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莎士比亚

2024-06-20

音乐中的莎士比亚(精选七篇)

音乐中的莎士比亚 篇1

关键词:莎士比亚,父权,文艺复兴,阶层冲突,文化解读

莎士比亚处的英国社会阶段都是文艺复兴和资产阶层个人自由主义新思想冲击旧封建制度的过渡时期。进步人士努力使强调个人自由与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冲破封建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莎士比亚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崇者和推动者,所以在他们笔下的很多人物都具有反传统的思想,而分析莎氏作品中的男性形象,有助于更好理解两位作家在塑造和突出女性形象的同时,是怎样看待和处理男性人物。父亲在男性人物中占很大的比例。父亲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发生过一种根本性的改变。首先,父亲形象由中心地位,逐渐地退居配角,最后完全从作品中消失; 其次,完美的父亲形象并不多见,大部分作品中的父亲是以反面的、或者被否定的形象出现的,父亲往往扮演男女主人公追求幸福的最大阻碍。而父权专制又是莎士比亚爱情戏剧作品中父亲身上体现出来的最大特征。莎翁笔下的家庭大都以父亲为中心,母亲在剧中很少出现,或者从不提起,或是缺失,家庭中主要是父亲和子女的冲突和事件。这从人物结构上就突出了父亲的主要地位,而削弱了母亲的作用,为父权意识创造了客观环境。

本文的探讨了以上内容,创新观点在于,从更广层面,更深程度来研究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依照莎士比亚时期贵族生活,新兴资产阶层的生活,萨翁的个人人生经历三个维度来分析和解读其作品中父亲形象以及其体现和承载的文化现象和思想艺术。

一、贵族生活维度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奥瑟罗》中的奥赛罗是一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老将军,长期的战争生活以及由此养成的对立思维让他判断事物和周围的人的时候也带着这种强烈的对错典型的二维思维,当他与元老女儿黛斯德莫娜( 苔丝狄蒙娜) 深深相爱但却因肤色,年龄被反对不得不以私下低调的方式继续他们的爱情和婚姻的时候,这时本剧的主人公身上一直主导着的内心情感对立和冲突埋下了种子,这种内心冲突在本剧的爱情和嫉妒的主题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在奥赛罗的表层,他是一个坚强博大和灵魂高尚的英雄,这在他屡屡获得胜仗中也能体现出来,同时英雄性格特质中的敢爱敢恨也在他爱上小自己很多的黛斯德莫娜表现出来。但在内心深处,奥赛罗有一种强烈的矛盾感和冲突性,奥赛罗虽然忠于威尼斯公爵,却是个摩尔人,他还是个皈依了基督教的黑人,这种矛盾的身份和对自己原始身份( 摩尔人)的自卑感和他后来的声名显赫的将军身份的冲突是他极其容易把矛盾冲突放大的心理深层基础。

这反映在后续的剧情中就是当他的爱情( 和苔丝狄蒙娜) 遇到伊阿古设计挑拨时奥赛罗的内心性格冲突就被外在的冲突事件( 他和苔丝狄蒙娜的深深相爱与苔丝狄蒙娜的背叛) 构成深度共振,这种心理共振是导致他后面悲剧结果的深层原因,于是一个英雄就被小人所利用及产生杀人动机和行为。

在英国封建殖民时期,殖民冲突在他个人生活中体现出来就是他杀害了自己深爱的妻子苔丝狄蒙娜。人们对于本剧的奥赛罗的人物形象的看法通常分为两种: 一种是性格刚毅的英雄,因轻信谗言杀害自己的妻子,这一切归错于阿伊古的阴险和狡猾。另一种认为奥赛罗并不那么高尚,悲剧的产生缘于他自身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性格缺陷,他听信阿伊古,责任在于他本人。本文从英国当时殖民冲突和种族冲突对奥赛罗这类身份跃进的个体所产生的内心影响出发,认为奥赛罗的悲剧产生于这一时期的种族和殖民冲突在他个人生活经历的体现;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奥赛罗这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也勇敢追求和保护自己的爱情与婚姻( 私下的) ,某种情况下奥赛罗是一个值得同情的男人,他在作为男人的角色中,是不成熟的。

而元老是作为英国这一时期的传统贵族势力的代表,不同意奥赛罗和自己女儿苔丝狄蒙娜之间的爱情,表层申明原因是年龄相差很大,而深度的文化影响原因也是不认同奥赛罗低位出身的情结,这是本剧悲剧性事件产生的最初原因。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处于两个有世仇的家族之一的父亲角色,蒙太古,以维护贵族家族利益为主导,强硬地为自己的儿子罗密欧的婚姻做主,强烈反对他与朱丽叶的爱情,但当悲剧发生之后,他深深的反悔和自责,当朱丽叶殉情之后,他说: 我要用纯金替她( 朱丽叶) 铸一座像,只要维洛那一天不改变它的名称,任何塑像都不会比忠贞的朱丽叶那一座更为卓越。

蒙太古最初强烈反对阻止儿子的爱情,经过巨大的痛苦( 儿子的死亡) 之后,为了两个家族的未来,与凯普莱特家族的人言归于好,这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父亲形象完成蜕变的开始,体现了英国当时文化背景下大发展,在莎翁的思想上开始认识到个人自由和自由恋爱的可能性。

《李尔王》中展现的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具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命运和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具特色。而作为父亲的李尔王对子女的态度也是这种家庭之外的性格的射映,他连女儿的讲话也要约束。《李尔王》中考狄丽娅的父亲李尔王要求女儿按照他的意志说话: “怎么,考狄丽娅! 把你的话修正修正,否则你要毁灭你自己的命运了”。

《麦克白》中,作为男主人公的麦克白是苏格兰军中的一名大将。在大败叛徒的归途中,听信三位女巫的模糊的预言,随之而来的被封为考特爵士的事件得以应验女巫的预言。麦克白并没有感恩戴德,而是为了最高的预言———未来的君王,而起了歹心,并在麦克白夫人的怂恿下,一步步走向了灭亡。此剧最终以麦克白夫人自杀,麦克白首级被取而拉下帷幕。一位英雄人物由于内在的野心和外部的唆使,成为个人野心家和暴君。其悲剧意义在于,个人野心和利己主义可以毁灭一个原本并非邪恶的人物。总体而言,这些悲剧对封建贵族的腐朽衰败、利己主义的骇人听闻、金钱关系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疾苦,作了深入的揭露; 风格上,浪漫欢乐的气氛减少,忧郁悲愤的情调增加,形象更丰满,语言更纯熟。

二、新兴资产阶层生活维度

《威尼斯商人》当中夏洛克是犹太人出身,因为在其人生经历中长期遭受到基督教主导的社会排挤和歧视,使得他对基督教以及基督教徒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因此强烈反对和阻止其女儿杰西卡与罗伦佐的爱情与婚姻,使得杰西卡觉得家就像“一座地域”。他强硬反对女儿与心爱的基督徒罗伦佐结婚,最后逼得杰西卡偷了父亲的钱与罗伦佐私奔,宁愿失去自己的父亲,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决心做基督徒可爱的妻子。

夏洛克视财如命,在他的心目中,金钱远远超过了包括女儿在内的任何人的分量,杰西卡一个晚上在热那亚花掉80 块金币,他就气急败坏地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自己的女儿: “我情愿女儿死在我眼前,那些珠宝挂在耳朵上; 情愿她的灵柩停在我跟前,那些金币在她的棺材里。”

作为在基督教主导环境下的商人,夏洛克的犹太人身份受到歧视和排挤,承受着巨大压力,在作为父亲的角色中,他强烈反对女儿的婚姻,这些因素和结果都不是孤立的,体现出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不是单一的一种人物形象塑造,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宗教背景,在《威尼斯商人》中,新兴的资产阶层在宗教背景下,冲突才体现得比较明显。

三、个人经历维度

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富商家庭,儿时家庭富足,父亲是经营羊毛的,皮革的商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使得莎士比亚从小就了解当时英国社会的中下阶层的情况,这在其众多作品中也体现出来这种影响,同时莎士比亚殷实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也养成了深刻洞察社会生活各种人物的习惯,父亲的商人身份让莎士比亚可以近距离体验英国那个时期的利己主义的发展的弊端,他的有些作品中的重要思想都是通过男主人翁的生活,事业和经历展现出来的,《麦克白》,《李尔王》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特别是在经历父亲的经商事业受到挫折和困境后,莎士比亚经历手工,马夫,演员等职业,他也有机会在更广的范围内体验社会中下层生活的辛酸苦辣,虽无相关资料具体显示莎士比亚的真实生活的父亲形象,但据说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的主人翁( Hamlet) 为了纪念他的儿子的,Hamlet与Hamnet的写法类似,缅怀他对失去儿子的悲痛。或者可以推论出莎士比亚的其他众多作品的父亲形象也受到了他本人父亲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内化的,全面的。

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中,这种父亲强烈反对子女的爱情和婚姻比比皆是,以往的研究中都从父亲人物形象塑造上出发,本文研究所呈现的是这些父亲反对和阻止子女的爱情和婚姻,都不是单独本身人物性格这一个方面,有莎士比亚创作时期英国的社会阶层演变,封建时期的宗教( 基督教) 背景,以及新兴的资产阶层发展带来的强调个人自由恋爱的人本主义思想与传统贵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冲突,故事情结的发展和冲突中的父亲形象的文化体现。

四、结论

莎士比亚的作品特点是从真实社会生活出发,直接面对和阐述当时英国社会以及欧洲社会在经济上,思想上,文化上的冲突与革新进步,具体在他的众多剧作品的父亲形象塑造和体现上,从家庭出发,但不限于家庭,从社会生活,经济,宗教冲突方面去立体塑造各种父亲形象,最后总体在文化上体现为作为男人的父亲在经受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剧变与革新( 文艺复兴和个人自由思想与封建贵族统治和宗教冲突) 过程中的顽固阵痛,父权弱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赵梦颖."重构"父亲的意义——20世纪50至70年代文学文本中的父亲形象书写[J].新乡学院学报,2014(09).

[2]张玲.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D].苏州大学,2006.

[3]陈莲洁.寻找我们的精神父亲——论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塑造[J].电影文学,2012(03).

[4]成立.戏剧作品中的叙述分层——以莎士比亚戏剧为例[J].四川戏剧,2014(03).

[5]李婵,康宁,李茜.莎士比亚作品中丑角形象的研究与解析[J].语文建设,2013(12).

莎士比亚诗歌中的爱与美 篇2

摘要:纵观人类历史长河,爱情是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亘久不变的主题,人类从来没有停下过对爱与美的追求和探索的脚步,诗人们以他们特有的浪漫情怀和天赋谱写了一首首美妙的诗歌来吐露心中的爱情,和对美的向往。威廉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之一。一生创造了三十七部戏剧,两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同样包含许多以歌颂爱情或抒发诗人对美的看法和理想的诗篇。关键词:莎士比亚、爱、美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beings, love is an unchanged theme of literature, music and art.People have never stopped the step to pursue love and beauty.The poets express love in deep heart and the enthusiasm to beauty in their romantic way.William Shakespeare, who is one of the greatest dramatists and poets, has created thirty-seven dramas, two long poems and one hundred and fifty-four sonnets, including a lot of poems about love and beauty.在十四行诗中,诗人抒发了爱情给人带来的欢乐,欣喜,痴狂和忧伤,无助与悲痛,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忠贞不渝,海枯石烂誓死不变的信念,歌颂心灵美与外在美的统一,爱情可以给出身卑微的人的带来幸福,自信和勇气,给意志消沉,郁郁不闷的人带来希望和快乐的。即使是爱情悲剧,诗人也把自己的血化为红宝石,将自己的泪凝成亮珍珠,闪烁着崇高的、美的光彩。

莎士比亚处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贯穿于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其基本出发点是资产阶级“人性论”。“个人奋斗”、“恋爱至上”、“及时行乐”、“人生无常”等消极观念也流露于字里行间。但除去这些消极的观念,诗人对爱情和美的向往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在莎士比亚的爱情诗中,作了很多关于爱人的美的描述,也用了一些“意象”的手法。他把他所爱的人比作太阳,比作夏天等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但作者认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缺点,都不能跟他完美无缺的爱人相比,.这一切对于形容她的美和表达他对她的爱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怎么能够把你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他可爱也比他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他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给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

在英国的夏天,温暖而不炎热,是最宜人,美丽的季节,诗人把他的情人比作夏天这个美丽的季节,还认为不够,因为夏天仍有它的缺点,远不如他的情人美丽,温柔,可爱。在夏天有时狂风会作践可爱的嫩蕊,它残酷无情,远没有他的爱人可爱,温婉。有时炎炎烈日当空时酷热难忍;乌云又常会遮蔽太阳,而且夏天的时间太短。夏天虽美但仍有如此多的缺点。而他的情人比夏天更温柔多情,夏天很快会过去,但她的美丽永存。

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凋落,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在,并且赐给你生命。

人生无常,命运不济,厄运或许会随时降临。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所以死神夸口说,人的生死命运都随时操纵在他手里,即使是那样,你也不用害怕,只要我把你的美丽写进了不朽的诗篇,你就可以随同我的作品流传人间与“时间”共存不灭,永不凋落,你的青春与美丽将会随着诗篇永传人世,被人们所赏识。青春和美丽都是短暂的,诗人想用这种方式留住对情人的爱和情人的美,表现了他对爱和美的追求、向往和珍惜。《你的长夏永不凋落》是首富有哲理性的抒情诗。通篇以夏天为喻,说明美借诗而永存的道理。诗人认为自然界的夏天尽管美好,仍有许多缺陷,难于长久。“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那么,人的美好的青春自然也将逝去。但他坚信:人类是不朽的,人类所创造的文学是不朽的,因而美好的事物(包括诗人情人的美,可以借助于文学而永远流传下去。它是当时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即充分肯定人的价值,赞扬人的尊严,高贵,歌颂人的巨大创造力和对美的追求。

诗以言志,诗人可以借助诗来表达爱情,含蓄而真挚,爱情就像严寒中的一把火,干渴时的一滴甘露,能带给身处困境或自暴自弃的人以信心和光明。.例如下面一首《你的甜爱就是珍宝》。

我一旦失去了幸福,又遭人白眼,就独自哭泣,怨人家把我抛弃,白白地用哭喊来麻烦聋耳的苍天,又看看自己,只痛恨时运不济,愿自己像人家那样:或前程远大,或一表人才,或胜友如云广交谊,想有这人的权威,那人的才华,于自己平等最得意的,倒最不满意;

这是一首对爱的热情颂歌。诗人充分发挥了十四行诗的长处,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层层推进,波澜起伏,写出了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开头四句,现描写了自己被人所抛弃,可怜可悲的处境,徒劳的用震耳欲聋,悲痛欲绝的哭喊来宣泄心中的不满,但是苍天对于他的困境像聋子一样充耳不闻,感叹别人的好运,前程无量,一表人才,从而叹息自己的时运不济,一无所有和无一是处,表现自暴自弃的这种人身悲观主义态度。但是有了她——他的爱人,诗人的心境一下子由阴转晴,阳光普照。正所谓我们古诗里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但在这几乎是看轻自己的思想里,我偶尔想到了你呵,——我的心怀,顿时像破晓的云雀从阴郁的大地,冲上了天门,歌唱起赞美诗来;

诗人原来的精神低沉,沮丧甚至绝望,一下子变得精神振奋,神采飞扬,突然唱出喜悦,明亮的欢歌:“顿时像破晓的云誉从阴郁的大地,冲上了天门,歌唱起赞美诗来。”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因为“想到了你”。爱可以催人奋进,给热力量,爱人的爱情扫尽了作者心中的灰尘,带来了快乐和希望。于是诗人激情地唱道:

我记着你的甜爱,就是珍宝,教我不屑把处境跟帝王对调。

“你”对“我”的爱就是我的珍宝,俗世间的虚无缥缈的功名利禄都不重要,只有你才能给我以快乐和幸福。诗人从消沉到振奋,从忧郁到欣喜,从自卑到自豪,这一系列变化,全都说明了纯真的爱能产生强大的鼓舞力量,给人带来勇气,信心和希望。下面这首诗《天上的太阳有瑕疵,何况人间》通篇运用了比喻、“意象”来表达自己真挚的爱情:

多少次我曾看见灿烂的朝阳,用他那至尊的眼媚悦着山顶,金色的脸庞吻着青碧的草场,把黯淡的溪水镀成一片黄金;

然后蓦地任那最卑贱的云彩,带着黑影驰过他神圣的雯颜,把他从这凄凉的世界藏起来,偷移向西方去掩埋他的污点;

诗人描写自然界的太阳,描绘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前四句一片温馨的景色,把他的爱友比作“灿烂的朝阳”,虽然把山顶,溪水和草场照得金碧辉煌(喻指曾给诗人带来过光明和欢乐);可是瞬息之间就被乌云掩没,诗人用这种方法表明他的爱人曾给他带来温暖和快乐,但好景不长,它又移情别恋了,使“我”又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

同样,我的太阳曾在一个清早,带着辉煌的光华临照我前额;

但是唉!他只一刻是我的荣耀,下界的乌云已把他和我遮隔。

在这里作者用了“意象”的手法,把他的爱人比作太阳,曾给“我”带来过温暖和光明,但射好景不长,突然翻脸,移情别恋。但是作者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了她的不忠,因为天上的太阳还有瑕疵何况人间的凡人呢?作者深爱着他的爱人,以至于面对她的不忠,由于害怕失去而只能无可奈何的原谅。正是这种态度更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深爱之情,和对她的珍惜。

《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大约是诗人同他的爱人经历了一番情感波折重归于好后的感想来表达什麽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坚定不移。爱情不仅要同甘,还要共苦:

我绝不承认两颗真心的结合,会有任何障碍;爱算不得真爱,若是一看见人家改变便转舵,或者一看见人家转变便离开。

诗人认为,爱应当是“亘古长明的塔灯”,“指引迷舟的恒星”,真正的爱情应该能经受时间和磨难的考验,挫折,苦难中携手走过才是真正的爱情。“若是一看见人家的改变便转舵,或者一看见人家转弯便离开。”这就算不上真正的爱。是对爱的玷污。这才是诗人理想中的爱情。

哦!决不!爱是亘古长明的塔灯,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

爱又是指引迷舟的一颗恒星,你可量它多高,它所值却无穷。

爱不受时光的播弄,尽管红颜,和皓齿难免遭受时光的毒手;

爱并不因瞬息的改变而改变,它巍然矗立直到末日的尽头。

我这话若说错,并被证实不确,就算我没写诗,也没人真爱过。

爱是要风雨同舟,同甘共苦,随着时光流逝,红颜不在,但是爱情不因为青春失去而改变,不会因为困难险阻而退缩。善变的爱情,靠不住的爱情不是真爱,只有像亘古长明的塔灯一样永恒不变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情。

爱往往是和美相连的。因为人天性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美包括心灵美和外在美,正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恋爱中的人看自己的爱人美若天仙,无与伦比。下面是莎翁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段诗对罗密欧眼中的朱丽叶的描写。

轻声,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

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

起来吧,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

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

罗密欧因为得不到罗瑟琳的爱而沮表沉闷,忧郁万分,但当他第一眼看到朱丽叶时那种忧郁的心情一扫而光,突然变得明朗了起来——朱丽叶就是太阳,朱丽叶就是他心中的太阳!她可以给他带来光明和希望。在他心中,朱丽叶的美象太阳,朱丽叶对他的恩慧象太阳普照大地一样,扫尽了他心头的阳郁。在他心中,朱丽叶的美胜过月亮,就像诗中所说:“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

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

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

而展开它们的歌声,瞧!她用纤手托住了脸,那姿态是多么美妙!

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

罗密欧认为,把它比作太阳都不够,都不能说明他对她的爱和表达她的美丽,进而,罗密欧把她的眼睛又比作了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她的眼睛的光辉会使星星的明亮黯然失色。这就是情人中的朱丽叶,美丽得连大自然中的太阳、月亮、星星都比不过,这就是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真挚的爱,在他心中,星星、月亮、太阳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取代朱丽叶。

参考书目:

莫家祥 高子居:《西方爱情诗选》,漓江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

邵鹏健:《外国抒情诗歌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圣经原型研究 篇3

关键词:圣经原型 莎剧 研究现状

20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教会文化之间文化精神传承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研究者们开始以更加客观而且全新的角度去解读莎剧,尤其是开始关注莎士比亚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目前,莎学批评界普遍认为,莎士比亚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其戏剧作品与《圣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圣经文学原型在莎剧中的广泛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一、莎剧中圣经原型研究的理论依据

20世纪初期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这样认为,原型或称原型意象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它们是人类早期社会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1]。弗莱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原型”即是文学作品中“那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也即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神话象征。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对当代西方文论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了现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文艺批评模式之一。

在弗莱的批评体系中,各种文学类型被看作是神话的延续和演变。而在各种神话中,弗莱特别推崇宗教圣典,尤其是基督教《圣经》,认为它是“一种特定的神话,一种从创世纪到启示录都独一无二的原型结构”[2]。在弗莱看来,《圣经》是“文学象征的渊源之一”,并“对文学中的象征体系起着主要的影响”[3]。莱肯也曾指出:“《圣经》包含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各种原型”[4],因此,弗莱以及后来的许多学者都曾指出,要全面准确地了解西方文学,其必要前提就是熟读基督教《圣经》。《圣经》对后世作家作品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出生在16世纪英国的莎士比亚自然也不能例外。

16世纪的英国正是基督教十分兴旺活跃的时期,英译《圣经》的高潮也正是发生在这一世纪。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基督教家庭的莎士比亚必然也会受到这次浪潮的冲击,更何况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对《圣经》十分熟悉的基督徒,因此基督教文化必定会在他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并影响他的创作。我们在阅读莎翁的作品时总能深深感受到其字里行间所渗透的仁慈、博爱、宽容等基督教精神,这正是莎翁受到《圣经》影响的一个主要表现。不过除此之外,莎剧中大量《圣经》原型的运用也是二者之间存在影响的一个有力证明,它是莎翁受到《圣经》影响的另一个重要体现。

现在已有研究者开始着重从原型的角度来考察莎剧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关系。这种莎剧原型研究主要以原型批评为方法,将《圣经》原型与莎剧中相应内容进行比较来寻找二者之间的类似性,从而证明基督教《圣经》对莎翁影响的存在。此类研究能够促使读者在解读莎剧时自觉地将其置于基督教文化背景之下,以相应的圣经原型为参照,使得他们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理解莎剧,并由此对其获得一种更完整而深刻的认识。故而,莎剧中的圣经原型研究不仅以具体详实的例证直观地展示了莎翁创作深受《圣经》影响的事实,令人信服,而且还为解读莎剧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使人们对莎剧获得一种全新的认知。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

目前,尽管国内此类研究相关论文也不时见诸于各类期刊,但相对来讲,整体数量并不多,而国内核心刊物上收录的则更少,从总体上看,此类研究在国内仍处在一个初始阶段。为了具体地展现中国学者对莎剧中圣经原型研究的现状,本文试根据在论文统计方面比较有权威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的中国学者在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的数据,分析一下关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圣经原型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笔者共检索到18篇涉及到莎剧中圣经原型研究方面的论文,其公开发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2006年间。这些论文讨论角度的侧重点依次为莎剧中的圣经人物、母题、结构模式、情节、意象原型五个方面,而就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和观点而言,则又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莎剧中的圣经人物原型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莎剧中的耶稣基督原型和大卫、摩西原型的研究上。耶稣基督原型人物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常出现的人物类型之一。其中,研究者讨论最多的有哈姆莱特、罗密欧和朱丽叶等人。除了耶稣基督以外,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中的亨利五世则都是以《圣经》中的摩西、大卫为原型来塑造的。

在圣经母题原型研究方面,研究者们主要探讨了恨、崇拜、忏悔、上帝、罪等圣经母题在莎剧中的显现。研究者们在对恨、崇拜、忏悔、上帝母题进行研究时又往往将其分解成不同的侧面,通过考察各个侧面在莎剧中的呈现来论证莎剧对某一原型母题的借用。在考察“罪”这一母题时,研究者则主要分析了“罪”在莎士比亚喜剧、悲剧以及历史剧中所呈现的不同的特征,由此展现莎士比亚对“罪”认识的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以及他对待基督教态度的不断变化和一生思想探求的轨迹。

在圣经结构模式原型研究方面,研究者们最感兴趣的则是圣经中的U形叙事结构模式,即《圣经》叙事所遵循的“乐园—犯罪—惩罚—忏悔—得救”模式。反观莎士比亚,无论是其戏剧作品,还是他的整个创作过程都呈现出了《圣经》这种U形的叙述结构模式。此外,有研究者还指出,耶稣基督的受难—复活模式也是莎剧中一个反复出现的原型结构。

在圣经情节原型方面,“善恶冲突情节模式”是研究者们讨论的比较多的,另外还有“性格弱点导致悲剧”情节模式。此外,有学者还指出《暴风雨》的情节暗含了《创世纪》中神话和族长的传说。

在圣经意象原型方面,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蛇(或魔鬼)这一原型意象上。蛇的意象旨意主要是恶,不过同时它也创造了善,它使人类从懵懂走向了智慧。在莎翁的笔下,尽管蛇的原型被置换成了人,但他们一样具有欺骗、诱惑、背叛等邪恶的性质,如《哈姆莱特》中的克劳狄斯、《奥塞罗》中的伊阿古、《李尔王》中的里根等人。不过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邪恶才更加凸显了英雄们的崇高,因此,在这一点上他们也正如《圣经》中的蛇一样在破坏的同时也创造了善。

三、对国内研究现状的认识

可见,目前国内研究者在莎剧中的圣经原型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仅使人们认识到了各类圣经原型对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巨大影响,而且进一步论证了莎士比亚与基督教文化之间这种犹如“水中盐”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我们在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欣喜的同时,也应冷静地看到此类研究也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目前,国内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往往主要关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母题、人物、结构、故事情节以及意象等与《圣经》相应内容之间的平行比较,即一种外在的对应的比较。它虽然清晰地展现了莎士比亚作品中所运用的圣经原型,并使读者感受到了莎剧中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其在研究《圣经》对莎士比亚的影响过程中,却忽略了作家的能动性,使莎士比亚似乎成了一个《圣经》文化的被动接受者,从而造成了研究的不充分。

莎士比亚在其戏剧作品中借用了大量的圣经原型,这固然是因为受到了基督教《圣经》的影响,但是莎士比亚在运用这些圣经原型时也是有选择、有目的的,并不只是对圣经原型的被动接受。可以说,在多数情况下,莎剧中这些圣经原型的运用都是为特定的创作目的服务的,是莎士比亚精挑细选的结果,体现了他的良苦用心。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作家在此借用圣经U形叙事结构主要是为了将罗密欧、朱丽叶与耶稣基督进行对比,从而显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牺牲的崇高之美。

此外,作家的能动性还体现在他借用圣经原型时往往是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进行适当的置换、变形或者溶入新的内容。如耶稣的牺牲使人敬畏上帝,而莎翁悲剧中很多耶稣式人物的牺牲更多地使人感到恐惧和警醒。莎士比亚在此并不是为了要宣扬上帝的威力,而是在借用耶稣原型的同时又融入了时代的内容,抨击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各种弊病,反映出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

由于作家在运用圣经原型时具有能动性,因此我们在对莎剧中的圣经原型进行研究时,除了以详实可靠的论据证明莎士比亚在创作中借用了某圣经原型之外,还应适当地在此基础上考察此圣经原型在莎剧中的意义或演变。这样,我们在了解到某一圣经原型对莎士比亚的创作产生了影响的同时,更能反观莎士比亚对这一圣经原型应用的能动性,从而对莎士比亚的创作获得一种更深层次的认识。

现在也有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对莎士比亚在《圣经》影响下的能动性给与了关注。不过,正所谓独木难成林,从整体上来看,作家在《圣经》影响下的能动性仍然是目前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还需要后来研究者们的进一步补充和提高。不过,任何一种文学研究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正是对前人研究成果不断吸收,并对前人研究的误区和盲点不断纠正和补充的过程。这一过程则需要许许多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因此,尽管目前国内关于圣经原型与莎士比亚戏剧的研究仍不成熟,但后来的研究者们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补充与发掘,必将促进莎剧圣经原型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本文为安徽省级课题项目部分研究内容。项目名称:中国莎学研究新视野——莎士比亚圣经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07sk023)

注释:

[1]马新国:《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5页。

[2][3][加]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第417页。

[4][美]勒兰德·莱肯:《圣经与文学》,徐钟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音乐中的莎士比亚 篇4

关键词:莎士比亚,圣经思想的折射,圣经典故的运用

早在上个世纪之初,莎士比亚的作品就被介绍到中国,对其作品的研究也随之兴起。有关莎士比亚以及其作品的研究的文章和专著也不计其数。然而,关于莎士比亚创作与《圣经》的关系的研究,似乎到上世纪90年代才初露端倪。本文仅以莎士比亚数部作品为例,来浅析和归总其作品中所渗透的诸如博爱,宽容,忠诚等圣经思想以及他对圣经典故的娴熟应用。

莎士比亚出生于一个宗教家庭,自幼接受圣经文化的熏陶。这种家庭文化教育,对其日后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美国学者詹姆斯·希姆斯说“在戏剧性地运用圣经典故的技巧方面,莎士比亚师承并超越了他的前人。他建起一座新的大厦,这座大厦在设计上与前人不无联系,然而使用起来却胜似前人。”

通览《圣经》,我们会发现博爱, 宽容,忠诚这样的品质贯穿始终。如果说在《旧约》中, 这些美好的品质仅仅针对万物之主的上帝而言,那么《新约》倡导的则是,除了要爱上帝之外,也要爱你身边的人,甚至你的仇敌。要忠于你的父母和你的伴侣,要宽以待人,甚至宽恕你的仇人。而这些思想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体现,有以独句形式呈现而与圣经思想遥相呼应的,如:

1.我毫无保留地宽恕你,我也希望得到宽恕。(《亨利八世》,第二幕第一场)要饶恕别人,这样,神也会饶恕你们。(《路加福音》,6:37)

2.珍爱那些恨你的人。(《亨利八世》,第三幕第二场)要爱你们的仇敌。(《马太福音》,5:44)

3.在你的右手里永远举着温顺的和平枝。(《亨利八世》,第三幕第二场)与众人和睦。(《罗马书》,12:8)

4.那灯光是从我家里发出来的。一支小小的蜡烛,它的光照耀的多么远!一件善事也正像这支蜡烛一样,在这罪恶的世界上发出广大的光辉。(《威尼斯商人》,第五场第一幕)

此外,还有以作为某个戏剧事件或整个戏剧主题的形式呈现的。比如,“《威尼斯商人》堪称是一部集中体现仁慈,宽恕和博爱精神的喜剧杰作。全剧以爱情与友谊为主题,贯穿着对于真诚的爱的赞颂。”剧中的安东尼奥是一个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人。他把《圣经》其中所倡导的宽容,博爱等精神作为指导自身行为的准则。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他慷慨解囊,借钱给别人,只为解他人燃眉之急,而非牟利。他为朋友两肋插刀,而把割取其“一磅肉”的代价不放在心上。《圣经》中博爱,宽容的思想在此剧女主人公鲍西亚的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尤其突出表现在她在法庭上规劝夏洛克发发善心的那段话: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世俗的权威,使人民对于君王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性……所以,犹太人,虽然你所要求的是公道,可是,要是真的按照公道执行起赏罚来,谁也没有死去得救的希望;我们既然祈祷着上帝的慈悲,就应该按照祈祷的指点,自己做一些慈悲的事。

在这里,鲍西亚的宽容和博爱并不知仅仅限于阶级情谊,而是包括那些曾恶意对她的人。这才是如上帝般的大爱。

再如《暴风雨》一剧。起初,安东尼奥在其兄普洛斯彼罗的敌人那不勒斯王的帮助下,窃取了其兄的公爵之位,又将其流放到大海中,企图灭口。幸好有一个叫贡柴罗的好心大臣暗中相助,普洛斯彼罗及其女儿米兰达才得以存活。后来,当普洛斯彼罗利用魔法兴起风浪,将载有安东尼奥,那不勒斯王及其子腓迪南的船掀翻时,他并没有将他们置于死地。相反,在他看到米兰达和腓迪南之间产生了爱情时,他决定不计前嫌,成全他们。同时也原谅了他的弟弟和那不勒斯王。普洛斯彼罗何以如此宽大为怀呢?深爱其女米兰达固然是其中一个原因——爱自己的女儿,便要爱女儿爱上的人及其父亲。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莎士比亚在塑造普洛斯彼罗这个人物形象时,在其性格中融入了基督教宽容与博爱的思想,即“要爱你们的仇敌。”

而对《圣经》中忠诚这一品质最本分的恪守者非《李尔王》中的肯特莫属。看到肯特,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圣经中的人物约伯。为了表明自己对上帝的忠诚,约伯不惜把自己的儿子当作燔祭献给上帝。而肯特,在李尔王在位时,他忠心耿耿,把李尔王当国王来尊敬,当父亲来爱,当主人来追随;在李尔王不辨是非,做出昏聩的决定时,他勇于进谏,进行规劝,终被放逐,后又因放心不下,转而乔装成一个仆人受雇于李尔王;后李尔王的境况日下,受尽凌辱,肯特为其打抱不平;当李尔王变得疯癫,神志不清时,肯特始终相伴其左右。

莎士比亚还是运用圣经典故的高手。这些圣经典故丰富了故事情节,使故事有血有肉,使人物栩栩如生。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第二幕第二场中,罗密欧指月起誓以表示对朱丽叶忠贞不渝的爱情:

罗密欧:姑娘,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它的银光涂染着这些果树的梢端,我发誓——

朱丽叶:啊!不要指月亮发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亮都有盈亏圆缺……

在朱丽叶看来,月亮是变化无常的。它有阴晴圆缺,她也担心罗密欧的爱反复无常。因此她对罗密欧说“不要指月亮发誓”,正如耶稣的训诫“不可起誓”。然而她又说“我一定会相信你的”“就凭你优美的自身起誓”。在此,莎翁借圣经中的两个典故,将朱丽叶对罗密欧那种既深深爱之,倾慕之又恐其爱不够坚定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麦克白》是一出关于野心和贪欲的悲剧。麦克白从一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步步走向自身毁灭的深渊。他的堕落固然受三个女巫预言的驱使,固然和其性格弱点有关,但麦克白夫人的教唆,尤其是关键时刻的煽风点火,才是致使麦克白犯下一个又一个残酷罪行的根本驱动力。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圣经》中的耶洗别,那个为其夫以色列王亚哈出毒计谋害拿伯,霸占其葡萄园的恶毒的女人。而剧中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的一段富含圣经典故的独白,则成了千古名句:

……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地蹑步前进,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是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在这几句话中,竟有四处参引了圣经典故,“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世纪》,3:19)“他的灯亦必幻灭”(《约伯记》,18:6)“世人的行动实系幻影”(《诗篇》,39:6)“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个故事”(《诗篇》,90:9)。莎士比亚这几处的引经据典,把麦克白通过血腥手段而达到高位时那种高处不胜寒,灵魂备受折磨的痛苦状和幻灭感表现得形象生动,淋漓尽致。

此文中,笔者仅仅摘取了几部莎士比亚作品来阐释莎士比亚与《圣经》的关系。通过上述几个具有典型性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莎士比亚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不但将从《圣经》中所汲取的博爱,宽容和忠诚等思想融入他的戏剧创作中,还自如地运用《圣经》中的典故为其戏剧内容的需要服务。迄今为止,在此方面,鲜有人可以望其项背。总之,“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

参考文献

[1]华泉坤, 洪增流, 田朝绪.莎士比亚新论----新世纪, 新莎士比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莎士比亚英汉对照全集.远方出版社,

[3]圣经.国际基甸会总会印制,

[4]张冲编.莎士比亚专题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上海书店.

论自然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作用 篇5

内容提要:莎士比亚在人与自然间建立起一种“通感”关系。早期喜剧用丰饶和具有生命力的绿色世界表达人类社会和谐的人文主义理想。这种“人化的自然”是作者预先设定的美好生活理想,是作为现实世界的补充而存在的。中期悲剧或将自然世界的荒原与人的道德荒原联系在一起,或用自然的狂风暴雨映衬人类社会的混乱状态。荒原世界不是人类生活企图效仿的世界,但人可以从荒原世界中观照自我。与早期喜剧中的自然不同的是,传奇剧中的自然,是“自然的人化”,渗透着人的主体性力量,而人的精神理性也因自然而得到提升。

探析莎士比亚悲剧偶然性中的必然性 篇6

【关键词】莎士比亚 悲剧 偶然性与必然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主角间的感情发展和剧情变迁是莎士比亚作品的一个看点,莎士比亚在利用这些情节为观众展示一个活跃的文学形象时,也引起人们对于剧中背景的思考,反应出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在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故事中,往往都是在一些表面上看来碰巧和偶然的事件发生所产生的结果,但是抓住其悲剧的偶然性,揭示其中悲剧发生的必然性,正是莎士比亚想要向读者观众所表达的内涵。

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简介

1.故事内容简介。故事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意大利,在意大利的一座城市中有蒙太古和卡普雷特两大家族,两家族均为城中的贵族,并且在过去好几个世纪里均不和睦,互相视为仇敌。在一次卡普雷特家族举办的盛大化装舞会中,蒙太古家中的独生子罗密欧带着假面偷偷参加了这次舞会,在舞会中与卡普雷特家族的独生女朱丽叶相识并坠入爱河。两人互相爱慕,年轻冲动,向神父求助后,在其帮助下在教堂偷偷举办了婚礼。然而当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挑衅,罗的朋友为维护罗密欧,便和堂兄决斗,却被堂兄杀死。罗密欧大怒,为帮朋友报仇将堂兄杀死,于是罗密欧被驱逐出城。在罗密欧离开后,另一贵族便前来求婚,朱丽叶父亲非常满意,预备将朱丽叶下嫁。朱丽叶在知道父亲的打算后,不愿出嫁,依旧深深爱着罗密欧。在神父的帮助下,朱丽叶喝下神父给她的药,这种药服下去后人就会像死了一样,但四十二小时后就会苏醒过来,准备利用假死来与罗密欧私奔。然后罗密欧在神父的消息来到之前得到了错误的消息,他悲痛的赶到朱丽叶坟墓前并殉情。朱丽叶醒来发现身边已经是没有了呼吸的爱人,更是悲痛欲绝,同样为深爱的人殉情而亡。最终,两个年轻人之间深刻的爱情将两个家族所打动,两个家族约定不计前嫌,并在城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各铸了一座金像。

2.该剧的创作背景。《罗密欧与朱丽叶》与16世纪末期完成,是莎士比亚较为早期的创作作品。其由于自身的知名度,经常被误解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但《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莎士比亚第一部成熟的悲剧,在文学界内的地位举足轻重。莎士比亚在该剧中的各种描写都富含着年轻与活力,故本剧也被称为浪漫爱情悲剧。在16世纪末期的欧洲,文艺复兴活动正在萌芽阶段,英国的封建阶级统治制度正在一步步被瓦解,并且国内经济繁荣,人心统一,在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下处于飞速发展的形势。同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作为一股新的力量融入社会之中,预示着英国经济基础和阶级结构的改变,引发改革的热潮。资产阶级主义者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也融入到了社会中来,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以人问中心,反对封杀一切个人爱好和追求的行为,也反对教会主义和脱离生活实际的经济哲学。倡导以探求、认知为基础的理性认知。莎士比亚在该时期对于人文主义思想充满着信心,在其作品中,也蕴含着明朗轻快的色彩。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莎士比亚通过两个封建家族之间的矛盾来反映当时社会中两个流派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则正是实现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的根源。人文主义思想倡导的爱情自由力量狠狠冲击了封建社会的高墙,然而正是由于这两位年轻人对于封建社会高墙的冲击,证明了爱情自身的不朽,莎翁使用两个年轻人的殉情来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在精神思想上的优胜之处。

二、悲剧发生的偶然性

悲剧发生的偶然性受剧中人物性格以及情节发展所带动。由于剧中人物帕里斯的介入,使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的根深蒂固,又由于约翰在送信过程中耽误,导致了罗朱二人悲剧的发生。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在感情上对于对方的依赖性太过的性格缺陷也促进了悲剧的发展。其中,帕里斯的出现是悲剧加深的一个重要因素。帕里斯本身也是该次悲剧的受害者之一,他喜爱朱丽叶,并向朱丽叶家族求婚,朱丽叶无奈只能服下假死药,导致这一系列悲剧的发生;另外,罗密欧与朱丽叶秘密结婚太过冲动,也是由于冲动刺死了朱丽叶的堂兄,才被流放。在得知朱丽叶的死讯后,火速便感到墓地,也不多做调查,毫不犹豫地喝下了毒药,而殉情身亡;朱丽叶性格坚强独立,在目睹罗密欧的死亡后,也果断地将匕首插入自己的胸膛,进一步加深了悲剧,但也表现出了其自身的勇气,反映出了莎士比亚对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强烈支持。

三、《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形成的必然性

1.故事背景对于悲剧的影响。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所过渡。封建社会的制度严格反对资本主义所倡导的自由发展,为此资本主义者开始了反封建的斗争。在《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两位年轻主人公作为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其中神父对于两者爱情的极力促成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一种反映,他们一起与剧中封建思想和传统的高墙做斗争。剧本中添加了大量饱满的人文主义反封建,反神学力量,尽管在与封建制度斗争的结果是一场悲剧,但是换来了人文主义主流思想的发扬,使读者在这一悲剧中,看到了人文主义精神胜利的曙光以及莎士比亚自身饱含的激情高昂的斗争和对于人文主义思想的支持。

2.文中家族冲突对于悲剧的影响。两大家族间的巨大冲突和对立是这一悲剧发生的必然性根源。莎士比亚使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恋情和两大家族之间的冲突来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自由爱情观与封建社会之间尖锐的矛盾。在本剧故事背景中,两大家族世代积怨已久,互相仇视,然而两大家族年轻的一代竟然互相爱慕,深情不减。随着剧情的发展,罗密欧刺死朱丽叶堂兄,加深两大家族的矛盾,更是注定了罗与朱两人的爱情得不到自己家族背景的支持。剧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极力帮助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的神父,在神父的计划中,罗朱二人本可以借助毒药,在茫茫人海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却在计划实行的途中产生误会,导致罗朱悲剧的产生。通过两个年轻人的死亡,使得双方家族看到了自己因为家族仇怨所带来的惨痛代价,最后摒弃前嫌,重归于好。这两方家族势力的对峙,反映出了旧时封建思想的专制、武断以及不合理之处。

四、结束语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西方文学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是爱情悲剧中的代表之作。这一作品让观众在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的爱情故事所感动悲伤的同时,也认识到在当时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建制度相对抗的种种艰难与困境。莎士比亚通过罗朱二人在故事的结尾双双殉情而死,两大家族却摒弃前嫌,相互往来,弘扬了人文主义思想深刻的影响性,表现出了旧时封建思想的专制、武断以及不合理之处。也正是由于人文主义思想这一冲击封建制度的洪流,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的必然性。通过艺术的手法将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悲剧的必然通过一系列偶然剧情发展所传达出来,充分向观众表现出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爱情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谭玉华.悲怆与伤怀——《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因素之比较[J].福建论坛,2013,15(7):133-136.

[2]张兰.《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红楼梦》中的恋爱行为[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12(11):7-8.

[3]洪忠煌.莎翁怎样点铁成金——有关《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28(3):11-15,36.

[4]胡文建.莎士比亚的文化选择——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婚姻说起[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23(4):61-64.

[5]张明鹄.古典悲剧的审美意识——对《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4,18(6):45-46.

音乐中的莎士比亚 篇7

1. 莎剧中女性人物的自我认识

贞洁在文艺复兴时期成为判断女性道德善恶的重要标准。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里提道:“贞洁端重是内心的美, 没有这种美, 肉体不论多美也算不得美。”[1]在莎士比亚的剧中, 贞洁对女性尤为重要, 其价值甚至高于生命。纯洁的女性犹如可爱美丽的百合花, 可是“这些百合花是不能从它们生长的枝干上摘下来的, 因为它们只要有了一点点不纯就会失去他们那特有的洁白”[2]。在《无事生非》和《冬天的故事》中, 女性被误认为失去了贞洁, 就如同失去了生命。这两部戏剧中的希罗和赫米温妮在被怀疑失贞后都当场昏厥。她们的唯一生存策略是“以死求生”[3]。从当时社会对女性贞操严格控制的出发点来看, 其目的不在于保护女性, 而在于维护家族的血液和荣誉。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 不仅对社会评判她们美德的标准无发言权, 甚至在自己名节被诬告受辱之后还要“失声”, 连为自己辩护的权利都没有, 父权制发言人的宣判就仿佛是对她们人生的终审判决。

与希罗和赫米温妮相比, 伊摩琴在面对同样莫须有的罪名“失贞”时, 一想到自己不再被丈夫所爱就昏过去了, 但她“只关心丈夫的爱情, 而没有考虑自己的名誉”[2], 最终她凭着才智和勇气坚强地活了下来, 并和丈夫团聚。希罗和赫米温妮选择的是“以死求生”, 而伊摩琴采取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主动地追求她应享有的人生幸福与欢乐。

16和17世纪早期婚侣的选择主要并不是由爱情所支配, 而“为联系着照料受赡养者及家庭工业或血统门第的连续的社会和经济需要所控制”[4]。然而,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出现了这样一批女性, 她们的爱情是没有限度的, 她们有如云雀放声高歌, 唱出命运告白。朱丽叶头一眼看到罗密欧, 就对乳媪说:“去问他叫什么名字———要是他已经结过婚, 那么坟墓便是我的婚床。”[5]“自然把优美赋予一群优雅的妇女”[2], 这就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些女性。她们风度潇洒, 妩媚调皮, 娴于辞令, 也富于痴情。这种才情有时连她们的恋人或丈夫也无法超越。她们向恋人公开表露自己的爱慕, 甚至弃父命、礼教而不顾, 主动寻求爱情和幸福。可是她们也是脆弱的, 她们只能是从贤淑和爱情中间产生出来的纯洁。这些娇嫩可爱的百合花日夜守护着她们特有的洁白, 当风雨来袭时, 她们只能香消玉殒, 唯独坚强勇敢者才能傲然开放。

2. 莎剧中女性人物的婚姻观

从某种角度而言, 婚姻是神圣的, 在基督教信徒的眼里, 它是遵照上帝的旨意进行的神圣结合。但“在婚姻形成之前的择偶阶段, 家庭的经济考虑日益明朗化, 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6], 从此方面考虑, 婚姻又是世俗的。

为了防止秘密结婚, 哈德威克婚姻法于1753年得以颁布, 在教堂举行婚礼才成为婚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英国贵族来说, 结婚需要完成一系列必不可少的步骤。首先是双方父母签订有关财产安排的文本合同;其次是配偶双方在证人面前正式交换口头婚姻誓言;再次是在教堂获得结婚证书;最后才是在教堂举行婚礼, 双方同意结婚被公众见证, 一对新人会得到教会的祝福[7]。

这时的家庭往往不是一个靠情感纽带, 而是靠相互的经济利益维系的结构。在莎士比亚戏剧《一报还一报》中, 安哲鲁虽与玛利安娜事先定下了婚约, 但当他得知玛利安娜的嫁妆随着她的长兄葬于海底之后, 他不仅违背了自己的誓言, 而且毁损了玛利安娜的名节。同样, 当李尔王宣布剥夺科迪利娅的财产继承权那一刻, 勃艮第同时也放弃了求婚。对于贵族婚侣的选择, 除了经济因素外, 还涉及政治背景。奥菲利娅的父亲和哥哥都曾警告她, 不要轻信王子, 因为王子不能靠个人意愿来决定王妃。不过, “礼仪像是她胸膛上的薄纱, 不能隐藏反而泄露了她内心的温柔而恬静的波动”[8]。她的整个心灵都被唯一爱的形象所占有了, 只是在这个“颠倒混乱的时代”, 她这美丽的建筑物完全崩塌成为碎片。在《辛白林》中, 与奥菲利娅相对应的是伊摩琴的爱人波塞摩斯。他们的婚姻之所以得不到认可是由于波塞摩斯出身低微, 无法与国王的女儿相配。而伊摩琴自始至终都对丈夫坚贞不渝, 克服了重重阻挠, 最终获得幸福圆满的结局。

16世纪晚期, “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在教会和国家的有力鼓舞下, 从理论上正在变得更加专制, 更加具有父权制的特性。这种对家庭内部的专制主义的宣传及家内专制主义的现实, 在有产阶级中已变得十分明显”[9]。这种状况适用于受到父母严格限制和控制的年轻人之间的婚前关系;它也适用于夫妻关系及父母与子女关系。至于婚前关系, 米兰达父亲的控制可见一斑。在《暴风雨》中, 米兰达和腓迪南一见倾心, 米兰达的父亲虽赞同他们的婚姻, 但严厉要求腓迪南不得在婚前侵犯女儿的贞洁:“但在一切神圣的仪式没有充分给你许可之前, 你不能侵犯她处女的尊严, 否则你们的结合将不能得到上天的美满的祝福, 冷淡的憎恨、白眼的轻蔑和不睦将使你们的姻缘中长满令人嫌恶的恶草。”[10]在夫妻关系中, 强调的是妻子对丈夫的顺从, 《驯悍记》中凯瑟琳娜的著名演说就是很好的证明:“你的丈夫就是你的主人、你的生命、你的所有者、你的头脑、你的君王;……一个女人对待她的丈夫, 应当像臣子对待君王一样忠心恭顺;倘使她倔强使性, 乖张暴戾, 不顺从他正当的愿望, 那么她岂不是一个大逆不道、忘恩负义的叛徒?”[11]这段演讲把家庭秩序和国家秩序相并列, 夫妻关系被比作君臣关系, 从而也参与到父权制话语中来。

在莎士比亚戏剧中, 女子若不结婚就可能会去修道院, 这并不是史无前例的。从13世纪到16世纪初期, 在英国有的父亲会把女儿送去修道院, 这样就可以省下嫁妆。在《仲夏夜之梦》里, 赫米娅被迫在服从父亲指婚和去修道院之间作出选择, 她却违背父令, 为了爱情和自己的恋人一起出逃。在《一报还一报》中, 依莎贝拉最初作出的选择是成为修女而不是结婚。这一选择可以看成是对妇女的价值仅仅在于她能带来嫁妆和儿女的传统观念的反拨。

尽管莎士比亚笔下的大多女性追求幸福婚姻的路途崎岖坎坷, 时有荆棘丛生, 但为了奏响爱情的神圣乐章, 她们宁愿以生命为代价来逾越面前的鸿沟, 哪怕最后呈献给她们的不是爱情的甜蜜之杯, 而是悲哀的苦汁。在实现她们理想的过程中, 她们常常收回自己的含蓄羞怯, 而显示出大胆叛逆的一面, 带有不遵礼法的风采。只是神圣的婚姻也有世俗的一面, 这些崇高的精神之恋几乎少不了经济支柱的依托, 剧中的男主角除了抱得美人归外, 大多也获得了丰厚的财产。

3. 莎剧女性:不能爱与不得不爱

“因为我是太平凡了, 我不敢献给你我所愿意献给你的, 更不敢从你接受我所渴望得到的……要是你肯娶我, 我愿意做你的妻子;不然的话, 我将到死都是你的婢女”[10]。倘若米兰达真的如她所诉是“太平凡了”, 她的预言就可能真的实现, 只能做婢女而做不了腓迪南的妻子。地位差距使她不能爱;“罗密欧, 抛弃了你的名字吧;我愿意把我整个的心魂, 赔偿给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5]。家族的仇恨使朱丽叶不能爱;“没有, 父亲, 可是我已经遵从您的命令, 拒绝他的来信, 并且不允许他来见我”[5]。父亲的责令使奥菲利娅不能爱;“要是令爱没有得到您的许可, 就把她的责任、美貌、智慧和财产, 全部委弃在一个到处为家、漂泊流浪的异邦人的身上, 那么她的确已经干下了一件重大的逆行了”[5]。种族偏见使苔丝狄蒙娜不能爱……莎士比亚似乎习惯把人物放到错误的地方来展示他们的行为条件会怎样改变。阻碍这些女性爱情的因素名目繁多,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各方面, 但这些都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由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决定的。这些女性寻求爱情的方式虽然有所不同, 或“以死求生”或女扮男装或公开反叛, 她们对爱情的坚定信念和执著追求是值得敬佩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批评理论和角度的变化, 人们对这些女性角色的理解也随之变化。劳伦斯·斯通指出, 对于伊丽莎白时期的观众来说, 《罗密欧与朱丽叶》或者《奥赛罗》的悲剧与其归于命运多舛, 不如归咎于这些主人公违背社会规范、违逆父命。“在17世纪家长制家庭盛行:丈夫对妻子和孩子具有绝对的权威”[12], 因此由不得这些女性按自己的意愿来爱, 不同的视角使得人们对莎剧女性的认识不断深化与丰富。为了有效地参与世界莎学这一大话语过程, 中国莎学应从发展变化的角度, 在吸收国外莎评成就的同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话语。

摘要:为了提高对莎士比亚戏剧女性角色的认识, 可以从不同视角对莎士比亚戏剧进行解读。从新历史主义视角看莎士比亚戏剧中女性的爱情与婚姻, 可以发现莎士比亚对女性人物的表达呈现了一对矛盾:一方面她们的言行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父权制的权利话语, 另一方面她们对婚姻家庭的相关社会规范进行了挑战。中国莎学应从发展变化的角度, 在吸收国外莎评成就的同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话语, 有效促进中西莎评者的对话。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新历史主义,社会规范,浪漫爱情

参考文献

[1]塞万提斯.堂吉诃德[M].杨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2]泰纳.莎士比亚论[A].歌德等.读莎士比亚[C].张可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1-108.

[3]张冲.莎士比亚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米特罗尔, 西德尔.欧洲家庭史[M].赵世玲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5]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M].朱生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6]舒小昀.分化与整合:1688-1783年英国社会结构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7]Stone, Lawrence.The Family, Sex, and Marriage in Eng-land, 1500—1800[M].New York:Harper&Row, 1977.

[8]歌德.论《汉姆莱脱》[A].歌德等.读莎士比亚[C].张可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148-166.

[9]陈启能.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10]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传奇剧集:暴风雨辛白林[M].朱生豪译.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0.

[1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驯悍记无事生非[M].朱生豪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绿色化学及其发展方向下一篇:中职生安全素养培养