适度引入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不仅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可以用来直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视觉、听觉、触觉多种知觉系统协同参与学习,有助于知识获取的精确和完善性,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机械制图》中运用电化教学,可把许多文字教材表达不清楚的内容,通过录像或幻灯片进行微观和宏观、表态和动态的相互转化,不仅让学生了解整个教学内容的连续过程,更突出表现了教学对象的本质特征,把细致入微之处及关键转变点充分地突现出来。

机械制图标准 篇7

由于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和需求上存在严重脱钩, 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和高职毕业生的巨大就业压力两者间的矛盾日益加剧。高职院校正在对原有的办学思路、教学方案、课程设置等进行调整。作为教师, 应该如何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环节中呢?本人从自己所带的《机械制图》课程入手, 通过分析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主、次要岗位需求, 明确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 准确定位机械制图课程培养目标, 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 以任务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目标, 修订课程标准, 有效指导教学实践。

1 课程性质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给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 培养学生三维空间构思能力。以高中课程《画法几何》为基础, 为后续《数控机床加工》、《机床电气控制》、《CAD/CAM应用》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 设计思路

课程以职业能力需求为主线, 重点培养学生三个能力和一个态度, 即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阅读图纸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课程内容的组织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 紧紧围绕工作任务来进行, 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以绘制平面图形、绘制零件图、绘制装配图等任务载体组织课程内容, 并融合企业对机械制图技能的要求, 实现一体化教学。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对理论知识的需要, 把握“必要”、“够用”原则, 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 课程目标

3.1 知识目标

(1) 能绘制二维图形。

(2) 能绘制几何体的三视图。

(3) 能绘制组合体并标注尺寸。

(4) 能识读组合体三视图。

(5) 能根据机械零件特点正确选用合理的表达方法。

(6) 能识读和绘制零件图。

(7) 能识读和绘制装配图。

3.2 能力目标

(1) 能熟练阅读图纸。

(2) 能正确绘制机械图样。

(3) 能构建良好的空间思维 (贯穿于前两个能力中) 。

3.3 素质目标

(1) 养成良好的制图标准、规范意识。

(2) 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3) 培养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4 课程内容设计和任务分析

4.1 能力目标—手工绘图能力学习情境:绘制机械图样

任务1:绘制平面图形。相关知识: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一般规定;常用几何作图方法;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

任务2:绘制几何体三视图。相关知识:投影法及三视图的形成;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平面的投影。

任务3:绘制组合体。相关知识:平面立体的投影;曲面立体的投影;立体表面的交线;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任务4:绘制轴测图。相关知识:轴测图的投影基础;正等轴测图画法。

任务5:绘制零件图。相关知识: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及其他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零件视图的选择;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任务6:绘制装配图。相关知识: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装配图的工艺结构。

4.2 能力目标———Autocad计算机绘图能力

学习情境:绘制零件图;绘制装配图

任务1:设定绘图环境。相关知识:图层、绘图单位、绘图界限、捕捉设置、文字样式和尺寸样式设置;图框和标题栏的绘制。

任务2:绘制二维图形。相关知识: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尺寸标注;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符号注写;文字标注。

任务3:绘制视图与剖视图。相关知识:构造线的运用;区域填充命令。

任务4:绘制装配图。相关知识:根据零件图拼画装配图。

4.3 能力目标—识图能力

学习情境:阅读机械图样

任务1:读组合体。相关知识:组合体的读图方法。

任务2:读零件图。相关知识:零件图的读图方法。

任务3:读装配图。相关知识: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5 教材编选

5.1 依据本课程标准编选教材。

5.2 教材应体现任务引领的设计思路, 符合本专业职业能力培养需要。

5.3 文字表述简明扼要, 重点突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4 符合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 具有前瞻性。

6 教学方法

6.1 教学过程中, 合理、充分运用多媒体、三维软件、网络技术等教学条件, 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形象化、直观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6.2 开展讨论课、制图课, 强化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

(1) 讨论课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设置有生生讨论, 师生讨论、团队讨论、结果展示四个环节。遵循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课堂组织形式;

(2) 制图课主要培养学生动手制图能力, 安排在制图专用教室, 配备有图板、丁字尺等制图工具, 使学生通过实践, 提高制图能力。

6.3 采用小组教学, 将学生5-8人分为一组, 在课堂和课外形成一个团队, 通过团队成员间的互助、协作,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7 教学评价

7.1 由传统单一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倾斜, 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在课堂提问、讨论、协作中注重平时成绩的记录。

7.2 最终的综合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建议结果和过程评价以3:7构建综合评价。

7.3 过程评价由学生自评、团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构建。

8 结束语

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计划、指导教材编写、评估考核的重要依据, 必须根据学生、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 与时俱进,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合理地指导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艾亮.浅谈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方法[J].职教论坛.2009.06:270.

机械制图标准 篇8

一做好课前准备

依据轴测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除了备好教案和课件之外, 重要的是还要准备好教具。包括一些长方体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是教学用的长方体, 也可以是一些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 如饼干盒、巧克力盒等。此外教师和学生们都要准备好每次课必备的圆规和三角板及作图草稿本等。

二开展同学们能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能启发思维, 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 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据此, 整个课堂教师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情境提问, 使同学们能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

1. 复习旧知

教师展示长方体的模型并提问:“同学们看, 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一类基本体呢?有哪位同学能够把这个基本体的三视图画出来呢?”由于问题简单且直观, 全班同学都会积极参与回答并踊跃上台绘制长方体的三视图。此时, 教师可以选择两位平时学习较差的同学上讲台绘制长方体的三视图, 之后和全班同学做适当的点评, 以鼓励为主, 为讲解新课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然后请每个同学在作图草稿本上绘制出长方体的三视图。

2. 引入新课

教师继续引入:“三视图是平面图, 我们可不可以根据三视图把长方体的立体图画出来呢?这样, 如果以后遇到想象不出的三视图, 我们根据它的三视图把它的立体图画出, 就可以帮助我们想象物体的空间形状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画这样的图——轴测图。”

3. 讲解新知

教师和同学们约定好,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 则同学们必须在作图本上画出相应的线条, 不能掉队。假如哪位同学跟不上要及时提出, 我们会停下等待。现在有很多学校已经普及电子白板, 教师也可以应用电子白板中的学科工具中的数学学科工具导入圆规和三角板进行教学示范。首先介绍坐标轴的建立。教师可从三个坐标轴平分圆周说起,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平分圆周。很多同学自然想到要使用量角器。我就提示同学们今天这次课没让大家准备量角器, 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样同学们兴趣来了, 会有部分同学提出用三角板90°和30°的叠加得到。

之后, 同学们就和教师一起动手绘制轴测图的坐标轴了。在确定全班同学都完成坐标轴的绘制之后, 接着在刚才绘制好的长方体三视图中选择一组标注坐标轴。同学们则在自己绘制的长方体三视图标注坐标轴。

然后, 教师引入轴测图的定义进行讲解:根据字面解释, 即轴向测量。接着强调轴测图的对应测量原则以及平行的线条继续平行的性质。依据相应的原则及性质, 教师和同学们继续进行同步绘制长方体的轴测图。把相关的特殊点标记好后, 连线、检查、描深。这样, 每位和教师一起同步作图的同学都有了一幅作品。同学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此时, 教师请同学们把各自的作品与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换来看看, 评评谁绘制得更好些。教师则巡视整个教室适当指点。会有部分同学的作品存在错误:主要是作为初学者还不习惯坐标轴是倾斜的, 在轴测图上, 连线时, 长方体相邻两条边的夹角依然画90°。知识的记忆需要反复, 为了检验和加深同学们对轴测图绘制基本方法的认识, 这时, 教师要请一位同学到讲台, 在黑板上把另一个同学的长方体的三视图绘制为轴测图。 (开始请两位同学绘制长方体的三视图的用意在此。) 这时, 其他同学仔细看, 为即将到来的学生互评做准备。此外, 在学生绘制的过程中, 全班同学也在充当他的场外指导。当讲台上的同学完成画图后, 请他再为全班同学讲述整个作图过程及思路, 进行自评。然后, 请其他同学进行互评。接着是教师点评。点评主要是针对同学们的作品中, 哪些是绘制得好的部分, 哪些地方有待改进。最后是教师对整节课的总结和学生看课本整理相关笔记。

三采取互动式教学的效果及课后反思

经过一堂师生都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 使学生学习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们的听课效率高、参与面广、教学效果好。对比过去, 在教学时, 有几届学生我直接用非常慢的速度讲解整个绘图过程, 虽然总是确认学生听明白后, 才进入下一步教学。可是当教师布置练习请同学们练习时, 很多同学连坐标轴怎么绘制都不确定了。现在, 让同学们和老师同步, 每一步骤他们都亲自动手绘制了一遍, 手脑并用, 记忆深刻, 并且很容易暴露薄弱环节, 这样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当然,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 一般不可能做到全班同学都能配合教师进行互动学习, 积极参与课堂。但是笔者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 采取上述教学方法后, 班级学生们的听课率达90%以上, 知识点的掌握率也达到了90%以上, 令人满意。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愉悦和成就感。一节课下来, 自己已经可以绘制长方体的立体图了。很多同学会主动说下次课要学习绘制圆柱体。这样, 同学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学习的主动性。

四机械制图其他知识点的教学方法简述

“直线的投影特性”是机械制图整个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也是教材的重点之一, 但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感到要真正理解透彻很困难。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 首先让学生准备两支铅笔一张白纸和一副三角板。我们把铅笔看做是一条直线。学生把铅笔任意倾斜地放在白纸的上方 (不能垂直) , 根据点的投影知识, 逐一做出铅笔上各个点的投影, 并得出“直线的投影是一条直线”的结论, 进而明白求直线的投影就是把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的投影连接即可。之后分别作“直线”平行于投影面、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 量得其长度, 分别与“直线” (铅笔) 的实际长度相比较, 得出平行于投影面的投影与实际长度相等、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积聚为一点、倾斜于投影面的投影比实际直线的长度短的结论。进而认识到直线的投影特性:真实性、积聚性、收缩性。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直线的投影有很直观的认识, 又能对直线投影特性有较深刻的理解。同学们理解起来也就轻而易举了。

《机械制图》教学初探 篇9

一、《机械制图》传统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弊端

(1) 教材的选取上偏难, 不适合职校生的基础。

(2) 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 手段陈旧、单调, 单一的模型加挂图的传统教学方式。

(4) 注重了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 而与生产实际结合较少。

(5) 不能与市场需求接轨。

上述弊端直接影响了《机械制图》课教学质量提高, 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 必须进行改革。

二、为了进行教学革新,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应从以下几点着眼

1. 明确培养目标, 制订教学计划

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选好合适的教材。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与调整, 改变那些交叉重复、陈旧老化, 不符合企业需求的内容。补充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对学生能力提高有用的相关知识。我们学校就注重这方面的工作, 学期初让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和对口企业的需求大胆革新, 制订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计划。例如,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 以前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如等分线段、等分圆周、画椭圆绘图方法已经用处不大, 所以授课时适当压缩了课时。而对于其他方面如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 点、线、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 基本体三视图及表面上找点, 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等, 因为这些是机械制图的基础, 内容是一环扣一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要系统讲解, 让学生全面掌握。徒手绘制草图的训练要加强, 学生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机器设备的测绘制图, 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徒手绘制零、部件的草图, 只有正确绘制出零部件的草图, 才能顺利地在计算机上完成零部件的工作图。因此, 对学生徒手绘制草图的训练要加强。另外, 我校开设了电工、钳工、车工和焊工专业, 因为它们的方向不同, 制图的教学计划也有很大差异, 如钳工班讲的比电工班要详细, 要求也高。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创造力的基本形式, 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 灵活变换教学方法, 以便充分调动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例如, 我在讲完平面作图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自己利用所学的作图知识设计一幅图案, 条件是必须用直尺圆规作图。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 兴趣极高, 纷纷动手动脑设计图案。结果学生的设计也确实让我眼前一亮, 他们画出了花篮、熊猫、灯塔、小鸡, 甚至宝马车的标志都画了出来。我从中选出了几幅在班里展出, 同学们在羡慕的同时, 都纷纷表示一定要把制图学好。通过这次设计,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忱。还有在讲三视图的形成时, 我引导学生想象, 把一个物体摆放在教室里, 由前往后看物体, 就如同用一个手电筒由前往后照射物体, 物体的影子投在黑板上的情景。再引导学生想象从上往下照射在地面上、由左向右照射在墙面上的情景, 并让他们说出各自的设想的影子形状。课后, 我建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三维投影体系模型, 再找来简单物体及光源, 自己去研究物体的投影规律。这样, 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做事严谨的态度, 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传统和现代教学方法合壁

首先, 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机械制图》是一门标准性很强的课程, 从各种图线的画法、字体的写法、尺寸的标注、图纸的规范到零件图、装配图的画图与读图, 都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因此在课堂讲解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 努力做到板书工整、清晰, 线条、板图标准, 让学生看后产生信服, 由羡慕到效仿, 进而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我要求和学习动力, 从而使绘图质量和技巧的提高得到保证。

其次,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等特点,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 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 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机械制图》课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物体, 在制作模型又很困难时, 如果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理论要与实际紧密联系

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 既要让学生看模型, 又要让他们看一些实物, 还应该带学生到车间现场进行参观了解, 增加对实际机器零件的感性认识, 也有利于空间思维的培养。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生产中的实际图样让学生进行读图的练习, 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 培养学生计算机绘图技能

计算机绘图是企业需要的一种技能。所以职校学生应该重点掌握一种绘图软件, 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 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制图的理论和计算机绘图最好同时进行, 在制图课的教学中应该安排充足的时间上机教学和练习, 使制图的理论知识可以融合在上机的训练中, 以达到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增强动手能力的效果。这也对我们制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谈谈机械制图教学 篇10

一、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习动力

做任何事情, 首先要明确目标是什么, 为达到此目标, 需要有哪些心理准备, 需要具体克服哪些困难, 采取哪些措施, 从而树立坚定的信心和信念, 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努力完成预期的任务。

二、上好绪论课, 为全程课打好基础

机械制图这门技术基础课对于一直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 是个全新的话题, 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要把他们引入这个世界, 使他们认识这个世界, 从而爱上这个世界, 第一次课非常关键。因此, 教师必须精心安排好这第一次课———绪论课。

对于绪论课, 有人认为讲不讲无关大局, 因而三言两语或漫无目的地扯上一通或干脆不讲直接进入正题。笔者认为绪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起着武装学生思想, 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绪论的内容不仅是一门课程的介绍, 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启发。就像导游带着大家去旅游, 一个好的导游在开始游览之旅时, 首先介绍本次旅游的游览线路以及所要游览的主要景点。然后———我们到这些景点看什么、了解什么、又体会什么呢? 这时大家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接着逐一介绍各个景点的特点及风土人情, 到这时游客有了兴趣———急于去了解、急于去游览观光……同样, 通过绪论课我们可以采用企业生产中的鲜活实例, 幽默生动地讲授本学科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再对本学科主要内容逐一介绍, 并阐述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 使学生对学习这门课充满浓厚的兴趣和信心, 并期待着下次课的到来。这样短短一节课就为本学科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上好每一堂课

教师在备课中, 首先要结合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大纲深刻地研究教材, 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 吃透教材的基本思想和国家标准、基本概念, 对教材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典型例图进行仔细分析、揣摩、理解、内化并运用自如。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和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岗位对学生绘图和识图能力的需求标准, 分离并补充每个章节及每节课的重点内容,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在校生的具体情况, 确立每次课的知识难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每次课的教学方法, 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 怎样才能教好。同时通过课间交谈、桌间巡视等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 综合考虑学生在学习每次课的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具体困难, 以便于对症下药, 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巧妙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将绘图和读图知识传授给学生。力图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庞杂的内容系列化, 枯燥的学科趣味化, 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去启发和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在讲到基本体的投影作图时, 通过作业反馈, 我发现部分同学条理性较差, 对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掌握不够, 绘图出现尺寸和位置不规范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 上课时, 我先强调绘图和读图时三等定律的作用和重要性及绘图比例, 再提问正确的三视图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引起同学思考、讨论, 最后总结衡量三视图正确与否的三个标准: 1每个图形的形状要正确; 2每个图形位置要正确; 3每个图形的尺寸要正确。这样使学生明确了标准, 理清了思路, 加深了印象, 巩固了绘图基础, 使其在以后的作业中做到规范、正确, 效果甚好。

及时恰当的课堂和课后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巩固和应用, 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渠道, 因此教师应对每次课的练习进行精挑细选, 力求恰当实用。在批改作业的同时, 仔细分析研究, 对作业归类并对每次的练习情况作出详细记录, 以便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四、密切联系企业生产实际

将企业生产的案例引入课堂, 有利于使学生对未来就业方向和企业形成初步了解, 明确将来的就业岗位自己应具备的绘图和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本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典型企业调研, 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制图基础知识, 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教学方案与教学的难度与深度。坚持“紧密联系将来就业岗位”的原则, 在内容上以结构生产的识图、制图为根本, 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 考虑学校的具体状况, 在授课的方式方法及表达方式上,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通过大量生产结构图例和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 使学生能够较轻松掌握所学内容, 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加上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避免了枯燥灌输。打消学生学非所用、学无大用的错误观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在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了解到, 工人在对箱体支座等结构件进行拼箱时和对零件加工以及机器装配时, 首先碰到的是对图纸的识读问题, 如果在读图过程中出现问题, 组装出来的零件就是废品。读不懂图纸, 则根本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生产图纸中, 简单零件图、部装图比较常见, 同时常常也会遇到一些金属构件的简图表示及棒料、型材及断面的简化表示, 因此扎实的识图专业知识是提高工作水平的坚实基础。例如, 截交线与相贯线是难点, 对此, 新国标已允许用简化画法和模糊画法。因此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 教师可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删减以适当降低难度。又如, 焊接生产图纸中, 焊接方法、焊缝的表示及标注较多, 属焊接技能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而教材中此部分内容过于简单, 备课时可适当加以补充。

另外, 利用无授课的时段到校内实习车间观察学生岗位实习, 询问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对图纸的理解程度, 了解学生操作前读图时所遇到的问题。同时跟踪观察中等水平的学生从接受生产实习任务和生产图纸到读图并想象产品的结构形状, 理解图纸标注的符号和文字叙述等所代表的含义及对焊接产品的技术要求, 直到完成生产任务的整个过程, 从而发现以往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对原有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改进, 形成了以实用性为主, 以学以致用为原则的教学方法, 旨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被动变主动,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要想为企业和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必须了解毕业生将来就业岗位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用人标准; 必须仔细研究教材、分析教材, 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 必须研究学生, 从而确定最佳教学方案并付诸实践。在教学实践中, 应及时总结并不断摸索, 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训练学生的绘图、读图本领, 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具备画图和看图的过硬本领, 满足生产第一线的要求, 是教师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上一篇:综合仿真实验下一篇:日本的地震及地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