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类节目

2024-06-24

法制类节目(精选十篇)

法制类节目 篇1

一、电视法制节目的概述和电视法制节目主持的现状

电视法制节目的含义及由来。电视法制节目, 是以“电视为载体, 借助电视的制作和表现手段, 以宣传法制为主题, 以法制与社会生活方面的密切联系为切入点的各种节目形态”。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创办, 标志着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产生。20多年后的今天, 法制类节目异军突起, 无论对党和政府的宣传工作, 对电视市场, 还是对社会的影响, 都在日益扩大。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的现状。以案说法的样式是电视法制节目主持最初的形式。“以案说法”的样式是目前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中主流的表达手段。最典型的是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 采取主持人用案例说法加之大众参与和专家评说的节目样式。

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表达叙述的内容。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将案件作为素材, 进行二度创作变成剧本, 拍摄成小电视剧, 这时的主持人在其中起到“开头”、“制造悬念”、“结尾”的作用。它要将受众定位为“需要了解法律信息”的公众, 以公众愿意接受的形式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

带有幽默演说的表达手段。《文涛拍案》这种类型的节目即为幽默演说的表达手段。窦文涛以新颖的说书风格, 深入浅出地解析古今中外各种离奇莫测的案例。此节目追踪两岸三地乃至世界每一个角落发生的最新刑事案件, 从其中的来龙去脉、蛛丝马迹、犯案人的背景、犯案时的复杂心路历程等, 来了解各地的法制及执法程序。

二、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社会知识。首先,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应该了解和基本掌握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法律案例涉及社会的不同层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 这就要求主持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及法律案例面前, 既能够客观真实地报道, 又能够深入透彻地给予法律阐释与点评。其次, 法制节目主持人需要学习掌握法律知识以外的各方面的社会知识。比如心理学常识的学习, 因为法制节目经常接触到的对象是各种案件的当事人, 在采访刑事案件的受害者、家属或罪犯时, 就必须了解他们非常特殊的心理状态。

具有娴熟的采访技巧和现场驾驭能力。主持人除了在演播室主持节目外, 还要以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活动, 因而一名优秀的法制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采访的技巧。由于被采访对象的特定性, 也就决定着采访者必须把握好采访的方式、环境气氛和自己的态度。同时还要求主持人善于及时洞察采访对象细微的心理变化, 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采访对象的处境、想法, 及时引导, 让采访对象讲出该讲的话, 让封闭的心灵面对镜头敞开心扉。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驾驭能力是其做好一档法制节目必不可少的能力。观众在看法制节目时, 实际是在享受一种法律知识的服务, 要使观众对稿件内容入耳、入心、入脑, 就要求法制节目主持人在镜头前有“说”的感觉, 而不仅仅是“播”。将镜头前的“说”与生活中的“说”很好地融合起来, 尽可能给观众传递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让观众在感受主持人驾驭能力的同时, 喜欢主持人及其所“统率”的节目。

三、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能力

理清线索, 把握事实脉络, 透过现象看本质。法制节目本身的性质决定了电视法制节目必须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特点。透过深入分析案件, 弄清当事人的内心世界, 结合法律, 分析案件存在、发生的社会问题, 引起受众的关注, 不但要引以为戒, 还要受到教育, 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不让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给每个人敲响警钟。

把握人物命运、透析法理和人性。法制是人性化的, 它关注的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关注每一位与案件有联系或者是影响案件发生的人, 通过案件把不同人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对他们不同的命运进行分析、对比, 再用法理对案件进行剖析, 分析人物心理, 并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挣扎。让受众能体会到他们内心的挣扎, 看到人性不为人知的一面。

客观评价、冷静分析。作为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 必须善于抓住生活中最基本的法律关系, 跳出单纯披露犯罪过程和表现猎奇性细节的误区, 将案件的报道和探讨引向社会,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首先应给自己以客观身份的定位。报道整个案情要以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态度, 使播出的节目带有强烈的“媒体审判”色彩。否则,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的司法审判, 损害法律的尊严。

交流与沟通的媒介。通过案件,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要搭建起当事人和受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将对于案件的主观强烈感受连同客观世界不露声色地为观众展开。他不但要与观众共同面对纷繁的世界, 尽可能将他所面临的客观事实“和盘”托给观众, 而且要让受众了解案件当事人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综全文所述, 电视法制节目的主持通过节目本身, 向观众传播法律知识, 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对犯罪行为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维护法律尊严, 抨击社会丑恶现象, 打击各种黑恶势力和歪风邪气, 起到扬善儆恶的作用;电视法制节目的主持对社会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长处, 是需要每一位从业者在深刻认识法制节目的基础上共同努力的。

法制类节目 篇2

理性的呼唤

目录:

一、背景分析

二、栏目宗旨

三、栏目定位

四、栏目要求

五、栏目形态

六、栏目设置及相应的选题

七、栏目播出

八、栏目风格

九、栏目包装

十、栏目可行性预测

十二、经费预算

十一、人员安排

法治类高端访谈节目策划书-----理性的呼唤

一、背景分析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向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过渡所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自党的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启动了从人治到法治的伟大变革后,法律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作用也越来越大,法治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然而,我们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数千年人治传统和封建礼教的深远影响,中国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水平还普遍不高,要彻底扭转顽固的传统的人治观念,在全社会建构起“法律至上、权利平等、权力制约、权利本位”的法治思想体系,真正实现法治,仍需漫长而艰难的法制建设。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作为学者就应该和媒体一起扛起普法和宣传理性思考的大旗,充分利用舆论传媒优势,积极推进社会进步。这也是我们学者们和电视、网络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从电视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走势上看,以普及法律、弘扬正气为主要宗旨的法制节目一直活跃在我国电视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社会教育与舆论引导作用。特别是这些年,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电视法制节目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纵观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电视台,优秀的电视法制节目都已成为各台的“顶梁柱”,收视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良好态势;有些省级电视台譬如黑龙江电视台、湖南长沙电视台甚至开办了独立的政法频道。在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当代中国,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预测:顺应时代需求和人民呼声应运而生的电视法制节目,其收视前景“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但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栏目是集中在对时下案件的跟踪报道上,亦或是评析案件上,以及还原侦破案件过程上,很少有栏目针对过去发生的经典案例进行系统的、多维度的探讨。本访谈活动拟站在一个更理性的角度对国内曾经发生的重大案件进行高端讨论,引导民众理性的思考。本活动拟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知名学者作为嘉宾,进行访谈,体现不同思想之间的交锋。

二、栏目宗旨

1、栏目口号:记录法治进程。引领理性思维。

2、栏目宗旨是:普及法律、推动立法与监督执法、弘扬法治精神,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同时,考虑到理性思维对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理念,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对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的理性思维教育和引导,力争使节目成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优秀精神产品。让一个案件,绝不仅仅是一个案件,而是一个思想,一种理念

三、栏目定位

找准栏目的定位,才能找到创作的突破口。

《理性的呼唤》的总体定位是:高端法治访谈节目。

1、立足于法,传达法治理念。法是本节目的根本,是创作的立足点。离开了法,电视法制节目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栏目将紧跟国家法治建设的步伐,扣紧社会经典案件,从法律和理性的视角观察社会现象,揭示报道对象所蕴含的法律与理性思考价值,着重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提高受众的法律水平和理性思维水平。

2、立足于辩,激荡理性火花。辩论是本栏目的主要形式,是作品的思想灵魂。离开了辩论就离开了不同思想的交融。本栏目将用辩论的形式展现高端的理性思维的交锋。

四、栏目要求

立足真实性、突出思想性、提高可视性、不断社会化。

1、真实性:指栏目的选题首先应具有真实性,即选择过去国内发生的经典的真实案例。注重选取典型案例,通过曲折生动的案例,层层剥笋,以理服人,阐释法律知识具体生动,观点明晰,说理透彻。

2、思想性:指栏目在传达事件表层信息之外,尤其要加入理性的思考和解说。以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这两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为报道准则去把握选题、关注人物,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或道德的尺度对新闻事件做出分析和评价,正确引导舆论,把报道内容提升到理性的高度。

3、可视性:首先,栏目的选题应当与老百姓生活息息有关,为老百姓所普遍关注,而且题材内容要尽可能生动曲折,尽可能包含多一些的故事情节。其次,在节目创作中应当巧妙地融入人文关怀,关注案件背后的真相及当事人的情感命运,善于挖掘出枯燥深奥的法律条文中所蕴含和折射出的人文精神,以真实、真诚和真情感染观众。此外,还应综合运用各种报道手法和电视元素,不断更新美化栏目的外包装,增强节目的视觉美感和整体表现力。

4、社会化:指在确保节目质量、完成播出任务之余,加大栏目的宣传推广工作,要经常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与栏目宗旨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并注重开发相关系列产品(如集结作品出版音像制品和案例点评书等),全方位打造栏目品牌,提高栏目的社会知名度,更好地发挥法制教育与理性思维引导的社会功能。

五、栏目形态

1.表现形式:采用当前电视法制节目创作领域所流行的“外景加演播室、案件加点评”这种单一节目模式,夹叙夹议,叙事清楚,说理明白。简单不失风采。

2.传播方式:栏目将借助互联网这一高科技传播渠道,通过节目上网、开设网上热线等途径,进一步密切节目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六、栏目设置及相应的选题

老师,这个由您来决定吧!

七、栏目播出

播出方式:录播

首播:周日0:00,新的一周从《理性的呼唤开始》

八、栏目风格

平实不失严谨,鲜活不乏深度。重视人文关怀,突出文化品位。

九、栏目包装

1. 片头一个,长度15〃

2. 宣传片一个,长度20〃

3. 案件与专家点评的过渡片花一个,长度10〃

4. “专家说法”的标版一个,长度2〃

5. “相关链接”的标版一个,长度30〃

6. “思想辩论”的标版一个,长度30〃

7. 片尾标版,长度30〃

8. 背景音乐

十、栏目可行性预测

首先,在法治化进程不断深入、民众自我维权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代中国,电视法制节目同其它媒体的法制专栏一样,拥有着无可限量的发展前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北航法学院积累了开展此类节目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已同国内外政法部门和律师事务所建立起融洽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法制宣传的社会影响力。这些都无疑为《理性的呼唤》再次,《理性的呼唤》不强调现场感,侧重对案情的叙述性报道,专家评案采用演播厅访谈的形式,由主持人在演播室串联完成节目的篇章脉络,所以,制作成本不会很高。

最后,北航法学院创办全新的电视法制节目有着比较充裕的人、财、物优势及独到的宣传优势。

综上几点,我们预测开办这么一档法制节目的成功率很高,它将大有可为。

十一、人员安排

制片人1名;

执行制片1名;

主持人1名;黄卉,北航法学院副教授,严谨的主持风格以及语言特色凸显出了本节目的严谨性,睿智、理性的思想以及不失幽默及充满亲和力的主持风格,将会为本栏目赢得更多观众的认可与赞誉。

3名编导;

3名摄像;

2名后期技术制作人员。

十二、经费预算

论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编排艺术 篇3

在今天的电视屏幕上,法制节目成为继电视剧、电视娱乐节目之后又一席卷电视屏幕的电视节目形态,它通常以最简洁的文字、最快捷的速度,向观众传播最新近发生的法制方面的信息,具有“短、新、快”的特点。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创作,一方面有新闻创作的特点,一方面又拥有法制节目自身的特点与要求,从而在编排这一节目创作流程上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独特风格。

法制新闻 消息类 节目编排

消息类法制电视新闻能简洁、客观、快速地报道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法制方面的事实。而要编辑好消息类法制电视新闻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如何编一条法制消息新闻,即单个消息的编辑技巧;二是如何把二三十条法制消息编成一个完整的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也就是具体节目的编排。

(一)单个消息的编排技巧

1、基本要求

美国信息专家C.香农和W.韦弗为传播过程模式提出过“噪音”的概念。这一概念指出,传播并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过程内外的各种阻碍因素都会形成对所传讯息的干扰。因此,受传者所接收到的信息,已然不是传播者最初所传播的信息。

依据“噪音”理论,电视法制新闻消息的画面编排,就要根据消息的实际内容,对画面进行合理、简单排列,从而客观、准确的佐证这一法制新闻消息。因此,编排一定要遵从真实性原则,使剪接出的画面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客观事实的真实情况,在时间、空间上尽量与实际情况接近;并且,编排成的画面不要产生远离事实的歧义。画面的朴实无华,效果的客观真实是电视法制消息编排所必须做到的。

2、消息的特性决定特有的编排规律

由于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时效性强、播出时间短、画面具有不完整性,除少数介绍全面情况的综述消息外,一般都是一事一报,每条新闻都主要立足事件、事态发生的现在,既使是运用背景材料,也用最简洁的语言、最典型的画面形象来突出主题,而不需要过多的细节描写,因此,具有与其它法制新闻题材不同的传播特征,也决定了它自己特有的画面组接规律,主要体现在:

(1)强化细节,以充实画面信息含量,给受众更多可看的内容,拓展其想象空间。

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播出时间短,一条消息仅由几幅画面组成,且画面具有不完整性,无法形成情节。而其传播魅力的体现,在于对细节的运用。依靠对画面细节的真实捕捉,从而对法制新闻人物、事件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和刻画,发挥非语言符号的诸多优点,充实画面的内涵,拓展画面的想象空间。在编辑时,编辑人员首先要熟悉素材,了解法制消息主题,文字稿和相关画面中语言、非语言符号,其次要把握法制消息总体内容的逻辑规律,从而提炼出典型的画面细节,这其中要注意有单位时间(长度)中的“细节数量观”,即限定在一分钟之内一定要有多少个可看画面,通过对量的控制,达到质的完美,从而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2)以固定镜头为主,少用运动镜头。

在这里,应首先明确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中镜头的作用。由于在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报道中,受时间长度、传播符号特性的限制,要求镜头在有限的播出时间里,尽可能多的向受众传播相关的法制新闻信息,并在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的同时,生动、具体的证实新闻的可信度,而这正是固定镜头的优点:简练、清晰、准确、到位。另一方面,运动镜头在纪录片和电视剧中运用得较多,它可以叙述故事情节、营造氛围情趣、揭示人物心态等等,其中蕴含着创作者自身的情感追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中应少运用运动镜头:一是由于运动镜头的主观性会破坏新闻画面的准确度和真实感;二是其运动性会分散观众对消息内容本身的关注度,减少对法制新闻事件的兴趣;三是在新闻消息中运动镜头的过多运用,还会造成上一画面和下一画面之间的衔接、画面与声音之间衔接的不畅与不和谐。

(3)运用好同期声,力求真实、准确、生动的展现法制事实。

由于记者向受众转述法制新闻事件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携带上自己的观察角度和主观立场,是一种“记者真实”,加大了传播中的不确定性。而同期声的运用,能在视听手段上同步对现实事件做直接、客观、真实、准确的记录,从而构成综合、立体的信息传播渠道,增加新闻的准确度和权威性,并渲染现场气氛,点染画面内容,将人们带到一个视听完整的真实现场,给人以充分的信息感受。

(4)借鉴:海外电视新闻“现场立即报道”基本编辑模式。

随着电视科技设备突飞猛进发展以及卫星现场传送技术的普遍应用,电视台资源共享,新闻内容既定的现象也日益普遍,在这一前提下,节目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形式就成了关键。因此,按什么方式采录新闻,怎样综合运用语言、非语言符号,用何种思路编排素材,已受到电视新闻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更值得法制新闻信息类节目工作人员关注。在这一方面,美、日、欧洲以及港、台经济发达的国家、地区的电视台的新闻比较讲究模式,并且在新闻的运作上也都相接近,尤其是“现场立即报道”这一编辑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一般来说,海外电视新闻的 “现场立即报道”的做法是:将突发或重要新闻插入到正常播出的固定节目中,画面上出现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新闻人物的讲话以及记者的现场采访,从而传达一种紧急、迫切的气氛,其基本的编辑模式是:

语言符号:导言+现场报道+主播和记者的交谈;

非语言符号:主播+现场场景(新闻事件、人物、记者)+主播+记者。

法制新闻事件和新闻事件一样,有很强的突发性,海外“现场立即报道”这一节目编辑形式,不仅适合新闻事件的报道,同样也是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值得借鉴的节目编辑方式。

(二)具体节目的编排要点

系统科学认为,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目标应该是发挥节目整体效果,拓展节目中所含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不同观众的收视需求与收视心理并使其产生共鸣,从而发挥新闻节目的舆论导向作用。赫伯特•霍华德在其《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一书中说道:“节目良好效果的取得是由于节目的各构成部分的合乎逻辑的安排和由于包含了适度的感染力因素”①。

对一档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编排,有如下较常见的编排技巧:

1、选择头条,突出重点。

电视法制消息以线性传播为其传播特点,头条新闻是否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力,直接影响到观众收看节目的兴趣和整个节目的收视率。因此把具有重要价值的新闻放在头条,可起到强调、突出重点的作用。正如特德•怀特所言:“一条极其重要的新闻,无论它是当地新闻,还是国内、国外新闻,都应当成为头条。”②

2、优化组合,注重结构。

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各局部之和”,具体而言,指若干单个要素按照某种合理的结构组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就会产生一种全部单个要素在分散孤立状态下所不具备的新的素质、功能和特性。基于这一理论,要优化法制新闻节目的结构,加大一档电视法制新闻的信息承载量,就要对节目中的信息进行合理组合。合理组合,就是将电视法制新闻中几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法制新闻集纳编排,或积累式组接,或对比式组接,或关联式组接,使新闻与新闻之间互作补充,互为背景,从而增强法制新闻内容的密度、力度和深度。

3、安排谷峰,营造节奏。

在营造节目的节奏这方面,国外电视新闻学者曾提出过“峰谷技巧”的概念: “每一个节目都是从‘波峰’到‘波谷’,在从另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谷’”。③

因此,在对法制消息节目进行编排时,就可以运用“峰谷技巧”这一概念。具体而言,就是加强节目编排的变化。如采用长短新闻、软硬新闻的搭配、穿插;也可以转换不同的报道方式:记者现场报道与演播室口播新闻、男女生搭配播报、图像加解说与同期声采访音切换;主持人串联词、节目预告、广告片、消息片头适当安插在节目中等等方式的运用,这样不仅符合了观众的收视心理,也可以使法制新闻节目更具有韵律感,既有轻重缓急之别,又有张弛有序之感,不断制造新的兴奋点,从而提高收视效果。

以上是本文从节目编排方面对电视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创作特点进行的归纳。当然,一档电视节目的编排艺术不仅仅包含以上方面,同时,随着电视法制新闻消息类节目的不断发展,也会出现多种的编排艺术,等待着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①[美]赫伯特•霍华德 ,《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 第180页, 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②[美]特德•怀特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与报道》,第53页,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③[美]特德•怀特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与报道》,第280页,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文献

1、《广播电视新闻教程》,安德鲁 博伊德(英),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2、《新闻记者》,李普曼, 2001年第10期。

3、《广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赫伯特•霍华德(美) , 新华出版社, 2000年版。

4、《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与报道》,特德•怀特(美) ,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10.3969/j.issn.1002-6916.2012.15.034

法制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 篇4

即使同一类型的法制节目,其制作思路、运营理念、制作内容、表现形式等都不尽相同,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的电视法制节目的主要形式,粗浅的分为以下几类。

1.1 案例说法类。

典型代表者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节目通过播放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并邀请法律界、法学界相关专家对此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其背后的法律知识。

1.2 庭审纪实类。

代表者如中央电视台的《庭审现场》,节目通过对庭审现场进行回放,向观众全程播放案件审理的起始终末。客观的纪实视角能够直击观众的内心,让观众感受到法律的威严。

1.3 法制报道类。

此类的知名法制栏目有《法治进行时》,节目以新闻为载体,通过采访报道的形式还原真实的案件经过,第一时间向观众传递最新的法律资讯。

1.4 法制调解类。

如杭州电视台的《和事佬》,其节目的定位就是为老百姓服务,从法律的视角出发,在宣传普法教育的同时为民众提供一条解决纠纷的途径。

2 法制节目的现状及问题

2.1 取材范围狭窄

法制节目从开播至今,已成为各家电视台必备的一档栏目。但是法制节目的制作套路一直未有大的改进,还在遵循着“犯罪回顾—立案侦破—法律严惩—普法教育”四个部分。为了提高收视率,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节目在选材上的范围越来越极端化,据相关数据统计,约有50%以上的节目都与凶杀案、强奸案等暴力刺激案件有关。这种选材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法制节目正确的法制宣传与舆论导向价值,使法制节目整体上趋于庸俗化。

2.2 关注视角浅显

法制节目的创新能力不足,打开国内各家电视台,会发现其制作思路大体相似。法制节目往往重视还原事件过程,缺乏对事件的深层次解读,仅仅用简单的法律条文去分析一下当事人都犯了什么罪,处罚是什么等,而对犯罪的深层次原因缺少必要的分析和探讨,对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当事人的心理变化、矛盾的根本来源等问题的本质探究性不足。

2.3 专业节目不专

法制节目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节目的专业性欠缺,很多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足,缺少法律相关专业背景及从业经验,对法律问题一知半解,这会极大地影响节目的权威性。法制节目中出现法律错误,会向社会传递错误的法律知识,误导大众做出违背法制精神的事情。专业性的缺失还体现在对节目的内容挖掘深度不够,停留在对法律条文的只言片语的解读上。

3 法制节目的创新途径

3.1 拓宽选材的范围

我们发现刑事案件通过暴力、血腥、色情等场面满足观众猎奇心理的收视效果正在逐渐失效。大众的审美都有一定的疲劳期,当观众适应了这种猎奇体验,会更加渴望回归到真正的法律知识需求上来。法制节目应该均衡用力,不应该过分关注刑事案件,一味地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为了提高收视率而将自己的选材范围固定在一些大案要案的事件报道上,应多关注一些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烦恼、纠纷、求助等,调动观众的参与感。法制节目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法制理念,将节目制作思路落在关注人身上:人的权利、人的行为、人的心理、人的需求等方面。

3.2 深入挖掘价值

法制节目除了通过法律案例警示大众、普及法律知识外,在报道视角上应该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提高报道的广度与深度。比如,廖丹为给患尿毒症的妻子治病,伪造单据骗取医药费事件。法制媒体除了对这类行为进行法律解读外,还应该将视角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看不起病的群体的生活中去,去深层次地探究医疗体制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

3.3 提高节目专业性

法制节目不应该高高在上,应将艰涩的法律术语转化为老百姓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法制节目的表现形式应该巧设悬念,叙事逻辑严谨,视角公正客观,证据确实充分,给犯罪嫌疑人均等的解释机会,避免将法律节目过度娱乐化、悬疑化、暴力化。

我国电视法制类节目从其诞生就肩负着“普法、维法、促法”的重大使命,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的今天,其未来的前景会更有施展的空间。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我国的法制节目也逐渐走上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创新能力的正确道路。法制节目是众多电视节目中的一份子,无法脱离整个电视节目的共性特点,同时其又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

参考文献

美国法制种类节目介绍 篇5

(2007-06-04 22:31:46)

分类:法律新闻类

除了常规节目外,目前还存在一些“法律娱乐”类资讯节目。它们以涉及法律纠纷等问题的各界名人为报道对象,向观众提供有关名人的各类与法律相关的花边新闻,其中的代表栏目有Court TV的《好莱坞热线》,以及《名人正义》(Celebrity Justice)。这类节目以讲述明星们的新闻案例事实为主,并不过多地关注司法程序,其风格活泼、明快、轻松,而包装也注重娱乐化,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到服装化妆,从现场的道具、灯光布置到摄像方式,从剪辑手法到画面的拼接,甚至宣传语和预告片,都表现得时尚、跳跃。为了迎合年轻观众的短期注意力的特点,这些

节目的各部分环节时间都不会太长。

此外还有一些新闻访谈类节目,代表栏目有美国C-SPAN的《美国与法庭》(America and the Courts)。此类节目的基本策略是以专家访谈的方式来拓展案件深度,以法庭人员答记者问的方式来满足观众对案件细节的了解。《美国与法庭》时长60分钟,就每周最热门的案件采访相关专家,每期节目通常有两个案例,每个案例都由演播室访谈、双视窗的专家连线和相关人士在法院外答记者问三部分组成,其中,相关人士在法院外答记者问的实录所占时间最长。另外,法国电视二台的综合性深度报道栏目《媒介人周刊》也有大量的法律性内容,它重视双视窗与现场记者对话的报道手法,还在演播室与当事人或主管机构负责人、专家进行座谈。

案例纪实类,这一类型中比较出色的栏目有美国的《法医档案》(Forensic Files)、《终极证据》(Extreme Evidence)、《大师》(Masterminds)、《全美最高通缉》(American Most Wanted)和英国BBC-1的《犯罪观察》(Crime Watch)

等。

《法医档案》、《终极证据》等在美国知名度很高的电视栏目采用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手法来讲述案例。它们融入了大量的侦探、法医等技术性知识,用以讲解破案的方法和技巧,阐述工程师、化学家、电脑专家等特殊职业人员如何充分利用各种科技手段追寻线索,从而揭开犯罪、事故的真实原因。这些栏目还力求将观众“带入”到故事之中,节目中会不断设置问题,解决问题,让观众全程参与分析案件的过程和各种可疑线索的侦破,很好地抓住了观

众的眼球。

《全美最高通缉》和《犯罪观察》的风格与上面的栏目有些不同。《全美最高通缉》每期会选取2~3个真实的案子,通常一小时的节目分成2~3段,采取事后案情模拟的方式来介绍案情,并会在节目中安排对涉案人员以及法律工作者的访谈。它有时还会展示犯罪分子的真实照片,并提供免费热线以便观众举报破案线索。此外,这一栏目还有着其他内容,包括在遭遇犯罪分子时如何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经验,法律团体和受害者团体的活动,对美国相关执法部门人员的采访等。《犯罪观察》的片子通常会在犯罪发生地实地拍摄,而且会尽量聘用与所描述的罪犯体貌相近的演员来演出整个犯罪过程。调查员或警察们则在现场直播的演播室中接受主持人有关案情的访问,并且还会接听观众们打来的电话。节目通常会在故事播出之后,向观众介绍最新的案情调查情况。并且,特定案件的节目组在节目播出之后还会一直和有关侦探人员保持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的联系,以便使观众能够持续得到案件进展的相关消息。《全美最高通缉》和《犯罪观察》的播出帮助警方破获了许多大案,这也使得这两个节目的影响力越来

越大。

庭审类,除了对真实庭审的播送,还存在着模拟庭审栏目。在Court TV的节目中,真实庭审类节目的主持人通常具有很强的法律背景,它也会聘请经验丰富的律师及专职记者担纲解说并对案件进行评论分析。为了丰富节目的信息量,制作者们还在法庭审讯的直播画面中穿插大量的字幕,包括滚动的法律新闻标题、正在播放的审判案件名称、发言人的姓名、身份、教育背景、从业经验或犯罪前科记录及其与案件的关联等等。

模拟庭审类中最著名的栏目当为《朱蒂法官》(Judge Judy)。主持人Judy Sheindlin曾经做过职业法官,有着丰富经验的庭审经验。她的主持风格强悍、幽默、辛辣,这对节目的成功至关重要,使模仿者难以成功。由于这一节目的成功,Judy本人也身价过亿,跻身美国女性富豪的前20位。

《朱蒂法官》为派拉蒙所有,开播于1996年,时长30分钟。尽管播出时间为下午,该节目仍然截获了不少傍晚档女性观众,特别是在25~54岁年龄段的观众中保持着很高的忠诚度。《朱蒂法官》的每集节目都会处理2~3个案件,法官在审判的过程中,会讯问纠纷双方的原告和被告,并进行快速的当庭判决。由于这一节目的主要目标受众集中于以家庭主妇为主的赋闲在家者,而刑事案件与这些观众无很大的关联,因此《朱蒂法官》所选择的案件都是日常生活中小于5000美元的民事纠纷赔偿,诉讼事由各异,观众可以网上提交诉讼案例。节目中所采用的审判过程基本上模拟了正规法庭,但审判过程中没有辩护律师,因此,在“控辩双方”陈述事实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争执甚至辱骂的情景,并由此揭露出令人震惊的背景内容从而激发观众的情绪。在审判结尾,观众都会看到“坏人”受罚而“好人”获赔,因此会感觉非常痛快过瘾。他们还能了解到在美国这样诉讼倾向性高的社会中,个人权利在受到侵犯的时候,怎样做才能使个人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护。

完全模拟审判过程的节目《第二次裁决》是美国PAX频道(已于2007年1月更名为ION Television)于2004年推出的。整个节目进行过程中,参与人员无需遵循任何法律条款,而主持人的作用只是在于承上启下,不加入任何评论,也不提供任何信息。节目最大的卖点则在于真实的陪审团和模拟审判之间的那种差异。通过陪审团成员在休息室里激烈的唇枪舌战和多次不同的表决结果,使节目更容易抓住观众的心。在节目进行中的陪审团成员始终是不知道真实审判时候的结果的,因此当最后一次表决结果出来时候,再穿插播放真实的审判结果,通过这种蒙太奇的效果把节目推向高潮。

电视剧类,目前最为成功的法律类电视剧应为美国的《CSI》,即《犯罪现场调查》(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该剧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王牌节目,获得艾美奖6项提名,入选2002年美国“十大最佳电视剧”。CSI已播出6季,它采用了系列剧形式,每集都以罪案发现开场,紧接着又和另外一两起案件交织在一起,然后案件的调查逐渐深入,各种谜团也渐渐清晰起来,直到真相大白。

《CSI》制作阵容强悍,它的专职顾问曾在洛杉矶的安全部门供职长达15年,从事犯罪现场调查工作,所雇用的6名剧本作家也多为美国名校毕业,而它的演员阵容也同样是大牌云集。《CSI》的剧情多取材于真实案例,真正地从专业科学技术的角度来拍摄,展现了大量前沿尖端的高科技侦破技术:弹道学、法医毒理学、DNA破裂鉴定、血型分析、痕迹学、高智商犯罪心理学等。它采取了重建现场的方式,对于各种细节的合理设置,给观众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快节奏的叙事方式,数案并发,扑朔迷离的案情使得悬念更加紧凑集中,情节上互相交叉,内容上饱满生动。观众的注意力将会追随着调查人员,看他们如何从现场残缺的人体、毛发纤维、指印和指甲以及尘埃等等各种细微的证据入手,进行细致的分析筛选,满足了观众的探索欲望,剧情也因此丰满而立体。

该剧播出后成为美国警方的必备学习教材,连英国苏格兰场、日本警卫厅以及法国警局都视其为教材。同时《CSI》也掀起了法医学热潮,许多学校顺应学生要求开设了法医学课程。

真人实录类,比如Court TV的《捕获》(Caught)以及福克斯的《警察故事》(Cops)。

《警察故事》利用警车的录像装置记录下警察在街头值勤、执法等情景,真实记录警察执法的全过程。整个节目全程跟踪记录拍摄,无解说。题材涉及警察工作中的各种案件、各种执法过程,整期节目完全是现场录像剪辑,非常具有真实感。

《捕获》是在公共场所设定一些不为人知的测试项目,利用偷拍形式捕捉人们面对这些测试情况的异常行为,比如利用在街头无人看守的货摊来测试人们的诚实度。整个节目的目标是探究在无人所知的情况下人们会做什么。它以普通大众为收视群,看点正是偷拍镜头中记录的人物的异常行为,满足人们的窥视欲望。

每期节目通常由3~4个测试组成,每个测试项目的内容包括测试设计过程记录、人们测试行为的偷拍和心理学专家解释测试意义,每个测试板块之间由广告片和频道宣传片进行分隔。制作者为了加强节目的可视性,避免客观记录这种方式可能出现的节奏缓慢、沉闷等问题,特地调动了各种手段,比如在偷拍画面中播放快节奏的背景音乐、有趣的宣传片等等,从而造成节奏的张弛有度,并且以悬念的设置激起观众的收视欲。

法制节目如何做好案件报道 篇6

1. 在指导思想上,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案件报道在法制节目中的地位

首先,案件报道在法制节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制节目担负着向人民群众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的任务。为使宣传教育让人们接受,就得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但如果是单纯地进行条文宣传,受众肯定会觉得枯燥乏味,不利于理解和接受。相反,我们采用具体案件,特别是典型案件的宣传报道,以案释法、以案讲法的话,既生动又现实,受众肯定会十分感兴趣。比如我们宣传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如果单纯告诉受众哪条法律修改了,增加了哪条法律,受众听后没有直观的印象,很快就忘。如果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宣传的话,受众势必能在观案、听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解枯燥的法律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普法效果。所以说,案件实际上就是法律条文的载体。法制节目通过案件报道,既能及时报道司法活动,又是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其次,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新闻媒介的主要职能是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无论是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经济案件还是民事案件,都只是法制工作的一个方面,也是法制节目的一个组成部分。法制节目在安排上应掌握和控制案件报道的比例,不能一味地用案件报道去取悦受众,而应该适当地分出笔墨去报道我国法制建设的信息和动态成果,去讴歌民主法制建设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鸡西交通广播的《法在身边》来说,每周五期节目,在重视案件报道的基础上,每周有三期通过案件报道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有一期报道公、检、法的政策动态、成果信息和先进事迹,每周五则固定一期“听众热线”,就听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请律师释疑解惑。这样的安排使法制节目的普法功能、正面宣传以及服务受众的功能得以兼顾,使该节目成为一档政府满意、群众爱听的广播普法节目。

2. 在选材和报道角度上,紧紧围绕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的主旋律,切忌追求猎奇和过分渲染

案件报道的目的在于以案讲法,敲响法律的警钟,以正确舆论引导教育群众。所以在案件的选择上,我们应当多选取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和对人们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案例。如人们生活中遇到的赡养、继承、婚姻、土地、财产纠纷等都是随手拈来的好题材。当然,除了民事案件外,法制节目的制作者肯定也少不了接触那些凶杀、强奸、抢劫等刑事案件,对于这些案件,也是可以报道的,但注意不要过多,相类似的案件也不宜重复报道,且报道时应注意角度的把握。

首先,对刑事案件的报道,不应当仅仅就案报案,而是应该通过案件这个载体,告诉受众案件发生的深层原因或是适用的法律或是判决的依据或是提出问题“引起疗救的注意”。比如,案件报道《三少年与2块1角钱的抢劫案》记录了三个中学生抢劫了2元一角钱,受到法律制裁的事情。案件本身以其独特性、新鲜性具有了较高的新闻价值,开始就抓住了受众的心,但节目并没有局限于对案情的陈述和审判过程的记录上,而是从案件本身拓展开来,让法官解答三少年的行为之所以构成犯罪的法律依据,并在节目中以清晰的法律条文做链接,同时还通过对孩子家长、老师等相关人物的采访,分析这类案件产生的原因、社会危害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在为三个孩子惋惜的同时学到了法律知识,又引起了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其次,对刑事案件的报道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描写作案细节和过程,也不能报道那些属于保密范畴的侦破手段。某报纸曾刊发一篇警方侦破绑架案件的报道,文章并没有将着力点放在警方如何打击犯罪擒拿凶手上,而是在犯罪嫌疑人准备、实施犯罪等细节上不惜笔墨,及详细叙述如何逃脱警方追捕的方法。这样的案件报道负面效应大于宣传教育的目的,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失去了法制节目应有的本意。

另外,在刑事案件的报道中要避免血腥暴力场面的描写。刑事案件中少不了血腥暴力的东西。用适当的笔墨描写,一方面是案情叙述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受众的情绪,激发受众打击犯罪的决心。但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过分地渲染,也会令受众难以接受,造成受众心理恐慌,分辨能力弱的青少年还会因此产生追求刺激进而模仿。所以我们在对这些场面进行描写时一定要把握好报道的分寸。尤其是电视畫面在处理上,记者要做到血腥镜头能不用的尽量不用。

3. 在报道立场上要坚定公正,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我们知道,宣传报道都有各自的立场,不同的立场、角度、报道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报道效果。进入案件的角色多为矛盾对立的双方或多方,无论站在谁的立场上报道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记者在报道案件时,一定要站稳立场,不要出现专为一方说话、一边倒的局面。笔者曾经见过两档节目碰巧对同一案件进行报道,原告找了一家新闻机构咨询问题,而被告又到另一家反映情况,两家媒体都没有对案件进行全面的采访调查,偏听偏信,结果相同的案情却出现了两种相反的报道论调。事实上,我们实际接触的案件大多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记者如何透过现象找准立场报道案件呢?《真假离婚》是笔者遇到过的一个案件:一对夫妻为参加最后一次福利分房,假离婚后弄假成真,妻子状告丈夫。在采访中,妻子声泪俱下地哭诉称是假离婚,但丈夫一口咬定是真离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没有受感情因素左右,站在“受害者”一方,而是在中立的立场上,对原告、被告、证人及法官进行全面的调查采访,选取既有客观依据又有法律依据的事实进行报道。之后的法庭庭审也表明,这些事实得到了法庭的采纳,成为判决的依据,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妻子败诉。事实是法庭断案的基础,也是案件报道的基础。所以说,法制节目的记者一定要明白,要想在错综复杂的案件中分出个是非曲直来,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依靠的只能是事实和法律,采访调查和观点表达也要建立在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

4. 案件报道要保证法律程序和法律术语规范准确

案件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部分,在语言上,要求又高于其他新闻报道,因为法律有自己的程序和术语,而案件报道又经常涉及这些程序和术语,所以案件报道要严格遵守案件侦查、起诉、审理等法律程序,案件的内容和报道方式、方法都不能违背法律程序。法律用语的使用也要做到准确规范,不可随意滥用。如被告与被告人、拘传与传唤、询问与讯问等,虽一字之差,但法律含义却不尽相同。同时在案件报道中引用的法律条文一定要准确无误,哪部法律哪个条款都要清楚、准确。法律不是儿戏,错误地使用法律用语不但影响宣传效果,而且有损法律的尊严。

5. 案件报道要特别注意遵守法律规定和新闻纪律

我们在报道案件时,同样要遵守法律规定,维护法律的尊严,不能进行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新闻审判”。对个别法院判决有争议的案件,在报道时应起引导作用,对案件审判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不同的理解时,不要轻易发表肯定或是否定的结论性意见,可以请法律方面的专家适当作些点评。另外,在报道案件时,对涉及国家机密、审判机密和个人隐私等法律规定不应公开的,我们都应从法律规定和新闻纪律的角度严格保密。同时对那些正在侦查审理的案件也不宜超前报道,以免舆论误导和干扰正常办案。

电视法制类节目的创作与展望初探 篇7

法律在一定意义和范围内是严肃的、不通情理的, 正所谓“法不容情”。但是透过这一表面现象, 在各种法律、法规的背后都蕴涵着巨大的人文力量。电视法制节目创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法律严肃的一面释放出背后的人文关怀。在创作中, 电视法制节目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只对现成事实的报道, 还应该对案件的成因作不断地追问, 特别是案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做出相关的报道, 引发观众对案件的深刻思考, 从而触发观众法律意识的觉醒。要做好这一点, 就要求电视编导们在创作节目时, 要从观众的收视需求出发, 从内容和形式等多层面对法制节目进行研究, 使法制节目更加贴近观众, 真正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

一、当前电视法制节目的形态与收视需求分析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电视法制类节目现在已经成为大众收视的一个热点。截至到目前, 全国已有11家省级电视台开办了法制专业频道, 法制栏目更是达到六七十个, 像央视的《今日说法》, 北京台的《法治进行时》, 重庆台的《拍案说法》, 山东台的《道德与法制》等成熟的栏目也越来越多。观众对法制节目特别感兴趣是因为它丰富多彩的节目型态。当前的电视法制节目的主要形态包括:案例说法节目、纪实性公安题材类节目、演播室讨论类节目、庭审类节目等。它们融纪实性、探奇性、服务性于一体, 各具特色, 故事性强, 可视性强, 自然受观众青睐。[1]案例说法类:以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经济与法》为代表。目前的法制节目基本是以《今日说法》为标准的。这类法制节目是对案件的报道和对案件的权威法律分析, 有一定的时效性, 侧重通过对案件的揭示达到普及法律知识, 澄清模糊认识。纪实类:以中央电视台的《法治在线》、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为代表, 这类节目是以时效性见长, 几乎和发生的案件同步, 甚至是现场目击式的报道。庭审类节目:如天津电视台开办的《今日开庭》, 《今日开庭》以模拟法庭庭审的形式, 每周一到周五每天讲述一个案例, 其内容涉及借贷、婚姻, 继承, 合同纠纷等各类民商诉讼, 每期节目紧扣案情的关键点。模拟庭审结束后, 节目组还将诉讼实践经验丰富的律师请进演播室, 由律师对案情做出精辟的分析, 为观众提供生动的普法服务。总体说来, 如今法制类栏目的收视效果是比较好的, 其播出量占专题类节目的10%, 收视率却占整体节目收视比重的19%, 凭借着较少的播出量占据着较高的收视率 (见附表) 。可以说, 法制节目是继娱乐类节目风行电视荧屏之后又一类势头强劲的节目。

二、当前电视法制节目创作的误区

在电视娱乐化倾向日益严重的今天, 法制类节目的今后创作走向也让人深思, 法制类节目一直是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教化普通百姓责任和使命, 而这样的理念, 在如今的电视潮流中确实都受到了挑战。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法制节目该如何发展?如何强化自身的的特性, 值得我们从业人员关注和思考。

误区一:对于煽 (情) 、色 (情) 、暴力等“罪恶展示”题材报道较多

现在有些电视法制节目, 片面追求收视率, 因而在题材的选择、角度的摄取、编辑的剪裁上, 为了“可视性”而以猎奇、刺激性为题材, 甚至完全不必要地展露色情、暴力等镜头, 又缺少必要的正面剖析和法理涵盖, 将一个本应具有严肃法律意义的电视法制节目变成了“案件写真”。这类片子的负面影响大于其正面效益, 已经引起了观众的反感和忧虑。

误区二:法制节目政治色彩和教化功能过强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经过多年发展, 在推进法制建设, 宣传法制成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随着电视生存语境的变化, 传统法制节目较强的政治色彩和教化功能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受众的需求, 一些曾经辉煌的法制栏目自身的局限性与不足日益明显。如:内容与受众的迫切需求关联不大, 法治宣传灌输的色彩和味道较浓, 主持人的姿态和语气盛气凌人, 节目内容同质化严重、题材窄化, 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单一、政治关怀有余而人文关怀不足等。

误区三:重法律的惩戒功能而轻维权功能

目前很多法律节目传达的都是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惩罚, 强调的是法律在惩罚上强制功能的一面, 而对法律在维护和保护公民权利上的功能宣传不够, 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 认为法律的作用就是用来惩罚违法犯罪分子, 无形中造成了对法律的片面认识, 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利用法律进行维权的意识。

三、对电视法制栏目内容创新的思考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加快, 市场经济的深化, 公众法律维权意识的提高, 电视法制节目有着巨大的生存和提升空间。展望未来的发展, 电视法制节目需要树立正确的节目理念, 找准创新定位, 在法律和电视二者和谐互动中寻求突破。具体来说, 电视法制节目进行创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 题材的选择可逐渐由权威叙事向人文叙事转变

目前的电视法制栏目以报道刑事、民事案件的类型的居多, 因为这类题材由于画面可视性、现场感和纪实性强, 合乎电视的表现优势, 在某种程度上满足或者迎合了部分观众的“猎奇”心理和收视欲望。这类传统题材的叙事方式为, “犯罪─破案─缉凶─严惩”四步曲式叙事方式, 但从长远发展观点来看, 这种常规权威的叙事方式已经不能完全引起观众的收视兴趣。[2]在这种情况下, 大案要案类题材的叙事视角和立场要扭转, 有效的做法是弱化常规叙事, 权威叙事, 加强人文叙事。也就是说, 创作者不再绞尽脑汁进行侦破过程的悬念设置和情节刻画, 不再大篇幅表现破案民警的智慧和技巧, 而是努力去探询和剖析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 心路历程, 性格成因, 成长环境, 情感世界, 人生际遇, 行为方式和生活理念等, 尽可能揭示他们扭曲行为的内在心理逻辑和根据, 不仅产生震撼观众心灵的力量, 真正实现以案警世“报道一案, 教育一片”的效果, 更契合受众想知道“是什么人, 为什么犯罪”的心理期待。举例来说, 2009年11月15日, 天津市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造成5死2伤的恶性案件, 天津电视台《警方报道》栏目组记者在三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迅速奔赴犯罪嫌疑人的家乡河北省。11月20日, 犯罪嫌疑人的父母, 邻居揭示嫌疑人为人处事、成长历程的节目播出后, 观众的目光从对案件本身的关注, 一下子就转向了对嫌疑人命运和犯罪社会成因的关注。在这里, 节目的视角从警方转向了普通观众, 着力点由犯罪暴力的呈现转向了“情与法”的思考。上述的例子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以倡导采用人文叙事, 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物的命运来讲每一个富含法理的故事, 让人物的犯罪动机成为故事发展的推动力, 让人物命运的走向成为故事的悬念。

(二) 法制电视节目形态应多元化, 题材选择也要更加宽泛

随着电视技术和艺术的发展, 各种艺术形态正在与电视节目形态更多地趋向融合, 法制节目形态同样需要不断地变化和创新。而国外电视法制节目形态丰富多样, 比如有模拟法庭、法制真人秀、法制游戏等式样, 每种形态的环节设计又极具特色和差异性。笔者觉得, 法制节目一定要摈弃枯燥生硬地讲解法律条款、法律程序, 要时刻提防法律说教、道德说教。要从节目的形态和环节设计以及讲故事的艺术性等多个角度, 增强电视法制节目的娱乐性和有趣性。寓法于乐, 以生动有趣、活泼通俗的方式传达和阐释专业的法律知识, 是法制节目传播的必然要求和创新的必由之路。如凤凰卫视新近推出的聚焦于刑事重案的节目《文涛拍案》就是借鉴了我国传统艺术——评书的形式。从语言上, 典型的“说话”主持人窦文涛被塑造为一个说书人, 以新颖的说书风格深入浅出解构古今中外各种离奇莫测的案例, 演播两岸三地乃至国际上的大案、要案、新案、旧案、奇案、名案。该档节目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凸显了情感元素, 包括加入电影片断、音乐电视等文艺手段, 强化了感染力, 使得整个节目在众多“说法”类节目中脱颖而出。上述提到的例子, 还提醒我们, 当我们在把法制含量和轰动时效性的名案、奇案作为重要选题的同时, 还应该注意到另一部分题材, 那就是与观众情感生活息息相关的悲欢离合和市井逸事。这些题材表面看只涉及道德伦理层面, 但实际也有法制含量。如赡养与抚养, 家庭暴力, 婚姻纠纷, 青少年犯罪, 邻里矛盾, 心理疾病等。这些题材具有现实的参照性, 容易让观众和现实生活相对照, 从而起到解惑和维权的作用。如果编导把这些故事娓娓到道来, 并在这些故事中植入法理知识, 法制内容就有了情感的“戏份”, 情感故事就有了法的落点, 从而更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和收视心理, 让观众“消费了故事, 也知道了法律”。

(三) 更多借鉴国外法制节目, 逐渐向民生化价值取向转变

境外节目本土化已经成为近几年节目形态创新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电视法制节目也应如此。所谓本土化, 就是要寻求具有中国民族特征的节目类型, 不要简单克隆国外的东西。对境外电视法制节目的借鉴主要在于吸收其先进的形态设计精华, 将互动、竞技、体验和地域等元素“本土化”, 从而创新节目形态。我国的电视法制节目可以多借鉴西方的“新闻故事”和“真人秀”方式, 强化电视法制节目的专业性和娱乐性, 让观众耳目一新。纵观西方的法制节目, 不管是制作者还是主持人, 都有着较好的法学素养甚至从业经历, 比如美国法制频道Court TV的节目主持人多是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侦探和法官, 其中《蛛丝马迹》栏目的主持人是著名华裔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博士, 《总结陈词》的主持人南希·格蕾斯也具有丰富的法律经验和从业背景。而2008年1月为了配合节目方向性转变, 美国法律频道Court TV也更名为Tru TV。美国法律频道负责人介绍说, [3]Court (法律) 一词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太严肃, 也不能涵盖节目的宗旨, 而Tru (即True, 真实的) 更能体现该频道节目的内涵。Court TV不光从那些受人关注的案件以及普及法律知识的角度入手, 也用普通民众生活当中的法律故事来教育人们, 当然也是为了让观众从节目中更容易找到实际生活与法律之间的连接点。”上述的例子,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节目制作者价值取向的调整, 这也给国内法制节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笔者觉得, 未来的法制节目要创新发展, 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有必要对节目及时调整价值取向, 而借助民生化这一价值取向, 电视法制节目就能从简单地宣传形态中蜕变出来, 展现出法制节目一种全新的人文情怀。

现在, 我国正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 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制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 法制节目理应在这样的氛围中大有作为, 法制节目的创作关键在于用好资源、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调动各种有效方法, 努力生产出百姓喜欢、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电视法制新闻作品。法制节目所给予的社会关注, 也不仅要具有媒体的监督作用, 而且更要成为社会稳定的调和剂, 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打开一扇有怨可诉, 寻求公正的大门。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中国法制的不断完善, 法制节目会向更深入、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电视法制节目在创作形态上还有很大的新空间等待我们去开拓。

摘要:如今的电视法制节目已经作为一个独特的电视文类被提了出来。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有近300家省级、市级电视台开设了法制栏目, 20家电视台的法制栏目达到了日播。电视法制栏目的迅速发展, 得益于我们国家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但是, 在法制节目增多的同时, 如何使其与时俱进地发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为此, 本文就法制节目的形式以及内容创新的问题作一个探讨。

关键词:电视法制节目,收视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矗.法制新闻报道概说[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75.

[2]胡智锋、尹力, 等.电视法制节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

浅析法制类新闻节目的特点及展望 篇8

1、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法制类新闻节目能够很好的利用自身的优势, 通过案件的报道, 很好的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帮助受众在生活中累计法律知识, 同时也增强了受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 无形中便引导了每一位社会公民学法、懂法、用法、守法, 不在盲目的触犯法律, 理智的解决公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树立正确舆论导向, 正确引领受众

法制类新闻节目很有效的传播正能量, 帮助社会公民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正确的引领受众理智的分析问题, 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错误的引导受众触犯法律。

3、反映真实法制现象, 推进我国法制化建设

法制类新闻节目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件进行细致性的分析报道, 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了案件中相对应的法律知识, 从中明白在案件中矛盾问题的冲突点, 以及整个案件的因与果。更为重要的是使观众在通过观看新闻案例的过程中, 透过案件本身的现象, 了解和分析解决同类问题发生的方法, 进而抓住所遇到的问题的实质, 从中领悟到法律的知识点。

4、坚持正义, 用于揭露违法行为

现今, 很多社会公民将正义之票投给了新闻媒体, 认为新闻媒体就是正义的代表, 而在法治社会的今天, 法制类新闻节目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主持正义的重中之重。而法制类新闻节目也没有让公民失望, 在坚持正义方面, 敢于揭露违法行为, 还社会公民一个真实的社会空间, 用舆论的强大力量维护了公民的权利和法治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法制类新闻节目现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近些年来, 法制类新闻节目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收视奇迹。但是由于法制类新闻节目自身题材的匮乏、报道制作的单一以及生存环境的影响等一系列因素, 导致法制类新闻节目几度遭遇瓶颈时期, 甚至出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难题。

1、节目中过分的报道案发过程

在现今很多的法制类新闻栏目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便将整个节目的重心转移到每一个案件的发生过程介绍。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手段描述的非常细致, 用来吸引收视群众对节目的观看, 但是这种做法已经对收视群众, 尤其是青少年儿童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这种制作手法很容易引起收视群众的效仿, 引发社会犯罪的发生。同时, 很多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为了带给收视群众最真实的画面, 大多都采用偷拍模式, 然而这种偷拍的模式也给很多记者带来了麻烦, 涉及到了侵权的问题。

2、各档法制节目内容的雷同性

目前, 在电视行业中, 很多电视节目没有创新, 而是更多的对一些品牌节目的借鉴和学习, 从而导致很多节目都具有雷同性。更有甚者完全照搬照抄, 无论是创作手法、节目的背景音效、主持人的神态语气还是节目的整体风格都雷同的相似。而法制类电视节目存在的这一雷同问题, 严重阻碍了法制类新闻节目的发展。

3、新闻选题的狭隘性

各个法制类新闻节目的竞争日趋紧张, 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各栏目使劲浑身解数, 吸引收视群体的眼球, 同时也都将眼光瞄向了一些重特大案件或者是一些名人案件, 无论是不是独家报道, 也不管新闻的时效性, 只要能提高收视率便开始重复报道, 而且在报道的过程中大量使用网络视频或者是二手采访, 进而使得节目的质量下降, 收视率也跟着滑坡。这样就违背了法制类新闻节目最初普和宣传法律知识的目的, 开始背道而驰, 忽略了节目自身的本质。

三、如何办好法制类新闻节目

1、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在电视行业中, 新闻节目的时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失去了时效性, 那么就不能称之为新闻, 一定要把新闻的“新”字体现出来。而作为法制类新闻节目, 更是要在时效性上下足功夫, 因为法制类新闻节目较普通新闻类节目相比, 时效性往往很难达到。

2、提高节目的制作水平

各个环节都强调兵马未动, 策划先行。法制类新闻就想要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就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效果, 就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事例与法律知识的联系, 不要一味的披露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过程、描述犯罪现场, 走进单一的报道犯罪细节的报道误区。应该将对法制案件的报道和讨论深入的挖掘到案件背后的环境因素、民族心理甚至是延伸到深灰中个人生存的现状的呈现。归纳整理类似的事件, 找出其中隐含的深层次的社会、人文、心理因素, 挖掘类似事件蕴含的典型性本质, 实现由整体到个别, 再由个别到整体的扩展、伸缩过程, 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提高法治新闻记者自身的法律知识

法制类新闻节目从制作到播出都需要很强的专业素质, 同时法治新闻制作者需要较为广泛的法律知识, 否则很难达到法制类新闻节目所预想达到的品牌效应, 同时也很难的案件的叙述过程中体现法律程序的正义, 更加难以实现向收视群众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成就好的法制节目, 节目制作者必须要有精深的法律专业素养和知识。作为一名优秀的法制类新闻节目的记者或制作者要有良好地法学素养, 在报道案件的过程中要做到叙述案件的逻辑清晰、思维缜密、客观叙事。然而, 法制类新闻节目的制作团队就要不断地学习法律知识, 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 丰富案件中的法律经验。

总之, 要想办好法制类新闻节目, 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节目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 然后逐一进行清扫, 然后, 重新树立行的节目宗旨, 选取一些新颖的题材、内容, 要不断的深层次的去挖掘案件本身的重要意义, 为案件的报道拓宽空间。其次, 在案件的报道中, 应该集中关注犯罪嫌疑人当时的犯罪心理和犯罪动机。一个好的法制类新闻节目, 需要一个优秀的制作团队, 要想从本质上提高整体节目的质量, 就要加强团队的整体法律知识素养。一个想要长期发展的法制类新闻节目, 就要善于发现栏目自身的品牌, 要区别于替他节目的特色, 借鉴好的之处, 改掉不好之处, 真正的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栏目。只有有自己品牌特色的法制类新闻节目才能够长期的发展。同时, 在对于整体节目的策划方面, 要脱离一成不变的旧模式, 在选题题材、报道方式上创造出有新意的新模式。走出模仿, 告别雷同化, 发展自己的品牌特色, 才是法制类新闻节目所要走的光明道路。

参考文献

[1]张莉莉.浅论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规范化创新发展[J].安徽文学, 2007 (8) .

[2]戎昱.电视法制类节目采编的偏差及对策[J].青年记者, 2007 (8) .

[3]郭致远.舆论监督电视法制节目的社会责任[J].新闻前哨, 2010 (12) .

法制类电视节目发展突破点探讨 篇9

法制类电视节目作为我国电视节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如今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水平和影响, 是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无论是在节目质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 法制类电视节目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这些弊端制约了其发展。认真分析目前法制类电视节目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而对症下药, 找到促进其良性发展的新的突破点, 有着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

1.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选题面太窄

纵观各个频道的法制类电视栏目, 很多节目都呈现出这样一种现象:宣传刑法、民法和经济法的较多, 而宣传宪法、行政法的相对较少。具体而言, 就是关注刑事、民事案件的较多, 相比起来, 对于行政法、宪法、合同法、国际法等方面的关注度不够;对于煽情、色情、刺激等“罪恶展示”题材报道多, 而其他方面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视传媒的舆论引导功能。由于电视节目本身的可视性与现场感强具有很大的关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 刑侦类题材由于多方面的优势,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或者说是迎合部分观众的“猎奇”心理和收视欲望。调查显示, 同一栏目播出的刑事案件要比民事案件的收视率高得多, 这就使法制类电视节目的生存面临着尴尬境地, 一方面要承担普法功能, 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 许多法制类电视节目为了迎合观众心理, 导致题材范围越来越窄, 并且有向庸俗化发展的趋势。

2.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形式相对单一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 电视媒体的法制节目类型主要以以案说法类、纪实刑侦类、庭审类节目为主, 通常都是通过情景再现、案件还原、然后在分析过程中说明和解释法规, 达到向公民传播法律知识的目的。同时随着大部分法制类电视节目在采制播出的整个过程中, 不是根据观众的实际需求以及收视范围进行分析, 而只是本着“先占了再说”的目的进行操作, 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节目往往题材不够新颖、选材定位重复, 很多节目出现雷同。并且在法律事件特别是热点问题上, 人云亦云的较多, 以独特视角、对事实深入挖掘、有独特观点的较少, 致使法制类电视节目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缺乏创新。

3.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报道内容广度、深度不够

从我国当前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情况来看, 尽管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法制类电视节目, 为增强民众的法制意识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一些法制类电视节目, 尤其是地方台法制类电视节目, 往往只重视阐述案件事实本身, 而忽视了对该案件的评论。对拍摄的事件做浅层次的描述, 在讲述完案例后, 也只是把法律条文生搬硬套到具体的案例中进行简单的分析, 而对案件发生的社会背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心路历程以及社会影响等深层次的东西挖掘不够。媒体的功能只停留在传播法律知识上, 而对法律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和系统关注度不够, 在社会大环境中探讨法律与社会、法律与人等方面的关系的话题涉及得较少。甚至有些法制节目为了刺激人的眼球, 过多地对细节和后果大肆渲染, 只为取悦观众, 忘记了节目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法制类电视节目发展的新突破点

1. 法制类电视节目在内容上要表现出创新性和多样性特点

法制类电视节目要想在报道内容上出新出彩, 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内容十分广泛, 案例报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还可以多角度对报道资源进行挖掘, 如反映执法者的风采、表现受害者的奋起或者表现犯罪者的心路历程等等。荣获全国电视法制节目一等奖的、由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走进法庭》栏目播出的《一个县委书记的自白》就是这方面的力作。 (2) 在对案件事实的报道过程中, 不能仅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 而是要突出报道事件的深度与广度, 要多挖掘与事件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背景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等多角度、多侧面和更深层次的东西。同时还要对涉及到的相关环节进行层层深入剖析, 把与这些事情相关联的包括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联系起来, 以冷静的理性思考, 去寻找事件发生的症结以及探讨案件本身对于社会主义法制进程的影响。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的《临刑会见》和《特别调查》等栏目就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 要严格控制刑事案件特别是那些可能具有负面影响的刑事案件的数量, 同时在宣传法律知识的同时, 要注重宣传宪法、行政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使受众掌握的法律知识更为广泛和全面。

2. 法制类电视节目在选题上要做到创新和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一些法制类节目制作人经常会抱怨题材难找, 好的题材更是难以寻求, 这主要是受电视节目的法制化和社会化的影响。其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无不与法密切相关,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可以成为法制类电视节目的着眼点。例如家庭财产纠纷、老人赡养、遗产继承、婚姻纠纷等, 这些都是老百姓身边比较熟悉的事情, 选取这些题材, 可以使群众在遇到相似问题时提供很大的法律帮助。在新闻单位落实“走转改”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法制类节目制作人更应该把注意力从关注刑事案件和法制现场转移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与他们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制事件和问题上, 从而使法制类电视节目更好地走进百姓的生活实际, 使其法制教育功能彻底地发挥出来。鹤壁市广播电视台《法在身边》栏目就是把生活中常见的小事用法律知识进行分析, 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表现出民生化和服务性特点, 播出的《加班费引发的官司》、《车烧之后》等节目都受到了观众的青睐。

3. 在法制类电视节目的报道视角上要大胆创新, 突出报道的深度与广度

法制类电视节目在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是报道深度、广度严重不足。法律条文是死板的, 没有生命力, 真正让观众感兴趣的不是法律条文本身, 而是法律所包含的生活中的人文关怀。观众在观看过程中, 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 而且也感受到其中的人性化韵味, 从而指导他们的社会实践, 使他们更加珍爱生命, 规范自己的行为, 不作出违背法律的事情。因此, 要提升栏目影响力, 就要从报道视角上做到创新, 更多地注重对人文关怀、犯罪发生的社会背景等深层次的东西的挖掘, 使得报道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道德观察》中的特别节目《百姓英雄》, 就是从百姓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为背景, 在故事中表现普通人的无私奉献和舍己救人的精神, 使观众内心引起共鸣, 从中受到法制教育和道德熏陶。

结语:法制类电视节目作为一档深受社会大众喜爱的电视节目, 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发展瓶颈, 如何在新时期找到促进法制类电视节目发展的新突破点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和新使命。只有在竞争激烈的法制类电视节目潮流中异军突起, 才能够走得更好, 走得更远。

摘要:法制类电视节目作为我国重要的具有独特性的节目类型之一, 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促进法治社会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 法制类电视节目发展迅猛, 无论是从中央台还是到地方台, 法制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发展壮大, 但是在繁荣发展的背后, 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此, 本文以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进行阐述与分析, 提出对于法制类电视节目未来发展突破点的看法, 以期对其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法制类电视节目,发展突破点,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春丽.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普法困境[J].新闻爱好者 (上半月) , 2010, (8) :34.

[2]刘萍.新时期法制电视节目发展趋势研究[J].东南传播, 2010, (1) :12-13.

从观众心理需求看法制类节目的定位 篇10

一、权威性

权威可以说是极具公众影响力的威望, 它代表着地位、实力、信誉、威望、权力, 任何一种权威都是在实践中被逐渐认可的。那么对于一档电视节目而言, 并不是节目做得越炫目, 讲得越动听, 说得越肯定就越具有权威性。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做到面面俱到, 不能仅凭一面之词, 尤其是在面对调查类、调解类的新闻题材, 一定要将涉及到的人、事了解清楚, 立场中立, 这样才能使报道的新闻令人信服。

除此之外, 在节目中我们为了使观众信服, 还会引用一些权威人士的观点, 那么这个权威人士就有两种人:一、在专业知识领域的权威, 例如一些专家学者, 现在很多的法制节目都采用以案说法、专家评说的节目样式, 像央视《今日说法》节目中的嘉宾王大伟、李玫瑾、王涌等都是长期从事法律、犯罪心理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二、身份地位的权威, 例如一些政府官员, 我们在做节目的过程中经常会采访一些涉案干警、法官等, 因为他们的自身的专业性和身份, 受众知道他们不会随随便便发表意见和看法, 更不会胡乱说一些虚假消息。

当然也有少数编辑、记者为了省事, 采用道听途说或是没有通过调查证实的从某个网站、刊物等渠道摘抄、转载一些报道, 变成为自己采写的新闻, 这样的报道往往会成为假新闻的来源, 一旦这样的假新闻传播出去, 权威传媒的权威性就会因此而大大减弱。例如, 发生在2007年6月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纸馅包子事件, 这就是一起典型的记者为了增加发稿量而故意捏造事实的虚假新闻事件, 这期节目报道播出后严重损害了商家的声誉, 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知识性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显著, 与“法”相关的电视节目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它对于宣传法律知识、促进我国法制建设、提升全民族的法律意识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利用法制节目的推广, 寓教于乐, 让法制更生动地走进日常老百姓的生活之中。但是仍然不可否认, 隔行如隔山, 面对“法”这个相对专业的领域, 我们普通老百姓的了解少之甚少。而说到“法”的“知识性”, 我想首先出现在我们脑海的就是无数的专业名词、专业逻辑以及一大堆数据。因此, 观众也希望可以在了解每天的法制资讯之余, 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知识, 例如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法、劳动法、交通法、继承法、消费权益等等, 并逐渐明白节目中或生活中常用的法律相关专业名词的含义等, 这些也是观众所需要的,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观看法制类节目、更好的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2013 年洛阳广播电视台科教政法频道改版推出 《河洛碎戏》法制故事汇, 这是一档以洛阳方言形式表现的短剧, 演员大都是普通市民, 只要有热情, 都可以参与其中, 每集20 分钟, 节目通过“导演讲故事, 演员绎百态, 谈法理, 释人情”的方式讲述法律故事, 利用老百姓自己演绎生活中的一些琐事, 引申出一个个法律热点, 再通过律师的分析解答, 让观众在故事中学法知法懂法。这样一种轻松的节目形式也让原本严肃枯燥的法制节目变得生动有趣。让老百姓参与其中, 不仅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 而且还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 使节目更加地接地气, 民生化, 也让法律更加地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一档成功的法制节目应该是以播报法制类新闻为中心, 配有宣传和普及新知识, 使观众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信息量, 但是法律知识又相对比较复杂、生涩难懂, 因而这就要求法制节目的从业者将那些数据、名词变成与老百姓相关的法律知识, 把老百姓最想要了解的法律法规变成最通俗的语言来表达, 只有这样, 观众才能在了解法制资讯的同时还可以对于法律专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三、时效性

作为新闻,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刚刚或正在发生, 即时效;二是公众普遍关心, 即影响力。因此, 法制类节目也同其他新闻节目一样, 讲求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

作为记者我们经常听到“抢新闻”这样一个词汇, 为什么要抢呢?因为我们要抢的是时间, 要争分夺秒。之所以叫新闻, 是因为它的内容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今天发生的事情, 一周之后我们再去报道, 那它也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 变成了“旧闻”。并且新闻发生的时候往往是一瞬间, 并且是一次性, 不可复制的, 例如在交通事故发生的现场, 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 采访到第一手资料, 再用简单明了的文字报道给观众, 这样才能成为一条有价值的新闻。近日发生在北京鸟巢隧道豪车相撞事故, 它自身的内容就吸引观众, 那么它在发生之后哪家媒体能够首先报道, 谁就能赢得观众, 赢得社会效益。

四、人文性

近年来, 我们在做节目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人文关怀”这样一个词, 其实电视节目的人文性简单说来就是要求我们面对观众要态度亲和, 节目内容符合目标受众的消费层面和生存观念。

如果说, 其他电视节目把人文性当作提高收视率、办好节目的一种手段的话, 那么, 法制类节目的人文性应该渗透到节目的每一个元素, 例如, 在对犯罪嫌疑人或受害人进行采访时, 首先要取得对方的同意, 其次在拍摄及后期编辑过程中, 对面部可以采用一些模糊镜头, 或者对姓名使用化名, 以及声音上也可以做一些变声处理, 这些变化虽然细小, 但它却是媒体人为观众着想的现实体现。因为不能因为我们的拍摄对这些受害人或者犯罪嫌疑人今后的生活产生影响, 有一部分人甚至有些还是未成年人, 他们通过服刑改造完毕, 今后还要走进社会, 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他们能通过改造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今后能够以崭新的姿态融入社会, 服务大众, 而不是给他们造成心理上再一次的伤害。

对于法制类节目主持人而言, 在播报的时候更应该蕴含着一种对于观众的感情, 透露一种设身处地的关怀, 因为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书本里的法律条文, 更是一种人文的法制, 社会的法制, 情感和科学同样都是不可缺少的。

大千世界与人类社会的纷繁复杂, 决定了人们生活的琐碎与烦乱, 而真正的人性化都是从平淡处着手, 从细处着手。

1985 年5 月22 日上海电视台的 《法律与道德》 试播, 这是我国电视历史上第一档正式的法制栏目, 它标志着我国法制电视节目的开端。节目从开播至今已经走进了第三十个年头, 这三十年中, 法制类节目也根据观众的需求经历了无数次的改版与创新, 每一次蜕变都给观众以新的视觉冲击, 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如今有的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 将法制节目中加入娱乐化的成分, 不可否认, 这是电视行业发展, 社会变革, 受众需求的结果。但是媒体人自身必须要把握好一个量, 娱乐化只能适量, 不能过度。目前, 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 物质的极大丰裕, 人们在基本的生存需要方面的匮乏状况也已明显改善, 能否生存的问题转变为如何更好生存的问题。“饱暖思淫欲”的格言总结了人们从物质到精神不断递进的过程, 过去意义上满足需要消费被转变为满足欲望的消费。从事法制类节目传播的工作者只有真正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 真正抓住观众的内心需求, 才能做出真正让观众满意的节目!

参考文献

[1]高松;观众的心理需求与节目策划的感性定位;《记者摇篮》, 2012 (09) :38-39

上一篇:开卷考试下的历史教学下一篇:变电站设备巡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