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意义发展分析

2024-07-01

生态学意义发展分析(精选十篇)

生态学意义发展分析 篇1

武威市被誉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 “马踏飞燕”已经成为武威的象征和标志, 承载、孕育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命和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并赋予其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活力, 祁连山脉横贯南北, 石羊河贯穿整个武威境内, 其市内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等旅游资源都直接影响着武威的生态环境质量, 以至旅游业的发展也与其息息相关。由于地处内陆干旱区, 境内有灌溉绿洲、荒漠、高山草地、祁连山天然水源涵养林带及沙漠、浅山地带, 是甘肃的缩影。这种自然生态系统又与武威历史文化、旅游活动等构成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

根据武威市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实地考察, 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东端, 南依祁连山, 北靠内蒙古, 东南与兰州市、白银市接壤, 西北和金昌、张掖毗邻。南北长326km, 东西宽204km, 海拔1367~3045.1m, 地处黄土、蒙新、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地带, 地形复杂, 南高北低。总面积33238km2, 其中, 耕地387.11万亩, 草地面积3552万亩, 可利用草地面积2430万亩, 是一个有水就有耕地和粮食, 有水就有草原和畜牧的地方。境内有大小河流8条, 年均径流量14.3亿m3, 年日照时数在2200~3030h, 年平均气温7.8°C, 无霜期85~165d, 年降水量60~610mm, 年蒸发量1400~3040mm, 是典型的内陆型干旱气候。

武威市区灌溉绿洲、荒漠、高山草地、祁连山天然水源涵养林带及沙漠、浅山地带并存, 由于该地区境内有河流贯穿, 地势平坦有利于河水的流动从而形成灌溉绿洲, 但由于境内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造成土地荒漠化, 部分地区海拔较高气候相对湿润形成了天然的高山草地, 祁连山雪水融化后形成天然的水源, 北部水源供给不足降水较少造成土地沙漠化。

2 影响武威旅游发展因素的生态学分析

长期以来, 由于“马踏飞燕”、白塔寺、雷台汉墓、西夏碑成为武威市的主导旅游产业, 因此对游客的吸引力没有持续性, 加之对于自然生态景观的开发宣传力度不够大, 从而使游客潜意识中认为武威的旅游就是一场历史科普游。祁连山脉横贯武威南北, 祁连山前的河西走廊自古就是内地通往西北的天然通道, 文化遗迹和名胜众多。在汉代和唐代, 著名的“丝绸之路”即由此通过, 留下众多中西文化交流的古迹。石羊河贯穿武威全境, 这都是十分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 因此形成了以天祝三峡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游”和以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为代表的“沙漠生态观光游”。

南部山区距武威市区大约1.5h车程。近几年来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市民度假休闲旅游的目的地, 每逢双休日和大假期, 成群结队的武威及周边各市区县游客到这里度假休闲。目前, 当地村民和部分旅游开发商的低水平开发和粗放式经营, 实际上对南部山区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研究表明, 由于武威地处干旱荒漠区有效降水较少, 如果遇上大旱之年主要依靠高山融雪。武威市区地下水资源主要来自以祁连山脉冷龙岭发源的河流石羊河。石羊河是甘肃三大内陆河之一, 全长250km, 经流量为15.6亿m3, 流域面积为4.16万km2, 流域地势南高北低, 降水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少。最南端的降水量达到了800mm, 是冷龙岭降水的中心, 水资源以冰雪形态储存, 被称为“高山冰雪固体水库”。而流域北部的民勤, 降水量却只有150mm, 最北端接近腾格里沙漠的地区年降水量只有50mm, 而蒸发量达到了2000mm, 非常干旱缺水。因此南部山区水源的多少, 直接关系到市区地下水位的高低。近来年, 武威市有关部门为节水在该区域做了大量工作, 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南部山区这块补给武威地下水的区域面积逐步减少, 局部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一定的破坏。

北部腹地是一片灌溉绿洲, 西北部与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相连, 东北部与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相接, 从而形成了以荒漠、野生动物、科普为主的休闲度假游。一路北上可以看到灌溉绿洲、碧波荡漾的红崖山水库、戈壁直到一望无际的沙漠。近年来, 北部的灌溉绿洲也面临着荒漠化。

造成南部山区及北部绿洲荒漠化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南部山区风景秀丽, 有旅游市场需求空间;第二是地球变暖高山融雪减少;第三是由于石羊河流域的经流量不断减小;第四是由于地下水减少居住在北部腹地的居民为了生存不得不超采地下水, 地下水位的下降, 同时也使得地表的植物大量枯死, 荒漠化程度不断加剧, 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何将武威市区与南部山区及北部腹地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统一进行开发;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等经济开发, 促进当地脱贫致富和走向小康社会等, 都是武威旅游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3 科学保护环境的生态学对策

生态环境的建设基础任务是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而不是脱离原来的自然基础, 去盲目建设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武威市作为一个农业高度集中,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了150%, 已经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利用率。要积极实施已探索出的节水、调水、增雨和关井压田、种草种树、防沙治沙、调整农业结构等综合措施, 形成治理合力, 加快治理步伐, 增强治理效果, 最终实现地下水位上升、地面植物不断恢复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武威市提出了生态立市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战略, 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要坚持“国家有投入, 科技做支撑, 农民有收益”的模式, 以民勤西线、北线, 凉州、古浪民调渠沿线为重点, 采取工程生物等综合措施, 加大防沙治沙力度, 封沙禁牧, 发展沙产业。要以围栏封育、“三化”草原治理、生态移民为重点, 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保护。严格实行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乱采滥伐的规定, 强化森林资源管护, 提高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功能。以建设祁连山冰川湿地和民勤青土湖旱区湿地、红崖山水库区域湿地、黄案滩荒漠湿地为重点, 加大湿地保护恢复力度, 维护生物多样性。

南部山区水资源主要以冰雪形态储存, 而近几年由于天气变暖, 冰雪融水不断减少, 水土流失使得原本比较脆弱的高寒草甸、灌丛草甸、森林灌丛草甸生态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而整个生态区又是干旱荒漠地区的“绿色水库”, 为水源涵养区, 是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因此, 水土保持不仅是南部山区的重要辅助功能, 也是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部山区的冰雪寒冻垫状植被生态区, 高寒草甸、灌丛草甸、森林灌丛草甸生态区, 寒温带山地荒漠、草原生态区等区域为动植物物种集中地, 保护区域的动植物多样性不仅对动植物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基础。

北部地区主要以山前温带砾质荒漠、半荒漠生态区, 中部暖温带绿州农业生态区, 北部暖温带小半灌木荒漠、沙漠、盐漠生态区为主。近9000km2, 属温带干旱区。冬春季多风、夏季炎热。夏季气温在24.2~36℃之间, 昼夜温差较大。全年日照3000h, 降水量102~200mm, 蒸发量2000mm以上。北部地区水源主要来自于南部山区, 由于北部有绿洲农业因此也是水资源利用程度最高、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同时干旱荒漠区由于生态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因此更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4 开发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的生态学建议

武威市应该出台优惠政策, 调整整个武威市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 鼓励大中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进驻, 取代生产工艺落后、附加值低的落后乡镇工业, 同时调整农业结构, 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题模式, 重点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 和以枸杞、红枣、葡萄、优质梨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依托丰富的光照资源大力发展液体经济, 积极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其中, 开发生态旅游是武威市发展的重要选择, 其重要意义在于: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传统旅游, 使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加强对区域内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对野生动物的爱护;其次, 充分将武威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有效结合, 不断提升武威旅游的新形象, 使其文化产业多元化。同时也促进全市经济的大发展, 通过对城市环境的改变增加外来产业入住武威的机会, 加速武威经济产业的提升和发展, 最后, 还可促进社会的大进步大发展, 增加就业岗位, 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提高整个武威人民的整体素质, 最终促进武威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摘要:指出了武威市区与凉州区旅游、祁连山区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武威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学思想的指导。对武威的旅游资源、影响武威旅游发展的因素、武威祁连山区的规划保护以及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开发等问题, 从生态学视角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武威,旅游,发展,生态学

参考文献

[1]中共武威市委办公室.武威市情[R].武威:中共武威市委办公室, 2014.

[2]李俊清, 石金莲, 刘金福.生态旅游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3]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 篇2

1.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旅游地环境

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使农民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意识,更注重村容村貌,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特别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将促进旅游地大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将促进“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遵循生态规律及当地的文化习俗,重视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因而能增加居民对当地文化的自豪感,使当地居民认识文化景观和文化传统的价值,让民间手工艺、音乐、戏剧、舞蹈、饮食等各种文化都在旅游过程中得到保护并发扬光大。同时,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更深刻的意义。

3.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将进一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房屋建设的布局更加合理,排污、治污更加规范、严格,更加注重高科技投入,注重生物害虫的防治等,从而使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客观上为当地农民营造了良好的居住、休憩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并且,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旅游产品结构,使传统农业增添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进而缩小城乡差别、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4.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意义发展分析 篇3

关键词:鹤壁地掷球 ;内部关系;生态学方法理论

生态学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理论,近年来生态学原理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用于分析自然生态的规律,而且也用于分析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相似性的其它复杂系统。

生态学研究复杂系统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按照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研究对象从现有研究过程中计入环境的影响因素,这种方式可以将复杂的生态系统研究的比较透彻。鹤壁地掷球项目是一个复杂的体育团体和体育想象,通过生态学系统原理,进行归类分析,层次、逻辑、因果更加清晰明了。为研究鹤壁地掷球发展,用生态学理论和新的方法论研究体育现象,做出新的尝试。

一、鹤壁地掷球生态结构的概述(实际现状分析)

鹤壁地掷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它是由环境、资源、群体(包括个体、种群、群落)三个部分组成。三个部分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鹤壁地掷球生态系统特有的结构。如图1所示。

在鶴壁地掷球运动生态系统中,最外围的地掷球运动的环境,(经济、文化、政府、政策等)像空气一样常常被忽视,但又时常密切联系着鹤壁地掷球运动中的群体和资源。资源包括技术、信息、场地、服务等资源。他们是鹤壁地掷球发展的物质基础,群体是鹤壁地掷球项目运动中唯一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体,由球民个体、种群(同项目球民)和群落(地掷球参与者)组成,是地掷球运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下面将以该结构图为依据,在资源、群体、环境的顺序,从三个方面研究鹤壁地掷球运动的结构和内容。

1、鹤壁地掷球运动的资源。鹤壁地掷球运动项目的资源由具体到抽象分为,场地、器材、服装、教练、教师、裁判、服务、信息等。

这些有形和无形的地掷球资源对鹤壁地掷球运动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没有这些资源就没有鹤壁地掷球系统的存在和发展。

2、鹤壁地掷球的群体。鹤壁地掷球群体是由参与者在特定的地点,自由结合、来去自由,因喜欢地掷球运动,为了朋友交往,强身健体,形成的群体活动,能够加强他们参与地掷球运动的习惯,能起到相互提高促进的作用的地掷球球友。

第一,地掷球群体的结构。鹤壁地掷球群体从微观到宏观可分为个体、种群和群落三个层次三者与群体关系。如图2示:

图3所示,三角代表个体,是群体里的最小元素。群体是有多个种群(如小金属学生团体)组成。群体里有很多中群落组成,群落之间也会有交叉,种群之间的范围也会有交叉。

地掷球群体之所以可以形成,原因他可以满足球民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安全、情感需要。通过加入一个群体,个体能够减少独处的孤独感,感到自己更有力量,满足参与者的社交需要。②自尊需要。加入一个被重视的群体,能够被群体内外个体承认的满足感,使参与者感到自己参在的价值。③实现目标的需要。有时实现目标 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集合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同时,在群体中,群体成员要接受一定的行为准则,成为群体规范。来维持群体,体现在群体舆论对违反群体规则的个体产生舆论压力,来评价群体,对群体成员进行约束和行为矫正。群体成员知道预期的结果,从而保持与规则一致。

第二,鹤壁地掷球群内部关系。在鹤壁地掷球群体里个体或群体之间最突出的互动形式有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和强制,它们往往是以不同方式结合交织在一起。

(1)交换。个体或群体采取某种方式彼此交往,这种方式目的是获取报酬或回报。这样形成的关系就是交换关系,比如地掷球中有偿的教学、训练、管理形式。其中遵循互惠原则,互惠原则下的平等交换还有利于通过创造持续的相互间的义务,来维持交换的平等。

(2)合作。合作是由于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对于单独的人或群体来说难于达到,于是就联合起来一起行动。在地掷球项目中合作是普遍的,具备合作的很多基本条件:①运动队有共同的目标,②地掷球项目有统一的认识和规范。③特有的相互依赖的体育合作的气氛,④具有合作赖于生存的物质基础。

(3)冲突。在于利益和价值的有限,个人在追求这些稀有资源必须竞争。地掷球群体中的个体或团体因为比赛金牌,场地和物质投入的有限,冲突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刺激着地掷球运动的发展。

(4)竞争。竞争通常指同种或异种个体间为了争夺共同的资源而相互市价不利影响的现象,也是冲突的结果和表现形式,竞争是普遍存在的。个体种群间的竞争促进群落的发展水平提高,优胜劣汰。

第三,实现目标的需要。有时实现目标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集合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同时,在群体中,群体成员要接受一定的行为准则,成为群体规范。来维持群体,体现在群体舆论对违反群鹤壁地掷球的外部环境。

二、鹤壁地掷球的外部环境

所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鹤壁地掷球项目的环境是指影响鹤壁地掷球项目生存发展外部各种环境的总和。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比较复杂的综合体。

图3所示,鹤壁地掷球的环境,大致分为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政治文化环境。鹤壁地掷球环境影响不是一个单一因素作用的,很多社会因素会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环境综合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一个整体的影响效果。图4所示,鹤壁地掷球不但是在全国地掷球发展的大环境之下,也是在鹤壁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下生存。

英国生态学家A.G.坦斯利认为,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大小和结构的整体,其中各生物成长借助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形成具有自适应、自调节和自组织的功能。鹤壁地掷球现象纷繁复杂,也如这自然系统如能进行着自身的新陈代谢,才能长期存在。

参考文献

[1] 徐忠.试论体育最适群体及影响因素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5,30-31.

生态景观林带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篇4

城市与道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形成之日起, 城市的发展就与道路的建设联系在一起;道路作为城市的进出口, 给人入城的第一印象。随着生态文明的不断深入、城市发展重心向边缘地区辐射扩散, 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 “一河两岸”, “一路两景”的口号一次次被喊响[1]。把进城之路建设成一条集防护、观赏为一体的城市生态风景林带道路, 构建绿色生态骨架成为了当今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深入推进宜居城乡建设的根本需要。以往传统形式的公路林带只是为高速公路的防护以及治理山坡地区水土流失等现象进行建设, 忽视了对公路整体的景观效果以及所能达到的生态景观功能, 生态景观林带对构筑交通干道亮丽风景线、生态线有着传统公路林带不可比拟的优点。

2 构建生态景观林带的目的

构建生态景观林带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乡的迫切需要。生态景观林带被定义为在江河沿江两岸、沿海海岸及交通主干线两侧一定范围内, 营建具有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绿色带。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对于一个城市生态上的优化, 也体现在了由绿色景观带 (线) 、景观节点 (点) 和生态景观带 (面) 组成的在一定可视范围内有区域特色, 有突出主题的森林生态景观。此外, 多姿多彩的生态景观林带还具有作为生态旅游景点、附带环保宣传并且可实现防灾减灾等经济价值。2005年2月6日, 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决定》, 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林业生态省的目标任务[2]。

3 生态景观林带对城市效益的提升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实施后, 对城市的绿化质量、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生态景观林带是城市绿化的窗口, 有层次感和尺度感的景观林带, 不仅能充分发挥植物的造景功能, 还能给人们提供一种动态的城市景观感受, 让进出城市的人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使其对该城市产生深刻的印象。

生态景观林带的建设, 使城市周边林分结构将更趋合理, 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和森林生态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生态景观林带项目的实施, 一方面在林地清理、挖穴、育苗、移栽、抚育、管理等工序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可以为当地增加就业的机会[3]。另一方面, 为了提高效率, 实施过程中施工方还会对各种工序进行改进, 这又带来了林业科技的技术创新。

生态景观林带的实施, 除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外, 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景观林带除了增加城市的木材产量之外, 维护成本低的特点也为城市的绿化维护减轻了负担。每个城市的中心绿化都需要有一批专业团队对其绿化景观进行松土, 除草、施肥和修剪等工作, 每周甚至几乎每天进行浇水, 我们平常所享受到的绿化美化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维持。对于劳动力资源匮乏的城市来说, 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倘若将这些绿化修建工作延伸到城市四周交通不大发达的地方, 费用将更是大得惊人, 而生态景观林带, 不但可以美化城市周边环境, 其维护成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植物, 如种植灌木和耐旱的树木来进一步降低维护成本和整体的护理费用, 以此达到城市美化和维护费用低的双赢。

4 如何构建生态景观林带

4.1 转变经营模式,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必须遵循生态发展的规律

转变传统以来植树造林只是为了木材利用的经营模式, 把生态景观林带作为一种公益林进行科学经营[4]。发挥其美化环境, 净化空气, 改善气候条件, 涵养水源, 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要以植物群落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现有的绿化和森林为基础, 结合周边自然条件营造稳定的植物群落, 优化森林结构, 提升森林质量作为构建生态景观林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一定范围内, 可以以单一种树为主体, 配合其他乡土树种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人工林, 以达到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4.2 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建设有特色的生态景观林带

通过补植套种、林分改造、封育管护等措施, 改变中幼林多, 近、成、过熟林少;纯林多, 混交林少;沿线桉树多, 乡土树种少的现状, 对已经绿化但景观效果不理想的林分进行改造提升;对景观效果较好的林分进行封育管护[5]。充分发挥每个物种的生态效益, 从而推动森林资源增长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更好地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优化提升阶段的目标任务。2011年, 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利用9年时间在全省统一规划建设23条共1万km、805万亩“结构优、健康好、景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生态景观林带, 呈现“青山碧水添花繁, 四江两岸愈斑斓;彩龙舞动南粤美, 更有绿廊连海天”的森林景观[6], 以完成建设全国最好林相、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任务。

4.3 优化树种选择和合理配置

适地适树是最基本的造林原则[7]。景观林带选用树种不是名贵树种就好, 应选择耐寒, 耐旱灾, 且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 特别应当以乡土树种或已经驯化成功的树种为主。乡土树种是本地的优势植物, 在漫长的自然选择中, 对当地的气候、土壤适应性强, 生长良好。选取的树种不同, 所需要的种植密度也各有差别。合适的种植密度, 不仅形成稳定的生长环境, 还能达到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等目的。因此, 因地制宜, 选种关键是要从整体出发, 将不同叶色、花色、形状及不同高度的乔灌木、草本等植物合理搭配, 把落叶和常绿树木有机结合, 观叶和观花植物互相搭配, 让整体构造体现出带状的复层结构的植物群落, 注意提高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覆盖率, 并且根据公路两边林带线长, 景观宽广, 森林斑块破碎化的特点, 设计时要求做到多层次, 多色彩, 多功能, 建成以繁花、灌木和乔木相互渗透的、互为补充的复层植物群落。

5 结语

随着生态林业的发展, 生态景观林带作为一种崭新的城市绿化事业推广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应以大量绿化植被, 复式的层次结构进行公路林带的构建, 把城郊和乡村绿道通过不同色彩层次的生态景观长廊引入到中心城区, 实现城乡一体化, 使城镇和郊区的景色相互融合, 形成色彩缤纷的城镇绿化网络, 以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的大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怀在, 黄树钦.浅谈汕尾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J].现代园艺, 2012 (10) .

[2]薛春泉.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J].广东林业科技, 2012, 28 (1) :96~99.

[3]刘建明, 钟小山, 张宏伟.中山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J].广东林业科技, 2012.28 (2) :88~92.

[4]马俊, 韦新良, 尤建林, 等.生态景观林树种选择定量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 25 (5) :578~583.

[5]广东省绿化委员会, 广东省林业厅.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 (2011—2020年) [R].广州:广东省绿化委员会, 广东省林业厅, 2011.

[6]闫志平, 魏振, 李树人, 等.森林中陆地生态系统中主体地位的探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8 (2) :167.

生态学意义发展分析 篇5

摘要:面对我国广大连片特困地区长期发展滞后的现状,不少专家学者对此有过较多的调查研究,关于经济与生态、发展与环保的关系问题提出不少观点和对策,也是当前热议的话题。本文以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陕南三市为例,探讨如何在连片特困地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认为陕南地区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的扶持政策,坚定地走生态经济之路,明确指出:目前应创新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均衡、循环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和整体开发,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重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约资源,降低污染,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之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陕南地区 生态产业 意义 思路

1 陕南连片特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对区域劳动生产率、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初始资本积累产生不同的影响。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陕南地处秦巴山区的核心区域,所以长期以来属国家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是亟待开发的热土。当前主要面临以下难题:

1.1 陕南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增长缓慢

1.3 陕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保压力不断增大

陕南地区深居秦巴山区腹地,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市场化程度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慢,经济发展缓慢,居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与东部地区和省内其他地区的差距继续扩大。据统计,陕西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9%。在全省23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易发点分布达到了9300多个。陕南的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地质条件最差,山体稳定性脆弱,易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于长期贫困的陕南地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是今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必须着力解决的紧迫课题。而陕南地处秦巴山区,山大沟深,自然灾害频发。近年来,产业发展所依托的土地、水、生物及矿产等资源,大多数分布在重点生态保护区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产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非常大。丹江口水库的两条主要水源丹江和汉江,分别发源于陕南地区的汉中和商洛,当地为保持水源的质量,不得不放弃部分项目的开发。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是保持陕南经济快速增长、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2 发展生态产业是陕南地区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技术先进、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强调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经济属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而以此为基础的产业即为生态产业。

2.1 发展生态产业是陕南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陕西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发展思路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处理好环保与发展、稳定、民生的关系,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内在统一是必然选择。陕南的汉江、丹江流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这将使一些优势资源开发项目受到政策和环境容量限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很大。面对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经济道路成为陕南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2.2 发展生态产业是实现陕南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对而言,陕南生物资源丰富,开发优势较为明显,但长期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使得经济在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也对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可能导致重大资源危机,资源、能源、生态与环境难以承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必定受到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瓶颈的约束。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生态经济,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提升,经济发展也能走上遵循生态规律的正确道路。

2.3 发展生态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需要

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是制约陕南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是目前陕南发展的总体状况。该区域经济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经济发展仍是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开发为主,缺乏按照生态经济原则要求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转化而构建一个良性发展模式。本就不多的资源得不到优化利用,经济长期处于低层次、低水平上的增长,这也造成了陕南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区域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的内在潜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实现陕南突破发展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重视生态技术的运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 陕南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生态产业的路径选择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绿色、集约、、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把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加大力度开发出区域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质量好、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形成完善的绿色产业体系,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突破发展。

3.1 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加大连片开发力度

在目前形势下,陕南三市应抓住“一路一带”战略构想、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退耕还林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等发展机遇,科学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时,要有选择性,保护好当地青山绿水。要突出地方特色,创新发展思路,加快谋划长远发展规划。对陕南而言,应充分利用中省扶持政策,把陕南放置于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要走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破除小农思想、小打小闹、分散经营的现状;逐步建立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集中连片、规模效应高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扶贫开发与自身发展的能力。

3.2 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发展生态产业

各地要充分把握和利用当地资源与环境优势,选择适合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一项重大发展战略。确立“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综合开发”的发展道路,实现资源开发与资源培植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创新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如陕南各地应大力发展水电等清洁能源,发展生态林果业、绿色食品工业等,发展生态旅游业、绿色物流、生物技术等环保产业。随着这些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当地生态经济的建立,加快扶贫开发速度,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3.3 加强产业整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创新生态发展之路

生态学意义发展分析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矿业;生态矿业;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矿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与安全生产问题

矿区对于资源粗放式的开采,造成了地下资源的减少,進而导致了地质受损严重。开采所产生废水、废气、废渣都给环境带来了破坏,并影响了生态平衡。近些年来,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累计12300多起,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16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尾砂、废石等矿山固体废料占全国的80%~85%,目前我国各类尾矿库近13000座,其中近40%为非正常的矿库,尾矿总量达80亿吨,且以6万吨/年的速度在不断地增长。大量矿山固体废料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尾矿溃坝等,成了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之一。

(二)矿区和谐问题

由于矿业在开发中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因此,与安全隐患对周边产生影响,矿区具有自身显著特点。一方面是矿区内部各利益群体间和谐稳定问题,矿区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数量大,因此易发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由于资源配置不均使矿业内部或与驻地农民间产生社会矛盾;第三方面是由于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导致企业与居民间关系紧张的社会问题。

(三)矿业发展问题

尽管矿产资源需求在增长,但对于矿产资源需求增速在放缓,矿业形势也不容乐观,一是矿产资源需求增长乏力在长时间内存在;二是采矿业利润逐年下降,且下降幅度也在不断扩大;三是矿产资源大都为中小型,自身条件差,对外的依存度非常高。

(四)绿色生态矿业发展瓶颈

随着“绿色生态矿业”理念成为矿业领域的共识,绿色矿山建设成了矿业领域转型升级的选择。尽管我国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取得了成就,但绿色生态矿业发展仍任重而道远。制约绿色生态矿业发展瓶颈主要有:一是理念层面认识不足;二是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三是矿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任务繁重;四是技术支撑体系和人才保障体系欠缺。

(五)地质勘查工作程度相对较低

主要表现为部分已被开发的矿山其地质资源仅停留在预查阶段,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较为欠缺。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质勘查工作已实现1:20万区域,但因受多项因素制约,其地质勘查工作仅为总面积的16%,使得该地区当前矿产开发程度低,难以满足矿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而导致矿业企业经营风险升高,矿产资源利用效果欠佳。因此,地质勘查工作需进一步完善,对其矿产资源实际情况需进一步予以明确,从而为其合理开发提供可靠参考。

二、生态文明视阈下的绿色生态矿业发展路径

(一)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以对其储备情况予以明确

这就要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进一步强化对该地区矿产资源勘查的力度,对其储备情况予以明确。只有对矿产资源真正储备量加以明确了解,方可为该地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打下基础,提高其矿业经济的发展后劲,从而推进其进一步发展成为该地区特色支柱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百姓生活水平。要将资源开发利用置于突出位置,加大投入、增强勘查力度、摸清家底方可造福百姓,对已知矿产资源,既不能不开发,又不可乱开发,其必须做到有序开发。当前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一大主要问题就是勘查力度与密度不够。因此,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与密度,将有助于该地区矿产资源更为科学合理高效的开发与利用。

(二)提高制度管理水平,规范矿业开发市场准入制度

随着矿业开发的进一步深入,该地区粗放型矿产开发及管理模式等诸多问题已日渐严重,矿产开发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且开采过程中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导致现有矿产资源未能得以合理开发与利用。因而,对该地区矿业开发市场准入制度加以规范,奖惩分明,提高相关管理制度的管理水平,这对矿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故,在今后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须对开发门槛予以严格控制,对大公司、大企业的规模开采加以适当鼓励,针对威胁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矿产开采行为则须严厉制止并实施相应的惩处,以彻底实现该地区矿产资源的规模化、可持续、集约化开发与利用,促进矿业经济向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转变。

(三)强化结构调整,促进矿业经济优化升级

铬、铜、铁、金、铅以及盐湖矿产为资源优势最强的矿产资源,因此,对该地区矿产资源的开采应优先对交通条件更为便利且矿产资源具有优势的区域加以开发;加框铬、铜等优势矿产的勘查力度,推进地区特色矿产基地的尽快形成。通过强化结构调整,对该地区矿业经济结构予以整合,最大化地实现矿产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从而有效提高该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效率,实现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

(四)引进先进设备与高端人才

要想实现矿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则须扩大开放力度,积极利用现代先进技术,通过积极引进当代先进技术设备及高端技术型人才,实现对已有矿产的深加工、精加工,从而有效提升矿产资源市场价值;同时,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借鉴其他省市成功发展经验,提升自身矿业经济发展水平。

(五)绿色矿业的理念创新与落地

生态文明建设对矿业开发的要求是系统的、可持续的,这就要求我们从认识层面上要有深刻的转变,一方面要将绿色矿业的理念贯穿矿产普查、矿山规划、建设、开采、选冶、深加工,直至矿山闭坑、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重建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要从法制、管理、技术、环境、和谐、文化等多角度的视野下综合考虑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业、绿色矿山建设既是目标更是实践的过程,构建出完整的绿色理念必须“入脑、入心、入制、入行、入形”,才能够真正的落地,才能够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基于此,我们首先必须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现代生态理念,再次是实施清洁、绿色循环的生产方式,同时也要使矿业企业积极融入社会,兼顾矿区群众的发展和更多的社会责任,实现矿地和谐。

三、结束语

关于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意义 篇7

1 存在于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的问题

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要想使林业产业系统得以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大力发展林业资源, 并持续供给森林资源。与此同时, 林业产业发展有利于造林和营林工作的实施, 也能保证森林资源在数量、质量上的增长。然而就如今林业产业现状来说, 两者相互独立, 这主要是因为在林业产业中2个体系间的利益取向与主体不一样, 导致工作目标与工作效果也大相径庭。在林业的工作当中, 政府未在短期内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投入, 建立了以造林为主要工作的林业工程。与此同时, 农民为增长经济效益与生活来源, 逐渐开始注重种植各样的经济林, 让生长缓慢、收益时间久的林业产业遭到人们的排斥, 忽略了林业具有的生态效益。2种林业体系分裂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 而且这样的林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是不能持续下去的。

1998年, 一场历时100天的特大洪水损毁了我国无数家园与田地, 洪水的水量和范围都是百年难遇。全国很多地区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有2.3亿人受灾人群, 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数额更加惊人, 同时, 因沙尘暴造成的影响也是一个导致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大洪水会导致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而沙尘暴会导致沙漠化和荒漠化日益严重, 产生沙尘暴和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是频繁发生自然灾害, 气候变幻莫测。总之, 导致这样的问题出现之根本还是过度砍伐森林, 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生态失衡, 各种各样的生态危机连续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年里, 因国家建设需要, 林业产业首要任务就是生产木材。中国林业状况产出比投入多, 生态破坏速度大于治理进度, 形势相当严峻。

2 正确处理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

2.1 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间互相约束与存在的矛盾

它们两者间的矛盾形成的原因是, 人们在日常林业生产生活当中, 投入林业建设和索取林业资源的程度存在差异。因为人们在日常生产之中对林业会进行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 然而其效益存在着不确定性。使得人们无论是在生态上或是经济上有差异感, 经济效益对于生态效益而言具有直接性, 而生态效益有一个积累过程, 效果出现得慢, 还存有时间差。

2.2 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相互依存并相互促进

相对于上面, 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间存在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 其主要关系还是和人的利益与价值取向存在关系。它们存在一个共同基础, 即森林面积建设与植被恢复, 想最大程度地发挥林业带来的生态效益, 就应该最大程度地扩大森林面积, 不然的话不但缺乏林业资源, 更无法谈及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根源所在就是林业产业, 森林是生物与各种植被的基础, 也是一个庞大的基因库, 它能够调节环境、降低污染, 犹如天然的空调, 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 把林业生产发展、生态发展两者结合, 可以保障人们的正常生产与生活, 当人们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就会投资开发林业, 注重林业发展。

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思路

3.1 加大投入,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一要以政府投入为主, 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吸引社会力量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 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资、共同建设林业生态工程;二要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实行倾斜, 对一些重大项目应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或税收优惠等方面支持;三要进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 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 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向林业生态建设投资。

3.2 突出重点, 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

第一, 大力加强丘陵岗地植被恢复工程、沿海防护林, 突出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等;第二, 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 提高建设水平, 确保建设质量;第三, 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城乡结合部要大力发展环城绿化带、郊野公园、隔离林带, 农村牧区要重点构筑村庄绿化、农田林网和发展庭院林业。

3.3 科技引导, 强化工程的技术含量

第一, 要重点开展困难林地造林技术、植被恢复技术, 并加快低质低效林改造, 做好国家森林抚育试点;第二, 围绕林业良种壮苗选育、中幼林抚育、速生丰产林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等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第三, 侧重种群选择及种群匹配工程, 并考虑种群之间在生长时间、节律上的搭配, 生态工程的工程措施应侧重生态环境重建中必须采取的技术。

摘要:我国目前林业产业都处于较低层次的阶段, 而森林资源的缓慢增长和社会对林业发展的众多要求之间的不和谐成为了当前林业产业的主要障碍, 所以说生态建设是林业产业的发展的首要任务。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阐述了影响林业产业发展的因素以及林业产业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关系

参考文献

[1]孙垂川.关于发展林业产业,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 2011 (08) .

[2]丁洪雨.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研究[J].科学与财富, 2012 (11)

浅谈当前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篇8

生态农业是一种在传统农业有效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技,集约化经营的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我们发展的农业前提是要能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传统农业的有效经营再结合运用现代的科技,建立一种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农业。

2 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2.1 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农业本身是与自然紧密相联的一种生态产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使得大量的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进入到农业生产之中。农业化学品的投入对我国的连年增产有很大帮助,但是在粮食数量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比如有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有大量农用薄膜使用带来的残膜污染。有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土壤结构的破坏。还有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等。所以我们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改善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使我们的农业在发展上更加绿色、更加生态。

2.2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过去吃饱穿暖后追求的就是饮食的健康安全。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有机食品等都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生态农业免去了化学物质对土壤、植物和果实的影响或者将化学物质的影响降到最低,所以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在质量上提供给我们更加健康、绿色的农产品。

2.3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

未来的市场将会需求哪种农产品?生态农业从一开始就提倡不用或极少用化肥或农药(在绝对安全标准下),使得我们在生产成本上减少,同时,生态农产品,因为它代表着安全、无化肥农药残留、健康,符合现在的潮流,所以消费者对其接纳度较高,售价自然也比其它农产品要高,相应单位面积收入更高,也对提升农民的收入起到促进作用。

3 对安泽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

3.1 发展有机、绿色农业,打造自己的特色农业

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源于农业的特色。“特色”不只是“与众不同”,更是“出类拔萃”;不只是“人无我有”,更是“人有我优”。这个优就是说我们的产品能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可以得到原产地认证。为此,我们要在充分挖掘农业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将生态、健康、绿色突出在农产品的种、养、加、售各个环节,开发出更多符合当今潮流的生态、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市场知名度,走出一条安泽生态农业特色之路。

3.2 走农业合作化之路,走品牌道路

安泽县农产品很丰富,但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相对不足,还是在提篮小卖,自然卖不出高价钱。我们需要按照县域农产品特色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通过农业合作社对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创建出自己的优质生态农产品和食品品牌。并通过品牌的效应去打造出自己的生态农产品广阔市场。

3.3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农业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安泽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示范县,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打造发展我县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未来我省将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发展一批休闲农庄、乡村客栈、农业观光园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品。

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指明了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农业的发展必须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因此,现阶段,我们发展生态农业意义重大,对于安泽县的农业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动力,安泽主打的就是生态牌,那么我们可以在生态农业上下功夫,也一定能够在生态农业上发展出一片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金鉴明,卞有生,田兴敏.生态农业—21世纪的阳光产业[M].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生态学意义发展分析 篇9

早在1870 年, “生态”一词就被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使用, 当时主要是指生物的聚集。上个世纪20 年代开始, 美国文化地理学之父卡尔·苏尔从景观出发, 研究文化景观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并对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进行了探索, 创立了“伯克利学派”, 又称“文化生态学派”。1921 年, 美国学者卜欧克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首先提出了“人类生态学” (Human Ecology) 这一学术术语, 他和伯杰斯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带领研究生展开对该问题的研究, 被称作是城市科学的“芝加哥派”。[1]同时, 美国人类学家弗兰兹·博厄斯和克罗伯提出了文化的“环境决定论”和“环境可能论”, 为文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生态方向。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观点是, 文化生态学诞生于美国, 由美国人类学家J. 斯图尔德提出, 他在1955 年出版的专著《文化变迁理论》中完整地阐述了文化生态适应理论。在该书中, 斯图尔德认为文化变迁就是文化适应, 这是一个重要的创造过程, 称为文化生态学。[2]这一观点的出现也被认为是文化生态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文化生态学比较重要的观点是“文化生态适应”理论、“文化核心”与“文化余留物”理论。

二、文化生态学的发展

斯图尔德正式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整个50 年代, 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人类学领域, 并且没有形成一套正式的方法论和学科范式。直到60 年代末, 在斯图尔德的影响下, 三部重要的文化生态学著作问世, 即R·内廷的《尼日利亚的山地农民》、R·拉帕波特的《献给祖先的猪》和J·贝内特的《北方平原居民》。这些著作丰富了文化生态学的内容, 界定了研究范围。

70 年代, 霍利对赞比亚的多加人继承模式的变化进行研究, 哈里斯提出“文化唯物论”, 这些文化生态问题的成果, 大大地深化和拓展了斯图尔德的研究。[3]在这段时期, 文化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也开始扩宽, 如加拿大心理学家伯里认为, 生态背景与社会政治背景通过人类的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发挥作用, 人类个体接受生态影响、遗传传递、文化传递及文化融合等的作用, 产生可观察的行为和可推测的心理特征。[4]

80 年代, 美国学者哈里斯创立了文化唯物主义, 并出版了同名著作《文化唯物主义》, 这标志着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主要强调“基础决定论”, 即基础结构决定结构、结构和上层建筑构成文化体系。[5]

90 年代, 美国学者罗伯特·F·墨菲指出, 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 (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 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6]同时期, 文化生态学也成为了美国人类学系和人文地理系的核心课程。1994 年, 芬兰总统M·阿赫蒂萨里在国际传播研究年会的致辞中首次用“文化生态”来表现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的严重问题以及在“信息有产者”与“信息无产者”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7]1995 年, 日本学者发起了关于文化生态学的国际研讨会, 并于1997 年出版了D·克里克的《文化生态学:文化中的传播》。1999 年9 月在吉隆玻召开了“文化生态学国际讨论会”, 来自亚洲和欧美等国的学者分别对本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交流。

三、文化生态学在中国

我国早在20 世纪初, 就有学者开始关注文化生态, 如李大钊、冯友兰、梁漱溟等人在研究文化生成机制时, 就试图从生态环境角度说明文化的差异性和民族性, 进而进行优劣比较与选择。[8]尽管这些属于静态研究, 但是启发了我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反思。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由于民族调查的兴起与发展, 我国文化生态研究也呈现出一片热潮。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关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迅速增多, 学者们不断对斯图尔德的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如江金波提出, 现代文化生态学理论应包含进化论、人地关系论、文化时空耦合论、系统结构论、生态功能论、景观感知与映射理论等。[9]尤其是21 世纪, 文化生态学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传播学交叉的新兴学科, 文化学是其研究对象, 生态学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文化生态学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意义

(一) 有助于深刻认识地方文化资源的本质与特征

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性, 在长期的历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如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等等, 就是不同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态学的视野下研究不同的文化, 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的整体性、延续性和发展性。

(二) 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保护的意识, 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生态学主要侧重于研究在自然、文化、社会等环境中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等内容。将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融入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中, 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文化生态保护理论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保护, 在保护过程中既要保护文化资源本身, 也要注意环境对文化资源的作用, 使文化资源与环境处于和谐状态。

(三) 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防止出现庸俗化开发

纵观我国现在的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无不是依托地方文化资源, 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主体。这种资源依托型开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对资源无节制地利用,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资源的重复浪费。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庸俗化开发, 如对古镇的开发, 全国各地的模式如出一辙, 毫无新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需要提倡文化生态学中对文化的尊重和认可, 让文化资源体现出它的生命特征与价值。提高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在一定程度就保证了文化资源在时间上的传承和在空间上的扩布, 文化资源也会因此而更多元和丰富。

参考文献

[1]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1) :94.

[2]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 2005, (04) :119-120.

[3]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4, (5) :2-7.

[4]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研究[D].天津大学, 2004.

[5][美]马文·哈里斯著.张海洋, 王曼萍译.文化唯物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83.

[6][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79.

[7]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 1999, (06) :22.

[8]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 2005, (04) :120.

生态学意义发展分析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环境经济政策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与自然共处在地球大生物圈中。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 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地球生物圈中, 人类的活动遵循着自然环境发展规律, 且已经达到其它任何生物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但是,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种自然资源不断被人类利用和消耗, 造成地球自然环境的负载越来越沉重。所以, 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 也付出了巨大的自然资源环境代价, 如沙尘暴的肆虐、沙漠化的加剧、森林的锐减、空气与水污染、大量生物的灭绝等等。解决人与自然的这些矛盾与冲突, 它需要人必须认识和正确的运用自然规律, 学会认识人的干涉后果, 不要只看见眼前的利益, 而忽视了利益背后潜在的危害;更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获得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终探索出一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相统一的和谐社会。

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经济与环境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文明, 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终将会阻止人类社会的发展, 甚至导致人类的毁灭, 因此, 人类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生态文明”正是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以引导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着眼点,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

人类与自然的利益是相统一的, 二者是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提倡在不损毁自然环境的前提下, 有节制地、可持续的积累物质财富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因此, 我们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 把人类的发展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统一起来。

2 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科学发展是事物按照客观规律发展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趋势和方向, 是一种以不侵害后代人生存及发展权的一种发展观。加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极其重要的一条。树立科学发展观, 只有摒弃轻视生态环境和征服自然的传统思想, 才能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 才能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在改造自然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 还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利益, 还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 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协调发展[2]。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运行规律,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也遵循着自身的运行规律, 任何违背和脱离其自身运行规律的行为最终将受到惩罚。但是, 在自然界面前, 人类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 坚持以科学发展的规律为理论指导, 实现征服和改造自然, 让自然给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的目的。所以, 从自然资源、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 我们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上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 加强生态法制教育, 依法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随着社会各种法制政策的不断健全, 目前, 环境法学已成为法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生态法制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让人们了解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法规与条例, 从而能更加自觉地遵循自然生态法则。保护珍贵的生态资源,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以及社会法制的保障。目前, 人类开始制定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公约来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也制订与修改了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同时强化监督与检查以确保其贯彻落实。健全生态法律制度,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重视环境资源法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 有助于强化环境资源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能和司法机关司法职能和监督力度;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生态文化知识, 注重公众参与, 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法治观念。

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认识, 加强和完善自然环境法制建设, 普及生态法制教育。通过完善法治建设和法制教育来调动社会各界主动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 自觉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 从而依法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 完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 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地球家园

生态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要求, 运用价格、税收、信贷、财政、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来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 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政策手段[3]。社会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 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换句话说, 良好的自然环境质量只有在良好的经济结构和秩序中才有保证, 反之则会出现过度开发的掠夺式经营活动, 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一旦推行, 不仅对中国环保事业有重大意义, 也为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并最终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所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现代社会人类保护自然的能力正在逐步增强, 保护自然已经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必须牢固树立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的理念, 并倡导人类认真付诸实践。我们只有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 践行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和绿色发展, 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 谱写出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乐章。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党的十八大报告, 2012.

[2]基于人类行为下的生态环境构建--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 2011.

上一篇:有机化学教学医药卫生下一篇:图书出版发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