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苗族自治县

2024-06-16

城步苗族自治县(精选十篇)

城步苗族自治县 篇1

一、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努力调整产业结构

城步地处湘西南边陲,古称“楚南极地”,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偏远山区贫困县,人均耕地不足1亩,71%的稻田分布在700米以上海拔山区。1998年以前,全县以种一季水稻为主,产量极低,平均每亩年产值不足300元,严重制约了城步经济的快速发展。

如何让高寒山区农民迅速摆脱贫困富裕起来呢?城步历届领导班子都在努力寻找“良方”。1997年,县里从广西引进番茄“夏延后”栽培技术,在汀坪乡东河村种植37亩获得成功,每亩平均获利2000余元,相当于在700米海拔地区种植7—8亩水稻。1998年,在长安营、袁家山等5个700米以上海拔村组试种,也获得了丰厚回报。1999年,城步汀坪乡利用高寒山区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土地肥力高、农业病虫少的特点发展西红柿“夏延后”栽培,抢占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9—10月蔬菜供应淡季市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到2002年,全县延季蔬菜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5万亩,品种由原来单一种植西红柿发展到红茄、香芋、菜豆、荷兰豆、仙人掌等多个品种。但因种植管理技术滞后,市场营销网络不畅,大部分盲目跟风的群众惨遭失败。为此,2003年县扶贫办、农业局组织技术骨干对全县具有代表性的村组的土壤、日照日数、昼夜温差、海拔高度等因素进行详细调查,并结合实际制订了延季蔬菜发展规划,作出了700米以上海拔以种番茄为主,700米以下地区以种红茄、菜豆、辣椒为主的决策,并指出香芋、荷兰豆等蔬菜品种不宜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乡一品”的发展思路。2004年,全县基本形成了“一乡一品”的发展格局。到2005年后,全县延季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3万吨,遍及9个乡镇,150个村(居),总产量达到了16.3万吨,总产值将近1亿元,种植户获利9800万元,基本形成了产业化发展态势。延季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还带动竹篾加工、运输、餐饮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激活了金融、生资、信贷、电信、旅游等行业,为推动延季蔬菜产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二、政策集成,部门联动,合力支持产业发展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延季蔬菜产业,城步苗族自治县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延季蔬菜工作领导小组。县委督查室负责延季蔬菜开发工作的总体协调和督促检查,县扶贫办、农业局负责延季蔬菜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制订,以及生产技术推广普及,各职能部门结合各自职责把延季蔬菜工作纳入日常议程。自延季蔬菜大规模生产以来,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禁止在蔬菜生产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告》、《关于扎实推进延季蔬菜产

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13个文件,各职能部门也单独或联合制定了21个相关的政策性文件。

在延季蔬菜开发和基地建设过程中,县扶贫办、县科委、县农业局等联合制定了科技入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县乡30多个推广机构、科技企业、农民协会,积极培训技术骨干和从业农民。到目前为止,各生产基地至少已培养了5名以上相当于专业人员的农民技术骨干,为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和新成果迅速转化作出了较大贡献。在市场营销和生资经营以及基础开发工作领域,县扶贫办、县供销联社、县农办在行政、经济双重手段的推动下,积极组建和培养营销协会、生产协会、技术服务协会50多个,为延季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和产品商品率的稳步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2001—2010年,县扶贫办、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延季蔬菜生产农户和生产协会累计提供小额信贷扶贫贷款1.8亿元,质监、工商、环保等部门也为生产基地环境安全、市场秩序做了大量工作。如今,全县已形成了职责明确、横向协调、上下联动的延季蔬菜产业化发展管理机制,基本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战、投入分散的局面,从而有力地推进延季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培育品牌,拓展市场,全力打造农业经济航母

城步苗族自治县 篇2

行业结构分析法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以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为例

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时,要分析其最直接的环境,即企业竞争所在行业的`状况.根据行业结构分析原理,对城步苗族自治县旅游开发面临的5种基本竞争力量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步旅游开发的对策.

作 者:谢江红 作者单位:湖南邵阳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湖南,邵阳,42刊 名:资源开发与市场英文刊名: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年,卷(期):21(1)分类号:F592.764关键词:行业结构分析 城步县 旅游开发

湖南城步苗族挖土山歌探幽 篇3

关键词:湖南城步 挖土山歌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053-03

一、湖南城步民歌概述

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对音乐文化的形成也带来了直接的影响,更是孕育、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土壤。湖南城步,地处湘西南边陲地区,东接新宁县,南连广西壮族资源县,西边则与怀化通道县为邻,北边毗连武冈县。境内崇山峻岭,溪流纵横,地势南高北低,形成东、南、西三面层峦叠,北面丘岗疏落,北部与中部连成狭长平缓地带。这里居住着近30万人口,形成一个以苗族为主的杂居地区。城步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孕育了独特的苗族文化,尤其是丰富的苗族民歌文化更被誉为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城步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喜欢用歌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处处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城步民歌特色鲜明、种类繁多,直接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感。从民歌的演唱的题材来看,城步民歌可以分为劳动类、爱情类、仪式类、时政类、历史传说类等,其中挖土山歌就是劳动类的典型代表。

二、城步挖土山歌的艺术形式

城步挖土山歌是苗家人在数千年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它真实地反映了城步劳动人民的生活,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也是祖先流传下来的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为了提高劳动时的生产工效、鼓舞群众的干劲,逐渐产生了挖土山歌。城步挖土山歌贯穿在挖土、薅畲劳动的整个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一整套的程序和仪式。从早上安神开始,到开工、呷烟、劝郎,再到中餐,最后收工之后送神才算结束。

农户在定好开山挖土的地点和日期之后即刻请好“唱歌郎”,然后在村中最显眼的地方张贴通告,告知村民们开挖的时间、地点和需要的人数。开工当天,众人自带工具主动来到主家,吃完早饭后到山脚下集合,待大部分人员到齐后,就开始举行“开山安神”的祭祀仪式。“唱歌郎”先是点燃从主家带来的香火纸扎,口中念着恭请各路山神土地前来受领香烛、纸钱,祛除鬼魅魍魉,保佑今天挖土、开山的能顺利进行等词,之后就唱起开山山歌。

敬完神、唱完开山歌之后,众人才敢动工。一声令下,大伙一排站开,卯足劲、加油干,有说有笑,气氛十分活跃融洽。此时,“唱歌郎”扮演着“指挥家”和“表演家”的角色。为了激励众人、提高工效,他们分工合作唱起了挖土山歌,一人敲锣、一人打鼓,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幽默又风趣的歌声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忘记了身体的劳累,沉浸在欢快的劳动中。期间个别体弱者落后于众人的话,唱歌郎就移步到他的档口打锣打鼓,激励他们。在这些激励下他们加快速度,迎头赶上。

到了十一点左右,众人开始渐渐有些疲惫,唱歌郎就唱起“呷烟”的山歌,提醒众人可以休息一会儿。众人听到歌声,如同得到指令,放下锄头等工具就地休息,吃着女主人送来的茶水、油茶等。短暂休整过后,在唱歌郎的歌声提示下,众人又精神抖擞地扬起锄头投入到劳动之中。在众人忙于耕田、锄地的同时,唱歌郎开始一展身手了。此时,他以山水树林、花鸟虫鱼为人物,运用比拟、赋兴等手法,再穿插一些爱情色彩,唱起了情歌(情歌是城步民歌中最广泛也最具有特色的一类),表达歌者的内心。演唱的歌词都是唱歌郎临场编撰的,考验着歌者的即兴编撰和演唱的能力。韵脚多变但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通俗而又文雅,最能够引起广大劳动人民的共鸣。在歌师们激情滂湃的歌声中,众人则一边挖土一边给歌师们应和,形成“一领众唱”的形式。整个场面热闹又和谐,人们在快乐中劳动,又在劳动中享受快乐。

中餐时间在下午一点左右,主家将饭菜送到山上,虽不奢靡豪华却很可口。众人也不讲究,席地而坐,就地而餐。约莫半个钟头,吃饱喝足的众人丢下饭碗即刻开工。唱歌郎高亢圆润的嗓音与挖土人铿锵有力的和唱交相辉映,整个劳动场地欢歌笑语,气势震天,热闹非凡。

夕阳西斜,远方的挖土人开始陆续返程,唱歌郎唱起《送太阳》《送别歌》为他们送行。到正式收工时就只有几个人了,随着唱歌郎用歌声完成“送神”的仪式之后,一天的挖土劳动才算真正结束。

三、城步挖土山歌的艺术特征

1.浓郁鲜明的地域特色

城步地区三面环山,群山峻岭,人们的生活、劳作都与大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生产劳动离不开山,衣食住行离不开山,讲话唱歌更是离不开山。挖土山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带有“高山”字样的词句更是常见,如开工时演唱的《开山山歌》(节选)。“一下鼓来一下锣,惊动山中土地婆,土地婆婆切莫怪,凡人弟子口要呷,打锣打鼓闹山河!一下鼓来两下惊,惊动山中土地神,土地神灵切莫怪,如今世间是咯里兴,打锣打鼓闹乾坤!”……

这首歌生动地反映了城步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和民族信仰,只有在这样的山林里,才能创作出这样朴实动人的歌曲来。演唱时,歌师们使用地方方言,浓郁的民族文化便随之满溢出来。

2.雅俗共赏的唱词念白

挖土山歌在每一个程序中都有山歌的演唱,并根據需要采用不同的歌词,唱词既通俗直白,又委婉高雅。歌词的创作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有比兴、排比、夸张、对仗等,如《送别歌》(节选)。“送郎送到四山窝,手板捧水把郎喝,喝了妹的手板水,三年之间口不渴,不送情郎送哪个!……”这首歌曲,第一句是起兴,第二句是赋,第三、第四句连在一起使用了夸张的手法,第五句画龙点睛进行强调与肯定。这些艺术手段不仅丰富了歌词的表现内容,也蕴含深厚的文学内涵,体现了城步山歌委婉含蓄的一面。同时,歌曲中“山窝”“手板水”的歌词又非常生动形象,将情妹对情郎浓郁的爱意直白地表达了出来。

nlc202309091404

挖土山歌是城步民歌的一种,但又不拘泥于城步民歌常见的“四句歌”形式。它往往采用“七字连成变一句”,最少五句连成一首歌,最多的也有十几句的。无论怎样,其中心都是要把一个话题表述清楚,末尾一句,一语道破,耐人寻味。

3.丰富多彩的内容表现

挖土山歌的歌词丰富多变,由演唱的人临时即兴创作,并没有统一固定的内容,也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方面。它可以唱古论今,通过歌师们口传心授,将历史上的人物和故事一代代流传下来;也可以教导人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从歌曲中学习礼仪和文化;它更是人们传情达意、互诉衷肠的绝佳方式,为爱情发挥了无穷的力量和智慧。一代代苗哥苗妹通过山歌找到意中人,冲破家庭、社会、情敌和自然的重重枷锁,实现爱情的结合。

4.高亢明亮的曲调声腔

挖土山歌在开山之时,歌师们就打起锣鼓、唱起山歌,伴随着众人“呜哇呜哇”的应和声展开。歌曲曲调比一般山歌要高八度,并且长时间在高音区上持续,形成高亢明亮、粗犷豪放的自由式高腔特色,带有南方山野风格。演唱时歌曲的音域非常宽广,表现力也非常强,粗犷时惊天撼地,回声嘹亮;悠扬时百转千回,柔情绵绵。

5.不拘一格的演唱形式

在挖土山歌丰富的表现手段中,歌曲演唱的形式也是不拘一格的,有独唱、对唱、领唱等,其中最突出的当属“一领众和”的形式。

为了组织群众、鼓舞情绪、统一步伐,在挖土劳动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一人领唱、众人齐和”的方式进行。唱歌郎站在挖土工地的上方,胸前挂着一只圆形牛皮小鼓,右腿外侧挂着一只小铜锣。他一遍敲锣打鼓一边高声歌唱,所有参加挖土或薅畲的人们排成一排,应和着歌声的节拍和鼓点的节奏,齐头并进。众人边劳动边以“呜哇呜哇哦哦哦……”的衬词来喊号帮腔。整个场面热闹非凡、笑声震天,体现了城步人民在“合众伙耕”的集体劳作中相互协作的劳动精神。

在挖土劳动的间隙,人们往往即兴发挥,采用无伴奏的独唱形式,情不自禁的用山歌表达心中的情感。如《麻林山歌》“六十花甲手上轮(哎),声声劝妹要老(哎)成,落凤坡地莫放马。六出祁山(是)莫行(哎)军。”

对唱是城步苗歌中最有特色的演唱形式,往往男一段、女一段,你一唱我以陪,首尾相連。情歌是最常见对唱形式的,青年男女在野外劳作时,常常随情境自由发挥,一方询问,一方作答,进行感情交流。

四、挖土山歌的审美价值

1.实用价值。挖土山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山歌的演唱,能够使劳动者忘却劳累,愉快地劳作。二是通过歌曲中不同歌词的演唱,对劳动的过程进行号令,指挥着众人开山、休息、返家等步骤。三是通过山歌的演唱,鼓舞士气,号令大家统一步伐,提高工效。使得苗家人在几千年“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中生存并发展起来。

2.历史价值。挖土山歌与城步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生活、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城步历史变迁、发展的见证,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城步苗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其民族艺术文化的发展都是依靠民歌口传心授、代代传承。挖土山歌真实地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爱情的愿望与理想。

3.艺术价值。挖土山歌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劳动中产生,又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劳动中发展,经过一代代歌师、唱歌郎的创作、加工、整理才流传至今。它的曲调高亢明亮,率真纯朴,受地域、方言及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这种不同,使其拥有从文化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征。这种“原生态”民歌唱腔特点值得所有民族声乐演唱者和研究者去学习探究。它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里一朵灿烂的奇葩,历经数千年仍闪耀着熠熠光辉,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庆慧.湖南城步民歌风格与演唱艺术探究[D].上海:上海大学,2009年.

[2]刘淮保.湖南隆回虎形山“话要山歌”探源[J].中国音乐,2007,(04).

[3]政协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编.城步文史第七、第八、第九辑(内部资料).

城步苗族自治县 篇4

进大寨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村级产业蓬勃发展、旅游建设热火朝天……2014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较2013年增长600元, 增副达23%。

这些变化与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寨村民的辛勤付出,更凝聚了县发改局驻村扶贫工作组的智慧和汗水。

一、“六步曲”奏响产业兴村

长安营大寨村,距县城64公里, 地处边远,交通闭塞,是典型的高寒山区村。全村735口人,经济来源主要靠传统农业,辅之以高山延季蔬菜种植,由于近几年市场不景气,农户种植信心严重受挫,部分种植大户损失惨重。

大寨村将何去何从?怎样才能让该村老百姓早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这是摆在扶贫工作组和村支两委干部面前一道难题。是走过去那种“扶贫就是去扶贫村走一走,看一看,大不了出点钱就了事”的老路?还是另辟蹊径,走真正的农村致富之路?

1、大胆决策。针对以上问题,县发改局党组就大寨村驻村帮扶工作召开了专题会议,通过党组成员集体反复调查、研究,达成最后共识大寨村的驻村帮扶工作要结合当地优势,着眼长远,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做文章。

2、科学论证。大寨村的土壤、气候适合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呢?如何做到村级产业发展与旅游主导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为此,该局扶贫工作队员多次上门向农业、林业、旅游部门和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在该村发展种植产业,即种植猕猴桃、苗乡梨、冬桃等三种水果。这三种水果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受益面积大。猕猴桃、苗乡梨适应海拨500米以上高山种植,因昼夜温差大,种出的水果糖份足、口感好,大寨村完全符合这一条件,尤其难得的是这两种水果在城步本上技术成熟,能就近引进。冬桃属首次引进试种水果,九、十月成熟时正值旅游旺季,这一品种源自安徽,完全匹配旅游发展需要。

3、实地考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014年7月,县发改局派扶贫工作组专员去安微进行了冬桃种植现场考察。同年9月18日,该局扶贫工作组组织该村40名村民分别实地考察了本县茅坪镇大古联龙村和兰蓉乡尖头田村的猕猴桃、苗乡梨种植项目,考察村民均对这两个项目怀有极大兴趣。经村支两委及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最后确定在该村实施以上三种水果种植。

4、规划实施。根据大寨村的山林田地的分布特点,结合当地旅游发展需要,该局扶贫工作组对猕猴桃、苗乡梨、冬桃三种水果的种植区域和面积进行了详细规划。 苗乡梨和冬桃花开漂亮,可供游客观赏,可靠近村公所和公路沿线种植,面积140亩;猕猴桃靠山种植, 面积120亩。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扶贫工作组分三批次向该村老百姓发放水果苗木1.7万株, 平均每户种植水果120株,种植户达该村农户90%以上。

5、跟踪管理。产业发展的成败关键在于管理,只种不管,等于白种。为此,扶贫工作组自始至终把管理工作当作为一件重要工作来抓。首先,与种苗供方签订技术与保质协议,从栽种、施肥、病虫防治到田间管理技术,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今年短短半年期间,技术人员已到该村开展6次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其次,强化村民责任心,村里在发放种苗的同时,向村民收取每株一元钱的苗木款,目的是让村民懂得珍惜自已花钱买来的苗木,增强责任心。村里再用这笔钱买农药化肥,按种植规模面积返还给种植户,并实行帐户公开,阳光操作,让老百姓的钱最终用于自家产业上。第三,帮助成立农村合作社。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村级重大产业,走分散经营之路肯定行不通,必须走合作社模式。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该村成立“侗寨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第四,将产业管理工作作为该村村支两委班子的考核依据。管理能力,正是衡量战斗力的标准,这也正符合建设扶贫的工作要求:即一手抓扶贫工作,一手抓村级班子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6、以奖代补。对于以下两种产业种植情况,进行以奖代补。

一是林下间种。水果种植,一般三年后才产生效益,对于那些利用稻田种植水果农户,为使其在三年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鼓励农户在田间林木下实行作物间种,诸如花生、大豆、辣椒之类。凡按要求完成并经扶贫工作组验收合格的,每亩奖补200元,这样既发挥了农户的积极性,又能最大限度的产生经济效益。

二是猕猴桃搭架补助。相对其他两种水果种植,猕猴桃种植成本较高,仅搭架就需将近2000元/亩。为激发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我们在种植成本上对其实施奖补,凡种植猕猴桃的农户,每亩奖补500元。实施以奖代补措施,一方面让老百姓在产业产生效益前有其它收益来填补,另一方面又充分调动了老百姓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二、改输血为造血,壮大集体经济

大寨村,资源较贫乏,全村735人,耕地只有623亩,林地6000余亩,且全都分到农户,村集体没有一亩山和一分田,整个村级集体收入来源仅靠村里对外承包的游客接待中心每年8000元的承包费,村级财政十分困难。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财政收入?这又是一道让扶贫工作组无法逾越的难题。“改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2015年县扶贫工作大会后,县发改局党组集体研究,做出以上决定。

年初,由该局投资对该村游客接待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并于今年5月底完成。经升级改造后,该游客接待中心的对外承包费大大提高,由每年8000元提高到今年的47500元。改造升级游客接待中将会成为村里一笔源源不断的“扶贫款”,随着该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将成为旅游和产业发展的又一助推器。

三、“六到农家”建设助推旅游升温

“千年古寨”大寨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有密集的侗族民族建筑群,有近1700年的东晋古杉群落,号称“中国杉树王”亦傲立于此,毗邻红军长征纪念碑,号称“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南山大草原后花园”。近年来该村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旅游名胜村“、“省名村名寨”,2014年被评为“湖南十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神奇的旅游景观和美誉吸引天下游客慕名而来,该村旅游经济一度向好。

如何搞好村级旅游资源基础建设,让大寨村旅游继续升温,使之成为城步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机遇随之而来,2013年,省发改委在全省进行一批“六到农家”示范村建设试点工作,每个试点村300万元,全省共50个名额。县发改局得此信息后,全力做好前期工作,积极向上争取了一个建设名额。后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将此项目在长安营大寨村实施。

“六到农家”是指在农村施行水、电、路、气、房、环境改善等六个方面的建设要求实施到村,甚至到每户农家。“六到农家”建设是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尝试,是改善民生的新举措,如果项目建设完成,将极大地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县发改局扶贫工作组利用“六到农家”示范村建设的契机,协同村里和旅游指挥部紧扣建设项目,对该村民居改造、河堤、人安饮水、灯化、美化、绿化等项目改造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细致的规划、调处、建设工作。2014年开始,城步苗族自治县以省级“六到农家”项目建设资金为牵引,整合各部门配套和自筹资金1610万元,着力打造“十里长寨”旅游景点。截止到目前,已完成投资800万元。如今,大寨村的“六到农家”示范村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尤其是民居改造,尽显民族特色,古朴,神密,游人观之,无不举手点赞。如今的大寨村一到旅游旺季,游人如织,已经成为湖南省度假、休闲、观光的热门去处。

四、结对帮扶,落实到位

为实现“人人有帮、家家有扶”,县发改局将摸底调查的该村贫困人口35户142人(其中扶贫对象28户118人,低保户7户24人)与该局全体干部职工结成“一对一”帮扶对象。为方便联系,还建立了便民联系卡,上面印有扶贫对象和局干部职工的联系方式。到目前为止,该局干部职工均与帮扶对象取得了联系,并与农户进行了沟通,制定了帮扶方案,确保能按时完成脱贫任务。

城步苗族自治县 篇5

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令第49号

MYDR-2009-00016

《麻阳苗族自治县山林纠纷调处实施办法》已经2009年8月28日县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县长彭平安

二○○九年九月十七日

麻阳苗族自治县山林纠纷调处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大山林纠纷调处力度,维护林区稳定,保护林木、林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林业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湖南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山林纠纷是指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山林纠纷的调解、处理。

第四条县人民政府山林纠纷调处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全县山林纠纷调处工作,办理县人民政府负责调处的山林纠纷的具体工作。

林业、国土资源、农业、水利、民政、法制、公安、司法、档案、信访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山林纠纷调处工作。

县人民政府设立山林纠纷调处专家组,负责全县重大疑难山林纠纷的咨询与指导,提出处

理建议。

第五条在山林纠纷解决以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伐有争议的林木,不得在有争议的林地上从事基本建设或者其他生产活动。

第六条对山林纠纷调处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处理依据

第七条调处山林纠纷必须依照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就地解决和尊重历史、注重现实、有利于生产和安定团结的原则,主动协商解决山林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授权林业部依法颁发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以下简称林权证),是处理山林纠纷的法定依据。

第九条尚未取得林权证的,下列证据作为处理山林纠纷的依据:

(一)“四固定”时期确定的权属凭证;“四固定”时期未确定权属的,参照合作化时期的权属凭证;“四固定”和合作化时期都未确定权属的,可参照土地改革时期确定的权属,凭土地证或土地清册处理;

(二)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山林纠纷处理协议、赠送凭证及附图;

(三)人民政府作出的山林纠纷处理决定;

(四)对同一起山林纠纷有数次处理协议或者决定的,以上一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最终决定或者所在地人民政府作出的最后一次决定为依据;

(五)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判决。

第十条对同一山林纠纷,双方均能提出确凿的具有同等效力的证据的,林权谁造谁有,山权本着兼顾双方利益,结合自然地形的原则协商解决。

第三章处理程序

第十一条调处山林纠纷遵循自行协商、调解、处理的工作程序。

第十二条发生山林纠纷,应坚持“协调为主、确权为辅”的方针,双方当事人应主动协商解决。协调不成的,由县、乡镇人民政府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山林纠纷符合下列条件,应当予以受理。

(一)申请人与争议林木林地有利害关系;

(二)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和请求事项;

(三)有权属凭证和事实依据。

山林纠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不予受理:

(一)双方当事人经村委会组织调解达成书面协议的;

(二)已经当事人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依法调解达成书面协议或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

(三)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或者已经作出裁定、判决和调解结案的;

(四)属于林木林地流转过程中发生的承包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等纠纷的;

(五)属于林木林地侵权行为的;

(六)无法提供林木林地权属凭证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申请山林纠纷调处,应当递交《山林纠纷调处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同时提供下列资料:

(一)林木、林地权属的凭证及其来源;

(二)相关证人姓名和住所、联系方式。

第十五条发生山林纠纷,由纠纷所在地的村委会负责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形成书面调解意见,报乡镇人民政府调处。

第十六条村委会调解未果的山林纠纷,乡镇人民政府应积极受理,并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调解完毕。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对个人之间、个人与小组之间和个人与村集体之间的山林纠纷,由乡镇人民政府在调解期满之日起30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对村与村、村与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山林纠纷,由乡镇人民政府形成书面调解意见,在调解期满之日起5日内报县政府山林纠纷调处工作机构依法处理。

因情况复杂,乡镇人民政府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的,经乡镇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将延期决定及理由书面告知当事人。

第十七条跨乡镇发生的集体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个人之间的山林纠纷以及乡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的乡镇林场、国有林场之间及其与集体、个人之间的山林纠纷,由县政府山林纠纷调处工作机构直接受理,并依法处理。

县政府山林纠纷调处工作机构自受理山林纠纷处理申请之日起90日内调解完毕,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形成书面处理意见依法定程序报县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八条发生山林纠纷,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村委会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及时组织协调。经协调双方达成协议的应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协议书应载明争议地“四至”及面积,并附有争议地位置示意图,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

第十九条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山林纠纷调处工作机构接到山林纠纷调处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审查完毕,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予以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将申请书副本及相关告知材料发送给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答辩并提交有关证据材料;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

理由。

第二十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权属主张,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有关证据。因正当事由无法按期提供证据的,经山林纠纷调处工作机构同意,可以延期提供。逾期不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第二十一条乡镇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及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在5日内将处理结果报送县林纠办备案。

第二十二条对重大疑难山林纠纷,由县政府山林纠纷调处工作机构提请县山林纠纷调处专家组进行研究,提出处理建议,报县人民政府作出山林纠纷处理决定书。

第二十三条山林纠纷调解处理完毕,案卷材料及时归档,由专人专柜保管。

第二十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辖区内的山林纠纷调处工作经费,由乡镇自行解决。县政府山林纠纷调处工作经费由县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调处山林纠纷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伪造、涂改、销毁山林权属证据,故意制造林木、林地权属争议的,由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收缴其伪造、变造、涂改的林木、林地权属凭证,并可视情节轻重处以50元至200元的罚款;

(二)在山林纠纷调处期间,故意制造事端,扰乱社会治安或阻挠调解处理工作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在山林纠纷没有调处好之前,擅自砍伐争议林木或在争议地上从事基本建设或者其他生产活动的,由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

(四)国家工作人员在处理山林纠纷中徇私舞弊、索取受贿、玩忽职守、不作为、缓作为的或者幕后操纵山林纠纷,故意增加调处难度的,由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发生重大山林纠纷时,乡镇主要负责人不参与现场处理或因组织处理不力,造成事态扩大,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应追究情形。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凡林木、林地权属发生异动,当事人应当及时到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文章录入:法制办责任编辑:法制办

上一篇文章: 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兵役登记工作的通告

城步苗族自治县 篇6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6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72-01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伤害的一种既经济又简单的方法,为了解我县新生儿听力损伤发病情况,我院于2010年开展了此工作,对出生7天内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现将1366例听筛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来源

1.1 本资料来源于我县2010年1月-2010年10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的1366例,其中男孩735例,女孩631例。

1.2 方法

1.2.1 应用丹麦MADSEN公司生产的便携式筛查型耳声发射分析仪,teoae测双耳。要求测试房间安静无隔音及电屏蔽,新生儿处于安静睡眠状态。由1名专职医师具体操作,分别在小儿生后3-5天、10-14天筛查,如未能通过,则分别于生后42天及生后2个月复查共4次。如4次均不能通过,可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检查,如果异常,于1周后复查ABR,如仍异常则确诊为听力障碍,转耳鼻喉科做进一步诊治。

1.2.2 对所筛查的新生儿进行登记,并同时进行有关因素调查,未通过者1个月后由专人负责通知到期者复查并专案记录。确诊听力障碍的儿童定期半年追踪一次听力发育情况。

1.2.3 第一次筛查时间为儿童出生后7天内,初筛未通过者在出生后1个月内复查,如仍未通过,于出生后2-3个月再进行测查,如仍未通过,转上级医院进行其他听力方面的检查。

2 结果

2.1 136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第一次筛查通过1229例,占89.9%;未通过137例,占10.2%。其中早产儿5例,低体重儿1例,胎头吸引术出生2例,产钳术出生1例,剖宫产术出生22例,正常分娩新生儿106例。在6周后进行第二次检测,105例新生儿参加复查,通过70例,占66.6%,未通过35例(全部包括在第一次筛查未通过人数中),占3.3%。3个月后进行第三次复查,35例未通过新生儿中33例听力正常,其中有一例经诊断为严重听力障碍。

2.2 筛查未通过原因分析

2.2.1 儿童出生时,耳边有胎脂、羊水、耵聍等分泌物;新生儿不配合,头摇动、哭闹,时都影响测试结果。此外,测试环境噪音大、测试者手部抖动或耳膜头选择不合适、探頭位置不正确,都会导致结果不显示或未通过。

2.2.2 出生时有窒息的,或家族中有听力障碍史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接触过有毒物品的新生儿等都会影响筛查结果。

3 讨论

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可影响患儿的语言,认知,和情感等功能发育,听力损伤的早期检测和干预对言语和认知能力的发育至关重要。同时在筛查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要提高筛查初筛通过率,减少筛查假阳性率,选择合适的初筛时间也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新生儿窒息也可提高初筛通过率。

4 体会

新生儿早期的听力筛查对于发现其听力缺陷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即使存在治疗不满意的情况,亦可以通过其他物理方法解决其听力上的缺陷,最大程度上改善其生活质量,拥有与正常人的生活。

参考文献

苗族迁徙史在苗族服饰上的印迹 篇7

第一次迁徙发生在炎黄帝时期,以蚩尤为首的九黎联盟是苗族的祖先,在与黄帝、炎帝联盟逐鹿中原的大战中被打败,此后他们大部分南渡黄河,以黄河以南长江中下游一带为聚居区。

第二次迁徙,是因为尧、舜、禹的进攻,又一次被迫大迁徙,经过“窜三苗于三危”,一部分长途跋涉到西北,这部分西迁的“三苗”在以后的生活中又被迫迁徙,到了今天的四川、云南、贵州边区。“三苗”的另一个部分“放骥兜于崇山”之后,进入了今天江西、湖南一带,当地人将这些迁徙而来的苗族称为“南蛮”,在今天江西、湖南鄱阳湖、洞庭湖一带后来虽然已没有苗族聚居区,但人们通过史书还是可以查证那些地方曾是苗族先民的旧地。

第三次迁徙发生在秦、汉至唐宋时期。由于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在这一时期,苗族的先民开始从武陵、五溪地区向西、向南迁徙[1]。西进的一部分苗族,由西方到了川南和贵州大部分地区,还有一部分苗族经过川南和黔西北迁入云南。另外一部分向南迁入湖南的西南和广西的北部,有的迁徙得更远,由桂北进入贵州的南部、东南部。

第四次大规模迁徙发生在元、明、清时代。元代的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政策尤为突出,在元代很多民族因不堪忍受这样的压迫,屡次掀起抗暴斗争。明朝的政策虽有所缓和,但是民族压迫与歧视政策仍然存在,所以在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杨应龙率领苗族、仡佬族起来反抗,明王朝派兵平定反叛,在朝廷的镇压之下许多苗族、仡佬族人横遭屠杀,很多人又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进行迁徙。为了巩固统治,明王朝实行“开边”政策,派驻大量的兵力安屯设堡于贵州的东部和中部等地,这就迫使大量的苗族人民再次迁居。清王朝在平定吴三桂叛乱时,也曾派兵30余万,从四川、贵州、广西三路进入云南。吴三桂统治的地区主要是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所以他的士兵主要是少数民族,经过两年的血战吴三桂败北,清兵对这个地区的人民实行的是血腥的镇压政策,先后屠杀百余万人。这一时期,苗族人民又进行了迁徙,他们从武陵、五溪地区进入黔、桂。

大规模的迁徙印证了苗族深重灾难的历史,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处处都留有它的痕迹。苗族有自己完整的语言系统,但是却没有发明自己的文字,这样他们就缺失了一种详细而有力见证其起源、迁徙和发展历史的记载工具。苗族人民对他们的历史就只能靠歌谣、传说、工艺美术和其他民族的史料记载得以反映。苗族人民的服饰因为其图案除了装饰外还有其深刻的历史含义,而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这些苗族的服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文字记载的功能。贵州苗族服饰美丽纷呈,有款式、地域、性别、年龄及盛装与常装之分。款式与式样如此之多的苗族服饰隐匿着苗族的历史,让苗族人民可以从服饰追根溯源,记忆起他们祖先艰难的历史,唤醒各地苗族同胞的民族认同感。贵州各地的苗族服饰每个支系都有自己服饰的风格特点,清代在对苗族的命名上多是从服饰的色彩进行区分,“‘白苗’、‘黑苗’、‘花苗’、‘青苗’等就是依据所着服色而来的自称或他称,也有根据妇女的裙样,称为‘长裙苗’和‘短裙苗’的”[2]。不同地域的苗族其着装风格各异,因而,通过服饰,人们将苗族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又将不同支系的苗族区分开来。苗族服饰从以下几方面向人们阐述了苗族的根源及迁徙史:

第一,苗族服饰结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华夏族人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形成了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乾坤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3]古代的“裳”是指男女皆穿,用以遮蔽下体的一种衣裙。前三幅、后四幅布帛拼合,腰部打褶连接腰带,形成围裙的样式,此造型特征原是古代华夏族的固有样式。华夏族的右衽服饰制是为了区别于周边土著民族而逐步确定的。在中原华夏族的战争迁徙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上衣下裳制逐步渗透到周边民族的服饰中。至今苗族服饰仍保留着这种基本形制。从这样的服装结构及相关的历史记载可以推断,苗族的祖先最早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一带。苗族妇女服饰的整体结构分为上装与下装,除此而外,苗族的附属还有披肩、胸兜、背牌、围裙、围腰、腰带、腿套、鞋子等组成部分。据贵州黔东南雷山县苗族聚居区的民间老人讲,这种服装的结构起源于古代苗族男子的战袍,现在女子盛装中的嫁衣还保留有这些服装的构成部分是为了表达崇敬与缅怀之情,让人们不要忘记祖先们战争和迁徙的艰辛岁月。据《中国历代民族史》记载“苗妇一般是穿大领对襟的短衣,下着长短不一的百褶裙”。这些貌似普通的百褶裙,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背景与内容。苗族妇女在制作“迁徙裙”时,严格按照祖辈们传下来的规则刺绣,不作随意改动。这样的传承方式及服饰结构实际上是对苗族迁徙史的符号式的记载与客观呈现。

第二,苗族服饰的装饰图案。苗族服饰的图饰具有象征意义,它构筑了苗族特有的精神世界。如:(1)贵州的黔西北山高,地处偏僻,但与当地人民简朴贫穷的生活反差极强的是:生活在这里的苗族,保存着一种高贵的“礼服”装饰。这种礼服是苗族用自己纺织的棉线作为纺织的底线,然后加用蚕丝,青红色的当地山羊纺织成的毛线漂白织成的衣服,这样制成的服装精致无比,但是制作这样的服装工序繁琐,耗时费力。这套礼服有衬套、披肩、腰带、吊旗四个部分,有的披毡上绣有一条蜿蜒起伏的线条,可以理解为苗族人对于“浑水河”的记忆。(2)黔东北松桃苗族女子有一种没有领子的“兰娟衣”,据说这款苗族服装源于苗族女领袖兰娟。在兰娟带领同部落的苗族迁徙时,她想记住迁徙的路线,于是她用彩线在自己的衣服上绣上很多蜿蜒的线条,以示苗族迁徙的路线。“兰娟衣”上布满各种各样的花纹,这些图案具有苗族迁徙史的历史寓意。(3)松桃苗族妇女绣的花边花带上的“骏马飞渡”,其色彩与色调古朴大方。“骏马飞渡”花边的底色是黄色,苗语的发音是“埋迈埋清”,意思是“浑水河”(黄河)之意;无数个像“马”的纹路则是它主要的图案,成串的“马”字在黄色的花边中间,苗语称之为“大迈档务”或“大迈长务”,意为“骏马飞渡大河”;“马”字纹的两边绣有很多三角形的图案,这些图案是相间磊叠排列,远远看上去就像崇山峻岭一般。加上苗族在刺绣时用色的大胆,所以这些图案不是采用单一的颜色而通常采用红、绿、蓝、黄、橙、紫各种颜色丝线挑绣而成,使人们感受到四季色彩的变化以及深山的神秘莫测。这个由骏马和马背上的骑士组成的“骏马飞渡”,横贯在黄色的饰带上,表示苗族先民骑马在黄河岸边奔驰。

此外,还有很多苗族服饰上的图案都在叙述苗族的迁徙史。“星宿花”很像天上的星系造型,它向人们讲述了远古苗族的首领蚩尤在和黄帝对抗时,披星赶月地行军,他们以天上的星宿引导方向。“蜘蛛花”则表现了苗族祖先在战败被黄帝部落围困时,依然顽强奋战的悲壮场面。“虎爪花”叙述了苗族迁徙到人迹罕至的深山僻壤的地方,遭遇老虎,与老虎打斗、打虎的故事等等。如同“迁徙裙”的制作,一些几何纹,如X、井、十、回、口、V、◇等形状和小圆点、漩涡纹,这些纹样在苗族服饰中少有位置变化,不得随意更改形状。据说这些纹样在苗族的思想中代表着最早的生活家园和环境,是不可改变的。

第三,其他佩饰。苗族的头饰中的“角冠饰”,是以牛角的造型打制的银冠。苗族图腾崇拜中有牛,苗族无论屋檐的造型还是服装装饰图案等地方都有牛角的形状,而且牛角有很多样式。一般分为大小两类,黔东南雷山地区的牛角大多是大牛角;而凯里附近的苗族头饰戴的是小牛角。不管是出现在哪里的牛角,戴在头上或刺绣于衣服上的牛角图案,都承载了苗族人民对他们祖先蚩尤的怀念与崇敬。如在清代,黔东南的苗族面对清军的残害,不愿束手就擒,他们带上全家,脚穿草鞋,翻山越岭向黔西南迁移。迁移途中一些年轻人相识并结婚,他们在黔西南地区重建家园,他们的后裔在结婚之时,新娘服饰中的鞋就是草鞋。

苗族服饰无论是它的结构、图案、佩饰等等,如同符号让人们解读出它蕴藉的文化历史信息。这些服饰上的符号浓缩、记载着苗族的族源、迁徙、战争、历史的主题。苗族没有文字,这些符号就替代了文字的功能,穿在苗族人身上,成为记录他们历史最直接的载体。通过这些信息,让苗族人熟记他们的祖先因为战争与压迫,不得不不断迁徙的历史,让苗族的后裔知道他们的祖先在远古时是生活在富饶的黄河、长江一带的古老民族。战争与政治让苗族的祖辈们跨黄河、过长江,经过四次大规模的迁徙,到西南山区开荒辟壤、耕耘劳作。苗族人为了记住这段苦难艰辛的历史,将记忆浓缩进其他的记录,比如古歌、巫辞、各种仪式、苗族服饰等。就是这样的特别记录,以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以更直观、更鲜艳的色彩将苗族悲壮而艰难的迁徙史呈现在人们面前。

参考文献

[1]田艳飞.屏边苗族妇女服饰初探[J].神州民俗, 2007 (11) .

[2]许桂香.贵州苗族服饰文化历史景观探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9 (1) .

城步苗族自治县 篇8

1 杨梅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

1.1 杨梅的营养价值

据测定:优质杨梅果肉的含糖量为12%~13%,含酸量为0.5%~1.1%,富含纤维素、矿质元素、维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果胶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实中钙、磷、铁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

1.2 杨梅的药用价值

杨梅有健脾开胃、生津止渴之功效,多食不仅无伤脾胃,且有祛寒解毒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杨梅果实、核、根、皮均可入药;树皮泡酒可治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等。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之会顿觉神轻气爽,消暑解腻。腹泻时,取杨梅熬浓汤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杨梅具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药功能等多种功能,有“果中玛瑙”之誉。

2 杨梅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2.1 温度条件

杨梅按果树生态适应性划分属于亚热带耐寒性常绿果树,主要在亚热带地区栽培。适宜于年平均气温15℃~21℃、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9℃的地区生长。杨梅对温度的要求和枇杷相似,但较枇杷稍耐寒,故其分布也与枇杷相近,除陕西汉中地区的小气候特殊外,长江流域以北很少有杨梅栽培或野生。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跨北纬26°15′25~26°47′35,东径109°16′4″~109°56′36″。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8℃。热量丰富,年活动积温为6165.8℃~~976.1℃,且无霜期长,因此,气温非常适宜杨梅的生长。

2.2 水分条件

杨梅的侧根、须根发达,又有菌根,故耐旱性较强。但因四季常绿,发梢次数多,枝、梢生长量大,结果多,对水分的要求较高。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内,年平均降水量为1146.3~1611.4mm,山地多、平地少。东部山区以寨牙为中心向两侧扩展,形成多雨区,年降水量在1600mm以上。南部新厂镇和南团坝,四周受重山环绕,构成县内少雨区,年降水量为1100mm。降水季节分布:夏季(6~8月)最多,平均降水量为467.9mm,占总降水量的35.8%;春季(3~5月)次之,平均降水量456.6mm,占34.7%;秋季(9~11月)再次之,平均降水量343.2mm,占18.6%;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最少,年均降水143.8mm,仅占10.9%。春季与夏季的降水总和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5%,这些降雨量基本上能满足杨梅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和要求。杨梅多植于山上,故一般无进行灌溉。在滨海临湖地区和山峦深谷处,借大水体调节温度与湿度,最利于杨梅生长。但花期低温阴雨少照对授粉受精不利。

2.3 光照条件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36.9h,日照率30%,常年太阳总辐射为99.33千卡/cm2。杨梅为耐阴果树,太强的光照对其生长不利,故栽植于较荫蔽的山谷、日照不太长的地方,反而比栽植在山顶向阳处生长旺,结果多,品质好,风味佳良。山坡方向与杨梅果实的品质关系密切。由于阴坡的杨梅柔软多汁,风味佳,故湖南靖州一带喜欢选北坡种植,尤其在夏季易受干旱地区,选择保持水分较多的北坡种植更具优越性。果实发育后期光照充足有利于着色含糖量、耐贮性的提高。

2.4 土壤条件

杨梅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苛刻,但土质松软、排水良好、含有石砾的砂质红壤或黄壤、pH值在4~5的酸性土壤中更适宜其生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是以红壤土与黄壤土为主(占整个县的79.2%),且多山,利于雨季水分的排出。如果杨梅生长在平坦而肥沃的土地上,那么杨梅植株长势会很健壮,但是落花落果严重,果实坐果率低,产量及品质均不如山地上的杨梅好。

2.5 风

杨梅属于风媒植物。微风有利于气体交换,因而有利于杨梅的光合作用,花期还有利于传粉受精,但杨梅怕大风、台风,成熟期怕风及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过程。杨梅根系较浅,且树冠枝叶繁茂怕风,若大风、台风会吹折枝叶,吹倒植株,果成熟期遭风害而加剧落果,故建园时宜选避风地点栽植。杨梅的种植至采摘时间为2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而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风灾主要出现在1月、2月初及9月中下旬,故对杨梅的生长发育及落花、坐果、采摘无影响。

好的气候资源同时要搭配一流的栽培技术,这样不仅能提高杨梅的产量,还能提高杨梅的品质。一般情况杨梅每亩栽25~30株,一般行、株距均为5m。杨梅为雌雄异株,在栽植时,山体坡度越高,雄株栽植百分率越高,丘陵地带要配栽1%的雄株,中等高山配栽百分之2雄株,高山配栽3%雄株。同一高度的杨梅雄株应分散栽植,目的是利于花粉飘散传播授粉,提高植株的坐果率。杨梅喜湿耐阴,树冠大,根系分布广,杨梅园要求建在海拔低于800m,坡度小于45度,腐殖质层厚的,pH值为4.5~5.5的酸性黄壤、红黄壤土。在光辐射较大、热量充分、冬春季积温较高的小气候条件下,优质、丰产性更显著。

参考文献

[1]陈志银,叶明儿.杨梅生长的气候条件初探[J].浙江气象科技1989.

[2]袁惠萍,张晓林.余姚杨梅引种铜鼓县的适应性分析[J].绿色科技,2011.

城步苗族自治县 篇9

一、苗族女性盛装色彩特征

色彩丰富绚烂是苗族女性盛装色彩的主要特征。黔东南苗族女性盛装在我国苗族服饰中是最为华贵精美的, 它主要以红、蓝、黄、黑为主, 配上红、绿、紫、蓝等色彩相互搭配的刺绣, 整个服饰色彩饱和斑斓, 在家族喜事或盛大民族节日和祭祀活动中女性穿着熠熠生辉。黔东南苗族女性盛装十分多彩, 如雷山苗族女性盛装是以黑色或湖蓝色、绿色的绒布为底色布料, 在其上装饰鲜红或翠绿的色彩斑斓的刺绣图案----主体刺绣纹样颜色大多使用橘红、大红、深红色块, 配以浅绿、天蓝、紫色等颜色, 一套服饰用色可以多达十几种, 对比鲜明而层次感强, 再搭配做工考究的银帽、银项圈、银镯等, 显得富丽堂皇。由于苗族盛装穿着者的地域、年龄、兴趣、文化的不同, 盛装也会出现不同的风格, 如同为黔东南的台江施洞地区的女性盛装就以红色调的铺满刺绣的上衣和简洁朴素的黑色百褶裙为主, 并搭配夺目的银饰品, 把亮丽与古朴很好的结合。

二、苗族女性盛装色彩形成原因

苗族文化意识中把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和对祖先及历史的纪念看作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中思想对苗族女性盛装的色彩有很大的影响。首先, 历史原因对苗族服饰色彩有很大影响, 据说早先在高辛公主随随盘瓠到英城时, 由于长途迁徙衣服破损, 于是就把随身的窝窝伞穿在身上, 这就是苗族女性盛装喜欢穿着鲜艳的长裙或百褶裙的源流。苗族女性盛装色彩的形成还与祖先的迁徙有莫大的关系。如黔东南雷山地区的苗族女性盛装, 在裙子的下摆有各色的条纹, 用以表现在迁徙途中路经的主要河流, 裙子上的蓝色象征着河里的水浪, 红色象征河流, 黑色布条上的或红色或粉色的花则是对祖先曾经在有那种花的地域短暂定居的纪念。其次, 美丽的民族传说对苗族服饰也影响很大, 黔东南苗族认为蝴蝶妈妈在与水泡的游方中生了十二个蛋, 其中一个蛋孵化出的就是人类的祖先姜央, 剩余的蛋则孵化出熊、雷公、水龙、长虫、黄狼、老虎等动物。所以她们把蝴蝶妈妈做为自己的祖先, 把其他动物看作自己的亲族, 在盛装服饰中, 蝴蝶妈妈和各种动物是永恒的表现主题之一, 她们用自认为最美的颜色来表达对蝴蝶妈妈的敬仰和对各种动物的亲近感。所以在黔东南苗族女性盛装中, 经常能看到或变为几何形或追求写实的蝴蝶妈妈和龙、牛等动物的图样。再次, 苗族人民对自己家园有着深切的热爱之情, 他们常常把生活中见到的各种美丽花卉、草虫等刺绣于自己的盛装之上, 如贵阳花溪桃花似锦, 那里的苗族盛装就经常有对桃花进行刺绣表现的图案出现。苗族女性喜欢直接借鉴自然中的色彩, 她们经常把花红柳绿、青水白云的颜色直接用于服饰上, 例如我们从雷山苗族女性盛装的刺绣中看到色彩斑斓的鱼、虫、鸟、花枝等形象。

苗族女性注重对美丽色彩的搭配, 她们在盛装中喜欢用纯度极高的红、绿、蓝、紫等颜色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在黔东盛装中, 苗族女性刺绣纹样运用青、桃红、橘红、绿等高纯度颜色对图案进行色彩刺绣处理, 颜色艳丽。如黔东南女性盛装中的花带裙, 就是以黑色裙子为底, 裙边刺绣有以红色和蓝色为主的装饰条纹, 并由下向上慢慢递减。她们把高纯度的色彩通过刺绣纹样的方法分解成色的块面, 并把它们层层叠叠的缝制在盛装上。黔东南地区女性盛装色彩鲜艳饱和又十分注重色彩的分割组合关系, 使得盛装颜色虽然色彩饱和强烈, 却浓郁而不浮躁。

三、苗族女性盛装色彩的演变

苗族女性盛装的绚烂色彩与他们的生活、信仰、环境是密切相连的, 每当家族喜事、重大节日、祭祀之时, 苗族女性就会着上盛装, 带上银饰, 穿梭于青山绿水间。作为苗族服饰文化的一部分, 女性盛装的色彩也有相对的变化。在历史上苗族女性常用木皮、植物果实等作为服装染色原料, 在丝、麻上进行对五色的浆染, 此时的服饰颜色多尚红色。清代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外来技艺的影响, 苗族女性衣服的布料得到很大改进和提高, 容易褪色的红色逐渐被易于染色且色彩稳定的蓝色、青色所取代, 之后随着各种外来新布料的引进, 以传统天然颜料为主要色彩的苗族服饰慢慢被化学染色所取代, 苗族盛装的色彩有了很多新的变化。苗族盛装的色彩不只是单一的对自然实物的再现, 很多是通过人的主观处理后表达一种对民族精神的信仰。在现代工艺的帮助下, 做为苗族盛装打底的布料色泽更加稳定鲜艳, 缝在衣服上的绣片用色可选择性也越来越多, 它们色彩饱和高贵, 使得盛装上色彩的冷暖对比、面积对比更加具有构成的形式感, 在精致中充满苗族的民族特色。

总之, 苗族女性盛装色彩丰富, 寓意深刻, 苗族女性用绚烂的色彩描绘着本民族的悠久历史, 她们把历史、信仰和自然完美结合编织在自己的盛装中。它有深厚的美学意义, 也是苗族灿烂生存史的体现。

摘要: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它色彩绚烂, 有极强的历史记录性和宗教祈福性, 尤其是苗族的女性盛装, 色彩搭配自由奔放, 形成十分热烈活泼且装饰性强的色彩构成关系。本文将以黔东南苗族女性盛装为例, 结合苗族自身的文化习俗, 从盛装色彩的特征、形成原因、色彩演变等几方面对苗族女性盛装的色彩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苗族,女性盛装,色彩

参考文献

城步苗族自治县 篇10

历史上,苗族是一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为了克服没有文字给苗族文化传承带来的困难,苗族族内采取多宗教祭祀、多民俗礼仪、多民间节日等多集体活动的办法,口传心授地发扬自己的母语文化。在这些集体活动中,苗族文化司职口头叙述,族人在心中暗记,在直接的交流中完成文化的传承。

安宁苗族是于1922年至1954年间从贵州威宁与赫章县迁入,散居于草铺、禄裱等各乡镇山区,保持着较完好的苗族风俗与文化。经笔者走访调查,在日常的民俗礼仪(婚丧嫁娶),节庆活动(花山节等)中,宗教祭祀色彩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虽然带有很多封建迷信的芜杂成分,但是披沙拣金,我们能从这些祭祀活动中端详到苗族内部一些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思想。

一、走进苗族宗教祭祀

苗族自古有祖先崇拜、灵魂崇拜、自然物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这些信仰离不开“巫师”,“巫师”苗语称“尤能”,也称“祭师”、“魔公”等。苗族认为存在恶鬼,善仙。善仙世代相袭依附于某家族某人,父死附子,子亡附孙,或隔代相附。被善仙依附的人便称“巫师”或“祭师”。善仙能助巫师寻药,治病,驱鬼,招魂,祭祀,行巫术,通晓阴阳二界,过去、现在、未来诸事……故“巫师”是阴阳二界间信息的传达者,是各种迷信活动崇拜的执行者。若恶鬼附于巫师,则巫师专做恶事;若善仙恶鬼都附于巫师,则想做好事而做了恶事,这时要请名巫师把恶鬼隔离赶走,使之成为好巫师。

苗族在祖先崇拜、灵魂崇拜、自然崇拜中,举行的各种祭祀等习俗活动和宗教仪式如下:

(一)大祭

大祭,苗语称为“自”,是祭苗族祖先“格蚩尤老(蚩尤)”和“格炎尤老”。相传,杨张二姓是“格蚩尤老(蚩尤)”和“格炎尤老”的直接后裔,故由杨张二姓主祭。掌祭人由二姓的幺儿(有的是长子)世袭。一世祭三次,头次献牛3头,第二次5头,第三次7头。大祭须用鼓。制鼓有规矩,要由主祭者入深山,寻围许樟木,锯下长3尺3寸的圆木2段,挖空,蒙上鲜牛皮,任命公鼓与母鼓背回,笙队至途中迎鼓归,置于掌祭者楼上备用。时间有三日,七日之分,月以虎月、兔月为宜,日以初七为宜。

人员组成如下:

长老、祭师、笙师、鼓师、歌师、总管;还有掌祭师(由幺儿或长子充任)、厨师(由姑婿充任)、灯师(由姨夫充任)、屠宰师(由厨师充任)、割牛犍包师(由舅母充任)、行洗脚礼师(由婆媳充任)、队列组织者(由掌祭长子充任)、寻“树牛”组织者及宾客。

大祭程序各地大同小异,主要是视准备情况而定,基本如下:

第一天,宾客集中于设在屋前之东的击牛场,祭师招祖先阴魂,众人列队自右向左鱼贯舞出,以上长老、祭师、笙师、鼓师等诸师各就各位,击鼓,吹笙唱祭祀歌。夜间,婆媳向阴祖行洗脚礼。第二天,进行找“树牛”,“洗牛脚”、“击牛”、“挂礼服”等仪式。第三天,举行“抹黑脸”、“撵牛”、“烧鸡肉吃”等仪式。

大祭的目的是求祖先保佑儿孙繁衍、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二)小祭

小祭,苗族各姓所祭对象不一,祭法不一,甚至各姓中的小宗族也不一。

如:朱姓用狗祭栗树,其中一个宗族在栗树下方祭,一个在上方祭。杨姓一个宗族以装虎捉猪形式祭祖。同一苗姓认祖就是以小祭是否相同而认的。

(三)祭门

祭门,是在家畜家禽和人身不平安时祭的。祭祀时,将门神设于门后,门神有竹编的,也有小木板制的,挂后不得毁坏,每换必祭。时间:月、日都选马、牛、虎月日为宜。祭时于天黑后全家弟兄集中,杀一纯黑毛小猪,火烤腿毛,毛、粪便及脏水埋于门内右角落洞中,肉煮后置于木碗木盆祭祀,祭后食完不能剩余。祭时,外族外姓不能参加,严禁喝酒,严禁讲异族话,女儿禁食祭品。

(四)做大斋

做大斋是把死者灵魂送回祖宗故乡。死者“牵牛牵羊”回故地后,可保生者平安,六畜兴旺。一般为死者死后三年举行。因耗费大,一生中只能做一次。做时日子以属牛、马、狗为宜。人员组织如下:

主斋人(死者长子或长孙)、总管、厨师、宾客。做斋历时三天。

第一天,客人集中,总管及帮忙人就位,宰一只羊做晚餐。

第二天,先由笙鼓手于堂中插一棵小松树,鼓栓其上,吹笙击鼓念祭词。然后,招死者灵魂入筛盘,交“羊”和“牛”给死者牵。

第三天,击牛祭死者,端筛盘送死者回故土。

(五)祭山

祭山, 苗语叫“浪岛米色”。苗族认为山、石、树木能保佑全村平安, 故每村一年一次, 要祭村旁一座山, 此山平时草木禁毁。每年四2012年第8期中旬刊 (总第489期) 时代Times月初七八或十五六, 全村男性参祭。祭时宰一只鸡, 拔毛抹血于山中一大石, 祭师念祭词, 鸡煮熟后分食。

(六) 保平

苗族认为舅舅有灵, 可保子女平安, 所以若子女有病有灾或不听话, 须请舅舅保, 请时还需请巫师颂保词, 舅舅须备七根针, 七个戒指, 红黑布各七尺, 硬币七枚。本家备鸡两对, 一对谢巫师, 一对煮熟献保灵。食后, 鸡翅膀骨与针、戒指、硬币用黑布、红布包好收藏起来。舅舅搓一小节线戴于小孩脖颈。

(七)保福

保福,苗语称“迫阿地”。苗族认为人、畜、五谷万物有灵魂,灵魂离体,人不安,畜禽不顺,五谷欠收,须请巫师招魂保福。保福时,本家须备鸡一对、木勺5-7把,一支5-7叶白花树,5-7片麦冬叶,未缝蜡染裙布一腰、蓑衣一领、包帕一块、棉衣一件。于夜间九时许,巫师烧蜡以烟为向导,入阴间招魂魄,招回后举行收灵仪式,全家吃保福鸡。

(八)取力量

取力量,苗语叫“马当马饶”。苗族认为大岩、大石、大树能给人以力量战胜天灾人祸,祭之能消灾免难,所以,若遇不顺的事时,滴酒丢卦许愿于岩脚(或石脚、树脚),消灾后,到岩脚(或石脚、树脚)还愿。

(九)其他

还有很多巫术、占卜以及隔鬼、招魂、撵火鬼、剃孩子头等迷信活动。

以上崇拜和信仰以及迷信活动,1949年前,除基督教信仰者外,在苗族群众中普遍举行,随着时代进步,目前只有少数村中的少数人相信和进行。

二、深度解读苗族祭祀

历史上这些名目繁多、花色齐全又繁冗的祭祀活动不但没让苗族群众感觉到烦累,相反在苗族社会形成了一种特色浓郁的地缘文化,更形成了一种超强的民族凝聚力和内驱力。

纵观这林林总总的祭祀仪式和活动,我们会发现,这些祭祀活动都是围绕着“慰祖敬祖,敬畏自然及生命、消灾祈福,保家人平安、和睦,保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而展开,围绕着和谐家庭,和谐环境,和谐社会而展开。

在苗族各种祭祀活动中,都穿插了大量的祭祀歌谣,透过这些歌谣,撇开繁芜的形态,我们能鲜明地感受到苗族内部孕育和合的优秀伦理思想和民族性格。

以大祭为例:

第一天,祭祀起始:宾客集中于设在屋前之东的击牛场,祭师招祖先阴魂,在招魂台前要大声唱:“祭祀开始歌”、“招祖灵歌”、“怀念祖先主世老等人功绩歌”、“怀念高杜占地奥”、“连地吾彩少歌”、“怀念则嘎老歌”、“请祖灵入祭场歌”、“九代祖灵入堂歌”、开始笙鼓齐鸣“迎祖曲”。开始祭祀祖灵。

祭祀高潮:笙鼓队引导众人跳踩堂舞,踩堂舞所配歌词如下:

踩堂歌(“阿佐”歌)

天气晴朗朗,天气晴男女主人办客事。

女主人家啊男主人家,提早就把两位饭师请。

两位饭师掰着指头算,算着日子按时来。

女主人家啊男主人家,提早就把两位菜师请。

两位菜师掰着指头算,算着日子按时来。

菜师来到砧板响,砧板响声传到村头和村尾。

主人邻居们听见,相约村头绕着来。

砧板响声传到山前和山后,远近客人都听见,

相约村尾绕着来。

女主人啊男主人,请了一伙姑娘来背水,

水到什么地方背?水到山箐水口背。

水背回来菜师见,菜师舀煮白嫩猪肉块,宽宽肉片用来盖菜缸。

水背回来饭师见,两位姑妈饭师用瓢舀,

融舀来蒸那白白的米饭, 米饭用来盖饭簸。

到了日头偏西开饭时, 肉片装在镶银木缸里, 米饭装在饭簸内。

今夜是个好日子,

菜师组织“阿佐”芦笙队, 饭师组织“阿佐”歌舞队。

菜师村头邀三趟,饭师村尾邀三遍。

邀来踩堂“阿佐”芦笙队,邀来踩堂“阿佐”歌舞队。

踩堂队伍弯曲似鸡爪,踩堂队伍弯曲似犁沟。

踩堂“阿佐”歌舞芦笙队,

先在地连灶边绕三匝,然后绕至主人篱笆门。

男女主人的贵客,

穿着“托肩花衣绰鲁”花团团,

就像篱笆围成圈,就像木桩排成行。

踩堂队伍的人们,跟着手执火把引路人,长长队伍绕到大门外。

男女主人的贵客,穿着“托肩花衣绰鲁”花条条,

就像锦鸡羽毛一样美,就像锦鸡翅膀一样亮。

踩堂芦笙歌舞队,使人看见面羞涩。

女主人家啊男主人家,请来两位敬酒师。

敬酒师披叠肩毡,手持角杯于腰侧。

口笑盈盈斟满双角酒,双手交叉来敬客。

“踩堂”歌舞芦笙队,口笑盈盈来接酒。

接了酒后先向身侧倾酒敬神灵。

倾酒祭神做什么?护佑子孙繁荣和昌盛。

敬酒歌师来驱赶,踩堂队伍来吆喝,

把女主人和男主人,口舌霉运吆到屋外边,

病害霉运赶到野外去。

踩堂队伍团团围拢来,把男主人和女主人,

丰收好运围进仓,顺养好运围进厩。

把男主人和女主人,人和人安好运围进家,

子孙盛昌好运围进堂。

好运围进堂屋里,

堂屋里的老人们,

伸手来把好运接,抱着好运睡在堂屋里,

让那好运归家不走散,让那好运永远不离这家人。

踩堂队伍背酒来,

角酒一一向着老人敬,角酒一一向着客人献。

踩堂“阿佐”歌舞芦笙队,一直跳到天亮明。

踩堂“阿佐”歌舞芦笙队,一直跳到太阳出。

有始要有终,有来要有回,

最后回到哪里才结束?

最后回到地连灶边才结束。

踩堂队伍往回看,

看见男女主人饭满簸箕菜满缸,

看见男女主人汤满罐子酒满坛。

唱到这里“歌路”要牢记……

踩堂队伍绕完前场后,进入祭堂前,敬酒师拦门敬酒,要放声唱“迎祖入堂歌”,开始逆时针(慰亡灵时用)入堂祭祖。夜间,婆媳向阴祖行洗脚礼。祭师要唱“洗祖脚歌”,姑嫂用手蘸水弹在空座位上,表示给远方回来的祖先们洗脚驱乏。

第二天,进行找“树牛”(模仿祖先猎杀野牛),芦笙手要吹奏“树牛曲”,歌手要唱《寻树牛歌》,找到树牛要招牛魂,吹“招魂曲”,唱“挽魂歌”,然后进行“击牛”、“挂礼服慰祖”(在“树牛”上挂节日盛装,向祖先回报劳动成果,让祖先愉悦)等仪式。

第三天,一是举行“抹黑脸”(用手蘸锅烟灰抹在祭台木板上,标志着给祖先一张看完子孙要回阴间城门的通行证)然后群众狂欢互抹,二是“撵树牛”(踢树牛,表示送祖先)等仪式,三是解决会场纠纷。大祭完毕。

细细分析大祭的整个浩荡的祭祀过程和繁琐的细节,我们会发现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一) 慎视历史, 敬慰祖先的虔诚信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上苗族与中原王朝进行了长期战争,战败后南渡黄河、长江,辗转进入云贵高原,最终沦为彝族奴隶主佃户或逃入高山,艰难生存。对于史诗,特别对于《披荆斩棘创家园歌》及《迁徙歌》,苗族慎视为自己的历史,只能在极其严肃的“祭祖”和“阿佐”的关键时刻才能唱,且忌唱错,认为会触犯祖先,祸及全家。记住历史上自己民族战败的历史,才能够居安思危,不骄不怠,锐意进取,奋发图强。

祭祀中穿插的大部分歌谣古朴厚重而深沉,集中地回忆了苗族祖先可歌可泣的创世纪、开创家园和被迫迁徙的漫长历史。这部分写得越凝重悲壮,越可见出苗族群众对祖先的丰功伟绩的万分敬仰与缅怀。从“招祖灵歌”、“送祖灵歌”“挂服慰祖”等看出,苗族人认为,先人逝世并不是灭绝,而是去了另一个地方居住,通过祭祀活动,全家仍可以重新聚会,共乐。从这些诗歌中可见,苗族人敬祖尊老的虔诚风尚。

敬老是苗族社会的美德。

在苗族聚居地,群众对老人、长辈十分尊重。如果在路上遇到老人,无论是否认识,都要尊称为“公”或“太”,并且要给老人让道。如果在路上碰见背负东西的老人,作为年青人应该主动给老人带一程,有的甚至把东西送到老人家门中。真正做到了“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这一点是孟子所推行的仁政、“王道”思想中百姓因国家“谨庠序之教,兴孝悌之义”后达到的理想的教化状况。

如果遇到走村窜寨的老人,一旦进到自己家里,必定要热情接待,要像对待自家人一样。在宴会和公共场合,长辈及老年人先入席落座,并且在坐席时要请长者坐上席,在席中饮酒时,好酒必敬长者,佳肴必让老人。与老人同行时,应请老人走在前面。同时,当村寨中发生纠纷时,老人与长者一般都充当协调人。当然老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之人,处事公允,不会让大家失望。同理,爱幼,也是苗家的一种美德。作为父母,要教育、养育子女,使之成人。如果父母不尽抚养的义务,那么父母将受到道德的谴责。在社会上,人们也要对小孩进行爱护和管教。所以苗族有谚语:“逢老要尊老,逢小要爱小,老爱小,小爱老,敬老得寿,爱小得福,处处讲礼貌,才成好世道。”这一点正符合孟子所推行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社会的和谐规范。

(二)对天地的敬畏,对自然生命的崇敬

如上文提到的找树牛,唱迎树牛歌,送树牛魂歌等。安宁水井湾,小松棵,滑石板,梨树箐部分苗族还保留有树崇拜(岩石崇拜,山洞崇拜等)等祭祀习俗,即将一些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古树(或古岩石、古山洞)看作是依附着神灵的“神树”(神石、神山、神洞)加以祭拜,孩子多病或孩子较少的人家,都让小孩拜祭神树,以求神树的保佑。

“万物有灵”是远古人类所共有的宗教信仰形式,但随着时代的进展,世界上很多民族的“万物有灵”信仰都逐步消失了,而苗族的“万物有灵”观念却基本完整地延续到了今天,这成为当代苗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色。

苗族常常把自然万物赋予人的灵性尊重之,并与之平等共处,他们甚至还把大自然视为神秘而敬畏的对象。苗族先民在对人与自然关系还不大清楚的情况下,认为人类与其他生物都是自然之子,并把人的性格赋予自然物,与之和谐相处,突出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亲情关系和伙伴意识”,蕴含着苗族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思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21世纪,一种对自然万物的亲情关系和伙伴意识,为人们就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理性思维方式。

(三)超凡的团结互助精神,极强的集体主义感

大祭,在物质匮乏的苗族村寨,准备是相当困难的,要由本宗族提前两三年甚至七八年进行准备,主祭人召集各家,商量分派存粮、酿酒、蓄养家畜、联络各村宾客、祭祀角色分配等任务,各尽其职,互都是客,如此繁重的接待任务,面对有限的食宿条件,如果没有超凡的团结互助精神和自身的积极客服,场面一定会乱得不可开交。史书记载,大祭时,有很多远路来客只能住小树脚,吃冷牛汤伴饭,却仍然兴高采烈地加入到祭祀活动中来。

苗族有句话说:“坐在一块土,便是一家人。”苗族人民把帮助别人看作是应尽的义务,也把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一种权利,把个人和集体溶合在一起,借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苗族人民特别好客,客人到家里来必定盛情款待。即使家里贫穷,也尽力招待好客人。一家的客人也是全村的客人,家家争相宴请。特别是遇到庆典佳节,婚嫁喜庆,往往是一家来客,全村作陪。客人告辞,主人常苦留远送,并以礼物相赠。

在苗人社会,一般建房,婚丧大事等都是互相帮助的,而且不计报酬。对于老弱病残、孤寡老人,全村都有抚养和照顾的义务。

苗人很关心集体,并常常不计个人得失,在苗乡古道上,大树旁,泉水边,桥头上,常见一张张木条凳;在山谷里、山沟上常架起一座座简易的木桥;在岔路上建指路碑等,这些作为集体使用的东西,常常都不是由集体组织去做的,而是由一些个体去做的,而且做完尽量不让他人知道。在苗人社会,集体荣誉高于个人荣誉。

这不仅可以维持苗族社会内部的安定,而且当苗族人民遇到大的灾难时或者压迫时,苗族人民会依靠团结互助,发挥集体的力量,渡过难关,反抗压迫。如果一个民族不团结互助,缺乏内聚力,那么这个民族很可能就会被其他民族同化,或者被历史淘汰掉。苗族人民正是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使他们无论面对统治者多么残酷的镇压与驱赶,他们都能顽强的生存下来,并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四)勤劳勇敢,锐意进取,热爱自由

安宁流传下来的祭祀歌谣中有很迁徙歌,反映苗族人民可歌可泣的战斗精神和坚韧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性格。

如《格炎尤老、格蚩尤老和嘎骚卯毕歌》,歌词如下:

上天初生时,

大地生何人?格炎尤老生在长江边。

格炎尤老建了“老乌”城,

“老乌”城建何地?

“老乌”城离长江岸边十七公里。

上天初生时,

大地生何人?格蚩尤老生在“阿当地玉帮”大平原,

格蚩尤老建了“老古”城,

“老古”城建在何地方?

“老古”城离“笃南夷莫”江边一个早上的路程。

上天初生时,

大地生何人?嘎骚卯毕生在长江边,

嘎骚卯毕建了“老帝”城。

“老帝”城建何地?

“老帝”城建在“笃南夷莫”岸边的铅坝上。

格炎尤老、格蚩尤老、嘎骚卯毕都是什么人?

都是世人住地中心的君王,都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君主。

格炎尤老身上花点点,

格蚩尤老身上花条条,

嘎骚卯毕身上花斑斑,

格炎尤老是世上使用弓弩的能手,

格蚩尤老是世上武艺高强的拳师,

嘎骚卯毕是世上剑艺精湛的首领。

三人跑马练兵什么样?

君王纵马起半空,奔马四蹄如飞轮,战士刀枪似丛林。

君王布阵什么样?

将士摆满三个大平坝,挥刀齐向上,吼声震天响,挥剑齐向下,喊声动地来……

这首歌谣讲述三个苗族英雄率众迁徙新家, 开辟建设家园, 遭强敌入侵掠夺, 指挥苗子子弟, 英勇杀敌, 最后得胜凯旋, 回归家园的故事。

苗族人民反压迫的斗争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历史上苗族人民反压迫求生存的斗争不断。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 视苗族为“外化之民”, 对其实行歧视、压迫和残酷剥削的政策, 苗民多次举行起义, 以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当反抗受到残酷镇压时, 他们便被迫进行迁徙, 迁到更偏远的山区, 他们每到一处, 与天斗, 与地斗, 与毒蛇猛兽斗, 与自然灾害斗。他们开荒种地, 自种棉麻, 纺纱织布;饲养家禽, 牧放牲畜。自制食具, 精制服装。苗族人民以勤劳勇敢求得其生存, 受压迫时, 便起来反抗, 反抗不赢便迁徙, 他们很热爱自由。

(五)耳濡目染学教化

通过丰富多彩的祭祀活动,使得本民族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而且还使其在实践中得到贯彻与发展,比如说,祭祖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安全教育,仁爱意识,互助意识,礼仪观念、族群观念意识等,使苗民小辈耳濡目染收到熏陶教化,铭记终身,全民思想得到统一与贯彻。

三、结语

祭祀本来只是早期苗族的原始信仰表现, 但凝聚于其中的慎视历史, 敬慰祖先的虔诚信仰;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思想;不计个人得失, 积极奉献的超凡的团结、互助精神, 极强的集体主义感;勤劳勇敢, 热爱自由, 锐意进取的乐观精神;坚强不屈, 百折不挠, 代代传承的不败意识等诸多优越的民族生态文化意义值得我们现代文明人深深思考。

一个民族能否长久生存与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即文化。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合理并积极向上, 那么这个民族的生存能力是较强的, 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野蛮落后, 而且颓废, 那么这个民族在很大程度上要被社会淘汰。

继承优秀的,抛弃不合时宜的文化不但是苗族人民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其他民族在世界自然选择面前调整自己屹立姿态的良策。

参考文献

[1]朱文光《.百年探路曲》.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6年.

[2]安宁市委统战部编《.安宁民族宗教志》.

[3]何耀华《.中国西南历史民族学论集》,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

[4]王文光《.中国南方民族史》, 民族出版社, 1999.

[5]李廷贵, 张山, 周光大《.苗族历史与文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6.

[6]岑秀文《.民族知识丛书——苗族》, 民族出版社, 1993.

上一篇:公司破产程序下一篇:体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