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培养

2024-06-29

入党培养(精选十篇)

入党培养 篇1

1 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

自2008年开始, “90后”作为“以自我为中心、娇气”和“堪当重任、有责任感”的矛盾统一体, 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主力军。2013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但“90后”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生活的时代背景、接受的思想引导与以往大学生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别, 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认同、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空前激烈[1], 因此如何引导“90后”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业等各方面追求卓越, 积极加入党组织, 壮大党员队伍、扩大党的影响力, 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2013年1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 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在这种要求下, 大学生党员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但对大学生党员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大学新生“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也处于对精神资源摄取的最强烈时期”[2]。因此, 高校应当把握好大学新生刚进校这一有利时机, 做到“早启蒙、早教育、早培养”, 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激发新生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愿望。

2 开展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意义

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早期培养教育, 是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要求[3]。新生刚进大学, “三观”还不成熟, 容易被不良文化和思想所影响, 如“西方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人生价值观, 从而导致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扭曲、缺乏艰苦奋斗精神、集体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4]。大力开展新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 有助于让新生对党的基本知识、历史和基本路线进行及时、全面、深刻地了解, 提高其政治素质、端正其入党动机、坚定其理想信念, 升华其道德境界, 从而树立正确的入党价值观。

3 开展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方式途径

3.1 普及党的基本知识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等, 以党史, 《党章》, “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论述, 《青年学生入党必读》, 申请入党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体现党团衔接的有关内容及现阶段党和国家的重大时事、方针、政策等为主要内容, 对新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普及。通过普及, 使新生自进入大学开始, 就能对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增强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帮助他们树立党的领导观念, 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引导其向党组织积极靠拢, 坚定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促进新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提高和打下党员发展工作的良好基础。

3.2 发掘优秀的积极分子

高校党组织应当从大学新生入学伊始, 通过查阅档案、问卷调查、座谈、开展班级活动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摸底, 从他们中发现思想、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学生, 让其脱颖而出。具体到操作层面上, 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同学们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表现来进行判定, 看其是否具有不断进步的进取意识, 更多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否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 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能否坚定信仰, 与不良现象做坚决的斗争。比如, 在军训期间, 可以举办有关党的知识的专题讲座, 也可以让党员老师、党员学生与新生进行座谈和交流, 或者在训练休息期间, 与新生谈论理想、信念、责任和使命, 充分发掘各种方式途径对新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使其认识到党组织及自身所肩负责任和使命。还比如, 在文化知识方面, 组织一些知识竞赛、科技竞赛、绘画大赛、才艺大赛等能锻炼个人才能的活动。发掘那些在个人修养以及文化素养方面能成为身边同学中的带头人, 肯定其积极表现, 为进一步的展开工作奠定基础。

3.3 开展入学阶段党课教育

入学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起点, 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有许多党员, 在组织上入了党, 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 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 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 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 什么是共产主义, 什么是党[5]。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应当抓住入学教育这一良好时机, 上好第一堂党课, 及时占领大学新生的思想阵地, 加深同学们对党的认识, 触发其政治激情, 引导其向党组织积极靠拢。教育他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陶冶高尚情操、胸怀远大理想, 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 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为国奉献, 为民服务。

3.4 建立党章学习小组

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 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 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6]。通过学习党章, 可以加深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的了解;加深对党的政治生活、组织生活等重大原则问题的了解;加深对党员权利与义务的了解;加深对党性修养标准的了解。因此要及时组织要求进步的同学成立党章学习小组, 组织和引导他们进行党章学习, 以此提高其政治素养和觉悟, 强化其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确保其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不断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 使其自觉地以党章中的具体内容作为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3.5 加强积极分子的实践锻炼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实践。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应当在充分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 主动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去要求并改造自我, 让自己逐步养成共产主义先锋战士的优良品质。一方面,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要主动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通过实践活动, 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如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 以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 加深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同时也加深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另一方面,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还应当承担一些具体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在具体的社会工作和社会事务中锻炼自我, 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因此, 高校应当把握好大学新生刚进校这一有利时机, 做到“早启蒙、早教育、早培养”, 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激发新生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愿望。

综上所述, 我们要认识到在大学新生刚进校这一思想特殊时期,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重大意义。高校各级党组织应充分重视并加强新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将其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精心设计、统筹安排、注重实效、抓实抓好, 让更多的优秀学生为党组织所吸引并吸收。

摘要:当前, “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 在多元文化和思潮的影响下, 同学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如何抓住大学新生刚入学这一有利时机, 对同学们进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并吸引优秀的学生向党组织靠拢, 显得尤为重要。文中从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现状、意义、方式途径进行论述。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参考文献

[1]雷双双.“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莫坷, 赵君, 叶昊.大学新生入党启发教育机制研究[J].高教论坛, 2008 (4) :11-12, 22.

[3]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 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Z].2005.

[4]李明明.谈独立学院新生入党启蒙教育[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 (12) :386-387.

[5]毛泽东选集[M].2版.人民出版社, 1991, 7, 3:875.

入党培养意见 篇2

X--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注重理论学习,自觉改造人身观、价值观,入党动机端正,工作认真负责,能在工作中发挥好骨干作用,生活中也能严格要求自己,乐于助人,在群众中影响较好。 建议:戒骄戒躁,真正用实际行动加入党组织。 党支部对发展对象的综合考察意见 XX同--012月12日向公司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5月参加镇党校举办的党课培训班,并顺利结业。 XX同--上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从基层做起,工作认真、刻苦努力,现任公司品质部部长,担起了公司产品质量的担子,且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方面努力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事间相处融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一年来,X--能经常向组织汇报思想,便于党组织了解其思想变化和工作情况,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能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综合其各方面的表现,同意确定其为发展对象。

大学生入党动机培养的主要途径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入党动机 培养途径

一、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分析

在新形势下,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社会生活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这就难免这样或那样地影响人们的入党动机。我们应当看到,目前在大学校园中,广大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的入党动机是正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献身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但在入党动机上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注意和需要加以引导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种,“入党可以为自己今后工作打好基础”。有些人认为,共产党是执政党,如果自己不是党员,将来会在使用、提拔上受影响,不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特别是现在连外企、私营单位接收大学毕业生时,也青睐党员。于是,他们申请入党是为了以后安排一个好工作,获得更多提拔和重用的机会。

第二种,“不写申请书就是不进步”。一些同学看到别人写入党申请,如果自己不写,怕老师、同学说自己不要求进步,于是随大流也写份申请。

第三种,受家庭和亲朋好友的推动才递交申请书。有的同学的父母都是党员,亲朋好友也多是党员,每当他们问及自己是否要求进步时,感到不入党不光彩。

第四种,“入党是为了荣耀和满足”。有些人看到别人入了党,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羡慕不已,于是自己也写份入党申请书,期盼有一天自己能获此荣耀,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这些不端正的入党动机都程度不同地带有功利化的倾向。怀着这种入党动机,即使加入了党组织,也不可能真正成为有党性有奉献精神的先锋战士。

二、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重要性

(一)只有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坚定争取入党的信心

刘少奇同志说:“人的言论行动,都是由人的思想意识来作指导的。而人的思想意识又常常和他的世界观是分不开的。我们共产党员的世界观,只能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一个人在争取入党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有的人,虽有入党心愿,但担心别人讥笑或自认为条件不够,因而缺乏申请的勇气,往往申请书写好了不敢拿出来交给组织;有的人,当党组织对他的考验时间较长时,往往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甚至打退堂鼓;有的人,当周围的人比自己先入党时,盲目攀比,急躁沮丧,打心眼里不服气;有的人,当个人利益同党和人民的利益相矛盾时,不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的甚至当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时,大吵大闹,丧失理智。究其原因,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所致。

(二)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得起各种考验

在革命战争年代,争取入党者经受的考验是非常严酷的,是生与死的考验。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有些投机分子混入党的队伍中来,残酷的环境也起着大浪淘沙的作用,一些不坚定分子很容易被淘汰。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平环境中,生与死的考验仍然存在,但经常遇到的则是成绩与困难、胜利与挫折的考验。如果不能以正确的入党动机来清醒地面对改革开发的考验,就很可能在政治上迷失方向,在经济上损公肥私,在思想上腐化堕落。

(三)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采取正确的入党行动

不同的入党动機会产生不同的入党手段和途径。比如,有些同志的入党动机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那么他在行动上就会努力学习革命理论,自觉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善于团结人帮助人,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活动等。有的是为捞取政治资本而要求入党的,这些不正确的入党动机必然导致他们“拉关系,走后门”,或者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在荣誉、利益面前“争、拿、要”,在困难、牺牲面前“躲、跑、远”等。

由此可见,端正入党动机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起点,是入党的首要问题。所有要求入党的同志,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修养,逐步端正入党动机。

三、大学生入党动机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

我校注重抓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引导大学生通过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充分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了解为什么人类社会发展一定要走向共产主义,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为什么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为什么要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等一系列根本道理,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解决理想、宗旨等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搞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我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突出党性教育特点,密切联系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章,与改造世界观结合起来,把端正入党动机,加强党性锻炼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培训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如我校2009年下半年开始增加“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不能信仰宗教”的内容。

培训过程中,注重形式上创新,增强培训效果。做到系统讲授与专题研讨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校内学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尽量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培训教育,使培训教育活动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较强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课前收集学生对党课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分类整理后提供给讲课老师,提高授课的针对性。这样有利于增强培训效果,端正积极分子入党动机。

(三)进行党的历史知识教育和国情教育

我们党走过了90年的奋斗历程,在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为世界所瞩目。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是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性教育的好教材。特别是在西方敌对势力加紧推行和平演变策略的形势下,对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党史和国情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对党的坚强信念,端正入党动机,是十分必要的。如:2008年下半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信息工程学院分校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专题讲座,还在学员中做了问卷调查。政法学院和动画学院分校组织学员参加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和北京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

(四)树立典型,加强示范引导

对入党积极分子经常进行典型教育,尤其是正面的典型事例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先进的典型具有示范导向作用。我校经常请一些英模、先进人物作报告,请本单位教职工、学生中的优秀党员现身说法谈体会讲经验,使积极分子听到先进事迹,看到先进行动,心中得到启迪和激励,自觉地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学有榜样,行有目标。当然也可以通过一些反面的典型进行警示教育,使他们从中吸取教训,从而端正入党动机,明确前进方向。

(五)通过实践来培养、考察、检验

入党培养 篇4

1 目前高校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存在的问题

1.1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一些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不够纯正, 多数同学在言语上表示自己愿意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 但思想上或行动上容易出现偏差。部分同学对思想上入党的要求重视不够, 有些同学认为思想上入党固然重要, 但在当今商业化的社会, 在实际工作中不好把握, 他们大多认为只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言语上没有什么错误, 就可以笼统地概括为入党动机端正。

1.2 党组织培养方式上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内容没有结合当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国际国内时事政治或有关国计民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目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主要包括一些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路线的教育,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 以及怎样争取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教育等内容。

其次, 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习惯做法是作报告、放录像、组织讨论和交流、写心得体会。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参观学习, 请进来一些优秀党员等作报告, 坚持“走出去, 请进来”的原则。

2 正确认识培养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意义

2.1 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党员的质量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是党员力量的重要来源。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党组织发展工作的基础, 只有在重视和着力培养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基础上, 才能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 同时也能保证党组织发展工作的质量。

2.2 通过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能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觉悟

入党积极分子的先进性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境界, 它更是在实践中的积极参与以及奉献行为。他们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学习方面, 起着带头、示范作用;在日常活动、党日活动、社会活动中, 起着表率、凝聚作用;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上, 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入党积极分子的言行和形象在广大学生中有很强的号召作用, 目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成长, 其他学生也能耳濡目染地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

3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几点思考

3.1 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安排思想教育内容

根据培养对象的具体实际, 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比如:入党积极分子可按小组学习, 在培养小组学习会上, 可给大家作主题讲座, 明确学习相关内容的重要意义, 结合国内情况和国际形势详细阐述其核心思想, 结合实际情况向同学提出要求, 在学习的同时深刻领会其精髓并运用于学习生活中, 培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要求他们在专业知识上下工夫, 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 在坚定的政治信念下, 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进, 不断与时俱进地完善自身。

3.2 老师与学生, 理论与实践, 历史与现实的多层面的互动性

可以邀请部分老干部、老党员与学生通过一对一交流、座谈, 通过共同学习有关理论文章等形式, 引导学生畅谈理想、信念, 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 加深对党的认识, 逐步使学生们端正入党动机, 并通过谈心、写心得体会、思想汇报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受到很好的启迪和教育。如, 在报刊上剪取一些有关党的优良传统, 党员的模范事迹和党的理论文章, 供同学们学习, 并让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 写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3.3 现身说法的情感启迪使思政教育潜移默化

老党员、老教师可以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入党历程, 用亲切而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同学们讲诉自己对党的深情和作为一名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所得到的收获和启示。老党员们能够用行动、言语、思想关心和影响下一代学生, 帮助并引导学生克服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 从而一步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使学生更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

3.4 个别提高与全面转化相结合

老党员们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多次接触交流后, 能指出个别学生思想上、认识上有时存在的意志薄弱, 观察片面, 言传误解及粗心、灰心、虚荣心等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真诚地指导他们把学习压力转化为动力;把理论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把人生价值观转化为理想追求和就业观。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高尚的精神风貌, 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和先进典型, 为学校校风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了典范, 也是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具体体现。

4 结论

在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 离退休老同志、老党员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这支队伍中, 有老教授、老党员、老干部;有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专家;他们有的亲自经历过战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锻炼, 有丰富的斗争经验, 立场鲜明, 信念坚定, 是政治上坚定的一代。这支庞大的队伍, 对青年的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实践证明, 与学校“关工委”联合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是一条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子, 不仅充分发挥了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并具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干部、老党员的作用, 向学生展示了老党员的人格魅力和品格, 而且使他们在关心下一代方面施展自己的才能找到新途径,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洁.新时期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17) .

[2]胡孝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青年科学, 2009 (4) .

[3]田华.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 .

入党培养与考察 篇5

谢同志自进入入党培养考察期以来,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尤其是经过省直工委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以后,进步显著,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该同志立场坚定,工作努力,生活俭朴,关心同志,多次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按照《党章》的要求,已具备入党条件。

谢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入党动机明确,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思想日臻成熟。能够坦诚接受党组织的培养和考察,严格要求自己,顾全大局,工作认真,不计得失,乐于助人,群众基础良好,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加强学习,改进不足,不断进步,争取早日成为党组织的一员。

入党培养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式;问题;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166-02

认真做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是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只有不断探索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新机制,提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党组建设的发展目标,才能真正实现高校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

一、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重要意义

1.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是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大学生党员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教育培养直接影响着发展党员的质量,影响着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在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逐年壮大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出现入党动机不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工作作风不够踏实,奉献服务观念不够自觉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意义重大。

2.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是有利于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入党动机属于思想范畴,思想上入党才是真正的入党。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思想不断提升的过程。高校要通过培养教育,使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不断端正入党动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3.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今,在我国不同工作战线的青年骨干力量中,有一大批是在高校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力拼搏、辛勤地劳作。因此,认真做好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与组织发展工作,把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当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1.教育模式死板单一,过分强调理论的灌输。 当前,各高校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以理论教育为主,教育模式过于单一。而对于“90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而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很有限,社会经验不足,如果仅仅灌输理论,学习的效果可能会不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到的党的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理论,选择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强化对理论的理解。

2.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尚未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的,如今他们的思想面临着社会大环境与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冲击,对他们的入党动机产生巨大影响。常见的“信仰服务型”、“个人价值型”、“虚荣功利型”、“盲目从众型”普遍存在于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这与西方价值观念的引入、家庭观念的影响、就业压力增大等因素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3.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考核缺乏科学性。由于高校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多以学生党校为主,党课教师授课水平差异较大,讲授内容枯燥死板。课时少,课上与老师互动也少,使得培训内容变得枯燥乏味且没有系统性,很难让积极分子扎扎实实的落实到党的培训或主动的去汲取党的知识。党课培训考试形式过于老套,缺乏科学性。应尽可能的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去考核一名的积极分子对党的学习成果,加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考核会更具有科学性和加大对学员的审核力度。

三、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式的创新

针对分析的问题,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中,我院探索出一条符合我院实际的“六个坚持”方针,即坚持集中培养与分层次培养相结合,坚持理论指导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坚持系统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坚持共同培养与个别培养相结合,坚持单向灌输与双向交流相结合,坚持培养教育与组织考察相结合,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1.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变理论说教为体验教育。在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过程中,院党委明确提出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让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变理论说教为生动现实的感染教育。每期培训充分利用广大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热情,围绕某一教育主题,开展好志愿服务和社会调查活动。如我院建环系党校第二十六期培训班学员组成12支小分队,其中积极分子8支小分队,预备党员4支小分队,利用一周时间,紧密围绕“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并结合我院“基础文明检查月活动”展开实践,各小组自拟题目,通过问卷调查,参观践学,采访座谈,倡议宣传等多种方式圆满完成此次任务。并在答辩会上向老师和学生们汇报取得的成果。此外各系党校还陆续组织开展了宣传校园文明、摆放校园内的自行车、清理课桌上的字迹、关怀慰问老党员、清理学校沿海卫生等活动。通过这些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使入党积极分子得到更多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机会。学院还定期组织实践总结交流会,讨论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思想感悟,升华实践教育成果。

2.以红色社团为载体,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教育。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依据共同的兴趣自发组成的志愿性团体。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其中,不乏有以学习研究政治理论为宗旨的“红色”社团。学院党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优势,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扶持引导,把“红色”社团组织作为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有力延伸和抓手。对社团的建设及时予以指导,保证其健康有序发展。鼓励支持“红色”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引导其发挥在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并尽可能地在活动经费、场所等问题上给予适当倾斜。鼓励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目的。

3.以学生讲台为载体,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我院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力,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开展“大讲堂”活动,让学生登上讲台,自主发挥,以自身为例,进行课堂教学或针对老师设定的主题跟大家分享思想,目的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这个活动也帮助老师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什么样的形式、话题更能对学生的胃口,有助于优化今后的教学。“大讲堂”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同学们都表示通过“大讲堂”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处理问题能力,更重要的是使自己更加清楚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杜绝生活中不好的习惯和不文明的现象。

“发展是党的第一要务”,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要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牢牢把握广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勇于创新培养工作的方法措施,使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系统化、合理化。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的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栋.关立新.李湛.做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6,(4).

入党培养 篇7

一新时期大学新生信仰心理的基本特点

大学新生总体上是一个积极的群体, 热爱党、热爱祖国和人民, 但是有部分新生的信仰意志相对薄弱。当代大学新生大多数对党怀有浓厚的感情, 能客观地评价党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正确认识到党在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愿意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然而, 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时, 比如少数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表里如一, 踏踏实实, 得到的经济收益却比别人少, 社会地位也比别人低, 反之, 有些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人前一套, 人后一套, 这种言行举止亵渎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玷污了集体主义价值观, 但得到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让大学新生丧失了对党和共产主义的信心。

网络时代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信仰危机。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一个全方侠的网络时代, 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 在硬件上网络化, 在软件上信息化。可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它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一方面, 网络为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交流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便利条件, 感觉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 网络的即时性和便捷性“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准呈狭隘和浅薄的趋势, 削弱了人们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最近的一项关于后现代语境下大学校园亚文化的调查发现, 90%的大学生在信仰方面表现出了令人担忧的“超然物外”的游离状态, 由此表明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确实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信仰危机, 即在信仰心态游离于信与不信之间, 信仰对象多元中显得有些混乱, 信仰的性质方面有逃避现实模糊科学、躲避崇高、消解中心的趋向, 信仰行为脱离理性、缺乏自觉显得有点异化。[1]

多数新生对信仰仍处于朦胧状态, 易受外界影响。现在的大学新生基本上都是90后, 由于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影响, 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 这些90后的孩子认为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重物质多于精神”的社会。虽然共产党内部确实会有一些腐败现象产生, 社会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使得这些学生在信仰上出现矛盾和困惑。其中一些大学新生就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心理, 以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好, 觉得马克思主义已经落后, 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即使有一定作用也是不如资本主义的。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 大学生思想越来越实际, 他们看到入党有利于就业, 对马克思主义不是真学、真信、真懂, 仅仅作为就业的砝码。

政治热情下降, 部分大学新生入党积极性不高。近年来, 虽然大学新生中的党员数量呈上升趋势, 但总体而言, 高中时期入党的学生数量有限, 大一的党建工作直接关系新生对党的直观认识和对待组织生活的态度。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30年后, “阶级斗争”、“政治运动”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关注圈。由于政治民主体制以渐进的方式日趋成熟, 相对于建国初期, 人民的政治热情相对下降。没有背过毛主席语录、较少参与党建教育的大学新生, 普遍对党的发展历史缺乏深刻的、全面的了解, 面对多彩的大学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丰富的社团工作, 入党需求被放在了次之位置。

大学新生的迷信现象并不严重。少部分同学拥有自己的幸运物品, 如平安符、幸运数字等, 但只是觉得好奇好玩;有的同学拜过神, 但其实并不相信;对于星座、运程方面的资料也是看完就算了。随着科学的发展, 大学新生对于人类在自然和社会未被认识的规律作用面前无能为力的情况下, 所虚拟出来的超自然力量的主观认识也慢慢增多, 我们不能因此放松警惕。以往有一些大学生曾经沉迷于法轮功, 不仅荒废了学业, 严重者丧失性命。有些大学新生对非科学的超自然书籍十分青睐, 以此来躲避现实社会,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当代大学生仍然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些现象主要源于他们对唯物主义的怀疑, 对马克思主义有所动摇导致的。[2]

二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开展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育人目标。加强大学新生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共产党的先进性的了解和认识, 进一步调动大学生的入党积极性, 促进大学生自觉加强政治理论修养, 提高思想觉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3]

开展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在党的十六大中,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要想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 就需要一群高政治素养, 管理经验丰富且高技术水平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当代的大学生是未来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人才,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未来, 决定着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所以, 我国共产党要想达到这个目标, 就需要全面加强对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 提升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特别是要加强大学新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坚定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开展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有利于大学生及时了解党的奋斗目标和路线、方针政策, 明确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努力方向, 从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开展。

开展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规律。党要永远保持青春活力, 就必须不断吐故纳新。吸收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入党, 就是为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抓好大学生入党工作, 不仅要讲究数量, 更关键的要讲究质量。现在的大学新生年龄普遍较小, 社会阅历也浅, 多是从校门到校门。他们缺乏对新旧社会、改革开放前后的直接体验, 加之社会上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影响, 确有一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淡薄, 对党的历史、纲领的认识也并不十分深刻。大学生在组织上入了党, 在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的现象依然存在,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是要搞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开展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这个伟大组织中的一员, 是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最高政治追求, 也是他们人生的政治归宿。目前高校中申请入党的大学新生比例在逐年提高, 学生党员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大学生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也处于对精神资源摄取的最强烈时期, 这一时期是教育培养人的最佳时期。这就为我们开展教育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列宁曾明确指出, 共产主义思想必须灌输。对学生中的这种政治热情, 我们要因势利导, 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不能指望学生的共产主义觉悟自发提高。这既是从组织发展和党的建设考虑, 也是从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考虑, 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内容必须依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党章的基本要求来设计。

科学发展观理论教育。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坚持统筹兼顾, 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验的总结。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党的历史和基本国情教育。我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历史, 是一部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进行不懈战斗的历史, 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而不懈努力的历史。通过党的历史和基本国情的教育, 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增强大学生对党的热爱。国情教育的重点是使大学生知道我国将要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国家底子薄, 生产力不发达, 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0693的差距, 进而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4]

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从我国基本国情来看,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即: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并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来看, 主要目的是要让大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 加强坚持基本路线的决心。所以, 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需要包含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的教育, 形势政策教育的重点是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 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形势的方法, 分清主流和支流。目前, 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 各种矛盾、问题很多, 部分学生产生困惑和迷惘, 也影响了他们正确的政治观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 将形势政策教育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党的理论教育。党的基本理论是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重要内容。对新入校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培训, 其主要内容包括熟识党的性质、纲领, 了解其奋斗目标、宗旨, 知道入党条件和熟记党员的基本义务和基本权利, 了解入党章程和党的先进性, 明确加入共产党的信心和决心, 并且初步掌握入党的程序和基本材料的撰写方法, 明确入党的途径和努力方向。

四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的渠道和方式

以党校培训为抓手, 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理论教育。一是在大学新生刚刚入校时, 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的启发式教育。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其政治地位和新生大学生的入党要求, 主要包含“三讲清”, 即:讲清党性、历史地位, 讲清入党意义, 讲清入党条件。要养成热爱党的思想, 积极入党的党风和学习党章的热情氛围。二是以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为契机, 加强党的基本理论的教育培训。

以党员联系为抓手, 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榜样教育。选拔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参与新生的接待和日常交流、进行自我约束, 承担着新生班主任助理。一方面来说, 填补了学校管理层人员数量不足, 另一方面, 也增加了学生党员与新生的日常交流, 通过这种交流让新生找到与党员之间的距离和不足, 增强党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让大学新生更好地接触学生党员, 减少入党的神秘感, 入党是为了使自身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与新生面对面的交流, 把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与素质展示给新生, 让新生感到学有榜样, 增强入党的紧迫感。

以社会实践为抓手, 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体验教育。大学新生对党的性质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 一般只是单方面的对其理论进行学习, 没有从实践的角度来对党的先进性进行深入的体验。这需要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摸索, 逐渐进步。为了补充积极分子在实践上的缺失, 就需要利用各种校外资源, 搭建一个校外实践平台。首先要不限时间地组织学生去感受我国进行改革开放而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了解我国的国情, 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 引导入党积极分子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努力工作, 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以党组织生活为平台,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陶冶教育。党内生活的实践证明,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党员的重要组织措施。与此同时, 这也是对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必经之路。吸纳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的生活, 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勇往直前, 追求上进, 明确入党的动机, 坚定入党的信心。要让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到党的组织生活中来, 可以通过党的专题研讨会、专题座谈会以及生活的考察活动, 来陶冶新生的情操, 激发新生们自觉加入中国共产党。

通过团内活动的方式,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引导教育。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帮手, 也是她的后备力量。组织好团内的思想教育工作, 组织新生了解党的基本常识, 是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必经之路。要加强对新生团支部组织事务的引导, 依托团支部组织生活, 引导新生团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 增强大学新生对党的了解。

以社团活动为平台,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自我教育。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思想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环节矛盾运动的结果。要使学生真正吸收消化教育内容, 仅靠外在的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经过内化并外化成行动才算完成一个基本循环。因而在对大学生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时, 还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条件和空间。大学生政治性社团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要积极组织大学新生积极参与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研究会以及党章学习小组等政治性社团组织, 使广大同学在参加社团活动中接受教育, 强化入党的意识。

总之,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阶段是党员教育的初始阶段, 也是我们激发新生政治热情, 积极要求进步, 向党组织靠拢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敢于创新, 勇于实践, 积极探索, 抓好落实, 不断改进和推行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新机制, 以提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质量, 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林丽.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现实表现[J].科教文汇, 2007 (8) :89.

[2]黄雪美, 马展成, 等.大学新生信仰心理调查与分析[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7 (20) :83-84.

[3]莫坷, 赵君, 等.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机制研究[J].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版) , 2008 (4) .

入党培养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 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 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 把优秀的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作为党的后备力量, 入党积极分子是发展党员必经的十分重要的阶段。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是做好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保证党员质量的基础和前提。然而, 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三年学制的高职教育, 带来这样的情况:一个优秀的学生要追求入党, 如果他一入学就递交申请书, 经过半年或者一年的考察, 被“推优”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然后经过一年的考察, 最快入党也要在大二的下学期, 转正要到大三的下学期。而事实上, 许多学生实际上基本都是在大三期间入党。同时, 学生有近一年的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 使得入党联系人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联络少了, 很难对学生做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学生党员在校外实习阶段的教育管理往往也成为“真空”。因此,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和情况, 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基础而又开创性的培养教育模式。

一、重视新生入党前启蒙教育, 加强共青团内部协调工作

大一新生在入校前, 虽然大多接受了共青团的教育, 但在一定程度上未深入了解与认识党。对此, 需抓住新生入学的良好时机, 适当开展新生入党前的教育引导, 从而保证“早引导、早培养、早教育”。可以在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教育阶段, 合理安排新生入党教育培养课题讲座, 并针对“为什么要入党”、“如何端正入党动机”、“如何写入党申请书”等基础性问题予以详细解答, 进而积极引导、教育新生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入党积极分子一般为经过团组织“推优”的入党申请人。积极做好“推优”这项工作, 是党对共青团提出的要求, 也有利于在青年团员中树立先进典型, 激发团员的上进心。同时要牢牢抓住团校这块阵地, 积极引导学生向党组织靠拢。

二、发挥党校培训作用, 强化理论学习

党校工作是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关键环节。虽说党校培训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比如几十上百个入党积极分子利用几天一起集中上大课的形式, 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党的基本知识, 也不利于学生交流与提高;而培训中课程设置、教师的作用、培训后的衔接等问题, 则更是需要重点考虑却往往被忽略之处。但是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工作, 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党校阵地作用。尤其是面对起点低、素质差、来源复杂的高职学生, 更需要通过理论基础性知识学习、讨论以及实践, 使得他们更为全面清晰和理性地认识党组织, 端正入党动机, 树立共产主义信念。

要结合学生党建工作实际,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 主要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学习重点, 系统、全面地开展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纲领的深入学习和讨论。在教育培训形式上, 采取课堂讲座和一般学习相结合、看专题片与教材学习相结合、学习党章与入党培训材料相结合、自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学习与考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先进性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促使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入党。

三、开发网络平台, 创建“红色网站”

互联网带来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深刻变革。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 高等教育对人才的教育培养也发生了深刻变革。针对网络对大学生影响越来越大的实际, 在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中, 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红色网站”, 积极实施“网络互动教育”。一是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 积极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关注时事、主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同时, 通过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引导, 带动其身边的同学努力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二是要突出网络交流的互动与服务功能, 可开设在线交流平台, 通过优质服务渗透教育, 对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协调处理, 从而使先进性得到具体体现, 使学生在党组织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感受到党的关怀, 进而增进对党的感情。

四、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在实践中深入培养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 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中央16号文件强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党组织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入党积极分子深入社会、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 对党情、国情、民情深入了解, 把社会实践作为培养教育的重要环节, 加深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增强他们的实践观念, 巩固党课学习内容, 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比如规定入党积极分子在考察期间至少参加1次公益劳动、志愿服务;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宿舍负责制度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等。也可以有意识地把入党积极分子调整到学生干部岗位上, 或者协助团学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开展各项工作, 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 围绕学校中心积极开展工作, 并接受同学们的监督和组织的考验, 培养他们关心集体、服务他人的精神, 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 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五、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 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

受务实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 少数高职大学生在入党问题上往往表现出两面性, 一是远离政治, 对政治的冷漠和漠不关心;二是为了追求可能带来就业发展优势的一张党票, 申请入党。这些同学由于入党动机不纯, 其行为常常表现不坚定性和反复性。对此, 群众座谈会和民主生活会可以成为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式。通过座谈会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 在发展符合条件的优秀大学生党员的同时, 帮助那些存在缺点的学生明确差距和不足, 明确努力方向, 从而在进一步保护他们政治热情和政治追求的同时, 提高其他学生的政治积极性。同时, 可以和每学期末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与学生党员一起过民主生活, 对照“是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不断纠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学习、工作上发挥表率作用;是否能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是否密切联系群众, 团结带领周围同学共同进步”的要求, 彼此间开展适当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 进而使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明确自身优缺点, 清晰确定未来的奋斗目标。

六、结语

入党培养 篇9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 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重要担当者和实现者,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学生党员的重要后备力量, 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和质量决定着学生党员的修养和水平,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是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经阶段。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已有较为完善的制度和系统的培训体系, 但往往忽略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 应该“把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上”[1]。对于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 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和改进。1.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和体系。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主要依靠入党申请书和书面表述的思想政治觉悟, 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界定和准入标准缺乏严格的要求和条件;2.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一般是通过集体党课或者讲座, 内容仅仅停留在浅显或抽象的理论层面, 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缺乏实质性作用;3.培训主题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水平和确定时间不同, 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入党积极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培训主题要紧跟时代脉搏并针对学生不同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入党积极分子确定的不同时间和接受理论水平高低, 合理地推进培养和教育进程。4.培训缺乏相应的物质保障。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相比, 数量更多、规模更大, 但相应的活动园地和资金支持却相当缺乏, 所以有关组织部门应拨付专门的积极分子活动经费, 确保活动在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方面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面对上述现状, 探索创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显得尤为迫切。这对于大学生真正树立正确科学的入党动机, 切实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水平, 增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实效,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研究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应放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进行构建。

1.组织建设合理化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一定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领导体系要形成二级学院党委为核心, 各党支部、各团支部为载体, 各辅导员老师为辅助的模式。尤其要重视学生支部的设置和划分。在研究生班级和高年级本科班级里, 可以尝试支部建在班上的设置方式, 实践证明, 这种划分方式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党员自主管理的能力, 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支部的一体性。但是更多的本科班级、专业并不是完全均衡和一致的, 为了保证党支部工作的连续性, 要打破固有的专业一致、年级一致的惯性思维, 将大一到大四, 或不同专业编入同一支部, 这样可以加强支部成员之间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在多校区办学背景下, 低年级党员锐减甚至无党员的情况下, 避免了支部断层现象的发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主体工作应放到二级学院分党校进行, 分党校要在校党委和党校的领导下认真开展各项工作;要总体掌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比例;要集中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并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应按时召开党建工作会议, 布置安排本院党员发展和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事宜。形成党委和分党校牵头, 学生党支部认真组织, 团支部积极配合, 辅导员老师密切关注的工作模式等。

2.准入标准严格化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有严格的标准和准入制度。入党积极分子不仅应该学习成绩优秀, 还应为大学生中综合素质和群众基础较高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应该是出于理想、信念而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愿望, 而并非出于家庭催促或仅限于就业等因素。以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为例, 为保证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和水平, 严格限定了四年内的确定比例。在校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后, 除了必须在思想认识、政治素质、工作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有良好的表现之外, 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都应该达到所在班级的前60%, 这样不仅可以促成良性竞争、稳步发展的学习氛围, 还可以为发展对象的确定奠定良好的基础。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还要遵循正常的程序和规定, 党支部推荐和团支部推优是必要过程。党支部的推荐可以综合整体地评定一个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 所在班级的团支部推优则可以从基层更清晰地了解一个学生的日常表现, 二者相辅相成, 不可或缺。经过层层考察后的入党积极分子势必具备了相当的优势。

3.培养教育科学化

(1) 坚持持续考察。党支部的工作重心往往放在入党积极分子被确定前, 而忽略对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以后的连续性、一贯制的考察。从入党积极分子到发展对象确立一般周期较长, 所以这个过程里的考察十分必要。培养考察人一般应配备一名教工老师和一名高年级学生党员骨干, 这样有利于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深刻且长期的考察, 避免因高年级学生党员毕业而出现的考察间断问题;培养考察还应严格按照时间段分析评价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学习成绩、生活态度等并给予相应的结论和记录;培养过程中还要定期由二级党校及支部组织进行党课培训和考核, 不能一次培训“定终身”。有很多高校仅仅局限于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之后的一次大型培训和考试, 之后就忽略了对其中期、长期的培养。支部不仅听取培养考察人的意见和看法, 还应该充分听取积极分子所在班级团支部及所在党支部的建议,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座谈会、主题班会和团会等充分征求多方面的意见。

(2) 重视动态管理。严把发展党员源头质量关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体质量。入党积极分子是大学生党员的源泉和后备军, 为了达到高素质、中规模、整结构的效果, 必须优中选优, 控制总量, 保持质量, 优化结构, 并非递交入党申请书者都可以被认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例, 一般入党积极分子总量都控制在递交入党申请书人数的一半以内, 这种限制就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人际关系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还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思想等起到无形的约束作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并不能高枕无忧, 而是始终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中。一般入党积极分子在确定之后的培养考察期内不能有违纪现象、不及格现象。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动态管理机制[2], 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例, 每学期都会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系统的评估和考核, 不仅党支部要出具翔实的培养考察记录, 而且积极分子所在的团支部要评估其学习成绩、现实表现、社会实践等。对于培养考察期内出现不及格、违纪、违规等不诚信行为者, 则实行一票否决制将之调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对于表现一般没能完全达到入党积极分子要求者, 则会由支部委员与其谈心帮助其分析原因, 视其后续表现再决定是否将其保留至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对于被调出的入党积极分子, 只要在一段时期内经过个人努力重新具备了入党积极分子条件, 经过支部审查和团支部推优仍然可以进入入党积极分子之列。

4.丰富培训内容

“必须清醒地看到, 有的高校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的针对性不强, 效果不明显”[3]。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不应拘泥于政治理论讲述, 而应该以人为本, 紧密结合青年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 选取他们感兴趣的国内外时政热点及要闻, 或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事迹展开座谈或讨论。

理论教育永不过时。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培训首先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为基础, 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个代表”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学习, 紧扣时政热点精心设计每次党课的主要内容, 分党校应统一教材, 配备专门的党课教师, 重点教会学生使用哲学辩证的观点看待和解决现实的问题。

活泼生动的经验交流会和模范党员事迹报告会也是重要的培训内容之一。这些身边人的真实经历相比严谨的理论知识更能引起青年学子的兴趣, 也能更形象直观地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正确认识, 从而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主题教育活动应当大力推广。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仅有理论灌输还不够, 最根本的是在活动中体现出成效。作为青年团员的入党积极分子往往对主题团日和主题教育活动比较亲近, 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例:“亮出党员名片”和“七一宣誓”活动能使入党积极分子看到党员的先进性, “我的大学梦”能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我和我的财大”激发了学生的爱校爱国之情;“经济学术文化节”和“考研经验交流会”激励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潜能。

5.创新培训形式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也应该改进传统的课程教育, 采取多样化、丰富化、新颖化的培训形式。应该“探索实行党校培训与履职尽责、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谈心谈话等相结合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4]。

广泛应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必要手段。学校的实验室、多媒体和ppt课件形象生动、易于接受, 都是党课教学的良好助手;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学校重要文体活动、宿舍、校报、宣传板等是常见的学习载体, 可以深入推进入党积极分子的爱国爱校教育;还应根据在校学生的课程和分校区分布情况, 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微信、QQ等, 将微课、远程培训等用于网上党课和分校区党课教育, 创新党课形式, 提高党课成效。

社团活动、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也是重要的培训形式之一。为了加深入党积极分子对于党的理论政策的理解, 应当让他们投身于广阔的社会实践和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实践出真知, 实践见成效, 在现实中理解理论的正确, 感受党的政策的落实, 体会中国的国情和民情。低年级入党积极分子可以组织参加国防教育、红歌比赛、红色主题演讲比赛、进社区服务等, 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国家主人使命感, 端正入党动机和态度, 合理疏导政治激情。高年级的入党积极分子可以参与“实践归来话感受”———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新青年”大学生戏剧节、“五四精神”座谈会、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术沙龙、优秀校友报告会、考研经验交流会、列席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 以此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的自我修养, 帮助他们认清社会形势, 感受党的政策在社会中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6.夯实物质保障

要想使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有显著的成绩和效果, 必须有坚实的物质保障。应当向入党积极分子开放党员活动园地, 为其提供活动场所, 使之能够凝聚人心, 交流思想, 互通信息, 实现自我教育和成长。还应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使入党积极分子有机会参与支部活动或社会实践, 使他们提前预热组织生活, 将政治热忱和实践经验相融合。高校专职党建工作干部较少,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一般还是依靠兼任支部书记的辅导员老师, 这使培训工作量较为沉重。应开辟多种途径, 尝试多种渠道增加党课授课教师人数, 以保证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将兼职班主任、大学生成长导师、热心学生工作的教工支部书记纳入党课教师的行列, 定期为创设交流沟通的平台, 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提升党建工作干部的理论水平。

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应当深刻剖析当下培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 遵循大学生成长发展和学生党建工作的规律, 合理构建组织领导体系, 严格准入标准和制度, 科学培养教育, 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 坚实物质保障, 从而不断完善并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养育质量。

摘要: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学生党员的后备力量, 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和质量决定着大学生党员的修养和水平。应改进目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中的不足, 从组织建设、准入标准、培养内容和方式方面探索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2013年2月24日: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4号.

[2]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 2013年7月2日: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22号.

[3]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省高工委[2015]6号.

入党培养 篇10

一、当前大学生在对待入党问题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把入党作为自己进步的方向标。

他们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决心履行党员义务, 业务素质好, 学习成绩良好, 能力强, 作风正派, 团结同学, 在群众中有威信, 在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能起带头作用。经常不定期的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 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 希望党组织能够吸收自己成为组织的一员。

(二) 、把入党作为事业成功的一项必备因素。

很多辅导员在问及所带学生为何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时, 一部分同学的回答是为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他们认为, 自己事业的成功, 除了具备专业知识技能, 还要有一定的政治条件。因此, 他们的入党愿望非常迫切, 但思想上入党的意识却比较淡薄, 缺少为党的利益而献身的觉悟, 入党动机存在一定的功利色彩。

同时,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集中在党课学习阶段, 从党课学习结束到成为预备党员的近一年时间, 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形成空档, 而实际上这段时期正是坚定积极分子理想信念, 培养其能力素质的关键时期。这种教育缺失的现状导致部分同学在被确立为积极分子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形成只要通过党课, 一年后符合条件就可以入党的错误认识。

(三) 、以入党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部分同学认为自己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是党员或提出申请入党, 自己不申请就会被看做另类, 对入党缺乏真正认识, 行动上表现为“随大溜”。更有甚者, 入党的目的极不明确, 主要从自身出发为了满足个人需要而阿谀奉承, 入党动机不纯。

二、主要做法

(一) 培养方式的教育改革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测评, 测评内容为思想政治品德、廉洁守纪、生活作风、团结协调、学习成绩和工作实绩等, 测评标准分上、中、下三种, 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 到会人数不少于党员总数的80%, 投赞成票人数应达到与会人数的2/3以上, 否则不得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在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后, 必须先由党小组进行提名推荐, 支部接到提名后, 及时组织党内外群众进行民主评议, 得赞同票过半数以上者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后进行综合测评。

(二) 、组织培训, 端正动机

统一开展党的知识培训, 邀请学校或学院的领导, 或邀请有关教师或社会上有突出贡献的党员代表上党课、作报告、座谈等, 对学生进行培训教育。在班里, 则可由学生党员或优秀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党章学习小组组长, 按学校和学院的计划组织学习、讨论、写体会, 使入党积极分子了解党的基本知识, 加深对党的认识, 端正入党动机。同时结合网络, 对培训形式加以改进, 除了使用一些音像资料之外, 将一些比较成熟而又受学员欢迎的授课内容制成PPT;在网站上建立党的知识宣传网页, 为学员提供学习园地。培养方式, 除了党校培训外, 还可结合学分制的实际, 采取实践学习、改进培养、影视熏陶、考察体验等办法, 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三) 、加强沟通联系、强化锻炼

为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 除了增强对他们理论知识的培训之外, 还应加强他们平常的锻炼, 提高他们的理论实践能力, 强化培养的效果。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多参与实践, 提高综合素质。以学习为中心, 走全面发展之路, 最终还是要落到实处。入党积极分子在大学期间除了刻苦学习, 还应该自觉地在各项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积极参与, 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全面成才, 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带动广大同学积极向上。实践证明, 这样做既锻炼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能力, 又使党组织在接受学生党员发展对象时具有针对性。重视组织和入党积极分子之间、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之间、积极分子之间的互相沟通与交流, 通过党课讲授与实践体验、党员和积极分子学习交流, 形成良性互动, 带动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入党积极分子应经常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 这是入党积极分子与党组织加强沟通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 也是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定期向党支部递交思想汇报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网络、培养人谈话制度、积极分子的小组交流、学生党员与积极分子结对子等形式, 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沟通联系机制, 以便使党组织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 也有利于入党积极分子增强党的观念, 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指导、教育和帮助, 更多的接受党内生活的锻炼。

(四) 加强管理,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 使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做到位。建立重点积极分子的各项档案, 定期地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工作业绩、群众基础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保证发展党员的严格性。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支部、学生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作用, 从而保证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的公开性和党组织的纯洁性。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动态管理, 学期末对排名靠后的入党积极分子, 提出戒勉, 予以继续培养教育。学年末对考核评价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 列为重点发展对象, 成熟一个, 发展一个;对考核评价不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 给予及时调整。

三、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可以分为:

首先, 坚持早着手, 早教育, 为选拔工作奠定基础。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大学生活既充满新奇和期待也充满未知和迷茫, 需要在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都加以引导。在这一时期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入党教育既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需要, 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将党的基本知识和入党程序讲座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通过讲解, 深化他们对党的理论知识、入党愿望、入党条件的认识和理解, 激发他们对党的热爱、向往之情, 引导他们追求进步。

其次, 要严格选拔标准, 确保积极分子队伍的高素质。做好积极分子的选拔工作有助于培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选拔的积极分子的过程必须严格遵循四项要求:政治坚定、学习勤奋、工作积极、群众基础良好。只有达到上述标准的入党申请人才可能被确定为积极分子。

整个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的中心和根本是培养教育。

积极分子从被确立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有至少一年的培养期。在培养过程中, 可将积极分子划分为一般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两个层次, 针对每个层次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培养、教育。对于一般的积极分子, 应以基础教育为主, 要求他们熟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入党程序;而入党积极分子中的重点培养对象, 重在提高。他们需要参加系统的党校培训, 使其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作风纪律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有一个系统、深入的认识, 并通过考试、小组讨论、思想汇报等方式来检验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可采取多条途径。在做好常规培养工作的同时, 党支部应吸收积极分子参加党内活动, 如入党宣誓仪式, 让入党积极分子感受到入党的庄严与神圣、光荣与责任, 为积极分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入党积极分子都是从追求进步的优秀团员中产生的, 团支部是入党积极分子成长的土壤, 入党积极分子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均离不开团支部这个集体, 团员教育活动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相辅相成, 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团支部应在日常的活动中有意识地给积极分子分任务, 压担子, 从集体活动的参与度、宿舍卫生等小的方面入手, 对积极分子进行针对性培养。

将积极分子放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在实践中接受锻炼, 增长才干, 历来是我们党培养和早就干部的重要方法, 也是干部成长的最主要途径。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社会实践, 如“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暑期市直机关挂职锻炼等, 通过实践进一步了解社会民情, 增加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在锻炼社会工作能力的同时, 增加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锐度。

值得一提的是考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基层党组织应以考察为契机, 总结培养工作中得失, 进而扬长避短,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完善培养体系。

四、加强和该改进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必须坚持五项制度。

积极分子培养工作是一项严肃认真、责任重大的工作, 必须保证其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从组织上和制度上落实。制度上包括:团支部推优制度、档案制度、积极分子谈话制度、公示。团支部是共青团的基层组织, 掌握着积极分子日常表现的一手资料, 实施团支部推优制度有利于从实际出发, 将真正优秀的青年团员选拔出来。

积极分子谈话制度。积极分子在确立之处, 党支部会为其设立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人, 负责在培养期内与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沟通, 同时, 通过谈话制度可以对积极分子的近期表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培养人通过填写谈话记录表和本季度的培养人意见将积极分子的表现反馈给支部, 便于支部对积极分子进行考核、评价。

高校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和优秀人才是学生党员, 是学生中的榜样, 是党的事业的继承者。因此, 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同时吸收一大批青年学生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 这是时代的要求。但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学生党建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党员的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有点不和谐。学生党员的数量每年在增加, 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提高较慢。为此, 我们要严把入口关, 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与培养以及动态管理机制, 保证发展的质量。因此, 我们应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 加强锻炼, 使之成为党组织的强大后备力量。

摘要: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近年来, 很多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比例不断提高,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更多学生的入党愿望, 但同时也给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积极分子培养又是一项长线工作, 周期性长, 工作量大, 因此工作思路的完善, 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问题, 也是对积极分子培养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曾雅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调查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6

[2]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11

上一篇:技能竞赛环节下一篇:健康检查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