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变更管理

2024-07-01

设施变更管理(精选四篇)

设施变更管理 篇1

一、工程设施的数字化移交

渤海油田的工程设施包括固定式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 (含单点) 、海底管道、海底电缆、陆地终端 (含码头) 等设施。工程设施的“数字化移交”是指在机械完工以后, 移交生产方使用的同时, 利用IT系统将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 包括三维模型、设计文件、建造安装文件、项目管理文件的电子版整合后同步移交。使生产方在拥有工程设施的同时, 拥有可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数据资产。目前渤海油田数字化移交所使用的IT系统是以INTERGRAPH公司的Smart Plant Foundation为基础的“工程数据信息系统”, 简称EDIS系统。

二、数据资产的变更管理

1. 变更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渤海油田的飞速发展, 近几年新投产了31座海上平台, 均已实现数字化移交。改善了建设期与运营期的衔接, 既促进了新油田的生产管理, 又对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完整性管理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但随着油田生产的发展, 这31座平台都在陆续发生变化, 维护和管理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渤海油田EDIS系统相关的设施2011年发生永久性变更98项, 2012年76项, 2013年上半年已达45项。

这些变更包括结构改造、工艺调整、设备更换、电气改造、安全改造等多方面。如果不能及时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更新, 必将带来数据与现场不符的问题。可以说, 没有变更管理就没有数据资产存在的意义。

2. 变更管理的目标

数据资产变更管理的目标, 就是通过工程与生产的结合, 将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反映到EDIS系统中, 实现动态更新。

三、渤海油田数据资产的变更管理实践

1. 跨系统联合确保变更的跟踪

数据资产的变更建立在生产变更记录的基础上, 并建立生产系统和工程数据系统的沟通机制。目前渤海油田生产方的变更管理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简称MAXIMO系统) 中, 包括申请、审批、执行、记录、统计各环节。但没有与工程部门共享。为此, 工程部门和生产部门加强了合作, 调整了MAXIMO系统的流程, 增加了工程部门的节点, 使工程部门能够及时跟踪和掌握生产设施发生的变化。工程部门对影响结构、工艺、机械等专业的变更进行筛选、批注。同时, 通过增加专用报表, 进行阶段性统计和分析。初步实现了两个管理部门密切合作, 两套IT系统实时沟通的机制。

2. 设施变更的规范管理

为满足EDIS系统对变更数据的记录要求, 生产方的变更不仅要安全、高质量地实施, 还要求对设计和执行过程、设备厂家资料、完工资料等进行详细记录。为此, 工程部门和生产部门共同草拟了设施变更完工资料的提交规范, 通过技术规范完善管理。需注意的是, 工程的技术规范各专业均需缩减和调整以适应生产的局部变更。

3. 设施变更的数字化呈现

生产设施的历次变更如何更清晰、完整地呈现在EDIS系统中则是一个IT技术问题。EDIS系统是以Smart Plant Foundation为核心的。但Smart Plant Foundation最初是为满足工程设计方的设计资料管理而开发的系统, 在后续变更管理方面的功能需要探索和开发。目前的方案是在原有投产点数据资产管理的基础上, 增加变更资料编码体系、属性和查询功能。编码体系需涵盖生产变更完工资料提交规范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例如对图纸文件的编码, 平台维修改造设计的图纸文件编码改为六段, 定义方式为:MD (XX) -EEE-HHHH (II) -JJ-XXXX (XX) -20XXXX。分别代表设计阶段、图纸编码、单体、模块、专业、图号、次级序号、年份和次数。“MD (DD) -DWG-DEP-PR-0101-201202”的含义则为:中心平台2012年第二次改造详细设计阶段上部组块工艺专业井口系统PFD图纸。

在变更资料规范化并进行编码的基础上, EDIS系统进行二次开发, 通过文档属性检索和编码检索两种方式, 实现按管理对象、专业、维修改造时间等条件进行快速查找的功能。

四、结语

数字油田设施的变更管理目前做到了对变更数据的跟踪、记录、呈现。但未来仍需研究和探如何确保油田的3D模型和设计图纸文件更新的及时性和实效性。如何处理局部变更设计与油田设施整体设计的符合问题。目前生产方进行的局部改造是经过设计方和第三方的审核的, 但通常仅对变更的局部设计和认证。至于历次变更累加后对平台整体结构的影响、重量重心的影响, 目前还没有实时、有效地管理。间接地带来安全隐患和数据资产整合的问题。如何使EDIS系统始终可以提供与现场状态完全一致的数据, 是下一步的重点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设施变更管理 篇2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生产设备设施变更、拆除、闲置、报废的管理,有效利用再生资源,达到节能降耗,提高工厂经济效益的目的,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闲置、报废的 管理。

三、工作程序

1.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闲置、报废必须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1)属于国家发改委颁布淘汰落后的机电产品。

(2)经质量技术监督局鉴定为不合格、报废的机电产品。(3)属于生产技术改造,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机电产品。(4)属于生产工艺改变,长期闲置未用的机电产品。2.申请制度和规定

(1)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机电产品由使用部门和保管部门填写 《固定资产闲置、报废申请表》。

(2)由设备科现场确认后签署意见报主管领导和公司领导审批 后由财务部统一办理报废。

(3)特种设备报废后还应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该设备的注 销登记。

(4)生产设施建设中设计改变而变更设备。(5)该设备不能满足现阶段生产要求和工艺技术。(6)该设备自身缺陷,未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7)要求设施设备变更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生产设施设备变更申请表》,交设备科核实,报主管领导审批。

(8)变更设备的购买严格按化工厂物质计划,购买制度执行。

四、附则

生产企业的工程变更管理 篇3

目前工程变更管理一直是PDM技术实施的难点。如何应用PDM系统中的变更管理来优化变更流程,使设计变更能准确及时地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和实现,是PDM系统的变更管理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

一、工程变更管理的需求分析

1、工程变更的原因与分类:工程变更活动主要包括设计、工艺、生产、质保、销售和服务等部门,从产品设计发放开始,持续到产品生命周期终止都可能发生。引起工程变更的原因主要有:

1)改善安全性,如设计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2)提高性能或可生产性,如生产部门提出制造困难或成本过高,用户建议改进产品性能;

3)设计文件勘误,如设计、工艺等有关人员发现图纸存在错误;

4)采购要求替换不可获得的外购件等。综上可以看出,设计部门、生产车间和客户是产生工程变更的3个最主要来源。一般地,处于生命周期上游的变更,变更影响的范围还比较窄,代价也不是很大,而处于生命周期下游的变更,变更影响的范围则比较宽,所付出的代价相对来说也会很大。

2、工程变更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变更的数据对象主要是已发布的数据,因此在变更活动中,设计、工艺、制造、质量、销售和服务等部门都会参与进来,这种跨部门、多人员共同参与的活动,就会存在众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往往会导致变更活动遇到很多阻碍。目前整个制造行业在变更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平台:企业信息化建设目前在国内的众多制造企业还只是处于一个积极推广阶段,很多企业的变更管理都还是采用那种传统的基于纸制文档的手工管理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沟通,通常变更数据往往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各个部门、人员之间传递,导致变更过程耗时过长,效率低下,而且还容易出现数据错误等现象。

2)缺乏变更过程管理和监控。虽然近些年来在CAD/CAM/CAPP技术应用方面发展很快,但是由这些软件系统各自所产生的异构的电子文档也使得各个部门、协作单位之间又面临着“信息孤岛”这个新的问题。比如当某个变更了的数据与多个文档或者零部件相关联时,由于没有及时通知到相关的人员和部门,导致在别的地方还在使用老版本的数据,就很难保证变更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对变更产生的影响范围也缺乏有效合理的评估,对变更数据的历史追溯更是无从谈起。

总之,工程变更活动的最主要但也最困难的任务是保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追踪性。

3、工程变更管理的需求分析:系统要保证工程变更引起的产品数据的修改和版本变化的一致,并且记录数据的版本演化关系,保证数据的可跟踪性。具体包括:

1)详细记录变更申请的发起人、原因和处理的建议;

2)禁止未授权的文档变更;

3)确保相关的人员获取最新的设计变更信息;

4)确保所有的文档关系可以回溯、追踪、审计;

5)减少变更实施时间,制订最住变更流程,并行实施变更,实时监控变更活动等。

二、工程变更管理的模型和流程

变更管理的研究嘲,首先就是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模型,使得通过该模型能够完整地保存变更的原因、变更任务和相关的变更数据,并建立变更后产品数据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从而确保工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尽量减少错误出现,提高变更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1、变更对象模型:PDM系统中的变更对象和模型一般包括:

1)变更事项(Change Issue)是指用来描述一个问题;

2)变更请求(Change Request)是指发起一个正式的产品变更过程;

3)变更调查(Change Investigation)是用来识别变更请求中提出的问题的原因;

4)变更提议(Change Proposal),它包含关于一个或多个建议的解决方案和分析活动,来给出详细的信息;

5)变更单(Change Order)是对现有的部件或文档进行变更,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的具有更详细的进行变更指令的变更活动;

6)变更分析(Analysis Activity)是分析活动,记录分析的结果和详细描述;

7)变更活动(Change Activity),包含要执行的完成变更命令和解决在具体变更请求中确定的问题的指令。用7个变更管理的数据对象,来保存变更过程的信息。

2、典型的变更管理流程:ECM的核心内容是定义和控制变更任务,因此,一个典型的ECM系统通常是由一系列变更活动组成的变更过程:在PDM系统中标准变更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描述问题和产生一个变更,通过提交变更事项;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创建变更请求,执行正式的变更;确定找出问题的原因,使用变更调查;给出问题解决方案和建议,启动变更建议;授权实施变更方案,创建变更单;识别问题的原因和论证问题的方法,提交变更分析;实施执行变更,创建变更活动。

三、工程变更管理的实现

ECM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包括几十项,甚至上百项的工作任务,变更的数据就在这种过程中诞生,同时又在这种过程中不断演变。工作流管理实现了过程活动的自动化,它负责的是数据在各个活动之间的正确传递,而数据按照什么规则演变,如何演变,则是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此,将底层工作流引擎控制的任务流与上层生命周期規则控制的数据流紧密结合起来,是保证变更管理过程自动化和变更数据正确性的关键所在。

通过以上的分析,结合企业实际的经营过程,这里将数据对象(文档或者零部件)视为沟通的载体,对业务活动和数据本身的演变分别进行管理的一种开放式集成方式。运作步骤如下:

1)提出变更建议,描述变更原因和必要性,进行变更影响分析,确定变更所关联到的文档、部件、功能、材料、装配等。

2)由工程变更管理委员会负责变更评审。如评审没有通过,返回到第一步。通过就形成正式的變更请求(Engineering Change Request,ECR),进行变更问题定义,主要说明变更的具体要求、变更原因、影响分析、造成其他的关联变更项等内容。也就是建立EC数据,新建EngChange,并在其下分别新建EWO及其附件的数据集(dataset),根据需要决定是否新建PAA。新建工作在PDM中二次开发,让系统自动新建。

3)指定PDM流程中各个签署人。将ECR及PAA等文档送相关部门进行审批、会签。如果有反对意见,则将变更请求和意见一起返回给变更的申请者。

4)ECR,PAA被批准,形成变更任务单(Engineering Change Order,ECO)j ECO中主要规定变更的具体内容、执行的角色、实施时间的控制、流程的定制,也提供有关变更有效性的信息。工程人员在接到通知后,进行变更的执行。

5)变更执行完成后提交,工程变更管理委员会进行变更校对、审核、会签、审定等,以检查变更完成的情况,对一致性进行控制。若发现问题,返回执行过程重新变更。没有问题就发放数据,并将信息填入变更通知单中,发到有关部门,以开展工作。

6)采购部、质保部、生产部、技术中心等相关部门接收到通知后,按照生产措施授权表实施,并将实施结果提交给工程变更管理委员会。

7)当EC实施完毕,工程变更管理委员会对此次EC做评估,跟踪实施过程的管理员在PDM工作流程中进行关闭签署,对数据进行归档签署。

四、结语

略论输变电工程变更管理 篇4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变更预防为主;过程控制后评价

1.变更对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影响分析

1.1对工程投资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工程变更均会造成部分已完工程量的返工或增加工程建设内容致使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投资增加, 工程的总体效益下降。

1.2对建设工期的影响

输变电工程中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工艺联系。频繁的工程变更将打乱正常的施工作业顺序, 造成变更项目紧前、紧后作业和相邻作业的停工或返工现象, 尤其是处在关键线路上的项目变更, 其延误必然导致电力建设项目工期的延长。

1.3对项目管理的影响

频繁的工程变更往往会增加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的组织协调工作, 打乱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正常的工作秩序,同时也增加承包商的现场管理难度。由于处理工程变更会导致各方的资源投入增加, 降低建设效率, 需要建设单位从中做大量的协调工作,势必会增大管理成本, 对电力建设项目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1.4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工程变更给承包商的施工生产带来的影响是作业工序的打乱, 加班施工、高峰期劳动力的剧增以及原材料供应系统的紊乱。这样会降低承包商施工生产的作业效率, 增大承包商的生产成本。

1.5引起施工索赔

由于工程变更会影响工期和造价, 一旦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确定的变更价款和变更工期达不到承包商的期望值, 而双方又协商不成或久拖不决, 势必会带来承包商的施工索赔,加剧承包商、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之间的矛盾, 损坏承发包双方的共同利益。

2.输变电工程变更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对以往输变电工程所发生变更的统计分析,发现输变电工程变更的产生具有代表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设计未达到其应有的设计深度。

主要表现在:设计人员在工期紧、任务多的情况下,相关专业协调、会签不够,造成施工过程中错、漏、碰现象,只能以设计变更来弥补。

(2)施工招标文件编制不完善,施工范围不清或项目遗漏。

主要表现在:设计单位在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材料的技术规范书时出现项目遗漏,工程量错误等现象。

(3)施工合同签订后,业主对项目使用功能、设计标准进行更改,形成变更。

(4)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被业主采纳所产生的工程变更。

(5)客观的不可见因素,如发生不可预见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引起的停工和工期拖延等。

主要表现在:政府规划部门原因造成线路路径发生改变,农民的阻拦造成工程前期困难等原因引起工程变更。

3.控制工程变更采取的措施

3.1加强项目初设阶段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①在工程初设开展前组织设计单位广泛征求生产、运行、安监等部门的意见,了解各方对工程的需求,针对不同部门的特点,将用户需求标准化,做成一个覆盖面广的菜单式需求表,让用户填写,并签字确认,预防由于考虑不周造成后期变更。

②在工程初设开展前组织不同设计单位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使设计单位充分理解工程各方面的技术要求,吸取不同设计单位的优点,充分发挥属地设计院在线路路径、地形、地质、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地缘优势,达到提高工程总体设计水平,预防后期变更的目的。

③项目的筹划要建立在清楚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从专业角度了解更多信息,用发展的眼光明确项目定位,重大项目在必要时可请专业咨询公司协助进行论证。

3.2深入推行标准化设计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已陆续出版发行,深入推行标准化设计对进一步规范输变电工程的设计工作,优化电网建设设计具有指导意义。采用标准设计能加快提供设计图纸的速度、减少设计部门花在常规设计部分的精力,有效缓解设计工期的压力,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后续变更的机率。

3.3完善合同管理

①完善设计合同条款的约束,设计合同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明确提出设计需完成的专题研究项目以及满足业主的特殊需求;同时要明确由于设计原因引起工程变更产生费用不得超过设计概算的比例,并明确相应的奖惩额度,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阶段提出各专业及阶段的限制额度,对控制在限额之内或超出限额的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明确设计总工程师、各专业主设人及设计人员的数量、参加工程设计情况及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要求,并明确相应的约束条件;明确设计单位施工图、工程量清单出版计划。

②施工合同中对合同范围内工作的约定要细致,对未明确划分及合同外的事项应在合同内约定处理办法。

③在工程具体的实施阶段要严格落实合同的执行情况,并落实相应奖惩,树立合同管理的严肃性。

3.4加强各级评审

①加强工程设计的评审,组织生产、运行等部门参加初步设计、施工图各阶段的设计评审及图纸会审,根据不同阶段设计的重点找出设计存在的问题,有效降低工程实施阶段变更的产生。

②在施工发标前,根据工程规模情况邀请疆内乃至国内输变电工程建设经验丰富的专家及公司相关部门共同进行工程量清单的审查。

③对工程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在执行之前,组织各参建单位专业技术、技经人员对变更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集思广益,提出评审意见,决定是否同意变更方案,防止顾此失彼。

3.5规范工程变更控制流程,建立健全变更管理制度

①按照工程变更的性质和费用影响实施分类控制, 有利于合理区分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在处理不同属性的变更问题上的职责、权限及其工作流程, 有助于提高工程变更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实际工程操作过程中可把工程变更分为重大变更、重要变更和一般变更。

②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工程变更发生后, 承包商在工程变更确定后的规定时间内, 应提出工程变更价款的报告, 报监理工程师及项目建设单位批准后方作为调整合同价款的依据。

③建设单位设置专人负责工程变更管理,严格按照变更控制流程进行签署执行,签署不全的变更不予执行。

④在工程建设中使用格式统一的工程变更单,重点列明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变更提出单位、产生费用、专业分类等,并按照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执行,对不符合要求的工程变更一律退回。

3.6构建和谐的电网建设外部环境

①建设单位前期工作关口前移,确保设计单位初设阶段取得的路径协议齐全、有效。

②充分发挥前期工作属地单位的优势,积极理顺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的关系,处理好林木砍伐、水土保持、征地拆迁等工作。

③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推行“标准化施工”,树立良好的工程形象,共同构建和谐的电网建设外部环境。

3.7重视工程变更后评价,建立控制工程变更的指标体系。

①对已完工程的变更进行全面梳理,按照产生原因、变更专业、产生阶段、产生费用等分别进行分类,总结出今后工程设计中需要改进的方向,找出控制变更的关键点,建立控制工程变更的指标体系,指导后续工程的变更管理。

②按照分析结果兑现工程变更管理的奖惩措施,实现工程变更管理的激励机制。

③通过工程的不断实施,工程变更各项指标的不断提升,促进工程变更管理工作不断走上新的台阶。

4.结束语

上一篇:学区房下一篇:数控车削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