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奖励制度

2024-06-16

科研奖励制度(精选五篇)

科研奖励制度 篇1

一、科研院所制定相关奖励和报酬制度的现状

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对职务发明人给予奖励, 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3000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1000元。对于此项奖励, 因为条件明确 (只要专利获得授权即可) , 奖励金额对单位负担不大, 所以基本都能兑现, 并且很多都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最低额度。中国科学院系统实行按院所两级匹配原则对职务发明人与团队予以奖励的制度。中科院颁布的《进一步加强我院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 (科发计字[2007]341号)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规定:对每件软件著作权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新品种登记等, 院匹配奖励额度为1000元, 奖励总额不低于2000元;对每件获得授权的国内发明专利, 院匹配奖励额度为4000元, 奖励总额不低于8000元;对每件国外专利申请, 院匹配奖励额度为3000元, 奖励总额不低于6000元;对每件获得授权的外国专利, 院匹配奖励额度为5000元, 奖励总额不低于10000元。以发明专利为例, 科学院对每件发明专利奖励4000元, 发明人所在研究所再以1:1的额度匹配奖励4000元, 即每件发明专利奖励给发明人的金额为8000元, 远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3000元。

专利授权后的奖励, 有助于提高发明人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促进专利数量的增长和积累;同时能一定程度上促进发明质量的提升, 因为该奖励并非提交专利申请即可获得, 而是要经过审核获得授权才能兑现, 尤其是发明专利, 经过实质审查获得授权本身也说明了技术方案具备《专利法》要求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发明专利比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奖金更高。另外, 因为在国外申请专利的费用较高, 做出国外申请的决定都比较慎重, 一般都是内部评级为非常重要和核心的专利才会启动国外申请流程, 所以对国外专利在申请和授权阶段都设置了奖励, 也是鼓励发明人创造出重要专利并积极进行国际布局和保护。

而对于《专利法》和实施细则规定的专利实施后的报酬问题, 在双方未进行约定或进行内部制度明确的情况下, 单位每年应当从实施该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2%或者从实施该项外观设计专利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0.2%, 作为报酬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或者参照上述比例, 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一次性报酬;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许可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利的, 应当从收取的使用费中提取不低于10%, 作为报酬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关于这一点,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将其职务科技成果转让给他人的, 单位应当从转让该项职务科技成果所取得的净收入中, 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 对完成该项科技成果及其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中科院《指导意见》规定:研究所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规范、透明的知识产权收益分配制度, 在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获得收益时, 对职务发明人与团队、为转移转化做出重要贡献人员予以奖励与报酬。在研究所知识产权收益中, 对人员奖励与报酬所占比例不得低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下限。鼓励研究所加大对人员的奖励力度, 以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 创造更多的知识产权, 加快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实际上, 按照《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动态》第1期披露的调研结果, 高校和科研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规定予以发明人的报酬或奖励比例高达35%—50%左右, 普遍高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不低于转让净收入20%的奖励要求。

二、科研院所制定相关奖励和报酬制度时遇到的问题

科研院所在制定相关奖励和报酬制度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政策上的风险:主要是财政部2008年12月30日公布的《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处置收入要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财政国库收缴管理的规定, 在扣除相关税金、评估费、拍卖佣金等费用后, 上缴中央国库,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对不同处置方式产生的处置收入, 分类别规定了严格的收入上缴程序。如果专利转化实施产生的收入需要上缴国库的话, 给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报酬就有违反该条规定的嫌疑。如果科研院所按照内部的制度先行兑现了给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报酬, 而后专利转化实施产生的收入又被上缴国库的话, 要么是发明人或设计人将报酬退回, 要么是单位自行承担该笔费用。基于这些顾虑, 一方面是影响了科研院所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使报酬和奖励制度的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科研院所与企业不同, 自行实施专利的形式比较单一, 基本都是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非商业化的使用, 企业则更多地是将专利转化为产品进行生产销售, 并将专利作为保持市场优势的武器。所以在报酬问题上, 企业非常难以计算的专利产品的营业利润以及每件专利在产品中的贡献程度问题, 在科研院所反而较少涉及。科研院所的专利实施主要通过对外许可或转让, 或者是作为无形资产出资成立公司进行产业化。对外许可或转让时的净收入是相对容易计算的, 但作为出资时的收益分配却是难题。首先, 职务发明的权利人是单位, 则股权只能属于单位, 并且因为股权是国有资产, 是不允许单位将其分发给发明人个人的, 即在专利权转化为股权时, 发明人是无法获得收益的。只有当股权产生收益, 即新公司实现赢利并按照章程进行股东分红时, 发明人才有可能从上述分红中获得自己的报酬份额。发明人在没有股权的情况下可能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而如果没有后续的技术研发和支持, 新公司的发展进展将相对缓慢。即便有发明人的参与, 新公司从成立到实现赢利的过程所需时间较长, 而且存在很大的市场风险, 所以发明人获得报酬的时间和数量也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是科研院所承接了大量的委托开发任务, 在委托合同下产生的知识产权, 根据合同的约定, 权利可能归委托方, 也可能归受托方, 还可能双方共有。科研院所一般作为受托方出现, 在知识产权归受托方所有时, 当然可以适用科研院所内部的职务发明奖励和报酬制度。但是当权利所有人涉及外部机构, 而发明人或设计人又是科研院所的员工时, 由谁来承担奖励和报酬的费用呢?报酬的计算依据又如何确定呢?由于合同周期与作为知识产权的专利权的周期并不一致, 合同交付的项目成果相对确定, 而对应的专利权, 它的授权、实施以及实现经济效益这些结果的发生都是具备很大不确定性的, [1]所以很难在合同中就此进行具体约定。

三、一些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是逐步简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作为国有资产的处置审批程序, 开展收益权管理改革试点工作。2014年发布的针对北京市属高校的《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 (试行) 》规定, 开展高等学校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方式改革,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不少于70%的比例, 用于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这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创新举动, 但作为一个地方规章, 适用范围有限, 还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法律和政策的引导。尤其是理顺各级法律和部门规章对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处置和收益分配的规定, 消除科研院所的后顾之忧, 以利于更好地促进技术转移, 在实现专利价值的同时, 实现对职务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

二是建议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规定, 示范区内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 可无偿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股权或一定数量的股份, 或该企业以科技成果实施产业化、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形成的净收益为标的, 采取项目收益分成方式激励对象实施激励。这就使发明人成了股东, 或者并不需要等到股份分红, 就能从项目收益中获得激励, 可以极大地促进发明人从事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的积极性。但是该政策只针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的企业, 非园区企业和发明人无法享受该政策带来的红利。建议将该政策扩展到国家层面, 使全国各地广大科研院所的职务发明人都能通过专利的转化实施获得收益, 促进创新创业的风潮。

三是建议科研院所内部制定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职务发明人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 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就奖励或报酬中出现的问题广泛征询发明人的意愿, 使问题得到一个相对圆满的解决方案, 既不过分增加单位的财政负担, 又能有效激励发明人的创新积极性。

四、结语

通过制定职务发明人奖励和报酬制度, 可以有效激励发明人从事发明创造的积极主动性, 以利于产生更多高质量的专利, 增强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和核心竞争力。职务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将有利于科研院所专利的转移转化, 从而进一步促进国家的技术进步与创新。

参考文献

教科研奖励制度 篇2

为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和课程教学质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集中交流有关教育教学研究人员的经验和成果,我校特制定以下奖励制度:

一、教科研课题

1、凡参与省级课题研究组织成员,能顺利结题的,给主持人奖500元,其他成员每人奖300元。

2、凡参与市级课题研究组的成员,能顺利结题的,给主持人奖400元,其他成员每人奖200元。

3、凡参与县级课题研究组的成员,能顺利结题的,给主持人奖300元,其他成员每人奖100元.二、论文奖

1、在学校组织下,教师获省级论文者,每篇奖80元。

2、在学校组织下,教师获市级论文者,每篇奖60元。

3、在学校组织下,教师获县级论文者,每篇奖40元。注:两位或多位作者的,只奖第一位。

三、交流奖

交流论文都参照同级论文处理,奖金为同级论文的一半。

所有发表的论文,必须在教育刊物上发表才予奖励,其他行政刊物、报纸发表的不予奖励。

教科研奖励须“封顶” 篇3

开学初, 该校进行教科研奖励讨论。有的教师质疑:“我们一分钱都没有拿到, 王老师却拿了好几千元。差距太大, 应该封顶。”也有教师反驳:“发表论文不容易, 还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多劳多得, 不该封顶。”双方争执不下, 最后学校采纳了折中方案:“三篇以上封顶, 但核心刊物不封顶, 而且加倍奖励。”

事后, 校长找王老师谈心:“学校出发点是调控, 想用数量换质量。”“没关系, 本来我也想调整。”王老师笑着说。

从此, 王老师种好了教学“责任田”后, 就在自己的“自留地”上默默耕耘。尽管王老师“减产”了, 但“含金量”大大提升, 论文大多发表于核心刊物。几年后, 王老师被聘为教授级高级教师, 并成为省“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

这则案例正是当前学校科研的真实写照。目前, 教科研涌动着一股浮躁的潜流, 陷入唯数量论英雄的怪圈, 使得教师难以成长为专家。这与崇拜数量的奖励机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笔者认为, 要使教科研返璞归真, “封顶”是行之有效的举措。

首先, “封顶”有利于抑制“浮夸风”。当初, 教科研“下嫁”到中小学时, 大多教师敬而远之。此时, 不“封顶”的奖励机制, 确实为营造氛围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它像一把双刃剑, 逐渐滋生出“为奖励而科研”的弊端。更为奇怪的是, 近年来, 论文数量年年攀升, 质量却节节下降。不少教师舍本逐末, 只把科研作为获取奖励的筹码, 甚至不惜丢弃师德, 肆意剽窃论文。为了抑制“浮夸风”, “封顶”关阀势在必行。

其次, “封顶”有利于顺天致性。“封顶”后, 会不会挫伤教科研“专业户”的积极性呢?德西效应揭示了这个谜底。人们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 如果同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 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这种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的现象, 称之为德西效应。教科研在于揭示奥秘, 造福人类, 其本身就蕴藏着迷人的魅力。事实上, 大多数教师之所以成为“专业户”, 是因为被它的魅力所感染, 即使没有奖励, 也能陶醉其中。过度的奖励, 往往适得其反, 扰乱情趣。因而, 从德西效应看, 通过“封顶”, 退出部分奖励, 反而能收到顺天致性的效果。

最后, “封顶”有利于提升品位。如果不“封顶”, 有些“专业户”就会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蒙蔽, 仅盯着论文数量做学问, 把时间耗费在琢磨怎样发表论文上。真正的科研往往需要长期的酝酿、自由的思想去求索, 容不得丝毫浮夸。“封顶”后, 学校的“风向标”变化了, “专业户”也会跟着自我调整, 转而关注含金量, 这有利于静下心来做学问, 提升品位。

以上探讨了科研奖励“封顶”的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顺利实施好呢?笔者认为, 学校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做到知者不惑。

通过“封顶”, 尽管教科研的数量会减少, 但质量会大大“拔节”。当教科研真正催生出教育名家时, 也就是学校成为名校的时候。只有学校认识到教科研的真谛, 才肯下决心“封顶”。“封顶”不是“封杀”, 其目的是调控“数量”, 让教师腾出时间, 潜心做学问, 成为专家。只有教师感悟到学校的用心良苦, 才能乐意接受“封顶”。

第二, 注重循循善诱。

“封顶”后, 教科研“专业户”的经济利益暂时会受到损失。此时, 学校领导要带头垂范, 避免教师对“封顶”的曲解。学校要注重精神鼓励, 以表明“封顶”只不过用来“调控”, 绝不是怠慢教科研。学校应该加大优质论文的奖励力度, 同时确保“专业户”优先评优晋升, 引导全心投入教科研。

第三, 搭建转化平台。

学校教科研奖励制度(实施细则) 篇4

为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热情,提高全体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与水平,改善和提升我校教科研工作质态,特制定本奖励细则。

1、文章发表

①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公开发行的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按国、省两级分别在年终绩效考核中计4、3分

②有关教育教学论文、经验总结等在教育主管部门发行的内部刊物发表的,按省、市、县(市)分别计3、2、1分

2、教研教改

①教学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按省、市、县(市)、片分别计3、2、1、0.5分

②在各级各类评优课、基本功竞赛活动中获奖的,按省、市、县(市)、片、校五级分别计3、2、1、0.5、0.2分

③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论文评比获奖的,按国、省、市、县(市)四级分别计入4、3、2、1分。参加论文评比的评审费自理。参加非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论文评比获奖的不予计分;可以作为教师个人考核、职评、晋级等参考依据。

④教科研成果获奖(指课题研究、写字特色建设等方面取得成果并获奖的),按国、省、市、县(市)四级分别计入4、3、2、1分

3、辅导学生

说明:各类比赛分选拔性比赛与非选拔性比赛;选拔性比赛设个人辅导奖;非选拔性比赛设团体辅导奖。团体奖获奖面不超过本校参加单位的三分

之一。

(1)学科竞赛

①团体奖:按国、省、市、县(市)四级分别给辅导老师计入3、2、1、0.5分

②个人奖:按国、省、市、(县)市四级分别给辅导老师8计入2、1.5、1、0.5分

(2)体育竞赛

①在县(市)组织的中小学生体育竞赛中获团体奖的,一至三名在教师考核中计入0.5分

②在学校组织的广播操、冬季两项、运动会等竞赛中获奖的,在教师考核中计入0.5分

(3)班队活动:

班队综合活动获县(市)及以上奖励的,按国、省、市、县四级分别在教师考核中计入3、2、1、0.5分

(4)学生作品发表:

学生作品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的,按国、省、市、县给辅导老师计入3、2、1、0.5分

注:

①以上奖励标准均按最高奖项设立,其余奖次依次减去同层次奖励级差。

②同一作品发表、获奖,同一系列竞赛,按所取得的最高层次进行计分,不重复计分。

③如学生因获奖而在学校督导评估考核中加分的,给辅导老师的计分则

乘以2倍。

为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喝彩 篇5

《山西省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 (试行) 》明确规定, 对农产品使用违禁药物、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销售检验不合格肉类制品、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非法收购加工地沟油和非法制售“瘦肉精”等9类危害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举报, 都在奖励范围之内。公众可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 向各级质监、工商、农业、食品药品监督、商务、公安及卫生等有关部门举报。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危害严重可能构成犯罪的, 可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办法》同时明确, 受理、查处举报的有关部门应严格为举报人保密, 举报不实者也要承担相应责任。据悉, 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份出台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 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问题层出不穷, 严重困扰着老百姓的生活, 在问题食品面前, 百姓没辙, 政府“监难”, 也由此损害了公信力。老百姓将问题的矛头指向了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固然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义不容辞应打好食品安全的“硬仗”, 但从客观因素来讲, 食品安全问题不是单靠某一个部门监管就能确保到位的, 保障食品安全涉及法律法规的健全, 标准的完善, 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全社会的参与等等。其次, 从食品生产领域来看, 据调查,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有45万家, 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2.6万家, 占市场比例仅5.8%, 有35万多家企业都是10人以下的小企业。如此之多且分散经营以及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企业仅靠有限力量去监管, 根本无法给人们提供可靠的食品安全保证。另外, 还不乏非法食品生产商, 不断地倾入食品生产领域, 这部分不法者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隐蔽性, 极易“逃之夭夭”, 职能部门不可能完全及时地发现和查处所有不法行为。

而群众作为问题食品的直接受害者, 对于打击食品违法具有高度积极性, 也最具便利条件。在现实生活当中, 总会有人知晓那些非法生产、加工问题食品的情况, 相关部门如果能从制度层面为其提供反映问题的平台, 那么就可源源不断地得到各种有效的信息, 进而可以采取一种相对主动、快捷的行动方式打击食品违法。因此, 食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托社会和群众的力量, 用全社会的“眼睛”和“声音”来监督食品生产、销售违法行为。唯有此, 才有可能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是鼓励全民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 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政府对举报人权利的尊重, 以及接受民众举报的诚意。对于增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效弥补目前监管资源的严重不足, 提高食品安全科学监管的能力, 努力形成人人关心食品安全, 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氛围, 构筑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食品安全防线大有裨益。

在一个共生共荣的社会, 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社会道德和义务的承担。政府既然以奖励制度的方式表明了整治食品安全的决心,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 面对丑恶, 理应勇敢地站出来, 主动积极地配合食品监管, 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的行列, 告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给危害我们健康的良知缺失者以有力的还击, 为我们共同的健康安全贡献力量。

上一篇:并联式混合动力下一篇:舞蹈对幼儿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