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隐喻

2024-06-27

心理隐喻(精选十篇)

心理隐喻 篇1

关键词:儿歌,隐喻,儿童认知心理

儿歌是供婴幼儿听、赏、念、唱的歌谣。它们或滋生于民间文学的土壤, 口耳相授, 代代相传, 或由成人专门创作。在语言上, 儿歌浅显易懂, 极富节奏感, 易读、易记、易唱。在内容上极为贴近儿童的生活, 所塑造的形象具体、鲜明、生动、有趣。儿歌符合低幼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层次、欣赏趣味和语言能力。作为幼儿最早接触、最易吸收的一种文学样式, 儿歌具有审美、认知、娱乐、教育等多种价值和功能, 内涵十分丰富, 可供思考与研究的东西很多, 本文将重点考察儿歌中的隐喻。

1. 隐喻认知观

隐喻曾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单纯的修辞手法, 多出现于诗歌等文学作品中。对隐喻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文学、文体学、修辞学。然而, 上世纪70年代开始, 以雷柯夫和约翰逊为代表的一批语言学家、哲学家提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认知隐喻观”。在他们的理论框架中, 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 人的思维本质上是隐喻的。语言、认知和隐喻三者密不可分。胡壮麟 (1994, p55) 对三者的关系概括如下:

换句话说, 我们用隐喻的思维认识世界, 而我们世代传承的语言中所蕴含的大量隐喻, 也在不断构建我们的思考方式。对于儿童来说, 儿歌是能够听懂的语言, 我们可以通过儿歌中的隐喻窥探儿童内在的思维模式。儿歌也是儿童最早被灌输的语言, 而伴随着语言而来的隐喻也在构建着他们的认知。从隐喻的角度来考察儿歌, 具有很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雷柯夫和约翰逊 (1980, p5) 把隐喻定义为“用一个事物理解另一事物”, “理解”即“认知”, 指明了隐喻的功能。“一个事物”是已知的、先存的和具体的事物;“另一事物”为理解的对象。认知隐喻理论提出了著名的结构投射说, 雷柯夫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始源域投射到一个不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 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有一系列本体的或认识上的对应关系。这种映射不是随意的, 它是基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切身体验, 例如, 人们理解隐喻“快乐使人积极向上”和“忧伤使人情绪低落”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下落或跌落的行为动作往往伴随着身体的不舒服、疼痛及精神上的压抑、受挫, 而上升的行为则与良好的身体状态, 一些积极的行为, 以及较好的精神状态相关。

雷柯夫和约翰逊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是指用一类表示空间方位的概念系统 (如上下、内外、前后等) 来映射另一类概念系统, 如快乐是上, 悲伤是下。本体隐喻是指用具体的实物来映射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和观念等, 如思维是实体。本体隐喻又可分为实体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隐喻三类。结构隐喻是指用定义明确、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的概念来映射定义模糊、结构不完善、条理欠缺的概念, 如人生是旅行。

本文将从认知的隐喻观考察儿歌中隐喻的特点及其成因。所用语料主要来自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经典童谣100》和《新童谣100》两本书, 共200首儿歌。其中既包括一些百年来家喻户晓、代代相传的民间经典, 又精选了许多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优美童谣, 比较有代表性。

2. 儿歌中隐喻的特点及原因

2.1 隐喻在儿歌中普遍存在

对《经典童谣100》和《新童谣100》两本书共200首儿歌进行统计, 发现134首使用了隐喻, 为数过半。可见无论是群众的自发创作, 还是有确定作者的文学作品, 都在有意或无意地使用大量隐喻。我们可以从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心理探究其原因。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儿童认知的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 即感觉运动阶段 (婴儿期或从出生到2岁) 、前运算阶段 (2岁至7岁) 、具体运算阶段 (7至11岁) 、形式运算阶段 (11岁至成年期) 。在这些不同的阶段, 儿童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本文主要涉及前两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在感觉运动阶段, 婴幼儿除了本身所能感知的东西外, 对世界是一无所知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 到一岁半时, 慢慢形成了永恒性客体知识, 就是儿童开始有了事物的表象或概念, 开始认识理解他们所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东西。儿童在两岁末时开始不再仅仅进行感觉运动方面的活动, 如爬行、吸吮等, 而是开始想象活动:从空杯里倒水给娃娃喝, 一张纸可以变成被子给睡着的娃娃盖上。这样, 儿童就能在头脑之中再现事物进行思考, 各种形象能在头脑中被把握, 儿童不再直接跟环境打交道, 而是通过环境的心理表象, 与之作用。这种想象能力为儿歌中的隐喻的使用提供了可能性。这时候的儿童能够理解儿歌, 并对儿歌所描述的世界十分感兴趣。可以说, 这一阶段的儿歌是符合儿童的想象心理的, 也可以利用这一心理向儿童引介新鲜的东西。但是, 婴幼儿最熟悉、最容易理解的还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 完全脱离他们日常生活的描述不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于是他们自己创造的儿歌或成人给他们写的儿歌只有迁就他们思维发展的特点, 用他们熟悉的已知事物来介绍他们不熟悉的事物。这样, 儿歌中就不得不使用大量的隐喻, 这是儿歌中隐喻使用的必然性。以下面两首儿歌为例:

(1) 画银线

蜗牛蜗牛记性差, 出门忘记家在哪。

一边爬, 一边画, 画根银线好回家。

(2) 斑马

小斑马, 上学校, 黑白铅笔买两套。

老师叫它画图画, 它在身上画道道。

这两首儿歌中, “出门”, “回家”, “找不到回家的路”, “上学”, “画画”, “老师”, 这些是儿童比较熟知的具体的概念和场景。而蜗牛分泌黏液的现象, 斑马身上条纹的成因, 是儿童理解起来有难度的东西, 带有科普的意味。儿歌 (1) 把蜗牛比喻成一个记性差, 经常忘记回家的路的小孩, 用以解释蜗牛为什么会分泌黏液。用“银线”这类简单的形象代指一些比较专业晦涩的词汇, 使得儿歌既有知识性, 又充满童趣, 最重要的是, 它能够为幼儿所接受。儿歌 (2) 则把小斑马比喻成一个顽皮的、不听老师话的小孩, 而喜欢在身上乱画是很多小孩都有的特点, 所以小孩能够很简单地理解儿歌的意思。

2.2 儿歌隐喻类型单一

如前所述, 儿歌中大量存在隐喻, 但是类型却比较单一, 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是拟人隐喻。按前所述的雷柯夫和约翰逊对概念隐喻的分类, 拟人隐喻属于本体隐喻之一。人是始源域, 世间万事万物, 包括抽象的事件、活动、观念等是目标域, 始源域中许多人的特质, 比如有行动力、有思想、有感情、会说话等都投射到目标域中, 使万物人格化。比如:

(3) 香蕉

兄弟几个真和气, 总是并肩坐一起。

小时喜爱绿装束, 老来都穿黄色衣。

(4) 睡午觉

小朋友, 睡午觉, 幼儿园里静悄悄。

小花猫, 懂礼貌, 不吵不叫也不闹,

走起路来轻又轻, 进屋谁也不知道。

儿歌 (3) 和 (4) 中, 植物香蕉和动物小花猫都被赋予了人的特性, 它们有行动力———“并肩坐”, “吵闹”, 有感情———“喜爱”, 有思想———“懂礼貌”, 甚至也有人际关系———“真和气”。这样的例子在儿歌中不胜枚举。儿歌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让不会说话、不会动、不会思考的事物都行动起来, 具有了人的个性。这种情形不仅出现在儿歌中, 而且出现在童话、歌曲、儿童剧等几乎一切儿童文学作品中。

这种现象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皮亚杰指出, 处在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 也就是说他们总是从自身的观点出发去考虑每一件事情, 会把一些无形的东西看做“半有形的实体”。这个时期的儿童还没有将现实和幻想完全区分开来, 我们看到他们会和一些无生命的物体进行对话, 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儿童这种分不清哪些东西是有生命的, 哪些是无生命的, 把有生命物体的特征加到无生命体上的倾向被称为万物有灵。这种泛灵的色彩使得儿歌充满孩童纯真的感情和丰富奇妙的想象, 完美地表现了孩子眼中的现实世界和心中的幻想世界。同时, 也使得拟人隐喻充斥每一首儿歌。

当然, 儿歌中其他类型的隐喻较少, 与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相关。比如, 处在感觉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或本身没有空间方位的概念, 或对这些概念认识不完全、不准确, 方位隐喻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由于幼儿对于世界缺乏足够的认识, 他们很自然地把最熟悉的东西———人自身作为始源域向目标域映射。

2.3 儿歌隐喻语法结构简单

“根据隐喻的句法构成特点, 可以把隐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名词型隐喻、动词型隐喻、形容词型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 (束定芳, 2000, p55) 儿歌中的隐喻以名词性隐喻与动词性隐喻居多, 偶有形容词性隐喻, 副词隐喻与介词隐喻几乎没有。

名词性隐喻就是由名词构成的隐喻, 在隐喻中最常见, 它是以某种相似性为基础, 直接将一事物 (本体) 说成另一事物 (喻体) , 通常不用比喻词。名词型隐喻是儿歌中最为常见的一类隐喻。如:

(5) 石榴

胖娃娃, 最爱笑,

笑红身子笑破嘴, 笑的满嘴红玛瑙。

(6) 蚕宝宝

蚕宝宝, 真稀奇,

小时像蚂蚁, 大了穿白衣。

(7) 蚕豆

绿被面, 白被里, 睡着几个小宝宝。

头戴月牙帽, 身上穿绿袍, 同住同睡不吵闹。

儿歌 (5) 、 (6) 、 (7) 中的“胖娃娃”、“蚕宝宝”、“绿被面”, “白被里”、“小宝宝”、“月牙帽”等都是名词性隐喻。

动词型隐喻是指话语中使用的动词与逻辑上的主语或宾语在语义上构成矛盾冲突, 导致动词词义的转变, 从而形成的隐喻。如:

(8) 摘花

草地上, 花儿红, 一朵朵, 笑盈盈。

(9) 雨来了

雨来了, 快回家!

小蜗牛, 说不怕, 我把房子背来啦!

(10) 牵牛花

牵牛花, 往上爬, 爬到屋顶吹喇叭。

儿歌 (8) 、 (9) 、 (10) 中“笑盈盈”、“说不怕”、“往上爬”、“吹喇叭”等动词均与逻辑主语冲突, 均为动词性隐喻。

儿歌中的隐喻大多数是名词性隐喻和动词性隐喻, 其语法结构趋于简单。这首先与儿歌本身句法结构简单有关。由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局限性, 儿歌多使用简单句, 以主谓句或主谓宾句为多, 修饰成分多简短易懂。其次, 有关儿童词类习得顺序的研究表明, 儿童一般是先掌握实词, 后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掌握的是名词和动词, 尤其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等名词和儿童每日都经历的爬、走、笑、哭等动作词汇。隐喻的使用宽度和深度是与儿童所能掌握的词汇量成正比的, 所以对低幼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 名词性隐喻和动词性隐喻是最易理解和接受的。而较为复杂抽象的虚词和虚词性隐喻, 则是比较困难的。儿歌的创作者自是顺应儿童的这一特点, 创作出幼儿所喜爱的儿歌。

3. 结语

由于儿童对于世界缺乏足够的认识, 需要通过较为熟悉的事物认识较不熟悉的事物, 因此隐喻在儿歌中普遍存在。但是其类型比较单一, 多为拟人隐喻, 这与儿童“万物有灵”的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从句法结构上来说, 名词性隐喻和动词性隐喻占绝大多数。这与儿童词类和语法习得顺序有关。由于隐喻、认知、语言三者紧密相连, 儿歌中隐喻的研究, 对于揭示儿童的思维特点及儿童的语言开发与教育, 都有理论和实际价值。同时, 描述儿歌中隐喻的类型和语法特点, 对于儿歌及其他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也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汉语, 1997 (4) .

[2]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心理隐喻 篇2

谈三种隐喻观的比较--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

一、引言近几年来,隐喻研究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中国,国内一些主要外语类学术刊物刊登了许多介绍国外研究成果的.文章,甚至有人开始着手创建隐喻学(束定芳,).隐喻在起初的最基本意义只是一种修辞手法,是一种扭曲词语常规意义的语言或思维形式.

作 者:姚婵莉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105刊 名: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9(z2)分类号:H0关键词:

隐喻及动词化语法隐喻 篇3

关键词:隐喻;动词化;语法隐喻;新闻文体

中图分类号:H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3-0069-04

在我国,隐喻最早称为“譬”,出现于《诗经》。墨子第一个给出隐喻的定义,即 借乙物明甲物,通过类比更清楚地了解甲物。先秦时期的学者就如何运用隐喻达到劝说和交 际的目的进行了研究。隐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的抽象的相似点来“打比方”,隐喻以浅显说 明深奥,以具体说明抽象,以熟悉说明生疏,并创造生动的意境和形象[1]12。

西方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呈现出多视角多领域、交相辉映的局面。亚里士多德既研 究隐喻的修辞功能,又研究其认知功能。20世纪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上升到 思维领域,其认知功能及其对人类思维的推动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和高度重视。Richards论 述了隐喻的要素、特征等,并最先探讨隐喻的认知功能。Black提出了隐喻创造相似性这个 观点,即有时只有在使用某个隐喻之后,人们大脑中才出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某种新的特别 的联系。美国语言学家 Lakoff 和Johnson强调人们用来思考和行动的常规概念系统本质上 是以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是通向真实的 一种途径,能够创造新意义,表达新思想[1]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逐步深入,研究视野开阔,成果迭出。束定芳探 讨了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2]。郑洪仁探究了隐喻辞格在 语言中的具体运用,指出隐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安晓杰着重指出喻体在比喻中起最重要 的作用,喻体运用恰当,本体的特征和性质得以呈现和突出。聂炎论证了隐喻的四种功能, 认为隐喻思维的具体形态是联想和想象。

一、隐喻的类型

学界对隐喻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及其产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分类。隐喻在复合词中的投射有不同层面。投射到词义层面,引起词义演变,可称为词义隐喻。投 射到语素层面,产生喻体语素,喻体语素以其隐喻意义参与构词,可称为构词隐喻。真正能 够产生新词的是构词隐喻。复合词构词隐喻的隐喻结构类型可分为喻体语素在前的借喻造词 和喻体语素在后的暗喻造词[2]。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隐喻,最为学者重视的是容器隐喻,它是Lakoff & Johnson提出的三种 概念隐喻中本体隐喻的一种重要类型。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容器隐喻存在,这反映了 两个语言民族隐喻思维的共性和差异性[3]。也可揭示人类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 系。

从翻译学角度看隐喻,可根据英语隐喻的形式和意义将其分为四种类型:简明的隐喻,半隐 性隐喻,隐性隐喻和复杂的隐喻。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是深刻理解英语隐喻的前提。相应的 翻译策略应以直译法为主,必要时选用意译法、转译法或合译法[4]。

此外,根据本体、喻体和喻词这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情况,一般把比喻分为明喻、隐喻( 也叫暗喻)和借喻三类。Peter Newmark将英语隐喻分为六类:死隐喻、陈腐的隐喻、常用 的隐喻、有所改变的隐喻、最近形成的隐喻和新颖的隐喻[5]。

二、语法隐喻的类型

语法隐喻理论自Halliday创立后,得到广泛關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理论植根于语言 分层思想。从纵聚合角度看,语言符号系统由表及里分三层:音系层、词汇 语法层和话语意义层。从横组合 角度看, 话语意义层的各功能成分如产生意义范畴的跨越,那么语法隐喻就发生了,这种功能成分转换反映到词汇语法层就是词类转换。如:

(1a) 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so the brakes failed.

(1b) The driver's over-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

在(1a)的两个小句中, drove和failed 是表示过程的动词,但在(1b)中,这两个动词分别 转化成名词driving和failure,过程小句也就转化成名词短语,也就是说被名词化了。Hall iday认为语法隐喻包含“元功能”和“层次”两个方面,并区分了不同的语法隐喻类 型。对语法隐喻进行分类,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深入量化分析的可能,同时也可解释人类语 言演化中的某些事实,如名词化反映的概念抽象过程。

因此,本文试将语法隐喻的基本类型进行梳理,根据及物性过程的功能成分,以及这些功能 成分在词汇语法层面的具体体现形式,即词类,来反映各自从一致式转换到隐喻式的路径, 以体现语法隐喻类型的分布和变化趋势,总共整理出以下13种隐喻类型:1.形容词变名词,即物体的性状隐喻为实体;2.动词尤其是情态动词变名词,即物体的过程隐喻为实体;3.介词或副词词组变名词,即环境成分隐喻为实体;4.连词变名词,即关系隐喻为实体;5.动词尤其是情态动词变形容词,即过程隐喻为性状;6.介词或副词词组变形容词,即环境成分隐喻为性状;7.连词变形容词,即关系隐喻为性状;8.介词或副词词组变动词尤其是情态动词,即环境成分隐喻为过程;9.连词变动词尤其是情态动词,即关系隐喻为过程;10.连词变介词或副词词组,即关系隐喻为环境成分;11.无词汇形式变名词,即无及物性过程的功能成分隐喻为实体名词;12.无词汇形式变动词尤其是情态动词,即无及物性过程的功能成分隐喻为过程;13.名词变形容词,即实体隐喻为性状。

上述13种隐喻类型,第1种“性状”转换成“个体”,也就是“形容词”的“名词化”。总体看来,隐喻趋势基本是单向的,几乎都朝事物性方向发展。并且13种类 型中,“名词化”隐喻有5种——“1,2,3,4,11”,也就是说任何功能成分都可以直接 实体化。这对应了Halliday自语法隐喻理论创立以来对“名词化”的重 视,认为“名词化是创造语法隐喻的最重要资源。”[6]

三、动词化语法隐喻

Halliday曾以科技语篇分析为基础,突出强调了名词化的意义。国内学者也有归纳分析,再 次证明名词化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突出地位[7]。但动词化研究尚属 空白。系统功能语言 学从语法隐喻视角提出“动词化”也是其独到之处,但因过于突出“名词化”,到目前为止 ,“动词化”鲜有讨论[8]。然而现实语料中大量存在“实体过程化” “性状过程化 ”——即“名动化”“形动化”。例如,美国方言学会投票选出来的2006年度流行词是“ Pluto”(冥王星)。这个刚被科学家降级剔出九大行星之列的星球的专名,无疑代表一个 实体[9]。

(2a) “Have you been taken as a Pluto?”

(2b) “Have you been plutoed?”

(2a)中的Pluto在(2b)中被转化成动词,表达“降级,罢黜,冷落”这一过程功能。这符合H alliday的语法隐喻划分标准,却完全没有被纳入动词化语法隐喻范畴。

出于对隐喻的进一步研究的需要及对动词化语法隐喻所持有的不能被忽视的理念,笔者对以 新闻文体为实证研究的语料来源进行了以下分析:

为尽量排除干扰因素,本文语料均来自在国际上得到公认且阅读量较大的美国媒体近年发表 在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网站上的文章。采取随机抽取方式,选用了最新时文5 篇,内容涉及电影、美食、旅游、健康。为便于比较,如篇幅过长,取前300字左右。

由于动词化语法隐喻总是发生于由其他词类转换而来的动词中,因此首先要确定动 词句,然 后在这些动词中鉴别出含有语法隐喻的那个动词。其次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动词的数量来 确定小句。如:

(3)He was resentful,and told me how hard he had tried to excel at games.

例(3)是个复句,从语表看,它包括两个半独立小句,即he was resentful和he told me ho whard he had tried to excel at games,第二个小句又包括两个潜在的半独立小 句,这样原句共包含四个命题:

(3a)He was resentful.

(3b)He told me something.

(3c)He was hard to do something.

(3d)He had tried to excel at games.

因此,确定例(3)共含有小句的数量为四。

(一)统计分析步骤

1.统计每篇文章小句数量。

2.统计动词化隐喻的数量。

3.计算动词化隐喻发生频率。将动词化隐喻数量与小句(过程)数量的比值称为动词化程 度,即体现动词化语法隐喻发生的频率。

4.分类统计动词化的数量:名-动化、形-动化。

(二)统计计算结果(见表1)

(三)结果分析

1.动词化总体发生频率低

新闻时文中小句总数108个,动词化仅有21例,或许这便是动词化长期没有引起关注的原因 。一个小句中,过程只能有一个,而且越是正式文体,过程动词越是被淹没在一堆承载高密 度信息的名词化词组中。如:Just for this reason,we shall concentrate on P450and the following 2E1,on the simple result,i.e.the result consisting of a si ngleindependent cause as the most central part of the case.其中表示过程的动词concen trate被淹没在一堆信息密度更高的名词化词组中。

2.动词化的价值

按上文动词化程度计算方法,平均动词化程度不高,分别为0.24和0.19,但动词化类型分布 却有鲜明对比,以名词、形容词的动词化为主,尤以名-动化为特征。

(1)新闻文体的动词化体现出强烈的情感召唤

表中21例动词化隐喻有16例是名/形-动化。这种动词化是逆着“事物性”方 向的,而且动词化涉及的都是同源词,隐喻过程中词汇语义的共同基础没变。但从一个概念 化或近乎概念化的静态范畴转换成动态范畴,大大增加了情感召唤力。例如:

(4a) And soon she was giving the grace to the pages of Life,Vogue ,and Glamour.

(4b) And soon she was gracing the pages of Life,Vogue,and Glamou r.

(5a) Heat is equal to flavor.

(5b) Heat equals flavor.

(4b)(5b) 把“grace”和“equal”作 为动词使用,生动活泼。相形之下,(4a)(5a) 似乎在不动声色谈一个客观事实。新闻文 体主要用来报道事件、追踪人物、描繪场面等,需要的是以情动人,吸引读者。而不是像科 普文似的中规中矩,毫无声色。名/形动词化恰能增强感染力,充分唤起情感交流。

(2)动词化具有浓缩信息的功用

动词化几乎都有密集信息含量的作用,徐盛桓认为经过“功能代谢”为基础的语法过程,名 动转用实现了含意内化[10]。也就是说,新闻文体的动词化是在同源名词 语义基础上增加 了动作含义,从而提高信息含量,不涉及句中其他成分。例(4)中“grace”动词化后内化了 “give”的含义,表达简洁。再如:

(6a) She was admitted to hospital with an eating disorder in herlate teens.

(6b) She was hospitalized with an eating disorder in her late te ens.

例句中的“hospital”动词化后,除了原本表达的某个地点的语义,还增加了“admit”的 语义,不仅生动而且用字经济,适应新闻文体吸引读者,争夺“眼球”。

形容词转化为动词的形-动化密集信息的机制与名-动化基本类似。例如:

(7a) One of its setup options makes photos to be able tofloat on a black background.

(7b) One of its setup options enables photos to float on a blackbackground.

例句中的“able“动词化成“enable”后,浓缩了“make”的含义。

(3)名/形动词化与名词化不相关

如上文分析,名/形动词化从词汇语法角度看,是个语义“内化”的过程[11] ;从语法隐 喻角度看,其功能转变不涉及句中其他成分。因此,此类动词化与名词化无相关性。这一点 和关系过程化总伴随名词化不同(如前文例1)。观察例(4)~例(7),句中其 他成分都没有受影响。再如:

(8a) New excavations near Stonehenge have moved the cover from h earths,timbers and other remains.

(8b) New excavations near Stonehenge have uncovered hearths,timb ers and other remains.

例句中的名词“cover”转换成动词“uncover”,内化了动作含义,表达精炼而生动,但丝 毫不涉及小句其他部分。

四、结论

基于对隐喻及语法隐喻的分析,相对于名词化语法隐喻,动词化语法隐喻发生频率远远低于 名词化。新闻文体的隐喻形态以名动化、形动化为主,隐喻方向逆着“事物性”;在静态范 畴动态化的过程中,增加了情感召唤力;名词或形容词的动词化通过语义内化提高了信息含 量,一方面表达简炼,另一方面不涉及其他功能成分转换,尤其是与名词化无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李忠初.汉语隐喻造词法的系统性特点[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3,25(6):12-14.

[2] 颜红菊.隐喻的文体价值[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8(2):54-55.

[3] 朱晓琴.隐喻的认知功能[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3):32-34.

[4] 谭卫国.隐喻的分类[J].中国翻译,2007(6):19-21.

[5] 张艳玲.论比喻的分类及其结构形式[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21- 24.

[6]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5:352.

[7] 刘承宇.语法隐喻的文体价值[J].现代外语,2003(2):27-29.

[8] 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43-4 5.

[9] 徐盛桓.名动转用与功能代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8):16-19.

[10] 徐盛桓.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J].外国语,2001(1):10-13.

[11] 高芳,徐盛桓.名动转用语用推理的认知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 ):34-37.

心理语言学角度中的隐喻分析 篇4

1.隐喻的概念。隐喻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 通常体现在人们会借用已知事物来描述、认知未知事物的一种手段, 是一种非常具有普遍性思维的认知手段。传统的隐喻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 也认为是比喻的一种, 它还有一个名字即“暗喻”。但是一般研究的隐喻理论多事基于当代隐喻理论的认知隐喻。认知隐喻认为隐喻包括三个部分, 即源域、目标域、映射, 其中由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就构成了隐喻。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认识到的已知事物包括经验和知识, 而目标域则是我们想要借用别的事物来描述的、不熟悉的事物或概念, 也就是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而构成逻辑上的隐喻。

2.名词性隐喻。名词性隐喻即名词所构成的隐喻, 名词不像动词或者形容词, 有选择成分, 但是名词有其特殊的自足性。可以引起更加丰富的联想关系, 这也就让人更容易超越词汇的选择限制和组合规则, 应用的更加广泛。每一个词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 可以被指向一个新的语义场或者有背景文化关联的关联域。以“人生如戏“为例, 人生是上文提到的目标域, 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而”戏“则是源域, 也就是一个具体概念。在一台戏中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和不同情绪则是人们对”一台戏“的认知理解, 因此将对”一台戏“的认知应用于对”人生“的理解, 表示人的一生也是会像一场戏一样有着跌宕起伏的情节。这就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进而达到对认知域进行认知的目的。

3.动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则是指话语中使用的动词与逻辑上的主语或者宾语构成的冲突所形成的隐喻。动词的选择性很强, 需要有与之匹配的名词才能构成隐喻, 这也就导致主谓结构的组合关系时常出现的原因。动词作具有的动作感觉的联想让人想象与把没有出现的动作主体暗示出来。

4.形容词性隐喻。形容词一般充当修饰名词或者充当谓语的句子成分, 与动词特征十分相似。形容词的选择性体现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具有选择性, 因此通常会与同质的名词相搭配, 但是隐喻的语言通常会违反和偏离这种选择限制的组合方式, 以此来表达事物间隐含的内在联系。

二、心理语言与隐喻分析

1.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主要是在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两个领域内开展研究的, 主要研究的是语言活动中心理过程的一门学科。涉及到多方面, 如人类个体是如何正确掌握并运用语言的, 以及是如何选词进行正常的交流的。

2.隐喻分析。隐喻常常被认为是一个心理模型, 也被看作是类比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实例, 常常用作心理学认知和实验的研究当中, 这也是本文提出的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隐喻分析需要结合人们在进行隐喻时所涉及到的源域、目的域和映射。

三、隐喻分析在心理语言学里的应用

对于隐喻分析在心理语言学中的应用, 心理语言学家有着不太同统一的观点, 有的心理语言学家认为, 在进行隐喻分析时, 字面意义的理解有着无限优先权, 而非字面意思的理解则是有选择性的。基于这个观点, 可以得到以下三个论点:

1.字面意义的理解必不可少, 并且无条件先于用语意义理解。有这样一种假设, 当字面意义可以通过语义知识来理解时, 那么话语中蕴含的意义包括比喻意义都可以通过语用只是来确定。不过心理语言学家认为, 在实际生活当中人们在理解认知的过程中已经做到了直接运用语用知识而不是先运用语义知识再到语用知识的过渡。也就是说, 在阴雨语言的理解过程中, 字面意义被用来指示和限制理解中的推导过程。

2.理解隐喻语言必须建立在理解有缺陷或虚假字面意义的前提上。在隐喻分析中, 人们通常不会寻找字面意义的真假, 如“my boss is a pig”这句话, 人们理解时会直接跳过字面意义, 选择理解非字面意义而不会去追究为什么“老板”会是“猪”。而有时候没有虚假意义的语句也会被人们直接的认为用词所表达的是另一事物如“No one is an island”这句话中的岛屿一词, 没有人会真的认为它想表达的是没有人是一座岛屿, 二是会直接探求岛屿所代表的引申含义。

3.隐喻意义的获取需要额外的推导过程, 但并不多耗费时间。心理语言学的多项实验表明, 运用隐喻分析理解语句所隐含的深层含义所花费的时间有时候并不比直接理解字面含义所需要的时间多。心理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分析不需要更多的时间是因为认为, 隐喻是人们对日常知识和经验概念化的一种手段, 体现了一种较为普遍的认知方式。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人们如何使用隐喻语言, 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常用的隐喻思维方式有关。

隐喻分析的认知力量来自与我们已经了解到的信息和概念, 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有效工具, 也是心理语言的主要构成之一。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进行隐喻分析, 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语义的含义以及隐喻分析的产生以及应当怎样被更好的理解和使用。

摘要:隐喻使用其他的事物来描述实际事物, 这一种手段是人类认知的基本工具。隐喻在促进语言长期发展和构建、帮助人类更好的理解世界以及人际关系的维持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也因此吸引了来自各领域包括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学科的专家的研究兴趣。本文旨在基于心理学语言的角度, 并对其中的隐喻进行分析, 讨论隐喻理解中出现的特征。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隐喻,分析

参考文献

心理隐喻 篇5

[关键词]通感 隐喻 概念隐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59-02

一、引言

“synaesthesia”一词源自希腊语,“syn”意为“融合”,“-asesthesia”意为“感觉”,顾名思义就是感觉融合、感觉互通的意思。通感又叫“移觉”,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通过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味觉、嗅觉、听觉、视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交错、沟通,彼此转换挪移,将本来表示A感觉的词汇挪用来表示B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作为一种修辞现象,通感早已存在于古今中外的诗歌与其他文学作品之中。被称之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应是我国正式引进通感研究的第一人,在他的《七缀集》里辟专章对通感加以阐述:“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如piercing cry, sweet music, hot debates; 冷眼,眼睛尖,等。”王寅教授指出,“通感,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自从Lakoff 与Johnson创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以来,不少学者重新对日常语言的种种表象进行反思,探究其语言背后的认知与思维过程。本文欲以概念隐喻为理念框架,通过逐步分析通感的特点,从而揭示其语言的特点。

二、概念隐喻与通感

人的五官是相通的,某一感官所受到的刺激会给另一感官带来类似的感受。从认知的视角来看,通感是在两个或多个感官之间进行的映射。其中源域和目标域所表示的概念分别属于不同的感官。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文中,Lakoff 和Johnson(1980)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思想与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概念体系在其本质上是隐喻的。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人们常用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概念隐喻是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通常表现为“A is B”的形式,目标域是通过源域来理解的。通感的认知方式隐含着这一工作机制。概念隐喻理论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及意象图式(imageschemas)来解释隐喻现象。Lakoff 和Johnson 认为隐喻是一种 “跨域映射”(a cross-domain mapping)。

但是通感毕竟不是普通的隐喻,其源域与目标域的基点是感觉,两域均为感觉域,感觉域表现的意象自然不同于一般隐喻意象。通感中源始域与目标域之间不是简单的词义特征相似性的影射,而是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特征相似性的影射。这种相似性究其实质就是从不同感官域中所体验到的美感的相似性。

三、通感隐喻的认知分析

通感可以看作概念隐喻,通感背后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过程,下面试从认知的视角分析通感现象的特点。

(一)通感隐喻其于源始域与目标域的相似性

Ortony(1993)指出,所谓相似性,就是指两个事物具有共同的属性。换言之,若对象A与B共享了某一特征,则A相似于B。而隐喻中的相似性,就是指源始域与目标域这两者之间具有某种类似或相仿的特征或特性。人类在要表达的两种事物之间寻找它们的共同属性,然后进行抽象属性加工,把所要表达的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突显,借用源始域形象,加强目标域的表达效果。人们通过比较不同事物间的相似性来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我们人类世界,认识抽象事物,建构知识体系。通感就是以相似性为基础,在构建过程中从一个感官系统向另一个感官系统映射,即从源始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是以一种较低级简单的感官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高级复杂感官域的经验。较低级简单的感官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目标域上,目标域借助于源域而得到部分理解。这种相似性有的是常规性的,也有的是创造性的,通过制造两域间的相似性,使话语被听者满意接受,巧妙拉近彼此心理距离。如: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在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钱钟书《围城》)

源始域“甜”、“余音”与目标域“笑意”之间具有很好的隐喻相似性;这一相似性既起到了类比“笑意”的作用,又架通了“甜”、“余音”和“笑意”之间的桥梁,从而融为一体,使作者出神入化地展现了唐小姐的笑意,使人见之于目,闻之于耳,品之于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形成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从而激活大脑中理解该句所需要的认知方式。通感隐喻的源始域都来自最基本最低级的感官的生活体验和对基本自然及社会现象的体验及观察,与目标域之间有很强的相似性,起着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的映射作用。

又如:

Soft music like a perfume and sweet light Golden with audible odours exquisite Swathe me with cerements for eternity.

听了肖邦的乐曲后, 诗人西蒙斯情感涌动, 所有的感官参与其中,触觉(soft)、嗅觉(perfume)、 味觉(sweet)、视觉(light)、视觉(golden)、触觉(swathe))官能相通,创造了艺术语言特有的意境,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音乐之美,淋漓尽致地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句子中意象于多个感觉域间流动,构筑出新颖独特、旖旎多姿的境界。之所以会展现如此绚丽多姿的音乐境界,是因为作者能将不同的感官当作类似的感官来看待,并发现各个感官某一特性上的相似之处。相似,使隐喻成为可能;相异,使隐喻的本体与喻体的碰撞每每闪现出亮点。相似点越隐蔽, 隐喻的生成越容易出彩。

(二)通感隐喻从低级感官域向高级感官域影射

通过对19世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的调查和研究,Ullmann (Ullmann 1964:86)发现通感是呈向上的等级分布(hierarchical distribution),即感觉是从低级感官移向较高级感官,较简单感官向较复杂感官移动的。他将调查中的六种感官由低级、简单到高级、复杂依次排列为: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在通感中,最为普遍的是由触觉域向听觉域的映射,其次是由触觉域向视觉域的映射。其中以融合了空间感觉、触觉、色觉、听觉等多种感觉的视觉最为复杂。据心理学的统计,正常人大脑贮藏的感觉信息,80%来自视觉,10%来自听觉。如:

(1)促织灯下吟,灯光冷于水。(刘驾《秋夕》)

(2)Cool the sound of the brook.(H.W. Longfellow)

以上两句诗中,诗人用“冷”“COOL”这种低级的触觉感官来描写“灯光”、“BROOK”这些高级的视觉感官,以此来烘托出作者的寂寞的心情。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4)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

朱自清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荷花的清香,用听觉表达嗅觉。花香本来是诉诸嗅觉,但作者用有缥渺的歌声来表达,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清香与歌声两个同属美好的事物的意象优美地交错相融在一处,把当前那种优雅与宁静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贾唯孝进一步地诠释听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嗅觉里的印象。

(5)He was quietly dressed in accordance with his age and station.(他向来衣着整洁素雅,合乎他的年龄和身价。) quietly 本是修饰听觉的,这里却用来修饰了视觉,从而把Edward Burton 整洁素雅、文静、不张扬的外表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6)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戴圣《礼记.乐记》)这句话的主要意思说: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把音乐由听觉转化为视觉,说明概念映射是从比较熟悉的源域“听觉”映射到不太熟悉的目标域“视觉”。

在通感中,人们常用较低级的感官中的概念去表达一些较高级的感官中的概念。通感是艺术的体现,它是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物化的结果。通感是在作者的大脑中经过幻化而产生的不同的感官之间的相互沟通,它往往表现为心理上的幻觉,甚至是错觉,因此通感有时与现实并不一致(汪少华,徐健)。

四、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通感不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修辞手段,这也是一种概念隐喻。概念隐喻基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与思维之中,对语言的理解基于潜意识存在的概念隐喻,这是一个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在通感隐喻这样的语言下,人们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语言视角,主体的感受得到升华,语言本身也因此而意味隽永。

[ 参 考 文 献 ]

[1] 钱钟书.七缀集. 通感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 汪少华,徐健. 通感与概念隐喻[J]. 外语学刊,2003,(3).

[3] 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 Ortony, A. Metaphor and Thought[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Ullmann. S Language and Style[M]. Oxford,Basil Blackwell,1964.

心理隐喻 篇6

1 概念语法隐喻的研究与不足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诸多学者为解释概念语法隐喻提供了多视角的方案, 例如:

1) Halliday&Matthiessen (1999) 指出:语法隐喻涉及到句子的级阶转换, 如从言辞列到言辞, 从言辞到成分, 从有过程的言辞到把过程看作物体的言辞。这种级阶转换同时伴随着语法结构和范畴的转变, 其结果是使系统得以扩展。换句话说, 语法隐喻不是具体事物之间的隐喻, 而是语法功能结构之间的隐喻化 (胡壮麟, 2004) 。然而这种解释不禁让人进一步询问句子的级阶转换、语法结构和范畴的转变是如何得以实现的?语言以物质过程喻说心理过程的这类语法隐喻与其他仅在词或词组间进行级阶转换的语法隐喻原理是一样的吗?

2) 金娜娜等 (2004) 认为语法隐喻中隐喻式的产生是语言范畴跨域的结果, 实际上还是Halliday的观点:语言隐喻是语法范畴的交叉耦合 (丛) 。其中语法范畴如何跨域, 如何选择产生这种非自然的语言表达, 其解释还是很模糊的。

3) 丛迎旭 (2011) 也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讨了概念语法隐喻生成的原因, 但仅涉及到动词名词化和名词动词化。他认为这两种语法隐喻是ICM转喻的结果, 并着重分析了以上这两种语言现象产生时实体间的关系述义。这显然没能解释以物质过程喻说心理过程这种并不涉及词或词组的级阶转换的语言现象的认知机制。

4) 较有说服力的是马玉蕾等 (2007) 从构式语法类比映射与概念整合入手解释语法隐喻的生成机制。他们认为语法隐喻也是一种语法整合, 即某个 (些) 新的复杂事件的概念表征和某个 (些) 非一致式句式的整合, 而语法隐喻中的句式投射反映了构建经验现象的类比模式, 类比映射和句式投射是语法隐喻得以产生的两个重要的认知过程。该理论似乎解决了这类语法隐喻产生的深层机制, 但仔细琢磨, 仍有可琢磨之处, 如非一致式句式是如何产生的, 这恰是待解释的问题;整合过程的类比映射和句式投射能解释一致式句型产生的原因, 但似乎不能解释隐喻式句型及复合语义生成的原因。

可见, 以上理论或多或少存在以下问题:分析并没有深入触及该类语法现象生成的原因, 如在生成这类表达时, 表达者的概念结构进行了怎样的整合和筛选?

为了弥补上述理论的不足, 该文从概念结构, 构式和语义整合入手探讨该类语法隐喻的发生机制。

2 以物质过程喻说心理过程类语法隐喻的认知机制

在深入探讨该类语法隐喻产生机制前, 我们应对何为语法隐喻, 其一致式与隐喻式有何关系做个处理, 再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产生机制。

2.1 语法隐喻的判定

该类语法隐喻语言特征较明显:在一致式中, 一个语法范畴体现一个语义特征;而在隐喻体现中, 一个语法范畴体现双重语义特征, 因此, 隐喻体现被视为语义复合体。 (Ravelli1988, 摘自范文芳, 2007) 根据语法隐喻的双重语义特征, 我们可以判定一种体现形式是一致式还是隐喻式。如果一个体现形式只有一种语义特征, 那就是一致式;如果它具有双重语义特征, 那就是隐喻式。如 (范文芳, 2007) :

(1a)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

(1b)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1c) I saw them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

利用语法隐喻的双重语义特征, 我们可以对 (1b) 的隐喻性和 (1c) 的非隐喻性做出解释:在 (1b) 中, the fifth day具有双重语义特性:它既体现参与者, 同时又体现环境因素, 是将环境因素隐喻化为参与者的结果。而在 (1c) 中, 虽然其过程的选择及其他因素与 (1a) 不同, 任何一个成分具有双重语义特征, 因此它不是隐喻式。语法隐喻的判定十分重要, 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范围, 下文的论述都是在基于此展开的。

2.2 一致式与隐喻式的关系

丛迎旭 (2011) 认为:“隐喻式是由一致式直接转类而来, 是语义层在词汇语法层的非自然选择。”这个观点符合认知语言学中语言是人的认知与现实互动的结果这一原则。与认知世界一样, 语言的发展也从原型扩展到非原型, 在一致式不能满足表达者的语义或语用需求的情况下, 非原型表达就会产生。一致式是隐喻式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2.3 该类语法隐喻产生的认知机制

该文同意马玉蕾等 (2007) 的句式、事件间的概念整合这一解释。他们认为“句式和词汇项唤起使用者的意义图式, ……而每个结构都和一个类属的事件图式相关……与基本句型相应的构式将文件类型 (人类经验的基础) 作为中心意义来编码。”这个观点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解释了语法隐喻一致式句式的生成, 但在解释隐喻式的复合语义和非自然语法表达上仍有可发展空间。

认知语法中的识解理论 (王寅, 2006) 认为, 在语言表述生成前, 表达者对于要表达的事件, 不管是实时发生还是在脑中储存的概念结构, 总有语义或语用上的表达“焦点”。Langacker认为人们对事件概念不断进行图形一背景的处理, 如图形化重要或未知的信息, 背景化次要或已知信息以凸显焦点。同理, 人们在语言表达产生前根据语义或语用的需要, 凸显焦点, 然后在大脑中搜索最为贴近的原型句式 (即构式的具体体现) , 经过类比映射后得到一个语言上的具体表达。但这具体的语言表达并不是马玉蕾等认为的最终的结果——隐喻式, 而是语法隐喻的一致式。如:

(2a) Mary met a wonderful sight.

(2b) A wonderful sight met Mary’s eyes.

按照马的推论, 只能解释 (2a) (一致式) 的生成, 无法解释为何原本在 (2a) 中作被感知的客体a wonderful sight在 (2b) 中反处在感觉者Mary的位置上, 更无法解释其背后的语义关系。

笔者认为隐喻式 (2b) 是一致式与复合语义整合的结果, 这类语法隐喻的隐喻式实际上都有一层隐含义, 属于Steiner (2003) 认为的经验与逻辑语义上与词汇语法的非直接接口。这层隐含义是表达者的主观意愿或感受, 但由于省力原理在整合过程中被隐去, 未直接体现在最后生成的字行中, 但却是该类隐喻式生成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上一个例子中, (2a) Mary met a wonderful sight是单义句, 是表述者的事件概念和句式整合的结果, 与现实情况象似, 是 (2b) 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表述者在处理 (2a) 这个事件概念同时, 可能产生了另一概念——“the appearance of the wonderful sight was so sudden or Mary wasn’t ready then it just like the sight came to meet Mary’s eyes.”由于省力原则未被表述出来, 但参与了整合的过程, 也即促生隐喻式表达的直接原因。如图1:

如图1所示, 事件概念Mary met a wonderful sight作为人类在现实世界一个反复出现的经验, 可看作一个事件域模型 (ECM) , 作为概念整合空间1;而句式 (与现实世界象似的一致式) , 是我们通常用来构建概念系统的“概念原型”的某些反复发生的经验在语言上的体现 (马玉蕾&陶明忠, 2007) 也可视为一个ECM, 如例中的SVO构式。经过类比映射和句式投射, 输入空间1中ECM的各成分分别填充输入空间2中ECM中的待填槽孔, 概念与句式的整合, 生成语法隐喻的一致式, 即整合空间1。但由于表达者语义或语用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概念整合继续进行语义的整合。

整合空间1在这次整合中, 从上一层整合的结果变为整合的来源之一。由于一致式表达产生的是单语义, 该例Mary met a wonderful sight的语义就是该句子的字面意思, 可视为输入空间3;而表述者的隐含义则成为整合的另一来源。在整合过程中, 由于省力原则, 输入空间4中的语义并未直接体现在最后生成的表达中, 但却是使得该类语言现象——被感知物处于感知主体位置, 而感知主体反成被感知物的表达合法的决定因素。这又证明了语言表达是由语义和语用需要决定的。

由于输入空间4代表的是表述者由输入空间1——事件概念带来的意义, 更多地掺和表述者个人主观因素, 如视角、情感等, 所以生成的表达具有高度的拟人性, 其准入条件较为宽松。正由于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对同一事件的经验建构不尽相同, 导致输入空间4中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整合的结果也会随之不同。如:

(3a) They climbed the mountain on the fifth day. (Halliday, 1985/1994, 胡壮麟, 1996, 范文芳, 2007)

可生成:

(3b) The fifth day saw their ascent on the mountain.

也可生成:

(3c) The mountain saw their ascent on the fifth day.

由于同一文化或环境下人的体验大体上是一样的, 虽然具体的识解不尽相同但也极可能属于同一范畴中, 所以听者或读者才能正确推理说话者的意思。其相关理解过程的推论应该是这样的:人们在理解该类表达时也应该遵循先理解原型义 (一致式的单语义) , 再由其非自然的语义—语法结构实现最终理解该类表达。

3 结束语

该文主要试图说明, 第一, 以物质过程喻说心理过程的语法隐喻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看来与其他类语法隐喻生成机制一样, 实际上其本质是不相同的。前人的研究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该类语法隐喻的认知机制。第二, 该类语法隐喻是复合概念整合, 由一致式和表达者的个人视角或情感整合而成。正是由于后者的参与整合, 语法隐喻的隐喻式才得以合法地产生与正确的理解。

参考文献

[1]Erich Steiner.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Exploring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 overall mode[J].Languages in Contrast, 2003.

[2]丛迎旭.概念语法隐喻研究的限制与扩展[J].外国语, 2011, 34 (5) :46-53.

[3]范文芳.试论语法隐喻的综合模式[J].外语教学, 2007, 28 (4) .

[4]胡壮麟.语法比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4) :1-7.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6]金娜娜, 陈自力.语法隐喻的认知效果[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36 (1) :25-30.

[7]马玉蕾, 陶明忠.语法隐喻.构式.类比映射[J].外语教学, 2007, 28 (1) :40-44.

心理隐喻 篇7

一、心理空间理论简介

心理空间理论是一种以虚拟的心理空间来解释词际、句际语义关系的认知理论。Fauconnier举例解释了如何理解空间理论及其中的识别原则、连接关系、语用关系、触发语和目的语等概念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1. 识别原则

如果两事物 (从最普遍意义理解) a和b在认知上有联系, 表达a的事物就能触发、激活b并取代b。即F (b=F (a) ) , a作为b的描述, a可以识别b (a为触发语, b为目的语, F为连接关系) 。

2. 解读原则

空间中的词语称为空间语义项, 一般有名词性成分充当, 名词性成分通过有定解读原则和不定解读原则在某一空间中建立空间语义项, 然后再通过空间识别原则在另一空间建立对应的空间语义项。Fauconnier对上述三原则作了详细的解释。

二、概念隐喻的分类及认知理解

Lakoff和Johnson把隐喻称为隐喻概念, 认为隐喻是人们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根据源域的不同, 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隐喻。

1.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将描述一种概念的词语用于描述另一种概念。隐喻概念“Time is money”这一结构隐喻中, 时间概念是通过金钱概念来组织和理解的, 构成金钱概念的许多概念被映射在时间概念上。根据心理空间理论, 结构隐喻中的两个概念结构 (即时间和金钱) 就属于两个认知域即心理空间I和II, 而且处于相同的活跃状态。根据有定解读原则, time在心理空间I (时间概念) 中, 建立语义项, 时间概念属性成为心理空间I的内延;又根据空间识别原则, 使time在心理空间II (金钱概念) 相互触发、激活、识别并取代识别时间属性, 于是形成了结构隐喻如“花时间”、“浪费时间”等。

2. 方位性隐喻

方位性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在实践活动中, 人们的认知、思维常常会不自觉地运用许多方位词投射于抽象的、非空间方位概念上, 形成隐喻概念。

如:I’m in high spirit./He’s really low these days./I’m feeling up.这样的隐喻概念及其相应的语言表述不是任意的, 而是以一定物质和文化的经验为基础发展形成的。根据心理空间理论分析, 方位性隐喻中的两个概念结构 (即非空间方位概念和空间方位概念) 就属于两个认知域, 即心理空间I和II。根据有定解读原则, spirit在心理空间I, II (非空间方位和空间方位) 中, 建立语义项, spirit变化状况成为心理空间I的内延;又根据空间识别原则, 使spirit在心理空间II (空间方位) 相互触发、激活、识别并取代识别其变化状况。比如说话人是借用这类具体的方位概念或方位关系, 如“高”、“低”、“上”去描述一些抽象概念或抽象关系, 甚至某种难以捉摸的人类心理状态和情绪的变化起伏等。

3. 本体隐喻

Lakoff和Johnson认为本体隐喻又分为三种:实体或物质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隐喻。实体隐喻是指人们用简单具体和形象有形的实体与物质去认识较为复杂的概念, 通过抓住实体的特征来理解抽象的、模糊的概念;容器隐喻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容器, 有里外之分, 并将其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抽象概念, 如田野、事件、行为等进行认知和理解;拟人隐喻是一个涵盖众多隐喻的一个总的范畴, 其范畴内的每一个隐喻选择人的不同的方面来认知和理解世界上的其他现象。如:have time on one’s hand. (实体隐喻) /We’re out of trouble now. (容器隐喻) /The fact argues against the standard theories. (拟人隐喻)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 又是人们思维和行动的方式, 因而隐喻就被提升到了人类的认知高度上来研究, 以此来解释人类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本文通过心理空间理论及其概念隐喻类型的分析阐述, 进一步加深人们对隐喻形成的理解, 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 既是一种心理空间识别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种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符合“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和个体身体化特征的体验主义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Frauconnier, G.Mental Spac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Fauconnier, G.&M.Turner.Principle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A].In Discourse and Cognition[C].ed.Jean Pierre Koening.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 1998.

[3]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r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陈治安.隐喻理论和隐喻理解.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2) .

[5]刘光正.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6]李诗平.隐喻的结构类型与认知功能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1) .

[7]刘润清, 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8]王寅.语义学与语言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隐喻、概念隐喻与词汇搭配 篇8

关键词:隐喻,概念隐喻,词汇搭配,认知

在认知语言学里,隐喻和概念隐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指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有明确的语言表达模式,即A是B,这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模式,由此可以衍生出数以难记的隐喻句。概念隐喻是从日常语言表达式中归纳出来的,是生成具体隐喻句的根据,具有典型性、系统性。可以说,概念隐喻是介于隐喻与隐喻句之间的桥梁,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隐喻句,同时又激发人们创造出新的隐喻句,因此对概念隐喻的学习能极大地促进词汇及词汇搭配学习。

1 隐喻

隐喻,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格。我国的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周易》中就说过:“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又说,“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1]意思大概是:君子增进美德,积功立业。讲求忠信,用以增进美德。修辞立论以诚为本,用以积功立业。一个人所做的文章,意境深远又富于修辞文采,说的话婉转却很中立客观,事情说的很明白透彻但又比较含蓄。现代研究修辞的学者就更多了。陈望道把隐喻看作比喻的一种,认为“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比喻。”“隐喻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2]王希杰认为隐喻就是比喻,是字面上不说是在打比方,而是当作实有其事来表现。常用“是”、“变为”、“变成”一类比喻来联系本体和喻体。[3,4]在西方,隐喻的研究最早起始于古希腊时期。英语中的“metaphor”(隐喻)一词就是源自希腊语“metaphora”,意为“carrying across”,即“由此及彼”之意。由此不难看出,所谓“隐喻”,其本意就是指将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涉及两个事物,一是出发点,二是目的地,也就是我们汉语修辞研究通称的喻体和本体。[5]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6]在另一本著作《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说明隐喻,重申这四种方式的隐喻。他认为:“我们的基本原则是这一条:不费劲就能有所领悟,对于每个人来说自然是件愉快的事情;每个字都有一定的意思,所有能使我们有所领悟的字都能给我们以极大的愉快。奇字不好懂,普通字的意思又太明白,所以只有隐喻字最能产生这种效果。”“措辞只要含有隐喻,就能受欢迎,但是隐喻不能太牵强,否则就难以看出其中的关系;不过也不能失之肤浅,否则就不能给听众留下印象。”[7]以上学者主要从修辞角度来认识隐喻,他们认为隐喻是语言层面的一种修辞现象。这里略举几例来展示隐喻作为修辞格的用法。

1)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杨朔《茶花赋》)

2)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海洋!(袁鹰《十月长安街》)

3)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Bacon,Of Studies)

4)I knew then that my mind could be a positive instrument of happiness,bridging over the dark,silent void with concepts of a vibrant,light-flooded happiness.(Helen Keller,On Thinking)

句1),梅花不可能成为诗;句2),街道也无法成为海洋,哪里有水呢?句3),书肯定是无法被浅尝、狼吞、细嚼的。句4),心智怎么就成了一个工具?这四个句子都使用了隐喻,一方面丰富了语言形式,另一方面增添了人们阅读的乐趣。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把两个完全不同范畴的事物相提并论,展示了它们之间不仅相似,更加相合的特征,使人们体验无限的语言魅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古今中外,文人墨客都喜欢在文学作品中使用隐喻这一修辞格的原因。

随着人们对隐喻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中的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识新事体的需要,具有组织人类概念系统和发展人类认知的功能一种认知方式。(Locke,1689;Kant,1790;Shelley,1792-1822;Whitney,1875;Cassire,1923;Blumenberg,1960,1971;Richards,1936;Lakoff&Johnson,1980,1987)[8]国内学者王寅、束定芳、林书武、文旭、王文斌等对隐喻的认知功能也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探索。Lakoff和Johnson则被视为是近年来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代表人物。他们于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被看作是这一领域研究隐喻的经典著作。他们在这本书的开篇就强调指出了隐喻的认知作用: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不仅在语言中,而且在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都是这样。(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everyday life,not just in language but in thought and action.)[9]学者们集中探讨了隐喻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工作机制是什么,也就是探索隐喻的认知基础。西方隐喻理论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映射论和概念合成论。[10]人们在认识新事物时,大脑会在记忆中寻找已存在的相关概念,并与其发生关系,形成新的概念范畴。新的概念同原有概念的相关性、交叉性使范畴发生错置,从而使隐喻的产生成为可能。如在“Argument is war”这个著名的隐喻句中,“argument”是此隐喻句的本体,“war”是喻体。人们就是用“war”去表达“argument”,将有关“战争”的知识投射到“争辩”的图式认知架构上,这样把较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概念上,从而加深了对“争辩”激烈程度的认知。隐喻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相似性和相异性。相似性指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相似的特征。相异性指本体和喻体分别属于不同的语义场,本、喻体之间相似性特征可以是本身固有的,也可以是人们用隐喻表达出来的。一般来说,隐喻由三个部分构成:本体、喻体和联系本体和喻体的最突出共同特征。隐喻中的喻体一般是为人们较为熟悉的事物,隐喻的理解过程通常是将喻体的特征映射到本体上。[11]这样的隐喻认知结构可以表现为:语境+(本体、人、喻体)+相似性=隐喻。目前,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隐喻更多地被当作一种认识世界的认知方式来进行研究。

2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是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来的。两位学者基于大量的语料研究发现,人们日常概念系统大部分都是隐喻性的,于是他们就研究构建人们思维、思考及行为的隐喻,这些隐喻就被称为概念隐喻。根据维基网的解释:在认知语言学里,概念隐喻就是通过理解一个概念或概念系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或概念系统。概念隐喻在我们日常语言表达中随处可见,不仅构建我们的交流,而且还构建我们思考和行为的模式。概念隐喻常常被用来理解理论和模型。概念隐喻就是运用一个概念来连接另一个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某一事物。(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onceptual metaphor,or cognitive metaphor,refer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one idea,or conceptual domain,in terms of another.…Conceptual metaphors are seen in language in our everyday lives.Conceptual metaphors shape not just our communication,but also shape the way we think and act.…Conceptual metaphors are used very often to understand theories and models.A conceptual metaphor uses one idea and links it to another to better understand something.)以上对概念隐喻的定义可以看出,概念隐喻其实是一种具体的思维方式,是人们思考、行为的一种模式,其隐喻的形式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另一个概念。概念隐喻不仅仅是一个隐喻,它更是一个隐喻系统,一个工作概念,是从日常语言表达式中归纳出来,具有典型性和系统性。如果不是典型的认知模型,没有系统性,那也不能成为概念隐喻。值得注意的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都是从日常语言约定俗成的表达式,而不是从诗歌语言、创新的表达式中归纳出概念隐喻,因为他们认为在说话人的日常语言中隐喻表达式很常见,很普通,而这些隐喻表达式,恰恰是受概念隐喻支配的。[12]一个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一系列系统的的隐喻表达句。这里以概念隐喻“LOVE IS WAR”为例来看衍生出来的日常语言表达方式。

He is known for his many rapid conquests.

He fought for him,but his mistress won out.

He fled from her advances.

She pursued him relentlessly.

He is slowly gaining ground with her.

He won her hand in marriage.

He overpowered her.

She is besieged by suitors.

He has to fend them off.

He enlisted the aid of her friends.

He made an ally of her mother.

Theirs is a misalliance if I've ever seen one.[13]

以上各句中的斜体部分的语言表达是典型的战争或军事词语,但在人们日常语言表达中却比比皆是,其根据就是概念隐喻“LOVE IS WAR”。概念隐喻的提出一方面帮助人们能从千头万绪的语言表达式中理出大概的头绪,另一方面说明了隐喻的认知范畴。其实汉语中也存在概念隐喻,例如:“愤怒是气”。以下各句摘自《现代汉语词典》。

他气得直哆嗦。

李四故意气他一下。

你别气我了。

他气冲冲地走了进来。

这位英雄听了这种不三不四的话非常气愤。

小吴气呼呼地把书往桌子上一摔,走了。

他感到十分气恼。

张三气势汹汹地说。

以上各句的隐喻表达式都是基于汉语概念隐喻“愤怒是气”。我们发现在英语表达式中,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例如:

You make my blood boil.

Simmer down!

I had reached the boiling point.

Let him stew.

因此概念隐喻具有文化差异性。基于以上对隐喻认知性的分析,隐喻是人们的认知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语言、文化、意识等各方面,因此对同一个本体,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喻体来认知表达。这就决定了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的紧密关系。

从隐喻的视角对比英汉隐喻性成语 篇9

关键词:英语,汉语,隐喻,隐喻性成语

1 隐喻的简述

隐喻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诗人等文人墨客所创造的,对语言起修饰作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就是把某事物的名称用来指称另一事物,其主要功能是装饰作用,只可用于诗歌中,是添加在语言上的一种修辞手法。在古代中国,比喻也是不可或缺的修饰手法。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20世纪80年代以Lakoff和Johnson为代表的语言学家们开始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来研究,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是从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李福印,2005)他们指出,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把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范畴概念投射映现于抽象的范围概念,而形成的隐喻性表征的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高和顺,2002)。人类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往往以比较熟悉的概念来描述和理解比较陌生的事物,从而认识人类自身及其周围的世界。在成语的形成过程中,隐喻成语成功地说明了隐喻这种认知方式,人们用自己熟知的人和物、体验到的事情去比喻难于理解的抽象的事情和概念。例如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fish in the air:水中捞月,to plough the sand:白费力气,have a bee in one’s bonnet:想入非非等。

2 隐喻成语的简述

什么是成语?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和短语。”(现代汉语词典,2002)。成语作为语言中的精华部分,是人们用精辟凝练、内涵丰富的语言词汇对在频繁的社会活动和实践中获得各种知识和经验的表述,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成了今天的成语。成语是一个语言宝库,彰显的不止是语言知识,更有对社会生活经验的精妙总结,包括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真知灼见。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成语这样定义:“a group of words whose mean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s of the individual word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004)。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成语,英汉语言中的成语是词汇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经常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语言。汪榕培教授在其《英语词汇学教程》一书中将成语划分为隐喻成语、明喻成语、短语动词、成对词和谚语五类。(汪榕培,2005)。其中隐喻成语是英语成语的核心。汪榕培教授将隐喻成语这样定义:“英语中有很多成语借助某一具体形象来表达意义,以形象来比喻某个意义,这类成语叫做隐喻成语。也就是说,包括隐喻的成语叫做隐喻成语,这是英语成语的主体。”(汪榕培2005)。例如new wine in old bottles旧瓶装新酒――旧形式不适合新内容。a dog in the manger:狗占马槽,比喻不让别人享受他自己不能用来享受的东西的人。在汉语中也存在很多比喻性的成语,其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如:胸有成竹,挥金如土等。

3 英语中的隐喻成语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哲学家、语言学家以及很多学者思考的问题,语言的形成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语言,人类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对语言的形成起着很难重要的作用,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语言中也得以体现。英语中的隐喻性成语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人类借助于隐喻手段去丰富自己的语言,在隐喻性成语中,人类找出不同事物和事件的相识性,用一种事物和事件去描绘另外的事物和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隐喻。一般来说,成语的意义不等于其字面意义或者该成语的单个词的意义之和,在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其渊源和深刻的比喻含义。下面根据一些常见的英语隐喻成语来说明这些成语的隐喻性。

3.1 以动物和事物喻人

常言说“羊马比君子”,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密切,在很多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对动物很了解,通常用所熟悉的动物特征来比喻人。例如:

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富于生命力的人。

Every dog has his/it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

a dog’s life:牛马不如的生活。to work like a beaver:像河狸那样工作。

as strong as a horse:健壮如牛。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

A cat may look at a king:人人平等。hungry as a bear:饿得像狼。

Each bird love to hear himself sing.孤芳自赏。

dumb as an oyster:守口如瓶。as wise as an owl:猴精。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爱吾及犬。

Every bean has its black:粒粒扁豆有黑点,意译为“凡人各有其短处”。

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

3.2 以人体的一部分喻人

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很熟悉,人们往往用身体的某一部分来代替人,也就是常说的以部分代替整体;或者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动作代替一些概念。所以人体的各个部位或者描写人们的行为动作的词语都可以构成一些习惯的表达方式。例如,

lay heads together:共同商量。shut one’s eyes to:装作不知。

knock people’s heads together:。

bite somebody’s head off:呵斥某人。

work with the left hand:工作马虎,效率差。

marry with the left hand:和身份低的人结婚。short of hands:人手不够。

get into the right hands:到可靠的人手里。

pull sb’s leg:愚弄某人,开某人的玩笑。

3.3 以物喻事

生活中的常见的事物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些抽象的概念和事情。例如:

not to care a straw:毫不在乎。to have other fish to fry:另有事情要做。

not to let sleeping dogs lie:惹事生非The dogs of war:战争造成的破坏。

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物产富饶之地。

3.4 以具体的事情比喻一个道理

一些简单的事情里面蕴含了一些大道理,所以这些事情被人们用来比喻一些道理,例如: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

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to pour oil on the flame:火上加油。

to wake a sleeping dog:打草惊蛇。

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

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雪中送炭。

as easy as falling off a log:易如反掌。

4 汉语成语中的隐喻分析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在每一个民族中都有所体现。中国人民在历史的实践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寓意深刻,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成语,其中隐喻性的成语的数量也不少,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里面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下面的例子将说明隐喻在汉语成语中的体现。

4.1 以动物和事物喻人

对牛弹琴如虎添翼破镜重圆老牛舐犊打落水狗狗仗人势狐假虎威

铁面无私铁石心肠井底之蛙一丘之貉良莠不齐滥竽充数白璧无瑕

川流不息声名狼藉虎视眈眈生龙活虎气冲牛斗作茧自缚翻江倒海金兰之交冷若冰霜落花有意气味相投山高水长水性杨花冰壶秋水良金美玉冰清玉洁璞玉浑金老马识途秀色可餐

4.2 以人体的一部分喻人

瞠目结舌手足情深扬眉吐气总角之交妙手回春袖手旁观出手不凡手疾眼快眼高手低撕心裂肺手到擒来洗心革面指手画脚

4.3 以物喻物

雨后春笋象牙之塔百花齐放雕虫小技一帆风顺粗枝大叶灯红酒绿泾渭分明明日黄花

4.4 以具体的事情比喻一个道理

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岁寒知松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入木三分海阔天空琳琅满目味同嚼蜡鬼哭狼嚎东施效颦按图索骥掩耳盗铃拔苗助长鱼水情深破釜沉舟画蛇添足

5 英汉隐喻性成语的对比

隐喻性成语都是英汉两种语言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成语都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地理环境,社会背景,风俗习惯,历史等知识。也是我们了解一种文化的重要的途径,更能让我们理解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成语作为语言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体现出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点。隐喻性成语的特征在于其比喻性,所以下面将从比喻的层面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部分隐喻性成语进行对比。

5.1 英汉隐喻成语中的喻义相同,喻体也基本相同

在人类的生活中,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他们生活的外部环境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必定有相似之处,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相似的认知和思维。例如人类和动物的亲密关系,花草树木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英、汉成语的比喻,两者之间不时存在着完全对等的对应关系,喻体与喻义完全一致。例如: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hang by a hair:千钧一发。

one’s hair stands on end:毛发倒立。as light as a feather:轻如鸿毛。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show one’s cards:摊牌。

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杀鸡取卵。

to give him an inch and he will taken an ell:得寸进尺,得陇望蜀。

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turn over a new leaf:揭开新的一页。

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5.2 在英汉成语中有些成语的喻义相同,但喻体不同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用熟悉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突出形象的事物来比喻有相似点的人和物,但是,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性等的差异,所以对相同的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认识,例如,如英语说胆小是as timid as a rabbit,而汉语则说“胆小如鼠”。汉语中的“虎胆英雄”,英语为hero as brave as a lion,“大海捞针”和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一个用“海”喻,一个用“haystack”(干草堆)比喻,喻体不同,但意义一样;“瓮中之鳖”和like a rat in a hole也是喻体不同但喻义一致,都指“陷于绝境”。如dumb as an oyster和汉语的“守口如瓶”意思一致;hungry as a bear和汉语中的“饿得像狼”喻义一样;to 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应译为“挂羊头,卖狗肉”,而不译为“叫嚷酒,却卖醋”。

5.3 英汉成语中喻体相似但喻义不同

在英语成语中有一些成语同一些汉语成语和习语在形式上很相似,但是其意义却大相径庭,例如:

pull sb’s leg:愚弄某人,开某人的玩笑。dog-eat–dog:相互残杀。

child’s play:简单的东西。move heaven and earth:想方设法。

throw a sprat to catch a whale:小虾钓大鱼,吃小亏,占大便宜。

eat one’s words:承认自己说了错话。

6 总结

英汉语言中的隐喻性成语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所得出的结晶,与思维密切相关,在隐喻性成语中,不仅体现了文化特征,也体现了思维特点,英汉两个民族在文化和思维方面都有异同。在隐喻性成语中也得以体现。在文中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性成语的分析和对比,可以使我们对两种文化下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更好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6-87

[2]高和顺.英汉语中隐喻的映射现象[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13-115.

[3]李伯利,官品.成语及其认知理据[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2):80-83.

[4]刘学丰.概念隐喻与文化意象[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6):33-35.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60-160.

[6]Wehmeieret 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73-873.

[7]隋晓蕾.从隐喻角度理解汉语四字成语[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46-48.

心理隐喻 篇10

关键词:概念隐喻机制;医学生;英语隐喻能力;培养措施

概念隐喻指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当源域与目标域所包含的内容不断地增加,则有利于隐喻映射。概念隐喻建构的主要元素包括社会背景、文化知识、价值观、心理趋向、认知趋向、自然学科知识等。

一、概念隐喻机制建构——以语言方法为例

1.掌握可以直接提供映射的语言形式。语言形式主要包括基于词汇层面的隐喻语言形式、修辞语言形式等,其中修辞语言形式,与语言中拥有隐喻理据的语言形式,具有同等地位,其能夠直接为隐喻语言使用者提供相应的概念隐喻。在实际应用中,修辞语言形式的源域与目标域则会表现得更加突出。

2.掌握概念隐喻映射的主要要素的语言形式。在英语语言中,部分语言形式与词汇和隐喻语言不同,其可以直接提供概念隐喻,且只涉及部分隐喻要素。在建构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学习并掌握能够提供为隐喻机制建立提供主要要素的语言形式,如,英语表达式中的起床(Get up),其虽然源域与目标域所表现的概念隐喻不明显,但是语言结构中的up提供了有意识隐喻映射,这是构成隐喻的主要要素。因此,学习者需要掌握这些类型语言形式。

二、培养医学生英语隐喻思维能力的措施

1.医学英语词汇中所含有的隐喻思维。在医学英语中,将普通的英语转译成专用的医学英语词汇,其中处处涵盖着隐喻,如,在普通英语中,administration代表的是政府机关意思,其映射在医学中,代表着的是“服药”的意思。在医学英语词汇中,隐喻思维涵盖的范围较广,医学英语词汇主要是由词素构成,包括前缀与词根、后缀与连接字母。

2.培养医学生英语隐喻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对于医学生而言,在学医的过程中及实际工作中都需要参考大量的外文文献,以及应用大量的医学英语词汇。医学英语是医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虽然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医学英语的构成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如,arthro意思是关节,其和表示疼痛的algia,组合为arthralgia,则表示关节痛;与意思为炎症的itis,组合为arthritis,则表示为关节炎,其中的连接词不含有隐喻思维,只是为了发音方便,以隐喻手法组成不同含义的医学词汇。因此,医学生只需要具备较强的隐喻思维能力,能够熟练地分析词汇的形成依据与表现形式,且需要掌握概念隐喻机制建构的能力。

3.培养医学生英语隐喻思维能力的措施。(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隐喻思维教学。医学隐喻词汇量较大,并且新的词汇更新速度较快。但是,新词构成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学校为了培养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需要培养其基于隐喻思维角度的基础上,分析医学英语词汇形成的理论依据,并且要提高医学生对隐喻词汇表现形式,以及功能的察觉敏感度,以此来降低学习医学英语词汇学习的难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英语隐喻思维教学,以此来提高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2)词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地选择医学词汇,要选择具有认知隐喻的词汇,且教学方式要从简单到复杂,开展逐步教学。同时,教师要构建基本认知框架,并且能够按照框架来授课,引导学生基于隐喻思维来思考,引导其分析词汇的组成,根据具体的词汇概念,整合新的医学隐喻词汇,形成新的医学隐喻词汇概念,提高医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3)在开展医学英语词汇教学时,教师要构建医学隐喻词汇教学大纲,在培养学生在隐喻认知的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编写相应的教材,及时增添新的词汇;并且要探索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督促医学生加强学习,使其能够掌握更多的医学英语词汇。

三、结语

语言具有隐喻性,在医学词汇中,含有大量的隐喻词汇,且医学英语隐喻词汇是医学专用术语。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医学生的医学英语隐喻思维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医学生英语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医学生的词汇水平。医学英语隐喻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金黛莱.概念隐喻机制的建构与英语学习者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外语教学,2011(1).

[2]陈朗.近十年国外隐喻能力实证研究主体脉络梳辨——以伯明翰大学Littlemore博士的研究为视点[J].外语界,2013(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心理隐喻】相关文章:

心理语言学隐喻理解论文05-23

科学隐喻:概念隐喻06-17

隐喻教学04-09

隐喻故事04-30

隐喻拓展05-15

隐喻理解05-25

语法隐喻05-31

诗歌隐喻06-04

时间隐喻06-19

隐喻的解读04-25

上一篇: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下一篇:直流电源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