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Ⅱ型糖尿病

2024-05-22

老年Ⅱ型糖尿病(精选十篇)

老年Ⅱ型糖尿病 篇1

关键词:社区,老年,Ⅱ型糖尿病,健康教育

糖尿病 (DM) 是危害人类健康、缩短人类寿命的三大杀手之一, 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随着经济生活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患病者的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据WHO预测, 至201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将迅猛增长达8000万-1亿人[1,2]。II型糖尿病 (T2DM) 又被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占糖尿病总发病率的90%左右, 主要患病人群为社区老年人, 主要表现为相对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缺陷[3,4]。许多糖尿病人在疾病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治疗及护理干预不得当, 血糖控制达不到理想效果, 而糖尿病的病情进展主要与年龄、性别、肥胖、遗传、家族史、运动量少、饮食和应激等危险因素相关, 因此健康教育干预是治疗成功的关键[5,6]。为探讨科学的干预方法, 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 本文以2013年6月社区确诊的54例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就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社区确诊的54例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2例, 女22例;年龄60~78 (68.3±5.4) 岁;病程3~18 (11.2±2.8) 年;大中专以上文化水平:5例, 高中或职业中专:14例, 初中及以下:35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血糖测试及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查, 确诊《内科学》第7版关于II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7], 同时排除其他年龄小于60岁、患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均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 由主治医师、护理人员、营养师等10人组成糖尿病健康教育小组, 首先对本研究中54例社区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 进行身高、体重、血压、饮食习惯、娱乐爱好、运动方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含量等基本情况调查, 建立和完善患者健康档案, 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程度、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 由小组共同研究制定团体健康教育计划和针对性的个人健康教育计划, 做到集中施教与个性化施教相结合, 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内容。 (2) 邀请知名专家开展糖尿病培训讲座、制发糖尿病知识宣传材料、对患者提供健康咨询等多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 重点进行糖尿病危险因素、发病机理、主要临床症状及表现、相关防治方法、并发症及紧急救护等疾病相关知识教育, 正确服药数量与方法、合理运动负荷程度与时间、健康营养的饮食搭配、血糖监测等技能指导;同时组织团体开展交流讨论会、经验介绍、情景剧角色扮演、书法戏曲或舞蹈评比大赛、音乐治疗、关爱疗法等丰富的健康教育活动内容, 对于加强患者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信心, 改善患者心境。 (3) 实施周期为1年, 每月定期开展一次团体健康教育活动, 同时辅以健康咨询、电话随访、入户指导、体检监测等多种方式进行个体指导。

1.3 临床观察指标

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 分别进行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 (FPG) 、餐后2h血糖 (2h PG)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含量检测, 开展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技能掌握率和治疗依从性调查, 比较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各指标之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 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 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FPG7.1±0.7mmol/L、2h PG8.3±0.8mmol/L、Hb A1c7.1±0.5%均较健康教育前9.2±1.4mmol/L、13.2±1.7mmol/L、8.1±0.8%显著下降, 经t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技能掌握率情况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 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88.9%和技能掌握率87.0%均较健康教育前70.4%、66.7%有明显的提高, 经χ2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 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正确服药92.6%、血糖监测98.1%、合理饮食87.0%、适当运动90.7%等治疗依从性均较健康教育前74.1%、70.4%、64.8%、72.2%有明显的提高, 经χ2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逐渐增长状态, 目前约1%~2%, 每年以0.1%的速度递增[9]。II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 在社区老年人群中高发, 患病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10]。老年患者人群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迟缓、视听感觉降低, 而子女们常常因为工作与生活压力, 给予的关心、沟通与照顾不足,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有效规避危险因素而导致病情进展, 增加治疗与护理的困难[11,12]。在本研究中, 我们对社区老年II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 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实施, 患者空腹血糖 (FPG) 、餐后2h血糖 (2h PG)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含量均下降显著 (P<0.05) , 说明在健康教育的实施后, 从临床监测指标上来看, 老年II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 患者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技能掌握率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P<0.05) , 在临床诊治中, 我们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常处于有病不治、防治脱节的状态, 对病情的控制不积极, 等疾病引发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后才寻求治疗, 经过系统的团体健康教育活动结合随访、咨询、监测等个性健康教育指导, 促进了患者对于糖尿病危险因素、发病机理、主要临床症状及表现、相关防治方法、并发症及紧急救护等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提高了患者对于正确服药、合理运动、健康饮食搭配、血糖监测等技能的掌握情况, 加强了患者预防疾病和及时接受正确治疗的意识, 从而促进患者健康恢复。研究结果还显示, 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正确服药、血糖监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治疗依从性均较健康教育前有明显的提高 (P<0.05) , 提示通过健康教育纠正了改善了患者许多的不良生活习惯, 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与治疗配合力度, 干预效果显著。

老年Ⅱ型糖尿病 篇2

患者,男,78岁。因“腹部不适伴左肩不适6 h”于2013年7月6日入院。患者此次发病无胸闷、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不伴头晕、心悸等症状,为进一步观察病情于当日收入消化内科。入院后经询问病史及复习病例,此患者既往患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多发性脑梗死等疾病。患者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近段时间血糖控制平稳。消化内科给予服用胃粘膜保护药物,腹部不适症状缓解不明显,鉴于患者高龄,同时又合并多种疾病,目前诊断不能排除心肌缺血,给予急查血常规、心肌酶谱,结果回报:肌钙蛋白(cTnT):0.28 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19 U/L,立请心内科会诊,给予急查心电图、心脏超声,与患者既往心电图比较:Ⅲ导联Q波加深,ST段V1、V2上升抬高0.05~0.1mV,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52%,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尚正常,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受损。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立即给予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扩冠、抗凝、抗血小板治疗,24 h后复查血生化,血清cTnT继续升高0.309μg/L,CK-MB108 U/L,CK256 U/L,48 h后cTnT有所下降,0.22μg/L,72 h后cTnT再次升高至0.458μg/L,诊断明确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6 h后cTnT恢复正常。经过抗凝、抗血小板、扩冠、减轻心脏负荷等治疗,一周后病情稳定,两周后患者康复出院。

2 讨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因脂代谢紊乱,血管壁的结构改变及糖尿病血管内皮损害程度重,多伴有冠状动脉多支血管受累,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不稳定,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而且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時胸痛的发生率较非2型糖尿病人群低,往往没有胸闷、压榨性胸痛或伴有放射痛等典型症状, 同时心电图改变延迟,在临床工作中高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因其症状不典型或无胸痛症状,易造成误诊、漏诊而贻误治疗,影响预后。

糖尿病患者容易引起冠心病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目前认为,这与糖尿病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有关。一般来说,糖尿病是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中脂质代谢紊乱尤为重要,易促使脂质浸润血管壁,加上高血糖本身可导致血管壁及血管内皮损害,易使冠状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形成,管腔变窄。糖尿病患者还可出现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增高,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这些因素均容易促发血栓形成,成为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研究人员对在欧洲25个国家ll0所医院接受过治疗的419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几乎一半的心肌梗死患者同时患有2型糖尿病,而其中约65%的患者并不知情,另有约25%的心肌梗死患者也已出现2型糖尿病的早期征兆。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自主神经病变,心肌的自主神经传出纤维数量减少可以减弱甚至中断痛觉冲动的传入,同时2型糖尿病易合并冠心病,多有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若此时侧支循环建立不良,缺氧的心肌处在顿抑或冬眠状态,即所谓冬眠心肌,对疼痛感觉迟钝,而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所以约有1/3的患者即使发生了心肌缺血、坏死,却无典型的胸痛症状,成为无痛性心肌梗死。而且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因心脏下壁靠近膈面,支配二者的神经节基本临近于脊髓的同一断面上,因此,下壁心肌大面积坏死变性时刺激到膈肌,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同时由于缺血缺氧、迷走神经反射使坏死心肌受刺激,亦可引起胃肠道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时应特别重视,排除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如不能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常会延误诊治。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其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病死率高,危害大。因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就诊时应及时进行全导联心电图、血流动力学以及心肌酶学等检查,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对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泽灵,心脏内科主治医生400问.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01-406.

老年Ⅱ型糖尿病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老年II型糖尿病9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II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 且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进行健康教育。男性43例, 女性47例, 年龄介于59~80岁, 平均年龄为 (65.3±1.1) 岁, 病史介于3~15年, 平均病史 (5.3±1.2) 年。

1.2 方法

在健康教育之前对所有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健康教育的内容:①饮食教育: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患者的饮食, 尽量使患者饮食均衡, 搭配合理, 嘱咐患者多食用蔬菜瓜果, 避免摄入较多的油腻食物, 且戒烟戒酒。②运动教育: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嘱咐患者每天坚持1.5 h左右的有氧运动, 可以打太极拳、慢跑。运动要选择在饭后30 min以后, 运动的时候佩戴一些水果, 若感觉低血糖的时候则实用一些。③知识教育:向患者普及糖尿病方面的知识, 让患者自我检测, 对于患者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

1.3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统计, 其中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 应用t检验, 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检验标准以P<0.05。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饮食情况比较

由表1可知, 干预后均衡和清淡饮食的患者显著增多, 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比较

由表2可知, 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显著好转, 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对患者来说均非常重要。许多老年患者因为对糖尿病的知识不足, 患者容易胡思乱想, 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3]。患者还会存在缺乏运动, 饮食控制不严格的情况, 造成其治疗效果不理想, 血糖居高不下, 进而丧失其治疗信心, 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随之带来许多并发症, 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危害。该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社区个性化护理干预, 通过知识教育可以使患者对疾病更加了解, 放弃以往错误的认识。饮食教育可以使患者注意饮食控制, 增加其治疗效果。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运动教育可以使患者了解运动的重要性, 积极主动的去进行有氧运动[4]。研究发现, 干预后均衡和清淡饮食的患者显著增多, 可以说明健康教育社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充分重视饮食对疾病的影响, 并且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饮食。研究还发现, 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显著好转, 进一步说明健康教育社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 改善患者的病情。

注:与干预前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干预前比较, ▲P<0.0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糖尿病是一种多发病, 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健康教育社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的疾病, 显著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 增加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的血糖,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晓玲, 张娅娅, 李利菊.健康教育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 25 (6) :779-780.

[2]陆俊芹, 孙锋春, 田大侠.2型糖尿病病人的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 2012, 10 (13) :1243-1244.

[3]于海燕, 徐军, 杨华, 等.健康教育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31) :3633-3635, 3638.

Ⅱ型糖尿病运动处方:FITT原则 篇4

运动治疗是现代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国的专业学会纷纷制定了糖尿病运动指南。

运动与Ⅱ型糖尿病防治

运动不足或身体活动水平低和体质差(包括心血管功能不佳和骨骼肌不健康)是Ⅱ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但却是可控因素。通过改善或修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增加运动是糖尿病防治策略的基石。

大量的生活方式干预临床对照研究(RCT)表明,每周150~30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使2型糖尿病发生率降低28.5%~67.0%。运动改善糖代谢的主要机制是通过增加肌肉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数目和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依赖性糖吸收,增加肌肉毛细血管数量及其血流。此外,运动训练可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增加瘦体重,或减少瘦体重丢失,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全因死亡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降低血糖,运动还可改善少肌症和身体活动功能,增强独立生活能力。对伴有骨关节炎、周围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变、活动能力受限、高跌倒风险、抑郁和认知损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平衡训练和多种形式的运动方案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因此,应用运动干预预防和治疗Ⅱ型糖尿病具有广泛的积极作用。

型糖尿病运动指南

运动治疗是现代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国的专业学会纷纷制定了糖尿病运动指南。2012年12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糖尿病和运动医学专家共同编写和发布了第一个《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糖尿病运动指南一致推荐,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应参加≥150 分钟中等至高强度运动,主要是大肌肉群参加的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至少分配到3 天中进行,不能连续2 天以上不运动,即相邻两次运动时间的间隔不超过2 天。

除了有氧运动锻炼,Ⅱ型糖尿病患者应参加中等至高强度抗阻运动,每次5~10个由多关节参与的大肌肉群抗阻运动,每个运动做3组,每组重复10~15次,组间间隔1~2分钟。或每周累计抗阻运动时间60 分钟,分配在2~3 天完成,每天20~30 分钟。每周至少有2 天进行抗阻运动,最好3 天。对于同一组肌肉群的抗阻运动应隔天进行,不应在连续的2 天内进行。鼓励Ⅱ型糖尿病患者每天增加日常生活活动。柔韧性锻炼和平衡运动可包括在身体活动之内,但不应取代其他被推荐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为了持续获益,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锻炼必须有规律地进行,且锻炼形式要多样化。

2型糖尿病运动处方

临床指南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科学运动提供了原则性指导,但其临床落实需通过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和运动方案实现。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进行运动训练的个性化方案。运动处方应包括运动频率(frequency)、运动强度(intensity)、运动时间(time)和运动类型(type)4个要素,即FITT原则,以及注意事项。

FITT原则体现了运动处方的可调整性,使其适合参加运动者的个体化特点。使用FITT原则制订运动处方时需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健康和体能)、需要、限制、运动适应性及运动计划的目的和目标进行修改。FITT原则还体现了“频率”(frequency)优先的原则,即运动处方的制定是建立在已有的运动习惯基础之上的。对于每一个计划开始进行系统运动锻炼的个体,应从建立和培养运动习惯开始。

(一)FITT原则

运动频率是指每周运动的次数。Ⅱ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运动3 天,或隔天1次,最好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从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开始,建立和培养运动习惯,以保障运动处方持续、有效地实施。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可用最大摄氧量(VO2max)或储备摄氧量(VO2R)、最大心率(HRmax)或储备心率(HRR)、代谢当量(MET)值来表示,也可根据运动时的自觉疲劳程度(RPE)来判断;抗阻运动的运动强度可以用一次重复的最大量(1-RM)表示。

对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等强度运动更适合,更好耐受,依从性更好,更能坚持下去。运动强度的设定通常是基于本人目前心肺功能和健康状况的中等强度。不同的个体,具体对应的中等强度的运动不一样;同一个体,随着身体活动水平的增加,其从事的中等强度运动也会变化。如当前身体活动水平低、活动量小的患者在开始运动时以60~70米/分钟的速度步行,就是中等强度;随着身体活动水平提高,步行速度增至80~100米/分钟才能达到中等强度要求。

对于临床评估许可或想进行中、高强度混合运动的患者,可按高强度运动是中等强度的1.7倍计算。如一个运动处方中可安排每天4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4 天,30分钟高强度运动1 天。150分钟中等强度相当于90 分钟高强度运动。Meta分析显示,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方面,运动强度比运动时间更重要,高强度运动对改善代谢和心肌效果更好。另有研究显示,步行上山(4×4 分钟,90%~95%HR峰值,间隔3分钟)可更好地逆转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短时间冲刺运动训练可增加静态健康人群胰岛素敏感性;中-高强度运动比低-中强度运动可使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更多。因此,对身体状况许可、更愿意选择高强度运动的患者,或声称没有时间运动的患者,可采取间歇性高强度运动。对于抗阻运动训练,通常可适当采取高强度运动训练。但有心血管病、周围血管病或骨关节炎等合并症时应严格限制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避免高强度和持续久的运动;有心绞痛、跛行或关节痛的患者应禁止慢跑或长久快走,可选择短时间的借助楼梯扶手攀爬楼梯/台阶、上肢运动或水中运动。

nlc202309031136

运动时间指每周/日累计运动的时间或一次运动持续的时间(duration)。运动时间与运动频率、运动强度共同决定运动量的大小。与运动强度一样,2型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运动持续时间还有待确定。多数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患者每周运动 ≥210 分钟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糖尿病发病率,且有量效关系。对于糖尿病患者,研究结果不一致。为了降低血糖,每周至少需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对于每次运动时间持续≥10分钟,多次累计150分钟以上也可达到降低血糖目的。对于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周累计运动250 分钟以上。除了减重,应考虑每次运动的最大效益。鉴于运动后48小时因运动诱导增加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下降,因此至少应隔天运动1次,不应连续2 天不运动。

运动类型通常指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柔韧性运动。有氧运动可使能量消耗最大化,改善心肺功能,抗阻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GLUT4的数目和功能。柔韧性运动或伸展运动对血糖、血脂、心肺功能等健康效益不大,但改善肌肉、关节功能及其灵活性,是保障运动安全进行的条件。每天或每次进行抗阻运动和高强度有氧运动前都应进行充分的柔韧性运动。

由于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代谢、体成分构成和体能作用的互补效益,理论上,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的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最好。研究显示,尽管对体成分构成影响不同,单纯两种运动形式都对血糖控制具有同样的效果,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在等能量消耗情况下,结合两种运动训练比两者单一运动产生更好的效果。某些研究显示,抗阻运动比有氧运动产生的作用更大。对于肌肉量少或肌肉弱的患者,应增加抗阻运动量。重要的是,两种运动形式结合起来在达到相同运动量时可产生更好的降糖效果。两种运动形式在整个运动处方中产生的贡献取决于合并症、并发症、患者意愿、运动设备的可利用性和方便性。

运动处方中除了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外,还应该限制静坐时间。静态生活方式(包括静坐时间过长和低能量消耗活动)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强度运动尽管不能代替中、高强度运动,但也是很好的保护因素。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和低强度运动,减少静坐时间和静态生活方式,每天静坐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

(二)运动处方注意事项

在制定Ⅱ型糖尿病运动处方时,为了安全和降低运动风险,首先应了解病情,对运动风险和禁忌证进行筛查,排除运动禁忌证;然后评估当前身体活动和运动水平,以及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第三,根据患者目前心肺功能和运动水平,合理设定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第四,根据患者的喜好和水平,选择适宜的个体化运动方式;第五,循序渐进,及时调整运动处方。以便运动安全、有效地进行。

运动本身引发低血糖十分少见,即使在血糖控制不佳、病史比较长的老年患者、口服降糖药和使用长效胰岛素的患者,运动后发生低血糖风险很低。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关键是自我监测与医师指导。运动前、后监测血糖,血糖水平应在4.2~16.7 mmol/L;运动前血糖如<4.2 mmol/L,或有低血糖反应,应减少降糖药和胰岛素使用剂量;如运动前血糖<5.5 mmol/L,或有低血糖反应,应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调整运动方式,在低血糖时降低总运动能量消耗;在血糖>16.7 mmol/L时,不要进行高强度运动。定时服药、进食和运动都有利于预防低血糖发生。对于餐后高血糖,餐后1小时运动可降低餐后血糖,因此,建议餐后1小时进行运动。

合并视网膜病变,应避免高强度运动(>80%VO2max)。合并糖尿病肾病者,应避免运动中高血压(收缩压>180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病或发烧者,应停止运动。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或者手脚肢体感觉迟钝者,应穿着适当的鞋袜,定期规律地检查脚部,采取低伤害的运动形式;多活动甚至承重运动都不会增加足部溃疡风险,但出现足部损害者,应避免承重运动。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应避免高强度运动,特别是高强度抗阻运动和屏气运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防止关节疼痛和不适。合并关节炎患者,可选择减轻关节压力的运动如蹬车、游泳、抗阻训练,增加关节灵活性,减轻体重。

运动是很好的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措施。运动处方应根据患者的整体状况及其意愿个性化制定,使运动频率、强度、时间和类型都适合患者,便于安全、有效地进行下去。理想的运动处方应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如果因合并症的限制,不能同时进行两种形式的运动,单一的运动也有很好的作用。运动的风险远小于不运动者,即使对患有多种病的老年患者。因此,应积极将运动治疗纳入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计划中,有合并症的患者,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

来源:《中华糖尿病杂志》

老年Ⅱ型糖尿病 篇5

关键词:老年Ⅱ型糖尿病,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疗效,血糖,血脂,不良反应

Ⅱ型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主要诱因为患者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发生抵抗。Ⅱ型糖尿病患者可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升高,若治疗效果不理想,很可能会合并肾脏病变、眼睛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以往大部分临床医师均单独采用二甲双胍对Ⅱ型糖尿病进行治疗,但疗效一般;而临床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联合用药对Ⅱ型糖尿病有显著疗效[1]。为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同样有效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笔者对48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治疗对比分析,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48例,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其中治疗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60~85岁,平均73.85±4.57岁,病程1~20年,平均10.57±4.88年;对照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60~88岁,平均74.21±5.13岁,病程1~20年,平均11.07±5.1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1117,0.5g),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调整用量,初始剂量为0.25g/d,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0.5g/d。观察组则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1117,0.5g)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浙江康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93374,30mg)治疗,二甲双胍初始剂量为0.25g/d,格列齐特为30mg/d,第1个月初始二甲双胍剂量逐渐增加至最大耐受剂量,格列齐特剂量逐渐增加至60mg/d。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观察。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3]

显效:治疗后,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有效:治疗后,5.6mmol/L≤空腹血糖水平≤6.1mmol/L,7.8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无效:各项指标均未达到上述标准。

1.3.2 代谢情况

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及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BMI等血脂指标,观察其改善情况。

1.3.3 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15.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代谢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糖、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3。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发生低血糖3例,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发生低血糖6例,发生率为25.00%。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的首发诱因,Ⅱ型糖尿病患者常会发生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等与代谢相关的疾病,其不仅延长病程,还可加重病情。因此,其治疗首先需改善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这也是阻止病情发展的主要方法。

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各方面功能衰退,免疫功能及耐药性降低。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的研究报道较少见。本研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同时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其可能由于格列齐特主要针对胰岛B细胞产生作用,并推动细胞内钙离子运转,增加胰岛素分泌量,以实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目的,从而产生治疗作用[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及各项血脂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用药对血糖控制效果理想,且能有效改善血脂,对控制患者体重亦有显著效果。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机理主要为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进而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量减少通常发生在第一时相,造成患者餐后血糖水平迅速提高,故单独用药对血糖的控制欠佳[6]。格列齐特缓释片较格列齐特片结构相异,其骨架主要由丙甲纤维素高分子材料构成,具有极高的亲水性,治疗时适当加入不同黏度的乳糖可对药物释放速度进行调节和控制;其接触水后首先发生水化作用,表面形成凝胶层,凝胶层再不断溶解进而逐步释放药效,故患者每天只需服用1片即可对血糖进行良好控制。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保护胰岛功能,并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艳红,冯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67-169.

[2]杨建国,黄德好.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266-4267.

[3]罗娟,秦爱平,李浪波,等.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氧化应激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4,26(17):2563-2565.

[4]巫晓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10(15):40-42.

[5]苏红丽.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48.

老年Ⅱ型糖尿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笔者所在中心下伸西滘站的90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男63例, 女27例, 患者年龄60~78岁 (平均66.8) 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的糖尿病诊断准则, 均无严重的并发症, 并且无意识障碍, 能够独立思考和行走。其中伴有冠心病的患者13例, 高血压的患者21例, 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13例, 慢性的乙型肝炎患者9例。组合以西滘社区卫生服务站的4个家庭服务团队, 每个团队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组成, 在站长的协调下进行各项工作。

1.2 方法

患者在进行社区家庭服务团队管理模式实施前要与患者家属建立联系, 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 并签署家庭服务协议。对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认知度进行调查, 对患者的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血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基础资料进行常规检查, 并作相应的记录[2]。对患者的姓名、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都做相应的登记, 也将服务团队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整理成册, 留给患者相对应的咨询方式。然后落实各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糖尿病健康宣传手册, 涉及糖尿病的基本疾病知识, 饮食运动的治疗以及药物运用的相关知识, 同时对并发症作相应的宣传, 并整理出相应的服务和管理相关知识。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 患者的日常体重和血压以及空腹血糖情况, 同时对患者的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做定期的检测, 患者可家具自备血糖监测仪器, 患者可自行做一些档案登记, 并且对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和登记, 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做相应的评估[3]。对患者实施家庭服务团队管理模式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首先对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进行健康教育, 主要进行课程学习, 辅助患者进行疾病相关指标的检测, 对于有特殊病症的患者要做相应的临床诊治[4];让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监测, 包括技能培训、饮食、运动管理, 在对患者的各方面做相应的了解后进行干预和指导, 并对其饮食状况进行干预, 然后进行有氧运动锻炼的干预, 例如结合健身操、太极拳等体育项目进行运动干预, 切记运动量不可过大, 不能让患者出现过度疲劳, 出现低血糖等症状[5], 另外让患者养成随身携带糖果的习惯;对其做进一步的辅导教育, 让家属配合患者进行血糖测量, 同时教其学习使用胰岛素笔。第二阶段是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 并且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和家访, 同时对患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落实情况检测[6]。第三阶段是对患者做定期的讨论, 对于有症状和病情疑问的患者要定期做相应的专题论坛交流会, 对于有合并症的患者要做好相应的日常护理和药物服用的临床遵从性。最后对患者做相应的总结, 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做相应的测定, 团队要对患者的病情和日常服务管理进行优化, 对其实施管理内容。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对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餐后血糖值做相应的检测, 另外对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度和体重质量比进行评估比较。糖尿病知识掌握度包括糖尿病的危害、家庭护理和检测内容、检查治疗认知度, 其总分为12分, 分值越高, 掌握度越高。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并行t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在管理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以及餐后血糖值明显低于管理前, 同时对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度也优于管理前, 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家庭服务团队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还能够提升其自身的疾病认识。本研究中, 患者在管理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以及餐后血糖值明显低于管理前, 同时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度也优于管理前。因此, 对老年的Ⅱ型糖尿病实施家庭服务团队管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 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及生活质量, 值得在社区服务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福碧, 郑和昕, 林玲萍.“工作坊”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 22 (3) :158-161.

[2]黄登红.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管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17 (11) :2417-2418, 2422.

[3]申爱群, 尹婉葵, 刘小燕.团队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1, 31 (1) :75-77.

[4]刘丽伟.家庭责任医生团队对116名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25 (14) :311.

[5]热衣拉·买买提.看图对话工具在维吾尔族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干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 2014.

老年Ⅱ型糖尿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243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62例Ⅱ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DA) 患者为DA组, 93例Ⅱ型糖尿病 (DM) 患者为DM组, 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为ACS组, 选取81例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排除标准: (1) 慢性肝部疾病, 如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黄疸, 胆囊和胆道疾病; (2) 恶性肿瘤; (3) 饮酒史>30g/d; (4) 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炎、肺气肿等; (5) 消化道系统疾病, 如胃炎、重症胰腺炎等; (6) 近期发生过酮症酸中毒等。

1.2 监测标准

详细测定并记录四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指标, 计算体质量指数 (BMI) 。四组受试者均在禁食12h后在次日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 统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血红蛋白 (Hb A1c) 以及血清GGT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以±s表示计量资料, 组间比较采用kolmogorov-Smirnov法检验。方差齐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配对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法检验, 配对组间比较应用Bonferroni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应用Pearson相关理论进行血清GGT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及血清学指标

四组受试者的BMI、血清TG、TC、HDL-C、LDL-C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DA组患者的BMI、血清LDL-C水平明显大于其他三组, 血清TC、TG水平显著高于NC组, HDL-C水平明显低于NC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血清GGT水平与血清LDL-C、TG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P<0.05) , 与血清TCHb A1c、TDL-C水平及BMI无显著相关性 (P>0.05) 。见表2。

3 讨论

GGT是谷胱甘肽在细胞外分解代谢而产生的重要活性酶, 多存在细胞膜表面和血液中, 身体代谢同GGT有关[7]。国外相关文献[8~10]显示血清GGT会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产生, 从而导致动脉血管病变。然而由于与中国人的饮食、遗传等因素不同, 因此基于我国国民的Ⅱ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有一定的必要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DA组血清GG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 DM、ACS组明显高于NC组, 结果证实DM患者、ACS患者、DA患者的血清GGT水平均明显升高, 表明GGT的活性提高, 与促进DM患者引发ACS的可能。相关性分析表明, 患者血清GGT含量增加时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随之增加。血清GGT含量增加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易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引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糖异常同时往往并发血脂代谢异常, 导致血管内血糖与血脂积累而形成动脉硬化斑块。本研究结果显示, 血清GGT水平与血清TG、LDL-C呈正相关, 提示老年DA的发生与血清GGT水平升高有密切关系。相关研究发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有关, 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同时影响GSH的代谢产物在细胞外的促氧化过程。代谢过程中GSH在GGT的作用下打开GSHγ-羧基, 激活GSH的释放[11]。

Ⅱ型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研究 篇8

1 II型糖尿病病因和危害

1.1 II 型糖尿病病因

II型糖尿病(ty Pe2diabctes,TZDM)是一组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现代医学认为II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很多,遗传因素在II型糖尿病的发病中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个体的亲属(特别是一级亲属)患有II型糖尿病会很大程度增加个体患病风险。此外,因II型糖尿病在世界不同地区疾病谱中表现出的悬殊比例,几乎可以确定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对其的重要影响,高糖饮食、长期睡眠不足、生活压力过大吸烟和过量饮酒与之相关,体力活动不足也会增加患II型糖尿病的危险。年龄、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某些病毒等也都是II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1.2 II 型糖尿病的危害

II型糖尿病本身的危险性并不高,其主要危害在于由其持续性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长期用药物的毒副作用所引起的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控制不当甚至可以发展至失明;神经末梢的病变能导致手脚麻木、发凉、神经疼痛、关节疼痛;由血管损害引发的肾小球病变;并发的高血压和各类心血管疾病更是导致II型糖尿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2 II型糖尿病与运动疗法

当下II型糖尿病的预防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及运动处方来实现的。而对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著名的Joslin纪念章用到了“胰岛素、运动和饮食三驾马车”来表示治疗糖尿病的三个重要方面,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也提出了糖尿病现代治疗的5个要点: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3]。由此可见运动疗法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证实运动不足是II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糖尿病综合治疗过程中,坚持规律运动治疗12~14年能显著降低死亡率[4]。现实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往往伴生着数种心血管和内分泌疾病。长期适量的运动,能降低体脂和血压、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和改善各种并发症,并可以缓释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促进综合治疗效果。当患者随机血糖在16.8 mmol/L以下时,就可以在结合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的治疗方案中加入运动处方。

2.1 运动方式

以前有氧运动被认为是控制和改善II型糖尿病的最佳运动治疗方式,而无氧抗阻力运动被认为是糖尿病患者的禁忌。但是近年来,随着对II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运动疗法的深入研究,抗阻力运动已被证实能明显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血糖、血脂、肌肉力量、血压和生活质量[5]。因此,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的结合疗法,无疑会是未来治疗II型糖尿病的更优选择。

2.1.1 有氧运动

在现行的II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中,运动方式仍以有氧运动为主。各种形式的有氧运动也被证实了对于改善I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体重、心理健康等方面都积极有效的作用。毛芝海,齐玉刚[6]认为坚持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降低II型糖尿病危险因素,调节血脂异常,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脉压差,并可起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作用。韦德良[7]通过对照研究证实了长期坚持太极柔力球运动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谷颖[8]研究证实低强度的运动量适宜的乒乓球运动能够对II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高景瑶[9]在其硕士论文不同强度下的健步走对II型糖尿病患者身体机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中,认为中低强度的健步走对I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有效的。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研究表明了各种有氧运动对血糖控制都有效果,考虑到强度控制、学习难度和运动风险等因素,所以现在的运动处方中大多选择健步走、游泳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2.1.2 抗阻力运动

相对于有氧运动来说,有关抗阻力运动对II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就要少得多,但是现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证明抗阻力运动同样有利于II型糖尿病患者。Smutok MA[10]等十余年的研究证明,抗阻力运动在改善II型糖尿病方面与有氧运动相比效果相当。胡丽琴等[11]通过研究认为了在没有运动禁忌时,每周进行3次抗阻力运动有利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陈德明、陈霄辉[12]在II型糖尿病运动治疗中力量训练一文中,指出力量训练可以有效预防II型糖尿病,明显降低胰岛素抵抗。并且力量训练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耐量上的效果比有氧运动更加有效。美国医药中心有一项历时12年,对452人的研究表明,在力量训练作用下II型糖尿病的好转与有氧运动(如:跑步、划船、走步)带来的效用是相同的[13]。虽然抗阻力运动在难度掌握和危险系数都大于有氧运动,但由于其在增强肌力、改善体型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我们应当鼓励在运动处方中应用II型糖尿病患者适度抗阻力运动,但实行时需要注意运动安全。

2.2 注意运动安全

2.2.1 运动强度

对II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大多数研究都建议采用40~80%最大心率作为靶心率范围。对于从未有过训练或体质较差的患者,可以从更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

抗阻力运动一般选取数个大肌群做练习,强度也应控制在靶心率范围内,采用最大负荷重量的40%~60%,每个动作重复10次左右,每组之间适当休息。

2.2.2 运动时间

运动最佳时间为餐后1~2 h之间。有氧运动的持续时间在30~60 min,包括适量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如果伴有减肥要求的患者,可以视身体状况适当延长持续时间,但要注意控制好热量负平衡量。

2.2.3 运动频率

有氧运动每周应保证有3次以上,刚开始时培养运动习惯时,可以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同时每周可以计划3~5次抗阻力训练。

2.2.4 注意事项

对患有急性感染、急性酮症 酸中毒、重症糖尿病肾病(Cr>17.6 mmol/L)、重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坏疽、DM增殖期视网膜病变、随机空腹血糖>16.8 mmol/L及体位性低血压等运动禁忌的患者,不建议进行采用运动疗法[14]。有其它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进行运动时,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以免发生意外。要注意不能早晨空腹运动;避开降糖药物的作用峰值;尽量避免傍晚运动,以免出现运动低血糖的现象。户外空气质量不好时,应避免户外运动。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也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及时调整运动量,有条件的可以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和饼干,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补充。进行抗阻力运动时,应尽量选择在有条件的建设场所进行,并且要有专人指导和保护,以免发生意外。无论是何种运动方式都不建议患者独自进行。

3 结语

无论是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还是抗阻力运动,都被证实了有利于I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运动疗法无疑是一种有效且实惠的治疗方法。

临床医生会对II型糖尿病患者给出运动建议,但一般不能给出具体且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我们应该增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的合作,更好的给II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帮助。

针对II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一定要充分考虑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对于有运动禁忌、年龄较大或者伴生有其它慢性疾病的患者要谨慎处理,在运动时要采取必要的医务监督。

由于运动方式的客观原因和人们的认识问题,在II型糖尿病人的运动处方中,采用的运动形式仍以有氧运动为主,抗阻力运动计划依然较少见。

合理的抗阻力运动已被证实是有利于治疗II型糖尿病的。同时,抗阻力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一定的挑战性,也有利于缓解长期的饮食控制和单调的有氧运动方式给病人带来的负面情绪,因此在运动处方中选择一定的抗阻力运动是科学有效的。

老年Ⅱ型糖尿病 篇9

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近日出版的美国《内科学纪事》杂志上说,这种脂肪酸名为反式棕榈油酸。奶制品中脂肪含量越高,反式棕榈油酸的水平也越高。因此,全脂奶制品中的反式棕榈油酸含量要远远高于脱脂奶制品。

研究人员对3700多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与进食全脂奶制品最少的人相比,进食全脂奶制品最多的人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要低62%。

他们解释说,这是因为常食全脂奶制品的人血液中反式棕榈油酸的水平较高,同样可以起到帮助降低胰岛素抵抗性的作用,从而有效预防患Ⅱ型糖尿病。此外,反式棕榈油酸还有助于将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维持在较合理的水平上。

但研究人员也表示,仅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还不能向人们推荐每日全脂奶制品的最佳饮用量。另外,他们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确定反式棕榈油酸预防糖尿病的分子机理。

研究发现多晒太阳能有效防乳腺癌的发生

法国科学蒙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缺少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服用维生素D等补品并不能减少绝经后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

医学研究已经证明人体补充维生素D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而晒太阳或是日常饮食都可以帮助人体摄入维生素D。但是,法国科学家的这项研究表明,在缺少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服用维生素D补品并不能减少绝经后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在紫外线照射最强烈的地区,与较少补充维生素D的女性相比,补充较多维生素D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要少3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研究结果表明,从膳食中摄取的维生素D和从阳光照射中得到的维生素D,会按照一定的临界值配比来达到预防乳腺癌的效果。不过,研究人员表示,生活在北纬地区的绝经妇女比较难达到这种临界值摄取比例,因为北纬地区阳光照射量有限,晒太阳很难产生达到预防乳腺癌效果配比的足够维生素D。

不过,专家表示,这一研究并不表示单纯地摄取维生素D补品是毫无用处的。来自公益组织维生素D委员会的医学专家约翰-卡奈尔表示,为维持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们必须每天摄取4000~5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宝宝出生体重和智商成正比

如果宝宝出生时的体重超过平均水平的话,那么,他的聪明程度也可高出平均水平。这是因为偏重的婴儿在孕期内营养良好,胎儿的大脑得到很好的发育。

《英国医学期刊》早就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出生时体重偏得的婴儿,当他们长大成人时,他们的智商要高出平均水平。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一家研究机构针对3484个出生于1959年至1966年的居民作了调查,他们出生时的体重由2.2磅到8.8磅不等。通过研究这3484个个体的智商测试结聚,科学家靠了发现:一般来说,那些出生时重5.5磅的人比出生时体重8.8磅的人智商要低10個点。

研究者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些细小的差别确实存在,但当我们把整个人群都作为分析的对象时,结果就非同小可了。事实上,胎儿的发育远比出生时的体重要重要得多。胎儿在乎和安静的环境下成长,自然,他的大脑就发育良好了。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对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 按住院先后顺序, 随机分为实验组 (140例) 和对照组 (140例) ,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常规护理。

1.2.2 实验组

由疗区护士按培训进行综合护理。对护士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 按预定计划, 对Ⅱ型糖尿病入院患者进行护理。①健康宣教 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 认识糖尿病, 及如何应对糖尿病。配合医务人员, 及早控制糖尿病。目前虽然对糖尿病尚不能根治, 但只要合理膳食, 适当运动, 科学用药, 心理状态良好, 便可以控制病情, 能照常工作、学习和生活。②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可以表现为恐惧、自卑、心理压力大等。这时我们要热情和患者交流, 认真倾听,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 然后帮其分析病情, 如何面对当前的困难, 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 下定决心战胜糖尿病。在护理过程中, 会有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家庭情况、不同经济状况、不同病情等情形, 都要做好疏导工作, 最终达到患者主动积极配合各项治疗, 达到治疗目的。③饮食护理 合理膳食是控制糖尿病的主要办法之一。合理膳食对于控制血糖、改善脂类代谢紊乱、控制血压, 以及减少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剂量等方面均有积极的意义。所以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在应用胰岛素还是在使用降糖药物, 都应合理膳食。因此饮食护理是护理人员应反复向患者介绍并督促落实的重要项目, 其中要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及各种含糖饮品, 炒菜宜用植物油且要少食动物内脏, 控制食量, 忌暴饮暴食。④日常习惯护理 需戒烟限酒, 特别伴有是高血压、肥胖或高甘油三酯者, 饮酒、吸烟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酒精还可引起用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另外, 要保持大便通畅, 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 包括粗谷物、豆制品、蔬菜、含糖分低的水果等, 食物中的纤维素可使食物加速通过肠道, 进而肠蠕动加快, 糖类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吸收少, 且纤维素体积大, 进食后饱食感强, 减少食欲, 利于控制体重。⑤指导运动 适量的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有重要的作用。适量的运动有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促进血糖和脂代谢, 调节身体各项机能,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稳定情绪, 控制体重。运动方法提倡有氧运动, 如做操, 步行, 慢跑, 太极拳等活动。运动时间一般在饭后1 h, 实行“1.3.5.7方案”, 即每天至少活动1次, 30 min/次, 每周至少活动5次, 活动后心率不要超过170次/min。但在运动时要携带糖果, 注意观察运动停止后数小时可诱发的迟发性低血糖。有条件者可在运动前后各测一次末梢血糖, 对运动具有指导意义。⑥口服降糖药物与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口服降糖药物除剂量、作用、用法外, 还应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指导患者正确、按时服用。胰岛素应用做到制剂种类正确, 剂量准确, 按时注射, 普通胰岛素在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 低精蛋白胰岛素在餐前1 h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宜选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外侧、腹部等, 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 以免形成硬结和脂肪萎缩影响胰岛素吸收, 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 预防感染[1]。

1.3 评价指标

①患者住院天数;②患者满意度调查;③并发症的发生。

2结果

2.1 实验组的住院天数为 (9.46±1.74) d, 对照组的住院天数为 (16.12±1.57) d。

2.2 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8.57%, 对照组满意率为85.71%。

2.3 实验组发生2例并发证, 对照组发生16例并发症。

3讨论

糖尿病目前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通过对280例患者的系统观察, 经综合护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住院天数、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方面均较对照组好。综合护理在缩短住院天数方面, 无论在院还是出院, 对患者的心理影响都是深远的, 对稳定情绪、增强信心方面均有积极的意义。综合护理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面, 充分体现了患者对疾病、治疗等方面的知情权, 让患者本人参与到自己的治疗和护理等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中, 对疾病的治疗、康复及以后的保健均有了系统的概念。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是可引起多种急性或慢性并发症, 若不注意并发症, 会在极短时间内导致严重的后果,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致残或危及患者生命。综合护理在控制并发症发生方面, 效果显著, 对患者的稳定常规治疗简单化。因此, 综合护理具有科学性,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成熟度模型下一篇:建筑企业税务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