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融合

2024-06-01

工学融合(精选九篇)

工学融合 篇1

1 工学和经济学各自发展情况分析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分类标准, 工学包括土建、水利、化工、电气、材料、能源、地矿、海洋工程、生物工程、农业工程、公安技术等学科;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学科。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在2009-2013年, 我国在工学和经济学领域中, 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38.8%和8.31%, 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40.13%和6.44%, 国内共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 工学和经济学的博士导师数分别为8614名和743名;2014年开设工学和经济学学科的大学分别为527所和426所。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看出工学和经济学在我国学科研究中的地位, 这两个学科均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其中经济学科学被视为社会发展过程中, 应该如何合理选择和利用稀缺资源, 并生产出社会所需产品和合理分配产品的学科;工学所辐射的分支范围更广, 目前所培养的人才最多, 尤其是19世纪技术革命以来, 工学科学的分化和综合发展, 推动了该学科的兴旺发展, 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知识源泉。尽管工学和经济学在各自的领域中, 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成绩, 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目前这两门学科尚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 甚至受到各自学科领域中“条条框框”的划分限制, 很多学科之间已经达成的共识, 事实上尚未全面彰显出来。

2 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的建议措施

笔者认为, 单学科的发展, 面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系统, 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全部知识点, 而更多时候需要众多学科的同时“发力”, 方可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 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 笔者提出了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的若干建议措施。

2.1 寻求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

工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分支科学众多, 每种学科都有可能取得饱和状态, 而我们将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 就需要突破学科之间“条条框框”的限制, 寻求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 进行两个学科之间的知识交流, 形成学科协调效应。譬如工学中的农业工程和经济学中的环境经济学, 我们站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就需要研究如何在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 保证农业发展环境的“无污染”, 此时就需要借助环境经济学中的节能环保知识点, 保证农业工程的环保性开展。再如农业属于中国重要的产业经济之一, 其发展需要借助庞大的资金链支撑, 因此有必要将工学中的农业工程与经济学中的金融学互相融合。

2.2 强调学科之间的公共办学理念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 其中鼓励高等学校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 在遵循专业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建立交叉学科专业, 强调工学与经济学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当前已有诸多学科互相融合的实际教学案例, 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功, 结合工学与经济学各自的发展特征, 其公共办学具有明显的可行性。笔者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在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 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 正处于不断变化状态, 而社会需求正处于不可逆转的扩展阶段, 要求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相关人员, 具备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 以便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 即应该致力于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从侧面要求我们强调学科之间的公共办学理念, 工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发展, 正符合我国学科发展的总导向。笔者认为学科之间公共办学理念的强调, 必须结合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 对两个学科之间的资源展开统筹配置, 进而明确交叉学科学习的目标、手段和途径, 以及研讨两个学科兼容之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领域起到的作用, 譬如经济学研究如何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水平, 而工学则重点研究在社会经济活动开展期间, 如何提供科学的技术与工具, 使得两者均能够共同致力于预期目标的实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工学、经济学在内等众多学科, 承载着中国经济社会新时代发展的能量, 使得这些学科的融合发展, 成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工学和经济学在各自的领域中, 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成绩, 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目前这两门学科尚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为应对庞大而复杂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中的各种发展问题, 我们需要将工学与经济学融合发展, 以真正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摘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特征, 在该领域当中, 工学、经济学等学科, 在继承各自发展优势的基础上, 互相交叉渗透影响, 形成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学科。为此, 在了解工学、经济学各自运行状况的基础上, 深入研讨这些学科融合发展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工学,经济学,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工学融合 篇2

—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例

发布时间:2013年5月14日访问量:6417

吉文林杭瑞友葛竹兴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探索产教融合,服务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培养现代畜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农业高职院校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找准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契合点—工学研融合,将科研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现代畜牧技术标准引入到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课程体系;实施学做研用结合的教学,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农业高职;工学研融合;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

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关键是人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针对“十一五”期间高职院校过于强调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国家示范校建设后出现的人才培养同质化,未能很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导致办学特色不明显,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等客观实际,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层次特征不分明”和“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进行了深度反思,重构现代畜牧业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成功探索出一条“工学研融合”培养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途径,彰显了“紧扣畜牧产业链,产学研结合育人才”[1]办学特色。

一、组织实施高职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现状与需求调研

针对畜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升级、国家现代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为弄清楚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需求,从2008年开始连续4年对畜牧生产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和企业技术主管、毕业生等进行调研。调研报告表明,一是“江苏十二五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全面建设“资源集约、科技密集、加工增值、生态友好”的现代畜牧业需要大量技术人员;二是成套设备、计算机作业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系统等在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企

业的运用,要求一线技术人员能力结构已从技能为主转向技术技能为主;三是现代畜牧企业正淘汰低学历、低技能人员,合格的现代畜牧生产技术技能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畜牧企业的转型升级;四是大部分往届毕业生发展后劲不足,不能适应岗位技术要求的提高;五是农业高职院校应该适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能传承畜牧产业文化、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应用推广新技术、对社会充满责任感和持续发展能力,善于把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融会在一起[2]的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

二、创新构建“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础上,学院以参与现代畜牧技术标准的开发为契机,系统研究农业高职人才由高素质技能型向技术技能型的转型培养问题,找准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契合点—工学研融合,根据现代畜牧生产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改造学院“行校联动、三业(产业-专业-就业)互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关键要素的配置,把学生科研活动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得工中有研、研中有工,学中有研、研中有学,开发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和基于发职业工作过程、技术活动过程与教育活动过程相融合[3]的课程体系,师生双向选择工研融合项目、学研融合项目,运用学做研用结合教学方式,实施“教师做课题、学生进项目、师生联合推广技术”等培养方法,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参与科研活动、应用专业技术融为一体,创新构建“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因材施教,致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三、建立专业教学与现代畜牧产业共赢的实践平台

学院围绕高职办学的“服务域”与“发展域”,在服务畜牧产业转型升级中,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组建“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建立专业教学与现代畜牧产业共赢的实践平台。积极争取各级各类项目资金,在泰州农业开发区投入2.3亿元建成集国家级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国家级姜曲海猪保种场、江苏省宠物繁育中心、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教育部高职教育顶岗培训于一体的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与香港钟山公司合资在泰州市经济开发区建成集省兽用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省兽药GMP培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生物制药实训基地于一体的江苏倍康药业有限公司。引企驻校,与中国牧业集团、常州康乐农牧有限公司等现代农牧企业合作在中国(泰州)医药高新区建设江苏省中药科技园,实行种养结合循环生产模式、科教结合技术推广模式,为实施“工学研融合”提供平台保障。

与江苏高邮鸭集团、正大集团南通正大有限公司、江苏长青兽药有限公司、南京雨润

食品产业集团、江苏京海禽业集团、上海博纯宠物中心、无锡派特宠物医院、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厂中校”,以培养学生和联合解决技术问题为接口,以科研项目为支撑,企业为教师、学生提供教学、科研、实习场所和工作环境,实现了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四、打造一批寓研于教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将科研融入师资培养与考核体系,不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建立系统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建成了一批有利于学生知识构建、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培养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依托校内外产学研基地、校中厂、厂中校等平台,创建教师工作站、技师工作站,吸引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进站工作,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承担专业教学、青年教师培养、课程教学、顶岗实习管理、企业技术联合攻关、合作申报科研项目等任务,提高教师工学研融合培养学生的能力。整合全院的产学研平台,设置“教学—科研互动岗”,提升教师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鼓励教师把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课程改革,激发了教师寓研于教的活力。发挥学院科研平台多、项目多、成果多、博士硕士多的优势,深入实施“师徒工程”、“名师工程”、“凤凰人才工程”,组建六大师生科技服务团队,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服务资源,在服务“三农”过程中检验并提升了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

五、构建“四融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分析现代畜牧生产企业的核心岗位能力,以毕业生的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主线,引入现代畜牧业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合作开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专业教学标准。把现代畜牧行业、产业、企业技术标准引入到专业教学标准,按照学生认知规律、现代畜牧企业生产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课程结构;结合现代畜牧业发展实际,将畜牧文化、企业文化与学生文化素质相融合,开发职业情感、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的课程群;将现代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与专业技术技能相融合,开发职业技术课程群;将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教师研究课题分解项目、企业技术难题转化项目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开发职业拓展课程群,构建“四融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开发现代畜牧业教材,让学生不仅掌握培养技能的程序性知识、培养技术的陈述性知识,还掌握研究性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学生在掌握了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4]后,有利于在未来工作中将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有机结合。

六、制定促进工学研融合的管理制度

改革校企合作制度,制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学生参与校企合作

项目管理办法》,激励师生在服务社会中提高技术技能;改革科研管理制度,制定《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设置“教学—科研互动岗”,要求教师在申报课题时带学生进入团队,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制度保障;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关于推进工学研融合课程教学与管理的实施意见》,动态组建各种教学班,师生双向选择工研融合项目、学研融合项目,实行课程学分替换办法,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改革师资队伍管理机制,制定《关于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意见》、《校外兼职教师职称认定办法》,着力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改革课程建设制度,制定《优秀“工学研融合”课程遴选与管理办法》,引导专兼职教师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七、实施学做研用结合的教学改革

学院不仅抓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在教学运行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组织学生在产学研基地进行专业体验、职业认知、教学实习、参与科研、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培养专业能力;二是每年举办专业实践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三是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研究课题,实行课程与课题融合、实习与项目融合、作业与研究报告融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研究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活动能力;四是师生联合推广技术,教师带领学生解决企业生产中技术难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为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在市场竞争中锤炼创业本领,提高学生技术导向的职业能力。这些学做研用结合的教学方式改革,既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建构,又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更主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发展后劲。

八、结语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客观分析畜牧业转型升级后岗位能力上升、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后人才培养定位上移等因素,以服务畜牧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和具备持续发展能力为本位,紧密联系“学校”和“企业”两个办学主体及融合“工作”、“学习”和“科研”三个环节,将“工学结合”向“工学研融合”拓展、深化,寓研于工学,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有效培养了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吉文林,陆建华.紧扣畜牧产业链 产学研结合育人才—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5:6.[2]高岩,陈凡.技术哲学视角下的现代高技能人才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7:20-23.[3]杭瑞友,葛竹兴等.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26.[4]严雪怡.技术分类、人才分类和教育分类[J].职教通讯,2007:5-7.吉文林:江苏姜堰人(1958—),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原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现代畜牧业教育教学。杭瑞友:江苏姜堰人(1965—),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骨干校建设办成员,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会计教育与实践。葛竹兴(1960—),江苏姜堰人,教授,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骨干院校建设办公室主任,教务处处长,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动物药品检测技术研究。

工学融合 篇3

关键词:工学融合 一体化 课程体系

笔者所在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企业调研,一位企业技术总监说:“学校花三年的时间培养出的学生,在企业需要再锻炼半年才能上岗;而一名初中毕业生,在企业仅需一年多的时间,也能达到同样的水平”。

笔者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反思,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学生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为此,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汽车维修专业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课程体系改革,已经初步形成了工学融合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实施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课程体系主要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

职业教育必须面向企业,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能在工作岗位做出成绩,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技术技能人才,工学融合一体化课程体系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特点

一体化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由企业调研、专家访谈、毕业生调研、企业典型任务分析、课程体系论证等方式构成,具体有以下特点。

1.以工作任务为引领

工作任务涵盖了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工作成果为考核评价要点,紧紧围绕典型任务,删除陈旧知识点,进而实现理论知识一体化。

2.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仅以传统的技能培训为主,任务安排、课程设计和授课方式要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使学生逐渐掌握岗位需求的技能,保证学生的就业、生存和提升。

3.以学生为主体

在一体化课程体系中,逐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督促学生由学习者向劳动者转变,使学生乐于劳动、尊重劳动,成为一名真正的劳动者。

三、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内容

汽车维修行业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因此课程内容必须紧跟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课程排序、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及学时是改革的重点,下面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作一介绍。

1.课程内容的一体化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全部采用一体化授课方式,学时为四周。第一周由教师带领学生拆装发动机,进行知识讲解,保证学生熟知各部件的名称、作用,掌握发动机拆装方法。第二周各小组合作自主进行发动机拆装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随机对各小组进行考核。第三周各小组进行发动机组装,并通过实验台进行试车,检验工作成果。第四周进行重复训练。

2.授课方式一体化

专业课授课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集中在发动机实训室上课,以发动机实物为教具,打乱教材的顺序,先从外围部件讲起,督促学生边听边做笔记,授课完毕后再查找教材,巩固知识点。然后,教师边拆装边讲解,学生边练习边看书,将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

3.教学环境一体化

教学环境是一体化教学的关键。目前,教学软件、视频、幻灯片等多样化的教学辅助手段给教学带来了便利,但笔者认为,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都不如实物操作具有实战性。因此,笔者将发动机实训室布置成工学教室,保证学生学做一体化。

4.教学评价一体化

在评价环节中,笔者采用了“工单+任务+工时+工资”的考核模式。在考核过程中,学生先完成任务工单的填写,根据任务要求,完成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工时,小组核算出任务消耗的成本及获得的收入,以此为学生的结课成绩。

四、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收获

在两年的时间里,汽车维修专业相继完成了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等核心课程的改革,在培养学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学生与企业要求更近一步

通过以赛促学、以工代学、工学结合等方式,将典型工作任务引入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了工作态度,改变了 “低头族”“手机族”多的现状,学习氛围得到了改善。

2.教师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实现了教师从讲台到车间、从动嘴到动手、从指导到实干、从督促学到自主学的角色转变,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

3.企业订单不断

在笔者所在学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先后有24家汽车维修服务站、12家个人修理厂来校招聘,一时间毕业生供不应求,出现了企业抢着要、学生自主选择的良好局面。

总之,不论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是课程体系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师资团队、学生的共同参与。

信息技术与电工学课程的融合研究 篇4

针对教学现状,我们在电工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的技术特点,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成为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有机部分[1]。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全方位的融合,将多学科的知识和学生的综合能力整合,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要素来支持学习,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提升教与学的效率,达到整体优化,实现高质量教学目标的目的[2]。

1 信息技术与电工学的融合模式

总结多年教学情况,我们提出以下4种融合模式。

1.1 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模式

电工学教学内容繁多、涉及面广、课堂信息量大,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电路原理、状态转移、电子电气设备等知识的分析和讲解,不但原理抽象难懂,并且电路图往往结构复杂、难画。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大量时间都浪费在电路图的板书上,减少了课堂信息量,影响了教学进度,并且讲述不够形象,效果不佳。利用多媒体手段,将理论课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典型电路和实例制成图像、视频或动画,形成交互式的教学资料供学生学习。一方面可以解决课程内容多和学时少的矛盾,丰富了教学信息量,另一方面将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

1.2 电子仿真软件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模式

电工学中电路理论分析较为抽象,但是大都可以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验证。传统的教学手段一般将这一观察和验证环节放到理论之后,在实验室完成,这样造成学生的理解滞后。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仿真技术,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结合仿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现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数值分析和抽象的计算之上。Multisim是一种常用的虚拟仪器电路仿真软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这一类电子仿真软件丰富的现有资源,在计算机上构建模拟电路,对电路进行仿真和分析,以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直观了解电磁现象,并对一些规律或现象进行初步的试验研究。

1.3 网络学习平台的教学互动模式

电工学涵盖知识多,对学生课后的学习要求高,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难以在课堂上难以详尽讲解,新技术的获知也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拓展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的平台。改变教师课堂上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单纯的接受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3]为特征的教学模式。

1.4 虚拟实验室的开放模式

电工学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学习理论时必须联系实际,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知。在我校教学中,电工技术基础在理论教学课内涉及6个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是独立授课,共15个实验。由于实验内容多,学时少,且面向全校的非电专业学生开设,为方便学生,提高课堂实验效率,增加课外实验时间,我们采用了虚拟仪器与实验室教学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

2 各模式的具体应用及效应

(1)例如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正弦交流电路这一章中,涉及一个较为重要的概念: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若采用传统讲授方法,学生常感觉无法理解正弦波瞬时量向相量的转换过程,我们将该知识点制成动画,通过旋转的矢量线段在纵轴的投影获得一条完整的正弦波,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再如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路部分,需要研究三极管载流子的运动,由于这一微观过程较为复杂和抽象,我们将整个过程制作成动画,通过动画向学生形象地展现了各载流子的扩散和漂移运动。

(2)我校提供了统一的网络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将课程教学内容、自测习题、前沿知识等教学相关信息上传,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目前已经上网的教学资源项目有:教学大纲、教案、例题和习题、本课程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相关学习网站链接、技术新动态。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从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课程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发展需求,选学一些课堂上没有涉及的知识。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融合将局限的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堂外,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布置作业,学生也可以提交作业,进行自测,向教师提问,获得教师远程辅导。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外的互动,也缓解了我校远郊办学带来的实际困难。

(3)在电工技术教学中,由于课时少,《RC电路的暂态响应》这一章常作为课后自学内容。由于暂态过程持续时间很短,在实际中很难观察到这一现象,学生对这一过程不容易理解。而课后自学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影响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利用Multisim2001软件的仿真功能,构建RC电路实现电路仿真,结合仿真过程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不但节约了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向学生直观地展现出暂态响应过程。

通过电路仿真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理论知识和实际现象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可以在课外利用虚拟仪器来进行实验仿真,在虚拟平台上构建电路,观察响应,分析结果。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保证课堂上完成既定内容,提高效率,在学时少的情况下,虚拟实验可以补充课内实验课程的不足。同时学生可根据理论内容,自己设计电路实验内容,进行验证性、测试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等不同形式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在仿真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改变电路结构、电路参数和测量数据,观察波形,直至电路最优。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融合过程中避免误区

信息技术与电工学课程教学的融合,为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结构带了较大变革,分享它带来优势的同时需要避免进入误区。

(1)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等于简单的相加,更不是取代教学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手段,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和学。不能为了单纯追求信息技术的融合而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而忽视了教学本身。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设好课程才是教学的关键。

(2)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虽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如果仅向学生直观展示理论结果,而不深究其深层次知识,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整体感知等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融合过程中需要经历“抽象—具体—抽象”的过程[4]。

(3)不能为了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精美、虚拟教学平台完善,将教师变为一个美工或网管。教师应专注于学术和教学,多媒体资料、虚拟教学平台可以更多地依赖共享网络资源和专业人员。

(4)网络技术很先进,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主体,不能忽视面对面的教学交流;电子仿真实验虽然能方便直观地展现实验现象,但是实际的实验操作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学生的实验、实践环节不能缺少,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重点。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和教学的融合是现代国内外教学的发展趋势,加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在深入了解电工学等专业背景和教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发挥新技术的优势,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孟秀玲,曹勇,任锐.对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整合的思考[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5,15:27-31.

[2]梁莉.电工学基础课程探索[C].电子技术教学论坛,2006.

[3]王林涛,虞莉娟,张菊秀,陈建峡.电工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研究[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3:56.

[4]储孝龙.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6,3:151-152.

工学融合 篇5

一、高职院校中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大职业院校关于农林类的课程多数设置为:园林生态学, 园林工程, 园林建筑学, 园林规划和观赏植物学这几大专业课;并且, 还有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这几项课程安排, 包括:理化基础, 艺术设计基础和植物学基础。这些课程的设计未能摆脱学科模式, 课程的设置仍以学科为中心。这种课程结构只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课程的设置没有能够体现行业的发展, 教学内容明显滞后;课程评价体系单一化, 偏重理论知识的评价, 忽视实践技术技能的评价;校企合作缺乏利益协调机制, 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

二、构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的思路

在构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积极引入现代种植业核心技术标准, 分析园林技术专业核心岗位技术技能要求, 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 构建新型课程标准。学校应按照园林企业的要求设置人才培养目标, 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岗位能力的同时, 注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的培养。

(一)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改革的起点, 同时也是终点, 是构建合理、科学、适用的课程体系的行动指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也有别于普通职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等培养的技工人才。“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的实施是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在操作层面的具体实践, 是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社会道德和法制观念, 具备全面的从事园林工作的职业素质, 掌握园林植物种苗生产与养护、园林规划与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技术技能, 从事园林领域内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工作, 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 课程与学生人文素养融合

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现代园林的发展现状、城市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人文素质培养课程, 开设园林艺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诗词鉴赏、摄影、茶艺文化等限选课程。

(三) 课程与“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融合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紧扣专业的发展变化, 将时下最时髦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引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 对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课程和内容进行调整, 并引导学生关注专业的发展动态, 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

(四) 科研与实践教学体系融合

将科研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 并贯穿于整个实践课程体系中, 在实践教学中将实践教学课程与配套科研项目结合,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完成某一项科研试验设计, 并顺利实施试验项目。通过点 (实训课) —线 (课程实训) —面 (生产性实训) —体 (顶岗实习) 一整套实践环节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 科研与毕业论文 (设计) 融合

要求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必须与校内或校外指导老师负责的科研项目或设计施工项目挂钩, 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或毕业设计直接深入到科研或设计施工一线, 负责具体的一项内容, 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运行3年来学习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而且还能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独立思考, 创造性地工作。

三、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教育体系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的, 并且作为一种办学特色, 这是人才培养的非常重要的一种载体, 这就要求该体系要注意课程质量和课程特色, 这对高职教育的特色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这些年江苏省各部门对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重视、支持和改革, 要求学院不断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 围绕就业而教学,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为主线;以典型的工作过程中各工序确立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针对园林行业季节性明显的特点, 根据一个完整的生长季 (一年) 来安排人才培养内容, 最终形成以园林植物种苗生产与养护、园林景观项目设计、园林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为核心能力的“四融合项目化的工学研融合”课程体系。按照“适用、够用”的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 分四个阶段安排文化素质课程、职业技术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另外, 要坚持校企合作原则, 从教学上来说, 要由浅及深;从项目来说要由单一训练到综合训练;从实训练习来说, 要由简到难, 逐步增加难度, 增加学生的实践, “四融合项目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由认知实训、非生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四个阶段组成。

(一) 认知实训, 将园林文化、企业文化与文化素质课程融合

在第1学期安排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理论、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军事训练、安全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诗词鉴赏、摄影等文化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的认识实训,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有意识地将园林文化、企业文化与文化素质课程融合。通过园林绿地、城市公园和园林企业现场参观、企业专家讲座、职业规划课程、社会实践等方式, 培养学生对专业和工作环境的感观认识, 帮助学生迅速了解行业、融入行业和规划职业。

(二) 非生产性的基本专业技能实训, 将现代园林业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与职业技术课程融合

在第2~4学期, 理论教学方面安排绘画、中外园林史、植物与植物生理、园林工程制图、园林测量等职业基础课程和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园林植物种苗生产、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工程 (一) 、园林工程 (二) 、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等职业核心课程。同时, 在校内实训基地接受统一的教学和实训, 在职业技术课程中积极引入时下最流行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紧扣行业脉搏, 帮助学生掌握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运用能力。根据岗位技能要求, 按“任务驱动+阶段式”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江苏中药科技示范园、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和园林园艺系校内实训基地, 合理轮流安排学生到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技能训练, 通过项目训练掌握专项技能, 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素质。

(三) 生产性实训, 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教师科研、企业技术与职业拓展课程融合

在第5学期, 理论教学方面安排室内绿化装饰、园林机械、园林艺术、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监理、花艺与盆景技艺、茶艺文化等职业拓展课程, 项目实战方面以单个项目生产任务的形式落实综合技能训练, 在职业拓展课程中将教师科研、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企业技术研发项目与课程融合, 以真实科研项目为依托来设置课程, 积极吸纳学生参与科技研发过程, 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园林校企合作单位的研发生产计划, 种苗生产方向学生分组安排到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腾龙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和江苏同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进行花卉的培植与研发, 培育品种有兰花、蝴蝶兰、杜鹃花等多种;规划设计方向安排到泰州市格林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协助, 进行园林景观工程设计工作;工程施工与管理方向学生分组江苏星美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万润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等企业协助进行园林景观工程建设项目的现场施工与管理、项目竣工图的测量与绘制和园林工程结算书的编制等工作。

(四) 顶岗实习, 将科技服务于顶岗实习融合

在第6学期, 在高年级学生定岗实习阶段, 根据学生的具体工作任务, 联合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高年级学生共同组建“园林植物种苗生产与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等师生混编科技服务团队, 采用“品种+技术+基地”套餐式服务模式, 深入企业一线提供专业科技服务。按照企业的发展要求, 对在校学生进行各项培训和训练, 提升他们的技能知识, 从而能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增强应对性, 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可以胜任本专业的工作, 增加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四、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保障

(一) 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课程体系实施的重要载体和保障是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他是“工学研融合”的一种形式。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紧扣区域经济发展, 联合地方政府、园林行业协会和园林龙头企业, 打造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现已建成占地1500亩的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占地1200亩的江苏中药科技园和占地100亩的园林校内实训基地, 使基地与实训室相得益彰, 形成“课堂—试验场—种植场”、“学习—研究—工作”两个系统有机结合的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二)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校发展的资源的教师, 教师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创建双师工作站、设置“教学—科研互动岗”和实施“333”计划, 鼓励教师申报实施科技攻关项目, 参与科技项目的研发和技术改造, 将“科研”这一指挥杠杆完全纳入到师资队伍培养和考核体系中, 促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基本职能, 两者本质上有机统一, 科研在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将“研”融入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全过程, 拓宽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经过多年来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我们认识到只有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才是培养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只有努力将科研成果与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才能不断提高园林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为园林行业和企业培养出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吉文林, 何正东, 董海燕, 等.农业高职“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 2013, (3) .

[2]彭龙慧, 曹茂琴, 丁菲.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共享结合课程体系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 2011, (6) .

[3]姚连芳, 等.高等职业院校园林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4, (2) .

[4]张源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1) .

工学融合 篇6

1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高职英语教学可分为公共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教学两个阶段。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是以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行业英语是指行业环境中运用的英语, 属于专门用途英语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的一种。它是建立在需求分析上的, 目的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就业需要, 教学内容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 与基础英语形成对照。高职教育最近几年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较大的成绩, 但是我们仍然看到了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存在的不足和弊端。

1.1 高职中的“应试教育”

公共英语课程目前是高职院校必修必考的公共基础必修课, 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公共英语教学一直以来以其知识的基础性、内容的同识性、考核的应试性等为特点, 并以通过应用能力考试为目标游离于高职教学改革大潮边缘。

1.2 公共英语教学与工学结合的后续课程结合度不够

目前职业学院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通高中毕业生, 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和录用, 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 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的学生, 也是就通常所说的“三校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三年英语, 英语基础非常差, 对英语不感兴趣。由于复杂的生源, 知识结构、层次不一, 比较难找到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 而且目前使用的教材大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培养, 甚至部分内容与中等教育内容重复。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英语的开设, 虽然较好地起到了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作用, 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高职公共基础英语的内容缺乏职业特色和行业需求, 忽视了学生本专业的英语需求和技能训练, 在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培养结合上, 还是有待进一步加深。

1.3 教师知识结构缺失

在机械行业英语教学中, 教师会遇到诸如“crank and slider mechanism” (曲柄滑块机构) , “crank and translating guidebar mechanism” (正弦机构) 等比较专业的机械行业英语词汇, 如果没有一定的相关知识的背景, 或者从业经历确实很难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更别说向学生清楚地解释这些单词。现实条件是语言专业出身的教师缺乏行业知识, 行业教师无法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专业。而目前我院的英语课程基本上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 不管公共英语还是行业英语, 大多数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 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事实证明, 单纯的语言类教师已经满足不了高职教育对外语教师发展的需要, 也正因为如此, 学校应大量培养英语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2 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公共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融的课程模式

2.1 基于高职特色的教材开发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工作过程知识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内容。各高职高专院校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 提高教师提升专业素质的积极性, 通过开展教师“与企业联姻、同企业交流”计划, 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英语能力需求状况, 熟悉专业特点和岗位工作流程, 从实际工作领域中选取教学内容, 自编讲义甚至教材, 对于所形成的文稿由来自行业企业的校外专家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

2.2 改革教学内容

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 适当加入行业英语的词汇等行业知识, 从而为学生今后学习行业英语打下基础。比如, 在给机电系学生上课时, 可以增加一些机械方面的专业词汇或专业文献资料阅读, 例如英文的仪器设备操作说明、技术标准、维修指南等等。也可把大多数学生需要的求职用途的办公用途英语, 如工作场所英语会话, 办公室或车间常用会话, 就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进行沟通参加会议和发言, 如何接、打电话, 接待与社交等场合的用语等, 作为所有学生公共必修内容。

2.3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特点以及专业技能培训要求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探索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实践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 多个教学环节的有机整合,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比如:在给机电系学生课上自我介绍及介绍他人这一章节时, 我们可以设置情境:学生以车间工人的身份接待外宾来访, 通过自我介绍、车间环境介绍、生产情况介绍的亲身模拟接待, 掌握了作为接待者应具有的素质以及口语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 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这种教学模式,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口语能力。

2.4 建立“双证”课程

“双证”课程一方面是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 (内涵) 的课程;另一方面还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的重要途径。“双证”课程比一般职业教育课程更具有标准的规范性, 接受“双证”课程教育的学生, 更容易满足企业需要, 能很快从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因此, 在高职的英语教育中, 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如“托业桥”考试, “涉外文秘资格认定考试”等一些职业资格认定考试,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5 加强公共英语教师所教各专业专业知识的培养

这里的专业知识不指英语专业知识, 而是指能教好各专业专业英语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想给学生增加一些专业英语知识, 但由于缺乏对各专业的了解, 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 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用到哪些专业英语词汇, 所以讲起课来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学校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对公共英语教师提供培训和实践的机会并加强系部间的合作。我们知道, 实施“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教学模式, 会对师资配备提出更高的要求, 学校应尽可能的对师资配备做出合理化的调整。对于公共英语教师而言, 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语言能力, 还应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应定期到相关企业公司一线实践学习, 及时更新观念, 获取最新市场信息, 为学生掌握该专业或岗位所需英语应用能力提供第一手材料。英语教师本身也必须加强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紧密地和学院所设专业挂钩、结合。学院也可鼓励优秀英语教师跨专业进行深造学习。例如:鼓励本科为英语专业的教师进修国际贸易、金融等专业的研究生。扩大知识范畴, 做到一专多能, 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

3 结语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给我国的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希望, 也带了新的挑战。做好公共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相融合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对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率, 改善英语教学效果,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但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 我们也要看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十分复杂, 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形势下, 如何加快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需要各位同仁一起来交流探索, 为国家培养出是适应社会需求、英语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史崇梅.初探“基础英语+行业英语”之路[J].出国与就业, 2010 (10) .

[2]杨丽冬.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J].科技信息, 2009 (21) .

[3]王春爱, 郭瑛.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职教信息, 2009 (25) .

[4]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6) .

[5]魏金玲.普通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的高职英语教改模式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

工学融合 篇7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 市场对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此类人才受到市场的亲睐, 一票难求;同时, 汽车行业又是一个技术更新发展非常迅速的领域, 各项高新技术都运用到汽车上。对于技工院校而言, 是对汽车维修专业的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实操能力的一大考验, 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引厂入校

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构建基于岗位作业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 推进汽车维修专业群建设, 进而加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宁德技师学院在对区域行业企业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 于2011年与宁德市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维修企业———宁德市联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意向, 引进企业在学校自由闲置地块上建厂作为宁德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校内实训中心, 实现引厂入校。

宁德市联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在宁德技师学院设立汽车维修实训中心, 实训中心主要肩负两大功能:一是对外营业, 开展汽车维修、保养、美容、销售等业务;二是承担学生的顶岗实习、实训和学校专业教师的下厂锻炼。这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 为宁德技师学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三、产教融合、工学一体

(一) 校企合作办学, 双赢共进

引厂入校, 校企深度合作。将企业引入学校并建立实训中心, 企业得到了在市区中心地段办厂设店的理想选址, 拓展了企业的运营规模;学校减轻了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负担。

汽车实训中心由学校提供场地, 由企业方按照一类维修企业开业条件进行标准化建设, 增设教学培训工位和教室, 企业负责基础建设, 配套汽车维修、检测工具和设备, 提供作业岗位, 选派师资, 为学生全方位学习真实岗位作业技能提供保障;同时实训中心作为企业员工技术培训的教学场所, 增强了学校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功能。

实训中心可为学生提供汽车维修基础管理、信息检索、维修工具设备使用、汽车机电维修、故障诊断与排除、服务接待、配件管理、钣金与涂装、汽车美容与装潢等全方位的职业岗位的集中教学和训练, 可实现学生从生手到能手的职业化训练。

(二) 企业进校园, 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

“引企业师傅进校园”参与教学、实训。引厂入校后, 企业的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了宁德技师学院的教学和实训, 进一步充实了汽车专业的师资队伍, 给学校带来了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1. 递进式企业实习实践, 保障教学质量

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会根据教学计划和整体进度适时到企业不同作业岗位进行轮岗实习实训, 采取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学员从生手到能手的全程职业化训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学生进校即进厂, 从第一学期的职业体验到最终的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让学生不断感受职业氛围、了解车辆结构、掌握汽车保养技能, 最终实现对车辆故障的独立诊断与排除, 从而实现了学生的全面职业能力培养。

2. 真实工作情景, 职业化培养

汽车维修专业采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 将企业岗位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教学任务纳入教学体系走进教学课堂;通过职业化的工作任务引领, 将课堂设在了工作岗位上, 借助企业骨干技术力量和培训平台, 实施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 执行企业化的企业文化交流、职业技能传授和职业素养提升训练, 使得教学能结合职业化岗位人才培养逐阶递进, 实现工作与学习、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的有机结合,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 校企合作, 打造核心竞争力

通过引厂进校, 学校教师可以及时介入车辆的维修作业, 收集到真实的维修教学案例, 丰富和完善了教学内容, 为工学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同时, 教师除了可以不定时下企业进行实践外, 还可以随时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对报修车辆实施维护维修作业, 不断提升岗位作业能力。另外, 在日常教学中, 由校企双方派出的师资团队互相合作、各有所长, 实现了优势互补, 通过不断地磨合和提升, 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企业技术骨干的知识水平, 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形成了一支以校企双方共同选派的以汽车维修高级技师、总质检、技术总监为核心的教学团队, 提升了专业整体建设水平, 汽车专业展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 办学规模逐年扩大, 基本实现了校企双方共建共融共进。

(三) 实现“产教融合、工学一体、创新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校中厂顶岗学习, 学习企业最新的技术、工艺, 实现了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与教学任务的融合, 进一步培养和锻炼了职业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了“工作与学习、生产与教学、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的深度融合。

四、取得的合作成果与合作成效

(一) 合作成果

通过“引厂入校、产教融合、工学一体”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不仅建立了区域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平台, 提高了教学质量, 更是充分利用多方资源, 优势互补, 吸引更多、更好的汽车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 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学校将汽车维修专业建设成为海峡西岸产教融通的汽车维修行业人才培养平台, 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合作成效

1. 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汽车维修专业将实训场改造成学习站, 由企业和学校一起双方投入, 共同营造学生 (员工) 培训基地, 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工学一体, 促进了高技能汽车人才的培养, 保障了企业、学校、学生“三赢”和校企合作“共建、共融、共进”, 示范作用引领校企合作。

2. 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引厂入校、产教融合、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能充分利用真实工作情境全面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核心职业技能、职业迁移能力和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 促进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

“引厂入校、产教融合、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在执行时将企业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内容, 保障了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同时借助学校教学资源库和移动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手段, 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 使学生在校就可以掌握企业岗位作业技能, 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教学质量得到了行业企业的高度赞誉。

五、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解决对策

虽然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 实训中心在对外服务、教学开展和项目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合作双方的侧重点也存有一定的偏差:企业更加强调经济效益, 以盈利为根本目的;而学校更加侧重教学质量, 以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为目的。企业考虑更多的是自身的生产管理与经济效益等, 在人才培养上容易出现短视行为, 对于一些本应承担的责任和作用流于形式;而一些工作推给学校, 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困难, 笔者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 明确校企合作思路, 坚持以学校为主导

在对待校企双方合作中的存在的矛盾时, 首先要明确组织学生参与实训、实习是学校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而不是为企业创造利润, 在实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上要始终坚持“学校为主, 企业为辅”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学校在“引厂入校”中处于主导地位。建立学校与企业良好的沟通机制, 及时纠正企业为了利润而做出的短视行为, 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为校企长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 在沟通协调、合作深度领域和合作深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特别是在具体事务上进行扎实有效的沟通。合作双方均需要本着互利共赢的目的, 在如何提高合作质量和合作层次等方面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 避免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浪费过多的精力, 做好双方员工的思想交流, 开展多层次互动, 建立一个友好、和谐的工作氛围!

(二) 完善健全实训中心的运行管理机制, 协调好教学与生产

实训中心既要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 又要保证教学的质量, 因此, 必须建立实训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学校管理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 负责沟通协调好教学与生产, 以保证实训中心正常有序运作。校企双方应该将责任、权力、利益相结合, 明确企业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的教学功能。例如:企业要承担多少课时的实训指导任务, 同时为保证企业有序的生产, 应限制部分生产能力用于教学。实训中心管理委员会对学生在校内实训中心实习、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时解决, 及时处理。

(三) 加大校企联合培训力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校企联合培训力度, 提高专职教师在实际生产上的实践指导能力和企业技师的教学水平, 不断创新实训中心的管理模式, 当今技工教育对于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课程开发和实训项目, 基于工作过程的指导评价机制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开拓创新, 这些都对实践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鼓励各类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和顶岗实习, 企业也要鼓励企业技师与学校加强交流, 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技能, 校企共同提高整体师资实力。

紧抓引厂入校, 校企合作机遇, 努力打造了一支由校企双方核心力量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 要求不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超的岗位作业技能, 而且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培训经验。

(四) 大力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 优化课程设置

在引厂入校、校企合作的基础上, 汽车维修专业要针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专门设计,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工学一体作为教学行动导向,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领域,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序化课程内容, 实现了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的有机统一, 保障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构建, 建立了以校企合作为引导、工学一体为宗旨的基于学生职业成长的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型课程体系。

(五) 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以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要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来完成的。随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 原有的评价方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技工院校应该积极引入由行业、企业、社会等组成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邀请第三方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活动。例如:由行业、企业、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专业考试委员会, 结合实际工作岗位中, 应具备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要求及标准制定出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具体的评价内容, 参与学生专业课程考核、专业领域技能竞赛等评价环节, 对学生职业能力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作出科学有效的评价。

学校还应组织毕业生跟踪、用人单位回访工作, 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如企业满意度、学生满意度、家长满意度、行业满意度等。行业、企业、社会作为第三方的评价、反馈意见就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 更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学校应综合考虑, 对人才培养方案作出适时的调整。

六、总结

工学融合 篇8

1 教产融合、工学一体的思想及改革的必要性

1.1 教产融合、工学一体的思想

“教产融合、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 是当前职业学校创新发展的一条新路, 主要是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 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 “学中做、做中学, 教学和生产相互融合”, 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战型人才的模式。

1.2 汽车美容企业的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汽车进入家庭, 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 汽车美容行业成为汽车后市场异军突起的服务行业, 对相关从业人员需求量很大, 而在市场调查中发现汽车美容企业对从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备扎实的汽车美容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经验;二是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自学能力和方法;三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吃苦耐劳精神, 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1.3 目前中职汽车美容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组织形式落后。

目前中职学校开展汽车美容课程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较落后, 受到场地、设备以及资金等多方面条件制约, 使得汽车美容课教学形式多种多样, 有的理论多点实践少点;有的只有理论或者只有实践;有的先理论后实践;有的先实践后理论等等, 真正能理论实践有机结合开展的为数不多, 又能在实践中体现教学和生产融合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2) 师资水平较弱。

汽车美容专业教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对师资要求较高, 不但懂得汽车美容行业的知识, 同时要有汽车美容企业工作经验, 而目前中职学校很难找到合适人选, 大多数是其他专业教师跨行业教学, 存在技术不精湛, 知识不扎实, 行业发展动态不了解现象。

(3) 教材不配套。

目前学校采用的汽车美容教材仍然是传统教学所采用的教材, 不能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特色, 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 又和各个学校的现有设备工具不匹配, 造成书中描述的内容和实际使用的设备不一致。因此, 建议开发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4) 缺乏真实的工作环境。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专业课教学中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效果得到了提高, 但和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还是存在着差距, 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思想无法转变, “情景引入”只是在模拟一个真实的现场, 无法替代真实的工作任务, 因此, 要想学生的学习的动机改变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或工作环境。

2 教学改革思路

2.1 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根据汽车美容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通过对当地汽车美容市场调研, 分析得出汽车美容班的学生主要从事汽车美容护理工作。因此, 实训基地建设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 (群) 技术领域和对应的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和项目课程教学改革与要求, 突出“岗位能力为本、工学交替、职业道德渗透”的理念, 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建设具有真实的企业岗位, 集“生产与教学、工作与学习、培训与认证”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环境布置要融“教、学、做、产”一体, 强化学生在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能、素养的形成,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2.2 开发校本教材

职业教育的课程应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应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学校应根据汽车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构建符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汽车美容》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在编制过程中, 成立专业一体化教材开发小组, 聘请企业里有经验、技术熟练的高级工程师参与到教材开发、编制和授课过程中来, 通过市场调研、总结、分析、比对编制出贯穿教产融合、工学一体理念的校本教材。在实践过程中, 通过企业的实际岗位工作要求, 对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工作任务进行必要的增删并改, 最后完善校本教材。

2.3 建设教师队伍

要保证教产融合、工学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 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但具有“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素质, 而且还必须有两年以上的对口企业一线实际工作经验, 要求教师成为懂理论、通原理、会示范、会生产的复合型人才。达到上述要求, 主要途径:一是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师在岗培训。这部分教师理论教学功底深厚, 技能操作薄弱, 恰好利用企业生产的平台强化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 提高教师的综合实力;二是聘请企业技术骨干, 加强教学辅导。这部分教师一线工作经验丰富, 实际操作能力强, 但教学组织弱, 只要稍加指导, 可以成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2.4 转变教学观念

将教学和生产有机融合是教学改革的大胆创新, 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程及教学改革方面, 将根据《汽车美容》课程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如在汽车外表清洗护理时, 采用学生实践教学法, 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汽车外表清洗流程, 然后实施操作, 并总结反思加强知识的消化吸收。又如在讲授汽车内饰的清洁护理时,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 有的同学选择汽车内饰美容用品;有的同学帮助查找清洁护理工艺流程;有的同学负责操作, 这样每个人在整个任务中都在学习相关的美容护理知识。通过开展生产性教学, 将专业课程中的理实教学融合在一起, 能培养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3 教学组织实施

“教产融合、工学一体”模式是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 因此, 教学组织实施既要满足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又要满足企业对员工的生产要求。

3.1 实施组织

实施组织流程:明确目标→生产动员→安全教育→解读管理制度→工作实践 (按周期进行组别轮换) →实践指导→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成果展示。

明确目标:明确汽车美容课程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 。

生产动员:教学生产动员, 明确意义, 下达工作任务。

安全教育:安全纪律教育, 强调安全生产和操作规程。

管理制度:解读管理制度, 明确责任, 监控过程。

工作实践:过程实时监测, 填写教师指导记录、收交学生工作周记和小结、小组讨论、问题发现与解决。

实践指导:指导教师要亲临工作现场, 组织学生学习和指导工作实践。

课程学习:通过讲座、录像、网络教学、讨论等形式组织学生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 并以适当方式加以考核。

效果评价:出勤、书面材料、单位出具工作鉴定、小组评价、工作绩效。

成果展示:各组制作幻灯片展示项目实施成果。进行经验总结, 奖励示范标兵。

根据汽车美容课程特点结合行业发展的现状, 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习惯。拟开设的生产性教学任务如下。

车身清洗。要求:独立完成车身清洗工作及清洗设备正确使用, 养成规范操作的意识。

漆面打蜡。要求:独立完成整车漆面打蜡工序及车蜡的正确选用, 培养认真劳动的态度。

漆面抛光。要求:独立完成漆面抛光任务及漆面划痕的修复, 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

漆面封釉、镀膜。要求:指导编写漆面封釉镀膜的施工工艺, 培养创新意识。

汽车内饰护理。要求:独立完成汽车座椅、顶棚、仪表板及地毯等内饰件的清洁护理, 养成按部就班的工作习惯。

汽车发动机护理。要求:独立完成发动机不解体清洗、电气清洁护理, 便于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养成。

汽车底盘护理。要求:独立操作底盘除锈、封塑及装甲内容, 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3.2“教产融合”项目考核体系

“教产融合”项目是在学生双重角色和任务下运行的, 要求学生不但接受学校的常规管理, 还应接受企业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严格的过程管理和专业考核, 并获取相应成绩, 作为该门课程的结业成绩。考核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两个方面, 考核分笔试和形成性考核两部分, 其中笔试部分占课程总成绩的20%, 形成性考核占80% (含考勤和平时作业) 。

(1) 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成绩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完成任务的情况、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 在教学期间由任课教师综合给出, 满分为100分。以积分卡的形式记录。积分卡中涵盖汽车美容的每个项目, 所有项目的满分总和为100分, 单个项目的分值分为几个档次例如:漆面打蜡护理分值分为5分、4分、3分、2分、1分五个档次, 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综合表现给予评定, 本学期课程结束前积完所有项目积分, 最后累计出形成性考核成绩。

(2) 笔试考试。

笔试考试卷面总分为100分, 试卷的命题由课程组教师经讨论后提供, 结合精品课的建设, 考试采取计算机答题和判分, 由课程组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写出试卷分析报告。

4 结语

“教产融合、工学一体”模式下的《汽车美容》的课程教学改革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真实岗位和实际生产任务的锻炼, 结合企业岗位对员工的考核体系, 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在消化和吸收达到“学会”的目的;另一方面教会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达到“会学”的目的, 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培养了符合企业真正需要的职业人。

参考文献

[1]覃维献, 李强, 王国富.汽车美容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 .

[2]霍瑞红.就业导向的“工学结合”项目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 .

工学融合 篇9

一、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高职教育在办学过程中, 应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积极探索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学合作、管理参与、订单培养、文化融入”为一体的办学新模式。为合作企业订单培养稳定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并注重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当中, 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校企融合文化。

校企合作办班应突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 实训、实习以顶岗企业实境工程为主, 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践, 接受企业文化, 培养形成良好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校企双方不仅要共同加强教学管理, 还要将订单企业的文化精神、职业态度、技能标准等共同落实到教学管理每一个环节, 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需求全面对接。因此, 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有效途径, 也是实现校企文化融合的有效平台。

二、“订单班”是推进高职工学结合、实施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平台

在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下, 订单企业求贤若渴, 投入资源组织实施教学, 希望能为企业发展持续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但由于学生职业目标规划不明确、校企合作互动交融困难, 造成了预期培养目标不能实现, 影响订单培养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根本原因应该是校、企的文化游离, 是两种文化的疏远。

(一) 依托“订单班”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机制需要文化融合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职教育内涵质量提高、竞争力增强离不开行业与企业。订单培养作为高职教育创新工学结合的重要举措, 需要校企双方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践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教育方针;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岗位需要的人才。

“订单班”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种方式, 不仅是校企间知识技能的桥梁, 更是校企间文化融合的桥梁。合作的关键不在于利益而在于文化, 依托“订单班”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机制需要校企文化融合作为导向。

(二) 依托“订单班”创新高职教育服务行业企业的培养模式需要文化融合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直接服务于行业和企业,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种定位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贴近社会、贴近企业。

校企合作办班, 一方面可以学习借鉴优秀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 由于文化不断融合, 高职教育还会与行业企业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 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因此, 在“订单班”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 要融入更多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企业文化元素, 以提高校企合作育人的质量, 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目标。

(三) 依托“订单班”, 创新高职教育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的举措需要文化融合

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就是培养企业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一方面不熟悉行业企业文化的氛围, 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自主学习精神和自我完善的职业发展能力欠缺, 不适应行业企业发展对其综合职业素养的要求。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正是基于彻底改变这种现状的考虑, 把知识、技能与就业所需的“零距离”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真正实现校企“零距离”的目标, 需要切实搞好校企文化建设, 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实现高职毕业生内有文化与就业所需的“零距离”对接。

三、依托“订单班”, 推进校企文化融合的具体实践

(一) 校企共创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是校企文化融合前提

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把职业文化这个要素融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运作机制之中。校企双方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不断深化合作办学形式, 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 把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员工素质培养提前引入校园, 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即学即用的高素质人才。

经多年实践研究, 学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411”人才培养模式, 即是以培养高质量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 以职业能力为支撑, 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 以仿真模拟和工程实践为手段, 以实现就业即顶岗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见图1) 。

为创新发展“411”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大胆创新, 成立“订单班”。依托“订单班”的实践平台, 推进“411”人才培养模式第二阶段综合实务模拟课程的创新培养, 变校内模拟工程实境为校外顶岗实境工程、变学校单独培养为“校企联合培养” (见图) 。

(二) 校企共建的教学管理机构和制度, 是实施文化融合的保障

实施校企文化融合需要将二者在体制机制上有机结合在一起, 调整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模式, 建立“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管理机构, 制定完整严密的规章制度, 形成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在“订单班”联合培养过程中, 校企双方共同成立了联合培养教学小组, 负责联合培养阶段教学环节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和管理工作, 制定了“订单班”教学管理制度。保障了校企联合培养的质量, 同时也是校企文化融合形成的重要成果 (见图3) 。

(三) 校企双方服务学生主体, 是实施文化融合的核心

校企合作, 联合创建“订单班”, 对企业而言, 是培养、招聘到即学即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对学校而言, 是培养出与满足企业岗位需求、能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的人才, 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虽然学校和企业的角度不同, 但实施校企文化融合、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 校企双方均应将学生作为联合培养的核心和主体。

因此, 在校企联合办班过程中, 无论是学生的选取, 还是顶岗实境岗位的安排上, 均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 只有坚持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本, 才能实现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和共赢 (见图4) 。

(四) 校企联合开发课程, 是实施文化融合的载体

实施校企文化融合, 课程是有效载体。因此, 校企合作创建“订单班”, 推进校企文化融合需要校企双方联合开发课程。

校企共同开发课程, 在理念上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理论知识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来进行, 同时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每个项目的学习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效果评价坚持“学校与企业共评、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 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见图5) 。

(五)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是实施文化融合的平台

实践性教学环节对高职学生实践水平、动手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 也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建设。作为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窗口, 实训基地建设和营造浓厚的校企文化氛围对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校企创建“订单班”, 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即是技能训练场所, 更是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平台。实训基地应建设要充分考虑校企共融的情境文化, 实现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同步提高。从形式上讲, 实训内容应依托企业共同设计实训项目, 实训形式由校园向企业转移, 因为校内训练实践活动, 即使全真模拟, 也缺少企业氛围, 若放在企业进行, 才能事半功倍。从内涵建设上, 实训基地建设要实现教学环境的职业化情境、实训内容的教学化情境、教学实施的职业情境 (见图6) 。

(六)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 是实施文化融合的关键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促进校企文化融合, 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企专兼职师资队伍。需要学校的专职教师、企业的技术人员实现互动、融合。

对学院专职教师而言, 培养的重点是提高其职业素质。积极安排学院专职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 使学校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在学校是教师, 在企业是员工。对企业指导教师而言, 关键在于准确定位其作用, 希望其能向“订单班”学生传授书上学不到的实用技术和在企业一线摸爬滚打的示范精神。企业技术人员作为“订单班”学生的指导教师不同于专业教师, 他们带着特殊的企业文化背景, 在价值观、精神风貌、道德标准等方面, 带给学生截然不同的教学体验。对企业特有的文化氛围很敏感, 若不对他们的文化背景给以尊重和鼓励, 甚至以职业教师的尺度来衡量, 是十分不合理的。

四、结语

订单培养作为高职教育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措施, 在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 必须大力探究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问题, 培养出真正的高职业素养人才, 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对接。

参考文献

[1]潘玉耕.校企合作中的文化融合问题[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10 (12) .

[2]刘秀琼, 俞永康.校企合作与校企文化交融: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2 (1) .

[3]荀莉.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工业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31) .

[4]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新动向[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5) .

上一篇:化疗所致口腔溃疡下一篇: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