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下厨

2024-07-01

今日我下厨(精选三篇)

今日我下厨 篇1

未来总是难以预见的。但是回过头来看这件事, 在2008年的时候, 一定已经有一小拨创业者, 因为苹果的App Store, 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可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之后, 他们通过自己的工作, 最终让一个很小的趋势, 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身处的“未来”。

媒介演化史:“一纸风行”一去不复返

科幻小说 《 神经漫游者 》 的作者威廉姆·吉布森说过一句话:“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it's just not very evenly distributed.”意思就是:未来已经存在, 只是没有被非常均衡地分配。

要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发生过的传播媒介的变化。

古滕堡圣经”是西方第一本以活字印刷术批量生产的图书。前后耗时3到5年, 售价大概2.3万元人民币。但即使是这样, 也要比中世纪一本人工抄写在羊皮纸上的《圣经》便宜很多。他在改造印刷术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过, 有一天, 纸质出版物可以被如此低廉地生产和消费, 成为最广泛存在的一种信息载体。至少在5年前还是如此。

1923年, 贝尔德才开始研究图像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到1936年时, 已经有16万人可以通过电视观看到柏林奥运会的比赛实况了。即使如此, 当时的人也不会想到, 不到80年间电视行业会发展得如此繁荣, 做一档《我是歌手》这样的电视节目, 四个季度的累计收入可以高达40亿人民币。

我们可以看到, 在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的前夜, 人们都会感受到的困惑和不安。而这种困惑和不安有时会让大家忘了, 巨大的光明就在前方不远处。

就像印刷技术普及时, 制作羊皮纸的工匠会感受到威胁;电视发明时, 广播从业者会感受到威胁。今天的媒体行业, 即使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 遇到了一些困境的话, 也并不是这个时代所独有的困境。差别只在于, 此前新媒介的出现, 是对旧媒介的补充, 而非替代。但是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出现后, 媒体的变革比从前要大的多。不可回避的是, “一纸风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外媒演化现状:不入局更危险

回到“未来的媒体是什么?”这个话题, 要回答这个话题, 我们必须要看清楚, 今天的媒体正在发生着什么。我想给大家介绍与新闻业关系最密切的3家国外技术公司的做法, 它们是:Twitte、Apple和Facebook。

2015年, Twitter推出了自己的新闻聚合功能“Moments”, 苹果也发布了自己的新闻聚合应用Apple News。Moments和Apple News这两个功能目前主要还是编辑团队运营的, 他们每天要在几亿条信息里挑选有价值的部分展示给用户——在我看来这个过程是可以用算法来提升效率的。

重点说说Facebook, 它在独霸线上新闻市场方面的野心比上面的两家更大, 也更有优势。因为它在用户活跃度方面的领先是压倒性的, 日活跃用户10.1亿, 月活跃用户15.5亿。这让每家媒体都希望在这个平台之上攫取自己的市场份额, 而Facebook也鼓励它们这样做。

2015年5月份, Facebook推出了一项令人瞩目的功能Instant Articles。Instant Articles包括给媒体机构提供生产工具、制作规范, 以及极速预先加载技术。媒体机构在Facebook发行内容的传统方式是通过导流到媒体的主页, 加载时间平均不到1秒 (以前是8秒) , 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Facebook在11月份推出的另一个独立产品Notify, 把入驻的媒体机构更新的内容自动推送给用户。用户甚至连Facebook的App也不用打开, 直接从锁定的手机屏幕跳转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媒体机构对Facebook这些功能的反应如何呢?可以说, 他们的反应出人意料的激进。

赫芬顿邮报 (The Huffington Post ) 走在最前面, 它是Facebook instant article的首批合作伙伴, 也是Apple News第二批合作伙伴。因为在Facebook上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流量, 赫芬顿邮报甚至挖了Facebook新闻业务的媒体合作主管Liz Heron, 让她担任执行主编, 计划在2016年与各个平台做更大规模的合作。

纽约时报的CEO Mark Thompson是这样说的:“Yes, there’s risk. But there is danger of staying outside the party.” (是的, 合作有风险, 但不入局更危险。)

全球趋势:“制播分离”且把信息过滤的权力让度给算法

通过上面这些情况不难发现, 尽管海外的媒体市场环境和中国有着巨大的区别, 但全球范围的趋势惊人的相似。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 内容市场需求空前旺盛。技术的革新, 刺激了内容的生产和消费。从前人们在早餐时、上班路上、晚饭后看一张报纸, 现在手机24小时不离手, 用户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内容。相比文字内容, 富媒体内容, 特别是视频正受到用户更多欢迎。以Google旗下视频网站Youtube为例, 这个平台上, 出现了像Vice这样, 估值超过20亿美金的媒体巨头, Vice在You Tube上有超过20个频道, 这些频道的订阅量已经超过了550万。

第二点,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创作与分发分离。媒体专注于内容创作, 将分发交给几个主要平台去做, 已经是大势所趋。在国外, 这些平台有Facebook、Twitter、Apple、You Tube、甚至Snapchat。在国内, 公认的是“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今日头条客户端。

第三点, 信息过滤的权力让度。从前, 人们让媒体帮忙过滤信息, 去决定自己该知道什么事情在发生, 这个权力在媒体手中;今天, 信息空前的膨胀, 人们无法仅仅依赖媒体完成信息过滤, 于是, 原先交给媒体的权力被收回了。到底把权力让度给谁, 才能解决“该看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呢?我认为主流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把权力让度给社交关系, 让每个人推荐自己喜欢的内容给朋友, 大家一起来干编辑的工作, 同时也消费朋友推荐的内容;第二种是把权力让度给算法, 让算法来识别你的喜好, 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两种方法都能大大提高信息分发的效率。

Facebook、Twitter、微信和微博就是把权力让度给社交关系, 社交分发自有其优势, 但劣势也很明显。如前《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所说, “在推荐这件事上, 友谊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我们的微信都加了成百上千个朋友, 但你要刷多少朋友圈才能看到对你有价值的信息?

而Youtube、今日头条则走了算法分发这条路, 这也成为了潮流。如今世界各地都有模仿今日头条推出的新闻应用, 有些日活跃量还不小:Dailyhunt (印度) 100万, Smart News (日本) 300万, Babe (印尼) 120万, G NDEM (土耳其) 未知。

关于如何预见未来, 我很喜欢一个说法, 来自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能看到多远的过去, 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我们来看一张二战老照片。这是1940年10月22日, 英国伦敦肯辛郡, 一座被德军燃烧弹摧毁的图书馆, “荷兰屋”图书馆。在这个被炸塌的屋子里, 有3位头戴礼帽的英国绅士静静地读书, 向我们展示了某种信念的存在, 展示了对知识传统的尊重。此时, 距离二战胜利还有不到5年。

当年仅剩残骸的图书馆遗址, 如今这里已经改建成荷兰公园歌剧院。我想, 媒体业也许正处于这样一个时刻, 一方面硝烟弥漫、瓦硕遍地, 另一方面, 美好未来也即将到来。

今天我下厨 篇2

要做什么菜呢?我思来想去,决定做西红柿炒蛋,一道既简单又有营养的菜。我先选了四个表面光滑的鸡蛋,在碗边敲了一敲,没裂,它还好像在神气地说:“呵呵,想敲烂我,你还早两万年呢!”“什么!”我双眼喷射出怒火,用力一敲,蛋黄和蛋清四溅,我有些打退堂鼓,不想做了,妈妈看透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我听了,认真地敲起来,蛋果然乖乖地住进了他的“豪宅”,然后用筷子把鸡蛋搅拌起来放在那备用。

我又洗了两个红红的西红柿,然后开始切西红柿,由于是第一次切,我力度把握不好,把西红柿切得参差不齐,胖的像猪八戒,瘦的像柴火。

我把锅放到灶上,开了火,马上放油,不一会儿,只见锅上升起了“蘑菇云”,马上成油花,油花四溅,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那子弹一样发射出的油花烫到了,疼得我哇哇大叫。赶紧把火关了,等油不再溅了,我把蛋放了进去,让它摊成一张金黄的饼一样,开小火慢慢炒,用锅铲翻一边,想应该还要一下子,就去玩了,一阵焦味扑鼻而来,原来蛋焦了,我赶快把鸡蛋放在锅边,然后放西红柿扁炒,放点盐,再将鸡蛋和西红柿一起炒,不一会儿,西红柿炒鸡蛋出锅啦。

我炒的菜有的咸得像海水,有的苦得像咖啡,还有的居然没味道,可妈妈尝了尝,说:“好吃,我的小树长大了,懂事了。”听了妈妈的夸奖,我心里乐滋滋的。下次我炒菜要更用心,味道会更好。

今天我下厨 篇3

今天我很高兴,很早就起床了,可以妈妈还在睡懒觉呢!

我先爸妈叫醒,然后爸爸叫我做饭,我只要答应了。那做什么好呢,我左思右想,还是作经常的吃吧,鸡蛋和豆浆。我先把做豆浆的料搭配好,加上一定量的水,放到豆浆机里,然后站豆浆机开始工作,接着开始煮鸡蛋,先从冰箱里取出鸡蛋,洗干净后,放到锅里加上水漫过鸡蛋,然后开始煮。先用大火煮开,开锅一分钟后,改成小火。然后我就去看电视了,过了二十多分钟后,我突然想起锅里还煮着鸡蛋,于是我马上冲进厨房把火关掉。一看鸡蛋还好,于是我心的石头就落了地,对着爸妈喊了一声“开饭了!”。于是我们的早餐就开始了。爸爸说“安舒扬早餐做的不错!”妈妈也在旁边点着头。

通过这次做饭,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都不要三心二意。否则有可能会出现不堪设想的情况。

上一篇:验证项目下一篇:电梯安全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