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艺术形式

2024-06-06

动画艺术形式(精选十篇)

动画艺术形式 篇1

关键词:动画,创作,艺术

中国的动画片创作要跟上世界动画轨迹就必须更新创作理念。在世界动画发展中, 特别是在美国影片的影响下, 观众的欣赏口味也日益复杂, 中国的动画创作者肩负重任, 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为观众所喜爱的影片。中国的动画不仅要赢得国内的观众, 更要走向世界。中国动画时刻与世界保持紧密联系, 中国动画在新的世纪里要获得更好的发展, 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转化观念, 突破思维定势

中国动画片创作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宗旨,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出现了偏离, “教化”意义被过分强调。主题先行使创作受到阻碍, 思想僵化。娱乐性的丧失使动画由大众走向小众。中国动画片的创作亟须改变传统的创作方式, 可以说要走一条借鉴与创新的道路。以往的动画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艺术积淀, 但是市场观念欠缺。观念的转化要做到市场观念和受众观念的同步转化。市场观念的转化将会在下一篇中论述。动画创作不要拘于传统, 给自己套上枷锁, 动画片创作中应有更为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国动画片创作中体现的一种思想就是:动画片是小孩的世界。中国的动画片也就是呈现幼稚的特色。而且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观众也养成这样的观片习惯:动画片是儿童片, 是给小孩子看的。这种观念使动画创作的视野非常狭小, 动画的题材也受到了限制, 思想上放不开, 表现在创作上的也就是缺乏想像力, 从而使中国的动画丧失了大量的成人观众。且在“教化”思想下, 动画片多摆出一副教育的面孔, 而缺乏童趣, 导致大人不看, 小孩也不看的局面。中国的动画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儿童表现, 改变受众观念, 使观众群丰富多样。

二、想像创造能力的拓展

中国动画题材多是充满童趣、动物故事、神仙传说。动画片是化无形为有形, 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观念的转化还需有非凡的创造力、想像力与之相匹配, 才能使中国的动画业蒸蒸日上。

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在对影片故事的构架上、情节的编排上、人物造型的设计上, 影片的背景刻画上等等艺术创造上。其实美国的动画创作有许多是借鉴它国的故事原型, 进行动画再创作, 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就是。在动画的创作空间上宽容度大, 动画的内容也就丰富多彩, 就能吸引大众。同样日本的许多动画创作也借鉴它国的故事人物原型, 如《七龙珠》中的孙悟空, 完全是日本人的重新创作的形象, 与《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完全是两个人、可是日本人就根据孙悟空这三个字, 创作了一系列的龙珠传奇, 而且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同时艺术水准也很高, 故事有深度。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作品设定的故事不在乎时空, 而强调画中有话, 用作品去呼唤, 呼唤人类对过去的认同与记忆、对未来的保护和探寻。影片能给人以深刻的思索。

在动画儿童化的思想下, 中国动画在题材上鲜有爱情题材, 在美国动画中多穿插一个爱情故事, 如《狮子王》、《泰山》, 似乎这也是主人公成功的一方面。在这样的影片当中主人公都是经历一番磨难, 最后修成正果。美国动画以它的幽默滑稽, 还有他的立体性思维取胜。美国日本动画体现在动画上的思维创造值得借鉴学习。

在情节的编排上中国动画还不是很完善, 以《宝莲灯》为例, 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缺乏力量, 描写过于单薄, 小沉香的成长过程寥寥几笔, 在土地爷的指点下找到孙悟空历经磨难学成武艺, 以坚强的信念打败二郎神, 情节缺少细节铺垫, 且人物的塑造过于脸谱化, 坏人坏到底, 缺乏性格依据, 导致人物平淡, 不生动。这是需要创作者对艺术感悟力和想像力进行深度开掘。

三、高科技手段的合理运用

科技的进步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便利和更好的表现手段。现在的动画制作高科技因素占很大的比例。《玩具总动员》便全是三维动画制作, 还有《小鸡快跑》等。《恐龙》更将动画与实景完美结合, 营造了一种视觉奇观。这样的影片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在《宝莲灯》当中也运用了3D制作, 丰富影片的视觉效果。这是国产影片在高科技上的尝试, 在以后的创作中科技手段的运用将会更广泛, 将有更多更好的影片献观众。

但是高科技的运用要避免两个误区:

一是高科技运用超过动画艺术本身。美国的动画制作在追求高科技的运用当中, 动画的朴属性丧失。追求场面的精致豪华, 可是故事情节模式却没有更大突破, 在《恐龙》、《泰山》当中讲述的还是和《狮子王》差不多的内容。技术是附丽于故事的, 内容大于形式。影片具有内涵才会有发展。纯粹的高科技展示, 观众也会厌烦的。在动画片中拥有更多人文的东西, 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一个东西只具备商业属性, 它就会逐渐消亡。在社会发展中要把握好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良性互动, 才会促进发展。一切都要以人为本。

二是对好莱坞的过度模仿。动画片制作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东西。但是亦步亦趋的模仿, 是没有出路的。在中国早期的动画创作中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当时很快就走出这个误区, 拨正了方向。可是现在动画创作中由于要极力地迎合观众的口味, 在人物的风格上便丧失了中国特色。在《宝莲灯》中, 小猴子、噶妹的造型都是美国化的。小猴子带有明显的好莱坞印迹, 虽然活泼可爱但是毕竟还是别人的。中国特色不是一个概念化的名词, 不是讲述中国故事, 就是中国的。还是那句话, 影片的内核才是关键。动画制作要避免这个倾向。

四、结语

中国动画是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的。中国动画要突破思维定势, 挖掘市场, 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良性互动。艺术水准为影片的长久生命力提供保障, 但良好的市场回报也为艺术再创作提供资金。在新世纪里中国动画有更好的发展除与国际接轨外还要结合本国的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中国动画是有着广阔前景, 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动画的灿烂未来!

参考文献

[1]尹岩《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学派”》

动画艺术形式 篇2

摘要:本文从图像技术发展的视角阐述不同技术时代动画影像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探索的主题,由此来探析移动终端技术环境下,动画影像艺术的创作如何诠释人文议题,构建与人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图像技术;动画艺术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人类消除外在事物对自己的“顽强的疏远性”的一种形式。正如儿童早期乐见将石子抛入河中欣赏自己的力量使水中荡起的涟漪,艺术的实质是“人借助物质媒介,创造出一定的形状、声音,以显示自己本质的力量”。动画艺术作为人类借助图像媒介创造出的“动态幻觉”,所呈现的是创作者对意识中理想化生命状态的升华与刻画,是运用唯美的图式消除自身与客观世界疏离感的形式。在不同的影像技术时代,动画艺术诠释不同的人性与艺术的主题,引导人们自主意识的觉醒。

1银幕技术时代精神的抽象表述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和《到达乔塔站的火车》使艺术家们意识到电影技术的创作潜力,然而迂腐、乏味的复制性传播,使他们摒弃单纯对客观事物的描摹,开始探索脱离外在世界的客观,具有颠覆性表现形态的影像艺术形式。他们从达达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艺术形式中获得灵感与经验,通过多维的角度诠释动画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

1.1抽象视觉实验

先锋派绘画艺术家们以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对图形、色彩等抽象视觉符号的解析为契机,从听觉、味觉、触觉、动势等感知的角度来探索动态影像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共同感受。例如,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家布鲁诺克拉与阿尔纳多金纳“灵魂的抽象状态”的绘画探索,便是以视觉混色法研究“绘画的时间性变化”,以互补色形状、面积的变化测试对观众视觉生理的影响,以组合视觉元素的形式诠释音乐和诗韵。

1.2声画关系实验

先锋动画艺术家试图在画面中寻求音乐般“纯净的境界”,探索画面、节奏和音色的关系。运用抽象的画面元素:形状、色彩、线条等图解音乐、组织叙事。例如,诺曼麦克拉伦的实验影片《幽灵游戏》中,12个橙色V形代表幽灵排成时钟,蓝色S形代表鬼怪成为钟摆,白色月牙代表蝙蝠,讲述午夜幽灵们出来狂欢,天亮时渐渐散去;奥斯卡费钦格的作品则兼具音乐的柔美和科学的严谨,体现出较高的观赏性和商业价值。

1.3媒介形式实验

早期的实验动画中还有一些利用各种材料,如废弃的胶片、旧招贴画、剪纸、木偶等制作的短片,其灵感源自立体主义绘画中实物材质的拼贴形式。其中,以列恩雷与诺曼麦克拉伦在胶片上直接绘制画面的“直接动画”最具代表性。动画片《彩色盒子》便是采用雕刻工具刮、擦的方式获得绘画般的笔触,再配合跳、切的剪辑手法,最终实现了抽象图形与音乐节奏相互交织和律动效果。

2电子技术时代肢体的参与和介入

进入20世纪60年代,电视中充斥的消费主义和惯例式新闻报道,激发了艺术家反电视的影像艺术实践。以韩国裔激浪派艺术家白南准拍摄纽约第五大道的街景为开端,艺术家开始将动态影像作为表达自我意识的介质,以电子合成器、电路板、电视屏幕与人的参与嫁接成为艺术,探索电子科技的人文特性。

2.1电视语言的解构

正如艺术家白南准所强调的“拼贴艺术取代了画布,显像管将最终取代画布”。他利用磁铁对电子影像合成器的干扰来获得扭曲的电视图像,并通过对电路板操作系统的改造实现对电视图像的取消、移除、文本撕扯、语言文本与图像的组合等操控。例如,电子艺术作品《电视皇冠》就是利用信号放大器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出皇冠式的彩色电波。通过这种电子拼贴艺术的方式,艺术家表达与阐释了电视影像的可控性、开放性、参与性和自由性,以此嘲讽幽默的语态解构被神秘化、政治化、商业化、娱乐化的电视语言。

2.2装置语言的组建

二战后的城市重建使艺术实践逐渐走向空间化与环境化。装置与电子艺术的嫁接便是动画影像走向环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家将动画影像采用装置的形式融入空间艺术中,如南非艺术家威廉肯特基的《玻璃上的沉睡》采用炭笔画速写制作的动画影片与装置相结合的方式描绘了南非种族隔离的历史记忆;再如,德国实验动画大师保罗德里森创作的《四季的末日》则是将8个描绘四季情节的动画屏幕首尾相连,来展现不同时空发生的故事,打破线性叙事的时空模式。

2.3数字技术时代行为的激发引导

早期的影像艺术受拍摄工具的限制,影像无法分解、编译、再生,限制了影像语言的再创造性,而计算机图像技术的数字编码方式可以将影像以解构的形式创造出更丰富的视觉表现效果。数字影像可模拟、可编译的特性使动画影像融入了智能化的元素,引导受众感受更完满的艺术体验。

3思维语言模拟和沉浸式语言模拟概述

3.1思维语言的模拟

1950年,图灵提出了机器是否可以思考的问题。此后,运用计算机编译语言进行视觉实验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自行开发的图像处理算法,艺术家将观念转变成编码,以动画影像的形式展现艺术思维视觉化的呈现过程。例如,“现代巴赫”约翰惠特尼1967年创作的视觉音乐作品《孔雀求爱》,便是依照音乐的`程式进行编码,采用线条表现22只飞鸟飞行时形成的图像,实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互动与相互感应的艺术效果。这些生成的图像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以智能化的方式展现出律动效果。

3.2沉浸式语言的模拟

从全景画到数字时代的虚拟现实影像,科学家和艺术家一直在努力尝试拉近观众与图像的距离。正如奥利佛格劳所指出的,沉浸是人类图像史上始终追求的效应。在接近真实感受的环境下人的意识与幻想场景发生转换从而产生“幻境成真”的心理感受。只有引入计算机图像技术才能使这种通过建构感知和强化认知的方式来描述虚幻图景的构想成为可能。

4结语

如果说胶片时代的先锋动画实验是人们通过影像实验探知自我精神领域的开始,那么显像管时代的动画影像装置艺术则是艺术家对人与环境、空间关系的探索,而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出现,使动画影像可以创作出智能化的视觉艺术。这看似是文化复制与个体意识之间冲突和消融的过程,却是人们借用图像技术的革新不断打破与客观世界的疏离感,发掘自我、拓展新生活的必然趋势。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终端基于数字信息编辑、计算机图像处理和通信网络传播的综合技术环境,将为动画影像创作提供一个集视觉、听觉、触觉、重力知觉等体验于一体的全新的创作语境,受众也将以全新的感官体验方式融入动画影像的叙事空间中。

参考文献:

[1]…陈望衡.黑格尔美学论稿[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2]…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传统动画艺术形式的再创新 篇3

摘 要:中国传统动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式上种类繁多,有纸绘动画、水墨动画、剪纸动画、偶动画……很多的动画作品也在国际上频频获奖,但是近年来出现了发展缓慢的现象。中国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并不缺少优秀的故事题材,新一代的动画人应该发扬传承与革新的精神,努力发展动画事业,让动画艺术再现辉煌。

关键词:传统动画;创新;艺术形式应用

中国传统动画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也历经岁月的磨砺,如今的中国动画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大量优秀的外来动画作品不断涌入,虽然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而且也出了不少动画作品,但是都不尽如人意。要想把中国传统的动画做大做强,还需要从动画本身去找原因,因此继承传统、开拓新思路、发掘新形式变得十分重要。

1 中国传统动画艺术形式

动画一词源于拉丁语“anima”意思为灵魂。“animare”是“赋予生命”的意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人称线条式的漫画作品为动画。直到20世纪,动画被用来形容用线条描绘经过拍摄而成的电影。在新中国成立初把动画影片称为“美术电影”,动画片被界定为以绘画形式来表现角色与环境的影片。动画的理论基础是由皮特·马克·罗葛特最早提出的视觉暂留现象,人在观察物体时,产生的视觉信号会在视网膜上停留一段时间,当视觉信号连续的刺激时,就形成了连续的影像了。

纸绘动画,是指用单线平涂的制作方法,先在纸张上绘制出角色及背景的外形轮廓,然后对角色进行上色处理。为保证角色形象的统一和稳定,通常所制作出的角色形象颜色深淡是完全一致的,同时制作过程中要求线条流畅,角色动作表现生动,后来为丰富画面,出现了明暗的单线平涂。动画制作完成后经过拍摄剪辑、特效制作后,一幅纸绘动画作品集完成了。

水墨动画传承了具有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精髓,将运笔用墨、意境氛围、气韵神情、抒发情感的特点应用其中,善于表现写意与神似,使得影片涵义深远,极富美感。水墨动画主要表现水和墨的晕染效果,设计制作的角色及背景没有清晰的边缘,突破了纸绘动画单线平涂的制作方法。其制作的过程繁琐耗时,一个角色形象需要分到多张透明的赛璐璐片上,用不同的颜色或墨色涂画,分开拍摄,在叠加处理形成水墨渲染的效果。

剪纸动画,是指借鉴皮影戏和民间剪纸艺术,通过剪刀的镂雕产生的艺术形象。线条刚直有力,剪纸制作出的角色形象将角色的身体各部分剪裁成独立的部件,然后将关节部分通过线、铜丝、铁丝或是粘贴点组装起完整的角色,这样角色能够以关节点进行运动。然后设置好各个动作拍摄下来,连续的播放就成了流畅的动画了。而起初的剪纸动画有明确的边缘,后来发明了拉毛技术,产生了水墨剪纸动画。

偶动画是由传统的偶戏发展起来的,传统偶戏表演者通过手控制人偶在舞台上展示丰富的动作,而偶动画在此基础上给人偶制作金属骨架,运动的关节部分灵活,可以任意移动,固定后又很牢固。动画师通过转动关节,摆出各种动作,通过拍摄后连续播放,就成了人偶动画。偶动画包括木偶、布偶、海绵偶、毛皮偶、泥偶……虽然材料不同,但拍摄、动画制作的方式大致相当,都是定格拍摄逐格播放。

传统动画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形式多样化,如沙动画、岩画动画、壁画动画、素描动画……

2 新时代的电脑动画艺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动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电脑动画不仅在技术上、播放的方式上发生了变化,甚至是在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脑动画提高了传统动画制作的工作效率,实现了传统动画难以制作的视觉效果,使虚拟世界与现实体验相结合。

新的二维动画利用CG图形图像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手绘平涂、剪纸雕刻,摈弃了原有的纸张、笔、颜料以及拍摄技术。CG技术可以直接在电脑中生成纸张,进行分层绘图、分层填色;利用帧和帧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检;直接通过运算得出中间画;直接进行动画剪辑生成最终效果。这样就解决了传统动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节省了传统动画的制作成本,缩短了制作周期,使得动画片的画面色彩更加鲜艳,角色动作也更加流畅,效果更加完美。

三维动画技术可以建立3D造型,模拟制作出角色、昆虫鸟兽、交通工具、风景、铺路筑桥等生活中存在的事物,还可以发挥想象制作出天马行空的世界,真正实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动画效果。同时,三维技术能让观众进入一个三维空间,观众只需要佩戴相关的设备就可以在虚拟世界中畅行,与虚拟世界中的事物互动。

特效动画让传统动画的视觉感官刺激更加强烈,让观众沉浸在影片中,体会图像和声音带来的享受。传统动画中的光影效果主要是通过绘制自然界的风、雨、雷、电、光,抑或是使用光电技术模拟出来的效果,在电脑动画中软件开发出一系列自然界的效果,通过数据的调整模拟出千变万化的视觉效果,让特效不再是单一重复的。甚至有些公司为实现某些特殊效果,投入巨额的经费自主研发。

在新时代中,动画艺术向着更高端的视觉效果、更加平民化的制作、更加有个性的创作前进。电脑动画的风格、形式、种类日益丰富,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技术的支持。

3 新时代动画的创新应用

动画在长期发展中已经不再局限于在影院、电视等常见的媒体,如今越来越多的领域也有了动画得身影。动画的传统功能也在发生着变革,不再仅限于娱乐大众。如今,大型的建筑施工前都会将建筑效果用三维动画软件做出效果图,供招标方筛选,对于建筑物的模型可以360度的研究,大到整体结构,小到一颗螺丝的使用,让人们的感受更直观;在现代医疗领域,动画技术扫描病人的各種器官然后在电脑中建立模型,在手术前先将整个手术过程在电脑中演示一遍,让医生有更加有信心和把握,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在教育领域,动画可以让复杂、抽象的概率通过动画形象的演示,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掌握;在军事上,可以模拟战争环境,演示整个战斗的全过程,实现真正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同时减少开支和人员伤亡事件;在展示领域中,动画技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图书馆的数字化、博物馆的数字化、科技馆的数字化,人们既可以在家读书看报,也可以参观文物,了解科技的最前沿;在网络上,我们既可以参与互动,也尽情地畅游在游戏中,享受其带给我们的感官刺激。由此看来,动画已经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

4 结语

未来的动画必将朝着多元化、多功能、多形式的方向发展,当代的动画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动画,使动画艺术与新材料、新技术有机结合,增强动画自身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丁海洋,姚桂萍.动画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任群.计算机动画设计及制作中的特效技术[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4(2):237-240.

动画艺术形式 篇4

关键词:新媒体,动画,科技,艺术

新媒体时代下的动画技术一般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的, 动画作家利用相关的动画制作软件来对二维的画稿进行处理, 加入响应的动画技术, 使传统纸面上的画稿有更好的表达。从整个动画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 动画艺术的发展与动画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 息息相关。

一、传统动画艺术的变革

动画是从传统图像发展起来的, 传统的动画就是用各种图像去描绘记录相应的事情, 我们将一系列的精致的图画连续起来播放, 给画面赋予能够动起来的生命。比如我们在早期的壁画、瓷器等上面看到的相关图画, 主要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 这就是一种没有任何外来技术处理的原生态的“动图画”。

早期传统动画的发展主要因为人们本身眼睛的“视觉暂留”现象, 每一个形象消失后, 仍将在视网膜上滞留大约1/10秒的时间。根据这个现象, 人们创造出的一些工具, 这些工具的产生可以视为动画产生的雏形。但是观众不仅仅满足于“看到会动的图画”, 人们越发重视动画影片带给人们视觉、听觉方面的全方位的感受, 所以动画艺术在不断改进的同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06年, 布莱克顿创作了《滑稽脸的幽默相》。该作品采用了定格动画的拍摄方式, 就是将静态的摄影进行连续放映的方式形成动画。该片的问世为1907年逐帧拍摄的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 (见图1) 新媒体时代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广泛运用, 使得动画艺术呈现出了更多样的发展形式, 科技对动画艺术的影响也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强大的技术支持为动画制作提供了多样的, 大大的缩减了制作人的工作时间, 提升艺术水平。例如, 我们传统的动画只一张图稿就可以呈现, 单一的平面展示, 不需要更多的细节调试。而在三维模式的动画中, 需要创造者对动画人物及场景构建得更加合理丰满, 并且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调整人物表情、场景灯光等等, 加入这些细节, 能够达到更加美观的视觉冲击力, 满足我们现代人的审美需要, 也为动画创造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

二、科技对于动画形式的影响

动画艺术作为影视艺术中的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 其发展历程与电影技术的不断革新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工业革命使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 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为动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20世纪80年代, 随着照相技术及胶片的产生, 动画才真正地“动”了起来, 观众看到可以动的画面, 感到多么神奇, 就是这样的一个变化, 动画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发展过程。“比如, 早期温瑟麦凯的动画作品《恐龙Gertie》, 其中所用的画稿有五千多张, 其中重复的场景有很多, 但是并不能重复使用同一画稿, 使得每一个动画场景都要经过反复的绘制, 制作这一动画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2]进入21世纪以来, 动画技术不断的发展与革新, 经历了平面的二维模式, 发展到如今的三维立体模式, 这一系列动画科技方面的提高, 将动画艺术的发展带到一个全新的新数字媒体时代。

2009年由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上映了, 这部电影预示着3D特效时代的来临, 也象征着真人与动画技术结合的再次创新。这部电影虽然距离首映已经过去了五年, 但是这部耗资5亿美元, 耗时12年制作的科幻大片掀起了电影历史上的第四次技术革命, 对人们来来的震撼久久不能忘怀。卡梅隆团队将大部分投入都花在了技术研发上。自主研发的3D摄影系统, 将3D特效再次推上一个新的境界。“Weta Digita132作室运用为《阿凡达》研发并首次运用的特效技术一“携带式动作撷取设备”, 用CG特技制作出了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一10英尺高的蓝色类人生物, 并与真人结合, 逼真地诠释了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 掠夺潘多拉星球的矿产, 与当地人大战的场景。”[3] (见图2)

三、新媒体动画专业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动画的传播与创作是建立在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传播媒介平台之上, 同时动画艺术学科又是一门对技术性、操作性要求很高的应用型学科,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高校“新媒体动画”专业是一门科技型、技术型、艺术型的学科。因此, 高校“新媒体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动画相关制作软件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在这条看似简单但是曲折的道路上, 动画专业教育者们一直在探索一条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道路,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总结出一套教学、研究、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新媒体动画专业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新媒体动画”要求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特征, 高校中将“新媒体动画”专业的教学课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础创意思维的培养, 第二部分是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三部分是创意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中第三部分在一部分院校开始有进行重点经营, “校企合作”就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将企业与学校的教学相结合的同时, 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获利”, 这也是中国高等院校新媒体动画专业的一个有效的发展道路。黄河科技学院动画专业在2013年引进校企合作项目, 将河南东鼎动画公司入驻艺术设计学院, 建立“二维工作室”, 让大三的学生在基本学习完成所有的动画专业基础课之后, 择优进入工作室进行实际项目的制作, 在制作的过程中, 将学习到的知识与企业带来的需要盈利的项目相结合, 发现自身的不足, 也快速地提高了各项能力, 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14年7月黄河科技学院动画专业“二维工作室”出品动画作品《猛鬼画皮》的第二版预告片, 传至优酷网一周, 点击量超过二十万, 这个简单的数字, 可以充分地说明“校企合作”这一教学实践道路的是多么有力量 (见下页图3) 。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新数字媒体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尤其是新媒体的诞生, 它的广泛融入在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便捷之外,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目前, 在国内外关于新媒体的定义有很多说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 它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和不断丰富。但可以肯定的是, 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的一个概念, 它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基础上, 进而延伸出的不同的媒介形式, 而媒介的多元化也造就了艺术的多元化。”[4]动画艺术形式在不断的寻求发展的同时, 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 跟新媒体的表现形式结合也越来越紧密。

从对动画艺术发展的历程中, 不难发现动画制作技术对于动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画科技的提升成为了新媒体动画艺术发展的有效推动力, 同时, 我们也不应该把所有的关注力都放在新技术的产生, 在肯定科技给动画艺术带来活力的同时, 不应忽视动画艺术的本质。“正如华特·迪士尼在有关动画的本质的叙述中所说:动画可以表达人们可能持有的任何思维。这使它成为交流中最卓有成效的和明确的工具.尽管他的设计意图只是为了迅速给大众以欣赏。”[1]作为综合艺术的载体, 新媒体动画艺术还需要借助多种艺术形式的思想方法和表现手段, 是本身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王超杰.浅谈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J].丝绸之路, 2011, (12) .

[2]刘宝彬.试析动画技术对于动画艺术发展的影响[J].北方文学, 2013, (9) .

[3]陈于思.数字动画技术在电影视觉艺术中的应用发展[J].大舞台, 2012, (1) .

动画艺术考察报告 篇5

07动画 07170309 苗益品

大四,我整个大学阶段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学校举行的外出考察如期而至。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浙江。虽然我本人生在江苏长在江苏,而且大学还是在最南边的常州念的,但是这个南边的邻居省份却是一次也没去过。所以,对这次外出考察还是满怀憧憬和好奇的。

11月1日凌晨五点半,我们准时在校门口集合。本次的考察团是大三大四两个年级的动画班。六点钟,我们乘坐的三辆大巴向着目的地——浙江行进。经过五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我们的第一站——横店。具体我们在那里看到了什么玩到了什么,请随我来。

横店影视城是位于中国浙江东阳市横店镇的影视主题公园,是中国四大影视基地之一,浙江横店影视城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的影视产业实验区,汇聚了315家影视公司。横店是中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同时也号称全球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美国《好莱坞报道》称为“中国好莱坞”。整个横店基地占地4963亩,建筑面积495995平方米。横店已拥有8座大型仿制拍摄基地:广州街、香港街拍摄基地、明清宫苑拍摄基地(仿故宫)、秦王宫拍摄基地、清明上河图拍摄基地、江南水乡拍摄基地、屏岩洞府拍摄基地、大智禅寺拍摄基地、横店老街拍摄基地。以及6座在建基地:上海滩、唐宫唐街、华夏文化园、九龙大峡谷、情人谷、电影梦幻世界。以及2间大型室内摄影棚。在横店基地拍摄的电影电视剧超过300部,每年平均拍摄50余部,中国每年产的古装戏及清末民国戏约有1/3拍摄于横店。游客认为在横店不但有机会接近明星,也可以领略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一天半的时间在横店,考察了横店大部分景点。但由于时间以及日程安排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景点未能参观。第二天下午,我们便驱车前往白水涧,途经杨乃武小白菜蜡像馆和良渚博物馆,了解了关于浙江的历史文化。

晚上到达白水涧农家。虽然是晚上,但是这里的人家包括我们住的农家旅馆依山傍水,空气清新,让人神清气爽,一天的疲劳感顿时消除。第二天上午休整一下,下午开始游览白水涧了…

白水涧风景区,《奚氏宗谱》记载:明洪武年间,白水涧始祖奚百一曾梦游“桃源”,称此地为“山明山秀,竹翠林烟;城山重叠,永无盗贼之虞;绿水长流,又无水旱之灾,家敦古处,户尚贞良”之宝地,并在此地繁衍生息。白水涧景区们于杭州市西郊的临安市境内,是离沪、宁、苏、锡、杭等城市最近的生态旅游区。景区拥有98%的森林覆盖率,华东地区唯一的一所大气本底监察测站,就设在生态区内。白水涧的特色景点有:

飞瀑双叠

这里飞瀑深潭,星罗棋布;十里竹海,风姿绰约。其涧之幽、水之清、竹之翠、石之奇,如梦似幻,只见两条大小瀑布飞流直下,形成壮观的姐妹双瀑,旁边观瀑亭上的对联“一龙舞双瀑,两潭涧中浮”写尽了这双瀑的特色。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竹林迷宫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竹林迷宫,里面处处设有机关,按白水涧字型行走,需靠智慧、胆魄才能闯出来。内设十二个生肖亭,亭内设名人属相牌,有奖竹简谜

语等,如果猜出谜语还有一份小小的奖品。竹林迷宫是集智慧、文化、趣味、健身于一体的魔幻之宫。

白水人家

话说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乡居生活的百一公偶做一梦,梦见了一个与桃花源十分相似的地方,醒后他不辞艰辛,百里寻访,终于找到了这里--自己梦想的家园,从而使泉坑村有着浓郁竹乡味的民俗文化村,人们称之“白水人家”。

其中最有意思的要数竹林迷宫了,游客们拿票在迷宫中寻找生肖印,收集到六个以上就可以参加一次抽奖活动。奖品不重要,重要的是调动了同学们探索发现的热情。最后我抽了一个最小奖,一个小小的挂件。虽然当时看似不起眼,但是现在看来还是很有珍藏价值的。

两点半,我们在白水涧的景区门口集合。下一站是大明山。

我们驱车前往大明山过夜,途径八百里风情岛古迹。晚上又是农家乐,同学们还采购了大量山货,玩得不亦乐乎。

第四天早上,我们前往大明山。

大明山,浙西临安唯一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是镶嵌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上一颗璀璨明珠。以“一泓碧湖、十里幽谷、百丈飞瀑、千亩草甸、万米岩洞、群峰啸天、林海无边”的绝胜风光而名闻遐迩, 原始、神奇、险峻、古幽, 被誉为“浙江黄山”。

爬到山顶就看到了传说中的大明湖。大明湖景区,位于大明山风景名胜区之南,其中心位置是大明湖,所以称为大明湖景区。其面积约 5平方公里,最高峰光明顶海拔 1489.9米。大明湖景区风景秀丽,资源独特。景区内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壮如朵朵莲花的奇峰,碧波荡样的湖泊,高僧坐禅的幽洞,朱元璋行军的古道,珍异保护植物,万干耸立的黑松,观看日出的高峰。

然后是千亩草甸

千亩草原是造物主赋予大明山特有的胜景。在海拔1100多米的高山之巅,有着广袤千亩的草原,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的一种奇观。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是一马平川,从深深峡谷攀援而上,山穷水复疑无路,到千亩草原,始觉柳暗花明又一村,命运的多变,人生的感悟,视觉的冲击,瞬间都涌上心头。而且,千亩草原风光奇美,春漫杜鹃、夏盈苇草、秋飘瑞雪、冬舞银蛇,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般的塞外风情。

大明山是本次浙江考察之旅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点。虽然意犹未尽,但也无可奈何。中午的时候,我们到山脚下集合。午饭后,我们乘车至临安市区。第二天我们将要去游览西湖。梦里都想去的地方,传说中的西子湖畔„„

第五天,也是这次考察的最后一天。我们按原计划进行,乘车至西湖景区。早就听闻西湖多美了,向往已久的地方。走在苏堤上,慢慢的感受杭州,感受西湖。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

西湖之美,美在其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

西湖之美,美在湖山与人文的自然相融:

西湖之美,更美在人们对她的呵护及对其历史文脉的传承: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秀美的西子正展现出她婀娜的芳姿迎接来自五湖的朋友,来自四海的嘉宾。

下午参观了宋城。说实话,论知名度肯定是没法跟上午的西湖比了。但是这个宋城参观了才知道,他用另一种方法扣住你的眼球吊足你的胃口。

杭州宋城旅游景区位于西湖风景区西南,北依五云山、南濒钱塘江,是中国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

宋城是两宋文化在西子湖畔的自然溶合,也使杭州宋文化旅游得到了定位。宋城旅游景区的建设运用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功能主义相结合的造园手法,源于历史、高于历史,依据宋代杰出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严格按照宋代营造法工再现了宋代都市汴京的繁华景象。在景观上创造了一个有层次、有韵味、有节奏、有历史深沉感的游历空间。在中国传统山水园林艺术手法基础上,吸取了西方开朗、飘逸、注重功能的艺术处理手。宋城是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追忆与表述,它应该成为一座寓教娱乐的历史之城。

游览参观之余,我们还一起看了《宋城千古情》。

《宋城千古情》是宋城股份倾力打造的一台立体全景式大型歌舞,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舞蹈最高奖荷花奖。该剧以杭州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为基点,融合世界歌舞、杂技艺术于一体,运用了现代高科技手段营造如梦似幻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至下午四点,我们已经完成了本次考察的所有日程安排。也就是说,我们要打道回府了。

短短的五天,给我们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之余,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不要误解,是很多地方还没来得及去欣赏很多东西还没来得及学习而带来的遗憾。当然了也有丰富的收获。期间,我们领略了浙江的人文景观,或古朴典雅,或盛气凌人;也感受了其自然景观,或清秀可人,或钟灵毓秀。更是了解了学到了不少的跟我们我们本专业有关的东西。比如说拍摄场景的选择,拍摄技巧的运用,拍摄时的注意细节等等。

动画艺术形式 篇6

关键词:像素 像素艺术 像素动画

中国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060-02

一 像素的含义与发展

(一)像素的概念:

像素是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是构成图像的最小元素。由很多规则的像素点组成的图像,会形成一种具有像素独特魅力的风格化图像。

(二)像素的历史发展:

从早期的概念上看,像素是基本原色素及其灰度的基本编码,同时也是数字化影像的最小单位。早期的像素元素并不是为了追求艺术性,而是因为其独特的显示和存储方式的实用性。像素元素早期运用在红白游戏机的游戏中(例如:经典的红白机游戏魂斗罗),后来逐步应用在黑白屏手机的图像上,成为一种独特的视觉风格,这种像素风格被视为一个时代的记忆,直到数字影像发达的今天,高像素图像盛行,像素已经不再是肉眼简单观察的单位图形,但设计师们对像素元素进行再设计,使之成为一种像素思维方式。

像素作为视觉影像的基本元素,逐渐被认为是视觉影像的重要表现手段。像素元素的再设计,使得平面化的视觉语言更加整体、简约、风格化,更好地保留了原始的文化记忆特征,又创造出新颖时尚的视觉潮流。

二 像素艺术

像素艺术是一种具有装饰风格和时尚效果的高度概括的艺术表现形式。较小的画面,有规律的像素图形,有限的像素数量,却能够表现出丰富饱满的画面内涵和视觉张力。像素艺术创造出一种极简主义风格设计,更多的设计师通过像素艺术来表达一种理念,通过简洁的设计传达纷繁复杂的情感。像素艺术作为一种新颖时尚的视觉元素在设计领域中逐渐成为一个时代设计潮流的标志。

(一)像素艺术的概念:

像素艺术基于像素图像,像素图像是位图极简风格的表现形式。像素图像是在电脑中以一像素点为基本单位,以点阵的形式进行绘制的位图图像。像素艺术依存于电脑媒介创作,是以独特的视觉风格表现出来的数字艺术形式。

像素艺术具有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的内涵,在各个领域中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由于像素艺术独特的风格使我们时刻都可以感受到像素的简约精致魅力、品味着像素简洁明快又富有张力的视觉感受。

(二)像素艺术的风格特点:

第一、像素艺术的色彩特征

像素艺术具有较强装饰性,其色彩的表现主要是颜色明快的卡通风格色彩,由于绘制方法的特殊性,像素风格图像一般除了需要在像素图像边缘处使用概况化的轮廓线外,其内部通常会使用具有明暗关系的四重明度色彩来填充,从而提升像素图像的明暗关系。巧妙的布局与色彩安排可以表达出特定的内涵。

第二、像素艺术的造型特征

像素艺术的造型是基于像素点按照一定的设计绘制规律,通过严谨的排列和组合将图像完成的。绘制像素图像的像素点有其自身的特征:正方形的块(1×1单位的像素点)或者是每个正方形块用一种单一颜色表现。在绘制造型的时候严格按照线的绘制规律、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基础透视规律来完成像素图像的造型。由于像素图像特殊的制作过程,如果随意改变图像的大小,风格就难以保证了。

第三、像素艺术应用的广泛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飞速发展,现代像素艺术的应用领域也更加广阔。像素艺术有着其自身独特的数码魅力,这种数码魅力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大气简约的时代感。像素艺术色彩鲜艳、创意独特、细节表现富有张力,设计师将像素艺术同其他设计相结合,成功地将新像素形式应用于商业和艺术两个大的范畴中,使得像素艺术广泛的应用在图标设计、卡通形象设计、游戏设计、动画设计、AAP、工业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移动媒体等领域当中。

像素艺术风格创作在不断深入、创新、提炼、升华,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使数字艺术的世界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像素艺术风格作品在不断地走向成熟,走向大众,走向人们的生活。

三 像素动画

像素动画,是将像素艺术通过像素图像的绘制方法运用到动画中去。此风格的动画强调清晰的轮廓、明快的色彩,同时像素图像的造型往往比较卡通,因此受到大众喜爱。

像素动画的应用十分广泛,gif小动画是最为常见的,无论是网站、论坛、聊天工具都有gif小动画的身影;像素动画短片也是大众媒体中经常出现的,其风格独特、画面效果完整,经常用于网络传播。

像素动画的造型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也就是说像素角色设计每一个点的运用都要十分考究,点阵的不同排列形式会产生不同对的造型效果,其画面色彩明快、纯度较高。

四 像素艺术形式在平面动画中的应用与表现

在数字化媒体出现时,像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以点阵图的形式呈现在电脑屏幕画面上,随之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将强装饰风格的电脑绘画形式。在平面动画快速发展的今天,设计师们渴望将具有时代感的像素艺术与平面动画有机的结合,将像素艺术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发展起来。

像素动画的艺术特点在具有时代感的同时又有淡淡的怀旧情调。利用像素艺术最基本的特点设计出单纯质朴的像素角色造型,其视觉形象通俗易懂,像素的装饰性中却饱蕴了丰富的现代感与色彩的构成规律和严谨的艺术创作规律。像素动画富有较强的个性,将怀旧的情调与前卫元素合理的统一、整合、创新。

在制作像素动画短片中,像素动画角色的造型塑造和色彩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制作中有两个关键部分一定要认真揣摩,一是点(有规律的点),二是图形(富有创意的图形)。像素作为当代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其展现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功能性,而更多的是表现设计的理念、情感、艺术效果。因此,在像素动画的创作过程中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故事剧本设计的趣味性与故事性,角色造型设计创新性与艺术性上。

nlc202309010233

(一)像素动画的色彩表现

较好地理解色彩的属性、合理地运用色彩的属性,是像素动画色彩表现的原则和方法。像素动画是由点阵的像素图形通过动态的表现形式来完成,每一个像素点的色彩表现都很关键,所以合理地分析色彩的属性是像素动画的重点。针对像素动画色彩运用,大致可以分为:平面的单色填充、颜色中间色的过渡、色彩明暗关系的刻画。

平面的单色填充表现的是绘制图像是一个平面,它的绘制方法是通过平面单色填色的方式来绘制完成的。颜色中间色的过渡表现的是所绘制图像需要有颜色变化并且颜色需要均匀过渡。它的绘制方式有较强的规律性,其要求有合理的平面化视觉效果,绘制过渡色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均匀过渡:把同一色系的颜色由深至浅或者由浅至深地排列,起到均匀渐变效果。此种渐变的过渡方法普遍运用于小范围的像素绘画中。

第二、双色过渡:根据需要过渡变化的其中一种颜色点的疏密排列,产生过渡效果。

第三、圆柱体过渡:将同一色系的多种颜色经行渐变过渡,通过过渡表现出立体感,此种过渡方法适合用于绘制柱类物体的过渡色表现。

第四、网点渐变过渡:在一种颜色的基础上再叠加网格,此种过渡方法绘制出的物体过渡自然,颜色饱满。

(二)像素艺术形式表现动画角色

塑造丰富多彩的动画角色是动画创作的中心任务,像素动画的角色设计至关重要,角色是一个动画片的灵魂,它是吸引观众眼球的关键所在。像素动画的角色设计与传统平面动画的角色设计在造型和色彩运用上都有一定的区别,像素角色造型更加简洁、色彩表现更加鲜明。

像素动画角色设计有其自身特征,概括为形象的虚幻性、创作的主观性、创作想象的丰富性。

第一、形象的虚幻性。像素动画角色都是设计师设计并描绘出来的形象,是静止的,没有生命的图画,是经过逐格制作工艺以及后期合成、配音等工序使它们活起来的,仿佛给像素动画角色赋予了“生命”一样。这些形象完全是想象出来的虚幻产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与之对应的人物或事物。

第二、创作的主观性。像素动画角色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它们的“生命”完全是设计师主观给予的,因此,像素动画角色的性格、行为、心理、情感等也完全受到设计师主观意图所决定。

第三、创作想象的丰富性。像素动画角色的虚幻性可以使创作者超越现实,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潜能,创造出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神奇像素动画角色,使像素动画角色的创造空间无限宽广。动画设计师不仅对于像素动画角色形象的视觉外观形象设计有独特的想象力,更要对于所创造出来像素动画角色的思想特征、行为判断、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诸多因素加以思考。

在像素动画角色设计时除了考虑角色的造型、艺术风格、性格特征外还要与动画剧本的故事情节、场景设计相统一。

(三)动画角色动态的像素表现

平面动画角色动态设计中动作包含着力度、强度、速度和长度四个元素,它们决定着运动的大小、轻重、快慢和长短。一般而言,动作的生动性尤为重要。

对于一般的平面动画角色的动态表现而言,在遵循角色的动态运动规律进行绘制即可。像素动画角色在绘制上有其自身规律,故在动态设计时根据像素图像的线条基本绘制方法,不同角度的运用会有不同的像素点与像素点的排列方式。例如角色的转头动作,头从正视方向向左转30°,在像素点与像素点的排列、衔接和设计上,像素动画的难度更大,每一个像素点的排列与衔接位置不但要符合动作的需要,又要符合像素动画绘制的规律,这就是像素动画角色动态设计的像素化表现。

像素艺术形式在平面动画中的应用从表现手法方面上看,像素艺术在平面动画中的运用不仅是对像素艺术的发展和对平面动画的拓展,更是对当今动画短片表现形式的一种具有数字化艺术风格的新颖诠释方式;从设计制作的技术方面来讲,像素动画能够将传统的像素艺术和现代平面技术有机地结合,这种结合是对数字媒体、数码艺术的创新表达。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像素动画的创新与拓展提供了更好的客观条件,使像素动画这种艺术形式成为当代艺术中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

五 结语

随着艺术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与高度结合,像素艺术在不断地发展,其散发着简约、复古、单纯、趣味的情节。像素艺术形式在平面动画中的独特表现形式,为像素动画设计师带来无限的创作灵感,使像素动画洋溢着鲜明风格的独特魅力。像素动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视觉艺术语言,在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中得到创新。

动画艺术形式 篇7

动画是19世纪末以来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绘画艺术结合的产物。“动画”一词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 当时日本将用线条描绘的漫画作品称为“动画”;二战后, 开始将用木偶、线绘等形式制作的影片统称为“动画”。 (1) 动画作为一种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 从其确立以来, 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普遍应用,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产生了大量的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动画作品和优秀动画家。

2. 中美动画艺术表现形式比较分析

以下从《宝莲灯》和《花木兰》的民族性、故事取材和情节、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来看中美两国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

2.1 动画的民族性

艺术是丰富多彩的, 每个民族的艺术, 总是要打上自己民族的文化烙印, 每个艺术家总要表现出自己的民族文化意识和个性特点。 (2)

具有民族特性的作品《宝莲灯》, 歌颂了人类最高尚的母子之爱, 充分体现了中华古老的民族精神。

美国因其历史短暂, 本土原创题材少, 曾借用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进行动画再创作, 制作了动画片《花木兰》。迪斯尼公司的《花木兰》, 充分展开想象能力, 借用中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形象, 演绎出具有美国式传统独立、好强、叛逆精神的人物内核, 将现代理念融入古老的传说中, 重新塑造出一个善良、勇敢、独立的美国式花木兰形象, 大受欢迎。

纵观中国动画发展历程, 辉煌的主要原因是对民族特性的挖掘和表现。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 文化底蕴深厚, 使中国动画寻找到了自身独特的语言表达系统, 形成了具有民族性的风格。美国的历史短暂, 不过几百年, 但动画却具有特定的民族化语言, 形成了美利坚民族乐观进取的个性:对自己深信不疑, 把依靠自己作为哲学信条。美国人勇猛、坚强的冒险精神和代表权利、意志的父亲精神使他们相信:不冒险就不会有大的成功, 胆小鬼永远不会大有作为。

2.2 故事取材和情节

《宝莲灯》取自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讲述了一段子救母、母子之情的动人故事, 剧情跌宕起伏, 带有强烈的神话色彩, 人物有传统神话故事中的王母娘娘、仙女、天上的各路神仙、地上的土地神等, 使得整部片子故事情节紧凑、有看头,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几千年文明, 历史源远流长, 其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丰富多彩, 具有较浓郁的中国色彩, 是动画取材永不枯竭的源泉。这些神话故事和传统故事改编成的动画更能深入人心, 打动观众。

改编选自中国诗词题材的《花木兰》为我们重新塑造了一个勇敢、善良、自立的新时代花木兰形象, 情节上具有中西结合的味道。

相比中国, 美国历史短暂, 题材较少, 所以美国动画片创作视野开阔, 选材无地域之分, 《花木兰》情节曲折, 生动有趣, 引人入胜, 注重细节的刻画, 做到了雅俗共赏。还有许多成功的改编作品, 像《圣诞之夜惊魂》选自西方文化中耳熟能详的节日文化, 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带有恐怖片色彩的童话故事;根据《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故事改编的《埃及王子》,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 在将严肃、神圣的题材作为创作蓝本的选材思路方面都达到了一种让人刮目相看的境地;改编自法国古老神话的《美女与野兽》等影片均获得了成功。但是相比改编中国诗词题材的《花木兰》, 《宝莲灯》的节奏较为缓慢, 情节简单, 对沉香的描写缺乏性格的内在依据和行为的发展过程。

2.3 动画的艺术表现手法

《宝莲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受绘画和戏曲的影响, 使得故事结构由发生、发展、高潮到结局, 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完整饱满, 比如人物 (沉香、二郎神等) 的脸谱化处理, 明确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从沉香与二郎神的打斗场面中, 我们清楚地看到戏曲的程式化动作对动画片人物设计的深刻影响, 还有与动作节奏一致的、铿锵有力的锣鼓点等戏曲音乐, 都体现了中国动画艺术的戏曲化风格。

《花木兰》的人物造型线条简单而具有神韵, 充分体现了美国二维动画的线条流畅、细腻。流畅的动作与画面、人物的语言恰到好处的结合起来, 活灵活现地把花木兰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 这说明美国动画片的动感较强, 人物的运动、画面变换的流畅性和丰富性明显。《花木兰》中多次出现大型场景, 如万民叩拜的画面, 是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的结合, 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 得益于20世纪末科技的发展, 体现了美国高科技的深厚功力。

我国动画的表现手法形式多样, 有剪纸、水墨、木偶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与世界的接轨, 除了继承传统外, 还要学习外来先进经验。《宝莲灯》是我国首部模仿迪斯尼风格的作品, 但是相比一直以大片的形式出现, 制作成本高, 制作精良, 采用了先进的技术, 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堆砌而成的美国动画片来说, 我国目前的动画片在技术表现手法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3. 中国动画展望

通过对《宝莲灯》和《花木兰》从动画片的民族性、故事取材和情节、艺术表现形式的对比分析看中美两国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两个不同的民族在动画的认识上是不一样的, 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过去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今天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落后了, 我们的动画长期以来处于要民族风格还是要与全球“接轨”的两难境地。

随着科技的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 大量地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 将科学与艺术充分结合, 并运用在当今的影视动画中, 为动画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手段和素材, 从而提升了动画片的品质, 使动画不仅仅是儿童的专利。美国动画片除了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还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我们应借鉴其在表现手法、数字化艺术等方面的创新, 来服务于国产动画。

中国的动画创作艺术性都很强, 但相对西方国家来说市场意识薄弱, 还没有真正走出一条商业、产业发展的道路, 面对来自外国动漫产业强势的冲击,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产动画的发展, 颁发了一系列文件, 目的是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上支持动画产业的发展。

4. 结语

虽然中国动画在世界舞台上曾经有过光辉的一页, 但是相比美国的动画艺术我们还比较落后。不论是在题材上还是技术表现手法上, 我国动画都应该挖掘自己的本土特色, 不断与美国和世界先进国家看齐。随着对动画的关注意识增强和我国综合实力的增长, 动画产业被列入新的产业, 国家、政府大力扶持, 并给予政策扶持, 我们相信中国动画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

摘要:当今美国的动画在世界上大行其道, 我国动画在题材和技术表现手法上还处于落后阶段, 鉴于此本文透过《宝莲灯》与《花木兰》看中美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从民族性、故事取材和情节、表现手法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最后结合实际简短地对中国动画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中美动画艺术,表现形式,《宝莲灯》,《花木兰》

参考文献

[1]孙立军.动画艺术词典[Z].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3.

[2]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3]孙立军主编, 马华编著.影视动画影片分析[M].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3.

[4]胡智锋著.影视文化论稿[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动画艺术形式 篇8

1. 角色造型

民间年画不仅题材内容寓意吉祥, 其造型更是反复概括提炼, 夸张传神, 这种造型魅力是西方学院派素描造型所不能传达出来的。高度概括夸张是民间木版年画的角色造型特点, 以门神为代表, 此类人物造型结实敦厚, 威武震慑, 饱满雄壮, 象征着忠实、坚定、安全。木版雕刻大刀阔斧, 挺拔强劲, 注重造型的独特气韵和神韵, 不被物像的细枝末节所拘, 突出强调其主要特征。

2. 构图

民间木版年画的构图多饱满对称, 极富装饰性, 充满了现代平面构成意识和东方民族特色。体现出中国人“好事成双、求吉纳福”的心理和传统对偶工整的审美习惯。这种饱满的构图形式, 也顺应了民众追求圆满吉祥、兴旺富足的深层心理期盼。整体画面显得均衡对称, 殷实丰满, 且画面效果追求装饰性, 线的平面分割曲直有度, 刚柔相济, 具有强烈的节奏感、韵律感。体现出民众盼望“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狮、对门神都是此类典型题材。

3. 色彩

传统木版年画一般使用东方意象色彩, 色度饱和、色相古朴、对比协调, 其画风别具一格, 独具装饰化的审美魅力。民间年画的色彩红绿、黄紫对比, 视觉效果厚重醒目, 墨线鲜明有致, 气氛热烈, 强烈的装饰色彩对比, 反映出中国民众朴实、热情、直爽、单纯的民风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数字化时代商业动画广告设计中民间艺术形式的应用

1. 造型简洁概括

木版年画的角色造型具有平面概括的特点, 现代动画广告设计造型融合了民间艺术的造型特点后, 将呈现出平面化、符号化的特点, 对角色与场景结构可以概括简化处理, 直接以现代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元素进行组合, 概括提练其结构特征, 使其更具平面设计的风格特点, 造型凝练概括, 体现出古朴雅致的艺术审美感, 这正符合现代动画造型设计所要求的简化处理。

2. 典型特征夸张

木版年画角色造型设计除了平面概念的特性外, 在角色性格的塑造上或以色彩或以夸张的造型来达到突出角色个性与性格特点。而动画广告的时效性决定了, 广告要抓住受众的眼球必须要树立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在动画广告设计中每个形象都要有各自的特征也都要服务于广告主题, 设计时必须抓住这一点, 对角色造型加以夸张、变形, 这样动画造型才会鲜明独特、与众不同。

3. 作品质朴率真

天然原始的纯朴感是民间艺术的特质。如民间艺术的材料多使用俯拾即是的自然原料, 以此“化腐朽为神奇”。在其创作过程中, 创作者将主观意图与天然形态的材料巧妙结合, 没有过多的雕琢和修饰, 保持了作品率真质朴的制作痕迹, 突出其质朴天然的趣味性。民间艺术这种返朴归真的艺术气质, 正是现代动画广告设计的追求。

三、数字化时代商业动画广告的人文内涵

1. 把握象征性语言

民间美术有着丰富的内涵, 出现了许多象征性造型。如:年画的“马上封侯”“莲年有余”, 以白菜谐音“百财”、以蝙蝠谐音“福”等。这些符号造型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美好的寓意为人们所传承, 成为民间美术造型中最富有美学价值的一部分。在现代动画广告的造型设计中也可使用这种具有象征性喻义的方法, 运用电脑软件技术, 既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具体的形象, 又能够使图形更生动、更具说服力。如山东电视台所做的牛年贺岁广告, 使用二维电脑技术设计制作剪纸牛的造型, 传统文化中“牛”喻意人们勤垦耐劳、拼搏进取的精神, 广告紧扣牛年贺岁的主题, 大红色的剪纸映衬牛年喜庆的气氛, 配合着鼓点节奏明快的乐曲激励人们奋进, 广告即恭贺新春又意义深远, 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 体现价值伦理观

民间艺术作品中有大量伦理道德观的反映, 年画艺术中《岳飞传》《三国演义》《二十四孝》等题材均是宣扬传统的“忠、孝、仁、爱、信、达”观念, 此外,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以家庭或家族为本位, 重视家庭、群体关系, 重视亲情、天伦之乐, 对家庭的感情极深厚。家的温暖和睦是中国人对理想家庭的理解。动画广告要体现传统人文内涵就要注重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融合。如:山东电视台的动画广告《中国人的节, 中国人的情结》, 作品利用国庆和中秋“双节“的巧合, 确定团圆和回归这个主题, 运用电脑技术渲染节日气氛, 画面从村头的老树、深深的古宅、高高的院墙到悬挂着红灯笼的敞开的大宅门到月饼、圆月、中国结, 喻意埋藏在心中佳节盼团圆的情结, 表达出“月是故乡明”“天涯共此时”的主题。

3. 突出民间习俗

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成员共同创造了民风民俗, 并世代传承下来形成了一种生活文化现像, 它即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也是民族文化的基础和主体内容之一。年画等民间艺术中有着大量对民俗节日内容的刻画。动画广告创意设计可以从民间艺术的元素、题材与民俗意义入手, 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如南京原力电脑动画公司创作的《帝博酒》动画广告采用了实景拍摄与计算机三维技术相结合, 短片以除夕夜为时间背景, 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 案台上贡奉着“福、禄、寿”三尊瓷像, 案边的八仙桌上, 年夜饭已备齐, 镜头前推特写桌上摆放的“帝博酒”, 镜头切换此时三尊瓷像表情动作开始变化, 三位仙人被美酒的香气吸引, 突然活化, 飞下贡案, 悄悄将美酒品尝干净, 随着主人一声“开饭了”的画外音, 三位仙人溜走, 桌案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福”字, 作品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建立三仙模型, 运用三维骨骼绑定技术赋予形像诙谐幽默的动作特点, 体现出春节吉祥喜庆的文化内涵。

长期以来, 中国设计界强调要与西方接轨甚至对话, 但我们不应忘记这种接轨的前提是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文化,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文化与民族是现代商业动画广告设计不可分割的灵魂。只有将民间艺术的精华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 才能形成中国商业动画广告的风格和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1]丁邦清, 程学宁.广告创意—从抽象到具象的形象思维[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3.

浅析当代独立动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篇9

(一) 独立动画的概念及特征

独立动画即是以“独立制片”方式制作、发行的动画。广义的独立动画代表以独立制片方式进行动画创作, 以及该制片模式下的作品, 还可以包括独立动画制片人的艺术追求和主张, 狭义的独立动画则仅指动画作品本身。

独立动画一般是当代动画艺术范畴的概念, 由于其具有“独立性”特征, 区别于产业动画和传统动画:是具有当代性和时代特征的艺术, 不受商业和意识形态干扰并具有独立精神的动画艺术。也有专家称为:实验动画、观念动画和先锋动画。

独立动画的最主要特征在于, 创作具有极强的灵活性, 表现内容不受占市场垄断地位的大公司所限制, 不会严格按照既定的制片厂制度进行制作。并且, 独立动画的创作, 不论是内容或形式, 在相当程度上会对占市场垄断地位的大公司所制作动画的固有模式发起挑战。

(二) 独立动画的概念及特征

2000年以来网络游戏、FLASH动画、水墨动画, 3D动画、互动媒体装置、声音艺术、剧场、生物艺术等等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独立动画的媒介有了极大的拓展, 其中部分的独立动画与现场、空间发生了剧场化的互动和体验关系。尽管独立动画的从业者比较小众, 处于地下的孤独试验状态。但是对数字艺术、新媒体领域的拓展是有新的意义, 中国当代独立动画创作者, 有院校师生, 也有在职的动画公司员工;有开发原创动画搞独立制作的公司, 也有放弃工作潜心进行独立动画创作的人员;也不乏执着于独立动画创作的动画艺术家。但总体来说, 中国独立动画规模不大, 加之目前当代独立动画在影响方面也缺乏整体全面的效应, 创作者多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专业、不同人群, 整个中国独立动画创作群体显得极为分散。

目前的动画市场上, 独立动画已崭露头角。《包强大战寿司人》《功夫兔:菜包狗大反击》和《打, 打个大西瓜》入围2010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 2010土豆映像节最佳动画片《李献计历险记》还被改编为真人电影等等。这些独立动画都深受观众喜爱, 同时也获得同行、业界认可。在土豆、优酷等视频网站上的播放次数都超过了百万次。可见中国独立动画的发展正如火如荼, 广大观众对独立动画的认可, 发达的网络媒介, 宽广的各大动漫节平台以及独立动画电影论坛的启动等等, 将进一步刺激并促进中国独立动画的加速发展。

二、当代独立动画的表现形式

(一) 传统手法的表现形式

平面动画:平面动画就是我们常说的二维动画, 二维动画就是每秒24张的动画, 需要一张一张的画。这种类型的动画又分为以传统手绘为主要方式的动画和电脑二维动画, 电脑二维动画指的是通过电脑制作的类似于卡通动画的平面动画。如皮三, 哐哐日记动画总导演, 2005年创办互象动画公司至今, 其创意与风格深具个性并多样化, 是中国独立原创动画的重要代表和领军人物, 其策划导演的动画哐哐哐系列已成为网络经典原创形象;还有就是卜桦, 利用flash软件创作了《猫》《木偶戏》等作品, 在闪客帝国、TOM美术同盟、新浪、央视国际等各大网站发表转载, 观看点击率累计数百万次。

立体动画:也就是我们说的三维立体动画, 电脑三维动画是通过电脑强大的运算能力来模拟现实, 需要完成建模、动作、渲染等步骤。如孙海鹏, 包强系列动画的导演, 《包强大战寿司人》入围2010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许毅创作的《夏》在2003年入选美国计算机图象技术的世界盛会SIGGRAPH, 也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次有动画作品入选Siggraph这个国际计算机图形图像领域最高级别的年会的做作品。这部3分钟的短片融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独特韵味与高端三维技术于一身, 不仅赢得了Siggraph评审团的赞赏, 更重要的是, 它鼓励着更多的中国三维创作者走向更加宽广的国际舞台。

(二) 数字艺术、网络游戏的表现形式

当今世界,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类已经进入到一个数字化信息时代了, 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当代独立动画艺术带来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如张小涛的作品, 用跨媒体的艺术方式去关注社会巨变与个人心灵史之间的悖论, 并试图把这种个人经验转换在公共经验中。“病毒学”的概念既是病理学的也是社会学的, 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 每一代人都会遭遇到不同的困境, 他试图呈现这些复杂的“病理学”报告。他“微观叙事”的研究方法, 被德国著名评论家曼弗雷德·施奈肯伯格评为“令人惊异的艺术家”。2004年日本NHK电视台, 2010中国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曾对其艺术成就做专题片采访。并获得了“2008年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奖”、“2011年亚洲最佳技术动画奖”等殊荣。其作品被国际、国内重要美术馆、基金会及收藏家收藏。

(三) 装置与互动领域的表现形式

动画装置是利用科技手段、数字媒介, 将传统的动画形象和由日常生活各种材料搭建而成的场景相混合的艺术形式。这种方式把动画形象从屏幕中解放出来, 拉近其与观者的距离。观者可以借助视觉、触觉、听觉来完成作品的体验。人们可以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主观经验带入作品中, 摆脱以往人们只单单杵立在作品前静静观赏的模式, 使观者在作品里可观、可游、可玩。

互动动画和动画装置的代表有谭力勤和冯梦波。90年代末冯梦波就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做互动游戏艺术。作为中国最早应用电脑技术的艺术家, 冯梦波像个“顽童”。他用电子游戏作为当代艺术的载体, 成为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领军人物;而谭力勤独创的“数码原始/自然”观念动画与动画装置艺术形式和各种硬质材料的数码印制, 赢得美国及他国艺术界好评。在北大开创第一所前卫动画工作室, 学生作品多次获SIGGRAPH头奖和其他国际大奖。他巡回演讲和授教於国内各大学和主办各种形式的前卫动画展。旨在把当今国际互动动画、观念动画和动画装置的概念和技术融入中国现代艺术创作之中。

三、结论

数字艺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实验动画的创作带来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当代实验动画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下紧跟时代脚步, 用它自身的包容性完美的扩展了自己的形式语言, 使国内影像动画艺术逐步走向良性艺术生态, 从而形成中国动画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 当代致力于动画艺术的艺术家和爱好者不断的用敏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去创造了与传统动画截然不同的创作方式, 也使得当代独立动画创作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

关键词:中国当代,独立动画,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张宇洪.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启动[N].北京青年报, 2011.4 (第B11版) .

[2]黄霁凤.论独立动画在中国产业化背景下的推行[D].东南大学, 2010.6.

[3]薛燕平.非主流动画电影[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7.

动画媒介多元化表现形式研究 篇10

一、媒介多元化背景下的动画发展

在现今技术发展日益高速的时代,动画的媒介也出现了发展,具体表现在媒介的形式和种类出现了多样化,从以前的传统媒介到现在的数字媒介,这是一大跨越,最开始的动画媒介是石头,大地等,现在是计算机。以前的动画媒介基本上比较单一,现在的数字化媒介出现了多样化,数字化媒介使得动画媒介多元化、多样化,而且在现今这种数字化多元媒介的背景之下,动画作品的也出现了很多的优秀的代表作品,比如说《魔比斯环》以及《怪兽大学》等。科技的发展,使得动画媒介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推动了其发展,现在也出现了传统媒介与数字媒介相结合的动画作品,这是一种可能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动画媒介也具有很多的优势,很多经过一些改进就能作为一种新的形式来表现动画。总的来说,动画媒介经过传统媒介的时代,历经发展形成了数字化媒介时代,以后将逐步向两者之间的结合方向发展,动画媒介多元化的形成会使得动画出现很大的发展。

二、数字媒介表现形式研究

前面分析了在媒介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动画的发展路径,媒介多元化对于动画的发展具有有益的作用。在现今的数字化媒介为主的背景之下,动画出现了很大的发展,数字媒介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其表现的手段比较多样和丰富,比较突出的就是以光和电子作为动画的媒介,这些媒介形式能够形成综合的效应,体现视觉,听觉等等的感受,是一种比较全面的媒介。数字媒介中的数字,从字面来理解,其实指的是其中对于动画信息的处理方法,数字媒介能够缩短动画设计和制作的周期,对于动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电子产品所具有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基本上个人就可完成动画的制作,使得动画变得越来越大众化,能够随时创作。数字媒介提供了很多的表现形式,为动画制作者提供了便捷,这有利于动画艺术的发展。

三、多元媒介表现形式研究

动画艺术从一开始出现,就是伴随着媒介的,媒介对于动画来说不可缺少,媒介的发展能够推动动画的发展。媒介的多元化发展依靠的是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媒介的多元化,就使得动画的表现形式出现了多样化。

动画的表现形式依靠媒介的丰富化,只有媒介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多样化,动画才会出现很大的发展,动画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媒介的合理组合形成的。一步动画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多种媒介的综合使用,媒介的合理选用能够使得动画的质量提升。但是要使媒介能够得到合理的选用和组合,首先必须要媒介产生多元化,丰富媒介库。动画媒介的多元提供了多种表现形式和手段,动画的制作则需要根据动画本身的创作目的以及内容来选择媒介。

现在媒介已经从传统的石头、大地以及纸张发展到了现在的数字化媒介,数字化媒介给动画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媒介的发展使得媒介的表现形式出现了多样化,现在进入了媒介的多元化时代,动画的表现形式也就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能够出现更多的新的形式动画作品。

四、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物质材料越来越丰富,相应的艺术设计中的媒介种类也越来越繁多,动画媒介多元化也随之而来,动画的表现形式随着媒介多元化也在不断的变换着;在媒介多元化时代,动画表现形式的“新”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条件,而传统媒介的“新”,首先在于科技的进步,新的材料不断涌现,新的媒介不断被发明创造,其次,用“新”的创作手法运用传统媒介,达到老物新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薛峰,于杰.情节动画短片创作解析[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2]武军.动画视听语言[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3]王平,殷俊.动画视听语言[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上一篇:安徽高校下一篇:远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