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形式艺术

2024-06-09

运动形式艺术(精选三篇)

运动形式艺术 篇1

艺术歌曲非常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 词曲结合紧密、文学性强、结构严谨。因此, 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从声、字、情等方面进行歌曲内涵的呈现, 要了解不同作品的作者在创作时的背景和情感, 才能够做到演唱时有据可依, 进而使声乐演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艺术歌曲有助于稳固歌唱的状态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 大量地进行艺术歌曲的演唱, 有助于稳固学生的歌唱状态。艺术歌曲具有适合各个声部演奏, 所以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训练自如地运用呼昅、准确地吐字发声以及培养优雅的音乐修养等。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加入一些短小、简单的艺术歌曲, 有助于学生进行呼吸发声技巧的训练。具有该特点的歌曲, 如中国早期的艺术歌曲, 它们音程跨度小、结构简单。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讲, 演唱艺术歌曲可以克服发声障碍, 能够稳定气息、协调共鸣器官的运用、稳定喉头位置、 调节各部分发声器官等。以赵元任的《听雨》为例, 《听雨》 描述了客居北方之人的江南情结, 是一首音域只有十度的艺术歌曲, 十分适合初学者练习, 可以稳定喉头位置、 调节各部分发声器官等。

二、艺术歌曲能增加文学修养

中国的艺术歌曲的歌词大多是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音乐性的古典诗词与现代诗, 因此, 中国艺术歌曲往往有着很高的艺术性, 有些直接来源于名家名诗, 如青主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 歌词来源于宋代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演唱这首作品时, 首先要从文学、 音韵、历史等方面进行分析, 了解词曲的创作背景, 体会苏轼波贬黄州之后的心理变化和怀才不遇的心情。《大江东去》的歌词意境深远, 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和震撼力。 学生要想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 就需要良好的音乐文化修养。因此, 在高校艺术歌曲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技巧和表演的教学, 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

三、艺术歌曲能够促进相关专业共同进步

除了技巧和声音以外, 良好的钢琴伴奏也是唱好艺术歌曲、准确表达其中意境的关键。演唱者要与伴奏者达成共识, 通过良好的沟通, 在作品的创作背景、语言和音色等方面进行充分地讨论。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要塑造出不同场景、表现不同角色、体现不同情感的转化。 如艺术歌曲《故乡》的钢琴伴奏有着西方和声小调的戏剧性效果, 同时也存在着中国的民族特色, 不断变化和丰富的织体与和声色彩, 使旋律在平缓与高潮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音乐起伏比较大。因此, 艺术歌曲对钢琴伴奏有着很高的要求, 要有起有伏, 速度、音色变化应丰富多彩。

四、“声音”与“戏剧”的结合

演唱者在对艺术歌曲人物的塑造和表达的过程中, 声音是不可缺少的, 演唱者必须具备精湛的歌唱技巧和深厚的歌唱能力, 才能驾驭作曲家赋予人物的音乐。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离不开错综复杂的“戏剧”, 艺术歌曲中人物是戏剧的发生者, 是戏剧的主人公。在戏剧强大的张力中, 音乐人物的性格愈加鲜明。作曲家在戏剧基础上, 赋予人物以音乐生命, 因此, 在演唱歌剧人物唱段时, 演唱者应运用规范的“声音”, 与戏剧表演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对歌剧唱段进行完美的演绎。如果演唱者脱离表演, 只注重歌唱, 就如同发声机器一样, 无法通过表演将戏剧赋予人物的性格呈现给观众, 这脱离了歌剧戏剧性的特点, 歌剧也就失去了戏剧内容和结构, 歌唱变得苍白无力, 更谈不上塑造歌剧人物。反之, 如果演唱者置歌唱于不顾, 只注重戏剧表演, 那么演唱者无法完整地表达作曲家赋予人物的音乐, 会破坏作曲家赋予人物的“旋律”, 无法将人物的“心声”传达给听众。 因此, 在演唱歌剧人物唱段或塑造歌剧人物音乐形象时, 演唱者必须将歌唱和戏剧表演结合起来,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脱离。

因此, 高超的歌唱技术让演唱者对人物的表达更加自如, 贴切的戏剧表演又会给歌唱提供情感的感受和领悟, 给歌唱提供戏剧性张力。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词的紧密结合, 具有“歌中有诗、诗中有歌”的特点。中国作曲家贺绿汀、赵元任、黄自等最先尝试用西洋钢琴伴奏和中国传统诗词相结合创作艺术歌曲。正是由于这些当代作曲家的努力, 推动了中国艺术歌曲走向更高更远的发展之路。

摘要:艺术歌曲与歌剧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区别。每首艺术歌曲自身就是独立的个体, 可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情感或情节。在一首歌曲的篇幅里要准确全面地表现或描绘情感和情景, 艺术处理就更需要细腻和准确。

运动性疲劳与运动形式的关系论文 篇2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运动训练中的运动形式有密切关系。研究在不同运动形式下,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对于加快疲劳的消除,提高竞技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1、 运动疲劳的特点和产生机理

运动疲劳研究首先解决的是疲劳的概念问题。它一开始就成为疲劳问题研究的热点。经过1的历史,终于在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

关于运动疲劳的特点,各国专家普遍认为,运动疲劳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以下特点:

(1)疲劳时机体能力降低存在时相性和阶段性。

(2)机体能力降低与疲劳过程并不是正比关系。

(3)由于疲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疲劳的最初阶段,下降的机体能力可能再度表现出恢复的现象。

(4)疲劳过程发展到最终必然筋疲力尽。

(5)疲劳过程可确定为三个阶段:最初阶段;增强阶段;力竭性阶段[2]。

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原因是引起争议最多的论题。从Mosso涉足疲劳研究开始,运动医学界,医学界以及生物学科界对疲劳的研究历程百年,至今仍然争论不休。疲劳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目前还远远没研究清楚。著名学者克瑞斯?诺伊霍夫曾说过:”世上还没有一个人真已完全搞通400米跑时所形成的疲劳机制”这足以表明运动性疲劳的复杂性和难度。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又是运动性疲劳研究中不可回避和最重要的研究问题。为此,一个世纪以来各国科学家进行了长期,大量,艰苦的研究工作,在若干领域取得了进展,提出了一些代表性的假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衰竭学说

依据长时间运动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而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程度的提高的现象,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源物质的耗竭。

(2)堵塞学说

“堵塞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造成的。

(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机体内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所致。

(4)依照巴甫洛夫学派的观点,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

(5)突变理论

爱德华兹从疲劳时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奋性改变三维空间关系,提出了肌肉疲劳的的突变理论,认为疲劳是由于运动过程中三维空间关系改变所致[3]。

(6)自由基损伤学说

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如氧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化氢及单线态氧等物质。由于自由基化学性活泼,可与机体内糖类,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物质发生反应,因而造成细胞和结构的损伤与破坏。

此外,内分泌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下降也与运动性疲劳有关。疲劳产生的原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仍有待于深入广泛地研究。

2、不同运动形式的能量代谢系统与运动性疲劳

从以上分析可知, 疲劳产生的原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所致,难以用某一种学说来全面概括疲劳的机理。但我们可以从一些主要因素着手来研究疲劳,从而指导训练。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我们可得出,物体只要运动就存在能量转化或转移,也就是说;“运动物体的动能是由其他能量形式转化或转移而来的”。我们知道,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动能主要是由体内的能量物质转化而来的。因此,研究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供能系统对于研究运动性疲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人体运动时的供能系统及对应运动形式

在运动过程中,不同的运动项目,供能方式也不一样。例如短跑,跳跃和投掷是高功率输出的活动,运动员应该具备短时间大量供能的能力;另一方面,马拉松跑,长距离游泳,越野滑雪等主要是低功率输出的活动,需要长时间保持相应的能量,有些体育活动是高低功率混合输出的运动,因此供能途径要求多样化,才能保证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需求,进而起到预防和延缓疲劳。在人体中,三磷酸腺苷vATPw是一种重要的高能化合物,是机体内的直接供能物质,然而ATP在人体内的贮存是相当有限的[2]。因此,随着能量消耗的增加, ATP需要及时得到其它的供能系统补充。我们从人体的供能系统来分析其对应的运动形式与疲劳的关系。人体的供能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

(1)ATP―CP供能系统

该系统又称为磷酸原供能系统。主要靠化学能源CP供能,不需氧的参加,属无氧代谢,没有导致疲劳的副产品,但在肌肉中的储存量是很少的。主要用于短跑或任何高功率,短时间活动。那么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疲劳是因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

(2)乳酸能系统

这个系统也称糖酵解供能系统。主要靠食物能源糖分解供应ATP合成所必须的能量。属无氧代谢,供能十分迅速。在1到3分钟内以最大速度完成的运动,如400米或800米跑,是依靠乳酸系统大量供给ATP能量的。但是其供能过程中有副产品乳酸生成,当肌肉和血液中乳酸积累达到很高水平时,肌肉产生暂时性疲劳。这是乳酸系统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而且是肌肉运动时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有氧供能系统

在有氧的情况下,1克分子糖原彻底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使39个克分子的ATP再合成[2]。并且没有导致疲劳的副产品产生。有氧代谢系统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有氧代谢系统和分解的食物有关。不仅是糖原,脂肪和蛋白质也可以被有氧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供ATP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此可见,在进行长时间耐力活动时,有氧代谢系统是主要的供能系统。例如,马拉松跑时,比赛要持续2。5小时左右,约需150克分子ATP输出这么多的ATP,持续时间这么长是因为大量的能源物质和氧很快地被利用,从而避免了早期疲劳的产生[2]。

4、小结

在以上的研究中,由于运动项目太多,不可能逐一讨论,所以就根据一个共同标准―运动项目的运动时间,而不是根据项目本身来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其实,运动时间还可分为完成动作时间和完成比赛的总时间。一场正式的篮球比赛,每节比赛10分钟,总时间40分钟。这样长时间的运动,无疑是有氧氧化供能。但在篮球比赛中,需要跳,投和防守,这些都是短时间高强度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在整个比赛中又是间断性的,虽然球赛比赛时间长,但上述各个动作本身是属于无氧供能的。所以,篮球比赛不但有有氧供能成分,也有无氧供能成分。从以上分析可知,运动性疲劳与运动形式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运动形式,其主要供能系统也不一样,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也不一样。其实,不管什么项目,各能量系统或多或少都参与了供能,但往往以一个供能系统为主。这对于运动很重要,如果运动员的某一供能系统能力提高了,他从事以该系统供能为主的项目的能力会提高。试想提高一个马拉松运动员的ATP―CP系统和乳酸能系统能力会提高他的成绩吗?回答是否定的。因此,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运动项目的供能特点,适当安排训练。

参考文献

v1w《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王瑞元 苏全生等

v2w《运动性疲劳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 殷劲,高兴1993

四川画派的艺术形式与艺术特征 篇3

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来看, 人文精神的沿袭脉络本来就十分脆弱, 战国时诸子百家的文化相争也只算是辉煌的烟火罢了, 后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试炼进入国家意识形态, 在千余年的发展下已经根深蒂固。千篇一律的约定俗成已经把绝大部分知识分子熏染成为这种主流意识的阐释者和奉行者, 人文思想在若有似无之间飘忽不定。1966 年随着“文化大革命”遍地起火, 无数狂热分子躁动起来。这这样萧条的背景下, 本来人文思想就不浓重的艺术家们受政治意识形态所影响, 仅能创作符合政治宣传的作品, 偶有冒尖的艺术家有“反叛”作品问世, 也必然会遭受到残酷地惩罚。 在人心惶惶的“文革”结束以后, 老一辈艺术家还沉浸在文艺打击的状态中难以恢复, 但这时候出现了取消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川美大学生, 这些四川画派的主力军, 他们经历时代的痛楚却不深陷其中, 对二十世纪初一些觉醒人士从西方引入的人本主义观念加以吸收。他们拥有老艺术家所缺失的政治敏感度与胆量, 他们敢于直面外界已经发生改变的畸形的文艺态度, 作品分析看来, 对当局的针砭时弊和思索成了“伤痕绘画”的主战场, “乡土现实主义绘画”则低俯身姿由写实主义转换到更为深沉的怜悯和感动。所以无论是“伤痕绘画”抑或是“乡土现实主义绘画”他们的出现都是时代必然产物。

他们寄情于自己的作品, 用理性伴随感性把内心所控诉、所感受、所希冀的东西充分的体现在画面上。在八十年代初, 虽然伴随着“文革”的倒台, 但大的政治态度并未稳定和包容起来, 因此四川画派作品里所隐含的人文意义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二、四川画派发展过程中艺术思维的转变

艺术反映时代特征, 因此艺术家们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常常有意无意在作品中夹杂自己对于社会问题的些许看法, 四川画派的发展过程也不例外。重塑文化记忆与生命拷问的“伤痕”美术在历经两年的发展中, 意识到艺术的形式并不可能单单针对某一事件或现象进行永无止境地描绘, 要顺应时代的走势, 所以1982 年一些作品从只关注文革悲剧性逐渐走向少数民族、农村生活, 这些渗透了人生命运感悟的作品在淳朴和隽永中带着淡淡的伤感气息。四川画派思想内涵的影射力是大于它在艺术形态的影响力的, 也正是这种外界物质由始至终不断变化却从未崩塌的一股坚韧的精神力量地支撑, “伤痕绘画”转向“乡土现实主义绘画”时作品的精神内涵才不减反增。

三、四川画派作品中传达出的时代特征

四川画派自1979 年出现至今35 年来, 它的作品已经同最初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川派画家们从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的全国美术作品展上的崭露头角到如今成为艺术圈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们一路走过的风雨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可窥见一斑。

以川派画家高小华、程丛林、王川、何多苓、罗中立等为代表的艺术家的作品不仅蕴含着绘画艺术上的领悟还烙上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时代印痕。从“文革”走来的这一批人, 在那个时代里必然承受住如今难以想象的磨难, 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今天的人们抒写了那么一段“艰辛岁月”。我们在四川画派初期的作品中可以很轻易地发现, 《为什么》、《赶火车》、《1968年X月X日雪》、《夏夜》均是站在一名“受害者”的立场上来看待主流意识形态的偏斜和崩溃的, 在这些自问自答的作品里, 里面杂糅了不少痛心、失望与无助。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两点, 一是“文革”期间已经无力修改的因素对普通大众生活的影响与知识分子遭受的不公的来自身体、精神的双重摧残。二是尽管“文革”结束, 但整个社会的态度依然没有明朗起来, “文革”期间已经公认的错误还是在政治的庇护下藏着掖着。一个政府对待错误的逃避态度和公信力的缺失让他们失望。这一时期的“伤痕绘画”色调暗淡、氛围紧张, 具有史诗般的悲剧效果。

于1984 年在首都北京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汇展”中川蜀地区 “乡土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共计有50 余件当选并获奖, 本色当行、成绩斐然。究其因素“伤痕绘画”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 可对“人道主义”的盼切和对现实的关注却成为了之后“乡土现实主义绘画”最重要的人文传统。随着国家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建设的重心调整, 农村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城镇扩张地阻碍, 这一时期农村发展停滞不前, 经济建设的脚步还远未触及这片厚重的土地。“乡土现实主义绘画”开始从细腻的人物形象转入对真实生活的心灵体验, 从对农民日常描写转向对农村文化的记述, 这种情感与“伤痕绘画”已经两生相异, 既是对现实生活里的些许精神品质注入了最为平素且切实的情感体验地褒奖和敬重。

参考文献

[1]韩雨亭.伤痕美术那个时代的那群人[J].北京:时代人物周报, 2005 (09) :19.

[2]吕澎、易丹: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2-05.29.

上一篇:数学课堂的趣味教学下一篇:教育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