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2024-06-15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精选十篇)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篇1

1 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是商业银行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义务, 包括政府、员工、金融消费者、债务人、社区的利益等等。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业务的一类特殊的企业, 其具有的社会责任较一般工商企业来讲,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 承担社会责任是由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金的供给者, 通过信贷支持与拒绝, 对社会其他组织的行为有引导、鼓励、约束的特殊功能;

(2) 防范金融风险, 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保证存款人和投资者的资产安全, 是商业银行最根本的社会责任;

(3) 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应当有一个合理的限度。在我国, 本来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被强加到商业银行身上, 损害了商业银行的利益;

(4) 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产生的社会效益更大。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商业银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其一举一动往往会对债权人、债务人、供应商、客户、当地社区甚至国家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更是如此。

2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在改革开放30年中, 我国商业银行从专业银行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再到股份制商业银行, 经营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承载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职责也几经变革。对正在建立现代金融体制的中国银行业来说, 只有切实履行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才能真正与国际金融体制接轨。但作为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不规范, 抗风险能力较弱, 且当前国际金融环境变幻莫测, 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 过度强调履行社会责任, 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更不可能履行社会责任。2.1统一性

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和加强风险管理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因为商业银行具有公共性特点。其最大特点是负债经营, 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社会公众, 且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保证债权人和投资者的资产安全, 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防范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最根本的社会责任。商业银行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时, 必然应加强自身风险管理。

从宏观层面讲, 我国商业银行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是,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支持国家的各项宏观政策, 履行和承担这方面的社会责任, 在经营中就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 在选择市场和客户时就可以避免行业风险和区域风险。比如, 银行发放贷款要与国家产业政策密切配合, 防止政策性风险, 对严重污染环境、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能耗高的项目不予以支持, 重点支持符合政府产业政策的领域,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和协调发展。

从微观层面讲, 我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必须确保广大投资者的资产安全。从保证安全性角度出发, 企业应运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 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 保证充足的资本抵御风险, 形成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其次, 我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必须公平有效的配置资源,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从配置资源有效性出发,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防范风险, 避免信贷资金过度集中在某个行业甚至某个客户, 减少或避免自身损失, 保证经营资金乃至金融体系的安全。

2.2矛盾性

商业银行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当然有利于提升其形象与品牌号召力, 也有利于提升其风险管理水平。但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应该有一个合理的限度, 过度地强调其社会责任会给银行带来难以控制的风险。同时,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为了控制经营风险, 不可避免会忽视其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改革之前以承担社会责任为重。长期以来, 政府与银行的职责划分不清, 很多本来应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责被强加到商业银行上, 比如政府干预贷款投向、减免国有企业债务、将信贷资金作为扶贫救济的资金来源。这些造成了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在同行业中居高不下, 给银行的持续经营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 我国商业银行从“半政半商”的社会人转型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控制经营风险是其主要目标, 但忽视了其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如, 商业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竞相发放贷款给交通、电力、通讯和房地产等效益好的行业, 虽然这样做使银行控制住了坏账风险, 却与宏观经济政策相违背, 造成行业发展不均衡, 经济结构失调, 并且会累计行业风险, 损害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再比如, 我国商业银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中理应发挥其公平配置资源的支持作用, 但是农业产出往往效率较低, 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总量往往较低, 不符合银行的风险导向理念。在2006年, 尽管农业增加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11.8%, 农业贷款仍然仅占总贷款的6.7%。工商银行2008年对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贷款增速明显低于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贷款增速。

3我国商业银行协调社会责任和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和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与强化风险管

论不确定背景下我国基金业的品牌建设

广西财经学院钟燕

摘要:2008年的系统性下跌使中国基金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中国基金业的生存环境正迅速恶化。在中国经济受外围经济影响不确定的背景下, 我国基金业以品牌构筑核心竞争力显得更为迫切。针对目前我国基金公司品牌建设方面的不足及当前不确定的经济环境, 提出基金公司进行品牌建设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基金业品牌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00 (2009) 07 (b) -107-03

1 经济下行对我国基金业的影响

2008年, 系统性下跌使中国基金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中国基金业的生存环境正迅速恶化。

1.1 业绩巨亏创历史新高, 投资者热情下降, 基金发行难或继续

中国A股市场自2007年10月16日见最高点以来, 一直处于单边下跌状态。2008年A股市场的深幅下跌导致基金市场上除了低风险类产品外, 股票型基金净值全线尽墨, 截止2008年12月12日, 股票型基金平均跌幅为50.17%, 其中最好的一只股票型基金也跌了33.22%, 最差的股票型基金跌幅为62.04%。业绩巨亏直接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2008年基金首发规模直线下降。2008年以来107只新发基金平均首发规模只有17.16亿元, 低于过去8年间39.89亿份的平均份额。从募集时间来看, 基金发行难表现也非常明显, 2007年成立的58只基金, 有21只基金仅用1天募集完毕, 平均募集的期限为8.10天, 而2008年发行的基金, 除了华夏策略精选一日募集成, 有不少基金延长募集期, 最长募集期是61天, 平均募集时间为32.52天, 是去年的4倍[1]。

1.2 基金资产规模缩水创历史之最, 基金公司生存压力增大

来自晨星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08年12月31日, 中国公募基金业资产规模为1.94万亿元, 较2007年末的3.34万亿元缩水了41.92%, 为国内公募基金业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规模缩水。鉴于经济可能持续放缓且后市不确定性依然很大, 股票型基金赎回的威

理之间统一而矛盾的关系告诉我们, 商业银行能否平衡好社会责任和风管理险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其自身能否可持续经营, 关系着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 也对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1) 我国商业银行平衡风险管理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可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虽然更多的是出于对法律法规的遵守, 但是强调主动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强化风险管理对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商业银行只有强化风险管理, 有效控制经营风险的前提下, 才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主动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加大对社会责任的投入, 可以提升商业银行的声誉和品牌。而良好的声誉和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是商业银行不可复制的无形资产, 是一种软性竞争力, 是造就优秀员工和优质客户的源动力, 是与外资先进银行竞争的强有力武器, 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同时, 划清政府财政职能与银行社会责任的界限, 有利于银行按照市场机制运作, 大大降低经营风险, 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我国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业务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公众。在我国,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 民众在银行的存款是其支持子女升学, 防范意外事故和看病就医的重要保障。这种来源的资金是不能承胁依然存在, 赎回压力将制约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的回升。因此2009年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很难大幅提升, 预计2009年将维持在2万亿元以下, 这将导致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大幅度减少, 在基金公司的利润增长不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 研究投入、基金营销方面都将受到负面影响, 生存压力增大[2]。

1.3 基金公司业绩分化将加大, 行业格局发生变化

截止2008年12月31日, 我国共有60家基金公司, 业绩分化愈益明显。从规模上看, 华夏基金依然稳坐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的头把交椅, 管理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750.16亿元人民币。除华夏基金外, 嘉实、博时、南方等3家公司的资产规模也超过1000亿元。规模在500亿元以上的公司2007年共有25家公司, 而2008年仅存10家。更多公司的规模集中在50亿元~300亿元的区间内。有5家公司的资产规模不足30亿元, 7只基金的规模不足1亿元。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占到整个基金市场的一半, 较2007年集中度提高了1.53个百分点[2]。诸多因素引发的不确定性, 使得未来基础市场行情走势的复杂性大大提高, 基金公司间的竞争将更加剧烈, 这将直接导致基金操作风格的多样化, 从而引发基金业绩的分化加剧, 前两年基金业绩“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情况将不复存在。

2 不确定背景下我国基金业以品牌构筑核心竞争力显得更为迫切

2.1 基金业的发展使品牌成为基金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受高风险的。因此, 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 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资产安全,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3) 我国商业银行平衡风险管理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由于证券市场欠发达, 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银行是企业资金链条的决定性环节。但是银行对于中小企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则意味着较高风险。所以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风险管理模式, 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履行社会责任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之间构建平衡。印度的格莱珉银行就是这样做的, 在很好控制风险的同时成功地改变了很多穷人的命运,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 商业银行平衡风险管理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可以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运行。

摘要: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风险管理之间统一而矛盾的关系, 指出了商业银行协调社会责任和风险管理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社会责任,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卫星, 荆新.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研究[J].财会月刊 (理论) , 2007, (3) :24~27.

[2]王世.防范风险也是社会责任[J].中国金融家, 2008, (10) :52.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篇2

一、商业银行加强企业文化社会宣传的意义(一)加强企业文化社会宣传是商业银行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的重要举措在银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不同银行在产品开发、技术支持、服务等方面的差距日益缩小,一家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很容易被模仿,但其文化却很难被克隆。从这种意义上讲,当今银行问的竞争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因此,商业银行大力宣传自身的企业文化,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加强企业文化社会宣传是商业银行增强员工凝聚力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内部员工的思想异常活跃,不同的价值取向相互交锋,新旧观念激烈碰撞。商业银行加强企业文化的社会宣传,能够推动内部各种观点的和谐统一,增强员工对银行的归属感,将员工的自我追求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银行能够逐步培养和树立资本约束、审慎经营、价值创造、开放进取等新型的经营理念和精神,使诚信、创新、责任、合规等既有新时期银行特色,又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三)加强企业文化社会宣传是商业银行提升公众形象的客观需要形象就是地位,形象就是知名度,形象就是竞争力,直接影响客户的第一印象和合作意愿。加强企业文化的社会宣传,有利于规范企业文化的运作方式,改善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服务质量,塑造企业品牌,增强社会公众对商业银行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进一步扩大银行的社会影响。

二、商业加强企业宣传的思想、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商业银行在推行社会宣传的过程中,要全面贯彻以“诚信永恒、稳健致远”的经营理念,以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准确把握商业银行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认真分析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和现状,坚持全员参与、强化、突出重点、分层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积极向社会宣传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为全面推进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和舆论氛围。(二)主要内容1.企业使命:提供更优方案,持续创造共同价值。具体而言,股东是银行的者和委托人,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后盾,只有股东满意并持续地支持,才能保证银行健康稳健的发展。客户是银行价值创造的源泉,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只有为客户提供更优的金融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省时、省力、省心、增值的金融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员工是金融服务的承载者和服务价值的创造者,优秀的员工赢得优质客户,优秀的员工支撑着银行的事业。社会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要树立“企业公民”意识,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银行与社会的共同繁荣。持续创造共同价值,充分反映了银行对责任、利益、诚信的态度,是建设和谐银行的清晰表达。2.核心价值观:责任立业,创新超越。首先,责任是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一个人对一种信仰、一项事业忠诚度的具体体现。忠诚银行的事业,是每位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每位银行人都要以自觉履行职责为已任。其次,作为企业。银行应将回报股东、服务客户、培养员工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各个利益相关者和谐相处,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再次,创新是银行事业发展的灵魂,是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要把创新作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以观念创新创造机遇,以机制创新激发活力,以管理创新提高效率,以产品创新增加效益,并通过不断创新实现超越历史、超越传统、超越对手、超越自我,使银行事业强盛,基业常青。3.经营理念:诚信永恒,稳健致远。首先,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和道义,更是一种责任和准则。要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坦诚相待,竭诚服务,对客户负责、对股东责、对社会负责,以诚实守信赢得市场,赢得客户。其次,稳健是银行长期以来秉承的经营原则。也是各级经营者对银行长远发展的责任。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篇3

关键词: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构成

根据卡罗尔提出的社会责任金字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四个层级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所以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伦理责任、法律责任、慈善责任。

二、商行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报告客观性较差;短期行为比较严重;支持慈善事业力度不够。究其原因除了相关的法规以及监管不健全,以及社会责任目标不明确外,最主要的是缺乏系统的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在中国还没有比较权威的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估,零散的公众对企业的评价上形成不了重大力量,更难以影响其决策行为,因此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也就没有强大的动力和激励。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适合中国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一)一级指标选取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展开框架主要有四种典型的方式,其中Clarkson(1995)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框架比较典型,更符合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原则。他认为,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初级利益相关者和次级利益相关者,前者包括股东和投资者、员工、顾客、供应商以及政府和社区,后者包括媒体和一系列特殊利群体。本文针对银行业,对有关利益相关者的关键因素的多个评价指标体系的归纳总结,选取六个关键利益关者:投资者、员工、顾客、政府、社区和环境。

(二)二级指标确定

将以上研究最终确定的六个一级指标与银行业的情况相结合,对每个一级指标通过文献总结、银行业实践归纳等方式细化,得出相应的二级指标。这样整个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框架就确定了。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为这些指标设定权重,以完成整个框架模型的构建。最后可得下表1中的左半部分。

四、国内几个商业银行的比较

由上表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根据各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报告评分的结果是:建行83.2分,工行85.8分,中行是87.9分,由此可见中行做的最好,工行优于建行。据资料反映中行对贫困学生提高的贷款是最多的,而且在2008年地震期间对灾区进行了大量的捐助,奥运期间中国银行作为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全面兑现服务承诺,创下了客户零投诉,服务零差错的佳绩,所以以上得出的这种结论是和实际吻合的。

五、结束语

本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础上,说明建立指标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利用问卷调查法,归纳整理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最后结合08年三大商业银行所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将定性分析法转化为定量分析法,对他们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做出一个初步的评价。今后的研究将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试图寻找成功的具有普适性的社会责任模式。其研究方法和实证工作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张文贤.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设计[J].经济研究,2008,(1).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篇4

一、我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因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与金融服务日益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普通消费者的利益关系也日趋紧密。总体而言, 我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资源配置职能的要求

商业银行是资金融通的重要中介, 其经营活动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 对保障金融系统乃至国家经济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商业银行必须合理权衡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 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企业转型, 因“市场化”的内在缺陷, 有可能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扭曲或资源使用的低效。因此, 作为各类经济主体最为重要的资金融通中介, 商业银行必须将公众与社会利益视为自身经营决策的重要约束, 优先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三农”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等的融资需求。

2.实现银行业产权性质的要求

股份制改革奠定了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多元化产权结构,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的国有属性, 目前中央汇金公司 (或财政部) 仍然是工、农、中、建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最大股东。同时, 在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过程中, 政府共动用公共资金清理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为银行的健康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 商业银行的利润应由全社会共享, 商业银行也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回报社会, 这是“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原则的具体表现。

3.实现银行市场化经营的要求

在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下, 银行业事实上一直处于高度垄断的经营格局, 且长期以来的政府存、贷款利率管制, 使得商业银行大都能获得巨额利润。同时, 商业银行经营规则制定的垄断性, 导致客户在交易中只能接受一些霸王条款。因此, 从责、权、利对等的角度讲, 商业银行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和反哺社会, 这也是维护市场公平的要求。

4.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除了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外, 积极承担对其他利益相关者 (如员工、金融消费者、政府、社会、环境等) 的责任, 如支持和贯彻政府政策, 支持绿色信贷, 减少资源浪费与保护生态环境, 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等, 有利于得到金融消费者、政府、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认可, 构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促进自身持续发展, 并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

2005 年前, 国内商业银行大都从“公益”性质的“慈善”行为角度理解、关注和报告其社会责任, 尽管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了社会责任的基本情况, 但主要涉及公益性捐款、赞助文化教育与体育事业等事项。2006年5月, 浦发银行发布国内首份银行社会责任报告后, 国内银行对社会责任的实践不断深化, 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责任理念,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披露制度不断成熟。目前, 国内大部分银行会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08年9月, 兴业、交通、中信等13 家银行签署《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宣言》, 承诺扶持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 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问题。同年10 月, 兴业银行宣布采纳“赤道原则”, 在此推动下, 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明确表示践行低碳金融、推广绿色信贷, 并积极措施改进自身服务与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另外, 一些知名商业银行为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 还建立了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部门。

综上所述, 尽管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实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但整体来看, 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制度建设上仍然存在诸多缺陷, 社会责任实践也过于表面化。

1.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目前, 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没有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性作用, 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是为满足银行业监管层要求、公众期望或社会舆论等而不得已为之的“被动性”工作, 或把社会责任当作维护客户、开拓业务的营销手段。同时, 一些银行尚未真正理解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 多强调对股东的责任和支持公益事业, 而对金融消费者、员工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较少。另外, 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缺乏实质性披露, 大多数商业银行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倾向于披露公益捐赠等, 而根本不涉及或很少涉及自身的负面信息。

2.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管理缺乏系统性、可持续性

尽管一些商业银行或树立了社会责任理念, 或建立了社会责任模型, 或在战略愿景中表达了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 但并未构建起科学的社会责任履行与管理流程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保障, 没有把社会责任纳入到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框架与经营流程管理之中, 导致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履行与管理缺乏系统性、可持续性。同时, 不少商业银行把社会责任视为对外宣传的一个工具与手段, 致使社会责任实践难以产生预期效果。

3.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法律制度不完善

首先, 《公司法》对商业银行履行哪些、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以及与之相应的法律义务等方面的规定并不明确。其次, 《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涉及商业银行义务的条款大多是“应该”, 对如何落实“绿色信贷”这一社会责任缺乏具体的规定, 而现阶段银行的信贷投向仍较盲目, 多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第三,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指引》的内容相对简单, 较少涉及详细的操作指引, 且这些指引缺乏法律强制性, 为商业银行选择性履行社会责任留下了法律空间。

4.政府政策导向不到位

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 由于过分强调股东价值最大化, 加上政府注重商业银行的利润和税收, 现行有关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收费制度、最低工资制度、信贷制度等经常遭到轻视。在这一政策导向背景下, 商业银行一旦面临经济利益与社会价值的权衡, 往往偏向于对经济利益的选择, 而忽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在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同时, 应主动把对员工、金融消费者、政府、社会、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追求纳入自身发展目标体系与管理框架中。同时, 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等相关制度体系与外部约束机制, 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1.强化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意识

首先, 基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与经营实际, 对员工、管理层等加强社会责任方面的教育与宣传, 使其科学理解社会责任的内涵与意义, 并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提升自身社会形象和核心竞争力。其次, 从本质上讲, 绩效与社会责任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且能相互促进, 因此, 商业银行应通过科学设计公司治理架构、业务经营管理流程, 从而将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塑造品牌形象、提升竞争力等目标有效结合起来。第三, 主动承担政府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投资政策、区域政策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协助政府管理层构建良好的金融环境与秩序, 进而为自身的持续与健康发展奠定宏观经济背景。

2.健全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制度体系

一是设立社会责任专门机构。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董事会或管理层下设“社会责任委员会”, 由其研究和制定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规划、审阅社会责任执行及信息披露等。二是推动社会责任制度化建设, 将其纳入商业银行发展战略, 并构建科学系统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 提高银行社会责任实施与评估效果。第三, 基于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构建量化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提高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标准化程度和可操作性, 并将指标完成情况纳入业绩考核, 适时地自我评估。

3. 加强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约束

一是修订关于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与制度规定, 尤其是在《商业银行法》中应尽可能地将社会责任的法律条文细化, 为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法律依据。二是中国银监会应制定社会责任的标准, 量化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考核指标, 引导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同时, 细化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要求, 避免其成为商业银行的宣传手册。三是注重发挥银行业协会、新闻媒体、金融消费者等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监督作用, 通过社会责任活动公示评比等活动, 营造履行社会责任的氛围, 让社会公众关注和重视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情况。

4. 加强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引导

一是强化社会责任的政策导向, 在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时放弃单纯或过于关注经营绩效的做法, 引导商业银行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并提高社会效益评估 (如公平用工、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 的权重。二是建立和实施政策性奖惩措施, 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较好的商业银行, 可通过税收优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新业务开办便利等方式予以奖励, 对社会责任履行较差的商业银行适当给予处罚。

参考文献

[1]刘志云.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兴起及其督促机制的完善[J].法律科学, 2010 (1) :162-168.

[2]陈向阳, 林良旭.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现状与路径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 :72-76.

[3]沈伯平, 孙建娥.国有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机理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6) :77-82.

[4]朱蓉.商业银行制度压力、社会责任战略与财务绩效[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4 (9) :57-61.

[5]刘志云.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诱因与理论基础[J].政法论丛, 2014 (1) :74-82.

[6]张四建.我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现状探析[J].经营与管理, 2013 (8) :78-81.

从商业广告看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篇5

广告大师李奥贝纳曾说:“高雅的品味,崇高的道德标准,向社会大众负责及不施压力威胁的态度——这些事让你终有所获。”这句简单的言语道出了做广告的规则与限度。广告,这一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载体究竟承载了多少重托?

虚假、失范的广告

◎那些年,我们轻信的“亲情牌”

我们都记得电视屏幕上先后出现出现的南山奶粉质检员、车间工人、化验员诚恳的的发言。车间主任——任海波,真诚的对镜头说:“因为自己是负责这个的,对奶粉是怎么出来的、个道工序都比较了解,所以我才放心给10个月的女儿食用。”打出了“我们是南山员工,也是父母,我们了解品质的重要性”的亲情牌,最大程度上取得了消费者父母的信任。随后,广州市工商局便公布:抽查的5个批次南山奶粉,全部含有强致癌性物质黄曲霉毒素M1。

利用同理心,利用消费者对子女的爱,进行不实宣传,以此方式来感动消费者,进一步培养品牌忠诚度。实在违背企业良知,对社会责任毫无担当。

◎那些年,我们曾被“权威”忽悠

耳熟能详的高露洁广告深植在我们心中。一“专业医生”严肃道来:“经全国牙防组检测认证,值得信赖”。经过作者市面调查,可见进行牙膏认证的机构共有4家,分别是全国牙防组、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虽然他们认证的牙膏品种五花八门,但认证词却大同小异,都是很笼统地称能“防龋防蛀、促进口腔健康”等,中华预防医学会对不同品牌牙膏的认证词甚至一模一样。经曝光,全国牙防组藏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学生宿舍旧楼内。两个人,两张办公桌,根本不具备认证资格。

以此方式很好的抓住了消费者相信权威部门认证的心理。只可惜此般“认证”令人心寒,不如没有。

◎那些年,我们相信的公众人物

“(喝了藏秘排油)前后我瘦了6斤·这藏茶有千年历史了,这是经过千年考验的东西。”一句广告词,将郭德纲推上了2007年3.15的晚会现场,此种事例举不胜举。请注意,“做广告最伟大的成就是使人信服;而没有任何东西比产品本身更能说服人”。好比之前锐步签约姚明,它也竞争不过阿迪达斯和耐克。因此,想要提升企业竞争力,不能只在“面子”上下功夫,“里子”才有决定性作用。

广告里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

广告的社会责任指在广告活动过程中,在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同时,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关心社会公益、倡导一种诚实守信的价值趋向,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告并不只是简单地推销商品,作为一种传播沟通的形式,它应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国际广告界公认的第一流的广告大师伯恩巴克,在他主持公司的23 年期间,没有接受任何一家烟草公司为客户,始终拒绝庞大的广告费的诱惑,坚持不做烟草广告,表现了崇高的职业尊严、社会责任感。

◎政府部门应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1982年6月,国务院颁布《广告管理暂行条例》。而美国早在1911年就颁布了《普令泰因克广告法案》,我国的法制建设滞后性可见一斑。我国应尽快学习先进国家先进制度,明确行业规范与规则,加重对违法无良广告商家的惩处力度,净化我国广告业环境。

◎商家应弘扬传统中华人民美德,寻找信仰

诚信、正直,是我们必须从祖先那里承袭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里,“唯利益论”使得商家心灵逐渐麻木,人性与美德渐渐消散。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将个中缘由之一理解为“中国人的信仰缺失”。在法律的触角无法触及的角落,在监管部门视野未及之处,唯有内心的道德底线是约束商家们诚信经营、真实宣传的防火墙。国外的基督信徒们相信“上帝正在天上看着我们的一言一行”,而中国人并未有敬畏之物,伤天害理之事也才做得出来。

“寻找信仰”,帮助商家提高道德底线,也是治理无良虚假广告的“治本”方法之一。

◎民众应“擦亮双眼”,防止上当

民众构成了广告利益的来源市场,也正是因为有了广大消费者的“买单”,这些虚假无良广告才以野草疯长之势长期霸占我们的媒体平台。消费者应加强鉴别能力,对于夸大的、虚假的、有害的、无伦理的广告不予理睬,不去消费其产品——斩草除根,这样的企业也不会存活太久,广告也会同时应声倒下。

◎媒体应坚守职业底线

媒体是与观众见面的直接媒介,也是广告内容的最后一道“卫士”,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将真实可信的内容呈现给观众和消费者。《好当家》(Good Housekeeping)做出了表率,在刊登广告前会对其宣传的产品进行鉴定并确保其不违背“伦理底线”,如果鉴定不足以证实广告主的声明,该杂志就拒绝刊登这条广告。一旦为商家所给的好处所俘获,即变为勾结合谋,无良的广告将满天飞。媒体的荷包饱满,但对社会造成的隐形危害不可估量。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利益与伦理的冲突从没有停息过。为了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我们呼唤真实与正面的信息,尤其是充斥在每个人生活中广告的真实性。请企业们承担起应有之社会责任,于公众、于己、于社会,都是走向进步的必经之路。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篇6

2015年,英国《银行家》发布的全球前1000家银行中,中国银行业有117家上榜,较去年增加7家,其中跻身前100名的中资银行有16家,比去年增加1家。迈克尔·波特(2006)指出:任何企业的发展如果是以牺牲其所赖以生存的社会为代价的话,那么它所获得的任何成功都将成为海市蜃楼。因此,站在时代新起点上的中国银行业,将更应注重与社会在价值观的认同和共鸣,注重从社会化的视角解读企业,重视相关利益方的诉求和参与,致力于推动社会各方互信共识。只有更加重视履行社会责任的商业银行才会更受市场青睐,才会更具市场优势,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文献回顾

霍华德·鲍文(1953)发表的《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把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策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袁家方(1990)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在争取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必须承担的义务”。

关于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是Preston and O'Bannon(1997)归纳的5种理论,其研究了67个大型英国公司1982-1992年的数据,发现: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在当期和滞后期都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温素彬等(2008)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变量对当期财务绩效的影响为负;长期来看,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尹开国等(2010)总结了自1990年以来国外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这一主题的实证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公司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作用总体是正向的。彭剑君等(2011)选取了14家上市银行2006-2009年的社会责任指标及财务绩效为数据样本,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发现:虽然银行业不断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但是相关指标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并不显著。李金娟(2015)选取11家上市商业银行年度财务数据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对提高其财务绩效有显著作用。

国内外文献中关于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关系结论不一。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非银行业的上市公司,而且大部分整体回归不显著。由于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和会计处理方式比较特殊,且缺乏相应数据,研究我国银行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文献较少。本文将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为我国银行业发展和转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三、实证研究

(一)样本与数据

截至2015年末,我国共有16家上市商业银行。考虑到数据的代表性与可行性,本文选取了2010年至2014年最近五年间的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的数据均来自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国泰安数据库、各银行的年报及社会责任报告。

由于国内上市商业银行之间规模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本文将国内16家上市商业银行分为国有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进行分析,如表1所列示。

注:1=国有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2=股份制商业银行;3=城市商业银行。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1、上市银行财务绩效数据分析

本文选取体现银行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成长性的会计指标来综合分析银行的财务绩效(CFP)。遵循一致性、全面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原则,基于各家银行历年的年报,选取的财务指标体系如下。

对12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发现大部分指标单边显著性检验值小于0.05,说明各个变量间存在相关性。

对样本数据进行巴特利球形检验和KMO检验,得出结果见表3,通过检验发现,KMO=0.550<0.6,不太适合做因子分析;巴特利球形检验统计计量数值为565.296,且相伴概率值小于0.05,适合做因子分析。

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来提取公因子,按照方差累计贡献率≥85%的原则,并借助碎石,确定提取出6个公因子。从表4可以看出,6个公因子所揭示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6.243%>85%,较好的反映了原始指标的信息。旋转后的6个公因子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4.163%、16.256%、14.594%、13.360%、9.190%、8.680%。

本文采用正交旋转中的方差最大法来进行因子旋转,表5是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表6表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这是根据回归算法计算出来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因子值是各变量的加权平均。

表7是因子得分协方差矩阵,协方差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为1,其余均为0,说明提取的六个公因子正交,没有相关性。

根据表4总方差分解表中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根据公式:CFP=(24.163F1+16.256F2+14.594F3+13.36F4+9.19F5+8.68F6)/86.243计算银行财务绩效综合因子得分,如表8。

2、上市银行社会责任指标选取

考虑到数据的客观性及可行性,在银行社会责任的评价上,本文依据上市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如表9。

(三)回归分析

选取财务绩效综合得分为因变量,每股社会贡献值和绿色信贷占比为自变量。我国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与银行性质有关,因此,本文引入两个控制变量,即银行规模和银行性质,如表10所示。

根据以上分析,自变量与控制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回归模型如下:

1、变量间相关性检验

由表11可以看出,自变量X1和两个控制变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自变量X2与两个控制变量正相关,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履行存在不足。

注:**.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用每股社会贡献值分别与银行规模和银行性质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2及表13。每股社会贡献值与银行规模和银行性质显著负相关,与相关性检验结果一致。

2、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指标多元回归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R2=0.58,说明整体拟合优度一般,F检验值<0.05,整体回归效果显著;D.W=2.25,已知样本容量n=32,解释变量数目k=4,查D.W.分布表,得到临界值du=1.65<2.25<4-1.65,说明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在显著性水平0.05条件下,常数、X1、S及O,均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银行每股社会贡献值、银行规模及银行性质与财务绩效显著相关,并且每股社会贡献值和银行规模与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而银行性质与财务绩效显著负相关;而X2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但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说明银行的绿色信贷占比对财务绩效有一定的正向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每股社会贡献值与银行规模和性质显著负相关,绿色信贷占比与银行规模和性质正相关;银行每股社会贡献值、银行规模及银行性质与财务绩效显著相关,并且每股社会贡献值、银行规模分别与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而银行性质与财务绩效显著负相关;而绿色信贷占比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但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说明银行的绿色信贷占比对财务绩效有一定的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银行的社会责任的履行对其财务绩效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而目前我国银行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履行存在不足,尤其是国有银行。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加大对社会责任的投入,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Waddock SA,Grazes SB.The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Financial Performance Link.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303-319

[2]Cochran P L,Wood RA.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4,27(1)42-56

[3]尹开国,刘小芹,陈华东.基于内生性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软科学.2014(6)98-108

[4]张兆国,靳小翠,李庚秦.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交互跨期影响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13(8)32-39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篇7

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与社会责任的基本含义

(一)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含义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首次提出, 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它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 并使企业在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获得主动的核心能力。而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 其核心竞争力既保留了一般意义上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和特征, 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一般而言, 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某一银行与其他银行相比所具有的能够提供更好服务和获取更多财富的综合能力。或者从客户的角度来说, 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使客户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金融服务与价值的能力。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商业银行能否长期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 它是蕴藏银行这一特殊企业所拥有的有形的物资资源和无形的规则资源背后的一种能力, 是商业银行长期与竞争对手在竞争中更富成效地从事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但是我国商业银行起步较晚, 发展时间较短, 历史包袱沉重等现象, 使商业银行在核心竞争力中存在很多问题。

(二)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含义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主要指商业银行对其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等方面的责任, 履行社会责任是现代商业银行成熟的标志, 也是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举措。我国商业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观念淡薄、相关管理目标缺乏、支持慈善事业力度不够、员工劳动保护措施不力、诚信竞争原则不足等方面 (曹涌涛、王建萍, 2008) 。我国商业银行应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新理念, 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并协助履行政府的公共事业政策, 这既符合股东群体的合理期待, 也会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 有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 最终实现股东利益与社会公益双赢。

二、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进入后经济危机时代, 金融业的竞争压力因各种因素日益加大, 我国商业银行仍然面临不良资产长期居高不下、资本金严重不足、金融案件频繁发生等内外交困的状况, 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依旧存在, 业务产品创新、信息化等技术因素和经营理念、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等管理因素阻碍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发挥。在风险管理方面, 我国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风险控制能力较差, 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 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落后, 人才匮乏, 导致商业银行整体风险控制意识和能力较差;在发展战略方面, 我国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存在自身定位与发展战略不明确, 国际化程度低, 业务模式和营运模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的问题, 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在产品与服务方面, 我国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创新不足, 中间业务规模效应难以突出, 利差收入仍是中资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 面向机构的中间业务和面向个人客户的零售业务在整体收入中很难达到主导地位;在市场影响力方面, 目前, 商业银行对自身影响力有一定关注, 开始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 但离真正的合格的有影响的市场主体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随着“赤道原则”的设立,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开始被国际社会重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银行企业的共同战略选择。这是因为一方面商业银行加大社会责任的投入, 有助于打造品牌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商业银行以积极的姿态主动承担起对社会、环境、员工等相关利益者的责任, 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的认同感, 也有利于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增大社会责任的投入, 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福利的健全和发展, 而且有助于降低自身经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和成本, 获得“社会稳定溢价”, 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从自身微观层面就是加强内部风险管理, 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 外部层面就是处理好对债权人、债务人以及政府等多方利益关系人的责任。同时鉴于金融机构的高风险性,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严格建立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之上, 必须把控制风险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银行核心竞争力有着稳固的基础。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 银行对社会经济影响十分巨大, 历史上的每次经济危机和波动都与商业银行的推波助澜高度相关。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好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银行一旦倒闭, 不仅自身是受害者, 社会公众将失去存款, 丧失信心, 企业营运资金链也将断裂, 社会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破坏。因此, 商业银行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责任特别重大,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加强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风险管理关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商业银行必须自上而下, 逐渐形成风险管理文化理念, 提高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并采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 提高风险计量水平, 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

(二)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信贷业务

金融企业关键的社会责任作用之一就是引导信贷资源高效配置, 不能单纯地以市场为导向, 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信贷业务不仅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也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空间较大的一个关键层面。通过信贷业务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绿色信贷

目前绿色信贷已经是国际潮流。截至2006年11月, 包括花旗、渣打、汇丰在内的至少43家大型跨国银行明确实行“赤道原则”, 在贷款和项目资助中强调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美国和欧盟的进出口银行都已经把环境因素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程序。国际经验证明, 越来越多的政府和国际组织倾向于运用经济杠杆来引导环保。作为金融企业的绿色信贷社会责任, 应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 支持环保型、低能耗型企业的发展, 通过信贷等金融工具支持客户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如对城市污水治理领域、清洁能源领域、废旧循环经济领域等进行信贷支持。目前碳金融的兴起, 正是与绿色信贷相辅相成, 是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理念很好的突破口。

2. 红色信贷

绿色信贷针对的是环境问题, 而红色信贷则以红色为血液, 指金融企业的信贷资金流向除了大企业之外, 还应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需求, 对一些资金稀缺部门、私营企业、农户、贫困学生、个人创业者等应提供安全有效的信贷资金, 对于这些主体而言, 这些信贷资金就好似血液一样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指出, “中国金融界存在两个错误认识:小额信贷是一次性发放, 没有持续的资金供应;经济实力强的金融机构担心小额贷款发放成本高, 营业风险大, 穷人借贷不还。其实国际上对讲信誉顾客的小额信贷发放都是持续的、循环的。而按照世界上先进的理念, 没有不好的客户只有不好的机构, 真正的穷人最有信用, 因为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三)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加快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在金融工具、金融业务、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商业银行的发展实际上就是金融创新的过程, 持续的金融创新引起商业银行经营观念、方法和制度的巨大变革, 也促使商业银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并逐渐拓展业务空间, 可以说金融创新是培育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全球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的情况下, 金融创新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实际上, 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 金融创新被广泛滥用于从事投机和不负责任转嫁“有毒资产”。不良资产的风险是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创新突破了金融产品供给的障碍和大量风险累积以及跨国界转移增加了全球金融体系之间相互联系, 这些因素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金融创新原本是为更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 但在金融危机中, 金融创新成为被华尔街滥用来掩盖有毒资产、转移风险和追逐暴利的手段。金融危机不仅让消费者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也给全球经济带来毁灭性灾难, 相对于实体经济领域产品质量事件及环境污染事件危害更大且更持久。因此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社会责任就更应受到足够的关注, 应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去考虑金融创新的有效方式及不危害他人利益的新型途径。

从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的角度来看, 商业银行都应承担道德上的义务和责任。商业银行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其经济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基于权利、义务与责任一致的基本社会法则和商业银行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商业银行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 商业银行主动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是顺应商业银行、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应有选择, 也是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应对行业挑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曹涌涛, 王建萍.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J].金融论坛, 2008 (7) :53-58.

[2]赵琼.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述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 2007 (4) :172-177.

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问题探析 篇8

1 社会责任概述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起源于西方,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流行,获得了广泛关注。目前,在理论界许多学者都达成共识,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与利润创造并不冲突,只有履行了社会责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可获取长远的利益。许多行业都在积极的履行社会责任。小托马斯·沃森,前IBM公司董事长曾强调:“公司能否繁荣昌盛取决于它能否满足人类需求。利润只是一个评价体系,改善全民生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IBM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确实起到了模范作用,该公司提出了“企业公民”的概念,认为作为IBM员工,应为社会做出务实的贡献;另外,IBM还致力于教育进步,为学生提供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技能及就业机会,并通过健全的机制帮助员工成长;除此之外,IBM在环境保护上,也堪称楷模,IBM的环境管理包括延续全球一致的管理方法与策略、气候保护、能源管理、环境友好型产品和一般废弃物管理五个方面;IBM不但严于律己,对供应商也要求严格,IBM要求供应商也要遵纪守法,合规经营,履行社会责任。

而银行的社会责任却似乎没有那么被重视。银行不生产无排放,不会涉及污染或食品安全问题。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似乎银行很容易从这类污染问题里摘出去,所以对于金融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呼声似乎比较小。

但是,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虽然不从事生产,但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有财务杠杆的作用,不但可以放大收益,也可以放大风险。而且在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货币需求和投放的环境下,商业银行接受人民银行的领导,参与宏观调控(比如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和利率浮动),因此,商业银行成为宏观市场调控最主要传递环节。这就导致银行成为经济的核心,是金融产业的鼎立支柱,因此,人们应该更加重视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如果银行没有切实重视起社会责任这一问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比如,最近因美国的次贷危机,正是因为银行唯利是图,使整个银行体系发生了严重危机,从而衍生出全球的严重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此,银行必须切实重视起社会责任这一问题。

2 西方国家银行社会责任和我国银行社会责任的比较

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西方社会提出了道德银行(ethic bank)的概念,他们也把道德银行称为社会银行、国民银行或者可持续发展银行(social,civic,or sustainable bank)[4],而作为一个道德性的银行,就要意识到,其经济活动会对社会环境责任造成怎样的影响,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银行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那么银行就处在一个中介的位置。那么银行给谁发放贷款,这就是银行要考虑的问题。在传统意义上,银行往往会考虑企业的还贷能力,更多的会从财务角度出发,来评判一个企业的风险和盈利能力,如果这个企业足够挣钱,那么就可以放心发放贷款,而不用担心对方到期无法偿还。但作为道德银行,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更深刻一些,除了该企业的还债能力,还有企业的道德因素。

2009年1月12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指引》明确指出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至少应包括:1维护股东合法权益,公平对待所有股东,营造公平、安全、稳定的行业竞争秩序;2以人为本,积极维护消费者、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社会公共利益;3诚信经营,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4反不正当竞争,反商业贿赂,反洗钱,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秩序;5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6改善社会金融服务,促进社区发展;7关心社会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构建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5]。

而中国的银行也开始注重社会责任方面的报告,比如中国银行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一共64页,包括六大部分的内容:对国家的责任、对股东的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环境的责任。几乎囊括了以上所有条目。

我们以对环境的责任这一部分为例来进行分析:该行着重强调了完善推行绿色信贷,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以及低碳绿色办公和绿色公益事业;要加强对“高污染、高耗能”及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管控。中国银行开始出台社会责任报告,说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这是一个进步,但社会责任报告的水平仍待提高。比如和渣打银行的社会责任报告相比,中国银行虽然强调积极响应国家的绿色信贷政策,推行绿色信贷,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但关于环境保护数据的透明度还远远不及国外一些银行的报告,而且并没有明确地列出获得了哪些让人信服的环境保护成果,也没有提出下一年要达到的目标,略显空洞。

和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国内很多商业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都不够全面和充分。西方比较先进的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充分翔实,既有定性描述也有定量指标。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对于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十分有限,更有甚者,将社会责任等同于公益事业[6]。

3 普通企业可以只尽到经济责任,但银行必须尽到更多更广的责任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一直都是个大问题。富士康跳楼事件,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员工跳楼自杀;三鹿毒奶粉事件,保守估计,全国潜在受害者超过三万,而且都是婴幼儿[7];2009年8月,湖南武冈县文坪镇、司马冲镇因工厂污染,导致上千儿童血铅超标;陜西凤翔两个村庄651个儿童血铅超标[8];2010年7月3日,福建省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然而,紫金矿业将这一污染事故隐瞒了9天才公众于世[9];更甚者,用皮鞋做胶囊,地沟油等等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危害了老百姓的生活。

银行不生产无排放,不会涉及污染或食品安全问题。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但对于金融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呼声似乎比较小。其实不然,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产业的鼎立支柱,不但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还要尽到更广泛的责任。

银行和普通企业不一样。银行不生产,但银行是一个类似于中介的机构,具有杠杆调节作用,银行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潜在影响力是谁也无法预料的。普通企业,如果发生了道德上的缺失,受影响的可能只是其股东、员工和债权人;但银行,很大程度上甚至会对国计民生造成巨大影响[10]。那么,既然银行是以借贷为手段的一个中介机构,影响那么广泛,银行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企业的生产,帮助国家和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甚至帮助解决刚才提到的,中国普遍存在的那些企业道德问题。

比如,当地风评不好、产品低劣或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银行可以不贷款或者提高其贷款利息,这样无形就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特别是原始积累阶段的企业,归根到底是为了利润。或许,政府的条例和舆论的说教他们可以置若罔闻,但银行一旦提息或中断贷款,却可以直中他们的七寸。我们认为,银行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宏观调控,是最有力也最有效地。

而想从宏观上尽到社会责任,仅仅从一个银行的角度来控制是不够的[11]。比如某一个高利润高污染的行业,找农行贷不到钱,他可以去工行;去工行也贷不到钱,他可以去建行;哪怕在几大国有商业银行都贷不到钱,他还能去信用社。所以,我们认为,作为银行,不仅仅要有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具体政策,更需要建立起一个更广泛的银行体系攻守同盟,共享一个标准一个规范,这样一来,高污染企业在任何一个银行都只能借到高利息的贷款或干脆一分钱也借不到,他们的经济利益切实受到影响,才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审视自己的问题,并积极改正。

4 结语

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与对策 篇9

一、文献综述

1、经济责任审计动因的相关研究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动因与相关理论的研究比较多, 大多数观点认为, 公共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根本动因。 李季秀 (2001) 认为, 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而来的。 蔡春, 陈晓媛 (2007) 认为,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首要前提审计功能存在的首要目标在于促进和保证被审计对象受托经济责任得以全面有效的履行。 杜爱霞 (2007) 以受托责任观为核心, 构建了全面揭示经济责任开展的“契约-责任-博弈”的立体理论框架, 以契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 契约是经济责任审计开展的动因。

2、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相关研究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一般财务审计也有所不同。 彭振威 (2005) 认为,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对负债、损益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所进行的审计监督、鉴证和评价的活动, 是在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 把审计结果人格化, 将审计结果落实到人的经济责任上。 陈波 (2005) 认为,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特殊的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和内容、审计方式及审计路径。 全面理解经济责任审计需要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 蔡春、田秋蓉、刘雷 (2011) 认为, 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所独有的, 是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的审计实践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

3、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难点与问题的相关研究

钟凯琳 (2011) 认为, 商业银行如何构建适应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是商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难点。刘慧贤、魏宝全 (2012) 认为, 商业银行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主要问题体现在审计成果运用、审计资源与审计任务的匹配、经济责任的界定及审计风险等方面上。曹勇 (2012) 提出, 地方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繁杂, 是一种综合评价, 因此, 适当的审计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要制定审计评价指标、找到审计评价证据, 进行合理的审计评价结论。综上可见, 已有经济责任审计的动因理论研究、审计内容的分析、审计方法的一般探讨。本文运用审计学的基本理论, 从内部审计视角, 分析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对象、评价结论、审计结果运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方面的现状与问题。

二、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1、制度环境变迁使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应运而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金融体制的深入改革和商业银行政策的变化, 及各种商业银行违法事情的发生, 中央银行要求加大对商行的监管, 加强对商行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与管理, 努力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 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促进商行经济效益的全面发展, 因此, 商行经济责任审计应运而生。 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商业银行以实现股东财富权益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 需要强化自身内部控制, 加强对高管人员监督管理, 开展有效的金融创新、业务开拓与风险管理。 根据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 商行也必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以加强对各级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经营管理行为的监督, 以此保障银行的稳健经营, 提高商行的经营效益。

2、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不断健全并完善

1995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颁布, 明确商行高管的受托责任情况与经济责任稽查管理;1999 年, 《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重申相关的管理和监督;2000 年-2003年, 《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等各项政策颁布与实施, 经济责任审计逐步开展起来;2006 年, 《审计法》 (修正案) 出台后,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成为法定的审计监督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得到各级政府及商行的重视;2007 年, 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 和 《关于2007 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0 年《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发布, 强化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领导人员的管理监督,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颁布情况见表1。

3、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显著成果

据统计, 2007-2012 年建行共实施了14, 708 个审计项目, 其中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8, 534 个, 占比58.02%。 成果显著。

(1) 对商业银行法人履责情况的审计, 完善了受托责任的制度约束。 经济责任审计能及时发现偏差, 进行整改, 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与保护, 也是经济责任受托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如2011 年6 月审计部门启动了对工行董事长姜建清的经济责任审计, 分多个组对十几个省市分行进行了审计。 对原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接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原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接任中国保监会主席都进行了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 通过制度约束完善受托责任。

(2) 商业银行的经济责任审计, 促进了廉政建设发展。 近几年来, 我国审计机关已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效。 根据审计署2007-2010 年的案件披露来看, 41 个案件中有33 个是领导人失职贪污案件, 所占比例达到81%, 而其中有2 起银行领导人贪污案件。 将审计从“对事”转换成“对人”, 制约了领导的权利, 一定程度上制止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现象、贪污腐败现象, 促进廉政建设。

三、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难点及原因

1、内部审计的体制制约, 审计对象难评价

虽然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实行了垂直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 银行的内部审计在组织机构经费保证、 审计程序等方面都进一步增强了独立性, 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毕竟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的专职机构, 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在本行的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然而, 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各层级的行长及部门负责人, 行长领导下的职能部门要对行长进行经济责任评价, 即“下审上”, 在现有的管理机制下的确勉为其难。

现在不少商业银行内审机构均上收一级或为总行统一管理,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及湖南农村信用社也先后成立了审计稽核中心, 提升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上审下”的审计模式一定程度缓解了审计对象评价难问题。 然而, “同级审”、“下审上”受到领导干部与同级人员的牵制, 且由于审计对象是对“人”, 主观性强, 很难实现对下级行长的评价。

2012 年年中, 黄海农商行学富镇支行行长张益坤失踪, 据调查, 张益坤总计民间借贷在2000 万元左右, 且2012 年, 黄海农商行的不良贷款飙升, 该行投入数千万元的十多家钢贸企业涉及假担保、假质押。 2008 年, 安徽农行阜阳腾达支行副行长李群在20 年间涉嫌非法集资近19.4 亿元;2012 年的烟台银行胜利路支行前行长刘维宁高达4.36 亿元的票据诈骗案等。 案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作为支行行长, 领导人必定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与《内部审计指南》的要求, 接受过经济责任审计, 巨额的涉案金额, 行长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却未能反映, 导致评价范围广, 审计风险难规避。

注:据《内部审计指南》整理。

然而, 从五大国有银行审计资料来看, 目前商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是不良贷款、 经济指标、经济决策。 银行业信贷资产一般占银行业总资产规模的90%左右。 银行业信贷资产、存款负债及损益情况的审计是对银行行长任期业绩的重要反映;经济指标则是对银行行长的管理能力的量化反映;经济决策, 包括重大项目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兼并措施及效果;拆出拆入资金、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存款资金组织等经济决策, 反映了银行行长的长远经营能力。 但是, 对商业银行行长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 涉及企业经营发展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等各个方面。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仅能评价领导干部对财务收支所负责任的一个方面, 所以审计风险也进一步加大。

2、风险识别责任与贷款决策责任难区分, 受托责任难界定

《指南》第59 条规定, “对企业内管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 应当区别不同情况作出界定”然而, 实际工作中, 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的界定并不易。 如果是在同一个事件中进行对照则很难将责任归于直接或者主管。

案例一: 江苏钢贸市场, 2013 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为213 亿元, 不良贷款率达到42%, 较年初上升23%。 并且, 在江苏的5 家大型银行上半年新增不良贷款中, 钢贸贷款占到56%, 案例涉及十多位行长。

案例二:2008 年10 月9 日, 科弘系的5 家企业的台湾管理人员已返回台湾;不少被拖欠款项的供应商前来追债。 “科弘系”实际控制人———中国金属有限公司通过新加坡交易所发布公告, 表示无力偿还到期或即将到期的24.93 亿、20.3 亿和7.06 亿的贷款, 并于10 月10 日正式停牌。

上述二个案例若“未经民主决策, 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 国有资金流失等严重后果应定性为“直接责任”;若根据银行贷款流程, 钢贸市场与科弘集团仍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 是内部控制、风险识别及防范问题还是责任问题, 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因为贷审会是行长领导下的信贷业务决策的议事机构, 而且对行长经济责任是应当归于领导责任还是主管责任则都成为难以界定的问题。

3、“先离后审”的干部管理程序, 审计结果难运用

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 应当接受经济责任审计。 但实际多是 “先离后审”、“先任后审”。 以原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接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原农行董事长项俊波接任中国保监会主席为例, 他们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虽然得到进行, 但也是在其上任之后, 组织人事工作与审计工作难以衔接。 一方面,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难以真正在干部管理监督中发挥切实的作用, 审计的目标难以得到实质上的实现, 审计结果无法得到有效的运用;另一方面, 审计的工作难度增加, 审计工作需要经济责任人和任职单位的配合, 原任干部调离后, 原单位常常不主动反映情况且当事人不主动配合, 某些问题就无法进行核对, 给今后的审计工作留下隐患, 反过来也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复杂性。

4、审计资源稀缺性, 审计项目难匹配

经济责任审计属于内容丰富的综合审计工作, 不仅包括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 还有领导人员的综合素质, 涉及政治、业务水平、组织协调能力等。 以此, 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要求也会提高。 根据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11年的内审员工统计结果 (见表3) , 可以看出, 一方面,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以本科生与大专生为主, 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只占很小一部分;取得高级职称、获得CPA、CIA证书的人员也较少。 另一方面, 四大商业银行的很大比例的员工从业时间在1-10 年, 属于入职不久的人员, 实际工作经验并不充足。 审计人员的数量及专业素质不够, 很难对经济责任审计中责任划分清楚, 也很难应对复杂的审计工作、审计对象的特殊。

四、政策建议

1、完善审计制度, 转变审计模式

审计制度产生于受托责任关系的确立。根据蔡春提出的审计关系人理论, 作为审计委托人的第三关系人委托、授权作为审计人的第一关系人对作为被审计人的第二关系人进行审计, 将审计评价结果报告给作为委托人的第三关系人, 并以此对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予以确认和解除。由于大部分商业银行是在董事会、 监事会、行长的领导下进行审计工作, 商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而 “上审下”比“同级审”和“下审上”更容易实施。因此, 建议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模式转变为 “上审下”, 将审计部门独立出来, 由董事会或监事会直接领导, 提高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与审计质量。

2、完善贷审会制度, 准确界定经济责任

信贷管理是处于特殊环境下的商行工作重点, 完善贷审会可以更好地来管理商行的信贷工作。 因为商行的重大贷款项目必经贷审会审批, 在贷审会上虽然人人有投票权, 但有的行长具有一票否决的决定权。 所以, 建议改变行长的一票否决权制度, 使贷审会与行长能够相互牵制, 防范舞弊, 完善商业银行贷审会制度。 这样既符合民主决策的制度设计要求, 又利于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

对于审计结论的界定, 应当从完善审计评价体系与内容转变为根据行长的具体经济管理履责情况来发表审计结论。 根据商行的年报等, 对行长的业务完成状况、对利润贡献程度等具体业务能力进行深入评价。 而内审指南中规定的难以全面评价的内容, 如廉政能力, 可以与纪检部门的查腐反弊工作内容进行合并, 由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评价。 这样能够使经济责任审计更专注于“经济评价”, 更符合内审人员的经济管理工作评价要求。

3、完善干部管理制度, 强调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运用

商行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能弥补“先离后审”的缺陷, 同时也可以为领导人员在调任、免职、辞职、退休时的考核进行补充。要想做好商行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商行应按照中央五部委的要求建立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 由纪检、人事部门及审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 审计人员应及时向组织提交审计报告;上级部门应该根据发现的问题, 及时建议召开联席会议, 向会议通报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使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时了解情况;对查出的重大嫌疑问题, 共同研究, 制订方案, 上报党委批准后执行。上级部门应当将商业银行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进行归档, 建立领导人的个人经济责任审计档案, 将结果应用在对领导人的奖惩、升迁的考察中, 使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能够发挥作用。此外, 加强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 对发现的经济责任问题进行通报, 加大处理处罚力度, 进行后续审计调查, 监督审计整改的完成, 防止屡查屡犯。

4、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提升审计人员业务素质

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完善人力资源制度, 促进并选拔优秀的人力资源优化审计队伍结构。 数量上, 要提高硕士以上学历或者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的数量, 壮大内部审计人员的队伍, 更好的应对业务繁杂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质量上, 一方面提高银行从业人员入职要求和从业年限要求, 提高人员综合能力与经验积累, 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意识。 另一方面, 在后续工作中根据政策法规的变化及要求, 不断对审计人员进行再教育, 提高理论能力, 加强企业内部上下层及同级之间的交流, 使审计人员能够更熟悉各项业务提高审计人员的实际业务素质, 使审计人员能够跟得上工作理论、实务变化的要求, 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蔡春, 陈晓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之研究[J].审计研究, 2007, (01) :10-14.

[2]蔡春, 田秋蓉, 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 2011, (02) :9-12.

[3]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与研究[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 (9) .

[4]陈波.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审计研究, 2005, 05:84-88.

[5]Berkman, H., Cole, R., and Fu, J., From state to state:improv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where the government is the controlling blockholder,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Auckland, 2003.

[6]Rafiu Oyesola Salawu and Oyedokun Agbeja.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Mechanism in the Public Sector.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7.

[7]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研究[J].审计研究, 2005, (05) :80-83.

[8]彭振威.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析[J].审计研究, 2005, (02) :85-88.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篇10

【关键词】现金清分 社会化 存在问题 建议

现金清分,简单地说即为现金的整理和清点。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每天接收的大量现金,须由网点、支行、分行层层运送并集中清点,送往人民银行。随着货币发行流通量的逐年增大,为提升反假货币工作质量,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人民银行在2013年提出了银行付出现金应实现全额清分的目标,同时明确了相应工作的时间进度表。但是现在仅靠以人民银行为主导、商业银行参与的清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将原来银行内部完成的现金清分工作转包给银行外部的社会化清分机构完成已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一、陇南市商业银行人民币现金清分处理的现状及成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对商业银行的人民币现金清分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挑剔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并将其交存当地中国人民银行”。但从我们实地调查情况看,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并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商业银行一线网点工作人员对于回收的人民币现钞只是进行简单的人工挑剔后就直接对外支付。由于清分设备普及程度不高,现在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商业银行购置的清分设备被闲置,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于回笼到各商业银行中心库的人民币现钞,普遍的做法是,商业银行整点人员对回笼的人民币只进行简单的包装(点数、换封签、成捆)后直接上缴人民银行发行库,并未充分利用清分机进行全额清分。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上不断精简组织结构,在业务流程上转型为网点扁平化管理和综合柜员制度。同时,近年陇南市人民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造成了银行货币回笼金额逐年快速增加。一线柜台人员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已经没有更多的時间精力对回笼的现金进行符合标准要求的挑剔和整理,对收付的现金根本没有时间实现全额清分。其次商业银行为更大的追求经济利润,对库存现金实行了限额控制。商业银行金库一方面要满足营业网点提取现金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严格控制库存限额,对于营业网点上交的回笼现金加大清分整点速度,及时将多余款项缴存人民银行,且能够专门投入到现金清分业务的人力严重不足,这样导致全额清分难度加大。

二、实现现金清分社会化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运营成本

现金清分业务外包后,原来为商业银行金库完成清分工作配置的大量人力物力将得到释放,同时柜台人员不需清分整点,只需清数捆扎,减轻了柜台压力。人工成本及管理成本降低,使商业银行可以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核心业务的拓展和创新中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有利于商业银行实现风险转移

现金清分业务外包后可以有效防范和规避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操作风险和技术风险,通过资源外向配置和业务外包,风险由商业银行与清分机构伙伴共同分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风险转移,使商业银行更灵活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三)有利于人民银行现金工作的开展

商业银行通过外包社会化清分,突破了人民银行地市级支行缺乏清分资源投入、完全依靠商业银行清分的限制,有利于人民银行提出全额清分工作的落实,提升了流通中现金的整洁度,对提升人民银行对流通中人民币的监管监督职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现金清分社会化发展中可能存在问题

(一)社会化清分市场监管制度仍不完备

社会化清分机构作为新的参与主体加入了原有的人民币流通过程,这将给现有人民币流通管理制度体系带来极大冲击。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有效政策对社会化清分机构进行约束,社会化清分机构的准入退出及现场现金清分过程均得不到有效的监管,缺乏监管层面的相关政策、制度,已经成为现金清分社会化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瓶颈。

(二)社会化清分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新风险

社会化清分在创新业务模式、降低成本的背后,其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社会化清分存在着信誉风险、信息泄露风险、应急风险、依赖性风险等,若服务商发生意外造成无法正常开展现金清分业务,将会影响商业银行自身的现金运营。

(三)社会化清分市场尚未成熟

目前,中国现金清分外包业务在西部省会或中心城市刚开始萌芽,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市场中现有的社会化清分机构在诸多方面都不太成熟,一些公司的资质尚不具备,业务尚未熟悉,流程还不全面,操作仍不规范,存在一定的业务风险。

四、对现金清分社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社会化清分机构的准入退出机制

完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可以增强社会化清分机构的风险和忧患意识,促使社会化清分机构加强内控建设,在客观上起到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人民银行尽快建立健全针对社会化清分机构的准入退出制度。外包服务商若要开办人民币现金清分业务须依据相关政策向人行管理部门提交申请,由人民银行对其资质、人员等进行全面审查。

(二)多方面加强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把控外包风险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外包服务的连续性;二是建立责任制赔付机制,明确规定因“服务管理疏漏、服务人员过失”等原因造成的信息泄露、资金损失,将有过失方赔付;三是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机制,保证对外支付的现金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人民银行在支持商业银行引入社会化清分的同时,督促银行选择有信誉、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加强监督管理,及时纠正银行和社会化清分机构在现金清分中的不规范做法,确保银行资金安全和现金清分质量。

(三)引导社会化清分机构规范发展

由人行牵头组织各社会化清分机构开展工作,履行清分职责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即在人民银行监管下统一社会化清分机构的清分设备,并对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确保清分标准的统一性,提高清分质量。此外,人行对社会化清分机构的操作流程的合规性、业务风险及应急管理、人员管理、人民币现钞清分质量、机具的稳定性及识假挑残能力等指标要定期考核,并通报考核结果,促进其提升管理水平,引导社会化清分市场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国豪.人民币现钞货币运行成本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49-52.

[2]谢丹.钞票处理业务风险防范分析[J].金融经济,2009年12期.

[3]杨晓龙.钞票处理中的风险及其管理.西部金融.2010.68-68.

[4]邓海燕,肖睿.钞票清分社会化问题思考.西部融.2011.49-50.

上一篇:问题小区下一篇: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