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发展思想

2024-06-20

邓小平发展思想(精选十篇)

邓小平发展思想 篇1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之前的根据地建设, 即从1929年邓小平发动百色起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个时期邓小平关注民生的举措主要有这样两点, 第一点是认清政府在群众运动中的地位, 他认为:“政府对于群众运动应是扶持的态度, 所以不应对群众采取旁观或漠不关心的官僚资本主义态度。但是群众运动应该是群众自觉自动的运动, 所以政府也不要采取干涉或代替包办的态度。” (1) 他认为虽然政府的法令是从上至下实行的, 而群众运动是自下而上的, 两者其实并不矛盾, 因为立场是一致的, 只是不同位置做法不同。政府要使群众得到利益, 而又不能妨害群众的自觉性。这中间, 人民群众是主体, 是历史的缔造者, 是代表大体劳动者的利益, 必须充分相信人民, 依靠人民, 政府的工作才能够切实地实行, 这其中应该注重与人民交流的方法方式, 从而提高成效。

第二点是如何处理好经济与粮食的问题, 在太行山的经济建设中, 邓小平提到:“经验告诉我们, 谁有了粮食, 谁就有了一切。” (2) 他认为这个时期要解决的首先是粮食问题。实事求是的解决好这个问题, 是提高劳动人民的抗战热情和生产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也是保障前线战士的士气需要。而解决粮食问题, 就必然牵涉到经济问题。经济市场是粮食的基础, 是经济流通的载体, 需要把握好经济规律, 才能促进粮食的发展;而粮食是经济的关键, 粮食的产量和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也是战时的后勤保障。因此需要保障经济与粮食的平衡发展。邓小平认为:“没有正确的对策, 就谈不上经济建设;而这些政策的订定, 必须以人民福利和抗战需要为出发点。”“任何一个经济建设的事业, 没有广大人民自愿地积极地参加, 都是得不到结果的。” (3) 邓小平认为经济的建设与民生的建设是紧密联系的, 经济建设必须要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福利出发, 才能获得人民的支持。而广大劳动人民的鼎力支持, 相互协作, 也才能迅速的发展经济。必须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发挥最大效力, 不仅使经济发展, 还要让人民享受到更多的福利。

第二个阶段是在建国之后改革开放之前这段中间时期, 即从1949年至1977年邓小平73岁高龄第三次复出。这期间邓小平经历了两起两落, 也使他对民生方面又有了自己新的诠释。

这个阶段邓小平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在战后迅速恢复生产, 解决社会现存问题。他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要调整工商业, 调节劳资, 解决失业问题;在西南局城市工作会议报告提纲中指出应及时解决城市工作最中心的工厂管理、工会工作和在工人阶级中建党等一系列问题, 这样可以加强组织性纪律性, 从而更好的稳定社会, 逐步发展生产。

除了稳定社会发展之外, 邓小平第二个着重点在教育, 他提倡要办好学校, 培养干部, 整顿教学纪律, 提高教师待遇, 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 在社会普及全面性的同时全面提高质量, 为新中国的建设培育后续人才。

邓小平认为革命之后主要的任务是搞建设, 要脚踏实地, 不能盲目夸大成就, 不能搞浪费。他的第三个着重点在于平衡“骨头与肉”的关系问题。在“骨头”和“肉”的关系问题中, 既要抓好工业、交通等“骨头”, 也要重视科研、文教、卫生、公用事业等“肉”的因素, 既要考虑国家现实, 也要直面人民群众的切身需要。他还要求共产党要接受监督, 不能脱离群众, 要实行民主, 不断学习, 共同建设;要积极恢复农业生产, 解决好生产关系的问题, 农村和城市的关系问题, 以及市场和物价问题, 从而全面提高人民建设的积极性。

这个时期的邓小平主张立足现实, 瞻望前途, 吸收总结经验和教训, 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规划好新中国工业和农业的建设, 以及教育等公共事业的同期筹建。

第三个阶段, 也就是邓小平民生观基本形成时期, 这个阶段应从改革开放开始, 即应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这个阶段由于深化改革,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

初期是从1978至1982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以农村为切入点改革开放至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邓小平说:“工业越发展, 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 (4) 他认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 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 (5) 这个时期邓小平关注的焦点最先是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得出了显著的效果, 提高了人民劳动的积极性, 使粮食大幅增产, 人民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保障。而解决了农村的问题, 也为后来城市的改革发展提供了相应基础。

1979年我国开始设立经济特区。这期间邓小平关注的是如何使我国经济冲破瓶颈, 高速的向前发展。邓小平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 经济工作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 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 (6) 这时候的邓小平深谙中国基本国情, 认为只有生产力发展了, 经济发展了, 才能够解决社会矛盾。而只有解决了社会矛盾, 才能够从根本上治理民生问题。八四年邓小平南方视察时又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实行开放政策, 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 就是不是收, 而是放。” (7) 这时候的改革开放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邓小平看到改革开放前期取得的重大成效, 更加坚定了改革工作政策的执行和中国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

中期是从1982至1992年。1982年9月1日中共十二大邓小平致开幕词:“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理论。” (8) 这是我国首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拉开了新时期的神州大地新建设的序幕;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 指出要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这样,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对发展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5年3月13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实行医改, 核心思路是:放权让利, 扩大医院自主权;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1987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指出了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强力杠杆。这个时期邓小平目睹了改革开放时期已取得相应的成效, 深谙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改革开放时期各方面出现的问题需要如何应对解决, 邓小平以一名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高瞻远瞩, 应对新时期出现的问题冷静分析, 综合国情来一一予以解决,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了旗帜, 指明了道路。

后期是从1992至1997年。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1994年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992年9月, 卫生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意见, 提出医院要“以工助医”、“以副补主。”1994年7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这个时期垂暮之年的邓小平仍然注视着国家的发展趋势, 关注着人们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民生建设。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生观脉络大致就如上分析的三个阶段, 其中第三阶段是其思想的基本形成时期, 因而也是最重要的。而从这时期起, 我国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同时新时期的民生建设也应该有新的规划, 新的步骤, 以至于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时, 各方面事业都全线前进。

研究邓小平民生思想发展历程的意义在于:

第一是理论意义, 想要了解任何一种思想, 就必须要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实时环境, 熟悉其整个脉络, 从而达到对思想最大限度的还原, 继而才能做到继承与发展。当时我国所面临的的“穷”的处境以及人民生活的窘迫, 使得邓小平不得不思考民生这个重大问题。而一系列的解决措施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可行的。研究其发展历程对整体把握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具有着强大促进作用, 而着重研究邓小平民生思想体系, 对于今后我国民生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这也是马克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的一种表现。

第二是现实的指导意义, 应对新的时期我国民生建设出现的新问题, 而怎么最大限度的解决好这些问题, 需要有对理论体系的深度研究, 才能有具体完善的实践提案。在新时期的民生建设中, 需要继承邓小平所构建的民生体系中的优秀成分, 从而少走弯路, 因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已经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的第一步。继承是必然, 发展也是必然。首先必须立好旗帜, 做好目前时期内的工作, 才能逐步渐进。通过继承邓小平民生思想, 在已建成的民生体系框架上继续发展, 再结合我国基本国情, 从现实的角度来思考发展下一步既定目标, 以及实现的路径和方法。通过探析邓小平民生思想发展历程中的实践建设, 来指导我国今天的民生建设进程, 且为我们正在着手解决和即将准备去解决的民生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观。

邓小平的民生思想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树立了最终目标即达到共同富裕。在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进的过程中, 应整体把握邓小平民生思想, 对民生事业采取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的总体规划, 宏观调控把握方向、微观建设做好实事。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 民生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 我们需要不断的挖掘、开发邓小平民生思想的新时期价值, 不断的创新思维、开拓发展, 与时俱进, 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才会正道前行。

摘要:文章概括和分析了关于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 结合历史发展的现实轨迹, 来把握邓小平的整个民生思想线轴, 概述其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发展历程, 在其横向的发展历程上探寻其纵向的理论深度, 以借鉴于我国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

关键词:邓小平,民生思想,发展历程

注释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1994:7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1994:79.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1994:85.

4邓小平.邓小平思想年谱 (1975‐1997)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15.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 1993:65.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 1994:194.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 1993:51.

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篇2

[ 徐会展 ]——(2004-12-8)/ 已阅15195次

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 徐会展

内容提要: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邓小平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要求,深刻地揭示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密不可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是党的治国方略成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民主;法制;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党和国家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建成有中国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其核心、实质和第一要义,是发展问题,即发展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发展经济的首要保障,便是民主法制建设,即创造一个稳定、健康、有序、向上的社会环境。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的同时,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一、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文革”后,逐渐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对“文革”后濒于崩溃的经济和混乱不堪的社会状况,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了毛泽东的经验,并深刻总结了毛泽东的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重于其它建设,注重制度建设成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基本治国方略。在实践中,邓小平渐认识到,法制是加强和巩固制度建设的可靠保障,从而把民主与法制结合到一起,开创了邓小平理论的新境界。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把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民主与法制密不可分,邓小平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研究邓小平的法治思想时,我们不能抛开他早期的民主政治思想。1941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出版的《党的生活》杂志上发表的《党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一文中,开宗明义称“三三制政权的实质是民主。”这种民主的含义是“必然在政权中反映出不同的利益,不同的党派立场,不同党派阶级的民主政治斗争。”共产党的领导和政治优势,“更基本的是从民主政治斗争中去取得。”显然这种民主是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有秩序的政治竞争(邓小平这时称为“政治斗争”)的民主,是以权利平等为核心内涵的现代式民主。正是在这种具有现代文明特性的民主框架是,邓小平极力反对“以党治国”。他分析说:假如说中国是半封建的缺乏民主的国家,则反映到党内的是:共产党员一般缺乏民主的习惯,缺乏民主政治斗争的常识与锻炼。“假如西欧共产党带有若干社会民主党的不良传统,则中国党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国民党的不良传统。某些同志的以党治国的观念,就是国民党恶劣传统反映到我们党内的具体体现。”可见邓小平很早便认识到了“以党治国”观念的错误与危害性。这也促使了邓小平对民主问题的深入思考。在经历了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认识后,邓小平终于在“文革”后确立了其民主思想的中心地位。

邓小平先是提出了重视民主建设的问题。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现在敢出来讲话的,还是少数先进分子。我们这次会议先进分子多了一些,但就全党、全国来看,许多人还是不那么敢讲话。好的意见不那么敢讲,对坏

人坏事不那么敢反对,这种状况不改变,怎么能叫大家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四个现代化怎么化法?”在邓小平的主张下,三中全会明确了一个根本认识,即实现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强调民主”

民主问题提出后,接着便是怎样保障民主实施的问题。1978年12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12月31日邓小平在其著明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一论述指出了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他还对此作了进一步分析:在人治的条件下,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而这些是很不好的。因此,“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着些。” 1980年1 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这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从而明确指出了发展民主与法制是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同年8 月18日,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 了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重要作用。他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我们今天再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就会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昵?”“斯大林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情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 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同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报告中指出:“要继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许有任何动摇。”这些表明,邓小平已深刻地认识到法制的重要性,并坚定了实行法制的决心。

邓小平还重视法制的效果,关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1980年,他指出:“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法制观念与人们素质有关。现在这么多年青人犯罪,无法无天,没有顾忌,一个原因是素质太差。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这本身对人民是教育,同时能挽救很多人,挽救很多青年。”他的这一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理论指导了全国普法运动的开展,并日渐显出成效。同时,从中央到地方,逐级成立了政法委员会,普法领导小组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形成了“打”,“防”结合的整治社会治安格局,保证了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邓小平还意识到了在法制进程中人才过设的重性。1985年6月,他在同彭真谈话时指出:“法律院校要扩大,要发展。``````我们从建国以来就对办法律学院注意。在一些国家,大学毕业以后还要学习法律专科。经济发达国家领导人当中,很多人是学过法律的。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大批法律院校怎么行呢?所以要大力扩大,发展法律院校。”邓小平还指出:“搞经济建设、搞教育、搞科学、搞政法等等,应该说,我们的专业人才太缺乏了。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具有志业知识能力的干部队伍,而且是一支宏大的队伍。”“现在我们能担任司法工作的干部,包括法官、律师、审判官、检察官、专业警察,起码一百万。可以当律师的,当法官的,学过法律的,懂得法律的,而且执法公正,品德合格的专业干部很少。”邓小平提出了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思想,是新时期,新世纪适应改革形势对整个干部队伍的根本要求。遵循这个要求政法队伍出现 了一大批严格执法、公正廉洁的优秀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人民律师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这些为我们完善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的决议》中,邓小平指出:“必

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完善国家宪法和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使社会主义法制成为维护人民权利,保障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制裁犯罪行为,打击阶级敌人破坏的强大武器。”在他亲自指导、主持起草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强调:“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决不是社会主义法制;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他更是突出地把“高度民主、法制完备”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加以阐述。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邓小平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他的法治思想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国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被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焉,有了很大发展。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江泽民指出:“世界经济的实践证明,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市场经营活动的运行,市场秩序的维系,国家对市场活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法律的引导和规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际惯例和国与国之间约定的规范办事,这些都 是市场的内在要求。”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决策1992年12月,江泽民又讲,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必须学会运用法律来保障市场经济的运和,把市场经济纳入法制轨道。1995年,江泽民指出,党既要领导宪法、法律的制订,又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办事。1996年2月8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中央领导同志法制讲座上,江泽民就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肯定了“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同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正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治国方略确认下来。

此后,在对“依法治国”内涵的不断深化理解中,又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科学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纲领,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郑重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变为一项全新的基本国策。1998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将这项内容载入宪法,这标志着全新的依法治国思想的确立,我国完成了治国方略的根本性转变。

“依法治国”思想的战略指导地位确立后,我国进入了落实和完善这一基本国策的新阶段。全社会对法治的认识越来越清楚,越来越重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如既往的更加重视立法工作,各级具有立法权限的地方人大及政府也积极参与法制建设工作,并加强了对立法工作的管理监督,保证了立法质量,制定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法律法规。2001年,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主张,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这是对法治思想的又一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坚持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工作。特别是重视对弱势群体权利的立法保障工作。把建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决心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为惠及全民的法治,更加明确了我国法治工作的发展方向。为科学法治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人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完

善和全新发展。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高度概括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 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文化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段论述,指明了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依据上宪法和法律,客体是国家事务,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并使其具有极大的权威。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这里使用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概念,而不再使用此前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概念。“法治”与“法制”一字之差,但其本质涵义差别极大。“法治”即法学界所说的“水治”,须以人民民主和人民主权为基础,与“人治”相对立,是一种独立的治国目标和价值目标,体现着法律至上的精神观念;而“法制”则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即法学界所说的“刀制”,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既一国现行法律规范的总和;而“法治”则为动态概念,即立法、守法、执法、司法的诸过程。因此,为了更为准确地反映现代法治的内涵和价值标准,党的十五大报告和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均正式使用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准确表述。一字之改,反映了对邓小平法制理论的发展和观念的提升。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则进一步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这就将“依法治国”从治国方略的手段层次,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目标的目的层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之内。为了牢牢把握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心是依法治官、治权、治理国家机器的本质,《十五计划纲要》要求“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对“依法治国”概念加 以具体化的阐释。“依法治国”思想最终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针对十五大以来德治弱化的情况,以及法治建设中存在的“执行难”和“钻法律的空子”等问题,江泽民在2001年提出了“德治”的主张。他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法、治建设,属于政法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以德治国”的提出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完善和补充。首先,立法需要以道德为基础。法律道德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认可重要的、基本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主要价值目标之一也应是先进的道 德规范。只有这样,法律才能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和信仰,从而获得顺利实施的可能。其次,执法也需要以道德为基础,公正、准确地把握立法的宗旨,合理、恰当、及时地裁决办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法者的素质。执法者的道德素质低下,就可能滥用权力,出现合法不合理的现象,甚至造成冤假错案。因此,提高执法者的道德素质是保证法律的效力、公正的重要途径。第三,守法更需要以道德为基础。一个法治社会,守法应当是法律实施的基本的、大量的形式,外在的法律规范只有在转化为大多数人内在自觉时,才能达到法的自觉遵守。道德素质高可以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维护法律尊严。道德素质低就可能不自觉守法,逃避法律监督.在社会调节手段、社会关系调整方式上,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结合的好,则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结合的不好,法律就失去了道德基础,道德失去了法律的支持,就会事倍功半,不以达到预期效果。

邓小平发展思想 篇3

关键词:城乡统筹;邓小平理论;三农问题

引言

邓小平在马、恩、列和毛泽东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基础上,添砖加瓦地完善了该方向的思想脉络,尤其是马、恩的“城乡融合”理论,对邓小平的影响极为深远,本文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对邓小平的城乡统筹思想内容及其现实启示进行了分析。

1.以农业为基础,做好三农工作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不管是地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占较大比例。如何带动农业进步才是发展经济的首要工作,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要解决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极有眼光,对国内经济结构有着准确清晰的认识,并多次强调,搞不好农业,工业就没有希望,农民不富裕,农村不发展,中国的经济就不会长久进步。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工业化水平越高,越不能忽视农业,必须以农业作为稳定的基础。

直到今天,我国工业发展迅速,经济水平明显提升,更应该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承认其基础性地位,如此才能维护政局稳定,保持经济增长,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速度。农业作为基础,要充分发挥其服务和保障作用,同时还要将其提升至战略地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融合,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城乡统筹下一步工作。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能否解决三农问题,关乎中国未来社会发展,其首要工作便是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农村购买力才会提高,继而才会有更多的农业投入,维持农业的稳定。

2.工业农业互补,推进四化同步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基础地位不容置疑,任何时候都要予以高度重视。但同时,我们应该承认,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如果仅仅依靠农村现有资源来发展农业,帮助农民增收,难度很大,并不能彻底解决农村问题。相反,应该依靠城市带动,依靠工业支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已经证明,最初发展工业时,需要农业大力支持,为其提供各种资料,最重要的是,工业化程度达到一定高度时,非但不能脱离农业,反而应该反哺农业,支援农业。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在深入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同时,还要兼顾农业现代化,推进四化同步,尽快实现我国城乡统筹目标。

3.发展农业科技,培养科研人才

马克思基本原理指出,科学也属于生产力的一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和科学渗入有着莫大关联。尤其是近一百多年来,人类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力大幅提升,而如今,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各领域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邓小平更重视科技,并称其是第一生产力,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培养科研人才,真正将科技应用到现实中。

城乡统筹亦需如此,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遇到了很多新问题,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而且,我国提出了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新农村,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就农业方面来说,粮食增产、质量提高必然要用到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业在资源和市场两方面明显受到制约,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推广应用现代化农业科技。机械化操作方式,提高了生产力,但这只是初步,邓小平明确指出,农业科技还需要有更深一步的发展。虽然目前在宣传推广,以及创新应用上都有些不足,但我们依旧应该认识到其重大意义,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使农民也能掌握科学知识。

4.深化改革开放,城乡全面发展

城乡统筹需要城市和农村平衡发展,但目前国内城乡差距十分明显,这种二元性体制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对工业的过度重视,以及对农业的忽视,导致城乡统筹道路愈发艰难。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证明了改革开放这让一伟大举措在当前阶段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始终对农村农民问题颇为关注,更强调一定要把改革开放实践到农村中去,让基层农民掌握自主权,调动其劳动积极性,从而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必须有高涨的热情和自信心,这就更需要开放性政策予以支持鼓励。

针对目前尚存在的不合理的城乡体制,需对农村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开放,缩小城乡差距,建立起健全的城乡一体化体制。如今,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纷纷开始进城,增加了城市负担,该如何消化这些劳动力,实现城乡平衡发展呢?这就需要重视乡镇企业,引导并扶持乡镇企业,进而改善农村面貌,带动现代化农业发展。

5.结束语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当前十分重视,并极力去解决的重点问题。它关系到农业和工业的复杂关系,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必须予以认真对待。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改革者,城乡统筹一直是其理论思想的重要内容,且有着坚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为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应对其城乡统筹思想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赠赠.邓小平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大众科技,2014,20(05):226-228

[2] 吴大兵.邓小平社会发展公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视角[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5,24(02):151-155

[3] 彭晓伟,林伯海.邓小平的城乡互动思想及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28(04):114-115.

邓小平文化思想发展历程的研究 篇4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邓小平领导了百色起义, 起义运动结束后, 他特别强调要重视文化工作, 并亲自深入部队宣传文化工作。 邓小平在主编的红军总政治部机关报《红星报》上, 陆续开辟了《山歌》、《红歌曲》、《俱乐部》等文艺副刊, 发表了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文学报等, 使得文化建设在革命根据地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

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 积极开拓文化建设, 形成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 诸如:“文化工作服从于政治任务, 无论哪一种势力或哪一种派别的文化工作, 都是服从其政治任务的。 ”[1]除此之外, 在文化交流和建立文化统一战线方面, 邓小平也进行了详细论述。 这些理论既构成了邓小平文化思想的雏形, 又为其后文化思想的发展作了铺垫。

二、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文化改造和文化建设工作。第一, 思想改造。 新中国成立伊始, 党和国家领导就组织在全国开展改造旧文化, 发展新文化,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全国性思想改造运动。 这一运动的兴起, 掀起了全国学习的热潮,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 第二, 教育改造。 文化教育事业是思想道德的载体。 中国要改变文化落后的现象就必须进行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首先要改革课程、改革学制, 其次要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 最后要开辟“向工农开门”的教育途径。第三, 发展文学艺术。 在历经两次文代会后, 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 文学创作水平显著提高, 戏剧重获新生, 电影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 邓小平对文化的认识及对文化领域的看法, 在我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得到充分体现, 他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涉及教育事业、人才培养、新闻工作、城市知识分子等方面。 一九五〇年七月, 他在欢迎赴西南地区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要消除民族隔阂,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经济上要是使他们从贸易中获利;文化上要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 由此可见, 这些进步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精神生活更加充裕, 从而推动了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文化在改革开放之初得到发展。 然而, 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七六年, 新中国文化建设呈现低谷状态, 社会发展严重受挫。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左”倾占据着主导地位, 过于强调文化意识形态,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的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从端正思想路线着手, 抓住问题的中心环节, 全面进行拨乱反正。

首先, 实行科教文化事业的拨乱反正。 邓小平从科教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入手。 在邓小平的主持下, 在“文革”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 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2]的观点。 从此, 知识和知识分子重获新生, 日益受到重视。

其次, 完成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邓小平从思想路线这个根本问题划清了长期存在的 “左” 倾错误, 他带领全国人民, 反对“两个凡是”, 摆脱个人迷信的桎梏, 他认为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应该完整地、准确地掌握;他对真理标准问题展开讨论, 恢复了实践的权威;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成熟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我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历史上实现了伟大转折, 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全会总结了我国三十年以来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 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从此, 文化建设不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制度文化和思想意识文化的建设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纲领, 体现了他对文化建设的思考, 这对当时处于迷茫中的中国人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使人民重新树立起对追求真理的信心。

一九七九年, 邓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的前十七年, 我们的文艺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文艺工作的成绩是显著的。 ”[3]这显示了邓小平对文学艺术的重视, 他深刻而系统地阐述了文学艺术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的性质、发展的方向, 以及加强对文学艺术队伍的建设、明确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强化文学艺术人才的培养。

一九八〇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 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4]邓小平清楚地认识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和实质有着科学的理解。 邓小平就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大量论述, 并亲自参加实践。 在思想建设方面, 邓小平反复强调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加强党的建设, 他亲自抓教育和科学文化工作, 召开一系列科学技术大会, 恢复高考等,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在他的指导下, 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基本指导方针和指导作用。 至此, 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完整体系已基本形成,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形式的形成、人民的思想观念有了进一步的转变, 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邓小平立足现实, 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 他认为经济发展, 关键是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 邓小平在解决思想问题方面采取有效的说服教育方式, 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确保我国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

摘要:邓小平文化思想发展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成熟, 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 对邓小平文化思想发展历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文化思想发展历程,形成,发展,成熟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1994:22.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 1994:88.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 1994:207.

邓小平发展思想 篇5

邓小平创新理论

2002-10-13 17:50:00阅读3428次

21世纪即将向我们走来,与之同行的将是一个初见端倪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创新型经济,而发展、创新又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本文作者在分析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各种新考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在新时期掌握和运用邓小平创新理论,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一、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创新理论是时代的呼唤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将成为国民经济可接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发展知识经济关键在人才,其核心是培养和发挥人才的创造性。只有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抢占知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才会在世界新格局中居于优势。当今世界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挑战和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强烈地呼唤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跨世纪人才。邓小平理论不仅就其内容而言,是当代中国发展、创新了的马克思主义,而且蕴涵着关于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因此,迎接知识经济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研究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创新理论,保障跨世纪青年一代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全面提高,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

二、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文革”及“文革”结束后的“两个凡是”时期教条主义盛行的情况,适应开创社会主义全新事业的实际要求,不仅明确地向全党提出了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任务,而且特别注意从方法论角度科学地阐述了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三条基本原则:

(一)立足于本国实际的原则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我们不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而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自己的方针,才能取得胜利。这一点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是没有的。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但它绝不能代替各国在实际中的具体探索,世界各国共产党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1页)

(二)立足于现实实际的原则

邓小平强调我们现在干的是一项全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当代世界变化很大,很快。因此,“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上第291-292页),不以新的思想和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三)立足于不丢老祖宗,开创新境界的原则

邓小平强调基本理论应用于现实,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必须坚持,但是,对于需要进一步具体化的必须进一步具体化,也就是既不丢老祖宗,又必须说出符合本国实际,符合现在实际的新话。

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这一段科学透彻的论述,无疑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三条基本原则内在精神的直接继承和进一步概

括和丰富。

三、做全面发展的新世纪接班人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全方位的挑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就意味着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言别人所未言。因此,今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要从事这一艰巨的工作,必须立足于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思想政治素质:突出理论武装

邓小平同志说:“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素质,其中尢如关键的是大学生的理论修养状况。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表现出许多新特点,其中既有积极向上的思想,也有模糊歪曲的认识,这与高等学校一段时间以来忽视和削弱用科学的理

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有着很大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施“两课”改革,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党团支部和“两校一会”的重要体用,全面推进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工作,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业务素质: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创新是科学和技术产生突破和巨大进步的核心动力。为此,必须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智力支撑。

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实践中,我们应以全面素质和技能的掌握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外部条件,培养探索知识的兴趣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科交叉和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敏锐地把握科技前沿领域最新动向,善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科学权威的理论体系,大胆地提出新思想、新问题和新方法。

(三)人格品质:突出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为此,必须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这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基础。

教育对知识的传授,对智力及生活、生存能力的增加,只是部分使命,而非全部意义,教育所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生,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为此,大学中应着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两极融合,实现高情感与高科技联姻作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为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邓小平发展思想 篇6

关键词:改革开放十八大运用

中共十八大已经闭幕,但围绕这次会议的话题讨论仍未完结。十八大后的中国将走向何方?这样的发问会以不同的形式不断重现。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靠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十八大报告结合时代特征进一步运用与发展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邓小平强调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的改革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的,就其实质来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即通过改革具体制度,逐步完善根本制度。

十八大报告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二、改革是发展生产力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作了深刻总结,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邓小平一直主张,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整体性的改革,而不是局部的、小范围的改革,他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觀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四、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

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两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要改革就必须对外开放,要对外开放,就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实行对外开放,不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的先进成果来“为我所用”是不可能的。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推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十八大报告中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体现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精髓与内容。报告始终坚持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以人民为主,通过改革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全面改革,用实践来检验真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夺取新胜利。

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但他的这一思想所具有的指导意义与现实价值却是深远的、长久的、重要的。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运用三十多年来,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它也将伴随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政党走向更加繁荣昌盛、长治久安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2]邓小平文选:第3 卷[ M ]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邓小平跨越式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篇7

一邓小平跨越式发展思想提出的历史方位

邓小平跨越式发展思想提出的历史方位就是历史已经进入世界历史。

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 人类历史已经开始进入世界历史, 即进入普遍联系的历史。其标志有两个:一是十八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实现了机器化社会化;二是法国的政治革命取得胜利。英法日德俄相继走向了帝国主义发展阶段, 使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运行, 世界历史已经全面进入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代。资产阶级以其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从此开始人类存在和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亦即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由以土地处于支配地位, 人直接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转化为以资本处于支配地位, 人与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世界的矛盾。人类通过既有创造性又有依赖性, 来体现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这说明历史已经真正进入世界历史。

所谓世界历史, 并不是各个民族历史的简单相加, 而是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系统值。质言之, 世界历史是各个民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总和。世界历史的形成使各个民族和国家都必须在联系中求生存和谋发展, 任何“闭门造车”式的独立发展都已成为不可能。世界历史形成后, 其社会的深层结构———即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 变成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形态的民族性是指它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中运行具有不同性质、结构和运行机制;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形态的世界性是指其运行要超出民族的、国家的狭窄地域, 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体运动 (包括对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引进和到外面去发展生产力) 。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在世界历史形成以前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一般都是在民族的狭隘地域内“单独进行”的, 每一种生产方式的形成在各个民族那里都必须从头开始 (五种形态依次更替) 。与此不同, 在马克思看来, 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 单个国家的超常规发展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带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为各国谋求独特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可能性。

在世界历史的境域下, 对民族历史的影响突出表现为交往行为的“合力”效应, 进言之, 人们在普遍交往中往往用自己的优势部分去换取对自己不足部分的弥补, 从而避免重复劳动的耗费, 这样就给自己带来新的发展可能性。诸如:我们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实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就是对社会基本矛盾这一运动规律的具体体现。按照这一理论, 我们不仅以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跨越成为新中国, 而且还将以工业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 跨越到信息经济时代。这一理论给了我们一种新的发展力, 那就是较为落后的民族, 不必一切从头开始, 而要以人类最新成果为起点去创造新的东西, 要以“跨跃式”发展进入到世界历史的先进行列。但也应注意, 跨越式发展是复杂的而且有条件的, 我们要防止无限的激情淹没有限的理性。因为理性自身也具有矛盾性:“以有限来把握无限, 以相对来把握绝对, 以部分来把握整体, 以暂时来把握永恒, 以特殊来把握普遍。”[1]

由封建的人身依到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 无疑是一大进步。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 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一句话, 它 (资产阶级) “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2]然而, 由于资本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矛盾, 决定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体系必然会出现畸形、扭曲和不平衡发展。之所以具有这种特征, 是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本质相关联的, 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资本积累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分不开的。因为资本积累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内在地包含着的生产的国际化与社会生活的民族或国家组织形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具有对抗性。进而言之, 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 生产的国际化过程是与资本强行打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使世界上大多数相对落后的国家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少数发达国家的过程交织在一起的。这种不平衡的两极结构, 直接构成了邓小平跨越式发展思想提出的历史方位。

二邓小平跨越式发展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面对后发展的困境, 邓小平思考:后发展的中国应如何尽快摆脱落后地位, 尽快实现现代化呢?在当代西方发展社会学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发展理论, 即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这三种理论, 要么正确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社会内部的传统性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 但却错误地把“西方化”看作现代化的唯一途径;要么看到了国际格局中的不平衡性, 但并未能揭示改变这一状况的现实道路;要么将世界看成是一个相互影响的体系, 但又错误地试图否定落后国家改变原有体系结构的努力。究其根源, 都在于它们都未能从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 来揭示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非统一性的辩证关系, 从而也只能将整个历史尤其是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看作是一个严格按照科学的守则、毫无差错地永恒运转着的机器。这是发展模式上的独断论和一元论。

与此不同,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从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可跨越性上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元性与多样性、一般性与个别性的辩证关系, 揭示出跨越式发展是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具体形式。从社会形态的一般发展而言, 大体说来, 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亦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人类总体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但这总体上的规律性、顺序性, 在具体的民族历史中却常常是以跨越式的、曲折前进的方式来体现, 社会的发展是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即一元多线地进行的。在具体研究俄国社会未来发展前景时, 马克思认为, 当时的俄国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俄国的社会发展道路, 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从世界历史看, 西欧资本主义正经历着危机, 资本主义已经显示出其内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已经到来。从俄国国内看, 它正处于一种既保持专制制度又有农村公社和土地国有的三位一体的状况, 农村公社普遍存在, 且包含着内在矛盾, 一方面土地是公有的;另一方面农民有小块耕地且产品私有。这种二重结构使农村公社的发展前景具有两种可能:“或者是私有原则在公社中战胜集体原则, 或者是后者战胜前者。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3]有鉴于此, 马克思在给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的信中指出, 俄国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 从而“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落后国家要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必须站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高度, 才是可能的和现实的。由此, 马克思从价值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高度, 为东方落后国家避免资本主义的一切苦难、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构思了一条现实路径。

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者们常引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序言中的话:“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 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 它还是既不能跳国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4]来为自己做论证, 以此把马克思说成社会发展单线论者。这是个似是而非的观点。其实, 马克思毕生始终坚持社会形态演进的总趋势并不能排除具体国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之可能性的观点。他在1877年所写的《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非常明确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信中, 马克思坚决反对米海洛夫斯基把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 认为“一切民族, 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 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 这样做, 会给我过多的荣誉, 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

诚然, 历史境域对一个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具有巨大的影响。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工人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 那么现今的俄国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马克思认为, 俄国农村公社内在地具有消亡和新生两种可能性。然而究竟哪种可能性最终实现, 这一切都完全取决于俄国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可见, 邓小平跨越式发展道路的思想表明, 马克思绝不是社会发展的单线论者, 而是承认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各个国家发展道路特殊性的多线论者。历史的多样性是不会屈服于单一形式的束缚的, 教条即使现实陷入困境, 也可能激起人们的思考, 从而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道路。前苏联和东欧的教训, 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恰好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这个道理。

三邓小平跨越式发展思想实现的现实路径

中国在近代历史的发展中虽已跳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但由于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工业化程度低, 商品经济很不发达, 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 发展仍是首要的任务和难题。面对困境, 邓小平开始了他卓有成效的思考和探索。首先, 既然中国人民已经选择了社会主义, 就断无重蹈资本主义覆辙之理;其次, 虽然我们可以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直接浸入社会主义社会, 但绝不可以越过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阶段而建立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是, 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因此, 中国必须实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03 111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以丰实的社会物质基础承载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首先, 对外开放是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只有融入世界, 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开放性是“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基本特征, 生产力、分工的高度发展及其国际化, 不仅要求在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内部要坚决冲破宗法的、等级的、血缘的前资本主义关系, 而且在其外部坚决冲破地方民族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 使整个世界形成一个以物为中介的人与人全面依赖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孤立的状态下实现现代化。邓小平认为, 首先, 必须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并不是漆黑一团、一无是处的社会制度, 与以前的社会形态比较起来, 它是更进步的, 因而也是更具生命力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 不敢闯, 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 走了资本主义道路。”[5]其次, 社会主义社会要向前发展, 要显示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大的优越性, 就一定要学习并继承资本主义社会的先进成果。他又说:“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 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5]要知道,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5]。当然, 这种开放与交往又是双向的, 不但要打开大门把人才、资金, 技术等“请进来”, 自己还得“走出去”, 参与积极国际竞争, 在合作竞争中首先跨越式发展的新思维。

其次, 对内改革是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这里讲的是跨越式发展的内部条件。“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是解决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改变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如何改革, 使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呢?邓小平认为, 改革的重点, 不在于简单的对工具的革新或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而在于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力要素的组合方式, 变计划经济的模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存在方式:利益、能力、理性、自立。”[6]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度规模经营, 使得中国广大农民作为商品经营主体在中国农村第一次真正地普遍地得以确立, 极大地推动着我国社会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形态转化, 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 消解着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运而生。“小农的日常生活基本上遵循两个节奏或节律:一是伴随着大自然的节律进行, 与黑夜白昼、春夏秋冬的自然循环相一致, 春耕、夏锄、秋收、冬休, 这几乎成为千百万年的传统日常生活的基本节奏和韵律;二是跟随着人的生理变化和进展, 与生老病死的自然流程相一致, 诞生、成丁、结婚、生子、衰老、死亡成了日常时间的千篇一律的运动图式”。[7]可见, 只有合理的资源支配方式才能真正激发社会发展的潜力, 变被动为主动, 克服落后的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等对生产力的束缚, 越过生产力发展的低级形态和单线递进, 才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最后, 人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一切生产工具中, 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2]“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 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 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 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 从一定意义上说, 关键在人。”[5]邓小平根据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 指出,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将人才的中心地位确立下来。在生产力的发展中, 无论是体制的创新还是科技革命, 都由人来发起并最终落实到现实的人的行动上。人是生产力的现实承担者。“我们的国家, 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5]邓小平强调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 培育社会主义新人。邓小平同样重视制度的积极作用, 他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8]他还说: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 教育搞上去了, 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 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尤其是信息化呈加速度发展趋势的今天, 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对于我们在发展传统工业的同时, 向信息化迈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发展进程、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有着极为关键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 邓小平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 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具体分析了中国的国情, 为中国摆脱落后现状、早日实现现代化勾画出了一幅克服“后发”劣势以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带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现实图景, 也为其他“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了科学的引导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韩震.重建理性主义信念[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6]韩庆祥.思想是时代的声音[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5.

[7]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篇8

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 主要应依据《邓小平文选》中的论著。据统计, 《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共收录了233篇文章, 论及科技、教育的有119篇之多, 其中有37篇是专门或重点论述科技、教育的。

目前, 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 (教育理论) 的著作、文章较多, 成果丰硕, 而研究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论著相对少些, 可谓凤毛麟角。输入关键词“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 用Google搜索、查阅万方数字图书馆等, 可获得相关文献近四万篇, 其中与研究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直接相关的不足10篇。各家的观点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起点不同, 对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容的认知也就不完全相同, 因此显得较为零散, 缺少从整体上对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全方位的、系统的研究, 特别是对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鲜有论及。笔者主要拟就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过程进行探讨。

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滕纯认为,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战略全局来观察处理教育问题。 (1) 研究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 不妨把它放到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

中国20世纪的职业教育起源于实业教育。1902年, 晚清政府首次制定的现代学校教育学制体系首次把实业教育列入其中。1903年的癸卯学制, 1912年、1913年国民政府制定的壬子、癸丑新学制体系, 1922年修订的新学制都包括职业教育。20世纪30年代相继制定了以《职业学校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体系, 职业学校从整个教育体系中重新分列出来, 形成逐级分流的格局。抗日战争爆发后, 职业教育受到重创, 发展更是困难重重。解放区举办的职业教育围绕抗日战争的需要, 面向工农大众, 多以短期为主。

新中国建立后, 党和国家第一、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并形成了各个时期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 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邓小平作为共和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为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与形成, 与中国20世纪初的职业教育思潮有着渊源关系。特别是具有职业教育背景、改变了其一生命运的留法勤工俭学的经历, 对邓小平日后的教育思想, 尤其是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影响巨大。

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

纵观邓小平一生, 其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 孕育、萌芽期:出国留学———主政西南 (1920~1952)

探讨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 不得不提到当年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他在法国的留学生涯。

留法勤工俭学发端于民国初期, 于1919年前后形成一股颇具声势的工读主义思潮或勤工俭学教育思潮。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等, 都成为当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1920年8月, 16岁的邓希贤 (邓小平) 从重庆留法预备学校毕业, 得到汪云松的资助, 成为继聂荣臻等35人之后由重庆出发的第二批83名赴法勤工俭学川籍学子之一。在法国, 他一边做工, 一面上学, 辛苦异常。

邓小平是民国初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这次具有职业教育背景、改变了他一生命运的留法勤工俭学经历, 必将影响到他日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尤其是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与形成。

邓小平也曾经是一位职业培训的组织者和实践者。1931年2月, 邓小平率红七军到达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红七军政治部举办训练班, 为崇义、上犹两县培养干部, 训练班除了上政治课, 还进行军事训练。邓小平还在瑞金县城同善社举办过一期干部培训班, 有六十多人参加学习, 他亲自讲课, 为苏维埃政权输送了许多人才。可以说, 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邓小平为培养革命干部或职业革命家举办培训班的最早记录。

1943年, 邓小平在太行山根据地提出了“教育为战争、生产服务”的教育方针。他指出:“我们一切为着战争的胜利, 生产正所以保障战争的胜利, 教育则为战争、生产而服务, 把三者密切地结合起来, 就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2) 在他的思想中, 战时的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非常明确, 教育处于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地位的观点已经树立。这是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萌芽的重要标志,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建国初期, 邓小平主政西南, 非常重视领导干部与产业工人的职业培训教育, 即文化技术教育工作。邓小平号召在城市工作的同志“用全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 学习与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邓小平指出, 工会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必须加强工人中的文化教育工作”。他说:“就长远来说, 工人教育应以文化技术为主;就目前情况来说, 仍应着重政治教育, 同时注意文化技术教育”。 (3)

(二) 发展、丰富期:进京履职———第二次复出 (1952~1976)

《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的讲话是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

这一阶段, 邓小平比较关注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提出要设法解决中等专业学校办学质量问题, 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职业中学的教学质量问题, 要通过办好学校培养大批各方面的建设人才;办好学校, 培养干部是最基本的建设。教学纪律必须整顿, 教师待遇“不能讲平均主义”, 教育经费要确保教育质量, 要注意提高师资质量, 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1954年7月, 邓小平对一些部门的领导人只注意抓生产、抓基本建设, 对办好中等专业学校、培养干部重视不够的现象严厉批评道:“这主要表现在对自己所管的学校注意得很差。殊不知办好学校, 培养干部, 才是最基本的建设。现在, 有的部门已有几十万员工, 几十所学校, 他们不去办好这些学校, 却总希望从外面调人。应该主要靠自己培养干部。我们的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办得不好, 真正办得好的很少, 要设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些业务部门的领导人, 认为让他管生产是重视他, 让他管学校是把他降格了。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倾向, 是办好学校的主要障碍, 应该纠正”。 (4)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 国家建设人才奇缺。邓小平重视大量培养、使用、提拔技术人才, 广开技术人才成才之路。1956年,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 邓小平提出必须特别注意培养精通生产技术和其他各种专门业务知识的干部。他说:“党必须特别注意培养精通生产技术和其他各种专门业务知识的干部, 因为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5)

邓小平关注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也非常重视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并且在经费和师资方面大开绿灯。1958年, 邓小平发表了《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的讲话。邓小平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职业中学的教学质量问题。职业中学的一部分毕业生应该能够升入高等专科学校学习。职业中学如果只有现在这几门课, 是不可能提高的。现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类学校, 都不能降低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 涉及一个学生人数的问题。学校应该挖掘教学潜力, 多招学生, 但是不要因此而降低教学质量。学生人数多, 又能保证质量的, 才是好学校”。 (6) 邓小平重视职业教育勤工俭学工作, 认为“开展勤工俭学是有范围的, 并不是不加区别地一律都搞”, 讲话中提出了勤工俭学的三项原则:“一是必须, 二要适当, 三看可能”。邓小平指出:“除了对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提出要做到自给或者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以外, 对其他学校都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 只要求学生参加劳动。职业中学搞半工半读是肯定的, 城市中还应该发展一批职业中学, 这类学校很多可以做到半自给或者自给”。 (7)

邓小平重视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增加职业教育投入, 提出职业教育发展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他提出教育经费“要保证原有的教学质量”, 这当然包括职业教育在内。“必要的教学器材不能减少。经费使用不宜过紧。我们节约经费有个原则, 不能因为节约经费而影响教学质量”。 (8)

邓小平认为, 技术人才是制约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是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需要改革教育制度、补充师资以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他说:“再有一个是技术人才的基础, 过去十三年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进展很快, 但是技术人员不足仍是各部门存在的尖锐问题。这方面要做的事还不少, 如教育制度要作适当改革, 师资不足需要补充等等”。 (9)

(三) 成熟期:改革年代———南巡讲话 (1977~1992)

邓小平复出后, 主管全国教育工作。《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和《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以及在邓小平领导下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是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日臻成熟的标志。邓小平认真审阅了《决定》草案, 他说:“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 我看是个好文件。现在, 纲领有了, 蓝图有了, 关键是要真正重视, 扎扎实实地抓, 组织好施工”。 (10)

这一时期, 邓小平把教育 (当然包括职业教育) 放在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 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邓小平提出, 要全面贯彻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多次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重视在职师资培训工作,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要重视军队职业教育, 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造就一支“既能打仗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的军队。邓小平认为, 整个教育事业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各级各类学校应按比例协调发展, 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科技人才, 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 各级领导都要重视;必须大大提高全体职工的技术水平并且认真实行培训和考核, 才能摆脱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 提高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倡导建立“德智体全面考核, 择优录用”的招工用人制度, 满足不同工种、职业的特殊要求, 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关注干部职工转岗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并提议把这种培训制度化, 即逐步使之成为适用于全体干部和工人的经常性制度。邓小平还提出要重视领导干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干部选拔也不例外。

1978年4月22日, 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 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 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 (11) 邓小平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两条腿———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要协调发展。他说:“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 既注意普及, 又注意提高”。 (12) “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 大专院校是一条腿, 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 两条腿走路”。 (13)

邓小平认为:“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 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 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 (14)

邓小平在《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的讲话中提出:“引进技术改造企业, 第一要学会, 第二要提高创新。许多工作从现在起就要着手, 如培训工人, 培训干部, 现在不着手, 外国的先进技术就不能掌握。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我们改造企业, 为了保证应有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 要有合格的管理人员和合格的工人”。“干部和工人都要经过考核, 不合格的作编外处理……要组织他们学习, 对他们进行培训, 开辟新的就业领域。要下这个决心”。 (15)

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说:“我个人认为, 科研、教育经费应该增加”。 (16) 1980年, 邓小平再次提出:“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今年因为财政困难, 只能首先照顾到重点, 但是, 从明年、至迟从后年开始, 无论如何要逐年加重这方面, 否则现代化就化不了”。 (17) “今后的干部选择, 特别要重视专业知识”。“我们要逐渐做到, 包括各级党委在内, 各级业务机构, 都要由有专业知识的人来担任领导”。 (18)

1983年10月1日, 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邓小平说:“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 再一个就是教育方面。我们要千方百计, 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 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 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当然, 我这里说的关于教育、科技、知识分子的意见, 是作为一个战略方针, 一个战略措施来说的。从长远看, 这个问题到了着手解决的时候了”。 (19)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再次谈到:“经济发展得快一点, 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5月27日,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 党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并且要建立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决定》的第三部分专门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 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并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摘要:邓小平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在其漫长的革命生涯中逐步形成的, 具体可分为孕育萌芽期、发展丰富期、成熟期三个阶段。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与形成, 与中国20世纪初的职业教育思潮有着某种渊源关系。“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观点的确立, 是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萌芽的标志。

关键词: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杨金土.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2) .

[3]吕星斗.邓小平和他的事业 (下册) [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3:993-996.

[4]高尚荣.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0) .

[5]李朝晖.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研究[J].教育探索, 2006, (9) .

[6]马桂萍, 王芳.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述析[J].职教论坛, 2006, (9) .

[7]张秀洁, 李东红.邓小平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意义[J].辽宁高职学报, 2006, (3) .

[8]姚成建.邓小平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与当前的职业技术教育改革[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4) .

邓小平发展思想 篇9

一、坚持马克思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原理

马克思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全新的构想,可以跨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利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实现社会主义。

1.马克思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原理

1881年2月,马克思提出了这个著名的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论断。马克思说,在俄国“一方面,土地公有制使它有可能直接地、逐步地把小地块个体耕作转化为集体耕作……长久以来靠农民维持的俄国社会,也有义务给予农民必要的垫款,来实现这一过渡。另一方面,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1]765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用到公社中来。”[1]265“它能够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2]770

在马克思看来,俄国这种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与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尖锐化而导致的社会主义,是有严格区别的。前者是在有待于“吸取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就”的社会主义。后者是在经历了资本主义,吸取“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就”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立的社会主义,只是跨越资本主义的政治统治时期,而与资本主义相连带的社会化生产力是不能跨越的。也就是说,只有在政治形式上可以跨越资本主义,但在经济和技术方面却绝不能超越这个历史发展自然程序上的必然阶段。那么,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呢?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2.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是发展的起点

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中国,经济滞后,与西方的差距很大,面对百废待举,举步维艰的困境,如何尽快地在贫穷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跨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强调在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

早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就多次提出,要把利用资本主义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出发点。1977年9月,邓小平指出:“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是要使用世界上的一切先进技术。搞现代化,理所当然不是拿落后的技术做出发点,而是用世界的先进成果做出发点。”[2]43第二年邓小平又指出:“世界在发展,我们不在技术上前进,不要说超过,赶都赶不上去,那才真正是爬行主义。我们要以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3]129 “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3]133

邓小平除了从一般意义上继承马列主义关于必须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外,另外还有几个重要原因,首先,邓小平从现时代全球经济技术一体化趋势上来论证学习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时代性。学习利用资本主义是我们提高生产力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必由之路。学习利用资本主义,是邓小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思想中应有之义,邓小平以勇敢的开拓意识和彻底的实践品格,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对利用资本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作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和论证。

首先,创办经济特区,邓小平首倡创办经济特区,作为了解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的“窗口”。其次,实行“一国两制”。这不仅是祖国统一的具体途径,也是我们利用资本主义的有效方式。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对外开放,利用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继承和发展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

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

十月革命后,由于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进攻,使列宁不得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争结束后,这种政策,引起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不满。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在1921年3月初,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经济开始复苏。

新经济政策,其真正意义是恢复了商品货币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转而恢复了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必然会引起资本主义关系活跃。列宁指出,不去试图禁止或堵塞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努力把这一发展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这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因为凡是有自由贸易成分以至任何资本主义成分的地方,都已经有了——这种或那种形式,这种或那种程度的——国家资本主义”[4]504列宁认为,实行国家监督就能把在一定限度内不可避免并为国家所必需的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2.学习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率先在农村改革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同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相比,虽然时代不同,但是在经济上、文化上都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农民在全国人口中占大多数的农业国。列宁认为,由于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决定了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一条特殊的道路,必须从解决农村问题起步。邓小平也认为,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改革也必须从农村开始。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3

我们改革为什么从农村开始呢?邓小平指出:“因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5]117“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5]65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指出改革要从农村开始,率先解决农村问题,这就抓住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关键。

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主要是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支持广大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开始变成一个完备的经济核算单位。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农村的现实,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使农村出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深刻变革,推动了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邓小平对农村改革的设计之一,便是搞多种经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三中全会指出:“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贸市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农民听到三中全会的声音,开始大力发展家庭副业,搞好自留地,从事市场贸易,使中国农村出现了生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来了。198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1987年1月中共中央又发布了关于《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文件。这个文件第一次提出应当对私营企业采取“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的十六字方针。随着农村的私营经济迅速兴起,农村集贸市场也开始大跨度发展,1976年全国农村集市有29227个,到1982年已达41184个。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依据邓小平因地制宜的思想,农业结构作了调整。农村多种经济形式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村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总设计师,继承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选择农村作为中国改革的起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极其英明的。这一选择,保证了中国的稳定,从而也创造出将来在稳定基础上的全面发展。

三、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1.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我们将进入一个过渡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对此,毛泽东在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农村的富农经济,也是容许其存在的”。[6]678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即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7]1433毛泽东特别讲到利用私人资本主义,“中国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占了现代工业中的第二位,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当容许其存在和发展。这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济上必要的。”[7]1431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强调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是节制资本而不是挤走资本。毛泽东还说,现在国营、合营企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厂,在毛泽东看来,允许一部分私人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仍有积极的和进步的作用,它可以满足人民的部分生活需要,同时,由于少数私人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还可以对社会工商业起一个促进和竞争的作用,以利于社会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邓小平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首先,邓小平对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继承。 第一,两者都是在科学分析国情的基础上得出的正确结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一切从国情出发,特别是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新条件下,重新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第二,毛泽东、邓小平都是以既利用又限制的科学态度来对待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对民族资本主义是既利用又限制。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泽东指出,在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继承了毛泽东既利用又限制资本主义的基本方针,从而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越走越宽。邓小平坚持改革开放,它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对内经济搞活。二是对外经济开放,其实质就是利用外国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主张一方面要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侵袭。邓小平指出,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既利用又限制资本主义基本方针的具体反映。

其次,邓小平对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虽然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并没有在国家建设的实践中长期坚持。邓小平在实践中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而且又以新的内容充实、发展了这一思想。 第一,战略目的具有差异性。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主要目的是在政治策略上团结民族资产阶级,而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基本原理,十分重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主要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毛泽东主要强调利用本国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民族资本,邓小平则立足于本国,放眼世界,更强调外国资本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主要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基础,但是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应该充分利用世界的先进的成果,包括世界上提供的资金,来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3]233在谈到怎样利用外资的问题时,邓小平指出:“不管哪一种,我们都要利用,因为这个机会太难得了,这个条件不用太可惜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破坏得很厉害的国家,包括欧洲、日本,都是采用贷款的方式搞起来的。”[3]198所以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就要坚持对外开放,大胆地利用外国资本主义。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又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发展生产力的时代高度发展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邓小平发展思想 篇10

一、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基础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的扬弃。“发展是硬道理”, 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支点。早在1979年, 他就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程中, 他又多次对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从而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走全面发展之路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他认为, 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尤其是物质资料的发展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 要摆脱贫困, 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发展经济。为此, 他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以及“台阶式”和“梯度式”的发展规律。邓小平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也强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他认为,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 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2. 坚持综合平衡的原则, 走协调发展之路

邓小平认为, 在我国发展道路上, 有许多复杂的矛盾需要统筹协调。这些矛盾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 发展与改革和稳定之间的协调。要真正协调好三者关系, 重点在于辩证地把握好加快发展的速度、坚持深化改革的力度、维护社会稳定的程度问题, 形成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求改革的良性循环局面。第二, 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他认为, 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 也要牢牢把握社会的发展方向, 保证社会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发展。他提出要一手抓建设, 一手抓法制, 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共同进行。第三, 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协调。他指出, 改革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四, 是要关注发展过程中速度与效益之间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邓小平强调一定要抓好管理和质量, 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第五, 是注重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协调。邓小平指出, 人口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 要很好的控制;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 要提高人口质量;要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自然环境;同时, 他还认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同人口、资源、环境相互联系的, 我们的发展必须始终考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程度, 要重新确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下一代的需要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

3. 坚持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邓小平非常强调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 人民赞成不赞成, 人民高兴不高兴, 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的标准。同时, 他又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主体, 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邓小平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性。强调在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 要充分重视人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知识和人才问题, 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问题。他还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原则。

总之, 邓小平同志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进行了艰辛而卓越的理论探索。他所取得的成果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他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实践基础

1. 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为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提供基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深感贫穷和落后是影响旧中国发展的致命因素, 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处于被动地位的根源;新中国刚一成立, 他们便致力于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 改变落后面貌。但是, 由于缺乏在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 新中国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走了不少的弯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果断的提出了要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邓小平还在正确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我们党的社会发展理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这次变革使我们党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事业, 从而使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进入了真正实践阶段。这为科学发展观能够在今天得以确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没有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没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就不可能有科学发展观的产生。

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践基础

社会发展理念是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逐步深入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就深化了我们党的社会发展理念。长期以来, 我们坚持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利用计划经济迅速增强了国家实力, 保证了卫国战争胜利的成功经验, 也使我们对计划经济深信不疑。应该说在一段时间内, 计划经济在我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但是它毕竟是一种“统得过多过死和集中度过高的、僵化的经济体制, ”因而难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邓小平破除了传统的观念,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推动了中国的发展。1992年初, 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我们党社会发展理念的又一次根本性变革, 它不仅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桎梏, 而且也使我们走上了与世界接轨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 许多科学的、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得以传入中国。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 搞市场经济的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又一实践土壤。设想我们今天还在实行僵化封闭的计划经济, 我们党就不可能确立科学的、先进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总之, 邓小平通过两次带根本性的发展理念的变革把中国引向改革开放和搞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些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的积淀, 它既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思想结晶, 也是我们党利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便利条件, 积极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社会发展理念产生的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陈其胜: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征[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2)

上一篇:普通X射线下一篇:项目流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