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资源库

2024-05-26

外语教学资源库(精选十篇)

外语教学资源库 篇1

1 理论根据

根据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搜集和整理教学资源。共同开发出一个能实现高度共享, 而且教学资源丰富的数据库。其教学意义非比寻常: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 有利于教师备课、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信息时代的来临, 尤其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给大学英语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空前的便利与支持, 给英语教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意义。基于计算机和网络为特征的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革新的主要实践倾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他人 (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以及必要的学习资料 (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或Internet上的信息等)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 。

2 构建意义

网络教学资源库是依据一定的规范与标准将多种媒体素材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与管理, 为教学提供资源服务的软件系统。建设过程包括资源收集、资源分类、资源转换、资源入库和后期管理。经过短期建设即可初具规模, 资源的增添、删减等管理很方便。如利用现有的学校网站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开辟大学英语专栏, 构建大学英语资源库, 便可初步解决英语资源缺乏的问题。

所有的视听资料、练习设计皆以“视听说”为中心, 既便于教师上课, 又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开放性和无限性特征, 获取大量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 并把这些零散的、不完整的资源系统有效地整合成一个完善的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整合后的英语教学资源库可直接充当另一位有求必应的教师, 由此, 教学活动空间得到极大拓展。

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营造的外语学习环境更能体现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开放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多样特性 (视听) 更有利于语言技能的形成和知识的获取及保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存储、调用和数据处理特性可实现更有效的教学资源组织与管理, 同时使学习评价过程更为量化、客观;数字技术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学习。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范例, 是推动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技术支撑。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可针对教学方面的问题参与网上研讨。通过这一平台,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惑进行有效地指导;教师之间可以针对学生教育、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等问题参与讨论,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共同探讨可行方案。学生之间可以就知识内容及学习方法、学习感受等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教学资源库应有专人建设、管理、维护。此外, 还应积极调动广大教师的主动性, 形成“共建共享”的工作局面, 一方面实现资源库内容不断更新、充实, 另一方面保证资源的时效性, 从而实现资源库内容丰富、质量上乘, 更好地为外语教学、为广大师生服务。

3 注意问题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所以, 我们应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 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 要求教师对计算机基础和网络知识必须熟练。否则, 一旦上课出现问题, 就会耽误许多课堂时间, 无法完成已准备好的教学内容, 从而大大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此外, 建议学校配备技术合格、责任心强的计算机专业人员维护语言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保障机器出现故障时能及时维修, 配合任课教师, 共同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 在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也应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放在首要位置, 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管理自我, 约束自我的能力, 最终使其自主学习。

结束语

教育部2004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 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朝着个性化学习、培养独立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并且指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建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英语模式指明了方向。而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 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所关注的课题。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时要针对本校学生的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不断完善资源库, 要使得我们即将建成的网络英语教学资源库对于学生更具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郑友奇, 杨春红, 何三宁.非英语专业学课外无监控网络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调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3] (美) 嘉格伦著, 万小器、程文浩译.网络教育——21世的教育革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吕云峰.网络教学的模式及本质[J].现代教育技术, 2002. (2) .

教学资源库评审报告 篇2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文件)中提出:形成一批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幅度提高这些学校办学的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必须搭建教学资源库学习的平台。我校从示范校建设启动以来,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设计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为推动我校“三段三层、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创造条件。为此,我校紧密围绕市场对数控、模具、机电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素质需求及持续更新能力为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实施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

数控技术应用小组在先进制造业发展背景、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全国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充分调研基础上,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及其课程方案。与此同时,学校组织企业专家、骨干教师开发了3门基于做中学模式的职教课程。为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学校的专业教师通过试点班级,对我们编写的三本校本教材《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CAD/CAM应用》进行了试用。通过一阶段的使用,我们组织企业专家、学校教师,对教学资源库进行了评审会议。

一、评审内容

三本校本教材相关的课件、教案、试题卷、编写队伍、编校质量。

二、评审要点(1)课件评审要点

课件对教学目标的体现,是否全面、具体、适宜教学内容;课件中对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课件的整体性,看教学思路设计,课件设计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教案评审要点

教学目标是否清晰,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 重难点的确定是否体现课程标准,是否符合适应学生情况;设计意图是否体现本课设计理念;各教学环节的操作描述是否具体,清晰;教学评价设计是否设计了可操作的评价方式。(3)试题卷评审要点

试卷是否结构合理;分值设计是否合理;同一试卷中试卷中试题内容是否有重复考核;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是否清晰、条理、可操作 性强;试题是否紧扣教材。(4)编写队伍评审要点

编写队伍是否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产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编写。(5)编校质量

资源库书稿编写规范情况,板式设计情况,绘图水平和校对水平情况,满足使用要求情况。

三、验收结论

1、建设成效

参与的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评审认为,数控技术运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推动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促进了职业教育。目前已经试运行的《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CAD/CAM应用》三本校本教材,经使用学生反映良好。课件、教案、试题卷基本符合评审要求;编写人员为企业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产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编写资源库中书稿编写规范,尤其是《CAD/CAM应用》绘图水平和校对水平较高,三本校本教材都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2、存在的问题

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显著特点是起点高、难度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用户使用情况调查,边建、边用、边完善,使项目建设不断取得了进展。但是经过专家以及学校教师认真的评审,发现资源库建设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1)资源作品不是很丰富,还不能很好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所涉及的三本校本教材,课件、教案、试题卷等虽然都已完成,但是丰富度有待加强,缺少一些直观性很强的视频、动画等。(2)资源需要进一步查缺补漏,改进和完善。资源中个别知识点延伸较少,内容上还存在重复。

四、后续推进计划

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高职;工程造价;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一、引言

近年来,工程造价是建筑类专业中的热门专业之一,主要培养学生编制预决算文件及提高投标报价工作的能力。该专业各个区域发展不平衡,师资、实训室的条件比较薄弱。为了不断丰富专业的学习资源,提供行业信息交流的平台,实现专业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切实推进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发展,有必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库,使广大师生和专业人士都能受益。

二、建设目标和条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在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实现专业的资源与信息共享,达到学校和企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终极目标。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不能仅仅依靠单个院校或教师团队,而应该是将责任落实到学校和社会企业,由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带头组建开发,多个院校积极参与,同时根据资源库的专业特点,邀请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招标代理、施工企业、监理公司以及房地产公司协助共建,并组成专门的管理小组,设置专业资源库的项目负责人,统筹协调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三、建设总体思路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总体思路是由国家或区内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引领,带动其他兄弟院校参与,组建开发团队,初步建立资源库平台,利用已有的资源吸引行业、企业及相关专业领域共同参与,通过开放式管理、互联网沟通的方式,整合各院校专业和社会的教学资源,最终整合成国家级的优质教学资源库。根据工程造价的专业特点,资源库的建设应从造价行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出发,着眼于每一个工作流程需要掌握的技能,分别收集各种学习资源、案例和实验实训,目标清晰明确。

四、建设结构和体系

总的来说,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包含多个部分的内容。建设的内容和资源均围绕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分专业基础和岗前培训两部分进行。

1.专业基础

作为建筑工程造价专业人员,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包括土建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工程计量与计价的专业技能要求,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精品课程体系的建立上。基础核心课程有建筑材料、建筑工程制图、房屋建筑构造、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以及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设计。计量与计价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有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建筑工程造价电算化。前者大多是基础理论课,后者更注重实践与应用。因此,教学资源库内建设的内容,如素材中心、资源中心、案例中心、虚拟实训等应针对两者情况,权衡比重。

2.岗前培训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行业专家分析,工程造价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较高,专业技术性较强。企业非常重视岗前培训效果,大多数公司在新员工上岗前都会派出专业人士对他们进行培训,因此,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岗前培训项目的内容不仅仅是重点,同时也具备了和企业公司资源共享与合作的有利条件。岗前培训项目的建设要避免与专业基础项目建设内容的重复,更不应该是知识内容的简单复习与回顾,应该重新编排项目资源和案例实训,内容在难度和深度上都要接近企业的岗位实际操作水平。

(1)岗位培训模块

①设计预算和施工预算管理。具体培训内容和目标是熟悉设计预算(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的编制流程和工作要求,提高对量工作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收到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单等资料后能够熟练地进行预算编制。

②发包合同控制。具备编制劳务分包和专业承包合同的能力,熟悉合同审批流程,能对合同的内容和风险划分以及履约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③索赔管理。当甲方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造成施工方损失,建筑方有权提出赔偿要求,在这个阶段能起草索赔文件,及时合理地处理索赔纠纷。

④工程结算。熟悉工程结算的流程,能根据竣工资料编制结算书,最后确定总造价。

(2)岗前培训项目实施

①资料准备。根据岗位培训模块的专业能力要求,分别收集相关资料和实际工程案例,包括国家相关的规范文件、施工图纸图集还有合同管理条例、各地区市场信息价格等,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地区《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费用定额》等,以及当时当地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市场的价格信息。

②拟定案例教程。每个岗位培训模块均应拟定一个或多个案例教程,包括设计预算书、施工预算文件、招投标文件、合同管理文件、设计变更索赔文件以及工程结算书等。每个案例教程后都应有相应的重点与难点,提出关键和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

③实际操作演练。在这个环节中,必须重视实际操作题目的质量和水平,应从实际工程出发,模拟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流程,切实安排好每一个模块的任务,保证提交成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④成果提交及评价。岗位培训模块的工作和提交的成果文件具有繁杂性和阶段性。为了提高后期的评价质量和水平,每位学生和受培训人员应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按时向系统提交阶段性的成果。比如岗前培训的编制预算书环节,学生应按规定时间分阶段提交工程量计算书和工程计价文件,其书面形式可以是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等。教师应该分阶段地评价成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且适当地提高竞争意识,比如模拟招投标实际过程,由学生分别做标书进行报价,最终中标者给予“优秀”评价,其他废标或是未中标者就可以从中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地进步。

岗前培训项目的建设要依靠学校和相关行业企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互相帮助,及时更新资源,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真正实现“虚实结合”,同时满足学校学生和岗前受训人员以及社会学习者的需求。

五、结束语

在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势在必行。新的社会形势和社会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围绕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创建学校、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及信息公共管理平台。工程造价作为目前炙手可热的专业,其领域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面向职业与应用的资源信息库。虽然建设的方法有待研究和展望,但是专业基础能力和岗前培训项目的资源库建立是必不可少的。岗前培训模块教学,基于工作任务驱动教学理论的项目教学法,模拟建筑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在实际岗位的工作流程,使学习目的性更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准岗位工作过程中提高和发展了相关职业能力,有助于提高就业率,实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

专业教学资源库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大方向,学校与企业、社会共享学习资源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职业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建设资源库的过程中要明确总体思路,协调学校和企业的关系,注重专业和职业的特点,有目的地筛选和整合资源,确保资源的质量,从而不断丰富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推进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面向高职教育的网络课程需求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5).

[2]张家寰,郭扬.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分析[J].职教论坛,2007(23).

[3]原素芳,刘锐.任国灿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南昌高专学报,2011(2).

基金项目: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023)。

构建教学资源库优化烹饪课堂教学 篇4

烹饪文化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旅游经济获得了极大发展, 旅游餐饮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1]。高效烹饪专业担负的重任是, 向旅游餐饮业输送能熟练应用成熟技术和传播、推广新技术, 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面对旅游和餐饮业发展的新形势,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2]。烹饪与营养教学专业作为一个新型本科专业, 本科生的教学创新问题一直比较难, 如何区别于普通的职业教育, 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也是我们一直努力探寻的。本文提出构建教学资源库优化烹饪课堂教学的思路, 探索烹饪本科教学的创新思路、特点、内容和操作方法。

二、什么是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的素材、课件、案例的集合。包括校园网内的和因特网上的资源。教学资源库的使用, 可以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 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当前国内外关于学习资源的使用在理论研究较多, 个案的使用也不少, 但在实践上还不够系统和完善, 尤其是学习资源库在烹饪专业的使用的研究在国内还很少见。

三、烹饪专业构建教学资源库的重要性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 而是由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 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兴趣、爱好并利用过去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学习者的外部刺激 (例如学习内容) 做出的主动地、有选择地信息加工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教学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以及从Internet上获取的各种教学信息等) , 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 被动地适应教师背后指挥教师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者。在这种专制模式下, 只有符合教师愿望的行为才是“好的”, 而学生的那些建设性的发现突发奇想和超前性思考得不到鼓励, 创造性能力无法得到培养。而我们烹饪这个行业有个必要的能力就是继承和创新。[3]当前课程整合所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 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 同时, 实现各种能力的培养,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基于资源库的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采用的是“主体-主导”的教学设计。教师尽量要用课件 (多媒体) 上课。常用的有投影仪、幻灯片、笔记本电脑、课件、贴板图画、挂图等等。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时, 通过听觉记忆15%, 通过视觉记忆25%, 同时利用视觉和听觉则能记忆65%, 通过人体多种器官的共同参与, 则能记忆80%~90%。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能够调动学生多种器官的共同参与, 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用于烹饪教学的媒体信息除了录像带、VCD、图片外, 其他的资料不多, 也没有现成的教学课件可使用。必须利用先进的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等工具, 将与课程有关媒体信息收集起来, 以备多媒体教学的使用。

当前餐饮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4]。在这个关键时期, 有必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 以紧跟不断变化与发展的餐饮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突出强调如下“三性”:一是包容性, 即教师讲授的内容源于教材, 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要在联系实际中拓展, 在理论前沿上深化, 在学科交叉中融合一句话:凡是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虽然教材中没有, 都应该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二是前沿性, 即着眼于未来餐饮业发展需要, 贴近餐饮业建设实际需要, 反映餐饮烹饪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餐饮烹饪技术实践的最新经验。只有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从高等烹饪院校走出来的学生才能很快地融入到餐饮业的发展中去;三是应用性, 高等烹饪教育因专业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职业教育的特性, 反映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强调了理论知识与技术的应用性, 在理论教学中不仅要理论阐释清楚, 而且要给学生评介其应用的价值、范围及方式方法。启发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深层次思维:在技能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技术方法, 而且要给学生揭示技术规律与技术应用, 启发学生“以应用为中心”的新技术突破。构建教学资源库优化烹饪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探索在烹饪教学中使资源库有效的支持教学的途径, 探讨如何运用学习资源库,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 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 使学生学习过程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如何构建烹饪专业教学资源库

烹饪专业的教师 (红案、白案、食雕、营养卫生等) 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 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教学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FrontPage、Flash等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 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 具一定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能力。现在来看, 这方面教学国内大部分还停留在作为演示工具的阶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停留在辅助教与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对媒体的应用层次有待深化。对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各类学校的烹饪专业基本上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条件、工作基础, 比如已经具备电脑、多媒体教室、数码设备等基础设备。另外一般都有烹饪工艺实验室可配合使用, 能够实现构建教学资源库的目标。

构建教学资源库优化烹饪课堂教学以烹饪学科为切入点, 从理论和实践上去论述构建烹饪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系统论的方法和教学设计的思想, 提出了信息技术在烹饪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它是为提高学生学习烹饪学知识的效率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而设计的教学结构形式或过程。

它虽以烹饪学科为切入点, 但在实践研究中, 不仅探讨了信息技术与烹饪学科内的整合, 还探讨了与烹饪相联系的各门学科之间的整合。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案例, 并对案例进行了分析、反思和评价, 以验证此项实践研究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合理性与局限性, 证明信息技术应用于烹饪教学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和养成良好的生态观等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

总之, 烹饪专业作为一个新型本科专业, 本科生的教学创新问题一直比较难, 如何区别于普通的职业教育, 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也是我们一直努力探寻的, 构建教学资源库优化烹饪课堂教学的提出具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并对国内同行业的相关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桂荣.高等烹饪专业留学生教育探析[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3, 1

[2].孙耀军, 孙莉.烹饪高等教育向何处去[J].中国烹饪, 2004, 1

[3].陈耀昆.烹饪学科定位问题务虚[J].中国烹饪研究, 1998, 3

外语教学资源库 篇5

关键词:中等教育论文发表-中学教育论文发表-中等职业教育论文投稿

课程教学资源库是基于课程教学的需要和计算机网络环境,利用信息手段,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以创建精品资源和进行网络教学为核心,面向海量资源处理,集资源分布式存储、资源管理、资源评价、知识管理为一体的资源管理平台。一方面,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切实起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实施和应用,也对课程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要求。

一、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

按照国家关于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通过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资源优质整合,借助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多元共建、系统设计基于职业岗位标准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现代礼仪课程标准,构建项目化、通用性、开放式、共享式的现代礼仪课程框架,以行业、职业礼仪规范为重点,集教学设计、教学素材、虚拟实训及教学评价为一体。

(一)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内容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主要体现在课程级资源建设和素材级教学资源。课程级教学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课程简介、课程标准、课程设计、课程定位、课程实施方案、教学内容、授课计划、授课教案、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团队、政策支持、职业标准、典型案例、课程负责人说课、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实训录像、测试习题、演礼训练等等。素材级教学资源是课程教学资源的素材提供中心。按照媒体类型分类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按照课程内容分为商务礼仪、服务礼仪、公务礼仪、旅游礼仪、涉外礼仪等不同部分(见表1)。

(二)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特色

为适应礼仪课程改革的需要,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在学习资源的建设、定位、设计、划分等方面不断进行扩展与完善,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习者为中心架构资源库框架性资源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在整体的框架架构方面,以学习者为中心,按“学习阶段”划分课程资源,并对各个学习阶段的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资源相应按等级划分。根据礼仪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初学者、进阶者和研究者三个不同层次,使资源库的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学习阶段选择学习资源。如初级阶段(初学者),以“知礼”、“懂礼”为主,了解礼仪基本知识,了解礼仪行为规范和基本准则,尤其是需要掌握与个人形象密切相关的个人礼仪、交际礼仪等礼仪规范;中级阶段(进阶者)以“习礼”、“用礼”为主,在对礼仪知识和规范有一定把握的基础上,需要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工作场所、为人处事等方面能灵活运用所学礼仪规范,践行礼仪准则;高级阶段(研究者)以“践礼”、“研礼”为主,不仅能将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素养,还能以礼仪的传授和传承为出发点,研习古今中外的礼仪文化和精髓,从引伸、对比中把握对现代礼仪的内涵和要素。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还将根据学习阶段设置测试题库,学习者通过客观的测试题和测试结果分析,可以更清楚的明确自己所处的学习等级。

2、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构建资源库课程内容体系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构建资源库课程内容体系,明确工作岗位中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剖析知识点和能力目标,制定不同专业类别的教学模块,并确定其与教学项目、任务的对应关系和分层要求。根据专业特点,设计教学模块和单元,确定教学重点,教学目标及考核要求。不同的专业群体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礼仪要求,自主筛选相关教学项目,进行自助式教学和学习活动。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构建资源库课程内容体系,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和行业、职业特点。礼仪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依托专业能力和行业规范,满足专业岗位培养目标的要求(见表2)。

二、基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代礼仪课程教学改革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实施,打破了教师中心和课堂本位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礼仪课程教学是一种颠覆和创新,更加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更为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因岗设学”,强调“一专一课”。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1、“以生为本”,建立自主学习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实现了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课程资源,实现了立体化教学。网络技术与课程资源促进了教学的自主性、交互性,不仅延伸了礼仪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拓宽了礼仪学习的渠道。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深度和资源。

因此,依托教学资源库丰富的资源媒介,现代礼仪课程的教学更要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建立自主学习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接受教育变为自主探究。与传统的授受型教学相比,基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代礼仪课程更有利于项目导向、工作任务教学模式的应用。在项目的咨讯、计划与决策阶段、实施阶段、检查与评估阶段,教师都要以“导”为主,以“教”为辅,有意识地收集与各专业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尽可能多地将礼仪与个人形象、日常交际、工作岗位等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实践探索、小组讨论、总结,主动地获取礼仪知识。此外,教学资源库中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还可以从教学第一线采集,学生的优秀展示和作业是教学资源库中资源更新和补充的绝好素材,这既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也能激发学生礼仪学习的兴趣。

2、“因岗设学”,强调“一专一课”,变盲目性的教为针对性的教

传统的现代礼仪课程很少考虑到专业的差异性,虽然设计了固定化的教学模块,但往往忽视了岗位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礼仪任课教师由于专业的限制和研究的局限,也常常疏于对行业和岗位礼仪规范的研究和讲解。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因岗设学”,强调“一专一课”。

借助现代礼仪课程教学资源库提供的丰富资源,以及对现代礼仪课程项目的设计,礼仪任课教师可以轻松获得相关行业、职业礼仪标准,依据行业工作规范和职业资格标准,自主选择与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关的教学模块,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作过程导向、岗位能力本位的校企合作礼仪课程教学方案,实现“一专一课”的个性化教学目标,从而变盲目性的教为针对性的教。基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代礼仪课程不仅可以实现集“商务礼仪、服务礼仪、公务礼仪、旅游礼仪、涉外礼仪”为一体,基本可以覆盖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礼仪学习内容和模块,而且能分块组合,统筹兼顾。“因岗设学”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出发点,使所教与所学高度匹配,由此推进礼仪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

基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代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素质教育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职教师资教学资源库建设初探 篇6

关键词:职教师资;教学资源库;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142-2

机械行业是我国国力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机械行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高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目前我国机械行业高速发展,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产业升级优化迫在眉睫,这些都对高素质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为了更好的进行经济建设,提高“中国制造”产品竞争力,将我国从传统的制造业大国,转变成制造业强国,必须具备一批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型复合人才。企业对高技能技术型人才需求巨大,尤其是高级工或技师,他们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具有丰富的实操水平,然而在产业工人中,高级工只有百分之几,与发达国家几乎一半的比例差距巨大,技师和高级技师更是凤毛麟角,只有100多万。因此,加快启动技能型人才培养,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理论知识又会进行技能操作的技术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主要场所,担负着培养中、高等技术人才的主要任务。目前,全国共有各类职业院校1000余所,其中70%以上的院校设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或相关专业,承担着为机械行业培养生产一线技术人才的重任。为了加快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教育部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我国职业教育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教出理论扎实,技能丰富的职业学生。因而师资队伍建设对于职业教育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我国加强职业教育建设,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既要有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站在讲台,只凭粉笔、黑板讲授课程的时代已经结束。改变教学观念,加强专业技能是当务之急,实现“双师型”、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当前职业学校的师资状况令人堪忧,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层次不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中职教师人数达100万人,其中专职教师87万人,“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40%,从事机电类专业的教师有12万余人。教师中大多数是从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院)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理论教师学历大多为以本科或为主,实习实训教师学历以专科为主,年龄偏重于35岁以下年轻教师。由于没有进过企业,缺少企业实践环节,实习实践经验不足,对机械行业实际生产及加工过程了解不够,因而实践教学经验少、教学方法单一,理论与实践不能相互融合,教学过程呆板、教条,学生听课毫无兴趣可言。另外,一些老教师长期在学校教学,缺少对现代行业企业新知识、新技术的认识,知识结构老化,机电专业相关的新知识缺乏。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目前在职教师资的培养方面,起步较晚,欠账太多,还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难以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建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课程是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资源库建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支撑职教师资专业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工作顺利展开,有利于探索职教师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助于提高教师质量培养和规范,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打通继续学习路径。

①以职业教师标准为导向,建立与职业教师标准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课程根据职教师资三性融合的特色,将需掌握的理论基础和实习实践操作知识进行汇总,开发符合职教师资培养要求,满足专业性、职业性、师范性特色鲜明的高质量教学资源库。颠覆了传统的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某项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过程,开创了以项目为载体,以网络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通过本门课程资源库建设提高职教师资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在资源库中,通过自我学习意愿,自主、协作的获取知识。

②通过课程资源库建设使优质的教学资源长期为职业教育教师开放,使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得到平等接受教育和实训的机会,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育公平的理想,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为职教师资后续发展提供学习资源,为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从业的技能型人才提供终生学习的平台。资源库的建设,给各位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前上课需要去网上搜索适合的教学课件、教案、试题等,资源搜集不是很便捷,网络资源虽然丰富,但信息过于零散,搜集整理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有些网站资源不能直接使用,需要注册或者需要收费,更有时费时费力下载下来的资源完全不能使用,结果准备一节课大部分时间用在找资源上。现在教师们就不用再为这事发愁,直接从学习平台里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教师们普遍反映现在备一节课比以前轻松多了,这正是学习平台建设带来的好处。它减少了教师们的重复劳动,直接带来了教学效益。教师上课引用学习平台的内容,一方面加大了课堂教学力度,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提高其学习兴趣。

③通过资源信息化平台,建立高校、职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沟通的桥梁,加强课程与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的深度合作。建立以“校-企-校”合作为基础的职业教师专业化培养途径。教师在上传、下载资源同时,掌握大量计算机、网络、信息化软件的相关知识,并利用资源平台进行互相交流,提升自我水平,使职教师资跟上时代步伐。教学中通过资源整合,实现高校、企业、中职学校三方联动,以陕科大职教本科为主夯实基础,中职教育丰富教学经验,企业教育丰富实践经验,培养出高质量职教师资人才,带动中职院校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中等职业学校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依靠行业,校企共育,实施多元化办学的发展战略,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立足行业,面向社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④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使网络资源教学成为教学的一种常见手段,将传统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学习资源通过网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大大缩短了学习中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互联网只是连接的手段,信息资源的收集、获取才是师生使用网络的最终目的。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理解程度不同,获取信息的手段也不相同,资源的建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平台,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接受程度,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接受教育和学习,学生将有机会享受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公平的教育机会,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独特的个性和人格。

⑤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职教师资资源库的建立,是对职业教育培养最直接的宣传手段。资源库的网络便捷性,不仅能让全校师生了解该项目,而且可以让中职学校、企业互相有进一步了解,带动职教师资学习进入良性循环。资源库建成后将在学校、中职学校、行业企业之间实现深度合作。合作单位中增加中等职业学校,对职教师资教学理论性进行验证,提供保证教学实用性。企业层次参与课程建设和推广,将行业企业中真实、经典的案例引入学校课堂,实现理论知识向实际动手能力转化,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合作更加紧密。

教学资源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篇7

1.教学资源库应用于课堂教学, 能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库中提供的各种数字影像、声音等教学资源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它们的主动性、趣味性本身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人们在与外部环境接触的过程中, 只要事物发生变化就会引起意识的警觉性, 就会予以注意。为了暗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新课导入对上好一节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自然、恰当、精彩的多媒体导入, 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诱发其思考, 使学生很快进入课程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例如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放一段相关的历史录像片, 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体验历史事件。此种背景导入方法比纯用教师之口讲述导入的效果要好得多。利用对比关系和艺术效果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 使学生能在良好的环境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2.教学资源库应用于课堂教学, 能打破学生认识的时空限制, 拓宽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资源库, 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 将教学重点十分醒目地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观察那些经过缩微的客观现象, 以及在实际生活中无法重演的历史事件, 并把具体图景生动地再现在学生眼前, 甚至可以预示未来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以加深他们的印象。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 提供能够形象地反映教学重点的画面资料, 以学生习惯的方式突出并强化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

3.教学资源库应用于课堂教学, 既有利于发挥学生个性特长, 又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在现代教学模式中, 同伴影响主要表现为协作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与传统的个别化学习截然不同, 个别化学习注重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现代教学模式既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更强调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在多媒体计算机和教学资源库的支持下, 学生们可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 进行学生之间互教、小组讨论、小组学习、小组课题研究等合作性学习活动。校园网络的建设和资源库的建设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精神。

4.教学资源库应用于课堂教学, 有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随着校园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教学资源库的不断完善, 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1) 学生地位的转变。新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学生从被动接受灌输的地位转化为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的主动地位。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层次较自由地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库提供的各种资源, 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学会尝试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地位。

(2) 教师角色的转变。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教师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的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学资源库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师进行角色转变提供了素材基础, 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设计教学。

外语教学资源库 篇8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教学信息化的基础, 也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的必要条件, 随着校园网硬件设施建设的基本完成, 网络带宽不断提升,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有效地打通了从教学资源到教学应用的通道。教学资源库逐步成为数字化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教本位”到“学本位”的转变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因材施教”、“按需施教”、“个别教学”的传统教学理念赋予了新的定义。互联网把全人类的知识、智慧和创造力量, 一瞬间展示在所有人的面前。在互联网的智慧世界里, 知识是不固定的、日新月异的;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地享受到知识阳光的沐浴, 自由地选择他所需要、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在教与学的关系中, 教育主宰着学习, 支配着学习, 使学习变异;学习一直处于次要的、从属的、被动的地位。而教学资源库的兴起有效推动了“教本位”到“学本位”的转变。相信在不久的未来, “教师”将不再是一个终身的职业, 而是具体的互动学习过程中一种相对的角色。学生在使用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 学会了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学习内容, 自由制定学习时间, 自主学习, 逐渐变为主动探索的学习者, 不再是纯粹的受教育者, 而成为教育的选择者、使用者、消费者和评判者。

2 为用而建, 严把质量关

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是实现“教本位”到“学本位”转换的前提。如何保证教学资源库的质量,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政策引导, 资金支持。学院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并配备课程开发所需资金。

(2) 统筹规划, 统一标准, 分批实施, 从必修课到选修课, 从核心课程到基础课程, 避免资源重复建设。

(3) 注重建设过程, 集群体力量保证课程资源质量, 资源建设的组织者不仅要参与内容规划、确定标准、编制评价指标、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等, 还要积极了解师生的实际需求, 解决师生在教与学中遇到的问题, 精心布局内容和结构。

(4) 精心打造点击率高的课程, 逐步淘汰点击率低的课程。以课程资源库的利用率、师生的评价来作为课程资源库优劣的评审依据, 确保每门课程资源都能为学生所用, 杜绝花架子课程。

3 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加强师生互动, 提升教学效果

笔者以《组网与维护技术》教学为例, 对该课程资源库进行了“学本位”教学尝试, 具体阐述如下:

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同步, 学习平常化, 学生可以提前预习, 也可以课后复习, 学生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 随时随地学习, 课程资源库系统会自动对于经常使用课程资源进行学习的学生进行学习行为加分;因材施教, 按需索取, 增加知识拓展模块, 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学生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 基础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 部分优秀的学生感觉教材内容不够学, 而有的学生则感觉知识点太多学不了。课程资源库可以通过知识拓展这个模块帮助优秀学生获取更多知识, 通过视频教学模块帮助没学会的学生再次学习;作业任务化, 将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工作任务, 以任务形式通过课程资源库系统分发给学生, 学生完成作业后现场提交, 即时批改作业, 反馈作业批改情况给学生, 这样方便学生对自己做错的地方及时修正,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 可以在课后提交作业;考试平常化, 注重过程考核, 每章理论知识必小考, 期中、期末两次大考, 实践知识项目化, 最终根据学习行为、作业、小考、大考、任务成绩设置权重来形成学生的最终成绩;学习小组化, 把学生划分若干学习小组, 并推选组长, 设置小组作业,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设立班级空间, 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设立实时答疑区, 尝试远程教学。设立班级论坛, 开设“知识前沿”、“你问我答”、“心得体会”、“考证专栏”为师生搭建一个交流、协作、共享、提高的平台, 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实时交流, 异地学习, 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 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同时促进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式学习, 协商式学习, 变革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语

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尝试, 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教学资源库应用于教学, 能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打破学生认识的时空限制, 拓宽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灌输的地位转化为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的主动地位。使教师从原来的“讲解者”的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很好地推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改革。

当然在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中也遇到不少问题, 如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才刚刚兴起, 课程优质资源数量还较少, 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维护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资金配套。相信随着课程资源库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教学资源库最终会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

摘要:目前, 各高校都在开发适应本校特点和要求的教学资源库。为有效使用资源库, 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 以《组网与维护技术》课程资源库为例, 探索了教学资源库的教学应用。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教学应用,高校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敬斋.网络教学资源库构建的研究[J].计算机现代化, 2006 (5) .

[2]王达光.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 2005 (6) .

[3]王守中.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分析与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8) .

[4]孟祥志.高校教学资源库及其设计与开发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8.

物流教学资源库的探讨 篇9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资源”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包括教学材料、师资力量、社会关系、场所及教具等,而本文特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辅佐素材,包括录像、案例、教学软件、图片、习题等。这类教学资源与课程紧密相关,通常是由各学校的教学团队负责搜集、整理和编制。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物流教学资源可谓十分匮乏,至今没有获得足够重视,它是物流专业建设中“一个缺失的项目”[1,2],有关教学研讨会也很少有人提及这个话题。

作为一名物流专业课教师,笔者对缺少教学资源深有体会。例如讲解物流设备课程时,对于校内实训室无法演示的机械设备,教师只能借助互联网上的图片及录像资源为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很显然,就这门课程的特点而言,“讲解”性质的录像资料需求最大,但符合这个要求的网络资源极其少见。再比如,讲解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时,可利用的实验软件有两种来源:一是网络上的免费程序,二是专门采购的教学软件,免费程序都会有功能受限的问题,不便课堂演示,而教学软件又普遍存在功能简单的缺陷。很显然,教学资源匮乏的困境不仅仅出现在个别课程上,它是物流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普遍问题。

2 建立物流教学资源库的原因

长期以来,有关教学资源库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3,4],而针对高校新兴专业教学资源瓶颈的研究则很少见。考虑到很多学校对物流专业建设的投入不足,依靠教师或者学校的力量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资源难题,因此建议有关方面调研广大高校的教学资源需求现状,尽快立项建设物流专业的公共教学资源库,以满足一线教师的教学需求。具体而言,主张建立物流教学资源库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2.1 弥补实训条件不足

物流技术推陈出新、物流设备更新换代较快,因此校内实训条件总是无法满足所有课程的教学需求,而且多数学校都没有足够资金建立高标准的物流实训室,如何真正落实物流教学中的“认知教育”及“实训教学”是个被刻意回避的大难题[5]。以前面所提的物流设备课程为例,大部分物流设备都是高校物流实训室无法提供的。与此同时,许多学校都是大班教学,超出了校外实训基地的接纳能力,因此通过企业开展实训教学在推行时困难不小。在这种情况下,播放录像是为学生建立感性认识的唯一途径,但制作高水平的教学录像资料显然超出了普通高校的能力。

2.2 提高师资教学水平

很多物流课程的授课教师都是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转道”而来,对主讲课程的积累不足,建立教学资源库有助于提升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例如,物流设备与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典型的学科交叉特征,如果授课教师没有相关领域的工作背景,仅凭个人钻研也很难在短期内驾驭。随着物流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即便是讲授基础课程,很多教师也会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倍感压力。尽管这些年我们已经在师资培训上采取了很多措施,对提高全国物流骨干教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培训覆盖面仍然是相当有限的,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还需要从课程支撑平台入手。

2.3 促进物流教育均衡发展

当前开设物流类专业的高校已有几百所,但是真正具备物流行业背景、办学基础较好的学校只有几十所,多数高校仍然处于专业建设初期阶段,教学科研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可以认为,教学资源是应用型专业的核心资产之一,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消除这项瓶颈,普通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质量将不容客观,进而影响到全社会对物流类专业的价值评价。建立物流教学资源库后,近年才开设物流类专业的普通高校将能获得最大利益,这对于优化全国物流教育资源分布是非常有益的。

3 物流教学资源库的主要构成元素

资源库所包含的资源类型与课程相关,应当根据课程需要而设定。这里结合笔者所接触的几门专业课程,谈谈对四类核心资源的初步设想:

3.1 物流设备录像

这类资源是要制作各种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教学视频,邀请设备制造企业和设备使用企业参与拍摄,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写讲解文稿,向学生介绍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制作物流设备录像也可与教材建设挂钩,以方便各学校选择配套教材。建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下文简称教指委)预先开展一项问卷调研,了解各学校缺少哪些物流设施与设备实训条件,优先制作最紧缺的设备录像资料。物流设备录像是制作难度最大的教学资源类型,除了积极争取企业支持外,还应当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挖掘并分享高校物流实训资源。为了增加教学过程中的选择性,在保证讲解内容差异化的前提下,建议为同一类设施与设备制作多个录像资源。

3.2 物流管理案例

案例教学在物流教育领域备受推崇[6],案例准备工作却令人头疼,急需加强对教学案例的征集编纂工作。这类教学资源是依据各地企业的物流管理经验,总结现状与改革过程,编写有助于训练学生专业思维的案例。实际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已经开展了“中国物流管理优秀案例”、“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等征集活动,如果能获得有关方面同意,这些案例完全可以移植到教学资源库中。上述征集活动对案例申报条件做了一定限制,如要求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案例本身可推广借鉴等,但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可以放宽门槛,鼓励中小企业参与这项工作。物流管理案例的设计思路必须和理论课程结合起来,注重案例的导向性、综合性,虚拟案例与真实案例相结合,在案例形式上甚至可以尝试“视频+文字”方式。

3.3 物流教学软件

目前市场上的物流教学软件普遍存在功能简单、甚至功能错误的情形,设计出来的软件产品不仅达不到教学训练目的,相反还会误导学生对物流专业知识及物流信息系统的认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软件设计缺少密切指导,导致软件产品既与理论教学脱节,又不能体现物流运作实际状况。通过组织物流名校参与教学软件开发过程,有望改变以软件公司为核心的教学软件开发模式,从而切实提高物流教学软件的可用性。这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主体有两类:一是传统教学软件开发商,建议筛选开发实力强、产品种类多、市场声誉好的软件公司;二是商业软件开发商,要特别鼓励商业软件开发商推出其成熟产品的教学版本。原则上,教学软件开发商的数量不宜过多,避免开发任务过度分解,人为造成教学软件“孤岛”现象。

3.4 物流专题讲座

这类教学资源是要打造物流“百家讲坛”,邀请物流专家、学者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录制专题讲座,传播物流理念与方法、分享物流管理与创新体会,为广大学生搭建一个聆听名家讲座的平台。讲座主题既可以配合理论课程,也可以介绍物流领域前沿动态,建议尽快制定出主题范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主讲。有关方面还可以探索将物流专题讲座融入高校精品课程体系中,大力提高高校参与这项工程的积极性。为降低制作成本,专题讲座无需追求统一录制,鼓励主讲人所属单位按制作规范就地解决录像拍摄及编辑工作,确有困难时再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4 组织实施的相关建议

4.1 获取相关行业协会的支持

物流教学资源库的构建过程牵涉较广,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分工计划[7]。笔者认为,必须由教指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等联合成立领导小组,才有可能调动广大高校及相关企业的参与热情。必须认识到,教学资源库是一项开放性工程,也是一项非盈利性工程,仅依靠高校内部资源无法完成建设任务,例如物流设备录像离不开设备制造企业参与,物流管理案例离不开物流企业参与,这项教学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行业协会的支持力度。建议有关协会将企业是否参与资源库建设纳入到A级物流企业评估、物流基地评审、物流产学研基地评审等体系中。

4.2 整体规划与阶段实施相结合

各类教学资源的建设难易程度有别,应制定独立的实施计划,不宜同时启动。建议首先从物流管理案例、物流专家讲座入手,这两类资源对企业的依赖相对较小,短期内有望取得阶段成果,还可为开发其他教学资源积累经验。物流设备录像及物流教学软件的组织实施比较复杂,可在案例与讲座资源取得阶段进展后再着手运作。有关方面应当为物流教学资源库制定出整体规划,尽快形成各类资源的开发清单,其具体组织工作则应遵循渐进方针,先易后难、稳妥推进,逐步完善各项教学资源。

4.3 制定合理的有偿使用机制

物流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与维护都需要投入一定经费,原则上向高校分发资源时可以采取有偿使用机制,通过版权收益保障这项教学工程顺利实施。从分发手段看,既可以采用网站下载方式,也可以通过出版发行方式,还可以委托第三方实施分发。除教学软件外,建议其他教学资源优先考虑出版发行方式,以规范分发过程,避免出现知识产权纠纷。由于各类资源特性不同,其分发细则不必统一制定,但具体操作时须严格控制分发成本,确保最终收费标准是所有高校都能接受的水平。

4.4 适当引入商业元素

在不影响教学使用的前提下,资源制作方案中可以引入商业元素,吸引企业共同承担资源制作成本。例如,教学资源中可以融入一定的广告成分,允许企业在教学录像中植入自己的产品宣传广告。与报刊电视广告相比,这种广告投放渠道精准而又低廉,只要提前做好宣传工作,相信教学资源库的媒介功能一定会得到众多企业关注。再如,开发物流教学软件时,软件开发单位可以占有部分版权收益,但必须承担全部开发费用。而对于物流专题讲座,还可与音像出版单位合作扩大销售市场,面向社会公开发行。

5 小结

教学资源紧缺在高校物流专业建设中应当引起重视。本文结合授课体会重点讨论了物流设备录像、物流管理案例、物流教学软件及物流专题讲座四类资源的开发方案,并就这项教学工程的组织实施提出了四点设想。笔者曾在物流教学研讨会议中交流过本文主要观点,但要想获得广泛理解并切实推进这项工作,仍然有很多具体问题有待研究,包括教学资源库的技术平台、开发方案、使用机制、维护机制等,这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朱惠君.共享型高职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3):105-106.

[2]朱惠君.港航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6-48.

[3]曾煊.国内教育资源库建设反思[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7):92-93.

[4]郭斌.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宁夏教育科研,2011(1):18-19.

[5]李亦亮.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05-107.

[6]刘运芹.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10(10):45-46.

专项教学资源库的设计 篇10

目前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十分重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笔者所在学校也于2010年6月起,针对“教学资源库建设”展开了专项研究,到目前为止,建成了公共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资源库,为本校全面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也为整合教育力量,推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基本条件。

1 教学资源库的现状

随着校通工程的启动,部分院校和机构已经建成了自有的教学资源平台,在对现存的教学资源平台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各个机构建设的教学资源平台虽然已能满足一定的需求,但同时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只是追求规模,但未考虑特色,同时还没有可实现专项服务的教学资源库。

(2)资源传递的单向性[2],即用户只能从系统中获取资源,却不能向系统提交用户资源。

(3)重视静态资源的建设,却忽视动态学习资源的收集[3]。

(4)多数资源内容建设围绕以教为主,可为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提供教案、素材、试题和课件等,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展研究等并未提供更多支持[4]。

(5)资源建设难以适应职业技术教育[5]。

2 系统概述

2.1 设计思想

高校不同,资源库建设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6]。由于所在学校是一所高师院校,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可知,现代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而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能力又进一步规定了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因而,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公共类计算机课程,已经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VFP程序设计》(文科)、《C语言程序设计》(理科)和《多媒体课件设计》等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使其适应信息时代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要求,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因此,建设一个公共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资源库的侧重点应该是:

(1)创新教育,为教师创建CAI课件、开展教学、科研等活动提供支持。

(2)设计网络学习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提供支持。

(3)创设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课件制作能力、网络学习能力及信息处理等各种能力提供支持。

所以,公共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资源库既要有一般教学资源库的共性,又要具有专项的特点。其中,共性是指一般教学资源库的动态性、交互性、共享性和关联性。所谓专项是就资源库的特点而言,即公共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资源库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数字信息资源中心,而且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也是网络教学资源教学的重要环节。

为了解决当前教学资源平台存在的问题,系统还利用上传/下载功能实现资源的双向传递,允许用户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并且引入Blog和Wiki,将其混搭,用以实现信息的动态发布、记录动态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记录学习心得,而教师则可记录教学心得,进行教学反思)、创建师生网上学习交流、协作共创和问题解决的环境,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一个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平台。

2.2 系统结构

参照2001年出台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本校的公共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资源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育资源的建设,其构架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教学资源建设的整体框架是由个人虚拟资源库、公共资源库、网络课程资源库,再加上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引入的实训资源库、教师行业资源库和全国信息化应用能力资源库,总共六个库而组成。而另一部分则是管理系统的开发,管理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2.3 系统功能

从公共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可知,系统分为个人空间、信息空间、网络课程、资源空间、讨论空间、课件制作、实训空间和系统管理共八个模块。各模块的功能分别为:

(1)个人空间。包括个人虚拟资源和个人信息两个子模块。

①个人虚拟资源。可以实现用户对其个人资源库中所有资源的管理,即可实现增加、删除、阅览、下载等功能;

②个人信息管理。可以管理用户个人相关信息,教师还可以根据所教授的课程创建博客群组和WIKI群组。

(2)信息空间。显示信息化应用能力以及教师职业的相关资源。

(3)网络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VFP程序设计》(文科)、《C语言程序设计》(理科)和《多媒体课件设计》四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实验内容、练习题、自测题、复习题等相关课程资源。

(4)资源空间。包括资源上传、资源下载、资源检索和资源浏览四个子模块。

①资源上传:用户将搜集到的学习资源上传,经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发布出来,可与其他用户一起共建、共享学习资料;

②资源下载。在资源空间里可下载任何感兴趣的资源;

③资源检索。可对资源空间里的内容进行分类、标题、媒体格式搜索;

④资源浏览。可以浏览发布出来的任何资源。

(5)讨论空间。包括博客群组和Wiki群组。

①博客群组。记录博客群组成员的学习过程。学生根据教师创建的博客群组,可以对问题进行讨论,还可与创建博客群组的教师进行交流;

②Wiki群组。便于群组成员协作完成某一特定问题的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编辑。

(6)资源制作与加工。可以将不符合库设标准的资源进行处理,同时可以将库中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制作网络课件。

(7)实训空间。包含大量与培养信息处理能力相关的实训试题。

(8)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三个子模块。

①用户管理。用户的增加、删除以及根据用户的身份(老师、学生、游客)设置不同的权限;

②资源管理。对资源空间中的资源进行审核、发布、修改和删除;

③信息管理。对信息化应用能力、教师职业相关的网络资源进行发布以及维护。

2.4 系统开发

在系统整合过程中,为了使系统的新增部分能够不受系统平台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孤岛”,可以采用跨平台、跨网络运行,其代码可重用和可扩展的Java语言。

3 结束语

公共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网络教科书,既可促使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又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传递给学生,从而敦促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应用能力,进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摘要:不同的高校,资源库建设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在借鉴当前教学资源平台基础之上,从教学资源库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出发,介绍解决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设符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的教学资源库。

关键词:专项,教学资源库,设计

参考文献

[1]王馥琴.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系统设计与开发[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王馥琴.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系统设计与开发[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陈巧芬.基于网格思想课程资源库系统的构建[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陈巧芬.基于网格思想课程资源库系统的构建[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董大春.浅议校园网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EB/CD].http://yzdj.yzjy.com.cn/djlwpb2007/more.asp芽id=320,2007.[3]董大春.浅议校园网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EB/CD].http://yzdj.yzjy.com.cn/djlwpb2007/more.asp芽id=320,2007.

[4]唐燕妮,周一萍.国内基础教育资源库现状及评价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8):58-59.[4]唐燕妮,周一萍.国内基础教育资源库现状及评价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8):58-59.

[5]黄晔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5):61-62.[5]黄晔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5):61-62.

上一篇:智能调度算法下一篇:招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