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笑散青春期

2024-05-13

失笑散青春期(精选八篇)

失笑散青春期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因痛经而前来就诊患者157例, 经门诊初步诊断, 其中有140例患者为青春期痛经。年龄11~16岁, 平均 (13±2.1) 岁, 初潮年龄平均为 (12±3.1) 岁。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70例, 年龄11~16岁, 平均 (13±3.7) 岁, 初潮年龄平均为 (12±2.9) 岁。观察组患者70例, 年龄11~16岁, 平均 (13±1.6) 岁, 初潮年龄平均为 (12±3.7) 岁。两组间的年龄、初潮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经门诊初步诊断, 140例患者痛经疼痛程度较为严重的有61例, 痛感明显的患者有79例。

1.2 痛经诊断方法

痛经在月经来潮前1~3 d、月经过程中以及经期结束后1~3 d小腹出现疼痛都为痛经范畴。同时按照疼痛的程度来划分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其中轻度症状为在月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小腹胀痛, 腰膝酸痛, 多可耐受, 不影响日常生活。轻度患者多不会来院就医, 往往自行热敷或饮红糖水等可缓解。中度痛经临床表现多为痛感明显, 小腹疼痛, 同时可累及到四肢不温, 恶心呕吐等症状。热敷无明显作用, 口服止痛片可有效缓解, 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日常生活。重度痛经为患者腹痛剧烈, 腰膝酸痛明显, 四肢厥冷, 冷汗淋淋, 面色无华, 严重患者会出现昏厥。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进行治疗, 其主要药物组成有枳壳12 g, 香附10 g, 乌药10 g, 当归10 g, 红花2 g, 赤芍12 g, 桃仁10 g, 川穹12 g, 五灵脂12 g, 延胡索12 g, 肉桂3 g, 干姜2 g, 甘草5 g。水煎剂, 每日一剂, 月经前1周开始服用, 月经来后3 d停用, 连服3个月。同时在基础用药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来酌情加减药物, 如患者月经来潮时月经量较多, 同时伴有血块, 月经颜色较为深, 暗, 则多加一些活血行气的药物, 如茜草、益母草等。如患者面色无华, 少气懒言, 神疲纳呆, 同时月经量较少, 经期较短, 月经颜色较淡, 则可给予补气血的药物, 如山药、红花等。如患者在月经来潮是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 可酌情加以麦芽、山楂等。如患者出现四肢不温, 喜暖畏寒, 则加一些温补药物如乌药等。

1.3.2 观察组

患者采用芍药甘草汤合失笑散方剂进行治疗, 成分:芍药30 g, 甘草10 g, 白糖30 g, 蒲黄6 g, 五灵脂6 g。服用方法:先将蒲黄6 g、五灵脂6 g捣碎研末用纱布包裹后与芍药, 甘草共同水煎。同时在基础用药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来酌情加减药物, 如患者月经来潮时月经量较多, 同时伴有血块, 月经颜色较为深, 暗, 则多加一些活血行气的药物, 如茜草、益母草等。如患者面色无华, 少气懒言, 神疲纳呆, 同时月经量较少, 经期较短, 月经颜色较淡, 则可给予补气血的药物, 如山药、红花等。如患者在月经来潮是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 可酌情加以麦芽、山楂等。如患者出现四肢不温, 喜暖畏寒, 则加一些温补药物如乌药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均治疗周期均为三个月, 观察患者经期前后以及月经来潮时的疼痛情况。可将其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其中患者在治疗后月经前后及来潮时自觉无明显不适症状, 疼痛感及其他临床症状均消失为显效;患者月经前后以及来潮时不适症状明显减轻, 恶心呕吐等现象明显缓解, 为有效;患者月经前后以及来潮时不适症状无明显改变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软件包开展统计分析, 两组间资料以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 形式表示, 并采用χ2分析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痛经程度比较

经表1可见, 观察组治疗后无1例重度患者, 中度为4例, 占5.71%, 而对照组重度患者为12例, 占17.14%。而中度患者为21例, 占30.00%。轻度患者观察组治疗后为19例, 占27.14%, 无疼痛患者为47例, 占67.14%。而对照组无疼痛病例为10.00%。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两组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P>0.05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疗效比较

经表2可见, 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3%, 而对照组为52.9%,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痛经是临床最为高发以及常见的疾病, 尤其是在初潮或月经来潮不就的青春期的患者, 由于月经刚刚形成, 还尚未固定, 同时由于对于月经相关知识不甚了解, 造成精神紧张以及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痛经病例相对较多, 同时由于青春期女性内分泌等情况也是造成痛经病例日益增长的因素之一。同时有些患者在初潮时未出现痛经, 而经过几个月经周期出现, 同时多为畏寒喜暖等病例多见, 往往是因为在月经来潮时食用生冷食物以及不注意保暖所致。因此对于前来治疗的患者找清病因, 对症治疗, 便可得到较好的效果[2]。而临床对照组采用理气逐瘀止痛汤来治疗该疾病, 由于治疗疗程较短, 未能体现较好的临床效果, 同时经笔者参考临床信心以及其他文献也证实了该药物治疗痛经的治疗周期约为6个月左右, 由此可见, 采用芍药甘草汤和失笑散加减其止痛效果较理气逐瘀止痛汤相对较快。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失笑散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玲, 李利娜.芍药甘草汤组方规律探讨之二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2013, 20 (10) :237-237.

[2]于杰, 张晓华.失笑散加味对血瘀型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 2010, 6 (12) :9-10.

[3]何俊华.痛经的中医分型与性激素的关系[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32 (11) :505-506.

青春不散作文 篇2

时间是一道光,直射我们的心里。夜深了,月光很明亮,透过屋棚,撒落在地上。似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辉,又似星星坠落人间。霎时间,又穿过了枝叶,千万缕月光倾泻而下,在夜空中,又飘过几缕清香。

也许有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吧——什么是青春?其实,青春就如一场大雨,就算感冒了,却还想再淋一场。多少年过去,转眼间又五年。我望着明朗的夜空,心中有一丝恐慌。我在恐慌,也许是恐慌时光的飞逝,又也许是恐慌待我嫣然回首时,曾经相识的人早已不在身后。又或者,我是在恐慌青春会散场吧。

是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我就是恐慌着这一场宴席终究会散。我曾看到过这么一句话——茶凉了,就别再续了,再续也不是那个味了。人要走,那就别留了,再留也不是那个人了。突然想起,我心中的恐慌又多了些许,有温热的液体滑过,或许,我是真的怕这一场宴席散了吧。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喜欢的人,更何况我呢?这是每个人埋藏在心底的秘密。五年了,我就没放弃过,但是,终究是没办法的。

又不知道谁说过一句,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我一直很喜欢这句话,或许是自我催眠,因为我不想青春散场,更加不想我们都东奔西走。

因为青春,我们多了一丝年少轻狂。又因为青春,我在跌跌撞撞中成长。在四处碰壁后,我终于回首,却发现他们还在我身后。这不就是青春吗?这不就是我们最爱的人吗?这不就是我们最想要的吗?答案是肯定的。

失笑散青春期 篇3

【关键词】加味失笑散;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图分类号】R2711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53-01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更年期功血,是妇科常见疾病,以经期紊乱、经量过多、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1]。中医将功血界定为“崩漏”范畴,我院近年从中医角度出发,应用加味失笑散治疗更年期功血,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以我院妇科2012年6月至2013年05月收治的更年期功血184例为研究对象,年龄42~52岁,中位年龄(46351)岁;病程3个月至1年,平均(62±20)月。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B超确诊疾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各9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中医诊断标准①小腹按压时有痛感;②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尽,经血紫红色,粘稠,伴随血块;③头晕目眩,口舌干燥,喜冷饮;④乳房肿胀或胸胁涨满不疏;⑤小便黄色,便秘;⑥舌质紫暗或发红,舌苔黄腻;⑦脉弦涩或弦数。具备4种及以上上述症状即视为更年期功血。

13排除标准为①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淋漓不尽,崩与漏交替出现;②排除盆腔炎、异位妊娠、先兆流产、外伤等导致的阴道出血及卵巢肿瘤等疾病;③经B超或实验室检查排除肝病、血液病或代谢性疾病。

14治疗方法西医组:常规止血基础上,患者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0mg/次,1次/日,连续治疗3个经期。

中医组:采用加味失笑散进行辨证治疗,基本配方为:小蓟、大蓟、炒五灵脂、炒蒲黄各10g,益母草、茜草、炒续断各15g,马鞭草、鹿衔草各30g。辨证加减:①心烦易躁:加牡蛎15g,酸枣仁10g;②胸闷乳胀:加牡丹皮、钩藤各12g;③腹胀:加砂仁3g,佛手片6g;④身体乏力:加炒白术10g,太子参15g。以上诸方煎煮成剂,分两次服用。月经量过大者每日服用3次。止血后服用六味地黄丸,3次/日,9粒/次,直至下一月经周期。连续治疗3个经期为一疗程。

15疗效判定[2]①痊愈:止血,临床症状消失,周期、经量等都恢复正常;②显效:止血,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月经恢复正常;③有效:出血量减少,临床症状有所缓解;④无效:以上观察指标均无改善。其中总有效=①+②+③。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从西医角度上看,更年期功血主要原因是因为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退化,排卵不正常,卵泡不成熟,对垂体的负反馈变弱从而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此外,精神因素也是导致更年期功血的一个主要原因。更年期功血症状以无排卵型月经为主,子宫内膜生长速度快,月经经期、周期及经量紊乱。西医主张治疗以快速止血并预防复发为主。刮宫疗法或服用孕激素是主要的止血方法,但受药物副作用及患者依从度影响,西医治疗局限性较大。

中医认为,功血与肾虚密切相关,肾虚阴虚、阴精不足是功血的主要原因,《千金要方》认为功血是“瘀血占据血室而致血不归经”[3]。从中医诊治角度看,子宫内膜瘀血占据血室是更年期功血的局部辨证。阴虚导致内热,因此更年期功血主要表现为阴虚瘀热型,且会波及肝火,治疗上除止血塞流之外,还要清血热、通血瘀。本文所用失笑散中,马鞭草、益母草、茜草有清通之功效,大蓟、小蓟和鹿衔草则能凉固,能有效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五灵脂、蒲黄则有化瘀活血功效,可视为药物性刮宫,与上述药物联合,能够生新祛瘀,有效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炒续断则能止血益肾,还能佐助众药性。加味失笑散中诸药联用,能够通过清通、凉固、活血化瘀等诸药效的共同发挥来有效缓解和消除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症状。此外,在进行基础对症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个性化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中医辨证施治,有利于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全面性的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从本文案例研究结果来看,经加味失笑散治疗后,中医组92例患者中痊愈率达380%,总有效率达946%,明显高于米非司酮治疗的西医组,充分证明了加味失笑散治疗更年期功血能有效消除临床症状,止血迅速,临床疗效显著。此外,本文所用中药均性温和,无配伍禁忌,无明显不良反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患者依从度高。总之,笔者认为,加味失笑散治疗更年期功血具有高效、安全、易耐受的优点,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梁惠珍,尤昭玲,许永红.胶艾四物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9):23-24.

[2]王春霞,刘清华.周谦老中医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知的经验[J].光明中医,2010,25(06):78-79.

[3]焦桂娥.自拟中药方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2):143.

(收稿日期:20140503)

【摘要】目的:研究加味失笑散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更年期功血患者184例,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92例口服米非司酮,中医组92例行加味失笑散辨证加减治疗,总结其疗效。结果:中医组治疗痊愈率380%,总有效率946%,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无效率54%,明显低于西医组的130%(P<005)。结论:加味失笑散治疗更年期功血具有高效、安全、易耐受的优点,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加味失笑散;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图分类号】R2711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53-01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更年期功血,是妇科常见疾病,以经期紊乱、经量过多、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1]。中医将功血界定为“崩漏”范畴,我院近年从中医角度出发,应用加味失笑散治疗更年期功血,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以我院妇科2012年6月至2013年05月收治的更年期功血184例为研究对象,年龄42~52岁,中位年龄(46351)岁;病程3个月至1年,平均(62±20)月。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B超确诊疾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各9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中医诊断标准①小腹按压时有痛感;②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尽,经血紫红色,粘稠,伴随血块;③头晕目眩,口舌干燥,喜冷饮;④乳房肿胀或胸胁涨满不疏;⑤小便黄色,便秘;⑥舌质紫暗或发红,舌苔黄腻;⑦脉弦涩或弦数。具备4种及以上上述症状即视为更年期功血。

13排除标准为①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淋漓不尽,崩与漏交替出现;②排除盆腔炎、异位妊娠、先兆流产、外伤等导致的阴道出血及卵巢肿瘤等疾病;③经B超或实验室检查排除肝病、血液病或代谢性疾病。

14治疗方法西医组:常规止血基础上,患者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0mg/次,1次/日,连续治疗3个经期。

中医组:采用加味失笑散进行辨证治疗,基本配方为:小蓟、大蓟、炒五灵脂、炒蒲黄各10g,益母草、茜草、炒续断各15g,马鞭草、鹿衔草各30g。辨证加减:①心烦易躁:加牡蛎15g,酸枣仁10g;②胸闷乳胀:加牡丹皮、钩藤各12g;③腹胀:加砂仁3g,佛手片6g;④身体乏力:加炒白术10g,太子参15g。以上诸方煎煮成剂,分两次服用。月经量过大者每日服用3次。止血后服用六味地黄丸,3次/日,9粒/次,直至下一月经周期。连续治疗3个经期为一疗程。

15疗效判定[2]①痊愈:止血,临床症状消失,周期、经量等都恢复正常;②显效:止血,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月经恢复正常;③有效:出血量减少,临床症状有所缓解;④无效:以上观察指标均无改善。其中总有效=①+②+③。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从西医角度上看,更年期功血主要原因是因为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退化,排卵不正常,卵泡不成熟,对垂体的负反馈变弱从而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此外,精神因素也是导致更年期功血的一个主要原因。更年期功血症状以无排卵型月经为主,子宫内膜生长速度快,月经经期、周期及经量紊乱。西医主张治疗以快速止血并预防复发为主。刮宫疗法或服用孕激素是主要的止血方法,但受药物副作用及患者依从度影响,西医治疗局限性较大。

中医认为,功血与肾虚密切相关,肾虚阴虚、阴精不足是功血的主要原因,《千金要方》认为功血是“瘀血占据血室而致血不归经”[3]。从中医诊治角度看,子宫内膜瘀血占据血室是更年期功血的局部辨证。阴虚导致内热,因此更年期功血主要表现为阴虚瘀热型,且会波及肝火,治疗上除止血塞流之外,还要清血热、通血瘀。本文所用失笑散中,马鞭草、益母草、茜草有清通之功效,大蓟、小蓟和鹿衔草则能凉固,能有效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五灵脂、蒲黄则有化瘀活血功效,可视为药物性刮宫,与上述药物联合,能够生新祛瘀,有效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炒续断则能止血益肾,还能佐助众药性。加味失笑散中诸药联用,能够通过清通、凉固、活血化瘀等诸药效的共同发挥来有效缓解和消除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症状。此外,在进行基础对症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个性化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中医辨证施治,有利于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全面性的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从本文案例研究结果来看,经加味失笑散治疗后,中医组92例患者中痊愈率达380%,总有效率达946%,明显高于米非司酮治疗的西医组,充分证明了加味失笑散治疗更年期功血能有效消除临床症状,止血迅速,临床疗效显著。此外,本文所用中药均性温和,无配伍禁忌,无明显不良反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患者依从度高。总之,笔者认为,加味失笑散治疗更年期功血具有高效、安全、易耐受的优点,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梁惠珍,尤昭玲,许永红.胶艾四物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9):23-24.

[2]王春霞,刘清华.周谦老中医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知的经验[J].光明中医,2010,25(06):78-79.

[3]焦桂娥.自拟中药方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2):143.

(收稿日期:20140503)

【摘要】目的:研究加味失笑散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更年期功血患者184例,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92例口服米非司酮,中医组92例行加味失笑散辨证加减治疗,总结其疗效。结果:中医组治疗痊愈率380%,总有效率946%,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无效率54%,明显低于西医组的130%(P<005)。结论:加味失笑散治疗更年期功血具有高效、安全、易耐受的优点,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加味失笑散;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图分类号】R2711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53-01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更年期功血,是妇科常见疾病,以经期紊乱、经量过多、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1]。中医将功血界定为“崩漏”范畴,我院近年从中医角度出发,应用加味失笑散治疗更年期功血,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以我院妇科2012年6月至2013年05月收治的更年期功血184例为研究对象,年龄42~52岁,中位年龄(46351)岁;病程3个月至1年,平均(62±20)月。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B超确诊疾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各9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中医诊断标准①小腹按压时有痛感;②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尽,经血紫红色,粘稠,伴随血块;③头晕目眩,口舌干燥,喜冷饮;④乳房肿胀或胸胁涨满不疏;⑤小便黄色,便秘;⑥舌质紫暗或发红,舌苔黄腻;⑦脉弦涩或弦数。具备4种及以上上述症状即视为更年期功血。

13排除标准为①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淋漓不尽,崩与漏交替出现;②排除盆腔炎、异位妊娠、先兆流产、外伤等导致的阴道出血及卵巢肿瘤等疾病;③经B超或实验室检查排除肝病、血液病或代谢性疾病。

14治疗方法西医组:常规止血基础上,患者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0mg/次,1次/日,连续治疗3个经期。

中医组:采用加味失笑散进行辨证治疗,基本配方为:小蓟、大蓟、炒五灵脂、炒蒲黄各10g,益母草、茜草、炒续断各15g,马鞭草、鹿衔草各30g。辨证加减:①心烦易躁:加牡蛎15g,酸枣仁10g;②胸闷乳胀:加牡丹皮、钩藤各12g;③腹胀:加砂仁3g,佛手片6g;④身体乏力:加炒白术10g,太子参15g。以上诸方煎煮成剂,分两次服用。月经量过大者每日服用3次。止血后服用六味地黄丸,3次/日,9粒/次,直至下一月经周期。连续治疗3个经期为一疗程。

15疗效判定[2]①痊愈:止血,临床症状消失,周期、经量等都恢复正常;②显效:止血,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月经恢复正常;③有效:出血量减少,临床症状有所缓解;④无效:以上观察指标均无改善。其中总有效=①+②+③。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从西医角度上看,更年期功血主要原因是因为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退化,排卵不正常,卵泡不成熟,对垂体的负反馈变弱从而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此外,精神因素也是导致更年期功血的一个主要原因。更年期功血症状以无排卵型月经为主,子宫内膜生长速度快,月经经期、周期及经量紊乱。西医主张治疗以快速止血并预防复发为主。刮宫疗法或服用孕激素是主要的止血方法,但受药物副作用及患者依从度影响,西医治疗局限性较大。

中医认为,功血与肾虚密切相关,肾虚阴虚、阴精不足是功血的主要原因,《千金要方》认为功血是“瘀血占据血室而致血不归经”[3]。从中医诊治角度看,子宫内膜瘀血占据血室是更年期功血的局部辨证。阴虚导致内热,因此更年期功血主要表现为阴虚瘀热型,且会波及肝火,治疗上除止血塞流之外,还要清血热、通血瘀。本文所用失笑散中,马鞭草、益母草、茜草有清通之功效,大蓟、小蓟和鹿衔草则能凉固,能有效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五灵脂、蒲黄则有化瘀活血功效,可视为药物性刮宫,与上述药物联合,能够生新祛瘀,有效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炒续断则能止血益肾,还能佐助众药性。加味失笑散中诸药联用,能够通过清通、凉固、活血化瘀等诸药效的共同发挥来有效缓解和消除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症状。此外,在进行基础对症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个性化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中医辨证施治,有利于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全面性的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从本文案例研究结果来看,经加味失笑散治疗后,中医组92例患者中痊愈率达380%,总有效率达946%,明显高于米非司酮治疗的西医组,充分证明了加味失笑散治疗更年期功血能有效消除临床症状,止血迅速,临床疗效显著。此外,本文所用中药均性温和,无配伍禁忌,无明显不良反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患者依从度高。总之,笔者认为,加味失笑散治疗更年期功血具有高效、安全、易耐受的优点,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梁惠珍,尤昭玲,许永红.胶艾四物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9):23-24.

[2]王春霞,刘清华.周谦老中医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知的经验[J].光明中医,2010,25(06):78-79.

[3]焦桂娥.自拟中药方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2):143.

失笑散青春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5月—2012年9月孕8~12周符合药物终止妊娠条件的健康妇女95例。其中19例为人工流产高危对象 (哺乳期10例, 近期人工流产或多次人工流产9例) 。

1.2 用药及观察

95例选用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口服, 服药前后2h禁食。米非司酮25mg, 取药当日晚上开始服用, 早晚各1次, 连服6次 (总量为150mg) , 第4天早上服米非司酮, 1h后首次服米索前列醇0.6mg, 以后根据宫缩强弱每隔3h加服米索前列醇0.2~0.4mg, 连服3次后观察36h, 仍未排出者为失败, 行人工流产术, 钳刮术及引产术。

1.3 分组及追加服药方案

用米索前列醇36h内见胚胎、胎盘及胎膜排出完整, 即做B超示宫内未见明显残留物者27例为对照组;B超示官内有中、强回声光团≤16cm, 且阴道出血少42例, 作为治疗组, 予以加服加味失笑, 饭前服, 1剂/d, 早晚分服, 连服6d;其余26例为清官组;其中18例胚胎、胎盘娩出后做B超示宫内有中、强回声光团>1.6cm, 予清官术;5例胚胎排出而胎盘未排出超过30min, 且阴道出血多者, 即刻行清宫术;3例药物流产失败行钳刮术。95例属于药物流产后4周内电话随访了解出血时间及出血量, 95例中无一例出血超过200 ml, 也无发热等异常情况。加味失笑散配方:生蒲黄30g、益母草10 g、炒灵脂10g、赤芍15g、茜草10g、乌贼骨20g。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对象

其中初产妇68例, 占76.1%;经产妇27例, 占28.4%。治疗组、对照组和清官组平均年龄、孕产次、停经天数和胚胎平均排出时间、胚胎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s)

注:3例药物流产失败者除外

2.2 临床效果 (药物流产效果)

96例成功, 占总数96.8%;失败3例, 占3.2%;分别为孕11+2周、孕14+3周、孕15周, 均行钳刮术, 宫口松可容三指, 胎体位于宫颈内口, 钳出完整胚胎, 较单纯钳刮术容易, 患者痛苦程度轻。

2.3 阴道出血情况阴道

出血量计算为胚胎、胎盘娩出后7d内阴道出血量与自身平时月经量相比, 分为多于月经量、月经量、少于月经量3组。阴道出血时间为胚胎、胎盘娩出后阴遭出血至完全干净总天数, 清宫组为清宫后阴道出血至完全干净的总天数。在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上治疗组和清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明显较治疗组、清官组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3 讨论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长而量多, 主要与蜕膜、胎盘剥离不全影响子宫缩复有关。加味失笑散既能活血化瘀, 有效松解与子宫粘壁粘连的蜕膜或残留的胎盘, 又能增强子宫收缩促其排出, 减少出血时间及出血量。方中重用生蒲黄, 取其化瘀止血、且能软坚, 据动物实验报道证明, 生蒲黄对不同动物的离体子宫平滑肌均有直接使其收缩或增强其紧张的作用。加入益母草、灵脂、赤白芍、茜草、乌贼骨化瘀止血之力更强, 故而取得满意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服用加味失笑散后, 发挥了药物清宫的作用, 平均出血时间缩, 且出量也有所减少。同时显著看出治疗组平均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与清宫组相近, 证实加味失笑散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可靠。

参考文献

[1]王素贞, 关熙.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进一步研究[J].中国使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88, 14 (4) :247.

[2]岑幼仙.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对113倒停经50d以上的妇女抗早孕疗效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4, 4 (5) :224.

[3]唐玉清.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终止妊娠60例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14 (1) :56.

青春不散作文 篇5

因为刚好遇见你们,我的青春,我年少轻狂的时代,便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19的同学们,219的少年们!在这所学校,我们之间发生过太多太多的故事,有泪,有笑,有一起欢呼的声音。抬头向前看,毕业在即,分离,也将到来。曾经,我们嫌时间过得太慢,在学校里的分分秒秒,似乎都是煎熬;现在,我们却陷入了一种恐慌,一种对分别的恐慌,毕业之后,我们还会再见吗?我们还会、还能像往日一样在一起嬉戏、上课吗?不舍却要分别,不舍却不懂珍惜,悔矣。

全班66人,66种微笑,66种打招呼的方式,十年之后,我们是否还会记得?环顾教室,往事如放电影一般放映在脑海中,一幕幕、一幕幕、历历在目!运动会上,我们班的运动健儿们奋勇向前,只为班级争得一份荣耀。汗,洒了,步,迈了,他们在我们的心目中俨已成为了英雄,屹立不倒的英雄!还有三四年级的集体朗诵比赛,那时,我也在其中,被挑选出来的同学们穿着整齐的衣服,小脸上满是紧张之色,可为了班级,谁也不害怕,谁也不退缩,这就是219,团结的219!

再见了,我的母校,您在我心中就如一座不倒的丰碑,这里承载着我太多太多美好的记忆,我将会永远爱您!是您让我从年少无知的孩子变成了成熟的少年;是您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洒下知识的种子;是您,让我学会了为人处事。

失笑散青春期 篇6

关键词:心肌梗死,四妙勇安汤,失笑散,血液流变学

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 (和) 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 (痉挛)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属中医的胸痹范畴。急性心肌梗死 (AMI) 是冠心病中症状严重的一种, 具有起病急, 病情重, 病死率高的特点。目前治疗AMI的药物繁多, 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以提高疗效, 成为临床医师及患者所关注的问题。2009年1月—2011 年 12 月, 笔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用四妙勇安汤合失笑散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急诊科,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 男24例, 女16例, 年龄44岁~73岁 (62.32岁±6.45岁) ;病程13.90年±2.18年。治疗组40例, 男26例, 女14例, 年龄43岁~72岁 (62.32岁±6.94岁) ;病程4.23年±2.03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1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推荐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 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下列3条标准中的2条:缺血性胸痛临床病史;心电图动态改变;心肌坏死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1]。

中医诊断:选择辨证为热毒内蕴, 络脉瘀滞型, 经两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成员确认辨证。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常规西医治疗:休息、吸氧、止痛、抗栓、ACEI、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 以及有溶栓指征则给予尿激酶溶栓, 加用四妙勇安汤合失笑散口服治疗。方药:当归30 g, 金银花30 g, 玄参20 g, 甘草15 g, 蒲黄6 g, 五灵脂6 g。每日一剂口服, 连用14 d。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 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 ,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Vd) , 收缩末期容积 (Vs) , 心率, 计算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心搏量 (SV=Vd-Vs) , 心排血量 (CO=SV×Hr) 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SV/Vd) 。

1.5 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显效: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或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症状和体征部分缓解或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或心功能改善不明显[2]。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治疗前后及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及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治疗组显效28例 (70%) , 有效8例 (20%) , 无效4例 (10%) 。对照组显效18例 (45%) , 有效10例 (25%) , 无效12例 (30%) ,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功能指标 (见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 (P<0.05) , 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AMI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少数为其他病变如急性冠状动脉栓塞等, 是心血管系统的急危重病[3]。此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心痛又有“卒心痛”、“久心痛”、“真心痛”。多由于心脏阴阳气血偏虚以及寒凝、热结、痰阻、气滞血瘀等因素引起。临床观察发现AMI发病急, 病情重, 早期出现剧烈胸痛, 胸闷憋气, 伴发热、心悸、烦躁不安、大便不畅、舌质暗红、舌苔黄腻、垢浊或黄燥、脉多弦数或滑数。一派火热炽盛, 热毒内蕴的症状。特别是1周内这些症状更为突出。据此认为AMI的病机是由于痰瘀日久, 化热蕴毒, 痰瘀热毒壅塞心脉, 热盛肉腐而心肌坏死。《素问·刺热篇》记载“心热病者, 先不乐, 数日乃热, 热争则卒心痛”。提示本病与热邪有关。

四妙勇安汤合失笑散功效为清热解毒, 活血通络止痛正切病机。四妙勇安汤出自《验方新编》, 为治疗脱疽疗效确切, 被医学界广泛认可的验方。脱疽之病在西医发病机制上与AMI有相同之处, 两者均是在血管闭塞, 导致组织缺血坏死的疾病。且任继学教授和郑惠伯教授均有用本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经验。失笑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由蒲黄、五灵脂二药组成, 属理血剂, 具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作用, 用于心腹诸痛或少腹急痛以及妇女月经不调或产后恶露不行。本方是治疗血瘀作痛的常用方剂, 后世对其运用亦有较大发展。如李时珍说:“失笑散, 不独治妇人心痛腹痛, 凡男女老幼, 一切心腹、胁肋、少腹痛、疝气并治。胎前产后, 血气作痛, 及血崩经溢, 百药不效者, 俱能奏功, 屡用屡验, 真近世神方也”。今临床大量报道失笑散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据此, 采用四妙勇安汤合失笑散治疗, 清解热毒活血化瘀散结止痛。

AMI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出现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的一些血流动力学变化, 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梗死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心脏收缩力减弱、顺应性减低、心肌收缩不协调, 左心室压力曲线最大上升速度减低,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舒张和收缩末期容量增多。射血分数减低、心搏量和心排血量下降。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者可发生泵衰竭——心源性休克或肺水肿。

近年来, 发现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在发病前血黏度明显增高, 其中最显著者可比正常人高 3~4 倍。血黏度增高亦见于心绞痛患者, 但不如急性心肌梗死时明显。冠心病发病后在治疗过程中, 血黏度持续增高多提示病情恶化和愈后不良, 相反多提示病情缓解和愈后良好, 因此, 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及时测定血黏度有无降低, 成为判断任一治疗措施和临床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血液黏度是一个综合性指标, 它是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和聚集能力, 血小板和白细胞流变特性等的综合表现。红细胞比容是影响血黏度的重要因素, 随红细胞比容增加而迅速升高。

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常见的疾病有:心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外周血管病等,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死、缺血性中风等, 还有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和肾脏病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性显著增高, 而血小板增高的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梗死部位、发病时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对引起和加重心肌缺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血小板被激活发生聚集, 除参与血栓形成外, 聚集时TXA2水平升高还可引起冠脉痉挛, 引起微血栓, 造成心肌细胞血管阻塞, 使心肌微循环发生障碍。

本研究将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心搏量和心排血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为观察指标, 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组高 (87.50% vs 67.50%, P<0.05) , 治疗组治疗AMI疗效更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 (P<0.05) 。四妙勇安汤合失笑散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 并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脏功能。血液黏度增高亦见于心绞痛患者, 但不如急性心肌梗死时明显, 其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是否可以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16 (6) :407-422.

[2]张子彬, 郑宗锷.充血性心力衰竭[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1:89-127.

失笑散青春期 篇7

1 材料

1.1 试药与仪器

复方失笑散主要由川楝子、延胡索、白芍、枳壳、当归、五灵脂等11味药材组成, 均购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采用水提法将药材浸泡, 热回流提取3次, 去渣合并, 药液浓缩至1.6g (生药) /mL, 装瓶, 4℃冰箱保存备用。HZT-A+200型电子天平 (福州华志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LMQ-R-3260B高压蒸汽灭菌器 (山东新华) 。

1.2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 雌雄各半, SPF级别, 体重18~22g, 由四川省中医药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动物合格许可证号:SCXK (川) 2013-19。

1.3 饲养条件

室内温度为23~27℃, 相对湿度为45%~55%, 明暗周期为12/12h, 分笼饲养, 试验期间自由饮用灭菌纯化水 (灭菌方法:经121℃灭菌30min, 有效期为14天) , 食用标准:普通柱状饲料。

2 方法[1,2,3,4,5]与结果

2.1 半数致死量 (LD50) 预实验

2.1.1 药物剂量与配制

复方失笑散流浸膏, 深棕色, 最大剂量浓度为1.6g (生药) /mL, 临用前用灭菌纯化水配制药液, 预实验设三个剂量组, 组间剂量比为1∶0.7, 给药剂量分别为生药64.00g (生药) /kg、44.80g (生药) /kg、31.36g (生药) /kg, 等容积不等浓度灌胃小鼠, 给药容积为0.4mL/10g。

2.1.2 分组与给药

KM小鼠24只, 预先适应性饲养4天, 按体重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8只, 雌雄各半, 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4h。按照实验剂量设计单次灌胃小鼠, 给药后严密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 (行为、皮毛、摄食量、分泌物、排泄物、体重变化等) 及中毒、死亡情况, 2h后自由饮水和进食, 对濒死及死亡动物及时进行尸检, 肉眼观察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有无病理变化, 若发现异样, 及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连续观察14天。

2.1.3 结果

给药后, 小鼠喜静卧, 活动量减少, 大便稍湿, 于第2天恢复正常, 实验期间小鼠均无明显中毒现象, 无死亡, 皮毛光泽, 眼、鼻、口、耳无异常分泌物, 饮食与排泄物均正常, 未见其他异常行为发生, 结果见表1。预实验结果表明, 本品的半数致死量 (LD50) 无法测出。

2.2 最大给药量试验

2.2.1 分组与给药

KM小鼠40只, 标记, 称重, 按体重随机分为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 每组雌、雄各半, 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4h, 给药组以本品可供灌胃小鼠的最大浓度1.6g/mL, 最大给药容积0.4mL/10g, 24h内灌胃给药3次 (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的217.4倍) , 间隔时间为4h。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灭菌水, 给药2h后自由饮水和进食, 观察期14天。

2.2.2 观察指标

给药前及给药后每天固定时间, 测量小鼠体重、饲料和水加入量与剩余量。观察给药后所有小鼠一般状态, 包括行为活动、皮毛色泽、鼻眼和口耳有无异常分泌物及瞳孔扩大或缩小, 腹部胀气或收缩, 大便性状与颜色, 并记录各组小鼠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等。观察期结束后, 脱颈椎处死小鼠, 剖检各组小鼠主要脏器是否病变, 并测定肝、心、脾、肺、肾、雌鼠卵巢、子宫及雄鼠睾丸的湿重, 计算脏器系数。

2.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 计量资料均以 (±s) 表示, 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4 结果

对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每次给药后及每天进行一次观察统计。 (1) 运动指标:一次给药后, 部分动物2min后出现整理毛发、自主活动减少, 喜静卧不动;第2次给药后, 部分小鼠1min后出现探究、整理毛发, 自主活动减少;第3次给药后情况同第2次, 第2天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2) 胃肠指标:一次给药约2h后, 个别小鼠大便稍稀, 第2次给药约1.5h后, 个别小鼠出现大便稀, 肛周有污黑现象, 第3次给药后同第2次, 第2天, 症状缓解, 大便成形但稍湿, 第3天基本恢复正常。 (3) 其他指标:三次给药后及观察期内, 小鼠均未出现抽搐、肌颤、麻痹, 对外界反应灵敏, 瞳孔无扩大或缩小, 眼睑无下垂, 分泌物未见异常, 呼吸正常。试验期间, 小鼠无明显毒性反应, 无死亡。对小鼠体重的影响:给药前禁食14h, 各组小鼠体重均有下降, 给药后恢复正常进食饮水, 各组动物体重呈增长趋势。雌性小鼠, 给药组与对照组均数比较, 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雄性小鼠, 两组均数比较, 除第3天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其它均无明显差异, 结果见表2、图1。对小鼠进食量的影响:灌胃后恢复进食, 各组小鼠进食量均有所降低, 且给药组小鼠进食量显著降低, 于第3天后均恢复正常, 并呈增长趋势。雌性小鼠, 与对照组比较, 除了给药当天进食量有显著差异 (P<0.05) , 其它均未见明显差异;雄性小鼠的进食量, 与对照组比较, 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结果见表3、图2。对小鼠饮水量的影响:灌胃后各组小鼠恢复正常饮水, 给药组的动物饮水量显著增加, 对照组增加不明显, 之后均呈正常增长趋势, 给药组与对照组饮水量均数比较, 均未见明显差异, 结果见表4、图3。对小鼠主要脏器的影响:剖检小鼠, 肉眼观察结果显示, 各组动物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子宫、卵巢/睾丸均未见病变等异常。与对照组比较, 给药组脏器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结果见表5。

(±s, g)

(±s, g)

(±s, mL)

(±s, n=10)

注:脏器系数=脏器重量 (g) /动物体重 (g) ×100。

3 讨论

本方在半数致死剂量 (LD50) 实验中未发现动物死亡, 说明复方失笑散的毒性较低, 以本品最大给药浓度和最大给药体积在24h内灌胃小鼠3次, 给药后, 部分动物表现为多聚少动, 且个别小鼠出现大便稀, 肛周有污黑现象, 分析原因可能与大剂量灌胃给药有关, 肛周污黑是由稀便引起, 并于第2~3天逐渐恢复正常。

连续观察14天发现, 雄性小鼠, 给药组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 第3天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分析是由药效引起稀便造成, 未发现有关毒理信息, 从均数上可见给药组动物体重总体呈逐日增长趋势。给药当天, 各组小鼠进食量均有所减少, 且雌性小鼠进食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可能是在满负荷灌胃刺激下, 小鼠产生一定的胀腹感和不适感而引起, 之后呈正常增长趋势, 均未见统计学差异。小鼠饮水量的变化, 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肉眼观察动物各主要脏器, 未发现明显异常, 且各脏器系数均在同一水平。

复方失笑散的临床常用生药剂量为0.88g·kg-1·d-1 (按照成人体重的60kg换算) , 本品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的最大给药浓度64g (生药) ·kg-1、最大给药体积40mL·kg-1在24h内灌胃小鼠3次, 则小鼠1天累计最大给药量为192g (生药) ·kg-1, 相当于成人临床推荐剂量的217.4倍。结合对动物一般状态、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及主要脏器系数的影响结果, 均表明复方失笑散的毒性较低, 临床常用剂量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07-132.

[2]《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课题研究组.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S].2005:1-8.

[3]陈淑云, 卞如濂, 陈修, 等.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27-231.

[4]周继刚, 贺海波, 周创, 等.益贞颗粒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 (5) :110-113.

失笑散青春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中, 男56例, 女40例。年龄25~68岁, 平均年龄43.3岁, 病程8个月~30年。胃溃疡16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 复合性溃疡8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17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39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腹部疼痛、压痛、灼热感、嗳气、泛酸、纳差、溃疡患者大便潜血2+~3+。经胃镜检查确诊, 并以染色法和尿素酶法检测HP。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组

失笑散合痛泻要方加味为基础方, 药物组成:炒蒲黄10 g、五灵脂10 g、炒白芍15 g、炒白术10 g、姜半夏5 g、干姜10 g、黄连5 g、蒲公英20 g、砂仁5 g、木香10 g、柴胡10 g、元胡10 g。食差加谷麦芽各15 g, 便秘加火麻仁15 g、麦冬15 g, 大便潜血阳性加白芨10 g。1剂/d, 两次煎液500 ml左右, 混后分早晚服2次。疗程4周。

1.2.2 西药组

克拉霉素片0.25 g、阿莫西林分散片1.0 g、奥美拉唑胶囊20 mg, 均2次/d, 疗程2周, 2周后停克拉霉素片和阿莫西林分散片, 奥美拉唑胶囊继续2周。停药4周胃镜检查, 并以染色法和尿素酶法检测HP。

1.3 疗效评价标准

愈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或仅留瘢痕或糜烂胃黏膜愈合或仅留轻度红斑状充血, 萎缩性胃炎转为轻度浅表性胃炎。大便潜血转阴, HP转阴。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上腹部压痛明显减轻。胃镜检查:溃疡面较治疗前缩小1/2以上, 糜烂胃黏膜缩小1/2以上, 大便潜血转阴, HP转阴。无效: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溃疡和糜烂胃黏膜无明显改变, HP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无效中药组愈合率70.00%, 总有效率90.00%;西药组愈合率71.73%, 总有效率91.41%。两组治愈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疗效比较, P>0.05

3 讨论

HP是慢性胃炎、胃溃疡致病与复发的重要因素, 以药物根除HP感染的治疗是很重要的。

西药三联法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 根除HP感染、治疗胃溃疡和慢性胃炎是临床中常用的方法。本文中西医治疗病例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91.41%与国内有关报导接近。为探讨中医药对HP感染性相关胃炎, 胃溃疡治疗效果, 作者精心设计和采用中药失笑散合痛泻要方加味为基本药方辨证施治, 其愈合率与总有效率已接近对照组西药四联法疗效, 而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表明中药对HP感染性相关胃炎和胃溃疡有较好的治疗前景[1,2]。

关键词:感染性胃病,幽门螺杆菌,根治,失笑散合痛泻要方加味

参考文献

[1]陆为民, 单兆伟, 沈洪.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药治疗对策的思考.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2000, 8 (4) :232-233.

上一篇:独特的神奇魅力下一篇:双证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