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体育新闻报道

2024-05-02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精选十篇)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 篇1

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新闻报道也越来越依靠网络的力量。目前, 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新闻的主要传播途径, 这种新闻报道方式具有多样性、便捷性、丰富性、及时性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2]本文从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和不足两方面进行阐述。

二、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

(一) 时效性较强

网络不受时间的限制, 能在任何时候对体育新闻进行报道, 尤其是一些重大体育赛事, 人们想要迫切了解赛事的状况, 新媒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 如电视、报纸等, 因为步骤繁琐, 人们不能及时了解体育赛事的最新状况, 等到报纸或者电视对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 人们已经失去了关注的热情, 可见时效性对体育新闻报道的影响是巨大的。而网络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就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其可以对体育赛事进行跟踪报道,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

(二) 新闻容量大

传统的体育新闻传播介质如报纸, 有篇幅限制, 电视则有时间上的限制, 所以必须体育新闻的内容要进行压缩和精简, 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体育新闻的了解不够全面, 而网络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网络有很强的储存功能, 不像电视和报纸一样受到篇幅和时间的限制, 网络媒体能对体育新闻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详细报道, 满足体育爱好者的需求, 进而促进了网络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

(三) 体育新闻报道的综合性强

体育新闻因其储存容量大, 所以在对体育新闻进行报道的同时, 还能呈现新闻的背景资料。除此之外, 新闻报道者还能通过图片、视频以及语音将体育赛事立体化呈现给观众, 让人们了解到更多的体育知识, 也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体育赛事的现场氛围, 提高人们对体育新闻的观看兴趣, 即使有些观众错过了精彩的体育赛事, 也能通过网络搜索重新观看。这对于体育新闻的推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其发展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3]

(四) 互动性比较强

体育新闻通过网络报道, 不仅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 给人们提供了观看的平台, 还能激发人们的兴趣, 提高体育赛事的交流性。网络充当了新闻传播的媒介, 同时也充当了一个平台, 使人们和体育新闻亲密接触。体育爱好者们也能在这个平台上与其他体育爱好者互动, 发表各自的意见和看法, 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于体育赛事的兴趣和热情。受众的看法和评论也能造成一定的社会舆论, 对体育事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不足之处

(一) 虚假信息泛滥

网络媒体具有广泛性, 对信息的过滤能力差, 导致网络上存在很多垃圾信息。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网络体育新闻的优势明显, 很多媒体为了提高网站浏览量和点击率, 经常抢新闻, 甚至有些网络媒体还没有完全掌握体育新闻就胡编乱造, 导致新闻失实。例如, 在雅典奥运会的时候, 中国和俄罗斯进行女排比赛时中国一开始连失两局, 就在中国女排和俄罗斯还处在较量中的时候, 新浪网为了抢这条新闻就胡乱编写, 报道中国女排不敌俄罗斯, 但实际上中国女排最后夺得了奥运金牌。[4]这样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 造成网络环境上虚假信息泛滥。网络体育新闻报道虽然和传统体育新闻的报道方式有所差别, 但同样严格要求新闻的真实性, 因为一条缺乏真实性的新闻, 任内容多有趣、时效性多强, 都是毫无价值的。

(二) 体育新闻雷同现象严重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目前我国网络媒体对新闻还没有采访权, 网络的体育新闻是经过对传统媒体采集的新闻进行处理后进行发布的。传统媒体的新闻过滤性比较强, 能够将真实度低的垃圾信息删除掉, 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而有的网络媒体直接将传统媒体的新闻照搬不误进行发布, 还有些网络媒体为了避免内容大量雷同, 就集百家之长, 从各大媒体上摘取一部分进行整合。这种方法依旧是治标不治本, 观众打开各大网页看到的新闻都是大致相同的, 也就失去了新鲜感, 这对网络新闻报道具有不利影响。[5]

(三) 没有深度挖掘体育新闻, 缺乏特色

网络媒体为了增加观众的浏览量和点击量, 都会在体育新闻的时效性上下功夫, 认为第一时间的新闻才有价值。由于体育赛事频繁, 而且体育赛事中的项目众多, 导致很多网络媒体在对体育新闻进行报道时出现抢时间现象, 导致报道出来的新闻都停留在肤浅的层面, 缺乏对体育新闻的深层次挖掘。新闻内容雷同, 导致媒体网站缺乏自己的新闻报道特色, 变得庸俗化和大众化, 自然也就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四、结语

网络媒体在当今世界中对体育新闻的报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网络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容量大等特点, 对于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也有其不足之处, 这也就要求网络媒体工作者对这些不足之处加以重视, 把握好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优势, 解决存在的问题, 达到新闻传播和体育事业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艳红.体育新闻报道在体育发展中的作用[J].新闻论坛, 2011 (06) :11-14.

[2]徐勤荣.转型期体育新闻报道的主要误区及质化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9 (02) :09-13.

[3]王洪娥.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与传播[J].新媒体研究, 2015 (18) :22-25.

[4]洪庆林.解析体育新闻报道的尺度[J].新闻战线, 2016 (01) :08-14.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 篇2

网络体育新闻专题的编辑方式探析-以人民网的北京奥运专题为例

以人民网的北京奥运专题为例,探讨网络体育新闻专题的.编辑手法.指出网络体育新闻专题编辑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网络体育新闻专题的分类,指出在编辑过程中应注意的同题.

作 者:柯永春 KE Yong-chun 作者单位:福建省警察学院,福建,福州,350007刊 名:井冈山医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GGANGSHAN MEDICAL COLLEGE年,卷(期):16(4)分类号:G213关键词:奥运 网络体育新闻专题 编辑

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特点及发展策略 篇3

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

1.内容更新快

新闻与普通文章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这也是新闻题材最基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元素。对于新闻而言,其传播的时间与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差越小,它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也就越大。换句话说,新闻的时效性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一条重要规律,是衡量一则新闻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标准。作为体育类新闻,时效性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新闻,体育赛事新闻的报道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大众对比赛过程以及他们所喜欢的运动员都倍加关注。他们好奇每一场比赛的结果,每一个比分都会引起观众情绪的波动。

如2008年在我国举办的北京奥运会,牵动着所有国人的心,因此体育新闻报道就必须将赛事情况及时、准确的传播给广大受众。体育赛事的整个过程充满着变数,例如像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排球比赛等,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产生大的比分差距。而报纸、杂志等传统的媒体在对体育新闻赛事的报道上要经过记者信息采集、文字编辑、排版、校对等程序,因而新闻传播的时间往往比较滞后,大众无法第一时间了解体育赛事的状况。与传统的媒介相比,网络传播以虚拟的互联网空间为信息传播平台,它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可以随时随地将体育赛事的情况传递给广大的观众,从而省去了传统媒体一系列复杂繁琐的程序,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闻出版快则几天,慢则需要一周的时间,而网络媒体的更新频率却是按分钟来计算的,可见其更新速度之快,确实令人们感到强烈的震撼。

2.新闻信息更加丰富

对于报刊、杂志等这类传统的纸质媒体来说,由于版面空间有限,因此,它所能容纳的新闻内容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电视、广播、电台也由于受到节目档期、时长的影响,不能无限制、大批量的对新闻进行详细报道。可以说,传统的媒体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无法满足观众对新闻日益膨胀的好奇心需求。而互联网是个虚拟的网络空间,且这个虚拟空间拥有可以承载大量信息的强大数据系统,因此,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信息容量是传统媒体的无数倍。另外,网络具有超链接功能,通过超链接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对各类新闻信息和其他资源进行汇总和整合。另外,网络媒体还可以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对体育赛事进行报道、分析和点评,广大的网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其中,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活动传播给其他人。

3.互动性强

网络最大的特点在于网络传播具有双向互动性,信息的传播者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而信息的接受者也同样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性给更多的人传递信息的权利,因此在众人的参与下,网络新闻得到了快速发展。体育新闻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赛事直播或开通网络体育论坛、赛事点评等,使得观众不仅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赛事,而且还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传递给体育媒体。

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不仅媒体与受众之间可以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纵向信息传播,受众与受众之间也可以进行横向的信息共享、思想沟通和交流。就网络的虚拟性而言,受众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只要受众具备上网条件,双方就可以进行网上对话、视频、文件传播等沟通。其中影响最广的交流平台就是网络论坛,也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BBS,如天涯论坛、猫扑论坛、豆瓣论坛等。近两年来,随着微博的兴起,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微博热,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开通属于自己的微博,一方面可以收听自己喜欢的运动员,一旦运动员有什么新闻动态,受众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并可以通过转播传播给朋友、同学或者陌生网友。这样,体育新闻的传播有了多人的参与,不仅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效率,而且也起到了相互沟通交流的作用。

4.多媒体:全面调动试听

报纸、杂志这些纸质媒体主要是通过文字和图片信息来传递新闻;电视通过音频、视频信号的调试从而将声音与画面有序的结合,以不同频道的形式展现在荧幕上;网络新闻是个多元化的传播工具,它集合了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各个传统媒体的所有特点,给大众展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新闻内容,对于观众而言,这种多彩的网络新闻表现形式不仅可以单独运用,同时也可以多种表现手段组合运用。

网络体育新闻发展策略分析

1.加强深度报道

什么是深度报道?一个简洁的定义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的一种报道形式。”谈到新闻深度报道这个话题,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一名研究生教授发表了自己的三点看法。首先,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是对真实新闻事件的直接报道;其次,新闻报道不能仅仅只是简单的对新闻表象进行报道,新闻从业人员应具有高度敏锐的新闻洞察力,能够透过新闻表象发掘表象背后所隐藏的社会问题和实质;最后,根据新闻事实,凭借自身的新闻从业经验和阅历,再加上大量的社会调查报告,从而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新闻报道,也就是所谓的深度报道。新闻媒体是正义的化身,在面对社会一些有损社会公德、破坏和谐社会、损害大众利益的行为时,新闻媒体就应该对此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深度报道,从根本上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

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要在平凡中见深度。体育新闻深度作为一种新闻深度加工产品,所选题材如果涉及名人,是热点、焦点,具有社会敏感性,那么就会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因此,如果将此类题材的体育新闻进行深度挖掘,深度报道,那么它所能创造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将非同凡响。例如,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们的飞人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了奥运男子田径110米跨栏的世界纪录,成为在田径场上第一个黄种人奥运冠军。他创造了奇迹,也给中国人争夺了无比显赫的荣耀。于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人們对刘翔的期望远远超过了其他项目的运动队员。然而,令人痛惜的是他在国人的期盼中悄然的选择了退赛,这无不给广大喜爱他、支持他的人们一次沉重的打击。随后各种流言蜚语、指责声、批评声等如潮水般涌来,刘翔退赛事件已成为触动整个社会敏感神经的话题。人民网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和报道,并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谁懂刘翔之痛》的新闻报道,整篇新闻报道以“放过刘翔吧”为主题,从刘翔的身体状况到他的心态,最后到他的未来发展等都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深刻报道,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走进镜头,走进他的真实生活中。更加真切的了解他,一如既往的相信他、支持他。文章在人民网发布后,顿时引起了强大的反响,同时该则体育新闻也纷纷被其他网站转载。

2.网络体育娱乐报道不能过度

随着网络体育新闻的不断发展,体育报道越来越趋于娱乐化。当然,在枯燥乏味的比赛数据和技术分析中适当的穿插一些娱乐性的新闻有助于增强体育新闻的趣味性,提高大众对体育新闻的兴趣,然而过度的报道娱乐新闻却给体育新闻带来了诸多的弊端。如一些网络媒体为了博得大众的眼球,开始将目光转向体育明星的私生活、艳闻或者糗事上面,虽然博得了大量的点击率,也为体育新闻赢得了更多的关注,然而却丢失了体育新闻最可贵的本质。体育新闻旨在通过对体育赛事的报道,向大众传播一种体育赛场上的团结友爱、为梦想坚持不懈、不怕吃苦、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然而,随着如今网络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扩大,这种娱乐化趋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新闻在人们心中的正面形象。因此,网络体育报道突出娱乐性是大势所趋,但决不能过度的重视新闻的娱乐性,而忽略了体育新闻的最基本的要素,更不能把娱乐化和虚假新闻、恶性炒作混为一谈。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体育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越来越丰富多彩,再加上高端计算机技术的支持,网络体育新闻不断给人们带来各种惊喜,网络体育新闻的发展必将成为人们获取体育资讯的最佳途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就当下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现状看,网络体育新闻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娱乐过度、虚假新闻、恶意炒作等问题。因此,如何规范和引导网络体育新闻的发展方向,促进其健康发展,仍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点。

| 作者单位:平顶山教育学院

网络体育新闻体验式报道的应用 篇4

一、揭秘运动员训练生活

体育新闻报道中, 运动员永远是受众关心的焦点, 他们的学习、训练情况及日常生活状况更是受众谈论的热门话题。网络媒体由于其信息量大、时效性强, 报道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 使得体验式报道更加有声有色。网络媒体在开展运动员, 特别是体育明星训练生活的报道时, 通常运用体验式报道手段, 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 对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训练场地、生活环境、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揭秘和曝光。这样的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 通常有较高的访问量, 深受网民喜爱。

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型赛事开赛前, 网络媒体会采用体验式报道形式来揭秘运动员备战和训练近况。如新华网在伦敦奥运会专题内开设了“国家队揭秘”栏目, 编发的《训练场馆军歌嘹亮———中国跆拳道赛前备战“不慌不忙”》、《期待收获———中国女排备战伦敦奥运会漳州集训探营》、《伦敦奥运中国姑娘憋足劲花游将上演“最炫民族风”》、《冼东妹:柔道新规对国家队影响不大》等稿件, 均采用体验式报道形式, 深入国家队训练场, 对运动员的备战情况、精神面貌等进行贴近、真实的描述。其文中“训练场上, 不见队员施展拳脚, 却传来嘹亮的军歌, 让人以为是‘误闯了军营’。”以及“身穿职业服, 坐在办公桌后敲着键盘, 柔道奥运冠军如今担任广东省重竞技体育中心党委副书记。冼东妹告诉记者……。”等鲜活的文字,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读后给网民留下深刻印象。

网络媒体正是采用了体验式报道方式, 通过记者深入现场、设身处地, 用生动、鲜活的语言, 将看到的、听到的真实反映出来, 才使得报道有活力, 可读性强, 让网民记忆犹新。

二、体验赛场氛围

体育比赛紧张激烈, 即便不在现场, 而在电视机前、在电脑前, 心情也会随着比赛进程跌宕起伏, 这就是体育竞技魅力所在。尽管有生动的画面和详细的解说, 但仍旧不能满足受众对进一步了解比赛现场方方面面情况的需求, 这就使得体育报道内容必须逐渐趋于碎片化和细节化。这些细节的描写, 也只有记者真正深入现场, 亲身体验才能采写出来。

在2012年欧洲杯报道中, 搜狐体育在其欧洲杯专题内开设了“搜狐直击”栏目, 前方记者每天都有多篇类似采访手记的稿件, 介绍各个赛场的现场情况及所见所闻所感, 如《波兰训练吸引过百记者锋霸引人注目》、《探访利沃夫球场造价2亿》、《揭秘顿涅茨克:欧洲杯现中国元素火车犹如牛车》等稿件, 都是典型的体验式报道手段。

不仅搜狐网一家, 包括新华网、新浪网等网站在内, 具备前方报道条件的网络媒体, 正是凭借前方记者深入比赛现场, 亲身体验赛场氛围, 把所见所闻真实、鲜活、生动的瞬间和切身感受通过稿件传递给网民, 才使得整个报道有特色、有味道, 贴近性更强。

三、跟踪重要新闻事件

体验式报道不仅对赛场、对运动员情况进行揭秘时运用, 在重要新闻事件的跟踪报道中也经常使用。例如, 对中国足球反腐败案的报道, 新华网编发的《特稿:足球案盖棺后的反思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评论:足球审判盖棺后的三个期许》、《特写:伸张正义之处仍流淌着伤痛》等稿件, 正是记者跟踪历时一年多的中国反腐败案调查审理全过程, 对涉案人员、对涉案人家属、对司法机关、对公安机关等一系列相关人员的接触和走访, 才撰写出有分量、有深度、高质量的稿件, 从而提升整个报道的影响力。

其次, 体验式报道在大型体育活动的报道中也广泛运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报道中, 各大重点新闻网站及商业网站都派出大量记者, 在鸟巢、水立方、天安门广场等奥运场馆、活动地点及北京的大街小巷穿梭, 他们“全副武装”:双肩背包、笔记本电脑、3G上网卡、3G上网手机、单反相机、移动电源、三脚架、DV、录音笔……以此进行现场采访, 采写稿件深受网友欢迎。他们注重“体验”二字, 从网友关注的角度出发, “带领”网友走街串巷, 感受北京文化, 体验奥运氛围。

四、曝光媒体生活

记者的工作紧张繁忙, 同时, 这项工作对广大网民来讲, 也有很强的神秘感。对媒体编辑、记者的工作和生活的曝光, 也是网民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因此, 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重要赛事报道中, 网络记者常用体验式报道对媒体的工作环境、居住条件、交通安保等方面进行曝光。如《揭秘奥运媒体村》《揭秘全运会之媒体饮食篇》《揭秘全运会之媒体住宿篇[组图]》等报道, 真实地反映了记者们生活状态, 让体育赛事在激烈竞争之余, 多了一些温馨的人情味。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 篇5

摘 要 媒介事件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形式,能够应用于不同载体的传播媒介。本文从媒介事件的视角对网络媒体大型体育赛事报道中的要素和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网络媒体报道大型体育赛事的特点和不足,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 媒介事件 网络媒体 体育赛事 报道特点

媒介事件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形式,能够应用于不同形式的传播媒介。新闻媒体通过聚焦、放大、删减等编码方式,将大型体育赛事这一类真实事件媒介化,进而形成体育媒介事件。本文尝试从媒介事件的视角分析网络媒体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

一、“媒介事件”的两种解释范式

“媒介事件”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界近年来频繁接触和使用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两种解释范式。

第一种范式是:真实事件→媒介化(编码:聚焦、放大、删减、扭曲)→媒介事件(奇观)。这种范式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来自于两位国际著名的传播学家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的专著《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需要经过精心的广告宣传和策划,需要组织者和电视台投入大量人力、技术和资源,花费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让观众熟悉事件的行程路线、日程表及其象征符号。事件的象征价值被置于突出地位,其表现带有仪式性的崇敬,在播出之时能使巨大的观众群心驰神往,使播出处于节日的、庆典的收视状态。

第二种范式是:媒介化的动机(个人、社会组织、媒介、政府)→导演事件(预编码:人为安排、表演)→媒介化→媒介事件(伪事件)。

本文研究网络媒体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属于真实事件的范畴,因此本文的分析建立在“媒介事件”第一种范式的基础之上。

二、媒介事件视角下的网络媒体大型体育赛事报道分析

(一)要素分析

媒介事件有三个要素,正如戴扬和卡茨所阐述的“电视事件有三个伙伴:事件的组织者,负责收集元素并拟定其历史意义;电视台,通过对元素的重新组合完成事件的再生产;观众,在现场和家里,对事件感兴趣”。这三个方面必须给予积极的认同并拿出相当的时间和其他投入才能使一个事件顺利成为媒介事件。在网络媒体大型体育赛事报道中,事件的组织者为大型体育赛事主办方;媒介组织为网络媒体;观众即为网民。

(二)过程分析

媒介事件的报道过程首先要求事件组织者、媒介组织和受众之间协商,接着媒介组织通过自身的大众传播平台对事件进行媒介表演呈现,之后受众接收媒体传播的事件信息,参与到事件相关的互动中来,这样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媒介事件。

1.事件组织者、媒介组织和受众之间的协商

事件组织者,即大型体育赛事主办方,通常会建立媒体运行部门,为媒体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资料和便利有效的工作环境,从而促进媒介组织和事件组织者的良好关系,形成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媒介组织,即网络媒体,充分利用其大众传播平台及时地展现体育赛事的全貌和进展,并通过选择性的报道,设置议程,将事件组织者的意图传播于受众。媒介组织为受众参与互动建立渠道,使受众加入到事件传播中来。

受众,即网民,在网络终端远距离地获得体育赛事的传播信息,同样打破日常生活规律加入到事件中来。受众选择自己关心的信息,通过互动参与感兴趣的内容。

2.体育赛事的媒介表演呈现

网络媒体通常以网络专题形式,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信息载体报道体育赛事。

(1)全程宣传体育赛事

在赛事的发展过程中,网络媒体凭借其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和产品的丰富性,对赛事本身以及媒体报道进行宣传,以达到告知、吸引、获得受众的目的。

(2)提前告知受众相关信息

通常在大型体育赛事正式开始之前,网络媒体便开始了对赛事的报道,告知受众赛事的日程表,关注重点、象征符号等信息。

(3)重点报道仪式性事件、热点项目、热点人物

仪式性事件,如大型体育赛事的开闭幕式、火炬传递仪式、颁奖仪式,具有超越事件本身的复杂象征意义,媒体通过报道使其表演性和娱乐性得到广泛的参与和关注,使得体育盛会升华为一种文化现象。热点项目和热点人物是受众关心的重点,通过报道受众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引起受众关注,引导受众参与到赛事讨论中来,使媒介事件成为大众传播的节日。

3.受众分析

受众是媒介事件三要素之一,戴扬和卡茨所阐述的电视媒介事件的受众即“观众,在现场和家里,对事件感兴趣”。在网络媒体大型体育赛事报道中,受众即网民,在现场观看赛事或者接触网络媒介终端,对事件感兴趣。网民可以在网络专题的各级页面轻易获取互动渠道,参与到事件传播之中,通过网民评论、网络投票、微博互动、微信互动、直播讨论、竞猜活动等方式参与互动。

三、结论与建议

从媒介事件的视角来分析,网络媒体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有着提前告知、突出仪式性事件、选择性报道、聚焦热点事件、通过多种渠道邀请受众参与五个特点。同时存在着部分内容编排方式不够成熟、报道过度娱乐化、写手水平参差不齐等不足。

建议网络媒体采用专题报道大型体育赛事时,专题首页减少重复性内容,降低受众的阅读负担。把握好娱乐功能的度,过度突出娱乐功能会淡化其他功能的展现。写手作为原创新闻稿件的主力军,其专业素养关系到新闻报道的质量,网络媒体在选择写手时,应当严格把关,选择体育新闻知识扎实,社会责任感强的网络体育写手。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 易剑东.大型赛事报道与媒体运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 刘自雄.解析“媒介事件”的内涵[J].辽东学院学报.7(44).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与传播 篇6

1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特征分析

1.1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通过对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传播数量已经远远的超过了纸质的媒体。在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图文并茂、图文直播、视频直播等方式, 能够有效的提升新闻传播与赛事进行的同步性, 通过不断刷新比赛概况、比赛战报等, 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对体育新闻的报道。

1.2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形式的丰富性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既拥有报纸、电视的图片与文字, 也能够通过动画、视频、声音等来提升网络新闻传播的生动性。而且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网络宽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通过网络观看直播比赛的人越来越多。其中, 图文直播作为体育新闻报道与赛事传播的新方式, 在现代网络媒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让体育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其时效性让体育新闻报道不管是传播的速度还是传播的效果, 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1.3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交互性

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交互性是网络背景下体育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虽然在传统的体育媒体新闻报道也注重与读者、观众之间的互动, 但是受到传统新闻媒介的影响与限制, 往往不容易在更大的范围、时间、空间内开展与观众、读者之间的互动。而网络媒体在体育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这种互动相对更为容易, 互动的范围、互动的时间空间也更加的广泛。这是因为网络媒体在互动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自主性与时效性, 能够有效的实现上下之间的沟通, 真实、快速的反应受众的呼声与观点。

1.4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情感性

在体育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新闻报道与传播的落脚点是受众, 以受众为核心的体育报道, 是具有情感性的, 这种情感性表现为体育新闻报道的积极影响与新闻人物内心世界的告白, 一篇好的体育新闻报道往往能够有效的展现出体育人物或者体育事件的正能量。例如:在北京奥运会期间, 体总网通过对我们国家的奥运冠军的夺冠、训练、家庭等的报道, 将运动员的汗水、泪水、笑容等真实的展现给每一个受众, 让受众在体验成功的幸福, 同时也了解了奥运冠军成长的艰辛。

2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传播的有效策略

2.1 提升网络新闻报道的独特性

从我们国家当前网络媒体的采访权来看尚不具备采访等权利, 而只能够对传统媒体采写的新闻加工之后进行发布。这一问题尤其在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体育赛事报道的过程中严重, 一些网络媒体虽然只派了一到两个记者, 但是浏览其网站我们可以发现每天可以写出大量的稿件, 从事实的角度来分析, 记者的精力是无从实现的。因此,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大量雷同、同质化的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出现, 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相悖的。

2.2 深挖网络体育新闻报道背后的故事

随着各个网站相互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增加, 吸引更多的网民成为各个网站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基本条件。体育新闻报道的多样化在海量信息冲击下人们往往是快餐式的获取体育信息, 而更少的关注于深层次的内涵。对体育赛事等的来龙去脉往往通过自我的搜索来实现的。通过这一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提升体育新闻的全面性与深刻度, 是更好的吸引受众眼球的一种有效方式。

2.3 倾力打造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精品栏目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受到其传播的空间、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其传播速度快的同时, 消减的速度也很快。因此, 只有的精心打造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精品栏目, 才能够更好的提升网络新闻报道的浏览量, 获得更多的宣传报道效益。从当前全球的体育电视来看, ESPN作为一家独具特色的体育电视网, 其经营、传播理念有着非常高的创意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当前, 我国的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平台很多, 但是受到新闻传播方式、新闻内容选取等因素的影响, 品牌栏目的数量较少。

2.4 正确把握网络受众的舆论导向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让体育新闻报道的方式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在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大部分开放性的网络体育新闻报道, 受众可以通过评论、留言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这个过程中, 有的网民以匿名为开始, 发表一些发泄、地域攻击、辱骂的语言, 这一问题在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表现的非常的明显,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超, 潘利利, 孔硕.新时期网络时代的体育新闻报道[J].现代交际, 2011 (05) .

[2]邵晓军.当代网络体育新闻的特点、问题与发展方向[J].新闻知识, 2010 (05) .

网络体育新闻发展的对策 篇7

加强深度报道

体育新闻的报道应该向深度报道发展,专家在谈到新闻报道的三个层次时称:第一层是事实性的直接报道;第二层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是在事实和调查基础上做出的解释和分析报道,也称深度报道。由于体育项目很多,体育新闻内容也很多,所以受众接触的信息量很大,又由于每个人喜欢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明星是不同的,因此大家关注的项目和人物也是不同的。为了满足人们对某个项目、某个明星的关注,深度报道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现在的人们好奇心越来越大,已不仅仅满足于对赛事结果的报道,还对赛事的背景文化以及明星赛场内外信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此,体育新闻报道要做到深度报道,满足受众的需求。

网络体育娱乐报道的规范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体育报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报道势必会变得商业化和娱乐化,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视体育报道娱乐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热衷于八卦以及挖掘明星隐私来获取商业利益,特别是明星的感情生活爆料,娱乐化、商业味浓重。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与对待体育新闻娱乐化,切实规范好娱乐化体育新闻。

目前,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尤其是体育新闻报道,虽然体育新闻娱乐化可以增加可读性,但我们绝不能为了占领市场、为了赢得竞争力,而忽视体育报道的基本原则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底线,把体育新闻过分娱乐化,哗众取宠,这是一种恶性竞争,它会有损新闻工作者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人们,尤其是对追星的青少年产生巨大影响,如果我们可以更多地报道明星健康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甚至是一些爱心活动,那么我们的体育新闻报道将会更有看点、更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要以人为本

体育新闻传播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体育新闻不断涉及社会、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一个好的新闻从业者应该以人文理念为引导来整合自己的知识,对新闻传播学科本身的理论加以人文精神的提升,并把人文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传播理念,实实在在地指导自身的传播行为。在划时代的今天,网络报道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在市场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体育报道更容易导致体育新闻人文关怀的缺失。因此,在体育报道中我们应该“以人为本”,更好地突出体育运动的人文精神,使其更具有人性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对人的关怀和尊重。我们要学会在报道中更多地把焦点放在人的身上,而不是更多地关注体育项目的竞技本身。这样的报道更加符合人的心理追求,也更加容易满足不同人的不同心理追求。另外,在追求新闻报道的同时还应加强人性化报道,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动人的故事,让受众更加了解一项运动,了解运动员的拼搏进取精神,这也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

加强与不同媒体的合作

网络媒体的发展都是从传统媒体发展过来的,因此它离不开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发展,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000年1月,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重组合并,通过联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和网络公司。此举引起世界轰动,受到新闻界的极大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它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诞生,那就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携手前行。另外,在此之前也有很多国际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进行了合作,并且收效颇丰。

网络媒体通过便捷的发布形式可以更快更好地服务于新闻报道,也可以借助传统媒体的新闻采访报道权来弥补自己不具有新闻采访权的不足,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可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还便于获取更多更好的新闻素材。另外,传统媒体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更好地创办网络电子版,更快更好地发布新闻信息,还可以与受众进行网络平台互动。

提高网络体育从业人员素养

随着体育新闻的不断发展,一些质量低下,甚至是虚假的体育新闻不断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商业利益在作祟,在商业利益的趋使下,一些记者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注重新闻的点击率而忽视新闻的质量,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新闻负面影响力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置新闻事实于不顾,一心想着自己的新闻报道怎样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这些行为不仅愚弄了广大受众,也使自身形象在受众心目中大打折扣,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应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素养教育,促使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不移的职业道德,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对他人和社会具有责任心,能始终严格捍卫新闻真实性,抵制各种诱惑,时时刻刻坚守职业道德的终极战士,这是职业道德建设的终极目标,也是新闻从业人员的人格魅力和价值体现。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使体育新闻环境日益净化,并大大提高体育新闻报道的质量,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如今网络传播已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但是网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法律的约束和保障上还存在很多不足,甚至地方法律条例及规范很少涉及网络。于是有很多网站为了追求商业利益,钻法律空子,从中牟取暴利,这不仅损害了网民的利益,而且也阻碍了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我们国家立法司法监管部门应早日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止一些违法违规的不道德行为。只有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断推进网络传播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建设,才能使网络的传播与发展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依靠科学健康有序的教育引导和自律。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都需要我们有个认知的过程,我们需要从不懂到明白,最后到合理科学有序运用。当然在这个认知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理网络是最基本的保障,在我们的立法滞后和法制不健全时我们需要做好宣传,尤其是做好各种协调工作,加强网络宣传,用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加强人民群众的网络自律行为,形成一种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当人民群众认识到位后才可能自觉地遵守规则,自觉抵制很多不良现象,才会自觉地抵制网络传播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二,加大网络传播行为的监管力度。根据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难控制的特点,建立一个科学的制度化的网络监控体系,将网络违法行为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使其扩散,不带来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第三,针对网络传播特点及网络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新闻网络传播健康有序发展,为互联网构建一个良好氛围。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尽快进行专业的互联网立法,积极有效地打击网络违规和网络犯罪,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管机制,彻底消灭网络不良行为,为网络体育新闻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摘要:网络的迅猛发展,为网络体育新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为了更好地发展网络体育新闻,我们必须在网络报道规范、网络媒体合作、网络报道人性化、从业人员素养、网络法制建设等方面积极进取。

关键词:网络,体育新闻,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K吐依.A.J维尔.真实的奥运[M].朱振欢,工荷英,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K吐依.A.J维尔.真实的奥运[M].朱振欢,工荷英,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蔡铭泽.新闻传播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蔡铭泽.新闻传播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3]罗兰.德.沃尔克.网络新闻导论[M].彭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罗兰.德.沃尔克.网络新闻导论[M].彭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浅谈网络体育新闻的传播特点 篇8

新闻内容更新快。新闻的最大特点和魅力在于及时性, 且已成为新闻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新闻传播与新闻事件发生之间, 时间的距离越小, 新闻价值就越大, 这是新闻传播的一个客观规律。而体育新闻的时效性则表现得更强烈, 对于体育受众来说, 一场比赛的结果, 一个比分的输赢, 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体育比赛始终充满悬念和变数的特点要求体育新闻的传播更加快捷迅速。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站对体育新闻的更新速度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网络的时效性有目共睹, 传统媒体的出版周期可能是几天, 而网络媒体的更新速度则是几分钟或几秒钟, 速度之快, 令人震撼, 这恰好满足了体育新闻传播快捷迅速的要求, 因此网络体育新闻与其他传媒相比, 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新闻内容量大且保存期限长。互联网拥有强大的数据系统, 信息承载量是传统媒体的无数倍。而传统纸质媒体的信息承载量受版面的影响, 电视、广播则受时间和信息容量空间的影响。但网络媒体则没有这个限制, 因为网络的超链接功能使它方便快捷地汇总信息和整合信息, 它既能横向集纳最广泛的多元信息源, 又能纵向保存历史信息, 且在查找文献和资料时更为快捷。在一些重大体育事件产生或经过以后, 网络媒体还能多方位多角度地回放赛事、分析赛事, 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另外, 网络媒体对于新闻信息的内容保存时间较长。体育赛事和新闻可以轰动一时, 而传统媒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受众只能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新闻价值, 而网络媒体像人的记忆一样将其储存起来, 其先进科技的应用更可以长时间地保存, 以供不时之需。

互动方式——全民参与。互动性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网络传播的信息传输方式呈现“双向互动交流方式”, 网络为受众与传者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搭建了信息共享与思想交流的平台, 这种交流不分时间、空间和诉求对象, 只要具备一定条件, 传受双方都可以进行自由交流与沟通。受众和传者的纵向互动, 受众和受众之间的横向意见互动, 把原本仅限于人际传播的交流放到了一个宽泛的媒介平台上进行, 让每个受众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让网民参与形成互动已经成为各网站提高点击率和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就是“网络论坛”BBS。另外, 运动员博客的开设使受众对运动员的了解更加深入, 通过留言, 人们对运动员更多了一份关怀与鼓励, 还让全民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提高了体育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加速了体育的发展。

多媒体:全面调动视听。众所周知, 报纸通过纸质媒体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 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 电视则借助音频、视频信号来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 这些媒体大多采用单一的方式来传播体育新闻, 而网络新闻却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身, 成为高科技的多媒体, 与这些传统媒体只采用一种或几种传播形式相比, 互联网集纳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的表现形式, 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新闻内容。而且, 其功能强大, 还可以将这些媒体组合起来, 形成一种新的传播手段, 然后进行运用, 满足不同阶段受众的需求。

高度的情感性。随着现在社会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体育新闻不再只是单纯地对体育赛事进行追踪报道, 而是以人为核心, 通过对赛况的报道, 来宣扬一种迎难而上、不屈服不服输、奋力拼搏、团结进取的体育精神, 是对国家、民族以及未来的一种情感寄托。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展现了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揭示了新闻背后人的内心世界的那层神秘面纱。例如, 在第28届奥运会期间, 体总网专门针对我国每一位奥运冠军进行了网络独家报道。在报道中, 我们可以跟随记者的镜头, 走进运动员的生活中, 了解他们平日里艰苦训练的经历, 体验他们夺冠瞬间的欣慰和幸福, 让受众与运动员一起为失败难过, 为成功高兴。

网络体育新闻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深度报道, 把握新闻中的“度”。什么是深度报道?它的定义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 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的一种报道形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生教程谈到新闻报道的三个层次时称:第一层是事实性的直接报道;第二层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是在事实和调查基础上做出的解释和分析报道, 也称深度报道。要平凡中见深度, 体育新闻深度作为一种新闻深加工产品, 所选题材如果关涉名人, 是热点、焦点, 具有社会敏感性, 那就容易引起读者关注。这类题材深入挖掘的空间较大, 报道的价值和意义也较大, 自然也就成为体育深度报道的首选。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退赛事件触动了社会的敏感神经, 人民网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谁懂刘翔之痛》的深度报道, 全篇以“请放过刘翔吧”为主要切入话题, 对刘翔的病情康复、心态、个人发展做了全面深刻的报道, 文章一经刊出, 引起很大反响, 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另外, 突出体育报道的娱乐性是大势所趋, 但它带来的弊端却不得不令人重视。

在一些网络媒体的体育新闻娱乐化后, 报道内容开始热衷于追逐和挖掘体育明星的秘史、艳闻。作为网络媒体的编辑, 在日常工作中, 如何正确理解与对待体育新闻娱乐化, 把握好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度, 是急需解决的新课题。不可否认, 当今新闻竞争日益激烈, 体育新闻也是如此, 这给体育报道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体育新闻涉及体育明星的个人隐私等, 其曝光需要把握好度, 体育明星私生活的透明化可以让受众深入了解该明星背后的光环, 从而更加喜欢体育明星。相对来说, 如果把握不好“度”, 会让受众产生反感, 给媒体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一味报道运动员、教练员及其相关人员的私生活, 甚至是绯闻, 以满足一部分人的偷窥欲, 那就走向极端了。如雅典奥运会上, 炒作诸如姚明“胡子”的长势、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暗恋”王励勤等“花边新闻”就显得很庸俗和无聊。这种“娱乐至上”的最终结果, 恐怕就是“娱乐至死”。

激烈的市场竞争, 使媒体在选择新闻的判断中更倾向于市场的卖点, 而不是原先新闻价值必须严守的社会责任感。体育报道突出娱乐性是大势所趋, 但绝对不能把娱乐化和虚假新闻、恶性炒作混为一谈。

网络体育新闻要以人为本。在网络时代, 由于网络技术的特点, 使得体育新闻的资源很丰富, 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的约束, 在眼球经济的背景下, 就更容易导致体育新闻人文关怀的缺失。体育运动的主体——人是体育新闻传播的对象, 人是具有人性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意义的, 而新闻媒体“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质就是对人的关注、尊重, 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因此, 在报道角度和内容上, 要改变过去体育新闻多以体育事件为中心的观念, 将媒体视线向“人”身上转移。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报道内容, 开拓体育新闻的报道领域, 同时还可以满足受众多元化的接受心理, 更重要的是使人文精神回归到体育新闻中。从“人”的角度出发, 关注一个体育事业参与者的生命, 表现个人命运的成败与悲欢, 表达对个人生命的感知和对生命与世界的领悟, 把探讨运动变为探讨个体生命, 使报道成为对生命的探索和追问, 把“运动中的人”变为“人在运动”, 使人成为体育运动的真正主角。在体育报道中要注重运动员作为普通人在运动中的真情实感, 表现其自然的喜怒哀乐, 使体育报道与受众的心理产生情感共鸣, 这样的报道才会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体育新闻具有明显的情感性, 这也体现了传媒“以人为本”的追求。体育新闻是以人为核心的新闻, 既然是以人为核心的报道, 就应该充分展现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对新闻背后人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如果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情”, 从传播方式和态度来说, 都有悖于媒体追求的“以人为本”。另外, 还要打造网站新闻特色与接受传统新闻媒体获取新闻的受众比较, 通过网络获取新闻的受众更注重网站新闻风格和新闻的质量。因为从我国国情来看, 这类受众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这种现状要求网络体育新闻编辑在新闻风格和质量方面当好把关人。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 不同的媒体可能有不同的报道方式, 我国的许多新闻网站, 往往采用的是罗列式新闻浏览方式, 即将相关题材的报道归于一个专题中, 让受众自己阅读, 然后作出判断。

这样的做法, 看上去内容客观翔实, 报道面宽泛, 实际上却使新闻质量良莠不齐、杂乱无章。《新民晚报》网络版的做法独树一帜, 让人耳目一新。《新民晚报》的网络编辑新闻把关意识非常强, 他们吸取了报纸新闻标题吸引人的特色, 不仅在内容上求精, 更在标题上下工夫, 求新、求亮, 从而使网络新闻标题打破了仅仅作为链接的功能, 一下子使新闻标题的做法“跳”出了网络新闻的弊端, 这种把关人意识值得在其他网站新闻编辑中借鉴, 而网络体育新闻的创新更应如此。

加强网络法律制度建设, 规范管理。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基础, 网络化的体育新闻市场也是一样的。网络体育新闻没有强调个人或者集体的约束, 所以要依靠广泛教育引导和加强网络自律。首先, 网络传播作为新生事物进入我们的社会, 必然要给人们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理网络当然是最根本的保证。依法治理网络是体育新闻可以健康发展的前提, 加强对网络使用者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充分发挥网络自律的作用也同样不可忽视。只有当全体网络使用者正确认识了网络传播的作用和价值之后, 才会自觉地抵制网络传播违法行为的发生。其次, 要加强对网络传播行为的监管。针对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控制难的特点, 要建立制度化的网络监控体系, 完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 对于网络传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 严格管理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各个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 力争将网络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不使其扩散, 创建体育新闻发展的健康环境, 保障体育新闻正常、顺利发展。最后, 也是最根本的, 是要针对网络传播的特点和网络时代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特殊性,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结合体育新闻的传播特点, 强制法律措施, 保障网络传播健康发展。在保护体育新闻市场的同时, 也保护广大受众的基本利益, 提高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素质, 网络传播中的体育新闻要严格把关, 将和谐发展的思想潜移默化地传播到受众及国人的思维中, 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

结语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体育新闻内容越来越丰富, 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发达, 必将成为人们选择的一个重要新闻获取方式。但不可否认, 网络体育新闻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 比如新闻的失实问题、娱乐过度问题, 因此如何规范和引导网络体育新闻的发展方向, 促进其健康发展, 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 体育报道在追求轻松娱乐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其品位和深度, 增强社会责任感, 树立新闻的精品意识。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体育运动的兴起, 网络体育新闻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 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进行分析, 为促进体育新闻更快、更有效地传播, 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体育新闻,特点,策略

参考文献

[1]邓忻忻.网络新闻专类报道之体育篇[J].新闻与写作, 2006 (9) .[1]邓忻忻.网络新闻专类报道之体育篇[J].新闻与写作, 2006 (9) .

[2]杨茜萍, 等.中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3) .[2]杨茜萍, 等.中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3) .

[3]赵士林.网络传播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3]赵士林.网络传播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 篇9

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国际体育交流的加深, 使得体育英语专业应运而生。为了满足社会需求, 全国各体育院校陆续开设了英语专业 (体育英语方向) ,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和熟练的语言交际能力, 并且掌握体育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课程设计和实施。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各个学校不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逐渐成为体育院校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吴贻刚提到需要运用外语从事体育工作的领域主要是涉外体育, 其中包括涉外体育报道与信息工作。这类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同时具备比较全面的体育运动项目知识、新闻报道、信息分析知识与技能。对于体育课程的开设, 吴贻刚提出从体育、管理及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选择, 具备师资的选用英文授课, 教材一定选用英文原版教材。

李晶、田慧从专业定位的角度讨论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他提出体育英语专业定位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体育特色, 高年级阶段可以开设一些更专业课程, 如“体育新闻概论”、等课程。他还在此研究中指出由于师资和教学条件尚不具备, 使得体育类知识课程开设流于形式, 教学质量不高, 效果不好。李晶还指出大多数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英语课程遇到的三个困难。首先是课程定位不清晰, 侧重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是语言技能的提高不清晰。其次是师资问题, 大多数体育英语教师都缺乏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再次是教材问题, 缺乏系统定位, 科学编写, 适合课堂使用的教材。

李晓玲、刘振忠等在对河北体育学院体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研究中指出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核心是课程体系的建立。在打破以传统外语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界限, 在立足专业主干课程群的基础上, 增设必要的体育方面的相关课程。专业选修设定英语语言文学和实用体育英语两个方向。他们指出根据实际需求开设一些体育产业学、体育赛事、体育新闻学、体育情报与翻译等方面的体育知识讲座。

以上研究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讨论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主要是针对专业课程模块的研究。他们的研究中都提到了开设新闻类的课程或者讲座, 但都是一笔带过, 没有针对开设新闻类课程的需求分析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使得网络新媒体得到迅速发展。开设网络体育英语新闻课程, 有助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本文关于网络体育英语新闻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将会弥补这一领域的空白。研究有利于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推动专业建设, 培养出更符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二、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是随着ESP教学发展起来的理论和方法, 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模式的课程设置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主要通过内省、观察、访谈、问卷和测试等手段采集数据, 分析结果用于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内容和环节的设置和实施。

在外语教学领域,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需求的定义和分类作出不同的阐释和研究。Berwick把“需求”定义为“目前的局势 (a current state of affairs) 和期待的未来状态 (a desired future state) 之间的差距”。Brindley提出客观需求 (objective needs) 与主观需求 (subjective needs) 这一组概念。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语言学习中的难点、目前或打算从事的职业等客观情况等为客观需求;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和情感需求 (信心、态度和期望等) 为主观需求。Hutchinson& Waters将需求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指学习者在目标情景中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需求指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习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和需要做的事情。目标需求细分为必学知识 (necessities) 、欠缺知识 (lacks ) 和想学的知识 (wants) 。必学知识是指学习者为了在工作环境中所需要的外语知识和技能;欠缺知识是指学习者目前水平同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想学的知识是指学习者面对目标环境的想要学习的东西。Robinson认为需求分析应该包括“目前情景分析” (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和“目标情景分析” (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 。目前情景即指学习者开始ESP课程学习前, 原有的语言程度和对下一阶段学习的要求和期待, 它包括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学习动机、以前的学习方式等等;目标情景是指学习者未来工作的环境对学习者的要求以及学习者对待这种需求所持的态度。束定芳认为需求分析可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 前者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 后者指学生日前的实际水平及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一般而言, 需求分析可以在三个不同的阶段进行:课程前、课程中和课程后。课程前的需求分析被应用于设置课程;课程中的需求分析目的是改进课程, 主要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微调;课程后的需求分析则是通过课程后学生的信息反馈为进一步合理设置课程提供依据。”

三、网络体育英语课程的需求分析

1.研究方法。本研究的需求分析是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之前, 其“重要性等同于医生对病人开处方前的诊断”。研究通过访谈、问卷和文献法调查分析网络体育英语新闻课程设置的学习者需求, 既包括客观需求也包括主观需求;既有目标需求也有学习需求。调查对象来自于河北体育学院的2013级外语系的学生以及外语系专业教师, 旨在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 学生目前的语言优势和不足是什么?

(2) 学生对开设网络体育英语新闻的态度 (学习动机) 是什么?

(3) 学生想要学习的主要知识和技能是什么?

(4) 学生对学习环境 (教学方法、教师和教材) 需求是什么?

2.调查结果分析。

(1) 学生语言优势和不足。调查学生均已修完开设网路体育英语新闻课程的前期必修课程, 包括英语专业的听说读写课程和体育英语课程 (体育英语视听说, 体育英语阅读等) , 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体育运动和赛事专业术语和知识。通过对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存在以下不足:1) 在听说方面缺少互动的技巧和策略, 比如在小组讨论中不知如何参与话题讨论, 不知如何在课堂中跟作报告的同学互动等等;2) 阅读方面缺少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对一些阅读材料只限于文字表层的理解, 不能进行深层次分析, 不能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3) 写作方面缺少新闻体裁的知识, 没有新闻写作的练习。

(2) 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发现, 90%学生对网络体育英语课程非常感兴趣, 他们认为网络媒体工作是非常有意思的, 具有挑战性的, 吸引人眼球的甚至是浪漫的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网络体育英语新闻课程的极大兴趣会保证学生对课程的持续的投入 (包括时间、努力, 甚至情感的投入) , 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新力。

(3) 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作为未来的网络体育英语新闻媒体工作者, 被调查学生希望能够学习到以下内容:1) 体育新闻的各种题材及网络体育新闻的特点;2) 访谈的策略、技巧以及如何在新闻写作中客观准确地引述被采访对象的话语;3) 网络体育英语新闻写作和编辑;4) 网络资源搜集和评价;5) 中英网络体育新闻对比。

(4) 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期望。

1) 课程以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2) 更多的师生互动和的小组活动;3) 教师能更多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4) 教师提供更多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材料和信息学生;5) 权威的原版的网络体育英语新闻的教材;6) 课下实践的机会。

四、结论和启示

以上需求分析结果可用于指导编写网络体育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的设置和实施。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培养学生写作和编辑网络新闻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效阐述事实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3.培养学生批判性地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6.培养学生从跨文化角度报道体育赛事和新闻的能力。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方法的期待, 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挑战。课程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 比如小组项目, 课上汇报, 同学互评等形式, 使学生课上课下真正参与到学习和实践当中。

需求分系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 今后的研究除了调查学习者的需求之外, 还应该包括社会用人单位对未来求职者的需求分析, 这样才能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

摘要:本研究通过访谈、问卷和文献法调查分析网络体育英语新闻课程设置的学习者需求。调查对象来自于河北体育学院2013级英语专业本科生以及外语系专业教师。调查内容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学生目前的语言优势和不足;2.学生对课程的态度 (学习动机) ;3.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4.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需求。调查结果对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需求分析,课程设置,网络体育英语新闻

参考文献

[1]Berwick, R.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A].In R.Johnson (ed.)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Brindley, G..The role of needs analysis in adult ESL program design[A].In R.Johnson (ed.)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4]Long, M.H.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M].Cambridge:CUP, 2005.

[5]Robinson, P.C.ESP Today:A Practitioner’s Guide[M].Prentice Hall:Prentice Hall, 1991.

[6]李晶, 田慧.体育英语专业的定位与课程设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07) .

[7]李晓玲, 刘振忠, 李茜.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5) .

[8]阮绩智.ESP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9]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浅议广播体育新闻报道的专业化 篇10

关键词:广播体育新闻 专业化 操作方法 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省级和省会城市电台中已有7家专业或半专业的体育频率;非专业频率开办体育节目的数量也相当客观。与此同时,受众对体育新闻报道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适应体育新闻节目的专业化要求,已经成为目前广播体育新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广播体育新闻的内容界定和发展过程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正在发展的事态的报道。“以报道体育竞赛、体育活动、群众体育运动及其相关的人物、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统称为体育新闻。”①广播体育新闻是以声音符号为传播手段,以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体育事件、引起关注的体育新闻人物为传播内容。从报道形式来看,广播体育新闻应当包括四大类内容:体育消息、体育评论、体育专题节目、体育赛事直播。此外,从内容上来看,广播体育报道的范围和内容是非常广的。它不限于各类竞技体育项目,“凡是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运动及有关活动,均为体育报道的内容。”②此外,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企业赞助、广告、公关经济活动、新闻竞争、知识竞赛等,也是体育报道的内容。

广播体育新闻的报道曾经一度辉煌。与报刊相比,广播在时效性和现场感上都胜出一筹。因此,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广播体育新闻报道拥有数量庞大的忠实受众群。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人们更习惯于通过现场解说来“听比赛实况转播”。但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电视体育新闻报道后来居上,尤其是1995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开播,标志着电视媒体在体育新闻专业化的道路上先行一步。2002年,北京体育广播的开播才填补了中国内地没有体育专业广播频率的空白。

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和专家开始关注体育新闻报道的专业化。中央电视台原体育部主任马国力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番话:“提高专业化的程度是中国体育电视发展的方向,哪一个电视台忽视了这一点它所面临的将是灾难。”③已经在专业化方面领先于广播的电视尚且如此重视体育新闻专业化的发展,作为在体育新闻专业化上刚刚起步的广播,更应当密切关注这一趋势,以期少走弯路。

二、广播体育新闻报道专业化的内涵

广播体育新闻专业化内涵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理解。

宏观的专业化是指整个体育新闻从整体新闻节目中剥离出来,内容上实现“专门化”,以体育赛事为主要内容,报道形式上注意发挥体育新闻的特点,按受众对体育新闻特有的要求进行采编安排。简单说,就是实行频率的专业化。随着多个体育专业频率的开播,广播电台已经迈出了报道内容专业化的第一步。

微观专业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广播体育新闻在节目设置上实行专业化,根据体育项目分类细分化。这是对频率专业化的进一步延伸,是继频率专业化之后的节目专业化。开办这样的节目应视受众的接受程度、电台的综合实力而定。可先选择普及性较高的项目进行试点,再逐步增加。在这类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足球之夜》可以提供很多借鉴。

其次,在报道内容上纵深化,加强专业水平。具体地说就是指广播体育新闻的报道内容相对加强专业水平和报道深度,使得内行能听出门道,外行也能通过收听节目从中受益。在报道内容中,不仅仅是“比分、战术、结果”,还有更多的“怎样”和“为什么”,无论新闻报道角度、对新闻事件的挖掘,还是评论的深度,专业成分的含量,都呈现增加的趋势。同时,深化对体育的理解,避免肤浅,能从新闻报道中深刻地透露出体育精神。

第三,在报道形式上突出广播传播的特点,扬长避短,发挥广播媒体的独特优势。与平面媒体相比,广播的优势在于有现场感、时效性强。与电视相比,虽然不能声画并茂,但是又给受众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广播的劣势在于不易储存,稍纵即逝(网络广播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劣势)。因此,在进行广播体育报道时,应当尽可能地运用来自现场的信号,力求将赛事以最真实的状态传递给听众。要加强专业化,就应当增加体育赛事的直播,将“新近发生的事实”变为“正在发生的事实”,用第一时间来自现场的信息吸引听众。

三、广播体育新闻报道专业化的具体要求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广播体育新闻专业化的具体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体育项目设置节目,并在节目名称和风格上加以强化

这是一个受众细分化的时代,既然开设了体育专业频率,那么在这个频率下的节目也应当根据受众的不同兴趣来设置不同的节目。此外,在节目名称、风格以及主持人设置上也应体现出节目的特点,以增强品牌效应。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在这方面有很多值得效仿之处。例如:目标定位明确,节目风格鲜明,主持人专业化程度很高。北京电台体育广播的《体坛夜话》是一档以主持人與听众互动为特色的谈话节目,在受众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目前节目内容相对较杂,需要进行更加专业化的探索。

2.增加报道中的调查性和分析性内容

增加调查性和分析性内容是使新闻报道走向深化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讲,体育新闻中的调查和分析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介绍新闻事实的前期背景。体育新闻报道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延续性强。一个项目要经过多次比赛才出结果,一次比赛的结果也往往在对比中才能看出意义。因此,历年赛事的资料、比赛发展的过程等,需要新闻工作者通过在报道时适当地增加这些背景调查和内容分析,这样才能提供给受众更多的信息。例如:在2010年的鹿特丹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国女子体操选手江钰源摘得个人全能银牌。但是这枚银牌创造了31年来中国女选手在世界大赛个人全能比赛中的最好名次。如果加上这一背景的话就能凸显这枚银牌的含金量。

(2)介绍赛事新闻进程中的背景幕后。新闻事实的自身状态与其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还会对事实产生一定的影响。了解环境可以帮助受众更准确地掌握事件的全貌。例如在雅典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决赛中,中国队获得了亚军。很多新闻媒体在对此进行报道的同时还对裁判的判罚提出了异议,几小时后国际剑联召开会议将执法男子花剑决赛的匈牙利裁判逐出奥运会赛场。这样的背景报道使得受众认识到,在如此不利情况下中国选手依然能正常发挥水平夺取银牌是多么地不容易。

nlc202309021119

(3)剖析新闻事实的深层因素。在新闻报道中对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的分析、评论往往能够更客观、真实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李娜在2011澳网女单夺得亚军之后,多个媒体提出李娜的突破意义重大。《人民日报》资深体育记者汪大昭则撰文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任何体制都有利弊两面,既充分发挥现有体制的作用,又在条件具备时尝试不同体制。李娜的实力来自传统体制多年的培养,李娜的动力来自职业网球的激励,而此种结合又有机遇因素。”④这种多元思维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对引导体育事业正常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3.提高采访、解说和评论的质量

作为广播体育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的采访往往决定着报道的成败。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备专业素质。首先要有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其次,要熟悉所报道的项目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第三,对采访中涉及的人和事作较为深入的挖掘。这样才能在采访中做到游刃有余,提高采访质量。

大量的赛事直播对体育评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准确、全面、客观地解说比赛进程,而且还应对整个赛事的进程有正确科学的认识,尤其是能够对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就要求评论员在具备了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对比赛项目的赛制、规则,比赛双方的战术、技术特点及队员的情况等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否则,就有可能出差错。但是,专业的评论还不仅仅是正确,它还应当能够透过事物表面看到本质,并对未来的走向做出大胆的预测。此外,遵循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公正、准确地评价新闻事实,正确引导听众,也是体育评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体育评论员最忌讳的就是将自己等同于一般球迷,不能将自己的评论建立在一定的高度和专业水平上。对于广播体育评论员来说,由于广播的“看不见”,他们不仅要具备上文所提出的种种要求,還应当尽可能地以动听的语言为听众的想象空间提供素材。比如在解说中多用比喻等手法来唤起听众的想象。

4.重视广播直播

从传播学意义上讲,直播实现了信息生成、采集、传播、接受四个环节的完全同步。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直播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它与现场的同步传播,使直播在新闻竞争中赢得了时间,从而赢得了受众,抢占了市场。

体育竞技的一大特点是对抗性强。这种对抗性使得比赛具有无穷的悬念,可听性极强。受众迫切希望了解比赛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而广播直播恰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的这种要求。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体育广播的全天节目都调整为奥运板块,节目全部直播。前方记者的现场报道可以通过电话在节目中直接播出,以求达到最好的时效性。

5.突出广播优势,实现采编专业化

由于体育新闻的内容多以赛事为主。因此,与其他新闻相比,体育新闻在报道形式上要求必须重视时效上的同步性、音响上的逼真性、悬念感和美感。

(1)时效上的同步性。广播作为现代化的电子传媒,可以实现新闻时效性的最大化。除了现场直播外,现场报道、口播消息等形式也能保证新闻在时效性上的优势。

(2)音响上的逼真性。广播的另一优势就是音响。记者的解说、采访再配上丰富逼真的现场音响,可以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对音响的采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记者必须采录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音响,才能将广播的优势发挥出来。笔者曾经用现场报道的方式报道过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站比赛,申雪、赵洪博夺取冠军的实况。在报道中,除了记者的解说外,听众能听到现场观众的掌声、优美的伴奏音乐声、现场播音员报告成绩的声音、观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等。通过这些声音和解说,受众的脑海里浮现出运动员在场上的画面:出场、表演、一个高难动作的完成、表演完毕、裁判打出高分,现场观众热烈祝贺,等等。在这篇报道中,音响成为报道的主体,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背景。

(3)突出悬念感和美感。广播体育新闻的时效性和逼真性使听众在收听时有如置身现场,对比赛结果的期待也让他们产生了悬念感。另外,体育的魅力归根到底是人的魅力、生命的魅力。广播体育新闻应充分展示运动员的生命活力和人格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上文提到的申雪、赵洪博夺冠的现场报道中,临近结束时记者解说道,“在上一站的比赛中申雪在做结束动作时意外摔倒致使冠军旁落”。这样就使得听众对他们这一次能否顺利完成动作充满了期待。当音乐戛然而止,现场掌声雷动时,听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在这篇报道中记者还向听众讲述了一个细节。申雪、赵洪博每次表演完毕两人都会有一个深情的拥抱。这简短的拥抱包含着理解、感谢、信任、鼓励,等等。经过解说,听众也被这对既是搭档又是情侣的选手之间多年的真挚情谊所打动,感受到他们爱情的美好。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编辑:范国平)

上一篇:面试心理下一篇:库区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