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

2024-06-09

有“效”(精选十篇)

有“效” 篇1

人们对于有效教学理解上出现的关于有效和高效的混淆, 实质上是由于对有效教学的主体、准备、关注和评价在理解上产生了偏差。有效教学的主体是谁?如何看待有效教学的准备?有效教学关注什么?有效教学怎样评价?搞清楚这些问题, 才可能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的过程和结果, 也才可能辨明过程的有效和结果的高效之间的关系。

1. 有效教学主体———学生全体而非个别

教学是由一系列事件组成的活动系统, 这一系统不可或缺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的特色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尽情展示师生的互动性和努力营造教学的和谐性。有效教学的课堂, 表现得更加民主、更加开放。然而, 潜在的教学危机也因此产生。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开朗、善于表达、勇敢积极等特点, 在课堂上分外活跃, 相比于那些生性胆怯、腼腆内敛、不善言谈的学生, 他们成了课堂的真正赢家。这样的有效教学,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只是面对少数学生的有效, 而不是对每一位学生有效。任何形态的教学, 没有不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目标的, 这里的学生当然指学生全体。没有使得学生获得发展的教学, 即便形式再多样、内容再鲜活、气氛再活跃,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 都是华而不实的。这样的教学算不上成功, 更谈不上有效。没有以学生发展为旨归的教学谈不上有效, 而没有面向学生全体的有效教学不是真正的有效。面向学生全体, 这是有效教学突出有效的应然价值诉求, 而学生全体, 是有效教学应当而且必须坚持的主体。

2. 有效教学准备———重师生效益的共赢

有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全体而非个别, 这是针对在课堂教学现场中具体的操作而言的。任何教学, 不可能离开师生双方的共同准备和参与;而有效教学, 更要体现这种准备和参与的“有效”, 这里说的有效不等同于“实效”。多数情况下, 教师和评价者把“有效”与“实效”对等, 以至于只在乎“实效”这种实然状态而忽略了“有效”的应然状态。在教学准备阶段, 有效教学应该考虑到师生双方的共同“有效”, 即师生效益的共赢。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公开课, 单从教学现场的实况来看, 无疑是优质的。但是, 从教学准备等隐匿的角度去考量, 恐怕这样的“优质”会不攻自破。就从时间投入讲, 有的公开课在前期准备上花费师生双方的时间是常态课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样看似很精彩的教学, 其实并不符合有效教学的内在要义。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来看, 这种是投入和产出失衡的教学, 根本无所谓“经济”。因此, 在看待有效教学时, 不能仅仅将目光停留在展现出来的、外显的现象层面, 还应该有对“外象”进行“内思”。有效教学更应该追求师生常态化的、内在的有效, 而非与此相反。

3. 有效教学关注———师生双方而不是一方

任何教学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 有效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关注点不仅仅在学生, 也不仅仅在教师, 而是师生双方。有效教学是教师引导下全体学生充分参与的教学活动, 关注的重心不只是学生或者教师一方。在教学实践中, 把关注的重心由师生一方转为师生双方不仅仅意味着关注对象的转换, 深层次上体现为教师观、学生观和师生关系观上的进步。有效教学关注的重点在师生双方, 就是要关注教学中师生彼此获得了怎样的发展和在何种程度上获得了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 有效教学的内涵就不仅仅是指学生的“有效”, 也非片面的教师“有效”, 而应该是师生的“共效”。

4. 有效教学评价———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教学评价既可以是过程性的评价, 也可以是结果性的评价。有效教学不等同于高效教学, 它在评价上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 包括学生探索欲望的激发和质疑问难精神的培养以及教师自身获得的发展都是评价的内容, 而这些都是在关注师生双方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效教学追求过程的有效性, 在过程上是以师生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旨归的。高效教学着眼点在结果, 更多的侧重于比低效教学高出的部分。过程之于结果的不同就在于过程的动态发展性, 而结果之于过程的不同则为静态固定性。有效教学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 理应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 这就要求必须在教学的动态进程中去把握有效教学的有效, 这种有效可以是短暂的, 也可以是不连贯的, 因为动态中本不可能有恒定。有效教学运用过程性评价, 就是要为有效教学评价留有“缝隙”甚至“空白”, 让教学片段充分进入评价视域, 以师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关注教学演进、变化的全过程而不只是最终的结果。

有效教学、有效提问 篇2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可以说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是关乎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幼儿园教师的提问存在数量多、质量低、幼儿应答机会分布不均匀、教师回应方式机械等诸多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幼儿园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提问,注意提问的适宜性以及教师的回应方式。

教师的提问对于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教师提问是指教师依据特定的活动目标,根据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一定的疑问情境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关注并精心设计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学质量。

一、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发现教师在提问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数量多,质量低。

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及平时的听课观察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在活动中提问次数非常高。高密度的提问严重干扰幼儿的有效学习。而且这些提问的质量低,往往是幼儿都懂的要问,幼儿不懂的教师不问;一看就明白的多问,无需解释的还问。例如,有位小班教师在语言活 动《我知道的动物》中是这样提问的: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幼儿:去过。教师:动物园好不好玩呀?幼儿:好玩。教师:动物园里都有些什么动物呀?幼儿1:长颈鹿。教师:还有吗?幼儿2:老虎。教师:还有什么?幼儿3:孔雀。教师:还有没有?幼儿4:猴子。教师:有一种动物鼻子很长,它是什么?幼儿5:是大象。教师迅速捕捉:对,就是大象。然后呈现挂图,接着问:请小朋友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头上有什么?身体上面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身体后面有什么?它喜欢吃什么?它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如此高的提问频率与程式化的提问方式不仅显得冗长累赘,而且限制了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了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他们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后面。另外,在活动中,教师习惯以“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方式发问,幼儿无需任何思考,就可以机械地说“对”、“好”、“是”等来对付。这样的提问无法对幼儿的思维构成挑战,容易流于形式。

(二)幼儿应答机会分布不均,存在不公平。

在观察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发展水平较好的幼儿被要求答问的机会最多,中等水平的幼儿次之,发展较缓慢的幼儿最少,即教师提问后喜欢请“能干”的幼儿回答,一个活动中有些幼儿获得了5-6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而一小半幼儿一次机会也没有。由此可见,教师普遍较多地关注发展较好的幼儿。

如在大班的谈话活动《我喜爱的运动》中,小朋友们讲到运动都很兴奋,老师提了一系列问题,小朋友回答得也很积极。但有些小朋友自始至终都没有举手,等到活动结束后,问他们为什么不举手,有个小朋友说:“不想说。”另外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喜欢叫某某某回答问题。”还有一个小朋友说:“我每次举手,老师都不会叫我。”由于答问机会的不平等,致使一部分幼儿丧失了信心,或宁愿游离在教学活动之外,成为“边缘人”。

(三)封闭式问题居多,开放式问题少。

封闭式问题要求朝某个特定的方向去思考,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固定的标准答案,而开放式问题没有明确的、固定的标准答案,能够给提问对象以更多的思维空间。在观察中看到的情况是,教师偏向于提封闭式问题,而较少提开放式问题。如:在中班语言诗歌创编活动《云彩和风儿》中,老师问:“为什么云会动?”一个幼儿说:“因为我在动”。教师说:“还有不同的回答吗?”有一个幼儿说:“因为这是动画。”教师说:“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幼儿说:“我动,云也动。”很多幼儿开始加入讨论,究竟是风在动还是“我”在动。教师只好叫幼儿坐好,终于有个幼儿说:“是风吹动的。”教师欣喜地说:“我同意这个小朋友的说法,是风吹得云在动。”

既然幼儿对“云为什么动”这么感兴趣,为何不让幼儿探索下去呢?教师的回答是:“我也想这样做,但是如果原计划不能完成,活 3 动就不完善了,只好放弃。我的目标不是讨论云为什么会动,讨论时间太长的话就跑题了。”

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即使提问这么多,幼儿依旧是灌输的对象。他们的兴趣得不到发展,需要得不到尊重;他们的感受不被教师关照,观点也不被教师接纳。教师的启发和诱导都是在封闭的控制系统内进行的,塑造的是幼儿标准化的行为和反应。

(四)教师给予的待答时间太短,不利于幼儿思考。

有的教师提问之后,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很短,回答问题的幼儿要么茫然不知所措,要么答非所问。这不仅没有发挥提问激发思考的作用,而且容易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大班音乐活动《小老鼠爬楼梯》中,教师和小朋友戴着小老鼠的头饰来到已经创设好的环境。教师:“今天,我们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什么呀?”幼儿:“楼梯。”教师:“对了。我们一起来走楼梯,好吗?”幼儿:“好。”音乐起,教师和小朋友一起爬楼梯。音乐停,教师和小朋友都停下来。教师问:“为什么现在楼梯不唱歌了呢?”间隔不到1秒,教师就请了几个小朋友回答问题,小朋友都很茫然,不知如何作答,教师只好自答。

(五)幼儿回答问题的方式简单,教师的回应方式机械。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的提问情况是,幼儿“齐答”和“个别回答”的频次较多,“讨论后汇报”和“自由回答”的方式非常少。“齐答”只适合于有惟一正确答案的简单问题,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 幼儿思维的肤浅化与表面化。“个别回答”则无法照顾每一个幼儿,一部分幼儿可能得不到关注。教师应当多使用“讨论后汇报”和“自由回答”的方式,但有的教师认为这两种方式比较浪费时间,而且不易管理,因此不愿意多使用,从中可见教师对提问的高控制倾向。再次,在教师的应答方式中,“简单肯定”、“表扬赞赏”、“习惯性重述”是教师应答的三种主要方式,“评价”“简单否定”和“自己代答”三种方式较少,“诱导追问”“鼓励质疑”则更少,这可能是由于教师缺乏提问的技巧和策略,以及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不鼓励幼儿质疑的结果。

教师的回应方式单一,给予的肯定评价不仅简单,而且十分单调,不是“很好”“不错”,就是“真好”。这种大而空泛的评价实际上没有多大的意义,不可能引导幼儿拓展和加深讨论,致使师幼互动的质量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二、精心设计提问,努力提高提问的质量。

我觉得,要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所提问题的性质与作用

一个好的问题首先应该是难易适度的问题。所谓难易适度,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幼儿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即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思维;问题太深奥,又会使幼儿感不知从何做起,因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次,好问题应该是有启发性的。所谓启发性,即能引起幼儿认识中的矛盾,使问题处在幼儿已知和未知的联系处,在其低级思维活动与高级思维活动的联系处,能激发幼儿去积极探索与学习。实践表明,能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的问题,大多数是与幼儿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因此,从提问的内容来看,所提问题应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不能太空泛,设计提问时要抓住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变化,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从提问的形式来看,问题的思维空间应当较大,给予幼儿从多角度、多方式、多方法进行思考的机会,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再次,教师应考虑认知水平问题与非认知水平问题的结合。从幼儿的心理发展来看,一方面认知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方面认知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能频繁地提低认知水平层次的问题,而要多提一些高认知水平层次的问题,让幼儿学会分析与解决问题,发展其分析、综合、评价、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幼儿情感、态度、价值方面的发展也不能忽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明确地把情感态度的目标放在了首要位置。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观察幼儿的情绪反应、情感、态度、兴趣与需要,通过设计提问内容,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

(二)提问的适时性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把握好最佳时机尤为重要,什么时候才是最佳发问时机呢?那就是孔子所讲的“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 6 能”的“愤悱”之时,也就是问在幼儿有疑之时。只有幼儿产生疑惑时,才会对教师的发问进行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究。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就会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可见,最佳发问时机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也要求教师能够巧于引发、善于创设。有机不发或无机而发,都会给教学带来损失。

(三)如何提问

1.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及应答反应,设计并恰当地搭配、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2.突出重点,并给予适宜的回答时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核心问题,有的不是。重点问题往往起着使教学活动达到高潮,使幼儿的学习探究活动得到最大限度拓展的作用,并能解决问题,使幼儿的认识过程有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因此,教师要思考并努力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问题。为此,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幼儿的发展最具价值的内容,设计好重点问题,并保证给予幼儿应答的时间,不要急于告知答案,增强提问效果。因此,教师适当延长回答时间,有利于幼儿思考和组织回答内容,增强提问效果,尤其是认知水平较高的问题,更是如此。

三、教师应注重发展幼儿应答技巧。

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应答和不回应。应答是教师对幼儿回答的一种处理。提问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应答是反映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情况的评价之一。我们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幼儿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问题而不去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如何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经验?我认为:第一,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引起幼儿更高层次的认知思考过程。第二,通过追问,使幼儿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修正、补充不正确、没有完善的答案。如: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第三,教师还可以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概括、汇总,使幼儿获得的已有经验得到整理、提升和系统化,并可用其作为教学资源,使每一位幼儿都能从同伴的回答中获得经验分享,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次,发问要由浅入深,注意整体性。提问者在内容的难度上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架”,帮助幼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建构认知结构。

再次,提问要灵活多变,注意多样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提问也是如此。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类型、数量、思维水平等应注意灵活多变、丰富多样。提问可以从导入入手,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奇峰突起;可以相对集中,也可分散;可让幼儿自由回答、集体回答,也可让幼儿讨论作答。教师可以采取直问、曲问、反问、追问、评论、强化、延伸和扩展等教学手段,使提问不呆板、不落俗套,从而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与此同时,教师的提问应当面向全体幼儿,不要只问“能干”的幼儿、忽略中等幼儿、冷落发展相对较慢的幼儿,以免造成“少数人表演,多数人陪坐”的现象。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差异,对不同的幼儿,教师要考虑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或不同层次的问题。

(四)适当延长问题的解答距并丰富教师的回应方式

教师“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开拓幼儿的智慧。如果幼儿对教师所提的问题缺乏必要的思考,那么就很难达到“问”的目的。心理学上把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完毕的过程,称为解答距。教师应适当延长问题的解答距,给幼儿更大的思维活动空间和较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幼儿有更多的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机会,以达到用“问”激发思维的目的。

在回应方式上,教师首先应加强有指导地评价。有的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一律用程度相等的肯定给予回应,全是诸如“很好”“真不错”“你真棒”之类,这是教师对幼儿园回答的不恰当的反馈,是教师驾驶教学活动能力弱的表现。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不应该是简单的评价,而应是进一步的具体指导。如肯定正确的观点,并进一步诱导追问,激发幼儿再思考,或艺术性地纠正幼儿的错误观点,引导幼儿正确思考的方向。其次,教师应激励幼儿发散思维,防止追求惟一答案。为此,教师应鼓励差异,尊重多元,注意生成,切忌要幼儿步步就范,把幼儿生拉硬拽到教师事先想好的框框中去。再次教师应鼓励幼儿提问,与幼儿平等对话。这意味着不仅要有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要鼓励幼儿发现并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幼儿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与幼儿才有可能真正对话。此外,教师要注意丰富语言,能够随机应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艺术性的提问=陈述语气+疑问语缀。如“你认为如何?”“你可以告诉我吗”“必要时可以将提问延伸一次,以引入“缓冲区”,获得更深对话的契机:“为什么要那样?你如何想起那种方法的?”如果再加上一点鼓励和期待,幼儿的回答可能会更精彩:“还有不同的看法吗?”“谁还有更合理的想法?”提问还要从实际出发,当幼儿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应耐心期待并积极设法促成转机,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分解难点、化难为易”“转换角度、另辟蹊径”“适当提示、巧用点拨”等方法。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还有待我们大家继续研究、探索。为了孩子,为了他们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

有效引导实验有效 篇3

1.巧取妙招,激发学生实验热情

在科学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合适有效的情景,以此来启发学生积极观察、思考,以活动情景为主线来组织实验教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1.1巧设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中,产生对科学实验探究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探究的需求,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有问题、有思考和有探究的科学实验中。

在直角《磁铁有磁性》一课中,通过创设游戏的学习情境。以神秘的口吻兼拿出“钓鱼玩具”,请三位学生进行比赛“钓鱼”,学生们你争我抢,都希望能够上来,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无形中就被调动起来。当三位学生完成“钓鱼”比赛后,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用“鱼竿”能把“鱼”掉上来呢?有参加比赛的同学很聪明,很快就发现这其中的奥秘,钓鱼竿和鱼都有磁铁。学生们的探究兴趣都被这个游戏激发了,这样后面的实验探究都能有效开展了。

1.2巧设悬疑

悬疑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 “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它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来源。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实验欲望。

如执教《金鱼》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观察了金鱼的外形、运动和吃食后,提出问题:金鱼鱼鳃一直在不停开合,金鱼这样不断地喝水,肚子会胀破吗?有疑问,就有行动,接下来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并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逐渐打破了学生对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破。进而,学生便对金鱼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进行下一部分的学习。

2.提供结构材料,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兰·本达教授对材料进行这样的描述:“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所谓结构严密指的是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需要,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进行有效的选择和探究,从而对实验的重要环节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实验的效率。

如执教《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教学时,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有包含铜、铁、铝、木头、玻璃、塑料这几方面的材料。在这些结构性材料中既要有学生易分辨的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又有学生不易分辨的,如圈笔刀等由导体、绝缘体共同组成的东西。这样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的认识有更大范围的认识。所以,还应有铅笔蕊、水之类的材料来丰富探究的材料,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有动手操作和实践的机会,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认识在我们生活中绝缘体和导体的组合体的类型更多的概念,也激发学生用科学联系生活,感受科学学习的用处。

3.明确目的,提高实验过程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观察事物、做一件事前,只有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在学生需要面前,如何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试验,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①文字温馨提示。

在科学课上,我们经常会将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以课件的形式出示在屏幕上让学生更加明确实验的目的。并在学生的实验记录单上,将温馨提示再出示一次,使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非常明确探究的目标。

②教师示范。在一些实验比较复杂,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仪器上,教师可以将适当的演示和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结合。如在教学显微镜上,学生需要有更多的目的性和对显微镜的认识,方可动手。

4.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分组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需要合理分组,要考虑好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的整合。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进而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4.1有效分组,合理搭配

每一项科学实验都有它的组织纪律,分组实验更应该有良好的纪律来维持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应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男女生搭配进行综合考虑进行学习分组。组内应设组长、记录员、材料员等角色,并明确每个人的责任,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4.2合作分工,有序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因为学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合作的效率低下,甚至达不到教学预设的目标。因此,在科学分组试验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搜集资料、学会倾听、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讨论问题和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

总之,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需要我们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科学教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养,充分设计环节,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提问,有效教学 篇4

一、题目入手, 提高学生兴趣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在进行教学时, 我们可以从题目入手设计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教学《鲁班和橹板》这篇课文时, 我先出示鲁班人物像, 说:图上画的这位老人名叫鲁班, 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造福人类。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课文。然后板书:鲁班和橹板;接着, 我问:“读了课题, 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说:“橹板是什么?”有的说:“鲁班和橹板有什么关系?”还有的说:“我发现鲁班和橹板读音很像。”……学生由“提出疑问”到“猜猜会写些什么”, 因此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将学生的学习指向性由教师指令变为学生自主发现, 充分体现自主探究精神。

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失败, 并非看提了多少个问题, 而是看提问能否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人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 觉悟之机也。在语文教学中, 只要掌握了课堂提问的技巧, 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联系生活, 激活学生思维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语文”, 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语文教学中, 问题情景的创设如果能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创设生动且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问题情境,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转化成以问题为中心,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 在教学《雨后》一课时, 由于年龄的特点, 孩子们一般都喜欢在雨后玩水。因此, 在教学时, 我联系生活, 唤起学生对快乐生活的回忆。在板书课题后, 我问:“夏天, 一场暴雨过后, 你最喜欢干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因为雨后清新的空气、美丽的景色都是学生喜爱的, 而踩水玩水更是学生津津乐道的。这样的教学, 又一次把学生带入其熟悉的生活情景, 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 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三、难度适宜, 留给学生空间

难度适宜, 就是说所提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实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 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联系的时候, 问题就显得偏难;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基本都能解答;课堂提问还得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思维空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一些难度适宜并具新颖、有趣、有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深入探究, 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思考, 例如《月亮湾》一课, 这篇课文的第二段和第三段, 从村前到村后具体地描绘了月亮湾的景色美丽。在学完第一段后, 我问:“月亮湾美在哪儿?”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两段, 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学生准备好以后, 我再让学生交流学习情况。这样既给了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 又尊重了学生的独特见解。

四、设置“障碍”, 促进学生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为此, 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 抓住突破口, 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 让他们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 (问题) 时, 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 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在教《“黑板”跑了》一文时, 我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一开篇我就问学生:“黑板没有脚, 怎么会跑?黑板为什么要加双引号?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 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 我接着顺势利导, 让学生了解安培是怎样专心搞科学研究的。可见, 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五、巧妙设问, 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 语文教师如注意提问的艺术, 从激发兴趣, 发展思维, 培养能力出发, 一定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例如在学完《雨后》后, 我巧妙地设问:除了兄妹俩, 这一群孩子玩得有多快乐?这一问使得学生的生活经验又一次被激发, 学习兴趣也被激发, 他们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 争先恐后地描述曾经体验过的或想象中的孩子们玩水的情景。在此基础上, 我还让学生拿出纸和笔, 把广场上孩子们玩水的情景画下来, 并写上自己编的小诗。这样的过程, 使学生既得到了语文实践的机会, 又充分体验享受了童心童趣, 个性也得到了张扬。这样的教学, 学生的思想就不会被课文的圈子所束缚, 把死知识变成了活知识, 思维也不会沿袭前人的老路, 做到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

有效课堂呼唤有效提问论文 篇5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

巧妙有效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以说,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疑提问的质量和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训练效果。

事实上,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却经常被忽视。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教师为了表面上的热闹而简单、随意、重复地提问,课堂上占半数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甚至某些教师有一种误解,认为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幼小,不需要接触高水平的问题。事实上,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发展的机会,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待文本的阅读态度,以及学生的思维习惯培养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就会形成思维惰性,丧失主动积极思考问题的意识,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设计有效提问,凸显问题的思维价值,拓展课堂思维空间,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呢?笔者认为,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同样重要。

1.于矛盾纠结处提问,峰回路转。

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的局限性,有意地制造矛盾,给学生设置“障碍”,使他们形成心理上的“冲突”。当学生进入这种激烈的问题情境时,此时的巧妙提问就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2.于学生质疑时反问,拨云见日。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通常会让学生再次质疑,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接”,也可以“抛”,即在接受有价值的提问后,再把问题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思考或探讨后得出正确的答案,成就其成功的自豪感。

3.于情境体验中追问,感同身受。

阅读文本,需要我们读出字里行间的含义,更要体会言外之意,弦外之声。角色的换位体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阅读体验。在《给奶奶送阳光》一课,笔者针对文中主人公鹿儿将阳光裹进衣裙,要送给久病在床的奶奶时,设计了情境体验的练习:

师:现在,鹿儿们,站起来,一起来将阳光包起来!

(学生纷纷将自己的衣裙紧紧地裹住,煞有介事。) 师:(相机采访学生)鹿儿,你为什么将衣裙包得这么紧?

生:我怕阳光会从里面跑出来。

生:我想让奶奶看到我送给她的阳光,身体赶快好起来!

生:我要给奶奶一个惊喜,不包紧了,我的计划也许就会落空了!

师:我还听到你一边包,一边小声嘀咕着,你在嘀咕什么?

生:我说:“阳光阳光,你要乖乖待在里面,我要带你去见奶奶。”

生:我说:“太棒了!这么好的阳光,奶奶看到了,身体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

这一拓展中,教师看似不经意的追问,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使他们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这一追问,非常生动又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涵,理解了文中鹿儿对奶奶的爱,与奶奶的骨肉亲情,从而轻松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为揭示文章的主旨奠定了基础。

4.于价值失衡时质问。

提问能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还要注意的是,我们应善于捕捉学生的真实思想,在教学中要分析学生思维的差异性。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具有独特个性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面对学生一些有悖文本价值取向或道德取向的思维时,教师应耐心地倾听,冷静地判断,更应该学会巧妙地引领,此时,质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有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不同的见解,并且为了达到文本价值而引发一场大讨论的话,那么,学生们就会因这个显而易见的错误观点而耗费精力和时间,并且课堂的主旋律将会被肢解。

5.于课堂结尾处拓问,画龙点睛。

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内容、主题、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目的是达到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我结束教学《悲壮的一幕》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若是一个观众,看到了悲壮的一幕,你会怎样来表达你的敬意呢?”这样一个问题可以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效教学”呼唤“有效教师” 篇6

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经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如何提高质量?首先要有能实施“有效教学”的教师——“有效教师”。能否提高教育质量,教师的干系最重大。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陷入了众多的“角色”之中不能自拔,迷失了自我,这严重影响着教师自身的发展。那么,教师如何适应角色的变化?又将如何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呢?

在角色变化中提升自己

教师这种职业从诞生那天起,对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强调的十分清楚,即“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自古以来视为金科玉律。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必须绝对服从于教师,教师成为圣人。进入中国现代社会,人们把教师视为“蜡烛”、“一桶水”“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等角色……这些美好的称呼背后,隐藏着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对教师的要求。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角色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也意味着教师要承担起人们期望中的不断变化着的各种角色。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

1.“蜡烛”变“火炬”

“蜡炬成灰泪始干”强调的是奉献精神,但这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为教师蒙上了悲壮的色彩。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还能够生存吗?因而有人提出教师应该是熊熊燃烧的火炬。这种角色的变化体现了对教师生命的关怀——讲奉献,但不以牺牲自己做代价,教师要以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神投入教育教学之中。

那么“熊熊燃烧”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来自对教育工作的激情。为师者的激情,就是在课堂上能和学生一起如痴如醉地朗诵诗词美文,就是课间能和学生一起尽情地游戏欢笑,就是看到学生进步时的喜悦,就是和学生在一起时的不知疲倦……有了这样的激情,你才能成为熊熊燃烧的火炬。

2.“一桶水”变“涓涓小河”

知识经济、网络信息时代,知识衰竭速度加快,学生的视野广阔,教师仅有“一桶水”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成为“涓涓流淌的小河”。这种角色的变化,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采用许多有效的方式促进教师学习提高,似乎教师已经成了“涓涓小河”,然而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为什么还维持在“一桶水”的水平呢?

《学记》中明确指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这就是说,只记忆、储存了一大堆知识、信息、理论的教师,不可能成为有效教师,只有能采用灵活有效、启人心智的教学方法的教师才能成为有效教师。可见,“一桶水”变“涓涓流淌的小河”,变化不仅体现在知识储备“量”的增多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能利用所储存的知识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上,强调的是教师的能力。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坐下去读书、静下来思考,更需要沉下去研究与实践,把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师要成为“一个行动的思想者”,在实践中磨练、研究、发展,才能让自己这条“小河”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源泉。

3.“园丁”变“对话者”

“园丁”的角色强调的是教师的“辛勤劳动”。市场经济最显著特点是激烈的竞争,残酷无情的优胜劣汰,教师的园丁角色仅甘当勤劳的老黄牛怎么行呢?教师与园丁的工作对象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是“人”,一个是“物”,人与物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有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有物质需要之上的精神需要。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心与心沟通、情与情交流、思想与思想碰撞的对话过程。教师变为“对话者”的角色,体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改变,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角色的要求。如何当好“对话者”?

教师要尊重学生。“要蹲下来和学生交流”,“蹲下来”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教师尊重学生的实质——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以信心;尊重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动力;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智慧。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要了解自己对话的对象,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生活经验,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我们的教育教学只有做到了从学生出发,才能真正实现师生间有效的对话。教师要有亲和力。一个具有亲和感的教师,会让学生感到可爱可敬,愿意与之交谈、游戏,成为共同成长的伙伴、朋友。教师要有思想。师生间的对话是心灵的交流,是思想的碰撞。孩子的发展,需要教师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领。

教师要睿智,要深刻,要博爱……教师做为“对话者”的角色,就需要这么多的要求,还有“引导者”“促进者”“平等中的首席”等众多角色需要教师担当,教师必须持续不断地全面地提高自己,才能适应众多角色的要求。

在角色冲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教师除了承担其他人共同的角色以外,还承担着社会给教师赋予的特殊角色。面对着众多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角色,教师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这会让教师迷失发展的方向与前进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角色的冲突中找到自我!

1.“管理者”与“朋友”的角色冲突

教师的角色冲突是多方面的,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角色在师生关系方面最大的冲突在于“管理者”与“朋友”角色的冲突。教师做为管理者,要管理领导学生,要规范学生的行为,要评价学生的得失,促进学生成长,这就需教师要有权威,要有师道尊严。做为“朋友”的角色,就要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角色的冲突中,教师如何把握呢?

当前人们对“权威”似乎有些敌视,认为权威是制约学生发展的罪魁祸首。事实上,教师的权威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只不过是如何树立权威?构建什么样的权威?是需要我们认真考量的。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教育权威问题。他认为权威有两种形式:一是内在权威,二是外在权威,指出:“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一旦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消失,外在的权威也随之逝去。”

2.“促进者”与“应试者”的冲突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做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淡化考试功能。然而现实中学生择校择师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高分”,好教师就是人们所期望的高分培养者,这就让教师叫苦不迭了:“又要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又要应试……”他们在“促进者”与“应试者”的冲突中迷失了自我,最后经过权衡还是应试吧,因为“高分”是人们心目中好教师的标准。

事实上,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分数”,但绝对是不惟分数。只惟“分数”的教育是功利性的教育,是狭隘的教育。用金陵中学丁强校长的话说,“教育应该培养拥有人生智慧和美好生活的大写的人,而绝不是只会生产分数的机器!在一个崇尚分数的教育环境下,怎么可能产生智慧的交流?怎么可能创造充满人性的美好生活?当学校生产出一个分数的追随者,也就注定多了一个精神的流浪者,这样的校园生活,学生怎么会不迷失人生的方向?……”素质教育也不是不要考试,考试是检验和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好方法,能给学习好的学生以激励,给有差距的学生以警示。可见,教师的“应试者”的角色并不是要全抛弃的,教师做为“促进者”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就包括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这恰恰也是“应试者”要做的,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而是一个统一体。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角色要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有效讲解才能有效学习 篇7

一、选择适合讲解的内容,不同的课型适用于不同权重的讲解

1. 数与代数的课型. 中学数学课堂经常会出现如数学思想、数学史实、数学规律、概念定理和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所无法完成的,那么就自然需要教师有效讲解来帮助学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该讲的就要讲,讲好了事半功倍.

2. 空间与图形课. 不少老师喜欢以目标代指导 , 以流程代指导,以要求代指导,就是没有具体的方法作指导. “怎么学”“怎么指导学生学”,是当下具有空白意义的挑战. 图形的认识、图形测量、图形变换的方法不是只依赖学生的课堂操作就可以完成的. 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 遭遇沟沟坎坎的时候,我们得为学生搭建“桥梁”,在学生自主建构过程中,我们得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3. 整理与复习课更应该是精讲多练 ,给学生多时间的机会,从中发现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复习不是学习新知,在讲新知识时已经对新知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而此时再让学生单调地重复,意义不是很大,应多增加一些综合性的习题,如增加一些判断、选择以及相应的变式题,这些需要教师有效地讲解.

4. 练习 、习题 、处理课后作业. 学习是一种通过反复思考找出错误的缘由, 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 教师应该养成利用学生的错误提高数学教学的能力, 加强数学教学效果的习惯, 把学生的错误看作可以充分利用的有效课堂教学资源.通过数学作业的批改和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这种“谈心”应该是一种有效的讲解.

二、一定要注重富有启发的有效讲解

有效启发式讲解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扩展. 例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这节课的引入可以是这样的:

师:很高心认识大家,作为老师我非常乐于和同学们交朋友,而现在教室里就坐着我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猜猜他是谁?

生:低声地交头接耳,他到底会是谁呢? 会不会是自己呢? 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师:给大家一条信息,他坐在5排2列.

生:急切地找老师的好朋友.

师:你是如何找到你的位置的,请一名同学说说.

生(一名同学自告奋勇):先找到第5排,再找到第2列.师:请我的好朋友×××闪亮登场.

师:如果把排号写在前面,列数写在后面,我的好朋友的位置就可用一对有序数对(5,2)表示. 那么(2,5)可表示……

生:第2排第5号.

师:对. 如果把位置看作一个点,那么它在平面上的位置不就可以用一对有序数对来确定了吗?

这样通过对排数、列数与位置关系的分析,启发学生同化为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同学们充分掌握知识的要领,还将生活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能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做到学有所用.

三、贴近生活,借助直观、操作,多种感官相结合,注重讲解的趣味性、直观性

例如,课题是“随机事件”,在最后小结环节中,可以用多媒体制作一棵果树上有三个果实让学生随便摘的场景. 果实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 果实2:李宁运动品牌打出的口号是“一切皆有可能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 果实3:老师给你讲个故事(故事:生死签). 让学生选择果实,第一名同学选中果实3,第二名同学选中果实1,当前两名同学已摘掉了两个果实并回答了其中的问题后,老师再叫一名同学,询问他选择哪个果实. 此时全班学生基本上都说该生只能选果实2,教师可以对只能选果实2作进一步的提问与分析. 学生只能选果实2这句话其实点穿了本节课中的必然事件,同时前面两名学生在选择果实时也点穿了本节课中的随机事件. 通过直观、有趣、贴近生活的有效讲解,让学生学会建构,学会以数学的眼光来思考现实问题,把知识融入自身的经验结构之中,生成新知识;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获得生长和发展.

四、发扬教学民主,尊师爱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的生成上,从时间和空间上,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交流的可能,让学生充分地去思考,自悟自得,而要做到这些,只有发扬民主,尊师爱生,才能为实行有效讲解提供保证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才敢于质疑解除顾虑,心情舒畅,积极主动地学习.

有效减负, 才能有效教育 篇8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大批的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中等专科类技术技能人才, 就是要让这些孩子们有一技之长, 能有健康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国家建设的第一线。在职业教育中, 老师们不但要带领同学学习相关的知识、指导同学们完成一定的实践, 在日常教学中还要承担管理责任。很多情况下, 我们的教学人员尤其是班主任会一人兼任这多种任务。工作量大, 内容繁杂, 如果工作方法不当, 自己的身体很容易出现问题。据调查, 58%的教师自我感觉身体状况一般, 18.7%的教师自感身体比较差, 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的教师仅占20%。在繁杂的工作中, 老师们一旦处理不好跟同学的关系, 在管理中就很容易出乱子, 长此以往, 教育质量不降才怪!

因此, 面对这些求知的孩子们, 我们就要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方法。

先来探讨一下各级各类教育中日常管理的特点吧。

在小学、初中, 孩子们学习的是基础科目, 老师们的中心任务就是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健康的人格, 因此, 日常管理需要严谨、细致, 老师深入班级日常管理, 让孩子们在如同父母的关爱中成长。

到了高中, 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同时也面临着升学压力, 开始自觉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了, 老师们会精心备课, 把主要精力用在教书上了。

到了大学, 学生们已长大成人, 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强, 因此辅导员的工作就是给学生们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建议, 较少参与到具体的班级管理当中。

而作为中专学校, 相当于学生的高中阶段, 同学们却没有升学压力;组织管理模式类似于大学, 孩子们却缺乏足够的自我约束力;在学校学生们不但要学习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习特定的职业技能, 需要一定量的职业实践,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教会他们动脑以外, 还需要教会他们熟练的动手能力, 这是职业学校所特有的。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 在管理上我们既要做好孩子们的良师, 又要做好它们职业生涯的引路人;既要严格管理约束, 又不能太过严密;既要放手让学生发展自我, 又不能太过放纵。管理中如果我们不分主次、事必躬亲, 那我们可能就真成了体力劳动者了。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 在他的班上,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副班主任, 担当起一个方面的管理角色。他所带的班的最要紧的一个思维就是凡是老百姓能干的事, 班委不干, 凡是普通班委能干的事, 班长不干, 班长能干的事, 班主任就不干。

魏老师把班里大大小小的日常管理事务分散到具体同学, 充分实现了学生的自治和自我管理, 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给魏老师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其教育质量大家有目共睹。

那么, 我们中专教师该如何自我减负以求高效呢, 本文提供了几点思路。

一、把班主任从教室中解放出来

我们老师要学会抓大放小, 日常管理工作要靠制度, 靠班级干部, 要让孩子们养成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 不应该过多地由老师来干预, 特殊情况下我们才出面来协助解决。老师们腾出时间来为学生们组织提供足够的社会实践和课外文化体育活动, 把德育工作渗透其中, 逐步强化学生心中的道德约束意识和纪律约束意识, 进而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让学生们感觉到我们虽然没有亲临管理一线, 却时时刻刻都在孩子们身边,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我们的教育才更有说服力, 我们的行为才更有影响力, 才有所谓的身教胜过言传。

二、把课堂还给同学们

学生们都不喜欢恪守书本, 都愿意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探索新知识, 学习新文化, 老师不再是单纯教书的先生了, 而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 探索新知的引路人, 课堂是同学们学习的地方, 不是老师们摆架子的舞台。中专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掌握相关技术, 以掌握并能应用为原则, 平时我们多进行一些组织教学和教学方法的探讨, 会对开拓我们的教学思路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说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让同学们通过讨论、动手实践、查阅教材等方式解决问题,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就很适合中等专科学校的特点。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良好的习惯, 当学生们在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不断收获之后, 这些积极的探索和学习的习惯就会形成一种宝贵的品质, 让他们终生受益。

三、对待非常个性的孩子要采取非常规手段进行教育

根据木桶原理, 在班级管理上补缺更能体现教育的效率。实践中我们发现, 老师的很多精力消耗在了一小部分问题孩子身上。从而导致我们老师在管理上的被动局面。我们应该看到, 人各有不同, 有的人好动, 喜欢成为焦点;有的人喜静, 不善言谈;有的人品质不差, 就是不爱学习;有的人非常聪明, 就是缺乏自制力。对于各种各样的性格特点, 我们老师首先要对其进行分类, 采取适当的方法, 充分发挥同学之间帮、传、带的优势, 多组织一些团体活动, 让这些同学通过班级活动逐步融入到班集体当中, 因势利导, 一定会收到比正面教育更好的效果。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讲过一件感人故事:学生伍建的父亲病逝, 家庭欠债, 有了辍学的念头, 李老师支持同学们给他捐款捐物。假期, 李老师带着学生步行三十多里山路, 来到伍建劳作的田头, 齐声大喊:“伍—建—你—好!”伍建泪水长流。

四、加强班级主要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比如说组织班级干部同学参加一些学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活动, 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从而可以通过他们更好地落实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更有效地端正班级风气, 带动整体上进。各班班干部同学都是些优秀的同学, 他们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但是他们还不成熟, 甚至自身还有很多缺点, 一开始肯定很难胜任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如果没有我们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班级管理就会上梁不正下梁歪, 就会出现有组织无纪律的局面。因此, 作为班主任, 我们抓大放小是要与加强对班级干部同学的培养相辅相成的, 有了好的班委, 才能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 才能有效的团结组织全体同学开展活动, 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所谓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 班级干部就是全班的核心, 班干部带了好头, 班里的很多不良现象会无处藏身, 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就会得心应手。

我们期望通过各种形式, 减轻老师们的工作量, 给老师们腾出大量的时间, 以更好地开拓视野, 丰富实践技能, 从而能够更好地带领同学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 教师工作量较大, 蛮干、全干, 不会有好的效果。从减轻老师们的负担入手, 探讨几点提高我们教师工作效率的思路。

创设有效情境,促进有效教学 篇9

(一) 多重刺激, 创设故事情境

1. 在故事中引出课题, 出示任务。

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 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 多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尽可能多设计富有情趣的故事情境,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故事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现成的, 更多的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 结合思维发展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创编, 这样更具有实效性。如在学习《在竞争中合作》时, 我设置新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因为睡觉输了, 兔子又按原来路线和乌龟进行第二次比赛, 还是乌龟赢了。乌龟说:“我们还比赛, 路线由我定。”兔子爽快答应了。兔子一路领先, 但到了一条大河前, 兔子傻了眼。结果, 从后面赶来的乌龟轻松地过了河, 首先到达终点, 乌龟又赢了。这时我又抛出问题:龟兔商量进行第三次比赛, 结果双方同时到达终点, 这是为什么?在学生疑惑时, 我引出了《在竞争中合作》的课题。通过故事出示任务, 把学生带入了最佳的学习氛围, 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2. 创作故事, 延伸任务。

在相应的故事中完成任务后, 教师还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 让学生利用学习结果来编故事。以前面《在竞争中合作》为例, 在完成新知识学习任务后, 我出示以下材料:五班选班长, 老班长小李落选了, 好朋友张平成为新班长, 老班长小李怎样做?请创作一个小故事。学生兴趣很浓。其中学生甲创作了这样的故事:小李平静地宣布:“经统计, 张平以最高票当选班长,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张平同学。张平能当选班长, 让我看到了差距, 我会继续努力, 协助班长带好班级。下面请张平同学跟大家说几句话。”老班长微笑着和张平握手, 眼里充满了信任和期盼……不难看出, 让学生编故事, 可以巩固新知识, 迁移运用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其将知识内化为道德行为选择的能力。

(二) 巧问设疑, 营造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 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 (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 , 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 (例如教师) 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基于问题的情境教学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可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问题, 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事实或真实问题作为“锚”, 让学生围绕该问题展开学习。如在学习《男生女生》时, 我创设了如何对待情感的问题情境:男生张勇和女生小李平时在学习上互相帮助, 一天, 小李突然收到张勇的求爱信。小李怎么办?可能有几种办法?分别有何影响?男女生如何正确交往?学生经过独立思考, 再合作探究, 在问题中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 理解了男女生交往的原则。教学实践证明, 将知识问题化, 将问题情境化, 能激发学生思考, 引起认知需要, 促进思维发展。

(三) 创设美感情境

美感是人类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冲动, 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对学习而言, 这种由美感而引发的冲动、注意、情感、兴趣, 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丰富学生的想象, 思想品德课的美感可以来自一幅画, 一首诗, 一首歌, 或影视片段、名言、名人及其美德等。如在教学中, 如果善于创设美感情境, 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 那么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也能以美启真, 以美导善。如在教学《磨砺意志学会坚强》时, 我播放《五十大庆阅兵典礼》片段, 阅兵方队整齐的步伐, 抖擞的精神感动了学生, 随后再播放各方队训练片段。前一个片段重在激情感染, 后一个片段重在分析明理, 前后两个片段组成一个完整的美感情境, 共同为教学目标服务。

(四) 创设竞赛情境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 也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作为现代人, 能善于与他人合作, 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 老师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参赛选手, 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抓住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创造欲望, 都想成为己方取胜的功臣这种心理, 把认识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 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这种从心灵深处涌现出的强烈的探求欲望和自我成就感, 是激发兴趣的最根本的源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 思维才会灵活多变, 为学好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竞争!合作!》时, 为了让学生明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我设计了成语接力比赛:男女生各十人为一组, 黑板上分别写有“心安理得”“大快人心”两个成语, 每组第一位同学分别以后一个字为开头组成一个成语, 下一位同学如此类推, 5分钟结束后写得最多的组获胜。学生在比赛中感悟了竞争、合作, 如何进行竞争与合作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实践证明, 竞赛的过程也是很好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有“效” 篇10

一、搞题海战术,轻视学生的身心健康。

许多年轻的教师都是接受以前的教育模式成长起来的,在观念上有沿袭和保守的痕迹。有的教师就来了个“文科教学理科化”,通过布置大量课外习题来与“数理化”抗衡。即使在“减负增效”的今天,周围不少学生还经常有做不完的作业,导致视力下降,身体素质下降。在“分数至上”的观念下, 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越来越考虑短期收益,使得语文作业在开阔阅读视野、积累语言、培养人文精神上的功用大打折扣。

二、习惯于简单重复,积累运用不够重视。

有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是“老三件”: 一抄词;二背诵;三默写。这种机械重复的抄写与背诵只会让学生觉得厌烦,往往时间花了很多,但收效甚微。此外,不少学生进入中学以后,课堂上从不认真读课文,在家更是不肯再读,导致有不少学生朗读课文时咬字不准,缺少语感。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摆脱“小学情结”,只求迅速做完作业,汉字书写水平比之小学阶段不升反降,令人深思。

三、作业内容过于笼统单一,缺少个案分析。

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往往笼统地设定某某学习用书“第几课”或“第几页到第几页”,而作业内容的难度、作业完成所需的时间、预计学生完成的效果都没有考虑进去。同时,一些缺乏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不加选择地去做,实在是费时而无益。另外,对于语文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如忽视对其“因材施教”,笼而统之地布置作业,势必会造成该类学生陷入作业完不成、语文学习兴趣下降、语文课上不听讲、不想做语文作业的恶性循环。

四、看重短期效应,重阅读轻写作。

很多初中生一碰到阅读分析题,往往就要犯“晕”:读不懂、题目多、表述难。为此,教师开出了“多做多讲”的解决之方。一些语文教师认为,写作指导与训练一时难见成效,要想“分数好看”,“阅读题”是关键。眼睛就只盯住阅读分析题,从课内到课外,大量训练阅读分析题,从而忽视了有计划的课外练笔,导致学生没有及时反思自己的生活,没有加深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写作畏难情绪遂现。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在疾呼“有效教学”的今天,纠正偏差,寻求对策是当务之急。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追求“有效教学”的同时,优化语文作业,让学生快乐而高效地完成作业, 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学校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的背景下,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我就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进行了教学实践,力求布置的作业是有效的,能关注学生个体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通过实践,我尝试布置“有效作业”,追求“作业有效”,在使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同步提高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在语文作业中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并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以下是我的具体做法:

1.作业内容层次化,实施分层作业,重视学情分析

语文教学要以尊重学生个性和学习能力差异、学生心理差异为前提,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们能够愉快地接受作业,并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轻松快乐的体验。所以,我在设计时尝试采取分层分类设计的策略,从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形式和作业时间上分层,让班内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事实证明:一旦准确定位每位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能力,辅以一定量的针对性练习,就可以改善作业的效果,并通过长期坚持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有效发展,同时也让学生负担停留在适当位置上。

2.作业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注学生兴趣,力求作业形式多样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首先要考虑作业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是否喜欢做和愿意做,能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愿望。在日常教学中,“听、说、背诵、默写”是教师惯用的作业方式,但一成不变的作业形式会扼杀学生的作业兴趣。如果我们能改变一下作业的方式,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将“听、读”变为让学生模仿对话朗读的录音带,自己录音,然后进行小组或全班评比,评选出“金话筒”或“模仿秀”;将“抄写、默写字词或句子”变为“画(看)图写字词”、“重组词”、“连词成句”、“看图写句子”、“看问(答)写答(问)句”等,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从而提高听、读、写的效果。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多样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开放性作业,突出作业的拓展延伸功能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机会。为打破传统作业中单纯的语文知识观和单科思维的方式,让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渗透与融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情,我设计了口头表达作业。即利用语文每节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以学号为序,到台上进行口头表达展示,可以讲述天文地理,推荐名人名著好书,评论时事焦点,朗诵散文诗歌……这种“口头作业”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知识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业的训练中获得各种知识的积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了较为宽广的知识平台。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有“效”】相关文章:

上一篇:膝关节镜手术护理下一篇:微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