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

2024-06-15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精选十篇)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 篇1

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桔介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根据这项计划的设计方案, 行业企业将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与高校共同设计培养目标, 制定培养方案。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 “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刘桔指出, 要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 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 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同时, 要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 国家留学基金将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到海外企业实习。

此外, 为了建立工程教育质量监督的长效机制, 教育部将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订通用标准, 与行业部门联合制订行业专业标准, 以此来培养并评价人才。

“‘卓越’绝不是少数、精英, 而是指高素质、高质量。”刘桔强调:“教育部在确定首批试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高校中, 既选择了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 也遴选了工程教育开展较好的地方院校, 还兼顾了行业背景很强的院校, 就是为了在多个层面探索工程师培养的创新思路。”

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 003所, 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271万人, 研究生47万人, 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篇2

工作进展报告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二О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工程教育改革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师后备人才的必有之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推进全校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和突破点。从“卓越计划”在我校正式启动一年以来,我校按照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基本原则,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顶层设计开始,系统构架、整体推进、配套实施、逐层落实,相继完成了“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制订工作,完成了从公共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课程体系重构,完成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优化设计,完成了不同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内外)的整合工作,稳步推进了课程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工作以及校企联合培养工作。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制订培养标准

“卓越计划”首先是人才培养理念的改革,而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必须通过构建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标准来予以确定并进而在后续培养过程中予以落实,因此标准的制定是正确实施“卓越计划”的基本保障。

在培养标准制订的理念上,我们改变了过去以“知识点”确定培养标准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各种知识传授为载体,以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新模式。在培养标准制订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三个主要措施:

首先是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对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学校出台专业建设指南,明确要求各专业针对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重新全面梳理专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各专业先后进行了主要行业调研、区域调研、典型用人单位调研、毕业生和在校生调研。学校层面由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牵头,组织各院系领导、专业负责人组成四支调查组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成渝地区进行专项调研。通过行业调研和区域调研对不同区域和主要行业的宏观发展形势以及专业人才的总体需求有一个总体把握;通过典型用人单位调研为用人单位的侧重点有深入的了解;通过与不同年龄段的毕业生进行座谈,掌握学生提供的详尽需求和建议。

其次开展第三方分析评估。在组织各项调研的基础上,为更为全面、定量地掌握客观数据,学校连续三年聘请第三方专业咨询公司对当前人才培养效果分专业予以分析评估,充分掌握当前培养质量特别是在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的培养情况,找到与客观需求的差距,形成有针对性地制订标准的重要依据。

第三是启动培养标准制订工作。按照“面向工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要求,我们借鉴国际、国内可以参考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工程人才标准,包括ABET的EC2000标准、CDIO的能力大纲、国内部分专业规范,融合我校自己的分析定位制订具体到专业的培养标准,涵盖“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形成了一套成体系的、细化的标准,指引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培养。

(二)重构课程体系

培养标准确定后,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实现培养标准,成为工作的重点。学校启动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其核心内容即课程体系的重构和整合。为引导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整合工作有序进行,我校出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本科专业建设指南》,首先让每个专业重新审视并回答“为什么办专业?”、“办什么样的专业?”、“如何办好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等问题。学校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培养理念、社会需求、专业定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评价标准以及质量工程、专业认证、专业评估、国际化等教学改革与建设等相关内容系统地组织到到专业建设之中,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设计,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新培养方案的制订遵循并体现了以下六大原则:

一是需求统领原则。以国际视野把握现代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关产业发展趋势,以社会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学科特点,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是一体化设计原则。一体化设计包含教学目标的一体化设计、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设计、评估考核的一体化设计、培养过程的一体化实施、教学条件的一体化建设。切实将总体培养要求细化落实到每门课程以及课内外、校内外各个教学环节,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等目标要素在各个培养环节中的有机融合。

三是实践引导原则。精心设计实践项目,将素质教育理念和先进教学方法融入实践项目的设计中,通过实践项目中问题的分析引导出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3 通过对实践问题的解决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能力培养。

四是能力递进原则。各类重要能力的培养须贯穿到四年培养过程中,在大一至大四的相关课程中设计能力培养主线,从认知到应用,从被动到主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统筹构建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能力培养体系。

五是特色凝练原则。专业培养方案在综合考虑国内外专业认证标准、国内专业规范、专业评估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传统服务面向的发展需求和已有学科基础,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突出专业特色。

六是科学评价原则。逐步建立侧重能力评价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加强过程评价的体系建设,将学生领导能力、学习研究能力、主动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纳入评价内容。

全校各专业按《指南》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全新制订,包括企业领导、资深工程师在内的专业教指委委员多次就课程体系的设置整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充分探讨,明确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的关系、课程和培养标准之间的关系。2010年7月和9月,学校对全校48个专业进行了两轮专业论证工作,完成了对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详细论证和确定。通过重新梳理、调整、优化、形成新的以工程实践为引导、核心课程为支撑、以方向选修为补充,全部教学环节有机联系协同实现培养标准的全新课程体系。

(四)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本身的建设和改革是决定培养标准能够真正实现的关键。在引导各个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由学校教务处牵头同步推动了全校公共基础课、工科专业公共课的改革,包括思想政治课、数理基础课、计算机基础课、4 英语课、体育课在内的公共课确立了适应本校工程教育需求的课程改革目标,并在学期学时分布、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进行了不程度的改革。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均按不同专业需求设置了多套课程方案,并由专业学院和基础课程承担学院共同制订课程大纲,专业教师参与了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部分案例设计。英语课由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构成,大一统一设置基础英语部分,大二开始根据基础英语成绩进行分层分流培养,提供8门课程供不同水平和不同兴趣学生修读。思想政治课程和体育课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将原来五学期和四学期的课程延长至六学期,减少每个学期课时占用的同时保证思想教育和体育锻炼不断线。思想政治课还增加了实践学时的设置,强调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课程考核评价环节,打破采用一个标准,一种方法来衡量学生成才的旧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特性和由总目标细化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制定基于能力导向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以《C语言》为代表的计算机类课程,采取分模块机考的方式,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强调编程规范和标准化;以《工程实践》为代表的团队实践类课程,在阶段检查基础上采取团队随即抽人答辩的方式给予团队总分,个人总分由团队制订标准和规则自行协商分配。在考核方式改革过程中,学校倡导并引导课程组构建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领导能力、学习研究能力、主动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体系。

(四)校企联合培养

企业学习阶段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环节。目前学校已根据“卓越计划”专门制定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协议》,在原有“3+1”校企联合实验班继续实施的基础上,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专门与中国最大的气象仪器设备研发制造企业中国华云技术公司、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研发制造企业仁宝 5 电脑(成都)有限公司、国内最大的广电行业软件研发和系统集成企业索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联合实施“卓越计划”协议,并已在高年级率先开始实施企业培养阶段的学习试点,具体运行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企业全程参与4年

该模式以我校现行的周立功“3+1” 创新教育实验班运行模式为基础。公司从大一即为实验班学生每人提供一套电脑和主要工程项目设计所需器件与材料,派遣公司专家定期来校或通过网络远程讲学和指导。学校为“3+1”实验班提供固定教室(实验室),配备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参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坚持早操、集中晚自习、演讲、讨论会以及文体活动等,并根据学习进程的不同将企业已开发项目分层次引入,一个月左右完成一个子项目的设计,每月一考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和项目设计能力的形成。大四时学生直接到周立功公司参与其项目的开发或在校参与周立功公司提供的校企合作项目实训。周立功公司直接在周立功“3+1” 班毕业生中录用出色学生,或者把他们推荐给其他对口企业。

2.企业集中参与1年

在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前三年在校内组织教学,后一年在企业组织教学。合作企业提前半年列出企业阶段学习(实习)计划,学校根据联合培养单位提出的岗位需求,在校内进行双向选择预招聘,学校统一组织经双向选择确定下来的学生与企业签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企业培养阶段培养协议》,手续完备后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岗位完成企业阶段学习。

3.企业累计参与1年

该模式将企业阶段学习分解为递进的两个部分,时间上主要以“0.2+0.8”和“0.5+0.5”的方式构成一年企业阶段学习。“0.2+0.8”模式中第一部分“0.2”一般在校内学习两年后学生利用暑期进入企业学习两个月,主要学习企业文化、工程环境、行业标准、工作规范、工艺流程,学生在此阶段结束后选择由校企双方拟定的毕业设计题目,并根据题目有针对性地完成第三学年的校内专业学习;第二部分“0.8”在完成校内三年学习后根据毕业设计内容进入企业对应部门全程参与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0.5+0.5”模式中第一部分“0.5”指第七学期在校内校企联合实验室完成企业培养阶段的部分课程教学,教学方式以企业工程师 远程教学为主、现场指导为辅;第二部分“0.5”指完成校企联合实验室的教学后,在第八学期进入企业,在实际工程环境中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毕业实习、工程实践、毕业设计。

4.企业项目驱动模式

利用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工程实践中心,对口专业学生经培训后进入中心参与实际项目开发过程。该模式主要针对因企业承接能力变化或学生个人意愿等其他原因无法进入企业完成学业的部分学生。学校参照原学籍管理规定,补充工程实践学生团队计分管理办法和学分替换方法。建立荣誉资格制度和优补与退出的竞争机制。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 篇3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油气井工程 创新 培养 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061-01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我校入选第二批高校名单。为加紧培养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石油工业发展需要的工程科技人才,我校要求作为主干专业的油气井工程专业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对本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计划上做大力度的调整,以确保科学推进“卓越计划”。

1 提高专业教师的教研素质

今年8月底,我校油气井工程专业所属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完成了“钻井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开发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本专业的教师与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及院所的工程院院士和专家们就油气井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使得此次盛会圆满召开。通过学术交流,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油气井工程专业的主干教师均为博士学历,并具有高级职称,都承担过国家级或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在教学及科研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为适应油气井工程领域新形势的需要,学校对骨干教师进行了分批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学术素养和基本素质。骨干教师在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英语培训后,顺利完成了英语口语和写作的学习任务。首批完成培训的教师将在新学期的研究生教学中采用双语授课,以适应国际石油生产上游市场的需要。目前,本专业的骨干教师正在工作的同时参与第二批培训。

此外,本专业的教師还在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进行实践教学,对来自大庆油田一线的油气井工程师进行专业及专业英语的培训,这批受训人员在完成再教育后将奔赴伊拉克和苏丹等油气井场,成为我校第一批适时培训出来的油气井专业现场工程师,他们不仅有丰富的现场经验,还因为国家的“卓越计划”而兼备了现代油气钻井技术的理论素养,相信他们会在国外油气井场更好地发挥油气井工程师的作用。

2 提高本科生的“创新性实验”能力

油气井工程专业在2008年即首批参与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现已完成多项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创新性实验。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本专业继续引导学生主持创新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引导他们关注油气井工程前线的实际情况,挖掘他们作为未来油气井工程的卓越工程师潜力。

例如,为期两年的“创新性实验、钻井液用超细颗粒的研制”项目,就是由刚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的大二和大三本科生在2010年6月主持完成的,完成之后,考虑到“卓越计划”的实施,专业教师又带领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完善和数值模拟处理,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理论分析能力。

在项目前期,考虑到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比较欠缺,领队教师带动学生首先进行专业文献资料的检索,引导学生从专业领域中找出相应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专业文献。他们发现利用化学知识也可以解决油气钻完井等不同工程阶段中遇到的难题。

在学生们找到钻井液研究的创新点,完成先期的调研工作后。教师又适时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实验仪器的操作,掌握仪器设备的测试和维护。接着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完善,思考如何做适量的实验即可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提出科学的实验方法,即使用“正交设计法”来设计实验。学生们在此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专长,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负责设计实验方案,化学基础较好的学生负责试剂材料的准备,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负责仪器设备的校正、使用和维护。

在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数据分析。在专业教师引导学生领会实验过程中有关的作用机理后,学生们在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值分析,并在分析时引入SPSS分析软件,建立数学模型,为今后的实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我们现已研制并优选出不少适用于钻井液的超细颗粒。

在“创新性实验”研究及“卓越计划”探索的过程中,本专业教师始终强调“行成于思”,引导学生多学多思多动手,从海量信息中把握热点,并在现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际动手操作,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并形成科学的观点。

3 提高研究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创新能力

油气井工程专业在提出本专业的“卓越计划”方案后,除了对本科生教育培养计划进行调整外,还调整了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计划。考虑到各位研究生以前所受的专业教育,在进行本专业的专业课教育时,及时引导非本专业的学生进入本专业的研究,做好专业之间的衔接,并发挥非本专业学生原有的专业特长。

例如,油气井工程专业包括力学和化学两大研究方向,对于化学基础较好的学生,专业教师除了引导他们在力学方面补充理论知识外,还强化他们在化学方面的学习内容,引入相关的高等化学课程。另外,考虑石油行业各专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专业教师还要求研究生们在学好油气井工程相关课程的同时,学好油气田开发以及油气田地质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为了适应国际石油市场的需要,本专业的教师在进行专业授课时,适当引入双语教学,培养研究生的英语使用能力。有条件的专业教师还会引导博士研究生进入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为“卓越计划”培养更高级别的研究性专业人才提供有利条件。

4 结论

目前国际石油市场剧烈动荡,我国的经济发展对能源有着更高需求。由于国家对石油行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对于我们油气井工程专业而言,必须为适时培养油气井工程一线的现场工程师、强调理论知识的设计开发工程师,以及研究型的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卓越工程师提供后备人才。

在探讨“卓越计划”方案时,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教学相长,尽可能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1]。作为教师,则大可不必一味强调师道尊严,毕竟后生可畏,未来属于现在年轻人[2]。专业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实验习惯,注意研究方法和评价研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加深学生对于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并认识到只有创新才会有进步,国家也才会有前途。本着宋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我们油气井工程专业的教师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在方寸之心上记得做一丝贡献,进而希望由后来者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徐辉,方展画.高等教育,1999.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 篇4

关键词: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中国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1], 拟用10年时间, 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优势。

(2) 新一代信息产业技术物联网、云计算、遥感技术等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七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 重庆有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生产基地、全国首个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亚洲最大的云计算基地, 重庆力争用3年时间, 把重庆的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做成国内最大的, 乃至亚洲最大的云计算基地。

我院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长期坚持“在学院“737355[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之下, 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 围绕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两条主线,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初步探索了独特的基于虚拟企业环境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迭代实训方法”。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背景和我院的办学特色, 我院于2011年4月启动了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首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分别包含:软件学院的“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计划”、电子工程学院的“卓越网络工程师培养计划”、经贸学院的“总裁助理培养计划”。

1 培养的目标

“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 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后备工程师,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 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1]。这是国家教育部对于培养的卓越工程师需要达到的要求, 而我院在向国家教育部这个伟大目标靠近的同时, 提出了自己具体的培养目标:

(1) 具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2) 具有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能力、程序设计能里、流程处理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

(3)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外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5) 具有较强的学习总结能力, 对需求理解能力, 对新技术敏感的理解力

(6) 具有能使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精神和才能

人才目标规格:适应企业对软件人才要求, 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为“基础扎实、技术过硬、遵守规范、适应团队、外语优良”, 即强调以知识为基础, 以能力为核心,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级软件应用型人才。

2 培养的前期准备

2.1 学生的选拔

选拔方式如下:在软件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软件外包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三个专业1000名学生中, 每年选拔50名, 组成两个班级实行小班教学, 每个班级25人, 然后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 每个班级淘汰5名学生, 最后剩下40名。选拔工作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按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排名进行初审、再经过实践能力测试和面试, 初步人选确定并公示。最终名单经学校教务处审批通过后, 学院发放“软件学院卓越软件工程师实验班”的录取通知。

2.2 培养团队的组成

卓越班的团队领导直接由软件学院的院长领导, 其他组成人员都是软件学院的骨干教师, 具有高级职称。卓越班的课程实行教授 (副教授) 负责制。课程一般由教授主讲, 每一个教授配有一个教学助理, 协助教授进行相关课程的实验准备和实验指导。卓越班老师的聘任条件相当严格, 一是具有5年以上的教学才能, 二是一般具有单独从事科学工作的特殊能力, 一般应该具有博士学位, 三是在软件开发方面具有至少5年的职业实践经验。为鼓励教授们加强与企业合作, 进行应用型科研开发活动。卓越班的教授可以每三年申请6个月的学术假, 下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的最新状况, 教授和工程师的广泛接触和沟通也有可能产生创新的领域、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我院软件学院与强渝科技有限公司、乔布斯软件公司在软件项目开发等一系列项目上正在开展深入合作, 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合作创新成果。

3 培养模式

3.1 校内培养

实验班采用“2+1”培养模式[3] (二年在学校进行学习, 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联合培养) , 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 为每名进入实验班的学生配备一名指导教师, 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实践和创新意识, 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才能, 使学生能够全面均衡地发展, 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软件开发工程师。

具体的教学模式是----工程化教学法

工程项目教学法是以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为载体, 围绕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的全过程实施教学过程。通过工程项目教学法, 将理论讲解、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与创新活动等融为一体, 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在一个或多个教学“模块”中, 围绕典型工程对象 (如一个软件项目、一个商务案例等) , 按照“任务驱动”模式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 用多少, 讲多少, 最终覆盖所有相关能力要素。在课堂上一边理论讲解, 一边动手实践, 两者合二为一, 从而达到工程化教学的目的。

3.2 企业培养

通过企业一年的学习与实践, 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创新性思维、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和工程创新能力, 实现学生培养、就业及企业人力资源选拔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真实的项目, 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并从企业工程师那里学到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步了解企业的工作方法, 熟悉企业的工作氛围, 快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 找到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

企业通过相对较长时间的对学生的考察, 可以从中挑选更优秀、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同时加快了新员工的上岗预热期。学生也成了联系企业研发和高校智力的纽带。学生拿着课题查阅资料, 向学校老师请教, 那也等于是利用了学校科研力量和专业资源。

4 我院培养卓越软件工程师的特点

4.1 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 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和学校教研人员在一起, 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人才需求, 双方共同研讨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及培养方案, 共同制订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质量保证措施等。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在2011年的7月份, 带着人才培养方案和重庆惠富士康、中天国际、重庆新思维等软件的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 就我们2011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讨论, 开发一线的工程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细化到每一门课程哪些内容应该加重, 哪些内容应该补充, 重点应该锻炼学生哪些能力, 这些都是我们以后教学中应该注意改进、补充的地方。

4.2 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校企共建研发中心这是加强校企合作的最佳途径。利用企业和学校的资源, 共同建立校企联盟的工程研发中心, 该研发中心既可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 也可作为校方 (大学生、青年教师) 的教学和实训基地, 还可作为研发基地, 将同时为企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 给学校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带来捷径。也可以有效地解决长期以来高校教师与整个工业界脱离的问题。而我们通过共建研发中心这一问题就会得到解决。高校教师通过企业真实的项目可以锻炼自己的水平, 同时也可以把握目前行业前沿的技术。

4.3 按照目前流行且实用的软件开发方式培养学生

我院按照目前流行且实用的软件开发方式---敏捷开发[4], 来培养学生, 提到敏捷开发就不得不提到CMM[5], 但是由于CMM的繁琐, 我们平时在训练学生的时候完全按照敏捷的标准要求学生, 在培训中要求学生实现敏捷建模 (Agile Modeling, AM) 的价值观, 即XP的五个价值观[4]:沟通、简单、反馈、勇气、谦逊等, 在实际编程过程中, 采用结对编程方式, 所谓的结对编程是两位程序员肩并肩地坐在同一台电脑前合作完成同一个设计。同一个算法、同一段代码或同一组测试、与两位程序员各自独立工作相比.结对编程往往只需花费大约一半的时间就能编写出质量更高的代码。学生经过长期的锻炼, 编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4.4 强化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院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是从代码量方面来考核的,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每个人要求至少有10万行代码量, 必须有2个较大项目的项目经验, 同时熟悉外包编码规范。

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学生有扎实基础上, 和导师一起跟踪某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跟处在开发一线的工程师多交流学习, 多实践。熟能生巧, 巧能生智, 作为老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学生多参加全国性的软件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提高自己的技能, 这些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阅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

5结论

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促进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举措, 将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

我院通过对“卓越软件工程师的培养”, 必将提高学生的软件项目开发能力、创新能力, 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院将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与企业沟通合作, 共同孕育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卓越软件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0年6月

[2]陈胜践行737355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重庆:科学咨询2008年18期

[3]张传军.崔承琦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广东白云学院学报, 2006年02期

[4]马丁 (美)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和实践 (C#版)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2008-1

苏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篇5

工作进展报告

(2013年1月)

一、总体概况

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目前全校共有117个专业,其中工科类专业占30%。学校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中心、苏南地区工业中心,近年来学校抢抓机遇,精心谋划,积极行动,有效整合学校的学科人才优势和企业的技术设备工艺优势,一方面与有实力的企业共建一批应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和战略性新兴专业,另一方面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对现有的传统工科专业进行内涵改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了大批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2011年10月,苏州大学正式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高校。到目前为止,学校已有“纺织工程”和“软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以及“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评审。

苏州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充分发挥苏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资源配置比较全面的综合优势,结合苏州大学“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办学定位,依托苏州市较为发达的传统与现代以及新兴产业实力,将学科集聚和科研以及外部环境优势有效转化为工程教育的优质资源,走产学研教一体化发展之路,以培养大批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苏州大学特色的工程教育体系。

二、主要举措和工作进展

1.成立校级组织机构以加强顶层设计

学校成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负责审定“卓越计划”的重要政策与规章制度,监督评估各试点专业进展与成效;成立了“卓越计划”项目工作组,教务部部长担任项目协调人,有关职能部门和工科类学院(部)参与,负责制定具体政策与协调项目实施;各试点专业成立工作小组和校企专家委员会,指导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保障各项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

2.出台政策措施以保障方案顺利实施

为规范试点工作,项目组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苏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意见》、《苏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管理规定》、《苏州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双师型”教师管理条例》、《苏州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以保障“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

同时,各试点专业所在学院也在学生遴选、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例如各试点专业都制定了“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遴选方案;在试点班推行“校企双导师制”,大学一年级为每位学生配备校内导师,三年级开始为学生安排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课题研究;试点专业每年会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知名企业挂职或担任兼职工程技术人员,以增加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试点专业按照学校出台的“双师制”管理条例,聘用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来校担任校企共建课程的授课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等。

3.加强经验交流以推动方案全面落实

为有效推进“卓越计划”各项具体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各试点工科专业的相互交流和经验借鉴,2012年5月,学校召开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推进会,各学院(部)分管教学领导和试点专业负责人就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的编写、试点学生的选拔、企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经验交流,反馈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就激励考核机制建设等事项向学校提出了宝贵建议。

4.制定专业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指导下,参照相关行业标准,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结合我校相关学科的发展特色,各试点专业确立了专业培养标准。同时联合来自企业的工程实践领域专家,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遵循工程型人才培养规律,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改进,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企业阶段学习方案”等主要模块,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工程领域实际工作要求。

(1)纺织工程专业创新分段培养模式

纺织工程专业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以国家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纺织产业支撑平台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创新研发基地和各类专业实验室为载体,采取课堂理论教学、工程实践教学、国际课程班相结合的模式,创建多元化、立体化、开放创新性的纺织类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在该专业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中,实施“1.5+1.5+1”的分段培养模式——前3个学期着重加强与纺织科学有关的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实践类课程的学习;第4-6学期,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开始进入企业学习计划阶段,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平车实习和挡车实习;第7-8学期,学生完全进入企业,完成综合产品的设计开发、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为保证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学院还制定了详尽的企业学习监督考核措施。确定“机织学”、“针织学”、“纺织品设计学”、“纹织设计”、“纺织品检验”、“纺织市场营销”、“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等7门理论教学课程和“试纺试织”、“平车实习”等2门实践教学课程为校企共建课程,每门课程成立由企业“双师型”教师和本校教师组成的课程教学团队,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教材并承担教学任务。

(2)软件工程专业建立“分层递进、兴趣优先、角色轮换、全程指导”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

软件工程专业利用区域产业优势,联合知名信息企业,成立了IT专业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直接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活动。在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下,软件工程专业不断优化、整合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其充分反映软件工程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逐步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并将选修课程划分为若干模块,以适应软件外包服务的特点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

近年来,软件工程专业与AMD、中创、旺宏、用友集团等一些国内大中型IT企业广泛开展深入合作,建设了一大批校外实习基地群、创新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软件服务外包实训基地。依托这些资源,软件工程专业以“分层递进、兴趣优先、角色轮换、全程指导”为指导思想,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将实践环节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是与课堂案例同步推进的课程作业;第二层是每个课程模块邻近结束时布置的课程实践;第三层是综合性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第四层是面向高年级本科生,鼓励他们参与学科竞赛以及校内和企业导师指导下的创新实践和探索性课题研究。学院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组建课程建设小组,负责教学大纲修订、教学内容更新、技术发展跟踪和人才需求调研等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3)计算机技术(物联网工程方向)工程硕士专业探索“4+M”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计算机技术(物联网工程方向)工程硕士专业吸取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改变过去从课堂教学到论文撰写的单线条教学模式,规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至少连续半年的工程实践项目,着重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该专业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为基础,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名师和教学团队为保障,创建以“4+M”本-硕-企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为课堂教学链,以校企联盟、实践基地、创新研发基地为创新实践链,以“双学位”校企联合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为交流合作链的全方位计算机技术(物联网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在“4+M”培养模式中,4代表本科4年,M代表两种的硕士培养模式,一种是“4+2”:苏州大学本-硕一体培养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知识应用、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另一种是“4+2.5”:其他高校本科生攻读苏州大学“卓越计划”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由于未施行本-硕一体知识体系学习,学制延长0.5年,专门用于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5.制定学生遴选方案,启动学生选拔工作

根据“卓越计划”实施方案,本科层次各试点专业在二年级的秋季或春季学期完成学生的选拔工作,组建“卓越计划试点班”。两个本科专业均制定了学生遴选具体实施方案,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学院组织专家小组进行面试,并将面试成绩与前两年的学业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得出其综合成绩,根据综合成绩排名确定“卓越计划试点班”人选。对于入选试点班的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择优进入和退出机制。每学年结束后进行考核,原则上末位淘汰一定比例的学生,同时从非试点班学生中择优选择计划人数进入试点班,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已经完成了首届软件工程“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的遴选工作,2011级软件工程专业共有学生139人,进入“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有31人,覆盖面为23%,计划从第二届开始覆盖面达到50%。纺织工程专业首届试点班学生人数确定为20人,其遴选工作将于2012-2013学年春季学期举行。

参加计算机技术(物联网工程方向)工程硕士“4+M”计划的学生选拔工作是在本科第三学年结束之后,本校学生平均课程绩点达到3.5以上并且英语成绩满足要求可自愿申请,参加复试考核,合格后加入“4+2”培养计划,并选报导师;外校学生通过本科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或全国统招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方式选拔。

6.深化校企合作,多模式联合培养

从2000年起,苏州大学就全面开始了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后,各试点专业在整合原有校外实习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个联系紧密的实习基地联盟,以订单培养、定向培养、联合培养等多种模式培养学生,不断深化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对外合作办公室,建立长效、常态的管理机制,不断发掘、深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路径和合作空间。目前,学院已建立了二十多家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并将这些实习基地进行优化和组合,先后组建了苏州工业园区实习基地群、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实习基地群和昆山软件园实习基地群,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有机会到实习基地开展活动,受益面达70%以上。2012年学校与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了教育部“苏州大学-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方正国际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被评为中国软件出口示范企业、中国服务外包领军企业、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品牌之星、2011中国软件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等。该学院还计划与老牌实习基地如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新宇软件(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等重新签订专门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协议,进一步明确双方在创新型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中的权利和义务,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院与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签署了联合培养协议,同时面向本科、硕士层次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开放。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对近几年本校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进行调查分析,结合行业实际,初步确定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在三类单位开展:(a)纺织产品设计开发类,(b)纺织品检验检测类,(c)纺织服装贸易类。学院将已拥有的三十多家实习基地和联合培养基地进行分组,每次选择8-10个纺织生产链齐全、产品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安排学生实习,学生受益面高达100%。学院已初步遴选出4-5家在苏州市、上海市及周边地区与学院有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共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育中心。目前学校已与国内最大的丝绸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之一——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协议。其他意向企业的签约工作将于2013年上半年完成。

7.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探索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之路

多年来我校一直把扩大开放作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构建了全方位、高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系。通过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大学生暑期海外研修项目、参加国际会议以及与国外知名大学之间互派教师、互认学分、学生交换、合作办学等方式,不断创造条件让更大比例的学生具有国际学习的经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培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1)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

近年来苏州地区软件外包服务发展迅速,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IT职业教育模式,与NIIT(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合作办学,探索一种新的合作机制——嵌入式合作培养机制,充分利用NIIT在软件开发领域的实际经验和外包业务流程方面的优势,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好的软件工程人才。不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常年聘请外籍教师,在配备高校助教的前提下采用全英文教学。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学院聘请企业外籍工程师或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工程师,开设专业文档阅读、IT标准文档写作等课程。

(2)纺织工程国际实验班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签署了2+2双学位本科生培养协议,开设纺织工程国际实验班,联合培养纺织工程专业人才,每年招收本科生60名。学生在入学第二年可以提出申请,学习成绩达到双方要求即可在第三学年到英国继续学习,双方学分互认。完成四年本科学习后,可获得双方学士学位,并可申请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8.“卓越计划”的辐射效应

学校“卓越计划”项目的实施与学校正在进行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改革、本科课程改革与建设、国际国内带薪实习项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工作相互依托,有机结合。

(1)为非试点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改革,是实施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下的通识教育、分类培养,各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和行业需求,制定了学术型、国际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发展目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子方案,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对培养方案多类型、个性化的需求。试点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对于其它工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产生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各工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可参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设计能力。

(2)将“带薪实习”与“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机融合 学校不断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与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合作,围绕该区产业发展对人才和人力资源的需求,借鉴国外大学“带薪实习”合作教育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按需培养、按需培训,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培训机构“四位一体”的人才培训体系。同时,学校还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开展国际学生带薪实习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将“带薪实习”有机融入各试点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可作为试点专业实施实习、实践教学的资源平台,另一方面又可借助国家、学校对于“卓越计划”的支持政策,深化校企合作,使双方在产品研发、人才培训、科研项目申报、专利转化等方面形成双赢局面,使二者合作进入可持续良性发展轨道。

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1.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

学校将组织教务部、人事处、财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有关部门,制定面向“卓越计划”师资培养的激励措施。对试点工科专业的教师职务聘任标准以及业绩考核指标进行调整,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制定政策文件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和接受训练,对参与“卓越计划”作出突出成绩的教师要给予专项奖励。制定关于学生在企业实习培训的安全、保险及权利保障等实施细则。2.多渠道筹集建设经费

学校将多渠道筹措经费,进一步提高参与“卓越计划”教师的待遇,对试点专业加大经费投入,全力支持试点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验设备购置、学生国际交流和企业“双师型”教师聘任等。除高校从办学经费中单独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卓越计划”外,迫切希望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加大对“卓越计划”的财政拨款力度,以支持该项目能够稳定、持续地进行下去。

3.改革教学方法,加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力度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 篇6

【摘 要】从地方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教育培养入手,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探讨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现有质量评价体系的不足,引入档案袋评价思想,构建新型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地方院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档案袋评价方法 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119-02

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提出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2011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称机制专业)成为全国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学校结合该计划以“夯实基础、独立实践、校企结合、创新提高”为指导思想,从人才培养模式整体出发,鼓励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建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力求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卓越人才。经过这几年的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已逐步建立和完善。

目前,针对“卓越计划”的关注大部分集中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针对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有所欠缺,而质量评价体系是“卓越计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制专业的人才培养对构建“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探讨。

一、地方院校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地方院校,以广西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依托,立足于该地区的特殊资源与特殊需求,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展开。然而,与其他重点高校相比,学校仍存在许多的不足,如地理条件不佳、区域经济欠发达、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以及投入严重不足等。同时,在生源质量方面,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求学意愿和学习态度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无法直接套用其相应的评价体系。

与本校之前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卓越计划”最大的区别是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具有学校按通用标准、行业标准进行培养和企业深度参与的特点,强化了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上,“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也改成了“3+1”的形式,实行“学校学习3年+企业学习1年”的培养模式。由于企业深度参与人才联合培养过程,因而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在这一过程中,简单的沿用以前注重教学的评价方法或单一的评价指标来衡量该培养模式下“卓越工程师”是否“卓越”已不合时宜,且有所欠缺。因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地方院校如何抓住“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契机,建立相应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特别是在企业一年多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以后该计划培养过程中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有评价体系的缺陷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实施之前,学校注重理论教学、不重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培养出的学生只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学生四年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接触工程实践教育少,培养模式单一,普遍存在工程性不足、实践环节薄弱和适应性欠缺的劣势。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标准化测验和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这种方式的结构严谨、答案唯一,能在一定程度上测量出学生对事实性知识的掌握情况、思维技能和理论学习成果,但是这种单一的过于倾向于记忆性的评价方式,面对“卓越计划”评价时却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测验和考试评价体系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测验和考试分数只是思维技巧和记忆能力的综合体现,忽视了其他能力的评价,特别是工程实践能力方面。过度依赖这种评价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容易眼高手低。其次,这种片面的、不恰当的评价体系也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对学生心理产生不利影响,与“卓越计划”强调的工程实训能力相悖。再次,这种评价体系无法促进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只能将学生导向做题和解题的单一思维模式,无法满足卓越工程师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工程过程,无法促进学生多角度、多元化思维技巧的开发和发展,阻碍了工程创新的实现。最后,学生毕业时的状态和水平仅以最后的答辩成绩简单衡量,缺少整个学习过程的记录和学生的反思,即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衡量一个人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改变以前重论文、专考试、轻设计、缺实践的评价体系,探索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适合“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

三、“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体系建立

与普通机制专业相比,“卓越计划”机制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增加了进入企业的培養环节,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卓越计划”的多元化培养体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既能凸显当前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又能督促学生重视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档案袋评价法是一种源于西方的质性评价方法,它以学生为中心、反对将学生指标化的思想,将学生有关的报告、设计和反思等材料收集起来,动态、客观地展现学生整个学习培养过程的一种评价方法。它完全可以借鉴到“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整个质量评价体系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学校中的课堂理论教学评价和企业中的工程实践教学评价。

(一)学校课堂理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课堂教学依旧以力学、机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主干学科为主,在现有评价体系基础上,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增加小测验、小论文、报告等环节,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内容、方式、教改和课程考核创新等方面的要求,使评价指标指导课程的教与学,使课程教授的理论和方法密切联系应用实际,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实践创新。在整个过程中,引入档案袋评价法的思想,对学生各个学习阶段成果或固定知识点的总结与反思进行入档,建立随着教学展开而展开的动态性评价系统。

(二)企业工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校企联合培养是“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块的重点和升华。优选有接待能力的企业,让学生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在企业“真刀真枪”地进行实训,增加他们的企业工程教育经历。为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卓越计划”机制专业的企业实践培养方案设计了8个环节,其相应的培养能力和培训时间如表1所示。在这一实训过程中,他们将直接参与相关企业的设计、制造和生产等环节,把校内学习的基础理论直接用于企业生产实际。熟悉企业生产流程,综合锻炼自身的工程素养、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工程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强化他们在企业生产第一线上进行现场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一年的实训也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和确立今后就业和发展的方向。

学生在企业一年的实习效果很难用毕业设计成绩这种单一评价模式来衡量。为了更合理地评价,引入档案袋评价方法思想,建立动态的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反思自己的不足、积极走向正轨,从而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对每一个实践环节设计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如表1所示。通过对这些关键点的考核与反思,将结果装入档案袋中,记录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的成长历程。

表1 企业实践环节

教学环节培养素质或能力周数考核方式

通识认识实习工程技术、生产现状和企业文化的了解0.5实习报告

机械工程训练动手能力、机械加工能力、安全及环保意识4考试+实物制作

专业认识实习深入了解和领悟机械工程企业生产全过程1.5实习报告

专业综合设计 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设计、开发的能力2设计方案及图纸审核

企业管理认识企业文化安全教育、 企业管理等企业运作模式及生产安全等情况的了解0.5考试+实习报告

企业运营和生产认识市场营销实践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对行业的了解1

系统流程及设备了解系统流程及设备的了解1

企业实践现场操作,设备管理、维护等;法规学习设备及材料知识的了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行业相关法规、规范等的了解20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机械设备制造、检验机械装备设计制造及其控制知识的掌握和应用20毕业论文

校企联合培养结束后,学生档案袋里放置这次工程实践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档案袋内容目录、已完成的评价任务以及各个实训阶段和实践环节的总结与反思,它们将作为最后综合评价的证据。如果要用一个综合指标来衡量,则可以根据不同环节设计不同权重的方式来得到,且这样的综合性评价指标具有实际意义。

一个完整、成熟的质量评价体系是一个具有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多视角的复杂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评价方式与评价手段的多样化、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多元化等。因此,档案袋中除了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和成绩、工程实践和创新、学生工作业绩等整个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评价外,还要结合学校、企业与社会等第三方的客观评价,这样才能更加保证该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才能建立多元化、立体化并且相对全面的卓越计划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以后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提出更好的修正和指导。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2]谭宏斌,郭从盛,马小玲.西部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实现途径[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8)

[3]张莉莉.质性评价的有效尝试——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实现评定的发展性功能[J]. 比较教育研究,2003,(1)

【基金項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重点项目(2013JGZ126)

【作者简介】何水龙(1983- ),男,瑶族,湖南永州人,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讲师。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 篇7

一、机械设计的教学内容

机械设计是研究产品设计规律、设计程序及设计中思维和工作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2]。机械设计能够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首选考试科目之一。机械设计是专业课的重中之重。

1.总论部分, 包括机器及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计算理论、材料选择、结构要求, 以及摩擦、磨损、润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摩擦学是有关摩擦、磨损与润滑科学的总称。当摩擦力较小时, 切向应变能密度小于法向应变能密度时, 此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两摩擦表面无相对运动。随着摩擦力的加大, 若切向应变能密度大于法向应变能密度时, 两摩擦表面有相对滑动, 该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当然, 摩擦在机械中也并非总是有害的, 如带传动、汽车及拖拉机的制动器等正是靠摩擦来工作的, 这时还要进行增摩技术的研究。零件在工作中发生断裂或不允许的残余变形统属于强度不足。零件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弹性变形不超过允许的限度, 就叫做满足了刚度要求。两零件的表面接触刚度指因两零件接触表面上的微凸体, 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所引起的两零件相对位置改变的程度。微凸体法向接触刚度等于微凸体法向弹性接触载荷对微凸体顶端变形量的一阶导函数。微凸体切向接触刚度等于微凸体切向弹性接触载荷对微凸体顶端切向变形量的一阶导函数。有的零件在工作初期虽然能够满足各种要求, 但在工作一定时间后, 却可能由于某种 (或某些) 原因而失效。这个零件正常工作延续的时间就叫做零件的寿命。

2.连接部分。因为螺栓被连接件刚度的准确获得有助于精确预报预紧力的形成及衰退规律, 进而指导螺栓联接工艺的优化。被连接件的压强分布能够简化为空心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形状。国内外已有的大量实验证明, 接触刚度随着接触载荷的改变而变化, 与接触状态紧密联系, 同时摩擦表面微观几何学形貌、两接触材料皆影响接触刚度, 使接触刚度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点。

3.传动部分, 包括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以及摩擦轮传动等。齿轮接触强度是齿轮设计中的一个主要设计参数, 其大小直接关系到齿轮的承受载荷能力与运行寿命。因为赫兹弹性接触理论不能运用于相同曲率半径内接触时的接触压强, 有限元方法相对比较烦琐, 但根据分形接触理论可以计算齿轮接触压强。表面粗糙度对齿轮接触强度的影响并非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 不能单纯地减小表面的粗糙度, 达到提高齿轮接触压强的目的。要按照齿轮的实际外加力, 获得表面粗糙度的某个最佳值, 能够显著地减小齿轮的加工成本。齿面的加工误差与热处理变形会引起齿轮出现冲击、振动及噪声。分形参数中的分形维数与分形粗糙度具有尺度独立性, 可以表现结合面的内禀特点。

4.轴系部分, 包括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以及轴等。轴瓦是滑动轴承中的重要零件, 它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对轴承性能影响很大。有时为了节省贵重合金材料或者由于结构上的需要, 常在轴瓦的内表面上浇铸或轧制一层轴承合金, 称为轴承衬。常见的背衬有H62黄铜带, 表示平均含铜量为62%的普通黄铜带, 其中H表示汉字“黄”的拼音字母的第一个字母, 62表示铜元素的平均含量。在普通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元素的铜合金称为特殊黄铜, 仍以“H”表示, 后面会跟其他添加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平均成份, 如H62为含铜量60.5%~63.5%, 余量为锌含量。背衬可以是金属, 一般为黄铜, 也可以是塑料。应用在船舶上的水润滑橡胶艉管轴承一般有套筒式与板条式两种。自从1840年水润滑橡胶轴承用于船舶艉管轴承以来, 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只承受扭矩而不承受弯矩 (或弯矩很小) 的轴称为传动轴。为与传统的滑动和滚动相区别, 微动是指在机械振动、疲劳载荷、电磁振动或热循环等交变载荷作用下, 两接触表面间发生的振幅极小的相对运动 (位移幅度一般为微米量级) , 这些接触表面通常名义上是静止的, 即微动发生在看似“紧固”配合的机械部件中。

5.其他部分, 包括弹簧、机座和箱体、减速器和变速器等。恢复性是能使物体位置恢复到平衡状态的特性, 是贮存势能的元素, 典型的恢复性元件是弹簧。系统势能是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变形的势能之和。当恢复力与位移成正比时, 其比例常数称为弹簧常数或弹簧的刚度系数, 单位为N/m。弹簧是组成振动系统最基本的元件, 是不可或缺的, 否则就不会发生振动。机座和箱体等零件在机床中占总质量的70%~90%。

二、机械设计的教学方法

机械设计是综合性要求很高的一门专业课, 课程要求预备知识多且广。如何在机械设计中既突出重点方法, 又能让学生将学会的机械设计方法融会贯通, 并能自学其他设计方法, 是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使用知识单元化、富媒体化及学习行为管理, 实现课堂教学工具, 使传统教学方式的“课堂上听讲, 课堂下答疑”转变为“课堂上讨论, 线上学习”。应规划机械设计的内容, 以知识单元为主题, 录制成微课。融会现存资源,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案例以多媒体形式呈现,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 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研究教学大纲, 分析与机械设计相关及机械设计先修课程的教学情况, 与相关学科的授课团队合作, 形成立体化的课程管理库, 夯实专业基础。

三、机械设计的习题课

习题的选取要具有典型性与针对性[4], 习题数量要少, 质量要保证好, 但是解题的要求一定要高[5,6]。例如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发展很快, 目前较易见到的有分形设计 (fractal design) 。在一个世纪以前, 相继出现了一些被称之为“数学怪物” (Mathematical monsters) 的东西, 人们无法用传统的Euclid几何语言去描述它们的局部和整体性质[7]。经典的数学怪物为冯·科克的分形曲线。按照分形接触理论, 可以计算机械结合部的法向接触刚度、切向接触刚度、静摩擦系数、法向接触阻尼、切向接触阻尼、损耗因子、弹性模量、切变模量、泊松比的解析解。

传统观念得出结论, 连续函数的不可导的点集合在某种意义上理应非常小, 例如测量度为0。早期的数学家包括高斯都认为这是对的, 一些书籍甚至把此看法当作定理, 并写了证明 (现在看来, 显然是不严格的, 比如说他们可能只考虑了初等函数) 。为了说明直觉的不可靠, 1842年提出了一致收敛概念的德国数学家Weierstrass于1872年7月18日在柏林科学院的一次演讲中, 构造了一个连续函数却处处不可微的例子, 由此最终结束了想要证明最一般形式的连续函数的可微性的企图, 轰动了整个数学界!这个例子推动了人们去构造更多的函数, 这样的函数在一个区间上连续或处处连续, 但在一个稠密集或在任何点上都不可微, 从而推动了函数论的发展。大数学家Weierstrass于1872年设计了如下一个函数:

式中, 0<a<1<b, 且ab≥1。式 (1) 的图形可用数学软件Maple、MATLAB来演示。分形几何学理论的合理立足点是采纳点点连续、统计学自仿射特性、处处不可微的Ausloos-Berman函数模拟粗糙表面微观几何学形貌。

参考文献

[1]李响, 杜轩, 吴海华, 田红亮.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机械类CAD/CAM精品课程群建设研究[J].科技纵览, 2014, 23 (11) :187, 197.

[2]沈景凤, 石云霞, 吕方梅.SPOC背景下设计方法学教学改革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 :260-261.

[3]濮良贵, 纪名刚.机械设计[M].第8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46-47.

[4]房明磊, 许峰.高等数学习题课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4) :59-60.

[5]张学红.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4) :249-250.

[6]田红亮, 戚江艳.对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毕业生林某在某卫视节目中回答鸡兔同笼的分析[J].金田, 2014, 312 (01) :470-471.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 篇8

一、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认识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是非常杰出的意思, 也是素质高的意思。更多强调的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突出转变, 就是要以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作为工作的主线, 以“转变”求“提高”。

(一) 国家发展的需要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迫切需要多种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 迫切需要提升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 迫切需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将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将推动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二) 教育改革的需要

“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 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三) 创设应用型本科大学自身的需要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是从职业院校升格为本科的一所民办院校, 立志于创办一所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型工程类本科高校。而卓越工程师计划正是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从优秀到卓越转变, 成为特色应用型本科学院龙头的必经之路。

二、基于“卓越计划”基础课课程定向与定位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基础课程始终以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 为造就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 基础课应该为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奠定什么样的基础呢?如果说基础课程是地基, 那么它承载着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的高楼大厦;如果说基础课程是一项全民健身运动, 那么它为卓越工程师职业竞技搭建平台;如果说基础课程是发动机, 那么它为卓越工程师职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以创新精神为核心, 从企业管理精神、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卓越工程学知识, 简称“欧林三角”三个方面入手, 培养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基本素质的工程人才。

三、基于“卓越计划”基础课改革思路及措施

(一) 改革总体思路

服务于学院总体培养目标, 结合学院各专业培养目标, 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人格健全、良好职业素质的创新型工程人才为基础部培养目标, 通过高等数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职业汉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培养交流合作能力;通过体育与健康增强学生体魄,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最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 具体实施

“卓越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五项:一是建立并完善联合实施“卓越计划”的体制机制及相关政策措施;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三是切实搞好实践教学环节, 建设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体系;四是扩大试点范围, 加强经验交流;五是研究制定行业专业标准,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基于这五项任务, 基础课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1、基础课人才培养标准

参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 立足服务于企业需求、专业要求, 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 制定基础课人才培养标准。加大与行业、企业、专业的联合, 将基础课程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实践中去, 如体育改革中专业课工间操、专业课体能任务等, 使专业课和基础课一体化。

2、人才培养模式

以“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程化”思想为指导, 以工程任务为载体, 与专业课相结合, 创设真实工程环境, 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环节, 让学生用基础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工程任务中实际的问题。制定应用型本科教学大纲, 编制工程实用教材, 如《工程实用数学》、《工程实用语文》、《工程实用体育》等。

3、教师培养模式

以“卓越计划”为指导, “工程任务课程化”为目标, 采用“学徒制”形式, 跨学科、跨专业, 让基础课教师拜专业教师为师。并且利用业余时间走出去学习, 与同类院校进行经验交流, 到企业、行业参加工程实践, 提高对工程的认识。

4、人才培养机制

基础部强化学生创业意识,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做好节能增效工作, 将职能部门转变成办学部门, 创办实体, 开设专业。如体育公司、培训机构、安全助理专业等, 实现学院的“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办学理念。

5、扩大工程教育对外开放

成立学习型组织, 以“协会”为依托, 吸引企业加入, 开展以解决工程任务为主要目标的应用技能大赛。组织项目团队, 走向社会, 获取工程任务, 为企业服务。

总之, 基础课是工程教育的有机组成, 它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础课顺应工程教育改革及应用型本科建设需要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相信在广大基础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基础课一定会有所改变、有所创新。为高等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 篇9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纺织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计划”) , 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纺织作为一项古老的生产活动, 人类很早便懂得将一些较短的纤维纺成纱, 然后再将其织成布的技术。纺织工程专业课是纺织产业链上涉及纺纱、织造、针织、纺织品设计、印染、服装设计等的专业基础。大连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自1958年开始办学以来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 沉积了雄厚的教育基础及办学经验。它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纺织教育历史最悠久、办学门类最齐全、办学力量最强大、最具特色的纺织专业。2012年, 在学校进行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的大背景下, 纺织工程系“依照教育部卓越计划”修订纺织工程专业非卓越班培养方案, 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

一、我校纺织专业的现状与问题

1. 生源不足, 质量不高。

纺织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较低。众所周知, 高校招生中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代表着该专业的社会认同程度, 比率越高, 优秀学生的招收人数越多, 越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水平及学校发展水平的提高。反之, 无专业志愿、调剂的学生越多, 学生的专业思想往往不稳定, 学习不安心, 学习积极性不高, 极大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此外, 从研究生的录取率来看, 研究生的生源也存在严重不足, 不利于纺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 纺织专业毕业生流向分散而纺织企业又求贤若渴。

我院除了考研究生或准备考研究生之外的大部分毕业生去了纺织企业, 但98%的毕业生选择的都是大连、上海、深圳、广州及江浙、山东等一带沿海大城市, 并且去了这些沿海大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后又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跳出了纺织行业。而另一方面纺织企业对纺织人才又有较大需求纺织报上, 不断登出这样的广告“年薪20万诚聘总经理”, “年薪20万聘请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10万年薪招聘车间主任”。我院过去纺织专业主要注重的是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纺织人才的培养, 可近几年去这些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寥寥无几。

3. 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21世纪的现代纺织, 需要的是既精通纺织技术, 又懂外语、懂计算机、懂贸易、懂法律、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我们的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无法适应纺织人才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表现为知识面狭窄, 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够, 创新精神缺乏。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 我国纺织行业几十年来相对于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汽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有些滞后。如纺织科技跟踪国外的多, 原创性研究少;纺织产品仿制国外的多, 自主开发的较少。

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

培养方案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核心划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环节四个模块。毕业要求182学分。

通识课程67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57学分、选修课程10学分。通识课程包括政治法律 (思想道德修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启航工程) 、文字体育 (大学外语、体育) 、自然科学 (高等数学、外语) 、计算机基础文化素质类任选课五个子模块。

学科基础必修课程37.5学分。其中包括化学基础 (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纺织化学) 、技术基础 (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 、数理基础 (纺织应用统计学) 、管理贸易基础 (纺织企业管理、纺织国际贸易) 、学科基础 (织物结构学、纺织材料学) 五个子模块。

专业课程34.5学分, 其中专业必修课程19学分, 专业限选课程8学分, 选修课程7.5学分。专业基础课有染整工艺、学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非织造布五门课程。

实践教学33学分。实践教学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金工实习、制图测绘、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三、新培养方案的特点

1. 在大纺织基础上加强专业方向的培养。

新培养方案中, 大纺织学科平台课包括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染整工艺学和非织造布五门课程, 为了在大纺织的基础上, 突出对纺织专业技能的培养, 在完成一、二年级的基础课学习之后, 将学生在三、四年级分流成三个专业方向, 分别是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品加工工艺设计和染整技术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纺织专业方向的了解进行专业限选课的选择, 在学习专业课后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学习, 为实现卓越计划人才的培养提供空间。

2. 整合了我校现有纺织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体系和内容。

为了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形成了一套比较先进合理的, 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实际条件相适应的, 包括实验环节、实习环节、课程设计环节、毕业环节等的实践体系、内容和方法, 使学生由浅入深、步步递进的方式完成系统的实践教学。通过实习 (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设计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 、实验技能 (专业实验) 、创新训练 (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技创新) 四个实践模块, 使学生从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到初步具有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实践能力支撑。

3. 实现本科生导师制、开展就业见习行动。

学生从大二开始, 学院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学业规划和指导。进人大三后,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教师的科研课题或方向, 选择自己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所带的学生开展科研训练, 组织学生开展工程学术问题交流、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通过科研氛围的熏陶,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研究兴趣和科研探索精神。依托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学生在每年的寒、暑假、实践教学周开展实施见习行动。目前, 学院与10余家企业签订了就业见习协议。“见习行动”通过与专业对口单位对接, 为在校生提供毕业前的岗位实践锻炼, 提高见习者的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通过工作岗位的实践积累经验, 为他们步入社会, 走上工作岗位, 尽快适应角色并顺利胜任相关工作搭建平台。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推进纺织专业内涵发展的重要契机, 大连工业大学“卓越纺织工程师培养”教学团队以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将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 辐射推广, 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 篇10

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协作。学生从课堂获得专业知识、在企业获得实践经验, 同时需要良好的管理发挥育人工作的重要性。班级管理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班级是大学生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仅决定于其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文化知识, 还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班级环境、班级氛围的影响较为直接。

一、当前“卓越计划”试点班班级管理的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进行“卓越计划”的试点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在全专业范围内全部试行“卓越计划”;第二种是在整个专业范围内单独组建“试点班”, 试点班与普通班并行教学、管理。据调查, 大多数“卓越计划”专业采取组建试点班的班级管理方式, 仅个别“卓越计划”院校采用整个专业进行试点的方式。[1]我校采用的是第二种模式组建“卓越计划”试点班, 在对实际管理过程中, 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 对试点班学生实行动态管理

目前我校各专业“卓越计划”试点班的选拔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考查后, 由学生主动提出申请, 按照智育、德育、体育成绩各占相应的比例, 总成绩排名后择优入选试点班;另一种是划定单科分数线, 按高考成绩进行排名录取。我校各专业均实行了对“卓越班”的动态管理, 即每学期结束之后根据学生的成绩与普通班学生成绩的横向比较, 淘汰试点班成绩排名靠后的同学、选入普通班成绩优异的同学。每学期“卓越计划”试点班同学按照名额规定固定调整, 班级的稳定性较弱。

(二) 学生综合素质较高

由于进入“卓越计划”试点班的学生按照成绩优异情况进行选拔, 或按照各专业“卓越计划”人才遴选办法进行层层选拔, 或由普通班优秀学生补入试点班, 故各专业“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相比, 在成绩、在校表现方面更为优秀, 专业兴趣更加浓厚, 对个人的目标及规划更加明确, 学生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卓越计划”试点班, 堪称各专业中的精英人才, 综合素质自然高于普通班学生。

(三) 人才培养目标与个别学生的个人目标不一致

在人才培养上, “卓越计划”试点班采取“3+1”校企合作模式, 即前三年在学校进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校内工程实践中心学习与训练, 第四年进入企业实习, 真刀真枪进行毕业设计。通过强化工程实践环节, 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素质。在我校“卓越计划”试点班中, 个别学生担心由于试点班第四学年要前往企业进行实习而影响自己的考研计划, 故中途主动退出试点班或放弃进入试点班的机会, 也存在试点班同学不打算从事本专业就业等情况。

(四) 普通班与试点班的衔接

我校“卓越计划”均采用独立组建试点班的模式。在校期间, 试点班独立进行小班教学, 配备最优秀的师资力量,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且由于“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在第四学年进入企业实习, 故将大学四年的学业课程安排在大学前三学年完成, 故“卓越计划”试点班教学进度较普通班教学进度快。学生由试点班淘汰至普通班、或学生由普通班选拔至试点班, 存在教学、课程、学习等进度上的衔接问题。

二、当前“卓越计划”试点班班级管理的难点

(一) 学生的选拔、竞争与淘汰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对该计划的实施进行了宏观指导, “鼓励卓越计划学生来源的多样性, 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 可从校内各专业、各年级中遴选。”按照这一要求, 各高校纷纷制定了自己院校“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选拔的方案。以成都工业学院为例, 目前我校在选拔“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中运行了两种方法, 一是在学生入学后按照高考成绩由高至低排序, 划定英语和数学单科分数线, 二是在经过一学期的大学学习后, 采取学生自主申报、择优录取的选拔方法。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 两种选拔方法均出现了相关问题。第一种入校后按高考成绩选拔的方法, 在经过大学一学期后, 试点班与普通班学生在学业成绩、综合表现等方面并无显著差距。在班级量化考评中, “卓越计划”试点班并不是排名最靠前的班级。第二种由学生申报选拔的方法, 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 由于试点班是后期组建的班级, 学生来自不同的普通班, 经过层层选拔进入试点班, 学生适应、熟悉新班级需要一个过程, 且进入试点班同学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 在试点班中学生间的竞争性较强。

我校“卓越计划”试点班固定在一学期或一学年结束后, 按照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成绩排名, 淘汰在试点班中成绩排名靠后的同学至普通班, 选入普通班的同学进入试点班。由于试点班与普通班在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进度及实践环节的安排上不同, 故试点班和普通班学生的替补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实践环节的不一致, 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二) 落选、淘汰学生的心理安抚

“卓越计划”试点班实行动态管理, 在第6学期之前, 每学期或每学年都有学生选拔进入或淘汰出试点班。试点班实行动态管理, 可以增强试点班学生的竞争意识, 但是对于管理落选、淘汰的学生则增大了难度。以我校2013级实行“卓越计划”的某专业为例, 自学生入校至今共进行了两次试点班学生的调整, 10名同学由试点班进入普通班学习, 在这10名同学中, 有9名同学有考试不及格的情况, 其中4位同学因成绩太差拿到了退学警示, 1位同学有转专业的想法。根据问卷调查及与学生的谈话后发现, 落选、淘汰学生的心理波动大, 进入新班级后表现的更为被动、自卑, 心理压力大。

(三) 班级凝聚力建设

由于“卓越计划”试点班定期进行人员调整, 班级的凝聚力较之普通班弱。在对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 73%的试点班学生认为班级凝聚力不足, 班上同学之间沟通较少, 尤其是新进入试点班的同学融入新班级的难度大, 主动性弱, 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仍集中在以寝室为单位的范围内。由于班级凝聚力弱导致学生参加班集体活动, 项目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干部组织开展活动的难度增大。

三、对优化“卓越计划”班级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 建立合理的选拔、竞争和淘汰机制

各“卓越计划”试点高校根据其实际情况, 各自建立了试点班的选拔、竞争和淘汰机制。笔者在进行实证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认为, “卓越计划”试点班可采取此种选拔方式:学生入校后在接受入学教育及专业介绍对本专业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基础上, 面向该专业全部学生采用自主申报, 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既避免了按高考成绩分班学生的盲目性, 同时也尽量减少后组成班级凝聚力不足等问题, 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也是对学生的数理知识基础及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的重要考察。

鼓励在“卓越计划”试点班实行动态的竞争及淘汰机制, 既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增强竞争意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为试点班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有效方法。但是, 应注意要把试点班淘汰学生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避免对试点班学生造成过高的心理负担。[2]

(二) 做好“卓越计划”试点班落选、淘汰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常规工作之一,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需要辅导员的积极引导与教育。特别是对于“卓越计划”试点班落选、淘汰的学生, 心理落差较大, 若没有及时予以关注和帮扶, 很容易出现学生失落、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等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 辅导员应该加大对“卓越计划”试点班落选、淘汰学生的关注度, 在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安抚教育, 帮助学生重新规划大学学习的计划及进度安排, 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解决;其次, 建立对“卓越计划”试点班落选、淘汰学生的长期观察机制, 不定期了解学生的情况及动态, 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此外, 发挥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 帮助“卓越计划”试点班落选、淘汰的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生活的新节奏, 融入学习、生活的新环境。

(三) 加强“卓越计划”试点班班级凝聚力建设

班级是大学的基本单元, 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良好的班风、班级文化可以发挥润物无声的作用, 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言行。由于“卓越计划”试点班实行动态管理的现状, 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就更为重要。因此, 在加强“卓越计划”试点班班级凝聚力建设的过程中, 应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班级的凝聚力集中体现在团队活动上, 在班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团队活动, 吸引同学的参与;其次, 辅导员应深入学生群体, 深入班级, 增加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 发挥辅导员在班级凝聚力建设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再次, 增强“卓越计划”试点班的班级包容性, 试点班同学加快了解、接纳新选入的同学的速度, 让新选入的同学对新班级产生归属感, 共同致力于班级凝聚力建设。[3]

(四) 做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卓越计划”试点班班级的不稳定性导致学生干部处于不断变化中。学生干部是辅导员与学生沟通联系的重要桥梁, 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卓越计划”试点班的班级管理离不开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首先, 选拔组织协调能力强、有较高威信力的同学担任学生干部, 为师生服务;其次, 在“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干部发生更换时, 及时进行补充, 保证学生干部队伍的正常运行;再次, 发挥学生干部在进行班级凝聚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第四, 鼓励高年级“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干部参与到低年级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发挥学生干部传、帮、带的重要作用。

(五) 动员、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 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卓越计划”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 辅导员应不断动员、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目前, 我校积极搭建创新创业的各种平台,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校创新创业苗圃、省市级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中, 将课堂的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实践联系起来, 学做合一, 大胆创新、积极创业, 不断建立创新创业的长效机制。[4]

摘要:“卓越计划”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试点班的班级管理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在分析试点班班级管理难点的基础上, 为高校辅导员优化“卓越计划”试点班的班级管理提供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卓越计划”,试点班,班级管理,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林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集美大学学报, 2014 (01) .

[2]吴晗冰, 储祖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调查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 2013 (02) .

[3]李楷, 冯宜蒀.增强大学生班级凝聚力的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2 (05) .

上一篇:机器视觉自动检测技术下一篇:模型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