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特色词汇

2024-05-28

方言特色词汇(精选十篇)

方言特色词汇 篇1

关键词:关联理论,陕北民歌,方言特色词汇,翻译

1 前言

具有地方特色的词汇是较多的承载了某一民族或地方文化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而这类词汇的内涵往往是基于该文化特定的、约定俗称的文化背景而产生的抽象或具体的概念, 由于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往往给翻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Snell-Hornby, 2001:39) [1], 与社会和文化有紧密的联系。译者翻译文章的过程就是对不同文化的传承过程, 而对承载着特定地域文化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要译者能将该类词汇准确无误的翻译出来, 也就意味着对该地区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承。

陕北民歌是陕西文化中的瑰宝, 其高亢的曲风, 具有地域特点的歌词使其成为陕西文化的代名词, 近年来学者们对陕北民歌翻译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他们希望通过对民歌的翻译能使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这门特有的艺术, 并喜欢上陕西特有的文化。但由于其特有的地域性文化特点的歌词, 也使得陕北民歌在翻译过程中的难度很大。本文就以陕北民歌为研究对象, 以期通过关联理论的理论基础来解决陕北民歌歌词翻译中的问题。从而帮助译者更好的运用翻译策略, 提高翻译技巧。同时, 本论文也为陕北民歌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拓宽了陕北民歌翻译研究的领域。

2 关联理论与最佳关联

最早对关联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和研究的是法国学者斯波伯和英国学者威尔逊, 于1986年联名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的专著, 提出了关联理论。在这一专著中, 学者斯波伯和威尔逊首次系统全面地解释了“关联”这一概念, 他们认为“一个假设当且仅当在某语境中具有语境效果时, 它才在该语境中具有关联 (Sperber&Wilson 1986:122) 。”[2]何自然认为理解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对“语境效果”的理解, 他认为“语境效果是由于新信息在旧信息中的语境化而产生的, 包括语境隐含、语境增强和语境抵触。”[3]也就是说, 在日常交际的过程中, 人们只在意的是具有关联性的信息, 而如何判断哪些是具有关联性的信息就是看该话语是否在新的话语中产生了一定的认知效果。

关联理论认为, 关联行是相对的, 其强弱取决于处理努力和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 处理努力越小, 则关联行越强;语境效果越大, 则关联性越强。[3]这里的关联性指的是语境效果和所付出的推理努力之间的一种关系。在交际的过程中, 听话人为了获取足够的语境效果, 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而在信息处理时, 人们往往会以最少的努力去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 这就说明, 人类认知是以关联以及最大程度的关联为取向的。那么可以推断出, 要想达到话语间的最佳关联, 就是要通过最小的处理努力来达到最大的语境效果。

也就是说, “关联理论十分强调在语境中理解语言”[4], 而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 为了加强原文与译文的关联性, 达到最佳关联, 使读者在读译文时将推理努力降到最少, 同时使译文的语境效果变为最大, 就要求译者首先必须理解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选择可及性程度较高的语境假设对原文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 以期运用译文读者的认知体制来解释原文中的信息, 使译文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 最终达到译文与原文信息的最佳关联。

3 陕北民歌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诗歌翻译, 尤其是带有方言词汇的诗歌翻译向来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对于极具地方色彩的陕北民歌来说, 其歌词中许多地名、称呼等的特殊性, 使得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做不到通常意义上的“忠实”或“对等”的原则, 否则就会失去该诗歌原本的色彩。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 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在字典中无从找出, 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历史文化背景, 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 尤其在翻译时, 这一种字义最不易应付。”[5]那么, 对于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文化负载词来说尤其是一些地名和人称, 它们往往反映了地方民俗和特色, 如果直译就会失去其原有的感情色彩。那么为了达到译文与原文语境上的最佳关联, 就需要译者首先理解这些词汇在原文中的潜在语境, 再通过信息加工和处理进行二次创作和重写, 使目的语读者可以通过较少的认知努力就可以理解该词汇在原文中的隐含语境。

3.1 名称的翻译

在陕北民歌中, 人称的使用极具特色。民歌中的歌词许多都是直抒感情的, 因此往往都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表达歌唱者的真切情谊。但在陕北民歌的歌词中第一人称的叙述却不多见, 取而代之的是很多第三人称的叙述。这也与陕北地区的地方风俗有很大关系, 在陕北民歌的歌词中有许多类似于“哥哥”、“妹妹”的表达, “哥哥”和“妹妹”这样的称呼在汉语中的本意指的是比自己年长的男子或者比自己年轻的女子。在陕北当地的文化中, 姑娘经常将男朋友称为“哥哥”, 而男孩也经常将自己的女朋友称为“妹妹”, 这在陕北的文化中是对情人的一种特定称呼。但在英文中, 彼此相爱的人会互称对方为彼此的“lover”或者“honey”而“哥哥”、“妹妹”这种叫法就是指比自己年龄大或者小的人。这就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对于同一个称谓的不同理解。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 为了是原文和译文达到最佳关联, 使目的语读者在读译文时处理努力降到最小。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求译者在理解了原文的语境中的语言和原文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 进行翻译。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例1:原文:羊走 (那个) 羊路人走畔,

三妹子 (那个) 爱上栏羊汉。

这是《三妹子爱上个栏羊汉》中的一句歌词, 在这首歌中“三妹子”实际上就是自称, 而这首民歌实际上就是表达了唱歌的姑=娘对栏羊汉的爱慕之情, 如果在原文中直愣愣的表达为“我”就显得不那么含蓄了。译者在将歌词翻译成英文时如果不理解这首民歌的目的直译为“little sister”, 那就表达不出民歌中直抒爱慕的情怀。因此在译文中译者直接将“三妹子”译为“I”, “三妹子爱上栏羊汉”直接译为“I love you”, 表达了原文直抒爱慕的情怀。

例2:原文:哥哥呀, 一疙瘩冰糖化成水, 咱们二人相好一对对。

(田玲, 2009) [7]

这句是《一疙瘩冰糖化成水》中的歌词, 译者将原文中的“哥哥”在译文中直接翻译成了“My sweetheart”, 也就是将其直接翻译成了姑娘的爱人。这里的“哥哥”和“My sweetheart”就在语境上达到了最佳关联。另一个对“哥哥”一词的翻译例子。

例3:原文:

跟上哥哥走包头

三十三颗 (那) 荞麦九十九道棱,

我多交上 (那个) 朋友多牵心。

走头头 (那个) 骡子上硷畔,

(哦) 干妹子忙把红鞋换。

骡子走头马走后,

我跟上我 (那) 哥哥走包头。

这是一首完整的民歌翻译, 在整首民歌中译者将“哥哥”一词翻译为“My dear”, 是译文原文在语境上达到了最佳关联。在陕北民歌的人称表达上, 除了“哥哥”、“妹妹”的表达较为典型外, 还有一个就是对已婚妇女的称呼, 一般已婚的丈夫会称呼自己的妻子为“婆姨”, 这也是陕北地区特有的称呼, 如果译者不了解陕北当地的文化习俗的话, 势必会对翻译造成一定的困难。例如下面的例子。

例4:原文:一圪嘟葱, 一圪嘟蒜, 一圪嘟婆姨 (就) 一圪嘟汉。

在例4的原文中, 出现了“婆姨”和“汉”这两个词, “汉”指的是男人或庄稼汉。在汉语中经常有这样的表达, 而“婆姨”一词就较难理解, 如果不知道当地文化的人或许会将其翻译为“old woman”, 那就与原文的语境相差甚远了。而“婆姨”的正确理解应为“the married women”, 因此在例4中, 译者将其翻译为“housewives”是对原文含义的正确解读。

3.2 地名的翻译

在陕北名歌中, 另一类富有地方文化色彩的词为表示地方和方位的词。许多歌词中的地名的来历是基于一个地方特殊的地貌特征, 而如果不懂得这种地貌的特殊特征就无法理解歌词中的奥妙, 也就无从翻译。那么同样译者索要做的就是理解这些词汇的真实含义, 在翻译中力求达到最佳关联。以《走三边》这首民歌的歌名翻译为例。“三边”指的是明代为防御蒙古南侵沿长城所建的“靖边”、“安边”和“定边”三营, 处在今陕北和内蒙、宁夏的交界处, 是昔日的边塞要地, 那么为了突出歌名的沧桑感, 王宏印在翻译这首民歌的时候将“三边”翻译为“The Old Frontiers”, 使译文读者对歌名的含义一目了然, 省去了读者的认知努力, 达到了原文与译文的最佳关联。例5是另一个地名翻译的例子。

例5:原文: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 受苦人盼着 (那) 好光景。

译文:Flowers on the hillside are red and fresh.

Poor people expect a good life as red, red rose. (王宏印, 2009) [6]

例5出自陕北民歌《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 在陕北, “崖畔”是指比较平缓的山坡土崖, 而不是指陡峭的悬崖峭壁。因为在陕北由于独特的黄土高原的地理限制, 是不会出现县衙峭壁这样的地貌特征的, 取而代之的是丘陵地带, 植被很少而且黄图裸露,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将“崖畔”翻译成了“hillside”也就是“土坡、山坡”, 而没有翻译为类似于“cliff”这样的词。在陕北民歌中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地名还有很多。比如说“硷畔”、“二道屹墚”等等, 都需要译者通过信息加工后再进行翻译。

3.3 特定动词的翻译

在陕北民歌的歌词中, 还有一类动词是带有陕北当地特色的方言词, 在翻译的时候难度也很大。那么译者如果能够在翻译的过程中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和写作意图, 寻求原文与译文的最佳关联, 就能使译文既不失原文的文化色彩, 又能使目的语读者看懂读懂。例如在《一圪嘟秧歌满沟转》有这样一句歌词:“一圪嘟秧歌满沟转, 一圪嘟娃娃就撵上看。”在这句中出现了“撵”这样一个动作, 在陕北方言中这个词实际上是“追、赶”的意思, 如果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做这些努力可能就会造成词义上的歧义。因此, 这句歌词的翻译应为:“A cluster of Yangge dancers active all on the way, and a cluster of children follow them the whole day.”有时在同一个民歌中会连续出现几个具有这类特征的动词。如例6.

例6:原文:听见哥哥出气声, 一扑二坎我跑出门。

跑到跟前不是个你, 又害上可笑又害气。

4 结束语

本文尝试运用关联理论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原理来解释具体的翻译过程, 在阐述了关联理论及其重要概念的前提下对陕北民歌的翻译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 帮助解决了译者在翻译陕北民歌时的一些困惑。翻译是一个原文作者与译者、译文读者的交流过程, 在此过程中, 为了使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在通过译者的加工在译文中完美体现, 这就需要译者首先了解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原文的感情色彩, 争取达到译文与原文在认知上达到最大的关联, 帮助译文读者减少认知努力。这样才能使译文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 也只有运用这样的策略才能使原文在感情色彩上忠实于原文而不产生歧义。

参考文献

[1]Snell-Hornby M.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Sperber D, D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1986.

[3]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4]李颖玉, 郭继荣, 袁笠菱.试论方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浮躁》中的“瓷”为例[J].中国翻译, 2008 (3) :64-67.

[5]朱光潜.谈翻译[A].翻译研究论文集 (1894-1948) [C].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 翻译通讯编辑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6]王宏印.西北回想[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

宜兴方言词汇初探 篇2

【关键词】宜兴方言 文化遗产 词汇特征 語法构成 独创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10-02

吴方言是汉语最重要的方言之一,进入普通话的机会仅次于北方方言。以往,人们对它的典型方言代表——苏州方言研究较多。其实,有一个小支流的方言现象也很有趣,那就是属于北吴语区的常州小片中的宜兴方言。宜兴方言与丹阳,金坛,溧阳,常州,无锡等地区的方言较为接近,在它的身上,既可体现吴语区的基本方言特征,又有它的独特个性。

一、古汉语在宜兴话中的沿用例举

吴方言和普通话都与古汉语一脉相承,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这在宜兴话中有所体现。如:天,山,人,来,笑,大,新,三等等,数量相当多。但是,古汉语中有些词语在普通话中已不再使用,在宜兴话中还有旺盛的生命力。宜兴话和吴方言的重合之处,即在追溯历史悠久且具地方特色的吴语中的某些基本词汇,在今天的宜兴话中仍有体现,它们经常应用于口语交际。如:

1.“搭拉酥”,在近代吴语中,“一对搭拉酥”有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或伯仲之间的意思。近人柴萼《梵天·庐丛录妙判》:“相争者旗鼓相当,一对搭拉酥。”这里便有旗鼓相当的意思。后来形成的称气质相近,气味相投者为“一对搭拉酥”,并已明显地带有贬义。在今天的宜兴话中,人们就经常说:“格两个人,真是一对搭拉酥”,来表示鄙夷不屑。

2.木大。宜兴话中称不乖巧者,不聪灵者为木大或扛大。其实该词在宋时已见使用。本为戏曲脚色名。宋·黄庭坚《鼓笛令·戏咏打揭词》之四就有“副靖传语木大,鼓儿里,且打一和。”

3.香。“香”这个词为明显的方言词,只在今天的宜兴话和部分吴方言中使用。“闻”为其本义,而“亲吻”则为引申义。如大人逗小孩云:“小手拨我香香看。”洪深《香稻米》第三幕也有:“两手搂紧她,香她的面孔。”在普通话中一搬不这么说。

4.新妇:《战国策·卫策》:“卫人迎新妇》。”义为新娶妇,新嫁娘,后引申为儿媳。现在的宜兴方言中仍广泛使用,真可谓源远流长。

二、宜兴方言词汇的特点

虽然宜兴方言和普通话关系密切。但它也有其独特的个性:

1.与普通话形同异义、形异实同

有些词语在普通话中和宜兴方言中都有,但作为方言词,其意义与普通话不尽相同,某些意义只有在宜兴话中才讲得通。例如“随手”一词,在宜兴话中应理解为“马上”,而非“随手关门”中的意思;“生果”为“花生”的意思;“淘气”是“吵架”的意思,并非形容小孩调皮;“生活”一词则更丰富,像“做生活”就是“干活儿”;“吃生活”,就是“挨揍”,这些词如弄不清真实的意思,还真要闹大笑话了。

2.独特意义的方言词

如果说上述方言词,你至少还能望文生义,那下面一些词,就更让人云里雾里,不知其义,它们是宜兴方言中真正的主力军,从这些词语中可以了解宜兴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日常生活,自然环境等。

下面列出几组,后面标上普通话的解释,以便于理解,但要说明的是,有些词语无固定文字标记,一般是采用同音假借手法,以本地字注本地音,所以,在其他吴语区,有些词的写法会有不同。

(1)动物植物:

活狲—猴子 河线—蚯蚓 百脚—蜈蚣

饭瓜—南瓜 芦粟—玉米 江瑶柱—干贝

(2)房屋器具:

明堂—天井 灶头下—厨房 引线—缝衣针

混堂—浴室 户槛—门槛 房间—卧室

(3)文化教育、人品:

大小娘—大姑娘 生活—活儿 样范—样貌

晚娘—继母 边帮—汉字偏旁 揩板—黑板擦

(4)身体:

胡咙—嗓子 颈根—脖子 脚骨浪—小腿

盘牙—臼齿 顺手—右手 膝头面—膝盖

(5)红白大事,迷信:

嫁老官—(女子)出嫁 出趟—大方

走则了—死了 落葬—下葬

(6)日常生活,饮食:

家来—回家 歇个陆—歇会儿 摊冲—丢人

夜半餐—消夜 索粉—粉丝 油绳绞—麻花

(7)动作:

打鸭太—打喷嚏 花乐痴—怕痒痒 弄空头—叫人上当

丫亲—撒娇 乱澈罗—瞎忙 海骂人—大骂

这些乡土气息浓厚,极富地域特色的词语,把一些很普通的意思生动地表达出来了。或委婉,或为了避凶趋吉,或避粗趋雅,或为了追求幽默诙谐的效果。总之,是很宝贵的地方财富。

3.宜兴方言语法特点

虽然宜兴方言词汇体系如此丰富复杂,但也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以下我们从语法角度对宜兴方言作一个大概的解剖分析。

(1)复合词

宜兴话中有一批复合词,语素次序不同于普通话,而词义却是相当的。这需要加以具体分析。例如:火着—着火 弯转—转弯 亮月—月亮 闹热—热闹

监牢—牢监 欢喜—喜欢 地道—道地,这组词,前为方言词,后为普通话,两者的意思并无多大的区分。

(2)词头词尾的附加

词头词尾的附加也是汉语构词的主要手段之一,宜兴方言也不例外。

词头附加例举:

铁——铁硬、铁紧 滚——滚烫、滚胖 焦——焦干、焦瘦

纯——纯黄、纯红喜白 削——削薄、削淡

训——训光、训平 糊——糊烂 骨——骨瘦

金——金酸 的——的苦 蛮——蛮好

词尾附加例举:

1)“则”尾。宜兴话的“则”尾特别发达。普通话里有些名词不带任何词尾,在这都加上了“则”尾。如“车则”、“新娘则”、“小伙则”、“汤婆则”、“学生则”、“锅则”。更突出的是,时间词也往往带上了“则”尾。如“上回则”(以前)、“昨日则”(昨天)、“葛日则”(那一天)。还有一些词如“死血则”(冻疮),“强贫告花则”(乞丐)都是独创词。

2)“佬”尾。它的应用也同样广泛。如“咸佬、细佬、臭佬、男佬”這组词中,“佬”可用“的”来替代。像一些表示人的名词,也常用“佬”收尾,如“讨饭佬”、“做贼佬”、“剃头佬”、“小赤佬”等等。

3)“头”尾。带“头”尾的名词,有些是动词构成,和普通话一样,如 “来头”、“想头”、“奔头”、“看头”。有些名词,普通话带了“子”尾或“儿”尾,宜兴话则用了“头”尾。如“斧头”、“竹头”、“纽头”、“鼻头”。有些“头”尾名词在普通话中不带任何后缀,如“早起头”、“窗口头”、“被头”、“晒日头”等等。有些“头”尾名词却含贬义。如“花头”、“(没)清头”(糊涂)、“弄空头”(闹着玩儿)、“寿头”(呆子)、“光浪头”(光头)等等。还有一些时间词,方位词一般也加了“头”,表具体的方位和时间,如“夜头”、“中浪头”(中午)、“里头”、“角落头”。头尾也恰恰是吴方言词的构词重点。

4)“里”尾。这个词尾相对来说,用的较少一些,如“夹里”(衣服里子),“剩里”(衬布),“日里”(白天)。

(3)重叠词

此外,重叠也是宜兴方言词汇构形的主要手段之一。重叠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形容词和动词前后附加重叠成分;一种是动词重叠。

首先看一下形容词后加重叠成分的词语。这主要反映在一个单音节词后加两个重叠的音节,意义上就起了细微变化。这个词法手段在修辞上较有价值,如一些关于情貌的词,“痛稀稀”、“气鼓鼓”、“呆笃笃”、“软披披”、“险答答”、“直挺挺”。关于色彩明暗的形容词,如“绿沉沉”、“白花花”,还有一些动词后加重叠成分,这类例子较少,如“伴蒙蒙”(捉迷藏)、“笑弥弥”。

另有一些形容词前加重叠成分的词,如“碧碧绿”、“蜡蜡黄”、“石石硬”、“墨墨黑”、“野野豁”。这些都是很好的叠音词,音乐性很强。

此外,还有一些较突出的叠音词,如“寿头寿脑”、“妖里妖气”、“葛里葛搭”、“乡里乡气”,口语色彩都很浓。

(4)虚词

最后再举几个常用的方言虚词。副词如“齐巧”(刚好)、“作兴”(也许)、“本生”(本来)、“杂没替勒”(突然)、“着实”(确实)、“阿末”(最后)、“一淘”(一块儿)。介词就更丰富了,像“勒”:勒(在)黑板上;“瞎”:瞎讲、瞎吃;“拨”:茶杯拨他打碎了;“拿”:拿门开开;拿笔写字。这些词时刻丰富着我们的地方语言,是宜兴方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望未来,宜兴方言发展的总趋势是逐渐向普通话靠拢,那么宜兴方言中保存的古汉语遗产以及反映地方特色的基本词汇都将日趋面临被时代遗弃的危机,所以,对宜兴话做系统的整理、研究就很有必要了。

参考文献:

[1]汪平《宜兴方言词汇》,《方言》 2000年第一期。

[2]吴连生 著《吴方言词考》,汉语大辞典出版社 1998年11月第一版。

[3]詹伯慧主编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1年8月。

锦州方言词汇后缀研究 篇3

一、~乎

锦州方言中双音节词“~乎”读轻声, 意义比较虚化, 可以构成形容词、动词两类, 具体情况如下:

1. 形容词类:热乎粘乎近乎胖乎悬乎晕乎邪乎碎乎……

“~乎”类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如“太、很、挺”等, 在句中常作谓语、补语。例如:

三四岁的小孩太粘乎人了! (谓语)

今天这炕烧的挺热乎。 (补语)

形式上不能有式重叠, 一般都可以重叠为AABB式。例4 4如, “热热乎乎”“晕晕乎乎”。

2. 动词类:忙乎掺乎咋乎嫌乎笑乎白乎凑乎匀乎……

“~乎”类动词通常充当谓语, 能带宾语。例如:

你别跟着掺乎我的事, 也不怕别人笑乎你啊。 (谓语)

形式上, 大部分都可以重叠为ABAB式, 例如“白乎白乎”“匀乎匀乎”;其中“忙乎:”“咋乎”等词还可以重叠为AABB (的) 式, 不能带宾语, 具有形容词的特点, 表示某种状态。例如, “忙忙乎乎的”“咋咋乎乎的”。

值得注意的是, “~乎”词缀有几个固定的书写形式, 如“马虎”“黏糊”“含糊”“迷糊”“模糊”, 都有可能属于此类后附式词。

二、~挺

锦州方言中, “~挺”词义比较虚化。这类词通常表现情绪上的不满, 带有贬义色彩, 表示由于非主观的外在因素而使人产生心理或生理上不舒服的感觉。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动词+挺:烙挺窝挺扎挺吹挺晒挺晃挺……

“~挺”表示由于动词词根“~”而使人产生某种生理上不舒服的感觉, 例如,

白天去海边太晒挺了, 晚上再去吧。

2. 形容词+挺:咯挺晒挺烫挺呛挺撑挺闹挺……

带有感知性的形容词根加词缀“挺”, 则表示人生理、心理上某种不舒服的感觉, 含有贬义色彩。例如:

晚上吃的太多了, 有点儿撑挺。

形式上, 这类词没有重叠式, 不能说“撑挺撑挺、扎挺扎挺”。但是词缀“挺”可以替换为“挺慌”“得慌”, 例如, 咯挺=咯挺慌=咯得慌, 词义相同。

三、~嗒

锦州方言中“~嗒”都是动词, 词缀“嗒”主要用在动作性比较强的动词后面, 表示动作的短促、重复, 有“一下一下”的感觉。例如:

耸嗒倔嗒呲嗒蹿嗒闯嗒甩嗒扭嗒摔嗒……

动词“~嗒”在句中通常作谓语。例如:

我没打他, 就是呲嗒他几句。

形式上, 这些“~嗒”形式, 除了可以有ABAB (的) 式重叠, 还可以重叠为有AABB (的) 式, 但词义一般都发生改变。例如:“摔嗒摔嗒 (的) 、摔摔嗒嗒 (的) ”。

四、~咕

在锦州方言中, “咕”作为后缀通常在单音节动词后, 读轻声。例如:

捅咕 眨咕 叨咕 挤咕 计咕 嘀咕……

这类词义比较虚化, 表示小幅度并且连贯的动作, 有加强动作性的趋势。从表达的感情色彩上来看, “~咕”这类词都带有贬义色彩。“~咕”成词后均为动词, 在句中作谓语。例如:

我刚从门口走过, 就听见她们在那嘀咕什么。

上课不好好听见, 总在下面捅咕啥呢?

形式上, “~咕”与“~嗒”一样, 可以重叠为AABB和ABAB两种形式。例如, “捅捅咕咕、捅咕捅咕”。

五、~巴

词缀“巴”在锦州方言中, 与单音节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组合, 可以构成名词、形容词和动词, 读轻声, 意义较虚化, 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

1. 名词“~巴”。这一类词比较常见, 不仅在锦州方言中出现, 在普通话词汇中也有其固定形式, 表示人或物。例如

嗑巴 结巴 哑巴 尾巴 下巴 锅巴……

2. 形容词“~巴”。这类词可解释为“……的样子”, 直接、形象地表示事物发生了某种性状的变化, 口语感更强。例如:

皱巴 紧巴 窄巴 糊巴 干巴 抽巴……

从词汇表达的感情色彩上看, 这类形容词多带有贬义, 表示“不满”“厌恶”的情绪。加“了”表示事物已经发生了某种状态的转变, 在句中常作谓语、补语。

例如:

衣服穿之前也不知道熨一熨, 多皱巴啊!

炒菜时候瞎溜达啥啊?菜都糊巴了!

形式上, 形容词“~巴”大都可以有ABB (的) 式或AABB (的) 式的变化。例如“干巴巴 (的) 、干干巴巴 (的) ”。

3. 动词“~巴”。和词缀“巴”组合构成动词的单音节动词很多, 加“巴”前后词义不发生改变, 但加上词缀“巴”后贬义色彩更浓。例如:

拆巴 剁巴 洗巴 撕巴 拧巴 揉巴 捏巴……

词义上, 它表示随便地应付完成, 或表示马马虎虎或不耐烦的态度。语法上动词“~巴”具有与词根动词相同的语法功能。在句中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例如:

这么老多人看着呢, 你俩别在这撕巴了。

形式上, 可以变成ABAB式, 口语中, 这类形式的词语使用的更多。例如:

衣服洗完了用手拧巴拧巴。

锦州方言词汇后缀的形成与锦州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息息相关。锦州方言词汇后缀的运用, 使得词汇的口语色彩加强, 同时也使原来词义的色彩更加浓厚, 甚至改变了原有的词义色彩, 让人们日常语言变得丰富、生动。在与普通话的融合中, 这些方言词汇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词汇系统增添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宋学.辽宁语音说略[J].中国语文, 1963.

[2]贺巍.东北官话的分区 (稿) [J].方言, 1986.

[3]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陈章太, 李行健.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M].语文出版社, 1996.

江苏扬州方言词汇释例 篇4

著名语言学家、南京大学教授鲍明伟先生在比较了南京、扬州、泰州的方言后说,扬州方言是江淮方言的代表。扬州方言语音有两大突出特征:一是完整地保留了中古《切韵》系统的入声,有独立的韵母系统,调值高而短,有喉塞尾,如“剥、药、桌、八、鸭”等字。同属洪巢片的南京话虽有入声,但入声字在实际语流中塞音韵尾往往消失。二是扬州话里中古全浊声母今读都是同部位的清音声母,塞音、塞擦音的仄声字不送气。泰州话全浊声母今读也是清音声母,但塞音、塞擦音的仄声字送气,如“病、动、同、坐”等字。

除了语音特征外,扬州方言词汇也较有特色。扬州方言在北方方言大区江淮方言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加上扬州方言具有鲜明的特征,所以历来语言学家都将扬州方言作为样本。本文选录一批方言词汇进行考释,考察方言词汇蕴涵的扬州特色,有些词的考释将对照其在普通话中的用法进行。

一、

“”是俗字,在各种以扬州方言写成的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繁,被写作“扛”“刚”等,指争吵、吵闹。扬州人形容吵架很激烈时会说丧吵死(拟音),在口语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例如:

(1)他们有钱的人家,总是要点假面子,不会当着外人的面吵。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与吵是同义词,二词连用,“”总是放在“吵”的前面,细细推敲,“”的程度要比“吵”深。“”也可单用,例如:

(2)你看那边两个人得就差打起来了。

二、玩

“玩”在各种语境中具体意思不相同,但其基本意思是玩耍。例如:

(3)他在隔壁店里玩的,听见家里有很大的声音,跑了家来。

(4)这下子玩出火来了吧。

例(4)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玩耍”,而是含有一种不经意间深入到某种状况中去的意味。

除了指玩耍外,还指做某种文体活动以及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多表示用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扬州话叫玩花色点子。例如:

(5)你都已经二十多了,还把自己当小匣(拟音,孩)子玩哩。

另外扬州方言里说“讲究、依靠”时,也可以用“玩”字。例如:

(6)衣裳玩的就是合身、挺括。

普通话中“玩”还有一种基本意思:观赏,如“游玩”“玩月”,上述方言中的用法其实都与这个意思相关。

三、戗

扬州方言中用“戗”来表示把东西依靠在与地面垂直的物件上。例如:

(7)把竹子戗在旁边,放在路中间碍事。

这句中的“戗”是形容物体依靠的状态。

另外在方言中可用于人,表示“站”,带有指斥意味。例如:

(8)朝路中间一戗,可讨喜啊!

《现代汉语词典》中“戗”作名词讲时指斜对着墙角的屋架以及支撑柱子或墙壁使免于倾倒的木头,作动词讲时指支撑。例如:

(9)用两根木头来戗住这堵墙。

“支撑”则必定有“依靠”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义与方言义是相通的。

四、八怪

“八怪”这个词广为人知,是由于扬州历史有著名的“扬州八怪”存在。其实“八怪”最初在扬州话里并不是指八个人,而是说一个人不遵守“八戒”,便称这个人为“八怪”。后来慢慢演变成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合规范,脾气性情较乖戾,便称这个人或这种行为为“八怪”。而“扬州八怪”们贬为褒用,意指自己不合俗流。例如:

(10)你看哦,这个人多八怪啊!

(11)你做的什么倒头事啊,二五八怪的!

扬州俗语常带“八”字,如“八折(方言音“戒”)货”,“丑八怪”等等。普通话中亦有“丑八怪”一词,意思指长得很丑的人,大抵与方言义有共同的义素。

五、淘气、找气淘

上面两个词条形态不相同,但意思却一样,在方言中是生闲气的意思。例如:

(12)两个小夫妻的日子没法过,吵个不停,一天到晚淘气。

(13)今日才见面,不要找气淘,就忍耐些吧。

可以看出“淘”与“气”形成动宾结构,表示生闲气的意思。既可以如例(12)中表示“互相生对方的气”,又可以如例(13)中表示“生某人的气”。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淘气”多用作形容词,形容孩子顽皮。方言中也可以仅用“淘”,意思同“淘气”。例如:

(14)这孩子真淘,一天到晚不住神。

六、派、该派

扬州方言中人们在谈论别人遭遇某种不幸时,往往将之诉诸命运,说这是“该派”的;特别是某人作恶多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百姓们拍手称快,尤其会说“该派”他这样。例如:

(15)我不派逃课出去玩,该派被老师骂!

“派”与“该派”同时出现,从句意可以推断两者意思相当,都是“应该、应当”的意思。

“派”在普通话中有指定、分派、安排的意思。既然是指定好、安排好的,客观上事物发展就有必然的趋势。扬州方言中的“派,该派”有“应该这样安排”的意思。其方言义与普通话中“指定”“分派”“安排”几种意义之间应该是引申、发展的关系。

七、哈

扬州方言中“哈” 字有多种用法,主要指弯腰这一动作。例如:

(16)上了年纪,腰都已经哈下来了。

另外“哈”字在扬州方言中还有“傻,笨”的意思,读作第三声。例如:

(17)你不呆不哈地做这种傻事,找麻烦啊!

例(17)中“呆”与“哈”处于同样的地位,很容易分析得出相同的意义。

“哈”字在普通话中不单用,只能作为语素参与构成“哈腰”一词。没有“傻、笨”这一义项,仅仅属于扬州俚语。

八、下午

“下午”在方言中指晚茶,“吃下午”是扬州地区的一种风俗,一般在下午四点多钟,所吃的东西一般是点心、干果之类。“下午”指的就是这些点心、干果之类的吃食。例如:

(18)睡个中觉起来,在弄个下午吃吃,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

“下午”在普通话中表示从正午十二点到傍晚的一段时间。方言中把时间词借用过来表示该时间之内进用的吃食,与此类似的方言中还有吃“小中”,指上午十点钟左右的早中饭。

九、结皱

扬州方言里说不顺利,遭遇不顺的事情为“结皱”。例如:

(19)今个怎么这么结皱嗲!才出门,车子后胎就炸了,赶到学校又迟到了。

“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绳子一类的条状物本来很平滑,打上结后摸起来就不顺了。“皱”通常指“皱纹”,即物体表面上因收缩或揉弄而形成的一凸一凹的条纹。“结”和“皱”都有不平滑、不顺的意思。方言中结合成“结皱”后的意义与“不平滑”“不顺”相通。

十、作兴

“作兴”一词在扬州方言里经常碰到。逢年过节时,中国家庭总是有一些禁忌,比如过年这一天不允许说不吉利的话等等。口头上说这些“不作兴”,事实上也就是情理上不许可,不应该。例如:

(20)年轻的时候为了孩子吃了不少的苦,现在也作兴享他的福。

例(20)的“作兴”就是指年轻时候吃了很多苦,辛苦把孩子拉扯大,年老的时候享福也是符合情理的。

“作兴”还可以用作副词,表示估计,不很肯定。例如:

(21)现在已经十点钟,作兴已经家去了吧。

这里的“作兴”并不表示情理上许可,而是表示怀有一种侥幸,碰碰运气的心态。

十一、格正(铮)

“格正”通常多说作“格格正正”“六格正正”,形容人的衣服穿得整齐好看。例如:

(22)这个小伙子生得漂亮,身上穿件把衣裳格格正正的。

除了指人穿的衣服外,“格正”还可以指神态一本正经的样子。例如:

(23)他一天到晚都是格格正正的,看不到他个笑脸。

另外也指人办事十分认真。例如:

(24)老王办事你放心,他向来就是格格正正的,一的个不马虎。

但将“格正”与“六格正正”仔细对比,可发现前者多倾向于褒义,赞扬人的衣着、神态等,而后者则多倾向于贬义,表现出说话人不屑的神态。

“格”有“标准、格式” 的意思,就有正的意思。“正”在现代普通话中有“合规矩”的意思,与方言中的意义紧密联系。

十二、推扳

“推扳”可写作“推板”,可指在某一件事情或交易中让对方吃亏受损,或者待人不够礼遇。例如:

(25)我又没有推扳她,她气鼓鼓的做什么?

例(25)中的“推扳”就是怠慢,不够礼遇的意思,没有不礼遇她,所以不知道她为什么生气。

在扬州方言中它还表示“差劲、质次”的意思。例如:

(26)这批货质量太推扳,才用了三天倒散下来了。

也就是说这批货的质量太差,以致于用了三天就散了。

十三、强如

“强如”是犹如、好比的意思。例如:

(27)点心虽不好吃,不能讲究了,强如没得吃的吧。

(28)掉了几块钱算了,强如买包香烟吃掉了的。

例(27)用于安慰自己,也就是自己很可能已经吃亏了,但为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而故意把它与另一件更糟糕的事情相比较。例(28)用在安慰别人的时候,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强如”的这一用法,仅见于方言,不见于普通话中。

十四、消

《扬州方言词典》里将“消”写作“浇”,指薄,不厚。例如:

(29)这本书消得很,只有几十页。

“消”的这一用法,仅见于方言,不见于普通话中。

十五、簇崭新

“崭新”也就是极新、簇新,加“簇”则有强调的意味。例如:

(30)衣裳穿得簇崭新的,上哪块去啊?

“簇”在方言中的用法绝不见于普通话。

十六、雾起来了

“雾”用在“忙、吵”等单音节后面,表示相当高的程度。例如:

(31)大家忙了雾起来了,哪个有工夫望呆啊?

(32)那边都吵了雾起来了,你们还在这块优哉游哉。

“雾起来了”仅见于方言,不见于普通话中。

十七、稀大六缸

扬州方言里表示满不在乎的意思。就像稀汤,稀到一点干货放了六缸水,没什么货色。例如:

(33)放学路上不要望呆,你不要‘稀大六缸’的不当回事,汽车太多,当心交通事故。

“稀大六缸”仅见于方言,不见于普通话中。

河北沙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 篇5

沙河市因境内有沙河横流而得名,隶属河北省邢台市,虽然地处华北地区,但是方言却属于晋语区,在河北省来讲,是方言味道最重的县市之一。沙河方言的词汇量很多,与普通话相比,无论音、形、义,出入都比较大。本文进行词汇比较的语料,选取李行健先生主编的《河北方言词汇编》中197组词,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提供的以河北方言词汇为例的《方言词汇调查表》40组词语,另外由笔者自己直接向调查合作人调查所得100组词语,共计337组。本文主要从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比较方面说明沙河方言的特色,从而为近代汉语的研究提供更多参考,也为更好地保护方言文化。

2、河北沙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经统计,在本文所调查的300多个日常词汇当中,从相同的词目上看主要是些使用频率极高的名词,还有日常的一些动作名词等等。通过对比分析沙河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表达他们的词汇之间的差异,揭示这其中的文化色。

2.1词形差异。沙河地区所用的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词形差异主要体现在音节数量和构词语素方面的差异。

2.1.1音节数量的差异。经统计分析,沙河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在音节方面的差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 :普通话是双音词,方言是单音词。例如 :(形式是 :普通话—沙河方言)牙齿—牙 ;灰尘—灰 ;狭窄—窄 ;宽阔—宽 ;房子—房 ;炎热—热 ;棉袄—袄 ;丢失—丢 ;嘶哑—哑 ;忘记—忘 ;闪电—闪 ;寻找—寻 ;锄头—锄 ;倔强—犟等,此类词出自李行健先生的《河北方言词汇释》一书所收沙河地区所用词汇包括动词8条,形容词9条,名词和代词26条,共计43条。占所搜集词条比例11%。第二种情况 :方言是双音词,普通话是单音词。例如 :(形式是 :沙河方言—普通话)担子—梁 ;灌头—桶 ;圪蹴—蹲 ;蹲面子—面儿 ;抹腻—慢 ;冻凌、冰凌—冰 ;门头—额等,此类数量没有上一类多,这可能是与沙河方言和普通话词汇的双音化进程不同有关。第三种情况 :方言是双音词,普通话是多音词或短语。例如 :(形式是 :沙河方言—普通话)憋多—长得不舒展 ;咯吱—搔咯吱窝 ;制制—用秤称 ;出莽—精明敢干 ;死气—食物馊等,此类有动词4条,形容词7条,名词18条,共29条。占所搜集词条的9%,可见此类词数量较少。

2.1.2构词语素之间的差异。经分析对比沙河方言与普通话的相关词汇,他们在构词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下列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 :方言与普通话的构词语素完全不同。例如 :(形式 :方言—普通话)老鸹—乌鸦 ;沪水—游泳 ;甜杆—甘蔗 ;妗的—舅妈 ;争竟—计较 ;节待—爱惜 ;渣头—酵母 ;修的—媳妇等。此类有动词20条,形容词3条,副词1条,名词和代词21条,共45条。占所搜集词汇的12%。第二种情况 :方言和普通话的构词语素部分相同。例如 :(形式 :方言—普通话)实肉—老实、实在 ;地张儿—地方 ;漕水—脏水 ;背锅儿—驼背等。此类有动词7条,形容词6条,名词24条,共37条,占所搜集词条的11%。

2.2词源的差异。沙河方言与普通话词源之间的差异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沙河方言中有些词汇是沿用的古语词 ;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沙河方言中有些词汇是根据本地的一些风俗或者生活习惯而创造出来的一些创新词。

2.2.1沿用古语词。沙河方言中沿用了一些古语词,这些词在普通话中大多不用了。例如 :1、日头—太阳。如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 :“暗去也没雨,明来也没云。日头赫赤赤,地上丝氲氲。”2、霍闪—打闪。如 : 唐·顾云《天威行》:“金蛇飞状霍闪过,白日倒挂银绳长。”

2.2.2方言中的创新词。沙河方言依据事物外在特征等创造了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词。例如 :三角裤衩儿——内裤(三角描绘内裤的形状);憨水——口水(形容人比较的憨厚)。此外,方言采用比喻、借代、委婉等方式造词。例如 :用“不养人”表达“不叫人喜欢”的意思 ;用“背伤”来表示“吃亏了”,这都是非常委婉而又形象的说法。

3.小结

巢湖民俗方言词汇考绎 篇6

巢湖流域处于安徽省中南部, 文明久远, 民俗丰富。巢湖民俗来自巢湖百姓的生活环境,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活动方式和生活形态, 巢湖民俗方言词汇积淀和体现巢湖的民俗文化, 记载巢湖流域的民俗人情。一个民俗方言词往往就是当地一个民俗事象。

陶立璠先生 (1987) 在《民俗学概论》中把民俗分为四类[2]: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口承语言艺术。本文以此为参考, 依据巢湖民俗生活形态体现的民俗事象, 斟酌分为八小类, 与此相应的巢湖民俗方言词也有此划分[3]。

一、生产类民俗方言词

社会生产活动是其他活动的基础。船家捕鱼撒网, 农家春种冬藏, 山民种麻采药, 各具形态。

活水、筛镜、红头:按旧俗, 木船竣工下水, 渔家称之“活水”, 活水时焚香放炮, 中舱挂一米筛, 贴红纸, 悬挂明镜, 曰:筛镜, 乃驱邪之物;并杀雄鸡祭牲, 将鸡血淋船头龙口, 名曰:红头。祭牲后将鸡放进船舱, 并祈祷:“元宝进仓, 万担归舱”。在船头正上方挖一浅洞或放一龙洋银元, 寓意如龙得水;或放顺治年间铜钱, 寓意船入江河, 顺风顺水。

板罾子:罾, 鱼网也 (《说文解字》) 。板罾是巢湖水域农家用的棉纱布做的小网, 张口面积大约在10平方米左右, 用竹竿做支架固定于一端, 另一端可自由浮动在水面山下。捕鱼时轻放板罾于水底, 置香饵于水面, 适时上提, 自有收获。

戽水氹子:巢湖有俗语:“满堂鱼乱打花, 无网无叉相者它。”戽氹属于无网涸泽而渔。

观察一处沟渠或水凼, 两边打坝, 截住鱼虾外逃。用脸盆、水车等尽量舀抽干凼中水, 老少齐上阵, 围追堵截“凼中之蹩”, 尽收其有。

捿网:巢湖百姓早期手工织网, 一根木杆下面置一稳定用的三角底架, 木杆用来挂网, 织网人手拿竹梭在网眼间游弋, 不时而成, 最初俗称“捿网”。民间织网主要集中在巢湖南岸沿线, 女子大多不务农田, 专职捿网。

树丫开花, 泡种育芽:每当冰雪释然, 春水涣涣, 椿树冒嫩黄牙, 育芽播种季节如期而至。播种育芽是精细的活, 需能手操作。稻种浸泡两日捞出干燥适时洒水, 稍待稻尖嫩芽露尖尖角便可撒种。旧时认为“泡芽”孕育着丰年, 由专人专屋操作, 女性禁入, 虔诚而神圣;撒种当日, 农家杀鸡备酒作食以祀田神。

吃田柺子:又曰“开镰”“尝新”, 无论收麦还是割稻, 农家皆鸣鞭炮以谢田神馈赠。大多择田收割几捆, 加工成食, 或邀请亲邻共飨。细心厨妇在煮新米饭还放几根稻穗随锅蒸熟, 取“正熟”谐音, 寓意丰收在望。吃田柺子需与狗饭一碗, 传说谷种是狗历经多难辗转而来的。

夹秧泥:又叫捞秧泥, 巢湖流域沟河纵横, 河底沉积肥沃淤泥, 在肥源缺乏的年代, 淤泥是廉价农肥。农家撑船下河, 双手握一类似挖掘机头的捞泥器具, 扎进河底, 将腐泥“含”起放进船再卸到岸。处理后将秧泥散于秧田, 以备禾苗生长所用。

乌头子:稻田除草工具, 呈橄榄状, 长约10余公分安有齿钉, 安装两米长的竹竿把上, 在稻棵间来回拖动刮草;此时苗高天热, 深味“粒粒皆辛苦”。巢湖区域有农谚:“稻根作痒, 不抓不长”。乌头子曾长时间服务传统农耕, 功不可没。

掼苗桶子:掼苗桶是巢湖流域有地方特色的稻作民俗。掼苗桶子是约正方形状木桶, 长约一米五、高约七八十公分。掼苗桶底部有两根伸出桶外略向上翘的拉杠, 以便在田里自由移动。掼桶跟收割人后, 稻捆递给掼苗人, 将稻谷举起急速一掼, 稻粒猝然落桶。秋收季节, “吭哟吭哟”的掼禾声此起彼伏, 场面壮观。

抢场、塌场:抢场是秋收时节紧张而富有邻里亲情的紧急农事活动。稻谷脱粒或晒谷耗时费力, 最怕忙时风雨急。如暴雨不期而至就要急速抢着脱粒收场, 乡亲都会赶来救急, 民间称之为“抢场”, 若抢场不及, 则叫“塌场”, 唾手之果付之东流, 或会影响来年生计。

跟猪、跟牛:家禽粪为农田主肥料的年代, 养猪也看中粪便, 家家备有粪缸, 生产队有大粪坑, 俗言曰:“养猪不赚钱, 回头望望田”。村童几乎每天巡逻在村头巷尾, 跟着出圈溜达的猪后面, 第一时间捡粪, 丢了猪粪有时还遭到训斥。集体经济时代, 猪粪可以直接交规生产队算作工分。“跟牛”与此类似。

闹稻秸子:巢湖方言词汇之“闹”亦有二次索取义。乡村青黄不接时, 百姓常把留作饲料高粱秸秆或稻草中的残存谷粒重新敲打, 或得许稻粱, 用以糊口, 勉度时艰。曾经物质的匮乏可想而知, 时人应珍视现时富足的生活。

泥囤子:农家自制收藏粮食的泥土器具, 主要用冬藏稻麦, 外形像一个上下细中间粗的坛子, 是用黏性黄土和稻草茎为原料满工细活而成的。顶部有进口, 中部偏上方有方形小闸板门, 虽透气通风不足但可防鼠。

挂种子:巢湖农家储粮很科学一种民俗, 即把玉米、高粱、辣椒等种子经太阳暴晒后, 或悬于屋内门梁通风, 或挂在门外屋檐下晾干, 防鼠防霉, 以备来年。悬挂在墙壁上的玉米, 成排成行, 远望像是幅幅油画, 煞是喜人。

拾二麻子:巢湖苎麻遍地, “春抽绿夏剥麻, 初秋能剥两三茬”。散落的苎麻秋凉风起便干枯, 山民常剖麻秆捋去残存麻丝, 用来编鞋结袋, 或用或售。山区的伙伴们常成群结队在山野地头捡拾麻秆, 卖钱所营笔墨玩具。

倒花生、倒山芋:巢湖方言词之“倒”有二次收获义。花生山芋埋藏泥土, 初收匆忙会有遗漏, 稍待农闲百姓拾遗捡漏。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夕阳倒花生。极少量散落在地里的花生“倒”出后归私人所有。“倒山芋”与此类似, 一分刨挖一分收获。

二茬稻子:或称“稻孙”, 早稻收后, 稻茬会长出新苗结出短穗, 农家称之为“二茬稻”, 收成不尽如人意, 但也可救急。书画家米芾无为做官戏称之“稻孙”。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记述来历:米芾与僚佐秋日宴饮于城楼, 遥望田野一片青绿, 询问老农:“秋已晚矣, 刈获告功, 而田中复青, 何也?”老农答:“稻孙也。稻已刈, 得雨复抽余穗, 故稚色如此。”

老布:巢湖流域先民纺纱织布由来已久, 刘兰芝“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嫁作人妇后“鸡鸣入机织, 夜夜不得息”。纺纱织布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自种棉, 自纺纱, 自织布。这种布质地厚实、粗糙, 称之为“土布”、“老布”。

挂门套子:多是指在春节期间, 农家生产了过剩的蔬菜瓜果, 或是春节屠宰“年猪”, 或是财神菩萨像等之类, 不便赶集销售, 便通过亲戚引荐, 上门推销, 物品多挂在人家门上, 一般过了正月十五才上门收费。

草城街:销售柴草为主的街道, 位于巢湖城北。据史籍与口碑相传, 巢城自元朝始建砖城, 疏浚了以护城为宗旨的环城河。为城防安全, 北门是进出原巢城的主要通道, 河上仅设吊桥, 制约了百姓采购生活燃料。乡民遂自发在入城处, 形成了销售柴草的瓦肆, 遂命名“草城街”, 历数百年, 今日犹存。

二、生活民俗方言词

生活民俗来源地道的百姓生活, 不经意处的衣食住行生活形态, 折射出地域民俗的多姿多彩。

托巴、过肩:农家补衣之法, 衣裤如被钩刺小孔, 则用柔布块贴其上, 走S线将破损毛边拧起来, 曰“托巴”;“过肩”缝补肩或膝盖部, 所用布块较大, 考虑肩胛膝盖处弧度的起承转合, 做好不易。巢湖有方言“女人停当上天, 才会衣衫过肩”说法。“停当”者, 手巧心慧也。

汰衣裳:山村水乡或平原沟渠姑嫂往往结伴漂衣洗物, 巢湖人称之“汰衣裳”, 是很唯美的民俗风景, 或会让人产生“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或“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的浮想。

看家毛、鸭骚子:男孩理胎发, 于其脑后留毛一缕, 戏称看家猫 (毛) , 寓意护家如猫, 或形象称之为“鸭骚子”, 寓意孩子历练成才, “泼皮”有为。“泼皮”, 巢湖方言, 指生命力旺盛。

粑粑鬏子:盘结头发于脑后的女孩发型, 多圆形, 称为圆髻。巢湖方言称之为“粑粑鬏”。未婚女子作鬓, 女子已婚作髻, 巢湖已婚女子外在标志便是粑粑鬏发型。

鞋靸子:学名“木屐”, 两齿木底鞋, 轻便, 防湿滑, 曾是巢湖百姓雨季的必需品。《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 以木为之, 而施两齿, 可以践泥。”汉代有女出嫁穿彩色系带木屐。木屐亦是诗意物象, 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髋蛋:农村焐坊孵化小鸡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再孵化的鸡蛋。民间认为髋蛋营养佳品, 体虚者尤其男性青少年的营养上品。髋蛋可以用中断正常孵化的办法获取, 有些残忍。

嘟粥、扑锅:米水聚集一锅急火沸腾后文火慢煮, “嘟嘟”作响, 百姓称之为“嘟粥”, 不时有粥漫锅溢出, 称之“扑锅”, 时人对粥饭几乎都有别样情怀。当年范仲淹幼年贫寒, 在寺庙中刻苦读书。每晚他用糙米煮一盆稀饭, 凝固后划成四块, 早晚上各吃两块, 用捣碎的腌菜下饭, 即为励志典故“划粥断齑”。

萝卜响:俗称咸萝卜头, 吃起来“咯嘣”脆响, 清爽怡口。萝卜响搭配稀粥一度是贫困生活的标志, 现萝卜响和稀粥重回绿色餐桌。萝卜响子貌似普通, 却也不同凡响。相传夏丏尊看望弘一法师时, 法师正用餐, 米饭搭配小碟咸萝, 夏先生不解法师饮食如此粗陋, 法师道出“咸有咸的味, 淡有淡的味”的至理名言。

鸡心菜:巢湖又名之“鸡脚菜”, 学名“荠菜”。可用来包饺子、做春卷等, 或是加点面粉稍加炖煮便是美味早餐。《诗经·谷风》有“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的诗句。

壶把子:又云酒司令, 酒席桌上掌控者、参与者, 类似晚会的主持人。壶把子在民间酒席礼仪不可或缺, 能够调控局面, 烘托气氛, 做到主尽其意, 客尽其欢。

打的敬酒:俗语说“东不敬, 客不饮”, “打的敬酒”是东家主人己座到对方的座边敬酒, 是尊重对方的方式, 是巢湖新兴民俗。

其他:满裆裤子 (小儿所穿的不开裆裤) 、打尖 (因不能按时用餐而临时便餐) 、托土基 (盖房时自制土砖块) 、打爆工 (农家盖房邻居帮忙, 供三餐不付工钱) 、打平伙 (凑份聚餐) 、饭箍子 (焐饭所用的麦秸草圈) 等。

三、节令岁时民俗方言词

节令岁时民俗多是缘于先人对五谷丰登的渴望, 四季平安的期待, 人畜两旺的追求。节令民俗的产生与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直接关联。

灶锅庙子:在乡村厨房锅灶的两个方形烟囱之间, 有一长方形门洞, 巢湖方言称之为“灶锅庙子”, 尊放灶老爷牌位。灶门忌朝正南, 南方属火, 畏火灾;亦忌正北, 北方属水, 主寒, 喻灶冷而人丁不旺。巢湖流域的春节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在民间诸神中, 灶神资格很老, 在夏朝已成民间尊崇的大神, 《论语》中有“与其媚舆奥, 宁媚与灶”之语。

盈门甘蔗:除夕夜关门前, 先供门神, 后关门上, 口念:“关门大发财, 元宝滚进来。”以长红纸两张, 各写“封门大吉”字样, 交叉贴在门上。又先红皮甘蔗两支, 分别用红绿纸紧束, 上插柏枝, 靠门上, 称为“盈门甘蔗”。民间认为如此可祈祥获利。

欢团:是用糯米、花生、芝麻等为原料做成的糕点, 外形呈球状, 色彩悦目, 味道可口。功用多多, 春节拜年, 主人给孩子的小礼物就有“欢团”, 所谓“拜年拜年, 欢团上前”, 寓意“欢喜、团圆”。生活中的喜庆日如结婚生子, 盖房上大梁等, 都会散撒欢团。

吃粑粑子:二月二这天巢湖民间“吃粑粑”, 如糯米粑粑、玉米粑粑等, 缘由或是粑粑扁圆形的形状易堵住农田下水漏子, 蓄水育苗, 寄寓农家对花香里说丰年的期待。

搂坟:民俗语“清明上坟在前, 冬至上坟到年”, 清明上坟时把风吹雨淋的坟墓外观进行修整, 修葺培土, 在坟茔顶端加一个覆盖青草的“土坟帽”, 慎终追远, 以示对逝者的思念和感恩。和县人称之“挑坟”。

六月六晒龙袍:梅雨一过, 骄阳似火炙烤大地, 家家户户都于此时在大门前曝晒衣服, 文人墨客会把收藏拿出, 透气除湿。民间传说这一天巢湖深水小白龙也出来晒晒龙鳞。

四、交际民俗方言词

交际民俗由内而外, 有亲情交往、邻里交往和社会交往三个层面, 有称谓、迎送、宴席等诸多内容。

阿爷、家 (音:嘎) 奶、姥姥:巢湖当地父亲习惯多称“阿爷”、“大大”, 也有称之为“阿父”、“伯伯”;外祖母称之为“家奶”;父亲的姐妹, 称之为“姥姥”, 有时加以姊妹排名序号, 即巢湖的“爷”非祖父, 巢湖的“奶”非祖母、巢湖的“姥”非外祖母, 这一习俗称谓异于他乡。

他大、他妈:巢湖百姓夫妻间的别具一格的昵称, 有时用“孩子他爸”、“孩子他妈”或“烧过的、板奶奶”代替, 老夫妻间多用“老头子、老太婆”亲昵的戏称。时下流行的“老公”称呼丈夫, 百姓多不以为然, 因为在旧俗中称东跑西逛的猪等牲口叫“老公”。

回篮子:喜庆日亲朋如携篮带礼来贺, 则须回赠礼物, 一般是面条、鸡蛋, 寓意“常来常往”, 或回赠年糕、方片糕, 寓意“步步高升”。

娘舅为大:分家对一个大家庭来说似乎不可避免, 一般请舅舅出面, 巢湖民间有“娘舅为大”的习俗, 或许是娘亲所以舅大, 相信血亲关系会给予公平的评判。巢湖有俗语:“月无常圆, 席无不散”, 冯梦龙《醒世恒言》“天下无有不散筵席, 就合上一千年, 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的说法。

分家出门, 也给副碗筷:此习俗富有象征意义, 婚后子女独立门户, 父辈会给孩子备一套锅碗瓢盆餐具, 寓意其有能力端碗掌勺, 靠自己打拼未来。

五、人生礼仪方言词

人生仪礼是指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我们国家有“礼仪之邦”美誉, 多因礼仪众多之故。

传庚子:巢湖民间婚姻有“三书六礼”习俗。“三书”指订婚过程所用文书:聘书、礼书、迎书;“六礼”指由求婚至完婚全过程, 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传庚子”相当于“请期”, 又称之为喜帖, 是一种红色柬帖, 上写有男女双方姓名、生辰八字及祖宗三代姓名, 传庚程序之后, 婚事算是明媒正娶。

唱好、和好:是很富有人情味文艺味的新婚闹房方式, 一人主唱他人和好, 一唱一和中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如唱:“红烛明亮照花堂, 鞭炮贺好喜洋洋。花好月圆新婚夜, 四海宾朋到新房。”他人齐声喝彩:“好。”唱:“新郎家住巢州府, 文韬武略赛子房;新娘聪慧俏姑娘, 女红手艺响四方。”和:“好”。唱:“公婆贤良坐高堂, 窗红镜明新人房, 新郎新娘花样好, 明年喜添状元郎。”和:“好。”期间插科打诨, 笑声连连。

偷秋:这是巢湖民间求子的一种方式。祈求怀孕的女子, 在中秋子夜虔诚拜月后, 悄悄摸到他人瓜果地, 摘瓜入怀, 寓意“偷瓜送子”。后渐渐演变孩童中秋夜随意偷摘他人少量瓜果娱乐活动。

洗三:巢湖民俗仪式。婴儿出生后第三日举行沐浴仪式, 会集亲友为婴儿祝福, 也叫做“三朝洗儿”。该日请算命先生根据婴儿生辰对应五行推算取乳名和学名。

做九朝、送祝米、回篮:孩子出生第九天举行的庆贺仪式谓之“做九朝”。婴儿从出世算起, 第九天为婴儿做九朝。旧法接生易致婴儿感染破伤风, 危及性命, 到了第八天不发病说明小儿过了“关”, 做九朝以示庆贺。娘家要“送祝米”, 娘家人来祝贺, 肩挑手提婴儿用品, 如鞋袜、母鸡、猪肚及若干糯米、红糖、被褥等用具, 一应俱全。婿家则盛情置办酒食款待, 散席时回赠红鸡蛋、挂面和方片糕等, 巢湖百姓称之为“回篮”。

斩脚绊子:旧俗认为幼儿在抓周岁后还不能独自行走, 是因双脚被神灵拴上“绊脚绳”, 碍其行动。父母在堂屋门槛横放一段头绳, 让孩子脚踩两端, 一人将头绳快速“咔嚓”一刀剪断, 另一人轻推孩子说:“走、走”, 仿佛这样孩子就会很快独自行走。

子孙桶:女子陪嫁物品有三件:马桶, 脚盆, 水桶;是巢湖民间嫁妆中基本的必备品。马桶亦称子孙宝桶, 寓意早生儿女健康;脚盆亦称聚福盆, 寓意健康富足;水桶亦称财势桶, 寓意事业有成;子孙桶里面放红枣、莲子、花生等寓意吉利的物品, 寓意子孙满堂, 早生贵子。这些寓意温馨, 蕴含家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传袋子:旧时婚俗, 新妇临门, 男家以袋铺地, 使新妇行其上进门。新妇走过的袋, 又速传到前面铺在地上, 名曰传袋。袋与“代”谐音, 取传宗接代的吉兆。唐代已有此风。白居易《和春深》诗:“何处春深好, 春深嫁女家。青衣传毡褥, 锦绣一条斜。”也有用席铺地的, 叫传席。

怏饭:新女婿结婚三天回门, 在酒足饭饱之后, 乘其不备, 又往新女婿碗里扣饭, 让其左右为难, 俗称“怏饭”。有待客诚恳实在之意, 更多是一种戏谑娱乐。

压口钱、含口饭:死者沐浴穿戴后, 在其口中放铜钱;也有在死者口中放饭者, 称“含口饭”, 习俗认为死者口中必须含物入殓, 这样到阴间才不会挨穷受困。

倒头纸:人死后于尸体脚下设丧盆 (有的放在头部的前面) , 不时焚化纸锭。以免死者阴受窘, 将纸箔化成灰即为死者送钱, 为使纸钱不被外鬼抢去必须在瓦制丧盆中烧化。

其他:落盆 (婴儿出生) 、头寿子 (头胎孩子) 、踩生人 (听见新生儿首次啼哭的人) 、开怀 (初次给孩子喂奶) 、半作子 (半个劳动力) 、发八字 (准婚姻男女双方“生辰八字”) 、开门包 (迎娶新娘的开门钱) 、压床 (请两阳刚未婚男性在新床就寝) 、过坎年 (本命年) 、纸活 (冥器) 等。

六、观念信仰民俗方言词

信仰观念民俗是一切价值观念中根本和核心的民俗, 是人类最古老的民俗, 从“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都可佐证。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农历七月七, 相传是牛郎与织女银河相会日, 俗称“女儿节”, 又“乞巧节”。是夜姑嫂在阳台庭院, 陈果燃香, 祷拜至夜, 这是女性的节日, 男子不宜参与其中。“女不祭灶”习俗由来已久, 范成大《祭灶词》:

古傅腊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 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 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 酹酒烧钱灶君喜。

把民间祭灶描摹清晰细致, 提到“女儿避”, 原因之一女人祭灶确是不雅, 行祭时扒开灰烬, 将祭物埋在其中, 如此“扒灰”颇为难听, 之二或许灶神是炎帝或祝融等神话人物化身的男性神, 为避男女瓜田李下之嫌, 但可能是世人臆想, 因为灶神性别存在争议。

放生:巢湖百姓多敬畏天命, 择日将捕获的鱼、鸟等生类放之于山野池沼, 谓之“放生”。此举积善积德, 体现在对生命尊严的维护。市场上也有专门为放生准备的动物, 有乌龟 (长寿之灵) 、黑鱼 (孝子之灵) 等。

扶手子:指专为算命盲人的引路者。民间算命者多为盲人, 俗语云:“瞎子瞎, 嘴呱呱, 呱出纰漏不犯法。”算命先生无法直视对方, 仅靠心算手掐, 较有说服力。旧时许多地方有专司其业者, 俗称算命先生;或坐待求算者至, 或执胡琴走乡串村“游算”, 游算则需扶手子。

滑头年:又叫寡妇年, 无春年民间对一年之内没有“立春”节气的年份的称谓。传说“寡年无春, 不宜结婚”, 实不可信。

其他如:乌龟席 (六人吃饭上下一人、左右两人, 形同乌龟) 、旋风鬼子 (旋风) 、起掌断日 (民间占算方法, 用左手拇指和小指以外的三个指头测算) 等。

七、乡音乡调民俗方言词

乡调民俗大多依靠口头传播, 是一种群体性的原生态的草根语言, 受众深广。

小倒戏:又名“倒七戏”, 学名庐剧, 庐剧曲调朴实真挚, 受百姓喜爱。庐剧的传统剧目分本戏、折戏和花腔小戏几种, 折戏是从本戏中抽出的精彩部分, 花腔小戏以小喜剧和闹剧为主。有影响的剧目有《讨学钱》、《卖线纱》等。

八、游艺民俗方言词

游艺民俗包括口承文艺、民间歌舞、民间游戏等类, 主要为了消遣闲日、调剂身心, 是很受欢迎的精神性的娱乐活动。

艄褡子、灯芯子:花灯船表演是巢湖流域特色民俗, 艄公又称之为“艄搭子“, 独领船头, 有问即答, “荤素”应对;花船中间是能歌善舞的少女, 民俗称之为“灯芯子”, 所唱内容如《李玉莲卖大布》等曲调, 乡音俚语, 颇受欢迎。庐江盛桥镇的虾子灯、黄屯镇的龙灯等都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

歪歪精舞:又叫“蚌舞”, 据说此舞来源于“鹬蚌相争”的典故, 经改编充实, 鹬蚌性格鲜明, 情节风趣完整, 为巢湖百姓喜闻乐见。

游青:含山县运漕镇、林头镇等水乡集镇有龙舟竞赛习俗, 龙舟在比赛前的预划训练, 俗称“游青”, 游青时赛手和着鼓点节奏欢唱民歌, 随心所欲, 活泼畅快。

黄泥炮:农家孩子玩泥巴游戏, 把黄泥炮急速翻扣在地上, 炮底“嘭”的炸开, 双方互相比较炸开面积的大小, 要求对方给予泥巴补上。

由于民俗具有社会性和集体性的特征, 如岁时民俗和人生礼仪方言词汇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或异称而同质。有关春节、婚庆和孩子出生等系列民俗, 民俗方言词的称谓皆有一定的相似性, 如“传袋”、“喝好”、“洗三”等。民俗还具有传承性和传播性的特征, 由于相近的社会的、民族的或区域的因素影响, 人们往往会有相同的社会心理因素, 因此有不少巢湖民俗方言词, 如“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讨饭歌”、“板凳头戏”等方言词, 在他乡也必然有不同称谓而客观存在。

民俗是在群体中产生、依靠语言或行为传承的, 所以民俗会一直处在动态之中。曾经的“跟猪、闹秸秆子”不会再现, 新兴的“打的敬酒”等民俗及民俗方言词便会应运而生。民俗方言词是民俗忠实的记录者、传播者, 必将会留存和记忆旧时民俗的芳踪遗迹, 亦会随着社会发展而记录或再现新的民俗, 因为民俗方言词是民俗形成和固化的基本手段。

参考文献

[1]叶涛, 吴存浩.民俗学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7.

[2]陶立璠.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7:45.

方言特色词汇 篇7

关键词:关中方言,普通话,词汇对比

一.关中方言历史

关中, 即四关之中, 以西安为其核心地区, 这个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十三朝古都, 其所说的方言自然具有非常强势的影响力, 古书中提到的雅言即以西安话为代表的关中方言。周、秦、汉、唐等代表中国古代文化巅峰的朝代均建都于此, 因此当时关中人民所说的语言相当于现今的普通话, 从西周开始, 关中方言被称为“雅言”【1】。虽然如今的关中方言已失去了它高高在上的地位, 成为一种地方方言, 很多人认为关中方言听起来很“土”, 但探究关中方言的演变历史, 却可以发现关中方言看似土, 实则雅, 且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曾经作为普通话的关中方言, 与现今通行的普通话, 虽然都曾是或正是通行语, 但二者在很多方面仍有很大的区别。

二.关中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区别

1. 普通话词汇在关中方言中的词类活用

“扯”, 在普通话中用作动词, 字典中的本义为“撕裂”。例如:扯了二尺布。而在关中方言中, “扯”不仅包含了普通话的所有含义, 而且在词性方面, 除了动词以外, 还可以作形容词, 例如, 要表达“裤子裂开了一道缝”的意思, 关中话常说“裤子扯了”, 这个“扯”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裤子破的过程一定是裤子自身“刺啦”一声, 形状一定是线状、而且范围也并不小。而如果用普通话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常说“裤子破了”, 但这一个“破”却难以表达很多意思:是洞还是缝、范围大小。

“冰”, 系名词。在关中方言词里同时还可以活用为形容词、动词。根据其“凉”、“冷”的属性可以活用为形容词。如在关中方言词里, 常把“凉”说成“冰”。如:“水冰”, “炕冰”, “手冰”, “脚冰”等等, 不一而足。但要主要的是这种“凉”必须是触感, 如果天气渐渐变冷了, 就不能用这个词, 因为天气的凉不是可以实实在在触摸到的, 这种用法在古文里亦是多见。《聊斋志异·凤仙》:“女嫌肤冰。【2】”在关中方言词里“冰”字读去声, 则活用为动词, 如说“把开水冰凉再喝”, “放在冷水里冰一冰”等。

同样, 人, 本系名词, 在关中方言词里可以活用为形容词, 是“像人的样子, 把自己太当回事, 嚣张”义。如说“他, 人得很”, “外, 人成啥咧”等;匪, 系土匪的简称, 是名词。但在关中方言词中可引申为形容词, 是“像土匪的样子”义, 长比喻小孩子顽皮、不规距。如说“外娃匪得很, 成天 (整天) 沿高上低”等;猴, 本是名词, 因猴子生性调皮机灵、活泼可爱, 可引申出“顽皮”、“不正经”、“不严肃”的意义, 活用为形容词。如说“你再不要猴了, 站直了!”;楔, 是填充器物空隙的木橛、木片一类的东西, 或称楔子, 是名词。在关中方言词中可引申为动词, 意义有转移, 是“敲击”的意思。如说“给墙上楔个钉子”等。这种用法, 在古文中亦多见。柳宗元《岭南节度飨军堂记》:“楔击鼓吹之声, 飞腾幻怪之容。”【3】

2. 普通话关中方言中表达不同的意义的词语----词义转移或扩大

“我”, “你”在关中方言中, 所指的范围也比普通话更广, 普通话的我只表示说话人自己, 而关中方言中的“我”却有两重意思:第一、同普通话中的含义“第一人称代词, 自己”;第二、类似于普通话中的“我们”, 但不包括听话人。表示两种不同的意义时, 声调也不同, 前者是去声, 后者是上声。同样的, “你”的第一重意思是指单数第二人称, 意义同普通话, 声调为去声;第二重意思是指“你们”, 声调为上声。

例 (1) :你刚才干啥去了?我都在屋里看书呢。

这段话中的“你”“我”发音都为上声, 因此意义分别为“你们”“我们”, 这样就可以讲得通了。

“投”。在普通话中, “投”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动词, 意义为“扔、掷”。但在关中方言中, 却是“等到”的意思, 和“及、到”同义。而这个词义古代就已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了。

例 (2) :“投老心情非复昔, 当时山水故依然。”———王安石《观明州图》

这里的“投”是“等到老”的意思【4】。

“尽管”, 在普通话中有两层含义, 一则表示“不必担心”, 相当于“只管”等。一则表转折之意, 与“虽然”的意思相同。在关中方言中, 也有此两项意义, 但除此之外, 还分别有“立即”“一个劲儿”这两个含义, 这与普通话中两个意义完全不同。

例: (3) 我尽管给他让路, 都来不及。———表立即

(4) 你不要只尽管给二娃说好话, 你还要看着给三娃把工作办了。———表一个劲儿

3. 关中方言特有词语

关中常用词汇有, 而普通话常用词汇中没有的。这一部分也是关中方言词汇最大的一个特色。

“嫽【5】”, 音liao, 阳平调。这是一个极具关中方言特色的词, 可以说是区分其他方言与关中方言的王牌, 在普通话中, 几乎不使用, 现代汉语字典对它的解释为“美好<书面语>”。“嫽”现在在关中方言中的词义仍然保留着古代汉语的意义, 但稍有不同, 古代汉语中的“嫽”表示“美好”, 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 而在今天的关中方言中, 这一意义有所引申, 不仅表示女子长相好, 还可表示人品好、性格好、事物好或事情做的好, 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表示不是一般的“好”, 而是“非常好”。后常跟表示程度的“扎咧”“太”“很”, 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表示“好到了极致”。

例: (5) 娃人嫽太太, 没咱嫌的。———形容人品好

(6这案板做的嫽扎咧!———形容事物好

(7) 你这事情给咱办的嫽的很。———形容事情办的好

如要深究来源, “嫽”的本字应为“僚”, 《诗经·陈风·月出》中写到“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可见, 表示长相好这一类的应该写做“僚”, 但后来这个“僚”用来表示“官僚”的“僚”, “僚”作为“美好”的意义便废止了, 由“嫽”来担此重任。

“咥【6】”, 音die, 阳平调。在陕西方言中用作动词。这个字表示狼吞虎咽的吃, 说明吃得很香, 速度很快。而普通话中与此字行对应的“吃”字, 却完全不能表示这样的形象色彩, “咥”字很早就出现古代文献中, 在《周易·履卦》中有“履虎尾, 不咥人”的记载, 在此句中“咥”就表示“吃”, 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吃, 而是形象的道出了老虎撕裂肉狼吞虎咽的样子, 因此在关中方言中这个词延续了这一词义, 表示快速而大口的吃, 形象的表现了人吃饭狼吞虎咽的样子。关中人常说“来咥一碗”“走, 咱咥一老碗羊肉泡”, “咥”字充分表现了关中人民豪爽热情的性格。单就“咥”这个字的书写形式来说, 在普通话中还有一个读音“xi”, 去声, 表示“笑的样子”, 例如《诗经·卫风·氓》中写到的“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 但现今, 这一书面语义在现代普通话中已不再使用, 反而是音die的“狼吞虎咽”的意义在关中方言中非常常见, 可以说是关中方言的常用高频词汇。

例: (8) 你咥饱了没?没咥饱再来一碗。

“谝”, 音pian, 去声。这个字在普通话中几乎不用, 但在关中方言中却有着极高的出现率, 它的意思是“聊天”。但“谝”字最早的意思却是“欺骗, 夸耀, 称赞”

例: (9) 清代蒲松龄《增补幸云曲》第十六回:“这奴才不弹琵琶, 光谝他的汗巾子, 望我夸他。”

在关中方言中, 人们常常使用这个字, 它可以单用, 也可以说“谝闲传”。与普通话对比, 首先, 它是一个形声字, 相对于聊天来说, 更容易让人们第一眼便知道它是和言语行为有关的词汇, “谝闲传”则更形象的道出了这项活动的本质:不谈正事, 只是拉东扯西, 有什么说什么, 见什么说什么。“聊天”也许还或多或少的具有一些正式内容, 但“谝”更多的包含了“拉闲话, 漫无边际的瞎聊”的含义。

例: (10) 这两人一见面就谝上了, 没个完。

(11) 村里人最爱到村头槐树底下谝闲传。

关中方言在正在中华民族的语言演变中起过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关中方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将关中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作以对比则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关中方言经久不衰的魅力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感。

参考文献

[1]刘百顺关中方言词语考西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2]郭芹纳关中方言词语考释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

[3]孙立新关中方言的特征词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6月

[4]佐藤孝关中方言谩议西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5]薛永刚关中方言用字考二则各界2007年第6期

[6]张展华略说关中方言形容词人文杂志1980年第1期

[7]鲁林略谈关中方言若干人文杂志2000年1月

[8]王超浅论“咥”和“扎势”安徽文化2008年第5期

从特殊词汇探寻南阳方言特点 篇8

1、词义的历史继承性

南阳方言词义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有许多南阳方言词在古书中就能找到。如“不识厌儿”(不知足,贪得无厌, 得寸进尺的意思):

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识厌儿,给你这么多,你还要!

此处的“厌”是“满足”的意思,从《左传》中即可找到。 如《左传》隐公元年 :“对曰 :姜氏何厌之有?”“厌”,就是“满足”的意思,本句话的意思是“姜氏有什么可以感到满足的呢?”即“姜氏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而在普通话中“厌” 主要是“厌烦、讨厌、厌恶”的意思,没有“满足”的意思。 可见,南阳方言具有词义的历史继承性的特点。

2、与普通话存在同实异名、同名异实现象

(1)同实异名

同实异名是指同一种客观事项或对象,南阳方言与别的地方的说法存在着不同。例如,薯 :南阳地区叫“红薯”; 北京地区叫“白薯”;四川地区叫“红苕”;广东地区叫“番薯”;山东地区叫“地瓜”。同一种事物叫法不同,那是由于各地区取名的着眼点不同,南阳、北京、四川着眼于薯的颜色,广东着眼于薯的来源,山东着眼于薯生长的地方及其形状。另外,也存在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同实异名现象。例如,粉状物 :南阳地区称为“面儿”,“胡椒面儿、辣椒面儿”等 ;其他地区特别是南方地区称为“粉(粉儿)”,“胡椒粉、辣椒粉”等。究其原因, 可能是因为北方包括南阳地区,生活中以面食为主,食物大多由“面粉”制作,就把类似“面粉”一样的粉状物称为“面儿”;而南方地区,食物大多由“米粉”制作,就把类似“米粉”的粉状物称为“粉(粉儿)”。

(2)同名异实

同名异实是指不同地区,同一名词概括反映的客观事物不同。在南阳方言与别的地方话语比较中,同一名词概括反映的客观事物不同的情形是存在的,而且相当普遍。例如, “炒面”一词,在南阳方言中指“炒熟的面粉”,是人们远行时所带的干粮,制作方法是把面粉和鸡蛋、肉粒、油、盐、 调料一起翻炒,制成和奶粉一样的粉状物,食用的时候用开水冲开即可。而在其他一些地方则指“面条”的一种做法, 大致相当于炒面条。

3、儿化现象普遍

儿化是北方方言的普遍特点,南阳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其儿化更有一些特殊之处。

(1)“儿化”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例如 :“锅盖”,在南阳方言中专指用柴锅蒸馒头时盖在锅上的大锅盖 ;而“锅盖儿”,指的则是平常做饭用的小锅盖。又如 :“围嘴儿”,指的是小孩吃饭时围在脖子上防止把衣服弄脏的东西 ;而“围嘴”,在南阳方言中则是动词,指的是小孩子比较爱吃,贪吃, 如“他家孩子真围嘴,别人吃饭的时候眼巴巴地盯着!”

(2)指示代词“这,那”和“儿”连用表方位。例如, 南阳方言中,常出现“这不儿/那不儿、这哈儿/那哈儿、 这咪儿/那咪儿”的词语,常表方位。“这/那不儿”一般用于寻找人或物的回答语中,相当于普通话的“‘在’+方位词’这/那里’”。例如 :甲 :“也不知猫娃儿跑哪儿了?”乙 : “那不儿(在那里)。”而“这/那哈儿”属方位词,等同于普通话“这/那里”,它经常与“改”“哩”黏附在一起使用, 例如 :甲 :“你给我笔搁哪儿了?”乙 :“改这/那哈儿哩(在这/那儿)!”

(3)“A+A+ 儿”重叠式常表细小、轻微的意味。在南阳方言中常有“红红儿、咸咸儿、苦苦儿、净净儿、皮皮儿、短短儿、 害害儿、少少儿、低低儿、绿绿儿、潮潮儿、黑黑儿、阴阴儿、 胖胖儿、冷冷儿”等格式的词语常表“稍微有点红/咸/苦/ 净/皮/短/害/少……”等细小、轻微的意思。

(4)常有和“儿”组合表时间和方位的词语。在南阳方言中常有 :“前一儿、后一儿、晌午头儿、前傍儿、后傍儿” 词语,依次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前天、后天、正中午、上午、 下午、晚上。”另外,也有“东头儿、南头儿、西头儿、北头儿”等的方位词,依次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东边、南边、 西边、北边。”

4、与普通话相比,同一词语所表达的意义范围不同

南阳方言中有些方言词有很多义项,除了普通话中该词语所有的义项外,还有自己独特的义项 ;也有一些方言词不含有普通话中该词语所包含的所有义项,只有其中的一项或几种义项。例如,“甜”,它除了具有“像糖或蜜的味道,幸福舒适”的义项外,还有一个与“咸”相对的义项 :盐含量少。 南阳地区若有人说“这饭太甜了”,不是指糖放得多了,而是指盐放得太少了。另外,在南阳人看来,“饭”是指所有包括米和面在内的所有可充饥的食物,而其他地方特别是南方地区则多指“米饭”。还有,“米”,在南阳方言中可指“生的、 没煮的米”,也可指“煮熟的米饭”,例如 :“今天我们吃什么?——吃米。”而在南方地区,“米”只指“生的,没煮的米。” 又如,“老婆”,在南阳方言中,它不仅是指“夫妻之间丈夫对妻子的亲昵称呼”,也是“对外祖父母的父母的称呼。”

5、具有一字(词)多用的特性

常常同是一个字或词,使用时由于场合、对象、语气不同而含义各异。例如“摆治”二字,“有病得摆治”,是指治病 ; “这主儿(人)摆治人”,意思是说捉弄人。再如“不美气”, 说“人不美气啦”指的是有病 ;说谁“过得可美气”,指小日子过得舒坦如意 ;“这事没办美气”,是说交办的工作办得不妥。“夜壶”本是夜间使用的便壶,可与人的品质连在一起时,意思就变了,比如说“这人真夜壶”,是说这人处事不在乎,心中无数,靠不住。南阳人常常把“整”字挂在嘴边, 说“给那事整整”,是指令下属或某人去办某件事情 ;说“整他”,意指揭发人或算计人 ;说“不知成天整啥哩”,指不知每天干什么,是以不满的口吻批评人 ;说“那货(人)整得很美”,是赞扬人会过日子或是会钻营。由此看出,使用方言时的口气和用法不同,可反映出褒与贬的不同含义。

6.南阳方言中的特殊副词

在南阳方言中常有这样的搭配,例如 :“这个人好哩很”; “看把他高兴得不像”;“这离车站很近,方便得木气儿”,这里的“形容词+哩/得+很/不像/木气儿”都是表示程度的动补结构,其中“很、不像、木气儿”都是南阳方言中表示程度加深的特殊副词。除此之外,还有,“格”表示动作行为一直持续进行,例如 :“这小孩真可爱,睡觉嘴还格张格张的。”“叫起儿”是南阳方言中表示“稍微”的程度副词, 例如 :“他睡眠一直不好,叫起儿有点动静,他就醒了。”这些特殊副词的使用丰富了南阳方言的魅力。

总之,南阳方言虽然是北方方言的一种次方言,但它也有自己独特的韵味,真切体现了汉语的丰富多彩,对研究和保护我国的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普通话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于像南阳方言一样的多姿多彩的方言现象, 我们应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方言中的那些无任何意义、对汉语的应用有不利影响的现象应予以清除 ;对方言中的有利于汉语词汇丰富的现象要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其在特定的区域内、特定场合上使用,从而使汉语的词汇更加丰富多彩,使汉语更加富有情味。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汉语朝着健康、丰富的方向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将一些特殊南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从而概括出南阳方言词汇的特点,进而为更多的人了解南阳方言的魅力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南阳方言,特点,南阳方言的规范

参考文献

[1]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3]丁全,田小枫.南阳方言[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4]李娟红.试以南阳方言为例论汉语的规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樊守媚.河南南阳方言儿化现象研究[J].语言应用研究,2011.

兰州方言中的个别词汇研究 篇9

一、尕

“尕”在兰州话中是“小”的意思。例如:“这双鞋太尕了,穿着夹脚。”(这双鞋太小了,……。);排队的时候,常会听到:“尕个子的往前站,高个子的往后站。”(小个子的……。);“别看他尕唧唧的,力气大的很!”(形容这人比较娇小);“尕娃娃”、“尕尕脚”(旧社会妇女被缠裹而变形了的小脚)、“尕店”等等。在兰州话中,凡是表示“小”的意思的词汇,差不多都会用尕来表达。由于其读音是ga(三声),有点像象声词,说起来很有趣。

二、木

“木”(一声或者轻声),是个句首语气词。承接上句缘由来讲结果,常用于反问句,表示嗔怪或惊讶的意思。例如:“木你为啥不小心一点,把手机看好啊?!”(有点责备的口吻)有时“木”也表示一种假设,有“要是”、“如果”的意思,尤其在反问句中,效果比较明显。例如:“木我把所有的事都组(做)了,你组撒家?”(有点抱怨的口吻);“木你把饭菜都吃完,他啥撒?”有时也用于祈使句,表示一种建议或安排。例如:“木你把地扫一下唦(语气词)。”在兰州话中,木字很常用,差不多每一句话的前面都可以用“木”,来表达一种特定的语气。

三、唦

“唦”也是一种语气词,用在祈使句句末,表示“督促”、“希望”等意思,有缓和语气的作用。例如:“麻利(快)些,过来吃饭唦!”这句话语气就会比“麻利些,过来吃饭!”温柔,缓和很多;“你过来唦!”语气温和,有点请求的意思,而“你过来吧!”口气生硬,带有命令的口吻。此外,兰州有个特定的词“唦唦”,来表达“美女”的意思。

四、家

“家”用在祈使句句首,一种用法是单独用作叹词,常用来引起对方的注意。例如:“家,吃饭来!”(嗨,吃饭来!);“家,赶紧拿着东西走人。”

第二种是与“看”、“来”、“好”等轻读的起语气作用的词连在一起,放在句首,表示一种“惋惜”、“遗憾”、“抱怨”等意义的感叹。例如:“家看,我说要下雨,让你把伞带上,你不带,被淋成落汤鸡了吧。”;“家看,这衣服的质量太差了,才洗了一水就缩成这样了。”;“家这下好了,辛苦那么久,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第三种是用作时间名词或时间副词,表示“现在”、“马上”、“这会儿”等意思。例如:“家你就走呢吗?”(你现在就要走吗?);“火车家就开了。”(火车马上就开了。)

五、老

“老”用于句末,相当于“了”的意思。例如:“我就疯到(掉)老,那(他)老是不听我的。”;……“我说的你听进去了么?”……“嗯,知道老。”

六、喧

在兰州话中,作谓语,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聊天”、“闲聊”、“谈心”的意思。例如:“来来来,好久没见了,找个坐的地方,我们好好喧咔(一下)”;“那们(他们)两个喧的正起劲,忘了上课时间。”“有空没?最近发生太多不愉快的事,我想和你喧一喧。”

七、那、那们

“那”,“那们”(一声或轻声)是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他”、“他们”、“别人”。例如:“那说你已经工作了。”(他说……);“这是那们的教室。”(这是他们的……);“这个消息是那们告诉我的。”(……是他们……)

八、唏不

“唏(二声)不”,程度副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非常”、“很”、“特别”的意思。例如:“你没跟我一起去太可惜了,这场电影唏不好看!”;“你知道吗?那们家可有钱了,房子唏不了的大。”(……,房子非常大。);“开会的地方唏不远了着,半天走不到。”

九、哈吧

“哈(轻声)吧”,语气副词,表示“猜测”、“推测”,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大概”、“也许”等意思。例如:……“你知道是谁打碎玻璃的么?”……“不知道么,哈吧是风吹的……”……“怎么可能?风能把玻璃吹破?再说窗子明明是关着的。我看哈吧是你才对。”

十、一达

“一达”,表示同一处所,或时间上同时发生,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一起”、“一块”、“一同”等意思。例如:“他们住的很近,经常一达去学校。”;“等等我,我收拾一下,待会咱们一达去听讲座。”;“我和他们是一达的。”(来自同一个地方。)

兰州方言非常丰富,本文只是从一些单个字词对兰州话作了比较简单的介绍。普通话得益于方言而丰富,方言又依地域而延续,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会因为方言区域性的存在而停滞。揭示兰州方言的特点,研究兰州方言独特的语言现象,不仅具有语言理论研究的价值,而且具有语言文化建设的意义;不仅是研究地方文化的需要,而且也能促进该方言区的人们把握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有效地学习普通话。

参考文献:

[1]何天祥.兰州方言中的叠字词[J].兰州大学学报.1984(1).

方言特色词汇 篇10

一、词形

1、构词语素的差异

(1) 两方言特色词的构词语素完全不同的词语

例:

(2) 两方言特色词的构词语素部分相同的词语

例:

(3) 两方言特色词的构词语素顺序不同的词语

例:

2、语素间粘着、紧密程度不同

例:贵阳方言特色词“死老蛇”喻指懒惰、无激情、对任何刺激不愿作反应的人, 而在兴义方言特色词中为“死老麻蛇”, 构词语素“麻”在该词中一般不能省略, “麻”与其他语素的粘着得更紧密。

贵阳方言特色词“闷神不倒起”指不说话, 阴沉的样子, 而在兴义方言特色词中为“闷神倒起”, 该词中可省略语素“不”, 可见, 该语素在兴义方言特色词中与其他语素的粘着得不紧密。

普通话“眼泪”在贵阳方言中也为“眼泪”, 而在兴义方言特色词中为“眼泪水”, 该词中的语素“水”在兴义方言特色词中一般不能省略, 与其他语素的粘着得更紧密。

3、多音词 (语素选择的多样性)

例:“泼pˊo²¹烦”在两方言特色词中的意思为烦躁或讨厌[某人], 在兴义方言特色词中又读着“刨pˊau²¹烦”, 该词在兴义方言特色词中为多音词, 同一语义而语素选择较贵阳方言特色词更具有多样性。

“刷sua²¹”在两方言特色词中的意思为从候选或申请名单中排除、取消或竞争中淘汰, 在兴义方言特色词中又读着“sua44”, 该词在兴义方言特色词中为多音词, 同一语义而语素选择较贵阳方言特色词更具有多样性。

“歪眉mi21日眼”在两方言特色词中的意思为形容长得不端正的丑陋相貌, 在贵阳方言特色词中又可为“歪眉mi21吊眼”, 该词在贵阳方言特色词中为多音词, 同一语义而语素选择较兴义方言特色词更具有多样性。

二、词义

1、同一语素所指完全不同

例:“长眼皮”在兴义方言特色词中指睡得晚的人, 在贵阳方言特色词中指睡眠少的人。

“片pˊian42脚”在兴义方言特色词中常和“打”搭配, 指打赤脚, 在贵阳方言特色词中也常和“打”搭配, 摔交中用脚绊。

“摔摆”在兴义方言特色词中指 (1) 悠闲、安逸, 如:你好~哦, 啷子都可以不用管。 (2) 奢侈浪费, 如:有钱么, 哪个不会~哦, 在贵阳方言特色词中指故意刁难、摆布、折腾, 如:你要~人不是?

2、同一语素所指不完全相同

例:“枵ɕiau44”在兴义方言特色词中指 (较用力地) 推, 如:你有病安, ~我搞啷子/把柜子上嘞盒盒~进去ke42点, 而在贵阳方言特色词中指 (往下) 推, 如:把米口袋从车上~下去。语素所指相近, 不完全相同。

“钒fan21”在两方言特色词中除都有肮脏使人恶心的意思外, 兴义方言特色词中还指讨厌某人, 或某人的行为令人生厌:我~他得很, 而在贵阳方言特色词中却指貌丑, 如:他嘞样子长得太~。【《集韵》符袁切《说文》大丑貌。】语素所指相近, 不完全相同。

“勤快”在两方言特色词中除都勤劳的意思外, 兴义方言特色词中还指努力、积极地做, 如:是自家嘞事情, 所以跑得~, 而在贵阳方言特色词中却指否定别人要求时的一种独立语, 如:喊我去找他, (我) ~!语素所指相近, 不完全相同。

3、词义范围不同

例:“阴苞谷 (子) ”在两方言特色词中除了都指煮后晒干的玉米, 贵州风俗常用以油炸作为下酒菜外, 在兴义方言特色词中还喻指沉闷内向、不爱说话的人。可见同一语素表示的词义范围却不同。

“后头”在两方言特色词中除了都有后面、后来, 以后以及等会儿的意思外, 在贵阳方言特色词中还指厕所的委婉说法。可见同一语素表示的词义范围却不同。

“干净*”在两方言特色词中除了都有光、完 (做补语) 的意思外, 在贵阳方言特色词中还做状语, 表示全部的意思, 如:~走噢, 哪个来收拾之些渣渣。可见同一语素表示的词义范围却不同。

三、词类

1、兴义方言特殊特色词词类释例:

(1) 名词:

例:膈腻 身上的汗垢。

蚤马子 蟑螂。

拐子马 专指坏的、糟糕的事情或人:你这个~, 每次都要我来教你。

(2) 动词:

例:撕 将整钱换零:给我~下“志”这张钱, 要不然拿去买小东西不方便。

试.火色 试探一下情况的好坏, 义同“试下水深水浅”:先放五块试下火色。

广 (没有时间观念) 散漫地玩逛:你又去哪点~来哦, 到现在才回来。

(3) 形容词:

例:枝丫巴叉 (1) 植物旁枝较多且不规则:这根树~嘞, 挡倒路闹。 (2) 形容人睡觉时四肢分开的样子:你看他~的躺在那点, 难看死闹。

直义 〈老〉耿直。

(4) 副词:

例:起头 开始:~你说帮我, 现在又不管, 是啷 (哪样) 意思嘛。

一发式 时间短暂, 一下子:他刚还在我面前, ~就不见闹。

交结 肯定、绝对、一定:他~不会来噢勒/你放心, 我~还清欠款。

(5) 代词:

(6) 量词:

例:同tˊoη21量词, 专指饵块粑数量的量词。

(7) 兼语:

例:摆摆 (1) 〈儿语〉坐下。 (2) 〈儿语〉板凳。 (动词兼名词)

耳兜 (1) 理睬, 用于感叹或疑问句中:你这么烦, ~!/你去问下哪个~你哦? (2) 同“耳”义, 理睬:我懒得~你, 看到你就烦。 (独立语兼动词)

(8) 虚词:

例:口kε44口sa42 语气词, 用在一句话的末尾, 单独成句, 表示肯定的语气:你吃完饭就好好做作业, 不准看电视, ~。

挨 (介词、连词) 和, 同:我~他一起上嘞车。

2、贵阳方言特殊特色词词类释例:

例:鸡公车 旧式手推独轮车。

家缘 〈旧〉个人所有的某物件 (略有贬义) :把你嘞那个~拿出来大家看下xa4。

鸡脚神〈老〉迷信传说中的一种鬼:[歇后语]~拉二胡, 鬼扯。

(2) 动词:

例:吃.欺头 耍小动作占便宜。

屁劲 〈老〉用臀部冲击人的力量, 用臀部撞人称为“打~”, 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种孩童游戏。

(3) 形容词:

例:污教 道德行为丑恶肮脏:那人~得很, 哪样污七八糟嘞事都做得出来/那单位太~噢, 齐头头起不得一个规矩嘞。

倮连 性格不爽快, 办事拖泥带水。生动式为“倮二连三”:之个人做事太~噢, 一点都不干脆。

(4) 副词:

例:自来 〈老〉从来, 一向:我~不喜欢吃葱蒜。

一根生 〈老〉一直, 从来:我~不得去过他家。

多承 〈老〉多亏;承蒙, 一般用于客套话:~你帮忙。

(5) 量词:

例:架钳 用物击人的量词:他着tsɑu2不住几~/一~跟他打起过去。

(6) 兼语:

例:一当taη13 〈老〉 (1) 恰当:我秤嘞东西~得很, 随你去约。 (2) 稳定、稳当:之桩事都还不得搞~, 不要忙去搞别嘞/等他们坐~噢[倒]再照相。 (形容词兼副词)

(7) 虚词:

例:稀恒 〈老〉对长久未光临者的敬语, 可以在前面加“好”强调:哟, 好~, 之一久到哪点去噢嘛?

(1) 名词:

摘要:笔者已从词类、义项类、语音结构和义类四个方面考察了两方言特色词的基本情况, 又从两方言差异特色词的主要类型举例比较兴义方言特色词与贵阳方言特色词的差异性, 本文根据两方言特色词汇中的典型词汇分析两方言特色词在词形、词义和词类三个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兴义方言,贵阳方言,特色词,差异性,词例

参考文献

[1]《贵阳市志·社会志·汉语方言分志》涂光禄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2]《兴义市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

[3]《贵阳方言特色词语》涂光禄编

[4]《汉语方言比较研究》李如龙商务印书馆

[5]《论汉语方言特征词》李如龙主编商务印书馆2001年

上一篇:物联网现状与研究前景下一篇: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