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研究

2024-05-09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研究(精选十篇)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研究 篇1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

目标式教学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上课之前,老师设定教学任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在课堂中灵活采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课后要及时总结,发现不足的地方,做到精益求精。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按照小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念传统

在传统的小学应试教育中,体育课备受冷落。因为传统思想的观念,一些体育教师甚至是整个学校会认为体育是一门无用的学科,只把一些考试的科目作为重点,担心专心搞体育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会使他们贪玩的心性完全暴露出来,认为体育教育对小学生来说还为时过早,不要求学生对体育多上心。认为体育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心性,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业。学校因为不关注体育教学而导致对一些体育老师的不关注,这就会引发体育老师对学生的不在意,认为学校都不认可体育教学,对于体育课大多都会给学生自由时间,导致体育教学难以发展。

2.教学设施匮乏

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因为教师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一些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难免会导致学校体育器材的匮乏,尤其是在一些农村的小学,更不会有太多的体育器材,有也是一些简单的、粗糙的,甚至连安全都有问题的体育器材,这就造成了小学体育器材单一匮乏、简单粗糙、安全不过关等问题,这样不仅无法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还有可能使他们在使用器材的时候受到伤害。

3.学生缺乏兴趣

对于一些重视体育教学的学校来说,他们不是担心得不到好的体育教学,也不是担心体育器材的缺乏,而是担心学生想不想上的问题。绝大多数小学生都还保留着一些孩童的心性,导致学习不集中,对体育没有足够的兴趣。体育教学虽然比其他方式教学新颖一些,但小学生的心性在玩一方面会多占一些,即便是体育教学对他们实施了,他们也会因为是一种学习任务而导致对体育慢慢地失去兴趣,也就造成了体育教学确实实施,但学生却对其缺乏兴趣的现象,体育教学得不到好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的策略

1.合理安排体育教学计划

对于体育教学,得到一个好的实施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一个好的体育教学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首先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指导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基础的一个目标。还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所需要的,所不需要的。对教材的分析,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克服体育教学的单一模式,强调素质教育,树立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难点,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课堂质量,从体育老师做起;做好器材的管理,引进新器材,对器材的保管和修养进行分工。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

在小学体育目标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使小学体育课程不断发展与进步。首先,需要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促进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提高小学教师的体育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建立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精神,保证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其次,合理地利用体育器材,使每一种器材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而不是把器材搁置起来,让小学生的体育课枯燥无味,丧失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及时进行体育课堂总结

体育教学一旦实施,就必须抓住其重点。老师也要对体育课堂进行课堂总结,着重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其弱点下手。例如,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认真,对其失去兴趣,那老师就应该对这样的事情做出分析,通过实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应对。也要总结教学的好与坏,充分利用学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让学生既能在锻炼中玩耍,也能在玩耍中锻炼,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应总结出在课堂上的氛围,分析学生喜欢的氛围,搞明白学生想要的和不想要的,在不影响其他学科的情况下,创造愉快的体育课堂。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目标式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激发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汤薇.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7).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研究 篇2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还要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才能不断培养学生识字能力,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一、集中归类法

集中识字的关键是归类,帮助学生认识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是识字教学的重要任务。从中国汉字结构来看,有象形、会意、形近、形声等多种形式,细细研究,这些造字法都有一定的规律。归类识字法就是将不同的汉字按其内在规律进行分类教学的一种方法,归类识字最大的好处是不容易混淆。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构字方法,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这样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范围,学生就更容易记住了。

1、形声字由形和声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字的意义,另一部分是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字的基本意义,做到准确运用汉字。在学习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时,要认识的生字当中“杨、桐、枫、松、柏、杉、桂”等字都是形声字,这些形声字的声旁一般只做表音,左边的形旁是木。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有“木”的字,然后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

2、象形字是比照实物形体模拟描画成字的方式,具有十分明显的图画特征,象形字都是具体形象的描写,如木与禾,天与夫,用和甩等。

3、会意识字即整体的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的字。如“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等,这种方法有利于理解字词的意义。

4、形近字即外形结构相近的字。如“鸟--乌、令--今、问--间”等。可以利用口诀来区分形近字,例如区分渴和喝: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嘴(口);区分推、堆、谁:有手才能推,有土是土堆,有言想问谁?利用形近字,可以区别字形的异同,从而减少错别字。

二、随文识字法

随文识字法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使生字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突显出来。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可以把字的音、形结合起来,再结合词句和上下文理解字义,与此同时,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当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就可以使学生在感知字的任何一个因素时,都可以准确地再现另外两个因素,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利用这种方法,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要识的生字,在反复朗读,反复理解的基础上认清字形,指导书写,然后再将字放回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的关系理解字义,这样的识字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认后识,再变字形,使字的音、形、义分散学习,既减轻了学生识字的压力,又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识字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三、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教学法是依据汉字的结构规律,运用汉字音形义的联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猫”字时,教师可先出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图当中认识反犬旁,然后借助字源认识“猫”,认识反犬旁。接着出示猪、狗、狐狸的图片和动物名称,让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猜一猜它们为什么都有反犬旁?学生交流,最后老师点播:反犬旁的字大多与动物有关。

四、谜语识字法

用谜语的形式来识字,是因为谜语常常用押韵顺口的形式来描述某个汉字的特点,易读易懂,而且符合学生好奇、喜欢猜谜的特点,猜到了谜底又能使孩子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充满信心。如教“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这样,学生不但记清了“午”字的形和义,而且把它和牛字区别开来。再如教“鲁”字:“刀字头,田字脸,腰里横着一条线;压着日字成一姓,都说它是山东汉。”学生可以从前两句中掌握正确的字形,从后两句中了解它的字义,是姓,也是山东的简称。在教学看图识字“日”“月”“水”“火”时,为了激发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可编谜语:“又大又红一个圆,东升西落挂天边(日)”;“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无色又无味,无形也无状,生活不离它,江海湖泊藏(水)”;“夜晚红红亮亮,炒菜做饭真棒,一旦不受管束,消防队员紧张(火)。”当学生猜出谜语时,老师依次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板书“日”“月”“水”“火”四个字,拼读后讲清字形、笔顺,学生练写。通俗易懂的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支配下,很自然地记住了生字的音、形,并为理解字义打下了基础。

五、儿歌识字法

读儿歌是低年级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儿歌或顺口溜,在教学中让他们反复诵读,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便于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如:教学“草”时,我教孩子们念“早上长青草,草、草、草”;学“坐”时念“两人土上坐,坐、坐、坐,坐下的坐”;教“看”时念“手放目(眼睛)上,火眼金晴看、看、看”(并做动作)等。由老师编,逐步过渡到引导学生创编,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 教学方法 小学生

音乐教育对整个教育阶段而言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小学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启蒙音乐知识,引导和培养音乐兴趣意义重大。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音乐教育,有助于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建设。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艺术感、审美能力以及开发智力。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教育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及家长把时间和精力大部分投入到文化知识学习中,忽视音乐教育。并且,小学校园内的音乐老师也有很多采用应付式教学,单纯地完成教学目标,不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目前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情况的分析,探究适合我国小学生的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可以开阔人的心境,重塑人的意境,而小学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表演天赋,提升想象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在小学教育甚至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有着巨大意义。

(一)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表演天赋

小學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都非常丰富,对他们进行音乐教育,能够鼓励他们表达,把自己想象的、听到的、看到的内容,通过语言和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可对学生们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不仅能够训练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又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表演天赋,培养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二)音乐教育能够开阔小学生的心境

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止要学习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更要对音乐作品进行赏析,小学生们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就会逐渐安静,用心去感受、去倾听音乐带给他们的美好和快乐,陶冶他们的情操,放松他们的心灵,开阔他们的心境。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小学生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思考问题,让他们明白对世界的感知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让他们暂时收敛活泼的天性,转为静静地聆听和思考,这样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心境,培养他们的心智。

(三)音乐教育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鉴赏力

小学生们具有很多奇思妙想,在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为他们描述音乐意境,从而诱导小学生们开展自己的想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且,要让小学生们用肢体、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促进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使他们融入到音乐中去,真实地感受音乐艺术家所创造的音乐意境。在想象力的作用下,能够提升小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为日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起到导向作用。

二、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音乐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由老师直接把知识向学生传达,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因此应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互动式教学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注重音乐欣赏,培养小学生鉴赏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一)构造故事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学习过程中对枯燥乏味的内容往往难以有兴趣,而更喜欢听故事,所以音乐教学可以通过故事来吸引小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穿插音乐知识,这样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在正式的音乐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将所要教授的音乐用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利用音乐作为背景,为孩子们营造出一种意境,带领他们进入美妙而又神奇的音乐中去,让他们主动地、自发地去探寻艺术家在音乐中蕴藏的情感,也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来根据音乐内容创造故事,锻炼想象力,深入的感受音乐的美感和魅力。

(二)表演与演唱相结合

小学生好“动”不好“静”,在音乐教学的工程中应该时刻注意这一点,动静相结合,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同时,除了教授演唱和音乐基本知识之外,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表演学习,让学生们被课程内容所吸引,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加强音乐欣赏

音乐具有无穷的魅力,一定要让小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因此应该加强学生对音乐欣赏方面的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去听,不够立体,教学效果也不好。应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加入指挥法、拍手法、跺脚法等,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对音乐进行感受。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每一名学生的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学生特点的不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的质量。例如,可以采用奥尔夫教学法,在课堂上加入游戏环节,让学生边学边玩,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对于小学教育的整个阶段十分重要,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改善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佟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严文利.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5,(27).

[3]徐虹,谢玲,曹萱,罗云,闫红彦.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唱歌课[J].科技资讯,2014,(01).

[4]郭田源.“寓教于乐,以生为本”打造小学高效音乐课堂[J].科技创新导报,2014,(32).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篇4

一、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语文课堂吸引力。语文教学要充分与绘画、、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相联合,通过增强语文教学的张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情感教学

培养生活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联系自身的生命经历,提高对自身感情与人格的培养意识。具体的教学项目可以开展“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以及“故事会”等。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运用视频、音频、图片以及文本软件使语文教学立体化、生动化,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型与实践性

设置研究性教学课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保证全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在课堂实践之中锻炼学生合作、探究、实践、创新等综合素质。

五、综合锻炼学生说与写的能力

运用“演讲比赛”“课堂辩论”“课堂问答”等教学策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运用“短文速写”“作文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科学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评价体系应当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主要评价内容应当包括学生日常作业的完成情况、表达能力、书法水平、写作能力以及语文创新能力等。

总而言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之下应当逐渐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善于运用多种语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改革要求,教学方法的改变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下以及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加强情感教学,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教学的研究性与实践性,综合培养学生的说与写能力并且科学改革考试制度。

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篇5

实 施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从音乐课发展的特点来看

在大量的听课和观摩课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说:“这堂课意境很好”。有的说,“这堂课把我们带入了美的境界之中”。还有的说:“学生的歌唱,使我们听课的老师身临其境”„„

可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今年来,从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小学音乐课意境教学的心得体会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在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2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意境教学坚定不移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动、生性好强是学生的天性,活动是学生生命的本性—研究学生的心理产生及发展,必须研究学生的活动,把学生带入意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意境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二 课题的界定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 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三 课题实施原则

1、创设教学情境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真正为教学服务,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基本价值标准。

2、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感悟知识的环境,帮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判断、思考、建构知识。

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紧贴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与学生经验相符。

4、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激发动机。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设想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但却充满了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的心紧紧拴住,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经过我们组成员反复推敲,下面就以《小白船>这节课为例说一说我们教研的音乐课意境教学的措施和设想。

一、挖掘教材中的意境

上课之前,教师要认真分析了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以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小白船》是一首非常抒情优美,流传已久的朝鲜民谣。旋律与歌词结合自然,给人以如歌如诉的感觉,表现了孩子们对美好世界的追求,所以以,歌曲整个的基调是抒情,优美地、稍慢地,知道了这些因素,教师就可以着手创设意境了。

二、用色彩来营造意境

教师制作课件时,根据教学内容,在背景图片上要下了一番工夫,颜色要鲜艳,突出主题,使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板书也可以用彩粉笔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这样学生可以从始至终在本课的意境中学习。

蓝蓝的天空,弯弯的月,美丽的银河,教师运用了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在《小白船》一课,整个课件都以天空的蓝为底色。绘制了白色的云儿,金黄色的月,银色的星星„„这充分说明了,美的色彩,能够营造出美的意境。

三、用多媒体来展示意境

现代电化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意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特点。学生在电化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

本课课件设计也考虑到了意境,本节课一开始学生在屏幕上看到的是:深邃的天空、数着星星 → 随着数星星的律动,引出天空中另一美丽的景物“月亮” → 继而带着学生在《小星星》的伴奏音乐中,划着小船在夜空里畅游 →不但使学生用心地聆听了新歌《小白船》,而且很自然地把他们带入到了美丽夜空情境中,可见。歌曲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引起共鸣强烈的学唱愿望油然而生。

课件能把歌曲中的意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既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课件,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情境中去,又没有喧宾夺主地把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情境以外的画面中去。

四、用电子琴伴奏来渲染意境

钢琴家肖邦曾经用钢琴演奏,把一批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森林的意境中去,他用琴声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竟使这些调皮鬼安静下来,并一个个进入了梦乡。这说明作为乐器,在音乐意境的渲染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本节课中,教师在用电子琴演奏来渲染意境方面,也有较好的尝试。她在为歌曲《小白船》编配和弦时,用左手连续滚动式分解和弦为右手主旋律编配,使织体更富有流动性。从而渲染出歌曲中的美丽夜空的音乐意境。而在用《闪烁的小星》一曲导入时,(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一册)则用了和声节奏音型,为歌曲主旋律作背景,通过和弦的节奏性变化,来展现满天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音乐意境。

上述教学实例说明: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材实际,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电子琴伴奏织体,再加上其独特的和弦编配,同样有助于音乐意境的渲染,取得不错的意境教学效果。

五、用语言来描述意境

法国名家卢梭说:“除绝少例外,音乐家的艺术绝不在于对象的直接模仿,而是在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接近于(被描述的)对象存在本身所造成的意境。”在音乐教学中,讲究语言对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各种场景,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

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后,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

1、设置问题引入意境

提问,在一节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本节课中有着如下的问题设计:(小星星累了,睡觉了,你们会想到什么时候?/小朋友,你们会划船吗?我们一起划着小船去美丽的夜空游玩好吗??„„)这样的问题设置有很多处,简单明了,即使对低年级的学生也是很容易理解,但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揣摩和思考。意境就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说说、练练、想想中出来了,越发见浓,课堂的那种静静的、美美的、淡淡的美感也就逐渐弥漫开来,学生和每一个听者一起沉浸其中。

2、讲述故事渗透意境

这首《小白船》原本没有故事,而教师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小女孩梦的故事贯穿全课,很有意境。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这点也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然而他们有时候会因为对故事的过分关注而忽略学习的重心,有时候我们老师把握不好,会有点难收,这点要十分注意,讲故事要恰到好处。还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节奏赞叹不绝,激动万分,并有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教师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辞不达意,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

六、用肢体来表现意境

通过肢体语言来体现歌曲的意境, 从而使歌曲最深入人心,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即运用律动体会意境,使得肢体与歌声完美融合。

首先,教师应该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

本课一开始,教师就带着学生律动,让学生在《闪烁的小星》音乐中,数着星星,唱着儿歌。把课堂气氛完全调动起来。接着,教师又跟学生一起做划船的动作,充分感受《小白船》的旋律,沉浸其中。

其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仅是自己动。同时,还引导学生动。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动作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根据音乐进行组合,甚至让他们创编出跟自己不一样的动作,并给予奖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伴着音乐,纷纷表演了自己创作的各具特色的动作。所以说,音乐意境的肢体表现,应以教师为主导,在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促使意境教学直观形象化。

七、用歌唱来赞美意境

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唱来赞美它,而这种自然的歌唱,是比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小提琴还要动人心弦的。

教师在课前,自己已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深刻地了解了歌曲的意境。教学时,伴着动人的故事,用声情并茂的范唱,把学生带到美丽夜空意境中,在笔者富有魅力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小白船》。

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意境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正因为如此,它往往使人感到一种惆怅,忽忽若有所失,就像长久居留在外的旅客思念自己的家乡那样一种心境。这种美感,也就是尼采说的那种“形而上的慰藉”。中国古代诗人喜欢登高远望,这样来引发自己对于人生的哲理性感悟,这种感悟,带给诗人的就是一种惆怅。这种惆怅也是一种诗意和美感。也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以上的几个方面,均反映了音乐教师积极、主动的音乐表现。音乐教师的这种主观能动的音乐表现,实质上是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内容的艰苦的二度创作。这种二度创作的层次,与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审美艺术修养及音乐艺术素质紧密相关。这种二度创作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小学音乐课堂意境教学的成败。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在小学中推行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改革已有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得到明显进步,综合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地指导。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一、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语文课堂吸引力。语文教学要充分与绘画、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相联合,通过增强语文教学的张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情感教学

培养生活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联系自身的生命经历,提高对自身感情与人格的培养意识。具体的教学项目可以开展“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以及“故事会”等。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运用视频、音频、图片以及文本软件使语文教学立体化、生动化,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型与实践性

设置研究性教学课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保证全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在课堂实践之中锻炼学生合作、探究、实践、创新等综合素质。

五、综合锻炼学生说与写的能力

运用“演讲比赛”“课堂辩论”“课堂问答”等教学策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运用“短文速写”“作文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科学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评价体系应当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主要评价内容应当包括学生日常作业的完成情况、表达能力、书法水平、写作能力以及语文创新能力等。

总而言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之下应当逐渐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善于运用多种语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齐晓东,李菲菲.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综述[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09(12):35-38.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篇7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老师对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明确。新课改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老师在课堂中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老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对于课堂教学的主体还不明确。还是采用传统式的“填鸭式”教学, 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只注重对学生简单的传授相关的基础知识, 忽略了对学生语文意境的培养, 老师只是对知识点进行机械的讲解, 学生机械地做笔记, 缺乏课堂互动, 不重视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二、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1.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老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是单一地传授给学生知识, 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的引导。真正地做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

2.创新教学方法

(1) 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比较枯燥,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而小学生存在心理不成熟的特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 不能像高中生一样很好地克制自己, 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厌烦走神等情况。多媒体教学集中图、画面、文字等, 可以通过多种感官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 通过听和看的结合, 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例如, 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 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 让学生进行观看,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学生观看完之后, 了解圆明园之前是什么样子的, 后来又因为什么原因变换成了如今这样破败不堪的样子, 让学生引起心灵的震撼, 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通过播放视频, 使图片和文字相结合, 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 采用小组式教学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和改进的过程, 个体是很难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的。老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进行学习, 让学生之间充分地交流。例如, 在学习《鹿和狼的故事》时, 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 在阅读之后, 对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罗斯福下令让猎人杀掉鹿的天敌狼之后鹿反而大量死亡, 你认为罗斯福这样做对不对?”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探讨。通过探讨, 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3) 采用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老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场景, 有目的地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 营造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氛围, 通过场景在现,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进行有效性的引导,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 老师还要注重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和综合素质, 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地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处于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 合理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 语文教学方法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阐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方法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之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篇8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要非常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节奏之中塑造良好的个性、启发活跃的思维, 最终打好学习音乐的坚实基础。本文针对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提出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仅供参考。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音乐的教学中模仿内容过多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 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而非仅仅传授课堂知识。但是, 在目前的大多数小学音乐课堂上, 老师往往是只根据教学任务来编排音乐或者舞蹈, 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所在, 如此, 会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模仿内容过多而不能够感受学习音乐与舞蹈的快乐。

2.音乐教学缺乏针对性

之所以目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问题种种, 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进行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其主要原因为小学的音乐课堂教育在策略与方法上有很多欠缺。比如, 有许多老师在授课时将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一股脑地都传授给学生, 从而导致学生最终什么都没有学会。在教课时缺乏针对性, 必然会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去配合, 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大打折扣。

3.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方法单一

老师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在传授学生音乐知识与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 也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意识。 然而, 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 有很多老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从而大大缩小了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音乐对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个性, 净化小学生的心灵, 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大有裨益, 然而, 有许多的老师在授课时采用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法, 如此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 完全不能够使学生体会学习音乐的乐趣, 长此以往, 会降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小学音乐教学之中的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地位

目前, 在小学校园里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 在如此背景之下, 老师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扭转老师作为主体地位的思想, 真正地让学生回归到音乐课堂的主体地位。因为, 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利用情景教学法, 让学生感悟音乐

小学音乐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首先要保持自身充满真挚的情感, 用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来感染学生, 逐步得去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此外, 老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为学生学习音乐营造良好的氛围, 使得学生在美好的音乐环境里去领悟音乐的魅力。因此, 这就需要使得教师在课堂山必须尽可能地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 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领悟到音乐的意义与内涵, 这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非常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使得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所以, 老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景, 以此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小学生的思维非常简单, 外界的一些干扰很容易对其造成干扰, 因此, 老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课堂上老师可通过视频与图片等清晰直观地开展辅助教学, 将所学歌曲中的人物、景色、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 使得小学生切身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同时, 老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也要合理把握好适度的原则。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的能力, 进而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提供坚实的保证。

4.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要想使得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仅仅从音乐课堂上下工夫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小学音乐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 在课上无法完成所有音乐知识的传授。所以, 老师一定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老师一定要首先设计好活动方案, 然后再根据方案来开展课外活动, 在课外活动时需要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 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此外, 为了使得学生能够互相地学习与帮助, 提升学习的效率, 还可以鼓励学生成立专门的音乐学习小组, 积极发挥团队的力量, 让学生在团队之中积极的学习, 快来的成长。课外实践活动还能够使得小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与集体观念得到充分的锻炼, 使得“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淡化, 进而使得小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大大的提升。

三、结论

老师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改善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 积极改革与创新目前已经过时的教学方法, 利用多种手段大力丰富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 进而不断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大大增强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终实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丹萍.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五大策略[J].学周刊, 2016 (10) .

[2]周丽松.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7) .

[3]徐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赤子, 2014 (12) .

[4]张小静.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 2013 (17) .

小学舞蹈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篇9

一、引导学生感知舞蹈的过程

1. 激发兴趣

舞蹈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之后才进行基础的舞蹈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 放一些精彩的舞蹈视频, 然后教一些相关的节奏知识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中的节奏。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有所欠缺耐心也不足, 会导致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兴趣教学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激发好奇心。音乐可以让人的心情愉悦, 舞蹈教学中的节律能够使学生心情愉悦, 会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

2. 引导欣赏

欣赏舞蹈的文化以及魅力是学习一支舞蹈的基础, 有了对舞蹈的理解学生的兴趣才有机会释放。感知音乐舞蹈带来的美感, 使得学生给以后跳出更有美感的舞蹈做铺垫。

3. 基础知识的理解教育

积极主动地取舍去摄取知识, 激发对舞蹈的兴趣, 从而达到对学习目标的理解1。一切知识的传输都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并且舞蹈是一门拓展空间很大的学科, 学生在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有助于开拓创+新。教育低年级的特别是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时, 教学时要讲解该舞蹈的模仿源, 比如说教小燕子舞时老师先做动作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

4. 教学策略主要手段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是体现在舞蹈教学中学生的技能高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准确领会舞蹈知识技能, 也能让教师顺利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2。

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舞蹈教学

1. 理解式教学

舞蹈也一种艺术, 只有对舞蹈有一定的理解才能够感知舞蹈中的韵味。教师采用理解式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充分的理解舞蹈的意义。对学生讲解正在教授的舞蹈的文化, 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舞蹈有一定的理解, 还可以示使文化得以传承。如学习少数民族的舞蹈时需要讲解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以及该舞蹈的来源。

2. 游戏式教学

小学生还需要依靠游戏来开发智力, 并且小学生还处于爱玩的阶段。所以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游戏欲望, 还可以让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在教学生孔雀舞的时候可以采用卡片教学法, 将每一个不同的故事情节写在卡片上, 在做游戏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理解舞蹈情节然后演绎出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玩的开心, 同时能够增强学生对舞蹈的理解能力。

3. 模仿教学

舞蹈教学之初都是先由模仿开始的, 所模仿的舞蹈是由舞蹈家编写出来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学生模仿练习舞蹈首先要进行观察, 通过对舞蹈的观察理解舞蹈含义并根据舞蹈音乐模仿。模仿教育的成效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动作对学生学习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舞蹈教学要求教师以规范准确的舞姿进行教学。

4. 加强练习教学

无论是文化教育还是技能教育都少不了课上和课后的练习教育。小学学生可能会有些肢体不协调或者对动作练习不到位, 这就需要在课后或课上加强舞姿的练习。教师应给学生设定相关的课后内容和要求, 督促学生积极练习

5. 借助教学设施教学

多媒体是现代最基础的教学机构,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标准的舞蹈动作, 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舞蹈更有动力。除此之外, 舞蹈教室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如必备的舞蹈服装, 这可以给学生一种学习舞蹈的氛围, 使得学生的积极性更高。

三、自我评价舞蹈教育

在舞蹈教育中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自我评判的能力, 在该项教育措施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教师在对学生做出评价后要做出一定的指导, 使学生做到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自我评价不是自己找出不足之处, 还要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这项教育有利于学生客观正确的对待自己的优缺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四、竞技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学校通过组办校内的文化艺术比赛, 鼓励学生参加舞蹈比赛。对相应的获奖同学给予实质性的鼓励, 这样不仅能加强学校的学习气氛还能够增强学生文化素养。除了校内的舞蹈竞赛, 班级内部也需要进行比赛竞争。如每周的舞蹈考核,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舞蹈然后进行兴趣考核。

五、有关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和教学方法的提高

现在舞蹈基础设施不全师资力量欠缺是舞蹈教学的主要问题所在。

1. 完善教学的基础设施

校方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小学应该有相应的舞蹈室和舞蹈设施。如把杆、舞蹈镜、专用的音响以及演出服装等。校方还应该对基础设施有一个合理的使用规划和维护措施。

2. 加强学校舞蹈教学的师资力量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现在都缺少具备舞蹈才艺的教师。并且许多学校都存在敷衍了事的行为, 还有的学校主抓文化课而将建好的舞蹈教室都荒废了, 关于这个问题教育部门应提出有关的解决方案, 并且要合理分配各个地区的舞蹈音乐老师。校方还要增多舞蹈教师的招进名额, 以便吸进更多舞蹈教师。从而增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3.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养

由于校方对舞蹈教学的忽视造成许多教师对该项教学任务不重视。要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首先要对教师进行素质提升。通过教学的交流会让教师相互之间交流舞蹈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水平上, 校方应给予相关的学习机会, 如在校内挑选教师进修或者去其他学校进行技艺的砌磋。教师高质量的教学是学生学好舞蹈的重要前提。

六、未来舞蹈教学策略的展望

学校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宗合素质。音乐舞蹈教学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必要手段, 为了能够合理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国家也在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将来每个学校拥有自己的舞蹈教室和教室内, 学校的师资力量也较完善。相关的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舞蹈教学的相关管理, 使舞蹈教学不再是空掷的一项工程, 而是一个提高学生能力的有力科目。学校培养的学生都多才多艺, 对生活中的美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七、结语

小学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的教育, 通过小学教育能够影响学龄孩子的性格以及心态。在小学阶段的舞蹈教学中, 要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技能, 培养学生的舞蹈创造能力、对学生的乐感、节奏感等进行培养3。综上所说舞蹈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完善舞蹈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势在必行。

注释

11.宗秋荣.小学舞蹈教育及其育人功能的研究[J].教育研究, 2011, 7 (2) :79-80.

小学音乐“双课堂”教学框架研究 篇10

一、“双课堂”教学的要求及框架

“双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教学课堂和活动课堂有机的结合起来, 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 形成一个既具有知识技能有充满娱乐美感的教学框架。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还可以通过音乐的滋养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使“双课堂”教学落实到实处, 真正实现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对“双课堂”教学体系的框架进行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 课时的合理安排

在教学课堂和活动课堂的分配上, 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等, 灵活调控安排。确保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爱。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喜欢群体性的活动, 五六年级的学生逐渐开始学会独立性思考等, 都是一些需要注意、参考的问题。

2. 教学课堂与活动课堂的相互渗透

合理的课时安排是对“双课堂”教学理念和形式的把握, 但要真正的做到做好“双课堂”, 绝不是简单的1+1=2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 并把这种优势相互融合, 做到课堂教学中充满娱乐, 活动课堂中巩固基础知识。

3. 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 更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称中的变化和进步。如对音乐的爱好, 对实践活动的参与, 在体验中的表现能力、模仿能力等, 从各个方面全面的考核, 使学生可以在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二、“双课堂”教学的作用

小学教学课堂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给学生音乐的基本知识, 训练音乐的听唱技能和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老师为主导, 即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来说, 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 调起他们的兴趣, 课堂效果也大打折扣。活动课堂, 小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对各种游戏有都乐于参加并表现出很好的合作能力, 但经常出现活动仅仅流于形式的局面, 一节课下来, 突然发现学生仅仅是玩了一节课。

“双课堂”教学模式恰恰可以解决这种局面, 通过上面对教学课堂和活动课堂的优缺点的分析, 我们发现:

1. 活动在教学课堂中的作用

教学课堂中的活动是指为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采取的各种教学手段, 如小组的分组讨论、教学情境的预设、个人才艺表演等。首先, 这些活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像在个人表演时, 选择的对象是随机的, 每一个学生都会随时准备着自我表现的机会来临;其次, 小学生都有爱玩的天下, 而游戏活动正好可以为他们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最后, 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学习的环境, 音乐的表现是再创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所以教学中的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是至关重要的。

2. 教学在活动课堂中的作用

活动课堂的目的是对音乐知识的实践练习和巩固, 为了避免活动课堂的盲目性,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老师要合理的选择活动素材, 把重要的知识点寓于其中, 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其次, 所选素材也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只有有了趣味性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才有可以实现活动课堂教学的目的;最后, 素材也要应有内在价值, 这里的价值特指情感教育,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爱国情操和审美情趣。

3.“双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关系

“双课堂”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以教为主, 教寓于乐。“双课堂”的相互渗透, 就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目的, 使学生在娱乐中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知识。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如合作工作的意识, 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健康的人生太多等。

三、“双课堂”教学的实施

“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前提, 以游戏活动为手段, 以传授音乐知识和培养音乐感知能力为目标, 因此“双课堂”的实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突出学生的主体

认真研究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平时的喜好和感兴趣的话题等, 选择小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2. 活动的形式应多样性、新颖性

小学生对什么都有新奇感, 因此, 应该尽可能的采取多样的活动形式;当然, 每天一个也不是太现实。目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小组成绩分工发、游戏竞赛法等, 可以多多借鉴。

3. 教学评价应该以激励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

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应该以激励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 评价的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如建立档案袋法、课堂表现评价法, 以及专项技能评价法。

通过对“双课堂”教学框架的研究分析, “双课堂”教学是利用教学课堂和活动课堂优势的互补,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积极主动、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因此, “双课堂”教学符合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是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潮中, “双课堂”教学模式脱颖而出, 受到了大家高度的关注。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为背景, 对“双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进行了分析研究, 为“双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音乐,“双课堂”,教学框架

参考文献

[1]朱则平, 廖应文.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黄娜.论小学音乐教学“双课堂”中的兴趣培养[M].山东师范大学, 2007.

[3]杨春萍.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2006, 3 (3) .

[4]周英.实行愉快教学, 提高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质量.

上一篇:耕地农民下一篇:商品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