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技术

2024-06-20

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精选十篇)

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技术 篇1

随着建筑技术额不断发展和成熟, 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施工技术方案, 通过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 主体施工方案得到不断的创新和改革, 使得建筑主体结构能够适应各种实际建设需要。施工过程中几种典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几种。

1.1 框架式结构

在主体施工过程中, 通过采用现浇的方法对梁、板、柱等进行施工, 形成建筑的整体框架结构。由于框架结构采用的是现浇方法, 因此所形成的框架式结构具有非常好的整体性能, 但是其具有工作量大的问题, 而且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模板。

1.2 剪力墙结构

在现代建筑施工中, 剪力墙结构一般是采用大模板与滑模施工方法进行施工的, 尤其是大模板施工工艺, 其在现浇剪力墙结构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施工效率高、施工程序简单、结构体系整体性强以及抗震能力高等特点。

1.3 简体结构

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简体结构施工过程中, 其竖向结构都采用了现浇施工的方法, 同时运用了大量的组合模板以及大模板进行施工。

2 高层建筑结构主体模板施工

2.1 模板的选择

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以及建筑工程的规模来选择对应种类的模板, 通常要求所有的模板构件都按照清水构件进行制作, 而且模板的拼缝处必须采用胶带纸进行密封, 或者直接使用泡沫胶带进行塞缝处理, 有效防止漏浆问题。

2.2 地上模板工程

(1) 立柱。可以采用定型的16厚木胶合板模板, 通过定位周转、设置对拉螺杆等方式, 搭建起模板支撑立柱。 (2) 地上剪力墙。对于地上剪力墙施工, 应该采用整体模板、钢管和穿墙螺杆进行固定, 而且使用竹套管套上穿墙螺杆, 然后使用膨胀水泥砂浆灌实进行处理。 (3) 楼盖。施工过程中, 梁板模使用12厚的胶合板, 同样用竹套管套上穿梁螺杆, 待拆模之后使用膨胀水砂浆进行灌实处理。 (4) 大梁。对于高度超过600的梁, 可以在梁中设置直径为12的对拉螺杆, 其保证水平、垂直间距在500~700 mm之间, 且支模根据规则将梁板起拱。施工过程中, 要保证支模系统的立杆水平间距为1000 mm, 垂直间距为1200 mm, 并根据实际状况设置剪刀撑。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速度, 当所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之后, 即可拆除所有的支模和模板, 但是若跨度≥8 m的梁, 必须在跨中设置暂不拆除的顶托, 待到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之后再予以拆除。

2.3 模板的拆除

拆模过程中药尽量减少模板的损坏, 因此, 需要根据模板以及支撑体系的基本构造, 按照与安装模板相反的顺序, 由同一批工人进行拆模作业。其中, 尤其要注意保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对应的拆模标准之后才能拆模, 这样才能保证各个混凝土构件的质量。由于底模相对较重, 因此, 一般在拆除侧模之后在拆除底模。

(1) 柱模板的拆除。拆除柱模板时, 先将柱箍拆除、竖楞与对拉螺杆, 然后再拆除柱模。注意在拆除过程中不得直接使用撬棍, 以防损伤模板。若不能顺利将模板拉下时, 可以用木槌轻敲模板, 这样可以使得模板与混凝土顺利分离。 (2) 楼板模板的拆除。拆除楼板模板时, 首先可以通过降低调节螺栓的方式将支架放低, 之后再拆除模板。 (3) 侧边模板的拆除。侧边模板拆除时, 关键要保证期表面、棱角等不受到损伤。 (4) 底模的拆除。在拆除底模时, 应该根据混凝土构件的跨度、混凝土强度以及构件的用途等来确定, 在构件达到对应标准之后再拆除模板。

3 钢筋工程

3.1 钢筋的运输

钢筋通常采用汽车直接运送到施工场地, 然后使用塔吊直接运送到施工楼层的运输方式。

3.2 钢筋加工

由于建筑主体施工现场场地受限, 除了直径在12 mm以上的钢筋, 其他的钢筋都在场外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 对于梁柱钢筋, 可以在车将采用闪光对焊的加工方式;对于盘圆钢筋, 则可以采用调直机调直处理之后, 使用切断机直接下料, 并用弯曲机加工成型。对于加工成型的半成品, 应该清晰的标志、堆放。

3.3 现场钢筋连接

在正确绑扎钢筋之后, 对于直径在12 mm以上的竖向钢筋, 可以直接采用电渣压力焊的方式进行焊接。而水平方向的梁板钢筋则可以采用闪光对焊方式, 板的钢筋则采用电弧焊连接的方式。为了保护钢筋的强度不受损失,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一定厚度的钢筋保护混凝土层, 或者加入垫块的方式进行保护, 在实际的施工中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保护层的厚度。

4 混凝土工程

4.1 混凝土的运输

对于结构主体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少量混凝土、垫层混凝土等, 可以通过手推车或者塔吊的方式运送至使用场地。而结构浇筑用混凝土都是采用混凝土输送泵直接泵送的方式进行运输。

4.2 混凝土进场质量验收

混凝土进场时要对其坍落度进行严格控制, 通常要求混凝土进入搅拌机的坍落度控制在150 mm以上。混凝土搅拌站一般将坍落度设置得较大, 因为运输过程中坍落度会存在一定的损失。一般要求达现场的混凝土塌落度在180 mm以上, 而在进入混凝土泵时则不得低于150 mm, 以免造成堵泵问题。当混凝土的塌落度较低时, 不能简单的采用加水的方式来增加其坍落度, 而应该重新使用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同时, 将运输车上与混凝土同等水灰比的水泥浆掺入到混凝土中, 以达到增加混凝土坍落度的目的。

4.3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 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泵的泵管安装严密, 以免出现漏浆现象, 同时还要尽量减少使用弯头, 以增加泵送顺畅度;在设置泵管时, 要按照混凝土的浇筑方向来进行敷设, 并在专人的指挥下进行, 并尽量做到快卸快装, 以免造成堵管问题;再次, 浇筑混凝土时要从一侧开始进行, 通过分层布料、阶梯式推进的方式, 保证每一层混凝土都振捣密实, 不得存在漏振、过振等问题;最后, 当楼板、底板的浇筑达到设计标高之后, 使用木尺将之刮平, 并在混凝土收浆之后使用木抹抹压, 以免在其表面出现收缩裂缝。

摘要:基于建筑工程高层主体结构施工实践, 从高层建筑主体施工方案、主体模板、钢筋工程与混凝土工程四个方面探讨了建筑工程高层主体施工的相关技术, 为高层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层建筑,主体施工

参考文献

[1]聂汾平.浅谈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山西科技, 2010 (1) .

[2]王浩进.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15) .

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论文 篇2

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而言,结合较高的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通常流水施工的方式,自下而上产生了一体的施工技术过程。一般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要按照下述施工流程进行:

建筑主体施工进行前,先测定前期数据,确定施工位置,并开展钢筋与柱的绑扎作业;在建筑施工中,先安装主体施工模板,紧接着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振捣、压实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掉建筑柱模板,同时维护主体结构混凝土;建筑物梁板模板安装结束后,同时加入建筑预应力钢筋,采用混凝土以浇筑建筑物梁板结构,维护混凝土施工;对主体结构预应力钢筋实施拉伸,拆掉建筑物模板。审视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整个过程不难发现,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建筑钢筋、模板及混凝土的`工程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在建筑柱体结构施工中,建筑钢筋、模板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相当重要。

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其主体结构施工中,更是成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程项目中,主体结构主要指的是位于地基基础层面上,且具备着承担、传递和担负工程所有上部荷载力的结构体系,也在工程项目中起到建筑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安全性的有机统一整体。在目前的工程建设中,通常情况下工程都是有地基结构和主体施工两个方面构成的,而主体结构在整个工程项目中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施工安全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协调优势。

1.常见建筑工程施工工序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建筑结构体型庞大、施工量大,因此在主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常常都是采用流水施工的方法。一般在施工的过程中纵向是由下至上进行施工的过程,而横向则针对各种不同的建筑结构来进行实际规划和控制。一般情况下,在横向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建筑结构总体走势、施工环境和周围地质条件等。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常见的施工工序主要为:测量定位→钢筋绑扎→柱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柱混凝土养护工作→梁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梁板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梁模板拆除→梁模板混凝土养护→预应力钢筋绑扎→预应力浇筑与振捣→梁模板拆除。基于这些工程施工环节,在施工的过程中再层层往上进行施工。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工程材料为混凝土和模板结构,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对这两个部分应当严加处理和完善。

2.钢筋工程

2.1钢筋的制作与运输

钢筋是目前工程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提高混凝土整体性、抗拉力和刚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目前的加工之前应当严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和施工建设要点对钢筋进行严格的分析与检查,经检验合格之后放可以进行入库和储存,然后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钢筋的形状、尺寸以及规范要求都能够满足表面的洁净度、损伤以及油污等现象。同时对于已经加工好的钢筋要按照施工需要、品种规格进行摆放或者挂牌堆放[1]。

2.2钢筋绑扎与安装

在钢筋安装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好必备的工具和相关工作模式,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相关的条件,对于施工技术和安装技术要求也做好相应的较低工作,使得每个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在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具备哪些工作技术和施工环节,并对哪些施工要点进行严格高度的重视,以确保钢筋工程施工质量。

同时对于钢筋工程中存在的其他方面问题也要进行演的的控制,尤其是对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垫层的绑扎工作,要严格控制钢筋的位置,针对过去垫层和保护层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细分化处理,同时对于已经绑扎好的钢筋在安装的过程中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和配对,以保护该部位钢筋绑扎质量。

3.模板施工

模板工程是浇筑混凝土之前必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的控制施工工程质量和安全要求,在选择方案的时候充分考虑模板直接设计要求、力求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成本低、设计合理以及在施工的过程中符合和满足标准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要求。能够使得模板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满足混凝土的预应力和振捣力度要求,从而实现混凝土浇筑质量管理和控制要求[2]。

4.混凝土施工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材料,也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最多、用量最大的施工材料。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总结,逐步形成了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手段。目前在施工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施工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施工准备

4.1.1在混凝土施工和浇筑环节,首先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总结和分析,进而制定出一项能够满足施工实际需要的工程计划和方案。在目前的混凝土浇筑和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做好相关的书面技术较低和完善施工管理规章和制度,确保工程各方面需要都能够实现以技术较低为主的施工力度要求。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较低工作必须要进行详细的阐述,并且对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点事项要采用不同种类的笔进行记录,确保工程质量的合理可靠。

4.1.2料斗、串筒、振动器等机具设备要准备充足,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材料和振动器的各种器具是提高其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关键,所用的机具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是通过相应的检测和维修方式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4.1.3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应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下雨施工时采用塑料薄膜混凝土盖好,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根据工程需要和季节施工的特点,应准备好在浇筑过程中所必须的防雨、防暑等物资。

4.1.4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规定,此外还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模板接缝的密合情况。模板、钢筋应分别进行预检和隐蔽验收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浇筑。

4.2安全措施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地基基础上面具有着承受、担负和传递连接工程的全部上部荷载,使得上部荷载能够维持相应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维持性等相关联系和整体性,使得整个建筑结构能够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结构模式。在施工的过程中确保施工安全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同时对于提高企业施工效益十分重要。

4.3施工过程

浇筑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4.3.1商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应集中布料,防止堆积或振捣不充分,并由远而近、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并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处理。

4.3.2浇注柱、剪力墙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M,则在浇注时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

4.3.3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脚手架有无异样,当发现有松动、变形时应立即停止浇筑,马上加固,修整后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5.结语

在当前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各种施工技术和应用方法的逐步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全面分析,对其中存在的各种因素全面分析,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同时由于混凝土结构良好的综合性能,其在建筑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使用范围更大。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要从结构的质量以及安全性方面出发,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及施工进度,这样才能实现钢结构的质量、安全及使用效能综合性能的最佳。

【参考文献】

[1]刘继元.超高层建筑主体钢结构的具体施工工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

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视同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 主体结构是指在地基基础上部的整个建筑结构中, 能够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和传递上部结构荷载, 并且能够有效的维持上部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的体系。在现代的建筑工工程中, 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主要就是由地基基础结构和主体结构构成, 因此建筑主体结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因此人们对建筑的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 为了使建筑的质量和性能的到提升, 人们对建筑的结构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而随着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 各种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工艺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并且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工艺。从而为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 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而为现代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主体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极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然而由于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还必须要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充分掌握, 并且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工程施工。而为了确保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 加大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 而且迫在眉睫。本文从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出发, 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并且该技术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进而为我国今后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施工顺序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 在进行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时, 通常会采用流水施工的方法, 采用流水施工的方法, 能够大幅度提高主体结构施工的效率。而该方法通常是以由纵向里或者说自上而下的方向。而进行建筑物施工时其施工顺序为:测量定位→柱钢筋绑扎→柱模板安装→柱砼浇筑→柱拆模→柱砼养护→梁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预应力钢筋安装→梁板砼浇筑→梁板砼养护→预应力钢筋张拉→拆模板[1], 然后再逐层而上。当前的建筑物工程量中, 混凝土, 钢筋, 模板的用量是最大的, 因此这三个部分的施工也是要求最为严格的, 本文主要介绍该三项工程施工及预应力工程。另外主体施工阶段采用双排钢管架作为外防护, 上挂密目安全网全封闭。

2 主要工程施工

2.1 钢筋工程

2.1.1钢筋的制作和运输。在建筑工程的钢筋工程中, 在进行钢筋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要对钢筋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并且做好相应的检验工作并且合格过后才能够将钢筋存入仓库。并且在钢筋存入仓库过后还应该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从而才能够确保钢筋的质量。2.1.2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在进行钢筋的绑扎和安装之前, 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并且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另外, 还应该做好相应的施工防护措施, 从而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安全施工。

2.2 模板工程

在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时, 首先必须要考虑到模板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因此在选择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时, 就必须要对模板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从而达到降低模板工程的成本, 并且时模板工程更加安全可靠的目的。而在选用施工材料时, 应该注意材料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 并且是否具有维护方便和循环利用等特点。总而言之, 模板工程除了要遵循上述几点之外, 还必须要符合模板工程施工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按混凝土的要求对模板进行设计, 以满足模板的硬度、刚度和稳定性为基础, 使表面最大限度保持光洁, 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模板前, 要保持清洁, 对于焊接或修整模板的要预先定位, 测量和放线工作都要做到位[2]。

模板安装顺序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 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2.3 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施工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 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 主要是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内外温差, 减小混凝土内外由于温度差而产生的温度应力。

在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各项施工准备, 例如钢筋通过隐蔽验收, 主体结构防雷接地验收合格, 插筋位置、规格、间距、标高、弯钩方向等符合设计要求, 预埋件位置准确;测量准备;机械 (机具) 准备;劳动力准备以及技术准备等工作。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应根据在建工程的混凝土工程特点进行设定。浇筑过程中, 需要有人工随时检查浇注过程中的混凝土情况, 防止离析等现象的发生。浇注完成设计标高后的混凝土, 应由专门的抹面人员收面找平。

3 预应力工程施工

预应力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序, 预应力就是建筑结构的组成构件还没有承受外载荷时, 将拉应力预加给模块中受拉力的钢筋, 使构件的刚度提高, 裂缝延缓出现, 各构件的耐久性增加。在机械角度分析, 它就是提前产生应力, 主要优点是可以使构件的刚性增强, 振动使减少, 避免变形[3]。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原构件的抗性, 改善其强度和硬度。

结束语

建筑主体结构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部分, 能够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和传递上部结构荷载, 并且能够有效的维持上部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的体系。在现代的建筑工工程中, 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主要就是由地基基础结构和主体结构构成, 因此建筑主体结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 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含有了极大的比例, 同时其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因此, 为了确保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 就必须要加大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而通过本文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详细阐述, 相信读者对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 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 首先必须要充分把握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并且严格的按照施工顺序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 从而才能够确保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和建筑行业的发展, 可以预见在将来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 施工技术必定会更加完善成熟, 从而能够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瑛, 赵占杰.住宅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1) .[1]吴瑛, 赵占杰.住宅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1) .

[2]黄国熙.结构施工中若干质量缺陷的成因与处理[J].四川建材.2006 (2) .[2]黄国熙.结构施工中若干质量缺陷的成因与处理[J].四川建材.2006 (2) .

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技术 篇5

第一,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材料,在运行时应该做好相应的安排。混凝土、钢筋的运行过程中,注意材料的保存和安全运行,注意现场材料的`堆放,选择恰当的安放位置,做好防潮、防尘的处理,保障材料使用时的性能,降低主体结构材料应用的难度。

第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中,存有多项技术标准,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才能确保高层建筑达到安全的水准。各个主体结构的施工环节,均对应了技术标准,一方面规范主体结构的施工,另一方面解决施工中的矛盾,确保主体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改善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

第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安全控制,尤其是施工人员的安全,因为高层建筑楼层多,垂直高度大,所以施工中涉及到多项高空作业,施工人员应该按照安全要求,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施工前先检查安全保护措施,再进行施工工作。

4结语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按照施工技术的要求,落实各项注意事项,完善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主体结构是高层建筑的重点部分,也是关键性的结构,为了保障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和性能,需不断优化主体结构的施工,做好技术管理的工作,既要满足主体结构的施工需求,又要确保主体结构的稳定性,由此才能提升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涛.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的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07):55.

[2]沈左爱.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02):93.

[3]贾小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09):116-119.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与施工技术 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大模板;滑模;台模

一、几种常见的高层结构施工方案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施工方案,人们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在施工方案上不断改进创新,在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常用的高层结构施工方案有如下几种:

(一)框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梁、板、柱都采用现浇法进行施工的就是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现浇法,所以框架结构的整体性非常好,但是在施工时工作量却比较大,而且模板用量也很大。在进行现浇框架结梁、柱模板施工时,不仅可以采用木模板以及钢模板,还可以运用滑模施工。如果用木模板或者钢模板进行施工时,应该利用早拆模体系,从而使模板能够更快的循环使用。

(二)剪力墙结构。在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剪力墙结构大多利用大模板和滑模工艺进行施工,大模板工艺在现浇剪力墙结构的施工中应用的尤为广泛,大模板工艺具有施工效率高,操作简单、结构整体性墙以及抗震能力高、使用设备先进等众多优点。

(三)筒体结构。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在简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竖向承重结构全部都采用了现浇法进行浇筑,并且运用组合模板以及大模板进行施工。

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一)高层建筑楼板机构施工

1、立柱式台模的施工。立柱式台模包括钢管组合式台模和门架式台模等,是台模最基本的类型,应用比较广泛。立柱式台模承受的荷载,由立柱直接传递给楼面。台模安装就位后,用千斤顶调整标高,然后在立柱下垫上垫块并楔上木楔。拆模时,用千斤顶顶住台模,撤去垫块和木模,随即装上车轮,然后将台模推至楼层外侧临时搭设的平台上,再用起重机吊运至下一施工位置。

2、桁架式台模。桁架式台模是将台模的面板和龙骨放置在两榀或多榀上下弦平行的桁架上,以桁架作为台模的竖向承重构件。这种台模主要适用于大柱网(大开间)、大进深、无柱帽的板柱或板墙结构施工。

3、悬架式台模。这是一种无支腿式台模,也就是说台模不是支设在楼面上,而是支设在建筑物的墙、柱结构所设置的托架上。因此,台模的支设不需要考虑楼面结构的强度,从而可以减少台模需要多层配置的问题。另外,这种台模可以不受建筑物层高不同的影响,只需按开间(柱网)和进深进行设计即可。另外,为了脱模的时候顺利推出台模,悬架式台模的纵向两侧装有可翻转90°的活动翻转翼板,活动翼板下部用铰链和固定平板链接。

(二)高层建筑主体中大模板施工

1、大模板的构造。大模板由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和附件等组成。面板系统主要包括面板、横肋、竖肋等。面板是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部分,要求表面平整、拼缝严密、刚度较大、能多次重复使用;支撑系统主要包括支撑架和地脚螺栓。其作用是传递水平荷载,防止模板倾覆。每块大模板设 2-4个支撑架,支撑架上端与大模板竖肋用螺栓连接,下部横杆端头设有地脚螺栓,用以调节模板的垂直度;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架、脚手板和防护栏杆;大模板附件主要包括穿墙螺栓和上口铁卡子等。

2、施工工艺。首先,内浇外板工程。内浇外板工程是以单一材料或复合材料的预制混凝土墙板作为高层建筑的外墙,内墙采用大模板支模,现场浇筑混凝土。其主要施工程序是:准备工作--安装大模板--安全感外墙板+固定模板上口--预检--浇筑内墙混凝土。

其次,内外墙全现浇工程。内外墙全现浇工程是以现浇钢筋混凝土外墙取代预制外墙板。其主要的施工程序是:准备工作--挂外架子--安装内横墙大模板--安装内纵墙大模板--安装角模--安装外墙外侧大模板--预检--浇筑墙体混凝土--其他工序。

再次,内浇外砌工程。内浇外砌工程是内墙采用大模板现浇混凝土,外墙为砖墙砌筑,内墙、外墙交接处采用钢筋拉接或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咬合,适用于层数较少的高层建筑。其主要施工程序是:准备工作--外墙砌筑--安装大模板--预检--浇筑内墙混凝土--其他工序。

(三)高层建筑的滑模施工

1、滑模装置构造。滑模装置构造滑模装置主要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液压提升系统及施工精度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模板系统包括模板、围圈、提升架等;操作平台系统包括操作平台、内外吊脚手架及某些增设的辅助平台等;液压提升系统液压提升系统包括液压千斤顶、液压控制台、油路和支承杆等。

2、高层建筑墙体滑模施工。首先,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应与混凝土浇筑及模板的滑升速度相配合。钢筋绑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表面上至少应有一道已绑扎了的横向钢筋。竖向钢筋绑扎时,应在提升架上部设置钢筋定位架,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其次,混凝土施工。在高层建筑墙体施工过程中,为滑模施工配制的混凝土,除必须满足设计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要求外,还必须满足滑模施工的特殊要求,如出模强度、凝结时间、和易性等。

再次,模板提升。

(四)施工的安全技术

1、高层建筑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支撑牢固;设安全网、防护板等。2、高层建筑施工的防雷保护措施:做好接地;装避雷针等。3、高层建筑施工其他安全措施:四口设盖板;临边(阳台边、屋面周边、井架侧边、楼层周边、斜道侧边)设双层围栏或设安全网。另要防电、消防安全等。

结语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如何打造优质结构工程,一直是施工企业探索的问题。而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最科学、最经济的方法之一。在施工前,要做充分的技术准备,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组织图纸会审,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前解决,避免因设计问题影响正常施工。另外,采取对主要施工工序进行质量策划,制作实体样板,对施工班组做技术交底等措施,主体结构可以避免出现有害裂缝和危及主体结构安全的质量隐患。通过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施工质量达到了有效的控制,质量通病也达到了消除或减少。目前,主体结构以框架剪力墙结构或剪力墙结构为主,因此,下面就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重点控制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施工测量技术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测量控制非常重要,如果轴线、标高、垂直度及沉降观测测量失控后果非常严重。比如:外墙面结构出现严重的里出外进现象,会给装饰带来抹灰厚度加大,浪费材料和人工,增加工期。外墙抹灰厚度的增加如处理不当外墙皮会脱落,有可能造成人员财产伤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电梯井、设备管道井的垂直度失控,会造成电梯和设备管道无法正常安装。因此,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时,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满足精度要求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测量主要控制的内容有:建筑轴线控制、四个大角的垂直度、电梯井、设备管道井的垂直度、外墙的平整度、楼层的标高控制等。沉降观测点布置及观测频次、沉降变形的变形量要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 钢筋工程

1)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采用高强(抗震)钢筋为主,钢筋工程是保证结构安全和工程抗震的重要分项工程,钢筋原材料应选择正规大厂产品,要有出厂合格证,钢筋进场后,要全部进行复试,钢材力学性能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屈比”“屈标比”“总伸长率”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2)钢筋工程质量控制重点对钢筋加工半成品的规格、型号、尺寸进行检查,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按规范要求进行工艺试验,并有工艺试验报告。施工过程中对抗震设防要求、钢筋连接接头位置及接头的质量、钢筋安装的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重点控制。

3)在主体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好钢筋保护层,使用新型成品马凳与成品高强度混凝土垫块,并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要求数量放置。为了保证剪力墙钢筋位置准确,剪力墙钢筋采用“竖向梯子筋”,控制剪力墙钢筋的水平间距。采用“水平梯子筋”,控制墙体混凝土浇筑时钢筋不位移。暗柱约束边缘部位采用塑料垫块控制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防止其框梁因跨度过长,梁中下垂,影响梁底模板支设及梁钢筋保护层,对框梁钢筋用直径25的钢筋支撑框梁底部。

3 模架工程

1)模板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观感质量。为了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墙体、楼梯模板一般多采用大钢模、铝合金模板;顶板模板一般采用多层胶合板。模板支撑脚手架一般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2)编制模架专项方案,需组织专家论证。

3)模板安装前,必须正确放样,弹出安装位置及标高控制墨线,确保构件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无误后才能立模安装。墙柱模安装前,先将原混凝土面凿平,模板安装完成,在底部四周抹1∶3水泥砂浆封住缝隙,确保不漏浆。柱子与梁交接时,根据柱梁截面选用定型模板,并在柱头增加水平钢筋箍保证柱、梁接头顺序,接缝平滑。当梁底跨大于4 m时,梁底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 000~3/1 000。模板拼缝处内贴止水胶带,保证拼缝平整严密,防止漏浆。

4)在剪力墙洞口模板支设中,应采用“洞模垂直、洞口方正、三方支顶、振捣均匀”的施工工艺,可有效地保证剪力墙洞口的位置正确及洞口方正。顶板支模中应用“双线”控标高技术,利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按照“大方稳固、次方均匀、支顶牢固、板铺平整”的工艺,确保顶板混凝土大面平整、尺寸规矩、线条清晰、细部精致。

5)在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模板及支撑脚手架不得进行拆除,并且要保证支撑系统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不得在后浇带两侧堆放材料和工具,避免引起梁板出现裂缝及下挠,无法恢复的质量问题。在梁板拆模时,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必须达到拆模强度。

4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要做到内坚外美,并应保证梁、板、柱截面尺寸准确、节点方正。按施工段划分施工顺序、泵送及布料。清水混凝土可增加主控项目的控制内容,提高允许偏差项目要求,并应从混凝土模板的选择、原材料、混凝土配制、运输、浇筑、振捣至结构工程脱模养护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主体结构混凝土表面不应存在明显质量缺陷,结构构件应几何尺寸准确、线条顺直、表面平整、棱角方正。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标养试块合格),结构实体质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合格、保护层厚度合格、实体质量验收合格)。混凝土耐久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的规定(最大水胶比、最低混凝土强度、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根据规范及施工要求,留置混凝土标养、同条件及拆模试件作混凝土强度试验。混凝土拆模后,墙柱进行薄膜覆盖养护和洒水养护。楼板养护采用覆盖及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保证不少于7 d。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严格控制坍落度、浇筑工艺和后期养护。采用“分层浇筑、快插慢拔、循环下灰、振捣均匀”的施工工艺,可大大减少“气泡”产生。

5 二次结构

对于龄期不足5 d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龄期小于28 d的不得砌筑施工。编制填充墙砌筑施工方案、绘制排砖图。现场拌制的砂浆应在3 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在2 h内使用完毕,超过时间凝固的严禁加水继续使用。根据排砖图,斜砌砖倾斜角度,精准制作多种模具,预制混凝土三角块。构造柱采用双面胶防止跑浆,模板中间对拉,不在加气块上开洞,顶部支模采用“风斗模”。管线及开关插座盒尽量放在构造柱中,避免在填充墙上开槽。厨卫间填充墙下增设钢筋混凝土导墙。砌体工程做到砌筑垂直平整,砌体及砌块与结构连接处灰缝饱满、密实。按规范设置现浇板带及构造柱,砖砌体与梁板交界处填实。在线管开槽部位及填充墙与混凝土交界处采用防裂网格布应用技术。由于高层建筑外墙防水特别重要,所以,在外墙装饰前,对外墙对拉螺栓孔进行封堵及防水处理。

6 安全防护及垂直运输

目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外防护脚手架多采用悬挑式型钢双排脚手架或爬架,一般防护脚手架外侧采用密目安全网或金属钢板网进行全封闭。“四口五临边”防护采用可重复周转使用的工具式栏杆等。垂直运输主要由塔吊、混凝土输送泵、布料机、人货两用电梯解决。在选择垂直运输设备时,要充分考虑不利因素,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7 结语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是个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但应该积极推广应用住建部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还应积极开展QC活动,实行样板引路,应用BIM技术、绿色施工技术,不断研究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组织科技创新,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打造工程亮点,为社会多创精品工程。

摘要:介绍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测量内容及技术要点,从钢筋工程、模架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方面,阐述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并提出了施工安全防护与垂直运输措施,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1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常见类型

在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不断的涌现出先进的施工技术, 并得到不断的改进。对于主体结构施工来说, 常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框—剪结构是主体结构中常见的一种, 一般框—剪结构都是采用现浇法施工。这种结构整体性强, 施工的工作量较大, 对模板的用量也很多; (2) 剪力墙结构也是主要的形式, 这类结构除了使用普通模板施工, 还使用滑模、大模板工艺施工, 其中大模板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抗震能力强、效率高等优势。 (3) 筒体结构也是 (超高层) 建筑主体结构重要的形式, 简体结构中竖向承重都是采用现浇法施工, 模板施工利用大模板以及组合模板。

2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2.1 模板工程

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 模板工程一般占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造价的20%, 但劳动量却占到35%, 工期占到50%。模板工程的质量关系到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还关系着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所以在施工准备阶段, 就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制定详细的模板施工方案。模板施工方案中必须保证模板及其支架, 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制定好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以后, 需要选择合适额模板材料, 在选择的过程中, 不仅要求模板材料能够满足强度要求, 还需要考虑模板工程的经济效益、安装与拆除的简易性等, 另外, 最好选用能够二次利用的材料, 做到经济环保。

在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前, 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然后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严格执行施工方案, 确保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 为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2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很重要的影响。只有在钢筋选购、加工、存放、安装等环节中确保其质量, 才能为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提供便利, 确保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

对于钢筋加工、存放阶段, 第一, 需要确保钢筋原材料的质量, 做好钢筋原材料的验收工作。在进场过程中, 对其产品合格证、型号、强度等进行严格的检查, 避免不合格或不符合工程施工要求的钢筋材料进场;钢筋的存放必须整齐, 同时由于钢筋具有容易生锈的问题, 需要做好必要的防锈保护措施。在钢筋的加工方面, 应该结合工程施工图纸的具体要求, 根据工程设计的结构形状等进行加工。同时将加工好的钢筋配件进行合理存放, 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对于钢筋安装, 第一需要将安装过程中必备的工具准备妥当, 然后合理配置施工人员, 做好技术交底。同时加强对钢筋安装人员的培训, 使其严格按照钢筋安装规范进行操作。对一些柱梁交叉处钢筋纵横交错及其他钢筋较多的柱筋应分组编号, 以防混淆。对一些斜柱、异形柱, 柱钢筋应用钢管支架对钢筋进行临时固定。对于规格大于22mm的应采用机械连接。总之钢筋工程务必保证其级别、规格、数量、长度、间距、锚固长度及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2.3 混凝土工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具有配筋多、体积大、结构复杂等特点, 同时对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在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 不仅需要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控制施工温度, 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混凝土的配置、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 避免混凝土结构强度受到影响。

作为一种水硬性材料, 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必须进行适当的养护, 可以说养护施工是混凝土质量的有效保障措施。进行混凝土养护, 主要是为了在混凝土硬化期间, 防止其表面的水分过渡流失, 影响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强度, 避免其表面出现裂缝。现阶段, 混凝土工程养护施工中一般利用新型的养护工艺, 即加入养护剂。利用养护剂能够有效的隔离空气与混凝土表面直接接触, 避免水分流失, 确保混凝土内部水化反应的进行。当然, 在进行混凝土养护过程中, 应该对养护的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对于大体积凝胶材料混凝土来说, 其养护时间一般不能少于14天, 同时也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 如天气、温度等进行具体考虑。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 其表面水分流失快, 需要在其表面用一层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及时调整混凝土内外温度差, 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目前, 在我国高层/超高层混凝土结构中, C40-C60及混凝土应用已较为普遍, 采用高强混凝土可以减少构件截面尺寸, 增加有效使用空间, 降低自重, 节省材料费用。另外, 高强混凝土流动性不佳, 使泵送难度加大, 促进了混凝土技术的进步, 国内的泵送混凝土主要采用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

2.4 垂直运输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涉及的垂直运输作业很多, 并且运输量一般较大, 给指挥工作增加了难度, 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尤为重要。所以, 在垂直运输过程中, 需要选择合理的运输机械, 如施工电梯、塔式起重机、输送泵等等, 这样才能确保垂直运输的安全, 提高工程运输的经济效益。

3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在经济建设的带动下, 特别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建筑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城市土地资源有限, 加上人口迅速增长, 使得城市土地资源严重紧缺。针对这一问题, 国家加大了高层、超高层建筑建设, 有效的缓解了城市土地紧缺现状。在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 确定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与人们等生活、工作等息息相关。钢筋混凝土结构目前在建筑主体工程中应用广泛, 是高层建筑整体稳定性的基础。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作为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主要部分, 同时也是工程施工的重难点, 只有控制好这三方面工程的质量, 才能确保建筑整体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唐斌.探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J].工程科技.2012, 24 (5) :280-281.

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技术 篇9

该项目为福建省泉州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实验幼儿园, 总建筑面积8555.2m2, 属于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基础结构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该基础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模板工程;b钢筋工程;c混凝土工程。

1.1 模板工程

1.2 钢筋工程

1.3 混凝土工程

二、多层建筑主体结构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脚手架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设施, 并且由脚手架搭设引发的工程事故问题在逐年增加, 所以研究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问题势在必行。下文以泉州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实验幼儿园项目为例, 来分析多层框架结构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 脚手架工程搭设要点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 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纵奃向水平杆一奃般设奃置在脚奃手架立奃杆内奃侧, 不少于三奃跨设置;优奃先采用对奃接扣件对纵奃向水奃平杆接长【2】。搭奃设过程中要奃使脚奃手架基奃础达到规奃范要求。由脚奃手架传奃来的荷奃载最终是通奃过立奃杆传奃递给基奃础, 在工奃程实奃例检查中, 经奃常发奃现落地架基奃础被忽奃视的现象, 普奃遍存在的问题是脚奃手架立奃杆底不垫垫奃板、基奃础回填土后土未奃经夯奃实、基奃础未考奃虑排水设奃施导奃致基奃础被水浸奃泡, 在上部荷奃载的作奃用下会使脚奃手架立奃杆产奃生不均奃匀沉奃降, 导奃致架体倾奃斜甚奃至倾奃覆, 引发安奃全事奃故。连奃墙件设奃置要按规范规定布奃置, 连墙奃件是保证架奃体与建奃筑物连奃接抵抗风荷奃载等水平荷奃载, 加奃强架体整奃体性的重要结奃构构件, 通奃常存在的问题是不按二奃步三跨设奃置, 连墙件与架奃件连接的连接点位置超过离主节点300mm范围以外【3】。在搭奃设期间要杜奃绝卸料平台与架奃体相连现奃象, 卸奃料平台堆料比奃较多, 如与架奃体相奃连, 卸奃料平台传奃递给架奃体局奃部集中荷奃载, 容奃易导致架奃体破奃坏。脚手架附奃属设奃施、构奃造要符奃合规范要奃求, 主奃要控制要奃点为:作奃业层脚手板、脚奃手架的防奃雷接地、剪奃刀撑的搭接长度、小横杆离主奃节点距离、脚奃手架与模奃板支承体系的联奃系、横向斜奃撑、模板支承体奃系立杆底奃垫板等【4】。

2.2 脚手架工程拆除要点

a拆除脚手架要按照先搭后拆、后搭先拆、先拆非承重后拆承重的原则, 脚手架逐层拆除;b结奃点整层或数奃层拆奃除后再拆脚奃手架, 分奃段拆奃除高差不应大于一步, 如果大于一步应设连接点进行, 拆奃架时, 先奃拆护身栏奃杆, 每奃档内留一块脚手板奃翻到下奃层, 其奃余脚奃手板先运下, 然后再按上奃述原奃则依奃次拆奃除, 拆大横杆十字奃撑要先奃拆中奃间奃扣。然奃后再奃拆两奃头扣, 拆奃下的材奃料必奃须随时逐奃层传奃递运送到地奃面, 不奃得将材奃料从架奃体上直奃接抛到地奃面;c当脚奃手架拆奃至相应部位下奃部最奃后一奃根长钢奃管的高奃度时, 应奃先在适奃当位奃置搭奃临时抛奃撑加固, 后拆连墙件【5】。 d在拆奃除过奃程中, 最奃好不要中奃途换人, 如要换奃人, 则应将拆奃除情况交奃代清奃楚, 操作时, 思奃想要集中, 上奃下呼奃应。 e:拆下的钢管、扣件等应分类归堆, 进行保养。

三、结论

本工程采用独立基础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的安全、经济等, 还要很好地满足了工程的要求, 多层建筑框架结构多采用此类基础结构形式, 通过分析其施工工艺为以后的工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通过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方式及拆除要点进行研究, 对水平杆、连墙件、立杆基底等几个方面的构造要求进行系统分析, 达到从根本上确保施工的安全。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现场施工管理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针对工程实例, 深入分析了多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柱下独立基础的施工工艺和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要点。通过详细的分析探讨为以后的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多层建筑结构,柱下独立基础,脚手架工程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S]

[2]陈小俊.关于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连墙件设置的探讨[J].建筑技术, 2011, (8) :29-31

[3]常建立, 赵志平.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模的安全性分析[J].建筑安全, 2004, (5) :34-35

[4]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浅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篇10

1.1 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是通过结合点将梁、柱构件连接产生的结构, 其特点是有良好的建筑整体性能, 平面布置相对灵活, 能够有较大空间产生。不足之处是存在着较大的施工现场工作量、且模板磨损相对严重。其次由于属于柔性结构, 有较差的抗水平荷载和抗震性能。框架结构属于多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也是高层建筑的基本结构单元, 要求H:B≤5, 否则为了使强度及刚度得到满足, 容易有肥梁胖柱的问题产生, 不仅对主体外观造成影响, 而且制约了经济效益的发展。在施工过程中, 可运用木模板或钢模板作为楼盖模板, 或对滑模施工进行使用。

1.2 剪力墙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对建筑物的内墙和外墙进行应用, 使其发挥承重骨架的作用。通常应对大模板和滑模施工工艺进行运用。大模板在现浇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得到应用, 存在施工工艺简便、结构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且抗震性强等优势。而滑模施工的优点为良好的整体结构性能且施工速度快。该体系存在较大的侧向刚度, 能够对较大水平及竖向荷载进行承受。缺点是将平面分割为若干个小开间。其次, 框-剪结构是框架和剪力墙相结合的体系类型, 同时存在灵活的平面布置, 具有良好的水平荷载承受能力, 且抗震性能良好, 因此通常在15~30层, 高度大于或等于120 m的建筑中得到应用。

1.3 筒体结构体系

该建筑结构体系是指一个或几个筒体作为承重结构得到应用。所以, 为了使建筑物的整体性得到保障, 筒体结构的竖向承重全部对现浇工艺进行运用, 模板可以运用组合模板、滑动模板和大模板等。筒体结构体系的整个筒体好比一个在基础上固定的封闭空心悬臂梁, 不仅能够对很大弯矩进行抵抗, 而且还能使扭矩得以抵消, 有极为有效的抗侧力体系存在。

2 主体结构施工要点的具体分析

2.1 钢筋工程

2.1.1 制作和运输钢筋

在加工钢筋之前, 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将验收和送检工作做好, 当验收合格之后, 由甲方及监理部门确认, 即可开料。入场后应将材料进行分类挂牌堆放整齐, 并应开展相应的保护工作, 避免钢筋在存放过程中有质量问题产生。钢筋加工的形状和尺寸应与设计和规范要求相符, 确保表面处于洁净状态, 避免有损伤、漆污、油渍等问题产生, 结合施工进度, 将加工好的钢筋根据规格和品种实施分类挂牌和整齐堆放。

2.1.2 钢筋的绑扎和安装

在安装钢筋之前, 应对必要的施工用具进行配备, 对施工条件进行了解, 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有效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钢筋绑扎过火沉重, 应对工作台实施搭设。其次, 必须对纵向钢筋进行那个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进行设置。在相应位置绑扎钢筋保护层和钢筋混凝土构成成分一直的水泥砂浆垫块, 确保垫块厚度与保护层厚度一致。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保护层施工。钢筋绑扎好之后应进行严格定位, 绑扎之前, 还应开展放样处理, 使该部位钢筋绑扎质量得到有效保护。在安装钢筋的过程中, 会有一定的允许偏差存在。例如, 在钢筋网绑扎的过程中, 要求长宽尺寸偏差不能达到±10mm以上, 应采用钢尺开展详细测量。

2.2 模板工程施工

模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 应对施工工期、质量及安全要求进行充分考虑, 因此在对方案进行选择时, 应进行充分考虑。设计模板和支架结构时, 应确保处于安全可靠、设计合理及成本低的状态。在质量要求和使用年限相符的条件下, 能够预期将安全及耐久性方面的目标得到最大限度地完成。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 主要是对是否普遍和是否可循环利用进行使用, 便于维修养护。在结构选型时, 应对受力均匀、明确的进行选择, 合理的内部构造, 为维修拆验, 检验养护提供便利。结合混凝土的要求开展模板设计, 使模板的硬度、刚度及稳定性得到满足, 保持表面最大限度的光洁, 且阴阳角模板应处于整齐状态。在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完成验收和施工缝处理完成之后即可对模板安装进行准备。在模板安装之前, 应处于洁净状态, 预先定位焊接或修整模板, 测量和放线工作应及时就位。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对模板安装顺序进行安装调整模板定位和垂直度、加固模板、验收、浇筑混凝土、拆模。在模板组装的过程中, 应与模板配板图尺寸大小相结合, 进行整体拼装。应在现场开展模板拼装工作, 使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大小得到控制, 在两个板子的接头处设置卡子, 避免有漏浆问题产生, 在拼装完成之后, 应采用钢丝绑扎加固至模板的各个部分, 使整体性的完整状态得到有效保障。

2.3 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施工存在结构厚、钢筋密、体形大、混凝土数量多、施工技术要求高以及工程条件复杂的特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应对温度应力的影响进行考虑, 主要是对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运用, 使内外温差得到有效控制, 减小混凝土内外由于温度差造成温度应力的影响进行考虑。在混凝土施工之前, 应对各项施工准备进行考虑, 例如:通过对钢筋开展隐蔽验收, 主体结构防雷接地应验收合格, 使插筋位置、间距、规格、标高及弯钩方向与设计要求相符。准确的预埋件位置, 做好测量、机械设备、劳动力及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浇筑混凝土的顺序应与在建工程的混凝土工程特点相结合实施设定。在浇筑的过程中, 应有人工对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状况实施随时检查, 避免产生离析问题。对设计标高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完成之后, 应由专业的抹面人员开展收面找平。在混凝土浇筑中, 混凝土养护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浇筑混凝土时, 由于水泥凝结导致大量水化热产生, 因此容易有较大的内外温差形成。当温差超过25℃时, 混凝土容易有温度裂缝产生。在浇筑混凝土后, 应对混凝土塑料薄膜进行及时覆盖。覆盖塑料薄膜的作用是为了将水化热的释放速度进行降低。塑料薄膜外再对麻袋进行加盖, 使其发挥蓄热保温的作用。

2.4 预应力工程施工

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程序, 预应力工程是建筑结构的组成构件, 还未对外荷载进行承受时, 向模块中预加入拉应力的手拉力钢筋, 提高构件的刚度, 延缓裂缝产生, 增加构件耐久性。从机械角度进行分析, 应力则会提前产生, 主要优点是增强构件的刚性, 减少震动, 避免有变形问题产生, 该方法的目的是使原构件的抗性得到提升, 使强度和硬度得到改善。在预应力结构中, 预应力的拉应力并非一个一成不变的值。在预应力结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 由于张拉力的工序工艺、环境因素以及材料性质等各类因素的影响, 拉应力会得到不断降低, 该情况也会成为预应力的损失得到应用。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实际有效地拉应力, 不包含预应力损失, 在排除之后即可与设计要求相满足。要想使该点做好则应对两方面内容进行注意: (1) 对一开始存在的预应力实施提前确定。 (2) 准确估计出预应力的损失。

2.5 防水隔热工程施工

2.5.1 基面处理

施工表面基层坚实, 平整, 无尘土, 无油污干燥。处理好所有穿过天面的管道去水斗烟道口等。所使用的防水涂料必须在有效期内。

2.5.2 底漆

在防水主剂使用前, 先在基层面刷1层CW-200透明底漆。粘结残留在基层面的灰尘增强基层面与防水主剂的粘结力。

2.5.3 防水涂料施工

用橡胶刮板或棕刷均匀地将防水涂料涂刷在基层上, 涂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反复多次, 确保涂料在基层表面的渗透粘结。固化后防水膜厚度一般为1.5~2 mm (视具体工程求而定) , KS系列产品涂料, 需做2层涂刷。第一层涂刷约为最后完成固化后厚度的13, 在第一层涂料表面干固后 (常温约10~24 h) , 则可进行第二层涂刷, 约为最后完成固化厚度的2/3。有墙脚、烟通、竖管的地方要涂刷至底脚上15~30 cm。

2.5.4 验收

防水工程完成后, 在饰面工程施工前, 在业主有要求时可进行试水试验, 并做记录, 以确保建筑物达到防水要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在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城市空间不足的现象, 从而实现了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实际施工中, 施工人员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 对建筑工程采取以主体结构为主的不同建筑体系, 并按照模式、材料的不同, 因地制宜的对建筑原料进行合理的选择, 且达到施工设计的要求, 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的标准要求进行施工, 确保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 以此促进我国高层建筑进程的发展。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城市人口得到了不断的增加, 为了缓解城市用地紧张以及空间不足的现象, 我国建筑工程逐渐向高层建筑方向发展。主体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内容, 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具有直接的影响。由于主体结构具有传递工程上部荷载、承载荷载等作用, 能够与确保建筑上部结构的稳定性, 并且具有施工速度快、强度高以及自重较轻等特点。因此, 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得到了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下面本文将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究, 以此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茂存.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罗锦楼.浅谈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广东科技, 2010, (7) .

[3]宋涛.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3) .

上一篇:实时经济性计算下一篇:教师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