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体系探讨

2024-06-28

完善体系探讨(精选十篇)

完善体系探讨 篇1

2008 年9 月15 日爆发的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个国家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危机一爆发,人们对于金融行业的期望值大大跌破眼镜,简单从表面上看,货币的大幅度贬值造成了人们购买力的下降,从而拉低了经济增长的曲线,卖不出去产品的企业面临倒闭,失业的人群增加,从生产到销售链的循环链被破坏也造成了社会的政治局势紧张,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的稳定和安危,这场可怕的噩梦给世界敲响了警钟。然而,机会常常是与风险并存的,对上海而言,这次危机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赤裸裸的暴露出了信用体系监管不足和自身防范的缺陷,该怎样从这个失败的典型案例中抓住问题的本质,寻找到上海建立完善的适合本区域实际情况的信用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人们在“四信”即信用制度、信用产品、信用环境以及社会信用体系方面能够较好的自我约束,让社会整体的诚信风气和社会主义道德观有很大的提升,支撑起了经济运行的基础。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与现代经济目标相匹配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将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上海市信用体系现状分析

上海作为我国最早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的城市,利用自己独特的地域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在践行和创新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有逐步稳定的进展历程:自1999 年正式开展了联合征信的试点工作;经过试点,在2000 年,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建成开通,在银行信贷领域形成了个人信贷信用信息共享机制;2003 年,上海市政府发布《意见》和《计划》,开始全面部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2012 年,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2012-2020 年信用体系建设总体布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并发布《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各部门任务分工和制度安排。

信用资源是金融发展的基础条件,没有信用就无从建立金融体系,庞大的信用圈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金融的基本模型。由于各行政部门和职能划分问题,导致大量政务信息和公共信用信息散落在各职能部门和公共机构中,难以共享。因此,建立信用平台,改善信息不对称,实现信息共享势在必行。上海市在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着力于实现跨区域合作,特别是要加强与人民银行的合作,重点实现地方政府与中央职能部门的合作,推动地方非金融领域信用信息依法向央行个人、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有序披露,完善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造坚实的基础设施。

二、上海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总体科学的前瞻规划和统一标准

作为领头羊,上海市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人所共知,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信用体系应该依据什么样的准则和规范,建设成什么样的标准,不同领域或行业的标准是否相同,对具体情况的区别对待等等问题,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另外,由于行政职能的划分,各个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壁垒和障碍,不同行业和部门在采集信息、共享和应用工作中无法保持同样的步调,各类信息系统建设各自为政,信息共享和互动存在着障碍,导致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无法高效共享。

(二)信息量过大,各级各类信息的甄别和运用存在困难

由于缺乏有效的统一机制,各行业、各部门的信息各自为政,导致信用数据数量巨大,想要甄别出有效信息就显得非常困难。另外,各部门的政务信息系统和各行业的信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参差不齐、标准不一,信用信息共享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不足。此外,各地方的数据库和数据交换平台建设过程中,未针对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的产品设计,因此数据质量普遍不高,有价值的信用信息较少,数据资源的应用范围较为狭窄。

(三)诚信宣传教育的合作机制未成型

当代社会,信用的建设已经被打造成一种文化,要不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就需要完善以文化为宣传的推动作用。上海市信用体系的建设一向注重文化宣传,也在诚信宣传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这些宣传大多在同行业或部门之间开展,跨行业、跨部门之间的联合宣传活动较少,并且宣传活动缺乏稳定的合作机制,使得宣传覆盖的面较窄,影响力较小,无法取得显著的成效,导致信用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不够完善。

三、上海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应对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政府管理体制,协调发挥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合力作用

一是在落实好政务信息公开的基础上,依托全国集中统一的金融业征信平台实现金融类信用信息和非公开政务信用信息跨区域、跨行业的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共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二是加快制定信用法律法规,在与全国性信用法律法规做好衔接配套的前提下,抓紧制定信息征集、使用和发布,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章。

(二)持续宣传诚信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一是突破行业内、部门内举行信用宣传的惯例,通过多部门联合集中举办“诚信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建立稳定得诚信宣传合作机制;二是推动诚信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对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并且在高等院校、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开设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内容;加强征信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认证,培育信用市场所需要的信用专业人才;三是加强信用研究,针对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和规范等问题,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和论证,解决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中出现的难点和瓶颈问题。

(三)发展信用服务市场,构建和谐信用环境

上海经过长达十几年的信用体系建设,出台并实施了相关很多法律法规,在规范信用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法规的盲点和问题的,继续坚持规范和创新发展的原则,在稳进中求进步才能促进信用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和地方部门可以充分利用金融行业的带动作用,拉动信贷、税收、销售服务、合同等方面的信用记录,争取构造和谐的信用环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更加完善的信用服务市场。

(四)持续加强诚信宣传和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一是突破行业内、部门内举行信用宣传的惯例,通过多部门联合集中举办“诚信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建立稳定得诚信宣传合作机制;二是推动诚信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对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并且在高等院校、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开设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内容;加强征信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认证,培育信用市场所需要的信用专业人才;三是加强信用研究,针对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和规范等问题,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和论证,解决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中出现的难点和瓶颈问题。

总之,上海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远的事业,它孕育着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承载着一个新的经济起点。回顾上海信用体系建设的历程,诚然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仍需不断进步和完善。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和变化,社会信用体系要深入人心,成为一种人人遵守的社会机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探索,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朝着合作、公平、促进、和谐的方向前进,信用体系建设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带动我国市场经济走向更加成熟的领域。

摘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上海在践行和创新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上还存在着缺少科学的前瞻规划和统一标准、各级各类信息的甄别和运用存在困难、诚信宣传教育的合作机制未成型等问题。上海市要有效促进其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应加快健全政府管理体制,加快发展信用服务市场,持续加强诚信宣传和教育,协调发挥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合力作用,构建和谐信用环境,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探讨 篇2

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1 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共同组成。从 2006 年以来,我国开始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截至 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09 家,其中开业 395 家。全国新设立“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 2451 家。

1.2 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现状。

近几年来,各涉农金融机构大力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例如: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的问题。从资本市场方面来看,重点之处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股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了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至 2010 年 6 月末,共有 14 家涉农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了上市融资,合计募集资金 118.8 亿元;共有 31 家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604 亿元,中期票据179 亿元,合计募集资金 783 亿元。

1.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这些新要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其表现有:

1.3.1 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萎缩。

目前,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离,如 年末,河北省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 9958 个,比 年减少 766 个,保留下来的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权限,变成了单纯的“吸储机器”,在农村地区的存贷差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面只对少数农户发放贷款,而抵押品种十分有限,起不到真正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目的。农信社的改革也使业务不断偏离“三农”,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了乡镇企业,农业贷款比重不断下降。

1.3.2 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分工不合理且效率低下。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间缺乏竞争性,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垄断必然带来低效,损害了农村需求者的利益。另外,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农村商业性金融结合的不好,农村政策性导向的力度不大,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供的适合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

1.3.3 农村资金缺口大且大量外流。

现阶段,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大量外流到城市或非农产业的现象仍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缩减,剩余的部分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审批权,只具有资金组织权、贷款调查权和回收权,成为了“吸储机器”。邮政储蓄银行利用网点多,结算畅通的优势,大量吸收农村存款,吸收的存款主要上缴总局,用来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没有使资金真正回笼到农村地区。

1.3.4 组织管理体系混乱,缺乏与农村金融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及保障。

目前,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社会信用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中介服务不规范,致使难以控制农村贷款的风险。另外,许多商业银行农村分支机构和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只考虑仕途升迁和个人利益,忽视经营管理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较窄,信用担保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缺乏等现象,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3.5 金融创新不足。

探讨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创新 篇3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创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我国农业也开始不断向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迈进。农机技术推广是实现我国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将大大提高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服务。虽然我国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结合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不足,探讨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善和创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不足

1.1 观念落后,对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视不够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久以来,农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农业生产技能。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一方面为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农业发展形成了自身的固有模式,各方普遍满足于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并不急于寻求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很多农民甚至农业部门的领导者都认为,既然我国农业发展能够满足人们的衣食需要,那就没有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必要,对农机技术的推广不够重视。除此之外,人们对农机技术推广不够重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农机技术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业部门的领导者和农民在较短的时期内看不到农机技术推广的成效,便认为加大对农机技术推广的财力、物力、人力以及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忽略甚至放弃了对农机技术的推广。总之,观念落后、对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视不够是我国农机推广体系的现状之一。

1.2 农机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不合理,缺少与其他部门的有效沟通

农机推广即农业机械的推广,包括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普及两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这里所说的农机技术推广主要是针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普及而言的。农机技术推广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加以实施。然而,由于我国农业长期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发展状态中,人们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并没有积极促成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建立,有些农机技术推广机构被合并到其他部门,成为其他部门的一个分支,不利于发挥其推广作用。另外,即使一些地区按照国家的要求建立了专门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但是这些机构也只是独立于整个农业发展体系之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我国,农机技术推广部门与其他部门缺少必要的沟通的现象非常常见。

1.3 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农机技术的推广人员大都是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和农机使用技能的人员,其先进的农机科学知识和技术则相对不足,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水平较低。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水平较低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推广人员是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如果其自身的水平较低,那么势必造成整个推广体系基础的薄弱,不利于先进的农机技术的推广。其次,农民在较长时间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农机技术,如果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水平较低,就不能满足农民对新的农机技术的发展需求,势必大大降低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农机技术推广活动的有效进行。

1.4 未能充分调动农民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积极性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因此,农机技术推广的最终接受者以及农机技术的使用者应该是农民。然而,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明显存在着自成一体,忽视农民的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农业技术推广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对于农机技术的推广成效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2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善和创新

2.1 转变思想,提高对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也开始向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迈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机技术的推广能够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快掌握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和了解相关的农业机械技术,能够促进农业机械化作业方式的实现和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农机技术的推广在农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促进农机技术推广活动的进行,我们应该首先转变观念,提高对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视。

提高对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视,主要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转变思想。首先,农业部门的领导者应该转变观念。因为,只有领导首先转变观念,认识到农机技术推广的重要性,才能够根据我国或者某地农业发展的实际,建立相关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促进我国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其次,农民自身也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农民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实践者,也是农机技术的使用者,农民首先转变观念,认识到农机技术的重要性,将大大加快农机技术推广的进程。

2.2 建立专门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

农机技术推广,是指通过示范和指导,引导农民将农业机械和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的一种活动。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需要专门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加以完成。因此,我国各地区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发展实际建立专门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为农机技术推广建立专门的场所。另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农机技术推广只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应该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共同促进整个农业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2.3 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农机技术推广人才

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是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重要组成人员,其专业水平决定着农机技术推广的效果,因此应该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农机技术推广人才。首先,在组建农机技术推广队伍的时候,应该建立严格的选拔制度,选拔那些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作为队伍的基础人员。其次,对已经投入工作的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可以实施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最后,可以采用恰当的激励机制,鼓励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加强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4 带动农民投入到农机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农机技术推广的目的是向农民传授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和普及农业机械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整个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仅仅是依靠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热情则显然没有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该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交流,让农民认识到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让农民对农机技术推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逐步的接受过程,带动农民投入到农机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3 结语:

农机技术推广是普及农业机械使用方法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过程,促进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善和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和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原有的农机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农业发展形势。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必要措施,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机技术推广体系,促进我国农机技术推广活动的进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进而带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文侠.创新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探讨[J].农技服务,2013(04)

[2] 黄金奕.浅谈创新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05)

[3] 张剑.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J].河北农机,2013(05)

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探讨 篇4

1.1 行政监督

在我国, 行政监督是指党、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所实施的监察和指导。 (1) 行政监督的主体:在目前的多头监督体制下, 行政监督的主体极其广泛, 政党作为监督主体, 社会主义制度下包括执政的共产党和参政的各民主党派, 其中以执政党的监督为主, 此外, 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及所有社会成员都可构成行政监督的主体。 (2) 行政监督的对象:与行政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相比, 行政监督对象相对明确, 主要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 (3) 行政监督的目的:行政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社会民主和法制, 保证行政机关及其人员依法行政, 保证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令的实施和行政管理职能的实现, 保证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行政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监督, 其特殊性在于其政治性, 在于其权力是政治权力, 而政治是国家的治理活动, 因此, 行政监督是与国家治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是普遍存在的。

1.2 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监督体系指各行政监督方式构成的行政监督机构的总称。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系产生于新中国成立时期, 它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两大体系。 (1) 行政机关外部监督体系, 主要包括政党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政党监督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其次是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又称立法监督, 即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监督是指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侦查、审判而实施的监督。社会团体监督是指人民政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居委会、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人民群众监督是指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各种形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在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2) 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体系, 主要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两个方面。行政机关内部的一般监督, 主要是指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隶属关系之间产生的相互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的专门监督, 主要是指独立行使职权的监督机关和审计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

1.3 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权力具有被滥用的可能性, 只要存在权力, 就需要监督。掌握权力的人成分复杂、情况复杂, 就需要加强行政监督。一个人依靠自身掌握的权力, 既可以理性合法地为社会谋取利益, 提供服务, 也可以凭借权力, 牟取私利。在此前提下, 如何对待腐败, 人类社会的任务就是通过实现法制化, 完善各种监督和制约机制, 以权力制约权力, 最大限度地把权力腐败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减少和杜绝腐败必须有一个有效的行政监督的体系。为了适应整个形势的发展, 我国政府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 只有完善原有的行政监督体系, 才能保持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民主。

2 我国目前行政监督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目前的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监督体系大致由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构成。外部监督主要包括政党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上级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监督、专门监督。

2.2 我国目前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的缺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 政府行政管理越来越规范化、法制化, 现已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公共行政监督体系。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反腐败斗争所面临的形势还相当严峻, 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公共行政监督机制还不完善, 还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多头监督体系, 缺乏协调;行政监督主体地位有待加强;缺乏全程行政监督;对行政监督主体缺乏监督;行政监督法制缺乏可操作性;行政监督主体素质不高, 影响监督权威;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浓度不够。

3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完善

3.1 完善行政监督的法律体系

行政监督是一种法治监督, 行政监督立法是贪污监督的前提和基础, 要健全各种行政法规, 使行政监督有法可依。行政监督要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 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行政立法不足, 会造成监督机关无法可依, 使监督缺乏标准和依据, 导致行政监督的混乱。行政监督的立法既需要制定基本法规, 还要制定各类行政监督机关组织法, 既要制定实体法规, 还要制定行政监督程序法。2006年8月27日我国新颁布实施的《监督法》, 无疑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完善行政监督都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监督法》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行政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认真落实监督法, 可以更好地发挥人大监督作用, 健全监督机制, 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3.2 提高行政监督主体的独立性

在我国, 作为监督主体的人大和政协地位相对独立,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的自觉性。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都由同级人大选举或者决定产生, 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各级人民政府都要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向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接受质询, 虚心听取人民代表的建议和批评。要积极配合人大常委会做好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人民政府要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 虚心听取其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

3.3 强化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公民或社会组织表达一种针对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的批评性议论的活动, 是以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一种形式。我国《宪法》第35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第41条还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都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是舆论监督的直接法律根据。舆论监督是社会的“减震器”、“解压阀”,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是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社会自警自醒机制的重要一环。

3.4 加强专门监督和行政复议工作

专门监督又称审计监督。2003年, 审计署推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2004年开始, 审计署除了“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 审计报告内容都向公众公告。近年来, 加强金融审计, 有力推动了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 审计监督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行政复议是在总结我国长期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成功做法基础上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是依法、快捷地解决行政争议, 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条有效法律途径。行政复议机关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 必须依法受理。

3.5 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素质和监督手段

作为行政监督主体需要具有较高的素质以胜任工作。要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 这是提高行政监督效率的关键。大力开始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在全社会提倡“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的好风尚。严格执行监督人员廉政行为准则, 规范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高科技手段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 这就要求行政监督工作采用高科技的监督手段, 特别是在交通工具、通信设备、调查取证工具、资料档案管理设施等方面, 予以充分保障, 并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以便更直接地监督违法乱纪行为, 提高行政监督效率。

3.6 建议实行《政务公开法》

行政公开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应当向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开其行政行为的一项原则。近几年来, 虽然政务公开已经提出, 但在很多部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 多数流于形式。所以, 要有明确而统一的法律法规对政务公开作出明确而硬性的规定, 并有相应的监督措施, 做到政务公开法制化、制度化、长期化。

现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 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媒介, 信息网络技术日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等。网络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 政务公开应该利用这一现代技术, 做到行政信息“四化”: (1) 政务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化; (2) 内容及时、准确、完整化; (3) 形式标准化; (4) 使用共享化。只有坚持做到行政信息公开化, 行政监督特别是对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行为的监督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发展。

总之, 完善行政监督体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任何国家的行政监督体系都是随着本国的情况不断发展变化的, 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巨变期, 行政监督体系也必然随着我国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只要我们坚定信心, 不断探索, 就一定能够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监督体系。

摘要:完善行政监督体系是一个老问题, 又是一个新问题。一直以来, 很多学者都进行过各方面的探讨, 这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方法。

完善体系探讨 篇5

一、建设个人征信体系的意义

(一)有助于帮助商业银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虽然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因素很多,但贷款机构缺乏可靠途径,得到借款人全面、可靠的信用信息是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日益发展、借贷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状况下更是如此。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通过收集借款人在全国各家商业银行的借款以及还款记录,为他人担保信息,以及身份、职业和居住等个人基本信息,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将有利于商业银行掌握借款人的异地、跨行负债水平,全面考察其综合负债情况;有利于商业银行掌握借债人的家庭总体负债水平,综合评估其整体还款能力;有利于商业银行了解借款人的不良负债状况,客观评价其还款意愿;有利于商业银行了解借款人的或有负债,深入判断其潜在风险。从而帮助商业银行更加有效的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减少了放贷时因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银行业风险的降低,无疑将有助于国家更好的维护金融稳定。

(二)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更好的应对国际竞争

按照加入WTO时的承诺,到2006年我国的银行业将向外资全面开放,内资商业银行将面临外资银行全方位的竞争。目前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中资银行的主要客户和盈利来源是向大中型企业的贷款。从国外银行业发展的经验看,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大型企业将逐步转向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和新的盈利增长点会逐渐转向对中小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的贷款。然而,目前中资银行在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款的效率、风险控制手段和资产质量方面远远落后于外资银行。例如,美国信用卡的发行可以做到即时甚至预先发行、住房抵押贷款3日办妥、个人信贷不良率2%以下,而我国申办一张信用卡至少需要3周、办理住房贷款近1个月、不良率近年来逐渐上升。造成这种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成熟的征信体系,而我国几乎处于空白。翻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将方便商业银行获取有关借款人的信用状况,降低商业银行对借款人进行授信时所需花费的调查成本,缩短审批时间,提高经营效率。

(三)有利于促进消费信贷和消费健康增长,改善经济增长结构

建设个人征信系统,降低银行对借款人资信的调查成本,根据风险程度合理定价,缓解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问题,提高贷款效率,有助于扩大贷款总量和贷款范围,有利于促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点对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众所周知,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投资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长期看,这种政策一是很难持久,二是投入产出的效益不高。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我国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偏低,不利于国内需求的稳定扩大,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良性循环。在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时,要提高中低消费居民的消费能力,发展消费信贷,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改变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状况。”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将在制度和基础建设方面,为个人消费信贷长期、持续、健康的增长创造条件。

(四)有利于确保金融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促进经济发展

世界银行对拉美等国的研究发现,如果金融体制改革不能使更多的人得到融资服务的话,金融体制改革就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我国目前个人贷款面仍较狭窄,基本限于满足工作稳定的中等收入阶层购房、购车、就业和消费等,如何满足农村城市化造成的进城农民和国企改革带来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融资需求,扩大贷款面,是我国金融系统面临的一个挑战。建立个人征信系统,记录个人信用档案并积累信誉财富,有助于在没有物质抵押的情况下为个人提供“信誉抵押品”,可以为个人获得银行贷款提供方便。

二、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历程

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最早是从199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资信有限公司试点开始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始建于2004年初,井于同年l2月中旬变现l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8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全国7个城市的联网试运行,2005年8月底完成与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的联网运行,经过1年的试运行,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的自然人人数已达到3.4亿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约为3500万人。截至2005年底,收录个人信贷余额2.2万亿元,约占全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的97.5%。目前,任何自然人无论在国内任何地方、任何一家商业银行留下的借款和还款记录,或开立结算账户时填报的基本信息,商业银行的基层信贷审查人员均可在经当事人书面授权后,进行查询、实现共享。许多商业银行已经将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贷前审查的固定程序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在全国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开启了5.2万个查询用户终端,目前每天个人信用报告查询量已达到ll万笔左右,在提高审贷效率,方便广大群众借贷,防止不良贷款,防止个人过度负债,以及根据信用风险确定利率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当前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缺陷

(一)个人征信业运作模式定位不清晰,面临市场与政府结合难题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地方区域性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早于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体系。上海、深圳模式选择的是政府推动、市场运转的模式。人民银行组织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目前由政府出资建设,个人信用信息来源于商业银行,主要向商业银行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其在发展模式定位上尚不够清晰。但无论是区域性是全国性,其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和专门的执法机构的情况下,政府的介入叉将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那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信用中介机构将从中受益,从而形成事实上的不公平竞争。而政府在多大程度上介入才不会破坏现有公平的市场竞争格局,尺度很难把握。有鉴于此,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运作将面临市场与政府结合的难题。

(二)需求与供给双重不足

中国信用业呈现出供需双重不足的局面,并呈现出恶性循环:一方面,由于缺乏现代信用意识,并没有将信用看作商品,因而信用服务行业的社会需求不足,社会对信用产品的需求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商业化运作的需要,不利于征信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从信用服务的供给来看,国内有实力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还很少,行业整体水平不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从而难以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用报告。而这势必会影响社会对信用产品的需求。

(三)科学的市场化的征信运作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目前专司个人征信的专业性征信公司主要是上海资信有限公司一家,由于征信公司占据了垄断地位,其运作机制脱离不了“行政化”的影子。人民银行目前运行的个人征信中央数据库是由各商业银行无偿提供数据,使用上仅限于商业银行,且尚未进入市场运行。因此目前个人征信的市场竞争还谈不上,市场化运作机制更是远未形成。(四)行业自律不足,执业技术规范不统一,服务标准化建设滞后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行业协会在促进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业内交流、行业技术标准制定、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征信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执业技术和服务标准,从信用信息的采集、汇总、分析、评估到查询、披露均缺乏统一的技术、服务标准,行业整体尚处于粗放经营发展的阶段。

(五)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入库信息不够丰富全面,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目前尚处于推广、试点阶段,且也只从各有关商业银行收集个人信用信息,与个人信用密切相关的纳税信息、水电费、通讯费交纳信息等尚未采集,与公安、工商、法院、海关、税务的系统尚未联网,系统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信息还不够丰富和全面,覆盖率不高。同时由于目前各行都是每月向人行征信管理局报送一次数据,系统在有关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时效性方面无法做到实时更新,个人信用报告所反映的真实情况有一定的滞后性。

四、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个人征信运行模式

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初级阶段,信用数据信息互相封锁,开放程度不高,而且征信法制建设滞后,直接学习西方国家走市场化征信的模式难以在短期见到成效,适应不了我国当前对个人征信的紧迫需要。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及征信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选择“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联合型征信发展模式。政府主导,是指前期通过国家出资建设覆盖全国的征信基础数据库,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管理中的主导优势,以保障征信数据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覆盖国内的大多数居民,并保证信用数据的全面、准确、可靠。在数据的采集上,可以把采集银行信用信息作为起点,并逐步扩大范围。目前宜以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全国数据库的建设作为政府主导建设的基础,因为人民银行有建立全国性企业征信数据库的成功经验,而且银行业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个人信息数据库最为规范,具备联合征信的数据基础。市场运作,是指待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信用数据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逐步健全时.考虑将个人征信系统的经营部分独立出来,成立国有控股的征信公司,允许国有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参股,并可考虑引进民营和境外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经验,提高我国个人征信服务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同时也应让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包括外资企业)进入征信领域,鼓励中小资信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形成综合性、地方性和行业性征信公司并存的多层次的竞争格局,推动个人征信行业的发展。征信管理局则专注于依法对征信行业的监管和服务,做到行政与市场相分离,提高整个体制的运行效率。

(二)强化信用管理局的职能,建立多层次的个人征信体系

从国际惯例来看,建立、发展和规范国家信用体系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成立一个专门的协调机构,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征信数据资源才能顺利实现。目前我国已在人民银行内部设立征信管理局,但其职能仅限于对银行系统的征信系统的管理。应进一步强化现有信用管理局的职能,扩大其管辖的范围,时机成熟时,再在目前人民银行信用管理局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国家信用管理局或信用管理委员会。信用管理局(或信用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家对全社会信用的专门管理机构,对国家的整个征信行业进行统一规范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征信公司信息产品的质量,使征信公司可以在规范有序的环境中进行良性竞争,优胜劣汰,通过竞争机制提升中国个人征信的效率和竞争力;制定个人征信业的行政规章。随着个人征信市场和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信用局可以进一步推动信用管理协会、信用报告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的建立,将部分管理职能下放给行业自律组织,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完善的个人征信管理体系。

(三)建立合理的信用奖惩机制和和谐的社会信用文化

信用惩罚机制的建立采取法律主导的惩罚机制和道德主导的惩罚机制并重。个人征信法规的建立不仅仅是让失信者受到惩戒,更重要的是让守信者受益。因此,需要在建立合理奖惩机制的基础上,调动多方面的资源,从立法、宣传、教育、行政等多方面人手,开展信用方面的培训教育,将守信与失信的不同的后果深入到人们的道德观念中,通过法律与道德对信用的双重调节,引导并在全社会创建一种诚信的社会氛围,从而造就一种健康和谐的信用文化。

(四)成立行业协会,提升个人征信的行业自律能力和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征信体系的运行效率,真正做到行政与市场的分离,必须成立征信行业协会,将政府征信管理部门从具体的市场行为中脱离开来。征信业行业协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信用管理与应用研究,提出立法建议或接受委托研究立法;协调企业征信行业与政府及各方面的关系;制定征信行业规划、从业标准以及行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快信用产品的研发和标准规范的建设,开展信用产品、信用服务的技术标准研究、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加强与国际征信组织和国内外征信服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行业自律;加强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加快个人征信专业人才的培训等。

(五)加快征信行业标准化的制定工作

征信业本质上是信用信息服务业。在我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刚起步且地方性与全国性征信服务机构并存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制定出一个全国统一的行业技术和服务标准,使各部门、地方性、全国性征信系统的信用信息数据能互联互通,既解决重复建设问题,提高信息共享效率,又避免限制征信机构的特色发展。当前工作的重点是制定出信息标识标准、信息分类及数据编码标识标准和安全、保密标准。

个人征信,已经越来越不再是一个十分个人的问题,在当前的中国,它开始成为一个公众的问题,成为一个金融体系面临的共同问题。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不仅更多的中国人不得不以更高的交易成本进行交易,而且还要忍受更高的风险;个人征信体系的不发达,也使得个人在最为继续金融支持的时候,得不到金融体系的信用支持,因为金融体系缺乏足够的信息进行风险的识别;个人征信体系的不发达,也使得金融机构在开辟个人金融业务时彷徨不前,丧失了个人金融这个巨大的业务增长空间,而在目前的国际金融界,个人金融已经成为收益最为稳定的金融业务。因此,个人征信是社会信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宏观调控的基础。建立覆盖全国的个人征信体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运作模式,对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约束个人信用行为,改善社会信用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致谢

感谢我的导师杨学昌教授,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四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没有发生上大学前所担心的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只是今后大家就难得再聚在一起吃每年元旦那顿饭了吧,没关系,各奔前程,大家珍重。祝愿大家:平平安安,快快乐乐,顺顺利利,开开心心。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会记一辈子的。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完善体系探讨 篇6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治理权;集权;分权

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的企业集团大多是通过联合、兼并或行政命令等形式组建的。可以说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集团组织形式松散,总公司对各成员企业缺乏应有的控制能力。从母公司的角度看,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膨胀和加入WTO后带来的国际、国内环境因素的多变,给集团公司的资本运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些与公司快速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日渐凸显,并有可能成为制约集团公司整体发展的障碍使得当初组建集团所期望获得的财务协同效应得不到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各分公司、子公司分别独立办理银行业务,为了确保自身的持续经营,各分公司、子公司都是独立运作资金,对整个集团而言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沉淀;(2)集团内的各项业务具有不同的产业增长速度和相对的市场份额。既有大量闲置资金的“现金”业务,也有需要“输血”的问题业务;(3)各分公司、子公司新增贷款目前都是单独向银行融资,而财务状况较差的子公司难以获得借款及利率上的优惠,即使经营情况较好的子公司也因规模优势不明显而无法享受到优惠的融资条件;(4)由于各分公司、子公司资金独立分散,当集团有较大的投资项目时,难以及时筹集到足够的投资资金;(5)通过简单的财务软件获取信息的时间越来越长,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资金运作情况越来越难,难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各分公司、子公司资金运作情况。

很显然,上述问题的出现都是过度分权造成的,这也是在我国集团化运作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的集团化企业普遍采取多级法人制,成员企业众多,组织层次复杂,管理链过长。因此,这样的管理模式势必会造成代理成本的乘数增加,同时,由于管理层次的复杂,在加上获取信息手段的相对落后,必然会降低信息传递速度,影响决策执行的力度和效果。

在分权模式下,集团内部的管理权限分散于各子公司,子公司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有充分的决定权。因此,他们大多从本位利益出发安排财务活动,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增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等问题。 而且,权利的分散也增加了集团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矛盾和不协调,影响了集团规模效益的发挥。同时,也使集团公司财务治理权的配置受到一定制约,导致内部资源配置上的重复浪费,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治理对策

企业集团是由众多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通过资本的相互参与、渗透而形成的多层次、多法人的企业联合体。所以,对于集团母公司而言,其管理的对象已经超越了母公司的自身范畴,成为集团内各成员单位投资、融资、管理和控制中心及整个集团公司资本运营的中枢。同时它又是上一级国资部门授权的经营者。双重身份使得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具有与单一企业不同的特征。

而且,集团母公司和下属子公司,无论是全资、控股或参股子公司都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地位。而集团在合并报表时又必须按投资性质的不同对其收益进行相应反映。正是由于这种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统一性,才凸显了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财务控制的重要性。

基于这些特点,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应从财务治理权的配置入手,合理选择集权与分权,既要有利于调动各成员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成员企业的资产都能保值、增值;又要使各成员企业高度凝聚,目标协调一致。避免一统就死,一放就乱。

1. 集中筹资、融资权 。

为了使集团内部筹资风险最小,筹资成本最低,应由母公司统一筹集资金,各子公司有偿使用。如需银行贷款,可由母公司办理贷款总额,各子公司分别办理货款手续,按规定自行付息。与一家或几家金融机构合作,成立“企业集团联合虚拟银行”可谓是集中筹资、融资权的较好选择。

首先,联合虚拟银行不同于一般的财务公司或企业的内部银行,但又具备了财务公司或内部银行的全部功能。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银行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交易手段和成熟的管理知识等资源,避免了集团公司在这方面的重复投资和建设。

其次,联合虚拟银行便于集团内资金的融通,体现了对集团资金的集约化管理。集团内子公司经营状况参差不齐,效益好、资金周转快的单位往往有大量的经常性存款,而一些资金需求量大的单位常常资金匮乏,必须向银行举债。借助于联合虚拟银行,可以把集团内各子公司暂时闲置和分散的现金集中起来,再以发放贷款的形式调剂给需要资金的单位,从而实现集团内部现金资源的共享,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虚拟银行还可以利用现有银行平台搞委托放款等企业理财业务。

再者,可有效地监控资金流向。由于集团内各子公司必须而且只能在企业集团联合虚拟银行开设银行帐户,所有现金的流入与流出均在虚拟银行的监督之下,从而避免了下属公司擅自挪用资金而可能形成的资金管理失控现象,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公司财产的安全。

要确保母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资金管理,除了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外,还必须根据子公司的实际状况,分步骤地推行集中管理。重要的、条件成熟的可以先实施,然后逐步扩大实施的范围和深度。在确定集中管理的对象、范围和步骤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母公司的资金管理能力;(2)子公司资金的重要程度;(3)子公司现有的银行信贷关系;(4)财务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

2. 集中投资、担保权 。

投资决策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集团的投资规模和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集团公司的发展方向。因此,集团公司必须集中投资权,任何子公司的投资必须经过立项、可行性研究、论证、决策,并经母公司批准。从而分散及减少投资风险,保证投资效益的实现。

筹资往往离不开担保,如果担保不慎,会引起信用风险。集团内部对外担保权应归母公司管理,未经批准,子公司不得为集团以外企业提供担保,集团内部各子公司相互担保,应经母公司同意。同时母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应制订相应的审批程序, 可由子公司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 母公司为子公司做贷款担保, 同时要求子公司向母公司提供“反担保”,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并按时归还。

3. 集中收益分配权 。

集团公司应统一收益分配制度,子公司应客观、真实、及时地反映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子公司收益的分配,属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按规定办,剩余的由母公司本着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分留比例。子公司留存的收益原则上可自行分配,但需报母公司备案。

4. 强化预算计划管理。

由于预算具有资源分配、财务监控等功能,实行预算管理是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集权管理的重要手段。从母公司和子公司两个层面着手,建立两级预算管理系统。充分关注子公司的损益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母公司根据集团发展规划,提出框架式的总目标,据以编制公司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各项指标分解下达给各子公司。子公司根据母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和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年度预算,上报母公司审批。母公司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查和平衡各子公司的预算,并汇总编制集团预算。经批准后的预算下达给各子公司,据以指导其经营活动。预算执行过程中,母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偏差,保证预算的顺利完成。总之,必须保证母公司对子公司预算的最终决定权。

5. 委派财务总监,强化财务控制职能。

事实证明,财务总监能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对子公司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监督所派驻企业的财务政策是否符合集团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组织并监控子公司日常的财务活动;参与拟订子公司的年度预算、决算、资金使用调度等重大计划和方案。委派制的实施,较好地弥补了权利下放情况下子公司产权主体缺位以及监督机制乏力的缺陷。

6. 完善财务信息化平台。

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由于缺乏统一的业务基础架构,因此,无论是独立的工具软件还是集成的解决方案,大多是“孤岛型”的应用,或者是单一模块的简单叠加。这些孤岛系统相互之间是孤立封闭的,难以从根本上提升信息系统的企业管理效能。财务信息化建设对集团财务控制主要体现在数据的集中管理与控制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财务网络电算化提供了可能,为提高集团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创造了现实条件。就是在母子公司之间通过网络共享电算化会计资源,由此实现统一管理。只有实现了集团内部会计信息的实时共享,才能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的纵向管理。

现实生活中,绝对的集权与分权是没有的,集权与分权都是相对的。过度集权,则不利于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可能误入“吃大锅饭”的老路。相反,适当的分权则有利于基层企业针对问题及时做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业务,也有利分散经营风险,促进子公司管理人员的成长。具体可分散部分子公司的经营自主权 、人员管理权等。无论是集权还是分权,都必须要把好这个度,通过管理协同效应、信息共享效应,来最大限度地谋求集团资源一体化整合的规模效应。

參考文献:

1.王斌.企业集团组建与运行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杨亚萍.试论集团公司如何实施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上海会计,2002,(3).

3.王世璋,徐桂梅.谈谈如何加强对子企业的财务控制.上海会计,2000,(4).

作者简介:许汝科,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张恒忠,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经济师;樊传果,徐州师范大学工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完善我国林业会计核算体系探讨 篇7

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管理活动, 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林业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 如森工企业对维简费和育林费的征收核算职能和将林木的培育和木材的采伐生产作为一个连续完整的生产过程进行会计核算, 这是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一大突破。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主要利用价值形式, 对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连续、完整、系统、综合地记录、计算、加工整理, 汇总并提供和输出会计信息的过程。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是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控制和会计分析的重要依据, 是会计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它既包括事后的核算, 也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事前核算是对将要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的记录和计算, 也是编制财务计划的过程;事中核算是在经济活动进行过程中, 对会计事项进行记录进行记录和计算, 它为会计控制提供依据;事后核算是指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历史性的描述, 通过记录和计算产生历史信息资料, 为会计分析、会计预测、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林业作为国家资源产业, 在资金管理上必须专款专用, 严格规范会计核算上出现的问题。

2 现在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2.1 没有统一的林业会计制度

在我国现阶段的林业会计中, 对于会计业务的功能划分还不是特别的明确。对于不同的经济业务存在不同的会计核算功能, 这种现象造成了会计功能的严重失调, 浪费了很多的成本, 使得会计工作没有比较系统的统一的管理制度, 在管理上存在诸多的问题。现阶段的做法导致了每个业务模块各自形成一套体系, 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各自独立, 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得会计工作比较分散, 每个经济主体都是独立活动, 那么在管理上也就存在着很多漏洞。一个成功的林业会计制度应该将林业单位内各个部门的业务进行统一的管理, 使会计工作在效率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可以有效的协调在管理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平衡各部门的经济发展关系, 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统一的会计管理制度。

2.2 林业会计在对林业资源的管理中, 对于成本的控制不明确

林业在采伐的时候形成的成本支出, 会计部门没有对其进行成本核算, 其实这是极大的错误, 所有的林业资源在会计核算体系中, 都应该是林业资源的成本, 每一项的支出都应该列出会计的成本核算当中。因为在对木材进行采伐之后, 林业部门还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来进行育林项目的规划, 这部分就是进账, 如果在采伐时没有进行成本核算, 那么在育林时又会有资金进账, 这样在财务管理上就会出现冲突。所以林业会计体系一定要加强对于林业资源在成本核算上的力度, 将每一项的入账支出都清晰的记录在案, 好为会计的成本核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传统的林业核算体系中的, 只体现商品林的成本、收益部分

进入了核算系统, 而森林资源所引起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投入和产出却没有在核算体系中体现出来, 所以林业部分生产经营者个别收益高于社会效益或个别收益低于社会效益的情况。

3 完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建议

3.1 建立林业会计分类核算体系

商品林的经营原则是追求经济效益, 应采用经济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 按投入产出方式来管理, 计算完整的林木资产生产经营成本, 核算盈亏, 建立和完善林木资本金制度, 以此为基础设计商品林生产的会计科目及其使用方法, 设计有关会计报表及其编制方法, 以及林木资产的成本核算办法等。公益林的经营原则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对其投入采取专款专用的原则, 按收支平衡的方式来管理, 建立严格的预决算制度, 完善林业基金制度, 以此为基础设计反映公益林经营的会计科目及其使用方法, 会计报表及其编制方法, 以及林业基金的使用和费用归集核算方法等。

3.2 进一步加强林业的内部会计核算制度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国家对森林资源的日益重视, 林业的发展又开始有了新的起色, 林业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起来。由于林业的特殊性, 林业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 所以对于林业企业的会计来讲, 更应加强林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 逐步建立和完善会计核算、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等内容的会计控制体系, 并完善其会计核算制度的合理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3.3 利用生态观来指导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建设

一直以来, 林业会计人员在对林业经济管理上都存在一定的误区, 认为林业的存在就是为了提供木材, 以木材来获取相应的经济价值, 而却忽略了林业的生态功能。林业资源当中有商品林的存在, 这部分树木可以通过交易而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所以林业会计人员就单纯的认为这部分商品林只是具有相应的经济价值。殊不知商品林在进行交易之前, 是作为生态环境的基础而存在的, 没采伐之前的树木都会对生态平衡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林木的存在, 可以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可以保持水土流失, 可以为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提供场所, 从而使生态环境得到平衡发展。所以林业会计人员应该将这个时期林木所产生的生态价值计算在成本核算体系内, 而且在对林业资源进行日常的维护上, 从森林资源的长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上也应该进行成本核算, 这样可以使林业会计在林业资源的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为林业的发展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林业会计在我国的林业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林业会计的职能应该和会计在其他行业中发挥的功能是一样的, 对林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现阶段的林业会计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国家已经将林业的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那么林业会计也应该在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的时候, 将林业资源的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成本核算当中, 不断的完善林业会计体系的建设, 发挥出林业会计的巨大潜能, 为林业的经济建设提供巨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孟全省.构建完整统一的林业会计制度[J].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2 (7) .[1]孟全省.构建完整统一的林业会计制度[J].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2 (7) .

[2]石道金, 冯迎春, 杨丽霞, 邬慧君.林业会计改革的探讨[M].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3 (2) .[2]石道金, 冯迎春, 杨丽霞, 邬慧君.林业会计改革的探讨[M].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3 (2) .

完善中国审计监督体系的探讨 篇8

一、目前审计监督中的一些问题

国家的审计监督职责和范围, 在《审计法》中的规定可以知道, 无论政府或者企业, 也无论资金或者项目, 无所不包, 因此可见, 国家审计是占据绝对的指导地位, 也应当占据主导地位。不过, 在实际的过程里面, 有越位和缺位的现象等各种问题, 使审计的运行面临一些问题。

1. 目前存在的监督问责机制不协调的问题。

当前多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 这样就容易导致审计结果的监察、司法等的跟进不够及时, 这样, 就导致事后查明为大案要案, 而涉案人员可能早不知所踪。虽然目前有一些国家采取监审合一的模式, 将监督和处理有效结合, 但是中国的机制是仍然存在上述问题的。

2. 中国的审计监督存在不够透明, 问题处理的信息不够公开的问题。

比如, 引起了巨大反响的2011年的审计报告, 那些触目惊心的违法乱纪行为, 最后被处理和问责的是一些地方部门, 而被点名的中央部委的最后处理情况, 没有人知道, 也没有人重视和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实际上, 对于每一次的审计监督结果, 都分外令人关注, 尤其对国务院各部门等最高级别行政单位的审计所披露的问题非常关注, 例如, 这次的审计报告中具名到的一些机构部门和违法项目, 他们中有国家体育总局非法动用中奥会专项资金盖住宅楼, 有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为骗取财政补贴违法编造林业治沙项目, 还有国防科工委对预算资金的违规使用, 等等。尽管这些机构部门被具名出来, 但中央的这些有关部门对于存在和披露的问题的处理毫不知情, 而且相关部门对此也讳莫如深。所以, 中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存在信息不透明和公开的问题。

3. 中国审计单位不成熟、审计人员数量及知识结构不足以及审计力量的不平衡的问题。

中国的会计事务所, 最开始由政府、科研单位等法人出资设立, 都安身立命于各自狭小的天地中, 缺乏竞争, 缺乏风险意识。尽管经过脱挂改制, 但会计事务所的主要问题并没解决, 会计事务所社会的公信力比较匮乏, 行业自律低下;事务所普遍规模小, 存在各种不足, 竞争力差, 会计服务的质量难以优化和高端, 直接面临生存危机, 因此, 中国的审计单位存在不成熟方面的问题。对于审计人员, 存在的问题是知识结构单一, 经验能力不够, 甚至审计人员还不够用, 而对于审计工作, 要求高, 时间紧加上任务中, 导致了矛盾和问题的风险。对于审计力量的结构不平衡问题, 是由于审计部门权利弱小, 但责任重大, 负责范围较广, 因此, 有必要加强审计部门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二、对审计监督制度完善方面的一些建议

中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 因此审计监督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为此, 必须完善中国的审计监督体系, 完善监督与问责的同步一致, 尽可能快地用有效的办法改善中国的审计监督体系, 势在必行。

1. 审计机构的相关权限应该不吝赋予和不断完善。

中国的《审计法》中第34条规定: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 被审计单位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 不得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实际上, 这条法规只是保护了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的权限, 而忽视审计人员对审计当中违法人员的相关权限, 因为, 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 审计机构可以拥有依法采取措施, 阻止和扣留犯罪嫌疑人的权限。还应当完善审计机关对人大报告和反应的机制, 尽可能地增加审计部门向人大的报告的机会和内容。这样, 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影响和效果的提高。

2. 审计监督体系机制的监督和问责的同步一致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对于审计风暴, 我们不能依靠相关单位的自觉自省, 必须依靠司法, 只有利用好司法, 介入司法机构, 用司法的公正性、普遍性、有效性和强制性来加强审计的权利和效果, 对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严格惩治职务犯罪和贪污腐败, 才能真正打击犯罪, 威慑犯罪分子, 避免官官相护, 避免避风港的出现和形成, 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政府的廉政。因此审计与问责必须同步, 这就要求纪委、监察部、司法部, 公安部在审计过程中能及时有效地迅速介入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多部门必须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及协调, 才能真正有效地打击犯罪, 提高审计效果。解决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的问题, 可以成立一个由各部门都参加的协调委员会, 便于统一、有效、及时的行动, 参与配合审计工作, 做到能发现问题, 也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

3. 审计监督的相关司法机制应当完善。

中国的《审计法》第46条和第47条, 没有就被审计单位的有证据表明的违法行为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必要及有效的法律追究, 因此容易造成问责不及时的情况发生。因此, 必须明确和完善审计监督相关的司法机制, 用法律来明文规定, 明文确立, 这样, 不只能增强法制意识和执法水平, 对于依法追究, 依法审计监督都大有裨益。当前, 中国的行政监督有很多漏洞, 法律法规极不健全, 而且可操作行不强, 是我们审计监督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因此, 加强立法进程, 来提高依法行政势在必行, 日益紧迫。在审计监督方面的法制建设, 首先在于加快审计监督方面的立法进程, 将审计监督方面的相关法规一系列的研究和制定出来, 比如《行政监督法》、《行政职务罢免法》、《行政责任追究法》、《行政程序监督法》、《反贪污贿赂法》、《国家公务员财产申报法》、《公民举报法》、《政务公开法》等, 这样, 审计监督就能时时有法可依, 能做到违法必究。现代社会应该是法制社会, 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然而, 要做到依法行政, 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制机制作为强有力后盾, 尤其是中国已经加入了WTO, 竞争直接国际化, 对依法行政, 加快立法, 都提出了更高、更多、更强的要求。

4. 改变审计过程中诸如对事不对人的错误的观念。

对事不对人这种传统观念, 在实际的审计活动中是十分不可取的, 抱有这种思想对于审计工作来说, 危害极其重大, 导致审计失败甚至诉讼。正是因为这种认识, 使我们忽视一些相关的责任人的过失, 实际上, 无论任何事, 无论发生在哪里, 都是人的行为, 事的发生直接因为人, 审计活动就是要发现问题, 披露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大大小小多多少少就在一些拥有支配权、行使权、管理权等权力人身上, 审计的最初目的不是去发现披露, 而是最终约束和监督这些权力人的行为。所以, 对于相关责任人不可以轻易置之不理, 而要做到问责, 依法追究, 这样才能达到审计的效果和目的。审计实际上就是对人员的审计和追究。

5. 审计调查制度应当引起必要重视和完善。

审计调查制度, 不只能有效地配合和辅助审计活动, 而且具有工作灵活、宏观性强、作用范围大的特点, 利用好审计调查, 对审计的质量、成果以及影响的作用举足轻重。在目前的审计活动过程中, 审计调查比重较低, 不被重视, 这样, 审计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实际上, 我们不只要加强审计调查的比重, 还要灵活利用审计调查及其灵活的方法, 不断完善和促进审计制度, 达到体制上的改革和进步, 使审计活动的力度和效果在标本两方面得到治理和加强, 使审计工作能全面有效地反映出真实情况, 取得审计活动的成功。

6. 对于审计决定的落实与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 应当完善和加强。

现在的情况是, 不只公众的知情权难以落到实处, 由于信息反馈机制的落后不完善, 连审计机关都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到相关的审计决定的具体落实情况, 这种信息的不透明不公开, 不仅使得非法行为不了了之, 得不到有效威慑和打击, 也使审计机关对于审计重点的把握以及对审计计划的不断完善带来困难和不便, 使审计监督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大打折扣。因此, 审计决定的落实以及各种审计信息的公开透明, 有利于审计机关自身的加强和进步, 符合WTO的内涵精神, 也有利于审计机关的工作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 并起到打击违法犯罪和贪污腐败的各种违法活动的功效, 给社会公平正义和政府廉政。对于2012年的审计报告, 关于所披露的各种问题和具名点到的人大代表建议希望2013年的审计报告中能有附件具体反映上年审计报告中各种问题的落实和处理情况, 要有头有尾。当然, 对人大代表公开信息重要, 对广大群众百姓公开信息同样重要, 因为这可以消除大家心中的疑虑, 给大家公信力和凝聚力。而且, 对于群众百姓关心的审计项目、影响较大的审计项目, 要及时发布信息和公布新闻, 形成新闻舆论, 引起群众监督和群众舆论, 造成舆论压力, 促使审计决定落实甚至各相关制度的改进, 有效打击违法犯罪。对于司法机构, 不只要及时介入审计问题的依法追究, 同时也应该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引起关注和舆论, 促进和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因此, 审计结果的落实以及相关信息的公布和透明, 十分重要, 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竺乾威.公共行政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完善我国财务学科内容体系的探讨 篇9

现代财务管理学首创于西方。一般认为, 西方财务理论的独立是以美国著名的财务学者托马斯.L.格林与1897年出版的《公司理财》一书为标志。此后,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金融市场的日益繁荣, 计算手段的迅速提高, 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但在我国, 新中国成立以前,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迟缓, 而且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始终未形成独立的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学科。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建立了集中计划管理和统收统支的财务管理体系。但在这种体制下, 企业财务管理的任务是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 按计划取得资金和按规定使用资金。既无融通资金的必要, 也无自主运用资金的权利, 因而人们的理财观点淡薄, 没有把财务管理放在应有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对企业财务体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企业理财的自主权逐渐增强。在我国, 财务管理学科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融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数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由于近几年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这些环境的变化影响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 加强学科建设,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成本管理的归属问题

对于企业理财包含的内容, 目前学术界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 财务管理的内容由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以及利润分配几个组成部分组成。分歧在于成本管理属不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成本管理如果属于财务管理的内容的话, 那教材体系就不够完整;如果成本管理不属于财务管理的内容的话, 那诸如邯郸钢铁的成就就不能归功于财务管理。

在这个问题上, 国内外的教材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国外的财务管理教材的内容一般不包括成本管理, 有关成本管理的内容由成本管理会计介绍。我国有两种情况, 大多数也是主流的教科书中没有将成本管理纳入财务管理的范畴。理由是:首先, 他们认为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两门平行的学科, 财务管理包括不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的内容是财务活动, 属于价值管理的范畴, 而成本管理的内容是各种消耗, 既涉及价值管理又涉及使用价值管理;其次, 认为财务管理大方法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方法, 而成本管理既有经济方面的, 也有技术方面的;再次, 认为财务管理主要由财务部门进行, 而成本管理涉及生产、技术、供销、财务等多个部门, 成本管理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实行多部门、全员、全过程的管理方法。最后, 有人担心将成本管理纳入财务管理, 其体系将变得很庞杂, 一本书的内容一学期可能讲不完。只有少数教科书有成本管理的内容 (主要是专科教材) , 但非常简单。

但我们仍然倾向于将成本管理包含进财务管理, 因为上述将成本管理排除在财务管理之外的理由经过仔细推敲后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 既然成本管理既涉及价值管理又涉及使用价值管理, 它也可以是企业进行价值管理的手段之一, 那也就不一定要将其纳入使用价值管理中, 它也可以是价值管理的一部分;其次, 从管理方法上看, 随着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 没有哪门学科固步自封抱住原有的方法一成不变, 一门学科方法采用的同时兼收并蓄其他学科的方法是一种趋势, 学科之间相互交融和边缘化是大势所趋;再次, 财务管理并不是只由财务部门管理, 而是企业各层级、各部门参与的一项管理工作。技术、生产、供销、财务等多个部门必须同时进行财务管理, 仅靠财务管理部门管理是不可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后, 以教材内容来反应学科内容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教材内容需要考虑教材本身厚薄、课程课时, 学期长短等多种因素。就如同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 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 就认为成本会计不属于会计。

三、理论脱离实际

(一) 忽视权益资金成本

1. 大量的篇幅讲授资金成本, 实际工作中不计权益资金成本。

从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看, 资金成本讲述的内容不少。但实际工作中资金成本观念很差, 甚至根本就不计算资金成本, 特别是权益资金的成本。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权益资本不具有成本, 那么企业对权益资本的使用就会没有任何约束, 就会造成投资膨胀和社会资源浪费。而且从信息有用性的角度来看, 企业的账面成本就会脱离于社会真实成本, 企业的盈亏也就没有了多少价值。

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一方面, 我国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不发达使得某些计算的数据和指标很难获得, 权益成本难以准确计量。而且权益资金成本属于隐性成本, 不像债务成本和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等属于显性成本, 权益资金成本的实质是机会成本。另一方面, 也有人为的因素。如果企业的管理者考虑权益资金成本 (一种机会成本) , 并在会计提供的资料上反映出来, 实际的评价结果可能对他们不利。

但是, 不计权益资金成本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样就使得对外报告的净收益实际包括两部分:权益资金成本和经济利润。如果公司报告的净收益为零, 报告阅读者就认为所有资本都得到了补偿。但实际上此时获得补偿的只是债务资本成本而权益资金成本并未得到补偿。所以, 实质上这样就虚增了利润, 使投资者产生盲目乐观的情绪, 从而误导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决策。

所以权益资金成本应予以反应。而经济增加值指标则能修正会计利润指标的这一缺点,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考虑了权益资金成本。利用EVA指标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如果该指标为正则表明该企业创造了价值, 投资者的财富获得了增加;如果该指标为零, 则说明该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 投资者的财富既未得到增加也未得到减少。因此, 利用EVA指标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经营者树立现代企业理财的成本观, 充分重视企业权益资本的使用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强调权益资本的营运效率。

2. 权益资金成本的计算。

权益资金成本的计算涉及两个问题, 即谁来确定权益资金成本的大小以及如何确定权益资金成本的大小。

(1) 谁来确定权益资金成本的大小。确定权益资金成本大小的可以是接受投资企业、投资者或者是第三方。我们比较偏向于由第三方来决定, 而不能由接受投资企业或投资者来确定, 或者由二者协商确定, 否则客观性和可比性就成问题。无论是接受投资企业还是投资者均须遵照执行。为保证权威性, 这个机构可以是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 它可以根据各个行业的特点 (主要是风险的大小) , 科学地规定出各行业的资金成本率。同一行业的企业适用统一的成本率。采用统一的权益资本成本率虽有无法反映企业的个别风险之虞, 但却操作简便。接受投资企业和投资者均可在自认为适当的时候开展投资和筹资活动。当权益资金成本太高时, 接受投资企业可以暂时停止股权筹资活动或采用其他筹资方式。而当权益资金成本太低时, 投资者也可以暂时停止股权投资活动或采用其他投资方式。

而且由政府机构来确定权益资金成本可以克服由非政府机构来制定这些标准必然存在的缺陷。若由非政府机构来确定, 理论的股权资本成本是不理想的。以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理论的普通股股权资本成本等于投资者所要求的回报, 包括股利和股票增 (减) 值。

首先, 这两部分都是不确定的。股利多少既取决于企业的经营业绩.又取决于企业的股利政策。而股票增 (减) 值不仅取决于企业的经营业绩, 还要受到股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更是难以预测。

其次, 将股利作为股权资本成本的一部分更会产生下列三种难以解释的特殊结果:第一, 股利支付越多, 股权资本成本和综合资本成本率就越高。假定股利政策长时期内保持不变, 企业若要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和综合资本成本率, 只能借助于企业经营效益的降低来实现。第二, 企业亏损不支付股利则股权资本无成本, 但这时的成本不可能真的为0。第三, 企业长期亏损侵蚀股本时, 股权资本成本竟然为负数, 而成本负数在会计上也就是收益的增加, 但负数的股权资本成本更是不可能。如果由政府机构来确定权益资金成本, 虽然也难免不够客观, 但上述特殊结果却不会产生。

(2) 如何确定权益资金成本的大小。只要我们认同应由政府机构来制定权益资金成本的主张, 具体如何确定则只是技术性问题。制定标准既可以是理论的股权资本成本率, 也可以用行业平均利润率, 因为在同一个行业中, 所有企业面临的风险是一样的, 如果投资者将权益资金投入某企业而该企业却没有达到行业平均利润率,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 投资者实际上是亏损的。无论采用哪个标准, 一旦确定后就应保持相对稳定, 但在发生较大变动时应及时加以修订。

(二) 项目后评价的效益评估依据利润而非资金成本

资金成本是企业评价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决策、决定投资项目取舍的主要财务指标。因为资金成本是企业的投资者对投入企业的资金所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任何投资项目, 只有在其预期投资报酬率超过资金成本时, 企业才有利可图, 该投资项目在财务上才是可行的。

所以在做项目投资决策前, 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资金成本。但在项目建成投产后, 企业进行效益评价时却不考虑资金必要报酬率, 转而使用会计利润评价, 没有明确只有当利润大于资金成本时, 该利润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资金成本既然是企业投资报酬率的最低标准, 它也就应该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参照。只有当企业实际投资报酬率高于资金成本时, 才可以认为经营是有利的;如果实际投资报酬率低于资金成本, 则可认为经营是不利的, 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改善经营管理, 努力提高投资收益和降低资金成本。

四、财务管理目标前后不一致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现代企业大多都已清楚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缺陷, 转而采用价值最大化取而代之。

但是, 在现实中, 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与结果评价均脱离了既定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前面企业认为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存在不少问题, 认为企业价值最大才是合理的目标。但后面却把企业价值最大扔在一边, 都是以利润最大为目标。利用会计利润进行业绩评价, 导致财务管理首尾不能衔接, 前后不一致, 缺乏一贯性。这样没有体现财务管理的理念和原则, 不符合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 也不符合财务管理的一贯主张, 无法衡量财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可能有人认为企业价值最大的近期表现就是利润最大。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因为企业价值不是未来利润的现值, 而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 企业价值主要由其每年的现金流量和贴现率决定, 现金流量的增加代表着企业价值的增长。一个企业有利润, 不一定代表它有现金流量, 所以有利润不一定创造价值;反之, 无利润也不代表企业没有现金流量, 即无利润也不代表企业没有价值。

企业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经济效益的提高应该表现为会计利润的增加和现金流量的增加, 在多数情况下, 二者应该是一致的。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导致了股东与企业管理当局之间存在潜在的矛盾。所有者权利不断弱化, 经营者 (主要指高级经理人员) 地位不断上升, 再加上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监督成本的存在, 管理当局成为企业事实上的控制者。他们控制了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 包括会计政策选择。从显示较好经营业绩的角度, 企业都倾向于有利于改善账面情况、改进会计利润的会计模式和会计方法, 但往往忽视对财务实力的侵蚀。所以, 现实中, 会计利润与企业的现金流往往存在差异, 甚至存在严重的背离。

究其根本原因, 主要来自于利润与现金的确认与计量基础的差别, 即利润的计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而现金流量的计算则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由于这种差别的存在, 企业收入的增加并非必然引起现金的流入。同样, 费用的增加也并不一定等于现金的流出。比如, 对于现时盈利能力, 由于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企业收入中, 大多包含应收账款等债权资产, 如果这些资产的质量不高, 难以如期变现, 势必导致净利润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如果这些资产是通过关联交易形成的, 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净利润对经营者来说是“画在纸上的饼”, 对投资者来说是“陷阱”而不是“馅饼”;再如存货的增加, 在购入付款时体现为现金流出, 但只有在该项存货售出 (或消耗) 后, 其成本才会被确认为费用, 冲减当期利润。因此, 在一个会计期间, 如果库存增加, 现金流量就会低于利润;如果库存、在制品和产成品减少则相反。

造成利润与现金流量不一致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 即利润的确认包含了许多假设, 像赊销收入的确认、折旧政策的选择以及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等。这些假设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资本市场总体会计环境的影响, 也不能排除有些公司出于各种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多计或少计收入和费用, 从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而现金流量则客观性较强, 对其进行核算时, 现金流量确确实实己经发生, 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企业的银行账户里, 是公司随时可以调动的企业资源, 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小。

五、财务管理中的若干概念与会计中的相应概念混淆

鉴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财务工作和会计工作由同一部门或人员完成, 在实现各自目标的过程中, 涉及和使用到一些名词或专业术语, 这些名词或术语虽然名称相同或类似, 但在财务管理和会计中的涵义却完全不同。

(一) 关于现金的的涵义

财务管理中所说的现金比会计中的现金的涵义更为宽泛。在会计核算中, 现金专指存放在企业的现钞, 包括各种可以直接用来作为支付手段的纸币或硬币。

财务管理中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 它不仅包括会计上的现金内容, 还包括会计语言中的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一些大额可转让存单、短期有价证券, 它们作为现金的等价物、替代品, 通常也作为财务管理中现金的组成部分。

(二) 关于应收账款的涵义

会计核算中的应收账款比财务管理中的应收账款具有更为广泛的涵义。

会计意义上的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为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应该收回而尚未收回的款项, 包括企业采用赊销政策和现销政策所形成全部的应收账款。而财务管理中应收账款专指企业采用赊销政策所形成的应收账款, 而不包含因为采用现销政策所形成的应收账款。因此, 应收账款管理主要是从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的制定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其概念内涵要比会计意义上的应收账款的内涵小。

(三) 关于成本费用的涵义

与财务会计相比, 财务管理中成本费用概念的涵义更为广泛。

财务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只考虑生产要素的实际耗费, 以产品成本为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不仅考虑历史成本, 还特别注重机会成本, 以资金成本为主要内容。虽然会计核算中也考虑了资金成本, 但只考虑了债务资金的成本而没有考虑权益资本的成本。财务管理中资金成本的概念更为广泛, 不仅包括债务资金的成本, 也包括权益资金的机会成本, 在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分配以及营运资金管理时, 机会成本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 关于收益的涵义

会计利润是依据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等一系列会计原则计算出来的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

目前, 财务管理中沿用会计利润概念来进行业绩评价, 但是一个企业的盈亏状况由会计利润是体现不出来的。因为会计利润在计算资金成本时仅考虑了债务成本, 而没有考虑权益资金成本。所以, 在财务管理中, 应该用经济增加值来衡量企业的真实收益状况。

(五) 关于股东权益与会计等式

在会计中, “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从财务角度看, 这个等式就不一定成立。

首先, 资金时间价值是一条最基本的理财观念, 不同时点的价值不可以加减的, 用过去的资产价值 (历史成本) 扣除未来的负债价值, 其结果说明什么难以理解, 现时股东权益价值是多少也就不得而知。

其次, 股东权益增减并不意味着股东财富或企业价值的增减。因为企业存在最佳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因此, 如果企业降低杠杆程度, 可能结果是:股东权益增加但企业价值下降 (偏离最佳资本结构) 。

综上所述, 财务管理与会计从理论基础到原则依据, 从目标观念到方法手段, 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所以很多概念述语不能再混为一谈了。

我国财务管理学科体系需要不断的完善、发展, 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企业, 指导企业进行正确的财务管理工作。

摘要:虽然财务管理在西方已有悠久的历史, 但在我国, 财务管理仍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因此自身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如对于财务管理的内容体系是否应包括成本管理, 理论界有较大的争议;财务管理理论脱离实际;财务管理的目标前后不一致;财务管理中的若干概念与会计中的相应概念混淆等等。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 加强学科建设,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财务学科,成本管理,资金成本,财务管理目标,概念混淆

参考文献

[1].夏恩君, 和宜齐.浅谈权益资本成本的确定[J].市场周刊, 2007 (6)

[2].叶彦斐.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5 (3)

[3].汪丽华.试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J].大众科技, 2004 (12)

[4].牛彦秀.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探索[J].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3 (7)

[5].王晓菊, 何忠勇.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矛盾及其协调[J].企业经济, 2002 (6)

完善体系探讨 篇10

一、强化内控环境的重要性分析

(一)内控环境影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纵观国内外的优秀企业,不论是国外优秀企业,还是中国BAT三大企业巨头,都可以发现,这些企业都拥有着十分健全的内控制度,完善的内控体系。

完善的内控体系能促进企业更好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规可循、有章可依,使得企业的工作人员在明确的制度规定下完成自身的工作内容,积极热情地对待自身的工作,使得企业各个方面实现良好运转,促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二)内控环境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

就我国现状而言,许多中小企业在企业的原始资源积累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当企业的发展步入稳定期后,却难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甚至面临着破产的危机。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没有完善内控环境,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高,从而导致企业发展遭遇瓶颈。

内控环境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水平,拥有良好的内控环境的企业,会不断促使管理层思考企业发展的方向与策略是否正确,如何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而缺乏良好内控环境的企业,其管理者往往没有意识到内控的重要性,难以实现管理方式的更新,管理水平将逐渐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内控环境影响企业工作人员工作状态

据英国斯嘉顿学院调查,拥有良好的内控环境的企业,其工作人员往往有着更为高涨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内控体系有助于工作人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对待自身的工作。

一个拥有良好的内控环境的企业,必将是管理到位、管理严禁、管理科学的企业,其工作人员在这样的企业中进行工作,必将认真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切实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积极对内控制度提出自身的观点与建议,促进企业不断地发展。

二、我国企业内控环境现状

(一)内控意识尚待增强

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作人员,都逐渐意识到内控环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许多工作人员都意识到了内控体系不仅仅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更是通过其自身的发展推动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内控体系是企业实现发展的前提条件。

然而,就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行业来看,部分企业对于内控环境的重视程度仍待增强。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制定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时,没有将完善内控环境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仅将其作为一般性的工作进行。如在制定企业的阶段性经营目标时,仅将内控制度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辅助手段,而非重要手段。

(二)内控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企业逐步建立了内控制度,实现了对企业的管理。然而,当前的内控制度仍然存在着部分不足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尚未形成统一的、科学的内控体系。

内控体系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而是连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的。在内控体系中,不容忽视的就是财务管理制度,可以说财务管理制度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在内控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对财务管理制度的特殊性。财务管理制度在内控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由于财务管理制度关系着企业的核心命脉,影响着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内控制度的开展,都需要围绕着财务管理制度的运行。因此,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制度与企业其他制度之间的配合,将会计制度、审计制度与其他行政方面的制度加以结合。

三、强化内控环境,完善内控体系策略

(一)强化内控意识,实现企业上下一心

许多企业不能很好地建立内控体系的重要原因,在于企业不能上下一心,没有做到企业全体工作人员重视内控体系的建立。在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往往是管理层意识到内控的重要性,而基层工作人员尚未认识到内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如腾讯公司,在进行公司管理时,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并重视内控制度的宣传与培训。对于腾讯公司的新员工,都会进行内控体系的相关培训,使得员工了解公司独有的内控制度及内控制度在公司的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鉴于此,企业应当强化内控意识,实现企业上下一心,增强企业凝聚力,实现全面加强内控体系的建设。首先,企业应当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通过邀请外部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培训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对内控的认识。其次,加强内控的宣传。通过公司OA平台、官方网站、内部宣传栏等,加强对内控的宣传,使得工作人员认识到内控体系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制度,加强财务内控

企业现有的内控制度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或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需要对现有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据调查,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倒闭的企业中,有63%的企业缺乏健全的内控制度,即使建立了内控制度,也仅仅存在于企业的规章制度中,最终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由此可见,完善的内控制度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必须对其加以极大的重视。

首先,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内控制度的建立离不开企业管理制度,为了实现内控制度的完善,必须对企业现行的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明确企业的组织结构,对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的分工进行进一步的明确与细分,使得企业的内控制度制定主体、决定主体、监督主体得到明确。

其次,加强内控制度与企业其他制度的联系。为了加强内控制度与企业其他制度之间的联系,必须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加强财务内控。首先,转变财务管理制度的观念。充分重视财务内控的作用,重视财务分析工作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充分利用财务报告反映的综合信息,全面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其次,提高对非财务信息的影响,完善财务内控。将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联系,结合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现状,为管理层提供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客户的财务状况以及评价竞争对手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获得盈利质量、资产质量和现金流量等信息,提高财务内控在内控制度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良好的内控环境的营造,仅通过制度的建立难以实现,还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凝聚力,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工作责任心,推动企业内控体系的不断完善。

企业凝聚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之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当重视企业的内部文化建设,通过进一步完善员工的激励考评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及时进行企业文化教育与文化宣传,通过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实力的发展,增强工作人员的企业凝聚力。

四、小结

强化内控环境,完善企业内控体系需要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通过增强内控意识、完善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内控环境的优化,内控体系的完善,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张长胜.企业内部控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欧阳宗书,王海瑛,万文翔,米传军.我国小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5(08).

[3]徐翔.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及运行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上一篇:网络启示下一篇:大学与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