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艺术活动

2024-06-20

大型艺术活动(精选十篇)

大型艺术活动 篇1

1. 近年来我国大型电视活动的发展状况

大型电视活动, 就是大家都可以参与的活动, 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应设置互动环节, 并在互动中分组, 形成一种竞争状态, 整个活动充满娱乐性。近年来, 我国的大型电视活动层出不穷, 像职场类节目、选秀类节目、相亲类节目等等, 都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电视台也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 在这类节目取得成功的同时, 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过度商业化、低俗化等等, 所以大型电视活动会受到政策的限制, 希望相关电视台能够做出高雅和效益同步的大型电视活动。

2. 电视导演的统筹艺术决定着大型电视活动的质量

大型电视活动的质量好坏与电视导演的统筹艺术有着直接联系, 电视导演和整个制作团队是幕后工作者, 也是整个大型活动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大型电视活动是一项很复杂、繁琐的工程, 这需要电视导演统筹管理, 才能使这项电视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 这就是电视导演统筹艺术魅力所在。

2.1 运用统筹的方法规划活动前的工作

现简单介绍一下大型活动导演的工作特征。电视导演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 利用有限的活动经费去联系涉及活动的很多行业单位及其人员, 并组建策划团队, 由此可见, 电视导演必须要运用统筹的思想进行工作。首先, 电视导演需要考虑到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这并不是简单的准备工作, 而是要提前统筹规划电视活动需要的人力、财力, 以及需要抓住哪几个要求使活动办得最好, 要考虑到实际结果和预期效果的差异等等, 只有充分考虑所有因素, 才能保障大型活动的成功。下一步就是制定出大的方向, 将整个项目分解处理, 以大化小, 这样就可以将整个活动流程具体化了。

2.2 利用统筹法将工作细化为图表, 使每位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

大型电视活动包括很多工作部分, 如负责筹划、组建创作团队、资金预算、辅导排练、指挥走台合成、领导录像、粗剪样片、指导特技包装等等, 电视导演不可能把所有工作都做了, 这些工作需要经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使计划转变为图表。计划性强、考虑周全是电视导演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电视导演将整个计划列为图表, 每个工作人员也就明白了自己的职责所在。另外, 电视导演还要根据预定的计划对时间进行统筹规划, 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 挤出更多的时间去做好大型活动的每个细节, 保证活动的质量。电视导演根据计划并结合时间制定出图表后, 还应每天进行监督和核实。总之, 统筹图可以使导演把握全局, 掌握大型活动整个流程的关键点。

2.3 电视导演需具备利用统筹法协调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文已经提到过, 大型电视活动涉及到很多行业, 如服装提供商、广告商等等, 有上百人的工作团队, 在大型电视活动制作中, 电视导演要协调好各行业之间的关系, 让整个工作流畅地进行, 所以大型电视活动的导演应该具备利用统筹法协调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导演协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型活动的工作效率, 为了更快地完成计划中的工作, 及时排除工作人员之间出现的矛盾、冲突等, 将节省出的时间放在解决大型电视活动的关键点上。

现在具体谈一下电视导演协调工作的几个方面:第一, 大型电视活动需要各行业在一起合作来完成工作, 电视导演需要调节各行业之间的关系, 以免使他们之间发生冲突;第二, 调整好节目系统和外部因素, 在后期制作中, 不要发生利益失衡及互不适应现象, 使整体效益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第三, 电视导演需要充当工作团队内部的润滑剂, 因为工作人员之间难免会因为利益而发生冲突, 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型电视活动的进度。所以, 要做好协调工作, 电视导演就必须具备以下能力:察觉力、说服力、理解力、调动积极性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电视导演应能够提前察觉到内部出现的问题, 并有意识地去与当事人沟通, 通过对他们实际处境的分析, 表示对他们的理解, 电视导演还应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去工作。

3. 结语

大型电视活动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 电视导演是整个流程的宏观调控者,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 电视导演必须能够灵活掌握统筹法的技巧, 并将其运用到大型电视活动的工作中, 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大型电视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晓文.大型电视活动导演应具备的素质[J].艺海.2010 (02)

大型艺术活动 篇2

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举办庆祝建国65周年大型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

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了充分地向全世界展示我国成立65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深圳文华藏宝馆投资有限公司严格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于5月29日上午在广州文华藏宝馆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大型系列文化活动”新闻发布会。届时,广东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及文化、书画艺术界名流将出席活动。韦政岳秘书长将代表组委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介绍活动的相关情况。

大型艺术活动 篇3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文学士,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香港政府艺术发展局视觉艺术顾问,审批委员。香港大公报高级编辑,《画坛》、《收藏》版主编,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导师、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多次办个人画展和联展並策划全国名家水墨画展和本港画展。

《春山初晓》第九届全国美展 优秀奖1999年

《空谷清流》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2004年

《香江华彩》入选全国首届城市山水画展并收藏2006年

《五色祥云》入选全国第十四届花鸟画展并收藏2008年

《连接》代表香港作品随神州七号邀游太空2008年

《天路》入选深圳第六届国际水墨双年展2008年

香港政府于去年宽免葡萄酒税,葡萄酒越来越受大众欢迎,为进一步推广香港的美酒佳酿并配合政府锐意打造香港成为亚洲葡萄酒中心的目标,由香港政府全资拥有的数码港商场将联同香港红酒协会以及不同的酒商,於2009年10月25至27日一连3日首次举办的[香港美酒节],是全港首个集娱乐、艺术和教育于一身的大型葡萄酒推广活动;透过美酒及蔡布谷美酒艺术展、美酒艺术慈善拍卖会、品酒及葡萄酒投资讲座以及[全港第一届美酒天使大赛]等一连串活动,在香港南区数码港优美的环境中,尽情享受名酒佳酿、艺术珍品,体验美酒、绘画、美人的浪漫的气氛。

为了推广红酒文化,数码港不但将全天候广场打造成充满节日气氛的葡萄酒嘉年华,在巨大的广场中,设有一个以酒瓶形为展览门口的蔡布谷艺术馆,展馆四面外墙以艺术家蔡布谷的四幅5米×7米巨大画作环呈,很具现代感和恢宏性。同时,20多个不同的特式摊位售卖不同国家的名酒佳酿,包括港产酿制葡萄酒等,令市民可多方面了解红酒的种类和价值;商场更特设室外欢酒区,让市民一边欣赏海景,一边品味美酒观赏蔡布谷的绘画。

电视大型活动的导演统筹艺术 篇4

1 对电视大型活动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视大型活动逐渐向更加完善的方向所发展,和其他电视节目有所不同,大型电视活动更加注重和观众的互动性,即在大型电视活动中,每一个观众都可以投入到活动中来,进而使得整个活动的趣味性以及娱乐性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而电视大型活动导演的工作特点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极少的资源,推出一部具有轰动效应的活动。因此,导演要学会运用统筹艺术,提高自己对大型电视活动的统筹思想。近年来我国电视大型活动的类型逐渐向丰盈化方向所发展,最常见的电视大型活动的形式有相亲类节目、选秀类节目等等,这些类型的电视大型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让电视台的收视率以及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一部分的电视大型活动为了博取关注或者提升经济效益而以过度低俗化或者商业化的状态所存在,这对于电视大型节目健康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相关电视台应该加强对其的重视与整改。在整个电视大型活动中,导演所扮演的角色是极为重要的,其除了要对整个活动承担“导”的责任外还需要对整个活动进行把握与统筹,尽可能的使得参与电视大型活动的每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都可以被调动,并且可以发掘周围工作人员的艺术风格,并让其和自己的风格产生融合,这对于电视大型活动制作效果的提升是极为重要的。

2 导演统筹艺术在电视大型活动中的应用

和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相比,大型电视活动对于导演的要求更加高,一般情况下导演所需要面对的工作内容的数量以及工作内容的繁杂程度都是非常大的,在这种背景下统筹艺术的应用则能够很好的推进导演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我们就导演统筹艺术在电视大型活动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2.1 在对活动前的工作进行规划时可以使用统筹艺术

电视大型活动导演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经费的基础上,对和电视大型互动有关的多个单位以及其人员进行联系,并迅速有效的对策划团队进行组建,这就决定了电视大型活动导演在工作中运用统筹思想的必要性。在活动开始之前,为了保证电视大型活动可以得到顺利推进,相关的导演必须提前对活动所涉及的人员、资金等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处理,并对整个活动的要点进行把握,这是保证大型电视活动能够取得成功的最主要的条件。在基本统筹规划工作完成之后,相关导演就需要对大方向进行制定,并让整个项目呈现出分解状态,尽可能的让每一个环节的流程都以具体化的状态所存在,这对于大型电视活动的顺利推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大型活动开展前,一定要杜绝两种现象:其一,杜绝投入大量的资金,生产出与投入成反比的产品,即产品有着较低的质量和规模,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利于大型活动的正常推出,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造成较大的利益损失。其二,就是想要获得较大的利益,但是付出的资金极少,产品的质量、规模、结构、体系方方面面都上不了台面。所以,在大型活动开展前,导演一定要在可上档次、可收利益的方面谨慎考虑,做到实事求是。

2.2 在对工作进行细化时需要利用统筹艺术

一个大型电视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工种、多个工作人员的共同配合,此外大型电视活动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类型也是非常多的,像活动筹划、创作团队的组件、特技包装等等都属于大型电视活动的工作内容,作为整个活动的总负责人,导演不可能对每一项工作都亲力亲为,大型活动的导演主要是通过严密的组织计划,细化分工,明确工作开展的顺序、标准等,进行指挥和管理,导演要做到细心,考虑事情全面周详,不能丢三落四,不利于保障活动的质量。这就需要在经过科学规划与管理的基础上,使得各项工作计划以图表的形式所存在,以图表的形式对于各项工作计划进行展现,图表可以使我们通观全局,抓住重点,把握关键,还能及时帮助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还能够让各个工作人员对于自己的责任进行明确,这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极为重要的。此外导演还需要对时间进行统筹规划,这对于员工紧迫性的提升极为重要。统筹图表的应用能够让导演把握全局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并且可以及时的对大型活动的每一关键点进行了解,进而确保大型电视活动的效果与质量。根据预定的活动进行实践上的统筹安排,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安排时间有利于加强工作人员的时间观念,减少时间的损耗,可以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活动过程的薄弱环节,进一步稳固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对于时间的安排,还要综合所需要做的事情先后顺序、主次顺序等,保障各个环节都能够完成。

2.3 在对各个部门进行协调时可以运用统筹艺术

一个大型电视活动的开展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因此在整个大型活动推进过程中,导演难免需要对各个部门进行协调,从而最大程度的确保大型电视活动可以顺利进行,避免造成在合作单位多、场次多的活动中互相推诿的现象,一般大型活动细小琐碎的事物比较多,只有进行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做到明确的分工,才能保障大型活动顺利的实施。一般情况下大型电视导演所需要调节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像演员之间的协调,录影环境的协调等都属于导演的职责范围内,在对各个因素进行协调的过程中,加强统筹艺术的应用,可以使得整个协调以更加高效的状态所存在,这对于大型电视节目的顺利进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 结束语

大型活动电视节目是一个合作的产物,导演不仅仅是核心人物,而且导演的统筹艺术实际是作为一个协调关系、解决问题的存在,提高了节目组织系统的整体效果,还能顺利的实现目标的管理,及时排除节目拍摄、排练过程中的分歧、矛盾,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各级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互助,和谐的完成任务。经过大量的数据文献证明,导演讲究统筹艺术性是实现一切的根本,导演的统筹艺术水平将直接决定大型电视活动的质量,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积极的采取措施对导演统筹的艺术水平进行提升,这对于大型电视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文.电视导演应具备的素质[J].艺海,2 0 0 9(2):58.

艺术节大型文艺汇演实施方案 篇5

大型文艺汇演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师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审美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发挥个性特长,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和创新能力,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我校将于**年**月举行第**届校园艺术节大型文艺汇演,现将本次活动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以面向全体学生为重点,自上而下层层组织。做到班班有方案,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通过举办艺术节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一次机会、展示一技之长、培育一代新人。把艺术节办成学生自己的节日,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积极探索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新途径,努力使艺术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学校艺术教育充分向社会展示,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社会教育功效。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支持,拓宽艺术教育渠道。

二、组织工作:

1、主办部门:**

2、组织委员会: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三、活动主题:“健康生活、和谐校园”

四、活动内容:

节目健康向上,风格清新明朗,台风朴实大方,充分反映现代中小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体现思想性 1

和艺术性的统一。

五、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发动准备阶段(*月*日—*月*日)。各班在学校动员会后进行全面广泛的宣传和发动,鼓励广大同学积极参与艺术节的活动。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月*日—*月*日)。在个人准备、班级选拔的基础上,通过各年级评比选出优秀节目参加学校文艺汇演。

(注:*****。)

2、节目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至少一个节目,各小组节目确定后于*月*日前报**部门委统一组织评比。

3、各节目自备伴奏,于比赛前2日内拷贝到信管中心,未按时拷贝伴奏的班级取消比赛资格。)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文艺汇演及表彰)(*月*日)。各年级优秀节目参加学校第**届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对在艺术节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班级颁发奖状。

六、节目要求:

1、节目形式不限,内容符合主题,体现中小学生特点。

2、舞蹈类节目6-15人。

3、歌曲类节目不超过6人。

4、语言类节目不超过8人。

*******学校

俄罗斯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的特点 篇6

俄罗斯这些大大小小的艺术形式中,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以其鲜明的主题和卓尔不群的规模而独具特色。这些大型公共艺术综合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门类,并具有開放空间。莫斯科胜利广场、彼得堡胜利广场以及伏尔加格勒英雄纪念碑等,堪称俄罗斯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的代表。莫斯科的胜利广场建于1995年,由雕塑家采列捷利与建筑师合作设计而成;彼得堡的胜利广场建于1975年,由雕塑家阿尼库申会同建筑师斯彼朗斯基和卡缅斯基设计而成;而伏尔加格勒战役英雄纪念碑建于1967年,由雕塑家武切季奇领衔创作而成,它们都是以雕塑为主体的公共艺术综合体。这些大型公共艺术虽然面貌各不相同,但它们又有一些共同特点。

其一,这些纪念性公共艺术都具有大空间、大尺度,富于恢弘的气势。莫斯科的胜利广场占地宽广,包含了主题纪念碑、卫国战争中央博物馆、常胜圣格奥尔基大教堂,以及无名烈士墓等多个部分。广场中央的主体雕塑胜利女神纪念碑(图1),碑高141.8米,抬头仰望,高高地伸向天空。彼得堡的胜利广场的规模也不小。它包含了一座高达48米的花岗岩方尖纪念碑、用花岗石砌成的一个直径为40米的环形建筑物,和多组群雕(图2、图3)。而伏尔加格勒的祖国母亲雕塑群则占据了整个玛玛耶夫高地,从下到上拾级而上,经过三个广场,最后到达山顶。而伫立在山顶的高达101米的圆雕《祖国母亲在召唤》(图4),其体量之巨大,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些公共艺术的空间、体量的尺度之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视觉经验,给人一种不可超越的感受,这种尺度十分契合大型公共艺术本身具有的纪念性主题。因为这样的主题需要让观者产生一种敬畏和仰望的情绪,而具有阔大的空间、巨型的体量才能对观者形成强烈的冲击,并产生超越普通感官经验的崇高感,从而震撼观者。从审美的角度看,崇高感的形成,往往需要崇高的物体或对象,以其无穷的巨大和无穷的威力,超出主体的想象力,压倒并战胜主体。然后,主体唤醒自卫性的理性观念,这种理性观念战胜对象,重新肯定自己,主体才由对被对象的征服所产生的恐惧感,转化为由肯定自身尊严而产生的快感。这样,观者才能在对崇高的审美中实现一种超越。可见,采用大尺度、大空间,本身非常符合作为视觉艺术的大型公共艺术的视觉特征。同时,这种超大尺度,也体现出前苏联及现在的俄罗斯的大国心态,或者说渴望成为强国的期望。尤其是苏联时期,在社会生产和建设,以及文化发展上都达到相当的水平,当时美苏军事上的竞争,使其在许多尖端科技的发展方面远远超越了其它国家,而在文化上,同样也希望能产生与之相称的文化艺术。而且,采用大空间、大尺度也体现出俄罗斯的地域文化特色。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广大,在这里,似乎只有超大型艺术在视觉上产生的冲击力才能与之相称。

其二,俄罗斯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都通过独特的艺术构想表现出鲜明的主题。这些规划宏大、耗费巨资的大型公共艺术都与卫国战争紧密相关。众所周知,苏联在二战中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卫国战争的胜利,使苏联人更加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卫国战争也是俄罗斯国家艺术中最宏大、最突出的主题。莫斯科胜利广场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彼得堡胜利广场以卫国战争中彼得堡保卫战为主题,而伏尔加格勒的纪念碑则是为纪念伏尔加格勒保卫战而建。因此,这些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体现出强烈的军事文化特征。它们都充分展现出俄罗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英勇、对战争的纪念以及对和平的祈祷。而这些主题都是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构思展现出来的,从整体的规划到细节的设计都紧扣主题,并体现出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

先看莫斯科广场。广场的代表性雕塑为胜利女神纪念碑,碑高141.8米,象征着1418天的卫国战争。纪念碑顶部是胜利女神高举月桂花环,在一男一女两位吹着胜利号角的天使的陪伴下,正徐徐降临。三棱形的碑身是一柄冲天的青铜刺刀,上面刻有伏尔加格勒、基辅等在战争中经历过重大战役的城市的名字,以及英勇战斗的战士的浮雕。纪念碑下是5层台阶,象征着5年艰苦战争。碑体底部的前方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俄罗斯勇士格奥尔基持长矛英勇刺杀毒蛇的雕像。在广场的侧面则是一组具有抽象意味的群雕(图5),表现的是一群赤身裸体正走向毒气室的苦难的民众。位于主题纪念碑后面的卫国战争博物馆中,则陈列着由多部分组成的大型全景壁画,记录了二战中包括攻克柏林在内的多个重要战役。馆内的装饰设计同样围绕主题。馆中哀悼厅内的吊灯独具匠心,由串缀在顶棚上垂下的无数灯绳上的玻璃珠组成,总共2700多万颗,代表着二战中苏联2700多万死难者所流下的泪珠。整个设计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与反法西斯的主题紧密相关。

彼得堡胜利广场的设计则紧紧围绕二战中真实的彼得堡保卫战。广场中央矗立着高达48米的花岗岩方尖纪念碑,纪念碑旁用花岗石砌成一个直径为40米的巨型环状建筑物,意在象征彼得堡在二战中被围困,入口处左右分别写着的“900个白昼”和“900个夜晚”则象征着彼得堡保卫战的九百个日夜。环形建筑物的正中是青铜圆雕《封锁》(图6),悲愤的母亲托着死去的孩子,战士搀扶着虚弱倒下的长者,概括而形象地展现出战争中被围困的彼得堡的真实情形。纪念碑前面两边则是工人和水兵两组青铜雕塑群,士兵们相互呼号,冲向战场。广场下方为纪念馆,展示彼得堡保卫战中的动人事迹。整个广场从设计构思到具体的雕塑创作都紧扣彼得堡保卫战,展现出城市军民在战争中不可战胜的坚韧力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

伏尔加格勒战役英雄纪念碑(图7)最为充分地展现出战争的主题,整个纪念碑就是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过程的缩影。纪念碑建于玛玛耶夫高地,由高到低分为四个层次,随着参观的逐级上升,经过宁死不屈广场、废墟墙、英雄广场、忧伤广场等,每个部分都设有主题雕塑、浮雕,充满极强的象征意义,暗示从被侵略到英勇反抗、再到战争胜利后的纪念的过程。综合体顶部的忧伤广场坐落着一座荣誉军人大厅,厅中白色的巨手举着长明火,象征着战斗精神的永垂不朽。而最顶端是著名的高达101米的《祖国母亲在召唤》巨型雕像,一位健硕的母亲手持利剑,召唤着英雄儿女勇往直前,保卫祖国,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侵略。

这三座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整体构思和细节设计都紧紧围绕主题,同时又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气质。莫斯科胜利广场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并以其阔大壮观而展现出恢弘的气势;彼得堡胜利广场则紧扣历史,贴切地反映出当时战争的情形,引人深思;伏尔加格勒战役英雄纪念碑则巧妙地利用高地的山勢,运用雕塑、景观、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使由下而上、由远及近的参观过程,充满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其巨大的尺度,充满磅礴的气势。

其三,这些大型纪念性公共艺术都展现出空间的开放性。民众能参与其中,并融入到整个纪念广场的氛围中。以莫斯科胜利广场为例,这里经常是莫斯科许多集会、游行的起点。而且,胜利广场周围设置着一些军事装备和设施,陈列有军舰、坦克等武器装备,在一片小树林中还模仿战场,设置了战壕、障碍等各种军事设施,参观者可以置身其中亲身体验。平日里,天气晴好时总有许多人来到这里散步、轮滑、还有人牵着婚纱前来拍照。广场入口旁边的一个巨大的土丘是无名烈士墓,傍晚时分,站在土丘上向纪念碑的方向远远望去,整个广场沉浸在落日的余晖中,一种庄严的情绪油然而生。

当然作为纪念性的公共艺术空间,其最为重要的功能体现在特殊的日子里。每年5月9日是俄罗斯的胜利日,届时这些地方都会成为最重要的纪念地。莫斯科胜利广场会完全开放其所有设施,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包括大型露天音乐会和各种文艺演出。人们纷纷前来参加庆祝,尤其是那些胸前挂满勋章的二战老兵,他们虽然满脸的沧桑但都带着自豪的神情。这时,胜利广场充分体现出大型公共艺术的功能,人们置身其中参与各种庆祝活动,为广场上的氛围所感染。在彼得堡胜利广场和伏尔加格勒英雄纪念碑综合体,这种情形同样如此。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公共艺术不同于真实的战争纪念地。尽管两者都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但大型综合体艺术是围绕专门的主题,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综合呈现出来的。而战争纪念地则多是依照历史遗存建成,或者是就历史原貌的呈现,而非以艺术的形式进行的规划和修建。比如,红场,它见证了俄罗斯不同历史时期的许多重要事件,包括在卫国战争中德军兵临城下之际举行的鼓舞人心的红场阅兵。但是,在胜利日,红场是作为俄罗斯最为重要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真实地点而举行纪念活动和阅兵仪式的。它不应该被当作公共艺术,因为这个场景是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与当年几乎并无二致,它更多地见证和还原的是历史的真实性。今天,红场上专门以艺术的方式表现这一主题的,只有历史博物馆前陈列着的朱可夫元帅骑马的雕像,他步履轻盈,神采飞扬,仿佛刚从胜利的战场凯旋归来。

俄罗斯的大型公共艺术体现出鲜明的艺术特征。它们综合了建筑、雕塑、景观等多种艺术形式,且其尺度巨大、富有冲击力。同时,这些大型艺术置于公共空间,这里的发生的游行、集会、表演、观赏、漫步等人们参与交流的行为,使这一空间具有了良好的开放性。它们与公众发生关系的这些方式,体现了作为公共艺术所具有的开放、交流、共享的精神和态度。正是这种空间的开放,使之真正成为能为公众服务的艺术。更重要的是,它们体现出鲜明的价值取向。俄罗斯的这些艺术综合体都体现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俄罗斯人民的英勇不屈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这种主题与国家意识形态一致,同时又是公众集体记忆的反映。它们宣扬了国家正面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又激起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我认同,从而有效地建立起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民众心理需求之间的纽带,使这些综合体艺术体现出应有的社会价值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当我们亲眼目睹着白发苍苍的老兵牵着小孩从宽阔的广场走过,就不难理解这种艺术的价值所在。正是这种鲜明的价值观,使其区别于今天我们城市中的一些公共雕塑、景观,而体现出强烈的公共艺术特质。也正因为有这种共同的精神和特质,才使公众愿意参与到其中,与这些艺术接触,并在情感上产生更紧密的联系。

大型艺术活动 篇7

2010年10月,有关齐白石艺术的一系列大型活动在北京轮番上演。10月15日,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2010·北京)在北京举行,百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北京,探讨齐白石艺术的国际性与时代意义。此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北京市文化局主办,北京画院承办。2010年是北京画院美术馆暨齐白石纪念馆建馆五周年,在此期间隆重推出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大型学术活动。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2010·北京)是一次集研讨、展览、出版于一体的文化盛事,它的成功举办不仅向世界再次展现齐白石和中国艺术的价值与意义,还将搭建齐白石艺术研究与交流的广阔平台。论坛会议由三个分会场组成:第一分会场聚集了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学者,共同探讨“齐白石艺术的国际性与时代性”、“齐白石艺术与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有关方面的问题;第二分会场集合了来自英国、捷克、瑞典、新加坡等国的知名美术馆馆长或代表,一起交流“齐白石与东方文化精神”、“中国画20世纪经典作品的全球性馆际交流”的深层内涵;第三分会场由北京市文物公司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协办。来自海内外的市场分析专家、收藏者,共同交流“20世纪中国画的收藏与齐白石艺术作品的收藏”、“20世纪中国画的市场与齐白石艺术作品的市场”的热点话题。

同时,由北京画院组织编撰,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雅昌集团有限公司印制的《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正式出版发行。此部全集将北京画院所藏的全部齐白石作品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收录其中,以画科与题材为标准,共分为花木卷、水族卷、禽鸟卷、蔬果卷、草虫卷、人物卷、山水杂画卷、书法篆刻卷、手稿卷和综合卷(综合卷收录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的手稿、日记、诗稿、信札、印章、遗物及相关物品),是迄今为止关于中国艺术家个案艺术研究中,出版规模最大、收录项目最多、门类最全、艺术水准最高的一部研究著述。据悉,《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不仅将以往未获重视的画稿进行大图版清晰呈现,而且力图还原画稿与作品之间的创作关系;“三百石印”,原石和重新钤拓的包括边款在内的印谱,并对印石的材质、尺寸、风格进行了详细著录。此外,手稿卷中除《寄园日记》外,其他资料均属首次面世。在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作品中,包含大量齐白石的手稿和画稿,这部分作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手稿里包含了齐白石生前所写的日记、信札等丰富的原始文献,为我们了解齐白石的生活、思想、情感和性格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也是研究齐白石书法风格演变的极佳实例。

10月15日晚7点,“齐白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艺术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纪念中央美术学院命名六十周年、北京市文物公司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共展出作品103件,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和北京市文物公司所藏齐白石艺术精品、信札以及部分珍贵的文献史料和影像资料等。展览策划人为唐斌、赵锐,余丁担任学术主持。本次展览不同于以往单纯按照编年史顺序或题材分类的展览理念,意在通过社会学的考察方式,突出齐白石人格及其艺术中所具有的“人民性”特点,按照“人民性”的四个渐进层次,以四个不同的主题“人民一员——自然天性·质朴从艺”;“独立画家——个体精神·智慧营生”;“世界公民——艺为天下·国际扬名”;“人民艺术家——群众中来·群众中去”作为展览基本架构。通过精心选择的作品、实物资料以及对齐白石的同道、朋友、学生等的采访视频,再次印证齐白石作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大家的身份,同时更着力于呈现齐白石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文物公司、藏家以及当时文化界、政界、商界等人士的交际往来,从而探究齐白石所获得的“人民艺术家”荣誉背后暗含的社会学意义。齐白石与中央美术学院的渊缘甚深,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平艺专时起,齐白石就受徐悲鸿之邀授课讲学,由此开始了与中央美术学院紧密的联系。他积极努力地将自己从事艺术创作的毕生经验传授给弟子,他的艺术精神与人格力量通过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作品和晚年的教学,又回到群众中去。就如他为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而书写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样,齐白石的整个艺术生涯,都是这句话的注脚。据悉,《齐白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书也与展览同时亮相。

数字影像在大型舞台艺术中的应用 篇8

1.1 扩展舞台的多维空间

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可以说是一个前卫的探索,是一次数字时代的开幕式,是一次全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的开幕式。

开幕式的场地“鸟巢”是一个围起来的四面环绕的场地,它的舞台空间有多层次的形态,即它的表演区相当丰富,从地面到悬空到顶部,营造出震撼的视觉效果。而数字影像在其舞台空间的构成上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果除去了数字影像的成分,这个舞台将会是空旷的,缺少艺术魅力的,震撼人心在于4.4万颗LED打造的梦幻画卷以及在鸟巢顶部营造出上千平方米的“碗边”数字屏幕,极大的丰富了视觉空间,构成了绚丽缤纷的舞台,演出核心的中心舞台即画卷所在位置,是一个直径20米的升降台,藏在体育场中央的巨大“地坑”中,“地坑”顶端的盖板可以平移,并且舞台的空间一直是被利用着让人不会感觉到空旷。

1.2 凸现舞台表演的互动情境

在早期的大型舞台艺术中我们可以发现,导演们对数字影像的运用理念和方式都比较单一,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数字影像往往只是起到了一些辅助作用,成为舞美的一部分以营造演出的氛围。而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可以看到演员与数字影像的互动拼接的出色效果,舞台表演与数字影像的互动情景充分的体现出来。当数字影像画卷上墨迹漫卷流淌变幻的呈现出檐画、陶瓷、青铜器等代表中国古代文化符号的时候,一袭黑衣的舞蹈演员来到画卷之上,用肢体做墨迹,表现中国水墨画的洒脱写意。随着舞蹈演员的动作,洁白的画纸上出现了起伏回旋的墨色线条。中国水墨画讲求以形写神,不拘泥形式而更讲究神韵,舞蹈演员独特的肢体语言,正体现出中国水墨画这种特有的意趣和韵味。演员完成表演之后一幅山峦交错、起伏延绵的水墨画呈现在观众眼前,原本躺在数字影像屏上的画纸被凌空提起,真实的画卷与虚拟的画卷交相辉映,数字影像中的画面随着舞蹈者的舞姿绘画的运动而变化着,制造出完美的水墨中华的互动情境。

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武术表演《自然》也是典型的将数字影像与舞台表演互动结合的例子,它以我国自古被推崇为“百经之首”的《易经》中太极阴阳为基础,并加入少林武术和其它门派的动作特点,结合舞蹈、灯光、音乐、LED等,兼具了太极的飘逸,少林的刚猛和现代舞蹈的轻灵,以全新的姿态演绎了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扩展了传统武术的内涵,放大了现代舞蹈的外延,阐述了中国古老生活哲学的精髓,把人们的视觉感受升华到了一个高远的境界。表演中两千零八名太极拳手在场中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旨要,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一章节的数字影像部分是一位德国个人艺术家作曲家完成的,运用了水墨粒子的效果,绚丽的色彩,极其富有韵律感,每个粒子效果都非常的漂亮,很特别也很符合太极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演绎。两千零八名表演者在舞台中有规律有秩序的舞动着太极,影像里水墨离子也随着表演队型的变换而变换着,犹如两者之间的演艺是相互控制相互影响产生的。表演《丝路》中巨大的船桨也把我们的思绪从风情多样的内陆带到了一望无垠的海上,船桨连接呈现出中国古老的航海形象,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表演者舞动着船桨让体育场上放波涛汹涌,场中的长幅影像画卷上也已经海浪滔天。船桨滑落,桨手们在风浪中与激流搏斗,体现了中国人挑战自然的勇气与智慧。

1.3 体现开幕式的环境和气氛

气氛是动作、时间、空间与意义的统一,或者说是环境的情感化体现。数字影像在奥运开幕式的运用创造了两个世界,一个现实世界,一个虚构世界,开幕式的环境既是现实的又是虚构的,舞台空间是由一系列的艺术符号所创造的虚幻的环境,在实际演出中,这些作为艺术符号的舞台形象,其意义超越了自身,代表的是舞台这个完整的大集合大环境,完善了表演艺术,提高了境界。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开始前的29个象征着历史足迹的大脚印,从永定门开始穿过北京城的中轴线一直到达鸟巢,这个虚幻与现实难辨的场景环境推动了开幕式的进程,事后得知是整个北京城的三维复原加上数字合成的大脚印才造就了成功的历史足迹章节,制作方真实拍摄了场景进行预演效果对比,最后完成了三个不同环境的版本(高能见度,大雾低能见度和下雨)以防不时之需,最终好天气让我们看到了高能见度版本的历史足迹。这一章节全然是因为有数字影像的存在才得以实现,制作方的实验证明真实拍摄不可能配合得上大脚印的步伐,曾经一度搁浅这个创意。

舞台气氛是加强演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笼罩表演者演出动作的意向空间,数字影像大大加强了视觉和感官上的震撼,让观众切实感受到“同一个梦想”这样的奥运主题理念。开场的画轴打开在一个巨大的LED屏幕上。屏幕长147米,宽22米,构成历届开幕式中,科技含量最高,使用LED屏幕面积最大的一个舞台。而后的表演大部分是围绕这样的舞台进行的,地面LED屏幕中浮出“画轴”,徐徐展开中华五千年历史。华表的影像流淌在巨大卷轴上,“飞鸟”和“鲸鱼”在“鸟巢”上空自在游动的清晰画面,很好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4 表达舞台场景的情绪和意义

舞台表演的意义是通过表演者和场景的情绪表露出的情感而实现的,根据对舞台的理解,对表演节目的体验,为演出创造出情感的符号。对于开幕式来说要做到几个展示:5000年的灿烂文化、当代的精神面貌、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人宽大的心胸。对中国元素的体现,要有很多设置,包括灯光、音乐、舞美、数字影像,都要围绕中国文化这一主题。开幕式是由“梦幻五环”在地面出现开始的,然后对于如此盛大的宴会,仅仅让闪烁的五环安静得躺在地上显然是不能调动处应该有的情绪及意义的,随着五环的悬空上升挂起,整个舞台的情绪一下渲染开来,首先扣住了奥运这一主题,五环是挂在了一张灰网上,用LED小灯泡制作而成,平铺在地面的时候地面的影像开了高透明度消除掉了真环,因此这一表演环节的实现多亏了数字影像的运用,用幻觉表现了真实。

之后数字荧屏的短片拉开了画卷的序幕,开幕式的整个理念围绕画卷,悠扬的琴声伴随着数字影像画卷的缓缓铺陈,画卷上水墨浸染,充满中国古典艺术的淡雅神韵,墨迹遍染流淌变换呈现着陶瓷,青铜器等在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进程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卷轴打开了方式提出了很多种,例如一开始想运用的风水方案,但由于不好用符号表达奥运所要展现的意义所以舍弃了,之后提出生命的方案,竹简的方案,以及用方块配合长城的季节变化等等,但最终选择的方案是我上文所描述的,没有繁杂的效果却表达出了舞台场景应该有的意义。舞台的意义就在于配合演员的表演以及节目的意义,水墨浸染的卷轴与之后的水墨画表演相互相称,中国水墨画的以形写神不拘于形似更讲究神韵,在数字荧幕和水墨画演员独特的动作表演上都可以充分显现出来,二者配合得相当完美。当漂亮的画作凌空挂起在观众眼前时,数字影像画卷上已经浮现出与画作相配的上水风景画。

“活字印刷”[1]也是开幕式中表达国人情绪以及象征意义的重要环节,演员模拟活字印刷术的字模,上下起舞,在古人箴言的吟诵声中,一个醒目的“和”字凸显出来,活字印刷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带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渐次推出的三个“和”字荏苒千年发展变化,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以和为贵,章显出中华民族的和谐观历史悠久传统优良,在表现“长城”这一元素时,字模顶端突然桃花绽放,漫卷整个“长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使“汉字”和“印刷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活字模”也被赋予了生命,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具。数字影像和“活字印刷”配合变换出来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气和智慧的结晶万里长城,也象征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

名为“丝路”这一章节的数字影像荧屏是由澳大利亚公司制作的,在美学设计上非常好,其意义在于表现古代中国陆地与海洋中的友谊纽带,路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景象,广交朋友互通有无彼此学习礼尚往来,两条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印证,丝绸之路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场中的长幅画卷从古绘制至今,从黑白两色的水墨神韵转化为色彩斑斓的绚丽世界,随着演出的发展,长幅画卷上出现了瓷器与茶,因为陶瓷的大量出口,海上丝路也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山水长卷环绕体育场一周慢慢展开,32个月台拔地而起,形成高耸的龙柱擎天柱地,尽显中国古代文明的雄伟壮阔。中国人代代传承嫦娥的故事,始终执著于飞天的梦想,终于人类用智慧敲开了宇宙的大门,“地球”穿过数字画卷上星空的“大门”从地面下缓缓升起,随着奥运主题曲的唱响整个舞台的情绪与气氛达到了高潮。

对于一届奥运会来说,一个成功的开幕式就意味着赛会成功了一半;而对于一个奥运会开幕式来说,一个成功点火仪式则意味着开幕式成功了一半。点火仪式是开幕式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一幕,体现奥运精神,具有非凡的意义。对于“凤还巢”方案的数字技术没有实现是十分可惜的,凤凰飞到火炬上不适合投影灯,最后改成了画轴的慢慢展开。在星光点点、如同浩瀚银河的“鸟巢”中,“体操王子”李宁腾空而起,伴着皎洁的明月,在“空中跑道”上踩着“祥云”,用手中的火炬缓缓照亮了气势恢宏的“祥云画卷”,将奥运圣火在世界角落传递的感人瞬间一一重现,而人类的奥运之梦也随之展开。短短的一圈,中国人走了一百年,“体操王子”迈着比“嫦娥奔月”更有力的矫健步伐,点燃了巨型“祥云”主火炬塔下的“灯芯”。伴随着绚丽的烟花漫天飞舞,奥运圣火熊熊燃烧,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这样一副灿烂文化的历史长卷,在那一刻,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激情相拥。而这一切的呈现都来源于出色的数字影像画卷,充分调动了整个开幕式的情绪也表达出了北京奥运精神的意义。

2 数字影像应用于大型舞台艺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大型舞台设计是由舞台、布景、道具、灯光等成分以及由空间、形状、光色、质感、活动等因素所构成的空间与时间的综合体。舞台上综合时间和空间造型的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通过光影、形体、色彩、音乐等元素的创作最终都是为体现演出完整艺术效果而进行的,在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所包含的广阔天地里,数字技术无疑把艺术家的灵感和思维带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数字影像在大型舞台艺术中的应用扩展了舞台的多维空间创造虚拟的环境,凸现舞台表演的互动情境使数字影像与表演相互交融,表达舞台场景的情绪和意义以及体现舞台的环境与气氛,它是大型舞台的延伸也使表演更加的丰富,帮助舞台使其更有表现力,传达更多的信息表达更深的内涵,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迎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接受方式。数字影像赋予了舞台视觉艺术新的生命力,使千百年梦想的舞台灯光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效果成为现实,让观众感受到舞台三维立体空间构成的光影和色彩画面。早期舞台上实验性的小块屏幕投影画面,如捷克舞台美术家斯沃博达以运用投影、多屏幕以及多媒介综合而著称,提出了"心理造型空间"的概念,他的舞台设计创造出"活动与光的戏剧"。设计代表作有《八月的一个星期日》《士兵》《海鸥》《末代》《哈姆雷特》等,发展到后来舞台上播放视频用的荧屏,随着数字化艺术与技术的日趋成熟发展,数字影像的运用也使用得越来越灵活,从以静止图像当作舞台的背景图,到配合表演者互动而成为舞台主角,从小范围的塑造虚拟舞台,到包围整个环境场所。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如今国内外各大舞台上都可以看到数字化影像的身影,它的大型舞台艺术中的优势已经体现得十分的明显。多媒体剧这个近年来流行的新名词也越来越响亮,2005年国内首台多媒体梦幻剧“时空之旅”运用高科技手段,采用声、光、电、水幕、烟雾、特效等现代化手段,使舞台立体化、多维化,其独创的大型水幕、全息投影、多媒体应用等将带给观众穿越时空的独特经历,演绎梦幻奇异的多维世界,打造出了中国演艺界舞台大片;06年澳大利亚多媒体舞台剧《牧羊人之妻》用多媒体营造丛林的氛围,同时营造戏剧本身的氛围,它的表演与戏剧本身密切相关,参与戏剧的发展;08年加拿大多媒体剧《动画大师诺曼》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从头至尾只有一个舞蹈演员,其余所有角色、布景等均由电脑虚拟而成,整场演出美轮美奂,富有激情与创造力,先进的电脑虚拟成像、三维立体影像、大型投影等多媒体技术与舞蹈家魅力四射的舞台表演,打破了表演、舞美、电影、录像、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开创了数码时代全新的舞台表演语言。而在此前的《震颤》是多媒体剧这一年轻的艺术剧种的经典之作,通过灯光与道具的巧妙运用,将演员的舞台表演与大屏幕投影的完美结合,加上荡气回肠的音乐及女高音的现场吟唱,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布景,营造出电影般的真实场景,舞台上的3层多媒体投影,根本分不清演员究竟是真实存在于舞台上的,还是存在于投影画面里的。在09年我国的春晚中,数字影像也在表演过程中尽显美轮美奂的视觉冲击力,让节目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当数字影像在大型舞台艺术中创造自己独有特性的同时,也清楚的展示出数字影像在不断的发展并且有着各个类型的表现方式,我们在大型舞台艺术中运用数字影像应该注意根据影像的不同表现形式扬长避短。笔者从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幕后资料了解到一些未能实现的数字影像的方案,其中点火仪式是奥运会开幕式最核心也最重要的部分,点火后将在“鸟巢”和居庸关之间形成一个造型,寓意“凤还巢”,象征凤凰的火炬云游四方,踏遍五洲,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吉祥的神鸟作为火神的使者又来到中国,飞回到鸟巢,向世界展现中华古老文化走到今天走向未来的历程。原本创意的是当最后主火炬手手持火炬跑到主体育场场地的指定位置后,全场灯光聚集,世界聚焦,他不会直接点燃主火炬塔上的圣火,而是点燃某个导燃物或导线,此时全场灯光并主体育场周边的灯光调暗,通过高科技、焰火、声、光、电等手段的配合,骤然间主体育场上空出现了一只大鸟——凤凰,这只凤凰振翅高飞,翩翩起舞,缓缓的飞向那火炬塔的中央,引燃那盆圣火,同时也燃烧了自己,凤凰涅盘浴火重生。这个拍案叫绝的创意最终没有能够实现,主要在于数字影像技术的限制,凤凰飞到火炬上不适合投影灯的跟踪,所以最后选择了画轴在“碗边”展开的效果,当然就象征意义来说是不如之前的创意理念。除此外“大飞鸟”满场飞的盛况也没能实现,这是由于投影灯不能覆盖那么大的面积,最后我们看到的是“大鸟”在地面飞的情景。还有画卷初始展开画中影像展示内容的反复修改,以及“地球”方案之前的镜子反射的数字技术预想,但是会产生眩晕感,因此最终改称了地球,地面是数字影像形成的绚丽的星空画面。由此可以浅析数字影像几种类型各自的优缺点:

一是投影技术,投影灯使用起来自由灵活,价格相对便宜运用广泛,特别在剧场用得非常多,但是亮度不高需要环境够暗,不适合跟踪(凤还巢例子)以及它的覆盖面积有限;

二是LED技术,LED灯有着长寿命、节能、安全、绿色环保、亮度高等显著优点,它的耗电量只有普通照明的1/10,但是LED屏固定不能任意移动,且高昂的价格导致LED产业市场拓展的步伐缓慢,目前来说只有少数的大型舞台场所和演播室运用比较多,而大部分戏剧剧场更多的选用投影技术来实现表演艺术,除此之外LED灯线路多、易损坏,开幕式卷轴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因此每平方米的承重能力达两吨,经得住演员踩踏、水浸;

三是全息技术,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其中全息投影屏的特点是高亮、清晰、透明,对周围环境要求不高,但是市场定位是比较高端的消费及展示场所,例如科博馆、展览馆、高档卖场等。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舞台艺术是否受到了威胁,这个问题如同在数字电影发展的今天传统胶片电影是否受到威胁如出一辙,答案都应该是否定的,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淹没或者代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没有力量可以阻止数字影像在传统舞台艺术中的发展,在数字平台下,发展所需要改进的,因为是传统所以经典,当代的舞台艺术家在传承与革新中视野更为开阔,观念也更为开放,不会拘泥于某一种规则或是某一种形式,而是在不断的交流互渗中呈现出多元、开放与创新的形态。就如今来看数字化的元素运用得非常广泛,传统舞台艺术在数字化技术的配合下一直创新着。例如多媒体剧这种新颖的在国际上尚是较新的舞台剧种,运用了声、光、电、影等多种高科技手段设计出影像以及投影等绚丽多姿的多媒体舞台表现形式,给观众带来极深刻的印象及视觉上的冲击,除了舞台上人物的真实表演,还结合了影像,虚的、实的,以及事先拍好的资料同时展现出来,效果远远不同以往单一的舞台剧。可以说数字化带来了传统舞台艺术发展的新时代。

3 结论

数字化的现代主义思潮不断涌进这个时代并且掀起轩然大波,所触及到的是社会的各个领域,舞台艺术也在使用数字化技术的魅力并且创造出了无限的可能,影像是数字化在大型舞台艺术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最有发展潜力的成分。数字影像让舞台艺术充满了精神能源,给予其无限的动力,让舞台空间更加绚丽,让会场气氛更加生动,赋予表演的意义以生命,触动表演者与观众内心的情感。

现代人的审美活动仪式的转变,是从视觉体验开始的,而数字影像开辟了这样一条永远向前运动的通道,本文以北京奥运开幕式中数字影像的应用为主要事例,其他舞台剧目表演为辅来阐述数字化技术在舞台各个方面的应用与功能,数字影像已经深入到舞台艺术的发展之中并且起到极大的丰富舞台表演艺术的作用。

我们可以期望在未来的舞台艺术发展中出现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共生形态,数字影像技术在舞台艺术中应用与发展的同时应该根据其不同特征扬长避短,数字化影像的发展与应用俨然已经在大型舞台艺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可以预想未来二者将会联系得更加紧密,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利用数字影像来传达的舞台艺术,传统舞台艺术不会摒弃给它带来活力,缤纷世界的数字影像元素,可以说数字影像在传统舞台艺术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生,胡佐.舞台设计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汪又绚.舞台美术幻觉与非幻觉的诱惑[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谭铁志,杨琳.空间创意[M].华文出版社,2005.

大型艺术活动 篇9

叶锦添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视觉艺术家, 他游走于电影、电视、服装、化妆等领域, 觉艺术作品表现为影视人物造型、话剧人物造型、绘画等。叶锦添的视觉艺术作品大多具有独特、鲜明的风格, 色彩是最具有最强的视觉冲击力。例如在电影《夜宴》中, 叶锦添把中国的传统与西方的艺术大胆的结合, 整个的宫殿以中国传统的色彩大红色为主基调, 那些华丽、繁复的、气势宏厚的建筑, 并不是中国历史的再现, 而是他基于对西方艺术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 与中国的传统元素相结合的结晶, 更是给世人呈现了以场时尚盛宴。在人物的服装色彩选择上常以高雅的冷色调、对比色、和黑色居多, 根据人物的气质和性格配以弄墨重彩十分大胆, 吸人眼球, 也增加了服装的层次和立体感。在造型上多以简洁的时尚元素与传统的艺术的结合, 那些富有动感和华丽的造型, 那些简洁的线条与夸张的造型的结合, 颠覆传统, 给人以视觉上的最高享受。

二、“梦度间”艺术展中的虚实美学观

作为叶锦添视觉艺术代表作品的大型艺术展“梦度间”, 2013年6月22日在北京三影堂中心展出。这是一场视觉艺术的精华展, 诠释了叶锦添的虚实美学观。展览是以一个名为Li Li的模特展开, 她是从叶锦添的记忆当中创造出来的, 也是叶锦添的忠实的、不动的伴侣, 她存在于有生命与无生命之间

首先整个展是以模特Li Li为主要表现对象, Li Li是一个真人大小的人体模型, 一身时尚的打扮, 出现在不同的环境里也有各种姿势。例如她会悄无声息的流下泪水, 她会躺卧着摆出胎儿的姿势等。叶锦添借着她的肢体语言在传递着信息。Lili在被叶锦添无限的放大之后, 不断赋予她新的样貌和特点, 更能体现其视觉艺术的特色。其中穿插了虚实美学思想。“实”, 是真实展现于现实的部分, 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实实在在的空间里Li Li。她在台北、在北京的各个场合穿梭, 在一座公寓里安了家, 在汽车里和朋友一起, 在拥挤的酒吧里吃喝等一系列的真实生活。然而, 这也是现实中人们所生活的一个快节奏的状态。“虚”, 是以虚衬实让人在实的基础上去对虚作补充, 人们的精神意识必然向实集中。她只是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 时间的过往就像一个图书馆。因为她存在于真实与虚构的夹缝之中, 比如把它摆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厅里, 人们会思考北京这一分钟是不是真的, 是不是还有其他世界在这一分钟里, 这一分钟是不是涵盖了这个世界。用一个模特是体现一种当代生活的映射其实并不少见。身体本是一种符号, 身体本身具有价值, 它的价值常在和其他身体价值的关系中加以衡量。例如在当代西方社会, 纤瘦的外形被认为是最具价值的女性身体特征。而尺寸和力量则是最受重视的男性身体特征。这些价值观念经由大众媒介占压倒性优势的讯息传达出来, 这些讯息将纤细的女性身体和强壮的男性身体与其他受我们珍视的品质联系在一起。在视觉艺术中象征性地运用身体符号这一做法由来已久。比如在古埃及的绘画和雕塑中, 为了强调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法老的形象总是比普通人的更大些, 此外, 法老那笔直挺拔的站姿代表了他坚如磐石的尊贵气质和最高权威, 艺术家采用多种多样的符号创造策略。艺术作品是一个特别的符号, 不同于实际交流中使用的符号, 艺术作品这个符号更关心艺术本身以及产生意义的方法。作品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把它作为符号来看。

叶锦添的作品多在国内外独帜一树, 独具特色。从电影的道具、背景到人物形象和服装的设计, 他更是把中国的古今思想给灌入其中、相得益彰, 形成了在他的艺术作品中特有的“叶氏风格。”在电影《卧虎藏龙》中, 进一步营造了具有中国古典山水意境的虚实武侠背景氛围。竹林的背景虚实交错, 若隐若现, 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虚实发挥到了极致, 并借着这个机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兼具创新的浪漫美学风范。打斗时更呈现出种京剧加现代舞蹈的潇洒美感, 给人一种难以言传的视觉冲击。凭借在《卧虎藏龙》中的出色发挥成为首位夺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的中国人, 在中国对艺术界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此外还有《胭脂扣》《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耳熟能详的影视剧中鲜活而各有特色的人物形象, 都使人过目难忘。

纵观叶锦添的视觉艺术作品, 贯穿了其独特的虚实美学观念。虚实观在最初是来源于老子的虚实观。老子认为:“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道德经·二十一章》) 而庄子则进一步说:“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 必出乎无有, 而无有一无有。” (《内篇·逍遥游》) 。可见此处之“无”, 是就对本体的追寻而言的, 指向的是作为本体存在的“道”, 即“无” (“虚”) 是对“有” (“实”) 的超越, 因此可以说得上是更高层次的“有”。从古至今, 虚和实是个相对的概念。“虚”是相对实而言, 指在对于实在空间里的补充遐想, 是肉眼无法看见也摸不着的。

叶锦添的艺术作品一直游走于真实和虚构的狭缝中。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一直追寻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去挖掘在我国博大精深的美学文化, 取其精华转变为形式化的现代艺术。传统的深度不容忽视, 现代的高度也不能低估, 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美学思想虚实的相互结合, 更是叶锦添视觉作品的一大特色。正因为叶锦添成功运用了虚实美学观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所以他成为了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的杰出代表, 为中国的视觉艺术探索了新的道路。

三、虚实观念对中国艺术道路的影响

叶锦添的成功, 不仅在于虚实美学观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更在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中国美学是追求与“道”融为一体, 让个体的有限以及具体物象的有限在与“道”, 与宇宙生命的无限结合, 实现现实中实在个体的升华, 使之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里, 虚实与我国哲学思想中“阴阳”是相同的, 阴阳是构成大千世界的基本条件, 而虚实同时也是美学思想中重要法则。如何利用好虚实手法来表现艺术作品, 体现出艺术作品的神韵, 这是很多艺术家所追寻和求索的一个永恒话题。所以叶锦添成功的将美学思想的虚实观点运用到了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中, 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美学思想, 另一方面随着理论与艺术作品的完美结合, 更是把艺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叶锦添的成功对当前中国艺术界的启迪, 如何在世界艺术之林, 用独特的民族化的内涵和世界认可的艺术表达形式, 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寻求世界的认可。虚实观念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大精髓, 是一件艺术作品存在于天地之间的灵魂。在当代艺术的潮流中, 更应该遵循民族特色和传统思想的基础上, 去创新和结合当下的流行, 才是当代中国艺术的一大特色, 也是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基。叶锦添虚实结合的艺术作品是在充分尊重中国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去表达内心的情感。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更是彰显了民族特色, 更好的呈现了艺术命脉的延续, 又以保证新艺术的内涵, 形成了具有高度的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象征符号的载体, 得到了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认可, 同时也为中国视觉艺术前进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段炼.《视觉文化卷》凝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2]范景中《当代艺术的主题》身体是一种符号.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2.11.

大型艺术活动 篇10

关键词:图兰朵,歌剧,艺术

一、歌剧《图兰朵》的由来

《Turandot (图兰朵) 》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为人民讲述了发生在中国元朝一位公主身上的传奇故事。虽然出自意大利作曲家之手, 但是因为吸收了江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使得《图兰朵》带有很浓郁的东方韵味。图兰朵的故事始见于17世纪波斯无名氏的东方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图兰朵》, 意大利剧作家卡罗·哥兹于1762年把它写成剧本。之后德国诗人席勒在哥兹剧本上翻译并加以改编的图兰朵是其名作。该剧本最著名的改编版本是由普契尼于1924年作曲的同名歌剧。普契尼在世时未能完成全剧的创作。在普契尼去世后, 弗兰科·阿尔法诺根据普契尼的草稿将全剧完成。该剧于1926年4月25日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其他一些剧作家和作曲家也曾改编该剧或为其创作音乐, 其中包括作曲家韦伯、布索尼和中国当代剧作家魏明伦。2009年10月6、7日, 张艺谋携奥运团队在鸟巢演出了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 这个团队再次聚首鸟巢, 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经典爱情故事以中国人的独特理解和现代化多媒体的全新诠释方式展现给世界。

二、鸟巢版《图兰朵》的剧作特色

2.1“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对中国人来说, 鸟巢就像是北京奥运会的象征, 而张艺谋鸟巢版《图兰朵》, 把世界百年经典的歌剧品牌、当今最具号召力和最具现代意义地标性的演出舞台整合在一起。鸟巢它肩负着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实力的责任, 鸟巢第一传达出去的就是品牌, 代表积极进取的奥运精神, 以及种种人文气息。鸟巢更多是一个精神的依托, 即象征着“光荣与梦想”。对于这样一个中国文化划时代的改变, 这种文化意义一定是绚烂的, 一定是中国式的, 是一种典雅的, 唤醒了我们的民族心理认同。而鸟巢版《图兰朵》规模、气势及创举正式做到了这一点, 作为奥运激情的延续和升华, 《图兰朵》自此拉开了后奥运时代“新文化运动”的恢弘序幕, 标志着中国文化走出去, 向更深远的产业化、商业化方向迈进。10月6、7号, 见证了一个中国文化划时代演出的揭幕, 从此中国终于有了可以像《猫》、《大河之舞》、《阿依达》等可以巡演世界, 久演不衰的文化品牌, 同时, 在试听上又将有更大额超越。

2.2 歌剧基调高昂

舍弃以往西方人处理《图兰朵》时曾经用的青灰、阴暗色调, 用华丽的色彩、宏大的场面表现一系列中国元素。全剧色彩强烈, 热情明亮。

精美的服装成为鸟巢版《图兰朵》一大看点, 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增加了戏剧元素, 如皇帝的服装就是在参考明代定陵出土皇袍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成为戏剧服装的。而又以女主角图兰朵公主的服装最为吸引眼球。设计师为她设计了“黑白红”三套色彩强烈的华服, 之所以选择这三种颜色, 也是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设计的。中国公主图兰朵为了报祖先暗夜被掳走之仇, 下令如果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 她会嫁给他;如猜错, 便处死。三年下来, 已经有多个没运气的人丧生。流亡中国的鞑靼王子卡拉夫与父亲铁木尔和侍女柳儿在北京城重逢后, 即看到猜谜失败遭处决的波斯王子和亲自监斩的图兰朵。卡拉夫被图兰多公主的美貌吸引, 不顾父亲、柳儿和三位大臣的反对来应婚, 答对了所有问题。图兰朵拒绝认输, 不愿嫁给卡拉夫。于是铁木尔出了一道谜题, 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 卡拉夫不但不娶公主, 还愿意被处死, 图兰朵对卡拉夫的父亲和柳儿严刑逼供, 柳儿为保守秘密自尽。神秘的黑色在此时象征了权威和霸气, 表现出图兰朵暴烈的性格, 同时选择黑色也反映了主人公不愿敞开自己, 隐藏内心, 拒绝一切感情的个性, 更配合夜晚的舞台来诠释《今夜无人入睡》的意境

天亮时, 图兰朵仍未猜出答案, 但王子的强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 王子也把真名告诉了公主。原来王子的名字叫“爱”。卡拉夫自己说明了身份, 使图兰多特肃然起敬, 而敞开心扉甘愿委身于他。纯净的白色一直是神圣爱情的代表, 在图兰朵感受到爱的时候, 内心由拒绝转变为接纳, 回归平静, 在服饰上给予了充分体现。而真丝的面料加上纯手工刺绣又不失公主的雍容华贵。

最终中国公主图兰朵接受了卡拉夫, 迈上了喜庆的婚姻殿堂。热烈的红色是中国传统的婚礼用色, 浓重的色彩烘托出喜庆的氛围, 将整个剧情也推向高潮。

2.3 中国歌剧的发展

演员方面, 相比于之前只有少数中国人、由多国主创共同创作的太庙版《图兰朵》, 这一次除了指挥和两位图兰朵的扮演者之外, 全部演出阵容都是中国人。图兰朵公主将分别由意大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拉法艾拉·安吉丽缇和美国女高音歌唱家苏珊·福斯特担任, 卡拉夫王子将由中国歌唱家莫华伦和戴玉强担任, 由中央歌剧院乐队担任伴奏。面对这样中国化的创作团队, 连担纲此次指挥的世界著名指挥大家亚诺什·阿什也不禁赞叹道, “虽然1998年张艺谋曾经在太庙执导过《图兰朵》, 但那时是祖宾·梅塔指挥的佛罗伦萨歌剧院演出, 而这次在鸟巢, 则是中国人自己制作、导演并演出的, 因此, 这才是真正有历史意义的中国版本的《图兰朵》。”

2.4 人物性格的突破

11年前, 大投资、大场景、大制作的太庙版的《图兰朵》曾让千万观众为之倾倒, 也让《图兰朵》这部意大利歌剧打上了中国标签。《图兰朵》的整个剧本和内容与太庙版并没有什么变动, 只不过这次杀人成性的“图兰朵”公主更有中国味。图兰朵被普契尼描绘成了残暴、无情的中国公主, 可是在鸟巢版的《图兰朵》中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这个版本中融入了我们中国人对图兰朵的行为、性格以及对于爱和恨的理解。图兰朵主要表现表现爱而不是表现恨, 一定要表现爱最终战胜了恨, 表现爱能战胜一切。比如说最后图兰朵的心理防线被攻破之后, 特别是被卡拉夫吻过之后, 在卡拉夫猜中谜底之后, 即将举办大婚的时候, 视频等手段极力地尽情渲染这以气氛, 让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个‘爱的大团圆’的美好而浪漫的结局中。除此之外, 张艺谋还别出心裁地把刽子手设计成为一位身怀绝世武功的少年, 有着阳光般灿烂的年龄, 这与以往西方戏剧完全不同。

2.5 舞台设计的特色

没有奢华的宫殿, 没有宏伟的建筑, 整个舞台只有一面纯白镂空景片和一座镶嵌其中的宫殿剪影。较之太庙版《图兰朵》, 此次鸟巢版的舞台设计简单中存有特色。《图兰朵》近3个小时的多媒体视频效果, 将主要在镂空景片上呈现。而背景墙则主要承担了实现灯光效果变换的功能。彩排现场高大的背景墙在灯光照射下时而纯蓝, 时而纯绿, 时而纯红, 时而纯黄, 颜色的转变将移动宫殿的剪影清晰勾勒, 远望纯色背景衬托中的“宫殿”, 庄严而更具现代感。最重要的舞台置景——移动宫殿就镶嵌在镂空景片中间。透过剪影可以看出, “宫殿”是一座拥有2层屋檐的明朝建筑, 其轮廓线条硬朗、简单。在移动宫殿的正中是宫殿门。镂空的门框被一块同样大小的白纱覆盖, 这块卷帘式白纱将作为呈现多媒体画面的幕布。合声光电技术的多媒体呈现, 极富中国文化韵味的视觉影像使人犹如走进如梦如幻的《图兰朵》世界。

三、结语

张艺谋的鸟巢版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与其说是使中国了解世界, 不如说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图兰朵》的衍生物——中国公主, 便是中国创意文化的体现, 她将完美的表现中国公主的形象和中国人民的智慧, 这将是中国独有文化艺术的产物, 必将成为风靡全球的中国的“芭比娃娃”, 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参考文献

上一篇: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下一篇: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