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自动采集

2024-06-19

数据自动采集(精选十篇)

数据自动采集 篇1

以当前我国现有科技水平为准, 目前应用的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网络总体构架是由主机房、光纤主干网、数采子站、Lonworks现场总线网络、无线通信装置、现场控制单元及各个现场检测变送部分组成, 这使得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可以有效应用。但如若系统遭受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的破坏, 则会导致系统的空间通道、信号通道、供电通道、地电位反击通道等被破坏, 致使系统无法有效应用。因此, 加强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防护是非常必要的, 尤其是主机房、数采子站、现场控制单元。

1.1主机房

由于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来接收信号的, 因此在主机房屋顶20m左右会设置信号接收塔, 以便于准确、完整的接收信号。但因接收塔设置较高, 容易在雷雨天气中遭受雷击。因此, 主机房是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防雷重点, 对其防雷击提出了严格要求。由于雷击主要以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的形式存在, 为避免主机房遭受到不同形式的雷击, 在对系统主机房防雷设计中, 设计人员会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设计。

其一, 主机房的直流地的设置一定要远离地下电缆、管道等。其二, 主机房内直流网格要采用标准规格的铜板组成, 且利用焊锡条将铜板焊接成网格。其三, 主机房进线设置安装工频电源避雷箱、电源浪涌抑制器负荷IEC1312对零区 (LPZO) 、一区 (LPZ1) 避雷器的要求, 以避免雷电对机房设备的冲击。

1.2数采子站

数采子站主要由光纤收发器、集线器、显示模块、Lonworks输入模块、隔离器、直流稳压源等组成, 这使得数据采集站可以进行有效的、快速的数据采集传输, 采集现场的脉冲信号、无线通信信号、Lon-works现场总线网络的信号等, 将其传输到主机房。但在数采子站遭受雷电袭击的情况下, 采集信号将会受到影响并且电源会遭到破坏, 这就使得数采子站无法有效应用, 影响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作用的发挥。因此, 会在数采子站的直流电源处配有避雷器, 以防止数采子站遭受雷击, 影响其运行。

1.3现场控制单元

目前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现场控制单元主要分为现场控制箱和HUB箱两种。两种现场控制单元尽管应用方式不同, 但两者均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当然, 在雷电袭击情况下, 现场控制箱和HUB箱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使其应用性大大降低。因此, 技术人员为避免现场控制箱和HUB箱遭到雷击, 就对其进行接地处理, 以防止其受到雷击。

二、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笔者就以往具有一定防雷能力的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进一步确定了系统的防雷效果。利用以往防雷技术来设置的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其在运行过程中, 主机房、数采子站、现场控制单元防雷效果有所不同。

2.1主机房

主机房可以在避雷装置合理设置和应用的情况下, 不会遭到雷击的破坏, 使其可以正常、稳定、安全的应用。

2.2数据采集站

数据采集站是在直流电源处设置避雷器, 其可以很好的保护直流电源不会遭到雷击, 而隔离器与Lonworks输入模块因没有防雷装置的保护, 在多次雷击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这将影响其正常应用, 相应的数采子站也会受此影响。

2.3现场控制单元

现场控制单元是通过简单的接地来防范雷击的, 这使得现场控制箱或HUB箱在雷击的情况下, 会有大的电流流入控制单元, 增加控制单元电压, 使现场控制箱或HUB箱内的光纤收发器遭到破坏, 那么光纤收发器就无法接收到数采子站的信号, 相应的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就无法有效的应用。

三、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防雷技术优化应用措施

针对以上内容的分析, 可以确定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防雷技术应用不佳, 将会降低系统的防雷功能, 致使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雷击, 使其无法正常的应用。对此, 应当优化利用防雷技术来处理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提高系统的防雷功能, 以便系统可以自动化、先进化、有效化的应用。

3.1增加通信网络类电流浪涌抑制器 (SPD)

根据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标准, 要控制雷击的影响, 就要在主机房和各个数采子站增加安装通信网络类SPD, 以此来保护电子设备不会遭受雷电闪击及其他干扰。但要想实现主机房和数采子站可以有效的安装通信网络类SPD, 就要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分析, 再根据系统端口情况, 合理安装通信网络类SPD。对于电压的分析, 则是根据主机房及数采子站的电压接线方式、电压标准值与阀值, 进而确定电压越限。由电压标准值可以对系统TV变比进行推算:TV变比=1, 二次电压为220KV;TV变比=100, 二次电压为100KV;TV变比>100, 二次电压为57.5KV。由此可以对电压阀值进行设置, 即220KV电压上限20%, 电压下线为-15%;100KV电压上线为18%;下线为-15%;57.5KV电压的上线为20%, 下线为-10%。对于电流的分析, 重点是分析电流不平衡率, 以便合理调节电流, 确保SPD可以有效应用。由于电流的标准以TA二次侧额定电流为准, 因此电流不平衡率的计算是采用以下公式完成的。公式为:

利用以上公式得到电流不平衡率来判断主机房电流和各个数采子站的电流情况, 进而合理的安装通信网络类SPD。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为了使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防雷装置有效应用, 在对通信类SPD进行安装过程中, 按照图一所示的接线方式来进行装置连接, 以此来提高系统防雷装置的应用性, 使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防雷功能增强。

3.2优化和改善HUB箱

优化和改善HUB箱是促使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现场控制单元有效应用的关键。笔者建议在HUB箱供电处增加电源SPD, 并合理设置HUB箱内的光纤收发器 (如图二所示) , 以此来增强光纤收发器的屏蔽作用, 使HUB箱在遭受雷击的情况下, 光纤收发器可以屏蔽雷击产生的雷击电磁波, 避免HUB箱遭受雷电电磁脉冲的作用, 而无法有效应用。

结束语:在我国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应用效果越来越好的情况下, 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依旧存在一些缺陷, 如系统防雷功能不佳。而想要有效的解决此问题, 相关设计人员就要加强防雷技术的应用, 对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主机房、各个数采子站以及现场控制单元予以优化处理, 提高它们的防雷效果, 进而有效的采集和传送信号, 使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充分发挥作用, 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艳, 李鹏立, 张艳花等.全方位完善计量数据自动采集系统[J].中国计量, 2007, (6)

[2]王彦华, 陈欣, 张志明等.安钢焦化厂电能计量自动采集系统[J].科技视界, 2015, (7)

数据自动采集 篇2

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自动气象站已经普及、自动化观测也已经成为气象观测的必然趋势.但网络传输虽方便快捷,但也存在着不稳定性.如正点未采集生成数据文件或传输数据时网络中断而不能及时传送数据文件,不仅影响自动站的传输质量,且加大观测员的工作量.开发制作“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传输报警系统”以缓解以上问题.

作 者:金丽娜 贾毅萍 JIN Li-na JIA Yi-ping 作者单位:金丽娜,JIN Li-na(临潼区气象局,陕西临潼,710600)

贾毅萍,JIA Yi-ping(西安市气象局,西安,710016)

浅议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器校准方法 篇3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器;信号模拟器;校准方法

前言

自动观测站是我国气象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承担着基层气象数据记录的重要使命。周期性的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完善处理是自动观测站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国气象服务行业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气象观测站为我国气象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自动观测站的气象采集器中的模拟通道其校准结果往往偏差较大,较大的偏差也进一步限制了气象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现有的自动站的气象采集偏差往往超出了相对应传感器的允许误差。新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4—2020年)》对气象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不断完善气象要素的计量核定以及现场校准准则,对程序和技术都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全现有的计量方法尽全力保证数据的准确真实性。上述相关法规政策也对气象部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层气象部门也要做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满足相关法规的要求。

在当前的数据信息采集过程中缺乏一套完善,科学并操作性能稍强的采集器校准方法,因此有必要开发一套科学行之有效且对实验结果稳定的现场校准自动气象站或者数据采集标准法则。

1.校准原則

数据的采集是在自动站的传感器上进行,在自动站的内部设置了微处理器,这些微处理器会按照规定的运算法则将采集的数据进行运算和控制,进而生产气象要素所需的观察值,最后自动站会按照一定的参考格式将上述数据存储到硬盘中。上述过程是整个数据采集的简略过程,笼统地说可以分为数据的采集,数据的传输以及数据的存储。三个过程缺一不可,这三个过程同时构成了自动站的采集过程。采集器通道那作为采集器向下一个环节输出信号的通道,在自动站中占有一席之地,通道可以分为数字量采集通道和模拟量采集通道。校准数据采集器通道的示意差值模拟信号。信号传递通道对信号的传输来说至关重要,他可以影响信号的强弱,例如温度通道可以选择高精度的固定无源电阻器作为标准器,但作为标准器的信号模拟器的准确度等级要高于被校准采集器。

2.校准方法

2.1校准顺序

在进行数据采集器的校准时首先进行外观检查,若是外观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外观校准合格够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校准-示意误差校准。一般在进行外观检查校准时首先要进行型号,出厂编号,成产厂家等一些列的校准。外观结构应该没有瑕疵,不影响视觉检查。外边的涂层不应该气泡,皲裂等。塑料和金属钢管应该没有凹痕。

2.2示值校准方法

校准工作要在满足数据采集器和信号模拟器使用条件的环境中进行。以使用JJQ1型信号模拟器校准DT50采集器为例,介绍示值校准流程和方法。在开机前,将信号模拟器、采集器与校准用电脑同时接地,校准时,信号模拟器通常使用内部电池供电,开机后根据需要预热20min。校准时,用通信线将采集器与电脑连接。在信号模拟器的电脑控制软件中新建被校采集器信息,设置通信参数,实现信号模拟器、采集器与管理系统软件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校准点的选择中,各地也可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气象要素年极值等条件选择相应的校准点。风向校准点是根据7位格雷码的全“0”状态和全“1”状态确定的,解决了角度区间的缺测问题[7]。使用其他类型如没有配套管理软件、只有单项或部分要素的信号模拟器校准采集器时,可以使用信号模拟器的调节旋钮或操作面板按钮设定相应的校准点,充分稳定后,使用采集器监控软件或采集器面板显示器读取通道示值结果,后将数据记录到数据记录表中。每个校准点连续读取3次数据(降水数据仅记录每分钟的变化量),读数时间间隔不小于1min。对于新型自动站采集器,如DZZ4型自动气象站,由于其采集系统是由主采集器、温湿分采、地温分采、辐射分采等组成的,且它们分散布置在观测场中不同位置,因此,校准时就要采用对主采集器和分采集器进行分别校准的方法。对于可修改系统时间的采集器(如DT50),建议先修改其系统日期至距当前时间1a以上的某一日。

3.结语

气象自动站的建立是我国气象信息建设的基础,气象信息的收集必须准确无误。此文提出的采集器校准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适用于实验室或现场校准,是多年的采集器校准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可为数据采集器计量校准工作提供技术参考,保证气象探测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施昌彦.测量仪器特性评定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35-36.

[2]朱乐坤,李林.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校准技术[J].气象科技,2013,41(6):1003-1007.

[3]韩广鲁,孙嫣,边文超,等.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通道误差修正[J].气象科技,2012,40(5):755-758.

[4]梁志国,周艳丽,王章全,等.JJF1048数据采集系统校准规范[S].北京: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四研究所,1995:4.

[5]李伟雄.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器常用校准方法[J].中国计量,2008,(5):83-84.

[6]刘军,王力,胡林宏,等.CQSSJ-1标准信号发生器在DYYZII型采集器校准中的应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2,(2):81-83.

[7]郑亮,张天华,张虎,等.自动气象站风向测量系统现场校准方法改进的探讨[J].气象科技,2014,42(4):593-596.

数据自动采集 篇4

关键词:自动衡器,称重传感器,检测方法,控制衡器,预设值

0 引言

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颁布针对配料秤的专门的检定规程,只是套用“JJG564-2002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定量自动衡器)检定规程”来对配料秤进行检定。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具备可操作性。以吉林市铁合金厂为例,在很多生产环节上采用了配料秤控制生产原料的配比。但为了保证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安全、环保等要求,配料设备均采用全封闭方式。在上述生产环境中,按照“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1]实施检定,配料秤所称重的物料由于是被封闭的,无法取出,检定工作根本无法实施。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研究、探索出配料秤在线检测的新技术,为配料秤量值的准确、可靠提供计量技术保障。

目前,国内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的配料秤,基本处在不检测的状态(配料秤属于非强检项目)。现在,国外已有在线称重传感器检测的设备,如意大利的“帕瓦内称重系统检测仪”等。其作用是能够即时显示称重系统内各路传感器的输出状况,重量分布,过载,并可以对传感器故障等进行检测。这种检测仪器,是对在线使用的称重系统承重传感器进行检测的理想设备,屏幕直接显示检测数据,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安全可靠。此种设备虽然先进,科技含量高,但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利用该设备对配料称重系统进行检测实践经验的介绍。

为此,我们就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探索出如何利用国外先进的检测设备与我们掌握的计量技术相结合,制定一种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检测方法。

我们研究的内容及预期达到的最终目标包括:

1 主要技术指标

a)能够开展对0.2级、0.5级、1.0级、2.0级配料称重系统的在线检测工作,以溯源的方式评价配料秤的计量特性或技术特性,为其提供标准化的要求和试验程序;

b)检测精度要达到或接近同类自动衡器国家检定规程的规定,满足各准确度等级和最大允许误差(mpe)的技术要求;

c)若控制衡器是在物料检定之前立即校准或检定的,应保证其误差不大于自动称量的最大允许偏差和最大允许预设值误差的1/3,其他情况应保证其误差不大于自动称量的最大允许偏差和最大允许预设值误差的1/5;

d)通过检测,对企业工艺过程中配料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企业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2 研究结果

具备开展配料秤在线检测的能力,检测结果既要符合相关规程的技术要求,又要满足企业需求。

3 采用的研究、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工艺流程)

a)使用标准直流电源对配料秤称重仪表进行检定。检定程序依据国家局颁布的“JJG649-1990数字称重显示器(试行)检定规程”[2]进行检定,确定其输出线性良好;

b)选某种型号配料秤设定某一固定量值m,并对其进行静态检测,获取静态工作时称重传感器合成输出信号(设该输出信号为Vj);

c)将称重系统检测仪并联到称重传感器合成输出端,不施加载荷情况下,在称重仪表显示零点时,静态检测各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采取措施,消除不一致因素。例如:各称重传感器水平位置有差异;或通过调整可调电位器,使每只传感器输出一致);

d)启动配料秤,使之处于工作状态,将称重仪表定量值设定到m;通过称重系统检测仪读取定量值为m时,配料秤结束一个称重周期时动态输出信号Vd;

e)使用相同方法对同一称量值进行一组10次测量试验(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做多组试验),取其平均值Vp与静态时测得的输出信号Vd进行比较,确定配料秤动态时称量误差范围;

E=称量误差,Vj=静态输出信号,Vd=动态输出信号,

Vp=每个测量组平均输出信号

f)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以此来确定改进设备的各影响因素处在可控状况下,符合各准确度等级的技术要求,分离检定法和集成检定法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应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1/3。

4 结束语

为此,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实验逐步对该检测方法进行论证,证明该检测结果能够满足相关规程的技术要求,同时能够满足企业需求,总结实验,制定成熟可靠的检测方法。

也希望通过此文广结同行志士,多提意见和帮助,一同攻克难关,共同完善和发展我国的计量事业。

参考文献

[1]JJG564-2002《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

基于遥感的数据采集技术 篇5

关键词:遥感影像;空间数据;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一、遥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一)遥感概述。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在航空摄影测量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空间数据采集技术。所谓的遥感,就是从远处在不直接接触地表目标物和现象的情况下,获取其信息的科学和技术。遥感具有以下特点:探测范围广,能够提供综合宏观的视角;获取手段多样,获取的信息量大;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可进行动态监测;全天候作业;遥感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的信息等等。

(二)遥感的物理基础。不同地物具有不同的电磁波辐射特性,表现在遥感图像上就具有不同的图像特征。电磁波是由振源发出的由交变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在空气中传播的电磁震荡。而我们将不同电磁波段透过大气后衰减的程度不一样原因进行了介绍,可知有些波段的电磁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层时衰减较小,即透过率较高,这个波谱范围,叫做“大气窗口”。

遥感除了利用上述的大气窗口作为工作波段外,有些气象卫星是选择非透明区作为大气波段(如水汽,二氧化碳,臭氧吸收区),以测量它的含量,分布,温度等,不同的大气投射窗口对应于不同的光谱范围,适于使用不同的传感器,因此,研究地面的光谱特性,选用合适的大气透射窗口和传感器对于提高遥感探测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遥感平台与传感器

(一)遥感平台。遥感数据获取是在由遥感平台和传感器构成的数据获取技术系统的支持下实现的。遥感平台可以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三种。由于各种平台和传感器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因此往往随着具体任务的性质和要求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从而实现在不同高度上应用遥感技术。

遥感平台主要依据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一般的说,近地遥感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观察范围较小,而航空遥感地面分辨率虽然中等,但其观测范围广,航天遥感地面分辨率低,但覆盖范围广。

(二)传感器传感器一般由采集单元、探测与信号转化单元、记录与通信单元组成。各种卫星通过不同的遥感技术实现不同的用途。各种卫星通过不同的遥感技术,实现了不同的用途。数字工程中常用的遥感数据有Landsat和TMM遥感、SPOT和Radarsat以及我国的资源卫星数据和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传感器的类型大类上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其中又各分为非图像式和扫描图像式。

三、遥感图像及其特征

遥感的核心问题就是不同地物的反射辐射或发生辐射在各种遥感图像上的表现特征的判别,当然,不同的目的的需要精心的设计对于遥感成像的方式或选择波段,这样我们才能使不同的地物在图像特征区别。遥感图像反映的信息主要有几何信息,波谱信息,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等。

(一)几何特征。遥感图像不仅反映了地物的波谱信息,而且还反映了地物的空间信息形成特征,一般包括空间频率信息,边缘线性构造清息,结构或纹理信息以及几何信息等。影响遥感空间信息的主要因素有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图像投影性质、比例尺和几何熵变等。

(二)光谱信息。遥感图像中每个像元的亮度值代表的是该像元中地物的平均辐射值,它是随地物的成分、纹理、状态、表面特征及所使用电磁波段的不同而变化的。遥感图像的信息虽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波譜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前者主要影响波谱信息量,后者主要影响空间信息量。多波段图像的信息量除上述两个因素外还与波段的选择和数目有关。

(三)时间特征。同一地物对象由于其在不同的阶段含有不同的成分等原因造成对象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表现在遥感图像上就是该地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图像上具有不同的图像特征。时相主要影响图像的处理效果,利用对泳衣区域各个阶段分别进行遥感,加以对比而研究,则可以获取该区域的连续变化特征。

四、遥感处理的基本流程与技术

利用遥感的手段进行数字工程空间信息更新时,应用需求以及卫星影像数据处理流程会有所不同,但是主要的过程和技术方法基本一致,在利用遥感影像进行空间数据更新的关键技术和流程主要可归纳为一下几个方面:遥感波段(卫星遥感数据)选择;卫星影像读入;卫星遥感影像处理技术;信息提取技术;矢量编辑与地图更新技术。

五、遥感应用

随着卫星数据图像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以及遥感数据购买费用的逐步下降,卫星数据图像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遥感已经成为获取地面信息的主要手段。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制作各种遥感相关产品——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高程(地形)模型(DEM/DTM)、数字栅格模型(DRG)等4D产品;提供行业或部门专题地理数据——专题影像地图;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基础地理数据的产生或更新等。

(一)基础数据更新。比如用SPOT/ERS卫星影像更新地图数据为例,可以采用影响的几何纠正、色彩转换技术、统计和算法以及影像融合技术。遥感数据又有多波段、多时相的信息源,且能快速真实地提供丰富的地表空间信息,遥感已经成为地图更新和制作的有效而又重要的手段。我国目前的若干地形图大都在20世纪70年代测绘生产的,目前也都面临这地图更新的问题。

(二)土地利用调查与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对于数字工程进行土地规划与开发、土地管理、开发利用潜力分析等很重要。目前,中小比例尺的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与变更,主要应用TM、ETM、SPOT等遥感影像。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调查精度比常规调查方法高,且时间短速度快。农作物与植被方面,用于农业气象、作物监测等领域的观测参数需要有更高的光谱分辨率,一般是短波红外波段。根据农业耕作和土地利用特点,选定影响最佳的获取时间应在5月—6月或9月—10月。研究的主要技术过程主要有下面几个:数据预处理、影像合成、不同数据源图像融合、图像分类和后处理、外业调绘、内业分析以及成果输出和更新。

(三)灾害调查与监测。各种自然灾害往往需要制作大比例尺图,以判明水灾发生时的洪涝区域、地震发生后的建筑物损坏情况、火灾发生后对地区造成的破坏等。地质灾害的调查、火灾监控和油污与赤潮监测。为了能将不同的信息区别开来,一般都要进行色彩合成,即在3个通道上安装3个波段图像,然后分别负于红绿蓝并叠合在一起,形成彩色图像,合成后的彩色图像含有丰富的颜色信息,便于解释,理解和处理。

参考文献:

[1]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数据自动采集 篇6

通过采用自动识别数据采集技术加强现有的客户服务管理跟踪系统, 实现作业现场与管理中心系统之间的实时数据交互, 提高现场作业的可视化程度和可控度, 就能够切实有效地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服务成本, 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美国易腾迈公司作为专业从事自动识别数据采集系统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拥有四十多年的丰富经验, 对现场服务需要怎样的自动识别数据采集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易腾迈建议最终用户在为自己的现场服务选择自动识别技术和产品时, 应根据自己实际的需要,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应具备GPRS广域无线数据通讯能力

如上所述, 提高作业现场与管理中心系统之间数据交互的实时性是通过自动识别数据采集技术加强既有客户服务管理跟踪系统来实现的。而现场客户服务的覆盖范围通常比较大, 至少是一个城市或地区, 因此所选择的自动识别产品具备广域网数据通讯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

具备了实时数据通讯的能力, 现场服务人员就可以实时访问管理中心系统中的资料。例如需要实施服务的设备的历史记录, 相关的技术资料等;也可以核实保修的设备是否是本公司的产品, 或者是否在保修期内等信息;管理中心则可以实时掌握每个服务人员 (或小组) 的工作进展情况, 并据此动态调度, 下达工作指令;还可以实时掌握每个服务人员 (或小组) 所携带的备品备件的消耗动态, 提前安排相关的备件中心进行备品备件补充的准备工作, 指示维修人员 (或小组) 到指定的备件中心补充备品备件, 提高效率。

如果维修人员所配备的设备可以支持语音, 管理中心则可以与每一个维修人员 (或小组) 进行语音沟通, 进行非规范信息的交换。另外, 现在数字化设备越来越多, 现场服务时常常需要采集设备控制装置中的相关数据并发送到后台支持中心进行分析, 以便进行准确的故障诊断;有时还需要重装或者更新客户设备中的软件, 通过实时广域网数据通讯, 可以确保客户设备中软件被更新到最新的版本。

总之, 具备广域网实时数据通讯能力, 遍布整个城市、地区乃至全国的现场服务工作就能在管理中心的客户服务跟踪管理系统的支持、跟踪和监督下进行, 既能够确保现场服务的质量, 提高客户满意度, 又能够有效提高服务工作效率, 降低服务工作成本。

此外, 不同设备之间广域数据通讯质量的好坏同样值得重视。低劣的数据通讯质量将有可能致使实时数据通讯能力形同虚设, 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而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对被污条码的扫描能力很重要

现场服务人员需要输入各种各样的信息, 最常见的包括:所服务设备的序列号、所更换部件的部件号和序列号等。许多企业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输入这些信息, 通常采用条码的形式将这些信息带载在设备或部件上。而这些条码在设备长时间运行之后, 特别容易被污损, 尤其是那些在较为恶劣的工业环境下运行的设备。如果为现场服务人员所配备的设备不能有效地识读这些被污损的条码, 现场人员就要通过人工键入的方式来采集这些信息, 既麻烦又特别容易出错, 使当初采用条码的初衷无法完全实现。

GPS实时定位能力不可忽视

对于客户服务请求的响应速度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管理中心在收到客户的服务请求之后, 在第一时间将工作任务分发到距离最近的服务人员 (或小组) 就能够在不增加服务人员的情况下, 有效提高响应速度。这就需要让管理中心的系统和人员能够实时动态地掌握每个服务人员 (或小组) 所在的位置。同时具备GPS和广域网通讯能力的设备能够自动地将服务人员 (或小组) 的位置信息实时自动地发送给管理中心, 从而达到这样的目的。

同时, 管理中心能够实时动态地了解服务人员 (或小组) 所在的位置, 也可以很好地防止其通过提供虚假的信息进行舞弊, 切实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保护既有投资, 看RFID的兼容和扩展能力

如上所述, 设备及部件上的条码很容易被污损, 对于很多重油污、高粉尘等特别恶劣的环境而言, 条码通常无法使用。而最新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的出现, 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采用RFID代替条码来带载设备或部件的重要信息, 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 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浅谈自动站与人工站的数据采集 篇7

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储存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与常规人工观测相比, 自动气象站具有人为干扰因素少、时间分辨率高等特点, 对提高地面观测质量、减轻观测员劳动强度、提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是提高气象台站对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服务水平的前提条件。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记录在数值上有一定的差异, 根据天气现象、测报软件、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供电、数据传输等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原因, 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提高自动气象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和人工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的准确性。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1 仪器原理差异

自动气象站使用的气象传感器与人工观测使用的仪器原理不同。这些传感器有较小的时间常数, 可以观测到大气中比较小的有意义的波动, 使所得到的极值更具有代表性, 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测量准确度。自动站可以避免人工观测中的主观误差。在人工观测中, 观测员往往有习惯性误差, 读数时间不是瞬间完成, 如测温时人的体温对温度也有影响, 2min风的平均值也受人的主观判断影响, 深层低温观测时, 从地中取出温度表读数也会因环境改变而造成误差等等, 这些问题在自动站中都不会出现。

2 时空误差

地面气象观测是在近地层中进行的, 而在近地层中各气象要素存在较大的时间和空间波动。从时间上说, 一般情况下, 人工观测距正点的时间是:温度和湿度10min;风向风速4min;气压2min;地温至少12min。而自动站是在正点按气温、湿度、降水、风向、风速、气压、地温的顺序在瞬间完成的, 在上述相差时段内, 气象要素值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自动站和人工站由于观测时间不同步, 测得的要素值自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空间上说, 自动站的传感器与人工站仪器的安装位置不同, 对于地温这种与仪器安装位置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来说, 位置的差别也会造成一定的观测差异。

3 采样方式不同造成的差异

人工观测是点读数, 观测员在观测时只读1次值, 且存在视觉误差, 而自动站每一个值都是多个样本的平均值。采样方式和样本数目不同, 会使人工站与自动的测量结果必然存在差异。由于自动站能够测量到大气中较小的波动, 因此更能够准确地获取有意义的要素值。

4 仪器运行情况造成的差异

当自动站或人工站观测仪器出现故障时, 两者的观测值自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对仪器进行定期的管理和维护能够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误差, 尤其对各类仪器进行日常清洁, 能够提高数据采集的精确度, 减小两者的偏差。

5 小结

数据自动采集 篇8

1.1 传感器标定的意义[1]

任何一种传感器在制造,装配完毕后都必须对原设计指标进行一系列试验,以确定传感器的实际性能。传感器的性能标定是通过试验建立传感器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同时确定出不同条件下的误差关系。传感器的标定分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两种。静态标定主要用于检验,测试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如静态灵敏度、线性度、迟滞和重复性等。动态标定主要用于检验,测试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如动态灵敏度、频率响应等。标定的方法是利用一种标准设备产生已知非电量作为输入量,输入至待标定的传感器中,得到传感器的输出量,然后将传感器的输入量与输出量的标准量作比较,从而得到一系列的标定曲线。

1.2 基本设计原理及框图

在以往的传感器标定中,主要是位移的采集比较困难。是通过读数显微镜和数据采集开关相结合,有测量误差大、速度慢、费工费时等缺点[2]。加速度传感器标定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振动台、千分尺、半导体激光器、待测传感器、光电二极管构成的传感器振幅采集部分。先确定夹缝的大小,随振动的变化,夹缝逐渐减少,当激光衍射时,记下该时刻的振幅值。根据(a=ω2x(ω为振动器的振动频率,x为振动位移),以求得其加速度a[3]。第二部分是由电压放大电路、A/D转换、单片机、LED和延时电路构成的电压采集部光电二极管接收到光,向单片机发送请求信号,单片机接到信号后向ADC0809发送允许信号,启动A/D,ADC0809开始数据转换,将转换后的数据经单片机处理后送入到LED数码管中显示出来。然后利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数据(a,v)来标定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整个系统的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2 位移采集的装置示意图

位移采集系统的基本装置如图2。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振动部分,给振动器输入一定的电压使其振动,并使得夹缝下挡板和待测传感器随之一起振动,振动器的加速度即是输入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第二部分是激光衍射装置,发光装置采用现在最普遍的半导体激光器砷化镓(Ga As)激光器。激光束通过夹缝直线传播,改变振动台的输入电压,即改变振幅。夹缝将随着振幅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当夹缝的大小减少到几乎等于光波的波长时,激光束将发生衍射。这时光电二极管接收到光而产生光电流,导通电压采集装置,采集下该时刻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注意:半导体激光器要与夹缝下挡板的上平面在同一平面上,使光线能平行通过。而光电二极管的位置则要比夹缝的上平面偏低,确保二极管在激光束没有发生衍射时无法接受到光线)。第三部分是位移读取部分。通过调节夹缝下挡板的位置,确定夹缝的宽度,随着夹缝的减少,直至发生衍射时,读取千分尺的值,即振动的最大相对位移。根据a=ω2x可以得到我们所要求的加速度。再调节千分尺的微调旋钮,改变夹缝的大小,重复上述过程进行第二次数据采集。通过不断地调节千分尺所带动的夹缝上挡板与夹缝下挡板之间形成的夹缝的宽度,再配合改变振动平台的激励电压(以得到不同的振幅),进行不同的a、v数据对采集,完成对标定数据的采集。

导体激光器5.夹缝上挡板6.光电二极管7.夹缝下挡板8.待测加速度传感器9.振动盘10.波纹膜片11.振动台12.夹缝

3 电压采集系统

3.1 传感器的电压放大电路[4]

在该系统中,选用最简单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作为电压放大电路。

根据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原理,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作为输入电压Ui,可得:

χ——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则放大电压为:

3.2 电压采集系统电路

3.2.1 ADC0809与加速度传感器电压信号转换的原理

这里我们给ADC0809提供2.5V的基准电压信号。ADC0809采集的电压即是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放大后的电压U0作为电压采集信号。当送入1.88V到ADC0809转换器的电压U0为1.88V时,转换的数字量dat为:

解得:dat=193

送入1.27V的电压信号到ADC0809转换器中,转换的数字量dat为:

解得:dat=130

输出的电压值通过A/D转换变成与之适应的数字量,就可以通过单片机来处理。

3.2.2 系统整体电路及说明

本系统整体规划如下,主要由主控芯片AT89C51,8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芯片ADC0809,LED显像管组成。单片机的P27和WR、RD经逻辑组合后控制ADC0809的ALE、START、OE,ADC0809的通道选择端A、B、C接单片机的地址低3位。3.1中的放大电压U0经过一个延时电路送入到A/D转换器的IN0口。P24在系统中作为控制位,用光电二极管控制。当光电二极管接受到光,向单片机发送请求信号,单片机发送一个控制信号给ADC0809,启动A/D,开始对放大电路传输过来的传感器的该点的放大电压U0进行A/D转换,在显示管上显示出来。显示的量为转换后的数字量dat,根据3.2.1中的式(4)可算出模拟量U0,即该时刻放大后的传感器的输出电压。

3.3 软件设计

显示模块的程序设计如图4所示,主控程序如图5所示。

3.4 电压数据处理

由于最后显示管上显示的是电压经过A/D转换后的数字量,而非电压模拟量,所以我们必须对数字量进行处理后才能得到我们所要测量的值。根据3.2.1 ADC0809与加速度传感电压信号的转换原理式(4)

256/dat=2.5/U0

则有:U0=2.5*dat/256(6)

U0——放大后的传感器输出电压;

dat——电压经A/D转换后的数字量。

因为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极小,所以我们在数据采集之前对电压进行了放大,根据3.1.1中的结论式(3)

根据式(6)和式(7)可得Ui,即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根据相对应的a、V关系,经最小二乘法作数据处理后,即可给出a、V关系曲线,完成标定。

4 结束语

本设计主要以通过数据自动采集来实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入加速度与输出电压的关系的标定为目的。利用该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标定。该系统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高、误差小、标定快速等优点。但对延时电路及数据精确的提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化祥,张淑英.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修订版)[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2]刘理天,温明生,吴徽,等.硅加速度计动态I/O特性的标定和数据采集[J].吉首大学学报,2002,21(4):36-40.

[3]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数据自动采集 篇9

1 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在粮油生产中的应用概述

1.1 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的简述

本文主要针对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在粮油生产中的应用做具体的探究, 以郑州市乾正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具体的说明。郑州市乾正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按照及调试的企业, 其业务范围非常的广泛, 设计到粮油行业、自动化控制及生产信息的采集等。众所周知, 粮油生产的过程中在生产车间里面有很多的工程量需要测量, 比如液位、温度、流浪、压力等, 这些都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这些工程量的自动化控制及信息采集, 并在人机操作界面上实时显示出来。

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是新兴的一门技术, 科技含量很高, 它采用自动化控制的方法来对工作过程实现自动化的控制, 这对于工业制造行业来说非常的便利可靠。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一般控制机械的工作位置和机械量等等, 数控的产生主要依赖于数据截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它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采用计算机来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 所以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需要依赖计算机事先按照先存储的控制程序来对设备等进行控制。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采用计算机来代替原来的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 这样就可以达到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的目的。总之, 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的产生对工业制造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对于粮油生产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在粮油生产中的应用

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应用于粮油生产中对粮油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在粮油生产业中的应用, 对粮油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安全、工人安全、生产效率、粮油安全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提高了粮油生产行业的可靠性能和生产效率。由于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是综合了现代机械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和精密测量技术等最先进的技术, 应用在粮油生产行业中对其产生的影响是空前的, 不仅仅对其生产效率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其他方面也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 我国新型的工业制造技术发展非常迅速, 这主要得益于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的产生, 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带来了粮油生产业的春天。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对引领我国的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和现代高科技工程的运作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特别是我国大规模的粮油生产等相关方面, 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推动它们向前快速的发展。

2 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在粮油生产中应用的发展

在第一部分主要针对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做了深入的解析, 那么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应用于粮油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会给整个粮油工业带来什么呢?我想对于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应用于粮油生产中的研究会给整个粮油工业带来光明的前途。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会是飞速的, 因其对于粮油生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给粮油生产企业带来了高效的发展。其实, 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就是用数字化信号对设备运行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自动化技术, 这种技术的出现给机械加工业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是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的基础, 同时也是自动化柔性系统的核心, 更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机械装备的功能、效率、可靠性, 并且对于产品的质量也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这使得传统的制造业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这些对于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在粮油生产中的应用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于粮油生产企业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于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在粮油生产中的应用的探究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重大意义。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应用于粮油生产企业中可以提高整个粮油生产行业发展, 特别是在促进粮油生产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方面, 这对于粮油生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应用于很多自动化领域, 对于提高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重大意义, 本文主要是针对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在粮油生产中的应用做了具体的概述。

摘要:自动化数据采集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行业中, 特别是在粮油生产中应用的十分的广泛。本文主要针对郑州市乾正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设备做深入的研究探讨, 对其在粮油生产行业中的重要性为例进行具体的说明。众所周知, 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在粮油生产行业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且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对国民技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在粮油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不仅能够提高粮油生产的高效率, 对于改善粮油生产的工作环境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这对于粮油生产企业来说非常的重要, 可以进一步提高粮油企业的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粮油生产,应用

参考文献

[1]董磊;胡慧慧;赵仁德;“电气控制及PLC控制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1期

快速语音数据采集设计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TMS320VC5509A;DMA;McBSP

现在,数字语音系统已广泛应用,一个完备的数字语音系统不仅要具有语音信号的采集和回放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能完成复杂的语音信号分析和处理算法,这样就要求CPU有高的执行效率。在数据采集系统中,采用查询或中断方式采集数据会占用大量CPU的资源,大大的降低CPU的利用率。文中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利用TI公司TLV320AIC23芯片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利用C5509A的存储器直接存储控制DMA与多通道缓冲串行口McBSP结合来设计系统,使得CPU正常工作与DMA数据采集并行进行,提高了语音数据采集速度和CPU的使用效率。

1 McBSP与DMA功能概述

TMS320VC5509A提供了三个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0、McBSP1和McBSP2,它们具有特点:接收,发送时钟既可由外部设备提供,又可由内部时钟发生器提供;帧同步信号和数据时钟信号的极性可编程,内部时钟和帧信号发生器也可由软件编程控制;串口的信号发送和接收部分既可单独运行,又可以在一起配合工作;CPU的中断信号和DMA的同步信号使得McBSP串口可由CPU控制运行,还可脱离CPU通过DMA直接存取内存单独运行;多通道选择部分使得串口具备了多通道信号的通信能力,他的多通道接收和发送能力可达128个信道;数据宽度可在8b、12b、16b、20b、24b、32b中任意选择,并可对数据进行A律和U律压缩和扩展。这个功能可以为语音的传输提供极大的方便。McBSP串口包括一个数据通道和一个控制通道,数据通道完成数据的发送和接收。McBSP通过DX引脚发送数据、DR引脚接收数据。控制通道完成的任务包括内部时钟的产生、帧同步信号的产生、对这些信号的控制以及多通路的选择等。控制通道还负责产生中断信号送往CPU,产生同步事件信号通知DMA控制器。控制信息则是通过控制通道以时钟和帧同步信号的形式传送。

TMS320VC5509A存储器直接存取控制器DMA能在不占用CPU资源的情况下实现片内存储器、片内外设、片外存储器相互之间传送数据,或在片内存储器、片内外设、片外存储器各自内部传送数据。C5509A DMA控制器有6个独立的通道。

DMA控制器有4个标准端口,分别是片内双访问RAM、片内单访问RAM、片内外设和外部存储器接口,还有1个辅助端口,用于主机口和存储器之间数据传输。DMA控制器支持数据传送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发生在同一个端口对应的存储空间内部,也支持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发生在不同端口对应的存储空间之间。

DMA设置时,首先确定数据传输的源起始地址和目标起始地址,之后再设定数据传输的长度。用于设定数据传输起始地址的DMA控制寄存器如下:

DMA_CSSA_L:源起始地址低段

DMA_CSSA_U:源起始地址高段

DMA_CDSA_L:目的起始地址低段

DMA_CDSA_U:目的起始地址高段

DMA在各种存储空间访问时是以字节为单位的,若给定的是字地址,应左移一位以形成字节地址。如一个字地址为024000h,应转换为字节地址:048000h。

表示DMA数据传输的字节地址有24位,分两个16位寄存器放置。源地址低16位放入DMA_CSSA_L,源地址高8位放入DMA_CSSA_U,目的地址的低16位和高8位设置与此类似。

DMA数据的传输可以同步进行,其触发事件的种类和选择由DMA_CCR寄存器的SYNC(bit4-0)位决定。例如:SYNC = 00001b,触发事件为McBSP0接收事件,SYNC = 00010b,触发事件为McBSP0发送事件,SYNC = 01101b,对应Timer0事件。

在DMA_CCR中有一个FS位,它决定同步的方式。当FS = 0时,每一个数据元素的发送都要有一个同步事件来触发;当FS = 1时,并不是每一个数据元素的发送都要有一个同步事件来触发,而是由多个数据元素构成一帧,每一个同步事件触发一帧。

同样,数据传输也可以异步进行(SYNC = 00000b),即没有同步事件。在异步传输时,DMA会连续不断地将数据传输完成,传输每个数据元素所需时间取决于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否在同一端口等因素,一般为2~3个时钟周期。

2 硬件设计

TLV320AIC23是TI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性能立体声音频编解码器,内置耳机输出放大器,支持mic和line in二选一的输入方式,TLV320AIC23的数字音频接口一般可采用I-IS(一种通用的音频格式)与DSP两种模式,这两种工作方式均可以方便的与C5509的McBSP串口相连接,区别只在于McBSP帧信号的宽度不同。我们采用的是DSP模式,且TLV320AIC23工作于主模式,此时McBSP的接收、发送和帧时钟都由AIC23的时钟提供。

图1是TLV320AIC23与C5509的接口原理框图。TLV32OAIC23的主时钟直接由DSP时钟产生,MODE接数字地表示利用12C控制接口来对TLV32IC23进行传输控制。SCLK和SDIN是TLV320AIC23控制端口的移位时钟和数据输人端,它们分别与TMS320VC5509的IZC模块端口SCL和SDA相连。收发时钟信号CLKXO和CLKRO由AIC23的串行数据传输时钟BCLK提供,并由TLV32OAIC23的帧同步信号LRCIN、LRCOUT启动串口数据传输。C5509的MeBSPO数据发送端DXO和数据接收端DRO分别与AIC23的DIN和DOUT相连,可完成DSP与AIC23之间的数字通信。

3 设计思路

我们采用了DMA方式来实现AIC23与C55O9的McBSP口的数据交换。DMA方式就是无需CPU介入,在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以及芯片外设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搬移,这样可以减少CPU占用的时间,保证数据收发处理的实时性。MBSP串每发送或接收到一个单元都会自动触发DMA将其搬送到一个内部数据缓冲区,当缓冲区收满或发空后,通过中断方式告诉CPU进行处理。DMA通道一次传输一个数据块,一个数据块由若干帧构成。我们将一个数据单元定义为16bit的一个字,80个字构成一帧,一个数据块包含一个单帧。AIC23的采样率为8KHz,故一帧的收发时间为1Oms。因为要进行连续的收发,当一个缓冲区满了(接收)或空了(发送)时要自动切换到下一个缓冲区,因此要将DMA控制器设为ABU(AutoBufferillg)模式。这种模式下,DMA会在传完一个数据块后,将置参数从配置寄存器拷到工作寄存器,然后继传输下一个数据块。我们可以定义数据缓冲区Buffero和Bufferl,长度均为一个帧长。设置一个DMA接收通道和一个DMA发送通道,并打开C5509A的McBSP串口进行音频数据的输人和输出。将DMA接收通道源地址设为McBSP串口O的数据接收寄存器(DRR10),目的地址设为Buffer0的首地址。DMA发送通道的源地址设为buffer0的首地址,目的地址设为McBSP串口O的数据发送寄存器(DRRIO)。当Buffero满了(接收)或空了(发送)会给CPU发出中断。在接收中断处理程序里,将收通道的目的地址设为Bufferl的首地址。在发中断处理程序里,将发送通道的源地址设Bufferl的首地址。当Buffre1满了(接收)或空(发送)触发中断后,再将接收通道的目的地址和送通道的源地址设为Buffer0。依此类推,DMA控器在两个缓冲区之间自动进行切换,实现连续的数据传输。我们根据这一设计思想,语音处理系统的DSP程序设计,在硬件平上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4 软件设计流程图(见图2)

5 结束语

上一篇:规范化医院感染下一篇:构建法治的道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