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会

2024-06-12

大冬会(精选八篇)

大冬会 篇1

信号播出最大化节目编排多样化

毫无疑问, 中国半公共、半商业性质的电视主播频道是不可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播出赛事公共信号的。这不是技术上的瓶颈, 而是如今屏幕前的观众不啻于一个个美食家, 满足他们的口味绝不能仅仅依靠公共信号。因此, 主播频道节目设置的多元化在此时体现无疑:公共信号直播、剪辑录播、赛事集锦、高端访谈、新闻快递、深度专题挖掘……在这样宽泛的收视空间中, 以公共信号为主, 其它为辅, 才能完美地体现综合性赛事的“电视特色”。这也正是黑龙江电视台主播频道架构整体思路:充分挖掘大冬会品牌资源和东道国优势, 全方位、多渠道地实现传播效能最大化。传播效能就是信息在媒介中移动和变化后所带来的效果或影响力。也就是说, 传播效能的大小, 应当取决于传播效果的好坏或传播影响力的强弱。

吃透赛事合理安排强化播出

对于公共信号来讲, 实现传播效能最大化首先应确定公共信号在播出平台上毋庸置疑的“主菜”位置, 然后才应该考虑如何把这道菜做好, 来吸引美食家们的注意力。大冬会广电部的“大厨们”已将十二个大项的公共信号都提供给你了, 如何推荐给顾客?着重哪道菜的介绍?做一个专业的、知己知彼的“点菜师”就显得尤为必要。

短道速滑——这是一个必转项目。原因有三:一、短道速滑作为中国冬奥会重点夺金项目, 社会关注度高;二、明星运动员辈出。王濛已顺利接过大杨扬的大旗, 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女子短道速滑领军人物;三、比赛自身极具激烈竞争性和不可预知性。本次比赛公共信号中就出现了短道速滑转播史上从没出现过的情况:由于选手滑行时主观意图减速、消极比赛, 境外裁判将包括中国队新秀周洋在内的八名场上运动员集体罚下。试想短道速滑这个产生了中国队五枚金牌的项目, 在观众心中会有怎样的比重?但主播频道还要考虑到一个不利因素, 那就是短道速滑浇冰过密, 观众收看的连续性受到较大影响。2月20日——短道速滑的第二个比赛日, 284分钟的转播中浇冰达到7次 (每次浇冰耗时10分钟) , 占据了1/4的时间, 这7段被割裂的时间, 主播频道从容应对, 采用了双视窗甚至多视窗电视呈现手段, 兼顾另外三个场地的男女冰球和冰壶的公共信号, 使公共信号的播出达到了相对最大化。

速度滑冰——制作方采用短距离“拿下”、中距离“精挑细选”、长距离录播的编排方式。短距离是中国队的强项, 同时也具备比较精彩的播出效果;中距离可以欣赏到男子强国荷兰、俄罗斯等运动员强健的身体和出色的滑行技术, 是一种力与美的欣赏;长距离则索然无味, 完全是一种耐力项目, 不适宜观赏。当然, 值得一转的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小项——团体追逐, 这是一个从来没有在中国举行过的项目, 亟待通过播出去进行新项目普及, 在这一点上, 电视媒体责无旁贷。与此类似的还有花样滑冰的队列滑。

花样滑冰——作为世界上最美的体育运动, “冰上芭蕾”小项众多, 但无论是冰舞、双人滑, 还是单人滑, 都有两个共性:一是自由滑精彩程度远胜于短节目 (或规定舞、创编舞、表演滑) ;二是头轻脚重, 即短节目等水平参差不齐, 自由滑时则淘汰了低水平选手, 高水平选手按低到高次第登场。我想这样的特性似乎就应该注定了播出思路:哪些直播, 哪些录播或是不播。

男女冰球——谙熟世界排名就能轻易选择好播出场次。例如男冰, 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斯洛伐克之间的激情碰撞, 肯定会比他们中的一队打弱旅时10:0这样的比赛有看点, 也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冰壶——随着“五朵金花”的崛起, 中国“冰上围棋”运动正在走向强大, 大冬会期间, 这个项目也成为了收视的新突破口。冰壶比赛的时间较长, 分为10局, 但关键战术只是在最后几个壶, 因此主播频道导演切换时可以将上半场合理让路, 但必须控制好演播室, 在主持人切入时务必交代目前比分和主力队员刚才的状态。

跳台滑雪——这个项目虽然现场非常好看, 但对于公共信号制作来说却有着极大难度, 因为目前国内的特种转播设备奇缺, 根本无法最大限度呈现这一项目的美感。这些设备包括拍摄运动员下滑加速阶段的轨道摄像机 (俗称电兔子) ;可以展现主观视角的头盔摄像机;能够安装在雪板上、有身临其境感觉的微型摄像机;能够展现运动员空中飞翔姿态的陀螺仪摄像机 (即空中轨道摄像机) ……基于设备上的先天不足, 笔者认为跳台滑雪在与其它比赛不冲突时可直播, 若有冲突应以编辑后录播为宜。但非常矛盾的是, 中国队的这个项目在世界上仍处于咿呀学语阶段, 尽快普及无疑也是播出决策者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高山滑雪——每间隔60秒都会有一名新队员出发, 而此时前一名运动员仍在赛道上滑行, 这样的紧凑赛程使得公共信号无法完整展示每一名运动员的全部滑行过程。建议处理方法在公共信号制作时弥补:一名运动员进入下半程后, 上面的机位拍摄60秒后出发的下一名队员, 并用硬盘存储, 待所有运动员完成比赛后, 硬盘逐一播出。因此这一项目最好的播出方式是延时播出。

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这两个项目有着共性特点:中国选手尤其是中国女选手非常出色, 而且动作都极具观赏性, 建议直播。其中, 自由式滑雪的播出制约之处是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让主播频道拿捏不准切入的准确时间, 这点需要导演和现场公共信号的制作协调员有效沟通。

在黑龙江电视台大冬会频道的数据库中, 总共播出公共信号149小时, 比前文提到的“浪费掉22%”的额度更要惊人得多, 只有公共信号制作总量的44%, 但屏幕呈现的效果, 以及信息的传播效果却丝毫不差。不谋而合的是, 中央电视台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公共信号播出总量为1474小时, 刚好达到组委会提供的公共信号制作量2800小时的一半。从电视传播角度来讲, 这绝不是一种巧合, 吃透赛事、合理编排、进而提高播出效率, 这应该就是大冬会公共信号播出如何实现“传播效能最大化”的解题钥匙了。

持权转播商 (RHB) 助推“传播效能最大化”

大冬会的作文650字 篇2

迎大冬我想做无名小英雄”、“迎大冬我为哥哥姐姐加油”、“迎大冬我做文明小市民”、“迎大冬我尽一份力”、“迎大冬――”这是学校一年级学生用稚嫩而又真诚的作文标题表达出的对“大冬会”的期盼和热情。

・“大冬会”就要来了,学校里开展了以“迎大冬我要做――”为主题的命题征文活动。这次征文活动同学们从自己的角度,通过作文表达了对“大冬会”心声。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用稚嫩的笔墨,生涩的拼音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就让我们看一看他们是怎样说的吧!

“虽然我只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但是,我也很想为大冬会做出我的一份贡献。我的爸爸在省电视台工作,为了筹备大冬会,他每日繁忙地工作,我已经有3个星期没有看见他了。我很想念他,但妈妈鼓励我说,为了支持大冬会的顺利召开,我做出一些牺牲,贡献出我的爸爸是值得的。爸爸一定会为我而感到骄傲的,他会说我是大大冬会的无名小英雄。”

“我练习毛笔字已经3年了,我要用我的笔写出我的祝福,祝福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能为我们中国多拿奖牌,同奥运会上的哥哥姐姐们一样为祖国人民增光。”

“虽然我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不能亲自参加这次运动会,但我会以我最优秀的学习成绩,祝所以参加运动会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以自己最好成绩取得各项项目的冠军。”

“看到吉(JI)祥(XIANG)物雪娃娃“冬冬”,我就想我们生活环境的每个角落要像它一样纯(CHUN)净(JING)该多好呀!所以我决定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在家里,我帮助妈妈把垃圾送到小区收集站,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一起维护校园的干净和整洁。我还建议身边的人和我一起参加到环保当中来,为我们的大冬会作一点贡(GONG)献(XIAN)。”

大冬会 篇3

第24届大冬会隆重开幕 刘延东出席并宣布开幕

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于2月18日晚在北国“冰城”哈尔滨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

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创办于1960年,每两年举行一次。本届大冬会也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之后举办的又一次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在为期11天的比赛中,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大学生运动员将在12个大项、81个小项中展开角逐。比赛的规模和项目设置是大冬会有史以来最大、最多的一届。

本届大冬会的冰上项目将在哈尔滨举行,雪上项目在亚布力和帽儿山雪场举行。黑龙江和哈尔滨自2005年获得本届世界大冬会举办权以来,为办好大冬会倾注了巨大热情和精力,投入30多亿元新建和改造场馆等基础设施,并组织了3 000名赛会志愿者和10万名城市志愿者。

(新华网2009年2月18日)

中英文化关系发展成绩卓然

2009年1月20日,英国文化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英国文化协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戴维信先生出席活动,介绍了2008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庆祝英中文化关系发展取得的卓然成绩。

2008年申请赴英留学学生签证的人数比上年增长了28%,参加雅思考试的考生人数比上年增长了32%,英语在线网(www.englishonline.org.cn)自2007年10月启动到2008年12月,吸引近900万独立IP访问用户,拥有10万个注册会员。

2008年,英国文化协会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内组织开展的交流活动是历年来最多的,其中包括了更具创意且着眼未来的项目。英国文化协会推广最高专业水准的英语教学工作,新的科技手段的应用让英语学习触手可得。他们与诺基亚(Nokia)公司共同开发的移动学习项目让超过300万的诺基亚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英语,另外还在和诺基亚公司共同开发一系列手机英语学习内容,帮助广大农村地区的用户通过手机学习英语。

中国残联、英国文化协会和国际残奥委合作举办了“发扬残奥精神——青年行动者计划”。在2008年残奥会期间,来自中国、英国、美国、保加利亚、以色列、约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共206名代表被邀请参加了首届国际青年论坛。共有超过2 500万大众通过媒体宣传了解了青年行动者计划,120名青年行动者得到培训,320名政府官员与决策者直接或间接参与到项目中。

“中英文化连线项目”帮助中英两国文化组织之间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关系。至今为止,两国共有近2 000位有影响力的艺术专业人士直接参与到此项目中。最近,有外界评语将中英文化连线项目评为“交流之最成功典范”,“项目实施的方法和过程值得学习;项目网络已经成为了‘种子,为合作伙伴带来了许多非常令人满意的新的艺术项目”。

英国学生中文夏令营活动让英国学生有机会来到中国,学习中文,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2008年,英国文化协会接待了来自英国13所学校的160名学生。他们还与各地教委合作,组织94名中文教师去英国学校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

马丁·戴维信先生表示,“文化关系关注的不是企业、政府或机构,它关注的是人。文化关系拉近人和人的距离,有助于创建更加和平和繁荣的世界。它倡导信任、增进了解、帮助人们探索不同文化的相通之处和不同点。”这是英国文化协会为自己设定的挑战和使命。2009年英国文化协会将继续在艺术、科技、教育领域,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有趣的和适合公众参与的文化关系项目,构建中英两国间的长期友好关系。

(英国文化协会供稿)

国际大学校长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为纪念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进一步推动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深化中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共同主办的国际大学校长研讨会于2008年12月4日在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章新胜出席会议并作了主旨发言。江苏省政府副省长何权、南京市市长蒋宏坤到会致贺。

章新胜指出,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教育的开放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先河,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对于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三十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做出的对中国出国留学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和广大留学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密不可分。学生的跨国流动极大地促进了国家之间、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互惠合作。从1978年到2007年底,中国共有121万人出国留学,出国留学的规模由1978年的860人,发展到2007年的当年累计数14.45万人。三十年扩大了168倍,留学人员遍布世界五大洲。

章新胜介绍了三十年来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及未来发展战略。他强调,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大学与大学之间越来越相互依存,要学会共存、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大学的国际化、高校学生、学者的交流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推动中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斯蒂芬·图普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的大学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这次研讨会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外高校研究生培养及科研合作,双方将探讨继续深入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与会代表就加强研究生培养、推动教授和导师之间的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会议取得了预期成果并发表了《国际大学校长研讨会联合公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国外高校签署了9项合作协议,国内外高校签署协议、意向书12项。

《国际大学校长研讨会联合公报》指出,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设立双学位和联合学位以及科研合作及学术资源共享等领域,寻求实质性合作。

为进一步协调和落实南京会议成果,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成员由与会的中外大学各六名代表组成。

国外的24所大学及国内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985工程”、部分“211工程”高校和部分西部地区省属高校共55所学校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教育部网站)

2008年西部项目研讨会在云南召开

2008年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以下简称西部项目)研讨会于2009年1月9日在云南召开。教育部国际司、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西部项目总体执行情况,充分肯定了项目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执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项目执行工作、研究制定第三期实施规划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西部项目是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选派体现西部特色的专业及西部发展急需人才,加大西部人才培养力度,支持西部教学、科研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西部项目全面实施6年来(2003~2008年),共录取各类留学人员3 553人,已有1 400余人学成回国。西部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国际合作搭建了平台,增强了各地区为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已逐步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本次研讨会正值西部项目第二期协议即将到期、着手研究制订第三期项目执行规划的关键时期。会议本着总结经验、提高认识、着眼未来的原则,对今后项目实施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会上,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还与重庆、贵州、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协议到期的省区续签了2009年项目合作协议。

根据与各省区签订的协议,2009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将在西部12个省市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计划每年选派各类国家公派留学人员610人。选派类别包括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短期研修生,留学期限为3~12个月。为进一步提高选派的针对性,保证留学效益,各省区将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留学基金重点资助学科、专业领域,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地方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具体制定本省区重点资助的学科、专业领域。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网站)

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管委会会议

在京召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管委会会议于2月24日~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尼古拉斯·伯内特(Nicholas Burnett)出席会议并讲话。北师大校长钟秉林、常务副校长董奇、副校长孙玲,以及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的理事会成员、专家和观察员参加了管委会会议。

会议选举产生了管委会主席,聘请管委会成员,审议并通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章程与管委会议事规则,中心六年的中长期战略和中心主任的工作报告等。

今后六年,该中心将重点关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全民教育的质量,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和移民子女教育等,将重点集中在国际社会关注的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中的应用等领域;扩大中心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布点和网络建设,加强中心在“南-南合作”促进农村教育和农村发展中的纽带作用。中心还将有针对性地策划和组织面向非洲的培训,积极参与中国政府援建非洲百所学校的项目实施。

该中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在我国的二类国际中心,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唯一从事农村教育研究和培训的国际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1994年正式成立于中国河北保定。2008年6月,中心迁址到北京师范大学。

(本刊记者2009年2月25日)

韩国就业形势严峻年轻人到日本打工

受经济危机影响,韩国国内就业形势严峻。与此同时,日元对韩元汇率大幅上升,许多韩国年轻人为了赚钱和学习日语而申请就业签证到日本打工。由于韩国青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到日本赚钱的韩国青年正不断增加。

据日本大使馆透露,去年第四季度申请日本Working Holiday签证的人比前一季度增加了20%左右,达到2 600多人。由于韩国年轻人的打工需求增加,出现了很多帮助他们到日本打工的网站。日本大使馆从今年开始将去年之前仅为900人的Working Holiday批准名额增加到每个季度1 800人。

在日本,打工市场非常活跃,以打工维持生计的Freeter(自由Free和打工人员Arbeiter的合成词)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打工1个小时工资已经达到1 000日元。去年为100∶800的日元对韩元比价最近上涨到100∶1 500,因此,用韩元换算的工资增加了近1倍。有计算结果显示,只要每天工作6小时,做满1个月,就可以赚取近300万韩元。

韩国青年通常在日本便利店、快餐店、酒吧做厨房助手、物品运送、服务员的工作,一个人打2、3份工。受韩流热潮的影响,韩语私人家教的工作也非常受欢迎。

然而,如果在“就业寒流”中像逃亡一样离开韩国,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也有很多人在没有制定明确的目标和事前掌握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前往日本,并将赚来的钱都用于娱乐,结果还伸手向父母要钱。

(韩国《朝鮮日报》2009年2月9日)

美国研究发现:青少年看电视过多容易患抑郁症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青少年看电视时间过长,成年后更易患抑郁症。

美国匹茨堡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4 142名青少年进行了长达7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其中308人在7年后患有抑郁症,这些人在青少年时期看电视时间比其他人平均每天多22分钟。研究人员由此推算,青少年时期平均每天多看1小时电视,长大后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会增加约8%。

研究人员说,青少年看电视时间过长易患抑郁症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看电视会影响青少年参加有助于防止抑郁的课外和社交活动;二是青少年的大脑发育会因睡眠减少而受损;三是一些电视节目和广告会使青少年产生自卑、焦虑或恐惧等心态,而这些心态都与患抑郁症有关。

(新华网2009年2月8日)

英建议毕业生就业勿挑剔应积极积累工作经验

英国毕业生招聘联合会建议,今年高校毕业生择业时切勿因找不到好工作而待业,鼓励他们不要挑剔工作,要积极积累工作经验,应对经济不景气造成的招聘市场低迷。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由于银行业招聘新人数量下滑28%,今年毕业生总需求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4%左右。英国高校毕业生面临30年来最糟的就业市场。

英国毕业生招聘联合会负责人卡尔·吉利尔德建议,如果找不到好工作,就算去酒吧当招待也是不错的出路。他说:“雇主现在招人更加挑剔。如果你有工作经验,不论做过何种工作,你都可以获取一些技巧和关系,让你更出众。”

(新华社 2009年2月11日)

美国一位小学生发起并组织

为四川灾区孩子捐款

美国印第安纳州拉法叶市爱吉利亚小学三年级学生艾美,于2008年末在爱吉利亚小学发起并组织了一次为中国四川地震灾区孩子们捐款的活动。整个募捐活动持续了一个半月,爱吉利亚小学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献出了他们的爱心,捐款总额是281.72美元。

在日前美国普渡大学新春联欢会上,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王晓卫代表芝加哥总领馆接受了这笔捐款,并表达了对艾美的感谢,参加晚会的普渡大学中国留学生和学者也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艾美对中国人民的爱心。

艾美的中文教师王曼,来自湖南长沙,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派往爱吉利亚小学的汉语志愿者教师。艾美告诉王老师,她看见自己家里有一个空的大饮水罐,就非常希望能用这个空罐募集硬币捐给中国四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在校长与王老师的协助下,艾美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爱吉利亚小学是美国印第安纳州拉法叶市三大学区中唯一在中小学开设汉语的学校,现在学习汉语的学生大约有120人。除了汉语教学外,普渡大学孔子学院对该校的中文教学和举办与中国有关的文化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2月9日)

经济衰退趁机充电英国大学申请人数创纪录

经济衰退引发了大学申请的激烈角逐,申请今年9月入学的人数达到创纪录的46.5万,成人教育的申请人数也大幅增加。

教育界人士警告说,今年申请入学的人数增加了7.8%,学生们面临近年来最为激烈的竞争。

在去年12月申请截止之前,申请人数在最后时刻出现激增。有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希望利用高等教育来逃避经济衰退,并在就业市场复苏的时候具备更好的技能。根据大学申请服务机构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昨日公布的数据,24岁以上的申请人数增加了12.6%,20岁~24岁的申请人数增加了12.9%。

还有迹象表明,经济衰退正在影响人们的学位选择,并将造就新一代的经济学家和数学家。经济学学位的申请人数增加了15.7%,总数达到44 750人。数学和政治学的申请人数分别增加了10.4%和16.7%。更多的人为了在公共部门工作,申请了培训。申请护理和教育培训的人数分别增加了16.7%和10.7%。有人认为,人们在选择商业和贸易以外“更为安全”的职业。由于建筑业的萧条,建筑学位的申请人数下降了7.6%,而商业学位的申请人数却有所增加。

由于对特困生助学金开支的计算错误,英国政府被迫将扩招计划缩减了5 000人,因此,今年的入学竞争将更为激烈。创新、高教与技能部去年面临2亿英镑的资金缺口,因此决定缩减扩招计划以弥补资金缺口。英国的大学受到警告说,如果它们扩大招生以满足需求,那么可能面临处罚。

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的数据还显示,由于英镑贬值,欧盟内部其它国家的申请人数增加了14%,而欧盟以外的申请人数增加了9%。

(英国《卫报》2009年2月16日)

美国硅谷将诞生“奇点大学”

创新氛围浓厚的美国硅谷地区今年6月将诞生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學:“奇点大学”。它的宗旨是汇聚全球最优秀的年轻人才,采用跨学科教学方式,为应对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能源、健康和贫困等重大挑战培养未来领军人物。

奇点大学的校址将设在位于硅谷的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除美国宇航局外,谷歌公司等也参与了学校的筹建工作。

奇点大学将由未来学家库日韦尔担任校长,校名和办学理念都借鉴了库日韦尔的“技术奇点”思想。库日韦尔在2005年出版的《奇点临近》一书中提出,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以几何级数加速发展,人类的智能在未来几十年中将会大幅提高,人类未来命运也将发生根本性改观。他认为,只有融会贯通地运用高速发展的新技术,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医疗和贫困等问题。

科技企业家迪亚曼迪斯已被确认将出任奇点大学的副校长。迪亚曼迪斯说,奇点大学将在全球招收最聪明、最富激情的未来领袖。他指出,创业精神浓厚、风险资本和学术资源丰富的硅谷,是创立这样一所大学的理想之地。

奇点大学将于今年6月招收首批30名学生,明年计划将招生名额扩大到120名。学校将采用独特的9周教学制,虽然学制很短,但学费高达2.5万美元。在广泛征求诺贝尔奖得主等世界一流学者意见的基础上,该校计划设立未来学、网络和计算机、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纳米技术、医学和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能源、航天和自然科学、法律和伦理、金融等10个领域的课程。

学生入学后将在前3周学习上述10类课程,接下来3周每人选择一门课程进行深入学习,最后3周将完成某一具体项目。除研究生水平的9周制课程外,该校还计划开设针对企业高管、为期3天或10天的短期培训项目,以帮助企业高管们了解所在行业的前沿技术,培养前瞻性思维。

(美国《旧金山纪事报》2009年2月3日)

汉语教学将进入肯尼亚中小学

2009年2月3日,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与肯尼亚方面签署协议,决定在肯尼亚西部尼安萨省基苏木市开设一个中小学汉语教学点。

当天,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张明代表国家汉办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基苏木选区国会议员艾哈迈德在有关协议上签字。根据协议,国家汉办将派出2名汉语教师,在基苏木中小学汉语教学点教授汉语,但教学点具体设在哪一所学校现在还未确定。

艾哈迈德说,当地学生得知将有中国教师前来教授汉语都十分激动,当地学校也都表示十分期待汉语教学点能设在他们校内。

随着中国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汉语在肯尼亚也越来越受关注。目前,肯尼亚已经有包括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在内的3个汉语教学机构,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汉语教学机构都是在大学层面,而基苏木教学点启动后,汉语教学将被首次纳入到当地中小学教育体系中。

(新华网2009年2月3日)

研究表明:多参加户外活动可降低孩子患近视风险

美国日前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多参加户外活动和少看电视可减少孩子患近视的风险。

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新英格兰眼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把191个平均年龄在13.3岁的孩子作为研究对象,跟踪调查他们每天参加户外活动、阅读、玩电脑和看电视的时间,并每年定期检查孩子的视力。

研究发现,患近视的孩子每周参加户外活动的平均时间为8.3小时,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12.5小时,而没有患近视的孩子每周参加户外活动的平均时间为12.6小时,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8.4小时。

最新一期的《眼睛与视力科学》杂志报道说,参加户外活动可以使孩子多看远处事物,这有助于阻止近视的形成;此外,户外阳光可使孩子瞳孔收缩,加大眼睛的聚焦力,看到的事物更清晰,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的效果。

虽然目前尚不能确定孩子近视率高与户外活动过少有必然的联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多参加户外活动可帮助正在成长中的孩子预防近视,尽管这些户外活动并不一定是体育运动。

(新华网2009年2月2日)

罗马尼亚76岁老叟终圆大学梦与孙子比学习

76岁的米尔恰·维济蒂乌是罗马尼亚东部加拉茨市多瑙河大学的一年级学生,他用行动向世人证明,学习没有年龄之分,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维济蒂乌是加拉茨以北340多公里的博托沙尼市居民,早年从技校毕业后,在当地公路和森林局当了一辈子会计,“读大学”一直是他的梦想。尽管退休已20年,维济蒂乌始终未放弃圆梦计划。功夫不负有心人。维济蒂乌不久前终于考上了加拉茨多瑙河大学法律系,成为这个城市最年长的大学生。

维济蒂乌说:“法律是一门美妙又有趣的学科。入学考试的确很难,但我还是通过了考试。”他说,因为周围都是年轻同学,感到自己也年轻了许多。

维济蒂乌有两个孙子,分别在布加勒斯特和雅西上大学。不愿服老的维济蒂乌还要跟两个孙子比赛学习成绩。

加拉茨多瑙河大学教务中心主任杰奥尔杰塔·克雷楚认为,维济蒂乌敢于挑战年龄,用非凡勇气和努力来实现梦想,为年轻大学生树立了良好榜样。他说:“我为维济蒂乌感到高兴,希望他大学毕业后考研究生。”

(罗通社2009年2月15日)

2009年澳大利亚文学周3月开幕

今年3月,几位澳大利亚知名及获奖作家将来中国参加2009年澳大利亚文学周。这是继2008年首届澳大利亚文学周成功举行后的第二次活动。

2009年澳大利亚文学周将于3月16~20日举行,将展示多种风格各异的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作品,同时集中展现身份认同、多元化和自我发现历程这几个主题。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芮捷锐博士提及本次文学周时说:“我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向中国读者介绍最优秀的澳大利亚当代文学。我们有一批具有极高天赋的澳大利亚作家。他们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着独到,并且经常是非常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看法。”

此次活动将继续发扬上届澳大利亚文学周的成功经验,发展和加强澳中文学和出版界的联系。

此次活动将提高中国人对澳大利亚文学日益浓厚的兴趣。近年来,有许多澳大利亚不同流派作家的作品被翻译介绍到中国,其中包括获普利策奖小说家杰拉尔丁·布鲁克斯、2008澳大利亚文学周参与作家尼古拉斯·乔斯和2009澳大利亚文学周参与作家玛拉·穆斯塔芬。

大冬会 篇4

一、现阶段我国冰雪体育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体育经济”, 即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的结合, 体育产业化是体育经济政策的核心。我国冰雪运动在1996年前基本上是靠政府拨款来支持的, 一直不能称之为产业经济。在1996年后我国开始举办综合性冰雪体育赛会后逐步形成我国的冰雪体育经济。但是冰雪体育经济发展仍有不足, 具体表现如下:

1. 冰雪体育发展不均衡。

黑龙江省冰雪体育经济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黑龙江省各地的冰雪场地迅速扩张, 但是发展不均衡。亚布力、二龙山等档次较高的滑雪场软、硬件均很完善, 但是档次较低的场地也较多, 设备不足、老旧且环境条件较差。

2. 缺乏文化含量, 亟待加强品牌概念。

黑龙江省的冰雪运动开展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但是由于利益驱动, 一些冰雪场地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对于文化内涵, 包括服务、休闲、餐饮、生态、历史、冰雪、宗教、民俗、商业等文化不加以注重。例如某知名雪场不注重餐饮文化, 在雪场周边没有较好的餐厅, 普通饮食却比其他地方贵3倍~5倍, 这种做法虽短期内会产生一定经济利益, 但是长此以往政府花大力气宣传的冰雪产业品牌将不复存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加强管理, 严格处理损害冰雪运动产业的行为, 塑造品牌、树立良好形象。

3. 管理需更加规范, 产业布局现仍较分散。

现阶段黑龙江省的冰雪运动产业仍存在重复开发, 资源闲置的问题。只有彻底贯彻省政府集约管理策略, 将省内各区域的冰雪体育作为整体, 实现“一区四线”的产业布局, 对不符合要求的冰雪场地改造或合并, 使冰雪运动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二、大冬会对黑龙江省冰雪体育经济的影响

1. 增加影响力, 展示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

黑龙江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运动资源优势, 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 大冬会无疑是向世界展示黑龙江省优厚条件的绝好的机会。它将拓展和吸引来自国内外的冰雪体育运动爱好者。黑龙江省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外竞争, 要在竞争中取胜, 必须抓住大冬会这难得的机遇, 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树立良好的形象, 将潜在的冰雪体育爱好者培养成黑龙江省的主要客源。

2. 促使冰雪运动场地及设施完善。

大冬会的举办使黑龙江省在冰雪运动场地及设施上日益完善, 已逐步与国际接轨, 形成靠资源优势打响品牌的黑龙江省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道路。

3. 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开展, 为冰雪运动培养后备人才及爱

好者。随着大众冰雪运动的普及, 黑龙江省自然条件优越, 所以开展较早, 部分中小学、大学有专门的冰场, 另有少数体育学院及政府、个人建设了滑雪场, 培养出大批冰雪项目的人才, 为普及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奠定了物质和人才的基础。大冬会的召开扩大了冰雪运动影响, 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冰雪运动, 同时也为国家输送了更多优秀后备人才, 为冰雪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 提高我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

虽然我国冰雪运动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自杨扬在1 9届冬奥会摘得首金后, 2 0届冬奥会上韩晓鹏又夺得雪上项目的首金。这些成绩的取得使国家进一步认识到开展冰雪体育的重要意义, 加大了对冰雪竞技运动各个项目人才的选拨及培养, 加快了我国冰雪竞技运动的开展, 使我国冰雪竞技的水平在逐步提高。

5. 增强了冰雪文化底蕴。

大冬会可以弘扬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通过对冰雪文化的深入宣传, 使更多的人关注冰雪文化, 提升其内涵, 使其成为促进黑龙江省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桥梁。使冰雪文化形成规模, 建成品牌。

6. 拓展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及大冬会的召开, 吸引国内外的资金的投入, 带动旅游产业规模化壮大, 餐饮和购物等相关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三、对黑龙江省冰雪体育经济的几点建议

1. 迅速形成完整的冰雪运动经济体系,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及恶性竞争。把黑龙江省的冰雪运动经济体系做大、做强。

2. 加强冰雪文化的建设, 对于已有的文化, 进行深入分析、合理规划, 形成规模, 使之成为文化品牌。

3. 进一步普及冰雪运动, 引导大众体育需求, 扩大需求, 培养

对冰雪项目的爱好和兴趣, 提高对冰雪体育旅游的需求, 开发体育旅游的本地市场。

4. 对于冰雪场地周边的配套设施进一步进行改造, 例如服务、休闲、餐饮、民俗等配套文化及环境的改善。

四、结论

大冬会给黑龙江省的冰雪体育经济的积极影响非常明显, 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大冬会这一良好契机, 以冰雪体育经济带动其他产业同步发展, 为振兴黑龙江省经济做出贡献。

摘要:24届大冬会为黑龙江省冰雪体育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冰雪体育经济已成为体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论述了大冬会对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消费的影响和意义。我们要以大冬会为契机, 充分利用大冬会效应, 推动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消费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冬会,冰雪体育,经济

参考文献

[1]蒋凯施抗美王羽:举办亚冬会对长春市体育经济的影响[J].冰雪运动, 2007 (2) :76~78

[2]张晓飞:我国北方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浅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3 (1) :28~33

[3]蒋强王平:举办大冬会对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J].冰雪运动, 2008, 30 (1) :48~50

大冬会 篇5

2013年11月28日上午,第26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成立暨动员大会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召开。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常务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杨立国,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任洪国,哈尔滨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朱志强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以及在哈尔滨集训的部分运动队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本届大冬会将于2013年12月11日至21日在意大利特伦蒂诺举行,将设12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项目。本次组建的中国代表团包括代表团官员、教练员、运动员、队医、翻译、裁判员等共计130人。来自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延边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共8所高校的59名运动员将参加花样滑冰、短道速度滑冰、速度滑冰、冰壶、越野滑雪、单板滑雪等6个大项和39个小项的比赛。

杨立国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鼓励大学生积极备战,在国际赛场上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展现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提出了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等赛场礼仪要求,并着重强调了代表团在反兴奋剂、团组安全等方面的严格要求。

大冬会 篇6

一、黑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用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和经济部门的总和, 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体育产业的定义不同。大多数学者认为体育产业就是体育服务业, 它主要包括: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中介业、体育博彩业、体育旅游业、体育保险业、体育媒体业等。由于体育产业在黑龙江省还是一个发展很不完善的行业, 其市场化程度进展比较缓慢, 发展中也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黑龙江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却是极其巨大的。

(一) 黑龙江省健身娱乐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 黑龙江省的体育健身娱乐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滑雪为主, 滑冰为辅的体育健身娱乐业服务体系。一大批滑雪场、雪道、冰雪娱乐设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服务设施相继建立起来, 并在逐步完善。已形成了以亚布力、二龙山、吉华等大中型滑雪场, 黑龙江省冰上项目管理中心、哈尔滨市冰上项目管理中心、齐齐哈尔市冰上项目管理中心等所管理的室内滑冰馆为主体, 以及数以百计的中小型旅游滑雪场地、室外人工滑冰场和天然滑冰场等为补充的格局。为各类体育冰雪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健身娱乐场所。

(二) 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业发展现状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二大旅游客源国。冰雪体育旅游虽然发展时间较短, 但它却是旅游业中发展最迅速、增长最快的项目之一。黑龙江的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据黑龙江省假日办初步统计, 2007年春节期间, 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8012万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1616亿元人民币, 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11%和1515%。接待入境旅游者12946人次, 旅游创汇50318万美元, 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12%和1814%。

二、大冬会的举办对黑龙江省体育产业影响

(一) 对黑龙江省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影响

举办世界大冬会和举办冬奥会一样, 对比赛场地设施有着严格的要求, 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道路交通、通讯设施、商服接待等都有着相应的要求标准。大量的实践证明, 承办大型运动会对举办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能促进体育设施建设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并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复合型产业, 同时还可以为今后举办更高层次的比赛, 积累丰富的经验。大冬会建设的区域性观念, 大冬会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绿色大冬会, 创建一个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冬会;保证举办地生活质量, 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与区域特色包括文化、历史、景观协调发展, 重视赛后场馆的开发、利用。大冬会场馆建设的发展趋势, 为哈尔滨大冬会场馆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 对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业的影响

大冬会对体育服务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体育旅游业的影响。大冬会在哈尔滨的举办, 将为哈尔滨加速旅游业和体育业的发展及旅游与体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大冬会不仅仅是体育盛会, 而且是持续长久的发展机会, 其具有的新闻性和国际性必将极大地提升哈尔滨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知名度。举办大冬会将对哈尔滨的旅游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引发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旅游效应。

众所周知, 大冬会举办期间, 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直接参赛者和间接旅游者使入境旅游者特别是欧美游客大量增加, 将改变日、韩、俄的单一格局。优化旅游客源结构, 会改变周边市场的入境游客结构。因此, 大冬会的举办会对哈尔滨城市旅游市场客源结构产生优化效应, 会提高旅游产业的效益, 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冬会 篇7

周密策划传达权威性声音

抓好典型报道策划, 是报纸多出精品的一种有效途径。新闻报道策划搞得好, 版面就活, 精品就多, “热点”就能做“热”, 报纸就能吸引读者。除了配合省委省政府和大冬会组委会相关活动报道, 在组委会没有任何规定动作, 甚至大多新闻材料秘而不宣的困境下, 主动创新, 策划先行, 就成了纸媒体胜出的关键。于是, 我们把笔墨重点放在大冬会对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对惠及民生必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3900万龙江人及大学生热情参与, 全社会形成空前热盼大冬会氛围以及大冬会场馆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窗口”单位优化服务等方面, 得到广大读者和组委会领导认可。从2008年12月2日起每天推出大冬会专刊, 距大冬会召开倒计时100天推出100天特刊, 策划、开辟深度报道专栏《关注大冬会》、言论专栏”大冬会面面观”、”场馆建设进行时”等, 这些栏目一经问世, 即受到读者广泛关注, 极大地激发全省人民的参与热情, 在全社会营造了空前热烈的”大冬会”氛围。“大冬会”开幕前, 日报亮出”大学生大联欢大快乐大未来”的大冬会理念, 将每天一块的专刊, 前移、全彩, 增至两块。先后重磅推出”开幕式探秘、观赛指南、媒体厉兵秣马”等大冬会主题特刊版。其中, 历史上最大的大冬会主新闻中心, 成了省报独家的报料。在家门口比赛、品品龙江菜, 外援掌勺的主运动员村、自带火车的亚布力滑雪场等被国内网站、媒体争相转载。

进入阵地早打有准备之战

黑龙江日报在“大冬会”报道中提出举全集团之力, 集团领导前瞻决策, 指挥若定, 堪称”战役”制胜之前提, 早在2003年申办成功前后, 黑龙江日报即开始大量介入报道, 随着筹备工作不断深入, 配合报道一发不可收。编委会倡导正确舆论导向, 策划先行, 强化主题, 贴近实际, 版式创新。当遇有大冬会重要时段报道时, 编委会即将版次前移, 宁肯推迟别的版面, 也要力保大冬会的版面出版。打有准备之战, 强化专栏、专版策划, 增强报纸吸引力和可读性也是黑龙江日报报道“大冬会”的最大特点之一。强化专栏、专版编辑策划, 使版面风格独具, 图文并茂, 版式美观大方, 吸引读者, 同时也使新闻报道有了深度和张力, 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大冬会”报道中有相当数量的稿件成为网站转载的重点;相当数量的稿件在时间上走在了同行们的前面, 而专业的论述更是让读者让同行们惊叹不已。例如, 黑龙江日报刊发的重头文章———中国军团力争金牌总数前3名、我省选手人数占中国代表团56%, 中国军团将坐上头把金交椅, 开幕式演出突出一个”小巧”等等。“大冬会”开幕当天, 黑龙江日报推出极具冲击力的全彩4个主题特刊版, 省电视台新闻频道还跟踪进行了出版全过程的现场采访录制。

组织有序编采人员竞显其能

事实证明, 光有良好的策划力没有较强的执行力, 难以保证采编和出版的顺利进行。在整个“大冬会”报道中, 黑龙江日报始终坚持由总编辑挂帅, 副总编辑、编委靠前指挥, 并抽调文体中心、摄影中心全体及编辑部其他部门精兵强将, 组成最强阵容, 定期为团队进行体育采访技巧培训, 还更新优化了采访辅助手段。在版面内容策划上, 赛会前期突出筹备专项的深度报道, 如申办过程、基础设施建设、场馆建设、志愿者选拔等, 瓣开揉碎, 无所不涉, 让读者看后即对赛会筹备有个全方位的把握;赛会开幕当天避开报纸出版时间的劣势, 独家策划了倒计时24小时”让我们看看冰城笑脸”报道, 在12个时段中选择12个重要场所, 撒出记者, 即时记录下每一历史时段不同人群热盼大冬会的珍贵片断;赛会开幕后分“大冬要闻”、“冰上赛场”、“雪上赛场”、“赛会指南”四个主题出版全彩专刊, 内容体现主流媒体体育报道的权威性、专业性、独特性。其中, ”赛事分析”栏目办成了其它媒体竞相效仿、转发的权威栏目。”大冬会高端访谈”、”金牌背后的故事”, ”大冬会絮语”, “记者日记”等专栏的文章视角独特、有深度, 提升了体育报道的品位。此外, 通过与黑龙江新闻网的报网互动, 首次实现了重大体育赛会的即时报道, 文字视频互动, 为黑龙江日报从报纸编辑部向内容编辑部过渡, 做了有益尝试。

大冬会 篇8

1 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保障能力评估

组织省、市专家对哈尔滨市近十年来传染病流行情况、疾病控制人员能力水平、重点传染病防控基础能力、实验室设备、物资储备、经费保障以及对赛场中心区域进行现场踏查获取的现场数据进行评估,明确大冬会期间疾病控制保障工作方向。

2 进行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确定防控重点和策略[2]

依据本地区历年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特点和参赛国家疫情动态以及参赛国家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首轮评估由专家库随机抽取10名专家,依据经验判定可能涉及的病种。根据各病种的得分情况,确定评估范围为31种传染病以及生物恐怖事件。其中,动物源性疾病7种:鼠疫、布鲁氏杆菌病、炭疽、肾综合征出血热、人狂犬病、登革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肠道传染病5种: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脊灰、手足口病;呼吸道传染病11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感冒、军团菌病、猩红热、白喉、麻疹、流脑、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接触性传染病4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艾滋病、淋病、梅毒;输入性传染病4种:埃博拉出血热、黄热病、西尼罗热、基孔肯雅热。

第二轮评估由专家组从传染病流行的3个基本环节和影响传染病流行自然因素、社会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6个方面综合考虑传染病重大疫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所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分析结果采用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标准方法(AS/NZS 4360︰1999)-风险分析矩阵法确定风险级别。结果为E的极严重风险疾病4种:分别为鼠疫、生物恐怖事件、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结果为H的高危险度风险疾病18种:分别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霍乱、埃博拉出血热、人狂犬病、脊灰、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布鲁氏菌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猩红热、军团菌病、梅毒、淋病、腮腺炎、风疹、水痘、手足口病;结果为M的中等危险度风险疾病8种:分别为白喉、炭疽、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西尼罗热、基孔肯雅热、甲肝、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结果为L的低危险度风险疾病2种:分别为登革热、黄热病。

3 明确工作目标,全面提升技术储备水平

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保障能力评估、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并完善了《第24届世界大冬会疾病控制保障工作方案》,编写了《驻会疾控工作站(点)工作指引》、《驻会医疗单位传染病巡诊工作职责及流程》和《哈尔滨市各级疾控中心大冬会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指引》。制定了重点传染病、消毒、病媒生物控制等22个专项技术方案。

为确保重、特大事件的应急检测和控制能力,聘请国家CDC传染病所、病毒所、环境所和不明原因疾病专家做技术顾问,并为大冬会卫生防病检测及突发事件应急检测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全面提升了疾病控制保障技术储备水准和疾控保障水平。

4 建立传染病防控各相关部门联防联控机制

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与检疫、民航、铁路、畜牧、旅游、交通等机构建立了通报机制和联动机制。建立了工作反馈制度和重大事项会商制度。

5 完善应急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投入专项资金编制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指挥系统,建立了应急指挥平台,重新修订并编写了综合预案、专项预案30个。与省经贸委建立了物资储备机制,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试剂、疫苗等储备机制。完善了市级应急储备物资,下发了区县疾控机构应急装备标准,采购了应急及常规检测设备、器材及试剂,能够开展病原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理化、虫媒、毒理等520项卫生检验检测工作。建立了市、区(市)、点三级应急联动机制,全市108支应急小分队统一协调和指挥,7支应急小分队在大冬会期间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

6 点面结合,开展赛场中心区域和外围传染病防控工作

6.1 赛场中心区域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6.1.1 确定疾控工作站点和工作流程

开赛前确定了6个疾病控制工作站(点)和装备标准,制定了《驻会疾控工作站(点)工作指引》、《驻会医疗单位传染病巡诊工作职责及流程》和《哈尔滨市各级疾控中心大冬会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指引》,对驻会疾病控制人员进行了两次集训。驻会疾控人员提前1周入驻工作站(点)。

6.1.2 开展赛区病媒生物监测控制工作,消除病媒生物对赛会影响

赛前对接待单位和比赛场馆进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通过监测结果分析,提出了亚布力和帽儿山接待大冬会宾馆及场馆需要开展灭鼠、灭蝇、灭蟑螂以及除瓢虫工作;市区驻会单位和冰上比赛场馆以开展灭鼠、灭蟑螂工作为主的措施及建议,为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提供了依据。通过杀灭前后对比,鼠密度、蟑螂密度均明显下降。

6.1.3 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

针对参会目标人群,选择敏感度高的发热、咳嗽、皮疹、黄疸、腹泻等典型症状特征[3],通过巡诊和医疗点监测,及时发现具有可疑传染病症状的病例,为及时排除疑似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奠定基础。

开展症状监测提高了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和信息捕捉敏锐性。赛会期间6个疾控点和37个驻会医疗点共进行传染病症状监测156 972例次,发现具有监测症状的病例164例。其中,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112例,急性胃肠炎35例,胃肠功能紊乱7例,急性扁桃体炎3例,过敏性皮炎2例,肺炎1例,胃肠感冒1例,阑尾炎1例,荨麻疹1例,脑震荡1例,无疑似传染病病例。经连续追踪观察,病例全部痊愈。

6.1.4 定点医疗机构的指定和转诊流程

6.1.5 开展目标人群流感疫苗接种

根据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结果,流行性感冒风险指数评分为H56,属高危险度风险。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哈尔滨市流感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11月份开始逐渐升高,12月及次年的1、2月份流行的强度为最高。大冬会召开的时间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病原学监测结果提示,流行的毒株由前几年以A1为主,转变为去年和今春(2009年)以B株及A3为主,因此,人群的抗体水平将会很低,增加了感染和传播的风险。因此,建议政府拨出专项经费,为大冬会工作人员、志愿者近4 000人免费接种了流感疫苗。

6.2 外围区域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6.2.1 加强疫情搜索,及时掌握疫情变化趋势

建立日搜索、周搜索国内外相关信息资料制度,全市启动了疫情自动预警系统(单病种预警和时间预警),并自赛前两周起,全市开始零报告和日分析,提高疫情的敏感性、及时性。开展了对国内外传染病及参赛国疫情动态的搜索工作,提高监测预警的敏感性。

6.2.2 加强定点医疗机构消毒监测,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

对定点医院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如:供应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处置室、内镜室、口腔科等进行了高压灭菌器、空气、无菌器械、物体表面、医护手、使用中的消毒剂、污水等样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确保消毒质量,严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6.2.3 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不明原因疾病监测

为加强生物恐怖事件监测敏感性,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现不能做出传染病明确诊断的不明原因疾病及以下症候群((1)伴有发热的呼吸道感染;(2)血样腹泻;(3)胃肠炎;(4)伴有皮疹的发热性疾病;(5)脑膜炎;(6)脑炎;(7)不明原因的急性脑病精神错乱;(8)疑似病毒性肝炎;(9)疑似食物中毒的综合征;(10)有发热的淋巴腺炎)有明显增多趋势时,要立即向所在地疾控中心进行报告。

6.2.4 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及防控工作督导,确保全市传染病疫情平稳

赛前半年至比赛期间,在全市范围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主动搜索,增加了流感监测点,在高发乡镇开展出血热疫苗免费预防接种,以建立有效免疫屏障,降低出血热发病水平。同时加大了免疫相关疾病监测和处置力度,确保散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为迎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胜利召开,做好全市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对全市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了几轮督导,为实现大冬会期间全市疫情平稳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6.2.5 加强公共卫生监测,为防控食源性、水源性疾患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赛前及赛会期间重点加强了赛场、接待单位的空气、用品用具、水质监测、餐具消毒效果等公共卫生监测工作。公共场所共监测接待宾馆及体育场馆40家,共监测样品677份2 416项次。其中监测空气质量776项次;监测茶具168份336项次;监测床上用品用具及三盆445份885项次;监测集中空调两家20项次。开展饮用水卫生监测,共监测样品110份1 821项次。监测接待宾馆30家,共检测餐具94份188项次,为防控食源性、水源性疾患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6.3 强化各层面培训,增强整体防控能力

6.3.1 应急培训演练

为交流应急处置经验,提高疾控人员应急处置的实践技能,赛前疾控机构和组委会分别主办了人感染禽流感和不明原因疾病的模拟演练,对主要步骤及技术要点进行了示范,从疫情接报、个人防护、现场流调、采取的措施和洗消等方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范处置做了全面的演示。

6.3.2 强化医疗机构和驻会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输入性疾病的诊断能力

根据大冬会疾病控制工作需要,开展了检测中心检验人员、驻会疾控人员、驻会医务人员和疫情监测报告人员等6项培训。编印了《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驻会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培训教材》和《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卫生防病检测人员培训讲义》。

6.3.3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人群传染病防治意识

针对大冬会期间大量人群的涌入以及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特点,根据《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期间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群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识别与评价》结果,哈尔滨市疾控中心组织专业人员编写、设计、印制了针对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国外参赛团队的中文系列宣传折页(3种)、英文宣传折页和温馨提示卡共计7.6万份。同时为做好社会层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开辟了媒体健康教育阵地,在黑龙江交通广播电台早8:05-8:10最佳黄金时段广告中,开展为期20天的健康知识宣传,增强人们的卫生防病知识。同时,组织人员按临床综合征划分的疾病特征,围绕无特征性皮疹的全身发热性疾病、发热性皮疹、出血热、发热性淋巴腺病、神经系统疾病和黄疸、发热性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非发热性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六个方面内容,编辑制作了以症状咨询为主的语音咨询系统,开通了85985555自动语音咨询服务系统和人工咨询服务,面向社会提供关于传染病、中毒等方面知识的自动语音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涛,畅青霞,郭春晖.第26~28届奥运会的传染病防控经验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25(1):3-4.

[2]庞星火,刘秀颖,高婷,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J].首都公共卫生,2009,3(2):52-58.

[3]任静,黄建始,马少俊,等.症状监测及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1):56-58.

[4]陈开红,陶丽丽,呼冬鸣,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医疗保障模式探讨——朝阳奥运数字化急救医疗保障模式[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0):949-95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大冬会】相关文章:

上一篇: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下一篇:指标量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